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机械工程师(中级)职称资格考试指导书(精编版)

合集下载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尺寸线,尺寸边界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线均用(细实线)画出.2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表示工件视图时,后视图在左视图的最( 右 )。

3 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一般是与水平方向成45 度的平行线,但在( )时,可画成与水平方向30 度或45 度的平行线。

4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变动量).5 在金属及合金中,主要是(金属键),但有时也不同程度混有其他键。

6 晶体的只要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熔点,另一个特征是()。

7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转变温度为() .8 含碳量< ()为碳钢, >()为铸铁.9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应为()。

10 高速钢片铣刀淬火后其变形应采用( )最为有效。

11 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以及焊接件中出现的魏氏组织、粗大晶粒等地热缺陷和带状组织,通过()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12 38CrMoAl钢膛杆通嘸采用()化学热处理。

13 汽车变速齿轮一般采用()化学热处理。

14 碳钠米管的强度是钢的()倍。

15 导光纤维的用途是( )。

16 可以进行切削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的硬质合金是()。

17 汽车方向盘、飞机舱内的装饰板、隔音板窗框等最后使用质坚、性韧、钢度大的工程塑料( )。

18 内燃机火花塞选用()陶瓷材料。

19 化工管道泵等要求耐腐蚀耐老化性能的零件,可选用()工程塑料.20 三大固体材料是指( )21 测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最传统、较准确的方法是( ).22 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质后的硬度,多采用()硬度计。

23 机床床身通常采用()。

24 铁碳相图中有三条恒温转变线分别表示( )。

25 钢的淬硬性高低取决于()。

26 淬火油槽的温度一般控制在( )以下。

27 铍青铜可采用()强化.28 为避免和减少钢件热处理时的氧化、脱氧最好采用()。

29 高速钢直柄麻花钻采用( )化学热处理,耐用度最高。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1. 简介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是为了评估机械工程师的专业能力和知识水平而设立的考试。

通过参加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考生可以证明他们在机械工程领域具备合格的能力和知识,以便在实际工作中更好地应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

2. 考试内容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主要涵盖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2.1 机械基础知识该部分考察考生对机械工程基础原理的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力学、热力学、流体力学等。

2.2 机械工程实践该部分考察考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的能力,包括但不限于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加工等。

2.3 专业知识该部分考察考生对机械工程领域专业知识的掌握程度,包括但不限于机械制图、机械工艺、材料科学等。

3. 考试准备3.1 学习教材首先,考生需要选择符合考试要求的教材进行学习。

一般来说,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教材会涵盖上述提到的考试内容,并提供相关的案例和练习题用于巩固知识。

3.2 制定学习计划考生在学习前应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将整个学习过程分解为小目标,并设定每天或每周的学习任务。

制定学习计划不仅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管理学习时间,还可以增强学习的积极性和效果。

3.3 高效学习方法考生可以采用一些高效的学习方法来提高学习效果。

比如,将要学习的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制作概念图或思维导图;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节奏,合理安排学习和休息时间;积极参加机械工程领域的讲座或研讨会,与其他机械工程师进行交流等。

4. 考试技巧4.1 阅读题目在考试过程中,考生要仔细阅读每道题目,理解题目所要求的知识点和解题思路。

可以进行标记或划线,以便在答题时更加准确地理解和作答。

4.2 解答思路对于一道题目,考生可以先理清思路,将问题分析透彻,明确解题的关键点和步骤。

可以使用图表、公式等辅助工具,将解题过程清晰地展示出来。

4.3 时间管理考生应合理安排答题时间,将时间分配给每道题目。

如果某题目无法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可以先跳过,待其他题目作答完毕后再回过头来解答。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3)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3)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一、考试概述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是一项国家级专业资格考试,旨在评估考生在机械工程领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组织,考试内容包括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设计与制造、工程实践等方面。

通过考试获得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是从事机械工程相关职业的重要准入条件。

二、考试内容与考试方式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包括笔试和面试两个环节。

笔试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理论知识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题型多样,包括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计算题、综合题等。

面试部分主要考察考生的实际工程应用能力,通过让考生解答实际案例或进行项目设计来评判考生的专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考试内容涵盖以下方面:•机械工程基础理论:包括力学、材料力学、流体力学、热力学等基础科学知识;•设计与制造:包括机械设计原理、机械制造工艺、机械加工等相关知识;•工程实践:包括机械工程项目管理、质量控制、安全规范等实际工程应用知识。

三、备考指导1. 制定备考计划合理的备考计划是备考的重要基础。

考生可以根据自身的时间安排和学习进度,制定每天、每周的备考任务和学习计划。

备考计划应包括每个知识点的学习时间和复习时间,并合理安排模拟测试和真实考试的时间。

2. 学习材料选择备考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需要充分的学习材料。

考生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教材、参考书和辅导资料。

重点学习机械工程的基础理论和实践应用,掌握相关的计算方法和解题技巧。

此外,还可以搜索一些过往考试真题和模拟题,用以辅助备考。

3. 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考试大纲和学习材料,制定每天的学习计划。

学习计划可以按照知识点和学习内容进行划分,合理安排学习时间。

在学习的过程中,要做好笔记整理和重点梳理,以便于回顾复习。

4. 学习方法与技巧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要求较高,因此考生在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学习方法和技巧。

可以通过做题、讨论、实践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

同时,注意整理学习笔记,将学习的内容系统化,以便于回顾和巩固。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前言机械制造是一个国家发展现代科技和国民经济的经济基础,是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和实现技术创新的主体,也是科学技术的基本载体。

机械工程师则是推动机械制造技术发展与提高的原动力。

我国加入wto以后,相关制度正逐步与国际接轨,机械工程师资格的同行认证,(即由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主持认证工作),正是我国与国际接轨的内容之一。

因此,全国按照统一要求对机械工程师的技术资格进行考评认证,不仅是为了促进我国机械制造技术的发展与提高,同时也对提升我国机械工程师在国际上的地位与作用有重大意义。

本〈指导书〉是根据中国机械工程学会《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大纲》(试行)的要求编写的(见附录一、附录二)其目的在于为准备参加机械工程师资格认证考试的申报者,提供一份既简要又较系统的复习指导材料,以指导和帮助他们重点复习和进一步掌握在大专院校曾经学过的技术知识和多年的技术实践经验;正确理解和使用大纲;正确把握考试内容;正确进行考前训练,为认证考试做好准备。

另一方面则是向他们扼要介绍一些作为一名合格的现代机械工程师所应了解的相关知识,包括与技术、经济方面有关的法律、法规等。

本《指导书》根据大纲要求参照国内外相关资料,内容共分八个部分。

第一部分和第三部分由北京第二机床厂原总工程师陈耀昌教授级高工和杜志强高工编写;第二部分由北内集团总公司李泉华教授级高工编写;第四部分由《现代制造工程》(原《机械工程师》)杂志社原主编汪士治教授级高工、华德液压公司张载高工、北京理工大学车大辛副教授、李泉华教授级高工级和王仁康教授级高工编写;第五部分由清华大学朱耀祥教授、清华企业集团刘旭高工、机械工程师进修学院刘兴家高工、李先正教授级高工和任虹律师编写;第七部分由北京理工大学张建民教授编写;第六部分和第八部分由原北京机床研究所副总工程师谭汝谋教授级高工编写。

全书由谭汝谋任主编,刘兴家任副主编,王仁康任主审。

目录第一部分工程制图和公差1.0基本要求和考核知识点1.1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1.1.1图框1.1.2图线1.1.3比例1.1.4标超栏1.1.5视图表示方法1.1.6图面的布且1.1.7剖面符号与画法1.2零、部件(系统)图样的规定画法1.2.1机械系统零、部件图样的规定画法1.2.2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1.3原理图1.3.1机械系统原理图的画法1.3.2液压系统原理图画法1.3.3气动系统原理图画法1.4示意图1.5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1.5.1尺寸标注1.5.2公差与配合标注1.5.3形位公差标注1.6表面质量描述和标注1.6.1表面粗糙度的评定参数 1.6.2表面质量的标注符号及代号1.6.3表面质量的标注的说明1.7尺寸链思考题习题一第二部分工程材料2.0基本要求2.1金属材料2.1.0考核知识点2.1.1材料特征2.1.2晶体结构2.1.3铁碳合金图2.1.4试验方法2.1.5材料分类朋2.2其他工程材料2.2.0考核知识点2.2.1工程塑料2.2.2特种陶瓷2.2.3光学纤维2.2.4纳米材料思考题2.3热处理2.3.0考核知识点2.3.1热处理工艺2.3.2热处理设备2.3.3典型零件热处理应用实例思考题习题二第三部分产品设计3.0基本要求3.1新产品设计开发程序3.1.0考核知识点3.1.1可行性分析3.1.2概念设计3.1.3技术设计3.1.4设计评价与决策思考题3.2机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3.2.0考核知识点3.2.1机械设计基本技术要素3.2.2结构工艺性设计3.2.3可可靠性3.2.4摩擦、摩损、润滑3.2.5机械振动与噪声3.2.6安全性3.2.7化、通用化思考题3.3机械零件、部件设计3.3.0考核知识点3.3.1机械传动及其零、部件3.3.2联接、紧固件3.3.3操作调节与控制件3.3.4箱体、机架件的设计特点准则和一般要求思考题3.4气动、液压传动系统3.4.0考核知识点3.4.1常用气动、液压元件3.4.2气、液传动原理及系统设计3.4.3常见故障诊断与维护3.4.4密封设计思考题3.5电气传动基础3.5.0考核知识点3.5.1电动机和发电机3.5.2电气调速3.5.3电气制动3.5.4电动机的选用思考题3.6设计方法与运用3.6.0考核知识点3.6.1计算机辅助设计3.6.2实用设计方法3.6.3现代设计方法思考题习题三第四部分机械制造工艺4.0基本要求4.1工艺过程设计4.1.0考核知识点4.1.1工艺过程的基本板念4.1.2工艺规程设计的依据、程序和主要问题4.1.3产品结构工艺性审查4.1.4定位基准选择4.1.5工艺线路的设计4.1.6加工余置的确定4.1.7工艺尺寸计算4.1.8工艺方案的技术经济分析4.1.9典型另件工艺设计思考题4.2工艺装备的设计与制造4.2.0考核知识点4.2.1工艺装备的类型4.2.2工艺装备选择的依据4.2.3工艺装备的选择与设计的原则4.2.4工艺选择的依据4.2.5工艺装备设计程序4.2.6工艺装备设计(或选择)的经济技术评介指标4.2.7工艺装备的验证思考题4.3车间平面设计4.3.0考核知识点4.3.1车间生产设备布置的原则4.3.2产品种类与生产量分析4.3.3车间设备的布置方式思考题4.4切(磨)削加工4.4.0考核知识点4.4.1切(磨)削加工基本知识4.4.2车削4.4.3铣削4.4.4磨削(砂轮磨削)4.4.5影响切削加工质量的因素和改进措施4.4.6切削用量的选择4.4.7切削用工、夹具思考题4.5特种加工4.5.0考核知识点⒋⒌1特种加工方法分类和特点4.5.2电火花加工4.5.3电火花加工4.5.4电火花线切割加工4.5.5超声加工思考题4.6铸造⒋⒍0考核知识点4.6.1铸造及其特点4.6.2砂型铸造4.6.3金属型铸造4.6.4压铸4.6.5熔模铸造⒋⒍6铸造工艺装备思考题⒋7压力加工|⒋7.0考核知识点⒋⒎1压力加工及其分类⒋72锻造⒋73冲压⒋7.3影响锻压加工质量的因素和提高质量的措施⒋⒎5压力加工用的工艺装备思考题4.8焊接4.8.0考核知识点4.8.1焊接方法与特点4.8.2电弧焊4.8.3氩弧焊4.8.4气焊4.8.5焊接工艺装备4.9表面处理4.9.0考核知识点4.9.1表面处理的特点与分类4.9.2涂装技术4.9.3热喷涂技术4.9.4电镀思考题⒋10装配⒋10.0考核知识点4.10.1基本知识4.10.2装配尺寸链与装配方法4.10.3装配方法类型及其选择4.10.4典型部件的装配思考题习题四第五部分管理/经济5.0基本要求5.1安全/环保5.1.0考核知识点5.1.1设备维护保障(保养)与安全性5.1.2常见劳动安全与卫生防范5.1.3环境保护思考题5.2与职业相关道德、法律知识5.2.0考核知识5.2.1公民基本道德规范5.2.2公民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5.2.3机械工程师的职业道德规范5.2.4财务及税收制度5.2.5知识产权法5.2.6现代企业制度相关法律5.2.7wto规则和政府产业政策5.3工程经济5.3.0考核知识点⒌3.1经济学基本概念5.3.2成本分析5.3.3价值工程思考题5.4管理5.4.0考核知识点5.4.1管理的基本职能5.4.2现代企业制度5.4.3生产率分析与提高5.4.4物流基础5.4.5现场管理思考题5.5管理创新5.5.0考核知识点5.5.1制造模式的变化和先进制造模式5.5.2mrp /mrpii/erp5.5.3精益生产5.5.4项目管理5.5.5灵捷制造思考题习题五第六部分质量管理/质量控制6.0基本要求和考核知识点⒍1质量管理/质量保证6.1.1质量/产品质量6.1.2质量管理和全面质量6.1.3iso9000族与质量体系6.1.4质量认证⒍2过程质量控制6.2.1质量控制概念6.2.2过程质量控制的基本工具6.2.3统计过程控制工具6.2.4相关分析⒍3计量与检测6.3.1产品制造中的计量与检测6.3.2几何量测量6.3.3机械测量6.3.4其他物理测量思考题习题六第七部分计算机应用7.0基本要求和考核知识点7.1计算应用的基本知识7.1.1微机的构成及种类7.1.2常用微机的结构性能特点7.1.3微机软硬件的选用原则7.2计算机仿真7.2.1仿真的基本概念7.2.2计算机仿真的发展和意义7.2.3计算机仿真的一般过程7.2.4仿真在cad/capp/cam系统中的应用7.3计算机数字控材制(cnc)7.3.lcnc控制程序编制基础7.3.2cnc程序编制方法7.3.3直线插补与圆插补7.4cad/capp/cam/cae7.4.lcad/capp/cam的基本概念7.4.2cad/capp/cam的基本功能和工作流程7.4.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7.4.4计算机辅助工艺规程设计(capp)7.4.5计算机辅助制造(cam)第二篇: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修正版)7.4.6cad/capp/cam的应用状况7.4.7计算机辅助工程(computeraidedengineering-cae)|思考题习题七第八部分机械制造自动化8.0基本要求和考核知识点8.1机械制造自动化发展及其技术内容分类8.2加工作业自动化(设备自动化)8.2.1刚性自动化加工设备8.2.2柔性自动化加工设备8.3物流自动化8.3.1物流概念和功能8.3.2物流自动化设备分类8.4信息自动化8.4.1信息涵义与信息流/信息系统8.4.2信息源8.4.3信息采集/输入8.4.4信息处理8.4.5信息传输与交换8.4.6信息存储8.5管理自动化8.5.1管理含义及其自动化基础8.5.2mrp-h8.6常见的机械制造柔性自动化系统8.6.1dnc(直接数控系统)8.6.2fmc{柔性加工单元}8.6.3ftl(柔性生产线)8.6.4fms(柔性制造系统)8.6.5cims{计算机集成树造系统}思考题习题八附录一《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草案)附录二《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大纲》(草案)使用说明附录三各部分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考试,合格后可以获得机械工程师资格证书,从而在机械行业中具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力和竞争力。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考试指导书的章节提纲,供参考:
第1章:考试简介
- 考试概述
- 考试目标
- 考试科目和内容
第2章:机械工程基础知识
- 机械工程原理
- 工程图学
- 机械设计
- 制造工艺及工程材料
- 机械加工工艺与机械设备
第3章:机械设计与制造
- 机构学基础
- 机械元件拆装与安装
- 机械传动与控制
- 机械力学与刚体静力学
- 机械工程热学与流体传动
第4章:机械制造与自动化
- 机械制造工艺及检验技术
- 机械制造工艺与装配工艺
- 计算机辅助制造与数字化制造
- 自动化技术与控制系统
第5章:力学与热力学
- 刚体力学与杆系静力学
- 动力学及其应用
- 车辆工程与航天器力学
- 特殊相对论和量子力学的应用
第6章:工程力学与工程设计
- 材料力学与零件强度
- 建筑力学与结构设计
- 机械制造与加工工艺
- 机械设计与创新
第7章:机械工程的管理与市场
- 机械工程管理与运营
- 机械产品市场与销售策略
- 机械工程师的职业道德与法律规范
- 机械工程行业的发展与趋势
本指导书提供了广泛的考试知识梳理和复习指导,根据考试科目的要求来进行有目标的复习。

重点需要考生对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设计、制造、力学、热力学、工程力学、工程设计、工程管理和市场等进行深入学习和理解。

同时,建议考生结合真题进行练习,以增加熟悉度和应试能力。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是一项专业性较强的考试,考察考生在机械工程相关领域的知识和能力。

以下是对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一些建议和指导:1. 学好基础知识: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考察的内容包括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基础、机械自动化等方面的知识。

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牢固掌握机械工程的基础知识,包括相关理论、公式和常用计算方法等。

2. 熟悉考试大纲:考生要详细了解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大纲和考试内容。

大纲通常包括考试科目、考试形式、考试分值和考试时间等内容。

熟悉大纲可以帮助考生了解哪些知识点需要重点准备,从而有针对性地备考。

3. 考前复习:考前一定要进行系统的复习。

可以制定一个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每天的学习时间和任务。

复习时可以结合习题集、参考书、教材和历年真题进行复习,强化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掌握。

4. 做真题:做真题是备考的重要环节。

通过做真题可以了解考试的难度和题型,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并加强针对性的复习。

同时还可以提高解题速度和应试能力,熟悉考试规律。

5. 关注最新动态:机械工程领域的知识在不断更新和发展,所以考生要关注最新的研究进展和技术发展动态。

可以通过阅读相关专业书籍、学术期刊、行业报告等途径来获取最新的资讯,以便在考试中能够更全面地回答问题。

6. 注意考试技巧:在考试中,除了对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还要注意考试的技巧。

例如,要仔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合理分配时间,合理选择解题顺序;注意答题的条理性和逻辑性,确保答案清晰明了。

最后,备考要有始有终,要坚持每天的学习和复习,保持良好的心态和信心,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能够顺利通过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

2018年《机械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2018年《机械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

《机械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1 前言根据原北京市人事局《北京市人事局关于工程技术等系列中、初级职称试行专业技术资格制度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26号)及《关于北京市中、初级专业技术资格考试、评审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京人发[2005]34号)文件的要求,从2005年起,我市工程技术系列中级专业技术资格试行考评结合的评价方式。

为了做好考试工作,我们编写了本大纲。

本大纲既是申报人参加考试的复习备考依据,也是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命题的依据。

在考试知识体系及知识点的知晓程度上,本大纲从对机械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应具备的学识和技能要求出发,在基本要求中提出了“掌握”、“熟悉”和“了解”共3个层次的要求,这3个层次的具体涵义为:掌握系指在理解准确、透彻的基础上,能熟练自如地运用并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熟悉系指能说明其要点,并解决实际问题;了解系指概略知道其原理及应用范畴。

在考试内容的安排上,本大纲从对机械专业中级专业技术资格人员的工作需要和综合素质要求出发,主要考核申报人的专业基础知识、专业理论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命题内容在本大纲所规定的范围内。

考试将采取笔试、闭卷的方式。

《机械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考试大纲编写组二○一八年一月2 基本要求2.1掌握机械制图标准和各类型图样的绘制。

掌握公差与配合、表面粗糙度的标准选用和标注方法。

掌握尺寸链的基本知识与应用。

2.2掌握常用金属材料的性能及其选用。

熟悉常用金属材料的热处理原理、方法及其选用。

了解常用工程塑料、特种陶瓷、光纤和纳米材料种类及其应用。

了解常用金属材料的晶体结构、铁碳合金相图和试验方法。

2.3掌握机械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机械零件与部件的设计。

熟悉机械设计的程序和基本技术要求。

熟悉计算机辅助零件与部件设计。

了解常用的实用设计方法和现代设计方法。

了解电气调速与电气制动。

2.4掌握工艺过程设计的基本知识与技能,熟悉典型零件工艺过程的设计,熟悉生产现场出现的一般工艺技术问题和分析解决的方法。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尺寸线,尺寸边界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线均用(细实线)画出。

2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表示工件视图时,后视图在左视图的最(右).3 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一般是与水平方向成45 度的平行线,但在()时,可画成与水平方向30 度或45 度的平行线。

4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变动量).5 在金属及合金中,主要是( 金属键),但有时也不同程度混有其他键。

6 晶体的只要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熔点,另一个特征是( )。

7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转变温度为()。

8 含碳量〈()为碳钢,〉( )为铸铁。

9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应为( )。

10 高速钢片铣刀淬火后其变形应采用()最为有效.11 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以及焊接件中出现的魏氏组织、粗大晶粒等地热缺陷和带状组织,通过( )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12 38CrMoAl钢膛杆通嘸采用( )化学热处理。

13 汽车变速齿轮一般采用()化学热处理。

14 碳钠米管的强度是钢的()倍。

15 导光纤维的用途是().16 可以进行切削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的硬质合金是( )。

17 汽车方向盘、飞机舱内的装饰板、隔音板窗框等最后使用质坚、性韧、钢度大的工程塑料().18 内燃机火花塞选用()陶瓷材料.19 化工管道泵等要求耐腐蚀耐老化性能的零件,可选用( )工程塑料。

20 三大固体材料是指( )21 测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最传统、较准确的方法是()。

22 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质后的硬度,多采用( )硬度计。

23 机床床身通常采用().24 铁碳相图中有三条恒温转变线分别表示( )。

25 钢的淬硬性高低取决于( ).26 淬火油槽的温度一般控制在()以下。

27 铍青铜可采用( )强化。

28 为避免和减少钢件热处理时的氧化、脱氧最好采用()。

29 高速钢直柄麻花钻采用( )化学热处理,耐用度最高。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职称资格考试指导书精编版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职称资格考试指导书精编版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职称资格考试指导书》第一部分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工程图就是设计工程师用以表达机械结构设计意图的语言与工具。

它由制图标准规范与一些符号、画法规则组成。

1、1 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图框,即图纸的规格尺寸,由图纸就是否需要装订与图纸幅面的5927小确定。

优先采用的图纸幅面就是:A0,A1,A2,A3,A4,A5、粗线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与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选择b的推荐系列为0、25、0、35、0、5、0、7、1、1、4、2mm。

新标准规定,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瞧图的方向,即图样中标注尺寸、符号及说明均以标题栏的文字方向为准。

第一视角与第三视角视图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视图的配置关系不同。

一张工程图中,一般都包含3个基本内容:标题栏、基本视图、技术要求。

1) 零件图中,如剖面线为金属材料,剖面线画成45°平行线,而且在各视图中应方向一致、间隔相等。

在装配图中,相邻两金属零件的剖面线方向相反或方向相同但间隔不同;还要注意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仍相同。

2) 零件图中可用涂色代替剖面线,但标准中规定涂色仅能用于零件图而不可用于装配图。

3) 对于狭小面积的剖面,当在图中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可以用涂黑代替剖面线。

1、2 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能认识、绘制机械、液压、气动系统的原理图,并能运用原理图进行方案设计与分析。

1、5 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基孔制配合就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选择改变轴的公差带获得所需配合(状态)的一种装配制度。

基轴制配合就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选择改变孔的公差带获得所需配合(状态)的另一种装配制度。

根据GB/T 1800、2-1998规定,标准公差采用国际标准公差代号IT表示。

标准公差等级分为01, 0, 1, 2, 3,…,18共20级,分别标记为IT01,…,IT18、标准推荐,基孔制的间隙配合、轴的基本偏差用a,b,c,d,e,f,g,h;过渡配合用js,k,m,n;过盈配合用p,r,s,t,u,v, x,y,z。

机械类中级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机械类中级基础理论考试大纲

本钢集团公司工程系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机械类中级专业基础理论考试大纲1.适用范围本大纲适用于申报工程系列机械类各专业从事科研设计、安装、检修、运行维护以及专业设备管理岗位工程师任职资格的基础理论考试。

机械类各专业包括: 矿山机械、冶金机械、液压传动与控制、起重运输与工程机械、汽车运用与修理、机械制造、焊接工艺及设备、铸造、锻造。

2.考试内容2.1 机械制图掌握投影原理、零件常用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剖面、局部放大、简化画法)及零件表面交线的画法。

熟悉国家现行标准。

掌握常用零件画法(齿轮、蜗轮、蜗杆、滚动轴承、弹簧等)。

掌握联接件画法(螺纹、螺纹联接件、键、销、焊接等)。

掌握零件图及装配图的画法和有关知识。

了解计算机绘图知识。

2.2 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掌握公差配合的国家标准, 掌握公差配合的选择与应用。

熟悉互换性基本原理, 熟悉公差配合与技术测量的基本知识。

熟悉形位公差的公差带及符号, 掌握形位公差的种类和国标规定的标注方法。

掌握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熟悉表面粗糙度国家标准的构成, 掌握表面粗糙度的选择与应用。

熟悉螺纹公差, 了解键公差, 了解齿轮公差标准及应用。

了解机械加工测量工具种类、用途及使用方法。

2.3 机械原理熟悉四连杆机构的基本形式, 了解平面连杆机构的静力分析。

掌握机械效率和自锁。

掌握机械平衡的目的和方法。

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

掌握渐开线直齿圆柱齿轮的基本参数和尺寸计算。

掌握斜齿圆柱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尺寸计算, 熟悉蜗轮蜗杆传动机构、圆锥齿轮传动机构的基本知识和几何尺寸计算。

掌握定轴轮系的传动比计算, 熟悉周转轮系的分类及传动比计算。

了解移动副、螺旋副、转动副中的摩擦。

熟悉标准齿轮的局限性和变位齿轮, 了解变位齿轮传动的几何尺寸计算。

熟悉齿轮传动的类型, 了解齿轮传动的润滑。

2.4 机械零件掌握螺纹及螺纹联接的类型。

掌握齿轮传动的失效形式及设计准则。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 年机械工程师 ( 中级) 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尺寸线,尺寸边界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线均用(细实线)画出。

2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表示工件视图时,后视图在左视图的最(3 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一般是与水平方向成 45 度的平行线,但在( )时, 可画成与水平方向 30 度或 45 度的平行线。

4 尺寸公差是指( 尺寸允许变动量)。

5 在金属及合金中,主要是( 金属键 ),但有时也不同程度混有其他键。

6 晶体的只要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熔点,另一个特征是(7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转变温度为( ) 。

8 含碳量〈 ( )为碳钢, 〉( )为铸铁。

10 高速钢片铣刀淬火后其变形应采用( )最为有效。

11 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以及焊接件中出现的魏氏组织、粗大晶粒等地热缺陷和带状组 织, 通过( )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

12 38CrMoAl 钢膛杆通嘸采用( )化学热处理。

13 汽车变速齿轮一般采用( )化学热处理。

14 碳钠米管的强度是钢的( )倍。

15 导光纤维的用途是( )。

16 可以进行切削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的硬质合金是( 17 汽车方向盘、飞机舱内的装饰板、隔音板窗框等最后使用质坚、性韧、钢度大的工程塑料 )。

18 内燃机火花塞选用( )陶瓷材料。

19 化工管道泵等要求耐腐蚀耐老化性能的零件,可选用( )工程塑料。

20 三大固体材料是指( ) 22 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 质后 的硬度,多采用( )硬度计。

右 )。

)。

9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应为()。

)。

21 测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最传统、较准确的方法是 )。

精选文库23机床床身通常采用()。

25钢的淬硬性高低取决于()。

31机床导轨表面硬化最后采用()热处理。

32灰铸铁拉延模必须进行()强韧化处理,才能显著提高模具寿命。

33球墨铸铁制作拉延模时,经正火、回火后,还需进行( )化学热处理。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尺寸线,尺寸边界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线均用(细实线)画出。

2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表示工件视图时,后视图在左视图的最(右)。

3 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一般是与水平方向成45 度的平行线,但在()时,可画成与水平方向30 度或45 度的平行线。

4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变动量)。

5 在金属及合金中,主要是(金属键),但有时也不同程度混有其他键。

6 晶体的只要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熔点,另一个特征是()。

7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转变温度为()。

8 含碳量〈()为碳钢,〉()为铸铁。

9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应为()。

10 高速钢片铣刀淬火后其变形应采用()最为有效。

11 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以及焊接件中出现的魏氏组织、粗大晶粒等地热缺陷和带状组织,通过()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

12 38CrMoAl钢膛杆通嘸采用()化学热处理。

13 汽车变速齿轮一般采用()化学热处理。

14 碳钠米管的强度是钢的()倍。

15 导光纤维的用途是()。

16 可以进行切削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的硬质合金是()。

17 汽车方向盘、飞机舱内的装饰板、隔音板窗框等最后使用质坚、性韧、钢度大的工程塑料()。

18 内燃机火花塞选用()陶瓷材料。

19 化工管道泵等要求耐腐蚀耐老化性能的零件,可选用()工程塑料。

20 三大固体材料是指()21 测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最传统、较准确的方法是()。

22 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质后的硬度,多采用()硬度计。

23 机床床身通常采用()。

24 铁碳相图中有三条恒温转变线分别表示()。

25 钢的淬硬性高低取决于()。

26 淬火油槽的温度一般控制在()以下。

27 铍青铜可采用()强化。

28 为避免和减少钢件热处理时的氧化、脱氧最好采用()。

29 高速钢直柄麻花钻采用()化学热处理,耐用度最高。

30 65Mn 钢弹簧类零件常用的强韧化的方法是()。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尺寸线,尺寸边界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线均用(细实线)画出。

2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表示工件视图时,后视图在左视图的最(右)。

3 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一般是与水平方向成45 度的平行线,但在()时,可画成与水平方向30 度或45 度的平行线.4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变动量)。

5 在金属及合金中,主要是(金属键 ),但有时也不同程度混有其他键。

6 晶体的只要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熔点,另一个特征是( ).7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转变温度为()。

8 含碳量〈()为碳钢,〉()为铸铁。

9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应为()。

10 高速钢片铣刀淬火后其变形应采用( )最为有效。

11 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以及焊接件中出现的魏氏组织、粗大晶粒等地热缺陷和带状组织,通过( )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

12 38CrMoAl钢膛杆通嘸采用()化学热处理。

13 汽车变速齿轮一般采用()化学热处理。

14 碳钠米管的强度是钢的()倍。

15 导光纤维的用途是()。

16 可以进行切削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的硬质合金是()。

17 汽车方向盘、飞机舱内的装饰板、隔音板窗框等最后使用质坚、性韧、钢度大的工程塑料( )。

18 内燃机火花塞选用( )陶瓷材料。

19 化工管道泵等要求耐腐蚀耐老化性能的零件,可选用()工程塑料.20 三大固体材料是指()21 测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最传统、较准确的方法是()。

22 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质后的硬度,多采用( )硬度计。

23 机床床身通常采用( )。

24 铁碳相图中有三条恒温转变线分别表示()。

25 钢的淬硬性高低取决于()。

26 淬火油槽的温度一般控制在()以下.27 铍青铜可采用( )强化。

28 为避免和减少钢件热处理时的氧化、脱氧最好采用( )。

29 高速钢直柄麻花钻采用()化学热处理,耐用度最高。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6)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 (6)

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指导书1. 简介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是一个评估机械工程师技术能力和知识水平的重要考试。

通过参加该考试,机械工程师能够证明自己在机械工程领域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以便能够在工程项目中担任相关职位。

本指导书将为准备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考生提供一些重要的准备和复习建议,以帮助他们取得良好的考试成绩。

2. 考试科目和内容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通常包含以下科目:1.机械基础知识:机械工程的基本原理、材料力学、热力学等方面的知识。

2.机械设计:机械元件设计、机械系统设计、机械加工工艺等方面的知识。

3.机械制造:材料加工工艺、机械加工设备、工艺规程等方面的知识。

4.机械自动化与控制:机械控制原理、传感器技术、自动化系统设计等方面的知识。

5.机械工程项目管理:工程项目管理知识、项目预算控制、质量管理等方面的知识。

3. 准备考试的建议以下是准备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一些建议:3.1 制定合理的学习计划考试内容繁杂,制定一个合理的学习计划对于准备考试非常重要。

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分配学习时间,将不同科目的学习内容合理地安排在不同的阶段。

将学习计划写下来,以提醒自己坚持学习。

3.2 多做真题在复习期间,多做一些历年真题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做真题,可以熟悉考试的形式和题型,了解考试的难点和重点。

同时,做真题还能够帮助考生巩固和应用所学知识。

3.3 做好笔记在学习过程中,做好笔记是非常重要的。

将学习过程中的要点、公式、技巧等写下来,以便复习和回顾。

通过整理笔记,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点。

3.4 参加培训班如果时间充裕且条件允许,可以考虑参加机械工程师资格考试的培训班。

培训班可以提供系统的教学内容和专业的辅导,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考试知识。

3.5 注意休息和调节合理安排休息和调节时间对于准备考试非常重要。

过度疲劳和紧张可能对考试的发挥产生不利影响。

因此,考生需要保持良好的作息习惯,定期进行适量的锻炼和放松。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汇编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资格考试模拟试题及答案1 尺寸线,尺寸边界线,螺纹牙底线及齿轮线均用(细实线)画出。

2 采用第一视角投影法表示工件视图时,后视图在左视图的最( 右)。

3 金属材料的剖面线一般是与水平方向成45 度的平行线,但在()时,可画成与水平方向30 度或45 度的平行线。

4 尺寸公差是指(尺寸允许变动量)。

5 在金属及合金中,主要是( 金属键),但有时也不同程度混有其他键。

6 晶体的只要特征是具有一定的熔点,另一个特征是( )。

7 铁碳合金相图中,共析转变温度为( ) 。

8 含碳量〈()为碳钢,〉( )为铸铁.9 碳钢调质处理后获得的组织应为( )。

10 高速钢片铣刀淬火后其变形应采用( )最为有效。

11 中碳结构钢铸件、锻、轧件以及焊接件中出现的魏氏组织、粗大晶粒等地热缺陷和带状组织,通过( )处理可以消除这些缺陷。

12 38CrMoAl钢膛杆通嘸采用( )化学热处理。

13 汽车变速齿轮一般采用( )化学热处理。

14 碳钠米管的强度是钢的( )倍.15 导光纤维的用途是( ).16 可以进行切削加工、锻造、焊接、热处理的硬质合金是()。

17 汽车方向盘、飞机舱内的装饰板、隔音板窗框等最后使用质坚、性韧、钢度大的工程塑料( )。

18 内燃机火花塞选用()陶瓷材料。

19 化工管道泵等要求耐腐蚀耐老化性能的零件,可选用()工程塑料。

20 三大固体材料是指()21 测定金属材料化学成分最传统、较准确的方法是( )。

22 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质后的硬度,多采用( )硬度计。

23 机床床身通常采用( )。

24 铁碳相图中有三条恒温转变线分别表示( )。

25 钢的淬硬性高低取决于( )。

26 淬火油槽的温度一般控制在()以下。

27 铍青铜可采用( )强化.28 为避免和减少钢件热处理时的氧化、脱氧最好采用( )。

29 高速钢直柄麻花钻采用()化学热处理,耐用度最高。

年机械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指导书版

年机械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指导书版

《2018年机械专业基础与实务(中级)指导书(精编版)》第一部分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工程图是设计工程师用以表达机械结构设计意图的语言和工具。

它由制图标准规范和一些符号、画法规则组成。

1.1 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图框,即图纸的规格尺寸,由图纸是否需要装订和图纸幅面的5927小确定。

优先采用的图纸幅面是:A0,A1,A2,A3,A4,A5.粗线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选择b的推荐系列为0.25、0.35、0.5、0.7、1、1.4、2mm。

新标准规定,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的方向,即图样中标注尺寸、符号及说明均以标题栏的文字方向为准。

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视图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视图的配置关系不同。

一张工程图中,一般都包含3个基本内容:标题栏、基本视图、技术要求。

1)零件图中,如剖面线为金属材料,剖面线画成45°平行线,而且在各视图中应方向一致、间隔相等。

在装配图中,相邻两金属零件的剖面线方向相反或方向相同但间隔不同;还要注意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仍相同。

2)零件图中可用涂色代替剖面线,但标准中规定涂色仅能用于零件图而不可用于装配图。

3)对于狭小面积的剖面,当在图中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可以用涂黑代替剖面线。

1.2 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能认识、绘制机械、液压、气动系统的原理图,并能运用原理图进行方案设计和分析。

1.5 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基孔制配合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选择改变轴的公差带获得所需配合(状态)的一种装配制度。

基轴制配合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选择改变孔的公差带获得所需配合(状态)的另一种装配制度。

根据GB/T 1800.2-1998规定,标准公差采用国际标准公差代号IT表示。

标准公差等级分为01, 0, 1, 2, 3,…,18共20级,分别标记为IT01,…,IT18.标准推荐,基孔制的间隙配合、轴的基本偏差用a,b,c,d,e,f,g,h;过渡配合用js,k,m,n;过盈配合用p,r,s,t,u,v, x,y,z。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年机械工程师(中级)职称资格考试指导书》第一部分工程制图与公差配合·工程图是设计工程师用以表达机械结构设计意图的语言和工具。

它由制图标准规范和一些符号、画法规则组成。

1.1 工程制图的一般规定图框,即图纸的规格尺寸,由图纸是否需要装订和图纸幅面的5927小确定。

优先采用的图纸幅面是:A0,A1,A2,A3,A4,A5.粗线宽度b应按图的大小和复杂程度,在0.5~2mm之间选择b的推荐系列为0.25、0.35、0.5、0.7、1、1.4、2mm。

新标准规定,标题栏中的文字方向为看图的方向,即图样中标注尺寸、符号及说明均以标题栏的文字方向为准。

第一视角和第三视角视图两种画法的主要区别在于视图的配置关系不同。

一张工程图中,一般都包含3个基本内容:标题栏、基本视图、技术要求。

1)零件图中,如剖面线为金属材料,剖面线画成45°平行线,而且在各视图中应方向一致、间隔相等。

在装配图中,相邻两金属零件的剖面线方向相反或方向相同但间隔不同;还要注意在各视图中同一零件的剖面线方向仍相同。

2)零件图中可用涂色代替剖面线,但标准中规定涂色仅能用于零件图而不可用于装配图。

3)对于狭小面积的剖面,当在图中的宽度小于或等于2mm时,可以用涂黑代替剖面线。

1.2 机械、液压、气动系统图的示意画法能认识、绘制机械、液压、气动系统的原理图,并能运用原理图进行方案设计和分析。

1.5 尺寸、公差、配合与形位公差标注基孔制配合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孔的公差带,选择改变轴的公差带获得所需配合(状态)的一种装配制度。

基轴制配合是基本偏差为一定的轴的公差带,选择改变孔的公差带获得所需配合(状态)的另一种装配制度。

根据GB/T 1800.2-1998规定,标准公差采用国际标准公差代号IT表示。

标准公差等级分为01,0,1, 2, 3,…,18共20级,分别标记为IT01,…,IT18.标准推荐,基孔制的间隙配合、轴的基本偏差用a,b,c,d,e,f,g,h;过渡配合用js,k,m,n;过盈配合用p,r,s,t,u,v, x,y,z。

零件单一实际要素(指构成零件几何特征实际存在的点、线、面)形状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形状公差。

关联实际要素(指对其他要素有功能关系的实际要素)的位置对基准所允许的变动全量称为位置公差。

形状和位置公差简称为形位公差。

表而粗糙度指已加工表面波距在lmm以下的微观几何形状误差。

表面粗糙度由加工过程中的残留面积、塑性变形、积屑瘤、鳞刺以及工艺系统的高频振动等原因造成。

同一表面粗糙度值Ry>Rz>Ra,且Ry值约为Ra值的8倍。

一般表面粗糙度标注优先采用Ra值。

尺寸链是在零件加工或机器装配过程中,由相互联接的尺寸形成的封闭尺寸组。

按尺链的形成和应用场合,尺寸链可分为工艺尺寸链和装配尺寸链。

在零件加工过程中,由同零件有关工序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称为工艺尺寸链。

在机器设计和装配过程中由有关零设计尺寸所形成的尺寸链,称为装配尺寸链。

按尺寸链各环的几何特征和所处空间位置,尺寸链可分为直线尺寸链、角度尺寸链、面尺寸链和空间尺寸链。

第二部分工程材料2.1金属材料金属材料的主要性能包括工艺性能和使用性能。

工艺性能是指金属材料使用某种工艺方法进行加工的难易程度。

使用性能是指金属材料在正常工作条件下所表现出来的力学性能、物理性能和化学性能。

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外力作用下表现出来的性能。

其主要指标有硬度、强度、塑性、韧性、耐磨性和缺口敏感性等。

材料的力学性能主要取决于材料的组分和晶体结构。

硬度是指材料表面抵抗比它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硬度是材料的重要力学性能指标。

一般材料的硬度越高,其耐磨性越好。

材料的强度越高,塑性变形抗力越大,硬度值也越高。

硬度和其他力学性能之间存在一定关系。

金属材料的布氏硬度HBS与抗拉强度σb在一定硬度范围内存在线性关系,即σb=KHBS,钢铁材料和铝合金K值约为3.3~3.5,铜及铜合盆约为4.8~5.3。

根据洛式硬度换算σb=-801.24+50.08×HRC。

对于刀具、冷成型模具和粘着磨损或磨粒磨损失效的零件,其磨损抗力和材料的硬度成正比,硬度是决定耐磨性的主要性能指标。

对于承受接触疲劳载荷的零件如齿轮、滚动轴承等,在一定硬度范围内提高硬度对减轻麻点剥落是有效的。

用硬度作为控制材料性能的指标时,必须对热处理工艺作出明确的规定,设计零件时在图样上除注明材料外,还必须注明热处理技术条件和热处理后达到的硬度(硬度应有一定范围,一般波动为5个HRC)。

生产中常用的硬度测试方法有布氏(HB)硬度测试法、洛氏(HR)硬度试验方法和维氏(HV)硬度试验方法三种(HS-肖氏硬度)。

(一)布氏硬度试验法布氏硬度试验法是用一直径为D的淬火钢球或硬质合金球作为压头,在载荷P(kgf或N)的作用下压入被测试金属表面,保持一定时间t后卸载,测量金属表面形成的压痕直径d,以压痕的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平均压力作为被测金属的布氏硬度值。

布氏硬度指标有HBS和HBW,前者所用压头为淬火钢球,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低于450的金属材料,如退火钢、正火钢、调质钢及铸铁、有色金属等;后者压头为硬质合金,适用于布氏硬度值为450~650的金属材料,如淬火钢等。

布氏硬度试验特别适用于测定灰铸铁、轴承合金等具有粗大晶粒或组成相的金属材料的硬度及钢件退火、正火和调质后的硬度。

试验数据稳定,重复性强。

检测布氏硬度时,检测面应是光滑的,表面粗糙度一般为Ra<0.8μm,试样厚度至少应为压痕直径的10倍。

试验时,压痕中心应距试样边缘≥4d,当材料硬度<35HBS时应为6d。

相邻两个压痕之间的间隔必须大于压痕直径的3倍以上。

布氏硬度测试法,因压痕较大,故不宜测试成品件或薄片金属的硬度。

(二)洛氏硬度试验法洛式硬度是以测量压痕深度来表示材料的硬度值。

洛氏硬度试验法是用一锥顶角为120°的金刚石圆锥体或直径为(1.558mm(1/16英寸)的淬火钢球为压头,以一定的载荷压入被测试金属材料表面,根据压痕深度可直接在洛氏硬度计的指示盘上读出硬度值。

常用的洛氏硬度指标有HRA、HRB和HRC三种。

洛氏硬度测试,操作迅速、简便,且压痕小不损伤工件表面,故适于成品检验,热处理质量检验。

缺点是压痕小,代表性差,所测硬度值重复性差,分散度较大。

常用于检查淬火后的硬度。

(二)维氏硬度试验法维氏硬度试验的压头是两对面夹角α为136°的金刚石四棱锥体。

压头在试验力F的作用下,将试样表面压出一个四方锥形的压痕,经一定保持时间后,卸除试验力,测量出压痕对角线平均长度d,用以计算压痕的表面积A 。

l)金属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试验力范围为49.03~980.7N,共分六级,主要用于测定较大工件和较深表面层的硬度。

2)金属小负荷维氏硬度试验方法。

试验力范围为1.961~49.03N,共分七级,主要用于测定较薄工件和具有较浅硬化层零件的表面硬度,也可测表面硬化零件的表层硬度梯度或硬化层深度。

3)金属显微硬度试验方法。

试验力范围为18.07×10-3~1.961N,共分五级,主要用于测量微小件,极薄件以及具有极薄的表面层的硬度以及合金中组成相的硬度。

维氏硬度不仅试验力可任意选取,而且压痕测量精度高,硬度值准确。

缺点是硬度值需通过测量压痕对角线长度后进行计算或查表,效率较低。

其他还有努氏硬度(HK)试验,它是一种显微硬度的试验方法,对表面淬硬层或镀层,渗层等薄层区域的硬度测定以及截面上的硬度分布的测定较为方便;肖氏硬度(HS)试验也是一种动载荷试验法(也称回跳硬度),较为方便,可在现场测量大型工件的硬度,其缺点是硬度测量精度较低;里氏硬度(HL)试验法,是一种新型的反弹式硬度测量方法,便于携带,常用于测量大型铸锻件、永久组装部件等、精度较高,可自动转换成洛式硬度、布氏硬度、里氏硬度或肖氏硬度,并可直接打印出测量结果,被测表面的粗糙度应达到Ra=2μm,表面清洁,不得有油污,被测零件的重量≥100g,厚度>5mm,硬化层深度>0.8mm。

习题1. 材料的基本力学性能主要包括哪此内容?答:力学性能主要指标有硬度、强度、塑性、韧性等。

硬度:制造业中,通常采用压入法测量材料的硬度,按试验方法不同,分有布氏硬度(HB)、洛式硬度(HR)、维氏硬度(HV),表达材料表面抵抗外物压入的能力。

布氏硬度(HB)是用一定载荷将淬火钢球压入试样表面,保持规定时间后卸载,测得表面压痕的面积后,计算出单位面积承受的压力,为布氏硬度值(HB),单位是kgf/mm2,通常不标注;布氏硬度(HB)测试法一般用于HB<450。

洛氏硬度(HR)以压痕深浅表示材料的硬度。

洛式硬度有三种标尺,分别记为HRA、HRB和HRC,采用不同的压头和载荷。

生产中按测试材料不同,进行选择,有色金属和正火钢,选用HRB,淬火钢选用HRC;硬质合金、表面处理的高硬层选用HRA进行测量。

维氏硬度(HV)根据单位压痕表面积承受的压力定义硬度值,压头为锥角136度金钢石角锥体,载荷根据测试进行选择,适用对象普遍。

肖氏硬度(HS)是回跳式硬度,定义为一定重量的具有金钢石圆头和钢球的标准冲头从一定高度落下,得到的回跳高度与下落高度的比值,适用于大型工件的表面硬度测量。

强度:常用的强度指标为屈服强度σs,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定义为材料开始产生塑性变形的应力,其大小表达材料抵抗塑性变形的能力,大多数金属材料在拉伸时没有明显的屈服现象,因此将试样产生0.2%塑性变形时的应力值,作为屈服强度指标,称为条件屈服强度,用σ0.2表示。

抗拉强度σb是材料产生最大均匀变形的应力。

σb对设计塑性低的材料如铸铁、冷拔高碳钢丝和脆性材料,如白口铸铁、陶瓷等制作的零件具有直接意义。

设计时以抗拉强度确定许用应力,即[σ]=σb/K(K为安全系数)。

塑性:通过拉伸试验确定塑性指标,包括伸长率(δ)和断面收缩率(Ψ),分别定义为断裂后试样的长度相对伸长和截面积的相对收缩,单位是%。

它们是材料产生塑性变形重新分布而减小应力集中的能力的度量。

δ和Ψ值愈大则塑性愈好,金属材料具有一定的塑性是进行塑性加工的必要条件。

塑性还可以提高零件工作的可靠性,防止零件突然断裂。

韧性:冲击韧度指标αk或A k表示在有缺口时材料在冲击载荷下断裂时塑性变形的能力及所吸收的功,反映了应力集中和复杂应力状态下材料的塑性,而且对温度很敏感,单位为kgf·m/cm2。

δ和ψ数值大小只能表示在单向拉伸应力状态下的塑性,不能表示复杂应力状态下的塑性,即不能反映应力集中、工作温度、零件尺寸对零件断裂强度的影响,因此不能可靠地避免零件脆断。

标准件厂在螺栓或螺钉成品检验时都必须随机抽样对螺栓或螺钉实物进行偏斜拉伸试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