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课件)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
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职业防护ppt课件
![手术室的职业安全与职业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d27843235fbfc77da369b17e.png)
2021精选ppt
3
二、职业安全
• 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病危害不仅是医务人员的 责任,也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我国于2002年5 月1日开始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
• 个人防护装置的使用 防护用品 是工作人员与 危险因素的最后一道屏障 可分为一般防护和特 殊防护 一般防护有医用口罩、医用帽子、医用 面罩、防护眼镜、防护服、手套、防护鞋等。特 殊防护包括防射线、防激光等专用配置
• 6、未提供安全器具。
2021精选ppt
21
如何避免发生医疗锐器伤
1.要树立标准预防理念,强化自我防护意识。
2.要正确处理医疗废物。使用后的医疗锐器应 放在锐器盒内,锐器盒要有明显的标识,放在安 全的区域。 3.禁止使用后的针头进行回帽操作。 4.进行开安瓶操作时,应使用手套或指套,如 有碎玻璃粘在手上,应及时用流动的水冲洗,禁 止用力擦拭。 5、正确、合理地使用防护用品及其器材。
工作人员的保护
2021精选ppt
17
医护人员标准防护流程
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护理操作时,有可能接触病 人的血液、体液
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手接触
可能飞溅面部
可能污染身体
侵袭性操作
戴手套
脱去手套后, 立即洗手,必 要时手消毒
戴戴戴 手口护 套罩目
镜
戴戴 戴 穿 或 手口 防 隔 围 套罩 护 离 裙
镜衣
2021精选ppt
• 防护设备 根据其设备性能和对相应的危险因素 采取多种防护设备
2021精选ppt
4
体力操作安全处理
重视使用搬运病人或重物的机械设备,在科 学技术迅速发展的今天,各种护理器材的 生产已为减轻护理工作量提供了许多优越 的条件,如翻身床、对接车等。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与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f501a6a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f7.png)
针刺伤
手术中护士操作锐器时可 能发生针刺伤,导致感染 血液传播疾病的风险增加 。
微生物气溶胶
手术中产生的微生物气溶 胶可能含有细菌、病毒等 病原体,吸入后可能导致 感染。
Part
02
职业暴露对手术室护士的影响
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感染风险
手术室护士在工作中直接接触患 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等,存 在感染乙肝、丙肝、艾滋病等血
职业倦怠
长期处于高强度和高压力 的工作环境中,护士可能 产生职业倦怠,影响工作 表现和职业发展。
Part
03
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 施
物理性危害的防护
噪音防护
定期维护和保养医疗设备,减少设备噪音;使用耳塞等个人防护 用品减少噪音对护士听力的影响。
紫外线防护
合理安排紫外线消毒时间,避免护士长时间暴露在紫外线下;使用 紫外线防护眼镜、防护面罩等个人防护用品。
化学试剂防护
合理储存化学试剂,避免泄露造成危害;使用个 人防护用品如化学防护眼镜、化学防护服等减少 化学试剂对人体的影响。
生物性危害的防护
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防护
01
加强洗手、戴手套等个人防护措施;避免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
、体液等污染物。
锐器伤的防护
02
正确使用和处理锐器,避免锐器伤的发生;一旦发生锐器伤,
医院应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和心理治 疗服务,帮助护士缓解心理压力,提 高应对能力。
Part
05
提高手术室护士的职业防护意 识
加强培训与教育
定期开展职业暴露与防护 培训,确保手术室护士掌 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培训内容应包括常见职业 暴露类型、危害程度、预 防措施及应急处理方法等 。
培训形式应多样化,如讲 座、案例分析、模拟演练 等,以提高护士的实际操 作能力。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e09be1a2afaad1f34693daef5ef7ba0d4a736dc5.png)
锐器损伤
手术中使用的刀片、针头等锐 器可能导致工作人员受伤。
化学因素
化学物质
手术室中常见的化学物质包括麻醉剂、消毒剂和化学试剂等,长时间接触可能对 手术室人员的呼吸系统、皮肤和眼睛等造成刺激和损伤。
气体排放
手术室中使用的气体排放可能对手术室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如麻醉废气和气体 排放等。长时间接触这些气体可能导致手术室人员出现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提高防范意识与自我保护能力
增强职业防护意 识
医务人员需认识到职业暴露的危害,严格遵守 操作规程,加强防护措施。
提升自我保护能 力
医务人员需提高对常见职业暴露的处理能力, 如正确使用防护用品、及时处理锐器等。
建立和完善防护制 度与措施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通过培训和教育,提高医务人员对职业防护的重视程度和防护技能水平,减少职业暴露的风 险。
电磁屏蔽
采用电磁屏蔽技术, 如导电漆、金属网 等,可以有效地隔 离电磁辐射,降低 其对手术室人员的 影响。
时间防护
限制在电磁辐射环 境中的工作时间, 合理安排工作人员 轮换,以减少辐射 暴露时间。
04
化学因素防护措 施
空气净化措施
化学因素防护措施
手术室应安装空气净化装置,定期进行空气消毒,减少空气中微生物和有害气体的含量。
手术室职业暴 露与防护ppt
汇报人:XXX
01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风险
02
防护措施的重要性和原则
03
物理因素防护措施
04
化学因素防护措施
05
生物因素防护措施
06
提高职业防护意识和技能
目 录
01
手术室职业暴露 的风险
物理因素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b3172999b8f3f90f76c66137ee06eff9aef84932.png)
如需紧急处理,应立即进行局部处理, 如冲洗、挤压等。
报告与记录
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详细记录,以 便后续追踪和管理。
紧急处理感染性病原体暴露伤口的方法
1
紧急处理原则
在手术中,如果发生感染性病原体暴露 事件,需遵循及时、有效的紧急处理原 则,以确保患者的安全和防止病原体的
进一步传播。
2
清洗和消毒
暴露于有毒有害气体
暴露于有害气体的危害
暴露于有害气体可能对手术室医 护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 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防护措施
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如使用过 滤器、通风 exhaust systems等, 以减少有害气体的暴露。
暴露于放射性物质
危害
长期暴露于放射性物质会增加手 术室医护人员患癌症的风险。
手术室职业暴 露与防护ppt
汇报人:XXX
01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危害
02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原因
03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
04
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与维护
05
应急处理措施
目 录
01
手术室职业暴露 的危害
暴露于感染性病原体
传播途径
暴露于感染性病原体主要通过血液、呼吸 道等途径传播
后果
职业暴露后可能会造成各种疾病的传播, 甚至引发严重感染
02
工作人员熟悉并遵守相关规定,
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
合理排班,减轻工作强度
预防措施
合理排班,减轻工作强度,减少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风险。
04
个人防护用品的 使用与维护
一次性手术衣和防护服的使用与更换
正确使用一次性手术衣和防 护服
医务人员在进入手术室前应穿戴好一次性手 术衣和防护服,并确保穿戴正确,无破损。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ppt课件
![手术室职业安全与防护ppt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564e1c62f60ddccdb38a01e.png)
生物性因素
据研究: 含病毒浓度高的血液和体液依次为: 血液>血液成分>伤口分泌物>精液>阴道分泌物>羊水 等。 含病毒浓度低的体液: 尿、大便、汗、泪、母乳。 黏膜(如眼、鼻腔、口腔)暴露于污染血液和体液而感染HBV比率为 0.1%;暴露于含HBV的血液和体液,感染比率为10%~33%。 接种过乙肝疫苗的没有危险性。
的位置,尽可能排除各种因素造成的污染和伤害,确保病人和自身的健 康。
机械性损伤的防护
2、安全处理针头、刀片
(1) 传递刀、缝针时放慢速度,或将手术刀放在弯盘中传递,避免直 接手-手接触。
(2)不可直接用手装卸刀片,弯曲或折断针头。用持针器夹取缝针,勿 用手中的纱布垫直接擦拭手术刀刃上的血液,用毕及时撤除所有不必要 的锐器,将电刀、钻头等锐器放入固定保护位置或锁定,以免意外触动 开关造成损伤。
主要内容
1
职业暴露的概念
2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3
职业暴露防护措施
4
小结
相关概念
职业暴露
职业暴露是指医务人员从事诊疗、护理等工作过程中意外被感染性病 原体携带者或患者的血液、体液等污染了皮肤或黏膜,或者被含有感 染性病原体的血液、体液污染的针头及其他锐器刺破皮肤有被感染的 可能。
标准预防
对所有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视为具有传染性,必须 进行隔离,不论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不完整的皮肤与黏 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也就是标准预防。
职业暴露的危险因素
➢ 机械性因素 ➢ 物理性因素 ➢ 化学性因素 ➢ 生物性因素 ➢ 心理因素 ➢ 环境因素
机械性因素
锐器伤 最常见为针刺伤,其次为刀片伤、玻璃伤。手术室护士经常与手术创口接触,
《手术室职业防护》课件
![《手术室职业防护》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79a1c9432d4b14e852458fb770bf78a65293a08.png)
手术室职业防护的法律法规
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均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要求医疗机构加强手术室 职业防护措施,保障医务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这些法律法规和规范涉及多个方面,包括医务人员的培训、防护用品的配备、手 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等。
02
手术室职业危害因素
生物危害因素
细菌和病毒
防护措施
手术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细菌和病毒 ,如破伤风杆菌、乙肝病毒、艾滋病 毒等,对医护人员的健康构成威胁。
务人员在工作时得到充分保护。
加强监督检查与评估
1 2
定期开展手术室职业防护自查
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各项防护措施得到有效 执行。
实施第三方评估
邀请专业机构对手术室职业防护工作进行评估, 发现问题并给出改进建议。
3
建立奖惩机制
对在职业防护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 表彰和奖励,对违反规定的单位和个人进行处罚 。
工作压力
手术室工作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医护人员长期处于紧张状态,易出现焦虑、抑郁等心理 问题。
人际关系
手术室医护人员之间的沟通协作要求高,人际关系复杂,处理不当会影响工作效率和团队 合作。
防护措施
加强团队协作和沟通技巧培训,提高医护人员之间的默契度和协作能力;合理安排工作时 间和休息制度,减轻工作压力;提供心理辅导和咨询,帮助医护人员缓解心理压力。
期接触可引起听力下降、失眠等症状。
02
紫外线辐射
紫外线消毒灯在使用过程中会释放出紫外线辐射,对人体皮肤和眼睛有
刺激作用。
03
防护措施
合理布局手术室设备,减少噪音产生;定期检查和维护设备,减少故障
引起的噪音;加强手术室的通风换气,减少空气中病菌的含量;合理安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d55bc4b7b9f67c1cfad6195f312b3169a551ea41.png)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05
5.环境控制
保证血站有适当的日常清洁标准和卫生处理程序, 在彻底清洁的基础上消毒献血椅、床单、设备和 环境的表面(工作台面、洗脸池、门把手)等,并保 证程序的落实。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三)加强针对预防
免疫计划 空气传播预防 接触预防 皮肤黏膜暴露后的药物预防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在两个献血者之间一定要更换手套或者消毒,手套不能代替洗手。在实 际工作过程中,受客观条件限制(大批量采血时、采血车上水源不足), 戴手套也是一个预防经手感染的有效方法。应用一次性清洁和无菌手 套为好,用过的手套应放在指定的污物袋内。当手套接触到血液时,应 及时更换手套。运输医疗废物的人必须戴厚质乳胶清洁手套
(1)洗手与卫生手消毒应遵循以下原则:①当手部有 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肥皂(皂 液)和流动水洗手。②手部没有肉眼可见污染时,可 以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代替洗手。
(2)在下列情况下,医务人员应根据上述(1)的原则选择洗手 或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①直接接触每个献血者前后。 ②每一位献血者献完血之后,下一位献血者献血之前。③ 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 无菌物品之前。
常见的职业暴露危害因素
5、其他因素
由于检验科的工作性质,工作人员每天都被各种含有潜在性威胁的标本包围,有时还要与患有不明疾病的患者接触, 虽然有一定的保护性措施,但是仍然会有一定的心理负担,尤其是身体表面有损伤或工作时受伤时,心理压力会更大, 时间长了还可能对工作产生厌烦心理。
03 Part 医疗护理
职业暴露防护原则和措施
二.预防措施
1.洗手与手消毒 接触献血者血液或者被血液污染的物品,脱手套后,要洗手或使用快速手消毒剂消毒。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 法》及《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规定的洗手指征为:接触患者前后,特别是在接触有破损皮肤、黏膜以及进行侵人性操 作前后;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及其污染物品时,不论是否戴手套,都必须洗手
手术室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护理课件
![手术室职业暴露预防与处理护理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1f7a8455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0a.png)
PART 05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预防与 处理建 议
加强法律法规宣传与教育
01
定期组织法律法规培训,确保医 护人员了解职业暴露相关的法律 法规和标准。
02
开展职业暴露案例分享和警示教 育,提高医护人员的风险意识和 自我保护意识。
提高安全防护意识与技能
定期进行安全防护知识和技能培训, 确保医护人员掌握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的方法。
建立职业暴露报告制度,鼓励医 护人员及时上报发生的职业暴露
事件。
对职业暴露事件进行调查分析, 找出原因并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
PART 03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处理流 程
现场应急处理
立即离开污染区,将患者移至安全区 域。
如果眼睛被污染,应立即用大量清水 冲洗,时间不少于15分钟。
迅速脱去被污染的衣物,用肥皂水和 流动水清洗污染部位。
后续医学观察与治疗
根据需要接受相关检测,如HIV、 HBV、HCV等。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有异常,及时 就医。
对暴露部位进行评估和处理,如有需 要,进行预防性用药或接种疫苗。
PART 04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案例分 析
案例一:针刺伤的预防与处理
总结词
针刺伤是手术室中常见的职业暴露,预防和处理措施至关重要。
对发生职业暴露的案例进行深入分析,查找原因并采取改进措施,防止类似事件 再次发生。
THANKS
感谢观看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预防措 施
强化安全意识与培训
定期开展职业安全教 育,提高医护人员的 安全意识。
开展应急演练,提高 医护人员在发生职业 暴露时的应对能力。
组织专业培训,确保 医护人员掌握正确的 防护知识和技术室工作流程, 确保医护人员遵循正确的操作 规程。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https://img.taocdn.com/s3/m/9e712aa7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069eb15.png)
2
启动紧急预案
医院应当制定详细的职业暴露后紧急处理预案,包括立 即停止工作、报告相关部门、进行风险评估、采取相应
措施等,确保医务人员的安全和健康。
定期演练与 培训
01
定期演练
定期进行手术室应急处理演练,提 高医护人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02
培训课程
组织专门的应急处理培训课程,加 强医护人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对措 施和技巧。
物理因素暴露
激光辐射
手术室中使用的激光设备可能 对医务人员的眼睛等部位造成
损伤。
X射线
长期暴露于X射线下可能增加 医务人员患癌症的风险。
高温烫伤
手术室中的高温设备或工具可 能导致医务人员被烫伤。
02
防护措施的重要 性
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保护医护人员健康是医疗行业的核心任务之一,采 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降低职业暴露的风险,维护 医护人员的健康和安全。
正确佩戴手套和护目镜,遵循相关 使用规定,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 意外感染。
手套
护目镜
正确使用
04
操作规范与注意 事项
手术室清洁与消毒
清洁规定
根据相关规定,定期清洁手术室地面、墙壁、天花板及各种设备,确保无灰尘、无污渍。
消毒规定
使用规定的消毒剂,对手术室进行全面消毒,包括空气、地面、墙壁、设备等,确保无菌环境。
注意事项
在清洁和消毒过程中,应注意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清洁剂和消毒剂,以免对工作人员和患者的 健康造成影响。同时,应遵循相关的安全规定,确保工作安全。
医疗废弃物处理
分类与处理
医疗废弃物应严格 分类,并按照规定 的程序进行焚烧、 消毒或深埋。
操作规范
处理医疗废弃物时 应遵守相关操作规 范,确保废弃物得 到妥善处理,防止 交叉感染。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课件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bef9a92d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268fd79.png)
手术室护士的职业暴露及防护措施ppt课件汇报人:目录•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与危害•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预防措施•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应对策略•总结与展望01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风险与危害手术室内的机器和设备运行会产生高分贝噪音,长期处于这种环境中,护士的听力容易受到损害。
噪音污染电磁辐射紫外线辐射手术室使用的电器设备会产生电磁辐射,长期接触可能对护士的身体造成潜在危害。
手术室使用紫外线消毒时,若未做好防护措施,容易导致皮肤和眼睛受伤。
030201物理因素手术室经常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甲醛等,长期接触可能对护士的呼吸系统和皮肤造成刺激和损伤。
化学消毒剂手术过程中使用的麻醉药物会产生废气,长期吸入可能对护士的身体健康造成负面影响。
麻醉废气化学因素手术过程中,护士直接接触患者的血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容易感染细菌和病毒,如乙肝病毒、丙肝病毒和艾滋病病毒等。
手术中,护士经常接触锐器,如针头、刀片和缝线等,容易造成意外伤害,增加感染的风险。
生物因素锐器伤细菌和病毒职业心理压力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强度大、时间长,需要高度集中注意力,容易造成身心疲劳和压力。
紧急情况手术过程中出现的紧急情况,如大出血、心脏骤停等,需要护士迅速应对,长期处于紧张状态,容易造成心理压力。
02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的防护措施手术室护士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分泌物等时,必须使用手套进行防护,以减少交叉感染的风险。
正确使用手套在手术过程中,护士需要佩戴医用外科口罩,以防止通过呼吸道传播病菌。
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在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污染物时,护士应穿隔离衣和防护鞋,以减少皮肤和鞋子的污染。
穿隔离衣和防护鞋个人防护用品的使用正确处理医疗废物医疗废物的处理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规定进行分类、收集、运输和处理,防止交叉感染。
规范操作医疗设备手术室护士需要定期接受培训,熟悉医疗设备的操作和维护方法,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意外伤害。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模板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防护PPT模板](https://img.taocdn.com/s3/m/43189375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39.png)
暴露风险评估
暴露源:手术器械、血液、体液等
暴露途径:接触、吸入、注射等
02
暴露风险等级:低、中、高
暴露后果:感染、疾病、职业病等
04
暴露后果
3
2
4
1
感染风险:手术室职业暴露可能导致医护人员感染疾病,如肝炎、艾滋病等。
职业安全:手术室职业暴露可能影响医护人员的职业安全,如手术操作失误、医疗事故等。
相关政策解读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疗机构感染管理办法》
01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02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务人员职业暴露防护指南》
03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04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05
国家卫生计生委颁布的《医院感染暴发报告与处置规范》
3
防护措施的实施
防护知识的更新与培训
2
1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危害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防护技能培训
5%
55%
30%
10%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种类和危害
手术室环境的清洁和消毒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和维护
防护技能培训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防护意识培养
手术室职业暴露的危害
防护措施的重要性
防护用品的正确使用
防护意识的培养方法
01
03
05
06
04
职业暴露应急预案
立即采取紧急措施,如佩戴防护手套、口罩等
01
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按照规定进行登记
02
及时进行伤口处理,如清洗伤口、消毒等
03
及时进行医学观察和治疗,如接种疫苗、使用抗病毒药物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麻醉废气的危害
七氟醚、异氟醚等吸入 麻醉药,其 排泄大部分以原型从肺排出,少量经手 术创面、皮肤、尿排出体外。麻醉废气 再体内蓄积后,可能产生多方面的影响, 包括心理行为改变、慢性遗传学影响以 及对生育功能的影响等
9
3、物理因素
(1)X线的危害: 随着影像增强器的改进和骨科半闭合手
术的广泛开展,手术室医护人员要经常 受到X射线的照射,对人体造成很多伤 害,如植物神经功能紊乱、造血功能低 下、晶状体浑浊、精子生成障碍甚至诱 发肿瘤
医疗纠纷
13
如何做好防护
防护基本原则
安全、有效 方便、经济、科学、灵活 标准预防 按需配备、分级防护 使用安全产品、违规必究
14
一、血液性感染的防护
• (一)病人 • 术前完善各项必要的检查与化验,包括:肝功能、乙
肝抗原抗体、丙肝、梅毒、艾滋病等,已知感染者做好细 菌或真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有特殊感染时应在手术单上注 明,以便于手术室作出合理的安排。 • (二)护士 • 1.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及相关疫苗接种 如:乙肝疫苗。通 常对乙肝表面抗原阴性者进行接种,是目前预防乙肝最有 效的措施,且对丙肝也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 2.术前应自我检查 手部皮肤有破损者原则上暂不参加手 术的洗手工作,尤其是某些感染性手术。而担当巡回护士 时应做好自我防护,如:戴手套,穿隔离衣,接触病人前 后、尤其接触及血液、体液后必须洗手。
10
(2)噪音污染
手术室平均噪声是60分贝至65分贝,但常接 近90分贝,这是8h内允许的最高水平。作为 抢救病人的重要场所,手术室集中了现代化的 监护、抢救设备及器械,噪声污染主要来源于 此,如生命监护仪、麻醉剂、吸引器、电凝器、 电钻等。外加麻醉报警声、骨科手术时骨锤敲 击声、板锯的拉动省及仪器的移动声等
1
血源性感染
2
化学因素
3
物理因素
4 社会、心理、生理等其他因素
4
1 .血 源 性 感 染
• 途径包括:意外针刺伤、刀割伤、污血 溅落眼睛或沾染皮肤等。
• 有研究表明,在血液及各种体液中 含病毒较多的分别是:血液、血液成分、 伤口感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羊水、 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
5
2、化学因素
手术室职业暴露与 职业防护
1
护理职业暴露:是指护士在从事诊疗、护理活动过程 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微生物,以及受到心里 社会等因素的影响而损伤健康或危及生命的职业暴 露。 职业暴露的途径:经皮损伤(针刺、利器损伤)、 经黏膜(眼、口、鼻)、经不完整皮肤(裂开、溃 疡、擦伤)、长时间接触(完整的皮肤与血液、体 液接触≥5分钟)。
化学消 化疗药
毒剂
物
麻醉废 气
二氧化 碳
其他:使
用电刀产 生的烟雾、 骨水泥等
原因
化学消毒剂能挥发,全麻药物能弥散,腹腔镜 术后CO2残留,均造成手术室空气污染。
6
化学性消毒剂
化学性消毒剂
甲醛
戊二醛
环氧乙烷
过氧乙酸
7
(1)化学消毒剂危害: 手术室使用的有些化学消毒剂,长期接 触对人的皮肤、神经系统、胃肠道及呼 吸道都存在一定不良影响,可导致机体 免疫力下降,如甲醛,环氧乙烷
15
• 3.术中根据具体情况作好充分的准备 • (1)穿手术衣:应具备良好的防水性能,最好选择一次性手术衣 • (2)戴手套:虽然手套不能防止针刺伤,但可以减少血液进入机体
的量,从而降低感染的危险性。手套有破损或污染时及时更换。必要 时可戴双层手套。 • (3)面罩、护目镜:避免术中可能出现血液溅到护士头面部,增加 感染的机会。 • (4)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 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 传递手术刀、剪、缝针及骨凿等锐器时应将锐器放在无菌弯盘中。
11
4、心理、生理等其他因素
(1) 生理心理因素
长期超时站立,易造成下肢静脉曲张; 长时间空腹,饮食不规律等易导致胃 及十二指肠病,偏头痛等;给病人摆 放体位和术毕搬运病人加上长期奔走 会造成腿部肌肉和关节损伤;搬运较 重器械易引起肌肉拉伤和腰肌劳损
12
超负荷的工作
病人的死亡
社会竞争
心理 因素
患者需求
2
(一)手术室职业安全的现状
• 全世界每30秒钟便有一名医护工作者被污染针头 刺伤
• 国内医务人员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职业暴露率为62.8%--98%,手术 室职业暴露率位居榜首
• 手术室人员针刺伤或利器损伤发生率为96%,患 血液传播疾病80—90%是损伤所致
• 我国2002年5月1日实施了《职业病防治法》
3
(二)手术室职业安全的危险因素
• 安装、拆卸手术刀片应使用持针器或血管钳协助,不应徒手操作,以 免刀片划伤。
• 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 禁止将使用后的一次性针头重新套上针头帽,如果必须套回一定要单
手操作或借用止血钳,一手持注射器,一手持血管钳夹针头保护套而 覆帽。 • 锐器及用后的针头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中。
16
• 4.术后 及时、正确处理缝针、刀片、针 头等锐利物品、各类敷料以及病人的引流 物、冲洗液等,减少危险物的暴露时间。 地面及物品表面的血迹应用含氯溶液擦拭 清洁。
• (三)医师 必要时术 • 中戴面罩或护目镜,避 • 免野蛮操作,保护自身, • 也要爱护护士。
17
(四)职业暴露的处理流程
• 皮肤刺伤:在伤口旁从近心端向远心端轻 轻挤压伤口,尽可能挤出损伤的血液,再 用肥皂水、大量流动水反复冲洗伤口,冲 洗后用0.5%碘伏、75%的酒精消毒伤口, 必要时进行包扎
防止二氧化碳泄露 • 重视麻醉废气的排放管理
20
三、物理因素的防护
• C臂机由专人操作,使用时注意距离和时间 防护,无法回避的人员应穿好铅衣
• 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 • 在墙壁、门内置铅板以加强隔绝 • 使用噪音小、功能好的新仪器 • 吸引器做到即用即开,各种监护仪音量大
小适宜
21
18
• 粘膜损伤:用流动水和生理盐水反复冲洗 粘膜 , 0.5%碘伏涂抹消毒
• 完整皮肤污染:立即用肥皂水冲洗,皮肤 消毒剂消毒
发生前两种暴露后要上报登记, 并做好随访
19
二、化学因素的防护
• 对于骨水泥、甲醛等有害物品,必须戴上 防护手套,操作完毕后到空气流通处深呼 吸
• 使用电刀时应及时吸尽烟雾 • 腹腔镜手术时,严格检查气腹机连接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