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水体污染与污染源

合集下载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体污染过程(2)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体污染过程(2)

• 2、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2)南北差异大
各流域水体自南向北水质逐渐变差。
• 2、我国水污染的特征
(3)湖泊水库水体富营养化不容轻视 2006 年,27 个国控重点湖(库)中,满足Ⅱ 类水质的湖(库)2个(占7%),Ⅲ类水质的湖 (库)6 个(占22%),Ⅳ类水质的湖(库)1 个 (占4%),Ⅴ类水质的湖(库)5 个(占19%), 劣Ⅴ类水质的湖(库)13 个(占48%)。其中, 巢湖水质为Ⅴ类,太湖和滇池为劣Ⅴ类。主要污 染指标为总氮和总磷。水库水质好于湖泊,富营 养化程度较轻。
主要学习内容(32学时)
1பைடு நூலகம்
总论(3)
2
环境生态学基础(3)
3
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8)
4
章节 安排
6
大气污染过程及其控制工程(6)
固体废物处理及其应用(2)
5
物理性污染及其控制(4)
7 8
环境质量评价及环境管理(4)
清洁生产(2)
第三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
• 第一节 水污染过程 • 第二节 水污染过程及其自净机理 • 第三节 水污染控制技术
复氧作用: 空气中的氧溶于水和水生植物光合作用放出氧,使DO增加。 巴特希和英格莱姆用图描述了被生活污水污染的河流中 BOD与DO的相互关系。
BOD,DO含量
洁净段
降质 污染段 O2
恢复段
又复洁净
BOD DO BOD BOD DO DO又复饱和
污水源口
• • •
历时(流程)
第一段(ao):有机物浓度高,耗氧速率大于复氧速率,DO大幅度下降;O点 溶解氧最低--氧垂点 第二段(oa):有机物浓度降低,耗氧速率小于复氧速率,DO开始逐渐回升。 第三段(b以后):溶解氧回升至起始阶段。

第三章-污染源评价

第三章-污染源评价

2.2 经验系数法
(2)单产平均减污法 M = mG
其中m是目标年的单产产生的排污量, 它是一个变量 , 随着 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 单产排污量逐步下降。
2.2 经验系数法
(2)单产平均减污法 预测目标年单产产生的排污量m,可以用以下模型计算:
m m0 (1 k )tt0
k是单产排污量的年削减率,是本模型中预测排污量的关键 因素,通常有: 0 < k < 1。
2.1 物料衡算法 2.2 经验系数法 2.3 实测计算法
2.1 物料衡算法
(1)方法原理 该模型的推导来自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在生产过程中, 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质的量与这种物质流失 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排 放, 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就可以用质量平衡法求出。
2.3 实测计算法
(2)废气污染物排放量的计算 浓度的数量级小, 一般使用mg/m3为单位, 而废水通常是 mg/L; 废气样品的采集和烟气量的测量一般都在排气筒内进行;
由于烟气在体积、压强和温度上的依赖关系, 检测时需要同 步进行温度、压力的测量, 计算时需要将烟气流量和浓度折 算到标准状态下, 写作NM3/s和 mg/NM3
2.2 经验系数法
(3)弹性系数法
令弹性系数:
a
虽然在预测基准年前后,a和 的数值可以不同,但是弹性 系数法认为预测基准年前后的弹性系数保持不变。
2.3实测计算法
实测法是污染物调查中首先应该使用的方法。 过在正常的生产情况下, 对重点污染源在有代表性的采样 点上取样, 测得废水、废气、废渣中污染物的浓度及排放 量, 经计算得到污染物排放量。 只适用于已投产的污染源;在建立数学模型时的参考值, 也应通过实测进行总结和检验。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

环境学概论  第三章水体环境解读

3.水资源的特性(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
A B C D 资源的循环性 储量的有限性 分布的不均衡性 利用的多用性
E
利害的两重性(图)
5
4.地球上局部存在水荒的原因
A B C 淡水在地球上的分布极不平衡 城市、工业区高度集中,耗水量大。 水污染严重,“水质型缺水” 突出。(图A) (图B)
二.天然水的水质 1.天然水化学成份的形成 2.天然水的化学组成 3.各种类型的天然水质 4.天然水体的自净作用
*放射性类
来源:核武器试验;原子能工业排放或泄漏 。 危害:主要通过α、β、γ等射线损害人体组织,并可在人
体内蓄积,促成贫血、白血球增生、恶性肿瘤等病
症,严重的可导致生命危险。
19
第二节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扩散
一. 污染物在水体中的运动特征
1.推流迁移:指污染物在水流作用下产生的迁移作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浓度也不变 2.分散作用:包含分子扩散、湍流扩散和弥散三个方面。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不变,但浓度减小 3.污染物的衰减和转化 进入水环境中的污染物可以分为两大类: 保守物质和非保守物质 此过程中污染物质总量与浓度均发生变化
1.有机物生物化学分解 ①水解反应:指复杂的有机物分子与水电离出的H+或OH-
结合生成较简单化合物的反应。
②氧化反应:包括脱氢作用和脱羧作用两类 2.耗氧有机物的生物降解
代表性有机物:碳水化合物;脂肪和油类;蛋白质 (1)碳水化合物
25
(2)脂肪和油类
(3)蛋白质
26
需氧有机物降解的共同规律是:首先在细胞体外发生水解, 然后在细胞内部继续水解和氧化。降解的后期产物都是生成各 种有机酸,在有氧条件下,可以继续分解,其最终产物是CO2、 H2O及NO3-等;在缺氧条件下则进行反硝化、酸性发酵等过程, 其最终产物除CO2、H2O外,还有NH3、有机酸、醇等。 2.耗氧有机物降解与溶解氧的平衡 在污染河流中耗氧作用和复氧作用影响着水中溶解氧的含量 耗氧作用:指有机物分解和有机体呼吸时耗氧,使水中溶解

第三章 水污染与健康

第三章 水污染与健康

图4.1 水体污染
图 4.1 水体污染
3.2.2 水体污染源
1、点源污染:工厂、矿山、废渣场等 2、线源污染:输油管线、污水沟道等 3、面源污染:喷洒在农田中的农药、化肥 等污染物随降水进入地表径流,再流入水 体,造成的污染。
3.2.3 水体污染物
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可分为: 化学污染物:有机和无机 物理污染物:悬浮物、热污染物和放射性 污染物 生物污染物:排放污水中含有病毒、细菌 等微生物。

3.1.2 水质性状及其评价指标 --化学性状指标
6、化学需氧量(COD) 7、生化需氧量(BOD) 8、氯化物 9、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 10、硫化物和硫酸盐 11、其它有害物质

3.1.2 水质性状及其评价指标 --生物学指标
我们选择水体的生物学指标是细菌总数和 总大肠菌群两个指标。前者反映水体受微 生物污染的总体情况,后者反映受病原微 生物污染的情况。
3.2.4 水体自净和污染物的转化

水体自净指受污染水体经物理、化学与生 物作用,使污染物浓度降低,并恢复到污 染前的水平。
3.2.4.1 物理自净

水中污染物由于稀释、混合、挥发和沉淀 等物理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称为物 理自净。
3.2.4.2 化学自净
污染物由于氧化、还原、酸碱反应、吸附 和凝聚等化学作用而使污染物浓度降低, 称为化学自净。 可分为化学净化和物理化学净化。

3.2.4.3 生物净化

水中有机污染物可以借助水生生物特别是 微生物的活动将污染物分解,称为生物净 化。
3.2.5 水体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污染物 游离氯 氨 氟化物 氰化物 硫化物 亚硫酸盐 酚 醛 硝基化合物 酸 碱 油 工业废水来源 造纸厂、织物漂白、化工厂等 煤气、炼焦、化工厂等 化工厂、玻璃制造业 煤气发生、丙烯睛合成、有机玻璃、照相、电镀 织物硫化染色、制革、煤气、粘胶纤维 纸浆、粘胶纤维 煤气、炼焦、化工、炼油、染料厂 化工厂、制药厂 化工厂、炸药生产 化工、矿山、钢铁、金属加工、电池制造 化工、纤维工厂、制碱厂、纸浆生产 炼油厂、石油化工、毛纺织厂、食品加工厂

水体污染有哪些主要来源

水体污染有哪些主要来源

水体污染有哪些主要来源水污染的发生是由于各种污染源排放的污染物进入水体造成的。

现在,让我们了解一下常见的污染源有哪些:(1)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水工业废水包括生产废水和生产污水,是指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和废液,其中含有随水流失的工业生产用料、中间产物、副产品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

工业废水中所含主要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分类,含无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无机废水,含有机污染物为主的为有机废水。

(2)城市生活污水城市污水是通过下水道收集的全部排水,是排入下水道系统的各种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和城市降雨径流的混合水,由城市排水管网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

(3)农业污水农业污水是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农产品加工等过程中排出的、影响人体健康和环境质量的污水或液态物质。

其来源主要有农田径流、饲养场污水、农产品加工污水。

污水中含有各种病原体、悬浮物、化肥、农药、不溶解固体物和盐分等被雨水冲刷随地表径流进入水体;(4)固体废物中有害物质溶解污水体废物包括城市生活垃圾、农业废弃物和工业废渣。

固体废物是指人类在生产建设、日常生活和其他活动产生的,在一定时间和地点无法利用而被丢弃的污染环境的固体、半固体废弃物质。

包括从废水,废气分离出来的固体颗粒等中有害物质,经水溶解而流入主体;(5)工业粉尘废水工业粉尘指在生产工艺过程中排放的能在空气中悬浮一定时间的固体颗粒,如钢铁企业的耐火材料粉尘、焦化企业的筛焦系统粉尘、烧结机的粉尘、石灰窑的粉尘、建材企业水泥粉尘等,不包括电厂排入大气的烟尘等生产排放的烟尘废水,经直接降落或被雨水淋洗而流入水体;(6)降雨和雨后的地表径流携带大气、土壤和城市地表的污染物进入水体;(7)海水倒灌或渗透;污染沿海地区地下水源或水体;(8)天然的污染源影响水体本底含量,例如,黄河中游河段有严重的砷污染.其原因是黄河含沙量的90%来自黄土高原.而且高原黄土中砷的本底很高,故造成该河段水体有严重砷污染。

任何形式的水污染都会给环境带来压力,严重危及人们的饮水安全。

水体污染的来源

水体污染的来源

水体污染的来源1.水体污染源水体受到人类或自然因素或因子的影响,使水的感官性状、物理化学性能、化学成分、生物组成等发生了恶化,污染指标超过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称为水体污染。

(1)工业废水工业废水包括矿山废水,是工业生产过程或矿山开采、矿石洗选等过程产生的废水。

由于工业性质、原料、工艺和管理水平的差异,工业废水的成分和性质也各不相同。

即使同一工厂,不同车间、不同工段和岗位所排废水性质也可能完全不同。

但总的来说,排放量大、成分复杂、有毒物质含量高、污染严重并难以处理是其主要特征。

(2)生活污水生活污水是人们日常生活中产生的污水,包括厕所排水、厨房洗涤排水以及沐浴、洗衣排水等。

其来源除一般家庭生活污水外,还包括集体单位和公用事业单位排出的污水。

污水含糖类、淀粉、纤维素、油脂、蛋白质以及尿素等,其中含氮、磷、硫等植物营养元素较高,还有大量细菌、病毒和寄生虫卵。

此外,还伴有各种合成洗涤剂,它们对人体有一定危害。

主要特征是性质比较稳定、浑浊、深色,具恶臭,呈微碱性。

城市污水则是排入城市污水管网的各种污水的总和,除生活污水外,还包括部分工业废水、医院污水、地面水、雪水等。

(3)农业废水农业废水主要指农作物栽培、牲畜饲养、食品加工等过程排出的废水。

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化肥、农药等,只有极少部分发挥了作用,多数残留在土壤或飘浮在大气中,通过降雨、沉降和径流的冲刷进入地表水或地下水。

主要污染物质除农药外,含大量的植物营养元素是其主要特征,是造成地表水富营养化的重要原因。

2.水体主要污染物(1)物理性污染①悬浮物污染。

废水中的细小固体或胶体物质使水体浑浊,透光性下降,降低了藻类的光合作用,限制了水生生物的正常活动。

②热污染。

这是由工矿企业如火力发电厂、食品酿造厂等排放的高温冷却水或温泉溢流所造成的。

热污染水体不仅改变水生生物群落组成,也降低溶解氧,影响水生动物如鱼类的生长和繁殖。

③放射性污染。

水体中放射性物质主要来源于铀矿开采和冶炼、核电站及核试验以及放射性同位素的应用等。

水环境学

水环境学

第三章水环境学第一节概述一、水体污染(一)水体的概念水体系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冰川和海洋等“贮水体”的总称。

在环境科学的研究领域中,区分“水”和“水体”的概念十分重要。

“水”主要是指水相而言,水体则包括水相和水相以外的固相物质如悬浮物质、底泥和水生生物等,内容要广泛得多。

(二)水体污染《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明确说明,“水污染是指水体因某种物质的介入而导致其化学、物理、生物或放射性等方面特性的改变,从而影响水的有效利用,危害人体健康或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质恶化的现象”。

(三)水质指标通常用水质指标来表示水质的好坏和水体被污染的程度。

水质指标主要有下列几项:1.悬浮物指水中呈固体状的不溶解物质。

它是水体污染的基本指标之一。

2.有机物含量是一个重要的水质指标。

由于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组成比较复杂,现有技术难以分别测定它们的含量,又因为有机污染物的危害主要是通过消耗水中的溶解氧而实现的,所以一般采用下面几个指标来表示有机物的含量:(1)生物化学需氧量:简称生化需氧量(bio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BOD表示。

BOD表示水中有机物经微生物分解时所需的氧量,用单位体积的污水所消耗的氧量(mg/L) 表示。

BOD越高,表示水中需氧有机物质越多。

通常采用在20℃的条件下培养5天,作为测定生化需氧量的标准时间,简称5日生化需氧量,用BOD5表示。

BOD5约为生化需氧量的70%左右。

(2)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用COD表示。

COD 表示用化学氧化剂氧化水中有机物质时所需的氧量。

COD越高,表示水中有机物质越多。

目前,测定COD常用的氧化剂为重铬酸钾。

以高锰酸钾作氧化剂测得的数值比重铬酸钾法低,测得的耗氧量,现称高锰酸盐指数。

多用于测定污染较轻的天然水(地面水)或清洁水。

重铬酸钾法多用于污染严重的水体和工业废水的测定。

(3)总有机碳(TOC)和总需氧量(TOD):由于用BOD和COD 两个指标都反映不出难以分解的有机物的含量,加上测定BOD和COD 都比较费时,不能快速测定水体被需氧有机物质污染的程度,国内外正在提倡用TOC和TOD作为衡量水质有机物污染的指标。

环境化学(袁加程)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环境化学(袁加程)第三章-水环境化学
工业废水:废水中污染物浓度大;废水成分复杂且不易净化; 很多工业废水带有颜色或异味,或呈现出令人生厌的外观,易 产生泡沫,含有油类污染物等;废水水量和水质变化大;某些 工业废水的水温高,甚至有高达40℃以上。
3. 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源
主要的水环境污染物
悬浮物 植物性营养物 酸碱污染 难降解有机物 热污染
总碱度 = [HCO3-] + 2[CO32-] + [OH-] – [H+]
2. 天然水体中的化学平衡
酸度是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亦即放 出H+或经水解能产生H+的物质总量。包括强酸、弱酸、强酸弱 碱盐等。
总酸度 = [H+] + [HCO3-] + 2[H2CO3] – [OH-]
第三章 水环境化学
第一节 水环境化学基础
天然水的基本特性 天然水体中的化学平衡 水体污染及水体污染源 水体的自净作用与水环境容量
1. 天然水的基本特性
1.1 天然水的组成
(1) 天然水的主要离子组成: K+, Na+, Ca2+, Mg2+, HCO3-, NO3-, Cl-, SO42- 为天然水中常 见的八大离子,占天然水离子总量的95-99%。
[HCO
3
]
K1[H2CO3 ] [H ]
[CO32- ]
K1K2[H2CO3 ] [H ]2
0
[H2CO3 ]
[H2CO3 ]
K1[H 2 CO 3 [H ]
]
K1K2[H2CO3 ] [H ]2
(1
K1 [H
]
K1 K 2 [H ]2
) 1
2. 天然水体中的化学平衡

环境学概论 3水体污染

环境学概论 3水体污染

C( x ) C0 exp[(kx / u)]
式中:C(x) ——下游处的浓度 ;C0——污染 物起始浓度;u —— 断面平均流速;k—— 污 染物的衰减速度常数。
• 如考虑本底浓度,式中的C0均可按照河 流混合稀释模型来计算:
C1Q C2 q C0 Qq
Q——河流的流量; C1—— 河流中污染物的本底浓度; q——排入河流的污水的流量; C2—— 污水中的某污染物浓度。
• 用BOD、DO两组方程式来表达水质变化。则 S-P模型的基本形式:
dL k1 L dt dc k1 L k2 (cs c ) dt
这两个方程式是耦合的。当取边界条件时
L L0 , t 0 C C0 , t 0
• 可得解析解为
L L0e k1 L0 k1t k2t k2t C C ( e e ) ( C C ) e s s 0 k2 k1
式中:c——河流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cs——河流水中饱和溶解氧的浓度; k——质量传递系数; A——气体扩散的表面积; V——水的体积。
溶解氧( Dissolved Oxygen,缩写为 DO):溶解在水 体中的分子氧。
生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的氧化过程
水中的溶解氧主要消耗于
饱和溶解氧:在未受污染的条件下,水体中溶解氧 的最大值。
③总有机碳量(TOC):水中溶解性和 悬浮性有机物中存在的全部碳量 ④ 总需氧量(TOD):当有机物全部被 氧化时,碳被氧化为二氧化碳,而氢、 氮、硫则被氧化为水、一氧化氮和二氧 化硫等。此时氧化所需的氧量称为总需 氧量。 • 在水质状况基本相同的情况下,BOD5与 TOC或TOD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关系。 通过实验建立相关,则可快速测定出 TOC,从而推算出其他有机物污染指标。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2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三章第3课《水污染及其防治》课件2

天然污染源
人为污染源
点源
非点源
第一节 概述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点源污染 人类活动所排放的各类污水 由管道收集后集中排放,称 为点源污染。
非点源污染 大面积的农田地面径流或雨水径流产生的水体污 染,由于其进入水体的方式是无组织的,称为非 点源污染或面源污染。
第一节 概述
二、水污染的主要来源
(一)点源污染
淮河边的癌症村
• 2013年07月18日《淮河流域水环境与消化道 肿瘤死亡图集》数
• 字版出版,该图集首次证实了癌症高发与水污 染的直接关系。
• 2010年,国家疾控中心编著的《淮河流域重
点地区死因监测分
• 析结果汇编》显示,
• 这一年宿州埇桥区
• 恶性肿瘤死亡人数2150
• 人,沈丘死亡1724人。
富营养湖 营养物质丰富 浮游藻类较多 有根植物茂盛 湖盆通常较浅 湖底多为淤泥沉积物 水质混浊发暗 湖水温度较高 特征性鱼类:草、鲤、鲢等
湖泊富营养化图片
水华
云南滇池富营 养化现象严重
凤眼莲:
云南昆明的滇池,由于水质污染导致水葫芦疯长, 几乎遮盖了整个滇池,使很多水生生物几乎绝迹。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人们打捞由于水体富营养化导致的过量生长的水葫芦
圆明园遗址公园湖水 什刹海
第一节 概述
来水水质较差

污染源输入


温度升高

光照时数延长
城区环境补水量的锐减
海洋富营养化图片
赤潮又称红潮,是海 洋因浮游生物的兴盛, 海水呈现一片铁锈红色 而得名。
赤潮的海水都有臭味, 它主要会使水体变粘稠, 附着在鱼虾表皮和鳃上, 导致鱼虾呼吸困难而死 亡;许多赤潮生物还有 较大毒性,因此它对海 洋捕捞业、养殖业的危 害极大。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第三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3.2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
污染物排放量预测方法包括物料衡算法、经验系数法和实测计算法等方法。
3.2.1 物料衡算法
用质量平衡法建立污染物发生模型,是物质不灭定律在污染源评价中的应用,该模型的推导来 自于物质总体的质量平衡。在生产过程中,投入的物料量,等于产品所含这种物料的量与这种物 料流失量的总和。如果物料的流失量全部由烟囱排放或由排水排放,则污染物排放量(或称源强) 就可以用质量平衡法求出。例如根据燃料成份及其燃烧后的生成物的化学组成,可以估计出污染物 的浓度和总发生量。 例 3-1 根据燃料成份分析数据和常规气体常数, 用质量平衡法建立污染物发生模型, 求污染物 发生量及浓度。对燃料的成份分析结果和计算模式如表 3-1 所示。 表 3-1 燃料成分和燃烧产物计算表 每 kg 燃 生成物分子 生成物数 料 (mol) 分子式 元素量 含量(g) 657 181 17 32 90 23 SO2 H2O H2O O2 32 2 18 32 76.28 0.53 16 5 -0.72 62.56 0.53 8 CO2 12 54.75
第 3 章 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产生的环境污染物,以不适当的浓度、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 并对环境系统产生污染和破坏。环境对污染物的接受是有限的,为了更好地利用环境容量这一 资源,必须根据污染物的来源、特性,对污染源结构、形态进行调查和评价,并对污染物进行总 量控制。
3.1 污染源现状调查
3.1.1 污染源及污染物
污染源即环境污染物的发生源,污染物的来源。通常把向环境中排放(释放)物理的(声、光、 热、辐射、振动等)、化学的(有机物、无机物)、生物的 (霉菌、病菌)、有害物质(能量)的设备、 装置、场所等称为环境污染源。 任何物质(能量),以不适当的浓度、数量、速率、形态和途径进入环境系统,并对环境系统 产生污染或破坏的物质(能量),称为环境污染物,或称污染物,也称污染物因子。根据污染物的 来源,特性,污染源结构、形态和调查研究目的的不同,污染源分类系统也不一样。根据污染物 产生的主要来源,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自然污染源分为生物污染源(鼠、蚊、 蝇等)和非生物污染源(火山、地震、泥石流等)。人为污染源分为生产性污染源(工业、农业、交 通、科研)和生活污染源(住宅、学校、医院、商业)。按其对环境要素的影响,环境污染源可分为: 大气污染源 (高架点源、线源、面源),水体污染源(地面水污染源、地下水污染源、海洋污染源), 土壤污染源,噪声污染源等。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技术(3)

环境工程概论第3章水污染及其控制工程水污染控制技术(3)

一、概述
(1)一级处理厂流程
投氯
原生污水
格 栅脱水床
污泥消化池
运出填地
污泥脱水
送往农田
图1-4 一级处理厂流程图
一、概述
(2)二级处理厂(活性污泥法)流程
投氯
原生污水
格 栅
沉砂池
初次沉淀池
曝气池
二级沉淀池
接触池
出水
回流活性污泥 剩余活性污泥 污泥消化池 浓缩活性污泥 污泥浓缩池
沉渣处理
图 城市污水典型处理流程图
城市污水处理厂实例照片
处理规模:20万吨/d
进水粗格栅
进水细格栅
进 水 巴 氏 流 量 槽
进水平口堰
曝气沉砂池
初沉池
挡板的作用?
出水部位?
中心筒及行车的作用?
曝气池(何种类型曝气?)
曝气池回流污泥(回流的作用?)
鼓风机(沼气驱动) 鼓风机
①给水处理:将原水中的杂质去掉,加工成符合生产 和生活使用水质要求的成品水;
②排水处理:收集使用过的废水并处理到水质符合循
环使用或排放要求。
一、概述
(一)水污染防治的目标 ①确保地面水和地下饮用水源地的水质。 ②恢复各类水体的使用功能。 ③还清地面水体的水质,恢复其美好的 观瞻,增加人类居住区的悦人景色。
筛滤法、重力沉淀法、上浮法(如隔油法)、 气浮、离心分离、滤池、微滤机等。
一、概述
③二级处理
主要任务: 大幅度地去除污水中呈胶体和溶解状态的有 机物。 (生物处理)
处理方法:
以生化处理为主体工艺。 主要有活性污泥和生物膜法。
一、概述
④三级处理
(深度处理或高级处理) 主要任务:防止受纳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和受 到难降解的有毒化合物的污染。//污水回用。 去除对象:污水中的N、P及难生物降解的有 机物、病原菌、矿物质(盐类)等。

环境监测第三章

环境监测第三章

33333333333.1.1 水体污染水体污染的概念:排入水体的污染物在数量上超过了该物质在水体中的本底含量和水体环境容量,从而导致水体的物理特征和化学特征发生不良变化,破坏了水中固有的生态系统,破坏了水体的功能及其在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中的作用。

水体污染来源: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化肥和农药、大气污染物固体废物倾倒等。

水体污染类型1、按污染源排放不同分为点污染源和面污染源2、根据污染物及形成污染的性质:化学型污染、物理型污染和生物型污染。

水体自净:水体可以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浓度随时间和空间的推移而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有的水质的过程。

物理作用和生物化学作用是主要的。

水质监测的对象按监测对象分:1、环境水体:地表水、地下水、近海海域2、水污染源监测:生活污水、医院污水及各种废水水质监测的目的地表水及地下水——经常性监测生产和生活过程——监视性监测事故监测——应急监测对水污染纠纷监测——提供执法依据为环境管理——提供数据和资料为环境科学研究——提供数据和资料监测项目筛选原则:首先应该选择有广泛代表性的、综合性较强的水质项目——标准要求控制项目——必测项目。

其次再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有针对性的项目。

——选测项目。

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明确监测目的、进行调查研究、确定监测对象、设计监测网点安、排采样时间和频率、选定采样和保存方法、选定分析测定技术、提出监测报告、要求制订质量保证程序、措施和方案的实施计划水质监测的工作程序:收集基础资料→现场调查→制订监测方案→逐级审批→方案批复→实施方案→监测报告→上报存档水质监测方案:是完成水质监测任务的总体构思和设计,内容包括采样方案、分析测定方案和数据处理方案等。

监测断面和采样点的布设采样断面、监测断面:指在河流采样时,实施水样采集的沿水深的整个剖面。

背景断面、对照断面、控制断面、消减断面。

背景断面:须能反映水系未受污染时的背景值。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1 水体污染的概念
人类直接或间接地把物质或能量引入河 流、湖泊、水库、海岸与水域,因而污染 水体和底泥,使其物理化学性质、生物组 成及底泥情况恶化,降低了水体的使用价 值称为水体污染。——引自《中国大百科全 书〈环境科学〉》
3.2 污染源分类
3.2.1 分类 凡排出或释放的污染物能引起水污染的来源和 场所称为水体污染源。污染源可按下述原则分 类: (1)按污染物的成因。可将污染源分为自然污染 源和人为污染源。 (2)按排放污染物的性质。可分成物理污染源(如 热能、放射性物质等),化学污染源和生物污染源 (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
3.3.2.3 超标法 在环境管理中,往往要求对污染源实行限期治 理,使其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以保证环境质 量。为此,常常根据污染源是否达到排放标准进 行评价与统计。 在这一方法中,常使用工业废水排放标准或行 业的废水排放标准来度量废水是否超标。其所 排污物中有一项超标即列为超标排放污染源,超 标排放污染源占调查区域中污染源的总数便是污 染源超标排放率。 由于制定废水排放标准时,已考虑了污染物的 毒性,所以这一方法已含有其对环境污染的危 害程度。
3.3.2.4 等标污染负荷与等标污染负荷比
(1)等标污染负荷是以污染物排放标准作为评价标 准,对各种污染物进行标准化处理,求出各种污 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并通过求和得到某个污染 源(工厂)、某个地区和全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 ①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定义为: Pi=Ci / Coi*Qi 式中:Pi为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t/d或t/a); Ci为某污染物的实测浓度(mg/L);Coi为某污染物 的排放标准(mg/L);Qi为含某污染物废水排放量 (t/d或t/a)。
3.2.2 非点污染源 没有确定空间位置的污染源称为非点污染源 (面源)。它们分散、范围大,难于监测和控制, 又不能用排放标准来衡量。 在水污染中,点与非点污染源污染的差别有: ①非点污染源的数量随时间变化可达几个数量级, 而点源的变化很小;②非点污染源在暴雨或暴雨 后对水质的影响最大,而点源却在水体流量较小 时影响大;③一般说来,最经济、最有效的控制 非点污染源的方法是良好的土地经营管理技术, 未开发地区的自然(Pn),是其所排 入的若干种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之和。 Pn=∑Pi=∑Ci/Coi*Qi (i=1,2,3,…,n) ③某个流域(或区域)的等标污染负荷(Pm),是其 中若干(m个)工厂(污染源)的综合等标污染负荷之 和。 Pm=∑ Pn 根据各类等标污染负荷值,即可相应计算出某 流域(或区域)、某工厂、某污染物的污染负荷比。 对污染负荷比进行分析、比较,就可确定出主要 污染源与主要污染物。
随着对点污染源的控制和治理,非点污 染的污染问题将日益突出。如美国非点污 染源造成的水质问题占全部水质问题的一 半以上,每年排入江河的泥沙一半来自农 田,还有80%氮和90%的磷是随土壤进入 水体的。因此,在考虑水体污染源时,非 点污染源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3.3 污染源的调查与评价
3.3.1 调查 为准确地掌握污染源排放的废、污水量及其中 所含污染物的特性,找出其时空变化规律,需 要对污染源进行调查。污染源调查的内容包括: 污染源所在地周围环境状况;单位生产、生活活 动与污染源排污量的关系;污染治理情况;废、 污水量及其所含污染物量;排放方式与去向;纳 污水体的水文水质状况及其功能;污染危害及今 后发展趋势等。 污染源调查可以采用调查表格普查、现场调查、 经验估算和物料衡算等方法。
3.3.2.1 污径比法
此法基于比较污染源所排放的废、污水流量与 纳污水体径流量之比。 优点是考虑了纳污水体流量大小不同这一特点。 排污量相同的污染源,在排入流量大的水体的重 要性显然要小于流量小的纳污水体。 弱点:其一,只考虑了纳污水体的流量,而未 考虑纳污水体的本底水质。较大污染源排入十分 清洁的水体与较小污染源排入已污染水体的情况 无法区别;其二,未考虑废、污水的浓度及污染 物质类别不同而引起环境效应的差异。
3.3.2 污染源评价 污染源评价是将调查所得到的大量数据 进行处理,以确定各行业、各地区或各流 域中的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评价过 程的实质,就是将污染源调查的数据进行 “标准化”处理,将其转换成相互可比较 的量,据此确定污染源和污染物的相对重 要性。
3.3.2.1 排污量法 简单地统计各污染源的排污量,而后,以最大排 污量居首,由大到小,依次排列。 评价中所用的排污量,可以使用废水量,也可以 使用污染物总量。 采用这种方法的最大优点是简便。当采用废水量 为排污量指标时,其缺点是未考虑废水中污 染物的浓度,因为,即使同量的废水,其中所含污 染物量也许相差极大。选用污染物量作为排污量指 标时便可克服这一缺点。然而,这一方法仍不能克 服不同浓度或量的污染物所引起污染毒害的程度。 尽管排污量法简单、粗糙,但正由于其简单易行, 至今仍然在不少场合下袭用。
(3)按产生污染物的行业性质。可分成工业污染 源、农业污染源、生活污水污染源和交通运输污 染源等。 (4)按污染源的时空分布特征。可分为连续排放 源、间接排放源和瞬时排放源等,以及点污染源 和非点污染源。 此外,还可以根据污染源是否移动,分为固定 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按受纳水体类型分为 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污染源等。
某污染物的等标污染负荷(Pi),占综合等 标污染负荷(Pn)的百分比,称为等标污染 负荷比(Ki),计算公式为: Ki=Pi/Pn 某流域内工厂污染负荷比用Kn表示: Kn=Pn/Pm
3.3.2.5 排毒系数
污染物的排毒系数(Fi),是假设污染物充分、长 期作用于人体时,可以引起慢性中毒的人数,其基 本计算公式为: Fi=mi/di 式中,Fi为某污染物排毒系数(人);mi为某污染 物排放量(kg);di为某污染物的评价标准(g/人), 指能够导致一个人出现中毒反应的污染物最小摄入 量(g)。对于废水,d=某种污染物的慢性中毒阈剂 量(mg/kg)×成年人平均体重(55k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