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复习(1)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
在六年级下册的数学课程中,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以下是一些关于比例的重要
知识和技能:
1. 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相同种类的量之间的关系,在比例中我们将这些
量用分数表示。
2. 比例的性质:比例的两个分数称为一个比例,比例中各个分数的相等关系称为比例
的性质。
例如:如果a:b = c:d,则称a、b、c、d构成一个比例。
3. 比例的基础运算:比例可以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
例如:如果a:b = c:d,则有a+c:b+d = a-b:b-d = a/b:c/d。
4. 比例的化简和维持:在比例中,我们可以约分或扩大分数的值,得到一个全等的比例。
例如:将2:3化简为2/3:1,将2:3扩大为4:6。
5. 比例的图形应用:比例可以用来解决与图形形状和尺寸相关的问题。
例如:通过比
例可以计算矩形的边长、面积等。
6. 比例和百分数的关系:百分数是一种特殊的比例,其中分子是一个非负整数。
例如:25%表示为25/100或1/4。
7. 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例如计算折扣、利率、比赛成绩等。
以上是六年级下册数学课程中关于比例的一些重要知识点。
学生可以通过练习题和实
际应用问题来巩固和应用这些知识。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 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 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k xy=(一定) 2、 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k xy =(一定)3、 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 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 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 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知识点五: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1、按比例分配问题(1)按比例分配应用题:把一个量按照一定的比分配成几部分,求每个部分数量各是多少的应用题叫做按比例分配应用题。
(2)解题方法一般方法:把比转化成为分数,用分数方法解答,即先求出总分数,然后求出各部分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最后按照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多少的解题方法,分别求出各部分的量是多少归一法:把比看做分得的分数,先求出各部分的总分数,然后再用“总量÷总份数=平均每份的量(归一)”,再用“一份的量⨯各部分量所对应的份数”,求出各部分的量。
用比例知识解答:首先设未知量为。
再根据题中“已知比等于相对应的量的比”作为等量关系式列出含有x的比例式,再解比例求出x。
2、用正、反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步骤(1)分析数量关系。
判断成什么比例。
(2)找等量关系。
如果成正比例,则按等比找等量关系式;如果成反比例,则按等积找等量关系式。
(3)解比例式。
设未知数为x,并代入等量关系式,得正比例式或反比例式。
(4)解比例。
(5)检验并写出答语。
六年级比例方程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方程知识点比例方程是六年级数学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它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存在着一定比例关系的方程。
了解和掌握比例方程的相关概念和解题方法对于学习数学非常重要。
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六年级比例方程知识点。
1. 什么是比例方程比例方程是指两个或多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比例来表示的方程。
它的一般形式为a:x = b:y,其中a、b为已知数,x、y为未知数,冒号表示比例关系。
2. 比例方程的解法(1)利用已知比例和一个已知值求解:如果已知a:x = b:y,并已知其中一个值,可以通过交叉乘法求出另一个值。
例如,如果已知2:4 = 3:y,已知2和4,求y,可通过2乘以y等于3乘以4,得出解y=6。
(2)利用已知比例和两个已知值求解:如果已知a:x = b:y,并已知其中两个值,可以通过交叉乘法求出另一个值。
例如,如果已知2:x = 3:6,已知2和6,求x,可通过2乘以x等于3乘以6,得出解x=9。
(3)利用已知比例和算术运算求解:如果已知a:x = b:y,并已知已知两个比例关系,则可以通过算术运算求解。
例如,如果已知3:x = 4:y,已知2:3 = 5:6,求x和y,可以先用2:3 = 5:6计算出x:y的值为10:15,再利用3:x = 4:y,求解出x=12,y=16。
3. 实际问题中的比例方程比例方程在实际问题中有广泛应用。
例如,在购买商品时,如果已知两个商品的价格比例和其中一个商品的价格,可以通过比例方程求解另一个商品的价格。
又如,在地图上测量距离时,如果已知地图上的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中的一个值,可以通过比例方程计算其他未知距离。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比例方程的概念,提高解题能力。
4. 比例方程的注意事项在解比例方程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密切观察已知条件,确定比例关系的相关量;(2)仔细选择合适的解题方法,例如利用已知比例和一个已知值求解、利用已知比例和两个已知值求解、利用已知比例和算术运算求解等;(3)在进行计算时,注意保持等式两边的比例关系一致,避免计算错误。
小学六年级_比和比例知识点梳理(最新整理)
复习课:比和比例知识点一: 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比例意义表示两数相除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各部分名称9:6=1.5↑↑↑↑前项比号后项比值9:6=3:2↑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基本性质化简比的依据。
解比例的依据。
知识点二:比和分数、除法的联系名称联系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知识点三:求比值和化简比意义方法结果求比值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用前项除以后项一个数(是整数、分数或小数)化简比把两个数的比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用前项除以后项,得出一个分数值。
一个比知识点四: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和判断方法1、正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正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2、反比例的意义: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反比例的关系式:(一定)k xy =3、判断正、反比例的方法:一找二看三判断(1)找变量:分析数量关系,确定哪两种量是相关联的量。
(2)看定量,分析这两种相关联的量,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商一定还是积一定。
(3)判断:如果商一定,就成正比例;如果积一定就成反比例;如果商和积都不是定量,就不成比例4、正比例、反比例的区别与联系不同点名称意义不相同变化方向不相同关系式不同相同点正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扩大(或缩小)。
(一定)k xy =反比例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一种量扩大(或缩小),另一种量也随之缩小(或扩大)。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在小学六年级数学学习中,比例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比例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例如购物时的价格比较、食谱中的食材比例等等。
掌握了比例的概念和运算方法,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解决实际问题。
一、比例的定义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具有相同性质的量之间的对应关系。
比例常用两个比例项的比值表示,形式为a:b或a/b,其中a和b称为比例项。
二、比例的性质1. 比例的交换性:比例a:b与b:a相等。
2. 比例的比值性:如果a:b=c:d,则a/c=b/d。
3. 比例的平行性:如果a:b=c:d,且b不为0,则a/b=c/d。
三、比例的表示方法1. 倍数关系表:通过倍数关系表可以清楚地列出两组具有比例关系的数。
2. 比例尺:比例尺是表示长度或面积比例的一种工具。
比例尺的使用可以帮助我们在图纸上进行测量和绘制。
3. 分数形式:将比例转化为分数形式可以更直观地表示比例关系。
四、比例的运算1. 比例的等比乘除:在比例中,如果将两个比例项同时乘以(或除以)同一个非零数,那么得到的新的比例与原比例相等。
2. 比例的合并:当两个比例都有相同的比例项时,可以将其合并为一个比例。
五、比例的应用1. 比例的扩大和缩小:比例可以帮助我们在实际问题中进行数值的扩大和缩小计算。
比如说,地图尺寸的缩小或放大,可以使用比例进行计算。
2. 求解未知量:通过已知比例关系和已知量,可以求解未知量。
例如,知道一个图形的某条边长度与其他边的比例,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求解其他边的长度。
六、练习题1. 甲园和乙园的面积比为5:8,已知甲园的面积为60平方米,求乙园的面积。
2. 小明用2个小时做完了10道题目,求他还需要多少时间才能做完20道题目?3. 一张长方形的长和宽的比是3:2,且长是12cm,求宽是多少?4. 某商品原价为80元,现以打7折出售,求现价是多少?七、总结小学数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涵盖了比例的定义、性质、表示方法、运算方法以及应用等内容。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知识点归纳(五四制)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例》知识点归纳(五四制)第六章比例一、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2:1=6:3二、内外项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三、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例如:3:2=6:4可知3×4=2×6;或者由x×1.5=y×1.2可知x:y=1.2: 1.5。
四、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例如:3:x = 4:8.内项乘内项.外项乘外项.则:4x =3×8.解得x=6。
五、正比例和反比例:(1)、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y/x=k(一定)例如:①、速度一定.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因为:路程÷时间=速度(一定)。
②、圆的周长和直径成正比例.因为:圆的周长÷直径=圆周率(一定)。
③、圆的面积和半径不成比例.因为:圆的面积÷半径=圆周率和半径的积(不一定)。
④、y=5x.y和x成正比例.因为:y÷x=5(一定)。
⑤、每天看的页数一定.总页数和天数成正比例.因为:总页数÷天数=每天看页数(一定)。
(2)、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例如:①、路程一定.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因为:速度×时间=路程(一定)。
②、总价一定.单价和数量成反比例.因为:单价×数量=总价(一定)。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总结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总结一、比例的基本性质: 1。
2。
成反比例的量,除了量的增减外,还有两种情况:一是一种量变化,引起另一种量的相应的变化,这时前后两种量的变化的比,等于后者同前者的比;二是两种量的前后两个数相除所得的商,等于它们的和同除以它们的差,即1: 4。
3。
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比值是一定的,一般在0和1之间,其中最大的是一。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如果另一种量也随着它变化,那么这两种量的乘积就(扩大),这两种量的乘积就(缩小)。
3。
如果两个比相除又叫两个比的比值,表示这两个比相除的结果,这种说法不确切。
4。
比例的基本性质可归纳为以下几点:(1)比例中项必须是一个数,或者是一个数的比,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2)比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
(3)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
(4)比例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 0除外)比值不变,这与正比例、反比例的情形不同,而且0除外。
(5)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叫做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6)如果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并且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的倒数,那么这两个外项互为倒数。
(7)把比例的基本性质和正比例、反比例的基本性质结合起来,就可以写出比例的基本性质,用字母表示为: p:q=a3。
5。
比例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这与反比例的情形类似,但是比例的基本性质中“比例的基本性质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比值不变”是没有意义的,因为比例的基本性质的两边仍然可能分别是不相等的量,比值也可能分别是不相等的量,都满足不变性质,故本题错误。
(8)(简)设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为x,则x:(9)由比例的基本性质,可知当一个外项是另一个外项的(p÷q),且比例的两个外项的积为a时,比例的两边相等,即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积的,这时,(a÷a)成反比例。
当a成比例时,比例的两边仍然相等,即两个外项的积不等于两个内项积的,即a与a成反比例。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
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六年级下册数学比例知识点1、比的意义(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2)“:〞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3)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4)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5)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6)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5、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6、比例的基本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项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7、比和比例的区别(1)比表示两个量相除的关系,它有两项(即前、后项);比例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它有四项(即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2)比有基本性质,它是化简比的依据;比例也有基本性质,它是解比例的依据。
8、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用字母表示x/y=k(一定)9、成反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和比例
六年级数学知识点:比和比例1、比的意义和性质(1) 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是比号,读作“比”。
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的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同除法比较,比的前项相当于被除数,后项相当于除数,比值相当于商。
比值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有时也可能是整数。
比的后项不能是零。
根据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可知比的前项相当于分子,后项相当于分母,比值相当于分数值。
(2)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这叫做比的基本性质。
(3) 求比值和化简比求比值的方法:用比的前项除以后项,它的结果是一个数值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小数或分数。
根据比的基本性质可以把比化成最简单的整数比。
它的结果必须是一个最简比,即前、后项是互质的数。
(4)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要求会求比例尺;已知图上距离和比例尺求实际距离;已知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求图上距离。
线段比例尺:在图上附有一条注有数目的线段,用来表示和地面上相对应的实际距离。
(5)按比例分配在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常常需要把一个数量按照一定的比来进行分配。
这种分配的方法通常叫做按比例分配。
方法:首先求出各部分占总量的几分之几,然后求出总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2、比例的意义和性质(1)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内项。
(2)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两个内向的积。
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3)解比例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这个数比例中的另外一个未知项。
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3、正比例和反比例(1) 成正比例的量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他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1、比和比例的联系与区别:比与比例的区别1、意义不同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比例的意义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2、名称不同比的名称两点读作比,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
比例的名称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3、性质不同比的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比例的性质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4、应用不同应用比的意义求比值。
应用比的性质化简比。
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不能否组成比例。
应用比例的性质不但可以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还可以解比例。
2、比同分数、除法的联系与区别:比分数除法联系前项分子被除数比号分数线除号后项分母除数比值分数值商比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除法的商不变性质区别比表示两个数之间的关系。
分数表示一个数。
除法表示一种运算。
3、求比值与化简比的区别:一般方法结果求比值根据比值的意义,用前项除以后项。
是一个数。
可以是整数、小数或分数。
化简比根据比的基本性质,把比的前项和后项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零除外)。
是一个比。
它的前项和后项都是整数,并且是互质数。
4、化简比:(1)整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小数比的化简方法是:先把小数比化成整数比,再按整数比化简方法化简。
(3)分数比的化简方法是: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
5、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叫做这幅图的比例尺。
6、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7、正比例和反比例(1)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正比例关系。
(2)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就叫做反比例关系。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比例知识点
一、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是指两个或多个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比例的形式常表示为a:b,读作“a与b成比例”。
其中a和b称为比例的项,a称为第一项,b称为第二项。
二、比例的性质1.相等性:如果两个比例的两个项分别相等,那么它们成比例,即a:b=c:d。
2.反比例:如果两个比例的两个项的乘积相等,那么它们成反比例,即a:b=c:d,可表示为a×b=c×d。
三、比例的应用1.比例的计算:已知一个比例的三项中有两项和一个比例,计算另一个项。
常用的计算方法有:-已知a:b=c:d,求b,可通过计算得到b=d×(b/a)。
-已知a:b=c:d,求d,可通过计算得到d=b×(d/a)。
-已知a:b=c:d,求c,可通过计算得到c=a×(c/b)。
-已知a:b=c:d,求a,可通过计算得到a=c×(a/d)。
2.比例的单位换算:在比例中,两个项有可能使用不同单位表示。
为了进行计算,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常见的单位换算包括长度单位、质量单位等。
例如,1米=100厘米,1千克=1000克。
3.量与量的比较: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量与量之间的比较,例如时间比较、长度比较等。
这时可以使用比例的概念进行比较。
4.图形的相似:图形的相似指的是形状相似、对应边长成比例的两个图形。
在图形的相似性中,比例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可以通过比例关系求解未知边长。
5.比例的简化和扩大:当一个比例中的两个项可以同时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例,新比例与原比例相等,此时可以将原比例进行简化。
相反地,如果将一个比例的两个项同时乘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比例,新比例与原比例相等,此时可以将原比例进行扩大。
四、解题方法与注意事项1.了解比例的性质,正确理解比例的概念。
2.熟练掌握比例的计算方法,理解比例计算的思路。
3.注意单位换算,在进行比例计算时,要注意单位的一致性。
(完整版)小学六年级比和比例知识点复习
比和比例知识点1、基本概念(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 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5和7,7和9)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求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11) “比”进行分配。
基本方法:1. 先求出总份数,先求出每份数,再求每份数分别占各部分的几分之几。
2.然后用总量乘以每份数分别占各部分的几分之几,求出各部分的数量。
2、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xy= k (一定) (2)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3、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六年级比例计算知识点
六年级比例计算知识点比例是数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
在六年级的数学学习中,比例计算是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知识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六年级比例计算的相关知识,包括比例的定义、比例计算的方法以及比例的应用。
1. 比例的定义比例是指两个或多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在比例中,我们通常用两个数之间的冒号(:)表示。
例如,2:3表示两个数的比例关系,其中第一个数是第二个数的2倍。
比例还可以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例如2/3。
比例是相对关系,可以用于描述物体大小关系、图形的形状等多个方面。
2. 基本比例计算方法在进行比例运算时,我们需要掌握以下几个基本方法:(1) 比例的等价关系:当两个比例相等时,我们可以建立等式进行求解。
例如,如果4:6和2:3相等,那么我们可以得到4/6=2/3的等式。
(2) 比例的单位换算:当两个比例之间的单位不统一时,我们需要进行单位换算。
例如,如果一个比例是以米为单位,另一个比例是以厘米为单位,我们需要将其转换为相同的单位再进行计算。
(3) 求未知数:有时候我们只知道比例中的一个数值,需要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求解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例如,如果已知2:5=6:x,我们可以通过交叉乘积法求解出x的值。
3. 比例的应用比例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应用,下面介绍几个常见的例子。
(1) 比例尺:地图上常常使用比例尺来表示真实地理距离与地图上的距离之间的关系。
例如,比例尺1:1000表示地图上的1厘米相当于实际距离1000米。
(2) 食谱:烹饪中,食谱中的原料数量通常以比例的形式表示,以保持菜品口味的一致性和质量的稳定。
(3) 折扣计算:商场促销时,通常会以折扣的形式给出商品的价格。
折扣就是比例的一种应用,可以帮助我们计算打折后的商品价格。
(4) 长度比例:在制作模型、建筑设计等领域,常常需要按照比例来缩小或放大图形的尺寸,以保持其原有的比例关系。
总结:六年级比例计算是一个基础且实用的数学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
小学六年级比例知识点一、比例的概念比例是指两个比(分数)之间的相等关系。
在数学中,比例通常用冒号表示,例如a:b = c:d,这里a与b的比等于c与d的比。
二、比例的基本性质1. 反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乘积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反比例关系。
2. 直接比例关系:当两个量的比值为常数时,这两个量成正比例关系。
3. 比例的性质:如果a:b = c:d,那么ad = bc。
三、比例的应用1. 比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如速度与时间的关系、价格与数量的关系等。
2. 比例在几何图形中的应用:如相似三角形、相似多边形等。
四、比例的计算1. 比例的求解:根据已知的比例关系,求解未知项。
2. 比例的简化:将比例化为最简形式,即比例的前后项为互质数。
3. 比例的转换:将比例转换为分数形式进行计算。
五、比例的类型1. 直接比例:两个量之间的比值保持不变。
2. 反比例:两个量的乘积保持不变。
3. 合比例:多个量之间的比例关系。
六、比例的例题解析1. 例题:小明有5个苹果,小红有3个苹果。
他们想要平均分配苹果,每个人应该得到多少个苹果?解析:首先计算比例5:3,然后根据比例分配苹果。
2. 例题:一个班级有40名学生,其中男生和女生的比例是3:2。
求男生和女生各有多少人?解析:根据比例3:2,可以计算出班级中男生和女生的人数。
七、比例的拓展1. 百分数与比例:百分数是比例的一种特殊形式,表示为百分之几。
2. 利率与比例:利率是本金与利息之间的比例关系。
八、比例的实践1. 实践练习: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加深对比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
2. 比例游戏:通过游戏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比例知识。
九、总结比例是数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在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掌握比例的基本知识和计算方法,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请注意,以上内容是一个简化的知识点总结,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大纲进行调整和补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一、知识要点1、基本概念(1)两个数相除,又叫做这两个数的比,“∶”是比号,比号前面的数叫做比的前项,比号后面的数叫做比的后项,前项除以后项所得的商叫做比值。
比的后项不能为0。
(2)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3)商不变的规律∶在除法里,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者同时缩小相同的倍(0除外),商不变。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它们的比值不变。
(5)小数的性质∶在小数的末尾添上零或者去掉零小数的大小不变。
(6)公因数只有1的两个数叫做互质数。
如(5和7,7和9,8和9)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
(7)比的化简∶用商不变的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或比的基本性质来化简。
(8)比例∶①表示两个比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如∶(3∶4=9∶12)。
比例有四个项,分别是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
在3∶4=9∶12中,其中3与12叫做比例的外项,4与9叫做比例的内项。
比例的四个数均不能为0。
(9)比例的基本性质∶在一个比例中,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
(10)比、比例、比例尺、百分数的后面不能带单位。
2、正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一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相对应的两个数的比值(也就是商)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正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正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xy = k (一定) (2)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
例如∶汽车每小时行驶的速度一定,所行的路程和所用的时间是否成正比例。
路程例如∶ = 速度时间速度 × 时间 = 路程路程= 时间速度当速度一定时,路程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当路程一定时,速度和时间成反比例关系当时间一定时,路程和速度成正比例关系3、反比例∶两种相关联的量一种量变化,另种量也随着变化,如果这两种量中,相对应的两个数的积一定,这两种量就叫做成反比例的量,它们的关系叫做成反比例关系。
(1)用字母表示∶xy=k (一定)(2)反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的变化规律:是一种量扩大,另一种量缩小,一种量缩而另一种量则扩大,积不变。
例如:图上距离一定,实际距离和比例尺是否成反比例。
4、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比较5、比例尺(1)比例尺是一幅图的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
公式为∶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或 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 比例尺有两种表示方法:数值比例尺和线段比例尺。
两种种表示方法可以互换。
(2)比例尺的表现方式∶①数值比例尺∶用数字的比例式或分数式表示比例尺的大小。
例如:地图上1厘米代表实地距离500千米,可写成∶1∶50,000,000或写成∶500000001。
②线段比例尺∶在地图上画一条线段,并注明地图上1厘米所代表的实际距离。
例如:二、练习1、求比值 1452∶0.72 74∶171 321∶231 2、化简比 751∶0.24 12.6∶0.4 201∶151 3、解比例25:7=X:35 514: 35= 57:x 23:X= 12∶ 14X ∶0.75= 81∶25 X ∶154=31∶1.5 21∶51=41∶X 531∶0.4=272∶X 2.8∶54=0.7∶X 25.025.1=6.1X 4、填空1. 甲乙两数的比是11:9,甲数占甲、乙两数和的)()(,乙数占甲、乙两数和的)()(。
甲、乙两数的比是3:2,甲数是乙数的( )倍,乙数是甲数的)()(。
2. 某班男生人数与女生人数的比是43,女生人数与男生人数的比是( ),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 )。
女生人数是总人数的比是( )。
3. 一本书,小明计划每天看72,这本书计划( )看完。
4. 一根绳长2米,把它平均剪成5段,每段长是)()(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5. 王老师用180张纸订5本本子,用纸的张数和所订的本子数的比是( ),这个比的比值的意义是( )。
6. 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58米,它的面积是( )平方米。
7. 89吨大豆可榨油31吨,1吨大豆可榨油( )吨,要榨1吨油需大豆( )吨。
8. 甲数的32等于乙数的52,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
9. 把甲数的71给乙,甲、乙两数相等,甲数是乙数的)()(,甲数比乙数多)()(。
10. 甲数比乙数多41,甲数与乙数比是( )。
乙数比甲数少)()(。
11. 在6 ∶5 = 1.2中,6是比的( ),5是比的( ),1.2是比的( )。
在4 ∶7 =48 ∶84中,4和84是比例的( ),7和48是比例的( )。
12. 4 ∶5 = 24÷( )= ( ) ∶1513. 一种盐水是由盐和水按1 ∶30 的重量配制而成的。
其中,盐的重量占盐水的(—),水的重量占盐水的(—)。
图上距离3厘米表示实际距离180千米,这幅图的比例尺是( )。
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图上6厘米表示实际距离( )千米。
实际距离150千米在图上要画( )厘米。
14. 12的约数有( ),选择其中的四个约数,把它们组成一个比例是( )。
写出两个比值是8的比( )、( )。
15. 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每小时加工的零件个数的加工的时间( )比例;订数学书的本数与所需要的钱数( )比例;加工零件的总个数一定,已经加工的零件和没有加工的零件个数( )比例。
16. 如果x ÷y = 712 ×2,那么x 和y 成( )比例;如果x:4=5:y ,那么x 和y 成( )比例。
5、应用题1. 建筑工人用水泥、沙子、石子按2∶3∶5配制成96吨的混凝土,需要水泥、沙子、石子各多少吨?2. 一个县共有拖拉机550台,其中大型拖拉机台数和手扶拖拉机台数的比是 3∶8,这两种拖拉机各有多少台?3 (正)一个晒盐场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 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585000吨海水可以晒出多少吨盐?4 (正)一辆车去时每小时行60千米 6.5小时到达目的地 回来时每小时行78千米 多长时间能够返回出发点?5 (反) 修一条水渠每天工作6小时12天可以完成 如果工作效率不变每天工作8小时多少天可以完成任务?6 (反)学校举行团体操表演如果每列25人 要排24列 如果每列20人 要排多少列?讲义∶比和比例的应用(1)、分数形式这种形式的题目是它把比写成分数形式,这样迷惑学生。
例、六(1)班有50人其中女生是男生的2/3,男生和女生各多少人解析∶32=2﹕3,把分数改写成比的形式,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32=2﹕3 2+3=5500×52=20(人) 500×53=30(人) 法二∶设男生有x 人,则女生有32x 人,根据题意∶ x+32x=50 35x=50 x=3050-30=20(人)(2)、总量不明显这种题目是待分配的总量不明显,需要先求出总量。
例、甲乙丙三人共同生产100个零件,甲完成了三成,乙和丙完成的数量比是2:5,乙和丙各完成多少个解析∶现已知乙丙完成的数量之比,只要找到他们两个完成的总数,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100×(1-103)=70(个) 2+5=7 70×72=20(个) 70×75=50(个) (3)、比不明显在这种形式的题目中,几个项的比不明显,只有先找到几个项的比,才能够“按比例分配”。
例、一个车间有职工70人,男职工比女职工少25%,男职工和女职工各有多少人?解析∶在本题中,只要我们找到男职工和女职工的数量之比,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求出男职工和女职工各有多少人了。
我们先把女职工看做单位“1”,那么,男职工就可以表示为1-25%。
1-25%=75%=43 43﹕1=3﹕4 3+4=770×73=30(人) 70×74=40(人) 再如,一批零件共200个,由甲乙丙三个工人生产,甲乙两人生产的零件数之比是3﹕4,甲比丙多生产30个,他们三人各生产多少个?解析∶甲比丙多生产30个,如果丙再生产30个,则他生产的零件数就和甲的一样多。
这样,在总数上加上30个,就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3+4+3=10(200+30)×103=69(个)——甲 (200+30)×104=92(个)——乙 69-30=39(个)——丙(4)、已知比的某一项的具体量,求另一项的具体量这种题型是已知两个量的比,并且知道比的前项或后项的具体量,求另一项的具体量。
例、小红读一本故事书,已读的和未读的页数的比是2﹕7,已经读了24页,还剩下多少页?解析∶已经读了24页,站2份,就可以先求出每份是多少页。
24÷2=12(页)12×7=84(页)(5)、需要合并比在一些题目中,已知几个量的某几项的比,但这些比是分离的,则需要把几个比合并为一个比。
例、一段公路长340千米,由甲、乙、丙三个工程队修,甲工程队与乙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是2﹕3,甲工程队完成的是丙的74,甲、乙、丙三个工程队各完成多少千米? 解析∶在本题中,我们知道甲、乙两个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同时知道甲、丙两个工程队完成的长度之比,如果把这两个比合并为一个比,就很容易“按比例分配”了。
74=4﹕7 2﹕3=4﹕6甲﹕乙﹕丙=4﹕6﹕74+6+7=17甲∶340×174=80(千米) 乙∶340×176=120(千米) 丙∶340×177=140(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