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

合集下载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

中国古代史一轮复习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高考知识点解读:1、概括中国传统主流文化思想的演变(1)开始创立:春秋时期,孔子提出“仁”的学说,主张在政治上“为政以德”。

将奴隶社会的道德标准、行为规范发展为“礼”。

(2)继承发展:战国时期,孟子把孔子“仁”的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荀子除强调“仁义”和“王道”外,又提出“舟水”说,并且综合法家和道家思想,提出了“礼法并施”的主张。

这样将儒家思想发展为诸子百家中的蔚然大宗。

(3)遭受重创:秦朝时,由于秦始皇焚书坑儒,使儒家思想遭受沉重打击。

(4)确立正统:西汉时,董仲舒糅合道家和阴阳五行家的思想,宣扬“天人感应”学说,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被汉武帝采纳,儒学开始成为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

(5)受到冲击:魏晋南北朝时期,三教并立,儒学受到佛教、道教的冲击。

(6)开始复兴:隋唐时期,在“三教合归儒”的主张下,儒学进一步吸收佛道精神,得到新的发展。

(7)继续发展:宋明时期儒学从佛教、道教中吸收有益成分,完成了理论化、思辩化的过程,形成新的儒学——理学。

(8)遭遇批判:明清时期,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儒学体系。

2、“百家争鸣”的含义、背景、主要派别及主要代表人、影响。

3、注意点:(1)“百家争鸣”出现的根本原因是:社会处于大变革时期。

(2)孔子和老子代表着没落的奴隶主贵族的利益,墨子代表着下层手工业者的利益,孟子、荀子代表地主阶级的利益。

(3)当时流行最广的两大学派是儒家和墨家。

(4)道家是学术流派,道教是宗教流派。

(5)韩非子的法家思想后来被秦王赢政所采用,主要是其主张建立中央集权和依法治国的思想迎合了赢政的需要。

(6)法家提出的“依法治国”的思想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利益,与我们今天强调的依法治国的本质是不一样的。

(7)“百家争鸣”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8)“百家争鸣”阶级基础中的“士”主要指的是新兴地主阶级。

孔子眼中的“礼”

孔子眼中的“礼”

从两千五百多年前走来,他谈仁,说义,讲礼,论孝。

他所说的核心是什么?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带我们走进孔子学说,走进这位老人的内心深处。

(在人们印象中孔子是深谙“中庸之道”的。

他做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

因此有人认为孔子一定是一个很圆滑的老好人,但是事实并非如此,孔子几乎在用一生的时间坚定的做着一件事,那就是:推行“周礼”。

因此人们一提起中国就会想到是礼仪之邦。

一提起礼,就会想到孔子。

但是,孔子也因此背负了保守甚至反动的骂名。

那么“周礼”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孔子所推行的礼究竟对我们现代的生活有什么启示呢?中国政法大学方尔加教授将为你论孔子眼中的礼。

)礼最初是人们在彼此交往中形成的一系列规范,礼是有不同层次的,有的礼是人类最一般的礼,人类最基本的规范,比如说,我们人与人之间平常交往中要遵守一些最基本的规范。

比如说,见到老人,要表现一种尊老的礼,在公共汽车上见到老人,要向老人让座,这是一种礼。

见到残疾人的时候或者见到病人的时候,应该要对病人表现出一种关心,从神态上、从语言上、从行为上,表现出对病人的一种爱护、关心,这些都是礼。

这是社会文明的一种表现,这种规范在远古时期就已经形成了。

在中国,最早的礼是用来祭祀神时的器物和仪式程序的规定。

到了周代,就形成了一个比较完备的礼的制度。

概括讲,包括礼义、礼仪或礼节、礼俗三个层面。

礼义是抽象的礼的道德准则;礼仪或礼节是具体的礼乐制度,大到政治、军事,小到穿衣、吃饭、摆设几乎无所不包。

这些礼仪都是本着忠、孝、信、义等准则,目的是为了区别人与人之间的贵贱和长幼。

礼俗就是周人的社会风俗和道德习惯,他比礼节更细,更繁琐。

到了孔子生活的年代,人们已经逐渐不再遵守周朝时期的“礼”了,所以孔子在积极推行周礼。

孔子这个思想提倡礼,注重人际交往之间基本的准则。

对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影响非常大。

所以现在世界称我们中华民族“礼仪之邦”,西方人看我们中华民族彬彬有礼、温文尔雅。

我们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5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5篇

关于《论语》读后感500字5篇不论是“品三国”,还是“论语、庄子心得”,都是他们对古代文化典籍的一种个人化解读和翻译。

下面是小编整理的论语读后感500字,欢迎阅读。

论语读后感500字一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

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

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

孔子在教导弟子的时候,总是言传身教,因材之异而施教。

也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弟子体会到什么是“仁”。

或许后来孔子死了,他的弟子也老了,再传弟子为了能让后人能够受到如师在侧般的指导,才从先师的生活中截出一个个片断,整理出一部《论语》。

(当然,这纯属我的想象,没有什么依据) 正是因为《论语》来自生活,是生活鲜活的再现,所以我们才应该用一种独特的方法去读它。

个人认为,与其风格比较像的一部书是晋代的《世说新语》。

我们怎样读《世说新语》的?我想大多数人如果不是出于学术目的(例如需要写一篇论文或读书报道什么的),一定不会去分析它的中心,分析某段话是多么曲折地表达了一个多么深刻的学术理论——我们大都会把它当成一种生活的纪录,以一种闲心来读它。

我觉得,其实闲谈的心境才是最适合读这样的书的。

读到会意处,拊掌一笑,自然就理解了他要表达什么。

或许比条条框框地分析加分解来得好一些。

当然,这是读书的高境界。

我做不到。

若要用一句话来归纳《论语》讲了什么,我觉得应该是“如何做人”。

做人和做学问是不同的。

做学问也许还能在纸上做,做人却只能到生活中去做了。

读教人做人的书,自然要放到生活中去读而不是仅仅在纸上读,到故纸堆中去寻找疑问的解答。

论语读后感500字二我觉得,在道德方面,东方更重视实践而不是理论。

老子说:“圣人行不言之教”。

道德更多的不是用来讲的,也讲不出来。

所以论语中“仁”字凡一百零九见(《论语通译》,人民文学出版社,徐志刚,序P3),但却通篇没有定论。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读书笔记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读书笔记

《论语》中的孔子思想摘要:论语一书是由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编撰而成,成书约在战国时期。

论语中的“论”是编排的意思,“语”是语言的意思,“论语”就是把孔子师生的言谈记录下来的意思。

全书共有20篇,每篇由数量不等的语段组成,一段话为一章,全书共有492章,约13000多字。

《论语》作为记载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孔子及其门人言行的书,内容丰富,思想精要而言简意赅,涉及人类社会生活中立身行事,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学习与成就君子人格的关系等诸多方面的问题。

关键词:仁有教无类一、博大的智慧,精妙的语言“仁”,是孔子全部思想的核心,既是孔子理想中最高的政治原则,又是最高的道德准则。

其“仁”意义宽泛,它包括忠、恕、孝、悌、智、恭、信、等道德观念,但其最基本的内涵有两个:“克己复礼为仁”,即克服不符合周礼的行为。

他非常不满当时社会的混乱局面,谴责社会生活中各种违礼的行为。

为了维护周礼,孔子提出“正名”的主张,要求一个人的言行必须与其身份地位相符。

认为一个人如果视听言行都符合“礼”的规定,也就实现了“克己复礼”,体现了“仁”。

“仁者爱人”,说处理人际关系时,应该彼此有爱心,推己及人。

你希望别人怎么对待自己,自己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将心比心。

也就是说,孔子是主张人与人之间要互相尊重、信任和同情,谁能做到这点,就是做到了“仁”。

孔子不仅是伟大的思想家,而且是伟大的教育家。

在教育方面主张“有教无类”,即主张无论社会地位高低贵贱,每个人都应该有受教育的机会。

孔子打破了管办学校,平民百姓不受教育的局面。

打破陈规,第一次创办私学。

在有生之年,从未停止过教育平民化的努力。

在这个过程中他收取学费很低,只要十条干肉,在普通人的承受范围。

因此,他的学生便从鲁、卫、齐、宋、秦等各国源源不断的涌来。

据考察,孔子门下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但除了司马牛和南宫敬叔之外,其余学生都出生贫寒在其努力下,教育平民化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使大批受过私学教育的人进入了上流社会,从而动摇了上流社会的世袭制度,为后来战国时代的“百家争鸣”定了基础。

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doc

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doc

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是什么孔子的礼学思想内容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尊崇的文化,也是我国礼文化的奠基石。

孔子的礼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首先是克己复礼,要看一个人的文化素质修养及所谓的家教,那就要观察他平时的行为交往,礼一般都是隐蕴其之中。

懂得克制自己的行为,在礼的范围内做规范的事,从而使自己成为一个有学识、有内涵的人。

在自尊的基础上还要学会尊重理解他人,懂礼用礼是必不可缺的,这是前提条件。

其次以和为贵,一个人有修养内涵还不都,在人人往来的社会环境中,以礼待人,以礼和人,特是极其重要的。

家庭、社会,上至国家,最重要的就是一个和。

俗话说家和万事兴,家庭和谐了,人人交往和谐相处,社会也会跟着和谐,国家就会达到一个太平盛世的境界。

最后是以礼治国,生活在春秋末期的孔子,拯救和恢复西周的礼一直是他的梦想和追求,他主张以礼治人,以礼服人,反对法治,他相信道德的力量比刑法更有说服力,更能使人民信服。

这一思想在他的种种行为中皆有体现。

孔子的礼一直是我们推崇的文化,礼从古存留至今,是一种摸不着看得到的文化。

它对我们生活文化乃至方方面面都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孔子问礼于老子的故事在《史记》、《庄子》、《礼记》中都有记载,《庄子》的相关文字如下,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之沛见老聃。

这里记载孔子往南去到老子的隐居地沛地去求教学问。

老子见到孔子不远千里前来求教自己,很高兴的接待了孔子并与他彻夜长谈。

孔子在沛地求教了老子几日,深觉受益匪浅,临行归鲁之时。

老子相送,告诫孔子不讥人非,不扬人恶,孔子恭谨受教。

相送到黄河边,孔子望着滚滚黄河感慨道: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感叹岁月的流逝不止,人生死后去往何方。

老子则以道家思想回应人生天地之间,乃与天地一体也,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要贪婪的追求功名利禄就不会迷失自己,徒生烦恼。

孔子向老子解释自己是忧虑国家不行仁义,百姓不能安乐,人生短暂,不能为国家万民做出贡献。

老子则说:天地运行自有规律,这都是自然发展的结果,行仁义安天下,这是自然而然会发生的事情,又何必劳烦人为自然担忧呢。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

孔子的思想精髓_孔子思想精髓内容介绍孔子思想的精髓很多,可从各个不同角度上说。

有的从政治、经济、哲学、教育几个方面来说,有的从治国的角度来说,有的从具体哪一方面来说。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思想的精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思想的精髓1.忠孝爱国孝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

孔子的弟子有子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孝是“仁”的根本。

父母对自己生养教育、充满爱抚,每个人都应对父母孝敬。

“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首先做到自身和谐。

一个对父母孝、对兄弟悌的人,便使家庭和睦,“家和万事兴”。

对父母尽孝的人,对朋友也会讲诚信、仁爱,社会便会和谐。

孝是小忠,忠是大孝,自古“忠臣出于孝子之门”;孝敬父母自然忠于国家。

因此孝是社会和谐的基础。

孔子多次讲孝,指导弟子曾参作《孝经》,孝成为每个人必备的优良品德。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从来提倡爱国主义。

孔子从来爱自己的国家,建设自己的国家。

他被迫离开鲁国时,一步三回头,临走前边走边吟诗,表达对自己国家的怀念。

爱国是大节,是孔子及儒家的一贯主张。

2.爱民利民孔子及儒家从来强调以人为本。

孔子反对当时的奴隶殉葬,连制成陶俑殉葬,也愤怒地说“始作俑者,其无后乎!”因为它亵渎了人的尊严。

在孔子整理的《尚书》中早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他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重视人的力量,他主张爱民利民,“养民也惠”,“使民也义”、“使民以时”。

反对统治者对民苛征暴敛,他还主张当权者应说到办到,取信于民。

因为民最有力量,是真正的铜墙铁壁。

孔子爱民还有一项内容,就是教民。

除正规的教育外,强调对民的教化,经常的教育,各种形式的教育,从而提高人民的素质,而不是不加教育,出了事怨民众,也不是不加训练让民众去打仗白白送死。

到了孟子,说“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一说法,更是对孔子爱民、利民、重民思想的发展。

3.疑天远鬼就是对天怀疑、对鬼神疏远。

孔子所说的“天命”,系指自然界及社会上的规律而言,他说自己“五十而知天命”,就是到了五十岁时就对事物的规律了解了。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中国古代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对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在礼节中,孔子看到了一个人如何通过行为来表现出其尊重他人、爱护他人和回报他人的能力,成为了一个坚守传统礼仪规范的人,树立起一个高于一切声誉或爆炸的能力、品格、道德的行为模式,被世人看作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人格魅力的典范。

本文将从礼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的教育方法以及当代价值三个方面对孔子的礼学思想进行阐述。

一、礼学思想的核心内容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以人为中心的,强调了品格道德素质的培养和强化。

他将“礼”的范畴不仅限于个人行为的规范,更关注社会群体的和谐,特别强调君子和士人之间的互动和关系,认为在一个和谐、尊敬和平等的关系中,人们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价值。

他认为,通过一系列仪式来展现对自己和对别人的尊重,是建立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之一。

此外,还重视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发扬,提出“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即“学习优秀的文化遗产,传承优秀的文化传统,方能够上升到更高层次的文化思维和情感”的理念。

二、孔子的教育方法孔子的教育方法也是他礼学思想的具体体现,他主张“以德育人”,注重塑造学生的品格和道德,培养学生做有责任感、有担当的人。

他不仅鼓励学生勤学笃行,还主张对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关注和辅导,对学生进行激发其潜能的引导,让学生更加自觉地拥有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向上的精神风貌。

此外,孔子强调学生与师生关系的互动,注重师生之间的信任、尊重和信赖,通过良好的师生关系来促进教育的成功。

孔子的礼学思想在当今社会广泛应用且受到很高的评价。

首先,他的礼仪思想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文化资源,在传承和发扬中找到一种融合中华传统文化及现代文明的新思路和新方法,使中华文化得以在发展和变革中焕发出更加生机勃勃的面貌。

其次,他的教育理念让教育成为一项对个人和社会具有深远影响的事业,在现代教育管理、教育政策制定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发展和应用。

关于孔子仁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孔子仁学的几个基本问题

关于孔子仁学的几个基本问题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明确规定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公民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现依据有关资料,就孔子仁学的几个问题予以阐释,以期对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所启迪和借鉴。

主要涵义仁,原指一种道德品格。

春秋时期,经孔子的改造与创新,成为一种仁学体系。

孔子从伦理学的角度,把仁改造成为包括和统率各种道德品质的最高道德品格和道德境界,从而创立了以仁为中心的伦理学体系。

在孔子的仁中,包括“恭”、“宽”、“信”、“敏”、“惠”、“勇”、“智”、“孝弟”、“刚”、“毅”、“木”、“讷”、“敬”、“忠”、“恕”、“直”、“义”、“逊”、“好学”等。

“仁”的涵义虽是多重的,但从孔子不同角度的阐释中,其主要涵义是:第一,爱人。

《中庸》说:“仁者,人也。

”就是说,只有仁者才为人,不仁之人不成其为人。

作为仁者,首先要爱人。

他把爱人看成是人生的一种美德。

有一段文字记载说明他十分爱惜人、关心人。

“厩焚。

子退朝,曰:‘伤人乎?’不问马。

”(《论语·乡党》)不具有“爱人”的思想,就不可能达到“仁”的标准。

所以“爱人”是“仁”的本质、核心和第一要义。

第二,忠恕。

孔子认为,要做到真正的“爱人”,就要行忠恕之道。

因此,他把“忠恕”作为体现、实现“仁”的两个方面加以明确。

孔子所讲的“忠”,既是端正思想、态度,“君子求诸己”,搞好己与人的关系,极力把事情办好,不要“求诸人”、自欺欺人,又是以己为人、成事、成人的奉献精神;孔子的“恕”是“推己及人”,即以己之心去推度人心,一方面推己所欲,给人之欲,一方面己之不欲,不强加于人,要设身处地地为别人着想。

做到了“忠恕”,便是行仁道了。

这是处人、处事和自处的一种尺度。

第三,志向。

孔子认为,人生的意义在于实践人伦道德,实现人生理想,完善人生价值,做一个“志士仁人”,所以人要有志向。

所谓志向,就是“成仁”。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多次讲到这个问题,如:“仁者安仁,知者利仁”;“苟志于仁矣,无恶也”;“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足与议也”;“朝闻道,夕可死矣”。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

论孔子思想中的“礼”与“仁”(梅珍生)梅珍生摘要: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

如果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可以看到孔子对礼的重视,包括对于礼的外在形式与礼的本质两个方面,“礼后”而成人的人性锻造价值,文质彬彬的君子人格完成的内容,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关键词:孔子;儒学;礼与仁;理想人格在现有的研究中,孔子思想有两个关键词,一个是“礼”,一个是“仁”,它们何者是主,何者是从,或者说它们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一直为孔子思想阐释中的基本问题。

本文试图从“礼”的基本结构来定位礼与仁的关系,为人们把握孔子思想提供一个有别于传统研究的视角,以此就教于方家。

据统计,《论语》中论及“礼”的材料,共有七十五条,以至常见有孔子的思想以礼为核心的说法。

由于“仁”在《论语》中同样居于主导位,《论语》一万一千柒百零五个字中,仁字就有一百零五个,据此不少人又断言孔子之学就是仁学,孔子及其门人所追求和实行的,都是围绕“仁”而展开的。

但是,我们若从探寻人的本质以及礼的本质问题入手,重新审视仁与礼在孔子思想中的地位,就可以发现仁与礼是统一的整体,它们共同地规定了人之为人的本质,即仁的内容和礼的形式的统一。

而从礼的本质看,仁与礼在不同程度上又代表了礼的两个层面,即礼之文和礼之质。

在孔子那里,礼通常指礼文,而仁则是礼之本或礼之质。

他追求礼的文质统一,就是为了在把握礼的本质中再现人的本质。

一、礼之文的层次孔子作为周礼的向往者,他首先是一个注重礼的形式即“礼之文”的人。

他对礼文的重视,为同时代人所侧目。

春秋时,“讥礼文烦碎者盖始于晏婴,其沮齐景公封孔子,以为孔子盛容饰,繁登降之礼,趋咩之节,累世不能殚其学,当年不能究其礼。

”[1]对礼文的过分重视,甚至成了他仕途受阻的主要原由。

孔子的思想2

孔子的思想2

孔子的思想核心1.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五讲四美”、“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如果我们抛弃了孔子的“仁学”理论,天天批判“仁政”,鼓吹“己所不欲要施于人”,提倡什么“与人奋斗其乐无穷”,那么你能真止地“尊重他人”吗?你能真正地爱护别人吗?所以任何对人们的社会规范的具体要求它都必须有—套伦理学理论作支撑,而这套伦理学理论又是内传统积累而成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儒家思想

儒家思想

一:儒家思想的发展历程(1)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他提出“仁”,具有古典人道主义的性质:主张“礼”,维护周礼这是孔子政治思想中的保守部分。

(2)孟子是战国时期儒家的代表,他主张施行仁政,并提出“民贵君轻”思想;主张“政在得民”,反对苛政;主张给农民一定的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

(3)西汉的董仲舒以儒学为基础,以阴阳五行为框架,兼采诸子百家,建立起新儒学。

其核心是“天人感应”,“君权神授”。

(4)魏晋之际出现的玄学用老庄思想解释儒家的易经,这是为士族辩护的一种消极思想。

《周易》、《老子》、《庄子》称之为“三玄”。

(5)唐朝中期的儒学大师韩愈,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道的观点。

(6)理学是以儒家思想为基础,吸收佛教和道教思想形成的新儒学,是宋代主要的哲学思想。

(7)明中叶的王阳明反对朱熹把心与理视为两种事物的观点,创立与朱熹相对立的主观唯心主义理论——心学。

理学由客观唯心主义向主观唯心主义演变,说明它已经走到极端。

(8)元朝的邓牧著书大胆否定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其非君思想,对明清进步思想家有一定影响。

(9)明朝李贽是明后期“异端”进步思想家,他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揭露道学的虚伪,反对歧视妇女和压抑商人。

(10)明末清初:黄宗羲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激烈的批判,提倡“法治”反对“人治”,反对重农抑商。

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主张把学术研究与解决社会问题结合起来,力图扭转明末不切实际的学风。

著《天下郡国利病书》,他提倡“实学”的目的在于批判理学,反对君主专制政治。

王夫之是一位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认为“气”是物质实体,“理”是客观规律;提出“气者,理之依也”和“天下惟器”的唯物主义观点,他还否定理学家主静的形而上学思想。

二:儒家思想的现实意义1、自强不息孔子的一生是奋斗的一生,年轻时,他好学上进,不断进德修业。

他的政治思想形成后,便为实现自己的主张孜孜以求。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孔子的礼学思想及其当代价值1. 引言1.1 介绍孔子及其礼学思想孔子(约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被后人尊称为“至圣先师”。

他提出的礼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社会和人们的生活产生了深远影响。

孔子的礼学思想强调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尊重、尊重传统、秩序规范等观念,提倡“礼”、“乐”等传统美德。

他认为通过遵循礼节和规范,可以实现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促进社会秩序的稳定。

孔子强调了道德修养和人格完善的重要性,提倡做一个有礼貌、有道德、有胸怀的人。

孔子的礼学思想注重培养人的品德修养和社会责任感,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认为一个人只有自身品德高尚,家庭和睦,国家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太平。

他认为礼乐是治理国家的重要手段,可以教化人心,调节人际关系,构建和谐社会。

在当代社会,孔子的礼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可以通过学习孔子的思想,提升自身修养和道德水平,增强人际交往的能力,营造和谐社会关系。

孔子的思想可以引导我们走向更加和谐、稳定和美好的社会。

1.2 探讨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当代的启示孔子的礼学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当代社会的启示具有深远意义。

在当今社会,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社会关系的复杂化,孔子的礼学思想仍然具有重要价值。

孔子的礼学强调个体修养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问题,如家庭关系、职场关系等。

孔子的礼学提倡尊重他人、宽容包容,注重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和沟通,对于缓解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有着积极的作用。

孔子的礼学强调礼乐的教化作用。

在当代社会中,人们面临着各种各样的诱惑和挑战,对于价值观念的迷失和人性的扭曲问题比较突出。

孔子的礼学始终强调道德修养和人格塑造,通过学习礼乐,可以提高个体的修养和素质,引导人们远离邪恶、向善行事,为社会稳定和谐提供了深刻启示。

孔子的礼学思想对当代社会具有积极启示和指导意义。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 Word版含答案

2019-2020学年历史北师大版选修4学案:第二章 第一节 中国古代圣人孔子 Word版含答案

一节中国古代圣人孔子课程标准学习目标了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探讨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求学与办学.自幼勤奋好学1)宋国贵族后裔,迁居陬邑城里的阙里,自幼与母亲相依为命,养成勤奋好学的习惯。

2)利用各种机会,认真学习周礼,前往东周京师洛邑,向史官老子请教礼制。

向郯国之君郯子请教古代的官制,向鲁国乐官师襄子学琴。

3)精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对《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典籍了如指掌。

.兴办私学1)历程:30来岁开始聚徒讲学,办起私学,坚持终生。

2)在教学思想上,主张“有教无类”。

在教学方法上,主张因材施教和启发式教学。

在学习方法上,强调学思结合,“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等。

3)教学内容:以“六艺”为内容,以“六经”为教材,培养学生的知识、技能与美德。

4)成就:一生执教,“弟子三千,贤人七十有二”,对当时和后世中国的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进步,特别是对孔子思想的传播和儒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创立儒学.创立:春秋晚期是一个社会失序、“礼崩乐坏”的时代,孔子在继承传统文化的基础上,创立了融政治、伦理为一体的儒家学说。

.思想主张1)要实现天下太平,必须“礼乐征伐自天子出”,为此须先“正名”,即恢复周礼。

2)思想核心是“仁”,“仁”就是“爱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从“礼”的角度来说,他认为“克己复礼为仁”。

把“德”治与“礼”治结合起来,形成以德治国、以德化民的政治伦理思想。

3)主张“爱民”“富民”“教民”“化民”和“安民”。

.意义:经西汉儒学家董仲舒建议,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成为中国封建文化的正统,成为统治者“治国理民”的工具。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

孔子的文艺思想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鲁国人,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是我国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也是第一位重要的文学理论批评家。

孔子的思想学说主要体现在《论语》一书中。

《论语》是最早的一部语录体儒家经典,书中记录了孔子和他的弟子以及再传弟子的言论和行动。

孔子的思想学说零星地体现在其言论之中。

孔子主张“君子不器”,也就是主张通才。

孔子本人就是一位文化通才,其思想学说涉及了政治、伦理、哲学、经济、教育、文艺等诸多领域。

搜集整理《论语》中涉及文学(或文学艺术)的文献材料,就可以发现孔子的文艺思想丰富而系统,涉及到了文艺理论的许多和命题领域。

以下,是我们综合我们所翻阅的所有与孔子的文艺思想有关的资料,从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继承与发展、评价以及对现代的影响等几个方面进行的系统的整理和分析。

一、孔子文艺思想的主要内容孔子的文学思想以“诗教”为中心,强调文学要为政治教化服务,认为文学是以仁义礼乐教化百姓的最好手段。

孔子的文学理论批评是以对《诗经》的评论为主而展开的。

“诗教”之说见于《礼记.经解》篇:“孔子曰:入其国,其教可之也。

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

”孔子关于文艺的一系列论述都是围绕“诗教”而展开的。

下面我们从五个方面来加以论述。

(一)文艺与道德修养、政治外交活动的关系1、文艺与道德修养的关系:“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论语·泰伯篇》载,孔子在论述人的道德品质修养时提出了“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的基本原则,他认为诗、礼、乐是人们进行以“仁“为中心的道德修养的几个必经阶段。

孔子生活的时代, 是一个诗与乐的时代。

他的“博于诗书”、“察于礼乐” , 不仅与时代有关, 还由于他对诗、乐有一种过于他人的自觉意识和强烈的使命感。

春秋末季, 周室衰微, 礼崩乐坏, 而倡言“克己复礼”坚决维护周代礼乐制度的孔子, 为“使整个社会按照以仁为内容、礼为形式的轨道运行” ,(匡亚明《孔子评传》)中就明确地把诗、乐与礼紧紧联夸一起,执着地要求诗、乐为礼来服务。

孔子思想

孔子思想

一、孔子思想: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二、孔子生平: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人。

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历史名人之一。

由于孔子刚出生时头顶的中间凹下;又因孔子的母亲曾去尼丘山祈祷,然后怀下孔子,故起名为丘,字仲尼(仲为第二的意思)。

孔子极为聪明好学,二十岁时候,就已经非常渊博,被当时人称赞为“博学好礼”。

孔子青年时代曾做过“委吏”(管理仓库的小官)、“乘田”(管理牧场的小官),事无大小,均能做到近乎完美。

由于孔子超凡的能力和学识,很快得到不断提拔。

到孔子五十一岁的时候,被任命为中都宰(相当于现在的市长),政绩非常显著;一年后升任司空(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长),后又升任大司寇(相当于今天的公安部长兼监察部长兼职最高人民法院院长);五十六岁时,又升任代理宰相,兼管外交事务。

孔子执政仅三个月,鲁国内政外交等各个方面就均大有起色,国家实力大增,百姓安居乐业,各守礼法,社会秩序非常好(史书上称“路不拾遗,夜不闭户”),奸佞之人和刁民纷纷出逃;同时,孔子还通过外交手段,逼迫齐国将在战争中侵略鲁国的大片领地还给了鲁国。

后孔子离开鲁国周游列国,虽然大多数时候都受到了国君的礼遇,但由于孔子坚持的政治理想与当时急功近利的“霸道”不相符合,历经十四载不得重用。

由于种种原因,孔子在政治上没有过大的作为。

政治上的不得意,使孔子可将很大一部分精力用在教育事业上。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

第1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学案(含答案)第第1课课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孔子目标导航1.了解孔子追求礼乐的一生,归纳孔子一生追求的主要目标。

2.掌握孔子的基本思想观点和政治主张,孔子在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认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3.分析孔子思想的核心,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探究孔子在中国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孔子其人春秋时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青年好学,30岁时精通六艺,35岁时收徒授课,55岁因政治抱负难以实现曾周游列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68岁回到鲁国,专心从事教育和古典文献的整理,其言论被辑录在论语一书中。

思维点拨孔子生活在宗法分封制日趋崩溃.奴隶社会不断瓦解的春秋时期,一生大致经历了幼年学礼.从政失败.周游列国.献身文教四个阶段。

二.儒家学派的创始人1.背景1春秋时代,社会动荡,私人讲学风气开始有所发展。

2春秋晚期,孔子兴办私学,创立儒家学派。

2.思想主张1“礼”的思想礼即周礼,其主要内容首先是尊尊,其次是亲亲。

出于对春秋晚期“礼崩乐坏”的不满,提出“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即提倡周礼的贵贱有序。

为维护周礼,孔子还提出“正名”的思想,使社会等级化.秩序化。

史论要旨孔子推崇周礼,恢复周礼,实质是维护摇摇欲坠的奴隶社会的规范制度,体现了其思想保守的方面;孔子主张恢复周礼的目的是追求统一安定.和谐有序的社会局面,使人们生活安定,有积极意义。

2“仁”的思想“仁”首先是“爱人”,仁爱建立在自然感情基础之上,应有差别;其次是行“忠恕”之道,强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3“礼”与“仁”的关系中庸推崇礼与仁相结合的理想社会,使社会依礼而有严格的等级和上下尊卑的界限;依仁而使人人有爱心,不使有差别的等级走向对抗。

重点精讲对中庸思想的认识“中庸”的本意是“去其两端,取其中而用之”,也就是去除偏激,选择正确的道路。

它体现的是端庄沉稳.守善持中的博大气魄和坚定信念。

论语中的礼--论语中礼的概括、总结

论语中的礼--论语中礼的概括、总结

论语中的礼礼学是孔子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

孔子在当时的鲁国曾以知礼闻名,连执政大臣孟僖子也曾命其二子“事之而学礼焉,以定其位”(《左传·昭公七年》)。

孔子自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

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论语·八佾》)。

孔门弟子还记述道:“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子所雅言,诗、书、执礼,皆雅言也”(《述而》)。

文指诗书礼乐,行主要是行礼,亦即执礼。

所以司马迁概括说:“孔子以诗书礼乐教,弟子盖三千焉”(《史记·孔子世家》)。

礼学无疑是孔子毕生从事的主要课题,也是孔门教学的重点内容之一。

那么,礼又是什么呢?简而言之,礼就是传统的社会规范或准则。

在当时孔子所宣扬的,主要是西周以来君主等级制社会的基本原则和体制。

所以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为政》)。

他的学生子贡也说:“文武之道未坠于地,在人,贤者识其大者,不贤者识其小者。

莫不有文武之道焉,夫子焉不学,而亦何常师之有!”(《子张》)这种可以传之百世的周礼,经孔子向各方面学来而集中整理,便构成孔子的礼学。

它是西周以来传统的君主等级制社会的规范准则,从国家大事、社会活动以至个人日常生活,无不包括在内。

因而作为一个社会的人,他的一切言行,无不受到礼的制约,所以说“不学礼,无以立”(《季氏》),如不学习遵照社会的规范准则活动,人们便无法在这个社会立足。

《左传·僖公十二年》记:“齐侯使管夷吾平戎于王,……王以上卿之礼飨管仲。

管仲辞曰:臣贱有司也,有天子之二守国、高在。

……管仲受下卿之礼而还。

君子曰:管氏之世祀也宜哉!”这是在聘享中恭谨谦让以礼自持的事例。

同书《襄公七年》记:“卫孙文子来聘。

……公登亦登。

叔孙穆子相,趋进曰:诸侯之会,寡君未尝后卫君。

今吾子不后寡君,寡君未知所过,吾子其少安。

孙子无辞,亦无悛容。

穆叔曰:孙子必亡。

”那便是在聘享中骄横失礼而站错了自己应有位置的例子。

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主张

孔子的思想主张孔子是儒家创始人,他的思想核心是“仁”“礼”。

“仁”的主张是“仁者爱人”,这一主张是要求统治阶级体察民情,反对苛政。

孔子认为,要实现“爱人”,还要遵循“忠恕”之道,就是“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要求。

“礼”的主张是“克己复礼”,就是说要克制自己,使自己符合“礼”要求,孔子追求的“礼”是西周的等级名分制度,孔子还进一步提出了“正名”的主张,就是校正等级秩序,达到贵贱有序。

这体现了他政治思想保守一面。

例如,我们现在提倡要“尊重他人”,“精神文明”等等,如果不把它和长久影响中国社会的伦理思想体系联系起来,那怎么能让它有个根基呢?“尊重他人”(“爱他人”)这样的道德观念正是和儒家的“仁学”相联系的。

这里不能全面的讨沦儒家的伦理问题,它无疑有许多方面已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要求,但它的核心内容“爱人”思想无论如何是我们今天仍应继承和发挥的。

照我看,孔子把“仁”解释为“爱人”,是基于“亲亲”思想,《中庸》引孔子的话说:“仁音,人也,亲亲为大。

”《论语。

学而》:“有子曰:…’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爱人”并不是凭空产生的,它是从爱自己的亲人出发,是爱人的基础,但是“为仁”不是仅止在“亲亲”上,而必须“推已及人”,要作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而要作到这一点并不容易。

得把“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的“忠恕之道”作为“为仁”的准则。

如果要把“仁”(“仁政”)推广到整个社会,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克已复礼曰仁,—日克已复礼,大下归仁。

为仁由已,而由人乎!”我认为,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常有误。

(我自已过去的解释也不正确。

)对“克己复礼”的解释,往往把“克己”与“复礼”解释为平列的两个相对的方面,我认为这不合孔子的思想。

所谓“克己复礼”是说,在“克己”基础上的“复礼”才叫“仁”。

“仁”是人作人的内在品质,“克己”是要靠人对自身内在品质(即“爱人”的品德)的自觉:“礼”是人的行为的外在的礼仪规范,它的作用是为了调节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礼之用,和为贵”。

“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

“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

“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周礼”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

如何对待“周礼”,这个问题正表‎现了孔子作为‎从奴隶主贵族‎转化的封建主‎阶级思想家的‎特性,特别是表现这‎个阶层的保守‎性一面。

孔子不仅和旧‎制度旧思想有‎着联系,而且他能意识‎到“礼”作为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对于新起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同样是需要的‎,如果没有这一‎套等级制度,他们也无法统‎治下去。

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有一次他谈到‎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八佾”是六十四人的‎舞乐,本是西周天子‎用的,而身为天子下‎面的大夫季氏‎竟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在孔子看来当‎然是“不可忍”的。

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哀‎公,请求哀公出兵‎讨伐陈恒。

“臣弑君”当然是最严重‎的“犯上作乱”,这种破坏“礼”的行为更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了。

为什么孔子这‎样地维护“礼”呢?因为在他看来‎:“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

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破坏了‎,那岂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当然是不行‎的。

所以当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时,他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这就是他的“正名”思想。

景公听了之后‎说:“讲得真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论语·颜渊》)齐景公倒是很‎坦白,公然把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礼”的作用,同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

“正名”就是要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不能有非分之‎想。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看来,在统治阶级内‎部如果人人都‎按照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就能长治‎久安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礼”──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
“周礼”是西周以来奴隶制上层建筑的集中表现,它是用来维护奴隶制的上下尊卑的等级关系的。

如何对待“周礼”,这个问题正表现了孔子作为从奴隶主贵族转化的封建主阶级思想家的特性,特别是表现这个阶层的保守性一面。

孔子不仅和旧制度旧思想有着联系,而且他能意识到“礼”作为一种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对于新起的封建地主阶级也同样是需要的,如果没有这一套等级制度,他们也无法统治下去。

因此,孔子对春秋末期的“礼坏乐崩”抱着惋惜的态度,把破坏礼的行为看成是不可容忍的事情。

有一次他谈到季氏,说:“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论语·八佾》)“八佾”是六十四人的舞乐,本是西周天子用的,而身为天子下面的大夫季氏竟用六十四人在庭院中奏乐舞蹈,在孔子看来当然是“不可忍”的。

陈恒杀了齐简公,孔子斋戒沐浴而后朝见鲁哀公,请求哀公出兵讨伐陈恒。

“臣弑君”当然是最严重的“犯上作乱”,这种破坏“礼”的行为更是孔子所不能容忍的了。

为什么孔子这样地维护“礼”呢?因为在他看来:“不知礼,无以立”(《论语·尧曰》),意思是说如果不懂得“礼”,不按“礼”来办事,那就无法进行统治。

上下尊卑的等级制度破坏了,那岂不“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了?这当然是不行的。

所以当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时,他说:“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要像个子”,这就是他的“正名”思想。

景公听了之后说:“讲得真对呀!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有粮食,我能吃得着吗?”(《论语·颜渊》)齐景公倒是很坦白,公然把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礼”的作用,同他自己的切身利害联系起来。

“正名”就是要不同等级地位的人,都要安于他们已有的社会地位,不能有非分之想。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又说:“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孔子看来,在统治阶级内部如果人人都按照他的社会地位去做应该做的事,那么就没有什么你争我夺,社会就能长治久安了。

所以处理统治阶级内部关系的原则应该是“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论语·八佾》)如果统治阶级都能按“礼”办事,对老百姓的统治也就好办了,这就是孔子说的:“上好礼,民易使”,“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论语·雍也》)孔子这样的看重“礼”,完全是为了要维护上下尊卑的等级制,但是他不了解也不可能了解“等级制”不仅是奴隶社会的特征,也是封建社会的特征,在当时的条件下不加区别地维护它,客观上是有利于奴隶主贵族保持其统治地位的,这就是孔子思想中保守的一面。

到封建社会,封建统治者自然也要维护其封建等级制,因此孔子这一套“约之以礼”、“正名”、维护上下尊卑等级制的思想,很快就成了我国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这也是孔子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的一个重要原因。

孔子在春秋末期“礼坏乐崩”的情况下要来维护“礼”,如果不给“礼”注入某些新的意义,那他不仅不能成为一个有影响的思想家,而且更不可能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圣人。

在春秋末期,天下大乱,奴隶和平民的暴动和奴隶的逃亡当然很严重,但是“臣弑其君”,“子弑其父”的也很普遍。

据记载,在春秋时期
“弑君三十六,亡国五十二,诸侯奔走不得保其社稷者不可胜数”。

可见在当时破坏“礼”制的并不仅仅是奴隶和平民,而往往就是统治阶级自己。

孔子看到了这一情况,并深以为虑。

在他看来,光维护“礼”的一些形式是不能真正维持社会秩序。

所以必须给“礼”以某些新的意义。

孔子给了“礼”什么样的新意义呢?这就是他认为“礼”必须和“仁”相联系,他说:“人而不仁,如礼何?”(《论语·八佾》),人如果没有“仁”的品德,“礼”又有什么用呢?他反对把“礼”只当成一种形式,他说:“礼云礼云,玉帛云乎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论语·阳货》)这是说,如果有礼无仁,就等于把礼和礼的作用相近的乐,变成普通的玉帛和钟鼓之类的形式,失去了它真正的作用。

关于用仁去解释礼的问题,有一次子夏问孔子:“‘有酒涡的脸笑得美呀,黑白分明的眼流转得媚呀,洁白的底子上画着花卉呀。

’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先有白底子,然后画花。

”子夏说:“那么,是不是礼、乐的产生在仁义以后呢?”孔子称赞子夏:“你真是启发我的人呀,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论语·八佾》)这说明,孔子把“仁”看得比“礼”更根本,要用一种“仁”的精神来讲“礼”,这就是他所说的“克己复礼为仁”。

“仁”要求有两个方面,一是“克己”,就是对自己有个要求,应该“推己及人”,应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一是“复礼”,就是说“仁”又是必须在“礼”的范围内行“仁”,即应在上下尊卑的等级制的范围以内讲“仁”,所以他说“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论语·颜渊》)“克己”是讲要有自觉性。

不是自觉地来实行“礼”,那是没有意义的,“礼”就仅仅是形式,是“玉帛”之类,所以孔子说:“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孔子这一强调人的自觉性的思想对以后封建社会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大学》中讲修身为本,然后可以齐家、治国、平天下这一套道德修养,就是从孔子的“克己复礼为仁”发展来的。

封建社会的统治者,特别是那些儒家的思想家要求人们不仅要遵守封建社会的“纲常名教”,而且要自觉的而不是勉强的遵守。

从这方面看,孔子作为儒家的祖师爷,成为封建社会的圣人绝不是偶然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