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动物全面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人教版)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d804fd90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38.png)
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人教版)教案名称:人教版二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教案编写:人工智能助手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中常见的动植物特征,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与人合作、交流、表达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采用观察、实验、讨论、总结等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学生科学探究的信心。
教育学生关爱大自然,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我们周围的物体(1)第1课:我们周围的物体(2)第2课:物体的形状(3)第3课:物体的运动2. 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1)第4课:认识植物(2)第5课:植物的生长(3)第6课:植物的繁殖3. 第三单元:常见的动物(1)第7课:认识动物(2)第8课:动物的生活方式(3)第9课:动物的适应性4. 第四单元:人体的奥秘(1)第10课:人体的基本结构(2)第11课:人体的主要器官(3)第12课:人体的生理功能5. 第五单元:自然科学现象(1)第13课:天气与气候(2)第14课:自然现象的解释(3)第15课:探索自然现象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基本的科学知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措施1. 采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2. 注重实践操作,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科学知识。
3. 创设生动活泼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4. 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学知识。
5. 加强课堂纪律管理,培养学生良好的研究惯。
五、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等情况,了解学生的研究状态。
爬行动物PPT全面版
![爬行动物PPT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995037095ef7ba0d4b733baf.png)
第11页/共16页
眼镜 蛇
蝮蛇
我国有50种毒蛇,毒蛇能伤人,但蛇毒也 第12页能/共治16页病
避役俗称变色龙,能捕食昆虫, 其中包括危害林木的昆虫。
第13页/共16页
比较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
生活环境 皮肤 呼吸
生殖和发育
两栖动物
爬行动物
幼体生活在水中,成体 大多生活在陆地上,也 可以在水中游泳。
第7页/共16页
2、其他爬行动物:
龟、 鳖、 蛇、 鳄、
第8页/共16页
2、其他爬行动物:
龟、 鳖、 蛇、 鳄、
第9页/共16页
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 :
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 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 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
第10页/共16页
爬行动物与人类生活的 关系
人工养殖的鳖可以 食用,鳖甲可以入
爬行动物
第1页/共16页
鱼鳄
第2页/共16页
恐 龙
蜥 蜴
1.形态特征:
(1)蜥蜴的头部后面 有颈,因此它的头可 以灵活地转动,便于 在陆地上寻找食物和
发现敌害;
(2)蜥蜴的四肢短小, 不能跳跃,但能贴地面
迅速爬行;
蜥蜴是十分常见的爬行动物
第3页/共16页
(3)皮肤干燥,表 面覆盖角质的鳞片, 既可以保护身体又能 减少体内水分的蒸发。
终生生活在陆地上。
皮肤裸露、有粘液, 干燥、粗糙,表面覆盖着
可辅助呼吸。
角质的鳞片,既可以防止 体内水分蒸发,又具有保
幼体用鳃呼吸, 护作用。
成体用肺呼吸, 皮肤辅助呼吸。
用肺呼吸,肺 发达
在水中受精;受
在陆地产卵;卵内养
精卵在水中发育
料较多,还有卵壳保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c47a0221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98.png)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动物》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包括它们的特征、生活习性等。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有趣的文字,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动物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然的兴趣,他们喜欢观察动物,乐于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
但学生的认知水平有限,对动物的了解还不够全面,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动物的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一些常见的动物,知道它们的特点和生活习性。
2.难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建立完整的知识体系。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动物的图片,发现它们的特点。
2.讨论法:让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3.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动物的特点。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动物的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
2.准备分组讨论的卡片,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讨论。
3.准备情境教学的道具,如动物模具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视频展示一些常见的动物,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呈现教科书中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发现它们的特点。
教师引导学生用词语描述动物的特点,如“长得是什么样子”,“有什么特殊的地方”等。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分享自己对动物的了解和认识。
教师巡回指导,引导学生用完整的句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4.巩固(5分钟)教师选取一些动物的特点,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进行复述,以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动物的特点。
如模拟动物的生活环境,让学生扮演动物,进行角色扮演。
6.小结(3分钟)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明确自己对动物的认识。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身边的动物》教案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小学科学《身边的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600f472eff9aef8941e06ae.png)
小学科学课程教案第一章第一节身边的动物教学目标1.初步尝试对自己感兴趣的或观察过的小动物,提出不懂的问题;能用语言清楚地描述观察的动物的特征,能清楚表达自己提出的问题,能认真听他人发言。
2.有好奇心,爱提问,喜欢动物。
3.认识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外部特征。
内容设计三年级的学生,已经认识了不少动物,因此本课不是简单地认识一些动物的名称,而是指导学生对自认为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感兴趣的问题,并认识一些生活中常见、但不知名的动物。
本课设计了两个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
这个活动目的有三项,一是学会提问,并根据有兴趣与否对问题进行初步筛选;二是认识一些常见但不知学名的动物,三是学会分别统计自己、小组及班级共认识了多少种动物;(2)创办动物园。
这个活动可以说是一个后测活动,即检验学生认识动物的学习情况,同时也是一个兴趣活动,因为动物园是小学生最爱去的地方,他们对动物园是最熟悉的,让他们自己设计动物园,可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使学习变得有趣味、不枯燥。
教学准备活动(1):各种常见动物的挂图;活动(2):可贴于课本第6~7页动物园底图上的不干胶动物贴画。
活动(1)认识身边常见的动物(教材P4~P5)内容说明这个活动可以分两层:1.让学生对自己很熟悉的动物,提出一些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只知道动物的名字,并不算真正认识了它们。
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是各个方面的,不一定有很强的针对性,在本活动中也不要求解决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激发起学生的兴趣和提问题的勇气,本活动的目的就达到了。
图中表现了本书的主人公、爱提问的奇奇提出的6个问题。
2.生活中学生会观察到许多小动物,这些动物可能在儿童读物中、在动物园中都找不到它们名字,在本活动中学生将认识这样的动物的名字,使他们体会到,在自己的身边有许多东西需要留意观察,需要学习。
图中的动物有:①鼠妇(潮虫)、②马陆、③蛞蝓(鼻涕虫)、④杜鹃(布谷)、⑤水黾、⑥蛐螋、⑦槐尺蠖(吊死鬼)。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690243be112de2bd960590c69ec3d5bbfd0adad8.png)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下册《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科学阅读二:常见的动物》这篇课文主要介绍了几种常见的动物,如猫、狗、鱼、鸟等,通过阅读这些动物的特点,使学生了解不同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教材内容丰富,插图生动有趣,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动物充满好奇,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但还需要在阅读理解、词汇积累等方面加强培养。
在导入环节,我会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会认识几种常见的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阅读、观察、讨论等方式,培养观察动物、了解动物的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学生能正确认读和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名称及特点。
2.难点:学生能运用所学知识,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直观演示法:利用图片、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动物的特点。
3.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动物的图片、实物等教具。
2.准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
3.准备课堂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我会让学生谈谈自己喜欢的动物,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外形特点和生活习性,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课文内容,让学生初步了解几种常见动物的名称和特点。
同时,我会用生动的语言描述动物的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种动物,分析其生活习性和外部特征。
然后,各组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进行评价。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完成课堂作业。
(完整版)动物周期表(word全面版)
![(完整版)动物周期表(word全面版)](https://img.taocdn.com/s3/m/b30fac4026284b73f242336c1eb91a37f1113235.png)
(完整版)动物周期表(word全面版)动物周期表是一个有趣的教育资源,它按照动物种类和分类,显示了不同动物的特征和生物周期。
本文档旨在提供一个完整版的动物周期表,为研究者提供广泛和详细的信息。
动物类别动物周期表通常按照动物的分类进行组织。
下面是一些常见的动物类别:1. 脊椎动物门:包括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等。
2. 焦虫动物门:包括昆虫、蜘蛛、蜈蚣等。
3. 软体动物门:包括蜗牛、蛞蝓、贻贝等。
4. 节肢动物门:包括甲壳类动物、昆虫等。
5. 刺胞动物门:包括水母、珊瑚等。
动物周期每种动物都有自己独特的生物周期,其中包括繁殖、生长和发育等过程。
下面是一些动物的具体周期信息:1. 陆地哺乳动物:从幼崽到成年的成长过程,一般需要数年时间。
2. 鸟类:从雏鸟到成鸟,需要孵化、育雏和羽毛成长的阶段。
3. 爬行动物:从卵到幼小动物到成年,经历不同的发育过程。
4. 昆虫:从卵到幼虫到蛹到成虫,经历完全变态或不完全变态的过程。
动物特征动物周期表还提供了关于不同动物的特征信息,例如:1. 鸟类:羽毛、喙、脚爪等。
2. 哺乳动物:乳腺、体毛、恒温等。
3. 爬行动物:鳞片、四肢、冷血等。
4. 昆虫:六条腿、触角、外骨骼等。
动物生态在动物周期表中,还可以了解到不同动物的生态信息,如它们的栖息地、饮食性以及与其他物种的关系等。
结论动物周期表是一个有用的教育资源,通过它可以增加对不同动物的了解。
这份完整版的动物周期表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动物世界的多样性和生物周期的变化。
动物种类名称大全
![动物种类名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a38c3deab1717fd5360cba1aa8114431b90d8eef.png)
动物种类名称大全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的生物资源之一,它们以其多样的形态和生活习性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无尽的乐趣和惊喜。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和不太常见的动物种类,希望能够为大家带来一些有趣的知识和启发。
1.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一类体温恒定的脊椎动物,它们通常以产奶哺育幼崽为特征。
哺乳动物种类繁多,包括了从小鼠、猫、狗到大象、鲸鱼等各种各样的动物。
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也非常广泛,从极地到热带都有它们的身影。
2. 鸟类。
鸟类是一类拥有羽毛和翅膀的脊椎动物,它们通常以飞行为主要特征。
鸟类在地球上的种类也非常丰富,有些是迁徙鸟,有些是留鸟,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
从小小的麻雀、鸽子到雄伟的鹰、孔雀,鸟类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无数的色彩。
3.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一类以四肢爬行为主要特征的动物,它们通常以鳞片覆盖全身。
爬行动物种类也非常多样,包括了蛇、蜥蜴、鳄鱼、龟、蜥蜴等。
它们在地球上的分布也相当广泛,有些生活在陆地上,有些生活在水中,它们的生存方式也各有特点。
4.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一类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陆地上生活的动物,它们通常以两栖的生活方式为特征。
两栖动物种类也相当丰富,包括了青蛙、蟾蜍、蝾螈等。
它们的生活习性也各不相同,有些生活在淡水中,有些生活在海水中,它们也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
5. 昆虫。
昆虫是一类具有六条腿和三个体节的节肢动物,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昆虫在地球上的分布也非常广泛,从高山到平原,从沙漠到森林都有昆虫的身影。
它们在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是食物链中的重要环节。
6. 海洋生物。
海洋生物包括了各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动物,它们种类繁多,形态各异。
从小小的海星、海葵到庞大的鲸鱼、鲨鱼,海洋生物给我们展示了大自然的神奇和多样性。
它们在海洋生态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维持着海洋生态平衡的稳定。
7. 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是一类没有脊椎的动物,它们种类繁多,数量庞大。
动物种类名称大全
![动物种类名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7f048b5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ef.png)
动物种类名称大全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
它们以其独特的外貌、习性和生活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在我们周围,有着各种各样的动物,它们在陆地、海洋和空中生存繁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下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些常见和不太常见的动物种类名称吧。
1. 鸟类。
鸟类是一类生活在地球上的脊椎动物,它们通常拥有两只翅膀和一张喙。
鸟类的种类繁多,包括了雀形目、鸽形目、鹦鹉目、鸭形目等。
例如,知名的几种鸟类有,鹦鹉、鸽子、鸵鸟、孔雀等。
2. 哺乳动物。
哺乳动物是一类能够分泌乳汁哺育幼崽的动物,它们通常拥有毛发和温血。
哺乳动物的种类也非常丰富,包括了食肉目、啮齿目、灵长目、鲸目等。
例如,我们熟知的有,老虎、大熊猫、长颈鹿、海豚等。
3. 爬行动物。
爬行动物是一类生活在陆地上的脊椎动物,它们通常拥有鳞片或甲壳。
爬行动物的种类也相当多样,包括了蛇目、龟鳖目、蜥蜴目等。
例如,我们熟知的有,蟒蛇、鳄鱼、陆龟、蜥蜴等。
4. 两栖动物。
两栖动物是一类能够在水陆两栖生活的动物,它们通常拥有潮湿的皮肤和四肢。
两栖动物的种类也相当丰富,包括了蛙目、蝾螈目、蜥蜴目等。
例如,我们熟知的有,青蛙、蝾螈、娃娃鱼等。
5. 昆虫。
昆虫是一类具有六只腿和外骨骼的节肢动物,它们在地球上的数量是最为庞大的。
昆虫的种类繁多,包括了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等。
例如,我们熟知的有,蝴蝶、蚂蚁、蜜蜂、蚊子等。
6. 水生动物。
水生动物是一类生活在水中的动物,它们通常拥有鳞片或者鳃。
水生动物的种类也非常多样,包括了鱼类、甲壳类、软体类等。
例如,我们熟知的有,金鱼、大白鲨、海星、海螺等。
以上便是一些常见和不太常见的动物种类名称,它们构成了我们周围丰富多彩的动物世界。
每一种动物都有着它独特的生存方式和价值,我们应该珍惜和保护这些可爱的生灵,让它们在地球上继续繁衍生息。
愿我们能够与动物和谐相处,共同构建一个美好的家园。
粤教版科学《常见的小动物》PPT课件完美版1
![粤教版科学《常见的小动物》PPT课件完美版1](https://img.taocdn.com/s3/m/bd90eb5816fc700aba68fc00.png)
•
2、班组完工后,对产品的保护进行系 统管理 ,对班 组已完 成并形 成系统 功能的 产品, 经验收 后,即 组织人 力、物 力和相 应的技 术手段 进行产 品保护 ,直至 形成最 终产品 ,并指 派专人 看护直 至交付 业主使 用为止 。
3 、张岱年在哲学研究上取得的巨大 成就, 跟他学 生时代 对中外 哲学典 籍的深 入研究 、名师 的指导 、好学 深思的 品性有 关。
①蜗牛 ②大熊猫 ③蚂蚁 ④蝴蝶 ⑤鱼 ⑥金鱼
你是怎样猜到谜底的?
活动过程:说名称,找特征。
猫
动物介绍大会
喜欢吃老鼠,还喜欢吃鱼; 白天睡觉,晚上活动; 动作很轻,走起路来几乎不发出声音……
活动过程:说名称,找特征。
狗
动物介绍大会
喜欢吃肉骨头; 鼻子非常灵敏;
狗是用舌头来出汗的,所以狗热的时候 就会伸出舌头……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激发学生保护动物及其生活环境的情感和意识。
活动准备
观察身边的小猫、小狗、小鸟等。
新课引入
猜谜语:
①叫牛不像牛,没脚又没手,不会拖犁耙,却能背屋走。 (打一动物 ②它是猫不抓鼠,呆在深山吃翠竹,憨态可掬人人爱,家在中国西南住。 (打一动物) ③远看像芝麻粒,近看好像小黑驴,白天干活不怕累,晚上睡在洞洞里。 (打一动物) ④头上两根须,身穿花衣衫,飞进花朵里,传粉又吃蜜。 (打一动物) ⑤有头没有手,有尾没有腿。能行千里路,不能离开水。(打一动物) ⑥远看水里一朵花,近看凸眼有尾巴。色彩绚丽人人爱,缸里常玩过家家。 (打一动物)
•
4、中国若不能创造出一种新哲学,则 民族再 兴只是 空谈” ,张岱 年这话 表பைடு நூலகம்唯 有创造 新哲学 我们民 族才有 振兴的 希望
【精品】人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卷含参考答案
![【精品】人教版小学科学二年级上册期中考卷含参考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dda7a17615791711cc7931b765ce050877327544.png)
专业课原理概述部分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5分)1. 下列哪个季节的天气最热?A. 春天B. 夏天C. 秋天D. 冬天2. 植物通过什么器官吸收水分和养分?A. 叶子B. 根C. 花朵D. 果实3. 下列哪个动物是卵生的?A. 狗B. 鸟C. 猫D. 猪4. 下列哪个是昆虫?A. 蜗牛B. 蚂蚁C. 蛇D. 青蛙5. 下列哪个是固体?A. 水B. 雪花C. 烟雾D. 雨滴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5分)1. 太阳是地球的卫星。
(×)2. 植物需要阳光、水和土壤才能生长。
(√)3. 鸟类是哺乳动物。
(×)4. 昆虫有三对腿。
(√)5. 空气是无色的。
(√)三、填空题(每题1分,共5分)1. 地球上有三种基本状态,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2. 植物通过__________吸收水分和养分。
3. 昆虫有__________对腿。
4. 固体是指__________的物体。
5. 空气是无色、无味、无形的__________。
四、简答题(每题2分,共10分)1. 简述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2. 简述植物的生长过程。
3. 简述昆虫的特点。
4. 简述固体的性质。
5. 简述空气的作用。
五、应用题(每题2分,共10分)1. 请列举五种常见的植物。
2. 请列举五种常见的动物。
3. 请列举五种常见的昆虫。
4. 请列举五种常见的固体。
5. 请列举五种常见的气体。
六、分析题(每题5分,共10分)1. 分析太阳系中的行星运动规律。
2. 分析植物的生长环境对植物生长的影响。
七、实践操作题(每题5分,共10分)1. 观察一颗植物,并记录其生长过程。
2. 观察一只昆虫,并描述其外部特征。
一、选择题答案:1. B2. B3. B4. B5. A二、判断题答案:1. ×2. √3. ×4. √5. √三、填空题答案:1. 固体、液体、气体2. 根3. 三4. 有形状、有体积5. 气体四、简答题答案:1. 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青岛版《科学》五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教学设计
![青岛版《科学》五制四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动物王国》1《蚂蚁》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7859e2c773231126edb6f1aff00bed5b9f3733e.png)
《蚂蚁》教学设计【教材分析】《蚂蚁》是青岛版(五·四学制)四年级上册《动物王国》单元的第一课时。
蚂蚁是地球上最常见、数量最多的昆虫之一,也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动物,因此教科书选择蚂蚁作为探究对象,建构学生对昆虫类动物的认识。
通过探究,进一步培养学生用简单工具进行细致观察的能力,感受蚂蚁种类的多样性,同时培养学生珍爱生命的情感。
教材由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活动准备。
明确学生思考的方向并提前准备研究材料,便于课堂探究活动的开展。
第二部分活动过程,寻找蚂蚁,观察不同种类的蚂蚁,让学生发现蚂蚁的身体分几部分,每部分长着什么,引发学生对蚂蚁身体结构的思考;通过观察更多动物,寻找能与蚂蚁归为一类的,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通过制作昆虫模型,加深学生对昆虫特征的认识。
第三部分拓展活动,利用昆虫的特征,到校园中识别昆虫。
本课通过活动层层推进,先是观察一只蚂蚁的特征,再观察不同种类蚂蚁的特征,最后寻找与蚂蚁归为一类的动物的特征,由少到多,由点到面,让学生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学生分析】四年级学生对昆虫有一定了解,但局限于见过,不知道到底哪些动物属于昆虫。
很多学生也没有认真观察过蚂蚁或其他昆虫,对昆虫的认识还处于拟人化阶段。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知道像蚂蚁、蝴蝶、蝗虫这样的动物属于昆虫。
2.知道昆虫的共同特征是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头部有一对触角,胸部有三对足。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引导下,学习蚂蚁的外表特征;能描述昆虫的共同特征。
2.借助放大镜对蚂蚁进行有序、细致的观察;能根据昆虫的特征制作昆虫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的驱使下,对昆虫的共同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
2.主动与他人合作,积极参与交流和讨论,尊重他人的情感和态度。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树立保护动物的意识,珍爱生命。
【重难点】通过观察,总结昆虫的共同特征。
动物名称大全
![动物名称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619026edf424ccbff121dd36a32d7375a417c682.png)
动物名称大全动物是地球上最丰富多彩的生物群体之一,它们以其独特的外貌和行为方式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从小到大,我们都对各种各样的动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此,我们有必要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相关信息。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
1. 狮子。
狮子是一种具有强大攻击性的大型猫科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非洲大草原上。
狮子以其雄壮的体型和威武的形象而闻名于世,是许多野生动物中的顶级捕食者。
狮子通常以群体的方式生活,由一只雄狮领导着一群雌狮和幼崽组成的家族。
2. 大象。
大象是世界上最大的陆地动物,它们的体型庞大,拥有长长的象牙和宽大的耳朵。
大象通常生活在非洲和亚洲的热带地区,它们是非常聪明和善良的动物,也是人类最喜爱的动物之一。
大象是植食性动物,以树叶、树枝和草等植物为食。
3. 老虎。
老虎是一种具有强大攻击性的猫科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亚洲的森林和草原地带。
老虎以其敏捷的身姿和锋利的利爪而闻名于世,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动物之一。
老虎通常独居,是孤独的动物,以狩猎其他动物为生。
4. 熊。
熊是一种大型哺乳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北半球的森林和草原地带。
熊的种类很多,包括棕熊、黑熊、北极熊等。
熊是一种植食性动物,以果实、树叶、树皮和小型动物为食。
熊的体型庞大,力大无穷,是世界上最强壮的动物之一。
5. 海豚。
海豚是一种生活在海洋中的哺乳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温暖的海域中。
海豚以其聪明和友好的性格而闻名于世,是人类最喜爱的海洋动物之一。
海豚通常生活在群体中,以鱼类和软体动物为食,是优秀的游泳者和跳跃者。
6. 猫。
猫是一种小型哺乳动物,它们通常生活在人类的家庭中。
猫以其灵活的身姿和独立的性格而闻名于世,是人类最喜爱的宠物之一。
猫是一种肉食性动物,以捕食小型哺乳动物和鸟类为生。
以上就是我为大家介绍的一些常见的动物名称及其相关信息,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动物世界。
动物是地球上最宝贵的资源之一,我们应该尊重和保护它们,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的生态环境。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常见的动物》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常见的动物》](https://img.taocdn.com/s3/m/86952030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19.png)
青岛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下册《4.常见的动物》第一课时师:你们猜的是什么动物呢?请你们小组来介绍一下它的特征吧。
师征。
注意总结观察方法,及时表扬。
(1)燕子:有翅膀,嘴巴尖尖的,尾巴像剪刀一样,冬天飞往南方过冬,春天又飞回来。
师评价:说出了燕子的外形特征和它的生活习性,表达很清晰,向你们学习,掌声响起来。
(2)熊猫:黑眼圈,爱吃竹子,只有我们国家才有,是我们的国宝。
师小结:说出了熊猫的典型特征和生活习性,形象生动,掌声。
熊猫是我们国家的国宝,是濒危珍稀动物,经过我们的多项重点保护措施,截止到2018年11月,大熊猫已经有548只。
(3)蝴蝶:翅膀很漂亮,有各种颜色,喜欢在花丛中和草丛中飞来飞去。
(4)青蛙:身穿绿衣服,白白的肚皮,小时候是蝌蚪,喜欢捉虫子,善于跳跃。
师:说出了青蛙皮肤的颜色和它的发育过程,让我们一听就知道是青蛙,表达清晰,向你们学习。
师引导:青蛙的叫声很独特,谁来学一学?听取蛙声一片,我们只要听到这样的叫声,就知道是青蛙。
也就是说,我们还可以用耳朵听声音来认识动物。
还有什么动物的叫声很独特呢?预设:猫、羊、狗、公鸡等。
(5)金鱼:大大圆圆的眼睛,爱吐泡泡,有漂亮的尾巴在水里游来游去,全身有鳞片,颜色很鲜艳漂亮。
师:鱼的尾巴叫尾鳍,鱼还有腹鳍、背鳍。
谈话:谁用手摸过金鱼?什么感觉?预设:湿湿的,滑滑的。
根据猜出来的结果,师一一展示在黑板上。
师:刚才我们通过用眼睛看一看,还可以用手摸一摸,用耳朵听一听声音等方法,认识了这几种动物的主要特征。
那么,你还能说出其它动物的典型特征吗?(指名描述或模仿动作声音等)你们在这个游戏中的表现怎么样?请你认真在评价量表上做出评价。
师:大熊猫、燕子、青蛙、蝴蝶、金鱼……都是动物,动物属于生物,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特征。
评价任务二:根据生活经验,说一说常见的动物生活在哪里。
评价任务三:小组合作,从不同角度找一找山羊和绵羊的区别。
课件出示绵羊和山羊的图片。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图片,重点比较两种动物的毛、胡须、角、尾巴等,发现它们的不同。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0178c748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b5.png)
2024年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科学1.1 认识科学1.2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2. 动物世界2.1 常见的动物2.2 动物的特征3. 植物王国3.1 常见的植物3.2 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科学的含义,认识到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 使学生掌握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及其生长过程。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科学的基本概念,常见动植物的特征及生长过程。
难点:科学探究的方法,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讲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如冰的融化、植物的生长等。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生活中的科学现象?”2. 新课导入:引导学生学习新课内容。
讲解科学的含义,让学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
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对科学的认识。
3.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章节内容。
生活中的科学:通过实物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学生了解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动物世界:介绍常见动物的特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植物王国:介绍常见植物的生长过程,组织学生进行观察和实验。
4.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典型例题。
分析题目,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解答过程要求步骤清晰,便于学生理解。
5. 随堂练习: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题目,让学生当堂完成。
及时批改、反馈,针对问题进行讲解。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列出本节课的重点知识,如科学的概念、动植物特征等。
2. 图片:展示与新课内容相关的图片,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说出三种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描述一种常见动物的特征。
绘制一个植物的生长过程。
2. 答案:生活中的科学现象:冰的融化、水的沸腾、植物的光合作用等。
常见动物的特征:如狗有四肢、猫有爪子等。
人教版一年级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
![人教版一年级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https://img.taocdn.com/s3/m/bc8dddad541810a6f524ccbff121dd36a32dc49a.png)
人教版一年级学习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一、数字数字在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对于学习者来说,掌握基本的数字词汇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一年级学习者常用的数字词汇:1. one - 代表数字12. two - 代表数字23. three - 代表数字34. four - 代表数字45. five - 代表数字56. six - 代表数字67. seven - 代表数字78. eight - 代表数字89. nine - 代表数字910. ten - 代表数字10这些数字词汇是学习者在进行计数和了解数量时必备的基础。
二、颜色颜色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之一,它们可以描述物体的外观和特征。
以下是一年级学习者常用的颜色词汇:1. red - 代表红色2. blue - 代表蓝色3. yellow - 代表黄色4. green - 代表绿色5. orange - 代表橙色6. purple - 代表紫色7. pink - 代表粉红色8. black - 代表黑色9. white - 代表白色10. brown - 代表棕色掌握了这些基本的颜色词汇,学习者可以更准确地描述物体的颜色,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
三、家庭成员家庭是每个学习者最亲密的社交圈,掌握与家庭成员相关的词汇对于学习者的日常交流至关重要。
以下是一年级学习者常用的家庭成员词汇:1. father - 代表父亲2. mother - 代表母亲4. sister - 代表姐妹5. grandfather - 代表爷爷/外公6. grandmother - 代表奶奶/外婆7. uncle - 代表叔叔8. aunt - 代表阿姨9. cousin - 代表堂/表兄弟姐妹10. family - 代表家庭掌握这些家庭成员词汇,学习者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更准确地称呼自己的亲人,并能够更好地与他们沟通交流。
四、动物动物是学习者在探索自然世界中最初接触到的一类事物,掌握基本的动物词汇可以帮助学习者扩大自己的词汇量并进一步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
36首常见的动物儿歌
![36首常见的动物儿歌](https://img.taocdn.com/s3/m/bad28ffe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02.png)
36首常见的动物儿歌【实用版】目录1.动物儿歌的定义和意义2.36 首常见动物儿歌的分类和特点3.36 首常见动物儿歌的具体内容和教育价值4.结语:动物儿歌对儿童成长的积极影响正文【一、动物儿歌的定义和意义】动物儿歌,顾名思义,是以动物为题材的儿歌。
这类儿歌通过生动形象的描绘和朗朗上口的歌词,向孩子们展示了一个充满趣味和知识的动物世界。
它们不仅有助于培养儿童对动物的认知和喜爱,还能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从而在寓教于乐中促进儿童全面发展。
【二、36 首常见动物儿歌的分类和特点】常见的 36 首动物儿歌,可以根据内容和教育目的进行分类,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1.认知类:以《小老鼠上灯台》、《小猫咪》等为代表,通过对动物形象的描绘,帮助儿童认识不同种类的动物,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
2.故事类:如《乌鸦喝水》、《狐狸和葡萄》等,通过富有教育意义的动物故事,向儿童传递道理和价值观。
3.知识类:例如《小燕子穿花衣》、《大象鼻子长》等,介绍动物的生活习性和特点,拓展儿童的知识面。
4.想象类:以《小老鼠打电话》、《小青蛙找家》等为代表,通过富有想象力的情节,激发儿童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三、36 首常见动物儿歌的具体内容和教育价值】在这 36 首动物儿歌中,每首歌曲都有其独特的教育价值。
例如,《小老鼠上灯台》通过描述小老鼠偷油的过程,引导儿童明白勤劳和诚实的重要性;《小猫咪》则通过描绘小猫咪的可爱形象,培养儿童对动物的喜爱和关爱。
这些儿歌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发挥着传递知识、培养品格、激发想象力等多重作用,是儿童成长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伙伴。
【四、结语】总之,动物儿歌是儿童成长过程中一种重要的教育资源。
通过学习 36 首常见的动物儿歌,儿童不仅能够提高认知能力、获得知识,还能培养良好的品格和想象力。
昆虫记大头黑步甲虫介绍
![昆虫记大头黑步甲虫介绍](https://img.taocdn.com/s3/m/1364cd8e64ce0508763231126edb6f1aff007106.png)
昆虫记大头黑步甲虫介绍1. 引言大头黑步甲虫(Onthophagus taurus)是一种常见的昆虫,属于鞘翅目步甲科。
它们被广泛分布于欧洲、北美和亚洲等地区。
大头黑步甲虫以其独特的外貌和生活习性而备受关注。
本文将全面介绍大头黑步甲虫的外貌特征、生活习性、繁殖方式以及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
2. 外貌特征大头黑步甲虫的体长约为10-20毫米,身体呈椭圆形,背部有硬壳覆盖。
它们通常呈现出深褐色或黑色的外观,具有光滑而有光泽的表面。
与其他步甲科昆虫相比,大头黑步甲虫具有较大的头部和角质突起。
雄性个体通常比雌性个体更大,并且在前额部位有一对明显的角质突起。
3. 生活习性3.1 食性:大头黑步甲虫主要以动物粪便为食物来源。
它们会在动物粪便上寻找营养,并将其滚成球状,然后将球状物推至远离粪便的地方。
这种行为被称为“滚粪”,是大头黑步甲虫的典型特征。
3.2 社会性:大头黑步甲虫是社会性昆虫,它们通常以群体的形式生活在一起。
每个群体由一只雄性和多只雌性组成。
雄性个体起着保护和繁殖的作用,而雌性个体则负责滚动和埋藏粪球。
3.3 繁殖行为:大头黑步甲虫的繁殖方式非常特别。
雄性个体首先会在地面上挖掘一个小洞,然后等待雌性个体前来。
一旦有雌性个体靠近,雄性会用前腿推动她进入洞穴,并在洞壁上制造一个粪球。
然后,雌性将产下的卵放置在粪球中,接着两只步甲虫共同合力将粪球埋藏起来。
4. 对生态系统的重要作用4.1 分解者:大头黑步甲虫是生态系统中重要的分解者之一。
它们通过滚动和埋藏粪球,有效地将动物粪便分解并转化为有机肥料。
这一过程有助于维持土壤的肥力,并促进植物的生长。
4.2 土壤改良:大头黑步甲虫通过滚动和埋藏粪球,将有机物质带入土壤中。
这些有机物质可以改善土壤结构,增加土壤通气性和保水性。
同时,它们还将潜在的病原体从粪便中隔离出来,减少了疾病在生态系统中的传播。
4.3 食物链:大头黑步甲虫作为食物链中的一环,为其他生物提供了重要的食物来源。
(版)龟类品种大全(298种附图及说明)
![(版)龟类品种大全(298种附图及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d9ce6f84af1ffc4fff47ace0.png)
龟类品种大全花龟斑龟习性栖息在我国东南部低海拔地区的淡水水域,如池塘,运河及缓流的河流中。
花龟属亚热带地区的水栖龟类。
喜暖怕寒,生活在低洼处水流缓慢的池塘,沼泽和溪流中及附近陆地上。
花龟是杂食性的龟,以动物性饵料和水生植物为食。
体形特征是淡水龟类中体型较大的一种。
其背甲长可20厘米、宽16厘米,头部较小,头部光滑无鳞,上喙有细齿,中央部有凹陷。
背甲呈粟色且略拱,后缘不呈锯齿状。
在深色的背甲上,常常沿着棱突,长有不甚明显的略带红色的斑块。
腹甲棕黄色,每一盾片具有一块大墨渍状斑块,腹甲后缘缺刻。
甲桥明显,背甲腹甲间借骨缝相连。
指、趾间满蹼。
尾长,往后渐尖细。
花龟的头部,颈部和四肢暴露的皮肤上都长着亮绿色和黑色的细条纹,故称“花龟〞。
雄性背甲较长,后部较窄,肛孔位于腹甲后缘较远,雌性背甲宽大,壳较拱,肛孔位于腹甲后缘较近。
食性植食性。
护理花龟体型适中,成体龟宜饲养在池或5毫米厚的玻璃缸中,水位在20厘米以上,〔幼体100克以下,水位在10厘米左右〕也可饲养在潮湿的沙土上,但其排泄物有异臭味,不易清扫。
花龟虽是一种适应性较强的龟种,但它对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
日常饲养条件下可喂猪肉、鱼肉、小虾等同时投喂各种水生植物如浮萍和水莴苣,蒲公英,各种水果类,尤其喜食小米虾。
每星期喂3次,每次食量按龟体重的5%,也可适当提高,但不能突然提高,应循序渐进,使它逐渐适应,以免引起消化不良症。
每年的初春是龟成活的关键。
这时龟处于半冬眠状态,加之昼夜温度变化大,掌握不好极易使龟发病。
一般温度在15°C时,应采取人工加温保持在22°C以上时喂食。
〔喂食后环境温度不能降低〕。
17°C时,龟虽然有进食的欲望,但不能喂,以防龟食后不能正常消化而引起疾病。
夏季,水温34C左右时,龟的进食量较大,此时应加大投喂量,以加速龟的生长,假设无需繁殖,也可每星期喂2~3次。
日常应勤换水〔可在喂食前进行〕,但不能用井水,以免水温差过大,引起不良后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谢谢, 再见!
随着年岁的叠加,我们会渐渐发现:越是有智慧的人,越是谦虚,因为昂头的只是稗子,低头的才是稻子;越是富有的人,越是高贵,因为真正的富裕是灵魂上的高贵以 及精神世界的富足;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因为优秀从来不是与生俱来,从来不是一蹴而就。随着沧桑的累积,我们也会慢慢懂得:成功的路,其实并不拥挤,因为 能够坚持到底的人实在太少;所有优秀的人,其实就是活得很努力的人,所谓的胜利,其实最后就是自身价值观的胜利。人到中年,突然间醒悟许多,总算明白:人生, 只有将世间的路一一走遍,才能到尽头;生活,只有将尘世况味种种尝遍,才能熬出头。这世间,从来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每天,总想要努力醒得比太阳还早,因为总 觉得世间万物,太阳是最能赐人力量和能量的。每当面对喷薄的日出,心中的太阳随之冉冉腾起,生命之火熊熊燃烧,生活的热情就会光芒四射。我真的难以想象,那些 从来不早起的人,一生到底能够看到几回日升?那些从来没有良好习惯的人,活到最后到底该是多么的遗憾与愧疚?曾国藩说:早晨不起,误一天的事;幼时不学,误一 生的事。尼采也说: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光阴易逝,岂容我待?越是努力的人,越是没有时间抱怨,越是没有工夫颓丧。每当走在黎明的曙光里, 看到那些兢兢业业清洁城市的“美容师”,我就会由衷地欣赏并在心底赞叹他们,因为他们活得很努力很认真。每当看见那些奔跑在朝霞绚烂里的晨练者,我就会从心里 为他们竖起大拇指,因为他们给自己力量的同时,也赠予他人能量。我总觉得:你可以不优秀,但你必须有认真的态度;你可以不成功,但你必须努力。这个世界上,从 来没有谁比谁更优秀,只有谁比谁更努力。我也始终认为:一个活得很努力的人,自带光芒万丈;一个人认真的样子,比任何时候都要美好;一个能够自律自控的人,他 的人生也就成功了大半。世间每一种的好,从来都只为懂得努力的人盛装而来。有时候,我真的感觉,人生的另一个名字应该叫做努力,努力了就会无悔,努力了就会无 愧;生活的另一种说法应该叫做煎熬,熬过了漫漫黑夜,天就亮了,熬过了萧萧冬日,春天就来了。人生不易,越努力越幸运;余生不长,越珍惜越精彩。人生,是一本 太仓促的书,越认真越深刻;生命,是一条无名的河,越往前越深邃。愿你不要为已逝的年华叹息,不要为前路的茫茫而裹足不前愿你相信所有的坚持总能奏响黎明的号 角,所有的努力总能孕育硕果的盛驾光临。愿你坚信越是成功的人越是不允许自己颓废散漫,越是优秀的人越是努力……生活中很多时候,我们遇到一些复杂的情况,会 很容易被眼前的障碍所蒙蔽,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这时候,如果能从当前的环境脱离出来,从一个新角度去解决问题,也许就会柳暗花明。一个土豪,每次出门都担 心家中被盗,想买只狼狗栓门前护院,但又不想雇人喂狗浪费银两。苦思良久后终得一法:每次出门前把WiFi修改成无密码,然后放心出门每次回来都能看到十几个人捧 着手机蹲在自家门口,从此无忧。护院,未必一定要养狗换个角度想问题,结果大不同。一位大爷到菜市场买菜,挑了3个西红柿到到秤盘,摊主秤了下:“一斤半3块 7。”大爷:“做汤不用那��
一、说教材
2、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探究,说出鲫鱼的外部形态特征和 能力目标:尝试、观察、实验、研究动物的基本方 法,进行正确的探究活动。 (3)情感目标:A、体验与人合作,实验交流及取得成果 的情感。B、形成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机能与其生活习 性、生态环境相适应的基本生物的观点。C、建立爱护动 物,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蟹、鱼等,
那么这些水生动物在水中是怎样运动怎样呼吸
的,作为引言直接导入新课.
?
返回
(二)设计探究活动。
1、找同学说出探究的六个步骤,为顺利进行探究做准备。 2、演示、观察引入探究
教师先将一条活鲫鱼放入玻璃缸中,找三名同学到前面观 察鱼在游泳时各种鳍的动作和呼吸情况,说出观察的结果,讨论、 评价。
3、分小组进入实验探究,各小组把采集到的三条活鱼分别放入 玻璃缸中,通过假设分别对两条鱼的各种鳍进行处理,观察运动状 况,将其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中(事先印发给学生模式如书中59 页)教师巡回指导
返回
3、说教学手段:
通过采集、实验、探究、讨论,在实 验室通过分组完成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过程
(一)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三 、
(二)设计探究活动.
说
教
(三)讨论交流,归纳概念。
学
过 程
(四) 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五)布置作业。
(六)布置课下作业。
返回
(一) 提出问题,导入新课。
通过到水产店的调查我们看到的鲜活的虾、
返回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手段
1、说教法: 根据水产动物这一节和同学们生活实际非常密切的特
点,主要采用探究式教学模式进行教学,让学生具有明确 的目标,养成主动参与、采集、实验、交流、探究动物生 活习性的习惯,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动物,热爱自然的热 情,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合作能力。 2、说学法:
在本节主要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自 己动手,采集鲫鱼的活体实物标本,观察鱼的生活习性, 分组合作完成观察各种鱼鳍的作用,学会正确的探究方法 和步骤,逐步养成自主的学习习惯。
大家好
七年级(上册)生物第三章第三节 常见的动物《水产动物》的说课
一、说教材 二、说教法、学法、教学手段 三、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材
1、地位和作用:《水产动物》主要以观察鱼类的外部形 态特征,探究鱼类在水中的运动、呼吸等生命现象和对鳃 的介绍为主,重点带出鱼类的基本特征,同时通过对虾、 扇贝、乌贼等动物的实物和挂图的观察,引出脊椎动物和 无脊椎动物的概念,这是本节的重点。本节学生所进行的 探究活动是学生学习生物课以来的第一次探究活动,通过 实践尝试,初步掌握探究的过程和步骤,为以后探究活动 打下良好的基础。
面,不断地向外探头张口。虾池里养
的对虾和鱼缸里养的金鱼,有时也会 出现这种现象。你能分析出其中的缘
?
由吗?
(五)、布置作业
1、什么叫水产动物、脊椎动物、无脊椎 动物?
2、鱼类适应水中生活的特点有哪些?
(六)布置学生课后实践作业 分组调查本地水产资源情况和
水质污染情况写一份调查报告。
返回
四、说课时间
导入新课2分钟,演示观察6分钟,分 组探究25分钟,巩固小结3分钟,讨论 引出概念7分钟,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布置实践作业2分钟,这样突出了重点和 难点,注重了学生的实验探究,体现了 实验探究的需求。
五、说课板书:
外部形态:
胸鳍
转向
鲫 鱼
腹鳍 臀鳍 背鳍
辅助
辅助 平衡作用
平衡
尾鳍
动力
水产动物:是指生活在水中的对人类有一定经济价 值的野生或养殖的动物。
脊椎动物:凡体内有脊柱的动物。
无脊椎动物:凡体内无脊柱的动物。
结束
各位评委、老师们,本节课我根据初一 年级学生对生物知识的兴趣及其与生活实际 的密切联系,采用探究式的教学方法,以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教师的“导” 立足于学生的“学”,以学法为重心,放手 让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主动地参与到知识 形成的整个过程,力求使学生在积极、愉快 的课堂氛围中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从 而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4、各小组讨论、总结得出结论,选出一名代表说出探究结果, 进行交流、讨论、评价。
5、教师依据讨论结果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 6、教师小结本次探究活动的结果。 7、依据探究结果引出水产动物的概念,结合挂图和标本(扇贝、 鲍鱼、大乌蛤、对虾、梭子蟹)引导学生自己总结鱼类的基本特征 和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一、说教材
3、教学重点、难点: A、重点:探究鱼鳍的作用,同虾、扇贝、乌贼动物相比 较,掌握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的概念。 B、难点:探究鲫鱼各种鳍的作用 4、课前准备: A、布置学生到本县水产店参观调查,了解水产动物。B、 分组采集捕捞鲫鱼活体标本(强调采集注意事项)C、在 实验室准备玻璃缸,细线和木板条,供学生探究活动选用。
(三)、联系实际
怎样才能恢复和保护好水产资源呢?
第一,建立健全环境保护的法规,重点 治理污染源,防止水体污染,还水生动 物一个优良的生活环境。 第二,建立禁鱼和休渔制度,杜绝掠 夺式的捕捞野生水产资源。 第三,有计划地发展海水养殖和淡水 养殖。
(四)、拓展应用
想一想
池塘里养的鱼,有时成群地浮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