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误区及应对策略
随着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家长对幼儿家庭教育理念、方法及个性化教育指导等方面的需求越来越高。
幼小衔接一般是指幼儿园大班教育到小学一年级教育过度的衔接。
但是学前阶段的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机构及专业人员的缺乏、家庭教育指导管理制度及体系的不健全等又阻碍了学前家庭教育指导服务的发展,使学前教育家庭指导服务处于低水平运行状态。
一、幼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误区(一)懂得描述性评价的家长占少数描述性评价行为是指用具体的,幼儿能够瞬间理解该行为的一种语言。
许多家长在看到幼儿完成一项有难度的任务时,有想要夸奖的想法,但是语言确实简单的“你真棒”“做的不错”,这类表扬讲多了,会使幼儿产生麻木感,没有得到夸奖的愉悦,长此以往,幼儿的心理可能会产生偏差,而描述性评价是更精准的语言和词汇“你游泳游的姿势很美,就像小美人鱼”“你做的这道题是很多人想不出来的,这么快就做出来了真厉害”虽然语言较长,但是对于孩子来说才是真的得到了夸奖。
(二)小学化“和“学科化”倾向严重“小学化”“学科化”最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一方面是教学内容上强调读、写、算,教学形式强调小学式的集体授课,更有甚者布置家庭作业;另一方面体现在行为规范上,按照小学生的标准来要求大班幼儿,严格规范幼儿的言行和姿势,按时上下课,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地点做规定的事情,不能越矩而行;再一方面体现在教学评价上,提前让幼儿适应书面或口头考试,并依据成绩对幼儿进行评价。
这种种表现极容易造成幼儿超前学习,而这需要幼儿付出更多的精力与努力去学习以后可能轻而易举就能学会的知识,让他们承担起他们这个年龄本不应该有的压力。
面对小学的知识,幼儿短时间内很难掌握,若一直掌握不了,幼儿就会认为自己很笨,而这种“习得性愚笨”一旦形成,随之而来的挫败感会非常打击幼儿的自信心,影响幼儿入学之后的适应性以及后续的学习生涯。
(三)父母忽视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影响家庭是孩子最长接触的环境。
经过研究发现,许多家长并不在意家庭环境的作用,比如在幼儿的床头放一本书,在家庭不起眼的角落布置一些精巧的工艺作品。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是指孩子从幼儿园阶段转变为小学阶段的一个重要阶段。
这个阶段不仅仅是一个学习阶段,也是孩子与家庭密切联系的时刻。
因此,家庭对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会分析幼小衔接阶段和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1. 学习负担重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学习压力很小,但是在小学阶段,随着课程增加,学习负担也会变得越来越重。
这种负担会让孩子产生抵触心理,也给孩子带来很大的压力。
2. 学习内容与幼儿园阶段差异大小学阶段注重的是知识的传递,而幼儿园阶段更注重的是孩子的感性认识和语言表达能力。
因此,孩子在幼儿园阶段习得的知识与小学阶段要求的知识有很大的差异,很多孩子难以适应这种差异。
3. 教育环境变化大在小学阶段,孩子从幼儿园的温馨环境转变到了严肃的教育环境。
孩子在适应新环境的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情绪问题,如孤独感、恐惧、压力等。
1. 家长教育观念不同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教育观念,这种差异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教育方式。
因此,不同家庭之间的教育观念产生巨大的差异,需要家长们明确自己家庭的教育目标和方式。
2. 家庭对孩子的关注不足家庭中的父母可能因为忙于工作,会忽视对孩子的关注。
这可能会使得孩子在遇到问题时不愿意跟家长交流,情绪出现不稳定的现象。
3. 家庭教育成本问题在家庭中,教育成本可能很高,家长们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金钱来教育孩子。
这可能让一些家庭难以承担,会产生压力和不适。
对策:1. 帮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了解小学生活和学习方式,帮助孩子适应新的环境,消除孩子的恐惧和压力。
2. 建议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多陪伴孩子。
加强家庭教育的关注,使家庭成为孩子的温馨港湾。
家长可以有计划地制定一些游戏活动,帮助孩子轻松地通过学习。
1. 加强家长之间的交流,了解不同家庭的教育观念。
这样能够帮助家长们得到更好的教育方法,同时让孩子受益。
2. 合理利用亲戚、邻居和社会资源,丰富孩子的生活,采取一些非传统的教育方式,如开展研究性学习、集体活动和文化旅游活动等,这样孩子的视野就可以得到开拓。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幼儿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尤其是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更是不言而喻。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遇到了各种问题。
下面就来盘点一下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一、问题篇1.过分溺爱现在的家庭大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过分溺爱,孩子要什么给什么,导致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
2.缺乏有效沟通很多家长忙于工作,与孩子沟通的时间较少,导致孩子内心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容易产生心理问题。
3.教育方法不当部分家长对孩子的教育过于严厉,甚至采用打骂等手段,使孩子产生恐惧心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4.忽视心理健康很多家长只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心理健康,导致孩子出现心理问题。
5.缺乏家庭氛围现代家庭中,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互动较少,家庭氛围不够和谐,不利于孩子的成长。
二、解决对策篇1.改变教育观念家长要认识到,孩子的成长不仅仅是学习成绩,还包括独立性、沟通能力、心理健康等方面。
要摒弃过分溺爱和严厉的教育方式,让孩子在关爱中成长。
2.增加有效沟通家长要尽量多花时间与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内心需求,让孩子感受到关爱。
同时,要学会倾听孩子的意见,尊重孩子的想法。
3.创造良好家庭氛围家长要注重家庭氛围的营造,多与孩子进行互动,开展亲子活动,让孩子在愉悦的氛围中成长。
(1)建立民主型家庭教育模式家长要尊重孩子的独立性,让孩子参与家庭决策,培养孩子的责任感。
同时,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及时发现并解决心理问题。
(2)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家长要关注孩子的兴趣爱好,鼓励孩子参加各类活动,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
还要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定期进行心理疏导。
(4)开展家庭教育培训家长可以通过参加家庭教育培训课程,学习科学的教育方法,提高家庭教育质量。
(5)加强家庭教育宣传社会各界要关注家庭教育,加强家庭教育宣传,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的重视程度。
家长要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避免干扰孩子的学习。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阶段的重要时期,家庭教育阶段则是家长在孩子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作用的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孩子和家长都面临着诸多问题和挑战,在教育的过程中需要有相应的对策来应对。
一、幼小衔接阶段的问题及对策1. 适应性差:许多孩子在幼儿园适应性较好,但在小学阶段却难以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方式。
对策:在幼儿园阶段,家长可以逐渐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和自理能力,引导孩子多参加团体活动和学习,为孩子打好适应学校生活的基础。
2. 学习压力大:小学阶段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孩子可能会面临学习压力过大导致的焦虑和不适。
对策: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积极的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引导孩子正确面对学习压力,鼓励孩子积极面对挑战。
3. 家庭作业问题:孩子在小学阶段可能需要完成大量的家庭作业,但由于孩子的自律能力和学习习惯有限,家长会面临孩子不配合完成作业的问题。
对策:家长可以制定科学的学习计划,明确孩子的学习目标和任务,给予孩子适当的帮助和支持,培养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责任感。
二、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1. 沟通不畅:家长和孩子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和交流,导致家庭关系紧张和孩子行为问题的出现。
对策:家长可以逐渐建立和孩子沟通的习惯,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和倾听,通过鼓励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感受,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2. 教育方式单一: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只采取单一的教育方式,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
对策:家长可以灵活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和手段,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和成长阶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式,培养孩子的各方面能力。
3. 缺乏家庭教育规划:许多家长缺乏对家庭教育的规划和目标,缺乏系统性和前瞻性。
对策:家长可以建立科学的家庭教育规划,确定孩子的成长目标和期望,制定相应的教育策略和计划,并及时监督和调整。
幼小衔接阶段和家庭教育阶段都是孩子成长中的重要阶段,孩子和家长都需要共同面对各种问题和挑战。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是指从幼儿园或托儿所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渡阶段。
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家庭是孩子最早接触教育的场所。
以下是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对策:问题1:过渡不顺利有的孩子可能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过程中遇到困难,比如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与陌生人交流等。
对策:家长可以提前与孩子交流,告诉他们即将发生的变化,帮助他们适应新的环境。
可以组织孩子与其他即将入学的孩子一起互相熟悉,建立友谊,减轻他们的紧张情绪。
问题2:学习负担过重在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学习主要是以游戏和探索为主,而到了小学阶段,学习内容的难度和学习时间都会有所增加。
有些孩子可能会因此感到压力过大,导致学习兴趣减少或者产生焦虑情绪。
对策:家长可以与孩子的老师保持密切联系,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课业安排。
根据孩子的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孩子的作业和课外活动时间,避免过度负担。
家长还可以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帮助他们合理分配时间并提供必要的辅导支持。
问题3:学习能力差异大每个孩子的学习能力和兴趣都是不同的,有的孩子可能在某些学科上表现出色,而在其他学科上却较为薄弱。
这样的差异可能会导致孩子在学业上的挫折感,甚至影响他们的自信心。
对策:家长可以与孩子进行坦诚的沟通,鼓励他们发现并发展自己的兴趣和特长。
家长也要注重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帮助他们弥补不足之处,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自信心。
问题4:家庭环境对学习的影响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学习态度和兴趣有着重要的影响。
如果家庭环境缺乏学习氛围或者存在不良习惯,可能会阻碍孩子的学习发展。
对策:创建良好的学习氛围是家庭教育的重要任务之一。
家长可以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例如设立静谧的学习角落,减少干扰;鼓励孩子阅读,给他们提供有趣的书籍和杂志;自己也要在日常生活中展现对知识和学习的重视。
还应尊重孩子的个体差异,避免对孩子过度苛责或打压他们的学习动力。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在这一阶段,孩子开始从幼儿园生活走向小学生活,家庭教育也需要做出相应的调整和配合。
而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家长和教育者需要共同努力,采取合适的对策,帮助孩子顺利度过这个阶段,健康成长。
一、幼小衔接阶段存在的问题1. 学习压力增加: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面临着学习压力的增加,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
对于一些孩子来说,这种转变可能会造成心理上的压力。
2. 学习能力的不适应:在小学阶段,教学内容开始逐渐增多和加深,需要提高孩子的学习自觉性和主动性。
一些孩子可能在这方面存在困难,需要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和方法。
3. 家庭教育的改变: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也需要家庭教育方式做出相应的调整和改变。
二、对策建议1. 加强交流:家长和老师要加强沟通和交流,共同关注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状态和心理变化,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2. 培养学习兴趣:家长可以通过给孩子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激发孩子对知识的兴趣和渴望。
鼓励孩子参与各种学习活动,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和主动性。
3. 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家长和老师要和孩子一起建立正确的学习态度,教导他们对待学习的认真和负责,培养他们的自律和自控能力。
4. 适应环境的引导:对即将进入小学的孩子来说,可以通过带领他们参观小学,逐渐熟悉小学的环境和学习氛围,辅助他们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5. 家庭教育的配合:家长需要充分和学校老师配合,协助孩子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监督和引导孩子的学习和生活。
6. 建立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家长要通过积极的言传身教,营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围,让孩子在健康、快乐、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成长。
7. 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后,家长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状况,及时排解他们的学习压力和心理疾病,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和乐观的心态。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1. 引言1.1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在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中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着孩子的成长和发展,也给家长和教育者带来了挑战。
幼小衔接阶段的问题主要包括儿童适应不良、学习动力不足、个性发展受阻等;而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则涵盖家长忽视教育、家庭氛围不佳、家庭教育方式单一等方面。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们需要从幼小衔接阶段和家庭教育阶段两个方面入手,制定有效的对策。
在幼小衔接阶段,可以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合作,关注儿童个性发展,提供个性化教育服务等;在家庭教育阶段,可以提倡家长参与教育、营造良好家庭氛围、多样化家庭教育方式等。
通过针对性的对策,可以帮助孩子更好地度过幼小衔接阶段和家庭教育阶段,实现全面发展。
是当前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需要家长、教育者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共同为孩子们的成长保驾护航。
2. 正文2.1 幼小衔接阶段存在的问题1. 学习压力过大: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都会发生较大变化。
有些孩子可能在学习上无法适应这种转变,导致学习压力过大,甚至出现焦虑和抑郁等心理问题。
2. 社交能力不足: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主要和同龄的小朋友在一起玩耍,社交能力主要体现在与同龄人的互动中。
而到了小学阶段,孩子将面对不同年龄层的同学,需要更好地适应不同的社交环境,这对一些孩子来说可能是一个困难和挑战。
3. 自主学习能力不足:在幼儿园阶段,老师会比较倾向于对孩子进行较为主动的引导和指导,而到了小学阶段,学习更多地依赖于孩子的自主学习能力。
一些孩子可能由于缺乏自主学习的能力,导致在学业上遇到困难。
4. 心理调适问题: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阶段,孩子需要逐渐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这涉及到孩子的心理调适能力。
一些孩子可能由于缺乏调适能力,需要在这方面得到更好的帮助和支持。
针对这些问题,家长和学校需要共同努力,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成长环境,帮助他们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
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尤其在幼儿阶段,家庭教育的影响尤为重要。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遇到了诸多问题。
下面,我就来谈谈幼儿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
一、问题一:家长过于溺爱孩子现象:现在的家庭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家长对孩子的关注程度过高,往往容易溺爱孩子,导致孩子过于依赖父母,缺乏独立性。
解决方案:1.增强家长的教育意识。
家长要明白,溺爱孩子并不是真正的爱,而是对孩子的一种伤害。
要让孩子在适当的年纪学会独立。
2.设定规则和界限。
家长要明确自己的教育目标,对孩子进行适度的约束,让孩子知道哪些事情可以做,哪些事情不可以做。
3.培养孩子的自主能力。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与家庭事务,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价值。
二、问题二:家长缺乏教育方法现象:许多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采用简单粗暴的方式,或者过于放任,导致孩子行为出现问题。
解决方案:1.学习家庭教育知识。
家长可以通过阅读书籍、参加讲座等方式,了解家庭教育的理念和技巧。
2.调整教育方式。
家长要善于发现孩子的兴趣和特长,因材施教,让孩子在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三、问题三:家长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现象:在家庭教育中,家长往往关注孩子的学业成绩,忽视孩子的心理需求,导致孩子心理承受能力较弱。
解决方案:1.关注孩子的情感需求。
家长要关心孩子的情绪变化,及时发现和解决心理问题。
2.创造温馨的家庭氛围。
家长要营造一个和谐、愉快的家庭环境,让孩子感受到家庭的温暖。
3.培养孩子的心理素质。
家长可以通过游戏、故事等方式,培养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四、问题四:家长过度依赖电子产品现象:随着科技的发展,电子产品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许多家长过度依赖电子产品,导致孩子也沉迷其中,影响身心健康。
解决方案:1.控制电子产品的使用时间。
家长要限制孩子使用电子产品的时间,避免过度沉迷。
幼小衔接中的家庭教育策略
幼小衔接中的家庭教育策略孩子从幼儿园升入小学,是他们成长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在这个过渡阶段,家庭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良好的家庭教育策略能够帮助孩子顺利适应小学的学习和生活,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培养孩子的良好习惯1、生活习惯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要有意识地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时间。
每天按时起床、睡觉,保证充足的睡眠,让孩子养成良好的睡眠习惯。
同时,要教导孩子学会自己穿衣、洗漱、整理书包等基本生活技能,提高他们的自理能力。
例如,每天早上可以让孩子自己选择当天要穿的衣服,并自己整理好床铺。
2、学习习惯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幼小衔接的重要任务之一。
家长可以为孩子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让他们能够专心学习。
每天安排一定的时间让孩子进行阅读、画画、写字等活动,培养他们的专注力和耐心。
教导孩子正确的坐姿和握笔姿势,帮助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1、阅读兴趣阅读是孩子获取知识、开阔视野的重要途径。
家长可以每天陪伴孩子进行亲子阅读,选择适合孩子年龄的绘本、故事书等,让孩子在阅读中感受快乐。
鼓励孩子自己讲述故事,提高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想象力。
还可以带孩子去图书馆、书店,让他们在浓厚的阅读氛围中爱上阅读。
2、探索兴趣孩子天生具有好奇心和探索欲,家长要善于发现并激发他们的兴趣。
可以带孩子去公园、博物馆、科技馆等地方,让他们接触自然、了解科学,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例如,在公园里观察花草树木的生长变化,在博物馆里了解历史文化的发展。
三、注重孩子的心理调适1、缓解入学焦虑孩子即将进入小学,可能会产生入学焦虑。
家长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变化,耐心倾听他们的想法和担忧,给予他们充分的安全感和支持。
可以和孩子一起聊聊小学的生活,让他们对未来充满期待。
同时,家长也要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要给孩子过多的压力。
2、培养自信心家长要多鼓励孩子,肯定他们的努力和进步,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当孩子遇到困难时,要引导他们积极面对,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
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问题与对策1.绪论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的进程,越来越多的家庭开始将幼儿送入幼儿园或者托儿所。
然而,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模式存在着许多差异,这给幼小衔接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所存在问题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2.幼小衔接中的家庭教育问题2.1情感联系不足在幼小衔接中,父母应该扮演的角色是与幼儿建立良好的情感联系。
然而,在现实中,有些家长因为工作繁忙等原因,忽略了与幼儿的情感联系。
有的家长甚至认为幼儿园有专业的老师负责教育和照顾孩子,他们只需要完成送孩子和接孩子的任务即可,不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与孩子互动。
这种做法忽视了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幼儿的情感联系不足,影响了其个性的发展。
2.2教育理念冲突幼儿园和家庭的教育理念存在一定的差异。
家庭教育主要依靠父母对孩子细致的关注和照顾,强调对孩子情感的培养,而幼儿园则关注幼儿的智力开发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这种差异可能导致父母和幼儿园老师在教育方向、教育方法和家庭作业等方面存在差异,容易引发教育理念的冲突。
2.3家庭作业压力过重一些家长在给孩子布置家庭作业的时候,存在着过于苛刻的情况,甚至还有部分家长代替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发生。
这不仅引发了幼儿园和家庭之间的矛盾,也使得孩子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接受了不少于本应该接受的家庭教育的干扰。
3.对策3.1加强家庭教育父母应该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情感联系,多与他们互动、聊天,比如利用周末时间陪孩子参加各种活动,可以通过制定“家庭活动计划”来增进家庭关系,让家庭成为一个温暖的港湾。
在生活中重视与孩子的提问互动,如引导孩子通过美文阅读等途径,培养孩子的情感意识,还需加强父亲在家庭教育中的参与度,给幼儿提供更丰富、多元的情感关怀,使幼儿学会面对情感关系中的困境。
3.2建立教育理念的共识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家庭与幼儿园应该建立教育理念的共识,形成教育的合力,尽量避免教育理念的冲突。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十分重要的阶段,对于孩子的成长和教育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个阶段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及时进行对策,以保障孩子的健康成长。
本文将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一、幼小衔接阶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1. 学习压力过大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需要迅速适应课堂学习的环境,同时需要面对不同的学科内容和考试压力。
这可能会给孩子造成学习上的压力过大,影响到他们的身心健康。
对策:家长可以通过与老师和孩子进行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压力来源,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念,做好心理疏导工作,让孩子在轻松的氛围中进行学习。
2. 社交能力不足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需要和不同的同学相处,需要学会与人沟通和合作。
一些孩子可能因为过度依赖家庭,导致在社交能力上存在不足。
对策:家庭教育阶段,家长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参加一些集体游戏、亲子活动等方式,培养孩子的交际能力,让孩子更好地适应学校的环境。
3. 注意力不集中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通常只能维持短暂的注意力,难以长时间集中精力学习。
这可能会影响他们的学习效果。
对策:家长可以通过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多进行一些有益的课外活动,以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增强其注意力。
1. 家长教育方式单一一些家长可能会固执地采取一种教育方式,没有考虑到孩子个体差异和成长阶段的不同,导致教育效果不佳。
对策:家长可以多方面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爱好,学习不同的教育方法,灵活运用,调整教育方式,更好地适应孩子的成长需求。
2. 家庭教育缺乏指导一些家长在教育孩子时往往缺乏科学的教育指导,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出现问题。
对策:家长可以积极学习有关教育的知识,不断完善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方式,借鉴其他家长的教育经验,提高自身的教育水平。
3. 家长缺乏陪伴和沟通一些家长在工作忙碌的情况下,可能无法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和沟通,导致孩子心灵缺少关爱和安全感。
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和指导策略-教育文档资料
家庭教育在幼小衔接中的问题和指导策略幼儿园和小学历来作为两个相互独立的教育而各行其职。
两者在教学方法、活动形式和管理制度等各个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别。
这些差别构成两个阶段衔接之间的矛盾,正确处理和解决这些矛盾,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既有利于小学教学质量的提高,也有利于儿童身心的健康发展。
一、幼小衔接中目前存在的问题1心理承受能力差: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爸爸妈妈宝贝,爷爷奶奶外公外婆更是宠爱有加,生怕跌着碰着,饿着冷着,个个都是家中的“小皇帝”、“小公主”,因此大多孩子个性强,情绪不够稳定,一遇到不如意的事情便大哭大闹,直到达到目的为止。
2生活自理能力弱:现在的孩子,事事依赖父母,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无拘无束的生活;即使在幼儿园,遇到生活上的问题也总是向老师求助。
3学习习惯差:学生在初入学的各项教育活动中,大多数孩子表现出好动、注意力不集中、缺乏规则意识、缺乏良好的倾听与阅读习惯等问题。
二、家庭教育应充分利用多渠道、全方位做好入学准备我认为,孩子的从幼小过渡,既存在连续性又具有阶段性,它有着自己的基本标准:学习感兴趣、活动能合群、生活有条理。
达到了这些基本标准,就能使幼小衔接工作得以顺利进行,使孩子的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1增强孩子的信心,激发孩子上小学的愿望。
家长要培养孩子对失败的承受力。
正确对待批评和失败,具有在群体中既能竞争又能共处的能力。
决不能用上小学对孩子施加压力,进行恐吓。
2培养孩子学习兴趣。
孩子们一般智力发展较好,独立能力也很强,但是如果缺乏相应的学习动机,同样很难顺利学习。
众所周知,人有了正确的动机,就会有移山填海的力量。
要使学生顺利地进行学习,必须有求知的动机。
学校的教学是孩子掌握系统知识的过程。
如果学生有求知的动机,便会产生强烈的学习兴趣,学习上遇到的困难就很容易克服。
在这种情况下,不存在不爱学习的“土壤”。
学前期是形成求知动机的最佳期。
因为在这一时间里,正是儿童从认识身边事物向认识周围的整个世界扩展的重要过度时期,孩子的语言初步形成,他利用语言这一工具来探索充满奥秘的世界。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是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一年级的过渡期,也是教育和家庭教育中非常关键的一个阶段。
这个阶段的孩子们需要适应新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同时也需要面对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的作用更加突出。
本文将探讨在幼小衔接阶段和家庭教育阶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应对。
一、幼小衔接阶段中存在的问题1. 教育理念不同在幼儿园,老师的教育目的是让孩子们快乐学习、自主探究;而在小学,老师则需要更多地强调学科知识的传授和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
这样的转变容易让孩子产生过渡期的困惑和不适应。
2. 学习和生活环境改变进入小学,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环境都发生了重大变化。
在幼儿园,孩子们可以随性所欲地玩耍和探索,但是在小学,他们需要遵守固定的课程安排和规则制度。
这个过程中需要孩子们适应新的环境和学习方式。
3. 压力增大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面临的学习任务和考试压力都比幼儿园时期增加了很多。
这使得一些孩子难以应对压力,心态会发生变化,容易出现厌学情绪。
1. 过分溺爱很多家长对自己的孩子过分溺爱,并忽略了对孩子进行适当的引导和教育。
这容易导致孩子依赖性增强,对学习的态度也会变得消极。
2. 缺乏教育经验很多家长缺乏教育孩子的经验,尤其是在幼小衔接阶段,更容易出现误区。
一些家长可能过分强调学习成果,而忽略了孩子们学习的过程。
3. 活动不丰富一些家长很少给孩子们创造机会去接触不同的事物和活动。
这会导致孩子们的兴趣和思维发展受到限制,进而影响他们的学习能力。
三、对策1. 学校和家庭要合作在幼小衔接阶段,学校和家庭需要密切合作,共同为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学校应该及时向家长传达教育理念和教育目标,而家长则需要积极配合和支持。
2. 给孩子们提供适宜的环境为了帮助孩子们更好地应对幼小衔接阶段的挑战,家长应该为他们提供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这包括通过阅读、讨论等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尝试新的事物和活动,培养他们的综合能力。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是指学龄前儿童即将进入学校接受正规教育时的一个过渡时期,它与家庭教育阶段紧密相连。
幼小衔接阶段的重要性很大程度上在于儿童在这个阶段所受的教育与家庭教育阶段的连续性,因此需要针对幼小衔接的问题及对策进行深入研究。
一、幼小衔接阶段的问题(一)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脱节。
学前教育与义务教育的内容、形式以及方式等存在较大的差异,这种差异可能会给学龄前儿童带来困扰,因为儿童没有适应从幼儿园到小学后的新环境和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准备。
(二)家庭教育与校园教育脱节。
家庭教育和校园教育之间也存在差异,例如教育目标、教学方式和学科难度等。
这些差异可能会给孩子带来困惑、压力和挫败感。
(三)缺乏良好的过渡机制。
学前教育机构和义务教育机构之间的过渡机制不够齐备,这可能会使儿童感到失落和孤独。
二、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一)过度期望。
一些父母认为他们的孩子需要接受过度的学习和培训,以便顺利进入小学,这可能会对孩子造成压力和挫败感。
(二)家庭素质低。
一些父母缺乏对孩子培养和教育的认识和能力,这将影响孩子的学习和发展。
(三)单一的教育方式。
一些家长只选择一种教育方式,例如只鼓励死记硬背、只依赖公式、只注重分数等,这种单一的教育方式可能会削弱孩子的创新和思考能力。
三、幼小衔接阶段及家庭教育阶段的对策(一)加强学前教育,适应义务教育要求。
通过为学龄前儿童提供适当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帮助他们适应小学的学习内容和方式,可以避免很多脱节性的问题。
(二)提高家庭素质,培养父母能力。
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加强对家庭的教育和引导,提高家庭素质和父母育儿的能力。
(三)采用多元化教育方式,培养全面发展。
对于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来说,多元化教育方式可以更好的开发他们的创新和思考能力,同时能使他们获得更全面的发展。
(四)建立良好的过渡机制,缩小教育鸿沟。
为了让学龄前儿童更好地适应小学的新环境和学习方式,需要建立良好的过渡机制,缩小幼小教育和小学教育之间的教育鸿沟。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随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家长开始注重幼小衔接阶段的家庭教育。
这个阶段是孩子成长的重要时期,也是他们从家庭走向社会的过渡期。
然而,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也存在着一些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和解决。
本文将就这个话题展开探讨,旨在为广大家长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一、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基础和关键,对于幼小衔接的成功非常关键。
在这个阶段,家庭教育可以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和社交能力,提高自我管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孩子的学习和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家庭教育也可以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亲情、友情和爱情,增强家庭的凝聚力和稳定性。
二、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1. 家长心态不正确部分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存在心态不正确的问题,过于焦虑和担忧孩子的成长和发展,过分干涉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给孩子造成了不必要的压力和负担。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过于放任孩子,缺乏对孩子的引导和约束,导致孩子缺乏自我约束和管理能力,容易走上错误的道路。
2. 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部分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家庭教育缺乏科学性和系统性,缺乏对孩子成长的规划和目标,只是随意地安排孩子的生活和学习,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过于重视学业成绩,忽视了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多元素素质的培养,导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存在着不平衡和不协调的问题。
3. 家庭教育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部分家长在幼小衔接阶段对家庭教育缺乏互动性和参与性,只是单向地灌输知识和观念,缺乏与孩子的交流和沟通,缺乏对孩子的理解和支持。
另一方面,也有一些家长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忙碌,缺乏对孩子的陪伴和关注,导致孩子感到孤独和无助。
三、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对策1. 建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应该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理性看待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尊重孩子的个性和差异,给予孩子足够的自由和空间,同时也要给予适当的引导和约束,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指的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而家庭教育阶段是在孩子成长过程中,家庭对其教育的阶段。
在这两个阶段中,存在一些问题需要注意并采取相应的对策。
一、幼小衔接阶段的问题及对策:1.适应问题:孩子在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间,可能会面临适应新环境、新的学习方式和规则等问题。
家长可以提前与孩子沟通,解释即将面对的变化,并帮助孩子调整心态和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2.学习问题: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任务相对增加,可能会出现学习压力和困难。
家长应与孩子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关注孩子的学习情况,鼓励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供必要的学习辅导和支持。
3.自理问题:在幼小衔接阶段,孩子需要逐渐养成自理能力,如独立穿脱衣物、自己吃饭等。
家长应在家庭中创造有利于孩子自理的环境,给予孩子适当的自主空间,引导他们主动承担相应的生活任务。
4.社交问题:幼小衔接阶段,孩子面临来自同伴的新的社交关系和互动方式,可能出现交往问题,如孤僻、脆弱、过度依赖等。
家长可以帮助孩子参与集体活动、与同伴进行互动,培养他们与人交往的能力,提高社交适应能力。
二、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1.家长角色问题:在家庭教育阶段,家长的角色从照顾者逐渐转变为引导者,但有时家长可能难以适应新的角色。
家长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适应孩子成长的需求,学会疏导、引导和支持孩子的成长。
2.家庭氛围问题:家庭教育阶段,家庭的氛围对孩子的成长具有重要影响。
家长应为孩子创造积极、和谐、稳定的家庭氛围,注重家庭成员之间的良好互动和情感交流。
3.家庭教育方式问题:不同家庭对待教育的方式和方法可能不同,但过度保护、溺爱、过度竞争等不良教育方式都可能对孩子的成长造成负面影响。
家长应进行科学的家庭教育规划,注重培养孩子的自主性、责任感和独立思考能力。
4.家庭共同建设问题:家庭教育不仅仅是由一方承担的责任,而是全家共同建设孩子的成长环境。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
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及对策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阶段,家庭教育阶段则是这一过程中家长对孩子的教育管理阶段。
这两个阶段都面临着一些问题和挑战,需要家长和教育机构共同努力来解决。
本文将就幼小衔接阶段与家庭教育阶段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进行探讨。
一、幼小衔接阶段的问题及对策1. 适应性不强幼儿园和小学的教学方式和课程安排有很大的不同,孩子在这一阶段往往很难适应,导致学习压力增加。
解决对策:对于这个问题,家长可以在孩子入学前就开始关注此问题,在家庭环境中逐步培养孩子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教育机构也要为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过渡提供更好的指导和帮助,让孩子更顺利地适应学校生活。
2. 社交能力不足幼儿园到小学的转变也意味着孩子要面对新的同学和老师,这对孩子的社交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有些孩子在这方面的能力相对薄弱。
解决对策:家长可以在孩子幼儿园时期就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鼓励他们与其他孩子交往,学会合作和沟通,这样孩子在进入小学后,就会更容易融入新的学习环境。
3. 学习能力不足幼儿园和小学的学习内容和方法相差较大,有些孩子在幼儿园时期学习能力不足,导致进入小学后学习成绩不理想。
解决对策:家长在孩子幼儿园时期就要引导孩子对学习感兴趣,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以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要求。
教育机构也需要对幼小衔接阶段的教学进行精准的诊断和引导,为孩子提供更好的学习支持。
1. 家长教育观念偏差有些家长在对待孩子教育问题上存在一些偏差的观念,比如过分关注学习成绩,忽视孩子的兴趣和发展。
解决对策:教育机构可以开展家长教育宣传活动,引导家长正确对待孩子的教育,重视综合素质的培养,而不仅仅是学习成绩。
也要给予家长更多的教育指导,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孩子的成长需求。
2. 家长缺乏教育技能有些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过程中,由于缺少相应的教育技能和知识,往往会采用错误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导致孩子产生不良的学习行为。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与对策
幼小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期。
这个阶段的儿童需要面对从幼儿园到小学不同的学习方式、学习环境和学习内容等方面的巨大变化,对于家长来说,如何在家庭教育中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以下是针对这个问题的一些对策:
培养孩子的自我管理能力。
幼小衔接期间,孩子需要适应更加严格的学习要求和学习环境,因此,家长需要帮助孩子培养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包括时间管理、学习计划制定等方面的能力。
关注孩子的学习兴趣和能力。
家长应该尊重孩子的兴趣和能力,并为其提供适合的学习环境和资源,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内容和方式。
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和老师应该加强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并及时采取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
鼓励孩子积极参与课外活动。
家长可以鼓励孩子参加各种课外活动,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综合能力,同时帮助孩子更好地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如定时完成作业、阅读好书等,为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之,幼小衔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阶段,对孩子的未来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家长应该采取合适的教育措施,帮助孩子顺利完成幼小衔接,为其未来的学习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浅谈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问题及策略摘要家庭教育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幼小衔接并不单单是幼儿园和小学的工作, 家长的作用也不能忽略。
因为幼童的生活行为习惯、自理水平、身体素质、学习态度与能力包括环境适应力等都离不开家长的直接教育。
当孩子从幼儿园正式步入学校这一阶段,他们心理上对于家庭的依赖性体现的格外强烈。
根据以往经验,家庭教育对于孩子在学校的表现起着很重要的影响,家庭与学校的通力合作能促进孩子对对最初的学习适应,家长在还的幼小衔接中扮演者至关紧要的角色,家长参与幼小衔接的态度与能力直接作用于衔接的成果。
探究幼小衔接现阶段不足的目的就在于让孩子在正式入学前增强自己身心发展水平, 学习了解一部分知识和技能, 这将有效降低幼小衔接的坡度, 进而减少他们进入小学后的压力与负担。
关键词幼小衔接;家庭教育;问题策略目录引言探讨这一课题的意义就在于有效衔接幼儿园与小学这两个阶段,让孩子在正式入学前增强自身的发展水平, 学习了解一部分知识和技能, 改善和处理幼儿入学后的不适应状况。
让家长意识到,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家庭教育也起着不容忽视的关键作用, 并且让家长懂得怎样帮助儿童处理这个过渡时期的学习和生活上的不适应。
这样做能够将家庭教育重要作用充分的发挥出来。
有利于帮助孩子顺利的度过幼小衔接阶段的教育。
1.幼小衔接的现状“幼小衔接”相关问题一直都被世界各国教育界严加重视,同时也是教育领域一个紧要的研究课题。
不少家长们也愈加关注孩子的幼小衔接问题。
近年来,国外为解决“幼小衔接”问题采取的举措以及我国的相关政策,对我们实际开展幼小衔接工作提供了参考和依据,但实际操作的情况依旧不容乐观,现实中仍然存在着诸多问题亟待解决。
2.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现存问题家长对幼小衔接教育意识不足目前环境下多数家长没有意识到, 在幼小衔接阶段中孩子可能面临的困难和问题, 认为反正幼儿园会定制有关的教育策略, 自己只要确保孩子的充足营养、做好物质内容方面的准备就可以了。
家长对此缺少足够的关注。
经过调查研究可以发现,家长对此一般持有几种不同态度,一是撒手不管,不管幼儿园还是学校,孩子有谁教育,谁就要负责。
二是“这事问题不大”,以前没有这种教育方式时,孩子一样学习,也没发现有什么毛病。
换句话说,换个新环境就是成年人也会不适应,没啥大不了,过些日子自然就好了。
三是“大家都这样”,幼儿园学小学的学习内容多会一点肯定有好处,谁家都这样,你学的少就会输在起跑线上,我也是为孩子的将来作打算。
三种态度中尤其最后一种居多。
这其中体现的是家长们望子成龙的心态、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及应试模式的弊端。
家长教育意识的不足也是幼小衔接工作产生问题的主要因素。
因此, 多数家长错过了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好机会, 也使自己的孩子在步入小学后更加辛苦与困难。
不难看出 , 在幼小衔接的教育中, 学校的作用虽然相当重要,但毫无疑问,家长更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家长教育观念落后虽然当下的家长都相当关注孩子的教育问题,但是他们的教育观念比较落后,只看重孩子掌握知识的多少,忽略了对孩子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教育。
由此看来当务之急是先帮助家长树立正规的教育观念:知识的学习是一辈的功课,幼小衔接之一阶段作为学业生涯的起跑线,孩子的兴趣、毅力、勇气、信心、理想等等良好的心里品质与生活习惯比暂时的学习成绩更为关键。
家长教育方式不全面我们通过与家长的交谈中了解到, 由于传统的教育方式与教育态度等多方面的偏差与不当, 致使很多家长仅仅重视技能技巧的教育而忽略幼儿的综合发展, 关注短期成绩而忽视孩子的终身发展, 甚至有的家长由于急进心态而提前施教, 竟将小学一年级的学习内容提前交给孩子掌握。
他们重视的是孩子在学校掌握的是写字、拼音、亦或是算术, 关注的是自己孩子聪慧与否, 忽视了生活良好习惯的养成, 导致幼儿在入学后发生下面一些状况:入学初认为学习很简单,表现出上课不专心、作业不认真的态度, 养成了不良的学习习惯与态度;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化, 难度的扩大, “储备知识”耗尽了, 又没有认真学习的态度, 这时就导致了适应困难, 学习“没后劲”等系列毛病。
因此就给幼儿园、小学的教学任务造成苦难。
其实,孩子在幼小衔接阶段会出现很多种类的健康问题,这些健康问题既体现在生理和心理方面,也表现在社会适应力方面。
孩子从幼儿园升到小学,学习的方式和内容,师生和生生的关系等都产生变化,家长应努力帮助孩子适应这些变化,促进孩子健康茁壮的成长。
幼小衔接教育中家长与校方沟通不足。
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很多家长与校方沟通不足,有的家长认为孩子既然上学了就归学校管理,与校方沟通交流不积极,不能及时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状态。
对孩子学校状态缺乏了解必然导致家庭教育不全面不充足,致使幼小衔接不能顺利进行。
3.幼小衔接家庭教育策略加强幼小衔接教育中家长的思想意识要加强家长在幼小衔接中的思想认识,要做到教育的早期性。
作为人出生后接受教育的第一个场所,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 这是孩子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
孩子的诸多基础技能, 如语言表达、行为动作以及某些行为习惯等等都是在这这一时期学到的。
如果孩子在这一时期就培养了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养成了优秀的适应能力, 这就为衔接阶段的教育甚至是整个人生的教育打造了坚实的基础。
同时也要注重教育的及时性,家庭教育的内容是家长在家庭中对孩子进行的个别教育工作, 与幼儿园或学校教育相比更具有针对性与及时性。
家长与孩子形影不离, 对他们的状况可以说是了然于胸,只要及时发现孩子身上存在问题,尽早, 提前纠偏, 把不好的生活习惯消除在萌芽状态之中。
幼小衔接阶段是孩子的适应能力和生活习惯、学习习惯的重要转折期和形成时期。
这个阶段的教育首先直接影响到孩子进入小学以后的学习生活, 其次将长久的影响到孩子未来的生活和学习。
因此家长对孩子进行及时正确的教育既可以使孩子在进入幼儿园之前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也为接受小学教育奠定了优秀的基础, 又可以弥补学校教育照顾不全的不足。
家长教育观念与方法全面综合化在幼小衔接教育中,家长应该重视知识学习与身心健康发展相协调。
幼儿园到小学,不单单是学习环境的改变,孩子的身心发展也经历了一次很大的变化,家长应做好孩子子幼小衔接阶段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教育准备。
首先,家长要帮助孩子打造强健的身体。
小学的学习任务相较于幼儿园更加繁重,学生上课时需要做到认真听讲,回到家后还有老师布置的作业需要完成。
家长要确保孩子有充足的营养和优秀的睡眠。
在课余时间,家长可以和孩子可以多做户外运动,锻炼身体、增强体质,预防感染疾病,保证孩子的身体健康。
其次,家长要帮助孩子疏导心理压力。
幼小衔接阶段的孩子会出现一些心理问题,例如:心情紧张、焦虑,自卑、抵触心理等。
在升入小学前,家长可以带领孩子游览附近的小学,让孩子了解将来学习环境;家长可以和孩子说说自己上小学时的有趣故事;家长要多与孩子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上小学的想法。
最后,家长要帮助孩子做好社会性发展的准备。
社会性发展的准备主体体现在在人际交往方面和亲社会性行为的教育方面。
在周末,家长可以经常带孩子去游乐园、图书馆这类公共场所游玩,孩子在游玩时不仅能够增加知识、扩充视野还能学会和他人交往,学会交际。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要有理念地教孩子学会谦让、互助、合作和分享。
此外家长还需教育孩子形成生活自理的能力和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作为家长要给孩子学习生活自理的机会。
在日常生活中,可以指导孩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促进孩子形成健康的生活学习习惯。
加强家庭与学校之间的沟通确保幼小衔接工作良好进行的重要内容,就是要加强幼儿园、小学、家庭的合理交流与沟通,做到默契配合,确保幼儿的健康成长和学习。
学校做好与幼儿家长的沟通是完全必要的,比如,幼儿园可以不定期组织植树活动、安排家长见面会等,加强沟通交流。
要想使家长放心,幼儿园和对小学可以建设网络共享平台,把一年级小学生在校的学习状况录制下来,通过网络视频宣传,让家长们掌握孩子在校学习的状态;也可以通过幼小衔接专网的咨询、转帖、在线留言等网络互动方式与一年级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和交流。
结语儿童入学准备是全面的准备,不单单在学习能力方面要做好功课, 更要培养儿童的社会适应能力, 因为它对儿童的行为存在着内在影响。
这些准备和能力的培养短时间很难形成, 因此必须依靠家庭。
家长要对此有充分的认知, 并且在孩子进入小学之前展开行动, 从思想和实际上为孩子的幼小衔接阶段的学习做出有效教育, 以便更好的促进孩子完成这个阶段的过渡。
做到幼小衔接工作的合理有效,使孩子能积极健康的成长。
参考文献[1]苏伟:《幼小衔接问题之我见》, 《山东学前教育网》。
[2]周蔓雪:《对幼小衔接工作有关问题的新认识》,《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05年第1期。
[3]张朝晖, 吴朱红:《美国学前儿童的入学准备》,《学前教育》1996年第 9期。
[4]李竹梅:《幼小衔接中家长角色的定位》, 《教育导刊》2005年第 2期。
[5]蔡黎蔓:《促进儿童心理健康是搞好幼小衔接的关键》, 《教育导刊》1997年第 4期。
[6]林嘉绥:《幼小衔接中存在的问题及方针策略》,《启蒙》1996年第 2期。
[7]陈帼眉:《学前心理学》, 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2月。
[8]梁燕颜:《试析五国幼小衔接的经验及其启示》,《教育导刊》1999年第 5期。
[9]陆凤巧:《利用多渠道搞好幼小衔接》, 《早期教育》2005年第 5期。
[10]杨凤英:《幼小教育衔接之我见》, 《内蒙古教育学院学报》1998年第 9期。
[11]李季湄,冯晓霞.《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12]樊玉莲,樊冬梅,陈琛.构建幼小衔接联动机制的实践研究[J].上海教育科研,2010(5).[13]李召存.论基于儿童视角的幼小衔接研究[J].全球教育展望,201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