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梗概
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梗概
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梗概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梗概《理想国》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主要是探讨理想国家的问题。
以下是CNFLA小编精心整理的内容梗概,一起看看吧。
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梗概篇1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此前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
柏拉图《理想国》内容梗概篇2柏拉图的理想国是人类历史上最早的乌托邦。
在他的理想国里统治者必须是哲学家,或者让政治家去学习哲学。
他认为现存的政治都是坏的,人类的真正出路在于哲学家掌握政权,也只有真正的哲学家才能拯救当时城邦所处的危机。
这种信念构成了柏拉图成熟的政治哲学体系的核心。
在他的眼里“哲学家”有着特殊的内涵。
他认为哲学家是最高尚、最有学识的人,而这种贤人统治下的贤人政体就是最好的政体。
所以,只有建立以哲学家为国王的国家才是最理想的国家。
这个国家就是存在于天上的模范国家。
在他看来,哲学家的本质是具有知识,具有智慧、正义、善的美德,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国家最高理念的认识,即对“善”的把握,而其他人也只能把握“意见”而已。
治国作为一门知识,也只有哲学家才能掌握它,进而有资格执政,也就是说只有哲学家才能达到对于国家理念的认识,知道“理想国”应该怎样组织、怎样治理。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
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
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
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
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
理想国主要内容
理想国主要内容
《理想国》是一部著名的政治论著,由伟大的哲学家和政治家苏格拉
底创作而成,由柏拉图记载了苏格拉底的话语,可以追溯到公元前四世纪,被视为古希腊哲学的经典之作,其内容主要有:(1)解释理想的社会结构。
苏格拉底坚持社会理想的三个主要原则:一是尊重个人的自由,二是
保护公民的同等权益,三是对民众的正义待遇。
他对理想国家的建设提出
了完善的政治架构,将其划分为国家机构、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并辩
称其中最根本的法律原则是只要不违反公共利益,就可以实行自己的道德
和宗教和谐共存。
(2)政府要合理使用财富。
苏格拉底把社会的财富视
为一种公共资源,而不是个人的私有财产,他的建议是政府要实行公平和
公正的分配政策,以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享受公共财富,并建立一个监督
机构来确保所有人都能公平地分享财富。
(3)强调社会责任意识。
苏格
拉底认为,每个国家应当为自己的人民做出恰当的安排,每个人都有义务
在理想的社会框架中发挥作用,这样才能建立一个美好的国家。
理想国主要内容概括400字
理想国主要内容概括400字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的重要著作,本书是一部哲学
论述文学,内容主要关注哲学、政治、美学、宗教等学科,在文学中
探讨而成的。
为了讨论“正义”这个哲学问题,柏拉图在《理想国》中通过布谷、第五回话,描述了一个理想国的模型。
他认为,理想国的首要任务是培养出寻求真理的哲学家,同时,
哲学家要修身、齐家、治国和平天下。
这种哲学家不会受金钱和权势
的影响,他们以追求真理为己任,为国家治理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持。
此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提倡一种“共产制度”,即财产公
有制,以杜绝社会成员因财富带来的贪婪和不公平。
他定义合理的社
会结构应该由男性、女性和儿童三个阶层组成,每个阶层都有其特定
的职责和义务。
而他所说的“阶层制度”也并非等于贵族政治,而是
一种民主制,每个人都有机会进入一定的阶层。
总体而言,《理想国》以理想国家的形式阐述社会与个人之间的
关系,探讨了哲学和政治的问题,并从中揭示了国家与权力的合理性。
无论从理论还是实践角度看,这些问题都具有深刻而广泛的意义。
当
今社会,我们依然可以从《理想国》中得到启示和指导。
如果我们能
够以这种合适的方式来建立国家体系,那么,我们将会走上一条全新
的历史道路,社会也将变得更加完美。
理想国梗概精选版
理想国梗概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此书是讲一次节日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请到朋友家,和一群朋友的对话。
柏拉图的书里自己没出过场,大部分是假托别人的话,苏格拉底是被用的最多的。
苏格拉底自己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很难说哪些是苏自己的观点,哪些是柏拉图的。
6部的话题大概是这么分布的: 1部:苏格拉底这位朋友家是位富商,不过他的本钱是继承其父的,也就是说这是位富二代,所以开篇大家就开始聊何为公正的问题,有人说公正就是帮助朋友和加害敌人(朋友和敌人怎么定义区分啊混蛋)有人说,公正是强者定义的谁拳头硬谁就公正(好愤青啊),柏拉图举了一堆反例把他们全驳倒了,按照他们说的模式演绎下去发下那种社会是没法维持的,比如一群人以为非公正才能获得优势战胜公正的人,但是这群人自己首先就没法合作,必然分崩离析。
苏格拉底似乎更赞成某种分工论,每个人,每个部分完成它该做的事情,就是公正和谐的,但这个问题远没解决,很多定义没有理清(比如什么叫每个人该做的事),讨论进入下一部。
2部:这部很长,实际上是从讨论个人的公正过渡到讨论国家层面的公正。
接着上一部讨论,有人扔出一个魔戒故事(托尔金写魔戒的原型吧)说有一个牧童因为奇遇获得一枚至尊魔戒,可以隐身,那么他可以为所欲为不受惩罚了,这时候,公正对他还有意义吗真正公正的人在社会上是不是吃亏的很多人表面上夸公正是不是内心其实很虚伪这当然是个到现在都没解决的问题,苏格拉底也知道这个问题太难,于是他绕了个弯子,说我们不如换个方向,先讨论一个形成中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们从整个国家社会层面上有了深入理解,个人层面的公正也就被解释了,于是大家开始讨论理想的国家什么样(也就是本书的命名原因)首先,大家讨论国家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比如粮食,建筑,衣服等,这些需要人生产,这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分工专业化比个人做所有事情效率高所以更好(资本主义萌芽)然后,各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导致新的职业,比如商人,艺术家,医生,然后是最高层面,国家和国家间会抢夺和战争,所以需要士兵和统治者,柏拉图这里把他们归为一类人“卫士”,这个阶层因为是主要政治力量,所以这些人的情况也是全书讨论核心,此部各章讨论卫士应有的状况。
理想国书本内容
理想国书本内容《理想国》一书以柏拉图的导师苏格拉底为主角,讲述了一个关于理想政府的对话故事。
故事的发生地点是一个名为雅典的城市,苏格拉底与一群年轻人进行了一场长达十小时的对话。
在这段对话中,苏格拉底提出了他关于理想国的构想和理念。
苏格拉底认为,理想的国家应当是一个由哲学家统治的国家。
他认为,哲学家具有智慧和道德的双重素质,能够正确地引导人民的思想和行为。
在理想国中,哲学家应当接受严格的教育,培养自己的智慧和品德,以成为统治者。
苏格拉底认为,理想国应当建立在公正和智慧的基础之上。
他强调,统治者应当以公正和智慧来治理国家,而不应当被私利和欲望所驱使。
只有在公正的统治下,人民才能得到公平的待遇,社会才能实现和谐与稳定。
苏格拉底还提出了一个有关教育的观点。
他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人的品德和智慧。
在理想国中,教育应当是全面的,包括体育、音乐、数学等各个方面。
通过全面的教育,人们能够培养自己的才能和品德,成为一个完善的人。
苏格拉底还对艺术进行了一番讨论。
他认为,艺术应当追求真理和美。
他批评了那些追求虚假和低俗的艺术作品,认为它们会误导人民的思想和品味。
在理想国中,艺术应当是高尚和真实的,能够启发人们的灵感和思考。
在《理想国》中,苏格拉底还提出了一个关于灵魂的理论。
他认为,灵魂是一个永恒的存在,它具有智慧、勇气、节制和正义四种品质。
苏格拉底认为,只有在追求智慧和正义的过程中,人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内心平衡和完善。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关于理想政府和理想社会的哲学著作。
苏格拉底通过对话的形式,阐述了他对理想国的构想和理念。
他认为,理想国应当由哲学家统治,以公正和智慧为基础,通过全面的教育和艺术的启发,培养人们的品德和智慧。
只有在这样的国家中,人们才能够实现自己的内心平衡和完善。
通过《理想国》的探讨,我们可以思考和反思现实社会中的问题,并为实现理想社会而努力奋斗。
《理想国》内容
《理想国》内容
《理想国》是柏拉图的一部重要著作,以对话形式阐述了一个理想国的构建和治理。
在《理想国》中,柏拉图通过苏格拉底与格劳孔、色拉叙马霍斯、阿德曼托斯等人的对话,描述了一个理想的国家蓝图。
他借苏格拉底之口,探讨了正义的本质,认为正义是国家的基石,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以正义为原则来构建。
柏拉图认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该由哲学家来领导,因为哲学家是最有智慧和正义感的人。
他主张国家应该分为三个阶层:统治者、守卫者和生产者。
统治者负责制定和执行国家的法律和政策,守卫者负责保卫国家,生产者则负责从事生产活动。
此外,柏拉图还探讨了节制、勇敢、睿智、正义等美德的重要性,认为这些美德是构建理想国的关键要素。
同时,他也强调了教育和品德在国家建设中的重要性,认为只有通过良好的教育和品德培养,才能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国构建和治理的哲学著作,对于理解柏拉图的哲学思想和政治理念具有重要意义。
理想国主要内容
《理想国》综述第一卷苏格拉底询问正义的含义。
西蒙尼得:正义就是给每个人适如其分的报答,这就是他所谓的“还债”。
玻:帮助朋友,伤害敌人是正义的。
色:强者的利益。
他认为正义是可以改变立场的,当统治者(强者)发生改变的时候,他们所定义的正义也将发生改变,所有的定义的正义都是符合统治者的利益的。
(苏的辩解是统治者是为他下面的民众服务的,利益并不仅仅是属于强者的。
)第二、三卷格:正义是最好和最坏的折中,人们没有力量去干不正义:正义的起源从人的本性出发,都是利己的,实行正义只是勉强的行事,只要有能力,通过不正义的手段所获得的利益将更多。
正义者的生活更加悲惨,而不正义者更加务实。
人们需要正义是因为可与通过有正义的好名声去得到财富和地位,苏:我们不能使得文学作品中有不良的思想来恶化年轻人的思想,因此我们需要先搞清楚什么是正义,再来分辨什么故事可以讲,什么故事不可以讲。
一个人只能做他原来的工作,任意的模仿是不受城邦欢迎的。
给护卫者制定法律,让他们远离金银,以免使得自己和城邦走向灭亡。
第四卷当苏格拉底被问到自己对待卫士是否太过苛刻而使得他们不能享受幸福的时候,苏格拉底认为应该把幸福从整个城邦的角度来考虑,卫士的看似不幸福保护了城邦,这样才能给城邦里的各个阶级带来幸福。
同时还要防止卫士变得贫穷或者富有,因为这样会使得他们的技艺衰退。
在这个国家中寻求的性质:正义、节制、勇敢和智慧:苏格拉底认为勇敢就是一种保持,保持住法律通过教育所树立起来的应该害怕的的信念,并且这种保持是在无论什么情况下。
(即在无论什么情况下都有所敬畏)节制是一种好秩序或者是对快乐和欲望的控制。
同时也是自身较好部分控制较坏部分。
具体来说节制是贯穿于全体公民中,将不同差距的人结合而变为和谐,在统治与被统治的问题上表现出来一致性。
正义就是每个人做按照他的天性的工作。
而不去干涉别人的工作。
“有自己的东西干自己的事。
正义的大东西是城邦,正义又运用于个人。
对比着看能够看得真切:城邦中的三种自然的人各司其职,城邦就是正义的;类比人的灵魂也有三种品质。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哲学著作,内容包含了关于理想国的构想、对于正义和道德的探究等方面的思考。
它是一部思想深刻的哲学巨著,通篇贯穿着柏拉图的思想体系,对于我们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理想国》的第一部分是“窥见”,柏拉图在这里阐述了他对理想国的构想。
他认为,在理想国中,必须有最有智慧的哲学家统治,因为他们能够了解正确的真理,而不会被道德或利益所支配。
理想国必须建立在公正、善良、真实和勇气之上,这些美德是对应于柏拉图心理学中的四个要素:理性、情感、意志和欲望。
换句话说,一个理想的社会,就是由符合理性、感性、意志和欲望的品质所组成的。
在“窥见”的第二部分,“孔雀鸟的道德谛听”,柏拉图阐述了他对正义的看法。
他提出,正义就是每个人都扮演自己的角色,并履行自己的职责,这样才能实现和谐和公平。
在理想国中,人们拥有完美的道德品质,他们都是理性和正确的行为准则的执行者,而不允许通过欺骗、强制或利益来取得个人的权力和成就。
在“窥见”的第三部分,“庭院里的爭辩”,柏拉图关注的是美、真理和哲学,他认为人们应该通过思考、讨论和辩论来寻求真理,而这种真理不仅仅是人类的个人利益,而是所有人的利益。
为此,政府必须鼓励这种思考和讨论,并承认哲学家的特权地位,以确保社会正在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综合来看,《理想国》主要包含了建立在正义、道德与爱好上的哲学体系。
它的思想深邃,涉及哲学、政治和心理学等领域,对于现代和未来的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理想国》的思想启示我们,应该从个人的行为到全社会,从政治制度到生活习惯,都应该强调和尊重正义、公正、道德和真理,才能实现真正的和谐与幸福。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
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
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
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
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
理想国十卷的概括
《理想国》是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共十卷。
这部作品主要围绕正义、教育、道德、理念等问题展开讨论。
在第一卷中,苏格拉底提出了贯穿全书的两个问题:什么是公正以及公正是否优于不公正。
他与三人交锋,分别是克法洛斯,玻勒马霍斯,色拉叙马霍斯,但辩论并未产生明确的结果。
接下来的几卷中,苏格拉底持续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探讨。
例如,在第三卷中,他提出了灵魂的四种状态:理性、理智、信念和想象,并进一步阐述了理性与理智的关系。
第十卷则是对整部作品的一个总结。
苏认为在普通的城邦里,哲人是不愿意参与政治的,唯有在理想国中,才得以实现。
他还引入了关于真实、艺术、知识、无知、模仿等概念,并区分了使用者的技术、制造者的技术、模仿者的技术。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深入探讨正义、道德和理想社会构建问题的哲学巨著,通过苏格拉底与其他人物的对话形式,展现了柏拉图对于理想社会的设想和哲学思考。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的主要内容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全书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主题是关于国家的管理。
柏拉图的《理想国》涉及政治学、教育学、伦理学、哲学等多个领域,思想博大精深,几乎代表了整个希腊的文化。
《理想国》通过对话体的形式,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涉及柏拉图思想体系的各个方面,包括哲学、伦理、教育、文艺、政治等内容。
对话录里柏拉图以苏格拉底之口通过与其他人对话的方式设计了一个真、善、美相统一的政体,即可以达到公正的理想国。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要更详细的信息,建议直接阅读原文或者相关解析文献。
《理想国》概述
《理想国》概述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哲学对话体著作,大约创作于公元前375年至公元前360年之间。
这部作品以对话的形式,通过柏拉图和其导师苏格拉底之间的讨论,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
《理想国》全书共分为十个章节,主要论述了柏拉图心中理想国的构建、治理和正义。
在柏拉图看来,理想的国家应该是建立在自由公民等级分工的基础上的。
他主张将社会中的自由公民分为三个等级:哲学家、武士和农夫及手工业者。
哲学家作为最高统治者,负责管理国家;武士负责保卫国家;而农夫和手工业者则负责生产劳动。
这种分工和等级制度是为了实现整个国家的和谐与正义。
柏拉图在书中提出了四种道德,即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
他认为,哲学家作为统治者应该具备智慧,武士应该具备勇敢,而农夫和手工业者则应该具备节制。
这些道德品质是各自等级所应具备的,也是实现国家和谐与正义的关键。
此外,柏拉图还将人的灵魂分为三等:理性、意志和情欲。
他认为,只有具备理性的哲学家才能成为真正的统治者,因为只有他们才能运用智慧和理性来引导社会。
而武士和农夫及手工业者则分别具备
意志和情欲,他们应该在自己的等级中安分守己,发挥自己的作用。
总的来说,《理想国》是一部探讨理想政治和理想社会构想的哲学著作。
柏拉图通过对话的形式,深入探讨了理想国家的构建、治理和正义,提出了哲学家统治的观念,并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
这部作品对西方哲学和政治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视为政治哲学的重要经典之一。
《理想国》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叙述出来
《理想国》最感兴趣的故事情节叙述出来
《理想国》是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创作的一部作品,其中最引人
注目的故事情节是关于柏拉图的学派哲人苏格拉底所经历的审判与死亡。
故事发生在公元前399年的雅典,苏格拉底因被控蔑视国教、教
唆青年反叛,遭到争议性的审判。
苏格拉底在法庭上不为自己辩护,
而是以讨论哲学观点的方式回答控方的指责。
他娴熟地运用逻辑推理
和提问技巧,试图通过对话揭示对方的无知和自相矛盾,以证明自己
不是罪犯。
然而,审判结果最终仍是不可挽回的。
法庭根据投票结果,苏格
拉底被判有罪。
面对死刑判决,苏格拉底置之不理,坚信他的灵魂将
继续存在并找到智慧的真理。
尽管朋友们提供了逃亡的机会,苏格拉
底坚持守法并接受死刑。
最后一次对话发生在苏格拉底被关押在监狱中的时刻。
他与密友
们讨论了生死、灵魂以及哲学的精髓。
苏格拉底对于死亡的态度坚定,他相信真正的哲学家不应畏惧死亡,而应将死亡视为解放灵魂的机会。
最终,苏格拉底遵循法律的判决,并喝下了毒药。
他平静地离开
了这个世界,成为哲人们心中的典范。
这个故事展示了苏格拉底强烈
的信仰、坚持守法的精神,以及他对智慧和真理的追求,成为了古代
哲学史上不可抹去的传世经典。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
柏拉图的《理想国》主要内容《理想国》又译作《国家篇》、《共和国》等,与柏拉图大多数著作一样以苏格拉底为主角用对话体写成,共分10卷,其篇幅之长仅次于《法律篇》,一般认为属于柏拉图中期的作品。
这部“哲学大全”不仅是柏拉图对自己前此哲学思想的概括和总结,而且是当时各门学科的综合,它探讨了哲学、政治、伦理道德、教育、文艺等等各方面的问题,以理念论为基础,建立了一个系统的理想国家方案。
《理想国》是西方政治思想传统的最具代表性的作品,通过苏格拉底与他人的对话,给后人展现了一个完美优越的城邦。
柏拉图把国家分为三个阶层:受过严格哲学教育的统治阶层、保卫国家的武士阶层、平民阶层。
他鄙视个人幸福,无限地强调城邦整体、强调他一己以为的“正义”。
在柏拉图眼中,第三阶层的人民是低下的,可以欺骗的。
他赋予了统治者无上的权力,甚至统治者“为了国家利益可以用撒谎来对付敌人或者公民”《理想国》讨论的主题是正义问题,首先讨论国家的正义。
柏拉图认为一个好的国家应该具备智慧、勇敢、自制、正义这4种德性。
国家的智慧要求它有治理整个国家的知识,只有少数人才具有这样的智慧;国家的勇敢属于保卫它的卫士;国家的自制是一种和谐,当统治者与被统治者能够和谐一致,这个国家就达到了自制。
若一个国家有了这三种德性,也就有了正义。
哲学家是爱智慧的人,不过那种对任何事情都好奇的人还不是真正的哲学家,只有热忱于寻求真理的人才是哲学家,这就涉及到了真理问题。
柏拉图把世界划分为可感世界与理念,那些只爱好具体事物如美的声调或形象的人只有意见而无知识,只有那些认识美自身即美的理念,而且将其与具体事物区分开,而不互相混淆的人才是有知识的人。
柏拉图通过“太阳”的比喻说明,正如太阳是可见世界之所以可见的原因,善乃是理念世界中一切理念的存在原因,它是最高的理念。
他又通过“线”的比喻进一步将两个世界划分为4个部分:第一,影象;第二,影象所像的实物;第三,数理对象。
灵魂将影象的实物作为影象来研究,它只能从假设出发下降到结论;第四,理念。
理想国梗概
此书是讲一次节日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请到朋友家,和一群朋友的对话。
柏拉图的书里自己没出过场,大部分是假托别人的话,苏格拉底是被用的最多的。
苏格拉底自己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很难说哪些是苏自己的观点,哪些是柏拉图的。
6部的话题大概是这么分布的:1部:苏格拉底这位朋友家是位富商,不过他的本钱是继承其父的,也就是说这是位富二代,所以开篇大家就开始聊何为公正的问题,有人说公正就是帮助朋友和加害敌人(朋友和敌人怎么定义区分啊混蛋?)有人说,公正是强者定义的谁拳头硬谁就公正(好愤青啊),柏拉图举了一堆反例把他们全驳倒了,按照他们说的模式演绎下去发下那种社会是没法维持的,比如一群人以为非公正才能获得优势战胜公正的人,但是这群人自己首先就没法合作,必然分崩离析。
苏格拉底似乎更赞成某种分工论,每个人,每个部分完成它该做的事情,就是公正和谐的,但这个问题远没解决,很多定义没有理清(比如什么叫每个人该做的事),讨论进入下一部。
2部:这部很长,实际上是从讨论个人的公正过渡到讨论国家层面的公正。
接着上一部讨论,有人扔出一个魔戒故事(托尔金写魔戒的原型吧?)说有一个牧童因为奇遇获得一枚至尊魔戒,可以隐身,那么他可以为所欲为不受惩罚了,这时候,公正对他还有意义吗?真正公正的人在社会上是不是吃亏的?很多人表面上夸公正是不是内心其实很虚伪?这当然是个到现在都没解决的问题,苏格拉底也知道这个问题太难,于是他绕了个弯子,说我们不如换个方向,先讨论一个形成中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们从整个国家社会层面上有了深入理解,个人层面的公正也就被解释了,于是大家开始讨论理想的国家什么样(也就是本书的命名原因)首先,大家讨论国家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比如粮食,建筑,衣服等,这些需要人生产,这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分工专业化比个人做所有事情效率高所以更好(资本主义萌芽?)然后,各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导致新的职业,比如商人,艺术家,医生,然后是最高层面,国家和国家间会抢夺和战争,所以需要士兵和统治者,柏拉图这里把他们归为一类人“卫士”,这个阶层因为是主要政治力量,所以这些人的情况也是全书讨论核心,此部各章讨论卫士应有的状况。
理想国梗概
此书是讲一次节日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请到朋友家,和一群朋友的对话。
柏拉图的书里自己没出过场,大部分是假托别人的话,苏格拉底是被用的最多的。
苏格拉底自己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很难说哪些是苏自己的观点,哪些是柏拉图的。
6部的话题大概是这么分布的:??1部:苏格拉底这位朋友家是位富商,不过他的本钱是继承其父的,也就是说这是位富二代,所以开篇大家就开始聊何为公正的问题,有人说公正就是帮助朋友和加害敌人(朋友和敌人怎么定义区分啊混蛋?)有人说,公正是强者定义的谁拳头硬谁就公正(好愤青啊),柏拉图举了一堆反例把他们全驳倒了,按照他们说的模式演绎下去发下那种社会是没法维持的,比如一群人以为非公正才能获得优势战胜公正的人,但是这群人自己首先就没法合作,必然分崩离析。
苏格拉底似乎更赞成某种分工论,每个人,每个部分完成它该做的事情,就是公正和谐的,但这个问题远没解决,很多定义没有理清(比如什么叫每个人该做的事),讨论进入下一部。
??2部:这部很长,实际上是从讨论个人的公正过渡到讨论国家层面的公正。
接着上一部讨论,有人扔出一个魔戒故事(托尔金写魔戒的原型吧?)说有一个牧童因为奇遇获得一枚至尊魔戒,可以隐身,那么他可以为所欲为不受惩罚了,这时候,公正对他还有意义吗?真正公正的人在社会上是不是吃亏的?很多人表面上夸公正是不是内心其实很虚伪??这当然是个到现在都没解决的问题,苏格拉底也知道这个问题太难,于是他绕了个弯子,说我们不如换个方向,先讨论一个形成中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们从整个国家社会层面上有了深入理解,个人层面的公正也就被解释了,于是大家开始讨论理想的国家什么样(也就是本书的命名原因)?首先,大家讨论国家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比如粮食,建筑,衣服等,这些需要人生产,这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分工专业化比个人做所有事情效率高所以更好(资本主义萌芽?)然后,各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导致新的职业,比如商人,艺术家,医生,然后是最高层面,国家和国家间会抢夺和战争,所以需要士兵和统治者,柏拉图这里把他们归为一类人“卫士”,这个阶层因为是主要政治力量,所以这些人的情况也是全书讨论核心,此部各章讨论卫士应有的状况。
柏拉图 理想国
柏拉图理想国分类:外国文学名著
:柏拉图
《理想国》内容简介:柏拉图(约公元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哲学家,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思想家之一,苏格拉底的学生,亚里士多德的老师,他们三人被广泛认为是西力,哲学的奠基者。
柏拉图出身于雅典贵族,青年时师从苏格拉底。
其师死后,他游历四方,公元前387年回到雅典,创办了著名的阿加德米学园,在此执教四十年直至逝世,学园附有花园的运动场遂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所集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为一体的“学院”。
柏拉图一生著述颇丰,最具代表性和影响最为深远的是《理想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理想国梗概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此书是讲一次节日后,柏拉图的老师苏格拉底被请到朋友家,和一群朋友的对话。
柏拉图的书里自己没出过场,大部分是假托别人的话,苏格拉底是被用的最多的。
苏格拉底自己留下来的东西不多,很难说哪些是苏自己的观点,哪些是柏拉图的。
6部的话题大概是这么分布的:1部:苏格拉底这位朋友家是位富商,不过他的本钱是继承其父的,也就是说这是位富二代,所以开篇大家就开始聊何为公正的问题,有人说公正就是帮助朋友和加害敌人(朋友和敌人怎么定义区分啊混蛋)有人说,公正是强者定义的谁拳头硬谁就公正(好愤青啊),柏拉图举了一堆反例把他们全驳倒了,按照他们说的模式演绎下去发下那种社会是没法维持的,比如一群人以为非公正才能获得优势战胜公正的人,但是这群人自己首先就没法合作,必然分崩离析。
苏格拉底似乎更赞成某种分工论,每个人,每个部分完成它该做的事情,就是公正和谐的,但这个问题远没解决,很多定义没有理清(比如什么叫每个人该做的事),讨论进入下一部。
2部:这部很长,实际上是从讨论个人的公正过渡到讨论国家层面的公正。
接着上一部讨论,有人扔出一个魔戒故事(托尔金写魔戒的原型吧)说有一个牧童因为奇遇获得一枚至尊魔戒,可以隐身,那么他可以为所欲为不受惩罚了,这时候,公正对他还有意义吗真正公正的人在社会上是不是吃亏的很多人表面上夸公正是不是内心其实很虚伪这当然是个到现在都没解决的问题,苏格拉底也知道这个问题太难,于是他绕了个弯子,说我们不如换个方向,先讨论一个形成中的国家应该是什么样的,当我们从整个国家社会层面上有了深入理解,个人层面的公正也就被解释了,于是大家开始讨论理想的国家什么样(也就是本书的命名原因)首先,大家讨论国家需要的最基本的东西,比如粮食,建筑,衣服等,这些需要人生产,这里大家达成一个共识,分工专业化比个人做所有事情效率高所以更好(资本主义萌芽)然后,各种更高层次的需要导致新的职业,比如商人,艺术家,医生,然后是最高层面,国家和国家间会抢夺和战争,所以需要士兵和统治者,柏拉图这里把他们归为一类人“卫士”,这个阶层因为是主要政治力量,所以这些人的情况也是全书讨论核心,此部各章讨论卫士应有的状况。
比如,卫士的性格是什么样的,该接受什么教育,职责和性格是什么,柏拉图提出的要求类似于今天国家对理想军人的要求(大家都军训过该明白吧)不过有些特殊地方,就是不准卫士看虚构的故事,比如荷马史诗,希腊神话什么的,柏拉图觉得这些不是真实的,而是民间为了娱乐编造的,这些神道德败坏,不可理喻,不能用于教育。
柏拉图批文艺主要在第五部,但这部里已经初步呈现“把诗人赶出理想国”了,总之,柏拉图这里要求对各种艺术进行严格审核,剔出所有他讨厌的东西,也可以看出作为一名知识分子,他基本不怎么信神的,希腊神话那些东西只是平民的信仰。
兜了一圈,柏拉图把话题兜回来,开始从国家回到最初的个人公正问题。
他先是从刚才的讨论中,提取出一个理想的国家应有的四种美德:智慧,勇敢,节制,公正。
其中公正很特殊,是用来保证和调剂其他三种美德用的。
然后他又说,个人和国家是同样道理,同样包含智慧,勇敢,节制三种因素,并以公正节制,从而回答关于公正的问题。
也就是说,柏拉图把公正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转到了个人内部完满人格的实现问题。
但是,在解决了个人公正的问题后,大家发现聊国家层面的东西聊得high 了,所以继续聊了下去,先是聊到妇女作用,然后是战争,从战争又聊到当时各种政体,最后引出了国家结构的顶端,卫士阶层理想的执政者应该是什么样的问题,进入下一部3部:这部的名字,赫然叫做“哲学王”,大家知道柏拉图想干什么了吧他想论证哲学家最适合当国王,这相当于三国时候孔明说我光辅佐你刘禅还是扶不起来啊,哥们儿你直接把皇位让给我不是对人民更好么……为了论证这点,柏拉图首先提出,大家肯定是认为热爱智慧的人适合当国王的,但是何为智慧呢其实可以分两部分,知识和信念,人们常混淆两点,但实际上这有天壤之别,信念是一种介于存在于不存在之间的东西,它暗淡于知识,仅好过愚昧(举个现在的例子,比如支持科幻文学吧,能写出好的小说,梳理出科幻的历史,这是知识,而大喊如何热爱支持科幻,这只是信仰……)理想的卫士阶层的国王,当然应该是掌握知识的人,也就是哲学家。
当然,现在没有哪个国家的国王是哲学家,为什么呢柏拉图举了个航海的例子,说航海中有各种分工技艺,但船长应是一个四季,天时,星辰,风向的人(果然是诸葛亮啊)但是这样一个人在船上很容易被做那些具体技巧的人当作是无所事事的……哲学家之所以无用,责任在于那些不重视哲学家的人,而现在的那些国王,基本上都是比喻中的水手,全无知识。
但是还有个问题,什么样的人是个哲学家,柏拉图也批了很多伪装成哲学家的人,比如辩论家,他们很擅长使用语言和迎合听众情绪,这些沉溺于具体技巧的人不可能是真正的哲学家。
不过这里柏拉图跳了一下,真正的哲学家该怎么说服公众呢这一点柏拉图只表示有信心,但没说具体怎么做(大哥这才是最重要的啊!)柏拉图下边说的是哲学家应该掌握的东西,他把知识分成了四个阶段,最低级阶段,第四层叫影像,相当于洞穴寓言里的影子,估计也就是柏拉图心里荷马史诗的地位,对真实世界模仿的模仿,人们自以为把握了现实,实际上只是一种想象;稍高的第三层叫可见事物,也就是我们日常看得见摸得着的世界,人们是通过信念把握的(也就是刚才说的弱于知识高于愚昧的那种理解方式);第三第四层都是眼睛可见的世界,再往上就是不可见但可知世界,第二层是形式数学世界,柏拉图相信理念世界可以借助数学思维把握,而最高层是至善世界,要靠辩证法把握,这个辩证法和我们现在的定义还不一样,是柏拉图特有的一种知识获取方法,依赖于各种理论的分隔融会,柏拉图介绍它专门花了另一本书,这里不再详述。
是不是觉得上边说的太抽象直接想关网页了柏拉图也是这么觉得,所以他要举个通俗点的例子,于是——洞穴寓言华丽地登场了!(千呼万唤啊)一群人生下来就被锁在一山洞里,头朝里看墙壁,洞口放盆火,他们只能看墙上影子,这些人必定觉得墙上的影子就是世界的全部,是实在,如果一个人挣脱了枷锁,摸索走出洞口,看到阳光下的世界,会是什么感觉,我们能想象吗(黑客帝国里尼奥醒来那段赤裸裸地抄袭啊)这里暂停一下。
许多人对洞穴人寓言的了解仅此而已,但在柏拉图的书里,这只是个开始。
鲁迅问,娜拉走后怎样,柏拉图问,这个人走出山洞后怎样他说,如果这个人重新返回山洞,离开了阳光,他的眼睛需要很长时间才能重新适应黑暗。
在黑暗山洞中,人们本来有很多活动和比赛,比如,谈论那些影子的活动,但是这个人此时显然不可能在这种活动中获得优势,人们会可怜他,说他出去一趟把眼睛弄坏了。
如果这个人想把大家都带出山洞去,大家会愤怒,把这个人杀掉(英译者加了个注,说这里说的就是苏格拉底的命运)怎样说服其他人,和刚才一样,柏拉图没有详细说明,但通过这个故事,他已经说明了由哲学家做国王的理由,只有掌握真正知识,看见过山洞外的真实世界的人,才能将国民从影子的迷惑中带出,使所有人幸福。
所以柏拉图开始讨论怎样培养这样的人,也就是,怎样引领人们走出山洞。
需要教育,柏拉图列出了5种学科:算数,几何,立体几何,天文,音乐。
把几何分成两部分,大概是因为柏拉图希望几何中的这一分支能得到重视,现在看来,它们仍然是四门。
(这个划分影响深远,在中世纪被称为理科四艺,和语法,辩论,修辞的文科三艺一起成为七艺,是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课程,后来这种文理划分又随着西学东渐进入中国教育体系)柏拉图相信这理科四艺将引领人们突破山洞,认识到阳光下的第二层世界。
最后,柏拉图介绍了已经到达第二层世界的人们进入最高层世界的方法:辩证法。
这种方法是什么,不是在这本书里介绍的(貌似是在智者篇和巴门尼德篇里,我还没读到)柏拉图根据这些理论,设定了理想国的教育路线:17-18岁,各种初等教育,18-20岁,全部体育军事教育,20-30岁,理科四艺,30-35岁,辩证法,35-50岁,基层公务实践,50岁,国家高层事务(哲学王)谈完了人,开始进入国家体制层面,下一部4部:哲学王的国家体制是最完美的,所以其他国家体制肯定是有缺陷的,柏拉图列了古希腊各城邦流行的一些体制,指出它们有一个逐步演化的顺序(类似马克思的社会进化理论)但是全部有问题。
首先是斯巴达式荣誉政体(说老实话,这个在现代没有对应的政体,我只能从关于斯巴达的描述和电影中想象,所以看得不是很懂)权威人士被尊重,大把时间用于体育军事训练,这种政体被欲望驱使,害怕知识,体育胜过教育,教育是强迫式的,这种社会会逐渐贫富分化,变成寡头政治。
寡头政治是以财产取得政权,贫富分化,相互仇视,贫困者将发动革命,建立民主政体。
民主政治在今天是个好词,但对于柏拉图这种希望以哲学王统治的知识精英来说显然不是最好的,只是在哲学王之外最好的(尼采和希特勒点头说老大你说得太对了),这里人人自由安排自己生活方式,有各种不同类型人。
但是过度的自由带来欲望的抬头,每个人想要的都越来越多,并逾越自己的本分,最后导致民主政体毁灭,走向专制如同民主在柏拉图那个时代不是褒义词,专制也不是贬义词(我觉得哲学王本身就是种专制政体啊有木有)专制是怎样从民主制度中产生的呢柏拉图说,随着民主制度发展,分化出三种人,一种是无所事事的人,称作“雄蜂”,一种是积蓄财富的人,他们是“蜂蜜”,最后是广大不关心政治的人民。
民主社会的高度自由导致贫富分化,富裕者和平民冲突,雄蜂们被人民推举成扞卫者,被制造成伟人,最终夺取了政权,成为独揽大权的独裁者。
然后柏拉图开始分析暴君本人是什么样的人,刚才上边已经讨论过了,公正者主要是内心的圆满,所以柏拉图的理论里,暴君掌权越大,其本人就越痛苦(我想起了冯小刚《大腕》里关之琳问葛优他愿不愿意做皇帝的问题)所以整个国家从国君到人民都是被奴役的。
最后,柏拉图把各种政体从好到坏排了个顺序。
话题又从国家转到个人,之前提到的国家的三层面,也是个人三层面,柏拉图把人分成三种,追求哲理的人,争强好胜的人,爱财贪利的人,比较哪种人最好(他当然会选哲理了)最后作了个概括,为什么公正的人幸福,不公正的不幸福,算是对全书开头问题圆满总结。
5部:但这书还没完,柏拉图又专门拿出一部来对付诗歌,大概是他觉得诗歌这么危险的东西太容易跟他推崇的哲学混淆。
他举了很多例子,比如一张床,造床的工匠和画床的画家都可以说自己造了张床,但都不是真正的床,真正的床是关于床的理念,属于神,木匠是模仿这个理念造的一张具体的床,而画家照着木匠的床画,距离床的理念就更远了(床的普文二)荷马就是那个画家,他写了很多战争政治的东西,但是他要是有本事,为什么自己没打过胜仗或者管好城市的纪录这丫根本什么都不懂,只会用一些模仿的东西骗人……(这里逻辑是,科幻作家你要是真懂科学为什么没成为伟大科学家啊不就知道骗骗科盲吗)柏拉图又花了两章批戏剧,说那些最煽情的戏剧也是最可怕的,他让观众失去理性(现在我们知道了,戏剧理论家布莱希特也是在抄柏拉图啊!)6部:全书最后一部!你猜讨论什么死后灵魂世界!啥你问柏拉图为啥讨论这个,哥,柏拉图不是孔子,子不语怪力乱神,柏拉图总得讲讲后事吧首先是一章讨论为什么灵魂是不朽的(这章我实在没怎么看进去,文化差异啊文化差异,马列主义害死人)后边就有意思了,柏拉图开始讨论死后世界的样子,中国有天庭地府,西方基督教社会有天堂地狱,基督教之前的古希腊是什么呢希腊神话倒是也有冥府,问题是我们已经知道了,柏拉图连希腊神话都不怎么信的,他肯定要设计一个和希腊神话一样的地方——颤抖把,凡人们!柏拉图假托一个死后复活的人所讲的游历故事描述死后世界(有点像现在新闻里一些差点死掉又活过来的人讲濒死体验):所有人死后,灵魂排队来到一个类似审判所的地方,那里天上和地上各有两个洞(有点像天堂地狱,但是大哥你为什么老是跟洞过不去啊)灵魂根据前世好坏分别走天上地下,从一个洞进去另一个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