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

合集下载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西北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效率的关系研究——基于西北经济圈的实证分析

28 个省级地区用状态空间模型进行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科技 投入对经济效率提高水平具有显著的正面作用 , 能有效的推动 经济增长的集约化水平,而外资技术溢出则不利于经济增长效 率的提升作用 [1]。傅元海利用我国省级地区十三年间的数据, 运用系统广义矩阵法(GMM),实证检验了购买外国技术和 进口、外商直接投资三种技术进步途径对经济增长效率的影响 作用,发现第一种技术进步途径对经济效率的提升具有显著的 促进作用,而后两者技术进步途径则不利于促进经济增长效率 提升作用 [2]。涂正革运用标准化供给面系统方法对于中国省级 层面做了技术进步方向指数,来衡量不同偏向性技术进步对于 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结果显示 , 偏向资本的技术进步对经济 发展质量有正向作用,显著的贡献于全要素生产率和经济增长 效率 [3]。封永刚在对研发资本存量进行处理基础之上 , 重新估 计了中国 1990-2017 年全国及省级层面的科技进步贡献率。结 果发现科技进步对全国经济增长年均贡献率达 48.97%, 成为中 国经济增长最重要的动力源泉 [4]。张雄辉从国际层面进行研究, 以中国、韩国为比较样本,运用 DEA 等方法进行实证检验, 分析技术进步与技术进步效率对经济增长的贡献作用,比较深 入全面的阐述了技术层面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作用,且实证检 验结果表明韩国技术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高于中国技术进 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度 [5]。马大来研究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通过建立空间面板数据模型 , 发现对外贸易、技术专利授权量 以及外商直接投资可以显著地提高低碳经济增长效率 [6]。王振 华以中国辽宁省的县级行政区经济增长为研究对象,利用空间 面板数据,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的索洛余量作为技术进步 的衡量指标,发现技术进步对于辽宁省的县域经济增长具有明 显的促进作用 [7]。

经济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经济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经济效率的概念和计算方法经济效率是衡量一种资源配置或者经济体系运作情况的指标。

它反映了将有限的资源如何分配以产生最大化的产出或满足社会需求。

本文将探讨经济效率的概念以及一些常见的计算方法。

一、经济效率的概念经济效率是指在一定资源限制条件下,实现最优资源分配的程度。

它可以从两个维度进行分析:技术效率和经济效率。

技术效率是指在生产过程中,以最小的资源投入实现最大产出的程度。

它关注内部的生产效率,即如何在生产要素不变的情况下提高产出量。

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生产设备的利用率、优化劳动分工等手段来实现。

经济效率是指在技术效率的基础上,充分利用资源并使得社会效益最大化的程度。

经济效率不仅要考虑生产要素的利用率,还要综合考虑资源成本和产出效益之间的关系。

经济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选择最优的资源配置方案、提高产品质量和结构优化等手段来实现。

二、经济效率的计算方法在实际应用中,经济效率的计算方法有多种,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计算方法。

1. 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比较法边际成本与边际效益比较法是一种常用的经济效率计算方法。

它通过比较每增加一单位资源投入所带来的附加成本和附加效益来评估经济效率。

当边际效益大于边际成本时,资源配置是经济有效的;反之,资源配置是经济无效的。

2. 机会成本法机会成本法是指以放弃或者替代其他最优选择所产生的成本作为经济效率的衡量指标。

它将资源的机会成本作为衡量经济效率的标准,因为资源的利用是有机会成本的。

如果选择某种资源配置方案,就必然放弃其他可能的最优选择,因此,机会成本法可以衡量资源配置的机会损失。

3. 效率指标法效率指标法是通过设置不同的效率指标来评估资源配置的经济效率。

常用的效率指标有生产率、效益率、财务收益率等。

通过比较不同指标的数值,可以评估经济效率的高低,以及资源配置的合理性。

三、经济效率的意义经济效率对于一个国家或者一个企业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提高经济效率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配置,有效利用资源,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

经济效率与技术效率
❖ 即所謂的巴萊圖經濟效率(Pareto efficiency)。
2
充分條件 ❖ 利用使用者利益和供給者成本的關係,來說明
滿足經濟效率的三個必要條件。 ❖ (1)每一個資源使用者的邊際利益
(marginal benefit)都相同,(2)每一個資 源供給者的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都相同, (3)每一個資源使用者的邊際利益必須等於 每一個資源供給者的邊際成本。
10
競爭市場
❖ 在完全競爭下,每一個人都面臨相同的價格, 因此每一個人的邊際利益也都相同,這滿足了 經濟效率的第一個條件。
❖ 在競爭市場下,每家航空公司都面對相同的市 場價格,因此使得每家航空公司邊際成本也都 一樣,這符合達到經濟效率所需的第二個條件。
❖ 所有買方的邊際利益等於價格,所有賣方的邊 際成本也等於價格,因此,經濟效率的第三個 條件也就同時滿足。
❖ 當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公司的淨利潤就 會極大。
9
6.3亞當.史密斯的看不見的手
❖ 在一個競爭市場中,買賣雙方個別獨立地去追 求自己最大的利益,結果卻使有限資源達到經 濟效率的運用,而引導買賣雙方的看不見的手 (invisible hand)就是市場價格。看不見的手 雖然簡單,但卻是經濟體系達到市場效率最實 際的方式。
17
❖ 在分權政策下,每家造紙工廠也會持續購買木 材,直到其邊際利益等於木材的市場價格為止。
❖ 同理,每家林場也會持續生產木材,直到其邊 際成本等於木材市場的市場價格為止。
❖ 在分權政策下,達到經濟效率所需的三個條件 可以同時在企業內部交易中實現。
18
實現成果 ❖ 企業組織在採用分權管理政策時所必須遵循的兩
11
買方剩餘與賣方剩餘的極大 ❖ 經濟效率就等於將買賣雙方剩餘加總極大化。

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率提升

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率提升

技术进步与经济效率提升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技术进步已经成为推动经济效率提升的关键因素之一。

技术的进步不仅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也深刻地影响着各行各业的运作方式。

一方面,技术进步带来的自动化和机械化生产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

在传统的手工劳动方式中,生产效率往往受到人力的限制;而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设备和机器人,可以实现生产自动化,减少了人力成本,并且提高了生产效率。

例如,在制造业中,机器人技术的广泛应用使得工厂能够完成更多繁重和精细的工作,在短时间内完成数量庞大的产品的生产。

这不仅提高了生产效率,还提高了产品质量并减少了人为错误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促使各个产业的数字化转型和信息化发展。

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给商业模式带来了革命性的变化。

传统的实体店面逐渐被电子商务所替代,在线购物成为了人们获取商品和服务的主要方式之一。

这种商业模式的转变,极大地提升了经济效率。

通过电子商务平台,消费者可以更方便地查找和比较商品,降低了购物成本;而对于商家来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能够实现更广泛的销售渠道,节约了物流成本,提高了销售效率。

同时,云计算、大数据分析等技术的快速发展,为企业提供了更多的数据支持和决策帮助。

通过对大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市场需求和潜在机会,进而进行产品创新和市场定位,提高了经济效率。

以共享经济为例,通过大数据的支持,共享经济平台能够更好地匹配供需双方,提高资源利用率,为用户提供更便捷、实惠的服务。

技术进步也为服务行业带来了重大的改变。

现在,我们可以通过手机上的APP 轻松叫出租车、送外卖、预约出行等,这些便利的服务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也促进了经济效率的提升。

通过技术的支持,服务行业从传统的人工服务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了服务效率和质量。

当然,技术进步也带来了一些挑战和问题。

例如,许多传统行业,特别是劳动密集型行业面临着人工智能和机器人技术带来的就业压力。

效率经济学名词解释

效率经济学名词解释

效率经济学名词解释
效率最基本解释就是“单位时间完成的工作量”,所谓效率高,就是在单位时间里实际完成的工作量多,对个人而言,意味着节约了时间;
效率是指“社会能从其稀缺资源中得到最多东西的特性”;
效率指在“给定投入和技术的条件下,经济资源没有浪费、或者对经济资源的利用;
效率是指资源的优化配置,也就是全社会每投入1单位所能的到的产出是最高的;
效率是在完成一项经济活动时除了要考虑它的的“时间成本”以外,还要考虑其它各种成本;
效率是指对于有限资源(如原材料,人力现金等)的最佳分配方法.当某些特定的标准被达到的时候,就说达到了效率,达到结果与使用的资源之间的关系;
效率与投入成反比,与产出成正比。

公共部门的效率包括两方面:一是生产效率,它指生产或者提供服务的平均成本;二是配置效率它指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或服务是否能够满足利害关系人的不同偏好。

三种技术进步方式

三种技术进步方式

返回
可变规模报酬
不变规模报酬
AB TE AP
I
CP TE CD
O
产出角度
OA TE OB
o
OB AE OC
o
EE O
OA OA OB TE O AE O OC OB OC
技术效率
配置效率
综合效率(经济效率)
(Y/L) y y’
希克斯中性假设
T’ T
y
R
O
k1
k
(K/L)
哈罗德中性假设

哈罗德中性是这样定义的:资本的边际产量 不变,并假定它等于利润率 ρ 。如果 K/L 比 不变,那么技术进步会正常地提高资本的边 际产量,为了保持资本的边际产量不变, K/L比就必须提高。技术进步以后,使资本— 产出比保持不变的 K/L 比水平也同样会使 ρ 保持不变。这种技术进步就是哈罗德意义上 的中性技术进步。在数学表达上,如果技术 进步属于哈罗德中性,那么生产函数就由 Y=F(K,L,t)演变为这样的特殊形式:
一、科技进步的概念、性质和特点 二、科技进步率的度量
一、科技进步的概念、性质

经济学意义上的技术进步是指能使一定 数量的资源投入生产出更多产品的所有 影响因素共同发生作用的过程。也就是 说,一切导致生产效率提高的技术都构 成技术进步的因素,它包括:技术的改 进,技术效率的提高,投入要素质量的 提高,资源分配效率的提高,产品结构 效益的提高和规模经济。
K (资本)
C
K0
K1
资本—劳动配合比例不变 等成本线的斜率不变
Y0=100 Y1=100
O
L1
L0
L(劳动)
资本节约型技术进步
某种技术进步提高了劳动的分配份额, 称为节约资本,多用劳动的技术进步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技术经济指标(TEP)是企业用来衡量经济效益、经济效率和技术进步的指标,是定量衡量技术发展水平和管理水平的指标。

TEP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技术变革模型和适当的技术投资决策的分析。

技术经济指标的主要内容,包括:
1、经济效率指标:包括经济效率指标(Economic Efficiency Indicators, EEIs),保持成本(Costs Containment),产出率(Output Ratio)及经济效益比率(Economic Benefit Ratio)等指标,是衡量企业的生产过程和市场行为的指标。

3、市场绩效指标:市场绩效指标(Market Performance Indicators,MPI),指标包括市场份额(Market Share)、收益率(Return on Investments)、投资回收率(Rate of Return)、客户满意度(Customer Satisfaction)、市场表现指数(Market Performance Index)等。

这些指标衡量企业的市场竞争地位和实现投资回报的能力。

4、技术创新能力指标:技术创新能力指标(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Ability Indicators,TIAI),指标包括技术实施率(Technology Implementation Rate)、技术应用效率(Technology Application Efficiency)、创新指数(Innovation Index)、知识密集度(Knowledge Intensity)等。

经济效率的判断标准(一)

经济效率的判断标准(一)

经济效率的判断标准(一)经济效率的判断标准什么是经济效率?经济效率是指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或实现最大的满足程度。

在经济学中,经济效率是评价经济体系运行是否高效的重要标准。

如何判断经济效率?判断经济效率涉及多个方面,以下是几个常见的判断标准:1.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限制下,资源在不同产业、企业或个人之间如何配置。

有效的资源配置可以最大化社会总产出或个体满足程度。

例如,在生产中,如何将有限的土地、劳动力和资金按照最佳比例进行配置,是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重要指标。

2.产出效率:产出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投入下,实现的产出水平。

产出效率高意味着单位资源投入可以创造更多的产出。

例如,在工厂生产中,如果单位劳动力和资本投入可以创造出更多的产品,那么就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较高的产出效率。

3.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条件下,经济体系是否能够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产出或最大的满足程度。

技术效率高意味着生产过程中不会有资源浪费或无效率的现象。

例如,在生产中,如果企业使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能够以最小的成本生产出高质量的产品,那么可以认为该企业具有较高的技术效率。

4.市场效率:市场效率是指市场能否在资源配置中达到最优的状态。

市场有效率的市场中不存在信息不对称和垄断等扭曲资源配置的现象。

例如,在市场经济中,如果市场能够提供充分的信息,消费者和生产者可以准确地根据市场供求关系进行决策,并且市场竞争激烈,那么可以认为市场具有较高的效率。

5.社会福利效率:社会福利效率是指资源配置是否能够最大化社会整体福利。

社会福利效率高意味着资源配置不仅满足了个体的需求,还能够实现社会整体效益的最大化。

例如,在分配资源时,如果能够兼顾社会公平和效率,使各个群体都能够从中获益,那么可以认为资源分配具有较高的社会福利效率。

总结经济效率的判断标准多种多样,从资源配置效率、产出效率、技术效率、市场效率到社会福利效率等方面来考量,可以全面评估经济体系的运行是否高效。

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

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是经济学中重要的概念,在现代社会中具有重大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以及它们对经济发展的重要性。

一、经济效率的概念经济效率是指在有限的资源条件下,经济体能够以最低的成本生产最大的产出。

在经济学中,我们常常利用效率前沿来衡量经济效率。

效率前沿是指在给定资源条件下,能够实现的最高产出水平。

经济效率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衡量:技术效率和分配效率。

技术效率是指在已有的生产技术条件下,用最少的资源生产最大的产出。

而分配效率则是指资源的配置能够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二、资源配置的经济学原理1. 边际效益递减原理边际效益递减原理是指当某一资源已经得到充分利用时,再增加该资源的投入将会带来较小的边际效益。

这就意味着在资源配置中,我们需要考虑每一单位资源的边际效益,并在边际效益递减的情况下进行合理的资源配置。

2. 机会成本原理机会成本原理是指当我们选择某种资源用于特定用途时,就意味着我们放弃了该资源用于其他用途的机会。

因此,在资源配置中,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各项选项的机会成本,并选择对社会产出最有利的资源配置方案。

3. 市场均衡原理市场均衡原理是指在充分竞争的市场经济中,供求关系将决定商品和服务的价格,从而达到资源优化配置的均衡状态。

市场经济通过价格机制,能够调动各类资源配置,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

三、经济效率与资源配置的重要性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在经济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几个重要的原因:1. 提高生产率和经济增长通过追求经济效率和合理的资源配置,企业能够用更少的资源生产出更多的产品和服务,提高生产效率。

这不仅能够带来经济增长,还能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

2. 优化资源利用合理的资源配置能够使得各类资源得到充分利用,避免浪费。

例如,优化能源配置可以减少能源的浪费,降低环境污染。

这样不仅有益于可持续发展,还有利于环境保护。

3. 提高社会福利经济效率和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能够使得社会福利最大化。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技术进步、技术效率和规模效率与区域经济增长关系研究

下标 V和 C分 别 表示 可 变规 模报 酬 ( R 技术和不变规模 报酬 ( S) V S) CR 技术 。
1 ●●●●●J ● 、J
Mamq i  ̄ l us 数法相结合的办法加以度量 , f
采用 F r l( 9 4)构建的基于 DE ar l 1 9 e A的
其 中,T C大于 1 E 表示 ,技术效率得到了 改善 , S C大于 1 而 E 表示在t 时期 的技术水 平上 ,投入要素的组合进一步靠近技术最
步率 为 4 7% ) ,说 明原 来 的要 素配置 结 构已经 不 适应 技术 进步 的需要 ,成 为阻 碍经济增 长 的主要 因素之一 。 另外 , 这 在 期 间 ,辽 宁省 的规 模效 率也 呈 现下 降 趋 势 ,说 明要素 的投入没 有达到 最优规 模 ,
l × ( 指 标 选 取 和 数 据 收 集 2 ) 总产 出 :采用国内生产 总值 作为衡量 其等等表以 技为考 辽宁总产 出的基本指标 ,并且按 2000年不 中 示s 术参值 期
1 K =1 ( I 日: , , 1 ), + 一
( 7)
式 ( 中,K是 t 的资本存量 ,I 7) + 年 . 是
技 进 、术 率 规 效 术步技效和模率 与域 济长系究 区经增 关研
■ 刘洪玉 刘小琴 ( 辽宁科技 大学
文献标识码 : A
根据 F r l( 9 ,在假 设规模效 ar l 1 4) e 9
的产指 , 等表 以期术 算。资本投入 : 生率 数 示 t 为 ≯ 技
参考值 的生产率指数。 对式 ( 变形得出: 2)
, c , . , r, = ,
变 价 格 进 行 换
年份
,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经济效率的衡量与提升途径

经济效率的衡量与提升途径

经济效率的衡量与提升途径经济效率是一个国家或企业在资源利用过程中所达到的最佳效益水平。

衡量经济效率的方法有多种,其中包括生产效率、资源配置效率和技术效率等。

提升经济效率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可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提高生产力和技术水平等手段来实现。

本文将探讨经济效率的衡量方法,并分享提升经济效率的途径。

一、经济效率的衡量方法1. 生产效率生产效率是指单位时间内所能生产的产品数量或提供的服务数量。

衡量生产效率的指标包括单产水平、生产线效率、生产周期等。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可以在相同的资源投入下获得更高的产出。

2. 资源配置效率资源配置效率是指资源在经济活动中的合理配置程度。

合理的资源配置可以使得各种资源得到最有效的利用,从而提高整体经济效益。

衡量资源配置效率的指标有资源利用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灵活性等。

3. 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特定的技术条件下,资源使用和产出之间的关系。

它可以通过衡量生产中的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评估。

技术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引进新技术、提升生产工艺以及改进管理方式等来实现。

二、提升经济效率的途径1. 优化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提升经济效率的关键。

可以通过制定科学的资源分配政策,提升资源配置的合理性和灵活性。

此外,还可以加大对创新和科技的投入,优先支持那些具有较高经济效益的领域,从而达到资源的最佳利用。

2. 提高生产力提高生产力是提升经济效率的重要手段。

可通过加强员工培训,改善工作环境和劳动条件,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和效率。

同时,引进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化技术,提升生产线效率,加快产品生产速度,从而达到生产效率的提高。

3. 推动技术创新技术创新是提升经济效率的核心驱动力。

可以通过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加强技术交流与合作,引进外部科技资源等途径,推动技术创新的发展。

此外,还可以建立知识产权保护体系,提供专利和奖励制度,激励企业和个人进行技术创新。

4. 改进管理方式优化管理方式可以提升经济效率。

信息技术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经济效率的影响

信息技术对经济效率的影响信息技术在当今年代中的作用已经变得愈加重要。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人们越来越依赖于计算机,智能手机和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手段来完成工作和日常生活。

在这个信息技术愈加普及的时代,无论是企业还是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而这其中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信息技术在提高经济效率方面的巨大作用。

在当今的商业世界中,信息技术可以帮助企业提高效率,同时也可以降低成本。

信息技术提供了更快、更准确、更智能和更便利的处理方式来处理数据和完成工作流程。

例如,企业可以使用各种软件和工具来更快速地管理客户信息、销售数据和库存信息。

这些软件也可以协助企业经理更加准确地分析业务数据和市场趋势等信息。

这种高效的管理流程可以带来更高的产能和更大的利润。

在另一方面,信息技术也可以帮助企业节省成本。

一个好的例子是电子商务。

在传统的零售业中,销售必须要在实体店中完成,这会涉及到租金、人员和库存成本等方面的开销。

但在电子商务中,所有的消费者都可以在网上浏览和购买商品,这可以节省实体店的成本。

而在这之后,产品可以直接从生产厂家发货。

这种直接发货的流程节省了许多传统零售业中必需的成本,同时也可以提高效率。

同时,在消费者这一端,信息技术也能帮助提高效率并节省成本。

在过去,许多消费者都会花费大量时间去实体店中购物,但是现在他们可以在家里通过电脑、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视等设备来购物。

这可以节省消费者的时间和成本,而且数字化的支付方式也更加安全和方便。

这种在线购物的方式也可以提高销售商的销售量。

信息技术的另一个优点是,它可以协助企业更好地理解和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通过在线社交媒体和在线调查等方式,企业可以更直接地了解客户的需求和意见。

这可以协助企业设计更加适合客户的产品和服务,从而获得更高的客户满意度和口碑。

这些数据也可以协助企业更加准确地分析市场趋势,更好地掌握经济变化,协助企业更好地做出决策。

尽管信息技术有许多优点,但也有一些人对它的发展提出了不同声音。

dea模型的经济学解释

dea模型的经济学解释

DEA(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模型是一种经济学工具,用于评估相对效率和技术效率。

它被广泛应用于衡量生产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和绩效评估等领域。

在经济学中,效率是指在给定的资源约束下,实现最大产出或产出最大化的能力。

而DEA模型提供了一种非参数方法,可以通过比较一组相似单位的输入和输出来评估这种效率。

DEA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将单位的输入与输出转换为一个线性规划问题,以确定每个单位的相对效率。

通过计算每个单位到达最优效率的距离,并进行比较,可以识别出相对效率高和低的单位。

在经济学中,技术效率是指在给定的技术水平下,实现最大产出的能力。

DEA模型可以帮助分析单位是否在给定的技术边界内操作,并识别出潜在的改进空间。

总之,DEA模型为经济学家提供了一种评估单位效率和技术效率的方法,帮助他们理解资源利用的情况,并提出改进建议。

DEA术语及理论

DEA术语及理论

DEA术语及理论一、基本术语关键概念:固定规模报酬(const returns to scale,CRS)、可变规模报酬(variable returns to scale,VRS)投入是可变的(如劳动L),其他投入均为固定的(如资本K和技术T),则短期生产函数为:fQKL(T,),或简写为:Q=f(L)如果一个厂商准备改变某些关键的生产要素,以改变它的生产方式或提高生产效率、产量等,则该厂商面临的是长期生产函数。

从长期看,厂商是可以改变所有的生产要素的,包括技术水平和资本投入,因而生产要素就没有固定的,其生产函数为:Q=f(L、K、T……)(四)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生产函数的规模报酬有以下三种情形:1.规模报酬固定如果把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增加λ倍,那么产出量也增加λ倍,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固定,或称常数规模报酬。

设生产函数为:Q=f(L、K),则上述定义等价于:Q′=f(λL、λK)=λQ(λ>0)对于规模报酬固定的生产函数来讲,投入扩大某一倍数,产出也扩大某一倍数。

例如,某厂商原投入劳动和资本分别为1个单位,产出50单位。

现该厂商将投入增加一倍、两倍,与此对应产出也分别增加一倍和两倍,其关系如图4—1。

2.规模报酬递增如果把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增加λ倍,那么产出量的增加大于λ倍,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增。

设生产函数为:Q=f(L、K),则上述定义等价于:Q′= f(λL、λK) =αQ(α>λ)对于规模报酬递增的生产函数来讲投入扩大某一倍数,产出的扩大超过投入的倍数。

3.规模报酬递减如果把所有投入的生产要素都增加λ倍,那么产出量的增加小于λ倍,则称该生产函数为规模报酬递减。

设生产函数为:Q=f(L、K),则上述定义等价于:Q′=f(λL、λK) =βQ(β<λ)对于规模报酬递减的生产函数来讲,投入扩大某一倍数,产出的扩大倍数小于投入的扩大倍数。

对于行业的规模报酬的确定可以用计量经济学的办法来确定。

经济学中的效率与效用

经济学中的效率与效用

经济学中的效率与效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变革,经济学在解释和预测经济现象方面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在经济学中,效率和效用是两个关键概念,它们对于理解市场经济和资源分配起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经济学中的效率与效用,并分析它们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一、效率的概念与分类在经济学中,效率是指在给定资源限制下产生最大产出的能力。

简而言之,效率是资源的最佳利用方式。

从不同的角度,效率可以分为三种类型:技术效率、分配效率和生产要素效率。

1. 技术效率技术效率是指在生产中,给定一定的输入,生产者能够最大化地利用这些输入资源来产出产品和服务。

技术效率强调的是资源的利用程度,即如何在拥有有限资源的情况下实现最大的产出。

例如,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方法,提高生产线的效率,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

2. 分配效率分配效率是指在市场经济中,资源通过价格机制进行配置,从而实现资源的最优分配。

为了达到分配效率,市场应该具有竞争的特征,价格应该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

只有在具备充分竞争和信息透明的市场环境下,才能实现资源的有效配置。

3. 生产要素效率生产要素效率是指在生产中,各种生产要素(如劳动力、资本等)的有效利用程度。

通过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可以实现生产成本的降低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例如,通过培训员工提高其技能水平,优化生产流程,可以提高生产要素效率。

二、效用的概念与特点效用在经济学中是指人们对商品或服务的满意程度或福利水平。

效用作为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与个体的利益、消费决策紧密相关。

效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1. 边际效用递减边际效用递减是指每次消费单位增加所带来的满足程度递减。

通俗来说,人们在拥有某种商品时,初始的边际效用较高,随着消费数量的增加,边际效用逐渐降低。

例如,一个人第一份餐点的满足程度可能较大,但接下来每多一份,其满足感会逐渐下降。

2. 个体效用的主观性效用是个体主观感受的结果,不同人对同一种商品的效用评价可能存在差异。

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效率的关联研究

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效率的关联研究

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效率的关联研究技术的不断演进和进步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随着科技的不断突破和创新,社会经济效率也在得到极大提升。

本文将从多个角度探讨技术进步与社会经济效率之间的紧密联系。

首先,技术进步提升了生产力。

以农业为例,农业技术的改进使得粮食生产能力得到巨大提升,从而解决了粮食安全问题。

通过耕作工具的改良、化肥的利用以及新品种的培育等手段,农作物产量大幅度增加,效率明显提高。

同样,在制造业领域,自动化生产线的引入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数量。

这些技术的应用不仅解放了生产力,更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其次,技术进步改善了商业和服务行业的效率。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各行各业可以借助互联网平台实现全球化的交流与合作。

通过在线购物平台,消费者可以随时随地购买到全球范围内的商品和服务,极大地便利了人们的生活。

同时,互联网平台也提供了大数据的分析与应用,使得企业能够更加准确地了解消费者需求和市场动态。

这种信息化的商业模式大大提高了企业的经营效率,并推动了商业领域的发展。

此外,技术进步还带动了新的产业和经济模式的形成,促进了经济结构的升级和调整。

数字经济、共享经济等新兴经济模式的兴起与技术进步息息相关。

以共享单车为例,通过智能锁与手机APP的结合,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方便地使用共享单车,解决了城市交通状况不佳的问题。

这不仅提高了交通效率,也减少了对传统交通方式的依赖。

这种新兴经济模式的兴起拉动了一系列相关产业的发展,同时也为城市居民提供了更加便捷、经济、环保的出行方式。

然而,技术进步对社会经济也带来了一定的挑战。

一方面,技术的快速更新换代使得大量传统产业失去竞争力,导致了失业率的上升和收入分配的不平衡。

这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提供技能培训和转岗安置等措施,为就业者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另一方面,技术进步也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如网络安全、隐私保护等。

这要求相关机构和个人在技术应用中加强规范和伦理约束。

经济学中效率的定义

经济学中效率的定义

经济学中效率的定义效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它指的是资源的最优利用程度。

当一个经济体能够在有限资源下生产最多的产品或者提供最大的服务时,我们可以说这个经济体是高效率的。

简而言之,效率就是如何做到在有限资源下做到最佳。

在经济学中,效率可以被分为两个主要的方面,即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时间和投入条件下,所能生产的产品或者提供的服务的数量。

一个经济体生产效率高,意味着它能够利用较少的资源就能创造出更多的产品或者服务。

例如,假设有两个工厂生产同样的产品,但其中一个工厂能够以更短的时间和更少的成本生产出更多的产品,那么这个工厂就具有更高的生产效率。

生产效率的提高可以通过优化生产流程,提高技术水平,提高劳动效率等方式来实现。

然而,仅仅有高生产效率是不够的。

分配效率也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分配效率是指资源在经济体内的合理分配程度。

一个高效率的经济体不仅需要在生产过程中充分利用有限资源,还需要将所生产的产品或者服务合理地分配给社会的各个部分。

分配效率要求资源的分配能够满足社会的各种需求,使得每个人都能够获得公平的机会和福利。

在现实中,同时实现高生产效率和高分配效率是经济学中的一个挑战。

有时候,为了追求生产效率的最大化,可能会导致资源分配的不均衡,造成社会的不平等。

相反,如果过于重视分配效率,可能会导致生产效率的降低,使得整个经济体无法持续发展。

因此,经济学家需要在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以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增长和社会的公平发展。

总之,效率在经济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它是经济体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直接影响着资源的利用、社会的公平和经济的增长。

通过提高生产效率和分配效率,我们可以实现资源的最优利用和社会福利的最大化。

然而,同时追求高生产效率和高分配效率并不容易,需要在理论和实践中进行持续的探索和实践。

只有在不断追求效率的过程中,我们才能实现更加繁荣和可持续的经济发展。

DEA方法介绍

DEA方法介绍

第七章 渔业生产效率分析第一节 渔业生产效率概述一、技术效率、配置效率和经济效率〔一〕效率的概念从资源利用的角度来讲,效率可以分为资源配置效率和生产技术效率。

资源配置效率是指在价格己知的条件下,为获得最大产出或最低本钱,各种资源能够到达最正确比例的能力。

技术效率是指在一定的投入要素组合下,获得最大产出的能力或者在一定的产出组合下,取得最少要素投入的能力。

技术效率与配置效率相组合就得到总的经济效率。

而技术效率水平的上下,不仅反映技术推广的有效程度,而且反映技术进步以及经济增长的质量。

因此技术效率问题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二〕投入角度经济效率的分解法瑞尔〔M.J.Farrell 〕在1957年发表的?生产效率度量?一文中从投入角度对技术效率下了定义:“所谓技术效率,就是在生产技术不变、市场价格不变的条件下,按照既定的要素投入比例。

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的最小本钱CL ,占实际生产本钱CS 的百分比〞。

用TE 1表示从投入角度定义的技术效率,即:%1001⨯=CSCL TE 投入角度经济效率的分解的假设条件:①一生产部门具有固定规模报酬;②两种投入要素x 1和x 2;③生产一种产品y 且产出y 不变;④在两种生产要素的配合下,单位产出要素投入量组合在P 点,单位产 出等产量线为SS ′,等本钱线为AA ′,两线相切于Q ′点(如图7.1〕图7.1 投入角度效率度量〔1〕假设该生产部门的要素投入量在P 点,那么该生产部门的生产效率是比拟低的,因为所有要素的投入量按比例减少到Q 点,不会使产出水平减少,我们可以用QP 来表示该生产部门的非技术效率量。

所以该生产部门的投入角度的技术效率〔TE 1〕为OPOQ TE =1 (0≤ TE 1≤1) TE 1的取值在0与1之间,当投入要素组合点在Q 点时,TE 1为1,称完全技术效率。

〔2〕如果投入要素的价格比,我们可以得到等本钱线AA',等本钱线AA'与等产量线SS'相切于Q',那么Q'点是生产最正确点,如果该生产部门在Q'生产,本钱可以减少RQ 量,所以Q 点是技术有效点,但不是配置有效点,其投入角度的配置效率〔AE 1〕为:OQ OR AE =1 (0≤AE 1≤1)。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关系

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引言: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关系密切,二者相互促进、相互依存。

科学技术的进步为经济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支撑,而经济发展的需求也推动了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之间的关系。

一、科学技术对经济发展的推动作用科学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首先,科学技术的发展提高了生产力水平,促进了生产效率的提高。

通过引入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企业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从而提高经济效益。

其次,科学技术的进步带来了新的产业和新的商机。

随着科技的进步,新兴产业如互联网、人工智能等不断涌现,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再次,科学技术的进步改善了人们的生活质量。

新的科技应用不仅提高了生活的便利性和舒适度,也创造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推动了消费需求的增长,进而促进了经济的发展。

二、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的推动作用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科学技术进步的重要推动力量。

首先,经济发展对科学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科学技术的需求也越来越大。

为了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科学技术必须不断创新和进步。

其次,经济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创新提供了更多的资源和投入。

经济的快速增长为科技研发提供了更多的资金支持和市场需求,鼓励科学家和企业家进行创新研究。

再次,经济发展为科学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随着经济的发展,各个行业和领域对科技的应用需求不断增加,为科学技术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空间。

三、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经济发展的影响科学技术的创新和应用对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首先,科学技术的创新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

科学技术的突破和创新不仅推动了相关行业的发展,也带来了新的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其次,科学技术的应用提高了经济运行的效率和质量。

通过科技的应用,企业能够更好地管理和运营,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从而推动经济的健康发展。

再次,科学技术的应用促进了产业升级和优化结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圖6.1航空旅遊市場
價 格 ( 人 民 幣 200 ) 0
e b a d
供給
c
需求 16 20 24 數量(千個座位/年)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14
市場體系 亞當.史密斯所稱的看不見的手,其實就是市場 價格。扮演兩個重要的角色:第一,市場價格 涵蓋了所有必須的訊息,包含告訴買方應該買 多少數量 ,告訴賣方應該賣多少數量。 第二:市場價格也提供每一個買方充分的誘因, 使得其邊際利益等於價格,同樣地,也提供了 每一個賣方充分的誘因,使其邊際成本等於價 格。 市場體系或價格體系:在經濟體系中,所有的 資源配置都是經由獨立的買賣雙方所決定,而 這些決定又是由可以自由調整的市場價格所左 右。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12
買方剩餘與賣方剩餘的極大


經濟效率就等於將買賣雙方剩餘加總極大化。 由於完全競爭可以達到經濟效率,所以也可以 使買賣雙方剩餘總和極大化。 在航空旅遊市場的圖6.1中,增加買賣雙方剩 餘的總和,如圖中的點形面積,及三角形abe。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13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4
表6.1 經濟效率的條件
*所有使用者必須達到相同的邊際利益
*所有供給者必須達到相同的邊際成本 *每個使用者的邊際利益必須等於每個供給 者的邊際成本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5


(1)邊際利益相等 當個人的邊際利益不同時,可以利用資源重分 配的方式,達到提高全社會福利的目的,而也 只有在全社會中每一個使用者的邊際利益都相 同時,才有可能達到經濟效率。 (2)邊際成本相等 當每個生產者的邊際生產成本不相同時,可以 利用資源重分配的方式,達到降低全社會生產 成本的目的。只有在每一個生產者的邊際成本 都相同時,經濟效率才有可能達到。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8
內部組織


達到經濟效率的第一個條件是所有使用者的 邊際利益必須相同。如果某一家工廠的邊際 利益大於另一家,則前者的生產必須增加, 而後者則必須減少。如此一來,公司的總收 益就會增加。 經濟效率的另一個條件是所有供給者的邊際 成本必須相同。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6.4分權管理

看不見的手有助於使整個社會達到經濟效率的 原則,看不見的手同樣是用在某一個單獨企業 中的資源配置上。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17
內部市場


公司可採取的配置方法有兩種,一種配置方法 是中央計畫式;另一種方法則是利用分權管理, 來決定每家林場的木材產量。 自己人賣給自己人的內部交易,故其交易價格 又稱為內部交易價格(transfer pricing)。
9


經濟效益的最後一個條件是使用者的邊際利益 必須等於供給者的邊際成本。如果邊際利益小 於邊際成本,則就應減少產出。如此一來,減 產使得成本減少較多,而利益減少較少,淨利 益就會增加。 當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時,公司的淨利潤就 會極大。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10
6.3亞當.史密斯的看不見的手
開南大學公共管理碩士在職專班
課程名稱:管理經濟學
MANAGERIAL ECONOMICS
授課內容:經濟效率
日期:2011年10月22日
開南大學公共管理碩專班—管理經濟學 1
6.1緒言



經濟效率可說是管理的基礎。 首先,經濟效率可以用來指導企業如何管理其 內部資源。 其次,經濟效率也可以提供企業一個爭取更高 利潤的機會。 本章,用經濟效率的概念來分析政府干預市場 的方法和效果,尤其是價格上限或下限的效果, 以及課稅的效果。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2
6.2經濟效率的條件


經濟效率:無法使用資源重分配的方式,使得 某些經濟個體變得更好,且同時不使任何其他 經濟個體變得比以前差。 即所謂的巴萊圖經濟效率(Pareto efficiency)。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3
充分條件


利用使用者利益和供給者成本的關係,來說明 滿足經濟效率的三個必要條件。 (1)每一個資源使用者的邊際利益(marginal benefit)都相同,(2)每一個資源供給者的 邊際成本(marginal cost)都相同,(3)每 一個資源使用者的邊際利益必須等於每一個資 源供給者的邊際成本。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6

(3)邊際利益等於邊際成本 如果使用某些產品的邊際利益超過其生產時的 邊際成本,增產可以帶給社會更多的效益。只 有當使用者的邊際利益等於生產者的邊際成本 時,社會的資源分配才會符合經濟效益。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7
哲學基礎



經濟效益一詞有兩個重要涵義:第一,經濟效 率與技術效率(technical efficiency)不同。技 術效率只單純表示可用最低的成本來生產,但 並不能表示資源被最有效地運用。 就經濟效率而言,廠商生產的邊際成本一定要 等於邊際利益。 經濟效率的另一個重要涵義是每一個使用者的 邊際利益都必須相同。

在一個競爭市場中,買賣雙方個別獨立地去追 求自己最大的利益,結果卻使有限資源達到經 濟效率的運用,而引導買賣雙方的看不見的手 (invisible hand)就是市場價格。看不見的手 雖然簡單,但卻是經濟體系理經濟學 11
競爭市場



在完全競爭下,每一個人都面臨相同的價格, 因此每一個人的邊際利益也都相同,這滿足了 經濟效率的第一個條件。 在競爭市場下,每家航空公司都面對相同的市 場價格,因此使得每家航空公司邊際成本也都 一樣,這符合達到經濟效率所需的第二個條件。 所有買方的邊際利益等於價格,所有賣方的邊 際成本也等於價格,因此,經濟效率的第三個 條件也就同時滿足。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15
共產主義的沒落


共產政府利用中央計畫經濟的方式來推導一切經 濟活動,而不採用市場體制原則。 其實計畫經濟體系最弱的一環就是人們缺乏工作 的誘因,因為在共產體制下,不論一個工人工作 多努力或多摸魚,其獲得的薪水都會相同,努力 工作的意願自然就會降低。
政大學公企中心財經學分班—管理經濟學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