《金版新学案》2012高三物理一轮 高效测评卷(7) 大纲人教版.doc
【大纲版】2012高三物理一轮《金版新学案》课件第1章物体的平衡
A. 0° C.45°
B.30° D.60°
解析:
对整体由平衡方程得F=k(m0g+F1sin α)+μ(mg-F1sin α)
=km0g+μmg+F1(k-μ)sin α,因为F1(k-μ)>0,故sin α=0时,牵引
力最小.
答案: A
5.如下图所示,在水平传送带上有三个质量分别为m1、m2、m3
速下滑.若小孩松开细绳,则(
)
A.大人加速下滑,小孩减速下滑
B.大人减速下滑,小孩加速下滑
C.两人还是匀速下滑 D.两人都加速下滑 答案: C
3.如下图所示,a、b两个质量相同的球用线连接,a球用线挂在天花板
上,b球放在光滑斜面上,系统保持静止,以下图示哪个是正确的( )
解析:
A、D选项中a球所受三个力不能维持a球平衡,A、D项错误;C
A.F逐渐增大,FT逐渐减小,FN逐渐减小 B.F逐渐减小,FT逐渐减小,FN逐渐增大 C.F逐渐增大,FT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增大
D.F逐渐减小,FT先减小后增大,FN逐渐减小
解析:
利用矢量三角形法对球体进行分析如图甲所示,可知
FT′是先减小后增大.根据牛顿第三定律FT先减小后增大.斜面对球
解:选取A和B整体为研
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m)g,地面支持力
FN,墙壁的弹力F和地面的摩擦力Ff的作用
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件有:
FN-(M+m)g=0 ①(2分)
F=Ff ②(2分) 可得FN=(M+m)g ③(1分)
再以B为研究对象,它受到重力mg、三棱
柱对它的支持力FAB、墙壁对它的弹力F的 作用如图所示,处于平衡状态,根据平衡条 件有: 竖直方向上:FABcos θ=mg 水平方向上:FABsin θ=F 解得F=mgtan θ ⑥(2分) ④(3分)
【大纲版】2012高三物理一轮《金版新学案》测试第1章物体的平衡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如右图所示,物体M 在斜向右下方的推力F 作用下,在水平地面上恰好做匀速运动,则推力F 和物体M 受到的摩擦力的合力方向是( )A .竖直向下B .竖直向上C .斜向下偏左D .斜向下偏右2.(2011·黄冈模拟)如右图所示,用光滑轻质动滑轮悬挂重力为G 的物体,轻绳总长L ,绳能承受的最大拉力是2G .现将轻绳一端固定,另一端缓慢向右移动距离d 而不使绳拉断,则d 的最大值为( )A.2L B.2 LL D.23 L 3.如右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 ,顶角为α的直角劈和一个质量为M 的长方形木块,夹在两竖直墙之间,不计摩擦,则M 对左墙压力的大小为( )A .Mg tan αB .Mg +Mgtan αC .mgcot αD .mgsin α4.如右图所示,物块A放在倾斜的木板上,木板的倾角α为30°和45°时物块所受摩擦力的大小恰好相等,则物块和木板间的滑动摩擦因数为()A.1/2 /2C. D.5.(2011·河北唐山)如下图所示,一质量为m的物体恰能在质量为M的斜劈上匀速下滑,斜劈保持静止.现用一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推此物体,使物体加速下滑,设此过程中斜劈受到地面的摩擦力为F f,支持力为FN.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 f为零,FN=(m+M)gB.F f不为零,FN=(m+M)gC.F f不为零,FN>(m+M)gD.F f不为零,FN<(m+M)g6.(2011届高三河南豫南九校第一次联考)如右图所示,不计重力的轻杆OP能以O点为圆心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P端用轻绳PB挂一重物,而另一根轻绳通过滑轮系住P端.在力F的作用下,当杆OP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0<α<π)缓慢增大时,力F的大小应()A.恒定不变B.逐渐增大C.逐渐减小D.先增大后减小7.(2011·海南卷)如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B.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C.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D.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8.质量为M的斜面体A放在粗糙水平面上,用轻绳拴住质量为m的小球B置于斜面上,整个系统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斜面倾角及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均为θ=30°.不计小球与斜面间的摩擦,则()A.轻绳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3B.斜面体对小球的作用力大小为mgC.斜面体对水平面的压力大小为(M+m)gD.斜面体与水平面间的摩擦力大小为mg69.(2011·福州十中高三第二次阶段性考试)两倾斜的滑杆上分别套有A、B两个圆环,两圆环上分别用细线悬吊着一个物体,如右图所示.当它们都沿滑杆向下滑动时,A的悬线与滑杆垂直,B的悬线竖直向下,则()A.A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B.B圆环与滑杆无摩擦力C.A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D.B圆环做的是匀速运动10.倾角为θ=37°的斜面与水平面保持静止,斜面上有一重为G的物体A,物体A 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5.现给A施以一水平力F,如右图所示.设最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sin 37°=0.6,cos 37°=0.8),如果物体A能在斜面上静止,水平推力F与G的比值可能是()A.3 B.2C.1 D.0.511.(2011·湖北黄冈)在倾角为30°的光滑固定斜面上,用两根轻绳跨过定滑轮接在小车上,两端分别悬挂质量为2m和m的物体A、B,当小车静止时两绳分别平行、垂直于斜面,如图所示.不计滑轮摩擦,现使A、B位置互换,当小车再次静止平衡时,下列回答正确的是()A.小车的质量为错误!mB.两绳的拉力的合力不变C.原来垂直斜面的绳子现位于竖直方向D.斜面对小车的支持力减小为原来的一半二、非选择题12.如右图所示,楼梯口一倾斜天花板与水平面的夹角θ=37°,一装潢工人手持木杆绑着刷子粉刷天花板.工人所持木杆对刷子的作用力始终保持竖直向上,大小为F=10 N,刷子的质量为m=0.5 kg,刷子可视为质点,且沿天花板向上匀速运动,取sin 37°=0.6,试求刷子与天花板间的动摩擦因数.1.解析:物体M受四个力作用,支持力和重力都在竖直方向上,故推力F 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在竖直方向上,由于推力F的方向斜向下,由此可断定力F 与摩擦力的合力一定竖直向下.答案: A2.答案: C3.解析:对直角劈m受力分析如右图所示.所以右侧墙对m 的压力为:F N1=mgcot α,把M 、m 作为一个整体进行受力分析,则左侧墙对M 的压力与F N1是一对平衡力,又由牛顿第三定律得,M 对左侧墙的压力为mgcot α,应选C.答案: C4.解析: 物块在木板上两次所受摩擦力的大小相等,说明当α=30°时是静摩擦力;在α=45°时是滑动摩擦力.根据滑动摩擦力的计算公式F μ=μFN 得mgsin30°=μmgcos 45°,解得:μ/2.B 正确.答案: B5.解析: 当m 在M 上匀速下滑时,m 对M 的作用力FN 、F f 的合力大小为mg ,方向竖直向下,F f =0.当用外力F 推此物体时,物体虽加速下滑,但m 对M 的作用力FN 、F f 均不变,故F f 仍为零,FN =(M +m )g ,故A 正确. 答案: A6.解析:对P 点受力分析,轻绳拉力大小为F ,轻杆支持力大小为FN ,轻绳PB 的拉力大小为mg ,三力始终平衡,组成矢量三角形,根据三角形相似有N F mg F OQ OP PQ ==,当杆OP 和竖直方向的夹角α缓慢增大时,OP 、OQ 不变,PQ 逐渐增大,mg不变,所以拉力F的大小逐渐增大,支持力FN的大小不变,选项B正确.答案: B7.答案: C8.解析:本题考查共点力平衡.对小球受力分析可知轻绳拉力与斜面体对小球的支持力大小相等,所以竖直向上:mg=2Fcos 30°,解得:F=3mg,选项A正确、B错误;将A、B两物体视为整体,受力分析可知:竖直方向上:(M +m)g=FN+Fcos 30°,解得FN=(M+m)g-Fcos θ,选项C错误;水平方向上F f=Fsin 30°,选项D正确.答案:AD9.解析:由于A圆环与物体的连线与滑杆垂直,对物体研究,将物体的重力沿滑杆的方向和垂直于滑杆的方向分解,则沿滑杆向下的分力产生的加速度为gsin θ,对整体研究,整体沿滑杆向下运动,整体要有沿滑杆向下的加速度必须是A圆环与滑杆的摩擦力为零,A正确;对B圆环连接的物体研究,由于连接圆环与物体的绳竖直向下,物体受到的合力如果不为零,合力必定沿竖直方向,合力在垂直于滑杆的方向上的分力必产生加速度,这与题意矛盾,物体在垂直于滑杆的方向上速度为零,因此物体受到的合力必为零,物体和圆环一起做匀速运动,D正确.答案:AD10.解析:设物体刚好不下滑时F=F1,则F1·cos θ+μFN=G·sin θ,FN=F1·sin θ+G·cos θ.得:1sin370.5cos370.22 cos370.5sin37 1.111F G︒-⨯︒===︒+⨯︒;设物体刚好不上滑时F=F2,则:F2·cosθ=μFN+G·si n θ,FN=F2·sin θ+G·cos θ,得:2sin370.5cos3712 cos370.5sin370.2F G︒+⨯︒===︒-⨯︒,即2211FG≤≤.答案:BCD11.解析:A、B位置互换前,小车的受力如图甲所示,由平衡条件知m0gsin 30°=2mg,m0=4m,A错;A、B位置互换后,小车的受力如图乙所示,设绳与支持力方向夹角为θ,由平衡条件m0gsin 30°=mg+2mg sin θ解得sin θ=12,θ=30°,即绳竖直向上,C对;因此两绳拉力夹角改变,故其合力改变,B错;互换前的支持力FN1=m0gcos 30°-mg=(1)mg,互换后的支持力FN2=(m0g-2mg)cos 30°,故D错.答案: C12.解析:刷子受四个力作用,如图由平衡条件,得:Fsin θ=mgsin θ+F f Fcos θ=mgcos θ+FN且F f=μFN由三式得μ=tan θ=0.75.答案:0.75。
《金版新学案》安徽省2012高三物理一轮 第7章 恒定电流 第五讲精品课件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 的大小; = 图线斜率的绝对值为电源内阻 r 的大小; I= 0 当 时,U= E,即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当 U = , 即图线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 为短路时的电流, =0 时, I 为短路时的电流,即图线与横轴的交 点坐标值.但要注意,有时纵轴起点不是零, 点坐标值.但要注意,有时纵轴起点不是零,这 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是短路电流, 图线斜率的 时图线与横轴的交点不是短路电流, 绝对值仍是内阻值, 与纵轴的交点坐标值仍为电 绝对值仍是内阻值, 源电动势值. 源电动势值.
答案: 答案: (1)0~0.6 A ~ 图所示 (3)1.50 0.50
0~3 V ~
R1
(2)如解析 如解析
拓展创新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 测电源电动势和内 拓展创新实验 阻的其他方法 1.用电阻箱、电流表测定 .用电阻箱、 (1)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电路图如右图所示
(2)原理: 原理: 原理 改变电阻箱阻值由 E=I1(R1+r)和 E = 和 =I2(R2+r)求出 E、r.为了准确可多测几组数 求出 、 为了准确可多测几组数 求平均值. 据,求平均值. (3)误差分析:未考虑电流表分压,而产生误 误差分析:未考虑电流表分压, 误差分析 即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差.即电动势的测量值等于真实值, 而内阻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整理器材、 二、整理器材、数据处理 4.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断开开关,拆除电路整理好器材. 5.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一是联立方程求解 .本实验中数据的处理方法: 的公式法,二是描点画图法. 的公式法,二是描点画图法. 方法一 取六组对应的 U、I 数据,数据满足关系 、 数据, 式 U1=E-I1r、U2=E-I2r、U3=E-I3r…让第 1 - 、 - 、 - … 式联立方程. 式联立方程, 式和第 4 式联立方程.第 2 式和第 5 式联立方程, 第 3 式和第 6 式联立方程,这样解得三组 E、 r, 式联立方程, 、 , 的大小. 取其平均值作为电池的电动势 E 和内阻 r 的大小.
【大纲版】2012高三物理一轮《金版新学案》课件第1章长度的测量
特别提醒 误差;
(1)测量时米尺的刻度线要紧贴待测物,以减小
(2)使用前注意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最小刻度;
(3)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测量精度要求较高时,
要进行重复测量后取平均值;
(4)毫米以下的数值靠目测估读一位,估计值至少是最 小刻度值的
1 . 10
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的读数 (2009·海南单科)某同学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分别测量一
5.用游标卡尺测量小量筒的深度,共测量三次,把测量的数据填入下表中.
金属管
长度 l/mm 1 2 内径 d内/mm 外径 d外/mm
小量筒
深度 h/mm
3
平均值
6.分别求出长度、内径、外径、深度的平均值填入表中.
1.游标卡尺读数时,主尺的读数应从游标尺的零刻度线处读, 而不能从游标尺的机械末端读. 2.原理中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尺刻度线条数n,不含零刻度线.
0.01 cm.故应选C.
答案: C
3.用准确度为0.05 mm的游标卡尺测圆柱体外径时,在某次测
量中主尺和游标尺的示数如下图所示, 则测量结果正确的是(
)
A.5.15 mm
B.50.15 mm
C.5.015 mm D.50.015 mm
解析:
因为游标尺上每一等分的长度为19 mm÷20=0.95 mm,比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1)毫米刻度尺的读数.(2)放大法测量物
体的长度,本题是一道考查考生基本素质的基础题目.
观察本题图示,注意金属丝的起点不在“0”处,所以测得金属丝
的长度为 982.0 mm-10.0 mm=972.0 mm.
由于一根金属丝的直径太小,用mm刻度尺不易测量,故采用放
大法测量:在铅笔上紧密排绕N匝金属丝,用毫米刻度尺测出该N匝 金属丝的宽度D.由此可以算出金属丝的平均直径为:D/N.
《金版新学案》安徽省2012高三物理一轮_第7章_恒定电流_第三讲
2021/6/20
5
适用条件 口诀
RA≪Rx
RV≫Rx
大内偏大(大电 小外偏小(小电
阻用电流表内 阻用电流表外
接法测量,测 接法测量,测
量值偏大)
量值偏小)
2021/6/20
6
(2)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选择 ①阻值比较法: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 表、电流表的内阻进行比较,若 Rx 较小,宜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若 Rx 较大,宜采用电流 表内接法. ②临界值计算法: Rx< RVRA时,用电流表外接法.
Rx> RVRA时,用电流表内接法.
2021/6/20
7
③实验试探法:按右图所示接好电路,让电 压表接线柱P先后与a、b处接触一下,如果 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 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 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 数变化不大,则可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2021/6/20
2021/6/20
22
2021/6/20
23
(2)实验的主要步骤如下:
①正确连接电路,设定电阻箱的阻值,开启电 源,合上开关;
②读出电流表的示数,记录金属夹的位置;
③断开开关,________合上开关,重复②的操 作.
(3)该小组测得电流与金属丝接入长度关系的数 据,并据此绘出了图乙的关系图线,其斜率为 ________A-1·m-1(保留三位有效数字);图线 纵轴截距与电源电动势的乘积代表了 ____________的电阻之和.
用伏安法测量电阻阻值R,并求出电阻率ρ. 给定电压表(内阻约为50 kΩ)、电流表(内阻 约为40 Ω)、滑动变阻器、电源、开关、待测 电阻(约为250 Ω)及导线若干. (1)画出测量R的电路图.
2012《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课标人教版)(课下作业+单元综合)物理选修3-41章末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2010·福建理综)一列简谐横波在t =0时刻的波形如图中的实线所示,t =0.02 s 时刻的波形如图中虚线所示.若该波的周期T 大于0.02 s ,则该波的传播速度可能是( )A .2 m/sB .3 m/sC .4 m/sD .5 m/s解析: 由图知波长λ=8 cm ,若波向右传播,则14T =0.02 s ,波速v =λT =8 cm 0.08 s =1 m/s.若波向左传播,则34T =0.02 s .波速v =λT =8 cm0.083s =3 m/s ,选项B 正确.答案: B2.如右图所示,处在O 点的波源形成简谐横波沿+x 方向传播,该波经2 s 恰传至Q 点,则这列波的传播速度和质点P 开始运动的方向应是( )A .5.5 m/s ,沿+y 方向B .5.5 m/s ,沿-y 方向C .6.0 m/s ,沿+y 方向D .7.0 m/s ,沿-y 方向解析: 由图象可知该波在2 s 内传播的距离为s =OP +PQ =11 m ,所以该波的传播速度为v =st =5.5 m/s ;P 点的起振方向与波源的起振方向一致,所以P 的起振方向与Q 点在2s 时振动方向一样,由上坡下、下坡上可知,P 点的起振方向沿-y 方向.答案: B3.一简谐机械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在t 1=0、t 2=1.0 s 时刻该波的波形曲线分别如图中实线、虚线所示.a 、b 为该机械波上的两个质点,它们平衡位置的坐标分别为x a =2.0 m 、x b =8.0 m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该机械波的周期一定等于8 sB .该机械波的波速一定等于1.0 m/sC .t 2=1.0 s 时a 、b 的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D .t 2=1.0 s 时a 、b 的加速度一定大小相等、方向相同解析: 本题考查机械波的传播规律.由图可知波长为8 m ,根据波动的周期性可知,A 选项错误;由Δx =nλ+1=v t 可知,B 选项错误;由图象可知C 选项正确.t =1.0 s 时a 、b 的加速度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 选项错误.答案: C4.如下图所示,弹簧振子在振动过程中,振子从a 到b 历时0.2 s ,振子经a 、b 两点时速度相同,若它从b 再回到a 的最短时间为0.4 s ,则该振子的振动频率为( )A .1 HzB .1.25 HzC .2 HzD .2.5 Hz解析: 根据简谐运动的对称性可知,O 到b 、b 到c 的时间都是0.1 s ,14T =0.2 s ,该振子的周期为0.8 s ,频率f =1T=1.25 Hz.答案: B5.(2010·浙江理综)在O 点有一波源,t =0时刻开始向上振动,形成向右传播的一列横波.t 1=4 s 时,距离O 点为3 m 的A 点第一次达到波峰;t 2=7 s 时,距离O 点为4 m 的B 点第一次达到波谷,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该横波的波长为2 mB .该横波的周期为4 sC .该横波的波速为1 m/sD .距离O 点为5 m 的质点第一次开始向上振动的时刻为6 s 末 解析: 设波速为v ,周期为T ,由题意得: t 1=3v +T4=4 st 2=4v +34T =7 s由以上两式得:v =1 m/s ,T =4 s ,B 、C 均正确,该波波长为λ=v T =4 m ,A 项错误,波传播5 m 所用时间为t =xv =5 s ,所以t =5 s 时,距离O 点为5 m 的质点开始振动且振动方向向上,D 项错误.答案: BC 二、非选择题6.如右图所示,O 是波源,a 、b 、c 、d 是波传播方向上各质点的平衡位置,且Oa =ab =bc =cd =0.6 m ,开始各质点均静止在平衡位置,t =0时波源O 开始向上做简谐运动,振幅是0.02 m ,波沿Ox 方向传播,波长是1.6 m ,当波源O 点振动了一段时间t 1,其经过的路程是0.1 m ,在t 1时刻,各质点运动的方向是(填向上、向下或未振动)a 质点______,b 质点______,c 质点______,d 质点______.解析: O 点在t 1时间的路程是0.1 m =5.0A ,因质点每个周期振动4A ,所以t 1=5.0A4A =1.25T ,此时O 点位于正最大位移处,对应图形如下图所示.可以判断a 质点向上振,b 质点向下振,c 质点向上振,d 质点此时刻未振动,速度为零.答案: 向上 向下 向上 未振动7.(1)摆长为L 的单摆做简谐运动,若从某时刻开始计时(取t =0),当运动至t =3π2L g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则单摆的振动图象为下图中的________.(2)下图为一列沿x 轴负方向传播的简谐横波,实线为t =0时刻的波形图,虚线为t =0.6 s 时的波形图,波的周期T >0.6 s ,则________.A .波的周期为2.4 sB .在t =0.9 s 时,P 点沿y 轴正方向运动C .经过0.4 s ,P 点经过的路程为4 mD .在t =0.5 s 时,Q 点到达波峰位置解析: (1)单摆的摆长为L ,其做简谐运动的周期T =2πL g ,从t =0到t =3π2Lg时,运动的时间为34T ,此时摆球具有负向最大速度,即摆球正在平衡位置向负方向运动,显然,34T 前摆球应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即摆球在负向最大位移处开始计时的,单摆的振动图象应为D.(2)从两时刻的波形图可以看出,在Δt =0.6 s 时间内,波传播的距离Δx =3λ4=6 m ,故传播时间Δt =3T4=0.6 s ,周期T =0.8 s ,A 项错误;同时可求波速为10 m/s ;t =0时刻P 点向y 轴负方向振动,经过Δt =0.9 s =118T ,P 点正向y 轴负方向振动,B 项错误;经过t =0.4s ,即半个周期,P 点经过的路程为2A =0.4 m ,C 项错误;经过t =0.5 s ,波向x 轴负方向平移Δx =v t =5 m ,可知Q 点处于波峰,D 项正确.答案: (1)D (2)D8.如右图所示,在曲轴A 上悬挂一个弹簧振子,如果转动把手B 上的曲轴可以带动弹簧振子上下振动,问:(1)开始时不转动把手,而用手往下拉振子,然后放手让振子上下振动,测得振子在10 s 内完成20次全振动,求其固有周期和固有频率各是多少?若考虑摩擦和空气阻力,振子做什么振动?(2)在振子正常振动过程中,以转速4 r/s 匀速转动把手,振子的振动稳定后,振子做什么运动?其周期是多少?解析: (1)用手下拉振子使振子获得了一定能量,放手后,振子做自由振动;因其所受回复力与位移成正比,方向与位移的方向相反(F =-kx ),所以属于简谐运动,其周期和频率是由它本身的结构性质决定的,故周期称固有周期(T 固),频率称固有频率(f 固),根据题意T 固=t n =1020 s =0.5 sf 固=1T 固=10.5Hz =2 Hz 由于摩擦和空气阻力的存在,振子克服摩擦力和空气阻力做功消耗能量,使其振幅越来越小,故振动成为阻尼振动.(2)由于把手转动的转速为4 r/s ,它给弹簧振子的驱动力的频率为f 驱=4 Hz ,周期T 驱=0.25 s ,故振子做受迫振动,振动达稳定状态后,其频率(或周期)等于驱动力的频率(或周期),因跟固有频率(或周期)无关,即f =f 驱=4 Hz ,T =T 驱=0.25 s .又因为振子做受迫振动得到驱动力对它做的功,补偿了振子克服摩擦力和阻力做功所消耗的能量,所以振子的振动必属于无阻尼振动,可见,无阻尼振动并不是不受到阻力作用的.答案: (1)0.5 s 2 Hz 阻尼振动 (2)受迫振动 0.25 s9.一根弹性绳沿x 轴方向放置,左端在原点O ,用手握住绳的左端使其沿y 轴方向做周期为1 s 的简谐运动,于是在绳上形成一列简谐波,求:(1)若从波传到平衡位置在x = 1 m 处的M 质点时开始计时,那么经过的时间Δt 等于多少时,平衡位置在x =4.5 m 处的N 质点恰好第一次沿y 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2)从绳的左端点开始做简谐运动起,当它通过的总路程为88 cm 时,N 质点振动通过的总路程是多少?解析: (1)图示时刻O 点刚好沿y 轴正向通过平衡位置,由图知波长为2 m. 波速v =λT=2 m/s到达N 点的时间t =Δx v =4.5 m2 m/s=2.25 s.(2)一个周期内O 点经过的路程为32 cm ,通过88 cm 的路程经过的周期个数为 N =8832个=2.75个从O 点传到N 点需要2.25个周期,故在O 点通过的总路程为88 cm 时,N 质点振动了半个周期,故N 质点振动通过的总路程是16 cm.答案: (1)2.25 s (2)16 cm10.在探究单摆周期与摆长关系的实验中,(1)关于安装仪器及测量时的一些实验操作,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选填选项前面的字母)A .用米尺测出摆线的长度,记为摆长lB .先将摆球和摆线放在水平桌面上测量摆长l ,再将单摆悬挂在铁架台上C .使摆线偏离竖直方向某一角度α(接近10°),然后由静止释放摆球D .测出摆球两次通过最低点的时间间隔记为此单摆振动的周期 (2)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将第三次的测量数据标在图中,并在图中作出T 2随l 变化的关系图象.(3)根据数据及图象可知单摆周期的平方与摆长的关系是________.(4)根据图象,可求得当地的重力加速度为________m/s 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本题考查探究单摆的周期与摆长的关系实验中的有关知识.本实验中,应将摆球和摆线组成单摆之后再测量其摆长,摆长应为悬点到摆球球心的距离,故A 、B 错误;测量单摆的周期时,应为相邻两次通过最低点并且通过最低点的速度方向相同,即单摆做一次全振动,这段时间才为一个周期,为了减小误差,须测量单摆的多个周期,然后再取平均值求出一个周期,故D 错误;单摆在摆角接近10°可认为做简谐运动,C 正确.此题属于容易题.(2)通过描点、连线可得到单摆的T 2-l 图象,近似为一条直线. (3)通过作出的图象说明单摆周期的平方和摆长成正比.(4)根据图象求出图线的斜率k ,再根据单摆的周期公式可得g =4π2k ,进而求出重力加速度g .答案: (1)C (2)如下图(3)周期的平方与摆长成正比(说明:其他说法正确同样得分.) (4)9.8611.有一列向右传播的简谐横波,某时刻的波形如右图所示,波速为0.6 m/s ,P 点的横坐标x =0.96 m ,从图示时刻开始计时,此时波刚好传到C 点.求:(1)此时刻质点A 的运动方向和质点B 的加速度方向是怎样的;(2)经过多少时间P 点第二次到达波峰; (3)画出P 质点开始振动后的振动图象.解析: (1)波向右传播,根据振动与波动的关系判断此时质点A 的振动方向向上,即沿y 轴正方向;由波形图象容易观察,此时质点B 离开平衡位置的位移为负值,其受到的回复力F =-kx ,所以回复力和加速度的方向都为正值,沿y 轴正方向.(2)P 质点第二次到达波峰即第二个波峰达到P 点,则第二个波峰到P 点的距离为x ′=x -λ+134λ=1.14 m所以t =x ′v =1.140.6 s =1.9 s(3)振动图象如右图所示.答案: (1)均沿y 轴正方向 (2)1.9 s (3)如解析图所示12.(1)如右图是一个单摆的共振曲线.此单摆的固有周期T 是________s ,若将此单摆的摆长增大,共振曲线的最大值将________(填“向左”或“向右”)移动.(2)如图所示是t =0时刻的波形图,此时波传到x =3.0 m 处,质点P 正向y 轴正方向运动,经0.3 s 第一次达到波谷位置.求:①波的传播方向及波速;②x =5.0 m 处质点Q 在0~0.7 s 内通过的路程及0.7 s 时的位移.解析: (1)当驱动力的频率等于单摆的固有频率时,单摆的振幅最大,由图可知,单摆的固有频率为0.4 Hz ,故单摆的固有周期T =2.5 s .由单摆的周期公式T =2πLg,可知,当此单摆的摆长增大,单摆的固有周期变大,单摆的固有频率变小,则共振曲线的最大值将向左移动.(2)①由t=0时刻质点P正向y轴正方向运动,可得波向x轴正方向传播由34T=0.3 s,得周期T=0.4 s故波速v=λT=4 m0.4 s=10 m/s②波传到Q的时间需0.2 s,在剩下的0.5 s内,即1.25个周期内,Q通过的路程x=4A×1.25=4×5×1.25 cm=25 cm0.7 s时Q正处于负向最大位移处,y=-5 cm答案:(1)2.5左(2)①x轴正方向10 m/s②25 cm-5 cm高.考+试]题☆库。
《金版新学案》安徽省2012高三物理一轮 第7章 恒定电流 第四讲精品课件
数据处理及实验结论的分析与应用 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0 V,额定电流约 一个小灯泡的额定电压为 , 为0.5 A,选用下列实验器材描绘小灯泡的伏 , 安特性曲线. 安特性曲线.
电源 E1:电动势为 3.0 V,内阻不计; ,内阻不计; 电源 E2:电动势为 12.0 V,内阻不计; ,内阻不计; 电压表 V:量程为 0~3 V,内阻约为 10 k : ~ , 电流表 A1:量程为 0~3 A,内阻约为 0.1 ~ , 电流表 A2:量程为 0~0.6 A,内阻约为 0.6 ~ , ;
(3)操作方便:实验时要调节方便,易于操作,比如 操作方便:实验时要调节方便,易于操作, 操作方便 对滑动变阻器,如果是用分压法连入电路的, 对滑动变阻器,如果是用分压法连入电路的,则应 选用小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只有这样, 选用小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只有这样,在移动滑片 相应的用电器上的电压变化才会明显; 时,相应的用电器上的电压变化才会明显;如果选 用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就会出现在移动滑片时, 用大阻值的滑动变阻器,就会出现在移动滑片时, 刚开始时用电器上的电压几乎不变, 刚开始时用电器上的电压几乎不变,过了某位置后 又突然增大的现象,不易操作. 又突然增大的现象,不易操作.
A.①② . C.②③ .
B.①④ . D.②④ .
解析: 解析:
(1)本题变压器采用分压接法,通常 本题变压器采用分压接法, 本题变压器采用分压接法
应当选用最大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 应当选用最大阻值小的滑动变阻器,但本题 中如果选用 R2,则电路中的电流会超过 R2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 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故滑动变阻器应当选 的量程太小, 择 R1.电流表 A1 的量程太小,故电流表应当 电流表 选择 A2.
(1)在上述器材中,滑动变阻器应选________; 在上述器材中,滑动变阻器应选 在上述器材中 ; 电流表应选________.(填元件的物理符号 填元件的物理符号) 电流表应选 . 填元件的物理符号 (2)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并在图中注 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在虚线框内画出实验的电路图 明各元件的符号. 明各元件的符号.
《金版新学案》安徽省2012高三物理一轮 第7章 恒定电流 第一讲精品课件
l U 利用 R=ρ 和 R= 计算出来的电阻都是某一 S I 特定温度下的电阻,因为电阻率随温度而变.
二、导体的伏安特性曲线的理解 1.U-I,I-U 要分清,如下图甲、乙.
2.图线为过原点直线,则为线性元件.图线斜 率: 1 U-I 中,k=R;I-U 中,k= . R 3.图线为曲线,则为非线性元件.图线斜率不 再是电阻或其倒数.电阻应是:某点与原点连线 U 的斜率表示,即 R= .如下图丙、丁. I
有关电功率的计算问题
(15分)一台电风扇,内阻为20 Ω,接上220 V 的电压后正常工作,消耗功率66 W,求: (1)电风扇正常工作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是多 少? (2)电风扇正常工作时转化为机械能的功率是 多少?转化为内能的功率是多少?电动机的 效率是多少? (3)如果接上电源后,电风扇的扇叶被卡住, 不能转动,这时通过电动机的电流以及电动 机消耗的电功率和发热功率是多少?
5.如右图所示, 1=10 Ω, R R2=R3=20 Ω,下列关于 R1、R2、R3 消耗的电功率 P1、P2、P3 以及 R1、R2 两端电压 U1、U2 的关系正确的是( A.U1=U2 P1=P2=P3 B.U1>U2 P1∶P2∶P3=1∶2∶2 C.U1=U2 P1∶P2∶P3=2∶1∶1 D.U1<U2 P2<P2=P3
实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 实验: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 实验:测定电源的电动势和内阻 实验:练习使用多用电表
第一讲
电路的基本概念 电路欧姆定律
部分
一、恒定电流
在外加电场的作用下,自由电荷的 形成 __________形成电流 定向移动 方向 _______定向移动的方向 正电荷 q 定义式 I= t U 公式 决定式 I= R 微观式 I=nqSv
2012《金版新学案》高三一轮(课标人教版)(课下作业 单元综合)物理1-1-1
必修1 第1章 第1讲(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一、选择题1.北京时间12月11日15时22分,2009年东亚运动会结束了男子110米跨栏决赛争夺,中国选手刘翔轻松地以13秒66的成绩获得第一,赢得了他复出之后的第三项赛事冠军,关于刘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可以看做质点B .教练为了分析刘翔的动作要领,可以将其看做质点C .无论研究什么问题,均不能把刘翔看做质点D .是否能将刘翔看做质点,决定于我们所研究的问题解析: 刘翔在飞奔的110米中,我们关心的是他的速度,无需关注其跨栏动作的细节,可以看做质点.教练为了分析其动作要领时,如果作为质点,则其摆臂、跨栏等动作细节将被掩盖,无法研究,所以就不能看做质点.因此,能否将一个物体看做质点,关键是物体自身因素对我们所研究问题的影响, 而不能笼统地说行或不行.答案: AD2.湖中O 点有一观察站,一小船从O 点出发向东行驶4 km ,又向北行驶3 km ,则O 点的观察员对小船位置的报告最为精确的是( )A .小船的位置变化了7 kmB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7 kmC .小船向东北方向运动了5 kmD .小船的位置在东偏北37°方向,5 km 处解析: 小船位置的变化不是取决于其具体的运动路径,而是决定于它的首末位置,即位移,而位移不但有大小还有方向.小船虽然运动了7 km ,但在O 点的观察员看来,它离自己的距离是42+32 km =5 km ,方向要用角度表示,sin θ=35=0.6,所以θ=37°,如下图所示.答案: D3.一个质点做方向不变的直线运动,加速度的方向始终与速度方向相同,但加速度大小逐渐减小直至为零,在此过程中( )A .速度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小值B .速度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速度达到最大值C .位移逐渐增大,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将不再增大D .位移逐渐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时,位移达到最小值解析: 因加速度与速度方向相同,故物体速度要增加,只是速度增加变慢一些,最后速度达到最大值.因质点沿直线运动方向不变,所以位移一直增大.答案: B4.关于速度和加速度的关系,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A .加速度方向为正时,速度一定增加B .速度变化得越快,加速度就越大C .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也保持不变D .加速度大小不断变小,速度大小也不断变小解析: 速度是否增加,与加速度的正负无关,只与加速度与速度的方向是否相同有关,故A 错;“速度变化得越快”是指速度的变化率Δv t越大,即加速度a 越大,B 正确;加速度方向保持不变,速度方向可能变,也可能不变,当物体做减速直线运动时,v =0以后就反向运动,故C 错;物体在运动过程中,若加速度的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同,尽管加速度在变小,但物体仍在加速,直到加速度a =0,速度就达到最大了,故D 错.答案: B5.从水平匀速飞行的直升机上向外自由释放一个物体,不计空气阻力,在物体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从飞机上看,物体静止B .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在飞机的后方C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平抛运动D .从地面上看,物体做自由落体运动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内容是物体的相对运动和参考系等相关知识点.由于飞机在水平方向做匀速运动,当物体自由释放的瞬间物体具有与飞机相同的水平速度,则从飞机上看,物体始终处于飞机的正下方,选项B错;物体在重力的作用下在竖直方向做自由落体运动,所以选项A错误;在地面上看物体的运动,由于具有水平方向的速度,只受重力的作用,因此物体做平抛运动,则C对D错.答案: C6.跳水是一项优美的水上运动,图中是2008年北京奥运会跳水比赛中小将陈若琳和王鑫在跳台上腾空而起的英姿.她们站在离水面10 m高的跳台上跳下,若只研究运动员入水前及入水的下落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以陈若琳为参考系,王鑫做竖直上抛运动D.跳水过程中陈若琳和王鑫的重心位置相对她们自己是变化的答案: D7.(2011·广州模拟)在公路的每个路段都有交通管理部门设置的限速标志如图所示,这是告诫驾驶员在这一路段驾驶车辆时()A.必须以这一规定速度行驶B.平均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C.瞬时速度大小不得超过这一规定数值D.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有时还是可以超过这一规定值的解析:限速标志上的数值为这一路段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的最大值,汽车上的速度计指示值为汽车行驶的瞬时速度值,不能超过这一规定值,故只有C正确.答案: C8.一个人从北京去重庆,可以乘火车,也可以乘飞机,还可以先乘火车到武汉,然后乘轮船沿长江到重庆,如下图所示,这几种情况下:①他的运动轨迹不一样 ②他走过的路程相同 ③他的位置变动是不同的 ④他的位移是相同的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A .①②B .③④C .①④D .②③答案: C9.如右图所示,物体沿曲线轨迹的箭头方向运动,AB 、ABC 、ABCD 、ABCDE 四段曲线轨迹运动所用的时间分别是:1 s,2 s,3 s,4s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在AB 段的平均速度为1 m/sB .物体在ABC 段的平均速度为52 m/s C .AB 段的平均速度比ABC 段的平均速度更能反映物体处于A 点时的瞬时速度D .物体在B 点的速度等于AC 段的平均速度 解析: v =x t,AB 段位移为1 m ,v =1 m/s ,A 对;同理ABC 段位移为 5 m ,平均速度为52m/s ,B 对;Δt 越小,该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越接近该位移内的某点瞬时速度,所以C 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物体,中间时刻的速度才等于该段位移的平均速度,D 错.答案: ABC10.客车运能是指一辆客车单位时间最多能够运送的人数.某景区客运索道(如下图)的客车容量为50人/车,它从起始站运行至终点站单程用时10分钟.该客车运行的平均速度和每小时的运能约为( )A .5 m/s,300人B .5 m/s,600人C .3 m/s,600人D .3 m/s,300人解析: 从图中可看出数据,其平均速度v =x t=5 m/s.因单程用时10分钟,则1小时运送6次,其每小时的运能为50人×6=300人.答案: A二、非选择题11.火车在甲、乙两站之间匀速行驶,一位乘客根据铁路旁电杆的标号观察火车的运动情况.在5 min 时间里,他看见电杆的标号从100增到200.如果已知两根电杆之间的距离是50 m ,甲、乙两站相距x =72 km ,那么火车从甲站到乙站需要多少时间?解析: 甲、乙两站间的距离为x =72 km =7.2×104 m.5 min 内行进位移为x ′=100×50 m =5 000 m ,故平均速度 v =x ′Δt =5 0005×60 m/s =503m/s 从甲站到乙站所需时间t =x v =7.2×104 m 503 m/s =4 320 s =1.2 h. 答案: 4 320 s 或1.2 h12.有些国家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了交通安全,特别制定了死亡加速度为500 g (g =10 m/s 2),以醒世人,意思是如果行车加速度超过此值,将有生命危险,那么大的加速度,一般情况下车辆是达不到的,但如果发生交通事故时,将会达到这一数值.试问:(1)一辆以72 km/h 的速度行驶的货车与一辆以54 km/h 行驶的摩托车相向而行发生碰撞,碰撞时间为2.1×10-3 s ,摩托车驾驶员是否有生命危险? (2)为了防止碰撞,两车的驾驶员同时紧急刹车,货车、摩托车急刹车后到完全静止所需时间分别为4 s 、3 s ,货车的加速度与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之比为多少?(3)为避免碰撞,开始刹车时,两车距离至少为多少?解析: (1)摩托车与货车相撞瞬间,货车的速度几乎不变,摩托车的速度反向,大小与货车速度相同,因此,摩托车速度的变化Δv =72 km/h -(-54 km/h)=126 km/h =35 m/s所以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a =Δv Δt =352.1×10-3 m/s 2=16 667 m/s 2=1 666.7g >500g ,因此摩托车驾驶员有生命危险.(2)设货车、摩托车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a 1、a 2,根据加速度定义得:a 1=Δv 1Δt 1,a 2=Δv 2Δt 2所以a 1∶a 2=Δv 1Δt 1∶Δv 2Δt 2=204∶153=1∶1. (3)x =x 1+x 2=v 12t 1+v 22t 2=62.5 m. 答案: (1)有生命危险 (2)1∶1 (3)62.5 m高じ考≈试﹥题я库。
【大纲版】2012高三物理一轮《金版新学案》课件第1章重力、弹力、摩擦力
பைடு நூலகம்错.
答案: BC
摩擦力的分析与计算 (14分)如右图所示,一质量不计的弹簧 原长为10 cm,一端固定于质量m=2 kg的物体上,
另一端施一水平拉力F.(g=10 m/s2)
(1)若物体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当弹簧长度为12 cm时,
物体恰好匀速运动,弹簧的劲度系数多大?
(2)若弹簧长度为11 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 (3)若弹簧长度为13 cm时,物体所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多少?(设最 大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相等)
1. 关于重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重力
)
B.重力的大小等于地球对物体的万有引力的大小
C.绕地球运转的人造地球卫星不受重力作用
D.重力的方向一定竖直向下
解析: 由于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故A、C错;重力是由万有引
力而产生的,其大小不一定等于万有引力,所以B错;重力的方向一定 竖直向下,D对. 答案: D
(4)不同星球表面g值一般不同.
4.方向: 竖直 向下
5.重心 (1)相关因素 ①物体的 ②物体的 几何形状 . 质量分布 规律.
(2)位置确定 ①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
几何中心
. 悬挂法 确
②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
定.
三、弹力 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 恢复原状 ,会对与它接触
产生
条件
(2)接触处有 压力
.
(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 趋 势
压力
(3)两物体间有 相对运动 大小:Ff=μFN
大小、
大小:0<Ff≤Ffm 方向:与受力物体相对运动 相反 趋势的方向 . 总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 趋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滚动训练三
本栏目内容,在学生用书中以活页形式分册装订!
一、选择题
1.2011·南通三模关于速度和加速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速度不变时,加速度可能改变
B.加速度增大时,速度可能减小
C.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小
D.速度方向改变时,加速度的方向也一定改变
解析:速度不变时,加速度一定为零,选项A错误;加速度方向与速度方向相反时速度减小,选项B正确;加速度是表示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速度变化越来越快时,加速度越来越大,选项C错误;速度方向改变时,加速度方向不一定改变,如平抛运动,选项D错误.
答案: B
2.
如右图所示,物体在水平外力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当外力F由图示位置逆时针转到竖直位置的过程中,物体仍保持静止,则静摩擦力可能为
A.0 B.F
C.错误! D.2F
解析:由于物体不动,当F逆时针转动时,静摩擦力与F的水平分力平衡,当F水平时,F f=F,当F竖直时,F f=0,所以静摩擦力的变化范围是0≤F f≤F,故正确选项为A、B、
C.
答案:ABC
3.
汶川大地震后,为解决灾区群众的生活问题,党和国家派出大量直升机空投救灾物资.有一直升机悬停在空中向地面投放装有物资的箱子,如右图所示.设投放初速度为零,箱子所受的空气阻力与箱子下落速度的平方成正比,且运动过程中箱子始终保持图示姿态.在箱子下落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箱内物体对箱子底部始终没有压力
B.箱子刚投下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最大
C.箱子接近地面时,箱内物体受到的支持力比刚投下时大
D.若下落距离足够长,箱内物体有可能不受底部支持力而“飘起来”
解析:因为下落速度不断增大,而阻力F∝v2,所以阻力逐渐增大,当F=mg时,物体开始匀速下落.以箱和物体为整体:M+m g-F=M+m a,F增大则加速度a减小,对物体:Mg-FN=ma,加速度减小,则支持力FN增大.所以物体后来受到的支持力比开始时要增大,但不可能“飘起来”.
答案: C
4.
如右图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楔形物块a,其斜面上有一小物块b,b与平行于斜面的细
绳的一端相连,细绳的另一端固定在斜面上.a与b之间光滑,a和b以共同速度在地面轨道的光滑段向左运动.当它们刚运行至轨道的粗糙段时
A.绳的张力减小,b对a的正压力减小
B.绳的张力增加,斜面对b的支持力增加
C.绳的张力减小,地面对a的支持力增加
D.绳的张力增加,地面对a的支持力减小
答案: C
5.
如右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上向右滑行,木块受到向右的拉力F 的作用,长木板处于静止状态,已知木板与长木板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长木板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则
A.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1mg
B.长木板受到地面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是μ2m+M g
C.当F>μ2m+M g时,长木板便会开始运动
D.无论怎样改变F的大小,长木板都不可能运动
解析: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μ1mg,由牛顿第三定律,长木板受到m对它的摩擦力大小也是μ1mg,对长木板使用平衡条件得地面对长木板的静摩擦力为μ1mg,A正确.改变F的大小,木块m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不会发生变化,长木板受力不变,D正确.答案:AD
6.2011·山西实验中学月考荡秋千是大家喜爱的一项体育活动,随着科技的发展,将来有一天,同学们也许会在其它星球上享受荡秋千的乐趣.假设你当时所在星球的质量与
地球质量之比为1∶80,半径为1∶4.可将人看成质点,摆角小于90°,若经过最低位置的速度为4 m/s,你能上升的最大高度是
A.0.8 m B.4 m
C.2 m D.1.6 m
解析:由黄金代换式可得星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g′=错误!g=2 m/s2,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h=错误!=4 m,B正确.
答案: B
7.以35 m/s的初速度竖直向上抛出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g=10 m/s2,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为0
B.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加速度为0
C.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61.25 m
D.小球上升阶段所用的时间为3.5 s
解析:小球到最大高度时的速度一定为零,否则该点不是最大高度,A正确;小球上抛过程中只受重力作用,故加速度始终为g,B错;由
v2-v错误!=2-g h h=错误!=61.25 m,
C正确;
由v=v0-gt t=错误!=3.5 s,D正确.
答案:ACD
8.如下图所示,三个小球从同一高处的O点分别以水平初速度v1、v2、v3抛出,落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分别是A、B、C,O′是O在水平面上的射影点,且O′A∶AB∶BC=1∶3∶5.若不计空气阻力,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v1∶v2∶v3=1∶3∶5
B.三个小球下落的时间相同
C.三个小球落地的速度相同
D.三个小球落地的动能相同
解析:本题考查平抛运动的规律.根据t=错误!可得,做平抛运动的物体在空中运动的时间是由高度决定的,B项正确;根据平抛运动的速度公式v1=错误!,v2=错误!,v3=错误!,由于O′A∶AB∶BC=1∶3∶5,所以O′A∶O′B∶O′C=1∶4∶9,故v1∶v2∶v3=1∶4∶9,A项错误;落地时的速度v=错误!,由于三个小球高度相同,所以落地时它们的竖直分速度v y是相等的,但是由于v x不相等,所以落地时的速度v不相等,C项错误;由于三小球落地时的速度不相等,所以它们落地时动能也不相等,D项错误.
答案: B
9.
如右图所示,长为L的轻杆A一端固定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B,另一端固定在水平转轴O 上,轻杆A绕转轴O在竖直平面内匀速转动,角速度为ω.在轻杆A与水平方向夹角α从0°增加到90°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B受到轻杆A作用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B.小球B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
C.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
D.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B做正功
解析:因为小球在竖直平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所以小球B受到的合力的方向一定沿着轻杆A,A错误,B正确;由于小球所受的重力以及所需的向心力均不变,而重力与合力
向心力之间的夹角减小,故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逐渐减小,C正确;由于小球的动能不变,而重力做负功,所以小球B受到轻杆A的作用力对小球B做正功,D正确.答案:BCD
10.2010·新课标全国卷太阳系中的8大行星的轨道均可以近似看成圆轨道.下列4幅图是用来描述这些行星运动所遵从的某一规律的图象.图中坐标系的横轴是lg T/T0,纵轴是lg R/R0;这里T和R分别是行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T0和R0分别是水星绕太阳运行的周期和相应的圆轨道半径.下列4幅图中正确的是
解析:取其中一行星为研究对象,设其质量为m,轨道半径为R,太阳的质量为M,则G错误!=m错误!2·R,得错误!=错误!,水星错误!=错误!.所以错误!3=错误!2,所以3lg 错误!=2lg错误!,所以B项对.
答案: B
二、非选择题
11.
如右图所示,竖直平面内两根光滑细杆所构成的角AOB被铅垂线OO′平分,∠AOB=120°.两个质量均为m的小环P、Q通过水平轻弹簧的作用静止在A、B两处,A、B连线与OO′垂直,
连线与O点的距离为h,弹簧原长为错误!h.现在两小环沿杆向下移动至A′B′,使其在竖直方向上均下移h距离,同时释放两环.整个过程未超出弹簧的弹性限度,重力加速度为g,试求:
1弹簧的劲度系数;
2释放瞬间两环加速度的大小.
解析:1在A、B处,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伸长量
x=2htan 60°-错误!h=错误!h
由小球P或Q受力平衡可知:tan 60°=错误!
根据胡克定律可知F=kx
所以k=错误!
2在A′、B′处,弹簧伸长量x′=3错误!h
此时弹簧弹力F′=kx′=错误!×3错误!h=错误!mg
由牛顿第二定律知释放瞬间,F′cos 30°-mgsin 30°=ma
所以a=g
答案:1错误!2g
12.参加电视台娱乐节目,选手要从较高的平台上以水平速度跃出后,落在水平传送带上,已知平台与传送带高度差H=1.8 m,水池宽度x0=1.2 m,传送带A、B间的距离L0=20 m,由于传送带足够粗糙,假设人落到传送带上后瞬间相对传送带静止,经过一个Δt=1.0 s反应时间后,立刻以a=2 m/s2恒定向右加速度跑至传送带最右端.
1若传送带静止,选手以v0=3 m/s水平速度从平台跃出,求从开始跃出到跑至传送带右端经历的时间.
2若传送带以u=1 m/s的恒定速度向左运动,选手要能到达传送带右端,他从高台
上跃出的水平速度v1至少多大?在此情况下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是多少?
解析:1设选手落在传送带前的运动时间为t1,水平运动距离为s1;选手在传送带上的运动时间为t2,运动距离为s2,由运动学公式可得H=gt错误!/2,t1=错误!=0.6 s.
s1=v0t1=1.8 m,
s2=L0-s1-s0=at错误!/2,t2=4.4 s.
t=t1+t2+Δt=6.0 s.
2设水平跃出速度v1,落到传送带1 s反应时间内向左位移大小为s′1,则s′1=uΔt =1 m.
然后设向左减速至速度为零又向左发生位移为s′2,则s′2=错误!=0.25 m.
不从传送带上掉下,平抛水平位移s≥s0+s′1+s′2=2.45 m,
则v1≥错误!=4.08 m/s,最小速度为4.08 m/s.
设在此情况下到达B点时速度大小为v,则v2=2aL0,v=错误!=错误! m/s=4错误! m/s.
答案:1 6.0 s 2 4.08 m/s 4错误! 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