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技能人才内涵探析

合集下载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的探索与实践作者:***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22年第10期摘要: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广西工业技师学院提出充分运用校、政、行、企的教育资源优势,在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双平台下四方协同育人,实施“岗课赛证研”相互融通的人才培养模式等创新与改革策略,以构建新形势下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为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经验。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双平台;四方协同;相互融通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727(2022)10-0045-06一、研究背景当前,我国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1]。

要推动经济高质量与创新性的发展,将迫切需要一大批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作为支撑。

基于发展需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在“十四五”期间组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及大国工匠为先导,带动技能人才队伍梯次的发展。

预计到2025年,我国将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将达到30%,东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将达到35%,中西部省份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将在现有基础上提高2~3个百分点。

最终形成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技能精湛、素质优良,能够基本满足我国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队伍[2]。

技师学院作为培育高技能人才的摇篮,为国家培育了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人才,在支撑国家经济发展方面做出了贡献。

2012年起,广西工业技师学院多次承办国家级、自治区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项目,并顺利通过验收,在建设过程中逐步形成了新形势下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

本文针对高技能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五大问题,分析学院解决问题的策略与成效,为切实提升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借鉴经验。

二、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一)校企合作缺乏内在动力,产教融合广度深度不足长期以来,因政府、行业、企业、学校等多方面因素影响,职业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仅停留在签约挂名、开展讲座、接收学生实习等单一和浅层次合作上。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高技能人才是一个国家创新发展的核心力量,他们在科技研发和创新创业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作用。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分析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

高技能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和骨干。

他们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能够应对复杂的技术挑战和创新需求。

高技能人才在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或创业公司中担负着科研、技术研发、产品设计等重要职责,是科技创新的源泉和推动力量。

他们通过耐心的实验与反复试错,为技术创新打下坚实基础。

高技能人才是科技成果转化的关键环节。

科技创新并非仅限于实验室的研究,更需要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为社会带来价值和效益。

高技能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创新能力,能够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相结合,在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他们能够通过技术开发、产品设计、市场推广等手段,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实际产出,并为社会和经济增长注入新动力。

高技能人才是创新型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科技的不断进步,创新已经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高技能人才具备丰富的知识资源和创新能力,能够为企业带来持续的竞争优势。

他们能够通过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管理创新等方式,不断引领企业的发展方向,提升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是创新型企业成长和成功的重要保证。

高技能人才是培养创新创业人才的重要源泉和榜样。

他们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创新思维,能够引导和培养新一代的创新创业人才。

高技能人才可以通过技术交流、学术讲座、实践指导等方式,与年轻人分享自己的创新经验和方法,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创业意识。

高技能人才的榜样作用对于培养创新创业人才具有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高技能人才还能够推动科技合作与交流。

科技创新不仅源于一个国家的努力,更需要国际合作与交流。

高技能人才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能力,能够跨过国界,与国际同行合作开展科技研究和项目合作。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能够促进国际间的科技创新合作与资源共享,加快科技进步的步伐,推动世界科技的发展。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

中国高技能人才论文:中国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及成因分析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本文分析了国内高技能人才供给和需求情况,从政府、企业、学校和观念四个角度分析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的成因,并提出相应对策。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供需情况成因分析一、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及特征高技能人才是指经过专门培养和训练,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根据我国建立的技能人才体系,技能人才包括初级技工、中级技工、高级技工、技师、高级技师。

初级技工没有经过系统的培训和训练,中级技工虽然经过培训,但是还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技能和理论知识,因此二者不能称为高技能人才。

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不但经过了专门的培养和训练,而且掌握了当代较高水平的应用技术、技能和理论知识,并具有创造性能力和独立解决关键性问题的能力,因此,他们属于高技能人才的范畴。

高技能人才具有一些普通工人或初、中级技能人才所不具备的特征,这些特征主要有:具有高超的生产技艺、掌握较高的操作技术、脑力劳动的比重较大、具有较强的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具备较高的自身素质。

正是因为这些突出特征,使得高技能人才在加快产业优化升级、提高企业竞争力、推动技术创新和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二、高技能人才供需的总量矛盾和结构性矛盾1、高技能人才供需的总量矛盾历年我国都会增加大量的失业人数,见表1 所示,近年来每年的失业人数都保持在800 多万人,劳动市场上呈现出供大于求的情况。

表1历年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数(单位:万人)年份失业人数年份失业人数2003 800.0 2006 847.02004 827.0 2007 830.02005 839.0 2008 886.0资料来源:《中国劳动统计年鉴.2009》统计数据。

关于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

关于高技能人才和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可以描述为: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

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高技能人才是中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在大力倡导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时代背景之下,更多更快地培训高技能人才,被视为中国提升国家核心竞高技能人才的特征有群体特征和个体特征之分,群体特征通过个体特征体现出来,个体特征又包含在群体特征之中。

研究高技能人才的特征无论从群体出发还是从个体出发,都是可行的。

以下对高技能人才特征的研究采用统筹法。

(1)高超的动手能力。

动手能力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

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才能戴“技艺超群”这一桂冠,这也是高技能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

现代高技能人才高超的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和某些“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的现代化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这种“手脑联盟”将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

(2)突出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一切人才的共同特征。

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如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

日常关于这方面的实例举不胜举。

心理学研究表明,人是有创造能力的,但不同的人创造能级不同。

一般来说,初、中级技能人才主要是掌握熟练技术,从事的是熟练劳动,熟练劳动主要是动作技能的重复。

高技能人才则较多地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劳动,其心智技能化的程度较高。

不仅如此,高技能人才的创造能力还具有个性化特征。

(3)极强的适应能力。

高技能人才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同专业(工种)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也表现在对邻近专业(工种)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高技能人才是指那些具备先进技术和专业知识的人才,其专业能力超过一般人才并能够在相关领域中发挥出色表现。

高技能人才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创新方面。

高技能人才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创新提供必要的基础。

创新需要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和实际操作能力,而高技能人才在这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

他们不仅熟悉相关领域的前沿理论和技术,还能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创造性的应用和改进。

在科学研究领域,高技能人才可以进行创新性实验和数据分析,提出新的假设和解释,推动科学进步。

在工程领域,高技能人才可以设计先进的设备和工艺,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

他们的专业能力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引领作用。

创新不仅需要有技术和知识的支持,还需要有有力的领导和组织。

高技能人才通常具有较高的智商和创造力,能够带领团队进行创新工作,并提供正确的方向和方法。

他们能够主动提出新的观点和思路,挑战传统的思维模式,推动整个团队的创新活动。

在企业中,高技能人才还承担着培养和指导其他人才的任务。

他们可以通过分享自己的经验和知识,帮助其他人才提高专业能力和创新能力。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中发挥着引领和示范的作用。

高技能人才还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在创新中克服各种困难和挑战。

创新过程中常常会遇到各种技术和操作上的问题,需要有人能够迅速找到解决方案并实施。

高技能人才通常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对各种状况,并快速解决难题。

他们不仅能够在创新中克服技术上的难题,还能够化解各种团队合作和组织管理上的问题,确保创新项目的高效进行。

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为创新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中具有重要的作用。

他们不仅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和技能,还能够主导和引领创新活动。

他们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能够确保创新项目的顺利进行。

社会和企业应该重视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引进,为创新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持。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和特征

The Science Education Article CollectsTotal.434 September2018(B)总第434期2018年9月(中)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技术技能人才队伍中层次较高的群体。

但对于何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有什么特征,目前学界少有深入研究,且观点不一。

技术与技能、人才与普通工作者之间有联系也有区别。

高技能人才必定是高技能工作者,但高技能工作者不一定是高技能人才,区分的关键在于其创造性劳动是否推动了人类进步和社会发展。

根据高技能人才必须具备的条件,分析出高技能人才的基本特征。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概念特征Th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Liu LihongAbstract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re the group with higher level of technical skills in our country.However,there are few in-depth studies and opinions on what is the characteristic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nd highly skilled talents.There are also differences be-tween technology and skills,talent and ordinary workers.Highly skilled workers must be highly skilled workers,but highly skilled workers are not necessarily highly skilled,and the key to distin-guishing between them is whether their creative work promotes human progress and social development.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 are analyzed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highly skilled talents.Key words high skilled talents;concept;characteristics2018年3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广东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发展是第一要务,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

试论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试论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及对策

五、总结
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解决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对于推动 经济转型升级具有重要意义。本次演示分析了我国高技能人才短缺的原因,并从 加强技能人才培养、改善职业发展前景、提高薪酬待遇等方面提出了对策措施。 通过案例分析,说明这些措施在实际应用中的效果。
然而,高技能人才短缺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政府、企业和教育 机构等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才能得到有效解决。未来,我们需要继续探索更加有效 的对策措施,以培养更多的高技能人才,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发展。
1、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
我国的教育体系和培训市场存在一些问题,如技能培训资源不足、培训质量 不高等,导致技能人才培养机制不健全。此外,部分家长和学生过于注重学历教 育,忽视了职业教育的重要性,使得技能人才培养面临更大的挑战。
2、职业发展前景不明朗
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前景不够明朗,也是造成人才短缺的一个重要原因。 一方面,高技能人才的晋升通道不够畅通,职业发展空间有限;另一方面,社会 对高技能人才的认可度不高,缺乏相应的荣誉和福利待遇,难以吸引更多人投身 技能领域。
1、加强技能人才培养
政府和企业应加大对技能培训的投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提高技能教育质 量。同时,鼓励企业开展内部培训,为员工提供更多的学习和发展机会,培养更 多适应市场需求的高技能人才。此外,还可以通过国际合作引进先进的职业教育 资源,提升我国技能人才的水平。
2、改善职业发展前景
建立健全高技能人才的职业发展通道,制定有针对性的晋升制度和职业发展 规划,为高技能人才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同时,提高高技能人才的社会地位, 加大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力度,提高他们的荣誉感和福利待遇,吸引更多人投身 技能领域。
3、薪酬待遇相对较低
相较于其他职业,高技能人才的薪酬待遇普遍较低。在很多企业中,高技能 人才与普通员工薪资差距不大,甚至出现高技能人才薪资低于普通员工的情况。 这种薪酬待遇不合理的现象,导致高技能人才在工作中缺乏积极性和成就感,进 而加剧了人才短缺的问题。

高技能人才特征分析

高技能人才特征分析

的实施者。 其高超的技能不只是传统的 “ 手艺” 和某些
“ 活” 绝 而 是 通 过 学 习 获 得 更 多 的专 业 知 识 , 为 知 成
识 与 技 能 相 互 协 调 发 展 的人 才 。 造 性 是 一 切 人 才 的 创
作 技能 , 属于技能资本拥 有者。由于高技能人 才充当 了技 能资本 的主要 载体 , 也成 为资本运作 的工具。高 技能人才最 主要 的价值在于能将他们的经验 、 知识 特 别是技能进行工作表达 , 并促使这些技能转化 为产 品
工 作 评 价 等 也 影 响 技 能 水 平 的 发 挥 。高 技 能 人 才 的人
可 分。高技能 人才 的技 能和能 力是一 种隐藏信 号 , 其 劳 动过程很 难被监 管 , 工作 的 自主性 较高 , 他们 的产
出成 果 容 易 用 质 量 或 数 量 的指 标 进 行 定 量 考 核 , 很 但

和服务 , 带来 比较高的经济效 益。高技能人才知识 和
技 能 不 具 有 通 用 性 , 于 本 人 的 特 殊 技 能 和 经 验 在 特 属
l 一 8
人才 论坛
定 条 件 下 的应 用 , 与 他 们 对 技 能 的 把 握 和 应 用 密 不 更
业, 上进心强 , 工作负责 , 一般对 技能成长有着不懈 的


社 会特 征
不断增加 , 这是新型职业不断增加对技能人才需求带
来 的变 化 。
高技 能人 才具备高超 的技能 , 能够解决生 产、 管
理 、 输 、 务 等 一 线 的 复 杂 问题 , 企 业 技 术 创 新 运 服 是
二 、 力 资本 特 征 人
现 代 高 技 能 人 才 具 有 扎 实 的专 业 知 识 和 较 强 的 操

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系辨析

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系辨析

高素质与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关系辨析作者:曹敏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4年第24期2014年6月,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的召开和《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的颁布,为职业院校改革发展提供了难得的历史性机遇,也明确了职业教育的历史性任务:“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牢固确立了职业教育在国家人才培养体系中的重要位置,并且关涉到高等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问题。

高素质、高技能人才培养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适当强调素质养成,纠正了片面追求高技能而忽视高素质的人才培养要求。

所以,当下理清高素质、高技能的人才培养关系有助于高等职业院校进一步端正办学态度,处理好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各种复杂关系。

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内涵及关联高素质与高技能的内涵日常生活中常常听到某人素质高的说法,一般是将素质一词用于描述人的修养、才智、能力、内在涵养以及综合表现,高素质的外显表现为综合能力很强的人。

高素质至少表现为六个方面:一是先天良好的身体和心理基础,特别是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例如临危不惧、镇静而不慌乱等;二是高尚的思想道德品质,诸如尊老爱幼、仁者爱人等;三是积极的人生观、价值观、生活观,例如豁达开朗、积极向上等;四是良好的思维品质,诸如思维灵活、富于创新等;五是较高的情商,例如善于表达、沟通,以及良好的人际关系等;六是较强的综合能力,例如能做事、会做事、做成事等。

高素质的人应该是一个人生价值取向积极向上的人,一个思想有深度、修养有广度的人,一个生活情趣高尚而丰富的人,一个情商优秀的人。

技能与知识不同,知识可以通过语言文字等形式传授,而技能必须亲自学习,并坚持练习才能掌握其中的技巧。

而一旦停止练习,技能就会慢慢生疏,是一种熟能生巧的活动。

掌握了高级技能的人才,被称为高技能人才,当然这种技能在本文中是指生产技能,不是生活技能,也不是娱乐技能,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技能。

“高技能人才不可以用职称、职业资格等级等划线的方式硬性界定,身怀绝技或技艺精湛的能工巧匠,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技能型、掌握高新技术知识的知识技能型以及掌握各种不同技能的复合技能型人才都可以称之为高技能人才。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研究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研究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研究作者:刘建明王化旭来源:《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01期摘要:高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必要的专业理论知识,能够熟练掌握专业技术及现代设备的操作技能,在生产和实践领域能解决关键技术和操作难题,并具备一定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包括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操作技能、大专知识层次、较高的思想素质、健全的心理素质及健康的体魄、较强的综合应用能力。

高技能人才的构成要素包括动作技能、智力技能、素质技能及综合技能。

高职院校应探索培养高技能人才的多种途径和具体措施。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内涵;培养途径;构成要素中图分类号:G71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727(2011)01-0134-03高技能人才的政策解读高职教育肩负着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型人才的使命,高职教育工作者首先必须弄清楚什么是高技能型人才,要厘清概念,把握内涵,明确构成要素,探索培养途径。

所谓技能,是指为了顺利完成某项任务而采取的一种活动方式或心智活动方式,一般需要通过训练获得。

“高技能人才”概念的提出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而言的。

我国中职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是“技能型人才”,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则是“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其区别显而易见。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千百万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

”对于“高技能人才”的概念,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2006年~2010年)》中有着明确的界定:“高技能人才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熟练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精湛的操作技能,并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关键技术和工艺的操作性难题的人员,主要包括技术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水平的人员。

探析高端智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探析高端智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策略
关键词智造业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策略
55我国自 )% 世纪 '% 年代以来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迅速 高职院校总数已经超过我国高校总数的 0%e 重视高职教 育培养高素质的技能型人才也是我国中央和地方政府高度 重视的教育发展战略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支撑国 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也是国民经济各行业产业升级 技术进步的重要保证和国家综合实力的集中体现 随着近 些年来制造业快速转型高端智能制造产业成为了当下的热 点 因此高职院校也必须重视高端智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 培养才能紧跟社 会 发 展 的 步 伐 培 养 适 应 社 会 发 展 需 求 的 高端技术人才$
一方面通过智能 制 造 人 才 库 的 建 立 还 可 以 促 进 智 造 人 才 共享为相关用人单位高端智造人才提供相关咨询服务增 加院校在高端智造业的影响度与美誉度6
(&( 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 高职院校在培养高端智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过程中需 进一步加强产教融合深化教学改革 在这方面院校应立 足本校发展所需结合自身教学优势科学定位高端智造业 技术技能型人才战略结合人才市场所需设置智造业相关 专业 同时专业教学应根据不同行业标准智造业人才需 求相关岗位规范与要求等对教学结构进行科学性规范及 时对接先进的智造业技术提升教学内容实用性 为了更好 地使毕业生能够适应智造业所需在师资力量加强的同时 将实训基地建设产教融合作为智造业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 重中之重与本区 域 内 先 进 的 智 造 企 业 合 作 一 方 面 给 智 造 企业提供在职技能培训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实训实 践经验共同促进 高 端 智 造 业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模 式 转 变 拓 宽 智造技术技能人才学习通道使高职院校智造业技术技能型 人才培养更加贴近智造技术的发展 '结语 从数字制造 到 智 能 制 造 也 体 现 了 现 代 制 造 业 发 展 趋 势 可以说数字制造转化为智能制造的基础而智能制造则 数字制造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提升 智能制造是制造产业转 型升级必然结果在推广智能制造方面高技能的人才必不 可少 智造人才紧缺已经成为当前不少地区智造产业发展 的重要制约因素 高职院校同时还需要为地方产业发展升 级服务只有重视 智 造 业 技 术 技 能 型 人 才 培 养 才 能 更 好 地 为地方产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参考文献 %$& 俞彬#叶巧清&基于* 学研互动+ 的智造类人才培养 行动研究% B& &科技资讯#)%$4')(( & %)& 孙艳霞&与企业对接培养* 双高+ 特色高端技能人才 % B& &辽宁高职学报#)%$1'$$( & %(& 陈晓罗&高职数控专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探析% B& & 教育教学论坛#)%$1'1( & %3& 潘婷&中国制造 )%)6,,,从中国制造到中国智造&时 代金融#)%$0'%1( & %6& 祝力维&高职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创新构建的思 考% B& &辽宁高职学报#)%$1'4( & 课题)%$1 年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院级课题)基于美 国高职*共生群落+协作机制的汽车* 智造+ 技能人才培养研 究' 编号)7X;XG)%$1%6( 作者简介戴继明 ' $'44,( # 女# 汉 族# 湖 南 长 沙 人# 硕 士#讲师#研究方向)汽车智能制造"

高技能型人才研究文献综述(最新)

高技能型人才研究文献综述(最新)

高技能型人才研究文献综述摘要:高技能型人才问题是当前研究的热点。

关于高技能型人才短缺原因,主要观点有:培养慢,晋升难;传统人才标准不利;激励和保障机制缺乏;投入少;职教生源数量和质量下滑;职教发展滞后。

其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有校企合作、订单教育、工学交替、产学结合等,要从思想、机制、制度等方面予以保障。

其人才培养主体,主要是高职院校。

未来研究中,建立科学合理的预测模型应成为重点,而关于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途径及实现方式则更需要深入研究。

关键词:高技能型人才;内涵;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主体;高职院校一、高技能型人才的界定问题作为近年来出现的一个相对的、动态的概念,‚高技能型人才‛是相对于初、中级技能人才和一定历史时期而言的,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科学技术的发展,其外延与内涵会逐渐发展。

在我国现阶段,人们常把决策管理层劳动者称为‚白领‛,把操作执行层劳动者称为‚蓝领‛,高技能型人才则是介于决策管理层和操作执行层之间的技能水平较高的人才,俗称‚灰领‛(Grey Collar)。

一般认为,高技能人才是生产、运输和服务等一线中,掌握专门知识和操作技能,解决工作实践中关键性操作技术和工艺难题的从业人员。

毕结礼在其主编的《高技能人才开发探索与实践》一书中对‚高级技能人才‛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研究,并给出了定义:高级技能人才,是指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掌握了现代设备,在生产和服务领域中能完成中级技能人才难以掌握的高难或关键动作,并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劳动者。

教育部部长周济在2004年年初的一次会议上为高技能人才‚正名‛,将其称之为‚应用型白领‛,主张称其为‚银领‛。

何应林(2006)认为,高技能人才概念的内涵应包括5个方面:有必要的理论知识;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有较强的动手操作能力并能够解决生产实际操作难题;有创新能力;有良好的职业道德。

对于哪些人员属于高技能人才的范畴,目前在我国存在争议。

一种观点认为,高技能人才主要包括取得高级工、技师、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可分为技术技能型、复合技能型、知识技能型三类人员。

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一)

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一)

高技能人才内涵解析(一)摘要:高技能人才的概念经历了从“匠人”、“技师”到“知识工人”的历史演变。

高技能人才属于人才基础层次中的技能型人才类型,其工作是工程技术人才工作的后续,具有一般技能人才所不具备的精湛技艺以及解决复杂性、关键性和超常规实际操作难题的能力。

其人才特征可概括为:应用性;手脑并用;技能强、素养高。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应用性;手脑并用;技术;技能一、高技能人才概念的历史演变社会实践是高技能人才产生的本源,不同时期,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有着不同内涵。

(一)农业社会——匠人农业社会的经济是自然经济,个体手工业者等成为中国社会的第一批技能工作者。

这些被称之为“艺人”、“匠人”、“师傅”,其后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人就是“高技能人才”的雏形。

这里的能工巧匠泛指工艺精湛,能做出特色产品或有“绝活儿”的技能人才。

(二)工业社会——技师自中世纪工厂出现以来,高技能人才的概念更趋职业化。

最初,人们把这类人叫做师傅。

师傅不仅要带徒弟,还要负责管理工作。

我国明清时代称之为“技手”、“技士”,台湾地区称之为“工艺师”或“技术师”。

新中国成立之后,我国把高技能人才分为高级技师、技师、高级技工等。

(三)知识经济社会——知识工人知识经济社会,以知识为基础的新兴产业迅速崛起,计算机、无线通讯、国际互联网等知识密集的高技能产业迅速发展,猛烈冲击着传统产业,并向各个方面渗透。

比尔·盖茨提出了“知识工人”的理念,标志着对高技能人才地位和作用的认识逐步提升。

二、学术界对高技能人才概念的不同理解当前,社会上对高技能人才的认识较模糊,原因在于一些基本问题尚未搞清楚:其一,技能型人力资源是否是人才;其二,如果技能型人力资源是人才,那么其本质是什么?对于第一个问题,学者们的意见基本一致。

判断技能型人力资源是否是人才必须明确其标准。

胡世明研究表明,人才标准包括4个方面:首先,量的评价标准,国家人事部将“凡具有中专及以上学历或初级专业技术及以上职称”的人算为人才,从经济学角度考察,它是一个小于该国人口资源、人力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数量概念,是指从业人员中表现出具有较高素质和能力并作出较大贡献的人。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及特征

浅谈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及特征作者:张庆尧来源:《职业·下旬》2009年第12期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正进入加强内涵建设、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历史时期。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课程体系,创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无一不以培养高技能人才这个目标为转移。

但是,普通高等教育人才观的定向思维一时难以转变,轻视技能和技能劳动者的传统观念不会轻易消失,因此应深入理解高技能人才的由来、内涵及特征。

一、党中央提出高技能人才的培养(训)任务当今世界,人类社会正处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折时期。

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走新型工业化发展道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以及现代农业的过程中,凸显出我国从业人员中技术结构的矛盾。

高级工以上技能型人才严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瓶颈”。

党中央、国务院于2003年12月18~20日召开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为全面实现建设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决定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建设宏大的高素质的干部队伍。

在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提出:“高技能人才是推动技术创新和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重要力量。

要通过学校教育培养、企业岗位培训、个人自学提高等方式,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

”在中国率先提出培养“高技能人才”的任务,并作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重要内容。

会议形成的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指出:“充分发挥高等职业院校和高级技工学校、技师学院的培训基地作用,扩大培训规模,提高培训质量”,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技工教育的发展指明方向。

2004年2月28日,原教育部部长周济根据党中央的决策,在第三次全国高等职业教育产学研结合经验交流会上讲话中提出:“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研相结合的改革发展之路,培养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确立了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走产学研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方针和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目标。

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量较高的工作的人群。
当前,高技能人才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之
03
一。Leabharlann 调查目的01了解高技能人才的现状和需求。
02 分析高技能人才培养、使用和流动存在的问题。
03 为政府和企业制定高技能人才政策提供参考。
调查范围
1
调查涵盖了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的高技能人 才。
2
调查对象包括企业、职业学校、政府机构和行业 协会等。
对部分高技能人才进行访谈,了解他 们的职业发展、技能提升、工作环境 等方面的具体情况。
样本选取
行业分布
选取不同行业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样本,包括制造业、服务业、教 育业等。
地区分布
选取不同地区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样本,包括一线城市、二线城市 、农村地区等。
职业分布
选取不同职业的高技能人才作为样本,包括技术工人、工程师、 高级管理人员等。
高技能人才调查报告
汇报人: 日期:
目录
• 调查背景与目的 • 调查方法与样本 • 高技能人才现状分析 • 高技能人才需求预测 • 高技能人才培养与提升建议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01
调查背景与目的
背景介绍
01
随着科技发展和产业升级,高技能人才在经济社会中的作用越 来越重要。
02
高技能人才是指具备高级技能、知识和经验,能够胜任技术含
数据收集与处理
01
02
03
数据收集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调查 收集数据,确保数据的真 实性和可靠性。
数据处理
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清洗 、整理、分析,提取有用 的信息。
数据分析
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数据 进行处理和分析,得出高 技能人才的相关特征和规 律。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研究

高技能人才的内涵与培养途径研究
任 务 , 中共 中央 、 以 国务 院《 于 进一 步加 强 和 改进 大 学生 思 想政 关
治 教育 的 意见 》 指导 , 强 思想 政 治教 育 。 其要 高 度重 视 学 生 为 加 尤 的 职业 道 德 教育 和 法 制 教育 . 重视 培养 学 生 的诚 信 品质 、 敬业 精 神 和遵 纪守 法 意识 只有 具 备较 高 的 思想 素 质和 职业 道 德 , 能 才 保 证学 生 在 走上 工 作 岗 位 以后 . 立 足社 会 。 具 备 可 持 续 发展 能 并
中 图分 类 号 : 1 G7 0 文 献 标 识码 一 1 4 0 1 7 — 7 7( 0 1 0l 0 3 - 3
高 技 能 人才 的 政 策 解读
高技 能人 才 一般 由 高职 院校 培 养 . 于 大 专层 次 属
高 技 能
能训练。
方 式 或 心 智 活 动方 式 。 般 需 要 通 过 训 练 获 得 “ 一 高技 能 人 才 ” 概 念 的提 出是 相 对 于初 、 中级 技 能 人 才 而 言 的 。我 国 中职 教 育 的人 才 培 养 目标 是 “ 能 型人 才 ” 技 .高 职 教 育 的培 养 目标 则 是 “ 素质 技 能 型人 才 ”其 区 别 显 而易 见 。教 育 部 《 于 全 面 提 高 高 , 关 高 等 职 业 教 育教 学 质 量 的若 干 意 见 》 确 提 出 . 明 高职 院校 “ 全 要 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 以服 务 为 宗 旨 . 以就 业 为 导 向 . 产 学 结 走
高 职 教 育 肩 负着 培 养 生 产 、 建设 、 理 、 务 第 一 线 需 要 的 管 服 高 技 能 型 人 才 的使 命 . 职 教 育 工 作 者 首 先 必 须 弄 清 楚 什 么 是 高 高 技 能 型人 才 . 厘 清 概 念 , 握 内涵 , 要 把 明确 构 成 要 素 , 索 培 探

国企高技能人才培养探析

国企高技能人才培养探析
20 ・月 下 0年 O ・期 1 8能人才培养探析
陈 庆
( 苏 徐 州中 石化 集 团管道 储运 公司 江苏 徐 州 2 1 0 江 2 8) 0
高技 能 人 才 是企 业 一线 职 工 的先 锋 力 量 ,是 企 业技 术 工 人 的 优 秀代 表 ,在推 进 生 产技 术革 新 和企 业 快 速 发 展 、促进 产业 优 化
升 级方 面 有 着举 足 轻 重 的作 用 。培 养一 批 技 艺 精湛 、作 风过 硬 的 高 技 能人 才 ,全 面 提升 企业 人 才 队伍 的 整 体 实力 ,是确 保 企 业 安 全生 产 、降本 增 效 的 内在 要求 ,也 是 有效 增 强 企 业 自身 核 心 竞 争 力 、提升 自主 创 新 能 力 的 重要 途 径 。 作 为一 家 以 管道 输 油 为 主业 的 大 型 国企 ,中石 化集 团管 道 储 运公 司 ( 以下 简 称 “ 道公 司” 管 )历来 重 视 高技 能 人 才 培养 工 作 , 将 高 技 能 人 才 培 养 作 为企 业 人 才 规划 的 重 要 组 成 部 分 。 这 些 年 来 ,在 国 家有 关 政策 的指导 下 ,公 司 积极 倡 导 人 才 强企 战 略 ,不 断加 强 高 技 能人 才 培养 工 作 ,取得 了一 定成 效 ,但 仍存 在 一些 问 题 .这 引 发 了笔 者 关 于 国 企 高技 能 人 才 的 培 养 的 若 干 思 考 。
1 “ 功 ” 不 足 、 内
企 业对 高 技 能人 才 队伍 的建 设 ,偏 重 理论 知 识 、操作 技 能 的 培 养 ,忽 略 对 品 德 态度 、 责任 心 、协作 能 力 等 “ 内功 ” 的加 强 。 这 容 易引 起 高技 能 人才 培 养 目标 的 错位 ,也就 不 能 充 分 发掘 高 技 能 人 才 资 源 的潜 力 为企 业 服 务 。 2 、相 关 机 制 需进 一 步 落 实 具体 而 言 ,引 导 高技 能 人才 队伍 比知 识 、学技 术 、争成 才 的 激 励机 制 需要 进 一 步完 善 ,促 进 高技 能 人才 合 理 流 动 的竞 争 上 岗 机 制需 要 进 一 步 加 强 。企 业 在 营造 “ 比知 识 、学 技 术 、争 成 才 ” 氛围 、强化竟岗机制方面做 了不少工作 ,但取 得的成效不很 明 显 ,有关 措 施 的实 施 细则 缺 乏操 作 性 ,最 终 容 易 流于 形式 ,而难 以 真正 起 到促进 高技 能 人才 队伍 建设 的 作用 。此 外 ,轻操 作 、重 管理 的传 统 观 念 依 然 风行 ,高技 能 人 才 的社 会地 位急 需提 升 。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

高技能人才创新引领作用分析高技能人才是指具备专业知识、技能和经验的人才,他们在各个领域中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和能力,对于创新和科技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高技能人才的创新引领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高技能人才在技术研发和创新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由于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能够提供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从而在技术研发和创新中发挥着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能够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不断创造出新的技术和产品,推动科技进步和产业升级。

高技能人才在创业创新中具有重要的角色。

他们不仅具备创新思维,而且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技能,能够将创新的想法转化为具体的产品和服务。

他们具备市场敏锐性和风险意识,能够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找到创新的机会,并通过创新带动经济发展。

高技能人才在技术转移和推广中起着关键作用。

他们能够将先进的技术知识和经验传授给其他人,促进技术的传播和应用。

通过培训和指导,他们能够培养更多的技术人才,推动技术转移和推广,实现技术创新的普及和应用。

第四,高技能人才在解决重大问题和应对突发事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由于他们掌握了先进的技术知识和应对能力,能够在复杂的环境中快速响应和解决问题。

他们能够独立思考、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为社会的发展和稳定作出贡献。

高技能人才在国际竞争中具备一定的竞争优势。

他们不仅具备强大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而且具备国际化的视野和思维方式。

他们能够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为国家在全球经济中赢得有利地位。

高技能人才在创新和科技发展中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他们在技术研发、创业创新、技术转移和推广、解决重大问题以及国际竞争等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培养和引进高技能人才,对于实现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提升国家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技能人才内涵探析
吴梁洲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
【摘要】在我国“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下,高技能人才的培养和发展越来越受到国家和社会的重视。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提高高技能人才队伍的水平,已经形成共识,因此对于何谓高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的内涵和特征的解读和认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关键词】高技能人才内涵技能
一、探析高技能人才内涵的意义2003年12月26日,在全国人才工作会议上通过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明确提出了“高技能人才”的概念。

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国家“人才强国战略”总体规划。

重庆市2007年2月16日发布的《重庆市“十一五”高技能人才规划》中提出:“十一五”期间,重庆市经济发展和就业形势都对高技能人才队伍提出了新挑战。

一是经济发展、产业优化升级、企业提高竞争力,迫切需要提高技能劳动者特别是高技能人才整体素质。

当前,重庆市高技能人才占技能劳动者的比例仅12.51%,远低于全国21%的平均水平,与发达国家高技能人才比例一般为30%的情况相比,更存在较大差距。

可见,高技能人才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增强我国核心竞争力和自主创新能力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加快高技能人才的培养,是当前和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重点。

二、高技能人才的概念阐述2007年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纲要》对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是:在生产、运输和服务等领域岗位一线的从业者中,具备精湛专业技能,关键环节发挥作用,能够解决生产操作难题的人员。

主要包括技能劳动者中取得高级技工、技师和高级技师职业资格及相应职级的人员。

他们是我国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各行各业产业大军的优秀代表,是技术工人队伍的核心骨干。

还有一种定义更简单,即“高技能人才”就是高级工水平以上的技能劳动者。

上述两种说法,仁者见仁,笔者认为理解什么是高技能人才可以从其定义上理解,即,从_______“高”和“技能”、“人才”三方面着手来定义,所谓“高”应注意把握高技能人才的特质。

高技能人才之所以“高”于常人,是在于他所负责的是技术性较强的工作,具备一种专注的工作责任感,对所负责的专业领域具有一定的权威性,有较高的专业操作技能。

在工作实践中能够解决较高技术难题的专业门人才,也就是的能够在某项工作岗位上独挡一面的人。

所谓“技能”,可以从技能等级上看,高技能人才不应仅指高级工水平以上者。

凡是在生产劳动中取得突出成绩、有突出贡献或在技术创新和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方面有重要贡献者,不论其资历长短、年龄长幼、职务或技术等级高低,均可破格选拔认定。

所谓“人才”,《现代汉语词典》对人才的定义:①德才兼备的人,有某种特长的人。

②指美丽端庄的相貌。

我国的人事部门在统计人才的数量时,衡量人才的标准有两条:一是具有中等学校毕业及其
以上的学历,即中专以上学历者;二是具有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等相同技术职称及其以上者。

从人才类型上看,高技能人才不仅包括传统意义上的主要分布在加工、制造等职业领域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应包括“知识型”、“艺术型”、“管理型”等各类高技能人才。

罗洪铁教授对人才的定义是:那些具有良好的素质,能够在一定条件下通过不断地取得创造性劳动成果,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较大影响的人。

可见,关于人才的定义应该包括几个基本要素:人才必须具备良好的素质、创新性的劳动、对社会进步做出贡献的劳动成果。

由此可见,高技能人才不应该仅仅局限于职称、职业资格等级等硬性指标来划定,身怀绝技、技艺精湛、工作技术含量较高的技术技能型人才都可以称之为高技能人才。

是一种集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较强的实践操作技能于一身的复合型人才。

三、高技能人才基本特征1.较高的专业知识水平。

过去人们认为,技能人才只不过就是比农民工多几年工作经验而已,往往认为他们知识文化水平普遍较低,长期从事社会底层工种,生活在社会低层,招之则来挥之则去。

随着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逐步实现,很显然,这样对高技能人才的定义没有与时俱进,是不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

高技能人才应该是受过较高层次的职业技术教育,接受了系统的职业技能训练。

在某个领域中有自己独特的长处,有丰富的实践和理论基础,善于独立去解决一些专业上的难题。

2.较强的专业操作能力。

具有一定的动手能力应该是所有技能人才共有的特征。

但是,只有高技能人才所不同的在于这个“高”字,
技术难度大、专业技能强、某专业内较强的权威性,这些正是他们的高之所在,这也是高技能人才区别于其他人才最显著的职业形象特征。

现代高技能人才高超的动手能力不再只是传统的“手艺”和某些“绝活”,而是通过技能教育和培训获得更多的现代化理论知识,成为“手脑联盟”的技能劳动者,他们善于钻研一些不为常人留心的问题,有一种不断探索求知的欲望,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不仅仅是简单重复劳动,只满足于当一个熟练工人,而应该具有对岗位的创新思维,如工作方法和工作流程的改进和科学。

这种特质将是知识经济社会高技能人才的时代特征。

3.较强的创造能力。

创造性是一切人才的共同特征。

高技能人才的创造性主要表现为在相关技术领域中的创新能力,如工艺革新、技术改良、流程改革及发明创造。

一般来说,初、中级技能人才主要是掌握熟练技术,从事的是熟练劳动,熟练劳动主要是动作技能的重复。

高技能人才则较多地掌握了精密技术,从事的是较复杂的技术劳动,技能化的程度较高。

不仅如此,高技能人才的创造能力还具有个性化特征,他们对从事的劳动已经不满足于简单的重复,而是有了主观的、能动性的创新意识,这本身就是一种建立在较高知识水平基础之上的层次提升。

4.较强的适应能力。

高技能人才有适应工作岗位变动的能力。

这种适应能力不仅表现在对同专业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也表现在对邻近专业工作岗位的流动方面。

高技能人才的专业领域不应该太过狭窄,除了某项工作其他都不会干,他们应该是对所涉及的专业都有较
深入的学习和理解,如:从事汽车营销的专业人员,不能只是对汽车品牌和汽车营销技能的熟悉,更应该学汽车维护、保养和日常的汽车维修等技能。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汽车时肯定更愿意相信那些掌握了一定汽车维修和养护等技能的营销人员。

具备了这些技能的技能人才也能够更好更快的适应不同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岗位,相比而言,初、中级技能人才的岗位适应性则远不及高技能人才,他们往往只会某一项较单一的工作岗位,缺乏适应能力。

5.良好的职业道德。

高技能人才应该具备较高的职业素质和敬业精神、科学严谨的工作态度、良好的职业操守。

为人诚实、工作细心、认真,有强烈的工作责任心,具备安于一线工作的意识和素质.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服务意识、艰苦创业的意识、企业的主人翁意识、立志岗位成才和终身学习的意识,高技能人才热爱本职工作,对本专业工种有着浓厚的兴趣和感情,立足于本职工作岗位刻苦钻研技术业务,有克服困难去解决生产中各种难题的主观意愿,并注意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总结、不断提高,在工作中尊重科学规律、讲求工作方法。

这些也应该是高技能人才具备的特点。

参考文献: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决定》中发[2oo3]l6号
重庆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重庆市“十一五”高技能人才规划》[Z]2007.2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高技能人才培养体系建设“十一五”规
划纲要(2006年—2010年)[Z].2007.3《现代汉语词典》[M]商务印书馆.2002.51061罗洪铁.人才学原理[M].四川人民出版社,2007:7-8132人力资源 __。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