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调研报告网络诈骗现状调查
调研报告网络诈骗现状调查调研报告:网络诈骗现状调查简介:本文基于对网络诈骗现状的调查,旨在揭示网络诈骗的潜在风险和危害,提供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呼吁各界共同加强对网络诈骗的认识和打击力度。
一、背景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诈骗案件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这些案件不仅给个人和企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社会造成了不可忽视的负面影响。
二、调研方法为了全面了解网络诈骗的现状,我们采取了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首先,通过分析相关统计数据和研究报告,了解国内外网络诈骗案件的趋势和特点。
其次,通过网络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的方式,收集了大量的调查数据和案例,以获得更真实和详细的信息。
三、网络诈骗类型与案例分析根据调研结果,我们将网络诈骗分为以下几类:电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投资理财诈骗、网络赌博诈骗等。
1. 电信诈骗电信诈骗是一种利用电话、短信等通信手段实施诈骗的行为。
典型案例包括冒充公检法机关、银行等进行虚假通知、诈骗财产的行为。
2. 网络购物诈骗网络购物诈骗是指以虚假宣传、盗用他人账号、伪造商品等手段骗取消费者财产的行为。
如利用低价商品吸引消费者下单后不发货、虚假退款等。
3. 投资理财诈骗投资理财诈骗是一种以非法集资、虚假投资项目等方式骗取他人财产的行为。
例如,承诺高额回报的网络传销、虚拟货币投资等。
4. 网络赌博诈骗网络赌博诈骗是指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非法赌博活动,并以控制赔率、操纵结果等手段骗取参与者财产的行为。
四、网络诈骗的危害网络诈骗给个人和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首先,受害者遭受财产损失,造成经济困境和心理压力。
其次,网络诈骗滋生了犯罪团伙,危害社会治安稳定。
此外,网络诈骗还对公信力和消费者信任感造成了严重的打击,影响了各行各业的正常运作。
五、防范网络诈骗的措施为了有效防范网络诈骗,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1. 加强宣传与教育通过媒体、官方网站、社交媒体等渠道加强网络诈骗的宣传与教育,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识别能力。
电信诈骗调查报告
电信诈骗调查报告电信诈骗调查报告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屡屡发生,给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本报告旨在对电信诈骗进行深入调查分析,探讨其背后的原因和解决方案。
一、电信诈骗的现状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话、短信、网络等通信手段进行欺诈行为的犯罪行为。
根据公安部门的数据统计,电信诈骗案件在过去几年中呈现出逐年增加的趋势。
尤其是在互联网普及和移动支付发展的背景下,电信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化,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二、电信诈骗的手段和特点1. 电话诈骗:诈骗分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公检法机关等,通过电话向受害者谎称账户异常、涉嫌犯罪等,诱骗受害者提供个人银行账户信息或转账。
2. 短信诈骗:诈骗分子通过发送虚假中奖信息、假冒亲友求助等方式,引诱受害者点击链接、提供个人信息或转账。
3. 网络诈骗:诈骗分子通过仿冒网站、网络购物欺诈、虚假投资理财等手段,骗取受害者的钱财。
电信诈骗的特点是手段隐蔽、操作简单、追踪困难。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社会热点、人们的贪婪心理和好奇心,以及对权威机构的信任,进行诱骗。
三、电信诈骗背后的原因1. 技术进步:随着科技的发展,电信诈骗手段不断升级,使得诈骗分子更加难以被追踪和防范。
2. 社会问题:社会问题的存在为电信诈骗提供了温床。
例如,经济不发达地区的人们对外界信息了解较少,容易成为诈骗分子的目标。
3. 缺乏安全意识:部分受害者对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识不强,容易被诈骗分子所利用。
四、解决电信诈骗问题的对策1. 提高公众的安全意识:加强对电信诈骗的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于诈骗手段的认知和辨别能力。
2. 改善执法力度: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跨部门合作,提高侦查能力和追踪手段。
3. 加强技术防范:科技公司应加强技术研发,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通信服务,减少诈骗分子的机会。
4. 加强国际合作:电信诈骗往往涉及跨国犯罪团伙,因此,国际合作是解决电信诈骗问题的关键。
五、个人防范电信诈骗的建议1. 保护个人信息:不轻易将个人信息提供给陌生人,不随意点击未知链接。
电信诈骗社会实践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社会实践调研报告一、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首先,我们设计了一份针对不同群体的电信诈骗调查问卷,通过线上和线下方式进行了广泛的调查。
同时,我们还对电信行业相关人员、公安机关、被害者等进行了深入的访谈,收集了大量的实地案例,对电信诈骗的手段和特点进行了详细分析。
二、电信诈骗现状经过调研,我们发现当前电信诈骗手段主要包括假冒诈骗、虚假宣传、利诱欺骗等多种形式,而且受害人群涉及了各个年龄段和社会阶层。
其中,老年人因为信息素养较低、易被忽悠的特点,成为了电信诈骗犯罪的主要目标。
此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网络诈骗也呈现出了高发的趋势,比如虚假网购、网络贷款诈骗等。
三、电信诈骗的影响电信诈骗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首先,电信诈骗导致了大量的财产损失,给受害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压力,严重影响了其正常生活。
其次,电信诈骗破坏了社会的信任基础,使人们对电信服务产生了不信任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此外,电信诈骗还给社会治安带来了严重的挑战,损害了公民的合法权益,给公安机关的治安工作带来了极大的困难。
四、防范对策针对电信诈骗带来的严重影响和挑战,我们认为应该采取一系列有效的防范对策。
首先,应加强对老年人等特殊群体的宣传教育,提高其防范意识和信息素养;其次,应该加强电信企业和公安机关的合作,加强技术手段和人员培训,提高电信诈骗的防范能力;最后,建立健全电信诈骗的举报和处置机制,及时有效的处理电信诈骗案件,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五、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深刻认识到了电信诈骗的危害和影响,同时也积累了大量的防范对策和经验。
我们希望政府各相关部门和社会各界可以重视这一问题,加大力度推进相关工作,切实保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社会稳定和和谐。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的蔓延,为人民群众的生活安宁和社会的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防范电信诈骗的调研报告
防范电信诈骗的调研报告防范电信诈骗的调研报告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电信诈骗的现状和防范措施,以提供给广大用户防范电信诈骗的知识和方法。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两种方法进行。
三、调研结果分析3.1 电信诈骗的现状通过问卷调查和文献研究,我们了解到电信诈骗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根据数据显示,近年来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并且涉及面广泛,从年轻人到老年人都有可能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3.2 电信诈骗的手段电信诈骗的手段多样,其中包括虚假投资诈骗、电话诈骗、网络诈骗、短信诈骗等。
通过调研发现,最常见的诈骗手段是假冒银行、警察、法院等机构,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诱骗受害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转账汇款。
3.3 电信诈骗的原因电信诈骗之所以如此猖獗,主要原因在于犯罪分子利用了技术的进步和社会腐败的现象。
他们通过技术手段伪装身份,诱骗受害人相信他们是合法机构并进行交易。
另外,也有部分受害人是因为贪念或缺乏安全意识才上当受骗。
3.4 防范电信诈骗的措施通过调研我们发现,防范电信诈骗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点:3.4.1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度,加强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让大家了解电信诈骗的手段和特点,从而提高警惕和防范能力。
3.4.2 确认身份真实性在接到银行、警察、法院等机构打来的电话时,要通过其他渠道核实身份的真实性。
不要随意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进行转账汇款,以免被骗。
3.4.3 加强网络安全使用强密码保护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或下载可疑的文件,定期更新操作系统和杀毒软件。
3.4.4 建立举报机制建立健全电信诈骗的举报机制,并给予举报者一定的保护,以便更好地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四、结论通过本次调研,我们了解到电信诈骗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严重问题。
为了防范电信诈骗,我们有必要加强公众的宣传教育,提高警惕和防范能力。
同时,加强网络安全,确保个人信息的安全性。
电信诈骗实地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实地调研报告调研背景:电信诈骗作为一种高发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信诈骗活动的实际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实地调研,旨在探索电信诈骗的手段、特点和防范措施,以提供参考和建议。
调研方法:我们采用了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调研。
在问卷调查中,我们以社区居民为主要受众,了解他们在电信诈骗方面的经历和认知水平。
此外,我们还通过实地访谈,与涉案单位和个人进行交流,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作案手段和流程。
调研结果:1. 电信诈骗手段多样化:通过问卷调查和实地访谈,我们了解到电信诈骗手段多种多样,常见的手段包括套路贷、网络诈骗、虚假中奖、冒充公检法机关等。
其中,网络诈骗和电话诈骗是最常见的手段。
2. 特点分析:a. 高度隐蔽性: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往往高度隐蔽,作案手法巧妙,很难被受害人察觉。
犯罪分子往往利用社交网络等渠道获取个人信息和联系方式,欺骗受害人进行转账或提供身份信息,实施诈骗活动。
b. 跨地域作案:电信诈骗作案手段的特点之一是跨地域作案。
犯罪分子通过网络技术和伪造身份等手段,往往难以被追踪和打击。
c. 受害人广泛:电信诈骗不分年龄、职业和地域,受害人范围广泛。
老年人由于信息技术意识相对薄弱,容易成为电信诈骗的主要受害人。
3. 防范措施:a. 加强宣传教育:通过大规模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帮助人们识别和应对电信诈骗的手段和陷阱。
b. 建立行业联动机制:各电信运营商和公安机关应加强合作,建立信息共享和联动机制,及时发现和打击电信诈骗活动。
c. 加强技术防范手段:公安机关可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高新技术手段,提高对电信诈骗的检测和预警能力。
结论:电信诈骗犯罪行为给社会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防范电信诈骗应成为整个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
通过本次实地调研,我们对电信诈骗的手段、特点和防范措施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建议政府、公安机关、电信运营商和公众共同合作,加强宣传教育和技术防范手段,共同构建防范电信诈骗的网络安全防线。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近年来,电信诈骗已经成为社会上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更好地了解和研究电信诈骗的现状,我们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一些调研。
通过对调研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了以下的结论。
调研背景:我们的调研主要是基于数据来源于各种媒体和机构研究的数据,包括安全公司、行业协会、警方、媒体等等,数据统计期间为2019年至2021年,主要针对中国的电信诈骗情况进行研究。
一、诈骗类型调研结果显示,目前电信诈骗的类型多样化。
主要包括银行卡诈骗、网络购物诈骗、虚假投资诈骗、假客服骗局、电话诈骗等。
其中,电话诈骗是当前最常见的一种电信诈骗类型,占比达到58%。
电话诈骗主要是通过电话冒充银行、公安、法院、社保等机构,欺骗受害人提供个人敏感信息和银行卡密码,达到骗取资金的目的。
二、受害人群体根据调研结果得知,电信诈骗的受害者群体非常广泛。
大多数的受害人是中老年人,因为他们不太懂得这些诈骗的手段,信任度也较高。
在受害者中,女性占比较高,因为女性相对容易被欺骗。
此外,我们也发现,不同地区的受害人数也存在差异,主要是经济发达地区的受害人数量较多。
三、受害金额根据调研结果显示,电信诈骗案件金额较高,尤其是个人银行卡被盗刷,受害金额最高的案例达到几百万元。
在受害金额的分布中,多数受害人损失在几千元至几万元之间,也有不少受害者因此欠下巨额债务。
四、打击效果虽然近年来有不少措施在打击电信诈骗方面进行实施,但是仍然难以根治。
在打击效果方面,我们的调研显示,虽然有不少涉案人员被抓获,但是还有一部分犯罪团伙未被捕获或很难被捕获。
因此,打击效果还需要进一步提升和完善。
五、应对措施为了有效地预防电信诈骗,需要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
首先,加强警惕,提高自身防范能力,切勿轻信陌生人发来的电话和短信。
其次,提高社会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视觉警惕度,平时尽量避免前往一些不正规的购物网站进行购物。
第三,对于银行卡密码等敏感信息,要严格保密,避免被盗取。
最后,需要加强社会宣传,普及电信诈骗知识,增强公众的防范意识。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电信诈骗已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
电信诈骗是利用互联网、移动电话等通讯方式进行的诈骗活动,其手法和手段越来越复杂,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
本文将对电信诈骗进行调研,并从互联网、移动电话以及社会心理等多个角度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公众的防范电信诈骗提供帮助。
一、电信诈骗的常见手法电信诈骗的手法多种多样,其中最常见的有以下几种:1. 假冒公检法机关的电话诈骗:骗子冒充公检法机关或其他官方机构的工作人员,声称受害人涉嫌犯罪,需要缴纳保证金或罚款等费用,从而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
2. 银行卡诈骗:骗子冒充银行工作人员,通过不同的方式获取受害人的银行卡信息和密码,从而将受害人的钱款转入自己的账户。
3. 中奖诈骗:骗子以中奖为名义,让受害人打款或者提供个人信息,以此骗取钱财。
二、电信诈骗的新技术手段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信诈骗手法也日益高明多样。
以下是最新的电信诈骗手段:1. 伪装APP名称:骗子通过技术手段伪装成银行、购物APP 等常用APP的名称,让人误以为是合法APP,从而骗取个人隐私和资金信息。
2. 语音合成:骗子利用语音合成技术,将自己的声音伪装成其他人或者机器,骗取他人的信任。
3. 智能呼出:骗子利用智能呼出软件,可以自动拨打大量号码进行诈骗,极大提高了诈骗效率。
三、电信诈骗的防范之道1. 增强风险意识:首先,我们应该认识到电信诈骗的防范意识,提高自己的风险意识,不轻信陌生电话、短信和网络信息。
2. 保护个人信息:个人信息的保护是预防电信诈骗的基础。
在银行、网购等场合,尽量不要泄露个人信息,对于互联网上遇到需要输入个人信息的情况,一定要谨慎对待,不要轻易泄露。
3. 充分了解诈骗手段:通过各种渠道获取有关诈骗案例和提示信息,提高自己的防范意识。
日常生活中应多关注各种媒体和途径发布的预防电信诈骗信息。
四、建议和总结电信诈骗已带来了极大的社会危害,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财产安全。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近年来,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屡屡发生,给无辜群众带来了巨大的财产和精神损失。
为了更好地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原因以及应对措施,我们进行了一项详细的调研,并得出以下结论。
1. 电信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变幻莫测。
调查发现,电话诈骗、短信诈骗、网络诈骗等是目前最常见的电信诈骗方式。
攻击者往往冒充公安、银行、快递公司等合法机构,利用社交工程技术和高度仿真的伪装手段获取受害人的信任,并实施诈骗行为。
2. 电信诈骗的受害人群体广泛,涉及所有年龄层次和社会阶层。
调查显示,诈骗犯罪活动并不局限于某一类人群。
从学生到退休人员,从农村到城市,从低收入到高收入群体,无人可以幸免。
诈骗犯罪分子利用人们的信任和善良之心,不断推出新的骗术,不断适应时代的变化。
3. 在电信诈骗案件中,良好的防范意识和警惕性是最有效的防范措施。
根据我们的调查,绝大多数诈骗案件都是受害人的防范意识不强,相信了不明来电或信息的假象制造的。
建立良好的防范机制,加强对电信诈骗案件的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各类电信诈骗手段的认知度,是阻止电信诈骗的关键。
4. 政府、相关机构和企业应积极采取措施,共同应对电信诈骗威胁。
调查显示,电信诈骗犯罪往往跨越地域和辖区,需要各级政府、公安机关以及通信运营商等部门的合作来共同解决。
建立完善的协调机制,加强信息共享和快速响应能力,是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的首要任务。
5. 技术手段和法律手段的联合运用是打击电信诈骗的有力手段。
在备受关注的电信诈骗案件中,警方通过技术手段成功侦破了大量案件,挽回了受害者的损失。
然而,仅依靠技术手段是远远不够的,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打击力度,是确保打击电信诈骗持久战的必要手段。
6. 全社会共同参与,打造良好的网络社会环境。
电信诈骗是一种犯罪行为,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关注和共同参与。
除了政府、企业以及相关部门的合作外,每个普通人也都需要具备基本的防范意识,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来电和信息。
电信诈骗 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电信诈骗是指利用电信网络手段进行欺诈活动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社交媒体的普及,电信诈骗已成为全球范围内的严重问题。
本调研报告旨在介绍电信诈骗的形式、原因以及应对策略,以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
一、电信诈骗的形式1. 假冒身份诈骗:诈骗者冒充警察、银行人员等,通过电话等方式获取受害人的个人信息,并进行非法活动。
2. 虚假投资诈骗:诈骗者宣传高回报的投资机会,骗取受害人的财务信息和资金。
3. 假冒客服诈骗:诈骗者冒充网站客服人员,通过电话或社交媒体平台获取受害人的账户密码等信息。
4. 短信诈骗:诈骗者发送诱骗性质的短信,骗取受害人的个人账户信息。
二、电信诈骗的原因1. 技术发展: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电信诈骗者能够利用新的电信工具和技巧来实施诈骗活动。
2. 匿名性:电信诈骗者可以通过瞒住真实身份的方式来逃避法律制裁。
3. 受害者不警惕:一些受害者对于电信诈骗的手段不了解或缺乏警惕性,容易受骗。
4. 经济利益驱动:电信诈骗活动涉及巨大的经济利益,诈骗者可以通过骗取他人的财务信息实现经济上的获益。
三、应对策略1. 提高公众教育水平:加强对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
2. 加强法律监管: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电信诈骗活动的打击力度。
3. 提高技术防范能力:开发智能预警系统,提供实时的手机和电子邮件诈骗警示服务。
4. 加强国际合作:电信诈骗通常跨越国界进行,需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打击电信诈骗犯罪。
总结:电信诈骗是一个全球性的问题,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和社会的稳定。
只有加强公众的教育宣传,提高对电信诈骗的认识和警惕性,并通过加强法律监管、技术防范能力以及国际合作,才能有效应对电信诈骗问题,保护公众的合法权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电信诈骗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其社会危害性巨大,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电信诈骗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电信诈骗调研报告篇1报告从诈骗电话整体形势、诈骗电话类型、诈骗电话号源类型与归属、诈骗电话号源地域分析、电信诈骗攻击目标地域分析、诈骗电话攻击时间特点、电信诈骗识别力地域排行、电信诈骗典型案例拆解等角度,将当下猖獗的电信诈骗做了全方位解读。
报告显示,仅20XX年8月,360手机卫士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骚扰电话34.3亿次,平均每天拦截骚扰电话约1.11亿次。
其中,共拦截诈骗电话4.45亿次,占到了当月骚扰电话拦截总量的13.0%,平均每天拦截诈骗电话约1435万次。
考虑到诈骗电话可能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其他严重后果,诈骗电话显然已经成为危害最为严重的骚扰电话类型。
金融理财类与身份冒充类诈骗占比近七成据20XX年8月360手机卫士用户的“吐槽信息”的统计分析显示,在用户接到所有的诈骗电话中,虚假的金融理财诈骗最多,占43.2%,此类诈骗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尤其盛行;其次是身份冒充诈骗,占25.2%。
两类诈骗相加占比68.4%。
在身份冒充类诈骗中,冒充电信运营商的诈骗数量最多,占比为26.0%;其次是冒充领导,占21.2%;排名第三的是冒充快递,占14.3%。
接到不认识的固定电话和400/800电话时,要多加小心!据20XX年8月360手机卫士拦截诈骗电话情况的抽样分析显示:在诈骗电话的号码源中,固定电话呼出的诈骗电话数量最多,占所有诈骗电话呼叫量的56.0%;其次是400/800电话,占比为27.1%;手机呼出的诈骗电话占诈骗电话呼叫总量的15.4%;此外,还有1.2%的诈骗电话来自境外呼入。
可见,固定电话和400/800号码更应该成为诈骗电话治理的重点对象。
骗子们的作息很规律据20XX年8月360手机卫士拦截诈骗电话情况的抽样分析显示:每周五到下一周的周一,每天诈骗电话呼叫量均超过了一周总量的15%,而周二到周四的呼叫量则相对较低。
防范电诈调研报告
防范电诈调研报告电信诈骗是一种现代化犯罪行为,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移动支付的广泛应用,电信诈骗手段日益多样化和高科技化。
为了探讨如何有效防范电诈行为,我们进行了防范电诈调研,并整理了以下报告。
一、电诈手段的多样化电信诈骗手段主要有电话诈骗、网络诈骗以及短信诈骗等。
电话诈骗多以冒充公检法机关、冒充亲友、冒充中介机构等方式进行,试图让受害人相信自己有违法行为,并以转账、缴纳保证金等名义骗取钱财。
网络诈骗主要包括虚假投资、网络购物诈骗等,诈骗分子通过建立虚假网站、发布虚假广告等手段骗取受害人的财物。
短信诈骗则多以虚假中奖、套路贷等方式进行,通过短信诱导受害人进一步联系并进行诈骗。
二、电诈应对的困难电信诈骗作案手法变化多端,不易识别和防范。
诈骗分子往往利用受害人的贪婪心理和好奇心理,通过制造紧急情况、假冒亲友等手段快速建立信任关系,进而骗取受害人的钱财。
此外,电信诈骗涉及面广泛,犯罪团伙之间分工明确,存在一定的组织性和分工性,难以有效打击。
三、防范电诈的建议1.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电信诈骗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通过媒体宣传、社区讲座等形式普及防范知识,使广大民众更加了解电信诈骗的危害性和手段。
2.加强执法力度:提高警方的侦查能力,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通过建立相关信息库、加强跨地区协作等措施,有效打击电信诈骗犯罪分子。
3.加强技术防范:应加强网络安全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电信网络的安全性,建立安全的支付环境,有效防范各类网络诈骗行为。
4.加强监管措施:对于各类骗术、骗局要进行及时监测和识别,通过加强对支付平台的监管,规范市场秩序,提高电信诈骗的违法成本,增加诈骗分子作案的风险。
通过以上措施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防范电信诈骗行为。
然而,电信诈骗是一种高度智能化的犯罪行为,诈骗分子不断改变手段和策略,因此,各方应保持高度警惕,不轻易透露个人信息和财产状况,避免成为电信诈骗的受害者。
电信诈骗犯罪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犯罪相关问题的调研报告一、研究背景我国电信诈骗案件最早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的台湾地区。
在2005前后,随着大陆地区东南沿海城市的经济发展以及移动电话与互联网的普及,使得广东、福建等省市首当其冲的成为电信诈骗的重灾区。
电信诈骗犯罪在我国愈演愈烈,不断向内地蔓延。
本文选择武汉地区作为调研地点是因为武汉作为中部较为发达的城市,是电信诈骗开垦的较为新鲜的土地,样本相对东部沿海地区具有新鲜性,相对我国西北地区具有多样性及典型性等明显特点。
能够充分体现电信诈骗犯罪的发展规律、特点,便于研究电信诈骗犯罪的查处难点,对电信诈骗犯罪防范与打击的对策、思路、措施进行比较充分的探讨。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平安建设,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强化司法基本保障,依法防范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对电信诈骗犯罪规律、特点进行深入研究,提出有效的防范与打击对策思路和措施,对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提升群众安全感,增进社会和谐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二、受骗主体的调查研究(一)受骗主体的年龄结构。
从受害人年龄上来看,20岁至29岁的受害人所占的比重为17%;30岁至39岁的受害人所占的比重为15%;40岁至49岁的受害人所占的比重为14%;50岁至59岁的受害人所占的比重为25%;60岁至69岁的受害人所占的比重为21%;70岁至79岁的受害人所占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作出自己的贡献。
而且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呼唤大学生拥有正确的法治观念和较高的法律素养。
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企业越来越多地参与到国际竞争中。
这要求经济主体要遵守市场规则,同时懂得运用法律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大学生作为从事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力量,应该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提高法律意识,做到遵守法律、维护法律权威。
四、培养大学生法律意识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
需要在正确的教育和引导下,不断学习,努力提高和完善自己。
精选最新关于电信诈骗调查报告3篇
近年来,借助电信技术手段进行诈骗犯罪案件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有关部门高度重视,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电信诈骗犯罪进行了重点防治和打击,但是电信诈骗现象并未得到有效抑制,案件时有发生,因此,如何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已成为政法机关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课题。
一、电信诈骗的特点(一)诈骗手段多样化近期犯罪分子以电话为平台实施诈骗的形式多种多样,手段也日益翻新。
根据我们所办理的案件及媒体的相关报道来分析,犯罪分子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诈骗:一是假冒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进行诈骗;二是冒充电信等有关职能部门工作人员,以电信欠费、送话费、送奖品为由进行诈骗;三是冒充被害人的亲属、朋友:编造生急病、发生车祸等意外急需用钱,或称被害人家人被绑架索要赎金为名等事由骗取被害人财物;四是冒充银行工作人员,假称被害人银联卡在某地刷卡消费为名,诱骗被害人转帐实施诈骗等。
(二)集团作案组织化该类案件单打独斗的少,组织化程度高,犯罪分子以诈骗为常业,有固定的诈骗窝点,作案时分工明确、组织严密,且大都使用假名,呈现明显的集团化、职业化特点。
(三)作案技术科技化犯罪分子首先通过有关手段套取到被害人家庭固定电话的开户资料后,再利用高科技手段使被害人的电话来电显示出拨打过来的电话确实是110或12315或电信10000或138********等常见的业务电话,或是被害人熟悉的亲友的电话,使被害人相信对方确实是公安、工商或是电信和移动公司的工作人员或是自己的亲友,从而放松警惕。
作案手段涉及计算机黑客、网络电话、U盾转帐等技术,并运用了心理学的相关知识控制了被害人的心理后,远程掌控其行为,致使其上当受骗。
(四)作案手段隐蔽化犯罪分子往往只通过电话或短信的方式与被害人进行联系,从不直接和被害人见面,电信诈骗的组织者几乎从来不抛头露面,即使到银行提取或转移诈骗所得的款项也从不出面,而是指使手下的人或是以较高的报酬雇请不明真相的群众去进行转移赃款的活动,使侦查机关即使找到相关线索也很难准确的进行抓捕。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调研报告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调研报告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调研报告》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在全球范围内呈现出愈演愈烈的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该犯罪形式的现状和特点,我们进行了一项调研报告,以便提出有效对策和防范措施。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发现网络电信诈骗犯罪主要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作案手段多样化。
诈骗分子通过假冒他人身份、编造虚假信息、利用技术漏洞等手段进行网络电信诈骗,不断变换作案手法,增加了打击的难度。
二是受害群体广泛化。
网络电信诈骗已经不再局限于特定人群,涉及到老年人、青少年、企业员工等各个社会群体。
三是跨国性和组织化。
网络电信诈骗犯罪活动常常跨越国界,形成跨国性犯罪网络,并且在组织和策划上得到高度专业化和计划化。
针对以上特点,我们提出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一是加强公众的防范意识培训,提高受害群体对网络电信诈骗的警惕性。
二是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多部门协作机制,打击网络电信犯罪。
三是加强技术防范手段,应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手段,提高网络电信诈骗识别和防范能力。
总的来说,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已经成为全球性的社会问题,需要政府、企业和个人共同努力来共同防范和打击。
只有通过全社会的合作和努力,才能有效遏制网络电信诈骗犯罪的蔓延,确保互联网和通信技术的健康发展。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电信诈骗调研报告近年来,随着电信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日益增长的趋势。
为了深入了解电信诈骗的情况,我们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本次调研报告。
一、调研目的和方法本次调研的目的是了解电信诈骗的形式、特点以及受害人的基本情况,为相关机构提供参考数据,以便于制定更加有效的防范和打击措施。
采用的调研方法包括电话访谈、网络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
二、调研结果分析1. 电信诈骗形式多样化。
调研结果显示,电信诈骗犯罪分子利用电话、短信、社交网络等方式进行骚扰、刷单、虚假投资、诈骗转账等诈骗活动。
2. 受害人主要集中在年轻人和老年人。
具体数据显示,在受害人中,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青年人占比较大,主要是因为他们在互联网上活动频繁;而老年人也是重点关注的对象,因为他们对互联网的了解比较有限,容易被欺骗。
3. 电信诈骗手法不断更新。
调研结果表明,电信诈骗犯罪分子不断探索新的诈骗手法,例如采用伪装身份、利用知名品牌名义、模仿公务员等方式欺骗受害人。
4. 多数受害人缺乏警惕性和防范意识。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受害人在被骗之前都未能意识到诈骗的可能性,缺乏防范意识和判断能力。
三、调研结论和建议根据本次调研结果,我们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 提高公众的防范意识。
通过宣传教育活动,加强公众对于电信诈骗的认识和警觉性,提高他们的防范能力,减少被骗的风险。
2. 强化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执行。
将电信诈骗列为刑事犯罪,加大对电信诈骗的打击力度,并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处罚力度。
3. 建立跨部门合作机制。
加强公安、通信管理部门、银行等多个部门之间的协作,加大对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的监管和打击力度。
4. 建立信用体系和黑名单制度。
建立电信诈骗受害人的信用记录和电信诈骗犯罪分子的黑名单制度,便于公众和相关机构查询和参考。
总之,电信诈骗是一种危害公众财产和社会稳定的犯罪行为。
我们应当加强警惕,提高防范意识,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和打击电信诈骗。
电信诈骗宣传防范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宣传防范调研报告电信诈骗是一种以电话、短信、网络等渠道进行的诈骗活动,通过虚假信息诱导受害人转账、提供个人敏感信息或下载恶意软件,造成财产损失和个人信息泄露的现象。
为了加强对电信诈骗的宣传和防范,进行了一次调研,以下是调研报告的主要内容。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电信诈骗的主要手段有声音合成、冒充公检法等,其中最常见的是冒充公检法工作人员通过电话向受害人提供虚假消息,骗取财务信息。
在调查受访者中,有60%的人表示曾经收到过此类电话,其中有30%的人受到诈骗,造成了经济损失。
调查结果还显示,尽管受访者中有三分之二的人表示对电信诈骗有所了解,但仍然有超过四分之一的人很容易上当受骗。
这主要是因为诈骗者善于伪装成公检法工作人员、提供真实的个人信息、威胁使用暴力等手段。
因此,加强对电信诈骗的宣传和防范非常重要。
基于调查结果,我们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第一,加强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电信诈骗的手段和特点,提高广大群众的警惕性。
可以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宣传,还可以在社区、学校等公共场所发放宣传材料,提醒人们不要轻易相信来电者提供的信息,并注意保护个人敏感信息的安全。
第二,加强法律的保护力度,提高打击电信诈骗的成效。
通过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强对电信诈骗犯罪的打击和处罚,形成威慑力。
此外,还可以增加对公检法工作人员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素质和专业水平,以更好地服务群众。
第三,建立健全的电信诈骗举报机制。
鼓励受害人及时向相关部门举报电信诈骗行为,对举报者给予保护和奖励,加大打击力度,形成治理电信诈骗的合力。
总之,电信诈骗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对人民群众的财产安全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了很大威胁。
通过加强宣传、加大打击力度、建立举报机制等措施,才能有效地遏制电信诈骗的社会现象,在维护社会稳定和人民群众合法权益方面发挥更大的作用。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
调查结果显示,电信诈骗现象仍然存在且日益严重。
受访者中有80%的人表示自己曾接到过电信诈骗电话,而且这些电话
频率高,常常一天要接到数次。
尽管警方已采取了多种措施打击电信诈骗犯罪,但仍有20%的受访者表示曾遭受过电信诈
骗的损失。
据调查数据显示,电信诈骗犯罪主要通过电话联系受害人,其中最常见的是冒充公检法、银行、快递等单位。
诈骗分子常常使用高度专业化的手段进行欺骗,例如提供个人信息泄露的真实证据、虚构利益诱惑以及胁迫等手段。
另外,调查还发现,电信诈骗犯罪团伙不断演变,采用了新的技术手段,例如“虚
拟号码”、“网络电话”等,增加了追踪定位和打击的难度。
对于如何预防电信诈骗,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已经采取了一些预防措施。
其中,最常见的是不接听陌生电话、不泄露个人信息、不随意点击链接、不将资金转账给陌生人等。
然而,仍然有一部分受访者表示他们缺乏应对电信诈骗的意识和知识,需要警方和相关部门加大宣传和教育力度。
综上所述,电信诈骗问题是一个复杂的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
警方要加大打击力度,加强犯罪团伙的侦破和削弱;通讯运营商要进一步加强技术手段的研发,提高诈骗电话的拦截率;社会各界要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应对电信诈骗的认知水平。
只有各方共同合作,才能有效地遏制电信诈骗的蔓延。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
网络电信诈骗分析调研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普及,网络电信诈骗已成为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
这种犯罪形式不仅给受害者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对社会的稳定和安全构成了威胁。
为了深入了解网络电信诈骗的现状、特点和防范措施,我们进行了本次调研。
一、网络电信诈骗的现状近年来,网络电信诈骗案件数量呈上升趋势,且涉案金额巨大。
据相关数据显示,仅 2022 年全国公安机关共破获电信网络诈骗案件 464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69 万余名,同比分别上升 5%和 766%。
诈骗手段也日益多样化,从最初的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发展到如今的网络诈骗、社交软件诈骗等多种形式。
二、网络电信诈骗的常见类型1、网络购物诈骗犯罪分子通过虚假的购物网站或社交平台,以低价、优惠等手段吸引消费者购买商品,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消费者先付款,收到款项后便消失无踪。
2、网络兼职诈骗以“轻松赚钱”“高额回报”为诱饵,吸引求职者参与网络兼职,如刷单、打字等,然后以各种理由要求求职者缴纳押金、保证金等费用,最后失联。
3、冒充公检法诈骗犯罪分子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执法机关工作人员,以受害人涉嫌违法犯罪为由,要求其将资金转入所谓的“安全账户”进行核查,从而实施诈骗。
4、网络贷款诈骗通过发布虚假的贷款信息,以低息、无抵押等优惠条件吸引受害人申请贷款,然后以手续费、保证金、解冻费等名义要求受害人转账,最终贷款无法到账。
5、网络交友诈骗在社交平台上冒充异性与受害人交友,建立感情后以各种理由向受害人索要钱财,或者诱导受害人参与投资、赌博等活动,从而实施诈骗。
三、网络电信诈骗的特点1、犯罪手段智能化犯罪分子利用网络技术和先进的通讯手段,精心设计骗局,使得诈骗手段更加隐蔽和难以察觉。
2、作案方式跨境化随着网络的全球化,网络电信诈骗犯罪呈现出跨境作案的特点,犯罪分子往往在境外设立窝点,通过网络对境内受害人实施诈骗,给案件的侦破和打击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3、犯罪团伙组织化网络电信诈骗犯罪通常是以团伙形式作案,分工明确,有负责收集信息的、有负责实施诈骗的、有负责转移资金的,形成了一条完整的黑色产业链。
反诈调研工作报告
反诈调研工作报告反诈调研工作报告一、调研目的和背景本次反诈调研的目的是为了了解当前社会上存在的各类诈骗手段和犯罪模式,并通过调研结果提供一些针对性的建议,帮助公安机关和相关部门加强打击与预防诈骗犯罪的工作。
二、调研内容和方法1. 调研内容:本次调研主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电话诈骗:主要关注电话诈骗的手段、行为特点和影响等。
(2)网络诈骗:了解网络诈骗的常见手法、案例和防范措施等。
(3)银行卡盗刷:调查银行卡盗刷的途径、防范措施和侦破经验等。
(4)身份信息盗取:探讨个人信息如何被盗取以及防范方法等。
2. 调研方法:(1)文献调研:通过查阅相关的诈骗案例、犯罪手段资料和研究报告等,了解当前的主要诈骗行为和模式。
(2)实地调研:通过走访公安机关、银行和电信运营商等单位,了解他们在打击诈骗犯罪中所做的工作和面临的困难。
(3)问卷调研:以普通民众为对象,通过设计问卷,收集他们在诈骗方面的意识、经历和防范措施等信息。
三、调研结果1. 电话诈骗方面:(1)电话诈骗多采取伪造来电号码、冒充亲友等方式进行。
(2)受害人往往由于被对方吓唬或利益驱使,放弃了应有的判断能力,轻信了诈骗犯罪分子的话。
(3)电话诈骗给受害人家庭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和心理负担。
2. 网络诈骗方面:(1)网络诈骗手法包括冒充客服、虚假购物网站、网络购物诈骗等。
(2)部分受害人由于对网络安全知识的缺乏,容易上当受骗。
(3)网络诈骗给受害人的财务状况和个人信息安全造成了严重威胁。
3. 银行卡盗刷方面:(1)银行卡密码泄露主要有ATM机和POS机的安全性问题。
(2)缺乏有效的防范意识和使用密码保护措施,容易使银行卡信息被窃取。
(3)银行卡盗刷给受害人的经济利益和信用状况带来严重影响。
四、调研结论和建议1. 增加公众宣传:(1)加大对诈骗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对诈骗犯罪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开展针对不同人群的诈骗知识普及活动,包括老年人、在校学生和企业职工等。
电信诈骗问卷调查调研报告
电信诈骗问卷调查调研报告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了解电信诈骗现状,分析受害者特征和常见骗术,以便提供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和建议。
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通过线上和线下发放问卷,收集被调查者的意见和反馈。
调研对象:调研对象为全国范围内的成年人群,包括男性和女性,年龄跨度广泛,涵盖不同职业和地区。
调研结果:共收集有效问卷500份。
一、电信诈骗现状:根据调查数据显示,有370位被调查者在过去一年内遭受过电信诈骗。
其中,男性受害者占比54%,女性受害者占比46%。
年龄层分布如下:18-25岁(15%),26-35岁(32%),36-45岁(22%),46-55岁(18%),56岁及以上(13%)。
二、电信诈骗受害者特征:1. 主要受害者群体集中在年龄较轻和较为老年的人群中。
2. 教育程度方面,大部分受害者具有中等或以下教育水平。
3. 职业分布较为广泛,受害者包括学生、工人、上班族和退休人员等。
4. 在收入水平上,受害者以中等和以下收入为主。
5. 高消费行为和易受感情波动影响的人更容易成为电信诈骗的目标。
三、常见的电信诈骗骗术:1. 恐吓和威胁:通过恐吓和威胁受害者,要求其支付赎金或泄露个人信息。
2. 冒充公检法人员:骗子冒充公检法人员,以涉嫌犯罪或案件调查为由,要求受害者转账。
3. 虚假中奖信息:发送虚假的中奖信息,骗取受害者的个人信息或让其支付相关费用。
4. 假冒亲友求助:骗子冒充亲友或熟人,以急需资金为由,要求受害者转账。
四、防范建议:1. 加强宣传和教育,提高公众对电信诈骗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2. 坚持电话号码谨慎公开,避免随意将个人联系方式暴露。
3. 谨慎对待陌生电话,特别是要求转账或提供个人信息的电话。
4. 不轻易相信陌生人的故事,避免受到情感波动的影响。
5. 注意保护个人信息,不在不安全的网络平台上泄露个人资料。
总结:电信诈骗是当前社会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通过本次调研可以了解到受害者的特征和常见的诈骗骗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信诈骗调研报告亲爱的朋友,很高兴能在此相遇!欢迎您阅读文档电信诈骗调研报告,这篇文档是由我们精心收集整理的新文档。
相信您通过阅读这篇文档,通过我们各位思想的碰撞,一定会激发出您写作的动力。
还有,阁下能将此文档加入收藏或者转发出去,是我们莫大的荣幸,更是我们继续前行的动力。
电信诈骗犯罪与传统诈骗犯罪相比,具有其特殊性,其社会危害性巨大,接下来是给各位带来的,欢迎阅读!篇x报告从诈骗电话整体形势、诈骗电话类型、诈骗电话号源类型与归属、诈骗电话号源地域分析、电信诈骗攻击目标地域分析、诈骗电话攻击时间特点、电信诈骗识别力地域排行、电信诈骗典型案例拆解等角度,将当下猖獗的电信诈骗做了全方位解读。
报告显示,仅20xx年x月,xx0手机卫士就为全国用户拦截各类骚扰电话xx.x亿次,平均每天拦截骚扰电话约x.xx亿次。
其中,共拦截诈骗电话x.xx亿次,占到了当月骚扰电话拦截总量的xx.0%,平均每天拦截诈骗电话约xxxx万次。
考虑到诈骗电话可能给用户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其他严重后果,诈骗电话显然已经成为危害最为严重的骚扰电话类型。
金融理财类与身份冒充类诈骗占比近七成据20xx年x月xx0手机卫士用户的“吐槽信息”的统计分析显示,在用户接到所有的诈骗电话中,虚假的金融理财诈骗最多,占xx.2%,此类诈骗在北上广深等大城市尤其盛行;其次是身份冒充诈骗,占2x.2%。
两类诈骗相加占比xx.x%。
在身份冒充类诈骗中,冒充电信运营商的诈骗数量最多,占比为2x.0%;其次是冒充领导,占2x.2%;排名第三的是冒充快递,占xx.x%。
接到不认识的固定电话和x00/x00电话时,要多加小心!据20xx年x月xx0手机卫士拦截诈骗电话情况的抽样分析显示:在诈骗电话的号码源中,固定电话呼出的诈骗电话数量最多,占所有诈骗电话呼叫量的xx.0%;其次是x00/x00电话,占比为2x.x%;手机呼出的诈骗电话占诈骗电话呼叫总量的xx.x%;此外,还有x.2%的诈骗电话来自境外呼入。
可见,固定电话和x00/x00号码更应该成为诈骗电话治理的重点对象。
骗子们的作息很规律据20xx年x月xx0手机卫士拦截诈骗电话情况的抽样分析显示:每周五到下一周的周一,每天诈骗电话呼叫量均超过了一周总量的xx%,而周二到周四的呼叫量则相对较低。
报告认为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在于,周末很多人都会独自在家,有空闲时间,而且身边没有可以给自己提醒的人,被骗子成功诈骗的几率也就更高。
骗子们也因此选择在周末来拨打更多的诈骗电话。
不过从一天2x小时的情况来看,骗子们的作息规律和普通人差不多。
诈骗电话的高峰期出现在早上x点至xx点,而晚上x0点钟以后就相对较少,凌晨x点至x点是诈骗电话呼叫量的低谷期。
此外,根据用户举报及媒体报道,报告还对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诈骗、冒充亲友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购物退款诈骗、假冒证券公司诈骗、利用无卡折业务退款诈骗、积金积存交易诈骗、邮政活期转定期诈骗等x类典型电信诈骗案例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此外,根据用户举报及媒体报道,报告还对冒充公检法诈骗、冒充领导诈骗、冒充亲友诈骗、机票退改签诈骗、购物退款诈骗、假冒证券公司诈骗、利用无卡折业务退款诈骗、积金积存交易诈骗、邮政活期转定期诈骗等x类典型电信诈骗案例进行了解读与分析。
篇2电信诈骗犯罪的本质符合普通诈骗犯罪的原理,利用了网络、电信作为工具,使其具备了现代技术的特点。
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电信诈骗犯罪也就变得复杂起来,不仅具有了集团化、企业化的特点还在处于该犯罪产业链条化的初期。
如果不严加防控,建立起联动长效机制,其结果不仅危害到人民群众个人财产的损失还将会导致社会公信力的丧失。
又由于江苏省地理位置优越,经济水平和科技水平发展迅速,因此成为了电信诈骗犯罪的重灾区。
所以,提出有效可行的防控对策对江苏省的未来的社会经济发展来说是十分必要的。
电信诈骗犯罪的特点江苏省公安机关今年年初公布的数据中显示,南京市共立电信诈骗犯罪案件200余起,涉案金额高达x000多万元,其中最大单笔诈骗金额超过x000万元。
随着信息技术和通讯技术的不断发展,电信诈骗犯罪的发案率呈上升态势,诈骗手段层出不穷,诈骗金额越来越大,社会影响也越来越恶劣,给社会稳定和人民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为了解决电信诈骗犯罪活动突出、人民群众深受其害的情况,全国各地公安机关持续开展了专项打击行动。
但是在专项打击行动的开展过程中,江苏省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单单依靠打击是不够的,就需要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联动防控模式。
x.x犯罪类型的多样化电信诈骗犯罪虽在本质上属于金融类诈骗,却不同于以往的金融类诈骗犯罪,因为该犯罪类型的多样化是其他金融类诈骗犯罪难以企及的。
这也是在公安机关严厉打击之下,电信诈骗犯罪仍然活动猖獗的原因。
尽管犯罪行为人的电信诈骗手段繁多,但大多都有一个基本的模式。
这个模式大致分为以下几种:中奖类:犯罪行为人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群发中奖信息,如20xx年x月南京市发生的两起案件。
受害人都是收到了湖南卫视《我是歌手》的虚假中奖信息。
快递类:受害人往往收到有关问题包裹的短信或者电话,联系对方后自称是快递公司,然后被告知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包裹被公安局扣押,随后便逐步陷入骗局。
冒充公检法类:这种类型的电信诈骗犯罪不仅可以与其他电信诈骗犯罪类型互相交错使用,还可以单独使用。
由于利用了人民群众对公检法机关的信任,其电信诈骗犯罪的成功率比较高,危害也更大。
社保补贴类:犯罪行为人利用我国现行政策中有关发放补贴的漏洞,杜撰出“社保补贴”这一理由骗取财物。
冒充熟人类:现代都市人群的工作与生活的节奏日益加快,客户和朋友之间虽然彼此熟悉但因为忙碌而很少联系。
犯罪行为人利用这一特点,通过发短信或打电话冒充受害人的朋友,并以出事或以借钱的形式对受害人进行诈骗。
犯罪手段的智能化在许多的电信诈骗的犯罪类型中,犯罪行为人设置受害人所在地的公检法等部门的电话,从而实施诈骗违法活动,就是利用了VoIP特定软件的改号功能。
而这种功能利用一种叫做E.xxx号码映射的协议,这种协议是使用E.xxx地址和动态授权发现系统(DDDS)和域名系统(DNS)将电话系统与因特网统一的一组协议。
ENUM是因特网工程工作组(IETF)采用的标准,它使用域名系统(DNS)将映射电话号码到网页点至或统一资源定位器(URL)。
ENUM标准的目标是提供单个号码来替代多个号码和为单个家庭电话、商业电话,传真、移动电话和e-mail寻址。
因此,犯罪行为人只需要设置E.xxx中的号xxx0x00xx时,受害人的电话上就会显示来自x00xx的电话。
而且目前黑市上,这样一套VoIP 改号的软件大约xx00元,每月的服务费大约x000元。
目前,电信诈骗犯罪的智能化手段有很多,大多是利用VoIP 网络电话,黑客技术、U盾转帐等技术,加上很强的社会心理学知识进行诈骗犯罪。
其中,使用VoIP系统实施电信诈骗犯罪是最为普遍的。
VoIP(VoiceoverInternetProtocol)是指将模拟的声音讯号经压缩与封包后,以数据封包的形式在IP网络环境中进行语音讯号传输的技术。
在VoIP的传输过程中,首先要经过语音——数据——IP的转换,最后经过DSP路由器将数字语音转换为模拟语言。
虽然其工作原理很简单,但整体设备的组装和维护是相当困难的。
一般的VoIP系统需要以下的组件:(x)电话机:可以是模拟电话机、PBX电话机、IP电话机、CiscoIPCommunicator等。
其中如果电话机是模拟话机,系统中必须要有IP网关。
(2)网关:网关用于互联并为那些不能完全通过IP网络的设备之间提供通信功能。
(x)MCU:MCU(多点控制单元)属于会议系统的硬件组件,包括多点制器和可选的多点处理器,其功能是从会议方接受信息流并向所有会议方转发接收到的信息流。
(x)应用和数据库服务器:这些服务器为IP分组电话网提供各种必需和可选服务。
(x)网守:网守可以提供两种完全独立的服务功能,一是呼叫选路功能,用于在名字或电话号码于IP地址之间进行解析;二是CAC(呼叫接纳控制)功能,用于为呼叫建立请求提供接纳机制。
x.x犯罪团伙集团化目前,集团化已经成为电信诈骗犯罪的一个重要特点。
团伙成员往往分工明确,有专门负责冒充电话客服、银行客服的,专门负责网络群呼,专门负责办假银行卡等。
从江苏省公安机关侦办的电信诈骗犯罪案件来看,电信诈骗犯罪主体正逐渐职业化,大量犯罪行为人以电信诈骗犯罪为生存手段,以地缘、血缘为纽带,实施常态、持续、大规模的电信诈骗犯罪活动。
在手机收到每一条诈骗短信和每一个诈骗电话的背后大都隐藏着这样一个产业链条:个人信息贩卖者推销大量的个人信息,黄牛党非法办理着大量的银行卡和电话卡、非法VoIP开发商贩卖各种电信诈骗犯罪工具,电信诈骗犯罪行为人四处招摇撞骗。
而电信运营商和银行不仅是这条产业链的监管者,也是最大的受益者。
同时,国内的多家搜索引擎也在这个产业链条中获取一定的利益。
对于这种搜索引擎公司的推广非法链接的行为,网络监管部门应该予以严肃处理并制定和完善相应的行业管理规范。
同时,在整个电信诈骗犯罪产业链中,还包涵着数个子产业链。
其中包括:银行卡犯罪产业链、非法贩卖个人信息产业链、VoIP的非法贩卖组装产业链等。
它们与电信诈骗犯罪纵横交错,使电信诈骗犯罪的组织结构愈加复杂,对电信诈骗犯罪案件的侦查和审判造成很大的干扰。
也正是这些子产业链对于电信诈骗犯罪提供源源不断的犯罪工具和资源,造成电信诈骗犯罪屡禁不止,往往沉寂一段时间后很快死灰复燃。
而电信诈骗犯罪作为该产业链条的末尾,也同样支撑着子产业链条的发展。
同其他类型的犯罪产业链化相比,电信诈骗犯罪与其子产业链之间虽然具有很大的关联性,但是两者之间可以独立存在。
比如,电信诈骗犯罪频频得逞的一个原因就是个人信息的保护不力。
今年的x.xx 晚会就重点曝光了涉及倒卖互联网用户隐私的灰色产业,不法商家通过跨站跟踪、Cookie跟踪窃取用户个人信息用于商业目的。
其中,就包括电信诈骗犯罪行为人所掌握的的大量的个人信息。
2电信诈骗犯罪的防控对策根据对江苏省电信诈骗犯罪特点的分析研究表明,电信诈骗犯罪仅靠专项打击这一治标措施是远远不够的。
由于该犯罪蔓延性大,发展迅速。
仅仅依靠公安机关的力量是难以根治的,这就需要电信银行部门、公安司法机关以及社会力量共同努力,多方加强合作,及时有效的防控电信诈骗犯罪。
建立ISP级别的监控体系针对VoIP的普及,建立相应的监控系统是大势所趋。
200x 年初,荷兰政府强制ISP运营商安装监控系统。
同年六月,南京邮电大学应广西电信的要求设计并开发了互联网骨干网络VoIP 的监控系统,并成立了实验局。
该系统以分光的模式部署x0G的省际网络,通过协议分析、端口匹配、流量监控和上网信息特性的等方法实现其全省互联网VoIP业务的识别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