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用比较仪测量长度的实验报告.doc
![用比较仪测量长度的实验报告.doc](https://img.taocdn.com/s3/m/10e6f133640e52ea551810a6f524ccbff121ca82.png)
用比较仪测量长度的实验报告.doc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测试和验证使用比较仪测量长度的结果是否准确、准确度如何。
二、实验原理
比较仪是一种测量工具,它使用一组标准长度棒,通过比较实测的长度和标准长度的差,从而测量物体的长度。
三、实验仪器
1、比较仪;
2、标准棒;
3、铲子;
4、小块木头。
四、实验步骤
(1)把铲子放入比较仪的工作台的最低位置,把比较仪的整体升起。
(2)接着把木片放在比较仪的工作台上,把精度杆放在木片上,一步步将木片压紧放在比较仪上。
(3)当木片被轻压放在比较仪上,准备开始测量时,用比较仪上的精度杆滑动按杆来测量,将比较仪的屏幕上的数字记录下来,完成测量工作。
(4)把木片拿起,用实际尺子测量木片的长度,并记录数据。
(5)重复(1)~(4)步骤,测试比较仪10次,对比比较仪测量结果和实际尺子测量结果,考察比较仪的准确度,总结比较仪测量长度的结果是否准确。
五、实验数据
序号比较仪测量(cm)实际尺子(cm)
01 5.15 5.25
02 5.30 5.30
03 5.20 5.20
04 5.18 5.18
05 5.13 5.13
06 5.25 5.25
07 5.29 5.29
08 5.17 5.17
09 5.19 5.19
10 5.21 5.21
六、结果分析
由上表可知,比较仪测量和实际尺子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误差在0.1cm范围内,可以看出,比较仪测量长度的结果是准确的,准确度较高。
七、结论。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32375a8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e996fb5.png)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学会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等测量长度的工具。
2、掌握测量长度的基本方法和读数规则。
3、了解测量误差的来源和减小误差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1、刻度尺测量长度的原理是将被测长度与刻度尺上的刻度线进行比较,直接读出刻度值。
2、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游标尺上刻度线的间距差来测量长度的。
3、螺旋测微器是通过旋转螺杆,使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套筒之间的距离发生变化,从而测量长度。
三、实验器材1、刻度尺(最小刻度为 1mm)2、游标卡尺(精度为 002mm)3、螺旋测微器(精度为 001mm)4、待测物体(如圆柱体、长方体等)四、实验步骤1、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将刻度尺平放在被测物体上,使刻度线与物体的边缘对齐。
(2)读数时,视线要垂直于刻度尺,读取刻度值,注意估读到最小刻度的下一位。
2、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1)检查游标卡尺的零刻度线是否对齐。
(2)将被测物体放在游标卡尺的测量爪之间,轻轻推动游标卡尺,使测量爪与物体紧密接触。
(3)读取主尺上的刻度值,再加上游标尺上与主尺刻度线对齐的刻度值乘以精度。
3、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直径(1)先检查零点读数,若不为零,应记录下来。
(2)将被测物体放在测微螺杆与固定刻度套筒之间,旋转测微螺杆,当测微螺杆与物体接触时,听到“咔咔”声即可。
(3)读取固定刻度套筒上的刻度值,再加上可动刻度上与固定刻度套筒刻度线对齐的刻度值乘以精度。
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处理1、刻度尺测量数据物体 1:长度为_____mm物体 2:长度为_____mm2、游标卡尺测量数据物体 1:长度为_____mm物体 2:长度为_____mm3、螺旋测微器测量数据物体 1:直径为_____mm物体 2:直径为_____mm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计算平均值和标准偏差,以评估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精密度。
六、误差分析1、系统误差(1)刻度尺的刻度不均匀或磨损。
(2)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器的零点误差。
测量学实验报告3篇
![测量学实验报告3篇](https://img.taocdn.com/s3/m/b416e861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e4.png)
测量学实验报告测量学实验报告精选3篇(一)实验名称:测量学实验实验目的:1. 了解测量学的基础概念和原理;2. 学习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进行精确测量;3. 提高实验操作技巧和数据处理能力。
实验器材:1. 游标卡尺2. 外径千分尺3. 内径千分尺4. 量规5. 直尺6. 平面镜7. 螺旋测微器8. 倍频器实验内容: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精度;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并计算其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并计算其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并比较其与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的差异;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7. 使用倍频器对频率进行测量。
实验步骤:1.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2. 使用外径千分尺测量圆柱体的外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3. 使用内径千分尺测量孔的内径,记录测量结果,并计算直径;4. 使用量规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结果;5. 使用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物体的长度和平行度,记录测量结果;6. 使用螺旋测微器测量物体的高度和厚度,记录测量结果;7. 使用倍频器测量频率,记录测量结果。
实验数据: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物体1:15.2 cm物体2:9.6 cm物体3:27.8 cm外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圆柱体直径:6.8 mm内径千分尺测量结果:孔直径:4.2 mm量规测量结果:物体长度:25.6 cm直尺和平面镜测量结果:物体长度:30.2 cm平行度:0.02 mm螺旋测微器测量结果:物体高度:12.5 mm物体厚度:3.7 mm倍频器测量结果:频率:125.4 Hz数据处理:1. 计算圆柱体的直径:直径 = 外径 / π = 6.8 mm / 3.14 =2.17 mm;2. 计算孔的直径:直径 = 内径 / π = 4.2 mm /3.14 = 1.34 mm。
长度测定的实验报告
![长度测定的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3e62e8d250c844769eae009581b6bd97f19bcb0.png)
实验名称:长度测定的实验一、实验目的1. 了解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熟悉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科学思维能力。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定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实验,通过测量物体的长度来研究其几何性质。
常用的长度测量方法有直接测量和间接测量两种。
直接测量是指使用刻度尺、游标卡尺等工具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间接测量是指通过计算或转换得到物体的长度。
本实验采用直接测量法,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进行长度测定。
三、实验仪器1. 刻度尺:用于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
2. 游标卡尺:用于精确测量物体的长度。
3. 转换尺:用于将不同长度单位进行转换。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确保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清洁和准确。
2. 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将两种测量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误差来源。
5. 使用转换尺将长度单位进行转换,得到所需结果。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物体长度为10.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物体长度为10.02cm。
3. 误差分析:两种测量方法的结果存在微小差异,可能是由于刻度尺的读数误差、游标卡尺的精度限制等因素导致的。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熟悉了刻度尺和游标卡尺的使用方法。
3. 实验结果表明,直接测量法可以满足一般的长度测量需求,但存在一定的误差。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测量精度要求选择合适的测量方法和工具。
七、实验总结本次实验成功地完成了长度测定的实验,达到了预期的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我们不仅掌握了长度测定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还熟悉了常用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
同时,实验过程中也让我们认识到了实验误差的存在,为今后的实验操作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八、注意事项1. 在使用刻度尺和游标卡尺时,要注意尺的清洁和准确。
2. 在读数时,要确保视线与刻度线垂直,避免产生视差。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99df3873ae1ffc4ffe4733687e21af45b307feae.png)
长度的测量和基本数据处理【实验目的】1、理解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原理,掌握它们的使用方法;2、练习有效数字运算和误差处理的方法。
【实验仪器和用品】游标卡尺(0—125mm ,0.02mm )、螺旋测微计(0—25mm ,0.01mm )、移测显微镜(JCD 3,0.01mm )、空心圆管、小钢球、坐标纸。
【实验原理】1、游标卡尺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游标卡尺分主尺和游标(副尺)两部分。
主尺上刻有标准刻度125mm 。
游标上均匀刻有50个分度,总长度为49mm ,游标上50个分度比标准的50mm 短1mm ,1个分度比标准的1mm 短150mm ,即0.02mm ,这0.02mm 就是游标卡尺的最小分度值(即精度)。
游标卡尺的卡口合并时,游标零线与主尺零线恰好对齐。
卡口间放上被测物时,以游标零线为起点往前看,观察主尺上的读数是多少。
假设读数是Xmm 多一点,这“多一点”肯定不足1mm ,要从游标上读。
此时,从游标上找出与主尺上某刻度最对齐的一条刻度线,设是第n 条,则这“多一点”的长度应等于0.02nmm ,被测物的总长度应为L=(x+0.02n)mm 。
用这种规格的游标卡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以“mm ”为单位,小数点后必有两位,且末位数必为偶数。
游标上每5小格标明为1大格,每小格读数作0.02mm ,每大格就应读作0.10mm 。
从游标零线起往后,依次读作0.02mm ,0.04mm ,0.06mm ,……直至第5小格即第1大格读作0.10mm 。
再往后,依次读作0.12mm ,0.14mm ,0.16mm ,……直至第2大格读作0.20mm 。
后面的读数依此类推。
游标卡尺不需往下估读。
如图1-5应读作61.36mm 或6.136cm2、螺旋测微器的构造原理及读数方法螺旋测微计主要由弓形体、固定套筒和活动套筒(微分套筒)三部分构成。
螺旋测微计的测微原理是机械放大法。
固定套筒上有一条水平拱线叫读数基线。
长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
![长度测量实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2e79449876fb84ae45c3b3567ec102de2bddfa1.png)
一、实验目的1. 熟悉长度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2. 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处理能力;4. 了解误差产生的原因,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性。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科学实验和工程技术中常用的一种基本测量方法。
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包括刻度尺、游标卡尺、千分尺等。
本实验采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其原理如下:(1)刻度尺:刻度尺是一种具有均匀刻度的直尺,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
测量时,将刻度尺与物体紧贴,读取物体的起始和终止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2)游标卡尺:游标卡尺是一种具有精确刻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游标卡尺与物体紧贴,读取游标与尺身的刻度值,两者之差即为物体的长度。
(3)千分尺:千分尺是一种具有极高精度的量具,用于测量物体的长度、内外径和深度等。
测量时,将千分尺与物体紧贴,读取千分尺的刻度值,即为物体的长度。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1mm)2. 游标卡尺(精度:0.02mm)3. 千分尺(精度:0.001mm)4. 待测物体(长度约为10cm)5.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将待测物体放置在平整的桌面上,确保物体表面与桌面平行。
2. 使用刻度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3.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4. 使用千分尺测量待测物体的长度,记录数据。
5. 对比三种测量方法得到的测量结果,分析误差产生的原因。
五、实验数据与处理1. 刻度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cm。
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cm。
3. 千分尺测量结果:待测物体长度为10.000cm。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熟悉了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使用。
2.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刻度尺、游标卡尺和千分尺的测量结果存在一定的差异。
这是因为三种测量工具的精度不同,以及操作者的操作技能和实验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55d3a6252379168884868762caaedd3383c4b516.png)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一、实验目的和背景介绍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实验内容,它在科学研究和日常生活中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本次实验的目的是通过实际操作,掌握使用尺子和卷尺等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并了解和掌握相关的误差和精度控制的方法。
二、实验过程和方法本次实验采用了尺子和卷尺两种测量工具进行长度测量。
首先,我们认真阅读并了解了测量工具的标定方法和误差控制的原理。
然后,我们按照实验指导书的要求,选择了几个不同长度的物体进行测量,并记录下测量结果。
在测量过程中,我们注意保持测量工具与被测量物体之间的合适接触,并尽量避免手抖等外界因素对测量结果的干扰。
三、实验结果和数据分析根据我们的测量结果,我们发现尺子和卷尺在不同情况下可能会存在一定的误差,这主要来自于测量工具本身的标度和使用过程中的操作误差。
而这些误差对于不同的测量结果有不同的影响,可能是累积的误差,也可能是随机的误差。
在实验中,我们尝试了多次对同一个物体进行测量,结果发现测量结果的波动较大。
这说明测量误差主要来自于我们操作的不准确性,例如手抖、刻度读取不准确等。
为了尽量减小这些随机误差,我们在选择测量工具时要注意选取质量好、刻度清晰、使用方便的工具,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操作的准确性。
另外,通过多次测量同一物体,我们还发现了尺子和卷尺的刻度误差。
尺子的刻度误差一般比较小,而卷尺的误差则相对较大。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需要根据测量的要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并在测量结果中对这些刻度误差进行修正。
四、精度控制和误差分析在进行长度测量时,精确度是一个十分重要的指标。
为了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和精度,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尺子和卷尺在测量精度上存在差异,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工具将有助于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2.控制外界因素:外界因素,如温度、湿度和物体形状等,可能对测量结果产生影响。
我们应尽量在恒定的条件下进行测量,并对环境因素进行恰当的控制。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51121f9d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7ff4244.png)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概述
本实验旨在通过使用显微镜和卡尺两种工具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比较两种工具的测量精度和误差。
实验步骤
实验器材:显微镜、卡尺、标准长度板、尺子、钢丝尺。
实验材料:小木件、硬币、铜片。
1. 用卡尺测量三个物体的长度,并记录测量值和示值误差。
3. 使用标准长度板来校准显微镜读数。
4. 使用尺子和钢丝尺测量标准长度板的长度,以验证标准长度板的精度。
结果分析
卡尺和显微镜的测量结果如下表所示:
| 物体 | 卡尺测量值/mm | 卡尺示值误差/mm | 显微镜测量值/mm | 显微镜示值误差/mm |
| -------- | ----------- | ------------ | ----------- | ------------ |
| 小木件 | 10.12 | 0.12 | 10.10 | 0.10 |
| 硬币 | 25.58 | 0.58 | 25.60 | 0.60 |
| 铜片 | 20.26 | 0.26 | 20.30 | 0.30 |
校准标准长度板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结论
可以看出,显微镜测量的示值误差较小,测量精度更高。
使用标准长度板校准显微镜读数可以提高精度。
同时,使用卡尺测量时可能出现示值误差,应该多次测量并取平均值来减小误差。
在用钢丝尺和尺子测量标准长度板时,应该注意读数的精度,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测量长度趣味实验报告
![测量长度趣味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e5e0304c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6d.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通过趣味实验,提高学生对长度测量的兴趣。
3. 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物理学中最基本、最常用的测量方法之一。
本实验主要利用直尺、卷尺等工具,通过对物体进行测量,了解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器材1. 直尺2. 卷尺3. 趣味实验器材(如:橡皮筋、木棍、纸张等)4. 记录本四、实验步骤1. 准备工作:将实验器材准备好,确保直尺、卷尺等工具完好无损。
2. 实验一:直尺测量(1)将直尺放置在桌面上,确保直尺与桌面平行。
(2)将待测物体放在直尺上,用铅笔在直尺上标记物体的一端。
(3)将直尺移动到物体的另一端,再次用铅笔标记。
(4)用卷尺测量直尺上两个标记点之间的距离,记录数据。
3. 实验二:卷尺测量(1)将卷尺展开,确保卷尺与物体测量方向一致。
(2)将卷尺的一端对齐物体的一端,开始测量。
(3)测量过程中,注意卷尺的卷曲情况,确保测量准确。
(4)测量完成后,记录数据。
4. 实验三:趣味实验(1)用橡皮筋制作一个简易弹簧测力计,将橡皮筋一端固定在木棍上,另一端连接一个小球。
(2)将木棍放在桌面上,用铅笔在木棍上标记小球位置。
(3)改变橡皮筋的长度,观察小球在木棍上的位置变化,记录数据。
(4)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数据记录如下:物体长度(cm)实验一测量值(cm)实验二测量值(cm)10.0 10.2 10.12. 实验三的数据记录如下:橡皮筋长度(cm)小球位置(cm)10.0 8.015.0 10.020.0 12.0分析:1. 实验一和实验二的测量结果基本一致,说明直尺和卷尺的测量精度较高。
2. 实验三的结果表明,橡皮筋的长度与小球位置成正比,即橡皮筋越长,小球位置越远。
六、实验总结通过本次趣味实验,我们了解了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了直尺、卷尺等工具的使用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三的趣味实验,提高了我们对长度测量的兴趣,培养了我们的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3bb40f4a03768e9951e79b89680203d8ce2f6aa3.png)
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姓名:XXX 学号:XXX 班级:XXX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卡尺和卷尺对物体长度的测量方法,感性认识物体长度的概念。
2. 掌握直接测量法和间接测量法两种方法,掌握误差来源及其计算方法。
二、实验器材1. 卡尺2. 卷尺3. 尺子4. 直尺5. 物体样本三、实验原理本实验主要涉及到两种常用的测量长度方法:直接法和间接法。
1. 直接法直接法是指用卡尺、卷尺和尺等测量工具,将待测物体长度直接量化,得到物体长度的值。
使用直接法测量时,需要注意工具读数的准确性和具体用量的合理性。
2. 间接法间接法是指借助物体的相关性质或已知长度的物体作为标准,确定待测长度的值。
例如,利用比例等式、三角函数、数学公式等方法计算,对待测物体长度进行估测。
在实际使用中,还存在一种组合法。
即通过多次间接测量,得到物体长度的值。
四、实验步骤1. 直接测量法1) 使用卷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记录下实验数值。
2) 使用卡尺测量数据线的长度,记录下实验数值和误差范围。
3) 使用直尺测量实验桌的宽度,记录下实验数值。
2. 间接测量法1) 将木条一端对称夹到力反射板上,另一端悬挂长细线,记录下长度值。
2) 使用木条长度标准器测量标准木头长度,记录下实验数值和误差范围。
五、实验结果1. 直接测量法测量铅笔的长度为13.5cm。
测量数据线长度为26.2cm,误差范围为 ±0.2 cm。
测量实验桌的宽度为1.2m。
2. 间接测量法测量木条长度为12.4cm,误差范围为 ±0.1cm。
测量标准木头长度为80.5cm,误差范围为 ±0.3cm。
六、误差分析在本次实验过程中,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点:1. 仪器使用时传感器读数不准确。
2. 操作失误和记录错误。
3. 由于人的主观性,读数可能存在一定的偏差。
根据误差公式计算,得到相应误差值,对实验结果进行了误差分析。
七、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基本掌握了直接法和间接法的测量方法,并通过误差计算分析了误差来源。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与讨论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与讨论](https://img.taocdn.com/s3/m/2cc00767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f2.png)
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总结与讨论1. 实验目的嘿,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聊聊长度测量实验,这可是个看似简单却颇有趣味的项目哦。
首先,搞清楚为什么要测量长度。
简单来说,长度是物体的一种基本特性,准确测量它能帮我们了解世界,打个比方,就像量一根面条的长度一样,决定了你能煮出多长的意面!这实验的目的,主要就是让我们学会如何用不同的工具来测量长度,比如米尺、游标卡尺和卷尺,简单又实用,生活中可常用得上。
2. 实验工具与方法2.1 实验工具说到工具,咱们就不得不提到那些神奇的小玩意儿。
米尺?没错,它是家里的常客,像个老朋友。
游标卡尺则显得高大上,仿佛它能测出任何东西的长度,连蚊子的翅膀都不放过。
卷尺嘛,那是建筑工人手中的利器,能让你瞬间变身装修大师。
每种工具都有它自己的特点,就像人一样,五花八门,乐趣无穷。
2.2 实验方法接下来说说我们是怎么测量的。
首先,得确定你要测什么东西,比如一张桌子,或者一根铅笔。
然后,使用合适的工具。
比如,用米尺来量桌子的长度,你只需将米尺一头放在桌子的一端,另一头拉到另一端,就可以轻松搞定。
但要是用游标卡尺,那就得小心翼翼,得保证卡尺夹得稳稳的。
记得要看清读数哦,眼睛要亮,千万别搞错了,否则可真是笑话百出!3. 实验结果与讨论3.1 实验结果那么,实验结果如何呢?在测量过程中,我们发现每种工具的读数可能会有些差别。
这是因为测量工具的精度和使用方法都有影响。
例如,米尺在长距离测量时可能会受重力影响,有点下垂,而游标卡尺在小物体测量时就特别精准。
这就像人吃饭,使用筷子和刀叉,方式不同,结果也会有点差异。
3.2 实验讨论经过一番测量,我们讨论了各种工具的优缺点。
米尺简单易用,适合日常生活;游标卡尺精度高,适合专业领域;卷尺则方便携带,适合户外测量。
总的来说,各有千秋。
还有啊,记得多多练习,这样才能得心应手,像个老手一样自信满满地测量各种长度!有些小伙伴可能会觉得“长度测量”这事儿有点无聊,但其实,只要你认真去做,真会发现其中的乐趣。
长度标准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标准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b74a743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df.png)
一、实验目的1. 掌握长度测量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了解不同长度测量工具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3.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提高数据处理能力。
4. 分析实验误差,提高实验精度。
二、实验原理长度是物理学中的基本物理量之一,精确测量长度对于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通过使用不同长度测量工具,如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等,对标准长度进行测量,以了解不同测量工具的精度和适用范围。
三、实验器材1. 米尺(1m,分度值1mm)2. 游标卡尺(0-150mm,分度值0.02mm)3. 螺旋测微计(0-25mm,分度值0.01mm)4. 标准长度块(50mm)5. 比较用的金属丝(50mm)四、实验步骤1. 使用米尺测量标准长度块,记录测量结果。
2. 使用游标卡尺测量标准长度块,记录测量结果。
3. 使用螺旋测微计测量标准长度块,记录测量结果。
4. 使用金属丝进行长度比较,记录测量结果。
五、实验数据及处理1. 米尺测量结果:- 第一次测量:49.9cm- 第二次测量:49.8cm- 平均值:49.85cm2. 游标卡尺测量结果:- 第一次测量:49.98cm- 第二次测量:49.97cm- 平均值:49.975cm3. 螺旋测微计测量结果:- 第一次测量:49.980cm- 第二次测量:49.979cm- 平均值:49.979cm4. 金属丝比较结果:- 金属丝长度:49.98cm六、误差分析1. 米尺测量误差:- 米尺的分度值为1mm,故测量精度较低。
- 实验过程中,由于人为因素和视线误差,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2. 游标卡尺测量误差:- 游标卡尺的分度值为0.02mm,测量精度较高。
- 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3. 螺旋测微计测量误差:- 螺旋测微计的分度值为0.01mm,测量精度最高。
- 实验过程中,由于操作不当,可能导致测量结果存在一定误差。
4. 金属丝比较误差:- 金属丝长度与标准长度块长度存在一定差异,导致测量结果存在误差。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5900a6cc7931b765ce15d2.png)
物理实验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实验时间
数据处理①用学生刻度尺(或米尺)测量物理课本的长度为,宽度为,厚度为;
②用游标卡尺测量圆筒的外径为,内径为,
深度为;
③用螺旋测微器测量圆球的直径为,导线的直径
为;
④用游标卡尺测量小球的直径如图甲、乙所示。
测量方法
正确的是_________(填“甲”或“乙”)
误差分析
实验:长度的测量
作业与测试
1、现用最小分度为1mm的米尺测量小
圆盘的直径,如图所示,长度为
________mm.
2.用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金属管的内径和外径,如图所示。
这根金属管内径读数是 cm,外径读数是 cm,管壁的厚度是
cm。
3.用二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外径,如左图,读数是cm,用五十分度游标卡尺测一根塑胶管的内径,如右图读数是cm,
4.请读出下列各游标卡尺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5.请读出下列各螺旋测微器图的读数:
读数为读数为读数为
读数为。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a9bb675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12.png)
一、实验目的1. 学习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
2. 掌握测量长度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二、实验原理长度测量是物理实验中最基本的测量之一。
本实验通过使用刻度尺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验证长度测量的原理和方法。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刻度尺:精度为0.1mm2. 物体:直尺、铅笔、橡皮等3. 记录本、笔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检查刻度尺是否完好。
2. 将直尺、铅笔、橡皮等物体依次放在桌面上。
3. 使用刻度尺测量直尺的长度,记录数据。
4.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3,记录数据。
5. 使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记录数据。
6.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5,记录数据。
7. 使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记录数据。
8. 改变测量位置,重复步骤7,记录数据。
9. 对比不同物体的测量数据,分析误差来源。
五、实验数据1. 直尺长度:20.0cm、20.1cm、20.2cm2. 铅笔长度:18.0cm、18.1cm、18.2cm3. 橡皮长度:3.0cm、3.1cm、3.2cm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对比不同物体的测量数据,发现直尺的测量误差较小,铅笔和橡皮的测量误差较大。
2. 分析误差来源,主要有以下几方面:a. 刻度尺本身的精度限制;b. 测量时的读数误差;c. 测量位置的改变;d. 物体表面的不平整。
七、实验结论1. 通过本实验,掌握了使用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2. 了解测量长度时可能出现的误差,以及如何减小误差。
3. 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思维。
八、实验反思1.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刻度尺的放置,确保其与物体表面平行。
2. 在读数时,要确保视线与刻度尺垂直,避免读数误差。
3. 多次测量可以减小误差,提高测量精度。
4. 实验过程中要注重观察,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分析原因,并进行调整。
九、实验拓展1. 尝试使用不同精度的刻度尺进行长度测量,比较测量结果。
2. 探究不同测量方法对长度测量的影响。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https://img.taocdn.com/s3/m/93dc6ead846a561252d380eb6294dd88d1d23d11.png)
实验报告(长度测量)实验目的:通过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并了解长度的重要性。
实验原理:长度是指物体在某一方向上的延伸程度,用于描述物体的大小。
在实验中,我们将借助一把准确的卷尺来测量不同物体的长度。
实验器材:- 卷尺- 实验物体(包括直尺、铅笔、书籍、桌子等)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器材:将卷尺展开,确保刻度清晰可见。
2. 测量直尺的长度:将卷尺对准直尺的一端,将卷尺的起点与直尺的一端对齐,然后沿着直尺的边缘滑动卷尺,当卷尺的另一端达到直尺的另一端时,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直尺的长度。
3. 测量铅笔的长度:用类似的方法,将卷尺对准铅笔的一端,并沿着铅笔的长度滑动卷尺,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铅笔的长度。
4. 测量书籍的长度:将卷尺对准书籍的一侧,将卷尺放置在书籍的底部,然后顺着书籍的边缘滑动卷尺至书籍的顶部,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书籍的长度。
5. 测量桌子的长度:将卷尺紧贴桌子的一侧,然后沿着桌子的边缘滑动卷尺,当卷尺的另一端达到桌子的另一侧时,读取卷尺上的数值,即为桌子的长度。
实验结果:测量得到的物体长度如下:- 直尺长度为15厘米;- 铅笔长度为17厘米;- 书籍长度为29厘米;- 桌子长度为120厘米。
实验讨论:通过实验测量得到的结果可以发现,不同物体的长度存在差异。
直尺的长度较短,铅笔的长度稍长,书籍的长度更长,而桌子的长度则相对较大。
在测量长度时,我们需要使用准确的测量工具,如卷尺。
卷尺上的刻度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读取长度值。
而在测量过程中,需要确保卷尺与被测量物体之间保持紧密接触,以避免不准确的测量结果。
长度是物体重要的物理属性之一,在日常生活和科学研究中都起着重要作用。
通过掌握长度的测量方法,我们可以对物体的大小、形状和位置进行精确描述,从而更好地理解和研究物体的特性。
实验结论:通过本次实验,我们成功地测量了不同物体的长度,并掌握了使用卷尺进行长度测量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不同物体的长度存在差异,长度是物体的重要特性之一。
大学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大学长度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f54a3e0afd4ffe4733687e21af45b307e871f966.png)
大学长度测量实验报告大学物理实验:长度测量长度测量长度是一个基本物理量,许多其他的物理量也常常化为长度量进行测量;如用温度计测量温度就是确定水银柱面在温度标尺上的位置;测量电流或电压就是确定指针在电流表或电压表标尺上的位置等。
因此,长度测量是一切测量的基础。
物理实验中常用的测量长度的仪器有: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千分尺)、读数显微镜等。
通常用量程和分度值表征这些仪器的规格。
量程表示仪器的测量范围;分度值表示仪器所能准确读到的最小数值。
分度值的大小反映了仪器的精密程度。
一般来说,分度值越小,仪器越精密。
【实验目的】1. 掌握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2. 学习正确读取和记录测量数据;3. 掌握数据处理中有效数字的运算法则及表示测量结果的方法;4.熟悉直接和间接测量中的不确定度的计算.【实验仪器】不锈钢直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铁环、细金属丝、钢珠【实验原理】一、游标卡尺用普通的米尺或直尺测量长度,只能准确地读到毫米位。
毫米以下的1位要凭视力估计,实验中要使读数准确到0.1mm或更小时,一般采用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
1.游标卡尺的结构游标卡尺又叫游标尺或卡尺,它是为了使米尺测量的更准确一些,在米尺上附加了一段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叫做游标。
利用它可将米尺估读的那位数值准确地读出来。
因此,它是一种常用的比米尺精密的测长仪器。
利用游标卡尺可以用来测量物体的长度、孔深及内外直径等。
游标卡尺的外形如图4-1-1所示。
它主要由两部分构成:与量爪AA’相连的主尺D;与量爪BB’及深度尺C相连的游标E。
游标E可紧贴着主尺D滑动。
量图4-1-1 游标卡尺爪A、B用来测量厚度和外径,量爪A’、B’用来测量内径,深度尺C用来测量槽的深度,他们的读数值都是由游标的0线于主尺的0线之间的距离表示出来。
2.游标卡尺的测量原理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刻度尺上m个分格的总长度和主刻度尺上的(m-1)个分格的总长度相等。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df4df731c850ad02df80416d.png)
长度的测量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长度的直接测量
二.实验目的:
1、学习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读数显微镜的测量原理和使用方法;
2、掌握误差及有效数字的概念;学习直接测量数据与处理方法。
三.实验仪器:1 游标卡尺 0~125mm 0.02mm 2千分尺 0~25mm 0.01mm 3保险丝(大,小)4刻度尺
四.实验原理:
1游标原理和游标卡尺
游标卡尺的两种读数方法
法一:加法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游标尺零刻度线对应的主尺位置
再读游标读数:找出游标尺上的第几条刻度线与主尺上某一刻度线对齐
两次数值相加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
法二:减法法
先读主尺读数:读出主尺上与游标尺对齐的主尺刻度线的读数
再算游标长度:算出游标上与主尺对齐的游标刻度线前端的长度
两次数值相减得出被测工件的尺寸
2螺旋测微计(千分尺)
读数公式:
测量值=固定刻度值+固定刻度的中心水平线与可动刻度对齐的位置的读数×0.01mm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
1、用游标卡尺分别测量保险丝(大,小)高度,外径和内径,在不同的位
置分别测量,各测五次,将数据列表,求平均值。
2、用千分尺测量塞尺的厚度,共5次求平均值。
六.实验处理:
刻度尺(mm):
小保险丝(mm):
大保险丝(mm):
七.实验总结:
通过本实验,我明白了游标测量原理,学会了游标卡尺和螺旋测微计的使用,掌握了怎么样减少误差的方法和怎么处理数据的办法。
家居长度测量实验报告
![家居长度测量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84742b75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92.png)
家居长度测量实验报告本实验旨在通过长度测量实验,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准确测量家居物体的长度,并掌握测量误差的评估和处理方法。
实验器材:1. 卷尺2. 米尺3. 光学显微镜4. 图像处理软件实验步骤:1. 准备一条已知长度的参考物体,例如一把已知长度的尺子。
2. 使用卷尺或米尺对参考物体的长度进行测量,记录测量值。
3. 选取一个家居物体,例如一本书,对其长度进行测量。
首先,使用卷尺或米尺直接测量物体的长度,记录测量值。
4. 然后,使用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表面的细节,并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物体5. 将使用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进行比较,评估各自的准确性和测量误差。
实验结果和分析:首先,通过对参考物体的测量,可以验证卷尺或米尺的准确性,并确定其测量误差范围。
然后,对家居物体进行测量时,直接使用卷尺或米尺可以得到一个初始测量结果。
然而,由于家居物体可能存在不规则、弯曲等形状,直接测量的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误差。
为了更加准确地测量家居物体的长度,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对物体进行观察,使用图像处理软件测量物体在显微镜下的图像长度。
这种方法对于形状复杂的家居物体尤为适用,可以减小测量误差。
在比较不同测量方法得到的结果时,需要考虑各个方法的测量误差。
由于卷尺或米尺的测量误差相对较小,可以将其测量值作为标准值。
然后,将使用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测量得到的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计算相对误差,并评估各个方法的准确性。
本实验通过家居长度测量实验,掌握了使用合适的仪器和方法准确测量家居物体的长度,并评估和处理测量误差的方法。
在家居长度测量中,直接使用卷尺或米尺可以得到一个初始测量结果,但由于物体的不规则形状等因素,测量结果可能存在误差。
为了减小误差,可以借助光学显微镜和图像处理软件进行测量,提高测量的准确性。
在比较不同测量方法时,需要考虑各个方法的测量误差,并进行相对误差的评估,以确定最准确的测量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广州大学学生实验报告
院(系)名称 物理系
班别
姓名
专业名称
学号
实验课程名称 普通物理实验I 实验项目名称 力学实验:长度测量 实验时间
实验地点
实验成绩
指导老师签名
【实验目的】
学习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和移测显微镜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使用方法,初步掌握实验数据记录、有效数字和误差计算规则以及对测量结果的表示方法。
【实验仪器】
米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计、移测显微镜。
【实验原理】
标卡尺主要由两部分构成,如(图2–1)所示:在一毫米为单位的主尺上附加一个能够滑动的有刻度的小尺(副尺),叫游标,利用它可以把主尺估读的那位数值较为准确地读出来。
图2–1
游标卡尺在构造上的主要特点是:游标上N 个分度格的总长度与主尺上(1-N )个分度格的长度相同,若主尺上最小分度为a ,游标上最小分度值为b ,则有
a N N
b )1(-= (2.1)
那么主尺与游标上每个分格的差值(游标的精度值或游标的最小分度值)是:
11
N a b a a a N N
δ-=-=-= (2.2)
图2-7
常用的游标是五十分游标(N =50),即主尺上49 mm 与游标上50格相当,见图2
毫米以上的读数要从游标“0”刻度线在主尺上的位置读出,毫米以下的数由游标(副尺)读出。
即:先从游标卡尺“0”刻度线在主尺的位置读出毫米的整数位,再从游标上读出毫米的小数位。
游标卡尺测量长度l 的普遍表达式为
l ka n δ=+ (2.3)
式中,k 是游标的“0”刻度线所在处主尺刻度的整刻度(毫米)数,n 是游标的第n 条线与主尺的某一条线重合,1mm a =。
图2–8所示的情况,即21.58mm l =。
图2–8
在用游标卡尺测量之前,应先把量爪A 、B 合拢,检查游标的“0”刻度线是否与主尺的“0”刻度线重合。
如不重合,应记下零点读数,加以修正,即待测量10l l l =-。
其中,1l 为未作零点修正前的读数值,0l 为零点读数。
0l 可以正,也可以负。
使用游标卡尺时,可一手拿物体,另一手持尺,如图2–9所示。
要特别注意保护量爪不被磨损。
使用时轻轻把物体卡住即可读数。
图2–9
2、螺旋测微器(千分尺)
常见的螺旋测微器如(图2–10)所示。
它的量程是25mm ,分度值是0.01mm 。
螺旋测微器结构的主要部分是一个微螺旋杆。
螺距是0.5 mm 。
因此,当螺旋杆旋一周时,它沿轴线方向只前进0.5mm 。
螺旋柄圆周上,等分为50格,螺旋杆沿轴线方向前进0.01 mm 时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转过一个分格 这就是所谓机械放大原理。
测量物体长度时,应轻轻转动螺旋柄后端的棘轮旋柄,推动螺旋杆,把待测物体刚好夹住时读数,可以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格数,(每格
0.5mm
以下图2–10
的读数则由螺旋柄圆周上的刻度读出,估读到0.001mm这一位上。
如图2–11(a)和
(b),其读数分别为5.650 mm、5.150mm。
(1) 记录零点读数,
并对测量数据作零点修
正。
(2) 记录零点及将待测物
体夹紧测量时,应轻轻转
动棘轮旋柄推进螺杆,转
动小棘轮时,只要听到发
出喀喀的声音,即可读数。
图2–11
实验仪器
游标卡尺:精度值:0.02mm 量程:125mm
螺旋测微器:分度值:0.01mm 量程:25mm
被测物体:小球;空心圆柱体。
实验内容
1.螺旋测微器测量圆球直径,不同位置测量6-8次,计算其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形式。
2.用游标卡尺测量空心圆柱体不同部分的外径、内径、高度,各测量6-8次。
计算空心圆柱体的体积及其不确定度,并写出测量结果的标准形式。
①游标卡尺的工作原理
游标卡尺是利用主尺和副尺的分度的微小差异来提高仪器精度的。
如图2.2.1-3所示的“十分游标”,主尺上单位分度的长度为1mm,副尺的单位分度的长度为0.9mm,副尺有10条刻度,当主、副尺上的零线对齐时,主、副尺上第n (n为小于9的整数) 条刻度相距为n×0.1=0.n mm,当副尺向右移动0.n mm时,则副尺上第n条刻度和主尺上某刻度对齐。
由此看出,副尺移动距离等于0.1mm的n倍时都能读出,这就是“十分游标”能把仪器精度提高到0.1mm的道理。
【用游标卡尺测量铜圆柱体的直径及高度】
铜圆柱体直径(mm) 高度(mm) 13.00mm 39.24mm
0 1cm 主尺
0 5 10
图2.2.1-3 副尺
A
图2.2.1-4
B
5
45
C
(注:专业文档是经验性极强的领域,无法思考和涵盖全面,素材和资料部分来自网络,供参考。
可复制、编制,期待你的好评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