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合集下载

新城市主义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内涵及其对中国城市规划的启示在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在快速城市化进程中,各地城市为促进社会经济与人口、环境、资源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均在探索适合自身的发展模式。

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开速发展,城市出现的建设面积快速扩张,土地利用粗放和郊区化的现象。

如何保证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城市蔓延实现城市土地的集约利用利用和健康发展,成为了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诞生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在解决城市蔓延,实现土地的集约利用方面卓有成效。

对我国的城市规划有着一定的借鉴作用。

20世纪50年代后期,随着私人汽车的普及,高速公路的大量建设,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以及郊区的低税率,美国人开始大量向郊区迁移。

随之而来的便是制造业和零售产业的迁移,以上现象导致传统的城市中心区衰落,人口增长停滞,城市开始无序蔓延。

这种发展模式带来了严重的后果:城市的环境品质下降,能源消耗加剧,城市周边大量的农业用地和自热被吞噬,郊区无序蔓延。

在这种情况下,新城市主义应运而生。

1.新城市主义理念的诞生及其内涵 1991年,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政府召集了6名设计师起草了一套社区规划原理和新兴城市的设计理念,结合在二战前美国城市的设计理念和现代化设计原理,建造用地集约、有人文关怀、适宜步行的居住环境,这一套理念后来称为“阿瓦尼原理”。

1993年10月美国弗吉尼亚州召开了第一届“新城市主义大会”,新城市主联盟正式成立。

1996年,新城市主义宪章在阿瓦尼原理的基础上诞生,为城市规划和城市发展提供了更加具体的指导。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思想为:①重视区域规划,强调从区域整体的高度看待和解决问题;②以人为中心,强调建成环境的宜人性及对人类社会生活的支持性;③尊重历史与自然,强调规划设计与自然、人文历史环境的和谐。

它从都市区域、城镇(功能区)和城区(街道)3 个层面对未来城市的发展展开了丰富的构想。

而它的目的便是在于:①试图让传统的城市景观、多样性、街头生活和人的尺度回归21世纪的郊区;②试图解决传统城市的精华与当代社会建制与技术现实之间的矛盾;③试图更新传统城市观,以便使它适应现代生活方式和日益增长的经济。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 ) 一 新城市主义两种 主要模 式为
交通 引导开发 (O 和传统邻里 开发 T D)
(N )模 式 TD
T D模式偏重 都市区域层面 ,由 O 彼得 ・ 尔索尔普在 步 行 口袋 的 卡 思想基础 上发展而来 。它提倡 以区域
性公共交通 站点为 中心 ,规 划由核 心 出发 的放射 状道路 系统 ,在适宜 步行
府偏向于独立式住宅的按揭保险政 策 . 志 。其基本理念是 使传统城市规 划和 里 中心到边界在五分钟 的步行范围内。 使在郊 区买别 墅比在城 里租 住公 寓更 设计 思想与现代 生活结合 ,通过建 设 为便宜 ,导致低密度郊 区成为发展 的 具有地方特色和 文化气 息 的社 区取 代
缺 乏吸 引力的郊 区化模式 。
二 、新 城 市主 义 的主 要思想 展 。首 先 ,新城市主义主张 限制使用
新城 市主 义主张 在 区域 村镇 和 小汽车 ,发 展公共交通 系统并 辅以无
速公路轮番增长 , 行时间长 , 通 产生汽 邻 里 三个尺 度 内提 出消 除郊 区蔓延 、 能源消耗 的步行系统 ,并尽可 能考 虑 车尾气 、 噪音和 能源紧张 问题 ; 城市文 城 市 中心腐败 的发展方式 ,提倡构建 宜达 的步行 空间 。其次 ,建设不 同类
维普资讯


I 压地
新城市室义对居住 区规划的启示
文 /李 昕 刘润
自二十世 纪九十年代 来 ,起源 于
美国的新城 市主义 (e rai 思 N w Ubn m) s 想成 为城 市规划 、城市设计领域 的重 要理 念。相比其他思潮 ,新城 市主义 重 新唤 起 了人 们对城 市 中心 的 回忆 。
属感 。
并拥有可供选择 的多种交通 系统 、公 污染 。绿色环保社 区环境 、文化氛 围 设施 ,创造具有 归属感 的社 区。现代 临 资源强 约束条 件必须 正视 的 问题 。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以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为例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的新城空间规划——以上海M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为例
市主义空问设计 的紧凑型 适宜步行 ,功 能复 发展观 的背 景下, 这些新 城空 问的形 成和 发 尺 度巨 大功能 单一 的地块 、以机 动车需 要为
台 可支付性等原 则,使规划区域形成街坊面 展也是具 备合理  ̄。 F 1 E' 积合理 、街道界 面连续度高、周边道路红线 宽 度小等特 征。 [ 关键词]新城市王义,新城空间规划,上海H9 线大荦 城站地区 Sp t Pln igo Ne T wn n er ai al a nn f w o su d 与此 同 时,就新 城 的城 市 空间规 划与 建 设 而言 , 当前 中 国 的新 城 建设 主 要 还 是沿 袭现代 主义所 推行 的 “ 能主义 城市 ”的理 功 念,在 解决 许多 日有 司题 的同 时, 中国新城 的空 间 建设 也 出现 了 些 新 的 问题 这 些
了2 0年 的快 速发 展 时期 除 了 日城改 造 z 想 之 。从那 时起,“ 功能 主义”指导 了许多 外,城 市建 设的另 一热点 就是 新区和 新城 的 城市 的规 划, 其 中具 有代表 性的城 市有 巴西 建 设,许多城市的新城建设 已经初具规模 。对 的巴西利 亚 、印度 的昌迪加 尔 、澳大利 亚的 于当前 的特 大城市来 说, 新城建 设是 疏解 中 堪 培拉 等,这 些城 市 的规划 的最 大特点 是 : 心城 区压 力、完善城 市结 构 的重要手 段。 中 贯 彻效率 原则 与简洁 、明确 等现 代主义 美学 国的新 城建设 取得 的成绩 是毋庸 置疑 的,在 思 想,强 调城市 的功 能分 区,突 出城市 的结 [ 要] 摘 上海 H 9线大学城站地区规划实践新城 特定的历 史发展阶段 ,在特定 的体 制 、制度 、 构 、具有视觉 与心理冲击 力的城市景 观轴线 、

新城市主义的原则方式以及其给社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原则方式以及其给社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原则方式以及其给社区规划的启示在1982年,利昂*克里尔在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一次发言中怒斥了现代主义派。

利昂说,如果他是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的领导,他会把那些学会给予现代主义派建筑师的褒奖全都糊上水泥,因为他认为正是这些现代主义派建筑师摧毁了欧洲的城市和文化。

20年后,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果然选举出来一个倡导新城市主义方式的主席,英国政府承诺他会全心全意地返璞“城市振兴”。

而后,包括英国、美国、加拿大以及其他一些国家的信念发生了转变,现代主义派正在被一种在历史中去寻找灵感的新城市主义所替代,新城市主义变得时髦起来。

新城市主义包括了有关城市形式和开发的新思维方式。

新城市主义方式从最美丽和最成功的城市那里吸取历史的经验,肯定了紧凑型的形式、混合使用、可以步行和相对自我包含的社区。

新城市主义反对汽车导向的开发,而提倡传统建筑和建筑模式以满足步行的需要,创造鲜明的城市标志。

总而言之,在现代主义派已经深刻影响了城市形式的时代,新城市主义倡导者描绘了一幅好社区的新形象。

新城市主义引起人们关注的关键问题之一是,它主张古为今用,相互借鉴。

从古典的欧洲城市、美国20世纪早期的那些怡人的民族街区到小城镇,这些特殊文化历史的产物都成为新城市主义的灵感之源。

新城市主义的参与者已经制定了新城市主义宪章,提出了普适原则,没有地点和时间的约束。

在全球化时代保持城市具有竞争性的战略已经和新城市主义方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这样,在国际范围内,使用新城市主义方式获得了各方的支持。

新城市主义创造好场所的原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组修正了的公共政策和政府管理方式。

新城市主义的产生式对现代城市为题的一种反应。

它发现管理那些受到谴责的城市发展的规则本身存在问题。

这样,当新城市主义制定一组原则来指导城市建设时,它实际上也正在倡导一种新的方式来思考对城市形式的管理。

对新城市主义方法产生重大影响的观念来自可持续发展和健康社区:这类思潮多产生于1980年代的中后期。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

2002.11引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在不断地探索着未来城市的发展模式和发展理论。

二战前,作为世界城市规划理论中心的欧洲,在其城市规划历史上先后产生了霍华德的“田园城市”、沙里宁的“有机疏散理论”、勒・柯布西耶的“现代城市”以及带状城市、工业城市等城市发展理论。

这些理论共同支撑着“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构架,并且至今仍不同程度的影响着现代社会的城市规划与城市发展。

二战后,由于城市经济增长及社会发展模式的转变以及自然生态文明的蓬勃发展,“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思想已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

为了解决现代城市问题,各国有关专家、学者一直在进行规划理论与实践的探索。

在这种国际背景下,作为二战后规划理论与实践中心的美国,孕育并活跃着许多有关城市规划理论、设计与发展模式的思潮流派。

其中,于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产生的“新城市主义”思潮正日益发挥影响,并引发了当代城市规划理论思想与城市发展模式的变革。

2“新城市主义”的思想起因“新城市主义”思潮的产生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

2.1社会公众对现代工业文明的不满现代工业文明追逐的是效率与标准化的生产,强调的是如何生产出最大限度的商品以满足市场的需求,实现其最大的市场利润。

工业文明思想在城市开发中则体现为忽视公众利益的高强度开发和近乎标准化的开发建设。

结果,城市地方传统特色逐渐丧失,城市中到处是千篇一律的景象和冷冰冰的钢筋混凝土森林。

同时,由于过于强调城市功能分区,城市中传统社区与邻里关系弱化、社区活力丧失,人们在城市中无法找到家的感觉。

可以说,人们在城市不断延伸的高速路中、在冰冷的城市森林中失去了自我——这诱发了人们对美好家园的向往与渴求,也引发了城市规划界对城市发展思想与模式的探讨。

“新城市主义”的思想内涵及其启示刘昌寿沈清基Liu Changshou Shen Qingji摘要分析了“新城市主义”产生的起因,着重从生态的角度分析其主要思想内涵,并总结了“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规划与发展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对小城镇规划的借鉴及实例研究

新城市主义对小城镇规划的借鉴及实例研究

中的 限 制边 界 紧凑 布 局 的理 念 ,公 共 交 通 与 步行 交 通 主 导 的
模 式 , 调 集 聚 与 功 能 混合 的公 共 空 间 、 性及 生 态 的 环境 设 强 人
顷不等 , 半径不超过 4 0 使得其 中大 多数 的房屋都 处在街 0 m,
区 公 园 的 3分 钟 步 行 范 围 内 , 以及 中心 广 场 或公 共 空 问 的 5
道 交 通线 和公 交 网络 的节 点 上 ,把 大 量 人 流 发 生 点 设 置 在 距
坚持小城镇建设土地集约利用的原则 ,加强对 闲置地 与 空地 的整理 , 在控 制用地总量 的前提下 , 尽量盘活存量土地 。
在 建 设 用 地 布 局 上 打破 严格 的 功 能分 区 ,采 用 混 合 用 地 性 质
的模 式 , 强调紧凑性原则 , 并适当提 高容积 率和紧凑度 。公共
设 施 与基 础 设 施 的 配 套应 根 据 其 服 务 范 围进 行 科 学 合 理 的 布 局 , 高设 施 的利 用 效 率 。 提 2交 通模 式
( 】 共 交 通 1公
公交车站很近的步行范围 内, 鼓励更多的人使用公共交通 。
计 等一 系列 的设 计 方 法 , 并结 合 实例 进 行研 究 , 对我 国 小城 镇 建设 的发 展 方 式起 到 一 定 引导作 用。 关 键词 : 新城 市主 义 小城 镇 T OD,ND T
分钟步 行范 围内 , 街道 间距是 7 ~ 0 m, O 1 0 邻里 内有多类型 的 住房 , 以适合不同的家庭类型与收入群体 土地使用多样化 。 可
域界限 , 协调小城镇发展与产业配置的空间关系 , 统筹安排区
域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 , 引导 和 控 制 区域 城 镇 的合 理 布 局 , 遏 制 建 设 用 地 无 序蔓 延 的发 展 趋 势 , 障 整 个 区域 的经 济 活 力 。 保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反思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新城规划与建设的反思
间 .向外疏散 人 口 转 移产 业 。但是 如 何 在新 城 建设 过 程 中避 免 出现 盲 目的 郊 区蔓 延则 成 为新 城 建 设 中亟 需 解 决 的问题 。 为 了 解 决 美 国 式 的 郊 区蔓 延 ,
18 9 0年代 出现 了 新 城市 主义 ” 。虽
后的形 势 变化 , 需要 创造 居住 就 业 条件 并预 留 发展 用地 。
维普资讯
文章编号 : 0 9 6 0 (0 7 { - O - 7 {0 — 0 0 2 0 ) 2 O 1 0 8
中 类:4 文 识: 图 号9 献 码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 的新城 规划与建 分 T 标 A U 8
Th R c n ie a in f e e O s d rtO o Ch n s w -t wn ie e Ne o Co s r c in a e n tu to B s d
动 向 ,实 质上 反 映 了一 种 摒 弃 旧的 城 市 发展 模 式 .追 求理 想 的城 市 生
活 及 崇 尚 自然 的社 会 呼声 。
化 二元并 存 的特殊 情况 。 年来 , 近 我
国 大城 市 纷纷 兴 起 新城 规 划和 建 设
英 国 发起 大规 模 的 新 城 建 设 运
动 的 原 因 主要 有 :一 是 战 后伦 敦 和 英 国 东 南 部地 区急 剧增 加 的城 市 人 口需 要 疏 散 二 是英 国 中部工 业 发 达 地 区 产 业 结构 需 要 调 整 ;三 是政 府 根 据 当时 的趋 势认 识 .为 顺 应 战
的高 潮 ,以此来 扩 展原 有 的 城市 空
在 经 济全 球 化 新 经 济 和 新 技
术 不 断涌 现 的发 展 背景 下 ,我 国已 步入 城 市 快速 发 展 阶段 。而 我 国的 大城 市 中普遍 存 在 着城 市 化 与郊 区

从“新城市主义”思潮看城市设计的发展

从“新城市主义”思潮看城市设计的发展
设 城市 设计课 程或举 办相 关 活动为代 表 。15 9 4年 , 宾 州大学 设立“ 城市 设计 方 向” 15 ;9 6年 哈佛大学 召 开城 市设计会议 ;9 9年加州 大学伯克 利分 校建立 环境 设 15
容, 后来进 一步发 展到 有关 对郊 区城镇 采 用 紧凑开 发 模 式的探索 。
期发展起到 了很好 的推动作用 。13 93年《 雅典宪章》 的
出现为现代城市规划 和城 市设计奠定 了必要 的理论 基
础。但 是 , 现代 城市设计的建立形成却拖 到 2 O世纪 5 O 年代才 开始加速。这一时期 以美 国各 高等 院校 相 继开
开展。
1 城 市 设 计 理 论 与 实 践发 展 的 简 要 概 述
城市 设计 已经有 两 千多年 历史 。古代 、 中世 纪 和 近代城 市设 计偏重于实践 , 留下 了不少城 市设计 精品 。 工业革命后 带来 的现 代 城市经 济 、 会、 技 、 化艺 社 科 文 术 和心理 的变化 , 导致城市 设计 内涵 的扩大 和演 变 , 出 现 了现代城 市设计 的各种思潮。 从严格意义 上说 , 现代城 市设计 直到 1 9世纪 末才
域, 但其 核心仍然没有脱 离城市设计 的领域框架 。“ 新 城市主义 ” 吸纳 了城市设计发 展到 9 O年代 以来 的几乎
所有有关 的理念 与 思想 , 且还 有许 多新 的 突破 。通 并 过透视剖解新城 市 主义 的理论 体 系 以及 设 计实 践 , 我 们可 以对现代城市设计 的新发展趋势 有一 个较好 的理
了现代城 市设订 的发展历 程 , 在介 绍新 城市 主义相关 思想 以及实践后 从新 城市 主义 的角 度分析 了城市设计 的发展趋势 。 关键词 : 新城市主义 城市设计

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城市社区规划思想探析

新城市主义理念下的城市社区规划思想探析

于2 0 世纪6 0 、7 0 年代美国现代主义建筑运动 中 ,主张回归现代主义之前的传统邻里发展 模式 ,面对郊区 的无序发展对生态环境 的破 坏及对原有城市发展结构 的瓦解 ,越来越 多 的人开始寻求改变这种现状 的出路 ,新城市 社 区中心 这些 要素的构造来丰富社 区内的活 主义就是在这种 时代背景下萌芽 并逐步发展 动 以及邻 里间的交往,从而增强居 民的认 同 完善 的。在 多年后 的今天 ,这种 思想依然显 感 与归属感。概括而言 ,邻里可 以成为进行 示 出其深远 的影响 。 城 市管理的基本单位 ,可 以为个人提供适 宜 2 、新城 市主义 中的社 区规划 思想 内涵 的居住 环境、可以治愈现代城市病 的创伤 、 开放式住区设计 可以成为居 民交往的场所 ,可 以形成具有 认 新城 市主义 主张建立 的开放式住区,认 同感的城市单元。 为开放 的社 区空间有利 于融入 到城市空间体 2 . 4 . 2 尊重个人和社会的生态社区 系 中去,因而在现代城 市住区建设中具有广 邻里、分 区和走 廊是“ 新城 市主义” 社区 泛 的适用 性。首先、开放式社区能够缓解交 的基本组织元素 。他们所 构的未来社区的理 通拥 堵,实现功能整合 ,达 到资源共享:其 想模式是:紧凑的 、功能混合 的、适宜步行 次 ,开放式 住宅 区避免了公共 空间的衰落 , 的邻里 ;位置和特征适宜 的分区;能将 自然 增加 了邻里 交往 机会和社区的凝聚力,使得 环境和人造社 区结合成 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 不 同社会地位 的居 民能和谐相处,缓解了早 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 的走 廊。这三者的有
p l a n n ng i
引 言
新城 市主 义 思想 的产 生源 于对 地方 地 理、 自然生态环境 、历 史文化和“ 新经济” 时 代的理解,它代表 了人类对城市可持续发展 模式的新探索 。同时随着经济的发展我 国社 区环境建设方面存在很多 问题被暴露 。如何 营造人性化 的社区 ,成为~个越来越现实而 紧迫 的问题 ,摆在设计者和建设者 的面前 。 新 城市 主义 针对 郊区 化蔓延 发展 产 生的弊 病 ,提 出旨在提供更加完善和完整 的生活品 质 ,重建社 区和邻 里关 系,重 塑多样性 、人 性化 的城镇 生活 氛围。其核心 思想 中提 倡功 能混 合,促进邻 里交往 与交流 ,对地 域传统 文化的重视等一系列人性化设计 内涵对我国 目前的社 区环境建设有着切实的指导意义 。 1 、新城市主义的历史背景 新城市主义(Ne w Ur b ni a s m1是指产生

“新城市主义”思想在经济适用房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新城市主义”思想在经济适用房住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

摘要: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旧城改造及新区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它倡导回归市中心,重塑多样性、人性化、有社区感的城市生活氛围,提出了“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社区”的新城市主义的主张。

金沙湾居住小区是沈阳市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长白地区棚户区改造工程。

小区规划从周边城市环境和自身特点出发,在设计过程中运用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手法,坚持以人为本,尊重传统,构筑面向未来,适宜人居的新型住区。

关键词: 新城市主义;住区规划;经济适用房中图分类号:tu984.1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8-0422(2009)02-0084-04新城市主义倡导回归市中心,重塑多样性、人性化、有社区感的城市生活氛围,提出了“反对蔓延、重整城市、建立真正社区”的新城市主义的主张。

具体包括八个方面,即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继承传统,复兴传统开发;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尊重自然,回归自然;提高公众对城市规划的参与性;提倡健康的生活方式;回归传统习惯性的邻里关系;实现社会平等和公共福利的提高。

新城市主义思想对我国旧城改造及新区开发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尤其在住区规划层面提出了五大原则,即功能复合原则;紧凑型原则;适宜步行原则;可支付原则;重视环境原则,这些原则对指导住区规划设计具有现实意义。

沈阳市长白地区金沙湾居住小区位于沈阳长白开发区,面积92900m2,现状为密集棚户区,属于沈阳市2007年经济适用房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原选址方案在城市郊区,但是考虑到大多数居民的回迁愿望,决定原址回迁。

1周边设施与场地功能分析功能复合原则是新城市主义住区规划的基本原则之一,金沙湾小区周边及内部功能配套设施是小区居民生活的组成部分,对配套功能的多样性与复合性要求很高,居民的日常活动大部分围绕配套的功能设施展开,通过这些配套功能设施提供的时间与空间的契合点,充分展示出小区生活的回归传统,以及人与人的和谐共生,富有人情味。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苏州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剖析

新城市主义视角下苏州城市规划建设理念剖析
趋成 熟 。
物 、 作 、 学 、 拜 和 娱 乐 休 闲 ; 先 考 虑 公 共 空 间 , 先 工 上 礼 优 优
考 虑 市 政 建 筑 的 适 当 地 点 [ 2 1 。 公 交 导 向 开 发 模 式 ( rn i O i t e e p e t 即 T a s — r ne D v l m n , t e d o I D)将 社 区 开发 设 计 在 沿 轻 轨 铁 路 和公 共 汽 车 网 络 排 列 ' 0 的 不 连 续 节 点 上 ,它 把更 多 的起 点 与终 点 散 放 在 公 交 车 站
S z o r N c n tu t n wih a ve o h e L b nim . u h u u ba o sr c i t i w ft e n w I a s o r
Ke r s n w u b n s ;T y wo d : e r a im ND;T OD ; u h u S zo
二 战 以后 的 西 方 国家 ( 其 是 美 国 ) 由 于 私人 汽 车 拥 尤 . 有 量 的 普 及 ,高 速 公路 网 的 大规 模 兴 建 以及 政 府 关 于 郊 区
低 税 率 政 策 的 吸 引 , 市 开 始 大 规 模 迁 往 郊 区 , 致 了郊 区 城 导
的不断蔓延。 出现 了郊 区化 、 源环 境 破 坏 、 共 生 活 贫 乏 、 资 公
同样 具有 值 得 借 鉴 的地 方 。文 章 以 苏 州 为例 , 过 探 讨 现 实 中存 在 的城 市 问题 , 通 以新 城 市主 义 的视 角剖 析 苏 州在 城 市建 设 中
运 用和 发 展 的 规 划 理念 。
[ 键词】 新城市主义;N ;O ; 关 T D T D 苏州 [ 中图分类 - ]U 8 [  ̄ T 9 4 文献 标识码 1 【 章N  ̄1o 5 6 7 (0 )5 0 1 — 3 - A 文 - 0— 20 2 1 0 —0 6 0 1 1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对我国城市社区发展的启示

增 密切邻里 关系 , 形 域的改革 , 尤其是 19 9 0年以后市场经 济的发展 , 破 了原 有高度 造一种适 合步行 的环境 , 加人们 的交往机会 , 打 成一种具 有浓 厚生活氛围 的社 区。它 主要有 两种模式 : 公共交 通 集中的计划体制 , 、 、 政 经 社合 一 的单 位制 基本 解体 , 单位 人 ” “ 逐 T D) TN 。 步变为“ 社会人 ”使社 会平 台 的功 能得 以突 现 , 区发展 问题 自 , 社 主导 的发 展单元 ( O 和新 传 统 主义 的邻 里 发 展单 元 ( D) 新 大 然而然地被逐步提上了议事 日程 。然而 , 如何推 动我 国社 区发展 从 区域尺度 上看 , 城市 主义 指导 下 的 区域 结构 有三 个层 次 :
时代 , 国的郊 区化走 上 了一条 无序 蔓延 的 道路 , 美 带来 了严 重 的 后果 。主要 表现为 :) 际关 系淡泊 。不 同收入 阶层 的住 区分化 1人
和隔离 , 在一定 程度 上激化 了社 会矛盾 。即使在 同一 住 区内 , 由 于缺少公共 活 动空 问 , 少 了 人们交 往 的机 会 , 里关 系淡 漠 。 减 邻
3 “ 城 市主 义” 我 国社 区发 展 的启 示 新 对
“ 城市主义” 新 作为一种新 的城 市设计 理念 , 其影 响力 已越来
而对于 当今 的中国 , 正处 于社会经济 的大发 展中 , 市正 城 2 土地利用强 调严格 的功能分 区 , ) 道路 间连接性 差 。郊 区蔓延 中 越广泛 , 处于不断地增 长、 张之 中 , 区化 的推进 和扩 大正 为 许多 经济 扩 郊 不同功能 的用地布 置在 不 同的地 段 , 而且 道路 呈树 枝状 , 以干道 学家所倡 导。我 国 自 8 0年代 以来 , 速发 展 的经济 带 动了 城市 迅 为主 , 人们为 了实现不同 目的的出行 , 不得不依赖 小汽车 , 增加 了 化的空前发展 。近年来 , 城市 化水 平 的提高越来 越成 为我 国经 济 出行 时间 , 造成了交通拥挤 。3 建筑景观 与环境不 协调 。大 多数 ) 结构调整和进一步 发展 的重 要推 动力 量 , 着城市 化 的加速 , 随 社 商业建筑物风格单调 , 千篇一 律 , 少建 筑物 还破 坏 了当地 的传 不 区的快速发展也是 必然 趋势。针对 我国人 均土地 资源少 , 口密 人 统风格 。而且停车位位 于建筑物 和道路 之 问 , 既破 坏 了视觉 的美 集的国情 , 如何 有效 限制城 市 的无 序蔓延 和 社 区可持 续 的发 展? 感 和整体性 , 而且 占用 步行 道 , 也是一 种不适 合步 行 的环 境 。这 借鉴“ 城市主义” 走适合 中国国情 的社 区发展 道路 。 新 , 系列 的社会 、 济 、 经 环境 问题受到 了人们 的普遍 关注 , 人们开 使 通过公共 交通站点为 中心建设 新 区, 制郊 区蔓 延在我 国进 控 始对其进行反 思 , 希望 寻求一 种较 为有 效 的解决 途径 。这 样 , 0 9 入郊区化 的一 些 大城 市 中 , 交通 网 络基 本 遵循 着 环 形 加放 射 的 年代初 , 在城 市规 划领域 , 起 了一种 新 的城市 规 划理 念——新 兴 “ 网” 蛛 模型 。“ 要致富 , 占路” 先 的思想使 得公 路上“ 乱开 口” 的现

新城市主义对武汉区域建设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对武汉区域建设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对武汉区域建设的影响摘要:新城市主义思想对当今城市区域规划领域产生了重要影响,在区域建设中的运用也产生了积极的反响。

通过对新城市主义运动及其指导思想、新城市主义实践活动的剖析,探讨武汉万科城市花园的建设实践对武汉城区建设中运用新城市主义理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区域建设;武汉万科城市花园;建设实践abstractnew urbanism thought on the field of urban and regional planning has an important effect on the application of regionalconstruction also produced a positive response. based on the new urbanism movement and its guiding ideology, the new urbanism practice analysis,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wuhan vanke city garden construction practice in wuhan city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new urbanism theory of the necessity and possibility.key wordsnew urbanism; construction ;the wuhan vanke city garden;construction practice中图分类号:d922.29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码:上世纪90年代以来,起源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 new urbanism)思想成为城市规划领域的重要理念,并在在美国广为流行,在实践中同样取得了一定的效果。

近年l来,国内也掀起了对新城市主义的研究热潮,目前的研究较多集中在微观层面,如适合步行的街区等思想对我国城市规划的借鉴作用和意义。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陈渝摘要:新城市主义是美国90年代在规划与建筑界掀起的创造和复兴城镇社区,力图改变当时快速、低密度、蔓延式的郊区发展方式的运动。

本文主要介绍新城市主义产生背景,和来源,分析该思潮的核心、理念及其局限性。

关键字:新城市主义邻里紧凑“新城市主义”是指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在建筑和规划上的一种新思潮,它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肌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1]不仅美洲,大洋洲,欧洲,亚洲的许多国家的建筑师和规划设计师都在追随“新城市主义”的潮流。

[2]1.新城市主义的定义“New Urbanism”,国内已有的文献将其译为“新城市主义”,或“新都市主义”,又称“新传统主义”。

Urbanism,《美国传统词典》“双解”将其译为:城市居民文化或生活方式。

《现代英汉综合大辞典》将Urbanism译为城市规划、都市建筑规划、都市生活方式,《英汉简明词典》将Urbanism 译为:都市生活、都市社会物质需求的研究、都市化。

但就词义来看,New Urbanism所要传达和造就的,是一种“都市型”的物质和生活形态。

[3]新城市主义的主要奠基人物Andres Duany和Elzabeth Plater-Zyberk夫妇这样描述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指的是对传统区域规划模式的复兴,以及将现有环境改造重修成完整城镇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

即提倡创造和复兴多样化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紧凑型邻里、城镇和都市。

这样会创造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共开放空间,恰好与郊区蔓延模式形成对比。

[4]2.新城市主义产生的的环境和背景2.1.郊区化的浪潮伴随着郊区化的白热化,美国渐渐的步入了“边缘城市”的概念。

二战后,美国就开始逐步进入了城市扩散的过程。

郊区化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2.1.1郊区化的阶段(1).居住郊区化在50-60年代形成了第一阶段的人口居住郊区化:由于工业的发展,城市的环境急剧下降,人口膨胀、地价飞涨、伴随着挥之不去的工业污染,白人和中产阶级开始成批的从城里的公寓和连排住宅搬出,并搬入带私家花园的郊区独立别墅,引发了一股“郊迁的热潮”。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其核心人物是Peter Calthorpe。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

基于市郊不断蔓延、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1名词由来历史问题从二战期间开始,美国人为了拥有私密性、机动性、安全性和私有住宅而大规模迁往郊区。

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造成建筑形式千篇一律、公共建筑散置各处、大都市地区边缘的农业用地和自然开敞空间被吞噬、拉大了通勤距离和时间、加大对小汽车交通方式的依赖、加剧能源消耗和空气污染,甚至导致城市与郊区发展的失衡、城市税源减少和种族隔离等问题。

面对郊区蔓延所导致的一系列问题,新城市主义提出了“公共交通主导的发展单元”的发展模式。

其核心是以区域性交通站点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设计从城镇中心到城镇边缘仅四分之一英里或步行五分钟的距离,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在这个半径范围内建设中高密度住宅,提高社区居住密度,使每英亩1个居住单元增加到6个单元;混合住宅及配套的公共用地、就业、商业和服务等多种功能设施,以此有效地达成复合功能的目的,从区域宏观的视角整合公共交通与土地使用模式的关系。

历史特点新城市主义设计的城市以不规则的格网式道路为骨架,为减少车流量和增加社区的可步行性,社区内街道设计狭小,容许路边停车,沿街步行道平均宽度为1英尺,平均车行速度为15-20哩/小时。

新城市主义把简朴自律和可居性强的特点注入其城市里,减少房屋周围的草地面积,停车场地面积控制到最小,并规定停车库不能露在沿街路面。

这些社区与众不同之处还在于它有许多维持这种简朴自律的魅力而制定的规章制度。

新城市主义不仅只在外观上反射新传统主义城镇之光,在氛围上也极力给予体现。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

新城市主义对居住区规划的启示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来,起源于美国的新城市主义(New Urbanism)思想成为城市规划、城市设计领域的重要理念。

相比其他思潮,新城市主义重新唤起了人们对城市中心的回忆。

它利用传统城镇规划理念和设计方法,建设具有多元化特征的现代社区满足居民需求,从而抑制过度郊区化无序蔓延的态势,消除社会分化,解决交通拥挤、自然资源破坏和环境污染等城市问题。

当前,土地使用制度和住宅商品化制度的改革推动城市人口郊区化迁移,形成中国城市郊区化的主要特点。

在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模式的和谐社会背景下,着眼中国城市化进程,借鉴新城市主义合理内核,对居住区开发以及房地产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新城市主义的缘起工业化发展使美国城市中心逐步陷入环境恶化的窘境,引发了居住郊区化趋势。

这同时得力于两方面:便捷的高速公路网,使汽车取代火车、电车等公交系统成为主要交通工具;政府偏向于独立式住宅的按揭保险政策,使在郊区买别墅比在城里租住公寓更为便宜,导致低密度郊区成为发展的标准模式。

全面郊区化也带来诸多问题:资源浪费和环境破坏;土地和农田大量消耗;对汽车绝对依赖,使其数量和高速公路轮番增长,通行时间长,产生汽车尾气、噪音和能源紧张问题;城市文化氛围缺乏,郊区公共生活贫乏,社区居民相互隔离,文化认同差。

全面郊区化既造成中心城区恶化,又使郊区开发地块尺度巨大、功能单一,不能形成有机生长单元,到处是“没有灵魂的郊区,散漫盲目的边缘城市,破碎颓败的老城镇”。

在此背景下,新城市主义运动在欧美等国兴起。

它的起始以1993年在弗吉尼亚北部亚历山大市召开的第一届“新城市主义代表大会”(the Congress for the New Urbanism)为标志。

其基本理念是使传统城市规划和设计思想与现代生活结合,通过建设具有地方特色和文化气息的社区取代缺乏吸引力的郊区化模式。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思想新城市主义主张在区域、村镇和邻里三个尺度内提出消除郊区蔓延、城市中心腐败的发展方式,提倡构建街道网络,以步行距离为出发点去规划各种活动,使自然环境与人造社区有效结合。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
4 节约资源——实现城市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
• 影响: • 当前,中国正进入快速城市化阶段, 新城建设、旧城更新等城市建设工程量巨 大。一方面,不仅要解决大规模的小城镇 的建设问题,也要面对大城市的无序蔓延 和郊区化的必然趋势;另一方面,由于我 国资源短缺、自然生态环境问题比较严重, 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化道路是当务 之急。

在这种前提下,虽然“新城市主义”是美国高 响。
• • 1.从自然生态系统容量的角度确定城市规模和等级体系
• 2 发展有机的公共快速交通系统,促进城市的紧凑发展
• 3 继承和发扬地方文化与历史传统,保持城市特色与发展活 • 4 在城市规划中坚持社会的公平与公正原则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是20世纪90年代初提出的城市规划 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小 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氛围、 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新城市 主义是城市规划一个新的城市设计运动。 • 这场运动始于1990年初。基于市郊不断蔓延、 社区日趋瓦解,新城市主义主张借鉴二战前美国 小城镇和城镇规划优秀传统,塑造具有城镇生活 氛围、紧凑的社区,取代郊区蔓延的发展模式。
设计思想
• 新城市主义从区域、城市和社区三个层面对未来城市展开了丰富的构 想,其中能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主义思想深深地贯彻在其设计思 想中。 • 其设计思想内涵和原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


1.尊重自然——构建完整的城市生态系统
2.尊重社会与个人——建设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


3 保持“多样性”——维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

新城市主义一、新城市主义的定义新城市主义是指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在建筑和规划上的一种新思潮,它的设计思想和作品对当今美国新型社区的建立和城市肌理的重构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指的是对传统区域规划模式的复兴,以及将现有环境改造重修成完整城镇的一种城市规划方式。

即提倡创造和复兴多样化的、适宜步行的、混合使用的、紧凑型邻里、城镇和都市。

这样会创造一个精心设计的公共开放空间,恰好与郊区蔓延模式形成对比。

二、新城市主义的主要主张1.限制城市边界,建设紧凑型城市新城市主义认为,限定城市规模的最重要的因素是自然生态环境,它主张城镇的发展要有一定的边界,这一边界是由自然环境容量所限定的,人们不能模糊和消除这一边界的存在。

从生态学角度看,实际上是承认城市发展以及城市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系统所能承受的人类活动强度是有极限的,亦即城市的发展存在着生态极限。

新城市主义坚持城市要紧凑发展的原则。

它批判了美国“建立在汽车轮子上”的郊区化模式,主张应该有限制地使用小汽车。

新城市主义认为城市应该拥有多种交通运转系统:不仅要有大运量的、快速的、节约能源消耗的公共交通系统,而且更要有无须消耗能源的、宜人的步行系统、自行车系统等,以满足人和社会的多种需求。

并且各交通系统之间必须要有便捷的衔接和转换,共同构成有机的、便捷的交通网络,保持城市生态系统的持续运转。

2.以人为本,建设充满人情味的新社区新城市主义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的设计手法,表示了对社会和个人的充分关心。

这一点在它所倡导的“社区”设计理念中体现的尤为明显。

邻里、分区和走廊是“新城市主义”社区的基本组织元素。

他们所构筑的未来社区的理想模式是:紧凑的、功能混合的、适宜步行的邻里;位置和特征适宜的分区;能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社区结合成一个可持续的有机整体的、功能化和艺术化的走廊。

同时,新城市主义认为邻里、分区和走廊也是大都会地区的发展和再发展的基本元素,这三者的有机组合共同形成了市民认可的、具有归属感和安全感的充满人情味的生态社区,并且促使居民形成对保持社区活力、促进社区发展与进步所必需的责任感。

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解读

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解读

城市科学〔文章编号〕 1002-2031(2005 04-0020-05后现代的新城市主义与中国城市规划沈锐李同升赵伟〔摘要〕讨论了现代主义、 , 点 , 。

〔关键词〕新城市主义 ; ; 〔中图分类号〕 A1996年在意大利的博洛尼亚 (Bol ogna 举行的新城市主义第一次国际会议标志着新城市主义的诞生。

主要代表人物有安德雷斯・杜安尼 (Andres Duany 与伊里莎白・普拉特 (Elizabeth Plater -Zy 2berk 夫妇 (简称 DPZ 、彼德・卡尔索普 (Peter Calthor pe 等。

新城市主义的代表作是“ 滨海城” 。

新城市主义自其诞生以来 , 给美国的城市规划行业带来很大的影响 , 其作品大都获得人们的认同。

越来越多的开发商、规划者和政府官员对新城市主义的设计方法表现出极大的兴趣。

一现代主义与后现代的城市规划新城市主义规划设计理念的产生 , 肇因于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到后现代主义设计观念的转变。

因此 , 这里有必要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和新城市主义进行一些分析与比较。

1.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现代主义的核心是理性 , 理性被认为是科学和真理的基础。

现代理论追求的是总体性和普遍性 , 追求用一种总体性的模式来概括社会与知识的各个方面。

现代理论认为 , 对于自然世界 , 人们可以通过理性活动获得科学知识 , 并且以“ 合理性” 、“ 可计算性” 和“ 可控制性” 为标准达到对自然的控制。

现代主义的城市规划就是建立在这样的“ 理性” 基础之上的。

Ja mes Hoist on 在 The Modern City (1989 中 ,总结了现代建筑运动主导下城市规划发展的核心内容 :首先 , 现代城市规划是以反资本主义和平等主义为基础的 ; 其次 , 强调以机器为原型以及以机器为隐喻的总体化的理性 , 并在此基础上对城市组织的社会功能进行再定义 ; 再次 , 把建筑类型和规划惯例 (conventi ons 看成是社会变化的核心机制 , 而且通过推动建筑类型和规划管理的改进达到社会的进步 ; 第四 , 在进行特定地区空间营造时是与环境尤其是环境的文脉无关的 , 但在思想基础上又强调物质空间决定论 , 即人类的社会生活是由其所处的空间环境所决定的 ; 第五 , 依赖于国家权力来达到整体的规划 ; 第六 , 采用和推崇令人震惊的技术。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居住区适老性规划设计的思考

基于“新城市主义”理念的居住区适老性规划设计的思考

图4 家庭 类型 的 变化 ( 0 6 ) 20年

中国 住 宅 设 旋
Hou i ns r ctonI s ng Co t u i 住房建设
这种 分离 式 的居住 空 间体 系并 不适 合传 统 的东 方老 年 人 的养老 习惯 。 老年 人不 愿意 离开 所 熟悉 的生 活环 境 ,他们 喜 欢温 馨 的 家庭 氛 围 ,喜 欢 与子 女朝 夕相 处 。他 们离 开工 作 岗位 后 ,脱离
适 老性 居 住 区。
关 键 词 :新城 市 主 义 ,居 住 区 ,适 老 性设 计 ,生 活环 境
1研 究 背 景 与 现 状概 况 .
自2 世纪 后半 叶 以来 ,中 国的 老年 人 口迅 速增 长 。 1 5 0 90 年 我 国老 年 人 口达 到 O4 , ̄ 2 0 年 达 到 了 13 ,预 计 到 .亿 J0 0 .亿 2 5 年老年 人 口将增 长至42 ( 00 亿 图1) 。养 老 便成 了家庭 乃至
配置 的设 施 的 比例 明显偏 低。 其 中配 有老 年活 动 中心 的居住 区 比例 最高 ,达 到 了6 %以上 ,其他 如 老年 教育 、老 年 护理 院 、 0
Ho i g Con t uc i us n s r tonl 住房建设
基于 “ 新城 市主 义 ’ 念 的居 住 区 ’理 适 老性 规 划 设计 的思 考
胡志鹏 ,胡惠琴
( 京 工 业 大 学 建 筑 与 城 市 规 划 学 院 ,北 京 1 0 4) 北 1 0 2
23 )。 .
由于我 国家庭 结 构 已经 发生 了巨 大转 变 ,核 心家 庭 比重
的增 高使 纯 老户 迅速 增 加 ,纯 老 年 家庭 被 孤立 出 来 ( 图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城市主义对城市规划的影响
新城市主义是一个关于城市规划和设计的思潮运动,于上世纪80年代初始于美国。

其目标是使城市减少对汽车的依赖,并创造宜居和休闲式的街区环境,密集有序地安排住房、工作和商业场所。

新城市主义还有助于推进恢复传统城市规划,如查尔斯顿市区、南卡罗来纳州和华盛顿的乔治敦所实施的规划。

这些区域对新城市主义者而言都很理想,因为每个区域都拥有一条方便步行的主要街道、一个中心公园、购物区和一个网格街道系统。

新城市主义的历史
在19世纪初,美国城市发展往往采用紧凑、混合使用的形式,让人想起弗吉尼亚亚历山大老城区。

然而随着有轨电车和可负担的快速交通网路的发展,城市开始扩展并布设了有轨电车郊区。

后来汽车的发明进一步加速了这种中心城市的分散化,这种分散化后来导致了分散的土地使用和城市扩张。

新城市主义是对城市扩展的一个回应。

在上世纪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这些思想开始流传开来,在欧洲之后,美国的城市规划者和建筑师也开始拿出计划为城市建模。

1991年,当加利福尼亚州萨克拉门托市的一个非营利组织——本地政府委员会邀请了几位建筑师(包括彼得·卡索普、迈克尔·科贝特、安德烈斯·杜安伊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等)到优诗美地国家公园开发一套设计规划原则,即针对着重于社区及其宜居性的土地使用规划之时,新城市主义发展得更加强大了。

这些原则以会议召开地优诗美地的阿瓦尼酒店命名,被称为《阿瓦尼原则》。

它包括15条社区规划原则、4条地区原则和4条实施原则。

然而每一条原则都包括过去和当前的一些观点,旨在使城市尽可能干净、适宜步行和宜居。

1991年底,在优诗美地会议上,这些原则被提交给地方民选官员。

此后不久,参与制定阿瓦尼原则的一些建筑师在1993年组成了新城市主义联盟(CNU)。

今天,CNU已经成为了新城市主义理念的首要推动者,并已拥有了超过3000个成员。

每年它都会在美国各地举行会议,以进一步推动新城市主义设计原则的实施。

新城市主义的核心理念
今天,新城市主义概念包括四个关键理念。

首先是确保城市是适宜步行的。

这意味着,任何居民都不需要汽车就可以到达社区的任何地方,而且前往任何基本用品商店或服务区的步行耗时都不应该超过
5分钟。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社区应该为人行道和狭窄的街道投资。

除了积极推动步行之外,通过把车库设置在家中或小巷里,城市也应该降低汽车的重要性,新城市主义者建议只设置路边停车场而不设大型的停车场。

新城市主义的另一个核心理念是,建筑在风格、大小、价格和功能上都应该是混合型的。

例如,一个小的城市屋可以与一个大型的单户住宅相邻。

混合使用的建筑,例如那些下部是商业空间而上部是公寓的建造,也是非常理想的。

最后,新城市主义城市应该把建设重点放在社区上。

这意味着通过高密度的公园、开放空间和社区集会中心(如社区广场)的布设,来维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联系。

新城市主义城市实例
尽管新城市主义设计战略在美国的许多地方都已经进行了尝试,但第一个充分开发的新城市主义城镇是佛罗里达州的Seaside,由建筑师安德烈斯·杜安伊和伊丽莎白·普拉特+兹伊贝克设计。

施工开始于1981年,然后几乎一夜之间,它由于其建筑、公共空间和街道质量而变得非常有名。

在科罗拉多州的丹佛市的斯台普顿社区是美国另一个实现新城市主义理念的例子。

原址是斯台普顿国际机场,新建设始于2001年。

这一区域规划包括住宅、商业和办公室,将成为丹佛最大的社区。

像Seaside一样,它也会积极削弱汽车的重要性,但也会有公园和开放空间。

对新城市主义的批判
尽管新城市主义在近几十年内很流行,但针对其设计方法和原则还是有一些批判的声音。

首先是其城市的密集性导致了居民隐私的缺乏。

一些批判者声称,人们希望有独立的、带院子的房屋,以远离邻居。

但由于混合密度社区本身及居者间可能共享车道和车库的行为,这种隐私就不复存在了。

批判者还说新城市主义的城市感觉是不真实的和孤立的,因为它们并不代表美国住宅模式的“规范”。

许多这类批判者经常指向Seaside,因为它曾用来拍摄影片《楚门的世界》,并作为佛罗里达庆典、迪斯尼社区的一个典范。

最后,新城市主义批判者还认为,新城市主义社区并没有促进多样化和社区发展,相反由于这类社区往往非常昂贵,它们仅仅吸引了
富有的白人居民。

然而尽管有这些批判声音,新城市主义理念正在成为一个日益受欢迎的社区规划形式,并且随着对混合使用建筑、高密度住宅和步行城市的越来越多的关注,其原则将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