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计量工器具检测、试验等计量管理制度(4篇)

计量工器具检测、试验等计量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计量法》的有关规定,为了加强计量工器具的管理,确保其准确、可靠和适用性,制订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本单位所有使用的计量工器具的选型、采购、使用、检测、校验、维护和报废等计量管理活动。
第三条计量工器具应当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达到永续性和可追溯性的要求,保证其可靠性和适用性。
第四条计量工器具的责任单位为本单位的计量管理机构。
第二章计量工器具的选型和采购第五条计量工器具的选型应当根据本单位的实际需要,确保满足相关的计量要求。
第六条计量工器具选型应当综合考虑精度、范围、灵敏度、测量原理和使用环境等因素。
第七条计量工器具的采购应当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确保采购的计量工器具的质量和可靠性。
第八条计量工器具的采购应当选择具有合法经营资质和信誉保证的供应商。
第九条计量工器具的采购应当保证其质量和技术指标符合国家法律法规的要求。
第十条计量工器具的采购应当保证其包装、标识、说明书和证件等完整和准确。
第十一条计量工器具的采购记录应当详细、准确和完整,并保存备查。
第三章计量工器具的使用第十二条计量工器具的正常使用人员应当经过相应的培训,具备相应的技术和操作能力。
第十三条计量工器具的使用应当符合相应的操作规程,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四条计量工器具的使用人员应当按照规定的方法和周期进行定期的校验和检测。
第十五条计量工器具的使用应当避免超出其测量范围,避免使用不合适的测量工具。
第十六条计量工器具的使用应当注意保护和维护,避免损坏和磨损。
第十七条计量工器具的使用应当遵守安全操作规程,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第四章计量工器具的检测和校验第十八条计量工器具的检测应当由具备相应的检测资质和能力的机构进行。
第十九条计量工器具的检测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技术规范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十条计量工器具的校验应当按照规定的周期进行,确保计量工器具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_检测试验管理制度范本

检测试验管理制度_检测试验管理制度范本检测试验管理制度篇11、做好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检查验收。
工程材料到现场后,材料及库管员必须向项目部技术质量部门报告,并由材料员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
不合格者,加倍取样试验,仍不合格者,坚决清退出场。
对于因材料产品质量问题影响工程质量者,及时处理清退出场,对于让步放行的材料,要对材料供应商进行信誉评价,及时动用有关程序,甚至在合格分供方名册中予以剔除,造成较大影响的永远不得进入合格分供方名册。
2、做好施工中的试验检验2.1认真做好管道回填土及道路工程基础、基层、面层的压实度现场检测,以及道路基础、基层、面层的弯沉值检测,对于结果不符合要求的部位,继续进行施工处理;同时对于不合格点,无论是集团试验部门还是项目部要及时通知技术质量处,并做跟踪检查,直至合格为止。
2.2做好砼及砂浆试块的检验。
结合工程实际,尤其是对于预应力结构,施工中要留置足够的砼试块。
试块做好编号,同时做好同条件及标准条件下的`养护。
2.3及时按批量做好钢筋焊接、连接的检验。
若出现不合格者,则加倍进行取样进行试验;出现不合格者,若非母材因素,则更换操作者或设备,若发现系母材因素所致,则对母材进行进一步的检验,不合格者,清退出场。
2.4做好预应力油镐及压力表的配套标定工作。
2.5做好预应力钢绞线的组件试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2.6桥盖梁及预制梁施工完毕后,砼达到设计强度,要根据设计要求,同一类型结构进行孔道摩阻测试。
2.7工程功能性的试验2.8按设计要求,在道路施工中,做好道路弯沉试验,并做好记录。
2.9对污水管道,按施工验收规范,做好闭水试验,并做好记录。
2.10对给水、热力、回用水等管道做好压力管道强度试验,并做好记录。
2.11对燃气管道按设计及施工验评规范要求,进行强度、严密性、及吹扫通球试验等。
2.12对于给水、污水处理厂站的构筑物,单位工程竣工后,进行水池满水试验。
试验检测管理规章制度8篇

试验检测管理规章制度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精选8篇)试验检测管理制度篇1(1)外业检测必须戴安全帽,穿防护鞋,酒精法试验等危险物品试验时应遵守试验现场的安全操作要求。
(2)上工地进行试验检测时,司机应按行驶规定和章程进行操作,遵守交通规则,注意行车安全;严禁酒后驾车、疲劳驾车。
试验检测前在检测路段应设臵明显标志,提醒过往车辆注意,防止意外发生。
(3)预制构件检验或现场结构试验,必须采取符合要求的安全措施。
(4)登高作业时,应使用安全绳。
4.2.2加强安全教育与培训1、全体员工必须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教育,牢固树立“安全生产第一”的思想意识,熟悉本岗位的安全生产作业程序,掌握各种安全生产方法和技能。
2、对新职工,必须先进行安全生产的三级安全教育培训(中心、部门、生产项目),培训合格才能上岗操作,并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安全生产教育。
3、对从事特殊工种人员(包括驾驶员、电工、高空作业人员等),必须进行专业安全技术培训,经有关部门考核并取得合格操作证后,方可独立操作。
对特殊工种的在岗人员,必须进行经常性的安全教育。
4、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和调换工种工作岗位时,要对其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和转岗的安全再教育,未经转岗安全教育的转岗人员不得上岗。
5、临时劳务工人,未经安全教育培训不得上岗。
4.2.3加强安全保护1、中心试验室根据国家和本项目的相关规定,按安全生产实际需要但不超过相关规定比例列入相应的安全生产经费并确保专款专用。
2、安全生产管理员根据生产的实际情况制定年度安全生产劳保用品购置计划,报管理层审批后购置。
3、劳保用品由资产管理员按有关标准和规定验收,登记后进库保管,各部门登记领用。
4、劳保用品由于破旧、损坏、过期等,失去原来的防护功能的一律强制报废,重新购置。
4.2.4加强安全生产检查1、安全生产管理员应经常性到项目生产现场监督检查安全生产开展情况,检查次数不少于2次/月,任务繁忙时加大检查频率,并如实做好检查记录。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规范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保障实验室工作和试验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提高实验室运作效率和工作质量,制定本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二、管理体制1.设立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实验室的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并定期组织检验和试验管理培训。
2.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委员会成员由实验室主管、技术负责人、实验员等组成,委员会由实验室主管担任主任。
三、实验室检验管理1.检验前准备1.1检验前必须核准检验项目和检验方法,确保检验内容与要求相符。
1.2确保检验设备和试剂的准确性和易读性。
2.检验过程2.2检验过程中应按照检验方法的要求进行操作,防止操作失误和污染。
2.3检验操作必须标准化,一视同仁,确保检验结果的可比性和准确性。
3.检验记录3.1记录检验项目、检验结果和检验人员信息。
3.2检验记录应有签名和日期,并保留到指定的时间。
四、实验室试验管理1.试验前准备1.1制定试验方案,明确试验目的、范围和要求。
1.2配备试验所需材料、设备和人员,并做好试验环境的准备工作。
2.试验实施2.1按照试验方案安排试验人员进行试验操作。
2.2试验操作要求按照安全和规范的方法进行,确保试验过程的可重复性和结果的可靠性。
3.试验记录3.1记录试验过程中的关键信息和数据,确保试验结果可追溯和重现。
3.2试验记录应有签名和日期,并保留到指定的时间。
五、设备和试剂管理1.设备管理1.1设备应有专门负责人负责管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稳定性。
1.2设备使用前必须检查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做好相应记录。
2.试剂管理2.1试剂储存应按照规定的环境条件进行,防止试剂受潮、变质或损坏。
2.2试剂使用前必须检查试剂的有效期和质量,并做好相应记录。
六、质量控制1.严格执行质量控制规程,确保实验室的检验和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定期进行质量控制检验,验证和校准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七、知识管理1.定期组织实验室技术人员进行培训和知识交流,提高实验室技术人员的业务水平。
检验与试验管理制度

检验与试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产品质量管理,确保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法律法规、标准和顾客要求,提高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公司生产过程中的原材料、半成品、成品及相关的检验与试验工作。
第三条本公司应按照 GB/T 19001-2016 标准的要求,建立和完善质量管理体系,保证检验与试验工作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第四条检验与试验工作应遵循科学、严谨、公正、及时的原则,确保产品质量和客户满意度。
第五条公司应根据产品特点和生产规模,配置足够的检验与试验设施、设备和人员,保障检验与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检验与试验机构及职责第六条公司应设立质量检验部,负责全公司的检验与试验工作。
第七条质量检验部应设有原材料检验室、半成品检验室、成品检验室、理化试验室、计量室等部门,各部门职责如下:1. 原材料检验室:负责原材料的入库、过程和成品验收检验。
2. 半成品检验室:负责半成品的入库、过程和成品验收检验。
3. 成品检验室:负责成品的入库、过程和出库检验。
4. 理化试验室:负责产品的理化性能试验。
5. 计量室:负责公司的计量工作,确保检验与试验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八条质量检验部应设立质量管理室,负责检验与试验工作的管理和监督。
第九条各部门应配备相应的检验与试验设备和人员,保证检验与试验工作的正常进行。
第三章检验与试验程序第十条检验与试验工作应按照 GB/T 19001-2016标准和产品技术文件的要求进行。
第十一条检验与试验工作应按照以下程序进行:1. 接收检验与试验任务。
2. 编制检验与试验计划,确定检验与试验项目、方法、标准和时间。
3. 准备检验与试验设备、工具和材料。
4. 进行检验与试验,记录检验与试验数据。
5. 分析检验与试验数据,评定产品质量和可靠性。
6. 出具检验与试验报告。
7. 反馈检验与试验结果,提供改进措施。
第十二条检验与试验工作应按照规定的抽样计划进行,确保检验与试验样本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工序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工序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确保产品质量,保证生产工序的正常进行,加强对产品工序检验和试验的管理,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生产工序的检验和试验,包括但不限于原材料的检验、生产中间环节的检验、成品的检验等。
三、管理责任1. 生产部门负责对生产工序检验和试验过程进行管理,保证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质量部门负责对工序检验和试验流程进行监督和审核,并负责组织相关的培训和考核工作。
3. 检验员和试验员负责具体的工序检验和试验工作,保证过程的规范和准确性。
四、工序检验管理1. 检验方法的确定生产部门应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合理确定相应的检验方法,并将其编写成检验标准和程序文件,提交质量部门审核。
2. 检验设备的管理负责人应对检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保证其工作正常,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3. 样品的管理在进行工序检验时,应对样品进行编号、标示,并保证其真实、可追溯。
样品的保存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要求。
4. 检验记录的管理检验员应按照相关规定,及时准确地填写检验记录,并将记录进行归档保存,以便日后查阅。
五、工序试验管理1. 试验方案的制定根据产品的特性和要求,生产部门应制定相应的试验方案,确保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并将方案文件化、归档备查。
2. 试验设备的管理负责人应对试验设备进行定期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对于新购设备,应及时组织培训,并建立设备档案。
3. 试验条件的确认试验员应严格按照试验方案的要求,确认试验条件,保证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并对试验过程中的异常情况进行记录。
4. 试验记录的管理试验员应认真填写试验记录,并进行卷册保管,以备查阅。
试验过程中的数据和结果应当真实可靠,不得私自篡改。
六、质量管理1. 质量把关质量部门应定期进行工序检验和试验的抽查,及时调查处理不合格产品和异议情况,确保产品质量。
2. 培训与考核质量部门应定期开展检验员和试验员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和技术能力。
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一、制度目的本制度的制定目的是为了规范化验室的检验和试验管理,确保检验过程的准确性、可靠性和规范性,维护化验室的良好工作秩序和安全环境。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过程。
三、工作原则1.遵循科学、规范、客观、严谨的原则。
2.实行管理、服务、监督的综合制度,确保化验室的稳健、高效运转。
3.确保检验的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和安全性。
4.确保检验结果的保密性和公正性。
四、检验工作流程1.样品接受化验室接收到的样品要与传真、邮件或电话中所表述的相符,无须在过程中重新采样或处理。
在接受新样品前需要将已测量样品的编号、样品名称、结论、测量日期将写入化验室的管理日志中,保证样品串扰的及时发现和解决。
2.样品记录及登记对于接收到的每一个样品,在化验室中需要记录详细的信息,如样品名称、编号、来源、采集地点、提取日期、提取方法、保管期限等等,并建立样品档案,以便于进行质量控制。
3.检测分析在分析过程中,需要根据分析要求选择合适的分析方法、仪器和试剂,准确地量化分析结果,并记录所有数据和分析过程中出现的异常情况。
4.数据处理及记录在检验结束后,需要对所有数据进行审查、核实、计算、整合,数据分析结果应当为每个样品的科学结论,其精确程度应符合国家标准。
5.报告编写与审核报告编写环节是对分析结果的整合,并体现化验室成果输出的重要环节。
所有准确的结论和图表需要显著标注,以便于客户和接受机构自然阅读。
五、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样品的质量控制在接收样品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样品的来源、贮存方式等一些因素,以避免样品的污染和变质。
2. 设备的质量控制化验室应当定期检查和维护检测设备,并在每一个分析过程中使用合适的校正、合格的试剂以及合适的控制样品进行质量控制。
3. 数据的质量控制所有数据应当经过验证、校准、整合以及审查,确保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等问题。
六、化验室环境管理制度1. 安全环保对于化验过程中产生的有毒有害物质,应当采取措施以保证员工身体健康和环境安全。
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检验和试验是产品生产和质量控制的重要环节,管理好检验和试验工作,对于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生产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更好地管理检验和试验工作,许多企业建立了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下面将详细介绍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内容和实施方法。
一、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内容1.检验和试验组织架构:包括检验和试验组织的职责、权限和人员配备等。
要明确责任人,确保检验和试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2.检验和试验方法和标准:明确产品的检验和试验方法和标准,包括检验设备的选择和校准要求、检验样品的选取和处理要求、检验项目的操作方法和标准等。
3.检验和试验记录和报告:明确检验和试验记录和报告的要求,包括记录和报告的内容、格式和保存要求等。
要求检验和试验结果真实、可靠,并能及时提供给相应的部门。
4.检验和试验设备管理:包括设备的购置、验收、校准和维护等方面的要求。
要求设备正常运行、准确测试,并保证设备长期有效使用。
5.检验和试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明确对检验和试验人员的培训和考核要求,要求检验和试验人员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能够独立进行检验和试验工作。
6.检验和试验质量管理:包括对检验和试验质量的控制和改进,要求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检验和试验工作的质量。
7.检验和试验的监督和评价:明确对检验和试验工作进行监督和评价的要求,包括定期检查、跟踪评价和奖惩制度等,以确保检验和试验工作的规范和有效性。
二、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方法1.参考相关标准和法规:根据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和法规,制定适合企业的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在制定过程中,可以参考其他企业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借鉴和总结。
2.面向实际需求:根据企业的实际需求,制定适合企业的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要充分考虑产品特性、生产工艺和质量要求等因素,确保制度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
3.培训和培养人员:对检验和试验人员进行培训和培养,提高其专业水平和能力。
培训内容包括检验和试验方法、标准和设备的使用等,培养人员的检验和试验思维和能力。
公司检试验管理制度

公司检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加强公司检验测试工作,确保产品质量,提高用户满意度,制定本管理制度。
二、管理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产品的检验测试工作。
三、管理责任1. 质量部门负责建立检验测试管理制度,并对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2. 生产部门负责配合检验测试工作,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协助;3. 检验测试人员负责具体的检验测试工作,并保证准确性和可靠性。
四、检验测试要求1. 检验测试必须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公司内部规定进行;2. 检验测试过程中必须保持仪器设备的正常运转,并做好日常维护;3. 检验测试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有相关资格证书;4. 检验测试报告必须真实可靠,不得随意篡改。
五、检验测试流程1. 样品接收:接收生产部门送来的样品,并进行登记记录;2. 检验测试准备:根据检验测试要求做好相关准备工作;3. 检验测试操作:按照标准程序进行检验测试操作;4. 检验测试评定:根据测试结果进行评定,并作出相应处理;5. 检验测试报告:编制完善的检验测试报告,并存档备查。
六、质量管理1. 质量部门负责对检验测试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2. 生产部门负责质量管理工作的落实;3. 检验测试人员必须遵守公司的质量管理制度,确保产品质量。
七、检验测试改进1. 质量部门负责定期对检验测试流程进行评估和改进;2. 生产部门负责提出改进建议,配合质量部门的改进工作;3. 检验测试人员必须积极参与改进活动,提高检验测试效率和准确性。
八、监督检查质量部门定期对检验测试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并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处理。
九、处罚制度对不按照本管理制度执行的单位和个人,将给予相应的处罚,严重者予以通报批评或者追究责任。
十、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开始执行,如有需要进行修订,必须经过公司质量部门的审定。
以上为公司检验测试管理制度,希望全体员工严格遵守,确保产品质量,提升公司形象。
感谢大家的配合和支持。
安全用具定期检查、试验管理制度(3篇)

安全用具定期检查、试验管理制度一个有关安全用具定期检查、试验管理制度的例子如下:1. 目的:确保安全用具的正常运行和有效性,预防事故发生,保障员工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2. 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公司所有安全用具,包括但不限于防护设备、防护工具、消防设备等。
3. 负责人:安全管理部门负责组织和实施安全用具的定期检查与试验。
4. 检查计划:每年初制定全年安全用具的检查计划,并定期评估计划的实施情况。
5. 检查项目:根据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对安全用具进行以下检查项目:- 外观检查:检查安全用具的表面是否有破损、变形、生锈等现象。
- 功能性检查:检查安全用具的功能是否正常,如防护设备是否能有效防护,消防设备是否能正常启动等。
- 标识检查:检查安全用具上的标识是否清晰可见,包括标识文字、标示图案等。
6. 检查记录:对每次安全用具的检查,均需要记录检查人员、检查日期、检查项目和检查结果等信息,并保存至少两年。
7. 试验管理:部分安全用具需要定期进行试验,以验证其工作性能和质量,并确保其适用于实际操作环境。
试验内容和周期应符合相关标准和法规要求。
8. 故障处理:如果发现安全用具存在故障或不符合要求的情况,应立即报告相关部门,并进行修复、更换或废弃处理。
9. 培训:安全管理部门应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用具定期检查、试验的培训,确保其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10. 监督和评估:安全管理部门或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应定期对安全用具的检查和试验进行监督和评估,以确保制度的有效执行和安全用具的可靠性。
以上为一个简要的安全用具定期检查、试验管理制度的例子,具体内容和要求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和完善。
安全用具定期检查、试验管理制度(2)1.引言安全用具在各个行业和场所的使用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它们可以保护员工、客户和公众的安全和健康。
然而,安全用具的有效性和可靠性需要定期检查和试验来确保。
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安全用具定期检查、试验管理制度对于保障使用安全用具的有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2023年,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已日益成熟。
在这个数字化时代,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举足轻重。
这个制度的实施与监督不仅关系到实验室的运转,更关系到人们的生命健康、环境安全等方面。
因此,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与监督至关重要,其不仅需要科学的制度体系和配套设施,还需要有效的监管机制来保障制度的顺利运转。
一、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根据实验室真实的情况,建立科学而完善的制度,是非常必要的一步。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实施需要制度性的建设,包括制度体系和配套设施两个方面。
(一)制度体系制度体系包括规章制度和工作制度两个方面,规章制度包括实验室管理条例、实验室安全条例、实验室保密条例等;工作制度包括实验操作规程、实验数据记录规程、实验后整理与报告规程等。
其中,实验操作规程是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制度,它是实现实验室健康安全的重要保障。
(二)配套设施实验室管理配套设施主要包括实验室安全管理系统、实验室操作平台、实验室操作台、实验室试验仪器等。
这些设施配合实验室管理制度的实施,可以提高实验室的安全性和检测的准确性。
二、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监督在实验室的日常管理中,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的管理需严格执行,这涉及到制度的执行和监督机制两个方面。
(一)制度的执行制度的执行需要严格按照制度要求进行,实验室员工应当按照相关规定,正确使用实验仪器,控制实验过程中的风险,加强对实验过程的监督,并及时上报不安全因素,确保实验室安全顺利运转。
此外,实验室管理者应当对实验室进行定期检查,如发现不符合规定的情况,应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整改。
(二)监督机制监督机制是保障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成功实施的关键。
具体来说,监督机制需要符合以下要求:1. 建立有效的监督制度。
监督制度需要明确监督的内容和标准,确保实验室员工无论何时何地都能够遵循制度。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范文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范文一、目的和适用范围1.1 目的为确保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的质量、准确性和可靠性,规范实验室的检验和试验流程,保障实验室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制定本制度。
1.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实验室的检验和试验工作,包括但不限于化学实验室、物理实验室、生物实验室等。
二、管理要求2.1 体系建设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包括从人员、设备、环境等方面的管理,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要求。
2.2 人员培训实验室应定期为检验和试验人员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他们的实验技术和操作能力。
同时,要求实验室人员掌握相关规范和标准,能够正确理解和执行实验要求。
2.3 试剂和设备管理实验室应建立试剂和设备的登记制度,确保试剂和设备的来源可追溯,并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保证其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2.4 检验和试验计划实验室应根据需求制定检验和试验计划,明确每项工作的目标和内容,合理安排和调度工作。
2.5 检验和试验方法实验室应选择合适的检验和试验方法,确保其科学性和准确性,并及时更新和改进方法。
2.6 检验和试验记录实验室应建立完善的检验和试验记录系统,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
2.7 不合格品管理实验室应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及时报告和处理不合格品,并采取相应的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2.8 保密和知识产权实验室应加强对实验数据和知识产权的保护,确保其安全和保密。
三、工作流程3.1 检验和试验计划根据需求制定检验和试验计划,明确每项工作的目标和内容,确定实验员和设备的安排。
3.2 试剂和设备准备根据计划,准备所需的试剂和设备,并进行登记和确认。
3.3 检验和试验操作按照规定的方法和步骤进行检验和试验,确保整个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4 数据记录和分析及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和可追溯性,并进行数据分析和评估。
3.5 不合格品处理如发现不合格品,及时报告并进行处理,采取纠正和预防措施,确保问题不再发生。
工程项目检验和试验制度(5篇)

工程项目检验和试验制度第____节进货检验与试验(一)进货前,不论对项目部自购或顾客提供物资均需按国家或行业标准规定检验和试验。
(二)工程用物资需经试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和入库,经检验和试验为不合格的则作出明显的标识并组织人员立即清退。
第____节过程检验和试验(一)施工中的分项工程质量应在班组自检、预检、交接检验的基础上,由项目部施工员对质量进行复检并评定等级,由专职质量员核定。
(二)过程中,上下道工序未经检验或检验不合格,不得进入下道工序,并作出标识。
(三)过程中的分部工程质量应由项目部技术人员组织评定。
(四)施工过程中对特殊部位的过程检验,如隐蔽工程等必须由项目部会同建设单位和监理单位共同检验认证,并做好记录。
(五)过程中的砼强度、砂浆强度等必须进行试压试验。
送样过程邀请监理工程师参与。
(六)当有业主亲自参加见证或试验过程或部位时,要规定该过程或部位的所在地、见证和试验时间,如何按规定检验和试验,前后接口部分的要求等内容。
第____节加强材料试验工作按国家规定,建筑材料、设备及构配件供应单位应对供应的产品质量负责。
在原材料、成品、半成品进场后,除应检查是否有按国家规范、标准及有关规定进行的试验记录外,施工单位还要按规定进行某些材料的复试,决定是否使用。
无出厂证明的或质量不合格的材料、配件和设备,不得使用。
工程项目检验和试验制度(2)是指在工程项目的实施过程中,通过检验和试验来保证工程质量和安全性的制度。
该制度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检验和试验计划:制定详细的检验和试验计划,明确项目中需要进行检验和试验的内容、方法、标准等。
2. 检验和试验人员:明确负责执行检验和试验工作的人员,并建立相应的培训和考核制度,确保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检验和试验设施:配备必要的检验和试验设施,包括实验室、试验台、检测仪器设备等,确保能够进行必要的检验和试验工作。
4. 检验和试验过程:按照制定的检验和试验计划,组织实施具体的检验和试验工作,确保按要求进行,并记录相关数据和结果。
j检验试验管理制度

j检验试验管理制度一、总则为了规范、统一和提高检验试验管理工作水平,建立一套科学、规范、严谨的检验试验管理制度,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促进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特制定本制度。
二、管理目标1. 遵循科学严谨原则,确保试验过程合法、规范、公正。
2. 确保试验数据真实、可靠、准确。
3. 提高试验人员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水平,保障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4. 不断完善试验管理制度,促进试验工作的持续发展和提高。
三、管理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所有试验机构和试验项目,包括实验室试验、现场试验、生产试验等各类试验。
四、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确保试验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原则:试验过程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流程和标准操作。
3. 数据准确真实原则:试验数据必须真实、可靠、准确,不得随意篡改。
4. 保密原则:保护试验项目的技术机密和试验数据的安全性。
5. 追溯原则:试验数据必须能够溯源,确保数据可追踪、可查证。
五、管理内容1. 试验管理体系建立(1)建立试验管理组织结构,明确各岗位职责和权限。
(2)建立试验管理制度和工作程序,包括质量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等。
(3)组织试验管理人员培训,提升管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管理水平。
2. 试验项目管理(1)试验前工作:编制试验方案、准备试验设备和试验样品。
(2)试验进行:按照试验方案进行试验操作,确保试验数据准确性。
(3)试验后工作:整理试验数据、编制试验报告,存档试验记录和数据。
3. 质量管理(1)建立质量管理体系,确保试验过程中各项工作符合质量要求。
(2)定期对试验设备进行维护和校准,确保试验设备的正常运行。
(3)建立试验数据监控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数据异常。
4. 安全管理(1)建立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确保试验过程中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组织安全培训,提升试验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3)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和隐患排查,及时处理安全隐患。
5. 信息管理(1)建立试验数据管理系统,确保试验数据的安全性和可追踪性。
检验和试验状态管理制度

检验和试验状态管理制度一、目的规定检验状态的标识种类和管理办法,确保不同状态的产品不会混淆。
二、适用范围本文件适用于对进料、在制品、半成品及成品的检验和试验状态的控制。
三、职责3.1 质量部负责制定产品检验状态标识的办法,监督检查各执行部门对本程序文件的实施。
3.2 各有关部门(生产车间、仓库等)应熟悉并掌握各类检验状态标识并严格执行。
四、作业程序4.1 进货物料检验状态标识。
4.1.1 仓管将所收物料放入待检暂存区,4.1.2 检验合格的物料,在其合适的位置贴上蓝色的“IQC检验合格”(Incoming Quality Control,来料质量控制)标签。
4.1.3 检验不合格,但做特采处理的物料,在其合适的位置上贴橙色“IQC特采接收”标签。
4.1.4 检验不合格,但做“加工/挑选使用”的物料,在其合适位置上贴黄色“加工/挑选使用”标签。
4.1.5 检验不合格做退货处理的物料,在其合适位置上贴红色“IQC退货”标签。
4.2 生产过程中检查或自检发现单个不合格品时,在其相应部位贴红色箭头纸,或者将其放在有“不合格品”标识的容器/红色容器中,或者将其放在不合格品区域。
4.3 五金、塑胶车间QC(质量控制)巡检检验状态标识。
4.3.1 做好的产品放在机台旁待检。
4.3.2 QC巡检判定的合格批,QC质检员在“半成品标识卡”上盖蓝色“QC巡检合格”章,或者将其放在有“合格”标识的容器中,或者将其放在合格区。
4.3.3 QC巡检判定的不合格批,如做“返工(挑选)”处理,在其上贴黄色“巡检返工(挑选)”标签。
4.3.4 QC巡检判定的不合格批,如做“报废”处理,在其上贴红色“巡检报废”标签。
4.3.5 QC巡检判定的不合格批,如做让步接收处理,在其上贴橙色“QC让步接收”标签。
4.4 五金、塑胶车间QA半成品入仓检验状态标识。
4.4.1 做好的产品放在待检区。
QA正在检查中的产品,应挂上“QA正在检查中”标牌。
公司试验检验管理制度

公司试验检验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规范公司试验检验工作,提高试验检验工作水平,保证产品质量,制订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公司内各部门相关试验检验工作。
第三条公司试验检验工作包括产品试验检验、原材料试验检验等。
第四条公司试验检验工作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依法依规,维护公司利益和员工权益。
第五条公司各部门应当建立健全试验检验质量管理体系,加强试验检验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管理。
第六条公司应当建立试验检验档案管理系统,保留相关试验检验记录和报告。
第七条公司对试验检验工作进行评估和监督,及时发现并纠正试验检验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第八条公司应当注重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确保试验检验工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二章试验检验工作的组织与管理第九条公司应当设立试验检验管理部门,负责试验检验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管理。
第十条试验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制定试验检验工作计划和流程,明确各部门的任务和责任。
第十一条试验检验管理部门应当配备符合要求的试验检验人员,确保试验检验工作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第十二条各部门应当根据公司试验检验管理部门的要求,积极配合试验检验工作,按时完成试验检验任务。
第十三条试验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试验检验设备备案台账,定期检验检查设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准确性。
第十四条试验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试验检验工作记录和报告的管理制度,确保试验检验数据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第十五条试验检验管理部门应当建立试验检验异常处理制度,及时处理试验检验工作中出现的问题,确保试验检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第三章试验检验工作的程序与要求第十六条公司各部门应当按照试验检验管理部门的要求,制定试验检验工作流程和程序,确保试验检验工作的有序进行。
第十七条试验检验工作应当遵循科学严谨的原则,确保试验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十八条员工应当遵守公司的试验检验规程和工作纪律,认真履行试验检验任务,杜绝违规操作和舞弊行为。
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化验室是科研院所、实验室、生产厂家中不可或缺的部门之一。
化验室的测试结果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所以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就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就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进行详细介绍。
定义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是指对化验室设备、人员、试验过程以及试验结果进行规范的管理制度。
目的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目的是保证试验过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确保试验结果的真实性,同时确保化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和维护,保证测试人员的安全。
内容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化验室设备管理在化验室设备管理方面,主要包括设备采购、验收、使用、保养、维修等各个环节。
对于化验室所使用的设备,需要确保设备能够满足试验要求,同时需要定期进行维护保养,以确保设备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2. 化验人员管理在化验人员管理方面,需要保证所有试验人员具备必要的专业技能和相关证书,对于新晋试验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技能培训和考核,保障试验人员的素质。
3. 试验过程管理在试验过程管理方面,需要确保试验过程符合标准规范,每一次试验都需要详细记录下来,包括试验方法、所用试剂等信息,以确保试验过程的可追溯性。
4. 试验结果管理在试验结果管理方面,需要将每一次试验的结果进行记录,对于结果不符合试验要求或不符合标准规范的实验数据,需要进行原因分析,并进行修改或重新试验。
5. 安全管理化验室的安全管理是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中最为重要的方面。
在试验中需要注意安全事项,为试验人员和设备提供安全保障,化验室中需要配备相应的急救设施等。
实施步骤通过制定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不能仅仅是一纸空文,还需要进行落实和推行,具体实施步骤如下:1. 制定实施方案要制定一份合理的实施方案,明确任务、目标、工作流程、责任人、保证措施等方面。
2. 推动实施方案推进实施方案需要明确目标,确立推进步骤,确定时间节点,并保证适时调整措施,确保适应化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的需要。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6篇)

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一、目的为了规范检验、试验秩序和行为,实现生产分析检验和试验活动的有效性和时效性,准确提供质量数据,达到质量体系符合性要求,特制定本管理制度,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二、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化验室一切检验和试验活动全过程及与之相关的活动过程。
三、管理要求1、检验程序1.1按规定要求采取样品,并做好登记和标识。
1.2采样后,按规定的标准和试验方法进行检验和试验。
然后,按要求备好保留样品,并做好标识。
1.3检验过程中要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那些影响检验结果准确度的因素诸如尘埃、温湿度、振动、噪声等要密切注意,并严加控制。
杜绝主观随意性,注意样品处理的安全性和操作安全性以及仪器的灵敏性和稳定性。
操作时,不得擅自离开工作岗位。
1.4检测过程中,要按方法规定进行双平行或多平行测定,其结果应符合方法精密度要求。
数据处理与结果计算要遵循数字修约规则,有效数字不得随意舍弃。
1.5若发现检测结果异常或实验偏差与方法规定有偏离时,检验人员不要轻易下结论,应认真查记录、查计算、查操作、查试剂、查方法、查样品,找出原因后有针对性地进行复验,管理制度《实验室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1.6要认真及时填写好质量记录。
所有原始记录必须使用专用表格,书写工整、清楚、真实、准确、完整。
不准用铅笔记录,不得随意涂改、乱写、乱画和折叠。
当发生笔误时,用"-"注销,并在"-"上方由本人更正。
对未发生的少量空白项画斜杠,整项未发生时,应在此项栏内情况印上"作废"、"检修"、"停运"等印章。
1.7质量记录分为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分析检验报告单、分析检验日报表、质量监督日报表和产品质量合格证五种。
化验室涉及到原始记录和报告单两种。
____分析数据应即时填入原始记录,需计算的分析结果应在确认无误后填写,分析检验原始记录必须由分析者本人填写,在岗其他分析人员复核(两检制),确认无误后,报告给组长。
格力公司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格力公司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商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检验和试验及验收过程的控制。
三、职责
(一)质量管理部负责检验和试验及验收工作的实施。
(二)各相关部门配合。
四、概述
(一)质量管理部应根据采购商品有关标准及合同规定制定商品验收规程(见附页),其中应包括对采购商品检测项目的验证(检测报告由供应商提供),进货检验和试验规程作为进货验收的依据,应经过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二)采购的商品到货后,由仓库管理员核对数量和名称、规格、型号后开出《入库单》交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进行验收。
(三)质量管理部接到《质验单》后,按照商品的验收规程中规定的验收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进货质量验收记录表》。记录应完整、规范、真实。
(四)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品,应严格按照《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执行。
(五)经检验人员验收合格的商品,由检验人员在《入库单》上签
章,方可办理人库手续。
五、相关文件
进货验收规程(见附页)
六、记录
(一)《入库单》
(二)《进货质量检验和试验记录表》
附:进货验收规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检验和试验管理制度
一目的
从采购到销售的全过程进行质量控制,确保商品质量达到规定要求。
二、范围
适用于验收过程的控制。
三、职责
( 一 ) 质量管理部负责验收工作的实施。
( 二 ) 各相关部门配合。
四、概述
( 一 ) 质量管理部应根据采购商品有关标准及合同规定制定商品验收规程(见附页),其中应包括对采购商品无菌、无热源检测项目的验证(检测报告由供应商提供),进货验收规程作为进货验收的依据应经过部门经理审核,总经理批准。
( 二 ) 采购的商品到货后, 由仓库管理员核对数量和名称、规格、型号
后开出《入库单》交质量管理部检验员进行验收。
( 三 ) 质量管理部接到《质验单》后,按照商品的验收规程中规定的验收项目进行验收,并填写《进货质量验收记录表》。
记录应完整、规范、真实。
( 四 ) 在检验过程中,若发现不合格品,应严格按照《不合格品的控制》制度执行。
( 五 ) 经检验人员验收合格的商品,由检验人员在《入库单》上签章,方可办理人库手续。
五、相关文件
进货验收规程 ( 见附页 )
六、记录
( 一 ) 《入库单》
( 二 ) 《进货质量验收记录表》
进货验收规程
一、范围
本规程适用于本企业所有经营医疗器械商品的进货验收。
二、抽样比例
根据商品批量大小,检验员按10%的比例进行抽样,当数量少于五件时,应全部检验。
三、检验项目
1 、帐物核对
检验人员应认真核对入库单上的产品名称、规格、型号、数量、供应商名称、生产批号、消毒批号、有效期等与实物一致。
2 、外包装检查
商品的外包装应一致,完整并无破损。
封箱带应牢固。
包装上的标识应清晰,正确和完整。
1 、有效期检查
检查商品是否在有效期限内。
2、其它
每批产品应有产品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产品合格证、产品性能检测报告( 至少应有元菌、元热源的检测报告 )。
四、检验在确认以上检查项目均合格后,在《入库单》上签字或盖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