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老字号的营销典范案例分析
昂首向前。
“中华老字号”现况
70% 60% 50% 40% 30% 20% 10% 0% 勉强维持现状 长期亏损、面临 倒闭 效益良好、形成 规模
没落原因
• 第一,文化上的保守性。
• 第二,技术上的局限性。
• 第三,经营上的狭隘性。
如何在现代经济中生存
社会
(人类福利)
社会营销观念
• 2.注重社会的长远利益,有来自于社会的发展。• 3.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 在诚信方面也要做到顾客至上的要求; • 把“同修仁德,济世养生”作为只要行业 的职业道德。
• 4.注重创新,利用现代的手段,发行股票,经营 的产品变的多样化,涉及的领域变的越来越广, 实现集团化。
• 5.走向世界,与国外合资组建有限公司并注 册,冲破传统商业模式的桎梏。
不断倒下,同仁堂不断反思, 寻求自己的市场定位。
同仁堂明白,要成为一家
优秀的医药类上市公司。必须 要有核心的企业精神和文化的 支撑。同仁堂的企业文化可以 阐述为:讲求经营之道、塑造 企业形象、培育企业精神。更 有其独有的“六观”为其进行
全方面的指导。
以和“为家”?
企业文化的建设殊 为不易。同仁堂深知要 以人为本。而市场竞争 也让同仁堂的高层们知 道了高端人才的重要性 ,通过公开招聘广纳贤 才,引进现代管理理念 与老牌文化相结合,同 仁堂在市场经济的浪潮 中找到了自己“容身之 所”。
老字号的营销典范
同仁堂简介
北京同仁堂是中 药行业著名的老 字号,创建于清 康熙八年,自雍 正元年正式供奉 清皇宫御药房用 药,历经八代皇 帝,长达188年。
同仁堂成功发展的市场营销理念是什么?
• 它所体现的是现代市场营销的理念: 1.注重产品的质量,对于所取药材他们做到— “取其地,采其时”。从生产上看,他们做到了 “炮制其繁必不敢省人工”,从他们的营销业绩, 营业收入29.4亿元,而净利润仅占2.6亿元,仅占 了收入的8.8%
同仁堂案例分析
(3)、“洋中药”的大量涌人
5.2
从同仁堂的内部角度来看,主要缺陷有:公司内没有专门的营销机构;同仁堂以经销商为中心的营销战略无法适应现在的市场发展;营销战略的手段惯常独立作战,而缺乏全面营销;营销战略目标的设定过于关注自身,而缺乏市场分析;新产品开发与市场的衔接不好,没有按市场的导向进行产品开发,致使有些新产品开发后不能适应市场的需求,或因生产等原因不能投入生产、投放市场;重点产品确定太多,营销注意力分散,影响拳头产品的突出表现。
5
5.1
从国内情况看:
(1)、广告费用及价格
目前国内生产中成药的厂家有许多,具有实力的有三九医药集团、上海雷允上药业有限公司、天津中新药业有限公司、哈尔滨医药集团等大型中药集团,但真正有竟争威胁的是北京同仁堂公司主要产品的同产品生产厂家,他们的生产量和销售量与同仁堂相当,但在广告投入或价格上与同仁堂有一定优势,对同仁堂的产品销售造成一定的压力。
6
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外贸营销队伍;加强国际市场研究;加强海外市场的整体宣传策划;加强海外营销网络的管理;开发针对国际市场的产品;推动政府或协会营销促进。
但同时,400多个品种的销售单靠自己的终端是远远不够的,同仁堂还在其他药店设立专柜。同仁堂在其他药店连锁的铺货工作都借助区域代理商,代理商也承担了物流的职责。同仁堂创新的营销战略拟表现为以理念和机制创新为先导、以消费者满意为宗旨、以创造稳定和增长的客户群、开拓新的利润源为目标,以巩固、完善和发展现有的营销渠道和手段为基础和核心,根据产品和区域市场特点,选择适宜的营销手段的多渠道、广空间的扩展市场。
同仁堂案例分析 PPT
大家应该也有点累了,稍作休息
大家有疑问的,可以询问和交流
经典药物
安宫牛黄丸
虎骨酒
狗皮膏药
乌鸡白凤丸
国公酒
谈谈安宫牛黄价叫卖“安宫牛黄丸”的 信息,多数1993年之前生产的安宫牛黄丸标价每 颗1万元,产于1982年的安宫牛黄丸甚至卖到了每 颗3.5万元的高价。
▪ 有资料显示,美国大约有62%的企 业寿命不超过5年,只有2%的企业 能存活50年以上;中小企业平均寿 命不到7年,一般跨国公司平均寿 命10到12 年,大企业平均寿命不 足40年;日本企业寿命略长,平均 为30年
微观介绍
▪ 同仁堂文化的信誉观:
➢同修仁德,济世 养生
➢修合无人见,存 心有天知。
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坚持品牌
资产的经营与管理,特别是对用 户的关注与变化,在品牌价值不 变的情况下,始终能与时俱进,
▪ 长期以来老字号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尤其 是商标意识淡薄,导致假货劣品横行市场, 挤兑市场份额,严重影响老字号企业品牌 的信任度、影响力和盈利水平,使企业赖 以生存的最大资产不断丧失。如从民国后 期开始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以及真 王麻子等假品牌就已经充斥市场,可以说 王麻子的死,它们难逃干系。另外,老字 号品牌商标被外国注册的状况也屡见不鲜, 如同仁堂就早已经被日本企业注册,王致 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公司抢注, 这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
(1)目标价值观。 (2)共识价值观。 (3)卓越价值观。 (4)一体价值观。
(5)成效价值观。 (6)实证价值观。 (7)亲密价值观。 (8)正直价值观。
我国老字号品牌的价值观离此相距甚远
老字号发展
什么是老字号的核心问题? 难道就是老字号的品牌老化? 老字号就等于老化的品牌吗? 为什么可口可乐历经百年依然年轻? 为什么奔驰汽车历经百年依然是市场的领 导者? 为什以LV历经百年依然是时尚的宠儿?
同仁堂案例分析
指出同仁堂选择分拆上市战略的动因:分拆上市对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以及其子公司都有积极影响。
一方面,从同仁堂母公司的角度看,通过分拆出让股权可以以获得大量的IPO(equity carve-out)现金,改善母公司的资产流动性、提高公司资产的增值能力,拓展融资渠道,形成有效经营激励机制和资本优势,分散经营风险。
将子公司分拆上市还会显著地提升母公司短期业绩,使母公司更容易获得潜在的配股和增发机会。
另一方面,从分拆后的子公司角度看,同仁堂分拆上市为子公司打开了资本市场直接融资渠道,从而更好地满足其项目投资需求。
分拆出去的子公司可以从外部筹集资本,资本来源将不再仅仅限于母公司一条渠道,即不再完全依赖母公司其他业务的收益所产生的现金流的唯一支持。
具体原因如下:第一,可以提高投资收益。
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会因为同仁堂科技的成功上市获得巨额的投资收益。
同仁堂科技将成为同仁堂股份公司新的利润增长点。
同仁堂科技公司有三大块业务:传统中药的现代化改造、高科技生物制品的开发、中药电子商务。
同仁堂二厂是公司上市募集资金的重点改造项目,分别投资2950万、2960万、2990万元对新剂型车间、提取生产线、颗粒车间进行改造,已在99年底完成,是股份公司里生产线自动化程度最高、剂型先进、产品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较高的现代化企业,2000年将全面进入收获期。
若以市场价格计算同仁堂股份公司对同仁堂科技的投资,按照3.28港元的发行价格,同仁堂股份公司的投资市值将达到3.28亿港元,减去1亿元人民币的初始投资,投资收益达2.28亿元人民币以上同时,同仁堂科技的分拆上市能使同仁堂股份公司的盈利能力得以持续大幅地加强和提升。
在同仁堂科技利用上市募集资金投资的项目中,包括与李嘉诚的和记黄埔共同建立中药生产基地及新药研发中心建立全球医药电子商务系统进军生物制药等,每一个项目都经过长时间的筹备,具有成长性。
第二,分拆上市也有助于原上市公司母体经营业绩的改善。
同仁堂案例——精选推荐
案例分析•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的金牌老店,迄今已有330 多年的悠久历史。
在长达3 个多世纪的岁月里,同仁堂历经无数的风风雨雨,逐渐发展壮大,并以1997年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为标志,又开始了其崭新的发展历程。
•同仁堂的创始人是清代名医乐显扬,他尊崇“可以养生,可以济世者,惟医药为最”的信条,把行医卖药作为养生济世的事业,创办了同仁堂药室。
在随后的经营中,他一直遵循无论贫富贵贱,一视同仁的原则•商家逐利是无可争议的道理,但同仁堂却不是一个只言商逐利的商家,而更像一个救死扶伤、济世养生的医家。
实际上,商与医的结合正是同仁堂历经数百年磨难而不衰的秘密。
同仁堂利用了医家的优势,将“同修仁德”的中国儒家思想融入日常点滴之中,形成了济世养生的经营宗旨,并在此过程中创造了崇高的商业信誉,形成了同仁堂独树一帜的企业文化。
•1988年,我国上海等地突发甲肝疫情,特效药板蓝根冲剂的需求量猛增,致使市场上供不应求,有些企业趁机抬高药价。
当时,到同仁堂购买板蓝根冲剂的汽车也排起了长队。
为了尽早缓解疫情,同仁堂动员职工放弃春节休假,日夜加班赶制板蓝根冲剂。
这时,有人议论:这下同仁堂可¡°发¡±了。
其实他们哪里知道,同仁堂不但没有¡°发¡±,反而是在加班赔钱。
因为生产板蓝根冲剂所必需的白糖早已用完了,一时又难以购进大批量平价白糖,只好用高价糖作为原料,以致成本超出了售价。
同仁堂坚持将用高价白糖作原料生产的板蓝根按原价格批发出厂,甚至还派出了一个由8 辆大货车组成的车队,一直把药品送到上海以致造成企业亏损。
但同仁堂虽然赔了钱,却赢得了良好的商誉•现在,北京同仁堂药店内又开办了同仁堂医馆,聘请了20多位全国知名的老中医坐堂就诊,每天到这里看病购药的患者多达数百人,相当于一个中型医院的门诊量。
这又是同仁堂的一个高招:一方面弘扬了中华医术,实行了济世养生的古训,另一方面也获得经济效益。
(完整word版)北京同仁堂案例分析
引言:同仁堂,是提起中药,许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的名字。
他历经数代,发展成为国内最负盛名的老药铺。
然而在现如今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成功实现跨国经营,带领中药走向世界的呢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同仁堂案例分析
而今迈步从头越:同仁堂传奇在北京大栅栏林立的店铺中,有一座古朴庄重的楼阁,这便是清康熙八年(公元1669年)由祖籍浙江宁波、明代迁居北京的乐家第四代传人乐尊育创建的、享誉海内外的老字号“同仁堂”药店。
在坎坷的岁月中,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刷下,同仁堂非但没有消逝,反而日见辉煌——由解放前的三间小门脸发展到今天营业面积为4600平方米的大楼;从过去“供奉御药”的中药房发展为总资产18亿元、拥有6000多名员工的现代集团企业,并成为医药界为数不多的上市企业。
其店名更成为企业德、诚、信的化身。
同仁堂经营不少名贵药——上百上千元的人参鹿茸,同时廉价药品也十分丰富:一元一张的狗皮膏、几角钱一瓶的眼药水……他们做大生意,但也不放过小买卖,“只要能方便顾客就行”。
同仁堂以“养生济世”为己任,从不为不义之财所动。
前几年我国南方一些城市流行肝炎,特效药板兰根冲剂供不应求,到同仁堂拉板兰根的汽车排起了长队。
同仁堂的职工昼夜奋战,生产高质量的板兰根。
有人提出药品需求量这么大,况且配料之一白糖库存没有了,用的是高价糖,如果按原价出厂不合算,应提高价格。
但同仁堂将治病救人视作自己的天职,岂能乘人之危发难民财,药品一律按原价出厂。
同仁堂“德、诚、信”这一服务宗旨更是体现在药品质量上。
60年代曾发现过一批保存了几十年甚至百余年同仁堂制作的中成药,这些药香气浓郁,润而不干,就像是近期制作的一般,其过硬的质量是不言而喻的。
同仁堂的药质和药效让人备感神奇,殊不知它的采购和制作是何等的考究。
同仁堂一向不惜以高价购买上品参茸;对于不按时令采集的劣等药材,尽管市场价格便宜,也绝不购买。
对黄酒、蜂蜜等附加料的选择也是极为重视。
在制作成药过程中,同仁堂严格地按照祖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行事。
如今,“质量第一”的宗旨不变,店内所有药品都从主渠道进货,“产非其地,采非其时”的药材被拒之门外。
店内的中成药,从购进原料、炮制工到包装上柜,要经上百道工序,每道工序都有严格的标准。
同仁堂经营案例
一.北京同仁堂的背景及历史北京同仁堂是中医药行业的老字号,至今已有332年的历史,是中华传统医药文化的象征。
清雍正元年(公元1723年),它开始供奉宫廷用药,成为皇家药铺。
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经历了从家族式作坊到公私合营企业再到全民所有制企业的转变。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同仁堂事业发展迅速,1992年7月经北京市政府批准,以北京市药材公司所属18家工、商、科研单位为基础,组建了中国北京同仁堂集团公司;1993年,同仁堂集团公司被授予自营进出口权;1995年,又被授予国有资产经营权,成为集生产经营与资产经营于一体的企业法人实体;1997年成立北京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并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2000年成立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并成功在香港联交所创业版成功上市。
目前,同仁全集团总资产已达31亿元,有18个所属企业,拥有24个剂型800多个品种的生产能力。
2000年销售收人达25.2亿元,实现利税2.1亿元.1993年以来,同仁堂集团一直是全国500家最大的工业企业之一,名列全国中药企业50强之首。
从20世纪90年代初起,公司就制定了“站稳亚洲,开辟大洋洲.进入美洲,开发欧洲,让同仁堂产品走向全世界”的战略方针,为同仁堂与国际市场迅速接轨莫定了基础。
北京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成功给无数民营企业家指明了道路,要想站稳脚,必须放眼于国际,定位于国际市场,适应国际化的环境,才能真正的实行国际化经营。
二.北京同仁堂国际化经营的主要环境1政治环境。
我国与美国关系一直处在向前发展中,虽然中间有很多曲折,最近胡锦涛主席的访美更是推动了中美两国关系的发展.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达国家和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美关系已超越双边关系的范畴,越来越具有全球影响和战略意义。
中美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方面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肩负着共同责任。
中美双方不仅是利益攸关方,而且更应该是建设性合作者。
在当前国际形势下,中美拥有广泛而重要的共同战略利益,互利合作前景广阔;良好的中美关系对维护和促进亚太地区和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具有战略意义。
同仁堂分拆上市案例(完美分析版)
问题一:选择分拆上市的动因 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和科技
借助分拆上市,引进国外先进技术,利用高新技术改 进传统产品,提高产品的质量水平,提升企业的竞争力, 增加国际市场占有份额,提高经济效益。
提升母公司(同仁堂)的业绩
分拆上市可以将子公司(同仁堂科技)获得的收益注入 母公司,增加母公司的现金流,从而提升了母公司的业绩。
2000年10月31日由同仁堂股份有限公司分拆并控股的北京同仁堂科技 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同仁堂科技)在香港创业板闪亮登场,这是大 陆1000多家上市公司中成功完成分拆子公司上市的第一家。
案例问题
问题一:同仁堂选择分拆战略的动因是什么?
问题二:同仁堂分拆上市应如何规避风险?
问题一:选择分拆上市的动因
案例启示
分拆上市不 可的 外来威胁
分拆上市不 可沿用旧的 管理模式和 经营机制
谢谢!
问题二:同仁堂分拆上市应如何规避风险
转换管理模式和经营机制
安排高层管理人员持股,董事长、副董事长等高层 管理人员分别出资50余万元持股50万股,充分体现他 们对公司未来的信心,转换管理模式 在企业管理上,科研、生产、销售自成体系,有效 地避免同仁堂科技与A股公司的同业竞争,尽量减少关 联交易,同时也可以使同仁堂科技的收益具有稳定性 和独立性
国际发展战略的需要
同仁堂急需走现代化、国际化道路,利用海外 资本和科技优势,以现代化中药进军国际医药主 流市场,改变我国中药的国际市场占用率不足5% 被日本、韩国的“汉方药”挤得难以立足的局面 。
融资需要
同仁堂通过分拆的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 在香港上市,利用了香港融资渠道广泛、灵活的 特点,为其打开了新的融资窗口,拓宽了融资渠 道,满足企业的资金需求。
改变由于投资者、管理者信息不对称导致 同仁堂价值被低估的现状
同仁堂——老字号的营销典范案例分析
消费者 (需求满足)
社会营销观念
公司 (利润)
对社会、民族负有使命
• 一、“中华老字号”是我国极其重要 的文化遗产
• 二、老字号肩负传承儒商文明的历史 责任
对顾客负责
• 一、进行服务创新 • 二、保证货真价实
公司内部改革
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的现代企业制度
1.摈弃“只此一家、别无分店”的落后的经营理念 2.要有创新和发展的理念,创新企业管理机制 3.引进先进的技术,充分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来改进
在市场经济的大趋 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 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 团队和体系。在自己的老品牌 中融入了更多的新科技,使得 产品更加具有市场竞争力。并 且迎合了网络文化的流行,开 展了网上买药,看病的网上药 店,为广大顾客提供方便。
何处“安家”?
新的市场经济体制使得 竞争日益残酷,许多老字号企 业不断倒下,同仁堂不断反思 ,寻求自己的市场定位。
SUCCESS
THANK YOU
2020/1/24
“中华老字号”现况
70%
60%
50%
勉强维持现状
40%
长期亏损、面临
30%
倒闭
20%
效益良好、形成 规模
10%
0%
没落原因
• 第一,文化上的保守性。 • 第二,技术上的局限性。 • 第三,经营上的狭隘性。
如何在现代经济中生存
社会 (人类福利)
真诚服务
便民利民
“顾客就是上帝”在同 仁堂体现的淋漓尽致。多年来, 同仁堂坚持为顾客提供费时、费 工,不见经济效益的各种便民服 务。小到咨询熬药,大到送药上 门,代换货币。或许很多企业笑 同仁堂“傻”、“败家”“白费 钱”。可正是这种傻子般的行为 ,让同仁堂的品牌深入人心,享 誉海内外。这支撑着同仁堂能够 屹立百年而不倒,并且不断的腾飞 。
《同仁堂案例分析》课件
公司管理问题
管理层在组织结构、监督机制、培训等方面存在 不足和问题。
管理流程问题
同仁堂的一些管理流程和制度存在漏洞,未能及 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事件影响
公司股价变化
由于该事件的影响,同仁堂的股价出现大幅波动,市值蒸发了数十亿。
行业形象的改变
同仁堂事件对整个医疗行业的形象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人们对中药的信任度下降。
检查发现的问题
药监局发现同仁堂存在一系列生产和销售环节的违规行为,涉及产品质量、合规性等多个方 面。
医疗行业的监管政策
药监局的检查行为是对医疗行业监管政策的执行和落实的一种具体体现。
四、案例分析
问题原因分析
同仁堂问题的根本原因是管理层在内部管理方面 存在疏漏和不规范。
产品问题
同仁堂的一些产品存在质量问题,并未按照规定 的标准进行生产和销售。
公司声誉受到影响
同仁堂曾经是中国医药行业的知名品牌,但事件发生后,公司的声誉受到了严重损害。
六、解决方案
公司采取的措施
同仁堂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整改内部管理、提升产品质量、加强合规培训等。
公司合规管理调整
同仁堂对内部合规管理体系进行了全面调整和优化,确保公司的各项运营都符合相关法规和 政策。
公司品牌形象重塑
《同仁堂案例分析》PPT 课件
在本课件中,我们将对同仁堂进行案例分析。探讨该公司的发展历程、案例 背景、问题分析、影响及解决方案,并得出结论和启示。
一、公司简介
成立时间
同仁堂成立于1669年,拥有悠久的历史和传统。
公司规模
如今,同仁堂已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中药企业之一,员工超过10,000人。
主营业务
同仁堂通过积极宣传和品牌形象重塑,争取恢复市场和消费者的信任。
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案例分析姓名:孙雷班级:营销09-02学号:0918180219目录1中药市场分析 (1)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1)2.1生产理念 (1)2.2产品定位 (1)2.3产品细分 (1)2.4市场影响因素 (1)2.4.1外部因素 (1)2.4.2内部因素 (2)3同仁堂的产品现状及对策 (2)3.1传统剂型占主导,现代剂型正在发展 (2)3.2做好主导产品,创立同仁堂特色品牌 (2)4同仁堂的营销策略 (3)5同仁堂的营销危机 (4)5.1同仁堂外部营销缺陷 (4)5.2同仁堂内部营销缺陷 (4)6同仁堂的未来发展 (4)“同仁堂”的案例分析同仁堂,在几百年内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金招牌,改革开放之后,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保持金字招牌在这个充斥着时尚潮流和年新科技的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时代潮流,带领中医药业在市场上继续前进。
1中药市场分析当前中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是中药的社会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药品价格渐趋合理,将会刺激需求;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新型中药市场将稳步增长;中药保健品发展趋势、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剂型中药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
中国中药市场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生产能力过剩。
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较大,市场对企业有重组的要求;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2.1生产理念同仁堂产品的生产观念一直秉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美德,因始终坚持民族特色,并始终以“传统药物的高疗效”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
同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2.2产品定位同仁堂提出产品开发立足“三三定位”原则。
即,品种定位三原则、剂型定位三原则、市场定位三原则。
品种定位:一是筛选开发在海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成药品种,培育国药公司支柱成药品种。
企业伦理案例分析
《企业伦理学》案例分析虚假广告与企业伦理的分析——以同仁堂为例一、案例描述:北京同仁堂(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同仁堂”)旗下的“足道”产品违法广告屡禁不止,甚至连某省级电视台也成了“帮凶”,在业界引起广泛争议。
早在2015年12月,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就曾对在某省级电视台播放“足道”违法广告处以没收广告费用3万元,罚款15万元的行政处罚。
生产“足道”产品的北京同仁堂兴安盟中药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兴安盟公司”)对此表示,上述违法广告没有获得我公司的授权,其手续可能涉嫌造假或套用。
不过,记者发现,兴安盟公司曾多次发布针对虚假违法广告的声明,但所有的声明都回避了虚假广告所销售的产品真假问题,难有说服力。
青海省工商行政管理局处罚决定书认为,“足道”(足浴养生方)保健用品广告利用专家、患者的名义和形象作证明,含有不科学的表示功效的断言和保证,还有的以健康资讯节目形式变相发布。
该广告甚至吹嘘,其推出的中药方是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宫廷秘方,配方独特,选材上乘,自清康熙年间就成为治疗静脉曲张疾病,圣方流传至今,当年还用此方治好了孝昭皇后的病,如今古方新用,并辅以先进精湛的科学技术,就是要安全地、有效地解决广大静脉曲张患者的痛苦,凸出严重、色素沉着、下肢溃烂、难忍疼痛。
二、案例分析及个人观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第三条广告应当真实、合法,以健康的表现形式表达广告内容,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要求,第四条广告不得含有虚假或者引人误解的内容,不得欺骗、误导消费者。
以及第五条广告主、广告经营者、广告发布者从事广告活动,应当遵守法律、法规,诚实信用,公平竞争。
广告主应当对广告内容的真实性负责。
而上述同仁堂虚假广告的案例已违反了《广告法》的规定,同时还违反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八条消费者享有知悉其购买、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务的真实情况的权利,侵犯了消费者的知情权。
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第二条规定,商品经营者在市场交易中,遵循自愿、平等、诚实信用原则的正当活动是受法律保护的。
同仁堂案例分析
同仁堂案例分析姓名:孙雷班级:营销09-02学号:0918180219目录1中药市场分析 (1)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 (1)2.1生产理念 (1)2.2产品定位 (1)2.3产品细分 (2)2.4市场影响因素 (2)2.4.1外部因素 (2)2.4.2内部因素 (3)3同仁堂的产品现状及对策 (4)3.1传统剂型占主导,现代剂型正在发展 (4)3.2做好主导产品,创立同仁堂特色品牌 (4)4同仁堂的营销策略 (4)5同仁堂的营销危机 (6)5.1同仁堂外部营销缺陷 (6)5.2同仁堂内部营销缺陷 (7)6同仁堂的未来发展 (8)“同仁堂”的案例分析同仁堂,在几百年内经历了一场又一场战乱,成为了人们耳熟能详的老字号、金招牌,改革开放之后,同仁堂又是如何与时俱进,如何保持金字招牌在这个充斥着时尚潮流和年新科技的时代继续绽放光彩,引领时代潮流,带领中医药业在市场上继续前进。
1中药市场分析当前中药市场的变化趋势是中药的社会需求总量保持平稳增长的态势;药品价格渐趋合理,将会刺激需求;用药结构渐趋合理,新型中药市场将稳步增长;中药保健品发展趋势、开发范围向多领域发展;剂型中药朝着更方便更实用方向发展;研制生产向多元化发展;销售经营呈现多渠道的网络化。
中国中药市场产品结构、生产能力远远大于实际生产量,生产能力过剩。
企业对市场的预期较大,市场对企业有重组的要求;市场环境及产业政策推动中药产业的快速发展。
2同仁堂的产品理念2.1生产理念同仁堂产品的生产观念一直秉持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传统美德,因始终坚持民族特色,并始终以“传统药物的高疗效”赢得了消费者的厚爱。
同时,国内消费者普遍认为中药的毒副作用较西药小。
2.2产品定位同仁堂提出产品开发立足“三三定位”原则。
即,品种定位三原则、剂型定位三原则、市场定位三原则。
品种定位:一是筛选开发在海外具有发展潜力的中成药品种,培育国药公司支柱成药品种。
《2024年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以北京同仁堂为例》范文
《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以北京同仁堂为例》篇一一、引言在当今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中,企业营运能力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存和发展。
为了准确、全面地分析企业的营运能力,各种分析方法应运而生,其中结构分析法是一种重要的工具。
本文以知名药企北京同仁堂为例,深入探讨结构分析法在企业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
二、北京同仁堂概述北京同仁堂是一家拥有百年历史的大型中药企业,其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是中药行业的佼佼者。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北京同仁堂不断提升自身营运能力,在生产、销售、财务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
三、结构分析法概述结构分析法是一种通过分析企业各项指标的结构关系,从而评估企业营运能力的方法。
它通过对企业财务数据、市场数据等信息的综合分析,揭示企业营运的内在规律和特点,为企业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四、结构分析法在北京同仁堂营运能力分析中的运用(一)财务结构分析通过对北京同仁堂的财务报表进行结构分析,可以了解企业的资产、负债、权益等各项指标的结构关系。
例如,通过分析资产结构,可以了解企业资产的主要构成和配置情况,评估企业的资产质量和流动性;通过分析负债结构,可以了解企业的债务负担和偿债能力,预测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销售结构分析销售结构分析可以帮助企业了解不同产品、不同销售渠道的销售额、利润等指标的构成情况。
通过分析北京同仁堂的销售结构,可以了解其主导产品的销售情况、市场占有率以及各销售渠道的贡献程度,从而为企业制定销售策略提供依据。
(三)生产结构分析生产结构分析主要针对企业的生产过程进行分析,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设备、生产工艺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分析北京同仁堂的生产结构,可以了解其生产过程的优化程度、生产效率以及成本控制情况,为企业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成本提供参考。
五、案例分析以北京同仁堂近年来的营运数据为例,运用结构分析法进行分析。
首先,通过财务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的资产、负债等指标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其次,通过销售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主导产品的市场地位和销售策略的有效性;最后,通过生产结构分析,可以看出同仁堂在生产过程中的优化程度和成本控制情况。
同仁堂合规法律风险案例(3篇)
第1篇一、案例背景同仁堂,作为中国最著名的中医药企业之一,拥有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
然而,在追求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同仁堂也曾遭遇合规法律风险的挑战。
本文将以同仁堂某次合规法律风险事件为例,分析其产生的原因、处理过程以及对企业的影响,以期为其他企业提供借鉴。
二、事件概述2019年,同仁堂被曝出在产品质量方面存在违规行为。
具体来说,同仁堂某生产车间在2016年至2018年间,生产的部分产品中存在添加非标物质的情况。
这一事件一经曝光,立即引发了社会广泛关注,对同仁堂的品牌形象和市场份额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合规法律风险分析1. 违规行为分析同仁堂此次违规行为主要涉及以下两个方面:(1)产品质量问题:同仁堂在部分产品中添加了非标物质,导致产品质量不符合国家标准。
(2)生产流程不规范:同仁堂在生产过程中,未能严格执行相关法规和标准,导致产品质量问题。
2. 法律风险分析(1)行政处罚风险: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同仁堂的行为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生产许可证等。
(2)刑事责任风险:若同仁堂的行为构成犯罪,相关人员可能面临刑事责任。
(3)民事责任风险:消费者因同仁堂产品质量问题受到损害,可能向同仁堂提起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
四、事件处理过程1. 立即整改同仁堂在事件曝光后,立即启动了整改措施,对涉事产品进行了召回,并对相关责任人进行了处理。
2. 公开道歉同仁堂通过媒体向社会公众公开道歉,承认错误,并表示将采取一切措施,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3. 加强内部管理同仁堂对生产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加强了内部管理,确保产品质量安全。
4. 加强合规培训同仁堂对全体员工进行了合规培训,提高员工的合规意识。
五、事件影响1. 品牌形象受损同仁堂此次违规行为严重损害了其品牌形象,导致消费者对其产品信任度下降。
2. 市场份额下降同仁堂的市场份额因此次事件受到影响,竞争对手趁机抢占市场份额。
3. 法律责任风险同仁堂面临行政处罚、刑事责任和民事责任等多重风险。
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
同仁堂——老字号经营的成功典范一、案例综述本案例介绍的是北京同仁堂是中医药行业文明遐迩的老字号、中医药的第一品牌,他在经营中始终坚持传统制药特色,其产品以质量优良、疗效显著闻名海外,并在经营中大胆创新而有了长足的进步使他成为经典的老字号。
通过调查了解同仁堂的,探究它保持传统并致力于创新的方法。
一、同仁堂的传统经营与保持同仁堂历史久远,文化底蕴深厚,经济与文化交相辉映,积淀而成“同仁堂”文化。
重质量、刻意精研,依德、诚、信树企业形象,以人为本凝聚一方。
同仁堂人视产品质量如生命。
自创立之初,同仁堂人便谨遵“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一直至今。
他们完善严格的内控标准,用地道的药物,严守炮制之规。
在工艺方面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日趋精湛。
90 年代以来,同仁堂在技术方面加大投入,更新设备,以进一步提高产品质量。
“同修仁德,济世养生”是同仁堂企业精神的集中体现,反映了企业的价值取向,一直影响着同仁堂人。
他们把养生济世作为经营宗旨,几百年来,同仁堂人代代相传,赢得了世人的高度赞誉。
在市场经济中,利润是衡量企业经营效果的标准,但在同仁堂人眼中,它并不是唯一的标准,甚至不一定是首要标准。
同仁堂把树立正确的义利观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职工以诚为本、以信求利,企业才能在市场经济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同仁堂注重用同仁堂文化理念凝聚全体员工,形成一种团队合力与向心力。
同仁堂的的经营保持了传统的优良的经营方式,摒弃了不合理的经营方法,在此基础上进行了企业的创新与改革。
三、同仁堂的创新同仁堂的经营创新包括:经营理念的创新和经营组织的创新,企业的经营机制的改革,产品创新,市场创新1、经营理念的创新同仁堂注重产品的质量,对于所用药材做到“取其地,采其时”。
他们以客户为导向,从消费者的切身利益出发,在诚信方面也做到顾客至上的要求。
注重创新,利用现代手段,发行股票,经营的产品变得现代化,多样化,涉及的领域越来越广,实现集团化。
同仁堂案例分析
机遇
中国老字号的困惑
• 老字号品牌距受众市场渐 行渐远
• 老字号的品牌老化 • 体制和政治束缚严重 • 经营管理理念落后,创新
力度不足 • 法律意识淡薄,劣币驱逐
良币 • 西方文化冲击,中国文化
严重流失
• 几十年来,计划经济下国有经济管理体制 的所有弊端在老字号企业身上彰显的淋漓 尽致。政企不分、政资不分,行政主管部 门对企业生产、经营、投资、分配等经济 活动的过度干预,使老字号失去了自我生 存和发展的条件。公私合营和文化大革命 的两次重大冲击更是让其传统特色大大减 弱。曾经名扬世界却最终难逃破产命运的 王麻子就是一例。
• 长期以来老字号企业法律意识淡薄,尤其 是商标意识淡薄,导致假货劣品横行市场 ,挤兑市场份额,严重影响老字号企业品 牌的信任度、影响力和盈利水平,使企业 赖以生存的最大资产不断丧失。如从民国 后期开始汪麻子、旺麻子、老王麻子以及 真王麻子等假品牌就已经充斥市场,可以 说王麻子的死,它们难逃干系。另外,老 字号品牌商标被外国注册的状况也屡见不 鲜,如同仁堂就早已经被日本企业注册, 王致和商标在德国被一家名叫欧凯公司抢 注,这都会影响企业的国际市场开拓。
为什么奔驰汽车历经百年依然是市场的领 导者?
为什以LV历经百年依然是时尚的宠儿?
主要原因是他们长期坚持品牌资产 的经营与管理,特别是对用户的关 注与变化,在品牌价值不变的情况 下,始终能与时俱进,将新时代的需 求嵌入其中,使品牌长盛不衰。
如何浴火重生,再续百年辉煌
• 1、与时俱进,围着市场前行。中华老字号 有着精湛的传统工艺,不应抱残守缺,要使 产品紧随现代人的消费观而改变,要跟着市 场的需求而变化。
• 3、做好品牌创新。中华老字号都是
一些老产品,新时代要有新的符合当 下消费者需求的产品才行。不仅是产 品,还要在品类上有所突破。在这方 面,老字号应加大创新力度,要敢于 给老字号注入新鲜活力,以吸引主流 消费人群对传统优质文化的认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案例简述:北京同仁堂是我国中药行业著名的老字号,其产品以“配方独特,选料上乘,工艺精湛,疗效显著”而享誉国内外。
通过上百年来产品的多样化和工艺的稳定性,打造出了同仁堂独具特色的品牌优势与技术优势,形成其内在的核心竞争力。
在跨国发展的道路上他坚持传统的制药特色,凭借其原材料良好的质量保证以及制药精益求精的精神,使得消费者对其产品产生牢固的信任。
SWOT分析:1同仁堂国际化三部曲分析同仁堂在发展过程中,发挥其优势,以循序渐进,具有自主技术和品牌的国际化经营战略发展模式向前发展着。
这一模式主要分为三个阶段:1.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2.海外投资控股。
3.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第一步,以品牌与技术优势开拓国际市场。
同仁堂是中国中药的第一品牌,是业内的老字号,其300余年中时刻恪守“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以及“修合无人见,存心有天知”的自律意识使得同仁堂金字招牌的经久不衰具有强势的品牌优势,因此才能赢得消费者们的青睐。
在海外开拓市场的过程中,同仁堂注重品牌优势所带来的影响,加大自身宣传力度。
由于海外华人与中国同宗同源,文化理念接近,所以,先天的脐带效应也使得他们顺理成章的接受中药,然后以此为中心向外扩散,最终进入其他国家市场。
同仁堂的300年历史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技术,形成了独有的完整的中医药理论体系,技术资源。
同时,在市场经济的大趋势下,同仁堂明确自己的改进方向,创立了自己的医药创新团队和体系,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西药的科研技术,使得中药发生质的蜕变,从而与其他国家接轨。
1993年起,同仁堂相继在香港开办了母公司及四家子公司,同仁堂以其品牌与独到的技术作为无形资产的形势入股,在合资公司投资总额中占一定份额。
并凭借合资公司的开办,使同仁堂开拓出一条属于自己的,以“品牌,技术”投资为核心的海外拓展之路,为此后海外投资开办控股公司奠定了基础。
让合资同仁堂通过在海外与其他公司共同合资建立海外合资企业,第二步,海外投资控股。
对首先,企业在当地进行产品生产和国际研发。
以这种方式进入海外市场具有一定的优势。
同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同仁堂节省资金,于当时的同仁堂来说这是一种较为安全的方式,需要一个“引路对于初入其他国家市场的同仁堂来说,时还可以大幅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最后,在合作过程中,同仁堂还可人”来帮助他们在他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融入当地市场。
以借助其拥有的庞大的网络来拓展自身业务。
后,伴随着外资企业的大量涌入,我国传第三步,抓住机遇,发展跨国经营。
我国加入WTO中医药国际认可度的提高及统行业受到了严重冲击的同时,也为其打开了通往国际的大门。
随着电子商务的兴起,中医药专业机构和人员在国外的迅猛发展,同仁堂走向世界指日可待。
网络新经济时代的来临,同仁堂也集中了一批网络人才,积极介人电子商务领域,全方位、让人们意识积极宣传同仁堂,多角度面向国际市场,充分利用网络高速度传播信息的特点,从而为自吸引消费者与国际知名公司的眼球,到这是一家具有创新意识,与时俱进的公司,同仁堂在一些国家或地区办特许经营除此之外,己进一步打开国际市场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还在海外设立办事处等,使中药更加贴近国际市场的同时,连锁店,建立中药分装加工厂,高附加值的产品,使建立集生产,科研和销售为一体的的生产科研基地,生产具有高科技,其产品的国际认可度不断提高。
2.同仁堂海外营销策略产品策略首先要明确企业能提供什么样的产品和服务即指企业制定经营战略时,所谓产品营销策略,去满足消费者的要求,也就是要解决产品策略问题。
各国有效性及健康性,药品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所以人们十分重视药品的安全性,因此同仁堂在国际化进程中根据目标市政府也会对尤其是进口药品进行严格的把关与管理。
如法律,消费者偏好,政策,生活习惯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作出了相应的场的不同市场要素,调整。
同仁堂在与其他公司合作的过程中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工艺改造不断创新,抢占高端市场。
抢占国际中提高国际知名度,技术专利化,争取中药生产现代化、和提升传统中医药产业药市场的话语权,保持在产业价值链中的优势地位。
培养高素质的科技人才队伍,为适应不断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及加快新产品开发速度的要求,同仁堂集团全力培养各类科研人才,并通过人才选拔机制的创新,有计划地引进“海归”学子及硕士、博士等高层次人才。
绿色药品先行,形成特色产业链。
中药本就多为植物药,再加上近些年来,人们开始着眼于生活质量,希望生活中的物品都是绿色,无污染,环保的,药品显然也在其列。
面对这样的新趋势,同仁堂利用现有资源,研制开发绿色中药和绿色保健品,并形成极具同仁堂特色的产业链,发挥同仁堂品牌效应,扩大产品市场覆盖率。
产品差异化。
本着“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的古训,同仁堂努力研发绿色保健品,中草药化妆品等新型产品,将这些产品针对不同的市场分别推广,实现差异化,加大了市场渗透率。
二次科研,发展现代剂型。
同仁堂的传统名特优产品,如六味地黄丸、同仁大活洛丸、牛黄上清丸等,因服用剂量大,沿用传统剂型等缺陷制约了国内外市场的进一步扩大。
同仁堂集团选择这些产品进行二次科研,开发安全、有效、服用方便的现代制剂,研究制定先进高效的质量控制技术,制订国际认可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从而获得自主知识产权,强化了集团的国际竞争力有效地打开了国际市场的销路渠道策略渠道策略是指企业制定营销战略时,要明确怎么才能将生产出的产品送到用户手中的全过程成本尽可能的降低,销售面更广。
同仁堂主要采取“由近及远”的方式,将周边国家和地区作为首要目标,然后再努力进入欧美各国。
同仁堂通过建立海外投资公司,建立产品代理制,转口贸易,针对目标市场共同开发产品,开设海外要点,以医带药等方式在世界范围内条件已经成熟的国家和地区运营,将产品在当地站稳“脚跟”后,将其作为跳板,继续向其他更加发达的国家渗透。
价格策略价格策略是指企业通过对顾客需求的估量和成本分析,选择一种能吸引顾客、实现市场营销组合的策略。
同仁堂将中药针对不同的品种,实施不同的价格策略。
针对疗效显著、成分复杂、工艺独特在竞争者研制出相似产品以及取得部分利润后,先以较高价格卖出,的产品宜实施撇脂定价,再逐步降低价格,增大销售量;针对比较容易仿制、竞争比较激烈的产品,实施渗透定价,以低廉的价格,显著的疗效打赢价格战,来扩大市场占有率。
不定期的进行降价促销,加深同仁堂在消费者们心中的印象。
促销策略促销策略是指企业如何通过人员推销、广告、公共关系和营业推广等各种促销方式,向消费者或用户传递产品信息,引起他们的注意和兴趣,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和购买行为,以达到扩大销售的目的。
公共关系方面,同仁堂在马来西亚分店,凡顾客购买金额达到一定数值就赠送《大宅门》,《大清药王》等VCD,旨在促进销售的同时,向外国友人介绍中医药历史,产品推广与文化推广双管齐下,在产品销售的基础上,努力弥补文化和观念上的差异。
同仁堂通过举办各种健康咨询讲座、赠医施药等活动,让外国人接受中医中药,再以产品质量和精湛的医术让外国人信服它,奠定了同仁堂海外拓展的基石。
广告方面,绿色营销作为一种新兴的营销模式,符合人们重视疗效,绿色健康的消费需求。
同仁堂突出了“绿色”、“健康”两大主题,满足了消费者绿色消费的心理,激发他们的购买欲望,从而扩大销售。
人员推销方面,同仁堂在国际化过程中意识到人员推销的重要性,最终决定开展人才开发战略。
建立符合国际市场需要的选人机制,挑选出优秀的复合式人才,再加以针对性教育,从而成为一名优秀的销售人员,以此不断壮大销售人员队伍,培育出一支国际性营销团队。
除了上述的四种全球市场营销战略外,同仁堂还实施了多国战略,以每个东道国特定的经营环境为基础制定经营战略,旨在提高对各国经营环境和市场需求的适应能力。
国际化路径同仁堂主要采取“由近及远”的方式,将周边地区和国家作为首要目标地开拓市场。
中医中药与欧美医药风格迥异,文化体系跨越难度较大,民众难以接受中医理念。
而我们周边的国家和市场,如港澳台、东南亚等地,华人较多,对中药产品的认可程度较高,比较容易得到发展。
因此,同仁堂把重心首先放在亚洲市场,尤其是华人较多的国家,然后再努力进入欧美等国。
企业在国际化过程中总要面对市场进入问题,不同企业进入不同市场时所采取的策略也不同。
市场进入策略主要包括三大方面:贸易式进入,契约式进入,投资式进入。
八种具体方法:直接出口,间接出口,许可协议,特许经营,合同制造,交钥匙工程,独资,合资。
同仁堂在跨国化过程中涉及了多种战略。
在贸易式进入方面,主要采取直接出口的方式。
首先,该方式可以缩短商品流通过程,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费用,提高利润。
其次,企业可以更直接地获取国外市场的信息,以便产品的创新与改进。
最后,直接接触有利于加快自身营销网络的快速形成。
有优必有劣,企业选择直接出口会增大经营风险。
在没有中间商周转的情况下,极易遭受到目标国贸易壁垒的阻碍,导致产品无法出口。
契约式进入方面,主要采取许可协议与特许经营方式,这两种方式均可以节省成本,提高产品价格竞争的能力,极大程度上降低政治与经济风险。
另一方面,同仁堂由于仅将工业产权的使用权转移给外国企业,所以同仁堂作为许可方对被许可方控制能力较弱。
投资式进入方面,以合资经营企业为主,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帮助同仁堂节省资金,同时还可以大幅降低投资风险。
其次,对于初入其他国家市场的同仁堂来说,需要一个“引路人”来帮助他们在他国法律法规的规定下融入当地市场。
最后,在合作过程中,同仁堂还可以借助其拥有的庞大的网络来拓展自身业务。
而主要问题主要体现在双方因背景,兴趣,动机等多方面的差异容易导致分歧产生,给双方的合作带来障碍。
本土化营销本土化。
同仁堂以东道国的市场需求为战略基点,根据其特点,制定出不同的营销策略,达到产品与市场接近于完美契合,形成营销本土化。
品牌本土化。
同仁堂在其他国家的分店会根据市场所在国家的风格有所不同,将其文化的特点与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既向外国顾客展示了中华传统文化,又使消费者产生一种亲切感,提高购买欲望。
人员本土化。
同仁堂马来西亚分店中,当地配药师或主药师占据超过80%以上的比例,而由中国直接输送的仅有20%的比例。
除此之外,同仁堂迄今为止还建立了完善的三级培训制度,即集团公司教育学院培训,商业公司组织培训及门店日常培训,以此培训员工,增强其对企业文化的认识,减少因文化差异所造成的经营管理上的矛盾和低效率。
并利用当地所特斥巨资在海外建立生产基地,同仁堂在国际化过程中,采购和生产本土化。
.有的原材料进行中医药的研制与生产,大大降低了企业成本,给予同仁堂更多的资金周转空间。
技术研发本土化。
北京同仁堂一方面不断地创造,生产线通过了一些列的认证,为打造海外产品创造了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