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法运算定律完整版
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
加法运算定律和乘法运算定律分别有:
1.加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连减的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那两个数的和。
2.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这两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小学六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相关知识点汇总
小学六年级数学运算定律相关知识点汇总1、加法运算定律⑴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⑵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2、乘法运算定律⑴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⑵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
即(a×b)×c=a×(b×c)。
⑶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⑷乘法分配律扩展:两个数的差与一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即(a-b) ×c=a×c-b×c3、减法运算定律⑴从一个数里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从这个数里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即a-b-c=a-(b+c) 。
⑵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即a-b-c=a-c-b。
4、除法运算定律⑴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除以这两个数的集,即a÷b÷c=a ÷(b×c)。
⑵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除以第二除数,再除以第一个除数,即a÷b÷c=a÷c÷b。
5、其它a-b+c=a+c-ba-b+c=a+(b-c)a÷b×c=a×c÷ba÷b×c=a÷(b÷c)6、积的变化规律:在乘法中,一个因数不变,另一个因数扩大(或缩小)若干倍,积也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
(小学阶段)乘法运算定律(运算律)及其在整数运算中的运用
(小学阶段)乘法运算定律(运算律)及其在整数运算中的运用乘法运算定律有乘法交换律(乘法的性质)、乘法结合律和乘法分配律,理解、掌握并运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简化部分乘法题目的计算过程,提高计算速度,提升计算结果的准确性。
➢乘法交换律一、内容及字母表达式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达为:a×b=b×a(或者a·b=b·a其中,·表示乘号)乘法交换律不仅适用于两个数相乘,也适用于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
二、在整数运算中的运用(一)两个数相乘如:25×4=4×25(都等于100)198×12=12×198(都等于2376)(二)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数相乘如:3×8×5=8×5×3(都等于120)125×6×4×2=125×4×2×6 (都等于6000)➢乘法结合律一、内容及字母表达式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另外一个数相乘,积不变。
用字母表达为:a×b×c=a×(b×c)二、在整数运算中的运用(一)三个数相乘如:250×3×81.不运用乘法结合律250×7×8=1750×8=14000解析:按照运算顺序,先计算250×7=1750,再计算1750×8。
2.运用加乘法结合律250×7×8=(250×8)×7=2000×7=14000解析:按照原题,应先计算250×7,但是,通过运用乘法结合律先计算250×8=2000(250与8的乘积为整千数),再计算2000×7,在改变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简化了计算过程。
(完整版)四年级运算定律公式归纳
字母表示:
a (b c) (a b) c
3.乘法分配律
字母表示:
b
c(b
c)
或者
(a
b)c a c b cຫໍສະໝຸດ 拓展:字母表示:b
c(b
c)
或者
(a
b)c a c b c
4、连除的性质
连除的性质①: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交换这两个除数的位置商不
字母表示:a b c a c b
连除的性质②:从被除数里面连续除以两个数,等于被除数除以这两个数的
字母表示:a b ca (b c)
运算定律公式归纳
(一)加减法运算定律
1.加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2.加法结合律
字母表示a b c a (b c);a (b c) (a b) c
3.减法的性质
连减的性质①:字母表示:a bc a c b
连减的性质②:
字母表示:a b c a(b C)
(二)乘除法运算定律
1.乘法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a
乘除法的运算定律
乘除法的运算定律
乘除法是基础数学中的重要概念,它是完成简单的四则运算的基础。
想要掌握乘除法的规则,首先要对它的运算定律有清楚的了解。
乘除法的运算定律是:
乘法分配律:给定的乘数分别乘以加数和被加数,所得的积是最后的结果,即a * (b + c) = a * b + a * c。
除法分配律:给定的除数分别除以被除数和余数,所得的商是最终的结果,即a / (b + c) = a / b + a / c。
乘法交换律:乘积的顺序可以任意改变,但结果是一样的,即a * b = b * a。
除法交换律:商的顺序可以更改,但结果是一样的,即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乘数组合,结果也是可以组合的,即a * (b * c) = (a * b) * c。
除法结合律:除数组合,结果也是可以组合的,即a / (b / c) = (a / b ) / c。
以上就是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它们都非常重要,在每一个四则运算中都有体现。
要想更好地掌握乘除法,需要在反复实践中,多加理解和运用,才能深入了解它们的特点和用法。
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定律
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加减乘除法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基本运算方式。
了解它们的运算定律,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运算的规律,并在实际应用中运用得当。
本文将介绍加减乘除法的运算定律,并通过生动的例子进行解释,希望对大家有所启发。
一、加法的运算定律1. 加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可以简单地理解为,只要数字的顺序不变,加法的结果是相同的。
比如,2 + 3 = 3 + 2 = 5,无论是先加2再加3,还是先加3再加2,结果都是相同的。
2. 加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结合律告诉我们,加法的运算顺序可以改变,结果是不变的。
比如,(2 + 3) + 4 = 2 + (3 + 4) = 9,无论是先计算(2 + 3)再加4,还是先计算3 + 4再加2,结果都是9。
3. 加法的零元素:a + 0 = a加法的零元素指的是0,任何数和0相加,都等于它本身。
比如,2 + 0 = 2,3 + 0 = 3,无论加上多少个0,结果都不会改变。
二、减法的运算定律1. 减法的减去本身:a - a = 0减法的减去本身规定,任何数减去自身,结果为0。
比如,4 - 4 = 0,20 - 20 = 0。
2. 减法的零元素:a - 0 = a减法的零元素和加法一样,是0。
任何数减去0,结果都等于它本身。
比如,2 - 0 = 2,10 - 0 = 10。
三、乘法的运算定律1. 乘法的交换律:a × b = b × a乘法的交换律告诉我们,无论数字的顺序如何,乘法的结果都是相同的。
比如,2 × 3 = 3 × 2 = 6,无论先乘2再乘3,还是先乘3再乘2,结果都是6。
2. 乘法的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结合律适用于乘法运算,告诉我们乘法的运算顺序可以改变,结果是不变的。
比如,(2 × 3) × 4 = 2 × (3 × 4) = 24,无论是先计算(2 × 3)再乘4,还是先计算3 × 4再乘2,结果都是24。
(完整版)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
小学数学常用运算定律加法交换律: a+b=b+a加法结合律: a+b+c=(a+b)+c a+(b+c)=(a+c)+b 乘法交换律: ab=ba乘法结合律: abc=(ab)c=a(bc)=(ac)b乘法分配律: a(b+c)=ab+ac ab+ac= a(b+c)减法的运算性质: a-b-c=a-(b+c)除法的运算性质:a÷b÷c=a÷(b×c) a÷(b×c)= a÷b÷c= a÷c÷b a÷b×c=a÷(b÷c) a÷(b÷c)= a÷b×c小学数学图形计算公式正方形(C:周长 S面积a:边长)周长=边长×4 C=4a 面积=边长×边长S=a×a长方形(C:周长S:面积a:边长)周长=(长+宽)×2 C=2(a+b) 面积=长×宽S=ab三角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2 s=ah÷2平行四边形(s:面积a:底h:高)面积=底×高s=ah梯形(s:面积a:上底b:下底h:高)面积=(上底+下底)×高÷2 s=(a+b)×h÷2圆形(S:面积C:周长лd=直径r=半径)(1)周长=直径×л=2×л×半径C=лd=2лr(2)面积=半径×半径×лS=лr²小学数学常用单位和进率质量(重量)单位: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长度单位: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分米=100厘米=1000毫米面积单位:1平方千米=100公顷1公顷=10000平方米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地积单位1亩=10分,1公顷=15亩,1亩≈667平方米,1公顷=100公亩=10000平方米体积单位: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1立方厘米=1000立方毫米 1升=1000毫升时间单位:1天=24时1时=60分1分=60秒1年=12月1月=3旬(上旬、中旬都是10天,剩下的天数为下旬)。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
乘法的意义和运算定律1. 乘法的意义乘法是数学中的一种基本运算,主要用于表示重复相加的数量或增长的数量。
乘法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例如计算面积、体积、速度、旅行时间等等。
乘法的意义可以用以下例子来说明:1.1 计算面积在几何学中,面积可以通过乘法来计算。
例如一个长方形的面积可以通过将它的长度乘以宽度来得到。
假设一个长方形的长度为5米,宽度为3米,那么它的面积就是5米乘以3米,结果为15平方米。
1.2 计算体积乘法也可以用于计算物体的体积。
例如一个立方体的体积可以通过将它的边长相乘来得到。
假设一个立方体的边长为2米,那么它的体积就是2米乘以2米乘以2米,结果为8立方米。
1.3 计算速度乘法还可以用于计算速度。
速度可以定义为单位时间内所走过的距离。
例如一辆汽车以每小时60公里的速度行驶,那么在2小时内它将行驶120公里,计算方法就是将速度60公里/小时乘以行驶时间2小时。
2. 乘法运算定律乘法运算有一些重要的运算定律,它们有助于简化计算和解决问题。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乘法运算定律:2.1 乘法交换律乘法交换律指出,两个数相乘的结果与顺序无关。
即a × a = a × a。
例如,2 × 3 = 3 × 2 = 6。
2.2 乘法结合律乘法结合律指出,三个数相乘的结果与计算次序无关。
即(a × a) × a = a × (a × a)。
例如,(2 × 3) × 4 = 2 × (3 × 4) = 24。
2.3 乘法分配律乘法分配律指出,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的结果等于这个数与每个数分别相乘的结果的和。
即a × (a + a) = (a × a) + (a × a)。
例如,2 × (3 + 4) = (2 × 3) + (2 × 4) = 14。
乘法运算定律及简便算法
乘法运算定律及简便运算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a+c)+b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a×c)×b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或a ×(b+c)=a×b+a×c两个数的差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减,这是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
用字母表示:(a-b)×c=a×c-b×c 或a×(b-c)=a×c-b×c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等于这个数减去这两个减数的和,这是减法的运算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a-(b+c)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如果两个减数之和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用被减数减去这两个减数之和。
如果被减数与第二个减数之差正好是整十、整百、整千……的数,可以用被减数先减去第二个减数,再减去第一个减数,这是减法的运算性质。
用字母表示:a-b-c=a-(b+c)=a-c-b。
在没有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中,交换加数或减数的位置,有时能达到简算的目的,但在交换时要注意把前面相应的运算符号一起交换。
用字母表示:a+b-c=a-c+b或a-b+c=a+c-b加减法混合运算中添(去)括号的方法是:如果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或添上括号时括号内减号号改为加号,加号号改为减号;如果括号前面是加号,添上或去掉括号,括号内的符号不必改变。
小学四年级数学《乘法运算定律》
学生在做题时需要仔细审题,明确题目要求和运算顺序,避免因误解题目而出现错误。
避免计算错误的方法
04
乘法运算定律的拓展与提升
乘法运算定律可以看作是加法运算定律的拓展,因为它允许我们在不改变结果的情况下简化计算过程。
与加法运算定律的联系
乘法分配律是乘法运算定律中的一种,它允许我们将一个数与括号中的一组数相乘,而不是分别与每个数相乘。
掌握乘法运算定律可以帮助学生提高乘法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这有助于提高学生在数学学习和考试中的表现。
培养逻辑思维
学习乘法运算定律需要学生理解并掌握其中的逻辑原理,这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数学素养。
提升学生的计算能力
03
乘法运算定律的难点与易错点
乘法运算定律涉及的概念比较抽象,如交换律、结合律等,学生不易理解。
关注学生的反馈
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反应和问题,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学生理解掌握。
THANKS
感谢观看
与乘法分配律的联系
与其他数学知识的联系
结合律
乘法运算定律允许我们将任何一组数结合在一起,而不会改变它们相乘的结果。
交换律
乘法运算定律也允许我们在不改变结算
在实际问题中,我们经常需要计算多个数的乘积,使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简化计算过程。
提高准确率
使用乘法运算定律可以减少计算中的错误,提高结果的准确性。
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运用
05
总结与反思
1
乘法运算定律的重要性和意义
2
3
乘法运算定律是小学数学的基础技能之一,对于后续的学习至关重要。
基础数学技能
掌握乘法运算定律有助于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复杂数学问题的解决打下基础。
加减乘除的运算定律
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b+a)+c题例(简算过程):6+18+4=(6+4)+18=10+18=282.加法结合律——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字母公式:a+b+c = a+(b+c)题例(简算过程):6+18+2=6+(18+2)=6+20=26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两个乘数交换位置,积不变。
字母公式:a×b = b×a题例(简算过程):125×12×8=125×8×12=1000×12=120002.乘法结合律—-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字母公式:a×b×c = a×(b×c)题例(简算过程):30×25×4=30×(25×4)=30×100=3000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字母公式:(a+b)×c=a×c+b×c题例(简算过程):(1)12×6.2+3.8×12=12×(6。
2+3。
8)=12×10=120三.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相减。
字母公式:A—B-C=A—(B+C)题例(简算过程):20-8-2=20-(8+2)=20—10=101.一个数连续减去几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所有减数的和,差不变。
字母公式:A—B-C=A—(B+C)题例:6—1.99= 6X100-1.99X100=( 600—199)/100=4。
01四.除法性质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相除.字母公式:a÷b÷c=a÷(b×c)题例(简算过程):20÷8÷1.25=20÷(8×1。
加法、乘法运算定律
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这叫做加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用字母表示:(a×b)×c=a×(b×c)
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c+b×c
乘法分配律
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可以先把这个数分别与它们相乘,再把积相加,结果不变。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
用字母表示:a×(b+c)=a×b+a×c。
运算定律公式
运算定律公式
数学的运算定律公式是如下:
1、加法交换律:一个加法算式中,两个和交换位置再相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交换律。
字母公式:a+b=b+a。
2、加法结合律:一个加法算式中,前两个数相加或者是后两个数相
加和不变,这就是加法的结合律。
3、减法性质: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另外两个
数的和。
字母表示:a-b-c=a-(b+c)。
4、乘法交换律:在一个乘法算式中,两个因数交换位置在相乘,积
不变,这就是乘法的交换律。
字母表示:a*b=b*c。
5、乘法的结合律:一个乘法算式中,前两个数相乘或者是后两个数
相乘积不变,这就是乘法的结合律。
字母表示:a*b*c=a*(b*c)。
6、乘法的分配律:一个乘法算式中,一个数乘以两个数的和,可以
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就是乘法的分配律。
字母表示:a*(b+c)=a*b+a*c。
7、乘法分配律的逆运算:一个数乘另一个数的积加它本身乘另一个
数的积,可以把另外两个数加起来再乘这个数。
字母表示:
a*b+a*c=a*(b+c)。
8、商不变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商不变。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字母表示:a÷b=(ac)÷(bc)=(a÷c)÷(b÷c) (c≠0
b≠0)。
乘法运算定律
乘法运算定律一、乘法交换律公式:a×b=a×b(目的:通过因数位置的交换,达到将特殊组合数先算的目的。
)如(4和25;125和8;20和5等)例题:25×7×4 12.5×6×8=25×4×7 =12.5×8×6=100×7 =100×6=700 =600二、乘法结合律:公式:(a×b)×c=a×(b×c)(目的:通过将后算因数进行结合,达到将特殊组合数先算的目的。
)如(4和25;125和8;20和5等)例题:4×8×12.5 5.6×125=4×(8×12.5)=(7×0.8)×125=4×100 =7×(0.8×125)=400 =7×100=700三、乘法分配律:公式:a×(b+c)=ab+ac(目的:通过将复杂数字拆分成简单有利于组合的数字,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
)如(8.8=8+0.8;101=100+1; 99=100-1等)例题:8.8×125 101×0.45 99×0.36 =(8+0.8)×125 =(100+1)×0.45 =(100-1)×0.36=8×125+0.8×125 =100×0.45+1×0.45 =100×0.36-1×0.36 =1000+100 =45+0.45 =36-0.36=1100 =45.45 =35.64四、乘法分配律(逆运算):公式:ab+ac=a×(b+c)(目的:通过将分开的数字组合成有利于计算的数字,达到简便计算的目的。
)如(98+2=100;101-1=100等)例题:98×0.36+2×0.36 101×0.45-0.45=(98+2)×0.36 =(101-1)×0.45=100×0.36 =100×0.45=360 =45实际操作:97×0.35+0.35×3 102×0.36-0.36×2 99×0.79 5.6×125 7.2×125 0.72×99+7.2×0.1 102×0.45-0.45×2 101×0.21 99×0.45+2×0.45-0.45。
小学数学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
运算定律和简便计算一、加法运算定律:(1)加法交换律:两个加数交换位置,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2)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二、乘法运算定律:(1)乘法交换律:交换两个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b×a(2)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乘前两个数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用字母表示:(a×b)×c=a×(b×c)(3)乘法分配律: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用字母表示:(a+b)×c=a×c+b×c a×(b+c)=a×b+a×c三、简便计算(1)连减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减去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减去两个减数的和。
(注意这种方法的逆向运算)a-b-c=a-(b+c) (2)连除的简便计算:一个数连续除以两个数,可以用这个数除以两个除数的积a÷b÷c=a÷(b×c)(3)加减法、乘加、乘除法的灵活应用a-b+c=a+c-ba÷b×c=a×c ÷b四、运算定律与简便计算的整理和复习小小法官(判断对错)1、25 х102 =25 х100 + 2 ( )2、132-(32 + 47)= 132 –32 + 47 ( )3、350 ÷5 х 2 = 350÷( 5 х 2 ) ( )4、68 х99 + 68 = 68 х100 ( ) 典型错误分析:错误一:对运算定律混淆不清如:18×101=18×100×1=1800(101变成了100×1,所以错误。
)125×48=125×(40+8)=125×40+8=5008(应该8与125再相乘)125×48=125×(40+8)=125×40×125×8=5000000(40+8)中的加号“+”看乘了乘号“×”,25×64×125=25×(60+4)×125=25×60+4×125=2000(60+4)的括号直接去掉了,把原来的连乘变成了乘法加法。
小学数学五大运算定律
下面是小学数学五大运算定律,希望对同学们有帮助。
1、加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它们的和不变,即a+b=b+a 。
2、加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再加上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再和第一个数相加它们的和不变,即(a+b)+c=a+(b+c) 。
3、乘法交换律
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它们的积不变,即a×b=b×a。
4、乘法结合律
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再乘以第三个数;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再和第一个数相乘,它们的积不变,即(a×b)×c=a×(b×c) 。
5、乘法分配律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把两个加数分别与这个数相乘再把两个积相加,即(a+b)×c=a×c+b×c 。
也许会有很多人会有疑惑说,为什么数学只有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而减法和除法却没有。
其实是因为,减法可以看作是加相反数,而除法可以看作是乘以倒数。
所以减法和除法实际上可以算作加法和乘法。
所以在我们学的时候就只有加法和乘法的运算定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例5、例6、例7
-
× +
+
一 共有25个小组,每组 里4人负责挖坑、种树,2人 负责抬水、浇树。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负责挖坑种树的一共有多少人?
4×25=100(人)
我是这样 计算的。
25×4=100(人)
我这样算 也可以。
植 树 节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 样的关系? 18×7 124×35 ○ ○ 7×18 35×124
先计算,再运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7 6
1 4 8
× 3 5
×
2 4
计算下面各题,并用乘法交换律进行验算。
357×18 49×29 77×84
69×17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我先计算一共种 了多少棵树。
(25×5)×2
一共有25个小 组,每组有2人负 责抬水、浇树。
上面的每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点? 从上面的算式,可以发现什么规律?
①每组算式中有三个因数,而且三个 因数相同,只是计算时计算顺序不同。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 数的乘积相等.
(5×4) ×6=4× (5×6) (36×84) ×12=84× (36×12) (158×68) ×25=158× (68×25)
三个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 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 (b×c)
三个相乘,先乘前两个数, 或者先乘后两个数,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结 数合 。律
(65×145) ×43=
205×(85 ×30)= (38×112) ×14= 278×(25×27)=
103 × 12 24 × 205 用乘法分配 律计算上面 各题。
20 × 55 41 × 25
我们来总结一下:
5×4=4×5
两个因数交换位置,积不变,这 叫做乘法交换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 个因数,则可以写成:
a×b=b×a
我们来总结一下:
(5×4) ×6=4× (5×6)
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 数相乘,积不变。这叫做乘法结合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25×(200+4) 25×200+25×4 35×201 35×200+35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 否相等?如果相等,选 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265×(105-5) 265×105-265×5 25×11×4 11×(25×4)
下面哪些算式运用了乘法分配律?
117×3+117×7 = 117×(3+7) 24×(5+12) = 24×17 4 × a +5 × a = (4+5) × a 36 × (4× 6) = 36 × 6× 4
(a×b) ×c=a× (b×c)
(4+2)×25
= 4×25+2×25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乘,可以先把它 们与这个数分别相乘,再相加,这叫做乘 法分配律。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c+b×c a×(b+c) =a×b+a×c
①每组算式中有两个因数,而且两个 因数相同,只是交换了位置。 ②每个等式中,左右两边的因 数的乘积相等.
两个数相乘,交换两个 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这叫做乘法交换律。
用字母表示:a×b=b×a
填 上用 合乘 适法 的交 数换 。律
65×145=__×__ 109×31=__×__ 44×98=__×__ 346×273=__×__
= 25×4+25×2
两个数的和与一个数相 乘,可以先把它们与这个 数分别相乘,再相加。 这叫做乘法分配律。用字 母怎样表示呢?
如果用字母a、b表示两个加数, 则可以写成:
(a+b) ×c=a×c+b×c a×(b+c) =a×b+a×c
下面每组算式的得数是 否相等?如果相等,选 择其中一个算出得数。
明光小学新建了一幢5层的教学楼,每层有6 个教室。每个教室放24张课桌,一共需要多少张 课桌?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 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我先计算每组一 共有多少人。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4+2)×25 =6×25 =150(人)
一共有多少名同学参 加了这次植树活动?
=125×2 =250(桶)
每组要种5棵 树,每棵树要浇 2桶水。
一共要浇多少桶 水?
我先计算每组植的 树要浇多少桶水。
25×(5×2)
一共有25个小 组,每组有2人负 责抬水、浇树。
=25×10 =250(桶)
观察下面每组的两个算式,它们有什么 样的关系? (69×72) ×28 ○ 69× (72×28) 15× (45×207) ○ (15×45) ×207
我先分别计算挖坑、 种树的和抬水、浇树 的人数。 一共有25个小组,每组里 4人负责挖坑、种树,有2人 负责抬水、浇树。
25×4+25×2
=100+50
=150(人)
(4+2)×25 25 ×(4+2)
= 4×25 +2×25
=25×4 +25×2
(4+2)×25 25 ×(4+2)
= 4×25+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