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行为学之有效的沟通概述.pptx
合集下载
组织行为学沟通
组织行为学沟通
目录
CONTENTS
• 沟通基本概念与理论 • 组织内部沟通 • 组织外部沟通 • 非语言沟通在组织中应用 • 提高组织沟通效率方法 • 总结:提升组织行为学中沟通能力
01 沟通基本概念与理论
沟通定义及重要性
沟通定义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递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字、 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沟通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核心要素,涉及信息的传递、理解 和反馈。有效的沟通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促进团队协作和 增强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沟通障碍及应对方法
沟通障碍可能源于语言、文化、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学会 识别并克服这些障碍,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准确性。
沟通的过程和要素
团队内部沟通
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
01
通过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分享想法和互相支持,营造积极
的团队氛围。
定期的团队会议
02
组织定期的团队会议,让团队成员有机会分享工作进展、提出
问题和建议,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有效的沟通技巧
03
团队成员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清晰、避免
攻击性语言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协作。
声音和语调传递信息
声音
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特征都可以传达出特定的信息。例如,清晰、洪亮的声音可以表示自信和 力量,而柔和、低沉的声音则可能表示同情和安慰。
语调
语调的变化可以强调某些词语或情感,使信息更加生动有力。例如,升调通常表示疑问或不确定,而 降调则表示肯定或命令。同时,语速的变化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信息。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
01
02
03
目录
CONTENTS
• 沟通基本概念与理论 • 组织内部沟通 • 组织外部沟通 • 非语言沟通在组织中应用 • 提高组织沟通效率方法 • 总结:提升组织行为学中沟通能力
01 沟通基本概念与理论
沟通定义及重要性
沟通定义
沟通是信息在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传递并达成共识的过程,涉及语言、文字、 表情、动作等多种方式。
回顾本次课程重点内容
沟通的定义和重要性
沟通是组织行为学中的核心要素,涉及信息的传递、理解 和反馈。有效的沟通对于提高组织绩效、促进团队协作和 增强员工满意度至关重要。
沟通障碍及应对方法
沟通障碍可能源于语言、文化、心理和情感等方面。学会 识别并克服这些障碍,有助于提高沟通效率和准确性。
沟通的过程和要素
团队内部沟通
营造积极的团队氛围
01
通过鼓励团队成员积极参与、分享想法和互相支持,营造积极
的团队氛围。
定期的团队会议
02
组织定期的团队会议,让团队成员有机会分享工作进展、提出
问题和建议,并共同讨论解决方案。
有效的沟通技巧
03
团队成员应掌握有效的沟通技巧,包括倾听、表达清晰、避免
攻击性语言等,以便更好地进行沟通和协作。
声音和语调传递信息
声音
声音的高低、快慢、强弱等特征都可以传达出特定的信息。例如,清晰、洪亮的声音可以表示自信和 力量,而柔和、低沉的声音则可能表示同情和安慰。
语调
语调的变化可以强调某些词语或情感,使信息更加生动有力。例如,升调通常表示疑问或不确定,而 降调则表示肯定或命令。同时,语速的变化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绪和信息。
与供应商建立良好关系
01
02
03
组织行为学15-有效沟通
目录
赞美的四个关Βιβλιοθήκη 词一)赞美的目的:表达者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赞美,发现对方的优点,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让 自己事业和生活上如鱼得水。同时,每天处在赞美和欣赏对方的心态中,会 越来越多的对周围的人带来正向的能量。 二)被赞美者的需求:
社会学家说,每一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认同感,这就解释了为什 么人们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而不是批评。 赞美能满足人们内心被关注、被赞美,被鼓励、被尊重的人性需求,它是我 们改善与他人沟通效果和人际关系重要工具。 三)赞美表达的核心: 我们赞美对方究竟赞美的是什么呢?让接受者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同,换言之 ,他希望你和他是志同道合之人。所以赞美的核心有两点:
目录
目录
知 识 链 接
目录
联想——中国第一个学习型组织
联想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联想具有极 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使得联想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 结构、管理方式,从而健康成长。
早期,联想从与惠普(HP)的合作中学习到了市场运作、渠道建 设与管理方法,学到了企业管理经验,对于联想成功地跨越成长中的 管理障碍大有裨益;现在,联想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计 算机界众多知名公司,如英特尔、微软、惠普、东芝等,保持着良好 的合作关系,并从与众多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中受益匪浅。
目录
除了能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东西之外,联想还是一个非常有心的 “学习者”,善于从竞争对手、本行业或其他行业优秀企业以及顾客 等各种途径学习。
柳传志有句名言:“要想着打,不能蒙着打。”这句话的意思是 说,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不能光干不总结。
三、优化组织管理系统 产业先见 (三)
(一) 人本管理 (二) 组织流程再造
对方发了一大堆文字,你只有:嗯、啊、哦、是吗、是吧 二、拍马屁式赞美 例如:王总,您简直就是中国企业家的标榜人物,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 这位美女太美了,像仙女一样
赞美的四个关Βιβλιοθήκη 词一)赞美的目的:表达者的目的是希望通过赞美,发现对方的优点,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让 自己事业和生活上如鱼得水。同时,每天处在赞美和欣赏对方的心态中,会 越来越多的对周围的人带来正向的能量。 二)被赞美者的需求:
社会学家说,每一个人都希望在社会中找到自己的认同感,这就解释了为什 么人们喜欢听到别人对自己的赞扬,而不是批评。 赞美能满足人们内心被关注、被赞美,被鼓励、被尊重的人性需求,它是我 们改善与他人沟通效果和人际关系重要工具。 三)赞美表达的核心: 我们赞美对方究竟赞美的是什么呢?让接受者需要得到尊重和认同,换言之 ,他希望你和他是志同道合之人。所以赞美的核心有两点:
目录
目录
知 识 链 接
目录
联想——中国第一个学习型组织
联想的成功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不可忽视的一点是,联想具有极 富特色的组织学习实践,使得联想能顺应环境的变化,及时调整组织 结构、管理方式,从而健康成长。
早期,联想从与惠普(HP)的合作中学习到了市场运作、渠道建 设与管理方法,学到了企业管理经验,对于联想成功地跨越成长中的 管理障碍大有裨益;现在,联想积极开展国际、国内技术合作,与计 算机界众多知名公司,如英特尔、微软、惠普、东芝等,保持着良好 的合作关系,并从与众多国际大公司的合作中受益匪浅。
目录
除了能从合作伙伴那里学到东西之外,联想还是一个非常有心的 “学习者”,善于从竞争对手、本行业或其他行业优秀企业以及顾客 等各种途径学习。
柳传志有句名言:“要想着打,不能蒙着打。”这句话的意思是 说,要善于总结,善于思考,不能光干不总结。
三、优化组织管理系统 产业先见 (三)
(一) 人本管理 (二) 组织流程再造
对方发了一大堆文字,你只有:嗯、啊、哦、是吗、是吧 二、拍马屁式赞美 例如:王总,您简直就是中国企业家的标榜人物,前无古人,后 无来者 这位美女太美了,像仙女一样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讲义
个体行为与管理
指人们在头脑中形成的对某种知觉对象的形象固定下来,并对以后有关该对象的知觉产生强烈影响的效应。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提起商人就会联想到奸诈,提起教师就会联想到文质彬彬,提起工人,总是以身强体壮,性情豪爽为其形象,一听说对方是农民,就就认为是大老粗,土包子等等。
定型效应
从众理论
个体行为与管理
你看到了什么?
个体行为与管理
知觉与行为
知觉
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或各个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感觉
直接作用于人们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或个别部分在人脑中的反应
个体行为与管理
影响知觉准确性的因素
知觉对象的特征
知觉情景特征
知觉者主观因素
兴趣爱好 需要和动机 知识和经验 个性特征
个性
本
是个人所具有的各种心理特征和意识倾向的较稳定的有机结合
个性倾向性
个性心理特征
1
2
个体行为与管理
个性心理特征 是人的个性差异中比较经常的、 稳定的、具有决定意义的部分, 它表明一个典型心理活动和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气质 是人典型的、稳定的、的心理特征, 是人天生的、表现在心理活动动力方面的个性心理特征。
个人对某一对象所持的评价与行为倾向
态度
认知
主体对态度对象的 认知和理解。 基础
情感
行为
个体行为与管理
我的主管提升了一个能力不如我的人 不公平
我讨厌我的主管!
我向任何愿意听我诉说的人抱怨我的主管! 我要换工作!
认知、情感、行为密切相关
对主管的消极态度
案例
接近律图1 相似性图2 闭锁性 连续性
适应性 对比性 敏感化 感受性降低
第六章 沟通 (《组织行为学》PPT课件)
三、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二)识别文化差异,发展文化认同 文化可以分为三个范畴:
正式规范
✓人的基本价值观,判断是 非的标准 ✓正式规范引起的摩擦往往 不易改变。
非正式规范
✓人们的生活习惯和风俗 ✓ 通过较长时间的文化交流 来克服
技术规范
✓可通过人们对技术知识的 学习而获得,很容易改变
三、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三)区分高情境文化和低情境文化 高情境文化
✓ 高情境文化中的沟通过程常常是含蓄的,沟通中重视的是“情境 ”而不是“内容”。
低情景文化
✓ 沟通常常是直接的,不太重视个体之间的关系。
三、跨文化沟通的策略
(四)发展双向沟通 通过双向沟通和反馈,进一步刺激跨文化沟通的积极性,拓宽沟通渠道, 及时总结沟通中好的经验并加以推广,同时对沟通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纠偏。
第二节 组织沟通的种类
本节主要内容 一、根据沟通渠道划分:正式沟 通与非正式沟通 二、根据沟通媒介划分:语言沟 通与非语言沟通 三、根据信息反馈划分:单向沟 通与双向沟通 四、信息技术与组织沟通
一、根据沟通渠道划分
(一)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指在组织内,根 据组织的明确规定进行信息的传 递和反馈,包括正式会议、定期 汇报、书面沟通,如公函、文件 等。正式沟通的优点是沟通效果 好,有较强的约束力;缺点是沟 通速度慢。
➢ 有效沟通是跨文化企业管理的出发点 ➢ 跨文化的沟通技巧更是决定其事业成败的关键因素
二、影响跨文化沟通的主要因素
✓霍夫斯泰德文化 五维度模型
价值观因素
行为取向因素
✓道德规范 ✓法律规范 ✓宗教规范
✓语义层面 ✓语言运用层面 ✓身体语言层面
方式
语言因素
风俗习惯因素
组织行为学--沟通
2 、什么是沟通
沟通 (沟通) 是指人与人之间转移信息 的过程又称交往;交流;人际沟通。 沟通有 4 种主要功能: 控制;激励;情绪表达;信息传递
3 .正确沟通的原则
了解对方 双向沟通 善于聆听 运用工具 等等
4. 企业沟通的过程沟通源自确定概念 (信息源)编码
应用 (接受者)
九.沟通
沟通是企业中的神经系统, 一旦沟通中止,企业巨人必 将瘫痪。
练习:传话
传话:请你告诉办公室的张主任,明天上午 8 点去上海浦东机场接美国来的马克博士。
请你告诉办公室的张主任,明天 上午 8点去 上海 浦东机场接美国来的马克博士。
结果如何? 为什么?
1 、企业员工沟通的重要性
有利于企业的正常运作 有利于员工协同工作 有利于员工分享信息 有利于员工传递情感
3 打电话
打电话是每一位员工每 天都进行的一种沟通形式。
如何有效地打电话呢?
先列出目的 先镇定一下 围绕目的 注重反馈 简短扼要 礼貌结束
练习:请让我上救生艇
请6位朋友上来 抽签决定角色 准备3分钟 演讲1分钟,说服各位:让其上救生艇 投票决定谁上救生艇 为什么?
他们怎么又发货过来了? 我叫你月底交报告,你怎么不执行? …… 这些沟通问题出在何处?
( 1 )信息的来源-沟通失真的原因
沟通者的理解 过滤 失真 等等
( 2 )编码与译码-沟通失真的原因
缺乏共同经验 语义不同 媒介不同 等等
( 3 )物理因素-沟通失真的原因
2、正式面谈
正式面谈也是企业中广泛运 用的一种正式沟通形式。
如何有效的正式面谈呢?
选择合适的对象、时间、地点; 事先准备好面谈提纲 事先研究面谈对象的资料; 创造宽松和谐的面谈气氛
组织行为学之有效的沟通概述
不发生
最高
最快
(四)组织外部沟通
外部沟通的前提——组织形象 外部沟通方式——公共关系
三、非正式沟通
(一)非正式沟通的特征 1.它的形式具有多变性和动态性。 2.信息传播速度快且易迅速扩散,形式灵活。 3.通常易受到人们的重视。 4.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其内容也不受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引导案例】
鸵鸟策略难以化解企业危机
第一节 沟通概述 第二节 人际沟通 第三节 组织沟通 第四节 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1.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
传递,而使他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2.沟通的特征: (1)互动性 (2)媒介性 (3)期待性 (4)目的性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一)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的含义 2. 言语沟通的种类 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二)非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的含义 2.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1)象征 (2)说明 (3)调节 (4)情感表露
3.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1)表情 (2)眼行为 (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4)服饰 (5)讲话风格
三、有效沟通的对策 (一)提高人际沟通的对策 1.确立诚信宽容的沟通心态 2.善于倾听 3.以恰当的方式沟通 4.善于运用体态语言 5.因人而异进行沟通
(二)提高组织沟通的对策 1.美国管理协会提出的良好沟通十项建议 2.提高组织与员工之间沟通的有效方法: (1)增强沟通意识 (2)沟通渠道畅通 (3)保证双向交流 (4)表达规范准确 (5)讲究沟通艺术 (6)善于全面倾听
《组织行为学能力》课件
组织行为学能力的基本要素
沟通能力
解释沟通能力在组织 中的重要性,并提供 提高沟通能力的建议。
决策能力
介绍决策能力对组织 和个人发展的影响, 并分享提高决策能力 的方法。
团队合作能力
强调团队合作在组织 成果中的作用,提供 提高团队合作能力的 实用建议。
领导能力
阐述领导能力在组织 中的重要性,并提供 发展领导能力的路径。
提高组织行为学能力的方法ຫໍສະໝຸດ 1 学习和实践组织行为学知识
了解组织行为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并将其 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2 积极互动,提高沟通和合作能力
与他人积极互动,参与团队项目,提高自己 的沟通和合作技巧。
3 接受领导和管理经验的指导和培训
向经验丰富的领导和管理者学习,并参加相 关培训来提升自己的领导能力。
《组织行为学能力》PPT 课件
组织行为学能力是指在组织环境中成功应对各种挑战的能力。本课件将介绍 组织行为学能力的概述、基本要素和提高方法,帮助您在职场中取得成功。
概述
定义和重要性
介绍组织行为学的定义和为什么它对组织和个 人的发展至关重要。
能力的含义和作用
解释组织行为学能力的含义和它在工作中起到 的作用。
4 积极参与团队活动和项目
主动加入团队活动,承担责任并展示团队合 作能力。
结论
重要性和必要性
总结组织行为学能力的重要性,并阐述它对个人和 组织的必要性。
提高能力方法的价值
强调提高组织行为学能力的方法对个人和组织的价 值和益处。
组织行为学 第九讲:沟通
(2)起源:
情境对我们来说十分重要,过滤和反馈双重机制; 情境模棱两可;
导致人们焦虑;
小道消息
控制
信任
自我利益
(3)弱化小道消息不良影响的建议
①
②
公布进行重大决策的时间安排;
公开解释那些让人觉得不一致或隐秘的决 策和行为;
③
对于当前的决策和未来的计划,在强调其 积极一面的同时,也指出其不利的一面;
2.有效沟通的障碍
(1)过滤: 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以使信息显得对接受者更为有 利。
(2)选择性知觉:
接受者会根据自己的需要、动机、经验、背景 及其他个人特点有选择地去看或者去听信息。
(3)信息过载
需要处理的信息超过个体的加工能力。
2.有效沟通的障碍
(4)情绪 接受者在接收信息时的情绪感受会影响到他对信息的 解释。 5)语言
2.通道类型:
由组织建立的、用于传递有关员工的专业活动的 信息的渠道 用于在组织里传递个人或社会信息。
(2)非正式通道:
3.沟通过程的8个主要部分:
发送者(信息源)
编码 信息 通道 解码 接受者 噪音(干扰) 反馈
4.沟通过程模型:
5.沟通的方向
自下而上
9.3 人际沟通
1.口头沟通(oral communication)
优点: 快速传递、快速反馈 缺点: 信息失真 优点: 有形、可核实 缺点: 耗费时间、缺乏反馈 优点: 提供其它沟通支持,使情感和感受可观察 缺点: 对身体语言和动作的理解会影响对接受者对
组织行为学-第9章专题知识讲座
职责和任务----信息和渠道.
五. 沟通障碍
• 5.组织层次旳影响。信息旳“过滤”和 “失真”。积累损耗。
• 6.信誉不佳,阻碍沟通。-----个人信誉 与组织信誉(公正性)
• 7.组织气氛---提防、猜疑;平等,尊重, 开诚布公、相互信赖。 社会文化(群体规范)
• 8.条件不清,弹性太大。政策、制度、方法旳 合用边界。隐含前提,默契。
息线索(语言、体态、面部表情、手势、语 气)、即时反馈(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以 及亲身接触。 • 信息:常规,非常规。
4.沟通方向旳可逆性分类
• 单向沟通:朝着一种方向旳沟通。特点速度快、 秩序好、无反馈、无逆向沟通,缺陷:实收率 低,接受者轻易产生挫折、抱怨和抗拒。
• 双向沟通:来回反馈式旳沟通。发送者与受讯 者之间旳位置不断互换。特点是速度慢、气氛 活跃、有反馈、实收率高,接受者能体现意见, 人际关系很好;但传达者有心理压力。
良好沟通旳十诫
---美国管理协会提议
• 沟通前澄清概念 • 检验沟通旳真正目旳.目旳----内容 • 考虑一切环境情况——背景、社会环境,过去
情况, • 计划沟通内容时,尽量取得别人旳意见。 • 注意内容,同步注意语气 • 尽量传送有利旳信息—有利事情,最易记住。 • 必要旳反馈跟踪与催促。 • 要着眼于目前,还应着眼于将来。 • 言行一致 • 成为一种“好听众”——尊重别人,了解意图。
策和行为。 • 对目前旳决策和将来旳计划,强调其主
动一面旳同步,也指出其不利旳一面。 • 公开讨论事情可能旳最差结局,这肯定
比无言旳猜测引起旳焦急程度低。
3.信息沟通旳方式
• 语言、图画和动作,非语言(信号,体态),电
子
• 3.1 语言沟通---书面、口头沟通 • 3.2 非言语沟通 • 3.3 沟通通道旳选择:通道丰富性---沟
五. 沟通障碍
• 5.组织层次旳影响。信息旳“过滤”和 “失真”。积累损耗。
• 6.信誉不佳,阻碍沟通。-----个人信誉 与组织信誉(公正性)
• 7.组织气氛---提防、猜疑;平等,尊重, 开诚布公、相互信赖。 社会文化(群体规范)
• 8.条件不清,弹性太大。政策、制度、方法旳 合用边界。隐含前提,默契。
息线索(语言、体态、面部表情、手势、语 气)、即时反馈(言语和非言语两种方式)以 及亲身接触。 • 信息:常规,非常规。
4.沟通方向旳可逆性分类
• 单向沟通:朝着一种方向旳沟通。特点速度快、 秩序好、无反馈、无逆向沟通,缺陷:实收率 低,接受者轻易产生挫折、抱怨和抗拒。
• 双向沟通:来回反馈式旳沟通。发送者与受讯 者之间旳位置不断互换。特点是速度慢、气氛 活跃、有反馈、实收率高,接受者能体现意见, 人际关系很好;但传达者有心理压力。
良好沟通旳十诫
---美国管理协会提议
• 沟通前澄清概念 • 检验沟通旳真正目旳.目旳----内容 • 考虑一切环境情况——背景、社会环境,过去
情况, • 计划沟通内容时,尽量取得别人旳意见。 • 注意内容,同步注意语气 • 尽量传送有利旳信息—有利事情,最易记住。 • 必要旳反馈跟踪与催促。 • 要着眼于目前,还应着眼于将来。 • 言行一致 • 成为一种“好听众”——尊重别人,了解意图。
策和行为。 • 对目前旳决策和将来旳计划,强调其主
动一面旳同步,也指出其不利旳一面。 • 公开讨论事情可能旳最差结局,这肯定
比无言旳猜测引起旳焦急程度低。
3.信息沟通旳方式
• 语言、图画和动作,非语言(信号,体态),电
子
• 3.1 语言沟通---书面、口头沟通 • 3.2 非言语沟通 • 3.3 沟通通道旳选择:通道丰富性---沟
组织行为学- 沟通
通有效性,因而需要综合考虑沟通目的、沟通对象特点、技术条件
信息传递过程: 沟通层次:组织结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那么信息自下而
上或自上而下的传递会带来信息失真,且浪费大量时间
组织氛围:信息若发自一个相互高度信赖和开诚布公的组织,它
被接收的可能性要比来自那些气氛不正、相互猜忌和提防的组织大 得多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A
C
B
E
C
B
E
B
C
D
D
E CD
D
C
D
E
E
环式
慢 低 低 中等 中等
轮式
快 高 高 低 低
全通道式
最慢 最高
低 高 高
Y式(倒Y式)
较快 较低
高 低 低
非正式沟通网络
J I
E
F
D B
G
H C
A
非目的性发散模式
由A为信息起点,散布某些消息给B、C或更多 人 ,这些人都是由A随机选择的
F
E
D
C
B
A
目的性发散模式
四、沟通的分类
4.按照发生的主客体 人际沟通
组织间沟通 5.按照沟通的成员是否属于一个组织
内部沟通
外部沟通 6.按照沟通主体的文化背景是否相同
同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沟通
一、网络沟通方式
网络沟通 : 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图像及其
他方式为媒介的沟通方式。
②措词得当,忌滥用词藻,戒空话、大话、套话,尽量少用专业术语 ③言之有据,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 ④尽量使用短句
积极倾听: 鼓励对方先开口;懂得与对方共鸣;善于引导对方;
信息传递过程: 沟通层次:组织结构过于庞大,中间层次太多,那么信息自下而
上或自上而下的传递会带来信息失真,且浪费大量时间
组织氛围:信息若发自一个相互高度信赖和开诚布公的组织,它
被接收的可能性要比来自那些气氛不正、相互猜忌和提防的组织大 得多
一、有效沟通的障碍
A
C
B
E
C
B
E
B
C
D
D
E CD
D
C
D
E
E
环式
慢 低 低 中等 中等
轮式
快 高 高 低 低
全通道式
最慢 最高
低 高 高
Y式(倒Y式)
较快 较低
高 低 低
非正式沟通网络
J I
E
F
D B
G
H C
A
非目的性发散模式
由A为信息起点,散布某些消息给B、C或更多 人 ,这些人都是由A随机选择的
F
E
D
C
B
A
目的性发散模式
四、沟通的分类
4.按照发生的主客体 人际沟通
组织间沟通 5.按照沟通的成员是否属于一个组织
内部沟通
外部沟通 6.按照沟通主体的文化背景是否相同
同文化沟通
跨文化沟通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的沟通
一、网络沟通方式
网络沟通 : 是指以互联网为依托,以文字、声音、图像及其
他方式为媒介的沟通方式。
②措词得当,忌滥用词藻,戒空话、大话、套话,尽量少用专业术语 ③言之有据,条理清晰,富有逻辑性 ④尽量使用短句
积极倾听: 鼓励对方先开口;懂得与对方共鸣;善于引导对方;
组织行为学第9章 沟通
二、沟通的分类
(2)正式沟通网络
A
A
B
E
A
B
C
C
D
环式
链式
E
D
E
轮式
A
B
C A
D
B
E
C
E
C
D
Y式
全通道式
A
B
D
E
倒Y式
二、沟通的分类
正式沟通网络类型的比较
网络类型 链式
解决 问题 速度
较快
轮式
快
环式
慢
全通道式 最慢
Y式、倒Y式 较快
信息 精确度 较高
高 低 最高 较低
组织化
慢、稳定 迅速、稳
定 不易 最慢、稳 定 不一定
二、沟通的分类
(2)非语言沟通
有位心理学家对此列出一个公式: 信息的传递100%=7%语言+38%语音+55%态势
二、沟通的分类
2.正式沟通与非正式沟通
正式沟通是通过组织正 式结构或层次系统运行,由 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所 规定的渠道进行的信息传递 与交流。
非正式沟通是指以一定 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 部明确的规章制度无关的沟 通方式,它的沟通对象、时 间及内容等各方面都是未经 计划与难以辨别的。
二、沟通的分类
(1)正式沟通渠道
1、上行沟通
组织成员通过一定 的渠道与管理决策 层进行的信息交流。
2、下行沟通
组织中信息从较高 层次流向较低层次 的一种沟通,这是 传统组织内最主要 的沟通渠道。
4、斜向沟通
在正式组织中不同级 别又无隶属关系的组 织、部门与个人之间 的信息交流。
3、横行沟通
组织行为学第五章 沟通
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
语言可能会歪曲信息的含义
国外有一项研究曾对488个职工进行试验,分析他 们对61个常用管理术语的理解和反应。
资本主义
经理们:企业的私人所有制……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 的机会
74%的职工:最富有人的统治、大企业吞并小企业、压 榨小企业,富人的独裁
“诱因、配额”——高层管理者将它们作为需要, 而基层管理者会理解为操纵和控制,并心生不满
自我技能测试
自我评价: 如果你的总分是: 80一90 你具有优秀的沟通技能 70—79 你略高于平均水平,有些地方尚需要提高 70以下 你需要严格地训练你的沟通技能
选择得分最低的6项,作为技能学习提高的重点
【思考5】沟通是如何发生的?
沟通的过程communication process(P175)
emotions
How a receiver feels at the time a message is received will influence how the message is interpreted.
language
Word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为基础。 6.当我纠正某人的行为后,我们的关系常能得到加强。 7.在我与他人沟通时,我会激发出对方的自我价值和自尊意识。
8.即使我并不赞同,我也能对他人观点表现出诚挚的兴趣。
9.我不会对比我权力小或拥有信息少的人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 态。
10.在与自己有不同观点的人讨论时,我将努力找出双方的某些 共同点。
作效果都十分重要
最大障碍在于缺乏有效的沟通
【思考3】沟通为什么重要?
沟通的功能
控制 激励 情绪表达 提供信息
语言可能会歪曲信息的含义
国外有一项研究曾对488个职工进行试验,分析他 们对61个常用管理术语的理解和反应。
资本主义
经理们:企业的私人所有制……为所有人提供了平等 的机会
74%的职工:最富有人的统治、大企业吞并小企业、压 榨小企业,富人的独裁
“诱因、配额”——高层管理者将它们作为需要, 而基层管理者会理解为操纵和控制,并心生不满
自我技能测试
自我评价: 如果你的总分是: 80一90 你具有优秀的沟通技能 70—79 你略高于平均水平,有些地方尚需要提高 70以下 你需要严格地训练你的沟通技能
选择得分最低的6项,作为技能学习提高的重点
【思考5】沟通是如何发生的?
沟通的过程communication process(P175)
emotions
How a receiver feels at the time a message is received will influence how the message is interpreted.
language
Words have different meanings to different people.
为基础。 6.当我纠正某人的行为后,我们的关系常能得到加强。 7.在我与他人沟通时,我会激发出对方的自我价值和自尊意识。
8.即使我并不赞同,我也能对他人观点表现出诚挚的兴趣。
9.我不会对比我权力小或拥有信息少的人表现出高人一等的姿 态。
10.在与自己有不同观点的人讨论时,我将努力找出双方的某些 共同点。
作效果都十分重要
最大障碍在于缺乏有效的沟通
【思考3】沟通为什么重要?
沟通的功能
控制 激励 情绪表达 提供信息
08组织行为学-2组织中的沟通
沟通的漏斗原理
●沟通的漏斗原理 ●信息衰减与失真 ●选择性倾听 ……
•你想要说的100% •你表达出的 80% •听众接收到 60% •听众理解的 40% •听众记住的 20%
有效沟通的障碍
过滤 选择性知觉 信息超载 情绪 语言 沟通恐惧
过滤(filtering) 指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以使信息显得对接受者 更为有利。
• 2、转向脚
一只脚或者两只脚 的脚尖调整到远离你 的位置上,是很强烈 的暗示,想要离开。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马上 机智的结束谈话。
向下:命令、说明、面谈、演说、会议、电话、 训话、讲习、 广播、通告、公告、文书、 传阅、海报、手册、备忘录、年度 报告…
向上:报告、面谈、会议、电话、文书、提案、 意见、问卷调 查、意见箱、抱怨表、报表
平级:面谈、会议、电话、文书、传阅、备忘 录、报表……
水平沟通常常在节省时间和促进合作方面十分必要。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水平关系由上级正式规定。但大多 数情况下,它是为了缩短垂直层级、加快工作速度而产 生的非正式沟通。
情绪 •
在接收信息时,接受者的情绪感受也会影响到他对信息 的解释。
在愤怒和暴躁时接收的信息,与在快乐时接收的同样信 息,所做出的解释常常不同。极端的情绪体验,如狂喜或悲 痛,更可能阻碍沟通的效果。在这种状态下,常常使我们无 法进行客观而理性的思维活动,而代之以情绪化的判断。
语言
同样的词汇对不同人来说意义会不同。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影响着一个 人所使用的语言以及他对词汇的界定。
组织行为学
第六章 组织中的沟通
8.1 什么是沟通? 8.2 沟通的过程 8.3 沟通的途径 8.4 组织中的沟通 8.5 沟通的渠道选择 8.6 沟通需要关注的其他问题 8.7 高效沟通的方法
●沟通的漏斗原理 ●信息衰减与失真 ●选择性倾听 ……
•你想要说的100% •你表达出的 80% •听众接收到 60% •听众理解的 40% •听众记住的 20%
有效沟通的障碍
过滤 选择性知觉 信息超载 情绪 语言 沟通恐惧
过滤(filtering) 指发送者有意操纵信息,以使信息显得对接受者 更为有利。
• 2、转向脚
一只脚或者两只脚 的脚尖调整到远离你 的位置上,是很强烈 的暗示,想要离开。
最明智的做法就是马上 机智的结束谈话。
向下:命令、说明、面谈、演说、会议、电话、 训话、讲习、 广播、通告、公告、文书、 传阅、海报、手册、备忘录、年度 报告…
向上:报告、面谈、会议、电话、文书、提案、 意见、问卷调 查、意见箱、抱怨表、报表
平级:面谈、会议、电话、文书、传阅、备忘 录、报表……
水平沟通常常在节省时间和促进合作方面十分必要。 在某些情况下,这种水平关系由上级正式规定。但大多 数情况下,它是为了缩短垂直层级、加快工作速度而产 生的非正式沟通。
情绪 •
在接收信息时,接受者的情绪感受也会影响到他对信息 的解释。
在愤怒和暴躁时接收的信息,与在快乐时接收的同样信 息,所做出的解释常常不同。极端的情绪体验,如狂喜或悲 痛,更可能阻碍沟通的效果。在这种状态下,常常使我们无 法进行客观而理性的思维活动,而代之以情绪化的判断。
语言
同样的词汇对不同人来说意义会不同。年龄、教育和文化背景影响着一个 人所使用的语言以及他对词汇的界定。
组织行为学
第六章 组织中的沟通
8.1 什么是沟通? 8.2 沟通的过程 8.3 沟通的途径 8.4 组织中的沟通 8.5 沟通的渠道选择 8.6 沟通需要关注的其他问题 8.7 高效沟通的方法
自考 00152-组织行为学-第四章 沟通
第一节 沟通及其分类
一、沟通概述 (三)沟通过程
发讯者
编码
反馈
噪
声
背景
收讯者
译码
通 道
信息1 信息2
传递
噪
信息
声
Hale Waihona Puke 接收通 道第一节 沟通及其分类
二、沟通的分类 (一)按信息沟通渠道分类 1、正式沟通 (1)正式沟通的含义
正式沟通是指通过组织正式的管理渠道进行信息的交流。
(2)正式沟通的优缺点
正式沟通的优势在于其有较强的约束力并且容易保密;缺点是因为其对组织系统层层传递的依赖,不 但传递速度比较慢,而且也不够灵活。
(3)正式沟通的分类
按照信息的流向可以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水平沟通和斜向沟通等。 按照沟通网络可以分为链式沟通网络、轮式沟通网络、环式沟通网络、全通道式沟通网络、Y式沟通网 络、倒Y式沟通网络。
第一节 沟通及其分类
二、沟通的分类 (一)按信息沟通渠道分类 2、非正式沟通 (1)非正式沟通的含义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及改善
二、有效沟通 (一)有效沟通的含义 有效沟通是指沟通的准确性、实时性和效率。 (二)有效沟通的特征 1. 信息的准确性 2. 信息的完整性 3. 信息沟通的及时性
第二节 沟通的障碍及改善
二、有效沟通 (三)有效沟通的技能 1. 改善沟通环境 2. 有效反馈 3. 有效授权 4. 有效训导 5. 完善沟通网络
非正式沟通是指以一定的社会关系为基础,与组织内部明确的规章制度不相关的沟通。
(2)非正式沟通网络类型
① 单串型 ② 饶舌型 ③ 集合型 ④ 随机型
第一节 沟通及其分类
二、沟通的分类
(一)按信息沟通渠道分类 2、非正式沟通 (3)非正式沟通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进其沟通策略? 2.蔡桓公为何没有把扁鹊的话当作一回事?
第三节 组织沟通
一、组织沟通的含义及目标 (一)组织沟通的含义
组织沟通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即组织 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传递和理解的活动。
(二)组织沟通的目标 1.协调行动 2.实现信息共享 3.调动员工积极性
二、正式沟通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引导案例】
鸵鸟策略难以化解企业危机
第一节 沟通概述 第二节 人际沟通 第三节 组织沟通 第四节 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1.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
传递,而使他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2.沟通的特征: (1)互动性 (2)媒介性 (3)期待性 (4)目的性
二、沟通的功能 (一)人际沟通的功能 1.心理功能 2.社会功能 3.决策功能
(二)组织沟通主要有以下功能 1.控制 2.激励 3.协调 4.监督 5.信息交流 6.情感交流
三、沟通的过程 (一)沟通过程的描述 1. 单向过程
信息源
传送者
接受者
目的地
噪音
2.双向过程
(一)正式沟通的含义
(二)组织内正式沟通的种类
组织内的正式沟通的渠道依其信息在组织结 构流通的方向,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 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四种。
(三)组织内正式沟通的网络 1.链式沟通 2.Y式沟通 3.轮式沟通 4.环式沟通 5.全通道式沟通
图7.5 组织信息沟通的网络
信息
传送者
反馈
接受者
3.复杂互动过程
概念 编码 传送 概念 编码 接受
渠道
媒介
噪音
接受 编码 概念 传送 编码 新的概念
(二)沟通过程的步骤
1.明确沟通内容 2.编码 3.选择信息传递手段 4.译码 5.反馈 6.再传递 7.反应
(二)沟通过程的要素
1.发送者 2.接受者 3.信息 4.通道 5. 噪音 6.反馈
(二)非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的含义 2.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1)象征 (2)说明 (3)调节 (4)情感表露
3.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1)表情 (2)眼行为 (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4)服饰 (5)讲话风格
【案例7.2】名医劝治的失败
讨论题: 1.从沟通角度分析扁鹊的失误。应该怎样改
二、常见的沟通障碍 (一)人际沟通障碍 1.信源方面的障碍 2.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3.接收者方面的障碍 4.反馈过程中的障碍
组织行为学
主编 王绚皓 副主编 陈王慧 张鑫琦 李向红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名人名言】
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 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 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
——约翰·奈斯比 特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教学目标】
1.沟通的概念和过程 2.沟通的种类和功能 3.人际沟通的目标和方式 4.组织沟通的目标和方式 5.常见的沟通障碍和改善途径 6.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二)人际沟通的目标
人际沟通的目标是促进理解,具体包括: 1.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应该与信息的发
送者的意图一致。 2.保持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积极反应与反馈。 3.与信息接受者保持良好的关系。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一)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的含义 2. 言语沟通的种类 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六)按信息沟通时所凭借的媒介,分为口头沟通、书 面沟通和电子沟通。
【案例7.1】有效沟通的金钥匙
讨论题: 1.试分析有效沟通的金钥匙是什么? 2.本案例对于你参加竞聘面试有何启发?
第二节 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及目标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是指人和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
相互传递的过程。
(二)非正式沟通的作用或功能
1.非正式沟通的正功能(积极因素) (1)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2)代替正式沟通渠道的功能。 (3)传递正式沟通所不愿传送的消息。 (4)将上级的正式命令变成基层人员较易了解的
语言,容易被员工接受。
(5)可以防止某些管理者滥用正式沟通,有效防 止正式沟通中的信息“过滤”现象。
2.非正式沟通的负功能(消极因素)
(1)谣传对组织工作和目标产生负面影响。 如士气涣散、人心浮动。
(2)宗派活动破坏组织中的权力关系,造成 组织内耗、效率下降。破坏领导机制、危害组 织管理机制和功能。
(3)越级报告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4)越级报告造成资源浪费
3.非正式沟通的原因
表7.3 正式沟通网络形式比较
网络类 型
链式
解决问 题的速
度
较快
信息准 确度
较高
组织化
慢、稳 定
领导人 的产生
较显著
士气 低
工作变 化弹性
慢
Y式 较快 较低 不一定 会易位 不一定 较快
轮式
快
高
迅速、 稳定
显著
很低
较慢
环式
慢
低 不 易 不发生 高
快
全通道 式
最慢
最高
最慢、 稳定
不发生
最高
最快
(四)组织外部沟通
(四)非正式组织沟通网络
【案例7.3】
阿维安卡航班坠毁的启示
讨论题: 1.分析阿维安卡51航班飞行员与肯尼迪机场
交通管理员之间的沟通。 2.哪些方法可以克服上述障碍,避免这场灾
难?
第四节 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一、有效沟通的境界 1.信息准确,决策正确。 2.资源共享、绩效提高。 3.组织协调、行动一致 4.人际和谐、员工满意。 5.激励训导、积极主动。
四、沟通的种类
(一)按沟通所强调的侧重点,分为人际沟通和组织沟 通。
(二)按照组织管理系统和沟通体制的规范程度,分为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三)按沟通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 沟通。
(四)按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的位置是否变换,分为单 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五)按信息沟通的过程是否需要第三者加入,分为直 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外部沟通的前提——组织形象 外部沟通方式——公共关系
三、非正式沟通
(一)非正式沟通的特征 1.它的形式具有多变性和动态性。 2.信息传播速度快且易迅速扩散,形式灵活。 3.通常易受到人们的重视。 4.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其内容也不受
限定。 5.信息不可靠性和不完整性。
第三节 组织沟通
一、组织沟通的含义及目标 (一)组织沟通的含义
组织沟通是指存在于组织内部的沟通。即组织 内部进行的信息交流、传递和理解的活动。
(二)组织沟通的目标 1.协调行动 2.实现信息共享 3.调动员工积极性
二、正式沟通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引导案例】
鸵鸟策略难以化解企业危机
第一节 沟通概述 第二节 人际沟通 第三节 组织沟通 第四节 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第一节 沟通概述
一、沟通的概念
1.沟通的定义 沟通是信息凭借一定符号载体,在个人或群体间进行
传递,而使他人在思想和行为方面发生变化的过程。 2.沟通的特征: (1)互动性 (2)媒介性 (3)期待性 (4)目的性
二、沟通的功能 (一)人际沟通的功能 1.心理功能 2.社会功能 3.决策功能
(二)组织沟通主要有以下功能 1.控制 2.激励 3.协调 4.监督 5.信息交流 6.情感交流
三、沟通的过程 (一)沟通过程的描述 1. 单向过程
信息源
传送者
接受者
目的地
噪音
2.双向过程
(一)正式沟通的含义
(二)组织内正式沟通的种类
组织内的正式沟通的渠道依其信息在组织结 构流通的方向,分为下行沟通、上行沟通、 平行沟通和斜向沟通四种。
(三)组织内正式沟通的网络 1.链式沟通 2.Y式沟通 3.轮式沟通 4.环式沟通 5.全通道式沟通
图7.5 组织信息沟通的网络
信息
传送者
反馈
接受者
3.复杂互动过程
概念 编码 传送 概念 编码 接受
渠道
媒介
噪音
接受 编码 概念 传送 编码 新的概念
(二)沟通过程的步骤
1.明确沟通内容 2.编码 3.选择信息传递手段 4.译码 5.反馈 6.再传递 7.反应
(二)沟通过程的要素
1.发送者 2.接受者 3.信息 4.通道 5. 噪音 6.反馈
(二)非言语沟通
1.非言语沟通的含义 2.非言语沟通的作用 (1)象征 (2)说明 (3)调节 (4)情感表露
3.非语言沟通的类型 (1)表情 (2)眼行为 (3)身体语言或身体动作 (4)服饰 (5)讲话风格
【案例7.2】名医劝治的失败
讨论题: 1.从沟通角度分析扁鹊的失误。应该怎样改
二、常见的沟通障碍 (一)人际沟通障碍 1.信源方面的障碍 2.沟通过程中的障碍 3.接收者方面的障碍 4.反馈过程中的障碍
组织行为学
主编 王绚皓 副主编 陈王慧 张鑫琦 李向红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名人名言】
未来竞争将是管理的竞争,竞争的焦点 在于每个社会组织内部成员之间及其与外部 组织的有效沟通之上。
——约翰·奈斯比 特
第七章 有效的沟通
【教学目标】
1.沟通的概念和过程 2.沟通的种类和功能 3.人际沟通的目标和方式 4.组织沟通的目标和方式 5.常见的沟通障碍和改善途径 6.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二)人际沟通的目标
人际沟通的目标是促进理解,具体包括: 1.信息的接受者对信息的理解应该与信息的发
送者的意图一致。 2.保持信息接受者对信息的积极反应与反馈。 3.与信息接受者保持良好的关系。
二、人际沟通的方式
(一)语言沟通 1.语言沟通的含义 2. 言语沟通的种类 口语沟通和书面言语沟通。
(六)按信息沟通时所凭借的媒介,分为口头沟通、书 面沟通和电子沟通。
【案例7.1】有效沟通的金钥匙
讨论题: 1.试分析有效沟通的金钥匙是什么? 2.本案例对于你参加竞聘面试有何启发?
第二节 人际沟通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及目标 (一)人际沟通的含义 人际沟通是指人和人之间的信息和情感
相互传递的过程。
(二)非正式沟通的作用或功能
1.非正式沟通的正功能(积极因素) (1)满足员工的心理需求。 (2)代替正式沟通渠道的功能。 (3)传递正式沟通所不愿传送的消息。 (4)将上级的正式命令变成基层人员较易了解的
语言,容易被员工接受。
(5)可以防止某些管理者滥用正式沟通,有效防 止正式沟通中的信息“过滤”现象。
2.非正式沟通的负功能(消极因素)
(1)谣传对组织工作和目标产生负面影响。 如士气涣散、人心浮动。
(2)宗派活动破坏组织中的权力关系,造成 组织内耗、效率下降。破坏领导机制、危害组 织管理机制和功能。
(3)越级报告破坏组织内部的和谐与团结。
(4)越级报告造成资源浪费
3.非正式沟通的原因
表7.3 正式沟通网络形式比较
网络类 型
链式
解决问 题的速
度
较快
信息准 确度
较高
组织化
慢、稳 定
领导人 的产生
较显著
士气 低
工作变 化弹性
慢
Y式 较快 较低 不一定 会易位 不一定 较快
轮式
快
高
迅速、 稳定
显著
很低
较慢
环式
慢
低 不 易 不发生 高
快
全通道 式
最慢
最高
最慢、 稳定
不发生
最高
最快
(四)组织外部沟通
(四)非正式组织沟通网络
【案例7.3】
阿维安卡航班坠毁的启示
讨论题: 1.分析阿维安卡51航班飞行员与肯尼迪机场
交通管理员之间的沟通。 2.哪些方法可以克服上述障碍,避免这场灾
难?
第四节 建立有效沟通的对策
一、有效沟通的境界 1.信息准确,决策正确。 2.资源共享、绩效提高。 3.组织协调、行动一致 4.人际和谐、员工满意。 5.激励训导、积极主动。
四、沟通的种类
(一)按沟通所强调的侧重点,分为人际沟通和组织沟 通。
(二)按照组织管理系统和沟通体制的规范程度,分为 正式沟通和非正式沟通。
(三)按沟通的方向,分为上行沟通、下行沟通和平行 沟通。
(四)按信息发送者与接受者的位置是否变换,分为单 向沟通和双向沟通。
(五)按信息沟通的过程是否需要第三者加入,分为直 接沟通和间接沟通。
外部沟通的前提——组织形象 外部沟通方式——公共关系
三、非正式沟通
(一)非正式沟通的特征 1.它的形式具有多变性和动态性。 2.信息传播速度快且易迅速扩散,形式灵活。 3.通常易受到人们的重视。 4.它可以发生于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其内容也不受
限定。 5.信息不可靠性和不完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