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线路设计常识

合集下载

地铁设计线路

地铁设计线路

地铁设计线路6 线路6.1 一般规定6.1.1 地铁线路应按其运营中的功能定位,分为正线(干线与支线)、配线和车场线。

配线应包括车辆基地出入线、联络线、折返线、停车线、渡线、安全线。

6.1.2 地铁选线应符合下列规定:1 应依据线路在城市轨道交通规划线网中的地位和客流特征、功能定位等,确定线路性质、运量等级和速度目标;2 地铁线路应以快速、安全、独立运行为原则。

当有条件时,也可根据需要在两条正线之间或一条线路上干线与支线之间,组织共线运行;3 支线在干线上的接轨点应设在车站,并应按进站方向设置平行进路;接轨点不宜设在靠近客流大断面的车站;4 地铁线路之间交叉,以及地铁线路与其他交通线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方式;5 地铁线路应符合运营效益原则,线路走向应符合城市客流走廊,应有全日客流效益、通勤客流规模、大型客流点的支撑;6 地铁选线应符合工程实施安全原则,宜规避不良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地段,并宜减少房屋和管线拆迁,宜保护文物和重要建、构筑物,同时应保护地下资源;7 地铁线路与相近建筑物距离应符合城市环境、风景名胜和文物保护的要求。

地上线必要时应采取针对振动、噪声、景观、隐私、日照的治理措施,并应满足城市环境相关的规定;地下线应减少振动对周围敏感点的影响。

6.1.3 线路起、终点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1 线路起、终点车站宜与城市用地规划相结合,并宜预留公交等城市交通接驳配套条件;2 线路起、终点不宜设在城区内客流大断面位置;也不宜设在高峰客流断面小于全线高峰小时单向最大断面客流量1/4的位置;3 对穿越城市中心的超长线路,应分析运营的经济性,并应结合对全线不同地段客流断面和分区OD的特征、列车在各区间的满载率和拥挤度,以及建设时序的分析,合理确定线路运行的起、终点或运行的分段点;4 每条线路长度不宜大于35km,也可按每个交路运行不大于1h为目标。

当分期建设时,初期建设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5km;5 支线与干线贯通共线运行时,其长度不宜过长。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地铁正线是地铁系统中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是地铁列车行驶的主要轨道,其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地铁系统的安全、运行效率和乘客舒适度。

在地铁建设和运营中,制定科学的地铁正线设计标准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地铁正线的设计原则、轨道结构、技术要求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以期为地铁正线设计提供参考。

一、设计原则1.安全性原则地铁正线设计必须以乘客和工作人员的安全为首要考虑。

地铁正线的设计应当满足相关国家安全标准和规范,并且考虑到地震、火灾、恶劣天气等特殊情况的影响,保证地铁运营的安全性。

2.运行效率原则地铁正线设计应当考虑地铁列车的运行效率,减少车辆的制动、加速和转弯,保证地铁列车的平稳运行,并且保证地铁正线的设计满足列车运行的高效率要求。

3.乘客舒适度原则在地铁正线设计中,需要考虑到乘客的舒适度,包括减少列车的颠簸、噪声和震动,保证列车的平稳运行,给乘客提供一个舒适的乘坐环境。

二、轨道结构地铁正线的轨道结构是地铁正线设计的主要内容之一,其主要包括轨道基座、轨枕和轨轮。

轨道基座是轨道结构的基础,直接承受地铁列车的轮轨作用力;轨枕是连接轨道基座和轨轮的重要部件;轨轮是地铁列车直接接触的部件,其几何形状和尺寸对轨道结构、列车运行状态和安全性都有重要影响。

三、技术要求1.轨道几何要求地铁正线设计中,轨道的几何要求是其关键技术之一,包括轨道的水平曲线、垂直曲线、过渡曲线、坡道和超高超高速转弯等。

这些要求的合理设计对地铁列车的运行效率和乘客舒适度都有重要影响。

2.轨道材料要求地铁正线轨道的材料要求主要包括钢轨、交叉道、道岔、防护轨等材料的选用和规格参数的要求。

合理的轨道材料可以减小地铁列车的运行阻力,降低维护成本,延长使用寿命。

3.轨道防护和检测要求地铁正线的设计需要考虑到轨道的防护和检测要求,包括沉陷和脱轨的防范措施,轨道的检测、测量和维护方法。

四、可持续发展地铁正线的设计应当考虑到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包括节能减排、有机整合和环保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一、背景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是指在城市内部建设的一种地下或高架的交通系统,它以地铁、轻轨等为主要交通工具,是现代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选线设计是指在建设城市轨道交通时选择合适的线路,并进行设计和规划。

二、选线设计原则1. 服务人口密集区域:选线应优先考虑服务人口密集区域,如商业中心、居民区、学校等。

2. 联接重要节点:选线应考虑连接城市重要节点,如火车站、机场、医院等。

3. 沿主干道布局:选线应沿主干道布局,方便乘客换乘和接驳其他交通工具。

4. 经济合理性:选线应考虑经济合理性,避免过度投资和浪费资源。

5. 环保可持续性:选线应考虑环保可持续性,采用低碳环保技术和材料。

三、影响因素分析1. 地形地貌:地形地貌对于轨道交通的建设有着很大的影响。

如山区、河流等地形会对选线造成一定的限制。

2. 建筑物分布:建筑物的分布也会对选线造成一定的限制,如密集的建筑群会导致选线难度加大。

3. 环境保护要求: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需要考虑环境保护要求,如沿海地区需要考虑海洋生态保护等问题。

4. 交通拥堵情况:城市交通拥堵情况也会影响选线设计,如繁忙的路段需要考虑缓解交通压力。

四、选线设计步骤1. 地形勘测:通过地形勘测了解城市地形地貌情况,确定可行性范围。

2. 人口调查:通过人口调查了解服务人口密集区域和重要节点位置。

3. 经济评估:通过经济评估确定经济合理性和可行性。

4. 环保评估:通过环保评估确定环保可持续性和低碳环保技术采用方案。

5. 选线方案设计:根据以上分析结果进行具体的选线方案设计。

五、轨道交通线路类型1. 地铁:主要建设在城市中心区域,以高速、大容量、高效率为主要特点。

2. 轻轨:主要建设在城市郊区及新兴城市,以低速、小容量、灵活性为主要特点。

3. 城市快速铁路:主要建设在城市周边及连接城市与城市之间,以高速、中等容量为主要特点。

六、选线设计案例以北京地铁15号线为例,该线路全长41.4公里,共设站21座。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地铁正线设计标准是地铁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直接关系到地铁线路的设计、建设和运营安全。

地铁正线是指地铁线路中的主要行车轨道,是地铁列车行驶的轨道系统。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包含了对轨道、道床、轨枕、轨道固定系统、钢轨、轨道电气设备、信号系统等方面的要求,以保证地铁正线的舒适性、安全性和可靠性。

接下来,我们将详细探讨地铁正线设计标准的内容。

一、轨道设计地铁正线的轨道应满足承载列车安全行驶、保证列车舒适性、减少振动和噪音的要求。

轨道的设计应符合以下标准:1.轨道几何和平面轨道曲线的设计应符合地铁列车的运行要求,确保列车行驶的平稳性和安全性。

2.轨道纵断面应满足列车荷载的要求,确保轨道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3.轨道横断面应有适当的距离、高度和轮缘保护,确保列车行驶的安全和舒适。

二、道床设计地铁正线的道床应具有良好的排水性、抗压性和稳定性,以减少路基变形和保证列车行驶的平稳性。

道床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道床的设计要考虑到路基的地质和水文条件,采取合适的排水措施,确保道床的排水性。

2.道床材料的选择和厚度的设计应符合地铁列车的荷载要求,确保道床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3.道床与轨道固定系统的结合应牢固可靠,确保轨道的水平位置和纵向坡度。

三、轨枕设计地铁正线的轨枕应具有良好的弹性、抗压性和耐久性,以减少振动和噪音,并保证轨道的稳定性。

轨枕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轨枕的材料和结构设计应满足地铁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荷载要求,确保轨枕的承载能力和寿命。

2.轨枕的固定系统应保证轨枕与道床的结合牢固可靠,确保轨枕的位置和稳定性。

四、轨道固定系统设计地铁正线的轨道固定系统应确保轨道的位置、纵向坡度和横向坡度符合要求,以保证列车行驶的安全性和舒适性。

轨道固定系统的设计应符合以下要求:1.轨道固定系统的选型和安装应满足地铁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荷载要求,确保轨道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2.轨道固定系统与轨道、道床、轨枕的结合应牢固可靠,确保轨道的位置和稳定性。

2.地铁工程基础知识——线路设计

2.地铁工程基础知识——线路设计

正线
V≤80
350 300 300 250
km/h 80<V≤100 550 500 450 400
联络线、出入线 250 200
150
(辅助线)
车场线
150 110
110
注:除同心圆曲线外,曲线半径应以10m的倍数取值。
• 圆曲线最小长度
• 正线、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A型车≥25m、 B型车≥20m
地铁工程
2.线路设计
2021年3月
线路选线及车站分布
选线的特点
选线的特点
车站分布原则
1)应尽可能靠近大型客流集散点,为乘客提供方便的 乘车条件; 2)在城市交通枢纽、地铁线路之间与其他轨道交会处 设置车站,使之与道路网及公共交通网密切结合,为 乘客创造良好的换乘条件; 3)应与城市建设密切结合,与旧城房屋改造和新区土 地开发结合; 4)尽量避开地质不良地段,尽可能减少对周围环境的 干扰; 5)兼顾各车站间距离的均匀性。
吸声处理: 疏散平台中间采用双面吸声板 外挡板内侧作喷涂吸声处理 声屏障: 上边缘与地铁车窗下沿高度相 当 弧形断面 屏障下方设置吸声尖辟 降噪效果较好 不影响乘客视线 景观效果较好 根据需要设置
桥高和梁跨的景观
桥高对人视线角度的遮挡,空间视线的切割,产生视觉压抑感。
夹直线最小长度(m)
130 110 80 60 50 (80) (70) (50) (40) (30)
➢ 缓和曲线
轨道交通线路的直线段曲率半径ρ=∞,圆曲 线段曲率半径ρ=R,需要有一种曲线能满足
曲率变化的要求。 缓和曲线是设置在直线与圆曲线或不同半径的 同向圆曲线之间的曲率连续变化的曲线。
缓和曲线的作用是:行车缓和;超高缓和;加 宽缓和。

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设计要点

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设计要点

轨道交通线路方案设计要点1.市区分布:了解市区的人口密度、办公区域、商业区、居民区等,以便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布局和站点位置。

优先考虑连接人口密集区和交通繁忙区域,以满足市民的通勤和出行需求。

2.预测未来需求:通过研究人口增长趋势、城市发展规划和交通需求预测等数据,估计未来几十年城市交通的需求增长量,以确保轨道交通线路能够适应未来的交通压力。

3.目标与优先级: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目标和优先级。

例如,提高市区交通的通行效率、减少环境污染、提高居民生活质量等。

根据不同的目标和优先级,设计具体的线路方案,使其能够最大程度地满足需求。

4.线路类型选择:根据需求和城市规划,选择适宜的轨道交通线路类型。

可以考虑地铁、轻轨、有轨电车等不同的线路模式。

对于城市中心区域,一般采用地铁线路,以提高交通效率和减少交通拥堵。

5.站点设置:根据市区分布和交通需求,选择合适的站点位置。

站点应该覆盖关键地区、人口密集区和重要交通枢纽,以便方便市民出行。

同时,站点之间的距离也需要合理划分,以确保服务范围的有效覆盖。

6.车辆和设备选择:选择适宜的车辆和设备以保障运营效率和安全。

这包括列车的类型和规模、信号系统、安全设施以及车站设施等。

根据城市需求和预测交通量,选择适当的车辆和设备数量以保证运营的顺利进行。

7.线路布局与排布:根据地形地貌以及城市规划,确定线路的布局和排布。

考虑线路的长度、走向、弯角、高架或地下等因素,以便使线路更加合理、高效和安全。

8.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进行环境和社会影响评估,以评估轨道交通线路建设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的影响。

任何可能的负面影响如噪音、振动、空气污染等都需要被准确评估和有效处理。

9.成本和效益评估:对线路方案进行成本和效益评估,以确定方案的可行性和经济性。

需要综合考虑建设、运营、维护等各个方面的成本,同时评估线路建设对经济、环境和社会的贡献。

10.公众参与和政策支持:在设计轨道交通线路方案时,需要进行公众参与,听取市民的意见和建议。

地铁设计知识点大全

地铁设计知识点大全

地铁设计知识点大全地铁作为现代城市重要的交通工具之一,设计与规划环节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地铁设计的知识点,包括站台设计、车厢内部设计、通风系统设计等方面。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地铁的设计原理和技术细节。

一、站台设计1. 站台长度与车厢长度匹配地铁站台的长度应该与车厢长度相匹配,以便乘客上下车方便快捷。

一般来说,站台长度要考虑未来的扩建和改造需求。

2. 站台层与站台面的设计站台层的设计要满足乘客的通行需求,应考虑乘客上下车的流量,合理设置出入口通道,并保证乘客的安全。

此外,站台面的材质选择也要考虑到防滑、防火等安全因素。

3. 站台设施的设置站台设施包括候车区、座椅、指示牌等。

其中,候车区的设计要合理设置,以方便乘客等候,并确保乘客在高峰期有充足的候车空间。

二、车厢内部设计1. 座位布局车厢内座位的布局要合理,以最大程度地提供乘客的舒适度和乘坐空间。

座位的材质选择也要考虑到清洁、舒适等因素。

2. 车门的设置车门的设计要方便乘客进出,同时也要考虑站台长度和通行流量等因素。

车门的开关速度、安全性也是需要考虑的重要因素。

3. 车厢内通风系统车厢内通风系统的设计要确保车厢内的空气流通,以增加乘客的舒适感,减少异味和空气污染。

三、通风系统设计1. 通风口的设置通风口的设置要合理,保证车站和车厢内的空气流通,以防止恶劣空气的滞留和扩散。

2. 通风系统的运行通风系统的运行要稳定可靠,以保证车站和车厢内的空气质量,并确保乘客的舒适感。

四、安全设施设计1. 防火安全设计地铁车站和车厢内部的防火设计是十分重要的,包括灭火器的设置、应急通道的规划等。

2. 紧急疏散设计紧急疏散通道的设置和规划要满足乘客疏散的需求,并确保乘客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快速逃生。

3. 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安全警示标志的设置要明显、清晰,以提醒乘客注意安全,乘坐地铁时注意自我保护。

综上所述,地铁设计的知识点涵盖了站台设计、车厢内部设计、通风系统设计和安全设施设计等方面。

轨道交通的路路设计

轨道交通的路路设计

轨道交通的路路设计1组成地铁线路按其运营中的功能定位,分为正线(干线与支线)、配线和车场线。

配线应包括车辆基地出入线、联络线、折返线、停车线、渡线、安全线。

2定义正线:载客运营并贯通车站的线路,当线路分叉时,可细分为干线和支线。

备注:一般情况下,在正线上分岔以侧向运行的线路为支线,直向运行线路为干线。

支线通过配线连接干线,可混合运行,也可独立运行。

由于主线与支线有主次地位之分,所以干线、支线应单独正名,但其技术标准没有区分。

车场线:设在车辆基地(或停车场)内,提供列车停、检、修的线路,或各种维修车辆停放的线路。

配线:原称“辅助线”,先改称“配线”。

凡在正线上分岔的,为配合列车转换线路或运行方向等某些运营功能服务的,并增加运行方式灵活性的线路,统称为配线。

上、下行:地铁在正线上采用双线、右侧行车制。

南北向线路以由南向北为上行方向,由北向南为下行方向;东西向线路以由西向东为上行方向,由东向西为下行方向;环形线路以列车在外侧轨道线的运行方向为上行方向,内侧轨道线的运行方向为下行。

车辆基地出入线:简称为“出入线”,从正线上分岔引出至车辆基地的线路。

联络线:设置在两条不同正线之间,为各种车辆过渡运行的线路。

折返线:为列车折返运行的线路。

停车线:为故障列车待避、临时折返、临时停放或夜间停放列车的线路。

渡线:设置在正线线路左右线之间,为车辆过渡运行的线路。

或在平行换乘站内,为相邻正线线路之间联络的渡线。

安全线:对某些配线的尽端线,或在正线上的接轨点前,根据列车运行条件,设置在设计停车点意外,具有必要的安全距离的线路,以避免停车不准确发生冒进的安全问题。

3设计规范3.1基础地铁线路应以快速、安全、独立运行为原则。

地铁线路之间交叉,以及地铁线路与其他交通线路交叉时,必须采用立体交叉方式。

每条线路长度不宜大于35km,也可按每个交路运行不大于1h为目标。

当分期建设时,初期建设线路长度不宜小于15km。

车站间距在城市中心区和居民稠密地区宜为1km;在城市外围区宜为2km。

地铁线路设计常识

地铁线路设计常识

地铁线路设计常识地铁线路设计常识-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1、地铁线路的类别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哪几类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应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其中辅助线又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等。

(正线为载客运营的线路,行车速度高、密度大,且要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因此线路标准较高;辅助线是为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线路,一般不行使载客车辆,速度要求较低,故线路标准也较低;车场线是场区作业的线路,行车速度低,故线路标准只要能满足场区作业即可。

)2、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城市现状与规划的道路、地面建筑物、管线和其他构筑物、文物古迹保护要求、环境与景观、地形与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3、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怎样确定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A型车不宜小于25m,B型车不宜小于20m,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

4、地铁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如何确定区间正线:350m 困难地段:300m辅助线: 200m 困难地段:150m车场线: 150m车站: 1200m 困难时:800m5、地铁线路坡度如何确定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难35‰。

联络线、出入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5‰。

车站:地下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坡度宜采用2‰,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道上;地面和高架车站一般设在平坡段上,困难时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道上。

车场线:宜设在平坡道上,条件困难时库外线可设在不大于‰的坡道上。

折返线和停车线应布置在面向车挡或区间的下坡道上,隧道内的坡度宜为2‰,地面和高架桥上的折返线、停车线,其坡度不宜大于2‰。

6、地铁线路竖曲线半径如何确定正线区间: 5000m 困难时 3000m车站端部: 3000m 困难时 2000m辅助线: 2000m7、纵断面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线路纵断面设计根据线路平面、敷设方式、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市政管线、道路净空、通航要求、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计。

地铁线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地铁线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

线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概念城市轨道交通是一个集合概念,是在城市及都市圈范围内运行的一种以电力为牵引动力,采用轨道作为车辆导向、以列车编组方式快速高密度运行的大、中动量快速客动方式的总称。

城市轨道交通一般可按其运量和技术特征分为地铁、轻轨和区域快速铁路(包括市郊铁路)三种形式。

这三种形式构成城市轨道交通的主体,各有其适用范围,同时通过衔接换乘,相互补充,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成为城市公共交通体系中的骨干,起着主导客流组织的作用。

线网中各条线路所居位置不同,分担客流强度不等,应分为2~3层次:1、主干线--贯通城市中心,连接两端的主客流走廊,相对运量大,线路长。

形成基本网络骨架。

2、次干线--位于某区域的主客流走廊,仅次于主干线地位,并无明显差别。

3、辅助线--位于市中心核心区边缘的线路,为主干线网络的补充,运量级有一定差距。

SOD的概念交通疏导型,其主要功能是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状况,满足交通需求,使市民能够快速方便地出行。

(广州的1、2、5、6)TOD的概念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的核心内容是:以公共交通车站(一般为轨道交通车站)为中心,以适宜的步行距离为半径,在这个范围内混合使用土地,实行中、高密度开发;将覆盖面广、使用选择性强的公共设施围绕车站集中布局,便于居民使用;通过步行、自行车和公交等各种出行方式的高效率换乘,取代汽车在城市中的主导地位。

(广州的3、4)城市轨道交通新线建设的运营规模,按线路远期单向高峰小时客运能力,划分为四个类别、三个量级、两种封闭型式。

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征宜按表2确定。

各级线路相关技术特征表2注:1.A、B、L b、D型车和单轨车的技术规格见表5。

C型车技术规格有待研究补充。

1)线路方向及路由选择要考虑的主要因素(1)线路的作用①为城市居民的生产、生活提供交通服务,是修建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主要目的。

在为城市交通服务中,还应包括为城市哪一地区或哪一个方向的客流服务,该项工作由路网规划报告或项目建议书所确定,起讫点和必经点即线路走向体现这一服务目的。

地铁线路规划设计

地铁线路规划设计

地铁线路规划设计1. 引言地铁作为一种公共交通工具,在现代城市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一个合理和高效的地铁线路规划,能够有效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提高交通效率,改善市民出行质量。

本文将探讨地铁线路规划的一般原则和设计要点,旨在为城市规划者和交通运输部门提供参考依据。

2. 地铁线路规划的一般原则2.1 连通性一个好的地铁线路规划应保证各个地区的连通性,让市民能够方便快捷地到达各自的目的地。

在规划线路时,应考虑到城市的主要交通枢纽、商务中心、居民区和重要景点等位置,并合理安排地铁线路的走向,确保主要区域之间的高效连接。

2.2 覆盖范围地铁线路规划应根据城市的发展需求和人口分布情况,合理确定地铁线路的覆盖范围。

应考虑到人口密度高的地区、交通繁忙的区域以及重要的公共设施,确保地铁线路能够服务到尽可能多的市民,并满足他们的出行需求。

2.3 线路密度合理的地铁线路密度能够提高地铁的出行效率和运能,减少拥堵情况的发生。

在规划线路时,应尽量减少换乘次数,并合理安排站点间的距离,以提高乘客的出行舒适度和时间效率。

2.4 潜在增长地铁线路规划应留有一定的潜在增长空间,以满足城市未来的发展需求。

在规划线路时,应考虑到城市扩张的可能性,预留一定的添加新线路或扩建现有线路的空间,确保地铁系统能够适应未来的交通需求。

3. 地铁线路规划的设计要点3.1 路线选择在选择地铁线路时,需要考虑到地下土壤状况、地质构造、道路交通状况等因素,并综合考虑线路建设难度和成本。

应尽量选择较为平坦和稳定的地下区域,以减少地铁建设的技术难度和风险。

3.2 站点设置在设置地铁站点时,应考虑到市民的出行需求和站点间的距离。

应尽量选择在交通枢纽、商务中心、居民区和重要景点等区域设置站点,以满足市民的出行需求,并提供便捷的换乘条件。

3.3 设计标准地铁线路的设计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规范,包括安全、环保、舒适度等方面。

在规划线路时,应考虑到乘客的安全和舒适度,设置必要的出入口、紧急通道、疏散通道等设施,以确保地铁的安全运营。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目录
CONTENTS
01 02 03
平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 限界
学习目标
了解: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原则与相关规范。 理解:线路规划的特征和基本思路。 掌握: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的内容(重点)。
城市轨道交通的线路设计
线路设计的任务是在规划路网和预可行性研究的基础上,对拟建的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走向及其平面和纵断面位置,通过不同的设计阶段, 逐步由浅入深,进行研究与设计,达到最佳确定城市轨道交通线路在 城市三维空间的准确位置
根据不同的功能要求: ① 车辆限界 ② 设备限界 ③大,安全度越高,但工程量和工程投资也 随之增加
合理限界的确定,既要考虑保证列车运行的安全, 又要考虑系统建设成本
线路平面 线路纵断面
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沿线路中心线展直后的轨面标高在 铅垂面上的投影线
1.平面设计
对于最小曲线半径Rmin的规定 缓和曲线的设置目的
曲 率 过 渡
超 高 过 渡
轨距 加宽 过渡
2.纵断面设计
纵断面设计是在平面设计的基础上拉坡定线的过程。
车站“驼峰”示意图
3.限界
限界是指为了确保机车车辆在铁路线路上运行的安全,防 止机车车辆撞击邻近线路的建筑物和设备,而对机车车辆和接 近线路的建筑物、设备所规定的不允许超越的轮廓尺寸线。

地铁设计知识点

地铁设计知识点

地铁设计知识点地铁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能够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提供快速、有效、环保的出行方式。

地铁设计是地铁系统建设的核心环节,包含了众多的知识点。

本文将从地铁线路设计、车辆设计、车站设计和安全设计四个方面介绍地铁设计的相关知识点。

一、地铁线路设计地铁线路设计是地铁系统建设的基础。

首先,需要确定地铁线路的起点和终点,将线路与城市的交通枢纽相连。

其次,需要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城市的发展规划,确定线路的走向和站点设置。

线路的走向通常遵循城市主要道路,同时要考虑通行能力和地形条件。

站点设置要考虑乘客的分布情况,保证站点的间距合理,方便乘客出行。

二、车辆设计地铁车辆设计是地铁系统运营的核心。

地铁车辆需要具备较大的运载能力和舒适的乘坐体验。

首先,需要考虑车辆的长度和宽度,以满足车厢内乘客的容纳需求。

其次,车辆的装修和设计要符合人性化原则,提供良好的乘坐环境。

车辆的动力系统要高效可靠,以确保地铁线路的运行安全。

三、车站设计地铁车站是地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乘客进出地铁的重要场所。

车站的设计要考虑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安全问题。

首先,需要设计合理的进出站通道,确保乘客迅速、便捷地进出车站。

其次,车站内部的导向系统要清晰明确,方便乘客找到所需的出口和换乘线路。

另外,车站的环境设计要注重舒适度和美观度,给乘客提供良好的乘坐体验。

四、安全设计地铁系统的安全设计是保障乘客和运营安全的重要环节。

安全设计包括防火、防爆、防盗等方面。

首先,需要在地铁车辆和车站内部设置合理的消防设施,以确保乘客在火灾发生时能够安全疏散。

其次,车站和车辆内部的电力设备要符合防爆要求,防止发生意外事故。

另外,需要设置安全监控系统,加强对站点和车辆的安全监测,预防和处理各类安全事件。

综上所述,地铁设计的相关知识点包括地铁线路设计、车辆设计、车站设计和安全设计。

地铁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城市的发展规划、乘客的出行需求和安全问题,以提供高效、舒适和安全的出行环境。

地铁设计知识点总结

地铁设计知识点总结

地铁设计知识点总结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其设计涉及到诸多方面的知识点,包括工程设计、车辆设计、安全设计、车站设计等。

在本文中,将就地铁设计中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地铁系统设计1. 系统规划:地铁系统的规划是整个地铁设计的基础,包括线路规划、车站规划、换乘规划等。

规划需要考虑城市的发展情况、交通需求、人口分布等因素,才能设计出合理的地铁系统。

2. 线路设计:地铁线路设计需要考虑线路长度、站点布局、曲线半径、坡度等因素,以确保地铁线路的安全、舒适性和运营效率。

3. 车辆设计:地铁车辆设计需要考虑载客量、车辆长度、车辆宽度、车厢布局等因素,以确保车辆能够适应城市的交通需求。

4. 信号系统设计:地铁信号系统设计需要确保列车的安全运行,包括列车间的间隔控制、列车速度控制、信号灯系统等。

二、地铁车站设计1. 车站布局:地铁车站的布局需要考虑乘客的流动线路、车站设施的布置、出入口位置等因素,以确保乘客能够便利地进出车站。

2. 车站设施:地铁车站需要设施包括站台、月台、安检设施、候车区、公共服务设施等,这些设施需要符合规范,以确保乘客的安全和舒适。

3. 车站装饰:地铁车站的装饰需要考虑到城市的文化特色、乘客的视觉享受等因素,以打造舒适、美观的车站环境。

4. 紧急疏散设计:地铁车站需要设计紧急疏散通道、紧急疏散设施等,以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乘客能够安全疏散。

三、地铁车辆设计1. 车辆结构设计:地铁车辆的结构设计需要考虑车辆的力学性能、安全性能、乘客舒适性等因素。

2. 车辆动力设计:地铁车辆的动力设计需要考虑到车辆的牵引力、制动力、加速性能等因素,以确保列车在城市的复杂运行环境下能够安全、高效地运行。

3. 车辆控制系统设计:地铁车辆的控制系统设计需要确保车辆之间的协调行驶、列车的安全驶入站台、排队等。

4. 乘客舒适设施:地铁车辆的乘客舒适设施包括车厢空调、座椅布置、车厢噪音控制等,以确保乘客在列车内有舒适的乘坐体验。

地铁设计知识点总结

地铁设计知识点总结

地铁设计知识点总结地铁作为一种重要的城市交通工具,对于城市规划与设计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地铁的设计涉及到许多方面的知识点,包括线路规划、车站设计、车辆选型等。

本文将对地铁设计的一些重要知识点进行总结。

一、线路规划在地铁设计中,线路规划是首要考虑的因素之一。

线路规划需要综合考虑城市的交通状况、人口密度、用地情况等因素。

在规划线路时,需要确保线路的覆盖范围广泛,车站的间距合理,且连接重要城市区域。

1.1 线路类型地铁线路通常可分为地下线路、高架线路和地面线路。

地下线路具有较好的隐蔽性,适用于城市密集区域;高架线路可以充分利用空中空间,适用于交通拥堵的区域;而地面线路则适用于人口分布较为分散的地区。

1.2 线路长度地铁线路的长度应根据城市的需求来确定。

较大规模的城市通常需要较长的线路来满足通勤需求,而规模较小的城市则可以选择较短的线路。

1.3 线路密度地铁线路的密度指的是车站之间的距离。

在城市交通拥堵的区域,线路密度应适度增加,以提高运输效率。

而在人口密度较低的地区,线路密度可以适度降低。

二、车站设计车站是地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车站的设计直接关系到乘客的出行体验和安全。

车站设计要考虑到乘客流量、便捷性和安全性。

2.1 乘客流量车站的设计应根据预计的乘客流量来确定,以确保站内能够容纳大量乘客同时排队和乘车。

在高峰时段,车站出入口应充分考虑到乘客集中的地方,设置合理的通道和出入口,以保证顺畅的人流。

2.2 便捷性车站的设计要考虑到乘客的便捷性,包括站内的导向标识、座椅设置、候车区安排等。

车站的设计还应考虑到无障碍设施,为残障人士提供便利。

2.3 安全性车站的设计应重视安全性,包括防火措施、应急疏散通道、防滑地面等。

车站的安全设计应符合相关的规范和标准,确保乘客的安全。

三、车辆选型地铁车辆的选型是地铁设计中的重要环节。

车辆的选型应考虑到载客量、能耗、维修成本等因素。

3.1 载客量车辆的载客量要与线路规模和车站的乘客流量相匹配。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第13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第13章

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第13章第13章城市轨道交通线路与站场设计一、线路设计1.线路走向设计: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和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

线路走向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地形地貌特点:根据城市的地形地貌特点,选择最优的线路走向,如避开山体、湖泊和河流等地质障碍物,减少工程难度和成本。

(2):交通需求: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研究预测,确定轨道交通线路走向。

例如,根据城市的人口分布、劳动力就业分布以及常用的交通方式等,选择最优的线路走向,以满足居民的出行需求。

(3):规划要求: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

例如,根据城市的功能布局、环境保护和文化遗产保护等要求,选择最优的线路走向。

2.站点位置设计: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站点的位置。

站点位置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居民分布:根据城市的居民分布情况,确定站点位置。

例如,根据居民的密度和分布,选择最适合的站点位置,以方便居民出行。

(2):交通连接:根据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和其他交通方式的连接,选择站点位置。

例如,选择与公交站、火车站和机场等交通枢纽相连的站点位置,以提高交通的便利性和效率。

(3):规划要求: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确定站点的位置。

例如,根据城市功能区划和文化遗产保护要求,选择最适合的站点位置。

3.站距设计: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轨道交通站点的距离。

站距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交通需求: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确定站点的距离。

例如,根据居民的出行需求和交通方式的选择,选择最适合的站点距离,以方便居民出行。

(2):规划要求:根据城市的规划要求,确定站点的距离。

例如,根据城市的功能布局和环境保护要求,选择最合适的站点距离。

二、站场设计1.布置设计:根据城市轨道交通线路的走向和站点位置,确定站场的布置。

布置设计应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1):站点位置:根据城市的交通需求和规划要求,确定站点的位置。

地铁设计的知识点

地铁设计的知识点

地铁设计的知识点地铁作为一种城市交通工具,其设计既要考虑功能性和实用性,也要注重美观和舒适性。

本文将介绍地铁设计的几个重要知识点,包括站点布局、车辆设计、车站设计以及乘客体验等方面。

一、站点布局站点布局是地铁线路规划的基础,合理的站点布局能够提高地铁的运输效率和便利性。

在站点布局设计中,需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站点距离:地铁站点之间的距离决定了地铁线路的运输能力和运行速度。

一般来说,站点之间的距离应该保持在2至3公里之间,以便乘客能够方便地步行到站点。

2. 换乘站点:换乘站点是地铁网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们连接了不同线路的乘客,因此需要在设计中特别关注换乘站点的布局和设计,确保乘客能够快速、顺利地换乘。

3. 地理条件:地铁站点布局还需要考虑周围的地理条件,比如道路交通情况、土地利用以及市中心等因素。

这些条件将决定地铁线路的形状和轨道的走向。

二、车辆设计地铁车辆设计是提供乘客舒适、安全乘坐环境的关键。

以下是地铁车辆设计的几个重要知识点:1. 车辆外观:地铁车辆外观应该具有辨识度和美感,以便乘客能够迅速辨认出地铁车辆。

同时,外观设计也需要考虑车体的流线型,减少空气阻力,提高行驶速度。

2. 车内布局:地铁车内布局需要合理安排座位和扶手的位置,确保乘客能够站立和坐下。

此外,车内还需配备紧急报警设备、紧急出口等安全设施,以提供乘客在紧急情况下的逃生通道。

3. 乘客信息系统:现代地铁车辆通常配备乘客信息系统,包括电子显示屏、广播系统等,用于提供列车到站信息、换乘指引、安全提示等服务,提升乘客的出行体验。

三、车站设计地铁车站设计是提供乘客便利和安全乘车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车站设计的几个关键知识点:1. 站台设计:站台设计需要考虑乘客上下车的便利性和安全性,站台宽度和长度应根据乘客流量和列车长度来确定,同时应设置安全屏障,防止乘客误闯铁轨。

2. 出入口设置:车站的出入口应设置在方便乘客出行的位置,同时需要考虑交通流量和周边道路情况,确保乘客能够方便快捷地进出车站。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一、引言地铁是城市交通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它的正线设计标准直接关系到地铁线路的安全、顺畅运行,以及乘客出行的舒适度。

地铁正线设计标准不仅需要考虑现有城市规划、交通需求,还需要考虑未来城市发展的需求,因此在设计地铁正线时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确保设计既具有实用性又具有前瞻性。

二、地铁正线设计的基本原则1. 安全性地铁正线设计的首要原则是安全性。

地铁作为城市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确保线路、车站及相关设施的安全。

设计时需考虑各种紧急情况,包括地震、火灾、意外事故等,确保地铁正线具有足够的安全保障措施。

2. 顺畅性地铁正线设计要确保线路布局合理,站点设置科学,确保列车在运行中的顺畅性。

设计应该避免拥挤、堵塞等问题,确保乘客的出行速度和效率。

3. 舒适度地铁正线设计要考虑乘客的乘坐舒适度,包括车厢的空间大小、通风设施、终端站和换乘站的换乘便利性等,以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4. 环保性地铁正线设计时要考虑对环境的影响,包括噪音控制、排放控制、能源利用等环保要求,以减少地铁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5. 经济性地铁正线设计需要在保证以上原则的基础上,尽量降低建设、运营成本,提高投资回报率。

三、地铁正线设计的具体内容1. 线路选线地铁正线设计首先需要选定线路。

线路的选定需要综合考虑城市发展规划、人口密度、交通需求等因素,确保最大程度地服务城市各个区域,并且尽可能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站点设置站点设置是地铁正线设计中重要的一环。

站点应该根据客流分布、城市规划和交通需求来设定,确保在不同区域之间有足够的换乘和衔接空间,以方便乘客出行。

3. 轨道选型地铁正线的轨道需要根据城市地形、地质条件,列车类型等因素来选择。

同时还要考虑未来的运营需求和技术发展,确保轨道选择具有灵活性和前瞻性。

4. 车站设计车站设计是地铁正线设计中的重点内容。

车站应该符合城市规划、交通需求,设计合理的进出站通道、候车区域、设施等,以确保乘客的出行便利和安全。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基础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规划设计基础

轨道交通规划设计基础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和广泛应用,给城市发展带来了很多好处。

为了保证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安全性,在规划和设计阶段必须考虑一系列的因素和要素。

本文将分析轨道交通规划设计的基础要素和原则。

规划设计要素1.地形地貌地形地貌是影响轨道交通线路设计的主要因素之一。

地形地貌的复杂性和不同的地形地貌类型,对轨道交通线路的站点和立交桥的布置有很大的影响。

在设计过程中需要对地理信息做详细的分析,比如高程、地质、地貌等相关信息。

2.车站设置车站的设置是轨道交通线路规划设计中重要的要素之一。

车站数量和位置的选择将对轨道交通的整体运行产生重大影响。

在车站位置的选择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站点周边区域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和人流量等因素,以便确保站点的合理选址。

3.线路设计轨道交通线路的设计主要包括线路的走向和铺设方式。

线路的走向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城市区域的地形地貌、交通状况和人流量等因素。

同时选取合适的铺设方式也是一项关键的要素,根据铺设方式不同对线路的产生的振动和噪声也会相应产生差异。

4.轨道交通信号设计轨道交通信号系统是保证轨道交通运行安全、高效的重要部分。

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设计主要包括数量和布局方案。

为了确保车辆正常运行,信号系统的数量和设计需要充分考虑行驶速度、交通状况、车流量等实际情况。

规划设计原则1.线路简化和服务合理轨道交通线路的规划设计应该追求简化和合理,以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设计的线路应该尽可能简化,减少不必要的曲线和弯曲,从而提高运行速度和安全性。

同时要根据区域城市的发展需求,合理设置站点,以提供更贴近居民需求的服务。

2.线网安全性和可靠性轨道交通线路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规划设计的重要原则。

需要充分考虑线路及设备的可靠性、防范措施和消防设备等因素,以确保运行的安全性。

在设计中也需要考虑到设备的可靠性和故障排除策略,以增强设备的可靠性。

3.合理耗能轨道交通的运行和维护也将伴随大量的能源消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地铁线路的类别按其在运营中的地位和作用可分为哪几类?
地铁线路按其在运营中的作用,应分为正线、辅助线和车场线。

其中辅助线又包括折返线、渡线、联络线、停车线、出入线、安全线等。

(正线为载客运营的线路,行车速度高、密度大,且要保证行车安全和舒适,因此线路标准较高;辅助线是为保证正线运营而配置的线路,一般不行使载客车辆,速度要求较低,故线路标准也较低;车场线是场区作业的线路,行车速度低,故线路标准只要能满足场区作业即可。


2、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哪些因素确定?
地铁的线路平面位置和高程应根据城市现状与规划的道路、地面建筑物、管线和其他构筑物、文物古迹保护要求、环境与景观、地形与地貌、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条件、采用的结构类型与施工方法,以及运营要求等因素,经技术经济综合比较后确定。

3、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怎样确定?
正线及辅助线的圆曲线最小长度,A型车不宜小于25m,B型车不宜小于20m,在困难情况下不得小于一个车辆的全轴距。

4、地铁线路平面最小曲线半径如何确定?
区间正线:350m 困难地段:300m
辅助线: 200m 困难地段:150m
车场线: 150m
车站: 1200m 困难时:800m
5、地铁线路坡度如何确定?
区间正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0‰,困难35‰。

联络线、出入线:最大坡度不宜大于35‰。

车站:地下站站台计算长度段线路坡度宜采用2‰,困难条件下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道上;地面和高架车站一般设在平坡段上,困难时可设在不大于3‰的坡道上。

车场线:宜设在平坡道上,条件困难时库外线可设在不大于1.5‰的坡道上。

折返线和停车线应布置在面向车挡或区间的下坡道上,隧道内的坡度宜为2‰,地面和高架桥上的折返线、停车线,其坡度不宜大于2‰。

6、地铁线路竖曲线半径如何确定?
正线区间: 5000m 困难时 3000m
车站端部: 3000m 困难时 2000m
辅助线: 2000m
7、纵断面设计应遵循哪些原则?
线路纵断面设计根据线路平面、敷设方式、沿线建筑物、构筑物、工程地质水文地质、市政管线、道路净空、通航要求、施工方法等因素综合考虑,合理设计。

1)地下线应设计成高站位、低区间的节能型纵断面。

2)高架线的坡度力求平缓,以使线型美观、流畅,尽量减少对城市景观的不良影响。

3)线路最大坡度不大于30‰,地下线最小纵坡不小于3‰,以利排水。

困难地段在确保排水的情况下,可采用小于3‰的坡度,高架线可为平坡。

4)地下车站坡度采用2‰,困难条件下可为3‰,高架车站坡度为平坡,困难时不大于3‰。

5)地下线采用盾构法施工时,区间隧道结构覆土不小于1个D(隧道外径),车站结构覆土不小于2.5m。

6)高架线跨越道路时,其净空按下列标准采用:城市快速路和主干道为5.5m,其它道路4.5~5.0m。

7)高架线跨越河流时,应满足河流航道等级的通航要求。

8)本线与其它轨道交通线相交时,应考虑为了换乘方便而影响纵断面的因素。

8、道岔距站台端部的距离应从哪些方面考虑?
1)从列车折返能力
2)道岔整体道床铺设范围
3)道岔信号设备的设置
9、安全线长度一般最小设置多少?
安全线长度一般不小于40m,在困难条件下可设置脱轨道岔。

10、在车辆段出入线、折返线、停车线和岔线(支线)上,当遇到哪些情况时,宜设安全线或其他隔开设备。

1)当出入线上的列车在进入正线前需要一度停车,且停车信号至警冲标之间小于列车制动距离时;
2)折返线末端与正线连通时;
3)当岔线(支线)与正线接轨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