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千古美文入学堂诗词古韵见书香
读书日七律诗

读书日七律诗书卷翻开智慧藏,如同宝库闪金光。
我入书中寻妙意,好似蜜蜂觅蜜香。
古往今来多少事,皆在字里诉端详。
君看那贤才俊彦,哪个不从书里长?读书之日意洋洋,墨韵飘来心内香。
一页翻开新世界,恰如舟入浩茫洋。
书中人物纷纭现,与我谈心论短长。
莫说世间娱乐广,此中乐趣更悠长。
读书之乐乐无穷,恰似繁星耀夜空。
字句之中含锦绣,我拿妙笔也难工。
前人智慧书间聚,后世之人受益丰。
你若还未开卷悟,岂不错过宝无穷?书斋静坐品书香,思绪飘飞岁月长。
每览佳篇心自喜,就像农夫见稻黄。
书中有路通幽处,带我遨游知识疆。
众人皆道生活苦,读书能解几分伤。
春日读书兴味饶,书中胜景任逍遥。
我看华章如赏画,墨彩纷纭入眼娇。
千古兴亡书里记,好似史官细细描。
朋友若问何消遣,读书岂不比闲聊?读书恰遇好时光,心入书林意未央。
那些妙语连珠处,仿佛仙乐耳边扬。
古今名著皆珍宝,任我采撷知识粮。
若将岁月付闲荡,怎比读书韵味长?书香满室醉吾心,一卷摊开意渐深。
恰似清泉流肺腑,涤除杂念净尘襟。
书中义理如星斗,照亮前程指引针。
人言世事多纷扰,读书能得几分沉?捧卷读书在案前,书中乐趣妙难言。
如同飞鸟入林际,自在随心天地宽。
文字编排成锦绣,知识汇聚若渊潭。
君不闻智者言,书中自有黄金山。
读书不觉日西斜,沉浸其中忘自家。
字句编织奇妙境,就像织女弄云霞。
书中情感多真挚,感我心田绽泪花。
汝若未曾亲体验,安知此乐美无涯?书海遨游意兴高,犹如骏马任驰跑。
我在书中寻大道,仿若行者觅仙草。
故事传奇书里载,引人入胜忘昏晓。
世人皆应爱读书,智慧之门自此敲。
我的观点结论:读书是一件非常有意义且充满乐趣的事情,通过读书我们能获取知识、感受不同的情感、领略古今的智慧,在读书日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们更应该倡导读书,让更多的人感受到读书的魅力。
大学开学感言诗

秋风送爽金秋至,丹桂飘香校园新。
书声琅琅振天地,青年学子聚一堂。
巍巍学府耸云端,百年辉煌映古今。
扬帆起航新征程,砥砺前行谱华章。
忆往昔,少年志在四方,家国情怀深植心,砥砺前行志气昂。
今日聚首大学堂,共筑梦想辉煌路。
晨曦初照映窗前,书声琅琅唤醒梦。
笔尖挥洒青春泪,墨香四溢沁心脾。
胸怀壮志展翅飞,乘风破浪逐梦想。
岁月如歌梦似海,青春无畏攀高峰。
风雨兼程无畏惧,勇往直前志高扬。
同窗共读共成长,携手共进创未来。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青春岁月留痕深,大学时光忆心间。
初入校园,懵懂无知,今朝相聚,豪情满怀。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求知若渴,探索未知,磨砺意志,锤炼品格。
同窗好友,情谊深厚,携手同行,共度青春岁月。
人生如梦,时光荏苒,珍惜当下,共创美好未来。
岁月流转,时光荏苒,青春岁月,勿忘初心。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扬帆起航,追逐梦想。
丹心铸就辉煌梦,砥砺前行谱华章。
百年学府,传承文明,青春学子,奋发图强。
风华正茂青春时,扬帆起航新征程。
激扬文字,书写辉煌,砥砺前行,共创未来。
大学校园,知识的殿堂,青春岁月,梦想的起点。
同窗共读,共度时光,携手同行,共创辉煌。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青春似火,燃烧激情。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勇攀高峰,共创辉煌。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百年学府,培育英才,青春学子,奋发向前。
扬帆起航新征程,砥砺前行谱华章。
百年辉煌,薪火相传,青春学子,勇担重任。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青春岁月,勿忘初心。
砥砺前行,不负韶华,扬帆起航,追逐梦想。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同窗共读,共度青春岁月,携手同行,共创美好未来。
大学时光,青春的见证,砥砺前行,梦想的起点。
扬帆起航,砥砺前行,共创辉煌,谱写华章。
岁月如歌,青春似火,砥砺前行,不负韶华。
青春学子,奋发向前,共创辉煌,谱写华章。
风华正茂青春时,扬帆起航新征程。
激扬文字,书写辉煌,砥砺前行,共创未来。
百年学府,培育英才,青春学子,勇担重任。
写读书日的诗词七绝

写读书日的诗词七绝
读书日至心欢畅,知识殿堂门轻敞。
手捧经典细思量,字里行间智慧藏。
清晨阳光透窗纱,一杯香茗伴书涯。
沉浸墨香时光里,思绪纷飞任迩遐。
书中自有千般景,山川湖海入画屏。
可比漫步云端处,逍遥自在心不惊。
人物故事扣心弦,仿若亲见在眼前。
同悲同喜共欢颜,情感交织意绵绵。
历史长河滚滚流,书籍承载岁月悠。
古往今来多少事,皆在书中待你求。
科学奥秘深无穷,探索之途乐亦融。
解开谜题心潮涌,惊叹世界妙趣浓。
文学经典如瑰宝,字字珠玑绽光芒。
诵读品味韵味长,滋养心灵润心房。
反问一下,不读书的人生该有多无趣呀?就像没有星星的夜空,黯淡无光。
读书日,就是那点亮夜空的璀璨烟花,让我们的精神世界绚
丽多彩。
读书吧,让知识的力量在我们心中绽放,让我们在书的海洋里自由翱翔,去领略那无尽的美好与奇妙!我的观点就是,读书日是个无比珍贵的日子,我们要好好珍惜,尽情享受读书带来的快乐和收获。
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

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诗词,是指以古体诗、近体诗和格律词为代表的中国古代传统诗歌。
亦是汉字文化圈的特色之一。
下面就是小编整理的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一起来看一下吧。
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11、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3、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4、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孔子5、三人行,必有我师也.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6、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7、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孔子8、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9、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朱熹10、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11、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刘彝12、黑发不知勤学早,白发方悔读书迟——颜真卿13、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于谦14、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1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汉乐府.长歌行》16、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17、发奋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苏轼18、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19、立志宜思真品格,读书须尽苦功夫——阮元20、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诸葛亮21、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陈寿《三国志》22、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唐诗三百首序》23、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24、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朱熹25、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苏轼26、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蒲松龄27、读书百遍,其义自见——《三国志》28、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老子29、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21、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宋·李清照《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2、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唐·杜甫《石壕吏》3、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唐·白居易《卖炭翁》4、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现代·毛泽东《沁园春·长沙》5、寄书长不避,况乃未休兵——唐·杜甫《月夜忆舍弟》6、山盟虽在,锦书难托——宋·陆游《钗头凤·红酥手》7、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唐·颜真卿《劝学诗》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唐·颜真卿《劝学诗》9、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唐·杨炯《从军行》10、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唐·高适《送李少府贬峡中王少府贬长沙》11、被酒莫惊春睡重,赌书消得泼茶香——清·纳兰性德《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12、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唐·白居易《望月有感》13、想得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烟滕——宋·黄庭坚《寄黄几复》14、我居北海君南海,寄雁传书谢不能——宋·黄庭坚《寄黄几复》15、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杜甫《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16、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唐·李商隐《端居》17、焚砚烧书,椎琴裂画,毁尽文章抹尽名——清·郑板桥《沁园春·恨》18、长跪读素书,书中竟何如——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19、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汉·佚名《饮马长城窟行》20、渐行渐远渐无书,水阔鱼沈何处问——宋·欧阳修《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21、书此数语桥柱上——宋·苏轼《西江月·顷在黄州》22、欲尽此情书尺素——宋·晏几道《蝶恋花·梦入江南烟水路》23、音书绝——宋·何梦桂《忆秦娥·伤离别》24、又携书剑路茫茫——宋·辛弃疾《鹧鸪天·送廓之秋试》25、此后锦书休寄,画楼云雨无凭——宋·晏几道《清平乐·留人不住》26、楚筵辞醴日,梁狱上书辰——唐·杜甫《寄李十二白二十韵》27、新书报我添憔悴——宋·苏轼《蝶恋花·昨夜秋风来万里》28、时平不用鲁连书——宋·苏轼《浣溪沙·送梅庭老赴上党学官》29、既耕亦已种,时还读我书——魏晋·陶渊明《读山海经·其一》30、来雁带书迟,别燕归程早——宋·吴文英《卜算子·凉挂晓云轻》3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明·于谦《观书》32、好把音书凭过雁——宋·李清照《蝶恋花·泪湿罗衣脂粉满》33、岭外音书断,经冬复历春——唐·宋之问《渡汉江》34、羽书万里飞来处——宋·吴潜《海棠春·已未清明对海棠有赋》35、谁能书阁下,白首太玄经——唐·李白《侠客行》36、厚禄故人书断绝,恒饥稚子色凄凉——唐·杜甫《狂夫》37、换得东家种树书——宋·辛弃疾《鹧鸪天·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38、有书无雁,寄谁归得——宋·程垓《忆秦娥·情脉脉》39、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唐·杜荀鹤《题弟侄书堂》40、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唐·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41、数州消息断,愁坐正书空——唐·杜甫《对雪》42、校尉羽书飞瀚海,单于猎火照狼山——唐·高适《燕歌行》43、寂寂系舟双下泪,悠悠伏枕左书空——唐·杜甫《清明二首》44、近来始觉古人书——宋·辛弃疾《西江月·遣兴》45、若见秋风寒雁来,能寄音书否——宋·赵长卿《卜算子·十载仰高明》46、书当快意读易尽,客有可人期不来——宋·陈师道《绝句·书当快意读易尽》47、闲读道书慵未起,水晶帘下看梳头——唐·元稹《离思五首》48、弟侄虽存不得书,干戈未息苦离居——唐·杜甫《清明》49、长亭无寐,短书难托——宋·张元干《忆秦娥·桃花萼》50、非胸中有万卷书,笔下无一点尘俗气,孰能至是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宋·苏轼《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51、书史足自悦,安用勤与劬——唐·柳宗元《读书》52、始我来京师,止携一束书——唐·韩愈《示儿》53、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宋·苏轼《和董传留别》54、传闻赦书至,却放夜郎回——唐·李白《经乱离后天恩流夜郎忆旧游书怀赠江夏韦太守良宰》55、问公何事,不语书空——宋·苏轼《行香子·秋与》56、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宋·陆游《读书》57、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宋·文天祥《正气歌》58、阿母谓阿女:“适得府君书,明日来迎汝——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59、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0、视历复开书,便利此月内,六合正相应——汉·佚名《孔雀东南飞/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形容有书香氛围的诗词31、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入学开篇诗

入学开篇诗
1、《四时读书乐春》
【元代】翁森
山光拂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2、《白鹿洞二首·其一》
【唐代】王贞白
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不是道人来引笑,周情孔思正追寻。
3、《观书》
【明代】于谦
书卷多情似故人,晨昏忧乐每相亲。
眼前直下三千字,胸次全无一点尘。
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
金鞍玉勒寻芳客,未信我庐别有春。
4、《冬夜读书示子聿·选一》
【宋代】陆游
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
新生入学古诗词(精选70句)

新生入学古诗词(精选70句)新生入学古诗词11、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劝学诗》2、寒梅也不禁,何只君瑟缩?读书小窗前,不见青矗矗。
——环山樵《薛宝钗·雪竹》3、寂历弹琴地,幽流读书堂。
——刘希夷《蜀城怀古》4、驿亭幽绝堪垂钓,岩石虚明可读书。
——欧阳修《咏零陵》5、献赋今未售,读书凡几秋。
——岑参《送薛弁归河东》6、怜君白面一书生,读书千卷未成名。
——岑参《与独孤渐道别长句兼呈严八侍御》7、我闭南楼看道书,幽帘清寂在仙居。
——李白《早秋单父南楼酬窦公衡》8、早知逢世乱,少小谩读书。
——岑参《行军诗二首(时扈从在凤翔)》9、读书不作儒生酸,跃马西入金城关。
——谢逸《送董元达》10、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
——欧阳修《画地学书》11、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孟郊《劝学》12、萧索空宇中,了无一可悦!历览千载书,时时见遗烈。
——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13、因依老宿发心初,半学修心半读书。
——王建《寄旧山僧》14、归志宁无五亩园,读书本意在元元。
——陆游《读书》15、又是今年忆去年。
——吕本中《减字木兰花·去年今夜》16、谤书盈箧不复辩,脱身来看江南山。
——谢逸《送董元达》17、富贵必从勤苦得,男儿须读五车书。
——杜甫《柏学士茅屋》18、儿大诗书女丝麻,公但读书煮春茶。
——黄庭坚《送王郎》19、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颜真卿《劝学诗》20、伤心秦汉,生民涂炭,读书人一声长叹。
——张可久《卖花声·怀古》21、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刘昚虚《阙题》22、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元来不读书。
——章碣《焚书坑》23、昨日邻家乞新火,晓窗分与读书灯。
——王禹偁《清明》24、读书不觉已春深,一寸光阴一寸金。
——王贞白《白鹿洞二首·其一》25、想见读书头已白,隔溪猿哭瘴溪藤。
——黄庭坚《寄黄几复》26、一日不读书,胸臆无佳想。
执笔书经典,古韵逸书香主题的古诗

执笔书经典,古韵逸书香主题的古诗一、执笔书经典在我国古代文化中,书法一直被视为一种艺术形式,同时也是一种传承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
在古代,书法家们通过他们的笔墨书写,传承着经典、传颂着古韵。
在这其中,古诗更是成为书写经典的重要载体。
在古代,诗人们挥毫泼墨,用精妙的文字构筑出了一幅幅美丽的意境,流传至今,成为经典之作,执笔书经典。
二、古韵逸书香古诗中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勾勒出了一幅幅优美的古韵画卷。
在古诗中,诗人们以朴实的语言描绘出大自然的美景,描绘出人生的哲理,以及对社会的观察和思考。
这些古诗经过千百年的岁月洗礼,仍然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读之,如闻书香,如沐春风,令人心旷神怡。
三、古诗赏析古诗作为我国古代文学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比如《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简洁而深刻的文字,展现了大自然壮美的景象;《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通过几句抒情的文字,展现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寂和思索。
这些古诗,在短短的文字间,透露出了古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哲理。
四、个人观点对我来说,古诗中的执笔书经典、古韵逸书香,是一种对传统文化的尊重,更是一种对生命、自然和世界的赞美。
通过阅读古诗,我可以感受到古人的思想境界和审美情趣,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和感悟。
总结通过对执笔书经典、古韵逸书香主题的古诗的赏析,我们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我国古代文化的瑰宝。
这些古诗不仅是文学作品,更是我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所在。
在今天,我们依然可以从中汲取力量,感悟人生,受益良多。
在深刻理解古诗的过程中,我们也更加明白了执笔书经典、古韵逸书香的内涵。
这种内涵不仅体现在古诗的文字之间,更是融入了我国人对生活、自然和社会的深刻理解。
通过这样的体验和领悟,我们也会逐渐发现,我国古代文化的魅力在于其博大精深,而这种魅力更是执笔书经典、古韵逸书香主题的古诗所带来的珍贵积淀。
古诗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适合秋季开学典礼的诗词(精选5首)

适合秋季开学典礼的诗词(精选5首)适合秋季开学典礼的诗词(精选5首)新的开始,揣着希望,怀着兴奋,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以下就是小编收集的适合秋季开学典礼的诗词(精选5首),欢迎鉴赏。
1、新的开始新的学期,新的开始。
揣着希望,怀着兴奋。
肩负使命,心系责任。
我们又踏上了新的征程。
此时此刻,在我们的身边又增添了许多新鲜灿烂的笑脸。
还记得两年前的今天,我们和各位七年级学弟学妹们一样,带着无限憧憬,怀着一份忐忑,来到了全新的校园。
一转眼,我们就成为了二中最大的孩子。
两年的光阴,转瞬即逝。
还有一年,我们就将离开这里。
值此新学期开学大典之际,我们要唱出我们心中真挚的恋歌!感谢您,敬爱的老师!您一声细心的叮咛,让我如沐春风;您一个善意的眼神,让我倍感温馨;您一个温情的微笑,让我勇气倍增;您一次有力的搀扶,让我奋起前行。
我们将铭记您的教诲,我们将在知识的天空越飞越高!感谢您,朱阳二中!2、新学期海棠映月别样红,桃李满园迎清风扬帆破浪踏足行,奋发向上勇攀登今天,请让我用蘸满真情的画笔,为我们的新生活舒展美丽的梦想今天,请让我用发自肺腑的字句,为我们的新学期写下温暖的诗篇今天,请让我用饱含深意的情怀,为我们的新学年吟唱动人的乐章今天,我们欢聚在一起,整装待发,壮志凌云,共同迎接初升的朝阳今天,我们齐集在这里,奋发努力,积极进取,一起拥抱少年的理想今天,让我们激情飞扬,一起来开启新学期的华美——篇章!听——那悦耳的铃声已经奏响,新学期,新气象看——看崭新的书籍已经发放,新知识,新希望瞧——那求知的风帆正在迎风飘扬,新面貌,新思想愿——那美好的理想正在心中荡漾,新目标,新设想金鸡报晓,我辈不待扬鞭自奋蹄百花争妍,怎可辜负人生好韶华亲爱的同学们,开学了,你准备好了吗?在逝去的一年里,我们赢得过成功,也留下过遗憾在崭新的日子里,一切都是未知,一切等待创造青春,生命,理想,流光溢彩的舞台让我们尽情舞蹈读书,求知,立志,苦乐交织的征途我不怕勇敢奔跑开学了——踏进梦寐以求的校园,我们的梦想在这里起航开学了——迈进玉兰花开的课堂,我们的未来在这里绽放开学了——踏进美妙奇幻的书海,我们的理想在这里高扬开学了——老师们步入传道授业的殿堂,撑起学生的碧海蓝天,生命里镌刻着教育理想开学了——老师们贯彻优秀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性特长,校园里流淌着智慧之光开学了——我们意气风发,步伐豪迈;开学了——我们满怀激情,斗志昂扬灵魂里有一种信念在回荡:我要做骄傲的`六中学子,我要争做优秀的六中人。
书院相遇的古诗词

书院相遇的古诗词
古代诗词中有许多描写书院相遇的作品,下面是其中几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词:
1. 唐代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楼房书院作一体,表达了人们渴望追求知识和文化的心情。
2. 唐代刘禹锡的《陋室铭》:
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可以调素琴,阅金经。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孔子云:“何陋之有?”
三星在天北,道义在身亲。
书院之中形象描绘了一处简陋但有高雅氛围的读书场所,倡导将德行与学术相结合。
3. 宋代苏轼的《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这首诗以庐山为背景,借用庐山的形象来形容书院的多彩和壮
阔,同时也表达了身临其境的读书之感。
这些古诗词都以书院作为背景,表现了人们对知识、学术和文化的热忱,反映了古代人们对读书和学习的追求和热爱。
这些作品既具有美感,也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
致开学典礼诗句

致开学典礼诗句1、读书宋·陆九渊读书切戒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
未晓不妨权放过,切身须要急思量。
2、题弟侄书堂唐·杜荀鹤何事居穷道不穷,乱时还与静时同。
家山虽在干戈地,弟侄常修礼乐风。
窗竹影摇书案上,野泉声入砚池中。
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
3、劝学诗宋·赵恒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
安房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
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
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
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4、浪淘沙九首(其八)唐·刘禹锡莫道谗言如浪深,莫言迁客似沙沉。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
5、和董传留别(节选)宋·苏轼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厌伴老儒烹瓠叶,强随举子踏槐花。
6、苔清·袁枚白日不到处,青春恰自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
7、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8、劝学唐·颜真卿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9、金缕衣唐·杜秋娘劝君莫惜金缕衣,劝君惜取少年时。
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10、书院宋·刘过力学如力耕,勤惰尔自知。
但使书种多,会有岁稔时。
11、劝学唐·孟郊击石乃有火,不击元无烟。
人学始知道,不学非自然。
万事须己运,他得非我贤。
青春须早为,岂能长少年。
12、竹石清·郑燮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13、游山西村(节选)宋·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14、明日歌明·钱鹤滩明日复明日,明日何其多。
我生待明日,万事成蹉跎。
世人若被明日累,春去秋来老将至。
朝看水东流,暮看日西坠。
百年明日能几何?请君听我明日歌。
15、冬夜读书示子聿宋·陆游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
关于学堂的诗词

关于学堂的诗词
学堂之中庄严肃穆,
知识之光在此闪烁。
师生相伴,共谱智慧篇章,
脑海中荡漾着学问的声音。
书香四溢,古往今来诗词相传,
纵然岁月流转,其韵永恒。
古诗文之美,在学堂中流淌,
经典之光,指引着前行的方向。
孜孜不倦,探寻着知识的奥秘,
学堂成为心灵的栖息之地。
勤奋笃学,沐浴着智慧之雨,
绽放出未来的芬芳之花。
师者为友,引领着学子向前,
学堂乃精神的摇篮。
启迪心灵,塑造睿智的思想,
为华夏儿女拓展着未来的舞台。
学堂之门,向着未知敞开,
悉心栽培,千万种希望在这萌发。
承载着家国情怀的重担,
成就未来,栋梁必在学堂。
吾辈在学堂时光荏苒,
学识与友情伴随成长。
感谢学堂赋予我们近乎无尽的希望,笃信我们会为这个世界创造奇迹。
初登讲台的诗词

初登讲台的诗词四时读书乐
春
山光照槛水绕廊,舞雩归咏春风香。
好鸟枝头亦朋友,落花水面皆文章。
蹉跎莫遣韶光老,人生唯有读书好。
读书之乐乐何如,绿满窗前草不除。
夏
修竹压檐桑四围,小斋幽敞明朱晖。
昼长吟罢蝉鸣树,夜深烬落萤入帏。
北窗高卧羲皇侣,只因素稔读书趣。
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薰风。
秋
昨夜前庭叶有声,篱豆花开蟋蟀鸣。
不觉商意满林薄,萧然万籁涵虚清。
近床赖有短檠在,对此读书功更倍。
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弄明月霜天高。
冬
木落水尽千崖枯,迥然吾亦见真吾。
坐对韦编灯动壁,高歌夜半雪压庐。
地炉茶鼎烹活火,四壁图书中有我。
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6千古美文入学堂诗词古韵见书香
◆傅桂华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华传统文化带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带有自己民族的色彩,值得后人重视、传承与发展。
中国社会在向现代化社会转型过程中,许多优秀民族传统文化正在消失。
随着外来文化的渗透,中国孩子逐渐热衷于外来文化,越来越远离自己的传统文化,甚至对祖国的传统文化产生了冷漠感,我们应当认真思考和重视。
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激发爱国主义情怀,在语文教学中向学子传播传统文化,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新课标》明确指出:“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应培养爱国主义情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
注重和利用传统文化培育学生人文素质是当今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
因此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提升教师人文素养,培养学生人文素养
教师是文化传承的纽带,是文化传承的实施者。
语文教师要懂得语文教学对于传统文化复兴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不仅着眼于知识素养的提高,更要把握发展的内º,为人的“终身发展”打好“精神的底子”。
教师要不断丰富自己,形成自己的思想,让自己的思想去牵引学生的思想,学生的思想才能不断进步,朝着你希望的方向发展。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人只能由人来建树”。
语文教师用自身的人文精神去滋润、去º养。
发挥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悉心学习古典文化。
如《论语》、《孟子》、《菜根潭》等,是每个语文教师枕头、案边常备必读之书。
教师通过点滴积累,潜移默化的渗透,使学生思想随之净化,行为获得矫正,人文素养提高。
因此语文教师具有的传统文化素养,是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重要的课程资源。
二、挖掘传统文化,构建学生精神家园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创设文化课堂教学情景,营造课堂文化氛围,将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学实践中去。
在教室的墙壁上张贴古代名人»像和书法家撰写的名言警句,在图书柜中增添阅读书籍,让学生开阔知识视野。
传统¾典文化是人文素养的主要来源,提升民族文化素养,须从研读传统¾典著作入手。
因此,我在黑板报上专门开辟“书海拾贝”一角,推荐好书,宣传学生的读书体会,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营造浓厚的文化氛围。
在语文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中塑造或体现优秀人物思想的精典篇章。
如:《出师表》中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尚忠君;《岳阳楼记》中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爱莲说》中“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满½红》中岳飞的“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的重整乾坤之志等等。
在讲解时,注重对文章中心人物或作者中心思想的弘扬,以此熏陶、激励学生的思想道德情操,形成一种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通过学习,学生感受到了我国传统文化的魅力,进而提高了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
加强传统文化教学分量,将其蕴º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扎根在学生心灵深处并以此为基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让他们从小在心底书写出一个堂堂正正顶天立地的“大”写的人,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道德和民族精神。
三、以诵读¾典为主要途径,让传统文化与学生同行
教育家陶行知说过:学生的语文水平能否提高,归根结底取决于他们看了多少书,看了什么书和怎样看书,取决于他们写了多少文章、写了什么文章和怎样写文章。
生活在儒学文明传统下的中国人多读一些传统的文化¾典是十分必要的,这是有关立身之本的教育。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如“忠”、“孝”、“礼”、“俭”等内容,是我国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世代相传。
而这些传统文化的精髓大多散布于以“四书五¾”为代表的¾典篇目中。
因此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学生古代¾典的诵读,以此作为学生储备知识,让他们在这些充满智慧的传统文化读物中,向千古圣贤讨教必要的立身之本,明白修身养性齐家治国平天下。
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等等道理,使学生与传统文化文本的对话过程中,通过静心阅读,与作者相逢于案前灯下,视通万里,思接千载。
语文教师要在古代传统文化中发现美的素养,引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学生热爱了,才会去传承。
要多给孩子挖掘一些文化中的闪光点,让学生在学习古代文化¾典的潜移默化中,思想渐渐摆脱浮躁,养成醇厚的道德人格,提高自身运用语言的能力,这是语文教学的实质。
总之,让传统文化回归语文教学要选得精、学得透、悟得深。
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语文教师,有义务竭尽全力去帮助学生找寻文化之根,使学生接受到圣哲前贤思想的滋养,让学生既学文化,又学做人。
只要我们燃烧生命的激情,用我们坚实的脚印和滴滴汗水去做好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传承,一定可以在教育的求索之路上,采摘一路幸福体验之花。
参考文献
[1]《语文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7.
[2]余文É,吴刚平.新课程的深化与反思[J].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5.
[3]倪文锦.阅读¾典: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必由之路[J].课程•教材•教法,2004(12). (济南市天桥区教师进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