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金成矿类型及区域成矿特征

合集下载

《中国绿岩带型金矿》课件

《中国绿岩带型金矿》课件

01
研发更加高效、精准的勘探技术和方法,提高对绿岩带型金矿 的识别和发现能力。
02
加强勘探队伍建设,提高勘探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技术水平,提
升勘探效率和准确性。
推广应用新技术、新装备和新工艺,推动勘探技术的不断创新
03
和升级。
推进资源综合利用与环境保护
加强绿岩带型金矿的资源综合利用研究,实现资 源的最大化利用和节约。
中国绿岩带型金矿的特征
绿岩带型金矿是一种重要的金矿类型,其特点是金矿体主要产于绿岩带中,呈层状或透镜状产出,与 围岩界线清晰。
绿岩带型金矿的矿石多为黄铁矿化、黄铜矿化和方铅矿化等,具有较高的金品位和较大的单矿体规模。
绿岩带型金矿的形成与绿岩带的形成和演化密切相关,受到地壳运动和岩浆活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绿岩带型金矿的研究意义
1 2 3
资源保障
绿岩带型金矿是中国金矿资源的重要来源之一, 对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黄金产业发展具有重要意 义。
科学探索
研究绿岩带型金矿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有助于深入 了解地壳演化和成矿过程,推动地质学和地球科 学的发展。
社会经济
绿岩带型金矿的开发利用能够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和增加就业机会,同时也有助于推动相关产业链 的发展。
02
中国绿岩带型金矿的分布与特征
中国绿岩带型金矿的分布
东北地区
主要分布在黑龙江、吉林、辽宁等省份,如 大兴安岭、小兴安岭等地区。
华北地区
主要分布在山西、河北、内蒙古等省份,如 太行山、燕山等地区。
华东地区
主要分布在山东、江苏、安徽等省份,如沂 蒙山、大别山等地区。
华南地区
主要分布在福建、广东、广西等省份,如武 夷山、南岭等地区。
《中国绿岩带型金矿》ppt课件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 金矿矿床地质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孙晓飞,刘扩龙,季 春(陕西地矿区研院有限公司,陕西 咸阳 712000)摘 要:如今,国内在金矿地质工作体系中的投入不断增多,在开发金矿的过程中,矿床的数量以及资源的储备量等都取得了突破式的进展。

国内的地产丰富,矿产资源储备量相对较大,金矿床自身的地质状况相对复杂,同时矿床类型较多,甚至在一个区域当中存在不同类型的矿床,但是可能在同一区域的金矿集中区域内只存在一种主要的矿物类型。

为了提升金矿开发工作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形成的地质特征进行分析,同时对矿床成因展开深入探讨。

关键词:金矿矿床;地质特征;成因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0)22-0085-2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genetic analysis of gold depositsSUN Xiao-fei, LIU Kuo-long, JI Chun(Shaanxi Geology and Mineral Research Institute Limited,Xianyang 712000,China)Abstract: Nowadays, the domestic investment in the geological work system of gold mine is increasing. In the process of developing gold mine, the number of deposits and the reserves of resources have made breakthrough progress. China is rich in real estate, the reserves of mineral resources are relatively large, and the geological conditions of gold deposits are relatively complex. At the same time, there are many types of deposits, and even there are different types of deposits in a region. However, there may be only one major mineral type in the gold concentration area of the same region.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gold mine development, it is necessary to analyze the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he gold deposit formation and discuss the genesis of the deposit.Keywords: gold deposit;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genesis目前国内的金矿区域内都存在着影响矿体形成的比较关键的区域性断裂构造带,含有金矿的建造地层经过长期间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基性火山岩系、元古界含金浅变质岩系等,为了提升金矿资源开发的有效性,需要对金矿矿床地质特征以及成因进行分析,这也是提升资源开发与利用率的有效途径。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

论述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法【摘要】我国有些地区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实现矿区的发展?本文主要通过对区域的地质特点进行分析,最后总结了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对具体矿区的实际情况调查最后进一步提出了找矿方法。

【关键词】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找矿方法我国大多数有色金属矿区矿产资源丰富,同时所在矿区的找矿前景也十分良好。

如何利用科学的找矿方法直接就决定了该矿区能否实现预期的找矿效果。

在找矿时总结经验得出一般矿区的成矿规律,例如,在一些有色金属矿区长期把与中生代构造岩浆作用相关的矽卡岩型或者是把斑岩型矿床作为区域成矿研究的主攻方向并作为在特定领域的找矿主力点。

同时,有些矿区把古生代斑岩型有色金属金属矿矿床作为新的研究热点。

通过对有色金属成矿地质规律及其特点进行进一步的研究,使一些具有找矿远景的矿区迅速发展形成具有真正实力的矿区。

目的是为了缓解目前全社会普遍存在的有色金属资源短缺危机。

1 有色金属区域成矿地质特征有色金属成矿与其地质特征密切相关,就拿我国主要的地质特征来分析我国有色金属矿区成矿规律。

中国大陆处于欧亚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板块交界处地质作用活跃。

在这里由于板块的相互作用构造镶嵌体。

在对有色金属矿床研究得出,有色金属矿床主要是由于在历史作用中,地质层主要集中在地壳壳幔物质的演化以及壳幔流体的最终产物,在这种特殊的地质作用和地质历史时期的积累中,就会在一定区域内形成矿床。

同时,由于地形作用不是小范围的作用,那么其范围内的形成的矿床也就会复杂多样,一般都会伴随者相对较大的地质作用或者是构造事件的发生,最终能够形成大范围的矿床组合。

例如在裂谷或是裂陷槽地区,就容易为有色金属如铜镍等的形成提供重要的地质条件。

在对我国的铜镍矿床进行分析得出,主要都是由于此处分布着大陆裂谷或者是不同地形撞击形成造山的局部裂陷槽相关。

因为,只有大范围的地壳裂解情况的出现,才有可能为矿床的着陆提供前提和动力。

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

108地质勘探Geological prospecting中国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围岩蚀变特征及矿床成因分析马 明1,2,刘志雄3,王 高1,2(1.赣中南地质矿产勘查研究院,江西 南昌 330000;2.江西省地质工程(集团)公司,江西 南昌 330000;3.江西省地质矿产开发研究中心,江西 南昌 330000)摘 要:通过野外地质调查,北方某金矿矿石类型为含Au 黄铁矿石、含Au 磁铁矿石、褐铁矿矿石等三类;围岩蚀变特征为绢云母-硅化型,主要由绢云母-硅化石英和共生组成。

通过上面几个方向的分析,表明矿床形成环境为低压、中温等等,成矿有用物质主要来自于岩体之中,并受到了后期的构造叠加作用控制。

总结为,该金矿的成因类型为中温热液蚀变型。

关键词:金矿;围岩蚀变特征;矿石类型;成因分析中图分类号:P61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1-5004(2020)18-0108-2收稿日期:2020-09作者简介:马明,生于1986年,江苏徐州人,本科,研究方向:野外地质勘查。

1 区域地质特征1.1 地层区域上出露的地层主要为:太古宙迁西群与八道河群。

1.2 构造本区基本有三次大的构造事件发生:1、早期的东西向的构造运动。

2、中期的南北向的构造运动,3、晚期的北东向的构造运动。

1.3 岩浆岩区域内岩浆岩发育一般,主要为吕梁期的和燕山期的岩浆构造活动。

(1)吕梁期形成的岩浆岩为中粗粒黑云母花岗岩和细粒黑云母花岗岩。

(2)燕山期形成的岩浆岩为细粒黑云母石英闪长岩等。

1.4 区域矿产特征本区内矿点、矿化点比较密集。

北东向的构造带控制了矿点的分布情况。

2 矿床地质2.1 地层矿区地层有:①长城系团山子组(Ch t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250m ;②长城系大洪峪组(Ch d ):分布于矿区东部,地层厚约180m ;③长城系高于庄组(Ch g ):分布在大洪峪组西侧,地层总厚约330m ;④侏罗系髫髻山组(J 2t):分布于矿区南部,被第四系覆盖;⑤侏罗系后城组(J 2h):零星出露于东山采区南侧,局部褐铁矿化强烈。

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

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

127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滕永涛青岛金星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山东 青岛 266000摘 要:不同种类的金矿石,在地质构造上所彰显出的特性也有所不同,因此,要求采取适合的技术形式或者方法进行精准开采。

考虑到金矿开采对环境和经济的双重影响,深入研究这些矿床的形成机制和独特地理特征,对于指导金矿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勘探行动,具有重大的意义。

本文将针对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及地质特征展开进一步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不同类型;金矿;成因;地质;特征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4)02-0127-3Genesi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TENG Yong-taoQingdao Jinxing Mining Co., Ltd,Qingdao 266000,ChinaAbstract: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ore exhibit different characteristics in geological structure, therefore, it is required to adopt suitable technical forms or methods for precise mining. Considering the dual impact of gold mining on the environment and economy, in-depth research on the formation mechanism and unique geographical features of these deposits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guiding the rational utilization and exploration actions of gold resources. This article will further analyze the genesis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different types of gold deposits for reference.Keywords: different types; Gold mines; Cause of formation; Geology; feature收稿日期:2023-12作者简介:滕永涛,生于1979年,男,汉族,山东青岛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水文地质、工程地质与环境地质。

中国金矿类型

中国金矿类型

中国金矿床类型矿床类型的划分,是矿床研究中的主要课题之一。

我国对金矿分类方法的研究,近年提出的论述较多,矿床分类的目的在于应用,便于有效地指导矿床勘查和评价。

故本书选择了以金矿容矿岩系与矿化体产出形式为基础的分类方案,将我国金矿床分为10类22个亚类(下表)。

(一)产于太古宙—古元古代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绿岩带)中的金矿(绿岩带型金矿)本类金矿系指赋存于变中基性火山岩系和部分沉积岩系中的金矿床。

主要分布在我国华北老地台区,如乌拉山—大青山、燕辽、清原—桦甸、小秦岭与胶东地区。

容矿岩系是一套中深变质的斜长角闪岩、斜长角闪片麻岩,原岩为变中基性火山-沉积杂岩(一般称为绿岩带)。

它是我国金矿床主要类型之一,极具经济意义,分布点多面广,储量与产量都很大。

已知该类金矿床(点)100多处,约占全国岩金矿床总数22%,储量约占岩金总储量29%,矿床平均规模约为5.5t/个。

据矿体产出形式,可将金矿分为二个亚类:①石英脉(包括石英-钾长石脉)型,如吉林夹皮沟、河北小营盘、河南小秦岭、内蒙古包头金矿;②复脉带(或片理化带),如河北金厂峪、浙江诸暨金矿床。

本类金矿主要地质特征是:1)金矿化主要赋存于太古宙古老基底隆起区,基底的地球化学场与金矿成矿作用关系十分密切。

大多数金矿分布于深大断裂系统中。

2)金矿化与古老中基性火山岩类变质而成的绿岩密切相关。

容矿层位在夹皮沟地区为鞍山群三道沟组、杨家店组、燕辽地区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迁西群上川组,乌拉山—大青山地区为乌拉山群、集宁群,小秦岭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变质较深,普遍遭受混合岩化作用。

3)该类金矿赋存区多有岩浆活动,矿床距中酸性侵入体一般0.5~5km,常见矿脉与岩脉伴生。

4)围岩蚀变主要有硅化、黄铁矿化、绢云母化,其次为碳酸盐化、钠化、绿泥石化等。

5)矿化体主要呈脉状,矿脉延伸较大,且延伸大于延长。

6)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不等量的方铅矿、闪锌矿、黄铜矿,脉石矿物为石英、绢云母、钠长石、绿泥石及碳酸盐类等。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分析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生活水平提升,人们对于贵金属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直接推动了矿业开采工作。

在我国,从金矿中提炼出的金元素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而且相应的勘探开采技术不断改进,掌握金矿的形成规律和地质特点,能够为金矿资源的开采提供了有利条件。

本文首先概述了金矿的形成原理,然后分别从地质特征、成矿规律两个方面,对金矿进行详细阐述,以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预测类型;成矿地质特征;金矿预测评价模型;金矿资源潜力火山喷发时,岩浆会从下地幔带出一些物质,金矿的形成具有一定的规律。

了解并利用这些规律,能够通过地质特征进行推测,继而评估是否存在金矿,为金矿的开挖提供科学依据。

由此可见,深入探讨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划分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建造构造的演化和矿床地质特征等,以《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为基础,将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归纳为12类。

2金矿的地质特征2.1绿岩带型绿岩带型金矿中,金矿类型主要是角闪岩、辉石等,形成过程是火山喷发出矿物质,对岩石造成化学侵袭,继而出现硅化、绿泥石化、绢云母化等反应,因此表面呈现为绿色[2]。

分析其地质特征,主要位于多山区域,而且出现过火山喷发现象,喷发期间带来的物质和原有岩石之间,产生了相互作用,出现造山效果。

而且,该金矿内会存在大量片状岩石,呈现绿色、质地较脆,组成物质主要是云母、石英,因此在分布上相对明显。

2.2矿金砂矿金砂金矿的形成,得益于河流对含金金属物质的搬运,在水流作用下聚集到平缓区域,然后形成矿床地带,含有大量金属物质。

该金矿的特点是含金量高、开采方便,因此成为目前经常开采的类型。

分析其地质特征,河流上游经过矿区,且其中的含金量高;中游则会存在明显弯道,在水流作用下可以推动砂子运动;中下游地段相对平缓,有利于金砂的聚集,由于会覆盖在岩石上方,因此表现为砂金状。

2.3变碎屑岩型变碎屑岩型金矿的外表,主要是黑色岩、硬砂岩、浊积岩等,岩石质地较粗糙,以板岩、片岩为主。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

中国金矿的分布规律2008-03-23 12:53:32| 分类:中国资源| 标签:|字号大中小订阅一、矿床时空分布及成矿规律(一)岩金矿床1.我国岩金矿床成矿的层控特征1)大多数岩金矿床产在一定的大地构造环境的某一特定含矿建造中。

矿床(点)密集分布,成群成带产出,其延伸与地层产状总体是一致的。

2)矿化围岩的含金丰度往往大于地壳中同类岩石丰度值的几倍至数十倍。

3)多数金矿矿体与围岩的同位素组合特征基本相似。

如河南省小秦岭地区文峪金矿,矿石硫同位素δ34S 为1.35‰,杨砦峪矿区硫同位素δ34S为1.55‰,金洞岔矿石硫同位素δ34S为-3.58‰,而两矿区地层δ34S为3.39‰,表现出矿石硫与地层硫特点相似。

以此说明容矿层往往是矿源层。

4)我国岩金矿床产出的地层以太古宇为主,其次为元古宇、古生界、中生界均有金矿产出,但发育程度不一。

矿化围岩有变质岩、沉积岩、火成岩类,其矿化情况各异。

现就其主要矿化密集区的层控性概述如下:(1)华北地台金矿成矿域本区金矿床(点)集中分布于板块的边缘及基底构造层的隆起区,并且主要产于太古宇结晶基底的中深变质岩系中。

①燕山金矿密集区金矿集中分布于山海关及密云隆起区,容矿岩层为太古宇迁西群马兰峪组。

该组混合岩化作用较强。

岩层含金丰度0.7~0.83×10-6,高于同类岩石的25~200倍。

本区已知金矿床(点)115处,有109个产于本岩层中。

②辽西建平-北票金矿密集区区内金矿床(点)80%以上集中分布于建平隆起区内。

容矿岩层为建平群小塔子沟组的斜长角闪岩及斜长角闪片麻岩类。

③夹皮沟金矿田金矿床主要产于太古宇鞍山群三道沟组下部的角闪斜长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斜长角闪岩及角闪岩中。

围岩含金丰度值平均41.5×10-9。

根据320个硫同位素的研究,矿石硫δ34S平均为5.6‰;围岩硫δ34S为2.1‰。

二者相近,硫源相同。

④小秦岭金矿田:金矿围岩为太华群下部岩组,岩石类型为斜长角闪片麻岩、黑云斜长片麻岩及斜长角闪岩等。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的探究发表时间:2019-12-16T14:13:55.293Z 来源:《城镇建设》2019年21期作者:方永财曹达磊[导读] 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摘要:对金矿进行开发可以有效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金矿在成矿的时候,有一些地质的特征和规律。

本篇文章对金矿形成的原因、地质特性和矿石特征等方面的内容来对金矿的地质特征进行全方面的研究,并且还对金矿成矿的规律进行了分析,最后全面的讲述了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的规律,希望可以对以后金矿开采提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探究金矿大概可以分成两种类型,一种是岩金矿,一种是砂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都是不相同的,而且在地质特征方面是非常多样的。

对于不同类型的金矿,在进行开采和调查方面的相关需求也是不一样的,所以,一定要对金矿的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进行全面的研究,这样才可以有效地提升金矿的开采效率。

一、金矿的形成金矿的成因是比较复杂的,很多人觉得金矿是由于火山喷发,岩浆从地下带上来的物质所形成的。

在金矿矿脉当中,包含着和一些物质所形成的天然金,金矿矿脉一般都是由金属硫化物和石英石等物质组合而成的。

经过长时间的冲刷,在矿脉当中除了金之外一些物质都会出现氧化的情况,天然的金就会经过水流的影响慢慢变成金块,这样也就变成了金矿。

二、金矿地质特点的探究(一)金矿矿体分布的特征需要很多种因素的影响才可以让金矿形成,在所有的因素当中,地域环境属于主要的一个因素。

在金矿矿脉形成的时候会受到地层岩的影响,而且在方向的方面,是和断裂层相同的,在平面上经常会出现多种形状,如连续分布的形状。

经过很长一段时间的影响,金矿矿脉在形成的时候,就会出现很大的地域差别,而且金矿矿脉的结构常常是比较复杂的,而且穿梭在很多地层中,一般情况下,硅化带形成的矿脉是喇叭的样子。

(二)金矿地质的性质金矿地质具备着多样性和复杂性的性质,根据金矿矿石的特性而言,金矿可以分成石英岩、粉砂岩等等类型,针对所有的金矿岩石来说,这些岩石都是随机进行分布的,没有一个相应的恶规律。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

中国金矿床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概述一、本文概述中国,作为世界上矿产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其金矿资源在国民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文旨在全面概述中国金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以及找矿方向,为金矿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文章将对中国金矿床的主要类型进行详细介绍,包括岩浆热液型、变质热液型、沉积型、火山热液型等。

每种类型金矿床的成因机制、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都将被深入探讨,以便更好地理解金矿的形成过程。

文章将对中国金矿床的时空分布规律进行综合分析。

通过对不同地区、不同时代金矿床的分布情况进行研究,揭示金矿资源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分布特征,为金矿勘查提供指导。

文章将探讨中国金矿的找矿方向。

结合前人研究成果和最新勘探技术,分析金矿资源的潜在区域和有利地段,提出针对性的找矿建议。

文章还将关注金矿勘查的新理论、新技术和新方法,以期提高金矿找矿的效率和成功率。

通过本文的概述,读者可以对中国金矿床的类型、时空分布规律及找矿方向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为金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提供有益参考。

二、中国金矿床类型中国金矿床的类型丰富多样,这主要得益于其广袤的国土和复杂的地质背景。

根据不同的地质条件和成矿作用,中国的金矿床可以大致划分为以下几种类型:岩浆热液型金矿:这类金矿多与中生代和新生代火山岩及侵入岩有关。

在岩浆活动和热液交代作用下,含金热液沿断裂构造上升并沉淀富集,形成金矿床。

典型的岩浆热液型金矿有山东的焦家金矿和辽宁的红透山金矿。

变质热液型金矿:这种金矿主要产于前寒武纪变质岩系中,尤其是在绿片岩相和角闪岩相变质岩系中更为常见。

含金热液在变质作用下,沿层间破碎带或韧性剪切带富集,形成金矿。

例如,陕西的双王金矿和河南的文峪金矿就是典型的变质热液型金矿。

沉积岩型金矿:这类金矿主要产于沉积岩系中,尤其是炭质、硅质岩系中。

含金热液在沉积过程中,通过渗透交代作用,使金元素在沉积岩中富集,形成金矿。

如贵州的烂泥沟金矿就是沉积岩型金矿的代表。

刍议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

刍议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

刍议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及成矿地质特征摘要:金矿赋矿围岩为巨厚的新元古代浊流沉积的一套浅变质碎屑岩系。

区内目前发现的金矿床按矿体产出特征及其与构造的关系,有多种类型。

石英脉型金矿产于坑头背斜两翼的层间滑脱带内,构造蚀变岩型金矿产于隐伏的逆冲断层中。

本研究将针对金矿的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以及成矿地质特征展开更为深入的分析,仅供参考。

关键词:金矿;成矿规律;主要矿床类型;成矿地质特征引言:受诸多地质作用的影响,矿区上形成了以近东西向褶皱及纵横向脆、韧性断裂为主的一系列不同期次、不同规模的构造形迹,最典型的褶皱构造为羊山复向斜和旬阳复背斜。

其次为断裂构造,以脆性断裂为主,表现形式为北西向、近东西向顺层断裂,其中以北西-南东向转近东西向断裂规模最大。

区域顺层断裂均具有多期活动特征,早期具有东西向走滑、北盘东移、晚期为上盘向北西逆冲的逆断层。

其次为小型顺层掩卧褶皱,节理劈理发育。

其中以北西向节理最为发育,且延伸较大,为后期的成矿物质来源起到了迁移富集作用。

这些断裂决定了铅锌金矿的空间展布形态,金矿化受控于次级构造蚀变带。

1金矿成矿规律1.1物层来源促进金矿成矿在完成成矿地质结构的分析后,下述将采用测年法,进行金矿成矿规律的综合分析。

为了确保测年结果的准确性,在此次的研究中,选择某区域地质样本,进行Pb-U测年。

样品中大部分岩石均呈现棱角状,只有少部分的样品岩体呈现圆形、椭圆形与次圆状。

其中Ka长石含量为35.0%、斜长岩的含量为40.0%、石英石的含量为25.0%。

取样分析后发现,大部分地质结构碎屑的分选性与圆度相对较差,且样品中含有少量的胶结物质,对此种物质进行综合分析后发现,构成胶结体的岩石为黑云母石,其中金属矿物质的含量相对较少,深度检测此部分物质的意义不大。

从表1中信息可知,区域内现有的矿产资源较多,在现有的资源中,含有金矿的主要矿物质为自然金,属于钛铁矿与黄铁矿的主要构成,因此,可直接分析钛铁矿与黄铁矿的赋存规律,便可以实现对金矿成矿规律的有效输出。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

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方向研究近年来,山东省金矿资源储量持续增长,成为我国金矿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山东地区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研究已经成为地质学家、矿业专家和各级政府机构关注的焦点。

本文将对山东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和找矿方向进行浅谈。

一、山东金矿的成矿地质特征1.构造特征:山东金矿主要分布在本区的构造断层带中,矿体常常沿断层带展布,走向多南北或东北-西南,倾向多东南或东北。

此外,矿体也常常沿着变质带展布,构造比较复杂。

2.岩性特征:山东地区的金矿多数是赋存于变质岩、岩浆岩和沉积岩中的脉状或者块状矿体。

其中,变质岩中的金矿主要赋存于褶皱、节理、石英脉和剪痕等构造组成的矿化带中;岩浆岩中的金矿主要是网状和脉状矿体;沉积岩中的金矿主要是赋存于千枚岩、黑云母片岩和麻粒玄武岩之间的矿化带。

3.矿物学特征:山东地区的金矿常伴生有多种金属矿物,包括银矿、铜矿、铅锌矿等。

矿石主要以黄金为主,同时也含有银、铜、铅、锌等金属元素。

黄金晶粒大小差别明显,有的晶粒大于1mm,矿物学特征上来说,山东的金矿矿床多为浅成低温热液型和接触变质型矿床。

二、山东金矿的找矿方向研究1.矿化规律和赋存条件:山东地区的金矿多分别在变质带和岩浆岩中赋存。

因此,在找矿工作中,要重点探测这些岩体,特别是对深埋的变质岩、岩浆岩进行探测。

2.构造条件:山东金矿的分布多受控于区域断层和变形带的分布与演化,因此,在找矿工作中,要着重探测这些断层和变形带。

3.地球物理条件:山东地区的金矿多分布于地形复杂的山区,由于传统地质勘探方法在这些地区的效率较低,地球物理勘探成为发掘新矿区的较有效方法。

应用电法、重力法、磁法和地震勘探技术结合石英等探测技术,可以全方位探测地下矿藏的分布情况。

四、结论山东金矿成矿地质特征复杂多样,知识面广,需要深入研究探索。

山东地区的黄金矿化规律不确定性较大,因此,在找矿工作中,要运用多种综合型勘探方法,并且结合地球物理勘探技术来加强发掘新矿区的效率,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提高找矿效率和发掘黄金矿藏的目的。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究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条件探究[摘要]金矿石是具有足够含量黄金并可工业利用的矿物集合体;金矿山是通过采矿作业获得黄金的场所;金矿床是通过成矿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可工业利用的金矿石堆积。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种金属能像黄金引这样源源地介入人类的经济生活,并对人类社会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

文章作者主要以其中某一金矿为研究实例,详细阐述了此金矿地质特征。

同时,对金矿成矿条件予以分析,希望可以为读者产生一些积极的影响。

[关键词]金矿地质发展背景特征成矿条件1前言我国主要黄金产区有四处,即胶东半岛、小秦岭地区、滇黔桂金三角及西北地区几省(新疆、青海、四川等省),其中,山东地区的金矿产量占居我国黄金生产的大部分,如今仍有较大的发展潜力,而其它几个主要产地的产金量近些年来虽不断增长之势,却还难以形成对山东老黄金产区的绝对替代作用。

我国专家和学者正处在对金矿地质特征和成矿条件进行积极探究工作当中,重点对金矿地质发展背景、含矿性能以及成矿条件等进行探究,希望通过本文的论述可以引起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最终达到找矿的根本目的。

2金矿地质的发展背景探究2.1构造特点本文所论述的金矿处在某区域当中,而该区域主要由深部构造层以及地壳表层构造层两种构造层构成的。

其中,深部结构层构造特征集中表现在此区域中存在一个280km的长轴和一个180km的短轴,长轴一直延伸到东北方向,其形态为葫芦状,主要分布在磁性结晶基底顶面的上隆区;而基底向深处断裂的方向是东西向,有很好的连续性;另外,经过测量我们得知:里面的深度在6——22km,且测得的地热升温频率也非常的高,由此看来,在深部局部段存在着“热点”。

另外一种构造主要是地表和浅部构造为主。

在此区域上,常常表现出褶皱与断裂两种构造。

其中,褶皱大多数呈现为单斜的构造,局部有小型背、向斜。

通常来说,断裂构造的规模大致可分成三个等级,对于不同的等级来说,规模与性质都有很大的差异。

一般来说,金矿区的褶皱结构发展不是十分的完善。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

金矿资源地质特征概述金矿一、金矿资源一、资源状况依据1989年末的统计资料,我国已发现金矿床〔点〕合计7148处,其中岩金矿床〔点〕3734处,砂金矿床〔点〕3026处,伴〔共〕生金矿床388处。

在矿床〔点〕中,现已探明的金矿床1232个,包括岩金矿床573处,砂金矿床456处,伴〔共〕生金矿床204处。

据全国矿产储量汇总表统计,1996年末全国金矿保有储量4264.78t,其中:岩金2515.8t,占59%;砂金557.42t,占13.1%;伴〔共〕生金1191.56t,占27.9%。

建国以离开〝八五〞时期,全国共探明储量5340.98t。

各时期储量增长见表3.18.5。

我国金矿资源主要由岩金、砂金、伴〔共〕生金组成,以岩金为主,见表3.18.6。

表3.18.5各时期年平均探明储量t3-18-5.jpg表3.18.6我国黄金资源结构我国金矿成矿地质条件优越,依据地质矿产部有关专家预测山东等10个省的统计金矿资源总量可达11025t。

黎彤、杜春林等金矿专家估量我国金矿潜在储量为15000t,武警黄金地质研讨所将我国岩金划分为46个成矿省〔区〕、70个成矿远景区,预测潜在资源10000t以上;砂金划分为39个成矿远景区,潜在资源920t。

二、天文散布我国黄金资源在地域散布上是不平衡的,东部地域金矿散布广、类型多。

砂金较为集中的地域是西南地域的北东部边缘地带,中国大陆三个巨型深断裂体系控制着岩金矿的总体散布格式,长江中下游有色金属集中区是伴〔共〕生金的主要产地。

详见中国金矿散布图〔图3.18.1〕及其附表〔表3.18.7〕。

图3.18.1 中国金矿散布图m3-18-1.jpg表3.18.7中国金矿散布图附表t3-18-7-A.jpg二、资源特点1.矿床类型多,但缺少世界级大型矿床我国金矿类型单一,其金矿床的工业类型主要有:石英脉型、破碎带蚀变岩型、细脉浸染型〔花岗岩型〕、结构蚀变岩型、铁帽型、火山-次火山热液型、微细粒浸染型等矿床。

中国金矿成矿地质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

中国金矿成矿地质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

中国金矿成矿地质特征、预测模型及资源潜力摘要:本文在总结金矿床地质背景、地质特征和找矿标志的基础上,建立主要类型金矿预测评价模型。

已知矿床深部和外围仍是金矿重点找矿地段;为西部地区金矿勘查开发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有利于开创西部地区金矿勘查的新局面。

关键词:金矿预测类型;成矿地质特征;金矿预测评价模型;金矿资源潜力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划分综合成矿地质背景、含矿建造构造的演化和矿床地质特征等 , 以《重要矿产预测类型划分方案》为基础 , 将金矿矿产预测类型归纳为12 类。

金矿预测模型和对应特征本次金矿预测评价工作是基础矿床模型的综合信息预测方法 , 根据最新成矿理论建立矿床模型是预测工作的核心 [23]。

矿产预测评价模型是以成因类型和工业类型为基础, 服务于矿产预测评价, 反映预测矿种的主要预测要素 [3]。

预测评价工作要求不同构造单元、不同时代矿床采用不同的预测模型 , 以典型矿床式 + 预测要素方式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数百个金矿矿床预测模型。

与中深成侵入岩有关的热液型地质环境。

大地构造环境 : 主要形成于板块边缘、古老陆壳活动带。

成矿构造: 深大断裂带及旁侧断裂破碎带。

成矿建造: 原岩为基性 - 超基性岩的中高级区域变质岩区。

含矿岩系 :中酸性侵入岩、碱性侵入岩、基性 - 超基性侵入岩。

成矿时代 : 燕山期、印支期、加里东期、华力西期、喜马拉雅期。

矿床特征。

矿体特征 : 脉状、层状、似层状、透镜状。

矿物组合 : 黄铁矿、石英、黄铜矿、方铅矿、黝铜矿、闪锌矿、磁铁矿、绢云母、绿泥石、碲铋矿、自然金、银金矿 , 次为磁黄铁矿、闪锌矿、方铅矿、镜铁矿。

结构构造 : 粒状结构、碎裂结构、填隙结构、包含结构、交代结构、假像结构; 浸染状构造、脉状构造、细脉浸染状构造、斑点状构造。

矿化类型 : 石英脉型、蚀变岩型。

成矿时代 : 以中生代为主。

地球物理 : 重力场、磁场、电场梯度带或过渡带。

地球化学 :Au 地球化学异常。

浅析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浅析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

浅析我国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发布时间:2021-04-13T10:13:35.603Z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32期作者:黄天梁[导读] 摘要:人类对金的利用历史已有6000多年(R.W.博伊尔,1979)。

山东省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第六地质大队山东省威海市 264209摘要:人类对金的利用历史已有6000多年(R.W.博伊尔,1979)。

目前,黄金仍是国际货币结算手段和货币信用基础,并广泛运用于电子、电气、医疗、化工设备、宇航和国防尖端工业,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收入水平的提高,金首饰受到越来越多的人追捧。

但是,目前我国黄金资源长期开采,探明资源量日渐枯竭,为此了解和掌握金矿床的地质特征和形成规律,对金矿资源的勘查和开发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简单阐述了我国金矿床的主要形成机制、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希望能为行业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金矿;地质特征;成矿规律1前言黄金是国际贸易的硬通货,黄金储备量标志着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同时黄金广泛用于工业、国防及尖端领域,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黄金消耗进一步加剧。

2019年,我国黄金产量500.4t,其中矿山产量380.2t,与2018年相比下降2.6%;我国黄金消费1002.8t,与2018年相比上涨了12.9%。

虽然我国金矿开采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产量远不能满足我国当前消耗。

因此,研究我国主要金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是十分必要的。

2 我国主要金矿类型2.1 绿岩带型绿岩带是蚀变或变质的基性火成岩带,通常指前寒武纪地盾中呈条带状分布的变质基性岩地区,主要岩石类型有细碧岩、玄武岩、辉长岩和辉绿岩等,因变质作用生成的绿泥石、绿帘石、阳起石等矿物促使岩石普遍具有暗绿色。

绿岩带型金矿床以角闪岩和辉石岩为主,由火山喷发类型矿物形成,导致岩石化侵入,其次为硅化、绿泥石化和绢云母化。

此外,金矿床中含大量云母和石英基绿色脆性席状岩,其分布相对突出。

其中吉林夹皮沟金矿和河北迁西金厂峪石英脉型金矿床为本类型的典型矿床例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

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

世界有色金属 2023年 5月上100矿产资源M ineral resources金矿地质特征及成矿规律研究分析杨世权,程进强,陈美莲(河南省地质局矿产资源勘查中心,河南 郑州 450006)摘 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贵金属的需求也越来越大,这直接推动了矿产的开发。

金矿是从金矿石中提取出来的,它不仅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而且随着对金矿勘探开发技术的不断改进,对金矿床形成规律和地质特征的把握,可以为其开发利用创造有利条件。

本文从地质特征和成矿规律两个角度,对金矿床的形成原理进行了全面论述。

关键词: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分析中图分类号:P618.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5065(2023)09-0100-3Study and analysis on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of gold depositsYANG Shi-quan, CHENG Jin-qiang, CHEN Mei-lian(Mineral Resources Exploration Center of Henan Geological Bureau,Zhengzhou 450006,China)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people's living standard is getting higher and higher, the demand for precious metals is also growing, which direct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minerals. The gold extracted from gold ore not only has high economic value, but also with the continuous improvement of its exploration and development technology, the grasp of its formation law and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can create favorable conditions for its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In this paper, the formation principle of gold deposit is comprehensively discussed from two angles of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metallogenic law.Keywords: ge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Metallogenic regularity; analysis收稿日期:2023-03作者简介:杨世权,男,生于1984年,汉族,湖北红安人,地质矿产工程师,研究方向:地质矿产。

大青山克拉通绿岩带型金矿特征初析

大青山克拉通绿岩带型金矿特征初析
主要 受 近 东 西 向构 造 带 和 地 层 控 制 。矿 体
沟一 东五分子大断裂 (4 ) F 4 北侧的北西西
向 构 造 蚀 变 岩 中 。共 有 南 北 两 条 蚀 变 带 ,
高值区成片连续分布 ,规模较大 , 对 应于色尔腾 山群 绢英 绿泥片岩 、 含铁石英 岩 ,乌拉 山群 和集宁群角闪斜长片麻岩 、
善群 ( r 1和色 尔 腾 山 群 ( rr等 组成 … A2 ) a A3) s 。
剪切带 , 该韧性剪切带对 十八 顷壕 金矿 的 形成 , 赋存起着非常重要 的作 用。它被晚 期 的北东 向及近 南北 向的断 裂所切 穿破 坏而残缺不全 。矿床东端 I 矿段 因受后期 构造影响而转 为南北 向。褶皱构造 主要 由 大南 山背斜 、 区向斜 、 坝背斜 等较 大 矿 大
( )沉积改造 A 1 u矿床和硅铁 建造 中的 A u矿床赋存在太古界 中 , 它们 的形 成 、 出 产 状态及改造特征都与容矿围岩相似。在空间 上 ,地层严格 地限制 这两种 类型矿 产 的分 布, 矿体受层位控制。A 矿与 中酸. u f 生岩浆岩 系有关 ;硅铁建造中的 A 矿 与基性火 山岩 u 系有关 , 金矿赋存 在含铁层 的下部 。与中酸 性岩浆热液 A u矿 、 u矿有成 因联 系的岩体 A 多产于太古界分布 区, 也是基底活化 的结果 , 故成矿与太古界关 系密切 。 ( )与成岩密切相关的成矿环境可概括为: 2 晚太古宙富镁铁质绿岩十多期构造 、 热事 件测区许 多有成矿远景 的金矿田皆产在晚太
向延 长 是 统 一 的 。
:= :。 = =
、&

兰 = : 兰
j 1 墟 9
^ b
l0 。 m
图1 十八倾壕金矿区构造及矿段分布示意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金成矿类型及区域成矿特征
主要介绍: 1,金矿床的成因类型
2,金矿床的工业类型
3,中国金矿床的分布
4,中国金矿床区域成矿特征
5,与金矿床有关的几个问题
一, 中国金矿床类型的划分
1, 金矿床分类综述
侧重于岩浆成矿作用为基础,以温度深度为控制条件的分类---Emmons(1913),朱夏,刘祖一,谢家荣,博罗达耶夫斯卡亚(1974)
基于矿体形态、矿化类型——Launay(1913); 中国岩金矿床地质规范;斯米尔夫;西蒙斯;王友文。

以含金矿石建造为主体——谢尔巴科夫;斯米尔诺夫;Tatsch;库伦的舍夫。

以成矿物质来源为依据——郑明华;潘辉狄。

以构造环境和成矿作用为依据——Bache
金矿床地球化学分类——栾世伟,陈尚迪,陈光远,王义文
以容矿围岩或含金建造为依据——Routhier;Boyle;加拿大地质调查所;涂光炽;罗镇宽;韦永福;陈纪明。

以成矿地质作用为依据——中国地质学会矿床专业委员会贵金属专业组;陈毓川,毋瑞身进行了补充,同时对金矿的工业类型进行了厘定。

二、中国金矿床的区域成矿规律
1,环太平洋金成矿带,
环太平洋成矿带—由环绕太平洋中新生代褶皱系和地槽构成,其外围大陆的同心环为一构造岩浆活化和裂谷带。

大洋到大陆:大洋内部的面性喷发和火山岛链
洋缘安山岩线的新生代和现代火山链
东亚火山带的晚中生代和新生代的火山链——流纹岩线
陆内火山——深成作用带
著名的金矿(大于500吨)有:加拿大——Hemlo金矿;美国——Homestake金矿;巴布亚新几内亚——Lihir Isoland 金矿,Panguna金矿;澳大利亚——Olimpic Dam 金矿,Gold Mile 金矿;印尼——Grasberg金矿。

2,中国金矿床的分布规律
五大成矿域;12个成矿带;36个金矿集中区。

中国金矿床主要成矿区带及集中区
工.天山—兴安金构造成矿域(编号工)
工-1 吉黑兴安金成矿区(编号工—1)
工-1-1 额尔古纳砂金矿床集中区
工-1-2 呼玛一黑河金矿床集中区
工-1-3 嘉荫河一老爷岭(佳木斯)金矿床集中区
工-1-4 东宁一延吉金矿床集中区
工-2 北疆天山一阿尔泰金成矿带(编号工-2)
工-2-1 阿尔泰金矿床集中区
工-2—2 准噶尔金矿床集中区
工-2-3 西天山金矿床集中区
工-2-4 东天山一北山金矿床集中区
Ⅱ塔里木一华北金构造成矿域
Ⅱ-1 华北地台北缘金成矿带
Ⅱ-1-1 华北地台北缘东段桦甸一清原一抚顺金矿床集中区Ⅱ-1-2 华北地台北缘中段燕辽金矿床集中区
Ⅱ-1-3 华北地台北缘西段阴山金矿床集中区
Ⅱ-2 华北地台金成矿区(编号Ⅱ-2)
Ⅱ-2-1 辽东营口一丹东金矿床集中区
Ⅱ-2-2 五台一太行金矿床集中区
Ⅱ-2-3 中条山(铜、铁)金矿床集中区
Ⅱ-2-4 胶东金矿床集中区
Ⅱ-2-5 鲁中南金矿床集中区
Ⅱ-2-6 小秦岭一熊耳山金矿床集中区
Ⅲ昆仑一秦岭金构造成矿域(编号Ⅲ)
Ⅲ-1 秦岭大别山金成矿带(编号Ⅲ-1)
Ⅲ-1-1 桐柏一大别山金矿床集中区
Ⅲ-1-2 东秦岭西段金矿床集中区.
Ⅲ-1-3 南秦岭一武当山金矿床集中区
Ⅲ-1-4 西秦岭及陕、甘、川三角区金矿床集中区
Ⅲ-2 东昆仑一祁连金成矿带(编号Ⅲ-2)
Ⅲ-2-1 祁连金矿床集中区
Ⅲ-2-2 柴达木地块北缘金矿床集中区
Ⅳ华南金构造成矿域(编号Ⅳ)
Ⅳ-1 扬子陆块金成矿区(编号Ⅳ-1)
Ⅳ-1-1 长江中下游金矿床集中区
Ⅳ-1-2 鄂西黄陵一枝江金矿床集中区
Ⅳ-1-3 江南地块金矿床集中区
Ⅳ-1-4 康滇地轴金矿床集中区
Ⅳ-2 南华金成矿带(编号Ⅳ-2)
Ⅳ-2-1 浙西一粤东金矿床集中区
Ⅳ-2-2 粤桂琼金矿床集中区
Ⅳ-2-3 滇桂黔金矿床集中区
Ⅳ-3 台湾活动带金成矿带(编号Ⅳ-3)
Ⅳ-3-1 台东金矿床集中区
V 藏滇川青金构造成矿域
V-1 怒江、澜沧江、金沙江金成矿带(编号V-1)
V-1-1 玉龙一芒康金矿床集中区
V-1-2 哀牢山金矿床集中区
V-2 松潘一甘孜金成矿带(编号V-2)
V-2-1 川西甘孜一理塘一义敦金矿床集中区
V-2-2 巴颜喀拉砂金矿床集中区
V-3 藏南一冈底斯一雅鲁藏布江金成矿带(编号V-3)
V-3-1 雅鲁藏布江金矿床集中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