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肯土压力计算

合集下载

ch6-3.4朗肯、库仑土压力计算

ch6-3.4朗肯、库仑土压力计算
• 仅需将第1)步中AL与AF的夹角改为90° -ε+φ。即可。
6.4 库仑土压力理论 粘性填土的土压力
• 粘性填土与无粘性填土相比,抗剪强度中 包括粘聚力的贡献,因此采用库仑土压力 理论对滑动块体进行受力分析时,当墙后 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力矢多边形需 考虑墙背面和滑动面上粘聚力。 • 粘性填土的库仑土压力确定可采用试算图 解法
45+/2
1
z
-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
Ea Ka H 2 / 2
1 H 3
总主动土压力(大小、作用点)
1 E a K a H 2 2
pa K aH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填土为粘性土
竖向应力为大主应力
1 v z
水平向应力为小主应力


3 h pa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填土为粘性土 主动土压力强度
负号

z0
pa z K a 2c K a
Ka tg 2 (45 / 2)
-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
z0
2c z0 K a -拉力区深度
z<z0 pa 0
-实际上土不能受拉
45+/2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1 朗肯极限平衡应力状态
自重应力作用下,半无限土体内各点的应力从 弹性平衡状态发展为极限平衡状态的情况。
主动极限平衡应力状态 此时水平面为最大主应力面
1
3
45+/2
3f
K0 v
v=z

墙体向离开填土体的方向移动 ,竖向应力保持不变,水平向应力则逐渐减小 ,最后达到极限平衡状态。

(整理)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整理)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前移离填土,随着墙的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减至最小,称为主动土压力P a 。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移向填土,随着墙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增至最大,称为被动土压力P p 。

上述三种土压力的移动情况和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数值比较,可用图6-2来表示。

由图可知P p >P o >P a 。

朗肯基本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是英国学者朗肯(Rankin )1857年根据均质的半无限土体的应力状态和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条件提出的。

在其理论推导中,首先作出以下基本假定。

(1)挡土墙是刚性的墙背垂直; (2)挡土墙的墙后填土表面水平;(3)挡土墙的墙背光滑,不考虑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力。

把土体当作半无限空间的弹性体,而墙背可假想为半无限土体内部的铅直平面,根据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出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如果挡土墙向填土方向移动压缩土体,σz 仍保持不变,但σx 将不断增大并超过σz 值,当土墙挤压土体使σx 增大到使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如图6-4的应力园O 3,σz 变为小主应力,σx 变为大主应力,即为朗肯被动土压力(p p )。

土体中产生的两组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45ϕ-︒。

朗肯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方程式σ1=σ3tg 2(45°+2ϕ)+2c ·tg(45°+2ϕ) σ3=σ1tg 2(45°-ϕ)-2c ·tg(45°-ϕ)当z=H 时p a =γHK a -2cK a在图中,压力为零的深度z 0,可由p a =0的条件代入式(6-3)求得a0K c 2z γ=(6-4)在z 0深度范围内p a 为负值,但土与墙之间不可能产生拉应力,说明在z 0深度范围内,填土对挡土墙不产生土压力。

土体主动、主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土体主动、主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指南]土体主动、主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前移离填土,随着墙的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减至最小,称为主动土压力P。

a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移向填土,随着墙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增至最大,称为被动土压力P。

上述三种土压力的移动情况和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数值比较,p可用图6-2来表示。

由图可知P,P,P。

poa朗肯基本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是英国学者朗肯(Rankin)1857年根据均质的半无限土体的应力状态和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条件提出的。

在其理论推导中,首先作出以下基本假定。

(1)挡土墙是刚性的墙背垂直;(2)挡土墙的墙后填土表面水平;(3)挡土墙的墙背光滑,不考虑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力。

把土体当作半无限空间的弹性体,而墙背可假想为半无限土体内部的铅直平面,根据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出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如果挡土墙向填土方向移动压缩土体,ζ仍保持不变,但ζ将不断增大并超过ζ值,zxz当土墙挤压土体使ζ增大到使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如图6-4的应力园O,ζx3z变为小主应力,ζ变为大主应力,即为朗肯被动土压力(p)。

土体中产生的两组破裂面与xp,45:,水平面的夹角为。

2朗肯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方程式,,2ζ=ζtg(45?+)+2c?tg(45?+) 1322,,2ζ=ζtg(45?-)-2c?tg(45?-) 3122土体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ζ=ζ=γz,ζ=ζ=p,代入上式得 1z3xa1)填土为粘性土时填土为粘性土时的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2,ap=γztg(45?-)-2c?tg(45?-)=γzK-2c (6-3) aa22由公式(6-3),可知,主动土压力p沿深度Z呈直线分布,如图6-5所示。

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推导

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推导

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推导想要推导出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我们首先需要了解一些基础知识。

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是指土壤对基坑或边坡施加的水平压力,其大小与土壤的饱和度、土壤的重度、土壤的内摩擦角、土壤的扰动范围等因素有关。

我们可以使用库仑土壤力公式来推导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

库仑土壤力公式表示如下:\[F_{a}=\frac{1}{2}K_{a}\gammaH^{2}\]其中,\(F_a\)表示主动土压力的大小,\(K_a\)表示活动土压力系数,\(\gamma\)表示土壤的单位重度,\(H\)表示土壤的高度。

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则是在库仑土壤力公式的基础上引入了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K_p\):\[F_{a}=K_{p}K_{a}\gammaH^{2}\]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K_p\)与土壤的内摩擦角\(\phi\)有关,可以通过经验公式进行计算:\[K_{p}=\frac{\sin(\phi+\delta)}{\sin(\phi\delta)}\]其中,\(\delta\)是表征土壤的摩尔库仑朗肯系数增大的关联常数,通常取为2度到3度之间。

通过以上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出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的大小。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公式是基于一些假设和经验数据的,实际情况可能存在差异,因此在实际工程中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分析和计算。

推导过程如下:1.根据库仑土壤力公式,主动土压力的大小为:\[F_{a}=\frac{1}{2}K_{a}\gammaH^{2}\]2.引入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K_p\),得到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公式:\[F_{a}=K_{p}K_{a}\gammaH^{2}\]3.计算摩尔库仑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K_p\):\[K_{p}=\frac{\sin(\phi+\delta)}{\sin(\phi\delta)}\]其中,\(\delta\)是表征土壤的摩尔库仑朗肯系数增大的关联常数。

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前移离填土,随着墙的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减至最小,称为主动土压力P a 。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移向填土,随着墙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增至最大,称为被动土压力P p 。

上述三种土压力的移动情况和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数值比较,可用图6-2来表示。

由图可知P p >P o >P a 。

朗肯基本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是英国学者朗肯(Rankin )1857年根据均质的半无限土体的应力状态和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条件提出的。

在其理论推导中,首先作出以下基本假定。

(1)挡土墙是刚性的墙背垂直; (2)挡土墙的墙后填土表面水平;(3)挡土墙的墙背光滑,不考虑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力。

把土体当作半无限空间的弹性体,而墙背可假想为半无限土体内部的铅直平面,根据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出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如果挡土墙向填土方向移动压缩土体,σz 仍保持不变,但σx 将不断增大并超过σz 值,当土墙挤压土体使σx 增大到使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如图6-4的应力园O 3,σz 变为小主应力,σx 变为大主应力,即为朗肯被动土压力(p p )。

土体中产生的两组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45ϕ-︒。

朗肯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方程式σ1=σ3tg 2(45°+2ϕ)+2c ·tg(45°+2ϕ) σ3=σ1tg 2(45°-ϕ)-2c ·tg(45°-ϕ)a0K c 2z γ=(6-4)在z 0深度范围内p a 为负值,但土与墙之间不可能产生拉应力,说明在z 0深度范围内,填土对挡土墙不产生土压力。

墙背所受总主动土压力为P a ,其值为土压力分布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即γ+-γ=--γ=22c 2K cH 2K H 21)z H )(K c 2HK (21P a a 0a a a (6-5)2)填土为无粘性土(砂土)时根据极限平衡条件关系方程式,主动土压力为a a zK )245(ztg p 2γ=ϕ-︒γ= (6-6)上式说明主动土压力P a 沿墙高呈直线分布,即土压力为三角形分布,如图6-6所示。

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主动土压力挡土墙向前移离填土,随着墙的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减小,当墙后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减至最小,称为主动土压力P a。

被动土压力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移向填土,随着墙位移量的逐渐增大,土体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逐渐增大,当墙后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并出现滑动面时,这时作用于墙上的土压力增至最大,称为被动土压力P p。

上述三种土压力的移动情况和它们在相同条件下的数值比较,可用图6-2来表示。

由图可知P p>P o>P a。

朗肯基本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是英国学者朗肯(Rankin)1857年根据均质的半无限土体的应力状态和土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应力条件提出的。

在其理论推导中,首先作出以下基本假定。

(1)挡土墙是刚性的墙背垂直;(2)挡土墙的墙后填土表面水平;(3)挡土墙的墙背光滑,不考虑墙背与填土之间的摩擦力。

把土体当作半无限空间的弹性体,而墙背可假想为半无限土体内部的铅直平面,根据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的条件,求出挡土墙上的土压力。

如果挡土墙向填土方向移动压缩土体,σz 仍保持不变,但σx 将不断增大并超过σz 值,当土墙挤压土体使σx 增大到使土体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时,如图6-4的应力园O 3,σz 变为小主应力,σx 变为大主应力,即为朗肯被动土压力(p p )。

土体中产生的两组破裂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245ϕ-︒。

朗肯主动土压力的计算根据土的极限平衡条件方程式σ1=σ3tg 2(45°+2ϕ)+2c ·tg(45°+2ϕ)σ3=σ1tg2(45°-ϕ)-2c·tg(45°-2ϕ)2土体处于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σ1=σz=γz,σ3=σx=p a,代入上式得1)填土为粘性土时填土为粘性土时的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p a=γztg2(45°-ϕ)-2c·tg(45°2-ϕ)=γzK a-2c a K(6-3)2由公式(6-3),可知,主动土压力p a沿深度Z呈直线分布,如图6-5所示。

朗肯土压力计算

朗肯土压力计算

5.3 朗肯土压力理论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图5-5(a)表示一表面为水平面的半空间,即土体向下和沿水平方向都伸展至无穷,在离地表z处取一单位微体 M当整个土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各点都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设土的重度为,显然M单元水平截面上的法向应力等于该处土的自重应力,即:而竖直截面上的法向应力为:z K o z由于土体内每一竖直面都是对称面,因此竖直截面和水平截面上的剪应力都等于零,因而相应截面上的法向应力z和X都是主应力,此时的应力状态用莫尔圆表示为如图5-5(b)所示的圆I,由于该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故莫尔圆没有和抗剪强度包线相切。

图5-5半空间的极限平衡状态设想由于某种原因将使整个土体在水平方向均匀地伸展或压缩,使土体由弹性平衡状态转为塑性平衡状态。

如果土体在水平方向伸展,则M单元在水平截面上的法向应力z不变而竖直截面上的法向应力却逐渐减少,直至满足极限平衡条件为止(称为主动朗肯状态),此时z达最低限值a,因此,a是小主应力,而z是大主应力,并且莫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如图5-5(b)圆U所示。

若土体继续伸展,则只能造成塑性流动,而不致改变其应力状态。

反之,如果土体在水平方向压缩,那末x不断增加而z却仍保持不变,直到满足极限平衡条件(称为被动朗肯状态)时X达最大限值P,这时,P是大主应力而z是小主应力,莫尔圆为图5-5(b)中的圆川。

由于土体处于主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所作用的面是水平面,故剪切破坏45 —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2[图5-5(c)],当土体处于被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所作用的面是竖直面,故剪切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455 (d )],因此,整个土体由互相平行的两簇剪切面组成。

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45 -力方向的夹角为 2。

朗肯将上述原理应用于挡土墙土压力计算中,他设想用墙背直立的挡土墙 代替半空间左边的土(书中139页图5-3),如果墙背与土的接触面上满足剪应 力为零的边界应力条件以及产生主动或被动朗肯状态的边界变形条件,则墙后 土体的应力状态不变。

第三节朗肯压力理论(1857年提出)

第三节朗肯压力理论(1857年提出)

第三节 朗肯土压力理论(1857年提出)一、基本原理朗肯研究自重应力作用下,半无限土体内各点的应力从弹性平衡状态发展为极限平很状态的条件,提出计算挡土墙土压力的理论。

(一)假设条件1.挡土墙背垂直、光滑; 2.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并无限延伸;3.挡墙背面光滑即不考虑墙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二)分析方法1.当土体静止不动时,深度z 处土单元体的应力为rz z =σ,rz k x 0=σ;2.当代表土墙墙背的竖直光滑面mn 面向外平移时,右侧土体的水平应力h σ逐渐减小,而z σ保持不变。

当mm 位移至''n m 时,应力园与土体的抗剪强度包线相交——土体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墙上的土压力x σ达到最小值,即为主动土压力,a p ; 3.当代表土墙墙背的竖直光滑面mn 面在外力作用下向填土方向移动,挤压土时,x σ将逐渐增大,直至剪应力增加到土的抗剪强度时,应力园又与强度包线相切,达到被动极限平衡状态。

此时作用在''''n m 面上的土压力达到最大值,即为被动土压力,p p 。

二、朗肯主动土压力当墙后填土达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于任意z 处土单元上的1σσ==rz z ,3σσ==a x p ,即x z σσ>。

1、无粘性土将rz r ==σσ1,a p =3σ代入无粘性土极限平衡条件:a rzK tg =-=)245(213ϕσσο式中:)245(2ϕ-=οtg K a ——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

a p 的作用方向垂直于墙背,沿墙高呈三角形分布,当墙高为h (z=h ),则作用于单位墙高度上的总土压力Ka rh E a 22=,a E 垂直于墙背,作用点在距墙底3h处。

2、粘性土将a z p rz ===31,σσσ,代入粘性土极限平衡条件:)245(2)245(213ϕϕσσ-•--=οοtg c tg 得Kaa a crzK tg c tg p 2)245(2)245(21-=-•--=ϕϕσοο说明:粘性土得主动土压力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项:a rzK 为土重产生的,是正值,随深度呈三角形分布;第二项为粘结力c 引起的土压力a K c 2,是负值,起减少土压力的作用,其值是常量。

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土主动、被动土压力概念及计算公式.
库伦土压力理论
基本原理
库伦于1776年根据研究挡土墙墙后滑动土楔体的静力平衡条件,提出了计算土压力的理论。他假定挡土墙是刚性的,墙后填土是无粘性土。当墙背移离或移向填土,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填后填土是以一个三角形滑动土楔体的形式,沿墙背和填土土体中某一滑裂平面通过墙踵同时向下发生滑动。根据三角形土楔的力系平衡条件,求出挡土墙对滑动土楔的支承反力,从而解出挡土墙墙背所受的总土压力。
墙背所受总主动土压力为P a ,其值为土压力分布图中的阴影部分面积,即
γ+-γ=--γ=
22c 2K cH 2K H 21z H (K c 2HK (2
1
P a a 0a a a (6-5
2填土为无粘性土(砂土时
根据极限平衡条件关系方程式,主动土压力为
a a zK 2
45(ztg p 2γ=ϕ
-︒γ= (6-6
p p p K c zK tg c ztg p 22
45(2245(2+=+︒⋅++︒=γϕ
ϕγ (6-8
填土为无粘性土时
p p zK ztg p γϕ
γ=+
︒=2
45(2 (6-9
式中: P p ——沿墙高分布的土压力强度,kPa ;
K p ——被动土压力系数,2
45(2
ϕ
+
=tg Kp ;
其余符号同前。
取土楔ABC为脱离体,作用于滑动土楔体上的力有:①是墙对土楔的反力P ,其作用方向与墙背面的法线成δ角(δ角为墙与土之间的外摩擦角,称墙摩擦角;②是滑动面PC上的反力R ,其方向与BC面的法线φ角(φ为土的内摩擦角;③是土楔ABC的重力W。根据静力平衡条件W、P、R三力可构成力的平衡三角形。利用正弦定理,得:

ch6-3.4朗肯、库仑土压力计算解读

ch6-3.4朗肯、库仑土压力计算解读
45-f/2
z
pp z K p
K p tg 2 (45 f / 2)
-朗肯被动土压力系数
Ep K p H 2 / 2
1 H 3
总被动土压力(大小、作用点)
1 E p K pH 2 2
p p K pH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填土为粘性土
于是:被动土压力强度
p p h 1 z tg 2 (45 f / 2)
K0 v v=z
pp=1f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填土为无粘性土(砂土) 被动土压力强度
p p z tg (45 f / 2)
2
3
pp=1
pa=3
45+f/2
1
z
-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
Ea Ka H 2 / 2
1 H 3
总主动土压力(大小、作用点)
1 E a K a H 2 2
pa K aH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填土为粘性土
竖向应力为大主应力
1 v z
水平向应力为小主应力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填土为粘性土 主动土压力强度
负号

z0
pa z K a 2c K a
Ka tg 2 (45 f / 2)
-朗肯主动土压力系数
z0
2c z0 K a -拉力区深度
z< 3 1tg (45 f / 2)
2
K0 v
v=z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填土为无粘性土(砂土) 主动土压力强度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土压力理论
(3)当挡土墙在土压力的作用下向着土体方向位移时,作用在微分土体上的竖向应力σv保持不变,而水平向应力σh逐渐增大,由小主应力变为大主应力,直至达到土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此时水平向应力(σ1)即为被动土压力强度pp。观看动画演示
二、主动土压力计算
根据土的极限平衡理论。当土内某点达到主动极限平衡状态时,该点的主动土压力强度pa的表达式如下:
朗肯被动土压力的计算方法可参阅例题62四实际工程中朗肯理论的应用一填土表面倾斜时土压力计算当填土表面与水平面夹角0时如果假设土压力作用方向与填土倾斜表面平行则也符合朗肯土压力条件图67应用朗肯理论和莫尔应力圆可导出土压力计算公式又称为应力圆法其无粘性土主动被动土压力强度计算公式如总主动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为
图6-7 填土表面倾斜时朗肯土压力计算图式
(二)墙后填土表面上有无限均布荷载作用时的土压力计算
当墙背垂直,墙后填土表面水平并有无限均布荷载q作用时(图6-8),深度z处微分体的水平面上受有垂直应力
垂直墙面上的土压力强度为
总主动土压力为
土压力分布如图6-8所示,合力作用方向通过梯形形心。
图6-8 填土表面有无限均布荷载作用时的朗肯土压力计算图式
(2)粘性土:C≠0
强度分布
(3)若填土表面局部有均布荷载作用:
3、墙后填土中有地下水的情况
第四节土压力计算的影响因素及减小土压力的措施
一、影响土压力的因素
(一)墙背影响:形状
粗糙程度
倾斜程度:
(二)填土条件填土表面
填土性质
二、减小主动土压力的措施
(一)选择合适的填料
(二)改变墙体结构和墙背形状
(三减小地面堆载
此时在土层的分界面处出现一突变点。该计算点之上采用进行计算,计算点之下采用 计算,土压力强度沿墙高的分布如图6-9b所示。

主动土压力计算库仑、朗肯理论(一)

主动土压力计算库仑、朗肯理论(一)

主动土压力计算库仑、朗肯理论(一)主动土压力计算库仑、朗肯理论主动土压力是指土体对于深基坑、隧道等工程结构所施加的作用力,其大小、方向和分布都对结构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有着很大的影响。

计算主动土压力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比较常见的是库仑和朗肯理论。

一、库仑理论库仑理论将土体视为由一系列均匀分布的小粒子组成的均质体,认为土体间的剪移力受摩擦支持,并满足下列条件:1. 土体中的每一粒子都与其邻粒子之间相互作用,所有粒子间的力均受到相互约束及反力的作用。

2. 粒子间剪力可以通过过剩水压的变化得到调节,但不能超出土体的内摩擦角。

在库仑理论中,主动土压力的计算主要考虑了土体重力和内摩擦角的影响,其计算公式为:Ka = cos2α / (cosα + sinα)2其中,Ka为土的活动系数,α为土粒子与垂直结构面之间的夹角。

二、朗肯理论朗肯理论是一种根据数学模型来计算土体围压力的方法。

朗肯认为,当土体围挤受到水平面上的挤压力时,土体中的粒子会沿着最小阻力方向移动,同时对邻近的粒子施加弹性力。

根据弹性力的大小,可得到相应的土体围压力。

朗肯理论所计算的主动土压力是以土壤骨架的强度为基础的,不仅考虑了土体的内摩擦角,还考虑了土的屈服特性、颗粒排列特性、颗粒大小和密度等因素。

其计算公式为:Ka = sinφ / (1-sinφ)其中,Ka为土的活动系数,φ为土体内摩擦角。

总结从以上分析可看出,库仑和朗肯理论都是以土体内部的力学特性为基础进行计算的。

库仑理论重视土的摩擦支撑作用,而朗肯理论则更为全面,考虑了土的多种力学特性,因此在某些情况下,朗肯理论更为精确。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需要根据工程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选择。

朗肯土压力

朗肯土压力

基本假设:1、墙本身是刚性的,不考虑墙身 的变形;2、墙后填土延伸到无限远处,填土 表面水平(=0);3、墙背垂直光滑。
τ 主动状态
g t c f
被动状态
O
A σ σx=K0σz σz
表面水平的均质弹性半空间体的极限平衡状
态图
二、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
用1,3作摩尔应力圆,如图中应力圆I所示。
朗肯土压 力理论
英国科学家 土力学 热力学
William John Maquorn Rankine
(1820 - 1872)
朗肯土压力理论
1857年英国学者朗肯(Rankine)从研究弹性半空 间体内的应力状态,根据土的极限平衡理论,得 出计算土压力的方法,又称极限应力法。
一、基本原理和基本假设 基本原理:认为墙后填土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 与墙背接触的任一土单元体都处于极限平衡状态, 然后根据土单元体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应力所满 足的条件来建立土压力的计算公式。
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则 h 达到最高限值 pp
,即为所求的朗肯被动土压力强度。
(一)基本计算公式
朗肯理论的被动土压力系数
(二)无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计算
(三)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计算
四、填土中有地下水时的土压力计算

当墙后填土中有水时,需考虑地下水位以下的 填土由于浮力作用使有效重量减轻引起的土压 力减小,水下填土部分采用浮容重进行计算。 在计算作用在墙背上的总压力中应包括水压力 的作用。
(一)基本计算公式
朗肯理论的主动土压力系数
(二)无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三)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计算
ea=0
有均布荷载时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
有荷载

朗肯土压力理论doc

朗肯土压力理论doc

朗肯土压力理论doc采用朗肯土压力理论计算主动、被动土压力朗肯土压力理论是依据半空间体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理论推出土压力强度的计算式。

它的假设条件1(挡土墙背垂直;2(墙后填土表面水平;3(挡墙背面光滑即不考虑墙与土之间的摩擦力。

应用范围:1.墙背与填土条件:(1)墙背垂直,光滑,墙后填土面水平(2)墙背垂直,填土面为倾斜平面,(3)坦墙(工程上把出现滑裂面的挡土墙定义为坦墙)。

(4)还适应于“?”形钢筋混凝土挡土墙计算2.地质条件粘性土和无粘性土均可用,均有公式直接求解影响土压力的因素:作用在挡土支护结构上的土压力受以下因素制约:1不同土类中的侧向土压力差异很大。

采用同样的计算方法设计的挡土支护结构,对某些土类可能安全度很大,而对另一些土类则可能面临倒塌的危险。

因此在没有完全弄清挡土支护结构土压力的性能之前,对不同土类应区别对待。

2 土压力强度的计算及其计算指标的取值与基坑开挖方式和土类有关。

当剪应力超过土的抗剪强度时,背侧土体就会失去稳定,发生滑动。

由于基坑用机械开挖,一般进度均较快,开挖卸荷后,土压力很快形成,为与其相适应采用直剪快剪或三轴不排水剪是合理的。

但剪切前是否要固结,则根据土的渗透性而定。

渗透性弱的土,由于加荷快、来不及固结即可能剪损,此时宜采用不固结即进行剪切;反之,渗透性强的土,宜固结后剪切。

3土压力是土与挡土支护结构之间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与结构的变位有着密切的关系,从而导致设计土压力值的不确定性。

如经典的库仑土压力仅考虑主动与被动状态;在挡土支护结构变形很小时,要采用静止土压力(其值无统一求法);对于作用于多支点挡土支护结构的土压力则按弹塑性理论进行计算。

图1 半空间体的应力状态(a)单元体的初始应力状态; (b)达到朗肯状态的应力路径;(c)主动朗肯状态的剪切破坏面; (d)被动朗肯状态的剪切破坏面如图1a在半空间土体中取一竖直切面AB,在AB面上深度为Z处取一土单元体,在,z,,13静止土压力状态下,作用在单元体上的大主应力为竖直向应力,小主应力为水平向k,zo01应力,单元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其应力圆位于强度包线下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朗肯土压力计算 Prepared on 24 November 2020
朗肯土压力理论
朗肯土压力理论是根据半空间的应力状态和土的极限平衡条件而得出的土压力计算方法。

图5-5(a)表示一表面为水平面的半空间,即土体向下和沿水平方向都伸展至无穷,在离地表z 处取一单位微体M ,当整个土体都处于静止状态时,各点都处于弹性平衡状态。

设土的重度为γ,显然M 单元水平截面上的法向应力等于该处土的自重应力,即:
而竖直截面上的法向应力为:
由于土体内每一竖直面都是对称面,因此竖直截面和水平截面上的剪应力都等于零,因而相应截面上的法向应力z σ和x σ都是主应力,此时的应力状态用莫尔圆表示为如图5-5(b)所示的圆Ⅰ,由于该点处于弹性平衡状态,故莫尔圆没有和抗剪强度包线相切。

图5-5 半空间的极限平衡状态
设想由于某种原因将使整个土体在水平方向均匀地伸展或压缩,使土体由弹性平衡状态转为塑性平衡状态。

如果土体在水平方向伸展,则M 单元在水平截面上的法向应力z σ不变而竖直截面上的法向应力却逐渐减少,直至满足极限平衡条件为止(称为主动朗肯状态),此时z σ达最低限值a σ,因此,a σ是小主应力,而z σ是大主应力,并且莫尔圆与抗剪强度包线相切,如图5-5(b)圆Ⅱ所示。

若土体继续伸展,则只能造成塑性流动,而不致改变其应力状态。

反之,如果土体在水平方向压缩,那末x σ不断增加而z σ却仍保持不变,直到满足极限平衡条件(称为被动朗肯状态)时x σ达最大限值p σ,这时,p σ是大主应力而z σ是小主应力,莫尔圆为图5-5(b)中的圆Ⅲ。

由于土体处于主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所作用的面是水平面,故剪切破坏面与竖直面的夹角为⎪⎭⎫ ⎝
⎛-︒245ϕ[图5-5(c)],当土体处于被动朗肯状态时,大主应力所作用的面是竖直面,故剪切破坏面与水平面的夹角为
⎪⎭⎫ ⎝⎛-︒245ϕ[图5-5(d )],因此,整个土体由互相平行的两簇剪切面组成。

剪切破坏面与大主应力方向的夹角为⎪⎭⎫ ⎝
⎛-︒245ϕ。

朗肯将上述原理应用于挡土墙土压力计算中,他设想用墙背直立的挡土墙代替半空间左边的土(书中139页图5-3),如果墙背与土的接触面上满足剪应力为零的边界应力条件以及产生主动或被动朗肯状态的边界变形条件,则墙后土体的应力状态不变。

由此可以推导出主动和被动土压力计算公式。

5.3.1 主动土压力
由土的强度理论可知,当土体中某点处于极限平衡状态时,大主应力1σ和小主应力3σ之间应满足以下关系式:
粘性土:
)245tan(2)245(tan 231ϕϕσσ+︒++︒=c 或 )245tan(2)245(tan 213ϕϕσσ-︒--︒=c 无粘性土:)245(tan 231ϕσσ+︒= 或
)245(tan 213ϕσσ-︒= 对于如图5-6所示的挡土墙,设墙背光滑(为了满足剪应力为零的边界应力条件)、直立、填土面水平。

当挡土墙偏离土体时,由于墙后土体中离地表为任意深度z 处的竖向应力z z γσ不变,亦即大主应力不变,而水平应力x σ却逐渐减少直至产生主动朗肯状态,此时,z σ是小主应力a σ,也就是主动土压力强度,由极限平衡条件得: 无粘性土:
)245(tan 2ϕγσ-︒=z a (5-3) 或 a a zk γσ= (5-4) 粘性土:
)245tan(2)245(tan 2ϕϕγσ-︒--︒=c z a (5-5) 或 a a a K c zK 2-=γσ (5-6)
上列各式中a K —主动土压力系数,
)245(tan 2ϕ-︒=a K ; γ —墙后填土的重度,kN/m3,地下水位以下用有效重度;
c —填土的粘聚力,kPa ;
ϕ —填土的内摩擦角,度;
z —所计算的点离填土面的深度,m 。

图5-6 主动土压力强度分布图
(a )主动土压力的计算 (b )无粘性土 (c )粘性土
由式(5-4)可知:无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与z 成正比,沿墙高的压力分布为三角形,如图5-6(b )所示,如取单位墙长计算,则主动土压力为:
)245(tan 2122ϕγ-︒=H E a (5-7)
或 a a K H E 221γ= (5-8)
a E 通过三角形的形心,即作用在离墙底H/3处。

由式(5-6)可知,粘性土的主动土压力强度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由土自重引起的土压力a zK γ,另一部分是由粘聚力c 引起的负侧压力a K c 2,这两部分土压力叠加的结果如图5-6(c )所示,其中ade 部分是负侧压力,对墙背是
拉力,但实际上墙与土在很小的拉力作用下就会分离,故在计算土压力时,这部分应略去不计,因此粘性土的土压力分布仅是abc 部分。

a 点离填土面的深度0Z 常称为临界深度,在填土面无荷载的条件下,可令式(5-6)为零求得0Z 值,即:

a K c Z γ20= (5-9) 如取单位墙长计算,则主动土压力a E 为:
将式(5-9)代入上式后得
)22212
2γγc K cH K H E a a a +-= (5-10)
主动土压力a E 通过在三角形压力分布图abc 的形心,即作用在离墙底3/)(0z H -处。

5.3.2 被动土压力
当墙受到外力作用而推向土体时[图5-7(a )],填土中任意一点的竖向应力z z γσ=仍不变,而水平向应力x σ却逐渐增大,直至出现被动朗肯状态,此
时,x σ达最大限值p σ,因此p σ是大主应力,也就是被动土压力强度,而z σ则
是小主应力。

于是由极限平衡条件得:
无粘性土:p σ=P zK γ (5-11)
粘性土:
p
σ=P zK γ+P K c 2 (5-12)
式中p K —被动土压力系数,
)245(tan 2p ϕ+︒=K 。

其余符号同前。

图5-7 被动土压力的计算
(a)被动土压力的计算; (b)无粘性土;(c)粘性土
由式(5-11)和式(5-12)可知,无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呈三角形分布[图5-7(b)],粘性土的被动土压力强度则呈梯形分布[图5-7(b)]取单位墙长计算,则被动土压力可由下式计算: 无粘性土:P P K H E 221γ= (5-13) 粘性土: P P P K cH K H E 2212+=γ (5-14)
被动土压力P E 通过三角形或梯形压力分布图的形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