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前教育心理学(2011范围)

合集下载

2011年高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及答案

2011年高自考学前教育心理学试题  及答案

(课程代码00882)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研究者要以有效的提高教育质量和科学性水平为宗旨,选择富有教育意义的课题,在研究过程中尽量使研究活动和教育活动达到和谐统一,有益于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防止和避免研究工作对他们造成不良影响。

这一原则是【】A.客观性原则B.发展性原则C.教育性原则D.理论联系实际原则2.日本学者若井邦夫等著的《幼儿教育心理学》日文版出版于【】A.1962年B.1972年C.1982年D.1992年3.美国的教育和心理学家根据教育目标把学习分为:认知学习、情感学习和技能学习的是【】A.加涅B.梅耶C.皮亚杰D.布卢姆4.在儿童的发展过程中,存在一个最容易学习和获得某种心理与行为反映并且一旦错过就难以弥补的特定阶段,这就是儿童行为学习的【】 A.关键期B.最佳期C.敏感期D.加速期5.语言文学符号所表述的新知识能够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已有的有关旧知识建立一种实质性的和非人为的联系的学习称为【】A.认知学习B.智慧学习C.情感学习D.意义学习6.桑代克于20世纪初进行了大量的人类学习实验,发展了学习的“联结说”又称为【】A.尝试错误说 B.行为习惯说 C.接近条件作用学说D.经典条件反射学说7.从心理结构而言,每个游戏都具有两种成分,认知和【】A.动作B.情感C.学习D.心理8.游戏准备包括:游戏时间、游戏地点、游戏材料和【】A.游戏表情B.游戏言语C.经验准备D.动作准备9.道德品质的培养【】A.从培养道德行为技能与习惯开始B.从激发幼儿的道德情感开始C.从提高幼儿的道德认识开始 D.可有多个开端10.个体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逐渐独立掌握社会规范、正确处理人际关系,妥善自治,从而客观地适应社会生活的心理发展过程是【】 A.社会性B.社会化C.社会合作D.社会性学习11.在《自我实现的创造力》一文中明确提出创造性是健全人的本质之一的是【】A.马斯洛B.卡特尔C.皮亚杰D.华莱士12.在教育活动指导中,主要涉及呈现信息和操练技能等知识的教育活动指导模式是【】A.呈现模式B.行动模式C.探究模式D.观察模式13.用来评价儿童的身体意识、手的灵活性以及身体控制能力的儿童发展状况鉴别工具是【】A.学前语言量表B.房-树-人测验C.动作活动量表修订本 D.皮博迪图画词汇测验14.能提供关于特定儿童的日常活动与进步的书面计划与记录的个别评价方式是【】A.活动记录B.发展状况鉴别C.协约D.鉴定15.幼儿园人际互动的核心是【】A.师幼互动B.幼幼互动C.师师互动D.幼儿与环境互动16.关于我国当前师幼互动行为的负向功能,以下错误的表达是【】A.不利于幼儿的社会适应性发展B.不利于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性C.不利于幼儿情感的健康发展 D.不利于提供稳定的学习与生活秩序17.最有名的教育活动的互动分析系统的提出者是【】 A.弗兰德斯B.瑞安斯C.郝基斯D.特里斯18.家长不能根据孩子身心发展特点来客观评价孩子和要求孩子反映的是家庭教育心理误区的【】A.私有性心理B.主观性心理C.虚荣性心理D.补偿性心理19.1898年,博霍农对381名独生子女进行调查研究,采用的是【】A.对偶方式B.征询意见的方式C.两难故事的方式D.削弱刺激的方式20.对子女进行良好教育的根本性原则是【】A.以儿童教育儿童B.教育要求的一致性 C.热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D.规范与自由相结合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学前教育的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的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的教育心理学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学前教育阶段具有至关重要的地位。

而教育心理学作为研究教育过程中各种心理现象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对于学前教育的发展和实践有着深远的影响。

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特点是我们首先需要关注的。

这个阶段的孩子,认知能力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他们通过感官来认识世界,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例如,他们会用手触摸、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倾听,试图理解事物的性质和规律。

在语言方面,学前儿童正处于语言学习的关键期,他们开始学习词汇、语法和表达自己的想法。

同时,他们的情感也逐渐丰富起来,会表现出高兴、悲伤、害怕等各种情绪。

教育心理学在学前教育中的应用体现在多个方面。

在教学方法的选择上,要充分考虑到学前儿童的认知特点。

比如,采用直观教学法,通过展示实物、图片、模型等,让孩子能够直接感知和理解知识。

游戏教学法也是非常适合学前儿童的一种方式,孩子们在游戏中不仅能够获得快乐,还能在不知不觉中学习到新的知识和技能。

在课程设计方面,要遵循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

课程内容应该生动有趣、富有启发性,能够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比如,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主题活动,让孩子在活动中体验和学习。

同时,课程的难度也要适中,既不能过于简单让孩子感到无聊,也不能过于复杂让孩子产生挫败感。

教师在学前教育中的角色至关重要。

教育心理学告诉我们,教师应该成为孩子的引导者、支持者和合作者。

要善于观察孩子的行为和表现,了解他们的需求和困惑,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同时,教师还要注重与孩子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让孩子感受到关爱和尊重,从而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安全感。

环境对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一个温馨、和谐、富有教育意义的环境能够促进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

幼儿园的布置应该色彩鲜艳、充满童趣,有丰富的玩具和图书。

此外,良好的师生关系和同伴关系也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学前教育中,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和社会交往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自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主要研究的是哪个年龄段儿童的心理发展?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2. 下列哪项不是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内容?A. 儿童认知发展B. 儿童情感发展C. 儿童道德发展D. 成人职业技能培训答案:D3. 学前教育中,儿童自我意识的发展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A. 自我认知和自我评价B. 自我控制和自我调节C. 自我表达和自我展示D. A和B答案:D4. 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3-6岁儿童处于哪个发展阶段?A. 感觉运动阶段B. 前运算阶段C. 具体运算阶段D. 形式运算阶段答案:B5.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促进儿童社会性发展的重要因素?A. 家庭环境B. 同伴互动C. 学校教育D. 遗传因素答案:D6. 学前教育中,教师应如何引导儿童正确处理同伴冲突?A. 直接干预,帮助解决B. 引导儿童自己解决C. 忽视冲突,让其自然消退D. 惩罚冲突中的儿童答案:B7.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教育心理学中提到的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A. 语言发展关键期B. 社会性发展关键期C. 数学能力发展关键期D. 艺术欣赏能力发展关键期答案:D8. 学前教育心理学强调,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关注儿童的哪些需求?A. 知识需求B. 安全需求C. 自尊和自我实现需求D. B和C答案:D9. 根据维果茨基的社会文化理论,学前教育中的“最近发展区”是指什么?A. 儿童独立完成任务的能力B. 儿童在成人帮助下能完成的任务范围C. 儿童已经掌握的技能D. 儿童未来可能发展的能力答案:B10.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项不是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外部因素?A. 社会文化背景B. 家庭教养方式C. 学校教育环境D. 儿童的性别答案:D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11. 学前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儿童的语言发展?A. 家庭语言环境B. 儿童的生理健康C. 同伴之间的交流D. 教师的语言输入答案:A, B, C, D12. 在学前教育中,以下哪些活动有助于儿童情感的发展?A. 音乐和舞蹈B. 体育活动C. 角色扮演游戏D. 集体讨论答案:A, B, C, D13. 学前教育心理学认为,以下哪些方法可以有效促进儿童的道德发展?A. 故事讲述B. 行为模仿C. 道德讨论D. 惩罚与奖励答案:A, B, C, D14. 学前教育中,以下哪些因素可能影响儿童的自我意识发展?A. 父母的期望B. 同伴的认可C. 教师的评价D. 社会媒体的影响答案:A, B, C15. 在学前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是促进儿童认知发展的有效策略?A. 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B. 鼓励探索和发现C. 限制儿童的自由活动D. 通过游戏进行学习答案:A, B, D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6. 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内容。

第一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Contents 目录 1.1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意义1.2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基本任务1.3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1.4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1.1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性质和意义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一)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个学科体系(二)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新兴学科(三)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边缘性的交叉学科二、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意义1234(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知识是学前教育教师的专业基础(四)为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改革和研究提供了理论和方法基础(一)增加对学前教育过程和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理解(三)有助于科学地总结学前教育教学与活动经验1.2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和基本任务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婴儿期和幼儿期(○岁至六七岁)学前教育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学科。

0102学前期是个体生长发育、发展变化迅速的时期,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强的特点。

心理学的任务:2W,1Hwhat why How是什么:描述或揭示学前教育教学和儿童学习与活动心理发展过程的共同,特征与模式什么原因:对学前教育教学和儿童学习活动的心理发展变化的过程进行解释,分析发展的影响因素,揭示发展的实质、动力、内在机制如何指导),如何对学前儿童的教育活动进行指导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基本任务123研究学前儿童学习与活动过程的特点和规律科学指导学前教育教学活动实践1. 提高学前教育指导者的综合素质2. 优化理论的指导性和实践性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基本任务1.3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卢梭(Rousseau,1712—1778 )《爱弥儿》“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适应的自然教育思想福禄培尔(Froebel,1782—1852)幼儿园 玩具(“恩物”)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蒙台梭利(Montessori,1870—1952)《吸收性心智》蒙台梭利教学法(一)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二)初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直接教学方案认知主义教育方案建构主义教育方案(二)初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Ø一是凯米-德芙里斯(Kammi-DeVries)的学前教育方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学前教育心理学(复习参考资料)1.教育心理学的定义:广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教育实践中各种心理与行为规律的科学。

它包括学校教育心理学,也包括家庭和社会教育心理学。

狭义的教育心理学是指研究学校情境中学与教的基本心理规律的科学。

2.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教育心理学既是一门理论性学科(具有基础性),又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具有实践指导性),强调它的“综合性”特点。

3.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学习与教育过程众人的心理现象。

传统教育心理学总是把学生的心理作为研究的主要课题。

现代教育心理学不但重视学的心理活动,而且重视教的心理研究,主张二者并重。

4.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教育心理学一般围绕学习和教学的相互作用过程组织独特的知识结构,包括学习心理、教学心理、学生心理与教育心理四大基本内容。

(1)学习与教学的要素:学生、教师、教学内容、教学媒体、教学环境。

(2)学习与教学的过程:学习的过程:指学生在教学情境中,通过与教师、同学以及教学信息的相互作用来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教学过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和技能。

评价/反思过程:虽是一个独立的成分,但它贯穿整个教学过程中。

它包括在教学之前对教学设计效果的预测和评估,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的监视和分析以及在教学之后的检验和反思。

5.教育心理的创建:19____年桑代克出版了《教育心理学》,标志着教育心理学已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西方教育心理学科体系由此确立。

6.教育心理学发展历程:(1)初创期(20世纪____年代以前)在20世纪初,桑代克建构了心理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教育心理学体系。

俄国教育学家乌申斯基的《教育人类学》,并被称为“俄罗斯教育心理学的奠基人”。

俄国教育家卡普捷列夫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正式以“教育心理学”命名的教科书。

这一时期教育心理学通过日本传入我国,主要有三个途经:一是留学日本的学生翻译或编译教育心理学教材;二是日籍教员来华讲授心理学课程,并把教材翻译或编译成中文;三是日本学者直接在我国出版教育心理学著作。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标准

《学前儿童心理学》课程标准

《学前心理学》课程标准适用专业:学前教育学学制:一年教学时数:801.课程性质《学前心理学》是一门研究从出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的专业课程,是揭示儿童心理变化基本规律的一门学科,是解释从初生到入学前儿童心理的变化的一门学科。

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学前心理学中最重要的理论概念,开拓学生的学前视野,使学生更全面地了解什么是学前心理学、具体的研究方法有哪些、各年龄阶段又具有哪些特点。

为培养适应学前发展需要的、应用型的学前专业人才服务。

2.课程定位本课程学前教育的专业基础课(核心课程),也是学前专业的必修课,其先修课程为,该课程也是后续《学前教育学》课程的基础课程。

本课程的知识和技能:幼儿心理发展的阶段和特征、幼儿心理发展的理论,是幼儿园教师岗位必备的知识和技能,同时也是幼儿园教师职业技能鉴定的考核项目。

3.课程设计3.1设计理念按照“以理论思想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促进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的总体设计要求,以幼儿园实践需要为中心构建学前教育体系,彻底打破学科课程的设计思路,紧紧围绕幼儿园对教师的实际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联系,让学生在幼儿园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3.2设计思路《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的重点并不在于向学生一味的讲授理论,而在于通过学习理论知识来指导他们以后的工作实践,从更高的角度认识幼儿教育,在以后的工作中能用辩证的发展的眼光看待教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根据幼儿园新课改的要求,进行有效地教育创新和改革,不仅要关注如何培养人才,还要关注培养人才的社会效益,即培养的人才还要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满足社会的需要。

通过学习《学前心理学》将有助于要从事前教育事业的学生了解幼儿心理的特点,更加科学有效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

4.工作任务和课程目标4.1工作任务以幼儿教师的行业需求引领课程项目工作任务,以课程项目工作任务选择课程技能模块,以课程技能模块确定课程知识内容。

《学前心理学》教材

《学前心理学》教材

《学前心理学》教材学前心理学教材完整版学前心理学是研究儿童在学龄前期间心理发展的学科。

本教材旨在全面介绍学前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帮助读者深入了解和掌握该领域的知识。

第一章:学前心理学概述本章主要介绍学前心理学的定义、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我们将探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重要特征和阶段,以及影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

第二章:感知和运动发展学前阶段是感知和运动发展最为迅速的时期。

本章将讨论学前儿童感觉器官的发育和感知能力的提升,以及他们的运动控制和协调能力的发展。

第三章:语言和沟通发展语言和沟通是学前儿童重要的心理发展领域之一。

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语言得的过程和阶段,以及他们的语言运用能力和沟通技巧的发展。

第四章:认知发展学前期认知发展的关键任务是培养儿童的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章将探讨学前儿童的认知发展特点,包括注意力、记忆、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五章:情感和社会发展学前儿童的情感和社会发展对他们的整体心理健康和社交能力影响重大。

本章将介绍学前儿童情感的发展和情绪管理能力的培养,以及他们在家庭和社交环境中的社会互动和人际关系发展。

第六章:学前心理学在教育中的应用学前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可以指导教育实践,提供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

本章将介绍学前心理学在幼儿教育中的应用,包括教育环境的设计、教学计划的制定和评估方法的运用。

第七章:特殊儿童的学前心理发展本章将介绍特殊儿童(如自闭症儿童、注意力不集中儿童等)的学前心理发展特点和需求,探讨如何为他们提供有效的教育和支持。

结语学前心理学教材旨在为教育工作者、父母和学前教育学生提供全面的学前心理学知识。

通过研究本教材,读者将能更好地了解和引导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为他们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支持。

参考文献- Smith, J. (2010). "学前心理学研究进展:理论与实践",《心理学评论》,24(2),59-78.- Johnson, L. (2012). "学前阶段的感知和运动发展",《学前心理学杂志》,10(3),101-120.- Wang, M. (2014). "学前儿童语言得的研究回顾",《儿童发展心理学杂志》,16(1),34-52.- Zhang, Q. (2018).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与策略",《学前心理学年刊》,20(4),201-220.。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一门专门研究幼儿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的学科。

在教育领域,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定义、特点、原则以及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首先,学前教育心理学是指专门研究3至6岁幼儿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规律的学科。

在这个阶段,幼儿的认知能力、语言发展、情感体验等都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因此有必要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主要包括儿童的认知特点、情感发展、行为表现等方面。

其次,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特点在于注重幼儿个体差异。

每个幼儿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其认知水平、情感体验、行为表现等方面存在差异。

因此,在教学实践中,应该根据幼儿的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满足其个性化需求。

此外,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和应用都依据着一些基本原则。

包括尊重幼儿的发展规律、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创设有利于幼儿发展的教育环境等。

这些原则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具有指导意义,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实际的教学中,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教师可以根据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成果,设计合理的教学计划,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促进其全面发展。

通过学前教育
心理学的应用,可以提高幼儿的学习动机、学习效果,增强其自信心和情感体验,促进其健康成长。

总之,学前教育心理学在教育领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通过学习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理论知识,了解幼儿的心理发展规律,掌握教学原则和方法,有利于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更好地服务于幼儿教育事业的发展。

希望本文的介绍对您有所帮助。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一、前言(一)大纲的适用对象本大纲适用于学前教育专业教学ﻫ(二)总学时安排总学时72学时.(三)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本课程是学前教育专业必修课,是专业基础课.课程的目的在于使学生初步掌握从事幼儿教育工作所必需的心理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初步形成运用学前心理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在教育幼儿过程中所遇到的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热爱幼儿,对幼儿教育工作感兴趣,进而树立热爱幼教事业的专业思想。

ﻫ课程的任务是要求学员比较全面地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四)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关系ﻫ本课程主要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和特征问题.课程涉及到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及其表现的条件,原因和培养策略,会接触到学前教育专业其他有关课程如《学前教育学》等讨论的对象,但本课程是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角度进行讨论,其视点与有关的教育课程不同。

ﻫ二、基本要求(一)课程基本要求:要求学生初步掌握的基本理论与基本知识包括: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学前儿童的认识,情感,个性和社会性等各个方面发展的规律和特征;关于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学前儿童心理和教育有关的社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知识.ﻫ(二)课程的重点和难点课程的重点:一是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要注意把所学理论与生活和工作实践中所遇到的学前儿童心理表现及教育问题结合起来。

ﻫ课程的难点是对学前儿童心理研究方法的掌握及对学前儿童思维发展特点和规律的理解.三、本课程具体内容与要求第一章学前儿童心理学概述习的目的和要求:初步了解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认识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初步了解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激发学习学前心理学的兴趣和愿望.ﻫ课程内容:第一节学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ﻫ学前心理学的对象;学前心理学的内容;学前心理学与相关学科的区别和联系。

学习学前心理学的意义第二节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理论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动力;遗传、环境和教育在学前儿童心理发展中的作用;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性ﻫ第三节研究学前心理学的原则和方法ﻫ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基本原则和基本方式;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具体方法.ﻫ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的概况ﻫ学习目的和要求:ﻫ初步了解国内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课程内容:第一节国外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西方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前苏联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第二节我国学前儿童心理学的研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建国后的学前儿童心理学研究。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一、什么是学前儿童的发展?学前儿童的发展是指儿童在成长的过程中生理和心理有规律的进行量变与质变的过程,即学前儿童生理成熟与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

生理成熟即生理机构与生理机能的纯粹生物学演变过程。

个性心理品质形成与变化的复杂过程,是以生理成熟为基础,与生理机能混为一体,互为表里的过程。

1、学前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是研究儿童从初生到入学前心理发展规律及年龄特征,以及如何有效的利用这些规律促进儿童健康发展。

所以学前教育心理学既是心理学,又是教育学。

2、学前心理学:研究儿童心理发展规律及年龄特征的科学。

3、学前教育学:研究学前教育现象及教育规律的科学。

4、学前儿童心理:指学前儿童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它包括三个方面:(1)心理是脑的机能。

新生儿脑细胞已接近成人的140亿,脑重量接近成人的三分之一(成人脑重量1400克,三岁接近成人的三分之二,7岁接近成人的十分之九。

(2)儿童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3)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反映。

二、学前儿童发展的特征有哪些?1、方向性和顺序性:从低级到高级、从简单到复杂的固定顺序发展。

头尾规律:从头部开始向身体的下部延伸(头、颈部、躯干、下肢)遵循从上到下的原则,儿童动作的发展即抬头、翻身、坐、爬、站立、行走。

远近规律:从身体的中部向四周边缘部延伸(头躯干的发育早与四肢,手腿的发育先育手指脚趾)中心到边缘的原则:大肌肉向小肌肉的发展。

从粗动作像细动作发展;先正后反的动作发展。

2、连续性和阶段性:儿童思维的发展由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行动思维—直观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3、不平衡性:表现为(1)不同年龄段心理发展的不均衡:儿童是心理发展的第一个加速期,青少年是心理发展的第二个加速期。

(2)不同方面心理发展的不均衡:即不同的心理过程,发展速度也不同,即心理过程有各自的高峰期、缓慢期和快速期。

有的早有的晚,在不同的时期儿童的某些心理表现得尤为突出。

关键期:儿童某些特征的形成或某种能力的发展,在有一个时期容易出现,错过了这个时期,就难以产生。

幼儿心理学统考模拟试题2

幼儿心理学统考模拟试题2

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幼儿心理学》第二次月考试题班级一、名词解释(40分)1、提取策略2、思维3、概念4、记忆恢复现象5、意义识记6、自传体记忆7、问题解决8、推理9、无意识记10、可知度11.元记忆12.内隐记忆13.编码14.感觉轰炸15.感觉16知觉17.认知18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19.表征20.数抽象能力二、填空(18分)1. 幼儿心理学是研究和的学科。

2. 是心理的源泉。

3. 是一个人对自身经验的信息加工、保存和提取的心理过程。

4. 思维有间接性、、的特点。

5.有意识记是具有、、的识记。

6. 一般来说,学前儿童识记的效果好于识记,这与成人不同。

7.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8.儿童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分为和两大类。

9.从发展顺序来看,岁幼儿能辨别左右。

10.当一种刺激反复出现时,刺激产生的反映会逐渐减弱,这就叫做。

11.将自己的视觉注意力有选择地集中在要记住的对象上叫策略。

12. 是儿童形成概念的重要因素。

三、选择(36分)1. 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

(1)人的社会行为(2)人的心理现象(3)人的心理过程(4)人的个性心理2. 心理的器官是。

(1)脑(2)心脏(3)神经元(4)大脑神经3. 看同一部电影,人们的感受和看法却不一样,这说明了。

(1)心理是脑的机能(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反映(3)心理是脑对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4)心理的历史性4. 心理现象的主要源泉是__________。

(1)客观现实(2)社会生活(3)脑(4)具体刺激5. 是对上下、前后、左右位置的感知。

(1)形状知觉(2)距离知觉(3)方位知觉(4)时间知觉6. 五个月大的婴儿会出现“认生”现象,对熟悉的人会愉快接近,对陌生人则畏惧躲避,甚至惊哭,这表明儿童此时已经有了。

(1)感知(2)注意(3)记忆(4)思维7. 对参加体育比赛获得好成绩时兴奋激动的心情的记忆,属于。

(1)形象记忆(2)语词记忆(3)内隐记忆(4)逻辑记忆8. 下列哪种活动反映了儿童的形象思维?(1).做游戏:遵守交通规则过马路(2).过家家:用玩具锅碗瓢盆做饭、吃饭(3).给娃娃穿衣、喂奶(4).儿童能算出2+3=59. 是影响幼儿无意识记的关键因素。

《幼儿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幼儿心理学》课件 第一章 绪论

心理状态
三、幼儿心理学:研究3—6、7岁儿童心理现象的科学 四、研究、学习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人的心理过程
• • • • • 感觉(概念、举例) 知觉(概念、举例) 记忆(概念、举例) 想象(概念、举例) 思维(概念、举例)
个性心理
• 个性倾向性 • 个性心理特征 • 自我意识
幼儿心理学 研究的意义
•大脑的基本活动方式:反射(无条件反射和条件反射)
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1、什么是主观的能动反映?
2、其表现在: •反映着客观现实的性质和特性 •反映着个人对现实关系和态度 •能支配和调节人的行为,反作用于客观现实
第三节 主要的心理学研究方法
描述性研究 • 观察法 • 测验法 • 产品分析法 • 个案法 实验性研究 • 实验室实验 • 自然实验
• 有助于确立科学合理的幼儿发展观、教育 观 • 有助于教育者更合理地开展幼儿教育工作
第二节
关于心理现象的本质
一、心理是脑的机能 二、心理是对客观现实的反映
三、心理具有主观能动性
四、心理在活动实践中不断发展
心理是脑的机能
1、脑的结构
延髓、桥脑、中脑 、间脑、小脑、大脑 2、脑的机能 •大脑的主要机能:接收、分析、综合、贮藏和发布各种 信息
观察法
1、概念 2、成功实施的取决条件 3、优点 4、主要缺陷 5、适用范围
测验法 1、概念 2、分类 3、心理测验的基本要求 产品分析法 1、概念 2、举例 个案法 1、概念 2、适用范围
布置作业:
• • • • 什么是心理学?什么是幼儿心理学? 学习和研究幼儿心理学的意义? 如何理解心理现象的本质问题? 常用的心理学研究方法有哪些?
2011春学前教育专业课程

第一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第一章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3 构建有中国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理论
1.3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一)萌芽阶段:18世纪至20世纪四五十年代
福禄培尔 (Froebel,1782—1852)
幼儿园 玩具(“恩物”) 游戏是幼儿园教育的基本形式
卢梭 (Rousseau,1712—1778 )
《爱弥儿》 “儿童宪章和儿童权利宣言”
Thank You
• 子类型: • 定量研究性质:内容分析法、统计资料分析法等; • 质的研究:历史比较研究法。
➢ 实地研究是一种深入研究对象的生活背景中,以观察和非结构访谈的 方式收集材料,并通过对这些资料的定性分析对研究对象进行解释性 理解的研究方法。
➢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中常常借助于与被试者的谈话。 ➢ 思辨或思维实验
适应的自然教育思想
蒙台梭利 (Montessori,1870—1952)
《吸收性心智》 蒙台梭利教学法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初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二)初创阶段: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三)发展阶段:20世纪80年代至今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婴儿期和幼儿
期(○岁至六七岁)学前教育教学和
儿童学习与活动的基本心理学规律的
学科。
01
02 学前期是个体生长发育、发展变化
迅速的时期,同时又具有可塑性强 的特点。 心理学的任务:2W,1H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和范围
what
why
How
是什么:描述或揭 示学前教育教学和 儿童学习与活动心 理发展过程的共同, 特征与模式
在观察时可以使用仪器,如录像记录、录音记 录等。

学前心理学分章节练习

学前心理学分章节练习

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练习第一章绪论一、选择题1、学前儿童心理学所研究的年龄范围是()A、0—3岁B、0—6岁C、0—18岁D、0—25岁2、与学前儿童心理学是种属关系的学科是()A、辩证唯物主义哲学B、儿童解剖心理学C、广告心理学D、发展心理学3、下面不属于研究学前儿童心理学的原则的是()A、客观性原则B、能动性原则、C、活动性原则D、发展性原则4、研究学前儿童心理的最基本方法是()A、观察法B、实验法C、测验法D、问卷法5、下面关于谈话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谈话法是研究儿童心理的常用方法B、和幼儿交谈,可以研究他们的心理活动C、谈话形式是自由的,谈话内容围绕儿童的兴趣展开D、谈话者应有充足的理论准备,熟练的谈话技巧6、下面作品分析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这是一种完善的、绝对正确的方法B、测验法中的“绘人测验”同时也是作品分析法C、对幼儿作品的分析最好是结合观察和实验进行D、这是通过分析儿童的手工、图画等作品去了解儿童的心理的方法7、对学前儿童实施测验,应注意的事项不包括()A、对学前儿童应用个别测验,不宜用团体测验B、测验人员必须经过专门训练C、不可凭一次测验的结果判断某个儿童的心理发展水平D、不能过高估计统计结论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1.实验室实验法2.教育心理实验法三、简答题1.为什么说心理是人脑对客观现实的能动的反映?2.学前儿童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有何关系?四、论述题论述学习学前儿童心理学的意义。

2011级学前教育专业《学前心理学》练习第二章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概述一、选择题1、下列叙述中,属于超常儿童的特点的是()A、心理年龄小于实际年龄B、智力年龄小于实C、心理年龄大于实际年龄D、心理年龄等于实际年龄2、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了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A、延续性B、多变性C、稳定性D、可变性3、在我国,新生儿期属于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幼儿期4、学前期又称()A、幼儿期B、幼儿早期C、幼儿初期D、幼儿中期5、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A、婴儿期B、先学前期C、学前期D、学龄期二、解释概念或术语题1.年龄特征2.儿童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3.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三、简答题1.简述划分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必要性和复杂性2.影响儿童心理发展敏感期形成的因素有哪些?3.4—5岁儿童发展的特征是什么?4.5—6岁儿童发展的特征是什么?四、案例分析题在一个炎热的夏天,工作繁忙的张三下班后特地给3岁的儿子买了一件玩具,让他自己玩,张三忙完家务,准备了洗澡水,叫儿子洗澡。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任务和作用
◦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基本任务 ◦ 1.理论建构:建设具有特色的学前教育心理学体系。 ◦ 2.实践指导:服务于学前教育改革,服务于教师自我教育。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 1.测量与描述。 ◦ 2.预测与控制。 ◦ 3.理解与说明。
立了著名的历史文化学派.符号中介论.活动内化论Biblioteka (三)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发展趋势
◦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性质 ◦ 学前教育心理学是研究学前教育,特别是幼儿园教育情境中学习与教学的心理现象极其发展变化
的科学。 ◦ (二)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学科体系 ◦ 1.幼儿学习心理。2.幼儿教学心理。3.幼儿教师心理。
计了一套玩具--他称为“恩物”。 ◦ (3)蒙合梭利与“幼儿之家"(1907)。幼儿敏感期."有准备的环境.劳台和教是"蒙合利教学
3.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形成
◦ (1)皮亚杰20世纪最伟大的心理学家之一 他创立“发生认识论”, ◦ (2)维果茨基反对生物学化的自然主义理论,主张用文化和历史的观点去分析儿童心理的发展,创
◦ 1.学前教育心理思想研究儿童独性、人格尊重、学习潜力 ◦ (1)声梭是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 ◦ (2)裴斯泰洛齐创造了直观教学法。
2.学前教育心理的实践研究
◦ (1)欧文与“幼儿学校”被誉为“为未来培养全面发展新人的教育的萌芽”。 ◦ (2)福禄贝尔与“幼儿园”,德国著名的教育家,他创立了第一所现代幼儿园(1840)。并且专门设
学前教育心理学概述
——学前教育心理学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与发展
◦ (一)学前教育心理学的创建 ◦ 1.教育心理学体系的结构性分化 ◦ 2.学前教育科学体系的结构性整合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学前心理学》课程教案完整版

03
个性与社会性的关系
学前儿童的个性发展与社会性密切相关,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互动,儿
童逐渐形成独特的个性特征。同时,社会性也要求儿童在个性发展的同
时,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
03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影响因素
遗传因素对心理发展的影响
遗传物质决定了个体发展的潜在可能性。通过基因传 递,父母将自身的遗传信息传递给后代,从而影响后 代的身体特征、智力潜能和性格倾向。
寻求专业帮助
如症状严重,可寻求医生或心 理专家的帮助。
其他常见问题及其应对
02
01
03
攻击性行为
孩子表现出打人、咬人、推搡等攻击性行为。
明确行为界限
教育孩子尊重他人,明确告知哪些行为是不可接受的。
提供正面激励
鼓励孩子的积极行为和友好表现。
其他常见问题及其应对
01
02
03
学习冲突解决技巧
教孩子学会用语言沟通、 寻求帮助等解决冲突的方 法。
角色扮演的准备与实施 指导儿童了解角色特点、任务和目标,提供必要 的道具和服装支持角色扮演过程。
3
角色扮演中的心理健康教育内容
通过角色扮演培养儿童的同理心、沟通能力、解 决问题的能力等心理健康素质。
其他有效方法与实践
艺术疗法在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运用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表达内心情感,促进心理健康发展。
《学前心理学》课程概述
课程性质
《学前心理学》是学前教育专业的核心课程,旨在帮 助学生了解幼儿心理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
课程内容
涵盖感知觉、记忆、思维、情感、意志、个性等多个 方面,深入解析幼儿心理现象及其背后的原因。
课程意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指导幼儿 的行为和心理发展,为未来的教育工作奠定坚实基础。

学前教育心理学绪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绪论试题及答案

学前教育心理学绪论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是什么?A. 学前教育课程设计B.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规律C. 学前教育教学方法D. 学前儿童行为矫正答案:B2.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期是指什么?A. 0-3岁B. 3-6岁C. 6-12岁D. 12-18岁答案:B3. 以下哪项不是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A. 快速性B. 可塑性C. 稳定性D. 连续性答案:C4. 学前教育心理学中的“关键期”概念最早由哪位心理学家提出?A. 皮亚杰B. 弗洛伊德C. 埃里克森D. 维果茨基答案:A5.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哪些?A. 观察法、实验法、调查法B. 访谈法、问卷法、案例研究法C. 观察法、实验法、访谈法D. 观察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答案:A二、多项选择题6. 学前教育心理学研究的领域包括以下哪些方面?A. 学前儿童认知发展B. 学前儿童情感发展C. 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D. 学前儿童语言发展答案:ABCD7. 学前教育心理学中,以下哪些因素会影响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A. 遗传因素B. 环境因素C. 教育因素D. 营养因素答案:ABCD三、判断题8. 学前儿童心理发展是一个自然成熟的过程,不需要成人的干预。

(错误)9.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学前儿童的心理特点,从而更有效地进行教育。

(正确)10. 学前教育心理学只关注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不涉及其他年龄段。

(错误)四、简答题11. 简述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

学前教育心理学的主要研究任务包括:研究学前儿童的心理发展规律,探索影响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因素,为学前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支持,以及帮助解决学前儿童在心理发展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

五、论述题12. 论述学前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

学前教育心理学在实际教学中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帮助教师了解学前儿童的认知、情感、社会性等心理特点,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设计适宜的教育活动;利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评估教育活动的效果,及时调整教学策略;为家长提供科学的育儿指导,促进家庭与幼儿园的合作,共同促进学前儿童的全面发展。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044 学前教育心理学南京师范大学编(高纲号 0625)考试范围说明:此次考试范围为颜色标识的知识点部分,颜色不同代表考试的题型不同,具体如下:红色:名词解释蓝色:简答题绿色:综合运用紫色:论述第一章良好的教师心理特征及其培养(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心理学家对教师心理特征与其职业成就之间关系所做一些早期研究。

并对心理学研究和心理学知识在更新教师的教育观念以及提高教师的专业能力方面的作用有初步的认识。

(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学生对教师角色的心理期待;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教师的教学专长需要的知识和技能;教师的成长过程;如何尽快缩小新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的差距。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学生期望的教师社会角色(2)有效教师应具备的心理品质(3)罗森塔尔效应(p8)(4)教学效能感(p9)(5)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的差异(6)认知师徒制(p20)2、理解与应用(1)教师期望对学生的影响(2)缩小新教师和专家教师之间的差距(18)(3)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学(10)第二章学生素质及其心理发展(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和理解心理发展的含义,以及学生认知、人格发展的教育含义。

(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及其教育含义;人格的发展;自我意识的发展以及个体社会化与人格发展。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2)皮亚杰认知发展四阶段(32)(3)艾里克森人格发展八阶段理论(4)影响社会化的三个主要因素(5)人格(36)(6)自我概念(39)2、理解与应用(1)加涅的学生素质结构观的教育含义(36)(2)最近发展区理论及其教育含义(35)(3)自我意识发展对人格发展的影响(4)影响人格发展的社会化因素(42)第三章学生的个别差异(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着重了解学生在认知和性格两方面的个别差异以及这些差异的教育含义。

(二)课程内容本章介绍了认知方式的差异;认知能力差异(不作考试要求);认知结构的差异(不作考试要求);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性格的概念(不作考试要求);性格的个别差异;性格差异的鉴定(不作考试要求);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特殊儿童的概念;特殊儿童的类型;特殊儿童的流行率(不作考试要求);特殊儿童的教育。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学生认知方式差异的四种主要表现(2)学习困难(63)(2)特殊儿童的四种主要类型2、理解与应用(1)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2)性格差异的教育含义(60)(2)多元智能理论的教育意义(52)(3)特殊儿童特殊性的教育含义(65)第四章学习概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学习的定义,以及学习的分类及其教学含义,并能运用这些理论对真实的学习情境进行分类。

(二)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包括学习与学习研究概述;学习的分类及其教学含义。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学习的定义(72,哪些表现,是否属于学习,举例)(2)艾宾浩斯遗忘曲线(3)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81)(4)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和机械学习分类2、理解与运用(1)20世纪后期学习心理学的研究改变学习观的五个主题(78)(2)运用学习分类理论对真实学习情境进行分析第五章学习的过程和条件:认知领域的学习(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了解新知识习得的过程及其有关理论,并能初步应用这些理论分析真实教育、教学情境中的问题。

(二)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了学习的一般过程和条件;不同类型学习的特殊过程和条件;几种复杂知识学习的过程和条件(不作考试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学习过程和条件的信息加工观(2)建构主义学习观(91)(3)奥苏伯尔同化论(92,三种学习方式)(4)奥苏伯尔有意义学习的三个条件(94,举例说明如何促进有意义学习)(5)广义知识分类(96)(6)变式练习(97)(7)反省认知(8)并列结合学习(94)2、理解与应用(1)上位学习和下位学习(2)运用广义知识学习阶段与分类模型(第131页,图5-5)分析真实的幼儿学习过程。

(96)(3)促进辨别学习的技术(101)(4)塑造良好的认知结构,促进陈述性知识的迁移(5)运用智慧技能学习原理,促进智慧技能的学习和迁移(6)运用反省认知理论,促进策略性知识的学习和迁移第六章动作技能的学习(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了解动作技能的分类、动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以及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

(二)课程内容本章内容主要有动作技能学习概论;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言语指导、示范与练习;影响动作技能学习的因素:反馈。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动作技能的定义(117)(2)动作技能的学习(3)动作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120)(4)心理练习(5)反馈的分类(131)(6)固有反馈(131)(7)增补反馈(132)2、理解和运用(1)动作技能的分类(118)(2)言语指导(121)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3)示范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4)各种练习形式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5)反馈对动作技能学习的影响(6)能运用本章学到的知识,对学前儿童动作技能的教学提出建议和指导。

第七章态度和品德的学习(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了解态度与品德的性质和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

并探讨良好态度与品德的有效培养。

(二)课程内容本章内容主要包括态度与品德概述;态度与品德学习的过程和条件;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态度与品德(144)的性质(2)态度与品德的区别与联系(145)(3)柯尔伯格儿童道德判断三水平六阶段(153,启发意义)(4)影响态度与品德学习的心理条件(5)示范与观察学习(6)榜样示范(155)2、理解和运用(1)班杜拉社会认知理论对态度与品德形成的过程的解释(2)说服(153,有效说服的条件)(3)利用群体规定(3)角色扮演(4)价值判断(5)奖励与惩罚(159-160,认识与原则,包括莱泊外部奖励的研究及奖励后的运用方法)(6)态度与品德改变的过程第八章教学心理学概论(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如何在学习论与教学论之间建立联系,进而转化为教师进行课堂教学设计的技术。

(二)课程内容本章内容主要包括从学习论过度到教学论;目标导向的教学设计;反映目标导向教学设计的课时计划(不作考试要求)。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目标导向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主要环节(178)(2)教学、教学论(171)、教学心理学2、理解与运用(1)哲学取向的教学论(171,应用价值和主要局限)与科学心理学取向的教学论第九章教学目标的设置与陈述(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教学目标的功能,重点掌握进行良好陈述目标的能力。

(二)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教学目标的功能与指导教学目标设置的理论以及教学目标如何陈述。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教学目标的功能(188)(2)布卢姆知识、情感、动作技能领域目标分类(189)(3)概念性知识(190)(4)事实性知识(190)2、理解和运用(1)比较布卢姆教学目标分类和加涅学习结果分类的异同(2)马杰的行为目标(200)(题目:克服目标含糊性的三种理论方法,200)(3)内部过程与外显行为相结合的目标(4)表现性目标(5)良好陈述的目标的标准(196,基本原则及注意事项;能够提出问题并修改,为体育活动设置合适的目标)第十章教学任务分析(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重点要求能够运用有关理论对学前教育课堂教学实例进行任务分析。

(二)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任务分析概述;指导课堂教学任务分析的理论及其应用技术;不同领域的教学任务分析:实例研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理解与应用(1)任务分析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2)运用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指导真实的学前教学任务分析(3)运用奥苏伯尔的同化论分析真实的学前教学任务第十一章课堂教学过程、方法与技术设计(一)学习要求学习本章,了解基于新的学习论的课堂教学过程,并了解如何利用有关教学方法和技术来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效率。

(二)课程内容本章主要介绍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教学方法或技术的选择运用(不作考试要求);几种常用的教学方法与教材呈现技术及其评价。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六步三阶段教学模型(226)(2)先行组织者理论(3)讲演法(认识及适用条件)(4)教学过程(226)(5)符号标志(242)2、理解与应用(1)先行组织者的理论及其教学含义(239)(2)符号标志理论及其教学含义(3)附加问题理论及其教学含义(4)布鲁纳的发现教学法理论(244)及其教学含义(5)奥苏伯尔的讲解式教学法理论及其教学含义(6)罗杰斯的非指导性教学理论及其教学含义(7)奥斯本的脑激励法教学理论及其教学含义第十二章学习结果的测量、诊断与评价(不作考试要求)第十三章学习动机的激发(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了解动机的基本性质及其对学习活动的一般作用。

并重点了解和理解各种影响学习动机的内、外因素,以及相应的学习动机激励措施。

(二)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包括学习动机的概述;学习动机激发的内部条件;学习动机激发的外部条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动机(276)(2)马斯诺的需要层次理论(第276,图)(3)内部学习动机和外部学习动机(4)学习动机的三种构成成分(5)习得性无助感(283)(6)自我有效感(7)归因(8)附属的内驱力2、理解与应用(1)奥苏伯尔对成就动机的分类(278)(2)学习动机激发的内部条件(282)(3)焦虑水平对学习的影响(5)学习结果的反馈对学习的影响(6)外部奖励的使用(7)课堂目标结构对学习的影响第十四章课堂管理(一)学习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课堂管理的一般概念,并重点学习理解和应用课堂管理的相关理论。

(二)课程内容本章主要包括课堂管理概述;课堂群体的管理;课堂里的控制。

(三)考核知识点和考核要求1、识记(1)非正式群体(302)(2)群体凝聚力(3)群体规范(304)(4)教师的领导方式(5)问题行为(314)2、理解与应用(1)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300)(2)群体动力的利用(3)课堂行为问题的处置与矫正(314)(4)教师在课堂管理中的角色(5)莱泊外部奖励的研究及如何运用奖励,结合第五章的奖励(293,160)三、有关说明和实施要求(一)关于“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中的有关说明在大纲的考核要求中,提出了“识记”、“领会”、“运用”等三个能力层次的要求,它们的含义是:1、识记:要求应考者能够记忆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主要内容。

2、理解:要求应考者能够理解规定的有关知识点的内涵与外延,能够用自己的表达自己的对此知识的理解,加以说明或概括,或是能在具体的案例中按照自己对知识点的理解做出对此案例的推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