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史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风水与我国古代城市建设

摘要:通过对风水的分析,总结了风水对我国古代城市建设影响的发展历史。指出现代城市规划也应考虑风水因素。

关键词:风水,城市建设

风水是指古代中国人选择建筑地点时,对气候、地质、地貌、生态、景观等各种环境因素的综合评判,以及建筑营造中的某些技术和种种禁忌的总概括。它起源于人类早期的择地定居,形成于汉晋之际,成熟于唐宋元,至明清时日臻完善。

风水是人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对生活经验的总结,因而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蕴有相当丰富的哲学、科学、美学内涵,以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审视中国古代建筑,上起京都、宫苑、坛庙、陵寝,下至村镇、民宅、坟冢,都曾在风水观念下一气呵成,这表明了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价值和意义。

风水对于营建城市自有一套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就是在科学突飞猛进的今天,也具有相当的科学性。风水中关于宅、村、城镇基址选择的原则和格局是负阴抱阳。

风水师直接参与了古代城市的选址、营建。古代文人、官吏大多兼通风水,风水学说直接影响了他们对城市的经营。随着风水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专家开始把目光投向长期不敢正视的风水学说,认为秘密就藏在其中。吴良镛先生说:“中国城市把山水作为城市构图要素,山水与城市浑然一体,蔚为特色,形成这些特点的背景是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的哲学观,并与重视山水构图和城市选址布局的‘风水学说’等理论有关”。

风水起源于择居本能与旧石器时代人类环境偏好。风水的雏形来源于相宅与卜宅。风水的理论化形成堪舆与形法两个派别。

春秋战国时期:自然主义与神秘主义的结合,晋景公遂迁都于新田(新绛)对地理环境质量的关注,萌生了“地气”观念,《考工记》中解说橘子移到淮北变成了枳,就采用了地气不同之说。

秦汉时期:天人合一宇宙框架的创立秦汉是风水发展的重要时期,在各种活动都要在阴阳五行模式下推演比附一番的社会背景下,诞生了风水最早的两种理论形式:堪舆与形法统一的秦汉帝国,天、地、人大一统的宇宙图景,使人们充满了与天地共舞的豪情。天人合一的思想在营建活动中犹为突出。象天法地的思想充斥于秦汉的营建活动中。堪舆术对星象的勘度除了确定日辰、方位吉凶外,还为国人提供了效仿天地的范式。取法天象的秦汉都城都城是天子布政居住的地方,要向四海昭示天威,表明顺天承运,最直接的手段就是取法天象。将之构筑为理想的天邑,显示与日月同辉的政治理想。突破周法的营城礼制,取法天象,是秦汉都城最重要的特点汉长安在秦朝兴乐宫的基础上重建,配合城北的皂河流向,以众星拱卫的北斗为意象筑城。城墙效法北斗之形,南北为不规则的折线。“城南为南斗形,北为北斗形,至今人呼汉京城为斗城是也”(《三辅黄图》)。以未央宫为紫微宫,城墙西北、东南内缺,帝陵则恰分置于西北、东南。

风水的成型——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四百年间,政权更替频繁,阶级矛盾加剧,反映在营建上,特别是都城建设上,出现了复兴礼制,重新规范人伦的要求。同时,社会政治的黑暗,使佛道两教得以迅速发展,士大夫阶层寄情山水,清谈玄学的风气日上。在营建中,表现出对宗教的狂热和怡情自然理想的追求,二者有机地融合于风水环境的意境之中。风水与礼制两方面的追求,出现了礼制与自然怡情的初步交融。

在天人合一的思想下,隋唐继承了将天地法则应用于人伦礼制的传统,但却一反秦汉模拟天象的仿形布局,而将更抽象的天道数理溶入人伦礼制,成为布局的依据。隋唐将汉代明

堂等礼制建筑采用的数理象征手法扩大到整个城市布局,以表达顺天应人的政治理想。长安城的壮美也留下了风水的印迹。

东都洛阳的营建同样颇具风水特色。洛阳历史上就因“圣人(周公)卜河洛,湹涧交华嵩”(《青囊奥旨》杨筠松)而被术家奉为风水经典之作。洛阳位居“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里道均”(《史记·周本纪》),地理形势颇合风水要旨。北枕黄河为玄武,背靠氓山为镇山,前有嵩山、阙塞山为朝案,伊水、洛水为朱雀。左湹右涧水缠绕,左有成皋,右祖渑池为青龙、白虎相护,大地形为一个围护严密的盆地形势。

明清形成了一套完整的阳宅风水与阴宅风水理论,作为天子居住的都城,在选址上,着眼于龙形砂水的区域大势,在布局上,更加侧重于理气思想,即与天地合气的方位朝向,尤其是把《周易》阴阳八卦与礼制的数理协同发挥到极致。在形势、理气、象数上综合运用,表现了一种对天时、地利、人和的宏伟追求。北京城的布局是更加周全严谨的理气派杰作,它集中展现了礼制与天地易数的数理协调,同秦汉都城一样,它们都有天国理想的倾向,但北京的布局不在于象形,而在义理与象数的附会。

南京从三国起,风水就为人称道。明初定都南京时,朱元璋派刘伯温勘选宫址,定于六朝宫城的东面。“刘基卜地,定新宫于神山之阳”(《明实录》)。神山之阳即钟山南麓,这里地势平坦,北依富贵山,南环秦淮河,合于风水背山面水之局。

“要创造新的现代化山水城市,认真学习和研究古典山水城市及其传统风水理论该是必由之路”。面临现代城市的各种新问题,我们要敢于创新,并大胆促进风水学的现代化,在当代城市规划中有机地融入传统风水之精华。

《风水思想与古代山水城市营建研究》杨柳

参考文献:

[1]亢羽.易学堪舆羽建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

[2]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0.

[3]亢亮,亢羽.风水与城市[M].北京: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1.

[1]亢羽.易学堪舆羽建筑[M].北京:中国书店出版社,20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