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合集下载

可打印分子热运动练习练习及的答案完整版

可打印分子热运动练习练习及的答案完整版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型一:知道扩散现象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着题型二:懂得分子间存在着吸引力和排斥力,并能解释有关现象基础知识训练1.在量筒的下半部分盛有蓝色的浓硫酸铜溶液,再在硫酸铜溶液上方缓缓地注入一些清水,几天后,整个量筒内的液体都变成蓝色,这一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2.一根铁棒很难压缩是因为分子间存在__________,又很难被拉长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_。

3.如图15-1 所示,下面的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它的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当抽去玻璃片后,过一段时间,看到上面的瓶子里也出现了红棕色的二氧化氮,这种现象主要表明()A.分子有一定的质量B.分子间有相同作用力C.分子有一定大小D.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4.下列诗词、歌词或俗语中不含有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B.美酒飘香歌声飞C.墙里开花墙外香D.亲戚远来香5.下列实例中,不能用来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的是()A.湿衣服在太阳下被晒干B.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咸味C.扫地时灰尘飞扬D.香水瓶盖打开后能闻到香味6.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墙壁的内部也会变黑.说明其原因.7.把1 升酒精倒入容器中,再把2 升水也倒入这个容器中并进行充分混合,发现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3 升,请解释这个现象。

综合提高训练1.固体、液体、气体分子间的距离,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分子间的作用力从小到大排列的顺序一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2.“花气袭人知昼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对于第一句,以物理学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的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的气温突然____________3.如图15-2 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4.物质处于哪种状态决定于()A.物质的温度B.物体内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剧烈程度C.物质的分子结构D.物质内部分子作用力的大小5.“破镜”不能“重圆”的原因是()A.分子间的作用力因玻璃被打碎而消失B.玻璃表面太光滑C.玻璃的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玻璃碎片间的距离太大,大于分子间发生相互吸引的距离6.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7.下列关于分子间的作用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一根铁棒很难被拉断,这说明铁棒的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液体非常容易流动,这说明液体分子间主要是斥力C.气体很容易被压缩的原因是因为气体分子间没有作用力D.分子间的距离减小,分子间的引力和斥力都增大8.一张纸从边缘稍一用力就可将它撕开,可是若用两只手向相反方向拉纸,却要用较大的力气,你知道这是什么道理吗?9.日常生活中用乳胶粘木制家具时,要让乳胶变干后,才能粘的牢,试用分子运动的知识加以解释。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 等第_________一、填空题1.物质是由_______________组成的;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的做_______________;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_______和_______.扩散现象表明_______________.2.大量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跟_______有关,所以这种无规则运动叫做_______._______越高,分子的运动越_______.3.生活中为了增加菜的味道,炒菜时要往菜中加盐和味精,腌菜时也要加入盐和味精,盐和味精在_________时候溶化地快,这是因为炒菜时的温度比腌菜时的温度_______,分子_______的缘故.4.分子间存在作用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很小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当分子间的距离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_______;如果分子相距很远,作用力就变得_______.两滴水银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这一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_______.6.一根钢棒很难被压缩,也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__.7.把一块糖放进一杯水中,过些时间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8.长期堆放煤的墙角,在地面和墙内有相当厚的一层会变成黑色,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解释,这是一种_______现象.当红墨水分别滴入冷水和热水中时,可以看到热水变色比冷水变色快,这说明温度越高,水中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_________.9.分子直径大约是_______ m,分子间同时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它表现为当两分子间的引力等于斥力时,分子处在平衡位置;当分子间的距离大于平衡位置的相互距离时,分子间的引力斥力;当分子间的距离平衡位置的间距时,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的斥力大于引力.10.“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村居书喜》中的两句诗,写春晴天暖,鸟语花香的山村美景,对于前一句,从物理学的角度可以理解为:花朵分泌的芳香油分子_______________加快,说明当时周边气温突然_______.11.在一根细长的玻璃管里装入半管水,再倒入半管酒精,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将,这一现象说明 .12.在远处放烟火时,过一会儿就闻到了火药味,这是现象.把糖放在热水里比放在冷水里化得快些是因为 .13.能够证明物质分子运动的实例是 .能够证明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的实例是 .14.固体、液体、气体三者相比较,分子间距离最大的是______分子,分子间距最小的是______分子15._______的现象叫扩散.______的现象表明,一切物体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6.“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将玻璃合起来时,镜子断裂处绝大多数分子距离______,分子间没有_____.17.取两块表面磨平、干净的铅块,使之紧密接触,铅块就能结合在一起,在它下面还可挂重物,这个实验说明分子间存在着_______力.平常的固体和液体都很难被压缩,这间接地说明分子间还存在着_______力.二、选择题1.下列事例中,属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秋风吹拂,树叶纷纷落下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C.繁华的街道上车水马龙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2.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是运动的B.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C.物体运动的越快,物体内部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速度越快D.固体不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3.如图所示,图中a是一个铁丝圈,中间较松地系一根棉线;图b是浸过肥皂水的铁丝圈;图c表示用手指轻碰一下棉线的左边;图d表示棉线左边的肥皂膜破了,棉线被拉向右边,这个实验说明了 ( )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间存在引力C.组成物质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分子之间有空隙4.物体内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在0 ℃时物体内的分子的运动状态是 ( )A.仍然是运动的B.处于静止状态C.处于相对静止状态D.大部分分子处于静止状态5.从分子运动的观点看,物体受热膨胀的原因是 ( )A.物体内各个分子体积变大B.分子无规则振动加快,振动范围增大C.物体各分子间挤进了空气D.分子间斥力增大,分子间距离变大6.在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的现象是 ( )A.在皮肤上擦点酒精,立即就能闻到酒精的味道B.鱼苗池中的小鱼在不停的游动C.教室里大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D.落叶在河水中顺流而下7.一滴红墨水滴入一杯清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如果是0℃的水就不会发生这种现象B.这叫扩散现象,它说明分子是在永不停息的运动着C.这叫扩散现象,它只能发生在液体中D.清水的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慢8.两块光滑的玻璃能紧贴在一起但不能结合在一起,是由于两块玻璃分子间 ( )A.距离太大了,分子间的作用力变得很微弱B.距离太大,分子运动的速度较缓慢C.距离大于平衡时的间距,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D.距离小于平衡时的间距,分子间的作用力表现为斥力9.铁棍不易被拉伸是因为 ( )A.分子间只存在引力B.分子间只存在斥力C.分子间引力、斥力同时存在,间距稍大时作用力表现为引力D.以上说法都不对10.下列现象中,不是表明扩散现象的有 ( )A.投入盐粒的白水全部变咸B.放入糖的水变甜C.给液体或气体加热时产生的对流D.炒菜的香味能够传得很远11.下列事物中,说明大量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A.衣箱里的卫生球,时间长了会变小 B.教室里扫除时,灰尘满屋飞扬C.冬天大雪纷飞,天地一片白茫茫 D.夏天,水坑里有许多小虫乱动,毫无规律12.下面说法中不能用分子运动论来解释的是 ( )A.从烟囱里冒出的黑烟在空中飘荡B.酒精瓶被打碎后,屋里很快就闻到酒精味C.用盐腌蛋一段时间后,蛋变咸了 D.往开水里放些糖,水会变甜13.两块光滑、干燥的玻璃,紧贴在一起也不能相互吸住,原因是 ( )A.两块玻璃分子间不存在作用力 B.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小,分子间作用力表现为斥力C.两块玻璃分子间距离太大,作用力太小 D.两块玻璃的分子运动缓慢14.某同学用以下几个事例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其中错误的是 ( ) A.冬季里烧水时,壶嘴冒出的“白烟” B.晒衣服时,水蒸发,衣服变干C.把糖块投入一杯开水中,过一会儿整杯水都变甜了D.将樟脑丸放在箱子里,过几天后整个箱子里都充满了樟脑味三、简答题1.同学们写作业时,常会用透明胶带把错误处揭去,操作时往往要把胶带用手抹几下使之与纸贴紧,才能揭干净,这是为什么?2.当我们打开花露水的瓶盖时,会闻到它的香味,这是为什么?3.为什么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化的快?参考答案一、1.分子无规则运动引力斥力分子在不停地运动2.温度热运动温度激烈 3.炒菜高无规则运动剧烈4.斥力引力十分微弱,可以忽略不计引力 6.斥力和引力 7.扩散现象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8.扩散越激烈 9.10-10大于;小于 10.扩散升高11.变小;分子间有间隙 12.扩散;温度越高扩散速度越快 13.扩散现象;固体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且难于压缩 14.气体固体 15.不同物体相互接触时,彼此进入对方气体、液体、固体的扩散16.增大引力 17.引斥二、1.B 2.C 3.B 4.A 5.B 6.A 7.B 8.A 9.C 10.C 11.A 12.A 13.C 14.A三、11.因为用手抹几下,可以使胶带与纸之间的距离变小,增大胶带与纸的引力,才能揭干净.11.因为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当打开花露水的瓶盖时,花露水的分子会运动到空气中,就会闻到它的香味.12.因为大量分子无规则运动的激烈程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激烈,所以白糖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化的快.。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上册《第十三章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人教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瑞雪飘飘B.花香袭人C.柳絮飞舞D.稻浪起伏2.安化腊肉是益阳的传统美食之一,制作时先在鲜肉表面均匀涂上食盐,过一段时间后,肉的内部也具有了咸味。

这一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3.下列四幅图片所涉及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面包一捏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B.工地的施工现场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摔碎的手机屏难以复原,是因为分子间几乎没有作用力D.煮熟的汤圆变大了,是因为分子变大了4.下列现象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黄沙扑面D.冬天,雪花纷飞5.下列物质中,分子间作用力最强的是( )A.水B.氧气C.铜块D.酒精6.下图中的示意图形象的反映了物质为气、液、固三种状态时分子排列的特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是固态B.乙是气态C.丙是液态D.甲是液态7.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猴痘病毒的照片。

该病毒直径在200nm左右,可通过飞沫传播。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病毒是分子,可以用肉眼直接看到B.猴痘病毒随飞沫传播属于分子运动C.构成飞沫的分子间既有引力又有斥力D.健康人佩戴口罩可预防感染,是因为口罩材料的分子之间没有空隙8.如图所示,在两个同样的烧杯中装入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用滴管分别在两个烧杯中滴入等量的红墨水,当观察到热水大面积变成红色时,冷水只有少量的变成红色。

对该现象的微观解释合理的是()A.温度越高,分子体积越大B.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C.温度越高,分子间隔越小D.温度越高,分子质量越小9.关于如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乙图: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C.丙图:雪花飞扬,说明分子处在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中D.丁图: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二、填空题10.物质是由做成的,清晨树叶上的露珠呈球状,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着;通常液体之间的距离比气体的.11.“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是现象,粽叶很难剥离是因为粽叶和粽米的分子间存在力。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含答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一、单选题1.不能与烟共舞,吸烟有害健康,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都会充满烟味,这主要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是有间隙的D.分子间有引力2.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表明分子间存在引力B.滴在热水中的红墨水比滴在冷水中扩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无规则运动越剧烈C.堆煤的墙角时间久了会变黑,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D.海绵容易被压缩表明分子间有间隔3.通常把青菜腌成咸菜需要几天时间,而把青菜炒熟,使之具有咸味,仅需几分钟。

造成这种差别的主要原因是()A.盐分子太小,很容易进入青菜中B.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排斥力C.青菜分子间有空隙,易扩散D.炒菜时温度高,分子运动较快4.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小明观察到以下的现象,并进行了初步推测,其中不符合事实的是()A.现象:用手很难将固体压缩,推测:固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两滴水银靠近时,能自动结合成一滴较大的水银,推测:分子间有引力C.现象: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分子间存在空隙D.现象:红墨水滴入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红,推测: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沈明为了研究液体的扩散现象,先在量筒里装一半清水,再在水下面注入蓝色硫酸铜溶液,如图甲所示:静放几天后,界面就逐渐变得模糊不清,如图乙所示;放置30天后,全部变成淡蓝色的液体,如图丙所示。

这个现象说明()A.物质由分子组成B.温度越高扩散现象越明显C.扩散现象只能发生在液体之间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6.一根纱线容易拉断,一根铜丝不容易拉断,这个现象说明了()A.纱线内分子不存在引力,铜丝分子间只有引力B.纱线内分子间只存在斥力,铜丝分子间不存在斥力C.纱线内分子间的引力比斥力小,铜丝分子间引力比斥力大D.纱线内分子间相互作用力比铜丝间相互作用力小7.下面是一首古诗,其中属于扩散现象的一句是()A.绿树荫浓夏日长B.楼台倒映入池塘C.水晶帘动微风起D.满架蔷薇一院香8.如图所示,向一端封闭的玻璃管中注入酒精和水后,让它们充分混合,观察液面的位置会有所下降。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分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用鼻子嗅气味能鉴别醋和酱油表明分子在运动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502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吸盘能牢牢吸在玻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D.糖在热水中溶解得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热运动越剧烈2.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利用的扩散现象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分子热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盐,使菜有了咸味B.少量工业废水污染了整个水库C.校园里黄桷兰花盛开清香宜人D.打扫教室地面时在阳光下看到灰尘在空中飞舞4.分子的体积非常小,如果把分子看成球形,它的直径大约是A.103 m B.10-3m C.10-10m D.10-15m5.某些无法直接感知或得到的结论可以通过相关可感知的现象推测得到,这是物理学研究问题的一种方法,下列根据这种方法所做出的推测不符合事实的是()A.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推测出分子间存在引力B.玻璃罩内放一音乐芯片,抽取玻璃罩内的空气,在抽气过程中音乐声越来越小,推测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C.马德堡半球实验,16匹马费了很大力才拉开两个空心半球推测出大气压强的存在D.打开醋瓶能闻到酸味推测出分子做无规则运动6.下列四幅图的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漫天沙尘B.袅袅炊烟C.缥缈雾海D.阵阵花香7.对于以下几幅图说法正确的是()A.如图甲,瓶中上方清水和下方蓝色硫酸铜溶液静置几天,界面模糊——这个现象形成主要原因是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引力B.如图乙,两个底面很平、很干净的铅柱压在-起后好像“粘”成一个整体,甚至在下面挂上重物也拉不开——这个现象说明分子是不停运动的C.如图丙,玻璃片的重力为G,当测力计显示的示数比G大一些时,才能将玻璃片从水面提起——这个现象主要说明水分子与玻璃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如图丁,两位同学分别握住处于原长的弹簧的两端,可以将人比作组成某些物质的分子,物质被压缩,分子间表现出斥力;物质被拉伸,分子间表现为引力,由此可知分子之间引力和斥力不能同时存在8.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弹簧测力计的读数为3N。

《3. 分子的热运动》(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3. 分子的热运动》(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3. 分子的热运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扩散现象证明分子间的作用力很大C、分子运动是无轨迹的随机运动D、扩散现象能说明分子的质量大小2、在房间里点燃一只蜡烛后,一会儿发现整个房间里充满了蜡烛的气味,这是由于()A、蜡烛加热时空气温度升高导致的分子间距离增大B、蜡烛燃烧产生的新分子与原分子大小不同C、蜡烛燃烧产生的气体分子做无规则运动,不断扩散到空气中去D、蜡烛燃烧产生的热量使空气流动,导致蜡烛气味传播开来3、关于布朗运动的说法,下列哪一项是正确的?A. 布朗运动是指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

B. 布朗运动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

C. 温度越高,布朗运动越剧烈。

D. 布朗运动只有在固体颗粒中才能观察到。

4、在一定条件下,两种不同气体混合后,关于它们分子的平均动能,下面哪个说法是正确的?A. 两种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相同。

B. 质量较大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较大。

C. 质量较小的气体分子平均动能较大。

D. 平均动能取决于气体的种类。

5、在“分子的热运动”这一节中,以下哪个概念表示分子的平均动能?A. 温度B. 密度C. 压强D. 内能6、以下关于扩散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是分子在高温下发生的运动B. 扩散现象是分子在低温下发生的运动C. 扩散现象是分子在固体中发生的运动D. 扩散现象是分子在液体和气体中发生的运动7、在标准状况下(0℃,101.325 kPa),1摩尔任何气体的体积大约为22.4升。

现有一封闭容器,内含有0.5摩尔某理想气体,在温度升高到100℃且保持体积不变的情况下,容器内气体的压力会如何变化?A)增大B)减小C)保持不变D)无法确定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下列关于分子的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分子在液体中随机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B.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的作用力太小C.电子、原子、原子核是按照由小到大的尺度排序的D.地球绕太阳运行,太阳是宇宙的中心2.下列现象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大雾弥漫B.尘土飞扬C.柳絮飞扬D.花香扑鼻3.扩散现象的发生是由于()A.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分子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斥力大于引力D.分子间有空隙4.下2022年3月23日,某班学生观看了“天宫课堂”第二课,如图甲所示,本次太空授课活动继续采取天地对话的方式进行。

宇航员王亚平在轨演示太空“冰雪”实验,用沾了结晶核的毛根触碰过饱和乙酸钠溶液形成的液体球,液体球迅速结晶变成固体“冰球”,用手摸上去,“冰球”竟然是热乎乎的,如图乙所示。

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静止站在空间站的王亚平对水平“地面”的压力等于她在地球上所受的重力B.同学们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屏幕上的画面属于光的漫反射C.太空舱内液体会变成球形,说明分子之间不存在相互作用力了D.实验中,“冰球”摸上去热乎乎的原因是液体球凝固放热温度升高5.在太空中,水呈球状而不破裂,除了失重的原因外,还主要是因为()A.水球的外表面有一层很薄的橡皮膜B.水分子之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C.在实验用水中事先添加了某些特殊物质D.到外太空后,水的分子结构发生了变化6.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炊烟袅袅B.花香四溢C.尘土飞扬D.大雪纷飞7.新型冠状病毒直径为100nm左右,传播方式之一为病毒混杂在飞沫中传播(飞沫是指直径在0.005mm~2mm的小液滴),而制造医用口罩的材料间隔约为0.3μm,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飞沫能飞出1m外,是因为飞沫在做分子运动B.虽然新冠病毒很小,但它还是由分子构成的C.医用口罩对新型冠状病完全没有防御的能力D.制作口罩的材料,分子间没有相互作用的引力8.下列现象中,说明分子一直处在永不停息的运动中的是A.酒精擦到皮肤上,能闻到酒精味B.扫地时灰尘到处乱飞C.天热时,打开电风扇感到凉快D.冬天,雪花飘飘9.在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准确嗅出毒品的事实说明()A.分子是不停地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之间存在相互的作用力D.分子之间有间隙10.细胞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单位,直径范围一般在()A.10﹣9~10﹣10m B.103~107mC.10﹣15m D.10﹣5~10﹣6m二、填空题11.端午节吃粽子是我国的一种文化传统,煮粽子时,粽叶的香味进入到米中是现象,一根铁棒很难被拉伸是因为分子间存在,又很难被压缩是因为分子间还存在12.糖放入水中,过一段时间后整杯水都变甜了,表明分子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带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带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铁丝很难被拉伸B.扫地时,灰尘飞扬C.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破裂D.茉莉花开,满屋飘香2.人类认识到原子也有内部结构,始于发现了()A.α粒子B.质子C.中子D.电子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春天:春江水暖鸭先知B.夏天:满架蔷薇一院香C.秋天:数树深红出浅黄D.冬天:纷纷暮雪下辕门4.下列现象中,可以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B.两个铅块相互压紧后粘在一起C.美味佳肴香气扑鼻D.破镜难重圆5.下列事例描述不正确的是()A.杠杆在生活中应用广泛,吃饭时使用的筷子属于费力杠杆B.密度是物质的基本性质之一,一桶水用去一半后,它的密度变为原来的一半C.动车站站台边缘设置“安全警戒线”,是利用“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的原理D.在汤水中放盐,整锅汤都有咸味,是由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6.如图所示,是重庆人喜爱的一种夏季甜品——凉糕。

凉糕的主要制作过程是将凉糕粉调成均匀液体后放入锅中加热至沸腾,用碗盛出凉糕液体放入冰箱冷却使其成形。

其中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凉糕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温度保持不变B.闻到凉糕的香味是因为凉糕分子间存在引力C.凉糕液体沸腾后冒的“白气”是水汽化成的水蒸气D.将凉糕液体放入冰箱冷却,温度降低,内能不变7.如图所示,上瓶内装有空气,下瓶内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气体,将上下两瓶间的玻璃板抽掉后,两瓶气体混合在一起,颜色变得均匀,这个现象主要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不停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有作用力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8.甲型流感是由甲型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如图是在电子显微镜下拍摄到的甲型流感病毒,该病毒直径在100nm左右()A.甲型流感病毒通过飞沫传播说明分子总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B.医用外科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因此可以有效阻止病毒传播C.空气容易被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只存在引力D.微粒按照由大到小排列顺序为:甲型流感病毒—原子—原子核—质子二、填空题9.寒冷的冬季用潮湿的手摸放在户外的金属管,手会“粘”在上面,这是由于手上的水份遇冷后结成冰,使分子间增大.10.春天来了,校园里的槐花开了,满校园都能闻到香味,这是现象,大量事实表明越高,此现象越明显.11.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其总体积(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混合前的总体积,此现象说明组成物质的分子间有.12.分子的体积很小,通常1 cm3的空气中约有2.7×1019个空气分子。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

人教版初三物理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选择题(共15道)1、端午情浓,粽叶飘香。

端午节那天,小明家里弥漫着粽子的清香。

这一现象表明()A. 分子间存在引力B. 分子间存在斥力C.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慢D. 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2、以下是课本上四个图,相应的操作能说明分子运动速度与温度有关的是()3、自行车修理师傅用专用胶水补自行车内胎时,先要拿一块大小合适的专用补片,并用锉刀将内胎裂口处锉干净,而后再均匀的涂上专用胶水,待胶水快干的时候,将补片用力粘在内胎上,这样才能粘牢。

为什么不在胶水刚刚涂上就将补片粘在内胎上,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胶水干了分子间引力更大B.胶水干了分子间的引力更小C.胶水不干时分子运动更快D.胶水不干时分子间的距离较小4、我国的民谚、俗语和诗词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

在下列的几条民谚、俗语和诗词中,能够用分子动理论来解释的是A.潭清疑水浅B .坐井观天,所见甚少C.墙内开花墙外香D.余音绕粱,三日不绝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稻花香"里说丰年B.薄暮黄昏,炊烟袅袅C.点燃的蜡烛会"流泪"D.扫地时尘土飞扬6、世界上的一切物体,无论是一粒沙、一缕烟、还是一朵花……都是由大量分子组成的,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在不停息运动的是()A.沙尘暴起,飞沙满天B.微风拂过,炊烟袅袅C.阳春三月,花香袭人D.丰收季节,麦浪起伏7、清晨,小岚摇动荷叶上的露珠,她发现两颗露珠相互接触时能自动结合成一颗较大的露珠.这一事实说明()A.分子间有间隙B.物质间有扩散现象C.分子间有斥力D.分子间有引力8、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9、俗话说"酒香不怕巷子深",其中能闻到酒香说明分子A.有引力B.有斥力C.有间隙D.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10、通过可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物理规律,这是物理学中常用的探究方法。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关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晶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变,内能也不变B.烧开水时,看到壶嘴冒出的“白气”是水汽化形成的水蒸气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都要放热D.打开香水瓶后远远地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2.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

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许多优美的诗词既是对生活和自然现象的生动描述,也与物理知识紧密联系。

下列诗词中涉及的物理知识解释不正确的是()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青山相对出”说明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B.“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玉笛声”是由笛管的振动产生的C.“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现象D.“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花气袭人”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3.《经典咏流传》用“和诗以歌”的形式将传统诗词经典与现代流行相融合,其中传唱和鉴赏了王安石的《梅花》诗,诗句中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墙角数枝梅B.凌寒独自开C.遥知不是雪D.为有暗香来4.形状不固定,体积不易变化的物质状态是A.固态B.液态C.气态D.固态和液态5.下列关于分子动理论及有关现象的叙述,其中正确的是()A.扩散现象表明物质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B.用手很难拉断钢丝,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C.水很难被压缩,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D.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变小,说明分子间有吸引力6.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桂花飘香B.柳絮飞扬C.尘土飞扬D.雪花飘飘7.利用图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将两支滴管中的氨水同时挤入试管,观察到浸入热水中的试管内酚酞纸花先变红。

这说明温度升高,分子()A.个数增多B.间隔变小C.运动加快D.质量变大8.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北方冬天煤堆在墙角,一段时间后,墙角的砖也变黑了C.沙尘暴起,尘土满天D.衣橱里的樟脑球会逐渐变小9.下列现象能用分子运动来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浓雾漫天D.冬天,雪花飘飘10.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的观点来解释的是()A.酒香不怕巷子深B.金块和铅块紧压在一起,过几年后发现铅中有金,金中有铅C.衣橱里的樟脑球逐渐变小D.沙尘暴起,尘土满天二、填空题11.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立定跳远时,如果起跳板上有沙粒,起跳时就会感觉很滑,影响跳远成绩,这是因为起跳板上的沙粒把滑动变为,使摩擦力大大减小;(2)载重汽车的车轮比小汽车的多而且大,其目的是减小;(3)有些小汽车的尾部设计有“导流板”(形状是上平下凸),高速行驶时,导流板上方的流速(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的流速,导流板上方压强(选填“大于”或“小于”)下方压强,于是产生一个向的压强差,可以增加轿车对地面的压力,从而使汽车的行驶更加平稳;(4)快速行驶的汽车,刹车后由于具有,还会继续向前运动一段距离;车内放入某种清香剂,很快就会闻到它的气味,这是因为在做无规则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第十三章第一节分子热运动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雷雨阵阵 C.秋天,丹桂飘香 D.冬天,雪花漫天2.我国在所有公共场所完全禁烟.若在空气不流通的室内吸烟,室内的人就很容易闻到烟味,这表明A.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B.分子的体积发生了变化C.分子间有引力 D.分子间有斥力3.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细雨濛濛B.桂花拣香C.雪花飞舞D.树叶飘落4.下列四个长度中,与分子直径大小最接近的是 A.一光年 B.一米 C.一毫米 D.一纳米5.茉莉花开的季节,走近花园就能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之间存在引力 B.分子之间存在斥力C.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之间有空隙1.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现象的是A.下雪时,漫天的雪花飞舞 B.檫黑板时,粉笔末飞扬C.煮稀饭时,看到锅中米粒翻滚 D.玫瑰花盛开时,香气袭人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做饭时,香气扑鼻 B.下雪时,雪花飘飘C.扫地时,尘埃飞舞 D.烧水时,白气升腾3.把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下测力计的读数。

如图2让玻璃板的下表面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发现弹簧测力计读数变大,其原因是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A.摩擦力B.分子引力 C.分子斥力D.大气压力4.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 B.夏天荷花飘香 C.秋天落叶飘零 D.冬天雪花飘飘5.下列现象能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的是A.固体和液体很难被压缩B.红墨水滴入水中很快散开C.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D.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粘”在一起6.今年3月,卫生部发布的新版《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实施细则》,从5月1日起,全国将在公共场所实施全面禁烟。

公共场所都贴上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一人吸烟,多人受害。

原因是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7.5月31日是“世界无烟日”,很多公共场所贴了如图所示的标志,这主要是考虑到在空气不流通的房间里,只要有一个人吸烟,整个房间就会充满烟味,这是因为A.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 B.分子问有引力C.分子间有斥力 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8.下列实验现象可以证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紧压后粘在了一起B.与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碎纸屑C.用吸管从瓶里吸出饮料D.通电螺线管吸引大头针9.下列表中所列分子的性质和实验现象无关的是10.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个钩码部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了A.一切物质的分子部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B.分子之间存在引力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 D.分子间存在间隙11.“珍爱生命,远离危害”。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十三章第1节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共15题;共30分)1、扩散现象表明了()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分子有确定的大小C、分子有确定的质量D、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的引力和斥力2、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的是( )A、炒菜时,菜香飘满屋B、长期堆煤的墙皮内部也变黑C、踏水过河时,河水变浑浊D、水中加糖,整杯水都甜了3、(2015•攀枝花)下列现象与分子热运动有关的是()A、春天,百鸟争鸣B、夏天,波光粼粼C、秋天,丹桂飘香D、冬天,大雪纷飞4、关于扩散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度越高,扩散进行得越快B、扩散现象是由物质分子无规则运动产生的C、扩散现象在气体、液体和固体中都能发生D、在太空中,扩散现象将消失5、(2015•漳州)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6、(2015•广州)咸鱼放在冰箱冷冻室里一晚,冷冻室内有咸鱼味.这表明()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不停地运动C、分子间存在斥力D、温度越低,分子运动越慢7、(2015•泰安)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B、水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C、“一人吸烟,众人受害”,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D、将石块研磨成粉状,说明分子变小了8、(2015•随州)从微观角度分析,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可以嗅出毒品藏匿处的最主要原因是()A、分子间是有间隙的B、分子的质量很小C、分子不停地运动着D、分子的体积很小9、(2015•黑龙江)“林都”伊春,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下列现象的成因不属于物态变化的是()A、春天冰雪消融B、夏天的早晨,河面飘荡着的白雾C、秋天果香扑鼻D、冬天,飘落的雪花10、(2015•贵州)春天,走在农业生态园的树荫道上,阵阵花香扑鼻,这是由于()A、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分子间有空隙C、分子间的吸引力D、分子间的斥力11、一滴红墨水在清水中一段时间后,整杯水变红了则正确的是()A、0℃的水就不会有这种现象B、这叫扩散只发生在液体中C、这叫扩散,它说明分子在永不停地运动D、温度越低扩散进行得越快12、夏日,荷花盛开,漫步在荷塘边,闻到淡淡的花香,这是因为()A、分子间存在引力B、分子间存在斥力C、分子间有间隙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13、“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下列各句诗词中现象产生的原因与“暗香来”不同的是()A、移时风扬沙,人马俱失路﹣《出居庸关》(汪元量)B、水晶帘动微风起,满架蔷薇一院香﹣《山亭夏曰》(髙骈)C、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村居山喜》(陆游)D、幽兰生谷香生行径,方竹满山绿满溪﹣《游武夷泛舟九曲》(郭沫若)14、(2016•莆田)下列描述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柳枝摇曳B、荷花飘香C、树叶纷飞D、瑞雪飘飘15、图中,在书房里学习的小明闻到了一股烟味后,走出房间对正在客厅里抽烟的爸爸说:“吸烟有害健康,我和妈妈都跟着吸二手烟了”.小明在书房里就能闻到客厅烟味的原因是()A、分子间有空隙B、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C、一切物体都是由分子组成的D、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二、填空题(共8题;共13分)16、走进花房就会有香气扑鼻的现象,说明了________ ,影响这种现象的主要因素是________ 。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精选同步习题(附解析)

人教版物理九年级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精选同步习题(附解析)

13.1《分子热运动》精选同步习题一、选择题1.中国古诗意境优美,内涵丰富。

下面是一首完整的古诗,其中反映了“分子无规则运动”这一物理知识的一句是()A. 绿树荫浓夏日长B. 楼台倒映入池塘C. 水晶帘动微风起D. 满架蔷薇一院香2.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分子间存在斥力B. 将水倒入细沙中,水渗了进去,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 雾霾中PM 2.5颗粒悬浮在空中,说明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 墨水滴入水中发生扩散,我们看到的不是墨水的分子在运动3.如图所示,是由微颗粒(1﹣50nm)制备得到新型防菌“纳米纸”.在“纳米纸”的表面细菌无法停留且油水不沾.与此现象有关的判断正确的是()A. 组成“纳米纸”的分子间没有间隙B. 油与“纳米纸”分子间有斥力没有引力C. “纳米纸”可阻止细菌分子无规则运动D. 油分子间引力使纸面上的油汇集成小油珠4.如图,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铅块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吊一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说明()A. 两铅块被压得太紧B. 下面所吊的重物还不够重C. 两铅块分子之间有引力D. 大气压作用使它们不能分开5.用分子的观点对下列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A. 10mL酒精和10mL水混合后的总体积小于20mL——分子间有间隙B. 汽车开过乡间公路,路面扬起灰尘——分子不停地运动C. 固体、液体很难被压缩——分子间存在斥力D. 两块表面平滑的铅块紧压后会结合起来——分子间存在引力6.小明妈妈在家用青菜腌制咸菜,小明发现需要好几天的时间菜才能入味,而炒菜时使之具有相同的咸味仅需几分钟,其主要原因是()A. 炒菜时盐多些,盐分子容易进入青菜中B. 炒菜时菜分子间有空隙,盐分子易进入C. 炒菜时盐分子间有相互作用的斥力D. 炒菜时温度高,分子热运动加剧,扩散加快7.用细线把很干净的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记住测力计的读数.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如图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读数()A. 不变,因为玻璃板重力不变B. 变大,因为玻璃板沾水变重了C. 变小,因为玻璃板受到了浮力作用D. 变大,因为玻璃板与水的接触面之间存在分子引力8.王冕的《咏梅》:“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上册13.1 分子热运动  同步练习(含答案)

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一、单选题1.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动理论解释的是()A.海绵很容易被压缩B.湿衣服在阳光下逐渐晒干C.春天,校园里花香扑鼻D.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2.如图所示,四溢的花香引来了长喙天蛾,该现象主要说明A.分子是不断运动的B.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C.分子间有引力和斥力D.分子具有一定的质量3.如图所示,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紧紧压在一起,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这个实验事实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热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4.关于粒子和宇宙,下列认识错误的是()A.分子间既存在引力也存在斥力B.在生物体、分子、电子和原子中,原子是最小的粒子C.光年是长度单位D.科学家在研究物体内部结构时,常用建立“模型”的方法5.“N95”型口罩(如图所示)对直径为0.075 μm±0.020μm的非油性颗粒(如粉尘、PM2.5、飞沫、微生物)具有95%以上的过滤效率,它由三层构成:内层吸水层,中间过滤层,外层疏水层。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新冠病毒随飞沫传播是一种分子运动B.过滤效率高,是因为口罩材料分子之间没有空隙C.中间过滤层通过工艺带上静电,可以增强对颗粒的吸附能力D.内层吸水层能够有效吸收呼出的水蒸气,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6.关于分子运动理论的知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加盐时,炒菜比腌菜咸得快,说明分子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B.0℃的冰块中的分子是静止的C.50ml酒精和50ml水充分混合总体积小于100mlD.手中的笔杆不易被压缩或拉伸,说明分子间既有斥力,又有引力7.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A.滴在热水中的墨水比在冷水中运动快B.抽去玻璃板后,两瓶中的气体逐渐混合均匀C.长时间压紧在一起,铅和金会相互渗透D.端面磨平的铅块压紧后能吊起大钩码8.如图所示,有关四幅图说法错误的是A.甲图中,抽掉玻璃板,瓶内气体颜色最后变得均匀,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乙图中,两个铅柱洗净紧压后结合在一起,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图丙中,“破镜难圆”,说明分子间只有斥力没有引力D.图丁中,模拟的是固体分子,分子间距很小,分子间作用力很大二、多选题9.关于物质的构成与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组成,原子由质子和中子组成B.墨水在热水中扩散得快,表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水和酒精均匀混合后总体积变小,说明了分子间存在空隙D.“破镜不能重圆”是因为破裂处分子间的距离太大,作用力很微弱10.关于图所示的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甲图: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乙图: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不能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丙图:雪花飞扬,这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图:做“墨水滴入水中”的扩散实验时,水的温度越高墨水扩散越快三、填空题11.将硫酸铜溶液注入水的下方,可以看到清水与硫酸铜溶液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如图甲.静置20日后,如图乙,这是_____现象,说明液体分子_____.12.下图所示的实验中,抽去中间的玻璃板,过一会儿下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浅,上方玻璃瓶中的气体颜色变深,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____,此现象主要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含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训练题-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热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扩散现象,不能说明分子之间存在间隙B.两滴水银靠近后能合成一滴,说明分子间存在吸引力C.炒菜时厨房里飘逸着香味,说明分子在运动D.固体很难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斥力2.在微观世界里,我们经常使用纳米为单位,在1纳米的长度上,只能排列几个原子。

以下粒子中,尺度最大的是()A.分子B.原子C.夸克D.质子3.关于小粒子与大宇宙,下列认识中正确的是()A.分子间仅存在吸引力,不存在排斥力B.面包很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有空隙C.汤姆孙发现了电子,卢瑟福建立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D.宇宙是一个有层次的天体结构系统,恒星是绝对静止的4.把榴莲和煮熟的咸鱼都放在冰箱里同一层,到了第二天,老王吃榴莲时吃出一股咸鱼味,此现象主要说明()A.在冰箱中的榴莲吸收了咸鱼的热量B.榴莲中的分子对咸鱼的分子只存在引力C.咸鱼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D.榴莲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5.海面处1 m3海水的质量大约是1022 kg,而在同一片海域5000 m深处,1 m3海水的质量大约是1050 kg,若不考虑海水成分的变化,则上述现象说明A.海水分子间有引力B.海水分子间没有作用力C.海水分子间有空隙D.海水分子在运动6.如图所示是航天员在2022年10月12日的“天宫课堂”第三课中做“水球变懒”实验”时所用的水球,制作好的水球能保持一定的体积而不会散开,原因是()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引力D.分子之间存在斥力7.如图所示,在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上面,倒扣一个空瓶子,使两个瓶口相对,之间用一块玻璃板隔开(氮气密度大于空气密度).对于抽掉玻璃板后出现的现象,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该现象可说明气体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B.该现象可说明气体分子之间存在间隙C.若将装着红棕色二氧化氮气体的瓶子放在上面,可以观察到相同的现象,得出相同的结论.D.这种通过直接感知的现象推测无法直接感知的事物的方法,叫转换法8.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分子热运动的是()A.飘香引蝶B.飞车扬尘C.歌声绕梁D.大雾迷江9.下列事例中,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做无规则运动的是()A.炒菜时加点盐,菜就有了咸味B.房间里放一箱苹果,满屋飘香C.排工业废水,污染整个水库D.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活动10.如图是构成物质的固、液、气三态的分子模型。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附答案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封闭在容器内的气体,是由大量的气体分子组成的,这些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温度一定时,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大小都相同B.温度一定时,向各个方向运动的气体分子都有C.温度升高时,每个气体分子的运动速度都增大D.温度降低时,所有气体分子的运动方向都相同2.诗酒圣地射洪是一个没的让人吃醋的城市,四季美景如画。

镇江是一个美的让人吃醋的城市,四季美景如画。

下列美景中,能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的是()A.春天,螺湖湖畔柳枝摇曳B.夏天,涪江之上云雾润蒸C.秋天,双江画廊百花飘香D.冬天,金华山顶雪花飘飘3.下列有关分子动理论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破镜难重圆”是因为固体分子间存在着斥力B.海绵容易被压缩,说明分子间存在间隙C.在房间吸烟时,会看到烟雾在空中弥漫,这是分子的无规则运动D.盐水可以腌制咸鸭蛋是利用的扩散现象4.小龙同学在建设二路螺蛳粉店外闻到螺蛳粉的香味,这种现象说明()A.物质是由分子、原子构成的B.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C.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分子之间存在引力5.下图中所描述的是集中我们比较熟悉的现象,其中能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英缤纷D.冬天,雪花飘飘6.如图所示,有关分子热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A.甲图中注射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说明液体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乙图中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丙图中雪花飞扬,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D.丁图中墨水滴入水中向四周扩散开,说明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7.如图所示是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到的2019新型冠状病毒变种——奥密克戎(英文名:Omicron)。

最早于2021年11月9日在南非首次检测到,最长潜伏期是8天。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 13.1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热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枝吐芽 B.夏天,山涧瀑布C.秋天,菊香满园 D.冬天,雪花飘飘2、小明放学回家,一开门就闻到从厨房飘来的香味,他来到厨房想看看是什么好吃的,打开锅盖,他戴的眼镜上立刻蒙上一层“雾气”.对此,正确的解释是()A.闻到香味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B.眼镜上的“雾气”是水蒸气C.“雾气”的形成过程需要吸热D.“雾气”的形成是汽化现象3、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

则A.F2 > F1 >F3 B.F1 > F2 > F3C.F2 > F1 = F3 D.F1 = F2 = F34、端午节,小红一进家门便闻到粽子的香味,这一现象表明()A.分子间有间隙 B.分子间存在引力C.分子间存在斥力 D.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5、八月桂花盛开,微风吹过,飘来阵阵花香,这说明()A.分子非常小 B.分了间有相互作用力C.分子是可分的 D.分子处在无规则运动中6、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所有物质的分子都是规则排列的B.0℃时,所有物质的分子都停止了运动C.分子之间的引力与斥力是同时存在的D.固体的分子之间只有引力,没有斥力7、如图四种情况中,与分子热运动无关的是()A. B. C. D.8、晓彤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筒口(如图所示),推压注射器的活塞,发现水很难被压缩.晓彤的实验说明()A.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间隙C.分子间存在引力 D.分子间存在斥力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很难被压缩,这是因为水分子间没有空隙B.被毛皮摩擦过的橡胶棒吸引的小球可能不带电C.依据卢瑟福的原子核式模型理论,在原子中绕核高速旋转的是质子D.木香花开的季节,走近花园就能闻到扑鼻的花香.这是因为分子之间存在引力10、下列有关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显微镜下看到细菌在不停地运动,这说明分子在永不停息地运动B.将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一起五年,它们相互渗入约1mm,说明固体分子在不停地运动C.液体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有引力 D.水会结冰,说明水分子变小了11、《舌尖上的中国Ⅱ》的热播,引起了人们对饮食文化的关注.全国各地的饮食都各具特色,例如我们隆江的猪脚也倍受人们的青睐,吸引着众多食客,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在炖制猪脚时,水沸腾后用文火慢煮,猪脚汤的温度降低,分子运动变缓慢B.炖制猪脚时,时间越长,扩散现象越完全,猪脚越美味C.往猪脚汤里加入食材,食材温度升高,它的内能增加D.猪脚煮熟时在较远的地方就能闻香味,说明分子只在高温下运动1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水和酒精混合后体积减小说明分子间有空隙B.裂开的橡胶鞋可以用10l胶水将其粘起来说明分子间有引力C.进人化学实验室时闻到浓浓的氯气味说明分子是运动的D.铁块很难压缩说明分子间只存在斥力13、分子很小,看不见摸不着,但我们可以通过一些直接感知的现象,经过合理的推测来认识分子.下列推测合理的是A.现象:钢棒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没有间隙B.现象:酒香四溢推测: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C.现象:水很难压缩推测:分子之间存在斥力D.现象:带电体能吸引轻小物体推测:分子之间存在引力14、说明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力的是下列现象中的哪一个?()A.油在高压下从器壁渗出B.平整的两铅块压紧后结合在一起C.水往低处流D.白糖放入热水中后很快溶解变甜15、下列事实中,能够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的是A.用注射器抽取半筒水,用手指封闭注射器的筒口再推压注射器的活塞,结果水很难被压缩B.将蓝色硫酸铜溶液注人装有水的量筒的下方,静置几天后,量筒内的水都变成了蓝色C.将一束鲜花插人花瓶,整个屋内都能闻到花香D.将表面平滑的两段粗熔丝紧密接触,把一端悬挂起来,另一端可以挂较轻的物体二、填空题16、2017 年 4 月,东营园博园内的郁金香竞相开放,吸引了广大市民前来观赏。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3.1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2024—2025学年人教版九年级物理全一册

13.1 分子热运动一、选择题1.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A.用食盐将萝卜腌制成咸菜B.室外晾晒的湿衣服变干了C.走进公园,闻到一股花香D.烟囱冒出的黑烟在空中弥漫2.下列现象中,属于扩散的是()A.沙尘暴来袭时漫天黄沙B.秋天到来,树叶飘零C.玉兰花开,闻到阵阵花香D.寒冬腊月,瑞雪飘飘3.以下实验能说明分子间存在空隙的是()A.用肉眼观察海绵,发现海绵内部有许多空隙B.将等体积的酒精和水充分混合后,总体积变小C.用铅笔画出连续直线,用放大镜观察到碳粒间有空隙D.用光学显微镜观察血细胞涂片,发现细胞间有间隙4.雨过天晴,荷叶上散落着许多水珠,它们大小不一,在阳光的照耀下,显得晶莹剔透,如图所示。

两颗小水珠可以结合成较大的水珠,说明()A.水分子间存在间隙B.水分子间存在引力C.水分子间存在斥力D.水分子不停地运动5.下列现象用分子动理论解释,其中正确的是()A.石灰石能被粉碎成粉末,说明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B.墨水在热水中比在冷水中扩散快,说明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剧烈C.用手捏海绵,海绵的体积变小了,说明分子间有间隙D.扫地时尘土飞扬,说明分子在不停地运动6.小明拿了一个直径1cm的吸管插入水中,用食指堵住吸管上端,拿出吸管能把水取出来。

水能被取出来是因为()A.摩擦力的作用B.分子间引力的作用C.浮力的作用D.大气压的作用7.端午节有吃粽子的习俗,以下相关情境描述中错误的是()A.生米很硬捏不动,说明分子之间存在斥力B.包粽子时米粒间有缝隙,说明分子间有间隙C.闻到粽子的清香,说明分子在作无规则运动D.粽叶难以被拉破,说明分子之间存在引力8.茅台酒享誉海内外.打开酒瓶盖整间屋子都能闻到扑鼻的酒香,这说明了()A.分子之间有间隙B.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之间有相互作用力D.分子有一定的质量9.新课程标准中规定劳动课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

小明在家学做菜,厨房里菜香四溢,这个现象说明()A.分子间存在空隙B.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C.分子间存在排斥力D.分子间存在引力二、填空题16.如图高温油炸之后的臭豆腐,色墨黑,外焦里嫩,初闻臭气扑鼻,细嗅浓香诱人。

《3. 分子的热运动》(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3. 分子的热运动》(同步训练)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三册_教科版_2024-2025学年

《3. 分子的热运动》同步训练(答案在后面)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分子的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 分子的运动速度随温度降低而增大C. 分子的运动速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D. 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无关2、下列关于扩散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 扩散现象是分子热运动的结果B. 扩散现象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都能发生C. 扩散现象的速率与物质的温度有关D. 扩散现象的速率与物质的种类无关3、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与温度无关B.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在所有方向上是均匀的C.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与分子的质量成反比D.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在高温下比在低温下慢4、一个密闭容器中装有一定量的气体,若保持容器体积不变,将温度从T1升高到T2(T2 > T1),则以下关于分子动能和势能变化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分子的动能增加,势能减少B. 分子的动能减少,势能增加C.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同时增加D. 分子的动能和势能同时减少5、题目: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A. 分子热运动的速度与温度成正比B. 分子热运动的速度与分子质量成反比C. 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与温度成正比D. 分子热运动的速度分布服从正态分布6、题目:在理想气体中,分子的平均动能与()A. 气体的体积有关B. 气体的压强有关C. 气体的温度有关D. 气体分子的个数有关7、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分子的运动速度与温度无关B. 分子间没有空隙C.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动能越大D. 分子的运动方向是有序的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有3小题,每小题6分,共18分)1、关于分子的热运动,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与温度成正比B.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与分子质量成反比C.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在固体中比液体中快D. 分子的热运动速度在液体中比气体中快2、以下哪些现象可以说明分子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力:A. 固体具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B. 液体具有一定的体积但没有固定的形状C. 气体可以充满整个容器D. 冰融化成水后体积缩小3、关于分子动理论与热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温度升高时,所有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加B. 布朗运动反映了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C. 气体分子之间的距离通常大于固体分子之间的距离D. 在绝热过程中,系统对外做功时其内能减少三、非选择题(前4题每题10分,最后一题14分,总分54分)第一题题目:下列关于分子热运动的现象或结论中,正确的是:A. 温度越高,分子的平均速率越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子热运动同步练习题 TTA standardization office【TTA 5AB- TTAK 08- TTA 2C】
《分子热运动》步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每年的五月山花盛开,香飘四野。

我们能闻到花香,说明花朵中的芳香油分子在_____________,气温高时香气更浓,说明
_____________。

2.把一块糖放进一杯水中,过些时间糖块不见了,杯子里的水变甜了,我们把这种现象叫做_______,这种现象说明_______________。

3.如图所示,将一表面干净的玻璃板挂在弹簧秤下面,手持弹簧秤的上端将玻璃板放至刚与水面接触后,慢慢提起弹簧秤,观察到玻璃板未离开水面时弹簧秤的示数比离开水面后的示数_________,其原因是_________。

二、选择题
4.下列事例中,证明分子间有斥力作用的是()
A.煤堆在墙角时间长了,墙内都变黑了
B.在箱子里放几块樟脑丸,过些日子一开箱就能闻到樟脑的气味
C.封闭在容器中的液体很难被压缩
D.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5.下列现象中,不能用分子间存在引力作用来解释的是()
A.要橡皮绳拉长,必须施加拉力的作用
B.擦黑板时,粉笔灰纷纷落下
C.用胶水很容易将两张纸粘合在一起
D.折断一根铁丝需很大的力
6.机场安检过程中,防暴犬功不可没.即使隔着多层包装,防暴犬也能嗅出炸药的气味,这说明组成炸药的分子()
A.一直处于静止状态 B.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中
C.相互之间存在排斥力 D.相互之间存在吸引力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扩散现象只发生在气体之间,不会发生在固体和液体之间
B.液体和气体分子问有间隙,固体分子间没有间隙
C.物体的温度越高,表明它的分子运动得越剧烈
D.分子间只存在着相互作用的引力
8.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A.在酒厂附近能闻到酒味 B.沙尘暴起,尘土满天
C.加糖的水变甜了 D.八月桂花飘香
9.对下列常见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
A.物体热胀冷缩,是因为分子的大小随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B.破镜难圆,是因为分子间有排斥力
C.花香四溢,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D.水往低处流,是因为分子在不停地运动
10.“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诗人在远处就能闻到淡淡梅花香味的原因是()
A.分子间有引力 B.分子间有斥力
C.分子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D.分子很小
11.下列叙述中不能说明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的是(

A.腌咸鸭蛋时,放盐后要过较长时间鸭蛋才变咸;炒鸭蛋时,放盐后鸭蛋很快就变咸
B.气温高时,植物生长快些
C.洗过的衣服在夏天比冬天干得快
D.固体的体积受热膨胀
三、探究实验题
12.如图1所示,将一个瓶子里装有红棕色的二氧化氮,瓶子上面盖一个玻璃片,把另一空瓶倒扣在在它上面,把两个瓶口相对,抽掉玻璃片两分钟后看到图2的情形,此实验的现象是一种_________现象,它是由_______________形成的。

13.如图所示,在两个相同的玻璃杯甲和乙中分别装有等量的热水和冷水,用胶头滴管分别在两个玻璃杯中滴入一滴墨水,看到的扩散现象如图所示,此实验既说明了组成物体的分子在
____________,又说明了分子的运动快慢跟______有关,_____越高,分子热运动越______。

14.将两个铅柱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在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如图所示,此实验说明了
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