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资格中学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考试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重要考点——德育内容
一、德育的含义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的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
德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即教育者在特定的时间、空间内对青少年学生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所施加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的影响。
新时期学生的德育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不仅仅指道德品质的教育。
其中政治教育是方向,思想教育是基础,道德教育是核心,法制教育是保障。
二、德育的内容(一)爱国主义教育与国际主义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是使学生养成热爱祖国的观点和情感,保卫祖国和维护祖国尊严的坚强意志。
国际主义教育是教育学生坚持和维护同全世界无产阶级、被压迫的民族、被压迫的人民,以及一切爱好和平、主持正义的组织和人士的团结,积极支持和援助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压迫人民的革命斗争。
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是紧密相关的。
这是中国公民高尚的道德品质,是学校德育内容之一。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
这种感情把个人和祖国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是维护民族独立、生存和发展必不可少的高尚品德。
但是一切剥削阶级所提倡的爱国主义存在很大的历史的和阶级的局限性,都是为巩固剥削阶级的统治服务的。
而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则是一种新型的爱国主义,它摆脱了剥削阶级的局限性,是站在人民的立场上,用历史唯物主义来观察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处理个人与祖国的关系;它与劳动人民反对剥削压迫,争取解放的斗争相联系,以尊重各民族人民的权利,反对民族偏见为基础。
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是社会主义的爱国主义,主要表现在热爱伟大的中华人民共和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制度,积极为巩固人民民主专政和反对一切颠覆人民政权的阴谋及外国的侵略而斗争;热爱祖国的人民、疆土、资源、文化、语言和民族优良的历史传统;具有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鄙视崇洋媚外的自卑心理。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途径
教师资格证考试之德育的过程、原则和方法途径—、德育的概念广义的德育泛指所有有目的、有计划地对社会成员在政治、思想与道德等方面施加影响的活动,包括社会德育、社区德育、学校德育和家庭德育等方面。
狭义的德育则指学校德育。
学校德育是指教育者依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思想品德形成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和道德转化为学生个体的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教育。
简而言之,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思想品德的过程。
二、德育的功能德育作为一种相对独立的社会实践活动,对个体的发展、整个教育活动的实施和社会的进步都具有重要功能。
(一)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基本功能德育的个体性功能可以描述为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发生影响的三个方面, 其中享用性功能是德育个体性功能的最高境界。
其基本功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制约个体社会化和个性化的方向。
(2)满足个体自我完善的需要。
(3 )激发和调节个体的智能发展。
(4 )促进个体的心理健康。
(二)德育的社会性功能德育的社会性功能指的是学校德育能够在何种程度上对社会产生何种性质的作用, 主要包括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及生态环境等产生作用的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生态功能等。
(三)德育的教育性功能德育主要解决的是受教育者的发展方向问题,直接反映着时代的特点和社会的要求, 社会常常通过干预德育和强化德育来控制学校教育,通过规定德育的性质、内容来决定和保证整个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
德育的教育性功能有两大含义:一是指德育的“教育”或价值属性;二是指德育作为教育子系统对平行系统的作用。
三、德育的内容(-)德育内容的概念德育内容是指实施德育工作的具体材料和主体设计,是形成受教育者品德的社会思想政治准则和道德规范的总和。
它关系到用什么道德规范、政治观、人生观、世界观来教育学生的重大问题。
我国德育的内容应该是现实性和理想性的高度统一。
(二)选择德育内容的依据(1 )德育目标——直接决定德育内容。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卷4
中学教师资格认定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辨析题)-试卷4(总分:70.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辨析题(总题数:35,分数:70.00)1.德育原则也叫德育规律,是教育者对青少年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德育原则和德育规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原则则带有主观色彩,是人们根据一定的需要制定或提出的。
正确的原则必然反映了客观规律的要求,但不等同于客观规律。
)解析:2.教学中的“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规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正确。
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是指从出生到成人,个体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
因此,教育者一定要注意个体发展的顺序性,无论是知识、技能的提高还是思想品德的发展,都应由浅人深、由简到繁、由易到难、由少到多、由具体到抽象,循序渐进地进行,不能“拔苗助长”“陵节而施”。
)解析:3.情感陶冶法包括人格感化、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环境陶冶和艺术陶冶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正确答案:(正确答案:错误。
情感陶冶法是教育者自觉创设良好的教育情境,使受教育者在道德和思想情操方面受到潜移默化的感染、熏陶的方法。
陶冶包括人格感化、环境陶冶、艺术陶冶等,座右铭、自我实践体验属于品德修养指导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原则
中学德育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它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它反映了德育过程的规律性,是对德育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一、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要求:1、要有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引导、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的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要求:1、充分发挥教师集体的作用,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2、要统一学校、家庭和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争取家长和社会的配合,逐步形成以学校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德育网络。
3、处理好衔接工作,保持德育工作的经常性、制度化、连续性、系统性。
五、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贯彻要求:1、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2、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3、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常考的八大德育原则你知道几个
常考的八大德育原则你知道几个?德育原则是小学教师资格考试《教育教学知识与能力》科目的必考知识点。
出题角度很多,单项选择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都有可能出题。
分值较大的是材料分析题。
单选题,主要考查对每一个原则的理解和运用,题干给出一个描述性的短事例,问这个事例体现了什么样的德育原则。
简答题有两种出题可能,第一种是问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有哪些?第二种是问某一德育原则的具体贯彻要求是什么?材料分析题主要是给几段较长的材料,问某位老师在德育过程中运用了或违背哪些德育原则?或者给你什么样的启示(即贯彻要求)?我国中小学常用的德育原则共8个。
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
下面就每一条原则理解的精髓进行点拨,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帮助。
01导向性原则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由于学生正处在品德形成的阶段,可塑性强,这就要求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这条原则主要强调帮助学生树立远大的人生理想,正确的政治方向。
02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这条原则主要强调不要说教,应从提高学生的认识入手,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错误,然后改过。
0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尊重信任学生,又要对学生提出严格的要求,把严和爱有机结合起来。
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要尽量多的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这条原则强调,严格要求学生是对的,但有一个前提,必须尊重学生。
没有尊重的严格要求是不正确的。
04知行统一原则既要重视思想道德的理论教育,又要重视组织学生参加实践锻炼,把提高认识和行为养成结合起来,使学生做到言行一致、表里如一。
【教师资格证】【教育教学】德育简答题汇总
1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的知、情、意、行的培养及提高的过程。
(2)德育过程是促进学生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过程。
(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
(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
2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1)德育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提高学生品德素养。
(2)德育任务的内容包括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3品德的结构(1)道德认知。
(2)道德情感。
(3)道德意志。
(4)道德行为。
4我国中学德育应该坚持哪些基本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我国中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1)导向性原则。
(2)疏导原则。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5)因材施教原则。
5德育的疏导原则及基本要求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6贯穿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7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和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五节-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
教师资格证-中学教育知识与能力-第七章-中学德育-第五节-德育原则与德育方法[单选题]1.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江南博哥)要求不包括()。
A.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B.加强教学的实践性环节C.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D.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采取有效措施,使有才能的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基本要求。
[单选题]2.班主任于老师通过委托任务和组织班级活动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方法属于()。
A.榜样示范法B.品德评价法C.实际练习法D.情感陶冶法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实际练习法是指教育者组织学生参加各种实际活动,在行为实践中使学生接受磨练和考验,以培养其优秀思想品德的方法。
[单选题]4.老师采取画小红花.插小红旗等方式鼓励学生的德育方法是()。
A.品德评价法B.榜样示范法C.陶冶教育法D.实际锻炼法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品德评价法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要求和标准,对学生的思想品德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评价,促使其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督促其不断进步的一种方法。
它包括奖励.惩罚.评比和操行评定等方式。
题干中的方法属于品德评价法。
[单选题]5.进行德育要注意依靠学生集体.通过集体进行教育,以便充分发挥学生集体在教育中的巨大作用,这样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原则B.疏导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集体教育原则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集体教育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组织和教育学生热爱集体,并依靠集体的力量去教育每个学生。
[单选题]6.“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让学校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石都发挥教育影响”。
这体现的德育方法是()。
A.说服法B.榜样法C.锻炼法D.陶冶法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环境和自身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感染,使其在耳濡目染中受到感化的德育方法。
[单选题]7.教师运用英雄人物的形象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这种方法属于()。
德育(教师资格考试)
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概念、意义、目标和内容德育的概念一般来说,德育是教育者依据特定社会要求和德育规律,对受教育者实施有目的、有计划的影响,培养他们特定的政治思想意识和道德品质的活动,相对于体育、智育而言,它是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道德教育的总称,而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或政治教育的代名词。
德育的意义1、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2、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的保证3、德育是实现教育目的的条件和保证德育的目标的概念德育目标是通过德育活动在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上所要达到的总体规格要求,亦即德育活动所要达到的预期目的或结果的质量标准。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它不仅决定了德育的内容、形式和方法,而且制约着德育工作的基本过程德育目标的依据:时代与社会的发展需要;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受教育者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
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总要求:有系统、有层次、有针对性地进行有中国特设的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法制教育,使广大中小学生掌握基本的现代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知识、培养他们积极的政治、法律和道德责任感、荣誉感,使他们具有良好的政治、思想、法律和道德品质与行为习惯,为最终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奠定牢固的基础。
初中阶段德育目标的要求1、思想政治方面的基本要求热爱祖国、热爱家乡,关心家乡建设,有民族自豪感、自尊心。
懂得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主要内容,了解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常识。
初步具有惜时守信、重视质量、讲求效益、优质服务等与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相适应的思想观念,知法、守法。
立志为实现四化、振兴中华而学习,正确对待升学和就业,初步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
相信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陈陋习俗。
2、道德行为方面的基本要求尊重、关心他人,爱护、帮组他人。
热爱班级和学校集体,爱护集体荣誉。
积极参加劳动,初步养成劳动习惯和生活自理能力,养成自觉遵守社会公德的良好品质。
教师资格考试德育的原则答题模板及练习
德育随堂练习20202020教师资格证“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尊重与严格要求原则B.导向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疏导原则【解析】答案D。
题干中,循循然善诱人,循循然:有次序地。
诱:劝导,引导。
意思是指善于引导别人进行学习。
孔子在教学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进行诱导启发,对应选择D选项。
.在德育过程中,既要对学生晓之以理,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认识,又要对学生导之以行,培养他们良好的行为习惯,这体现了德育原则的( )A.导向性原则B.疏导原则C.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D.知行统一原则【解析】答案D。
题干中关键词,“认识”“行为”,强调思想品德认识和行为习惯,“既……又”关联词,同时关注学生的认识和行为。
所以选择知行统一原则D 选项曹老师教学《圆的周长》时,讲述了我国古代数学家祖冲之在计算圆周率上的卓越贡献。
同学们感到很自豪。
曹老师遵循的教学原则是( )。
A.启发性原则B.巩固性原则C.因材施教原则D.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解析】答案D。
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原则是指既要把现代先进科学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传授给学生,同时要结合知识、技能中内在的德育因素,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教育第斯多惠说:“坏老师奉送真理,好老师教导真理”体现了( )教学原则。
A.直观性教学原则B.启发性教学原则C.循序渐进教学原则D.巩固性教学原则【解析】答案B。
更强调“教人发现真理”,对于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
题干描述符合,教师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导独立,启发性教学原则的内涵。
可以将此题题干与“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归为一类,加以累积答题模板答题模板:原理+原理解释+材料分析•一、导向性原则。
教育者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时候要根据客观的现实情况,要有明确的目的性。
(或者自己阐述:或者把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作为阐述也可以)材料中的老师•二、疏导性原则。
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德育
第七章 中学德育第一节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第二节道德发展理论第三节德育工作第四节中学德育过程第五节中学德育的原则途径与方法第六节新时期德育发展的新主题品德概述1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2促进中学生形成良好品德的方法3第一节 中学生品德心理与发展一、品德概述(一)品德的实质品德(道德品质),是社会道德在个人身上的体现,是个体依据一定社会道德行为规范行动时表现出来的的某些稳固的特征。
(二)品德与道德的关系(1)品德与道德的联系:直接根源不同,但最终根源是相同的(2)品德与道德的区别:道德—社会现象;品德—个体现象01道德认识(核心)03道德意志02道德情感04道德行为(重要标志)义务感、责任感和羞耻感A. 直觉的道德情感B. 形象的道德情感C. 伦理的道德情感(四)品德形成的一般过程A.依从:从众和服从B.认同:实质上是对榜样的模仿,出发点是试图与榜样一致C.内化: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思想观融为一体(三)品德的心理结构(特征)【2017下】在小组讨论中,关于什么是道德培养的关键,同学们有下列四种不同的看法。
其中正确的是( )。
A. 形成良好的道德意志B. 形成良好的道德环境C. 形成良好的道德情感D. 形成良好的道德习惯1.家庭教养方式2.社会风气3.同伴群体1.认知失调2.态度定势3.道德认知外部条件内部条件二、影响品德发展的因素梳理总结皮亚杰道德发展阶段论1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2第二节 道德发展理论服从外部规则、重行为结果【2017上】小星判断道德问题时,不仅能依据规则,而且能出于同情和关心作出判断。
根据皮亚杰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小星的道德认知发展处于( )。
A. 自我中心阶段B. 权威阶段C. 可逆阶段D. 公正阶段【2019下】张丽在进行道德判断时,能够超越某种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
根据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论,其道德发展处于哪一阶段?( )A. 社会契约B. 相对功利C. 遵守法规D. 普遍伦理梳理总结德育的含义1德育的基本内容2第三节 德育工作德育过程的概念1德育过程的构成要素2德育过程与品德形成过程的关系3第四节 中学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矛盾4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5品德形成过程德育过程主体单边双边影响受多种因素影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结果与社会要求可能一致,可能不一致与社会要求一致四、德育过程的矛盾德育过程的基本矛盾是社会通过教师向学生提出的道德要求与学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间的矛盾。
最新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
中学教师资格证教育学考点:德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一、我国小学德育的重要原则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我国小学德育的主要原则有:(一)导向性原则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第二,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第三,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二)疏导原则颜回说:“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札,欲罢不能。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第二,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第三,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三)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第二,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第三,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坚定不移地贯彻到底,督促学生切实做到。
(四)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
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第二,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第三,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做好衔接工作,使对学生的教育前后连贯一致。
(五)因材施教原则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第一,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第二.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
第三,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二、德育的途径基本途径是恩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
(一)思想品德课与其他学科教学(二)课外活动与枝外活动(三)劳动(四)少先队活动(五)班主任工作三、德育的方法我国小学德育方法主要有:(一)说服法运用说服法要注意以下几点要求:第一,明确目的性。
教师资格证教学原则、方法和德育原则、方法(核心考点)
六、教学原则教学原则是根据教育教学目的、反映教学规律而制定的指导教学工作的基本准则。
(一)直观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指根据教学活动的需要,让学生直接感知学习对象。
这一原则是针对教学中词、概念、原理等理论知识与其所代表的事物之间相互脱离的矛盾而提出的。
其意义在于克服学生在学习和理解过程中的困难,通过提供给学生直接经验或利用学生已有经验,帮助他们掌握原本生疏难解的理论知识。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直观教学可以分为三大种类:实物直观、模象直观和言语直观三大类。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一般在学生对教学内容比较生疏时,在理解遇到困难时才需要教师运用直观。
(3)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二)启发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教师在教学工作中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充分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引导他们独立思考,积极探索,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掌握科学知识和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的教学方法。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加强学习的目的性教育,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教师的讲授应抓重点、难点、关键。
(3)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积极思维。
(4)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法。
(三)循序渐进教学原则(系统性原则)1.基本涵义指教学活动应当持续、连贯、系统地进行。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活动的顺序、学科课程的体系、科学理论的体系、学生发展规律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按照学生的认识顺序,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地进行教学。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适当的调整速度、增删内容。
(四)巩固性教学原则1.基本涵义指在教学中要不断地安排和进行专门的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知识牢固地掌握和保存。
这一原则是为了处理好教学中获取新知识和保持旧知识之间的矛盾而提出的。
2.贯彻此原则的要求(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教师首先应当保证学生学会学懂,才有可能获得巩固的良好效果。
教师资格证 中学德育
2、高中阶段品德发展趋向成熟:高中阶段的品 德发展进入了以自律为主要形式、应用道德信念来 调节道德行为的成熟时期,表现在能自觉地应用一 定的道德观点、信念来调节行为,并初步形成人生 观和世界观。 从总体来看,初中生的伦理道德已开始形成, 但具有两极分化的特点。高中生的伦理道德的发展 具有成熟性,可以比较自觉地运用一定的道德观念 、原则、信念来调节白己的行为,教育者应以中学 生态度与品德发展的基本特征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 点,在德育的内容、形式、评价标准等方面都应该 遵循发展规律,重视发展过程中的关键期,采取合 理的教育措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3、同伴群体:归属于某一个团体是个体的 一种基本需要。因此,正式的班集体、非正式
的小团体等对学生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他们
试图使自己的言行态度与同伴群体保持一致, 以得到同伴群体的接纳和认可。可以说,学生 的态度与道德行为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们所归 属的同伴群体的行为准则和风气的影响。
(二)内部因素
常用的方法有说服、榜样示范、群体约定、价值辨 析、奖励与惩罚等。 (一)有效的说服:主要通过向学生提供信息作为 论据,或者支持学生原来的态度和品德,或者反对学 生原来的态度和品德。 1、有效地利用正反论据:对于理解能力有限的低 年级学生,只提供正面论据,以免使学生产生困惑, 感到无所适从。对于理解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可 以呈现正反两个方面的论据,使学生产生客观、公正 的感觉。当学生没有相反的观点时,只呈现正面观点 ,以免转移学生的注意,误导学生怀疑正面观点;当 学生原本就有反面观点时,应该呈现正反两个方面的
4、品德结构更为完善:中学生品德结构的组 织形式逐渐完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与道德行 为三者相互协调,形成一个较为完善的动态结构 ,使他们不仅按照自己的道德准则去行动,而且 也逐渐成为稳定的个性心理结构的一部分。
教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则
教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则教师资格证是教育⾏业从业教师的许可证,由国务院教育⾏政部门统⼀印制,在校专科、本科都能报考。
这次⼩编给⼤家整理了教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则,供⼤家阅读参考。
⽬录教师资格证中学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1、坚定正确的政治⽅向。
2、德育⽬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教育。
(4) 尊重学⽣与严格要求学⽣相结合原则基本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
2、要求教育者对学⽣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3、要求教育者对学⽣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
(5)教育的⼀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基本要求1、要统⼀学校内部各⽅⾯的教育⼒量。
2、要统⼀社会各⽅⾯的教育影响。
3、对学⽣进⾏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
(6) 因材施教原则原则的基本要求1、深⼊了解学⽣的个性特点和内⼼世界。
2、根据学⽣个⼈特点有的放⽮地进⾏教育,努⼒做到“⼀把钥匙开⼀把锁”。
3、根据学⽣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教育。
教师资格证的报考条件申报要求:1、普通话⽔平应当达到国家语⾔⽂字⼯作委员会颁布的《普通话⽔平测试等级标准》⼆级⼄等及以上标准。
2、各级各类学校⾮师范专业毕业⽣申请教师资格应按省教育厅部署补修教育学、⼼理学课程,并由省教育厅统⼀组织考试合格。
(申请者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员免于教育学、⼼理学考试)3、各级各类学校⾮师范专业毕业⽣申请教师资格应参加教师资格认定机构组织的说课(说课分为:⾯试、试讲)。
(申请学历为师范专业毕业⼈员如能提供3个⽉或以上的教学证明,可免于⾯试、试讲)4、具有良好的⾝体素质和⼼理素质,⽆传染性疾病,⽆精神病史,按《申请认定教师资格⼈员体检标准及办法》,在教师资格认定机构指定的县级以上医院体检合格。
5、报名需要学历证、⾝份证、照⽚。
6、没有教师资格证的是肯定⽆法取得正式编制的。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八大原则使用实例讲解
教师资格证考试德育八大原则使用实例讲解导语: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有八大原则,针对不同学生应当使用不同德育方式,为了方便考生对德育原则的理解,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提供的德育原则实例讲解,大家可以参考阅读。
原则1: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小杰来到赵老师办公室,赵老师对小杰说:“小杰,你先坐,我们谈谈你和隔壁班同学打架的事情。
”(试想,如果此时赵老师采用的不是和蔼可亲的口吻,而是让小杰站在一旁对他进行训斥,效果应该不会理想,也就是说,想改造一个人身上的不足之处,首先要尊重他,即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德育原则)原则2:导向性原则小杰是一位三年级的小学生,平时学习成绩优异,但就是脾气有点急,有些小顽皮。
有一次,由于小杰动手打了邻班一位同学而被班主任赵老师叫到了办公室进行训导。
班主任赵老师在教导小杰之前就准备把“君子动口不动手”这一道理讲给小杰听。
(赵老师在进行德育工作之前自己要先明确是非,即导向性原则)原则3: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小杰坐下来,赵老师问:“小杰,为什么要打邻班同学呢?”小杰:“因为我亲眼看到邻班××同学欺负我的好哥们阿强,我气不过,就打了他!”赵老师:“原来是这样。
”(赵老师只有了解了小杰为什么打人,才能针对小杰的实际问题对他进行教育,这就是因材施教的德育原则) 原则4:疏导性的德育原则赵老师继续说:“小杰,你重视朋友之间的友情、重感情,这是好事儿,可是,你也应该懂得,君子动口不动手,你这样不由分说的就去打同学,是不是不太好呢?我们可以和××同学讲道理啊,也可以叫其他同学和老师过去给你们评评理。
(赵老师给小杰讲道理,让小杰懂得“君子动口不动手”的道理,而不是简单粗暴的呵斥小杰,体现了疏导性的德育原则)原则5: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我也知道阿强平时学习成绩不是特别好,在班级里也不喜欢跟其他同学交流,所以总是受一些同学欺负。
小杰,我觉得你要是真讲哥们义气,是不是应该在平时多帮助一下阿强呢?帮助他在同学中逐步树立威信!”(赵老师利用小杰重朋友感情的优点来引导他帮助阿强逐步树立威信,体现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原则6: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一段时间后,赵老师发现,小杰变得彬彬有理了,在他的帮助下,好哥们阿强学习成绩等各个方面也取得了不少进步。
2013年辽宁省教师资格证老师 中学教育学 第九章 德育
第九章德育第一节德育的意义、目标和内容一、德育概述:(一)德育的概念德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受教育者施加思想、政治和道德影响,通过受教育者积极的认识、体验、身体力行,以形成他们的品德和自我修养能力的教育活动。
简而言之,德育就是教师有目的地培养学生品德的活动。
(二)教育学范畴的德育与伦理学范畴的道德教育的关系联系:教育学范畴的德育反映伦理学范畴的道德教育的要求。
区别:伦理学范畴的道德,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是相对于政治观念、法律观念、宗教观念和艺术观念来划分的,因此它侧重人的行为规范和风尚。
教育学上的德育是相对于智育、体育来划分的,它的范围包括培养学生一定的思想品质、政治品质和道德品质。
(三)德育的性质德育具有社会性、历史性、阶级性和民族性、继承性。
德育的性质是由特定社会的经济基础决定的。
(四)德育的形式德育包括家庭德育、学校德育、社会德育等形式。
学校德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和受教育者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与需要,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社会思想道德影响,并通过受教育者品德内部矛盾运动,以使其形成教育者所期望的品德的活动。
二、德育的意义:(一)德育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条件和保证我国现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德育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又贯穿于物质文明和民主政治的建设之中。
社会主义学校是培养建设人才的必要场所,是进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从长远看,学校德育具有战略意义,因为现在的中学生是社会主义事业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把他们培养成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一代新人,将对我国未来的社会风气、民族精神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产生决定性影响。
(二)德育是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条件和保证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和思想道德品质形成、发展的时期,他们思想单纯,爱学习,追求上进,充满幻想,富于理想,可塑性强,但知识经验少,辨别是非能力差,容易受各种思想道德影响。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资科二必背知识点
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教育知识与能力)有一些必须掌握的知识点,主要包括:
1. 教学方法:如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练习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实践活动法、发现法、情境教学法、欣赏教学法等。
2. 教学原则:包括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巩固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循序渐进原则、量力性原则、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原则等。
3. 感觉与知觉: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知觉是指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事物整体属性的反映。
4. 注意的分类:包括无意注意(无预定目的、无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预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后注意(有自觉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 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包括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运动的过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统一的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与交往、对学生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不断前进的过程。
6. 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包括方向性原则、疏导性原则、知行统一原则(也称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原则)、尊重信任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从学生实际出发因材施教的原则、长善救失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平行主义德育原则)等。
7. 疏导性德育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等。
以上知识点是高中教师资格证科目二的重要内容,需要考生认真学习和掌握。
在考试中,考生应能够正确理解和应用这些知识点,以取得良好的成绩。
《教育知识与能力》之德育原则备考指导:一句话巧记德育原则
《教育知识与能力》之德育原则备考指导:一句话巧记德育原则最新上海教师资格证、可以了解到2016年上海教师资格考试面试时间为:5月21-22日。
上海中公教师考试整理了上海教师资格培训供考生选择备考学习。
需要更多指导,请选择上海教师考试咨询一对一解答。
教师资格统考之后德育原则是考纲要求需要理解和掌握的知识点,也是历年考试必考点,主要考查题型有单选题、简答题、材料分析题。
为了帮助考生记忆八大德育原则,下面中公资深讲师通过一个故事和一句顺口溜带领考生快速掌握记忆方法。
一、德育原则1、导向性原则: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德育目标要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
2、疏导原则:讲明道理,疏导思想,因势利导,循循善诱,表扬激励、正面教育,肯定学生的进步。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教育者要有责任感,尊重、关心爱护学生,根据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管理。
4、知行统一原则:理论教育提高学生思想道德认识,引导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促使他们加深情感体验,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评价学生坚持知行统一,教育者要以身作则、严于律己。
5、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想结合的原则:坚持正面教育,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健全学校规章制度和集体组织的公约、守则,严格管理,认真执行。
6、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要一分为二、全面分析、客观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7、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发挥教师集体作用,争取家长、社会的配合,保持德育经常性和制度化,处理好衔接工作。
8、因材施教原则: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根据年龄特征有计划进行教育。
二、陶行知四颗糖的故事陶行知有这样一则教育学生的故事:有一个男生用泥块砸自己班上的男生,被校长陶行知发现制止后,命令他放学时到校长室去。
放学后,陶行知来到校长室,男生早已等着挨训了。
可是陶行知却笑着掏出一颗糖果送给他,说:“这是奖给你的,因为你按时来到这里,而我却迟到了。
中学师德教育制度范本
中学师德教育制度范本一、导言本中学坚持以德育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加强中学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制定本制度。
二、总则1. 中学师德教育制度是中学教育规范的基础,是教师职业行为指南,是保证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2.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中学教职工,包括中层干部和基层教师。
3. 中学师德教育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4. 所有中学教职工都应该遵守中学师德教育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基本要求1. 诚信自律:教师应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准则,自觉维护中学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公正的声誉,并严格遵守学校和社会的法律法规。
2. 爱岗敬业: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尊重教育事业,认同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3. 服务学生: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个人关怀,促进其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做到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4. 勤学修德:教师应不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5. 团结协作:教师应加强团队意识,倡导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和讨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具体措施1. 加强师德教育引导。
学校将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考核,鼓励优秀教师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2. 定期评估教师职业道德。
学校将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估机制,每学年对教职工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或纠正措施。
3. 建立教师师德档案。
学校将建立教师师德档案,记录教师的师德表现和职业成长情况,为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4. 做好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宣传。
学校将组织编写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宣传手册,定期向教职工发放,并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
5. 加强教育教学知识培训。
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知识培训,开设教师发展讲座,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中学师德教育制度范本(2篇)
中学师德教育制度范本一、导言本中学坚持以德育为根本,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为加强中学师德建设,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提高教师职业道德修养,特制定本制度。
二、总则1. 中学师德教育制度是中学教育规范的基础,是教师职业行为指南,是保证中学教育质量的重要保障。
2. 本制度适用于全体中学教职工,包括中层干部和基层教师。
3. 中学师德教育以德育为核心,注重培养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能力。
4. 所有中学教职工都应该遵守中学师德教育制度,并将其落实到具体工作中。
三、基本要求1. 诚信自律:教师应诚实守信,遵守职业道德准则,自觉维护中学教育的公平、公正和公正的声誉,并严格遵守学校和社会的法律法规。
2. 爱岗敬业:教师应具备高度的职业责任感和敬业精神,尊重教育事业,认同学校的办学方针和教育教学指导思想,投入到教育工作中。
3. 服务学生:教师应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个人关怀,促进其全面发展,关注学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做到学生成长的良师益友。
4. 勤学修德:教师应不断学习和进修,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知识和能力,培养良好的教育教学风格,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
5. 团结协作:教师应加强团队意识,倡导团队合作,积极参与学校的集体活动和讨论,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
四、具体措施1. 加强师德教育引导。
学校将定期组织教职工开展师德教育活动,组织开展师德师风考核,鼓励优秀教师典型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
2. 定期评估教师职业道德。
学校将建立教师职业道德评估机制,每学年对教职工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给予奖励或纠正措施。
3. 建立教师师德档案。
学校将建立教师师德档案,记录教师的师德表现和职业成长情况,为教育教学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4. 做好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宣传。
学校将组织编写教师职业行为规范宣传手册,定期向教职工发放,并通过校园广播、网络平台等方式进行宣传。
5. 加强教育教学知识培训。
学校将组织教师参加教育教学知识培训,开设教师发展讲座,提升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师资格中学德育原则
德育原则是中学教师资格考试科目二的常见考点,考题形式灵活多样,在历年考试中,单选题、简答题和材料分析题均有考查,既出现过简单的识记类题目,也有一些比较复杂的理解类题目。
所以,各位同学对于该模块知识点一定要扎实掌握、深刻理解才行。
下面,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下德育原则的相关知识。
德育原则是根据教育目的、德育目标和德育过程规律提出的指导德育工作的基本要求。
德育原则对制定德育大纲,确定德育内容,选择德育方法,运用德育组织形式等具有指导作用。
在我国社会主义条件下,学校德育原则是根据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和德育目标,在系统总结社会主义德育实践经验基础上,批判地继承、吸收、借鉴历史上德育原则的有益经验,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德育过程中的各种矛盾关系,揭示出德育过程的客观规律,从而制定出正确处理和解决德育过程中基本矛盾关系的实际工作要求。
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也是教师资格考试的重要考点,我们来逐个了解一下。
(1)导向性原则
导向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时要有一定的理想性和方向性,以指导学生向正确的方向发展。
导向性原则是德育的一条重要原则,因为学生正处在品德迅速发展的关键时期,一方面他们的可塑性大;另一方面,他们又年轻,缺乏社会经验与识别能力,易受外界社会的影响。
学校德育要坚持导向性原则,为学生的品德健康发展指明方向。
贯彻导向性原则的基本要求:①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
②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
③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2)疏导原则
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入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
贯彻疏导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讲明道理,疏导思想。
②因势利导,循循善诱。
③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
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把对学生个人的尊重和信赖与对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的严格要求结合起来,使教育者对学生的影响与要求易于转化为学生的品德。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也说“要尽量多地要求一个人,也要尽可能地尊重一个人。
”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
②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
③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是指进行德育应当有目的、有计划地把来自各方面对学生的教育影响加以组织、调节,使其相互配合,协调一致,前后连贯地进行,以保障学生的品德能按教育目的的要求发展。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要统一学校内部各方面的教育力量。
②要统一社会各方面的教育影响。
③对学生进行德育要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
(5)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从学生的思想认识和品德发展的实际出发,根据他们的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进行不同的教育,使每个学生的品德都能得到最好的发展。
我国的孔子提出了“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的了解学生的有效方法,并根据学生特点进行有区别的教育。
贯彻这一原则的基本要求是:①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内心世界。
②根据学生个人特点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努力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③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有计划地进行教育。
综上就是德育原则的具体内容,大家要熟练掌握,重点识记的是各个原则的含义以及贯彻要求,同时也要深刻理解原则的内涵。
在实际做题中,我们要能够熟练的讲原则应用于具体题目中。
让我们来一起练习一下:
1.【2019年上半年单选题】“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德育原则是
A.理论联系实际
B.长善救失
C.教育影响的一致性
D.因材施教
1.【答案】D。
解析:因材施教德育原则是指教育者应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个性差异以及思想品德发展的实际现状,因材施教,引导学生,加强德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体现的是因材施教德育原则。
故选D。
2.【2018年下半年材料分析题】开学不久,班主任贾老师发现明朗同学不喜欢学习,上课不认真听讲,经常做小动作,不按时完成作业。
贾老师经过一段时间的了解,发现明朗虽然有不少缺点,但也有优点,需要肯定和鼓励。
于是,贾老师找他谈话说:“你有缺点,但也有优点,可能你自己还没有发现。
这样吧,我限你在两天内找找自己的优点,如实向我汇报,不然我可要批评你了。
”第三天,明朗找到贾老师,很不好意思地说:“老师,我心肠好,力气大,毕业后想当兵。
”贾老师说:“这就是了不起的长处。
心肠好,乐于助人,到哪里都需要这种人。
你力气大,想当兵,保家卫国,是很光荣的事,你的理想很实在。
不过当兵同样需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需要有真才实学。
”听了老师的话,明朗脸上露出了微笑。
从此,明朗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养成了良好的习惯,各方面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问题:
(1)结合材料,谈谈贾老师主要遵循了哪一德育原则?
(2)贯彻这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参考答案】
(1)材料中体现的德育原则是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
德育工作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发扬学生自身的积极因素,调动学生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克服消极因素,长善救失,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材料中贾老师能够了解到并认可学生心肠好、乐于助人、力气大等优点,同时也教导学生要严格要求自己,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现了这一原则。
(2)贯彻这个原则的基本要求:①教育者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分析,客观地评价学生的优点和不足;
②教育者要有意识地创造条件,将学生思想中的消极因素转化为积极因素;
③教育者要提高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能力,启发他们自觉思考,克服缺点,发扬优点。
相信经过刚刚的理论学习和巩固练习,大家对于该模块知识已经有了深刻理解。
2019年下半年的教师资格考试将在11月份进行,大家一定要努力学习、及时复习,争取早日拿到教师资格证,顺利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
今天的讲解就到这里,下次老师会带来更加丰富的知识讲解,下期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