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将实现高比例
欧盟绿色协议:经济和社会转型,以实现改善气候的雄心
![欧盟绿色协议:经济和社会转型,以实现改善气候的雄心](https://img.taocdn.com/s3/m/0ae7e7d4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5e92471.png)
392021 11 世界科学2019年12月11日,欧盟委员会发布《欧洲绿色协议》,设定了到2050年使欧洲成为第一个气候中性大陆的目标。
2021年7月起生效的《欧洲气候法》将欧盟对气候中性以及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净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55%的中期目标的承诺写入具有约束力的立法。
这一承诺于2020年12月提交给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作为欧盟对实现《巴黎协定》目标的贡献。
欧盟通过现行气候和能源立法,已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1990年减少了24%,而欧盟经济同期则增长了约60%,顺利实现增长与排放脱钩。
这一久经考验的框架构成了一系列立法提案的基础。
2021年7月,欧盟委员会通过了一揽子提案,调整欧盟气候、能源、土地利用、交通运输和税收政策,以期实现2030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1990 年至少减少 55%的目标。
在未来十年,这一减排目标是否能够实现,对于欧洲能否在2050年之前成为世界第一气候中性大陆,并使《欧洲绿色协议》不至于成为一纸空文至关重要。
根据提案,欧盟委员会提出了立法工具,以实现《欧洲气候法》中议定的目标,从根本上助力欧盟实现经济和社会转型,创造公平、绿色和繁荣的未来。
欧盟委员会在提出这些建议之前,对其影响进行了深入评估,以权衡绿色转型的机遇和成本。
2020年9月,欧委会提议将欧盟2030年净减排目标至少提高至1990年水平的55%,这得到了一项全面性影响评估的有力支持。
事实证明,这一目标完全可以实现,而且大有裨益。
一套全面而相互关联的提案在未来十年,欧盟委员的一揽子提案将加快温室气体减排速度。
这些提案包括:将排放交易应用于新的行业领域,收紧现有欧盟排放交易体系;使用更多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效率;加快推广低排放交通运输方式,完善配套基础设施,优化燃料结构;保持税收政策与《欧洲绿色协议》目标相一致;采取措施防止发生碳泄漏;开发保护和发展天然碳汇的工具。
欧盟排放交易体系(ETS )每年都会为碳标价,并会降低某些经济领域的排放上限。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问题与挑战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问题与挑战](https://img.taocdn.com/s3/m/b9dcd3c7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bb.png)
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问题与挑战我国可再生能源资源发展的问题与挑战一、存在的问题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可以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来概括。
从可再生能源未来发展与能源转型的关系角度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面临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三个方面:1.现有体制难以协调可再生能源发展带来的利益冲突尽管我国能源转型还处于初级阶段,2017年风光等波动性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比仅为7.3%,但全国平均风电限电率达到12%,光伏发电限电率为6%。
2018年风电限电率下降到6.2%,光伏发电限电率下降到3%。
根据欧洲主要国家的经验,在风光电比重在10%左右时,限电率已经下降到了1%以下,并随着风光电渗透率的进一步提升,限电率呈现稳步下降特征。
《清洁能源消纳行动计划(2018-2020)》提出,2020年我国(水、风、光)弃电率实现5%的目标,但进一步大幅降低弃风弃光率必然要受到现有体制机制的制约。
现有能源体制难以有效协调能源转型推进中相关方的利益冲突。
当前的能源转型以可再生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为核心内容。
当可再生能源规模不大时,这种替代关系导致的利益冲突不明显、不严重,政府支持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各项政策因为阻力小也能够顺利实施。
随着可再生能源规模的进一步扩张,利益冲突越来越大,而政策制定和实施部门难以有效解决这些冲突和矛盾时,能源体制的这一问题就会日益凸显,对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制约作用就日益突出。
随着风电与光伏发电逐渐进入平价时代,2020年后我国将迎来光伏与风电大规模建设高峰。
如果当前阻碍波动性风光电并网的体制因素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要实现在既有的电力系统中进一步大幅提高波动性风光电量的比重的目标较难。
2.后补贴时代风力和光伏发电的“非技术成本”的不利影响将日益凸显在政策支持与技术进步的推动下,我国风电与光伏发电的成本快速下降。
目前,在资源条件优良、建设成本低、投资和市场条件好的地区,风电、光伏发电成本已达到燃煤标杆上网电价水平,具备了不需要国家补贴平价上网的条件。
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
![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882a97c2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b4.png)
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能源也成为了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之一。
但是,随着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不断兴起,传统能源所带来的环境问题和资源浪费问题也变得越来越突出。
因此,未来能源的发展趋势不仅需要考虑到能源的可靠性和可持续性,还需注重环保和资源节约。
一、可再生能源将成为未来主流可再生能源是指环境中能源的再生和循环利用,包括太阳能、水能、风能、生物质能等。
与传统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环保、永续、分布广泛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根据国际能源机构的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全球总能源的50%以上,其中太阳能和风能将成为未来两大主流。
太阳能与风能是两种最常见的可再生能源,未来这两种能源将更加完善和成熟。
根据巴黎协定,全球将在这个世纪内实现碳中和,这也意味着对可再生能源转型的需求更加迫切。
未来太阳能和风能设备将更加智能化和高效化,同时也将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之一。
二、能源互联网将推动能源转型能源互联网就是通过智能化技术将能源生产、传输和使用进行全球连接,以实现能源高效清洁转型。
未来能源互联网将带来智能化、数字化和服务化的变革,同时也将加速推动能源的可持续发展。
三、能源存储技术将得到突破能源存储技术是指将电力转化为物理或化学储备,以便能够在需要的时候释放出来。
目前的储能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在大规模应用中仍存在不足。
例如,现行电池技术的容量和寿命还需要进一步提高。
未来,新型能源储存技术将得到突破,例如,氢能技术、超导体等将成为大规模应用的方向。
四、智能化将成为能源发展趋势智能化是指人工智能、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的应用,而未来的能源也将实现智能化。
例如,人工智能可以实现能源分析和预测,从而实现更加智能化的用能;云计算可以实现能源交易和电网调度,从而提高电网的稳定性和效率。
未来智能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一大趋势。
五、环保节能将贯穿未来能源发展环保与节能已经成为推动能源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意大利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举措及实践案例-全球科技经济了望
![意大利发展可再生能源的政策举措及实践案例-全球科技经济了望](https://img.taocdn.com/s3/m/39ccbe799b6648d7c1c7463f.png)
作者简介:盖红波(1971—),女,博士,副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情报学、全球科技政策、科技投入问题研究,2013年起专门从 事意大利科技政策研究。
收稿日期:2017-04-27近年来,清洁能源在意大利发展迅猛。
受日本福岛核泄漏事件影响,意大利于2011年6月宣布放弃核电,因此,这里的清洁能源主要指可再生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水力发电、生物质能(沼气)、地热能和潮汐能,即源于大自然,不排放污染物,再生率远高于消费率的能源。
可再生能源在发电、供热、制冷以及交通运输等行业的作用日益增加,正在成为应对气候变化的有力武器。
1 意大利可再生能源发展概况在意大利,可再生能源是一个快速增长的行业,可再生能源在意大利市场上有着稳固的地位,占国内能源总需求的35%。
2010—2015年,意大利新创建的清洁能源电厂总装机容量达到23吉瓦,几乎达到可再生能源总装机容量(50吉瓦)的一半,投资额超过500亿欧元[1]。
2015年意大利可再生能源投资超过20亿欧元,而2014年为15亿欧元。
用于提高能效的绿色投资有所增长,统计数据显示,2014年因能效提高而创造的营业额超过50亿欧元,其中30亿欧元被用于可再生能源住宅投资。
就可再生能源分布来看,意大利1/3的绿色发电为水力发电,1/3为太能能发电,其余为风电、生物质能发电和地热发电。
2015年,意大利风力发电装机容量大幅增长,投资额达6.7亿欧元,其次是太阳能,投资额为5.6亿欧元,水力发电投资5.1亿欧元,生物质能发电投资额为3.1亿欧元。
值得注意的是,最近几年来,可再生能源电厂的管理和维护成为一项真正增长的新业务。
根据能源和战略集团的估计,意大利太阳能电厂的市场管理价值达4.5亿欧元,风电管理价值超过3.6亿欧元,电厂的技术更新价值更为可观。
与其他领域正在面临危机相反,不断发展的能源市场正在引起越来越多初创企业的兴趣。
每10家意大利初创企业中就有一家属于能源领域。
各国清洁能源政策目标
![各国清洁能源政策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f69bd9bc900ef12d2af90242a8956bec0975a50d.png)
各国清洁能源政策目标
以下是一些国家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
1. 美国:美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是实现碳中和,即到205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零。
此外,美国也设定了各州各自的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目标。
2. 中国:中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消费比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比重达到25%。
中国还计划逐步减少煤炭的使用和温室气体排放。
3. 德国:德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是实现能源转型,即逐步淘汰核能和化石燃料,提高可再生能源的使用比例。
德国的目标是到2050年实现100%的可再生能源消费。
4. 日本:日本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包括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到2030年可再生能源占总发电量的比重达到22-24%。
此外,
日本也在鼓励能源效率提升和低碳技术的发展。
5. 英国:英国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是实现碳中和,即到2050
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到零。
英国计划逐步淘汰燃煤发电,并大幅增加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这些只是一些国家的清洁能源政策目标,不同国家的目标可能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并促进可持续能源的使用。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e1808654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f1ecd60.png)
2050年的新能源阅读理解阅读理解:2050年的新能源在面对全球气候变化和能源资源紧张的双重挑战下,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寻求新能源的发展。
2050年,作为未来近四十年的时间节点,对于新能源的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本文将探讨2050年新能源的发展趋势和影响。
一、可再生能源的崛起国际能源署预测,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电力将占全球总电力结构的85%。
其中,太阳能电力将占据三分之一的份额。
这一趋势的背后,是太阳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和成本的持续下降。
中国作为太阳能资源丰富的国家之一,具有发展太阳能利用事业的得天独厚的优越条件。
自1998年开始关注太阳能发电以来,中国在太阳能技术研发和产业应用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随着技术的不断创新和产业链的完善,太阳能发电将在未来的能源结构中占据重要地位。
二、新能源汽车的普及新能源汽车是实现低碳交通的重要途径。
根据福田汽车的“双碳”目标,到2050年,新能源产品的渗透率将大于80%。
这意味着未来新能源汽车将在交通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随着电池技术的不断进步、充电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消费者对环保出行的认知提高,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将得到提升,充电时间将缩短,同时价格也将更加亲民。
新能源汽车的普及将有助于减少交通领域的碳排放,推动绿色出行的发展。
三、智能电网的建设智能电网是新能源发展的关键基础设施。
通过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智能电网能够实现能源的高效配置和利用,提高电网的可靠性和灵活性。
在未来,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接入和电动汽车的普及,智能电网的建设将成为重中之重。
通过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实现可再生能源与电网的协调运行、电动汽车与电网的能量互动,从而提升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成本。
四、绿色能源存储技术的发展随着新能源的大规模开发和利用,如何实现能源的高效存储和释放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未来,绿色能源存储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和应用。
例如,氢能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载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壳牌“赋能进步”转型战略分析及其启示
![壳牌“赋能进步”转型战略分析及其启示](https://img.taocdn.com/s3/m/28e7575c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5f.png)
TRATEGIC FORUM67摘 要:2021年初,壳牌正式发布以“绝对净零”碳排放目标为导向的“赋能进步”低碳发展战略,形成“增长支柱”“转型支柱”“上游支柱”三大产业支柱,转型步伐再次明显加快。
与欧洲其他石油公司普遍把增加可再生电力装机作为重要转型抓手不同,壳牌更加专注于通过满足客户低碳化、多样化、个性化用能需求实现转型,而且,壳牌油气上游业务投资规模持续缩减,但更加强调发展质量,这些都为传统化石能源公司低碳发展提供了新的路径参考。
壳牌的转型战略展现了国际石油公司推动能源低碳转型的多种可能性,建议中国石油企业立足中国国情和行业实际,为实现中国向国际社会承诺的碳排放达峰、碳中和目标,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发展规律、能够发挥比较优势的转型路径,以更加灵活高效的管理体制机制培育新能源产业,为推动中国能源转型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赋能进步”;能源转型;低碳战略;国际石油公司;壳牌Abstract :At the beginning of 2021, Shell published its low-carbon development strategy “Powering Progress”, which guided by the goal of “absolute net-zero”, and including growth pillar, transition pillar, and upstream pillar. Shell’s transformation pace has accelerated again. Unlike other European oil companies focusing on increasing renewable power installation, Shell mainly concentrates on meeting customers’ demands of low-carbon and facilitates energy transition by diversifying and personalizing energy needs. Moreover, it continues to slash its upstream investment scales and emphasize development quality, which offers a new reference for traditional fossil energy companies to take low-carbon development. Shell’s strategy shows multiple possibilities for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ies’ transformation. The paper proposes that Chinese oil enterprises put forward feasible low-carbon targets and implement roadmap based on national condition and industrial reality, and explore the transformation paths that is in line with the law of its own development and can give full play to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s. It also suggests cultivating new energy industries by more flexible and efficient management system and mechanism to make contribution to China’s energy transformation and development.Key words : “Powering Progress”; energy transition; low-carbon strategy; international oil company; Shell壳牌“赋能进步”转型战略分析及其启示周佩庆,林益楷( 中国海洋石油集团有限公司)Analysis of Shell’s “Powering Progress” strategy and its enlightenmentsZHOU Peiqing, LIN Yikai (CNOOC Limited)2021年2月11日,壳牌公司正式对外发布了以“赋能进步”(Powering Progress)为企业使命、以“客户优先”为核心举措的2021版低碳发展战略。
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
![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https://img.taocdn.com/s3/m/dad5590cff00bed5b9f31d21.png)
上海电力学院课程:电气工程新技术专题报告题目:太阳能发电技术及工程介绍综述报告专业年级:电气工程150304班学生姓名:陈磊孙权清连海生学号:******** ******** ********指导教师:**2016年3月17日目录引言 (3)1 太阳能发电的背景及发展概况 (4)1.1太阳能发电的现状 (4)1.2太阳能发电技术的难题 (6)1.3太阳能发电的前景 (7)2 太阳能发电技术的原理 (9)3太阳能光伏发电工程 (10)3.1光伏发电系统的分类 (10)3.2光伏发电系统的组成部分 (12)3.2.1太阳能电池阵列 (12)3.2.2蓄电池组 (12)3.2.3控制器 (13)3.2.4逆变器 (13)3.2.5阻塞二极管 (13)3.3光伏发电系统的装机容量和总发电量 (14)3.4光伏方阵运行方式 (14)3.5光伏系统的选型 (16)3.6光伏系统的布置 (17)3.7光伏发电技术问题 (18)3.7.1太阳能电池技术 (18)3.7.2 光伏阵列的最大功率跟踪技术 (19)3.7.3 并网电流控制技术 (20)3.7.4聚光光伏技术 (20)3.7.5孤岛效应检测技术 (21)4我国太阳能光伏发电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23)4.1我国光伏发电的现状 (23)4.2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挑战 (26)4.3中国太阳能光伏产业的展望 (29)参考文献 (39)引言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各国对能源的需求不断加大,国际石油价格的上升,化石能源的可采储量却日趋枯竭,导致能源问题成为世界各国需要面对的严峻挑战。
同时,化石能源的不断消耗,对全球气候变暖的影响也日益突出,使得低碳能源称为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利用开发新能源及可再生能源,构筑可持续发展的能源体系,已成为近年来世界各国关注的重点和研究方向。
由于太阳能具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点,所以世界各国纷纷将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作为破解人类日益凸显的能源和环境问题的战略产业来予以大力支持,推动全球太阳能光伏发电产业迅猛发展。
欧洲双碳目标
![欧洲双碳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b3e17fd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f4.png)
欧洲双碳目标欧洲双碳目标是指欧洲联盟在应对气候变化方面制定的一项重要目标,旨在实现欧洲的低碳转型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本文将从欧洲双碳目标的背景、具体内容以及对欧洲及全球的影响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背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和碳排放的增加,各国纷纷意识到必须采取行动来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以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欧洲联盟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也面临着巨大的压力和责任。
为了推动欧洲实现低碳转型,欧洲双碳目标应运而生。
二、具体内容欧洲双碳目标的核心内容是实现2050年欧洲净零排放,即到2050年欧洲不再向大气中排放温室气体。
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欧洲联盟制定了一系列具体措施和指标。
欧洲双碳目标要求各成员国在2030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1990年的55%。
这意味着欧洲各国需要在短短几十年内大幅度减少碳排放,加快推动清洁能源的发展和应用。
欧洲双碳目标还鼓励各成员国加大对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
欧洲联盟计划在2030年前使可再生能源占总能源消费的32%,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和利用,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
欧洲双碳目标还鼓励各成员国加强能源效率,通过提高能源利用率和减少能源浪费来降低碳排放。
欧洲联盟计划在2030年前提高能源效率至32.5%,促使欧洲各国更加注重节能减排,推动可持续发展。
三、影响欧洲双碳目标的实施将对欧洲及全球产生深远影响。
欧洲双碳目标将推动欧洲实现低碳经济转型。
各成员国将加大对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资和支持,推动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促进经济结构的转型升级。
欧洲双碳目标将推动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
欧洲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承担起了引领全球气候治理的责任。
欧洲的低碳转型经验和技术将为其他国家提供借鉴和参考,促进全球范围内的碳减排。
欧洲双碳目标的实施还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绿色经济的发展。
通过减少对传统化石能源的依赖,推动可再生能源和清洁能源的利用,欧洲将实现能源供应的多元化,减少对能源的过度消耗,为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环境。
日本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全文翻译
![日本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全文翻译](https://img.taocdn.com/s3/m/b8b0aec3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df.png)
日本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全文翻译能源是国家、经济、社会的基础,是一切活动的出发点。
日本受自然禀赋约束,几乎所有能源都依赖进口,高度的危机感使其高度重视能源安全保障及稳定供给。
自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日本通过各种节能措施控制能源消耗,改善人民生活和产业活动,并将产业结构向服务业转移,但是日本能源供应结构的根本脆弱性仍然存在。
2014年4月,为了应对福岛核电站事故,日本政府制定了2030年第四次能源基本计划,目标到2030年实现煤炭占26%、核能占20-22%、可再生能源占22-24%、天然气占27%、石油占3%的能源组合计划。
2018年7月,考虑到世界经济发展、能源环境变化、日本国内能源供需结构以及节能技术创新等趋势,日本内阁批准了新的能源基本计划,作为日本2030年新能源政策和2050年进一步发展的基础。
日本第五次能源基本计划为了应对2011年3月日本东部大地震和东京电力公司(TEPCO)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日本政府于2014年4月制定了2030年第四个能源基本计划,其中规定了减少核能的依赖,减少化石资源的依赖,扩大可再生能源的政策。
在第四个能源基本计划制定四年后,不仅到了修改2030年计划的时候,也是日本重新定义其能源选择的时候,包括针对《巴黎协定》生效的2050年作出的回应,以及长期消耗化石资源、不断变化的能源环境的应对之策等。
因此,本次修订的战略能源计划包括实现2030年的长期能源供需展望(2015年7月经济、贸易和工业部制定,以下简称“能源组合”),以及以2050年为重点的方案设计。
首先,我们始终没有改变立场,即首先要采取措施,把东京电力公司福岛核电站事故的经验、遗憾和教训放在首位。
我们将尽最大努力实现福岛核电站的重建和恢复,同时反思和应对东京电力公司核电站事故受害者的痛苦。
日本政府和核运营商必须继续反思,他们落入了所谓“安全神话”的陷阱,未能充分应对这起严重事故,也未能阻止这样场灾难的发生。
全球能源转型:到2050年的路线图
![全球能源转型:到2050年的路线图](https://img.taocdn.com/s3/m/31f31104cfc789eb162dc827.png)
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全球能源转型路线图2050》报告指出,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供给总量中的占比必须达到三分之二,累计碳排放量至少要比当前预测值减少4700亿吨,才能达到《巴黎气候协定》中承诺的能源结构低碳化以及减缓气候变化的目标,而这意味着可再生能源需求至少要提升六倍。
2015年,各国签订《巴黎气候协定》,承诺本世纪末将全球平均气温升幅与前工业化时期相比控制在2℃以内。
为实现上述目标,采用可再生能源和能源效率相结合将是强有力的工具,因为两者结合可以贡献超过90%的与能源相关的二氧化碳减排量。
然而,当前的二氧化碳减排变化趋势尚未达到预期,因此亟需采取相关行动,加速能源转型。
为此,报告系统分析了能源转型的问题并提出六大战略建议。
报告主要内容如下:(1)实现平均温升控制在2℃以内的目标,立即采取行动至关重要与当前和计划中的政策设定的碳减排量相比较,要实现这一目标,到2050年累计排放量必须至少再减少4700亿吨(图1)。
把全球的升温幅度控制在2℃以下,在这样的一个发展速度下,在未来不到20年时间内就会耗尽剩余所有的碳预算。
(2)所有终端用能部门均需要扩大可再生能源使用和提高能源效率可再生能源占能源供应总量的份额必须从2015年的15%上升到2050年的三分之二左右。
为了实现气候目标,到2050年全球经济的能源强度需要下降约三分之二,这将使当年的一次能源供应总量降至略低于2015年的水平。
尽管有大量人口和经济增长,但通过大幅提高能源效率,这一目标是可以实现的。
(3)到2050年,所有国家可再生能源在能源使用总量中所占的比例都可以大幅增加IRENA在报告中建议,届时可再生能源在许多国家的终端能源消费(TFEC)中将占60%甚至更多。
例如,中国可以将可再生能源在能源消费中的比重从2015年的7%提高到2050年的67%。
在欧盟,这一比例可能会从17%增长到70%以上。
而在印度和美国,这一比例则可能会增长至三分之二甚至更多。
各国双碳目标
![各国双碳目标](https://img.taocdn.com/s3/m/e6fedd17ec630b1c59eef8c75fbfc77da2699701.png)
各国双碳目标1. 中国:中国双碳目标旨在实现碳达峰并全面实现碳中和。
具体目标是,碳达峰的时间将在2030年前后实现,到2060年前后实现碳中和。
2. 美国:美国双碳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来应对气候变化,提高能源效率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具体目标包括到2025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2005年水平的三分之二,并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3. 欧洲联盟:欧盟双碳目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提高能源效率。
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1990年水平的55%,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4. 印度:印度双碳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2005年水平的三分之二,并在可行的情况下实现碳中和。
5. 日本:日本双碳目标是通过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来降低碳排放量。
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2013年水平的46%,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6. 澳大利亚:澳大利亚双碳目标旨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提高能源效率,并增加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2005年水平的26-28%,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7. 巴西:巴西双碳目标是减少森林砍伐和温室气体排放,促进可持续发展和可再生能源的利用。
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2005年水平的43%,并将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
8. 加拿大:加拿大双碳目标是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提高能源效率,并促进可再生能源的使用。
具体目标包括到203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至2005年水平的30%,并在2050年实现碳中和。
中国可持续发展新进程探索迈向碳中和之路
![中国可持续发展新进程探索迈向碳中和之路](https://img.taocdn.com/s3/m/ede228d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5.png)
2020年9月22日,习近平主席在第75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宣布“中国将提高国家自主贡献力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和措施,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
此后,习近平主席在不同场合就碳达峰、碳中和发表10余次重要讲话,不断深化战略部署。
当前碳达峰、碳中和已经被纳入我国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这充分展示了我国作为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是党中央统筹国际国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为推动国内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有力抓手,也为国际社会应对气候变化和全面有效落实《巴黎协定》注入了强大动力,更为疫情后全球实现绿色复苏和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增添了新的动能,得到了国际社会的高度赞誉。
碳中和背景下的机遇与挑战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需要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新发展理念,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衡量高质量发展成效的重要标尺,也是促进高质量发展的有效手段。
在可预见的技术经济条件下,为实现碳中和愿景,转变发展方式和低碳结构性变革是核心,降低二氧化碳及温室气体排放是根本,碳汇和负排放措施是补充。
实现中长期深度减排,不仅有助于减缓气候变化,更能带来经济、社会、环境等多重收益,而中国从碳达峰到碳中和的时间只有30年左右,这对经济结构转型、技术创新、资金投入,以及消费方式转变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碳中和目标将为我国加快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提供战略导向,全面加速绿色创新,但这一目标的实现非常具有挑战性,其带来的深刻影响也将超越我们的想象。
达到净零排放需要一种完全不同于迄今为止所采用的发展模式和思维方式,需要系统的顶层设计和科学制定长期规划,并将短中长期目标有机结合,识别关键部门、行业和地区的转型路径和优先事项,有序推进系统分类转型和投资未来竞争力,同时加强法治、行政、经济等多重制度政策和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国际国内政策的协调,为全面推进绿色低碳转型、实现具有韧性和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保障总体国家安全并引领全球气候治理体系变革,奠定坚实的基础。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推进——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心的立法检视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推进——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心的立法检视](https://img.taocdn.com/s3/m/858e67fc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77d9430.png)
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法律推进——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心的立法检视柯坚【摘要】可再生能源发展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关键领域之一,在全球气候变化的背景下,各国、各地区的可再生能源发展战略目标,经历了从能源供给安全到能源环境安全的能源安全观的演进.我国作为最大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减少和控制温室气体的巨大国内、国际压力.《可再生能源法》是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基本法律依据,它规定了我国可再生能源发展的总体目标、基本政策和法律框架,以及一些具体的政策扶持、激励措施和法律保障制度.在将该法的法律功能定位于政府主导下的可再生能源产业促进的基础上,以《可再生能源法》为中心,对我国可再生能源立法进行了分析和检视,提出了完善《可再生能源法》立法,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性法律与政策,制定和完善分类立法与政策,制定地方立法,建立可再生能源技术标准和检测、认证体系等具体的政策与法律对策和建议.【期刊名称】《政法论丛》【年(卷),期】2015(000)004【总页数】9页(P75-83)【关键词】气候变化;可再生能源;可再生能源法;立法【作者】柯坚【作者单位】武汉大学环境法研究所,湖北武汉43007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DF468伴随着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会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的变革,人类对煤炭、石油等化石燃料的产业化、规模化的开发利用,造成了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及其在大气层中的累积,并最终导致了现如今人类社会面临的以气候变暖为根本威胁的一系列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问题。
面对当今全球性的气候变化的严峻挑战,发展可再生能源不仅成为各国、各地区改善能源供给与消费结构、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而且成为国际社会减排温室气体、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的战略选择和一个关键的政策领域。
庞大的经济总量、快速的经济增幅以及对煤炭、石油等化石能源的高度依赖,使得我国在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面临着温室气体减排的巨大国际压力和严峻的国内形势。
欧盟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举措
![欧盟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举措](https://img.taocdn.com/s3/m/13db3479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04.png)
欧盟新能源汽车发展政策举措欧洲是新能源发展的起源地,也是全球低碳经济的领头羊。
欧洲经济委员会(ECE)从1970年开始先以ECEW5法规的形式对轻型汽油车排放污染物和曲轴箱污染物排放进行控制,后以ECER83和EGER15-04法规来逐步控制NOX的排放,不断进行修订与加严,从而制定了分别在1992年、1996年和2000年开始执行的欧I排放法规、欧Ⅱ排放法规与欧Ⅲ排放法规。
在欧洲,汽车排放的标准一般每四年更新一次。
在1992年实行了欧I标准,从1996年开始实行了欧Ⅱ标准,从2000年开始,实行了欧Ⅲ标准,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欧Ⅳ标准。
按计划,2009年9月实施欧V标准,2014年实施欧Ⅵ标准。
欧盟从1991年起开始调整能源政策,强调节约能源和使用可再生能源,先后于1993年和1998年出台能源计划,1995年发表了《欧盟能源政策绿皮书》。
1997年公布了《欧盟未来能源:可再生能源白皮书》,确定了欧盟在能源结构中增加可再生能源比例的行动纲领。
欧盟从2000年起开始推进力图摆脱化石燃料的能源政策,在出台的一系列能源政策中,尤为重视可再生能源及生物燃料的应用。
欧盟的车用能源发展战略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坚定不移地实施柴油化战略,.同时加强柴油混合动力技术研究,以获得更加理想的节能效果;第二,积极推进车用能源多元化,重视发展氢、天然气和生物燃料。
2001年,欧盟出台“发展可再生能源指令”,提出了到2010年将可再生能源在欧盟内部总能耗中的份额从1998年的6%提高到12%的目标。
特别是生物能源,提出2010年提升到8.5%,比1998年增加2.5倍,将生物燃料中汽车燃料使用率提高到5.75%的目标。
为了推动生物燃料等可再生燃料在交通运输领域的应用,欧盟于2003年颁发了“生物燃料促进指令”。
按照这个指令,2005年底欧盟境内生物燃油的使用应达到燃油市场的2%,2010年底达到5.75%,并且在2004年底之前,加盟国必须在各自国内法案中导入该指令并进行实施。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征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征](https://img.taocdn.com/s3/m/3cd52086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2c.png)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征可再生能源是指能够在自然界中不断循环再生的能源,具有丰富、清洁、不会耗尽等特点。
随着全球对能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正成为全球能源领域的热点和趋势。
下面将重点介绍可再生能源的发展特征。
首先,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多样性特征。
可再生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水能、生物质能等多种形式。
这些能源各具特色,相互补充,能够适应不同区域的能源需求。
例如,在阳光充足的地区,太阳能就是一种较为理想的能源选择;而在风力资源丰富的地区,则可以提倡发展风能发电。
可再生能源多样性给全球能源发展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能够增加能源供给的灵活性和可靠性。
其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的可持续性特征。
可再生能源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不会向环境中排放大量的有害物质,对环境污染的影响小,而且能够不断循环再生。
相比之下,传统的化石能源使用后会产生大量的温室气体和各种污染物,加速了环境变化和气候变暖。
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能够有效减少对环境的破坏,保护生态环境,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
再次,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的经济性特征。
传统的化石燃料价格波动较大,而且资源有限,经济效益逐渐下降。
可再生能源利用了自然界中的绿色能源,不受石油价格波动的影响,对能源市场具有稳定性和可预测性。
此外,可再生能源的发展还带动了新能源产业的崛起,促进了相关产业链的发展,创造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重视可再生能源产业,并采取积极的政策支持措施,推动可再生能源的产业化,推动经济的绿色转型。
最后,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可扩展性特征。
与化石能源相比,可再生能源具有更大的潜力。
根据国际能源署的数据显示,可再生能源到2030年有望满足全球能源需求的三分之一,到2050年可供应能源总需求的三分之二。
这表明,可再生能源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可以逐步取代传统能源,成为未来全球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综上所述,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具有多样性、可持续性、经济性和可扩展性等特征。
德国2050年能源需求100%来自可再生能源
![德国2050年能源需求100%来自可再生能源](https://img.taocdn.com/s3/m/de9202da49649b6648d74724.png)
《 阳能 光电建筑应 用财政 补 助资 金管 理暂 行 办法》 太 明 确了 补 贴 额 度 2 0元/ w , 以显 著 降 低光 伏 上 网 电 k 可
价, 使其更 具有市场竞 争力 。 多晶硅产 能 “ 剩 ” 表 面 现 象 , 过 是 实质 是受 国际 金 融危机 影响 , 需求 大 幅下 降 , 得 供 大 于求 , 显 而不 是 真
少 对 国 际 能 源 的 依 赖 , 致 减 少 进 口 开 支 。 其 次 , 可 以 它
。
根据德 国能 源 和水 利 联 邦 协 会最 新 统 计 , 国可 德
再生 能 源 的 发 电 量 2 0 年 底 已 占 德 国 电 力 消 耗 的 09
1 %, 6 远远超过 欧盟 为其成 员 国设 立 的 2 1 0 0年 可再 生 能源 占电力 消耗 1 %的 目标 。 2 20 0 9年 德 国 国 内生 产 总 值 萎 缩 5 %。 与 此 相 适 应, 电力消耗也 比 2 0 0 8年 减 少 5 %。在 其 他行 业 不 景
正 产 能 的 过 剩 。 其 离 1 %的 目标 还 很 远 。 对 产 能 过 剩 5
出现 明显 的增 速 回落 , 反对 于 原油 价 格 回升 到 高点 相
的预 期 , 促使 世 界 各 国加 大 对 光 伏产 业 的政 策 支 持 和
经济 补偿 。在 国外 光伏产 业景 气 度不 断 提升 的大 背景
21 0 0年第 1 期
张 君 : 碳 经 济 五 大板 块 的发 展 态 势 低
21 0 0年 2月
支持力度 之大是从来 没有 过 的 , 目前 正着 手合 理 调控 。
实施 严格控 制 , 利于新 能源长 期健康 发展 。 有
2050碳中和能源结构
![2050碳中和能源结构](https://img.taocdn.com/s3/m/16aca866bdd126fff705cc1755270722192e5936.png)
2050碳中和能源结构
2050年碳中和能源结构是指在2050年能够实现全球的碳中和目标,并且能源结
构实现了低碳、可再生的发展。
2050年碳中和能源结构将基于可再生能源为主导,推动各领域的能源转型和碳排放的减少,以应对气候变化和可持续发展的挑战。
具体而言,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可再生能源比重大幅度提高: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风能、水
能等)将成为主要的能源供应来源,其比重将高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如石油、天
然气、煤等)。
这意味着在2050年,全球能源消费中的大部分将来自于可再生
能源。
2. 电力系统的转型:电力是2050年能源结构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将加大对
电力系统的投资和发展,通过大规模建设和智能化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
可靠性。
电力系统将更加清洁和可再生,核能、太阳能、风能等将成为电力的主
要来源。
3. 交通方式的转变:在2050年,传统的燃油汽车将被大量替代,电动汽车将成
为主流交通工具。
公共交通的发展也将得到加强,更多的人将选择乘坐公共交通
工具,减少个人汽车的使用。
4. 建筑能源效益的提高:2050年的建筑物将更加注重能源效益,通过优化建筑设计、采用节能材料和设备等方式,减少能源消耗。
建筑物将更多地利用可再生能
源来满足能源需求,如安装太阳能发电设备、利用地源热泵等。
5. 工业生产的低碳化:在2050年,工业生产将更加注重低碳和环保,通过技术
创新和改进,减少碳排放和能源消耗。
传统的高碳工业将逐渐减少,新兴的低碳
产业也将得到促进和发展。
浅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
![浅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https://img.taocdn.com/s3/m/af766ee5b90d6c85ed3ac63e.png)
浅谈我国新能源发展现状及前景发表时间:2018-05-30T09:58:07.257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1期作者:冯文才[导读] 摘要:新能源具有清洁、污染小、可再生等众多优点,其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必须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云南省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云南省昆明市邮编657000)摘要:新能源具有清洁、污染小、可再生等众多优点,其对于我国低碳经济的发展、能源结构的改善、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我国必须加大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
文章主要先分析了现阶段国内的主要新能源发展现状,然后重点对我国新能源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新能源;发展现状;前景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人口的不断增多,社会对于能源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由于我国“缺油、少气、富煤”(石油、天然气生产增长乏力,油、气长期高比例进口,煤炭也有进口)的能源格局,依赖化石能源必将面对存量不足、价格不稳、环境污染等问题,能源危机的形势将变得越来越严峻。
虽然我国所提倡的节能减排措施对于我国能源的可持续发展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但是,我国仍旧是能源需求大国,如果想要充分满足能源的需求,还需要找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方法,因此开发和发展新能源就显得更为重要了。
开发、利用新能源是我国能源发展的必然趋势。
1我国新能源的发展现状目前,我国新能源主要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核能、地热能和潮汐能等,其主要利用方式如表1。
由表1可以得知新能源主要利用方式是发电,电力是重要的能源载体。
下面将主要介绍几种主要能源的发展现状。
表1我国新能源种类及主要利用方式1.1我国太阳能目前的发展状况太阳能的应用方式通常是通过正确的技术和方式将太阳创造出的能量转变成电能进行使用。
我国拥有比较丰富的太阳能资源,国内当前市场的太阳能电池产业发展的非常快速,一般是针对光伏发电。
全球能源发展趋势
![全球能源发展趋势](https://img.taocdn.com/s3/m/d567909e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8e.png)
全球能源发展趋势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增长,能源需求不断增加,全球能源发展面临着许多挑战和机遇。
在未来几十年内,全球能源将呈现出一些明显的趋势,这些趋势将对能源产业和全球经济产生深远的影响。
可再生能源将成为全球能源发展的主导趋势。
由于对环境保护的日益重视和对气候变化的关注,全球各国纷纷加大了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和利用力度。
太阳能、风能、水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资源丰富、环境友好、可持续发展等优势,将成为未来能源供应的重要来源。
预计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将占据全球能源消费的比重超过50%。
能源存储技术将得到快速发展。
随着可再生能源的快速增长,能源存储技术将成为解决可再生能源波动性和间歇性的重要手段。
目前,电池技术、氢能技术、蓄热技术等已经取得了重要突破,能够有效储存和利用可再生能源。
未来几十年内,能源存储技术将进一步发展,成本将大幅下降,储能效率将大大提高,为可再生能源的大规模应用提供了可靠的支持。
第三,能源互联网将逐渐形成。
能源互联网是指通过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实现能源的高效流通和智能管理。
通过能源互联网,可以实现能源的跨区域、跨国家的交流和共享,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
未来几十年内,随着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发展,能源互联网将逐渐形成,并在全球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
第四,能源转型将成为全球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追求,传统的化石能源将逐渐被替代,能源转型成为不可逆转的趋势。
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各国将加大对清洁能源的投资和支持,推动能源结构的调整和升级。
同时,能源转型也将带动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为全球经济增长提供新的动力。
第五,能源效率将得到进一步提高。
能源效率是指在单位产出或使用过程中所消耗的能源的减少程度。
通过技术进步和管理创新,能源效率可以得到大幅提高。
未来几十年内,全球各国将加大对能源效率的重视,推动能源消耗的减少和能源利用效率的提升。
通过提高能源效率,不仅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和排放,还可以减少能源供应压力,提高经济竞争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到2050年可再生能源使用将实现高比例
2014年9月15日,“电力转型国际研讨会: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情景及途径”在北京召开。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和能源基金会共同介绍了《中国2050年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情景暨途径研究》项目的初步研究成果。
研究成果显示,中国在2050年或是更早时间能够实现高比例可再生能源发展,即可再生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例超过60%、可再生能源发电量占全社会用电量比例达到80%左右,届时诸如空气能、生物能等可再生能源技术将得到更有力发展。
国家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王仲颖介绍,可再生能源代替化石能源在能源供应中占主导地位,将随着时间逐渐达成。
研究表明,煤炭消费总量将从2018年至2020年开始逐步下降。
研究认为,实践中国式能源生产和消费革命的关键是电力系统转型,电力核心产业是风电和太阳能。
从现阶段来看,太阳能成本在过去5年内下降了80%,此类清洁能源的经济成本将不再成为可持续能源发展的阻碍。
风电、太阳能的装机量也会逐年上升,并且迅速在中期呈现快速增长的趋势,最终在2050年满足80%的可再生能源供电需求。
针对可再生能源使用灵活性的问题,则可以储能、智能电网和信息产业发展的有机结合、协调发展作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