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受生命的意义》名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及反思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2. 探讨如何感受生命的意义;3. 培养学生的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4.提高学生的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

二、教学内容:1. 什么是生命的意义? a. 生命的本质和进化; b. 个体生命的特殊性; c. 生命的目标和价值。

2. 如何感受生命的意义? a. 深入感受自然; b. 关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互动; c. 关注人与社会、自己与个人发展的关系。

3. 生活中的生命哲学思考。

a. 解读名人生命的意义;b. 生活中的点滴感悟;c. 探索自己的生命定位。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0分钟) a. 讲述一个有关生命意义的故事,引发学生的思考; b. 提问: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2. 知识传授(20分钟) a. 介绍生命的本质和进化过程,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独特性; b. 分析生命的目标和价值,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3. 探索感受生命的意义(30分钟) a. 分组讨论:学生分享自己对自然的感受和体会; b. 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角色扮演或讨论的形式,探讨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互动; c. 培养学生观察社会现象、思考自己与个人发展的能力。

4. 名人生命的意义解读(20分钟) a. 选择几位具有代表性的名人,介绍他们的事迹和对生命意义的思考; b. 提问:你如何理解这些名人的生命意义?5. 生活中的点滴感悟(20分钟) a. 学生分享自己生活中的一些触动心灵的细节和体会; b.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和思考,感受生活的美好之处。

6. 探索自己的生命定位(20分钟) a. 分组讨论:学生自由发表自己对生命的定位和目标的看法; b. 学生写下自己的生命定位,相互交流和讨论。

7. 总结与反思(10分钟) a. 回顾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和观点; b. 提问:你觉得生命的意义对你有什么影响?四、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生命的意义和重要性,探讨如何感受生命的意义,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提高情感表达和思辨能力。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第一章:生命的起源1.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起源和进化过程。

认识生命的重要性和多样性。

1.2 教学内容生命的定义和特征。

生命的起源和发展过程。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和保护。

1.3 教学活动观看生命的起源和进化的视频。

进行生物多样性的观察和调查。

分组讨论生命的价值和保护措施。

第二章:生命的意义2.1 教学目标探索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培养对生命的尊重和珍惜。

2.2 教学内容生命的意义和目的的不同观点。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个人体验。

珍惜生命的方法和技巧。

2.3 教学活动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目的。

分享个人的生命故事和体验。

制定珍惜生命的计划和目标。

第三章:生命的挑战3.1 教学目标认识生命中可能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学会面对挑战和困难的方法和技巧。

3.2 教学内容生命中常见的挑战和困难。

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和应对策略。

寻求帮助和支持的重要性。

3.3 教学活动讨论生命中遇到的挑战和困难。

分享面对挑战的积极态度和经验。

学习寻求帮助和支持的方法。

第四章:生命的价值4.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学会珍惜和贡献自己的生命。

4.2 教学内容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珍惜生命的不同方面。

贡献生命的方法和途径。

4.3 教学活动进行生命的价值观讨论。

分享珍惜生命的经验和故事。

制定贡献生命的计划和目标。

第五章:生命的传承5.1 教学目标了解生命的传承和延续。

认识生命的责任和使命。

5.2 教学内容生命的传承和延续的过程。

生命的责任和使命的重要性。

传承生命的意义和方法。

5.3 教学活动观看生命的传承和延续的视频。

讨论生命的责任和使命。

分享传承生命的经验和故事。

第六章:生命的智慧6.1 教学目标理解生命中的智慧和经验的重要性。

学会从生活中学习和成长。

6.2 教学内容生命中的智慧和经验的来源。

从生活中的挫折和成功中学习的技巧。

将智慧应用于生活中的方法。

6.3 教学活动进行智慧与经验的分享会。

讨论生活中的挫折和成功如何带来智慧。

小组活动,制定将智慧应用于生活中的计划。

部编版七年级《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宝贵,体会生命的价值,树立崇高的理想。

2.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义务感和使命感,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的事例和故事。

学生:收集自己的作息计划、每天的活动安排等,写下自己对生命的认识。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播放邹越老师的《生命的歌曲》中有关生命意义的片断)看到这段视频后你有什么感想?谁最吸引你?你对生命意义的理解是什么?学生交流自己的感受。

教师提示讨论话题:我们要如何面对自己的人生,对待生命的珍贵呢?(出示课题:《感受生命的意义》)二、探究主题,领悟道理1. 小组交流出示自学提示:我们每个同学每天都会面临着学习的任务、生活的责任、交往的关系等等。

那么这些任务的完成,责任的承担,关系的处理等等对于我们的生命意义到底在哪里?带着这个问题请同学们四人小组交流一下自己的看法。

也谈谈你在过去的学习、生活经历中对“责任”的体验。

学生交流后总结: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应该有意义。

当自己能够承担责任,完成自己的任务和目标时,就会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生命的价值并不是只有靠成就和贡献才能体现,它更多地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之中,也体现在对自己生命的珍爱和关爱他人的行动之中。

2. 交流事例,感悟意义(1)出示相关的事例:a. 洪战辉的感人故事。

b. 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的故事。

c. 珍爱生命的故事。

讨论:他们是平凡的人,却用不平凡的方式来展现生命的意义。

他们对待人生的态度给了你哪些启示?你打算以后怎样面对自己的生命历程?怎样才能让自己的人生更有价值?(2)小结:只要我们从现在开始,为自己设定一个目标,努力实现它,我们就能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

无论何时何地,无论遇到多大的困难,都不要放弃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因为只有不懈追求,生命才会有意义。

同时我们也应该珍惜自己和他人的生命,关心和帮助那些需要关爱的人。

只有这样,我们的生命才会更加有意义。

三、回归生活,指导实践1. 完成教材上的相关活动计划表,并进行交流。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

2. 培养学生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态度。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二、教学内容1. 生命的定义和特点2. 生命的价值和意义3. 珍爱生命的做法4. 有意义的人生的特征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生命的定义、价值和意义。

2. 案例分析法:分析有关珍爱生命、活出有意义人生的案例。

3. 小组讨论法: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4. 自我反思法: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生命意义的感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有关生命的短片,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

2. 讲解:讲解生命的定义、价值和意义。

3. 案例分析:分析有关珍爱生命、活出有意义人生的案例。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生命的意义和如何活出有意义的人生。

5. 总结:总结本次课程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6. 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生命意义的感悟。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表现。

2. 小组讨论效果: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和成果。

3. 作业完成情况:评价学生作业的质量和深度。

4.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本次课程的感受和建议。

六、教学活动设计1. 生命的故事分享:邀请一位有着特殊生命经历的人来分享他的故事,让学生从真实案例中感受到生命的坚强和意义。

2. 生命意义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生命主题,如家庭、友谊、成就等,讨论这些主题对生命意义的影响。

3. 生命意义绘画:让学生通过绘画表达他们对生命意义的理解,可以是抽象的或具体的,进行分享和讨论。

七、教学资源准备1. 生命故事视频或音频材料。

2. 生命主题讨论指导问题。

3. 绘画材料和展示空间。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分享生命故事时,要确保内容适合学生的年龄和心理发展水平。

2. 在讨论生命意义时,鼓励学生尊重不同观点,培养包容和理解的态度。

3. 在绘画活动中,尊重每个学生的表达方式,不论绘画技巧如何,都要鼓励他们分享自己的思考。

《感受生命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优质课教案

《感受生命的意义》优质课教案感受生命的意义1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朗读感悟,整体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人物性格特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品味语言,学习运用心理描写和环境描写刻画人物的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感目标:读议结合,学习保尔的革命人生观,树立积极的人生观,真正感悟生命的意义。

2学情分析3重点难点【教学重难点】1.品味课文环境描写、人物描写和哲理性抒情。

2.感悟学习保尔的革命人生观。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4.1.1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激情导入导语:“人的一生应该这样度过:当他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翻开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柯察金铿锵有力的话语又一次在耳边回响,一种莫名的力量再次从心中升腾.这节课,就让我们一同再一次体味,飞越时空,超越国界的保尔精神.(二)作者简介:苏联作家奥斯特洛夫斯基(1904—1936),出生于乌克兰沃伦省奥斯特伦什县,父亲和母亲都是工人。

因家贫只读过三年小学,就被迫自立谋生,当过食堂小堂倌、司炉助手和电工等。

十月革命胜利后,他才加入志愿军。

1920年,因负伤复员。

不久又在一次与洪水搏斗中得了伤寒和风湿,1924年入党。

担任过共青团的区委书记和地委书记。

1927年全身瘫痪,又双目失明。

他以惊人的毅力从事文学创作。

1933年,他写成第一部长篇小说《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1935年,荣获列宁勋章。

1936年又完成了《暴风雨所诞生的》(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三)出示教学目标(四)检查预习情况1.给下列划横线的字注音(可查工具书)并根据阅读实际补充在后面。

踱着步子()碌碌无为()岔路口()高耸()如茵()空寂()2.结合课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义。

(可查工具书)并根据阅读实际补充在后面阴郁:幽思:高耸:茵:碌碌无为:3.本文题目《》选自《》该书是根据前苏联作家()根据()创作的.体裁()文中主人公的名字叫().关于作者情况().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快速阅读课文,标记段落序号,了解大概内容,感受文章要点。

感受生命的意义优秀教案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优秀教案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优秀教案及反思感受生命的意义优秀教案及反思一、教案概述本次教案的主题是“感受生命的意义”,旨在通过探讨生命的本质和意义,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教案适用于中学高年级的道德与法治课程,课程时长为两个课时。

二、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基本意义和价值。

2. 掌握珍惜生命、积极拥抱生活的态度。

3. 认识到个人的选择和行为对生命意义的塑造作用。

三、教学准备1. 教学资料:PPT、幻灯片2. 视听设备:投影仪、音响设备3. 实物准备:树苗、种子等四、教学过程1. 导入(15分钟)引导学生闭上眼睛,想象自己是泥土。

让学生尝试感受一下,作为泥土有哪些感觉,是如何存在的。

然后,让学生分享他们的感受,引发他们思考生命的起源和本质。

2. 生命的意义和价值(20分钟)使用PPT和幻灯片,向学生介绍生命的基本意义和价值。

解释生命是一种奇迹,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生物学、社会学以及哲学等多个层面。

从生命对个体的意义、对社会的意义以及对自然环境的意义等方面进行讲解,并展示相关的图片和视频。

3. 珍惜生命的态度培养(30分钟)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让学生分享他们认为生命的意义具体是什么,以及他们如何珍惜并感受生活。

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看法,并听取其他同学的观点。

引导他们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每一天都是珍贵的,并且每个人都应该用积极的心态面对生活。

4. 生命选择和行为的影响(25分钟)以实物的形式,如树苗、种子等,引导学生思考个人的选择和行为对生命意义的塑造作用。

通过观察树苗的生长过程,与生活中的各种选择和行为进行类比,让学生认识到每个人的选择和行为都会对自己以及他人产生重要的影响。

5. 反思与总结(10分钟)让学生回顾整个课程内容,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

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受。

最后,教师进行总结,强调生命的意义和珍惜生活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将这些价值观贯彻到日常生活中。

五、教学反思本教案的设计目的是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并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及反思教案: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并为其赋予个人的解读。

2.培养学生对生命的尊重和感恩之情。

3.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追求人生意义的态度。

教学过程:一、导入活动(10分钟)1.师生互动:教师提问“你认为生命的意义是什么?”引导学生思考。

2.学生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小组讨论回答上述问题,并记录下各组的答案。

二、概念解释(10分钟)1.教师解释“生命的意义”一词,引导学生理解生命不仅指物质层面上的存在,还应包含精神层面的追求和价值。

2.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是什么?不同的人对生命的意义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三、阅读与讨论(20分钟)1.教师让学生阅读一篇关于生命的意义的文章,并分小组讨论。

2.小组讨论的问题:你在文章中找到了哪些对你有启发的观点?你对生命的意义有什么新的理解?四、反思生活经历(20分钟)1.学生个人反思:要求学生回忆过去曾经发生过的重要经历,思考这些经历对他们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产生了什么影响。

2.学生分享:鼓励学生与同桌或全班分享自己的反思心得。

五、小组演练(30分钟)1.学生分小组,每组选出一位代表,以给亲友写一封信的形式,表达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2.小组讨论并准备演练:同学们共同商讨并准备代表性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展示了对生命的重视和思考。

六、合班讨论(15分钟)1.代表演练:每个小组选派一名代表分享他们的信,展示对生命的理解。

2.整合讨论:全班学生共同参与讨论,回顾各个代表演练中的观点和表达方式,共同总结生命的意义。

七、课堂延伸(15分钟)1.视频观看:观看一段关于生命的短片,并引导学生进行感受。

2.学生思考:观看短片后,学生反思自己对生命的理解有没有变化,有什么新的认识等。

八、课堂总结(10分钟)1.教师进行总结:回顾本堂课的内容,强调生命的意义是多样的,每个人都有权利去探索和定义自己的生命价值观。

2.学生个人反思:每位学生就本节课的收获和感受进行个人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感受生命的意义核心素养目标教学设计、教材分析与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初中道德与法治统编版

《感受生命的意义》导学案
一、导学目标
1.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探讨人生的意义所在。

2.培养学生感恩生命、珍惜生命的认识,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生命。

3.激发学生对生命的热爱,提高学生的情感认知和情感表达能力。

二、导学内容
1.生命的意义是什么?
2.如何感受生命的意义?
3.如何珍惜生命,正确对待生命?
三、导学步骤
1.导入:通过播放一段与生命相关的视频,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和感悟。

2.讲解生命的意义:讲解生命的定义、生命的本质、生命的价值等内容,让学生了解生命的重要性。

3.探讨生命的意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让学生就生命的意义展开深入思考和交流,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情感。

4.感受生命的意义:通过展示一些关于生命的感人故事、诗歌或影视作品,让学生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

5.珍惜生命,正确对待生命: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可贵和脆弱性,提醒学生要珍惜生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

6.情感表达:让学生写下对生命的感悟和体会,鼓励他们用文字或图画表达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

四、导学反馈
1.教室小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总结,强调生命的意义和珍贵性。

2.作业安置:安置学生写一篇关于生命的作文或制作一幅生命主题的画作,展示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课后反思:鼓励学生在家里与家人交流对生命的看法,培养珍惜生命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进修,置信学生们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感受到生命的美好和珍贵,从而珍惜生命,正确对待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让生命更加有意义、更加美好。

愿每个学生都能在感受生命的意义中找到自己的价值和存在意义。

部编版七年级上《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部编版七年级上《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目标:1. 感受生命的奇妙和意义,增强珍爱生命、关爱生命的意识。

2. 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生命是独特的、有意义的。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一个人的生命都是独特的,要珍爱生命。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生命是独特的(板书)1. 分享自己的独特经历:每个人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从小事例入手,引起学生对生命的关注。

2. 展示图片,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奇妙: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树叶,更没有完全相同的人。

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面孔,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思维,独特的个性。

正如泰戈尔所说:“我曾住在他们中间,因此我知道他们的生命跟我的生命是毫无不同的。

”3. 引导学生讨论:如何让自己的生命更有意义?4. 引导学生认识到生命的独特性,要珍爱生命。

二、新课展示:生命的意义(板书)1. 展示图片,让学生了解生命的短暂和脆弱。

同时告诉学生“好死不如赖活着”,培养学生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学生轻生或者自暴自弃,他们都是缺乏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

教师可讲述自己或身边的实例教育学生应该正确面对困难,磨练意志,培养坚强的性格。

只要自己努力了、奋斗了,就会有意义,就不会后悔。

总之让学生感悟生命的短暂和宝贵,应珍惜生命。

因此“珍爱生命就是珍爱自己的价值”。

珍爱生命首先要会生存。

学生生活在复杂的社会环境中,面临许多生存选择。

2. 播放《鹰志》视频。

让学生了解鹰的生活史。

帮助学生掌握鹰面对生存的智慧:利用各种环境锻炼生存能力;拓展生存空间;应对生存挫折等智慧;在追求生命卓越辉煌中实现自我价值。

让学生明白生命是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必须经过努力才能实现生命的价值。

这一过程同时也是实现个人社会价值的过程。

只有当一个人热爱生命、珍惜生命的时候,才会懂得热爱社会、服务他人。

才能体会生命的意义和喜悦!鼓励学生大胆思考、勇敢尝试、体验成功或失败、善于总结经验、学会享受生活和学习中的快乐。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感受生命的意义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 - 理解生命的价值和意义 - 掌握感受生命的方法与技巧 - 能够思考并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课程大纲第一课:认识生命的意义•介绍生命的定义和意义•分析不同文化中对生命的理解•分享生命故事,激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第二课:感受生命的美好•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发现其中的美•培养学生欣赏自然景观的能力•合作小组讨论,分享各自感受第三课:感悟生命的意义•分析生命中的困难与挑战•引导学生思考挫折对他们的意义是什么•分享名人的生命经历,从中学习第四课:表达生命的感悟•学习表达自己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分组进行小组演讲,展示自己的观点•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形成小结教学方法•授课讲解:通过讲解引导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方法•分组合作:鼓励学生在小组内展开讨论和分享•观察实践:引导学生观察生命中的美好和挑战•反思总结:鼓励学生写下自己的感悟和思考教学评估•小组讨论及分享活动的表现和参与度•小组演讲的准备和表达能力•学生书写的个人感悟结构和表达清晰度参考资料•Keller, H., & Otto, H. (2009). Meaning in life and connection with others across cultural groups. Journalof Cross-Cultural Psychology, 40(6), .•Wong, P. T. P., & Fry, P. S. (1998). The human quest for meaning: A handbook of psychological research andclinical applications. Mahwah, NJ: Lawrence ErlbaumAssociates.以上是关于”感受生命的意义”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感受生命的意义》名师教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名师教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名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内容: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活动建议: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事例,或围绕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生命的追问”。

这一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探索生命的意义是必要的。

教材承接“运用你的经验”,提出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教材呈现了多样的答案。

这里不是限定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说明为了让生命有意义,探索这个问题是必要的。

其二,怎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教材呈现两种观点:“不要为别人而活”“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并分别给出了三种答案: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从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和人类三个层面对问题进行了回答。

第二目“发现我的生命”。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追问生命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生命进行探讨。

本目具体进入到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教材通过要求学生画自己的生命线,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探讨这些经历对自己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求生活意义的努力是人的最原始的推动力量。

明确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指导人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其二,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生命意义没有统一答案,对不同的时空可能有不同的人生意义。

结合“相关链接”,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同,一个人对自我、对生命的认识越深入,他体会到的生命意义越深刻。

其三,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探究与分享”活动呈现了四个志愿者参加同一活动却持有不同的动机,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在同样的活动中,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意义。

道法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道法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
课时数
1课时
课堂教学实施设计 (教师活动、学生活动)
复备内容或集体备课讨论记录(标、增、改、删、调)
一、导入新课(1分钟)
歌曲导入,播放歌曲《生命的意义》。
你怎样理解生命的意义?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
二、出示教学目标,学生自学或互学(6分钟)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督促)
三、学习新课(教师引导组织学生学习,22分钟)
(一):生命的追问
活动一:运用你的经验——活着是为了什么
师:要求学生自己认真阅读教材P111中的材料,结合自身感受,谈谈活着是为了什么?(1)采访三个你生命中重要的人物,请他们说说活着是为了什么。
生:我生命中重要的人物有爸爸、妈妈和爷爷。爸爸说,活着是为了更好地照顾家庭,给家人创造更好的生活;妈妈说,活着是为了让我身心健康成长;爷爷说,活着这一辈子,经历过很多事情,现在活着最大的愿望就是能把自己年轻时的工作经历写成一本书,把那一代人在大山深处的机械制造工厂里为新中国的建设而奋斗的精神写出来,把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传承下去。(可以结合自己的生活回答)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活动三:探究与分享——为谁而活
生:自读教材P112,分组辩论,应不应该为别人而活。
师:谈谈你的思考,并和同学交流分享。
生:生命有限,精彩无限,能活出自我,在有生之年致力于自己的追求,找准方向,不迷失自我,不懈坚持,不失为一种精彩。为别人而活,延伸了生命的价值,使生命价值融注在亲情、大爱与奉献中,这样的生命同样是有意义的。
初中20–20 学年度第一学期教学设计
主备教师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1、明确生命的意义,理解到生命意义是具体的,并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悦纳自己的生命,体会自我生命的独特性。

3、学习志愿者无私奉献精神,愿意承担国家社会责任,有公共意识、大局观点。

将自己的人生意义与社会的价值取向和国家的命运统一起来。

(二)1、学会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2、学会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进一步理解自我,选择适合自己的人生之路。

3、培养全面、辩证分析问题的水平。

(三)1、开始意识到要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这个问题。

2、懂得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3、知道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学情分析当前社会发展过程中,存有着利己主义,功利主义的倾向,所以出现对于生命的冷漠,无视和伤害等现象,这给青少年准确的生命观和价值观的形成带来了很多负面影响。

所以对学生实行生命教育至关重要。

现在的学生因是独生子女,唯我的心态意识强,加之生活的优越感,使他们缺少对生命的关爱,无视生命的价值。

这就非常需要对学生实行生命教育,引导他们在准确对待自我的基础上,学会尊重他人的生命和价值,学会与人友好相处。

初中阶段是形成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如何对待自己的生命,生命的意义何在,这些都是极为重要的问题。

三、重点难点(1)重点:懂得生命是独特的,学会发现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并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难点:思考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四、教学过程活动1【导入】一、导入新课:新闻直播间《面对面》专访多媒体展示新闻:“我必须跑得更快,才能跑赢时间,才能从病毒手里抢回更多病人。

”金银潭医院,是这次疫情阻击战中众人皆知的标志性地点。

因为这是战斗最先打响的地方,也是“离炮火最近的地方”。

武汉金银潭医院的院长张定宇,一个战斗者,一个指挥者,也是一颗定心丸。

我们在第一时间知道了金银潭医院,却在一个月以后才知道他。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

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下文是我为您精心整理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您浏览的《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3篇》正文如下: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知识目标: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发现生命的意义。

难点:能够分辨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归纳。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新课讲授教学环节:与网友聊人生──“人为什么活着?”资料: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教师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教师寄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去爱你自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们。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3)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3)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感受生命的意义》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十课的第一框,也是全书的倒数第二个框题。

本课主要解决一个问题:怎样的一生是值得的,并且由此落实到学生身上,要求学生自己感受到自己具体而独特的生命意义,并且为未来的生命做出新的规划。

本框是对第四单元前两课《探问生命》和《珍视生命》的更深入探讨,也为后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做铺垫,因此起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二、学情分析
初一的孩子几乎不会去思考生命的意义,衣食无忧的环境让他们缺少生命的思考,而中国式家庭长辈绝对权威的模式也让他们没有时间去思考。

而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一个人能够在世界上活出精彩的前提,因此这个话题的出现不仅对孩子们现在而且对孩子们的将来都非常有意义。

三、教学目标和重难点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1)感受生命意义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对生命意义的追问活动掌握分析生命意义的方式,在生活在不断增加生命的意义。

3.知识目标
(1)理解判断生命是否有价值的判断标准。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难点:寻找生命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案例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六年级《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六年级《感受生命的意义》教案、教学设计
2.研究性学习:以小组为单位,选择一个与生命科学相关的课题,如“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等,进行深入研究。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分析数据、撰写研究报告,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3.思考题:请学生结合所学知识,思考以下问题并撰写一篇短文:
-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为什么?
-你是如何看待生命中的挫折与困难?请举例说明。
在这个过程活跃起来。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会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针对以下问题进行讨论:
1.生命的多样性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启示?
2.你认为如何才能更好地关爱生命、保护生态环境?
3.你在生活中是如何体现生命的价值的?
讨论过程中,我会巡回指导,关注每个小组的讨论情况,适时给予提示和引导。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大家共同分享。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知识与技能方面:生命科学的基本知识、生命的多样性和价值、科学探究方法的应用。
-重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将生命科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运用科学探究方法探索生命的奥秘。
2.过程与方法方面:合作学习、资料搜集与分析、观察与实践。
-重难点: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团队协作和表达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分享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2.利用多媒体、网络等资源,引导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提高信息素养。
3.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观察动植物、开展环保行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生命的意义。
4.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培养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2.观察日记、研究报告、短文等作业要注重思考,避免照搬照抄。
3.作业完成后,同学之间可以互相交流、学习,共同提高。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部编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道德与法治》是我国初中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和法治观念。

第十课《感受生命的意义》是其中的一个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从而激发他们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开始思考人生的意义,对自己的未来充满期待,同时也可能面临各种困惑和压力。

他们对生命有一定的认知,但缺乏深入理解和实践。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心理变化,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生命,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生命的价值,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2.培养学生积极面对生活,追求有意义的人生的态度。

3.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增强法治观念。

四. 教学重难点1.生命的价值2.个人使命和责任3.如何追求有意义的人生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生命的价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3.体验式教学:让学生参与实践活动,亲身体验生命的意义。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典型案例,用于教学分析。

2.教学道具:准备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道具,如图片、视频等。

3.课堂活动准备:提前安排好课堂活动,如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道具,引导学生关注生命的多样性,引发学生对生命的思考。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人物的生命价值,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对生命的理解和感悟。

让学生通过讨论,进一步认识到生命的价值。

4.巩固(5分钟)对学生的讨论进行点评,总结生命的价值,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使命和责任。

5.拓展(10分钟)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或典型人物,分享他们的生命故事,让学生从中受到启发,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及反思一、教学目标1. 了解生命的本质和意义;2. 培养学生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之情;3. 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通过讲解、讨论和实践活动,使学生了解生命的定义、本质和意义;2. 通过阅读和分享优秀作品,让学生感受生命之美,培养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之情;3. 通过个人的情感体验和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培养学生积极乐观、热爱生活的态度。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通过观看一段有关生命的纪录片或者展示一些激励人心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生命?生命有哪些特点?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了解生命的定义和本质通过讲解和讨论的形式,介绍生命的定义和生命由细胞组成的基本结构。

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本质是什么,为何生命如此多样且奇妙。

为了让学生深入理解,可以通过实验或观察昆虫、植物等生物结构,让学生感受生命的奥妙。

3. 探讨生命的意义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和学习层次,设计一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探讨生命的意义,如:“生命的意义体现在哪些方面?为什么人类要珍视和保护生命?生命的意义与个人的人生价值有何关系?”鼓励学生积极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想法。

4. 阅读与分享挑选一些优秀文学作品或哲学文章,如王小波的《黄金时代》,神秘学家约瑟夫·坎贝尔的《英雄的千面》,庄子的《逍遥游》,并引导学生阅读并分享自己的感受。

通过文学作品的艺术表达,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价值。

5. 情感体验与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一次户外活动,如郊游或植树造林,让学生亲身感受大自然的美妙,并通过与自然的互动,增强对生命的敬畏和珍视之情。

活动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反思交流,引导学生总结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鼓励他们将这种积极乐观的态度延续到日常生活中。

四、教学反思1. 教学方法选择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样化的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包括观看纪录片、实验观察、讨论、阅读、分享和实践活动等方式。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现场“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文|陈刚【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第十课“绽放生命之花”中的第1课时“感受生命的意义”,主要探讨生命的意义,启迪学生探索生命的价值,利用多重案例、名人故事、实践操作、哲思讨论等,激发学生思考人生的追求、生命的意义、个人的社会责任和奉献精神。

【学情分析】七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初期,对于生命和成长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尽管认知相对浅显,但也正在形成自己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在学科水平方面,学生对伦理道德的理解较为初级,对抽象概念需要通过具体案例和生活经验深化理解。

考虑到学生的兴趣点,教师可以以生命为主题,设计引人入胜的教学活动。

【教学目标】1.政治认同:通过引用名言、展示视频以及讲述英雄人物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生命的意义,坚定对党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信仰;强调个人理想与国家发展、民族复兴的结合,培养学生对党的认同和对社会责任的理解。

2.道德修养:通过讲解《雷锋日记》、刘胡兰的英勇事迹以及对生命的思考,强调每个人在社会中承担的责任和对他人的关爱,学生通过分组讨论和分享,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不仅是个人追求,还包括为他人付出、关心社会的责任。

3.法治观念:了解和识别可能危害自身安全的行为,具备自我保护意识,掌握基本的自我保护方法,预防和远离伤害;理解每个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赋予的权利,同时也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4.责任意识:通过分组讨论、分享生命线以及对英雄人物的学习,引导学生思考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感受生命的意义。

2.教学难点:探索人生的价值。

【教学方法与策略】1.启发式教学:通过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案例和分享故事,激发学生思考和表达能力。

2.合作学习: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活动,促进彼此交流和分享。

3.视听教学:使用多媒体呈现生动的故事和实例,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教学过程】(一)课程导入1.引用名言或诗句:课程开始时,引用关于生命的名言或诗句。

《感受生命的意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感受生命的意义》七年级道德与法治

《感受生命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生命的丰富和美好,体会生命的价值。

(2)愿意去探索和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

2.能力目标(1)增强选择过有意义的生活的能力。

(2)增强运用自己的品质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能力。

3.知识目标(1)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2)懂得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懂得探索生命意义的重要性。

难点:明晰自己生命的意义。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感受生命的意义》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自尊自强”。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认识自己生命的独特性,珍爱生命,能够进行基本的自救自护”“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本课让学生采访生命中的重要人物,思考“人活着是为了什么?”引发学生对生命意义的探索。

基于学生对前面两课中关于生命的理解,进一步追问“人为什么活着?”。

然后通过活动,探讨是否要“为别人而活”,进而引发学生思考“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画我的生命线”,认识到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努力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

通过反思“参加志愿者”活动,发现和创造自己的生命意义,为下一框“活出生命的精彩”作好铺垫。

2.学情分析(请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3.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提问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享,最后归纳总结: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自己想要的生活?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课堂总结展示本节知识结构。

归纳、梳理知识点。

通过梳理知识点,帮助学生形成知识体系。

巩固练习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以下答案你不认同的是( )A.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B.不择手段让自己过得舒服、快乐C.承担起对自己、他人、社会的责任D.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2.小军学完本课后感悟到,当我们发现自己能够为他人带来欢乐,为家乡和社会作出贡献时,就更能体会自己生命的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生命的意义》名师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1.课程内容:体会生命的价值,认识到实现人生意义应该从日常生活的点滴做起。

2.活动建议:列举一些中外人物特别是革命领袖和英雄人物的事例,或围绕自己和同学的生活故事,就“人生的意义”开展一次主题讨论。

本框共安排两目内容。

第一目“生命的追问”。

这一目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

其一,探索生命的意义是必要的。

教材承接“运用你的经验”,提出一个问题:“人为什么活着?”教材呈现了多样的答案。

这里不是限定一个统一的答案,而是说明为了让生命有意义,探索这个问题是必要的。

其二,怎样的人生是值得过的。

通过活动,教材呈现两种观点:“不要为别人而活”“只有为别人而活的生命才是值得的”。

继而提出第二个问题:“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并分别给出了三种答案: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能承担自己的责任;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从为自己、为他人、为社会和人类三个层面对问题进行了回答。

第二目“发现我的生命”。

这部分是本课的重点。

追问生命只是在一般意义上对生命进行探讨。

本目具体进入到对自我生命意义的探索。

本目主要表达了三层意思。

其一,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教材通过要求学生画自己的生命线,回顾自己生命中的重要经历,探讨这些经历对自己生命的意义。

引导学生认识到寻求生活意义的努力是人的最原始的推动力量。

明确生命的意义,让我们更好地驾驭自己的生活,指导人生,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其二,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生命意义没有统一答案,对不同的时空可能有不同的人生意义。

结合“相关链接”,引导学生认识到不同的人对生命意义的理解不同,一个人对自我、对生命的认识越深入,他体会到的生命意义越深刻。

其三,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探究与分享”活动呈现了四个志愿者参加同一活动却持有不同的动机,由此使学生认识到,在同样的活动中,不同的人会获得不同的意义。

引发学生思考:“我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进而让学生明确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他人的赋予和解读,而在于自身的追求和创造。

明确自身的需要,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最后,“拓展空间”活动引导学生设想自己未来的生活,尽可能详细地描述自己在不同生命阶段,会经历怎样的生活。

通过活动让学生明确自己想要过怎样的生活,并愿意为了自己的未来去努力创造,进一步明确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二、学情分析:对于学生来讲,中学生活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美好。

刚刚进入中学的学生,需要完成“小学-中学”的过渡适应,包括身体的变化、心理的成熟、思想的完善以及精神世界的不断丰富,种种变化对于学生来讲是机遇,也是挑战。

面对新鲜复杂的新环境,学生难免会产生一些或喜或忧的情绪体验,引导学生积极面对,树立信心,为中学生活做好充分的准备,打下坚实的情感基调。

三、学科素养:本框通过小组活动分享等方式,让学生初步形成有关生命的正确的价值观,从而培养学生的理性精神。

四、教学目标1.明确人生是有意义的,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2.能够辨析什么样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发现自己生命的意义。

3.通过辨析网民对生命意义的认识,感受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认同培养热爱生命的情感,以实际行动发现和创造生命的意义。

五、学习目标目标1:通过探究和活动,让学生知道人为什么活着,探索生命的意义。

(教学目标1)目标2: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了解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的原动力,知道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教学目标2)目标3:通过探究与分享活动,让学生懂得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教学目标3)六、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发现我的生命教学难点:生命的追问七、教学方法探究法,合作学习八、教学过程【导入】(进入平台“同步备课”栏目,点击“课前预习”,进入“名师预习”,发送本课“预习活动”给学生)我国台湾大众银行网络发布广告短片《梦骑士》,短片由真实故事改编,用5个老人环岛旅行实现梦想的故事追问观众:人为什么活着?结尾打出一个字:梦教师根据学生回答做出相应的引导和归纳。

人到底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是值得的?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内容──感受生命的意义。

【讲授新课】(进入平台“同步备课”栏目,点击“课前预习”,进入“名师预习”,打开“自主学习任务单”,请学生自主学习“任务一”)(进入平台“同步备课”栏目,点击“课前预习”,进入“名师预习”,打开“自主学习任务单”将“任务二”发送给学生)教学环节一:与网友聊人生──“人为什么活着?(目标1)资料一:在网上,“人为什么活着”这个问题,网友提供了多个答案,其中主要的有以下几种:(1)为了自己而活(2)为了亲人而活着(3)活着就是为了活着(4)我也想知道这个问题(5)不知道,但是还是想活着(盲目)(6)为了过无忧无虑的生活(想要什么就有什么?)(7)为了让生命更有意义(有探讨必要)教师提问:你的观点是什么?你希望自己怎样活着?说说你的理由。

教师引导:对于人为什么活着,怎样活着才有意义,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回答。

但是,人活在世上,我们都希望自己不成为他人和社会的负担,我们都希望自己能够成为自己命运的主人,并且担当我们自己的社会责任。

教学环节二:活动:除了手,你可以用你身体其他部分写字。

然后谈谈你的感受。

资料二:断臂王子刘伟的故事: 1998年2月12日,刘伟10岁,因为一次意外,双臂被10万伏的高压击断,击碎了他成为职业球员的梦想。

但刘伟没有放弃,更没有绝望,在北京马家堡康复中心待了两年,用了差不多半年的时间来适应生活自理。

后被推荐到了北京市残疾人游泳队学习游泳,仅仅在学习两年后的2002年,刘伟就获得了参加在武汉举行的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的资格,这一次刘伟一举夺得了两金一银,此后2005年和2006年连续两年获得了全国残疾人游泳锦标赛百米蛙泳项目的冠军。

就在刘伟为残奥会努力做准备时,高强度的体能消耗导致了免疫力的下降,他不幸患上过敏性紫癜,如果不放弃训练,将危及生命。

刘伟只能第二次与自己的梦想说再见。

两次梦想在现实中夭折,但不肯向命运服输的刘伟并没有因此而沉沦。

高中的时候,刘伟喜欢上了音乐。

2006年6月,刘伟向亲戚朋友借钱买了一架钢琴。

从此,开始了一段用脚趾弹奏的练琴之路。

2010年,他用双脚弹钢琴,获得了《中国达人秀》冠军。

他用双脚敲打键盘,将所有的苦难经历倾注到字里行间,出版了自传《活着已值得庆祝》。

刘伟的名言:“我的人生中只有两条路,要么赶紧死,要么精彩地活着!”2012年2月3日晚,《感动中国2011年度颁奖盛典》在中央电视台隆重举行,在主持人白岩松和敬一丹的介绍下,无臂小伙子刘伟走上颁奖台,评委会对他的颁奖词是:“当命运的绳索无情地缚住双臂,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他依然固执地为梦想插上翅膀,用双脚在琴键上写下:相信自己。

那变幻的旋律,正是他努力飞翔的轨迹。

”教师提问:1.刘伟的三次梦想是什么?他都遇到了什么困难?他是怎样突破自己的?2.是什么一直支撑着刘伟不断地突破自己?3.刘伟的故事给你什么启发?教师引导:不管自己的境遇和条件如何,我们活着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像刘伟一样学会爱自己。

每个人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抱定一生都爱自己的信念,实现自己的梦想,实现自我价值!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教师引导:社会是一个整体,仅仅为了自己而活,不管他人,是狭隘的、自私的,最终可能连自己也难以生存;在满足自身基本需要的基础上,努力尽到社会责任,就能更好地实现自身价值,让我们大家都生活得美好。

并提问:自己生命对他人有什么意义?教师展示材料:“最美潜水员”──官东的事迹,让学生思考:为什么官东会冒着生命危险救别人?师生归纳:在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承担起自己的责任!这样的一生是值得的!教师:利用《雷锋日记》进行过渡,并提问:自己的生命对社会(整个人类社会)有什么意义?师生共同学习伟人事例:(1)孙中山先生把他的全部生命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富强。

(2)毛泽东把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中华民族的解放事业。

(3)邓小平同志把他的生命都奉献给了新中国的解放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事业。

教师引导:他们的伟大事迹都有一个共同点:将个人的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这样的人生是值得的,更是伟大的!)师生小结:怎样的一生是值得过的?(1)能够活出自己的人生,实现自我价值。

(为绽放生命价值而活是值得的)(2)看到别人的需要时付出自己的爱心,无论事情大小,都能承担自己的责任。

(为救助他人而活是值得的)(3)将个人追求建立在人类共同需要的基础上。

(为全社会或全人类而活更是值得的!)师生引导共同完成(P113)探究与分享活动(目标2)(进入平台“同步备课”栏目,点击“课前预习”,进入“名师预习”,打开“自主学习任务单”,将“任务三”发送给学生)通过探究与分享让学生懂得:人的能力有大有小,境遇有好有坏,但只要以积极的人生态度去生活,正确对待人生,脚踏实地,从日常点滴做起,这也是我们对社会的贡献。

并结合学生的探究与分享讲解知识:(1)探索生命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之一。

只有人类才可能驾驭自己的生活,选择自己的人生道路。

生命是独特的,生命意义是具体的。

每个人的生活不尽相同,我们都是在自己的生活经历中一点一点地建构自己,形成人们所说的“我的人生”。

师生引导共同完成(P114)探究与分享活动(目标3)(进入平台“同步备课”栏目,点击“课前预习”,进入“名师预习”,打开“自主学习任务单”,将“任务四”发送给学生)结合学生的探究与分享讲解知识(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想要过怎样的生活?我该如何创造我想要的生活?通过认真地审视这些问题,我们会更加明晰生命的意义。

师生小结:为什么要探索生命的意义?(1)探索生命的意义,是人类生命的原动力。

(2)生命是独特的,生命的意义是具体的。

(3)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师生通过救灾抢险活动、各类志愿者活动进一步体验和感受生命的意义。

课堂小结:(师生共同构建本课知识网络图)教师寄语:生命属于我们只有一次,每个人的生命对于自己、对于他人、对于社会都是有意义的,我们要努力去爱你自己、爱你的家人、爱你的朋友、爱你的爱人、爱这个世界所有的人们。

这就是生命的意义。

在《生命的意义》歌曲声中结束课程。

【课堂检测】(进入平台“同步备课”栏目,点击“课前预习”,进入“名师预习”,打开“自主学习任务单”,将“任务五”发送给学生,请学生进行本课的自主检测)九、板书设计十、教学反思优点:教学逻辑清晰,教学目标基本达成,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所举例子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容易理解,也利于课堂上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不足:教师主导作用“过度”发挥,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可能不足,课堂教学容量大,一节课很难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