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最新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3篇)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1.工作人员严格遵守院、科室各项规章制度,不得擅离岗位。
2.严格遵守各项机器操作规程,对机器设备定期进行维修保养,保证正常运转。
3.值班人员随时巡视地下室机房机器运转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____室内保持卫生整洁,实行分工负责制,每日做好各项记录。
5.水源检测要符合国家规定的余氯标准。
污水处理工作人员职责1.遵守劳动纪律按时交接班,不迟到早退,坚守岗位,不离岗,有事请假。
2.认真做好各项记录。
3.熟知设备性能及操作规程。
4.每班做一次水样检测,凡水质不合格要求及时调节药量,两小时后再重做检测,直至合格。
5.消毒液的制作,必须要求配比不得随意变更,要确保消毒液的质量,保证污水处理后水源达标。
6.电极定期清洗,做好机房清洁卫生,保证机器正常运行。
污水处理站操作规程1.开机前先检查整水箱内盐、水,是否正常。
2.接通电源后不得用湿手去触碰电器开关,以防触电,发生人身意外。
3.每当机器开机前,先开盐水泵3-____分钟,在开电解,调正盐水流量计定40l/h处,关机时,先关电解,待____分钟后再关盐水,每时工作完毕后,应打开放液节门,放掉残液,以免腐蚀电解槽。
4.机房内不准吸烟,不得见明火及易挥发物品。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2)医院污水处理站是医院环境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规范运营和有效管理对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为此,制定一套科学严谨的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是医院污水处理站建设与管理的关键。
一、管理目标与原则1. 目标:确保医院污水处理站始终保持良好的运营状态,保证废水的达标排放,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2. 原则:科学合理、规范有序、安全环保、节能减排。
二、组织体系与岗位职责1. 组织体系:医院污水处理站设立污水处理站经理,下设运营、维护、监测等部门,明确各部门职责。
2. 污水处理站经理的职责:负责污水处理站的全面管理与决策,组织制定管理制度、计划与预算,协调各部门工作。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管理规章制度
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管理规章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的管理,保护水资源,防治水污染,保障人体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国境内各级各类医疗机构污水处理的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污水处理应遵循减量化、无害化、资源化原则,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规模、性质和污水处理的要求。
第四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污水处理管理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第二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第五条医疗机构应根据自身规模、业务需求和当地环境保护要求,合理配置污水处理设施。
第六条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第七条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医疗机构的地理位置、周边环境、水资源条件等因素,尽量利用现有设施,避免重复建设。
第八条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应依法办理相关审批手续,确保建设项目符合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要求。
第三章污水处理设施运行与管理第九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和操作规程,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第十条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检查和保养,确保处理效果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第十一条医疗机构应按照当地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监测和评估,确保处理效果稳定、可靠。
第十二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污水处理设施应急预案,防止突发事件对污水处理设施的影响,确保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
第十三条医疗机构应加强污水处理设施周边环境的保护,防止外部污染源对设施的影响。
第四章污水处理与排放第十四条医疗机构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和规定,对污水进行分类收集、处理和排放。
第十五条医疗机构污水处理设施应采用先进技术,减少污泥产生,降低处理成本。
第十六条医疗机构应加强对污水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水等废弃物的管理,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无害化处理。
第十七条医疗机构应建立健全污水处理排放管理制度,对排放的污水进行定期监测,确保达到国家相关标准。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3篇)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及医院污水的流失、扩散,防止疾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医院内的医疗、病房内的生活污水,都要经过医院污水处理站作无害化的消毒处理后并达标(医院污水预处理排放标准),方能排向市污水处理厂的管网,严禁将未作处理的上述污水直接排放。
医院污水处理站直属后勤保障科管理,污水站应____小时不间断开转设备,实行专门岗位,由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运行。
处理后污水的检测:一、污水站操作人员对处理后的污水抽取水样进行检测,每天不少于两次,并将检测结果(余氯、ph值)作详细记录,每月定期上报卫生局。
二、每月抽取一次以上处理后的污水水样送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主要内容为粪大肠菌群(mpn/l)的情况。
三、按照卫生局、环保局的规定,自觉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样检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要求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排放。
四、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对污水池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每年一次以上),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五、对自检、院检、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测等过程中发现超标指数的,在及时上报主管院领导、科领导的同时,应积极采取措施,严格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投放消毒药物的情况、污水池的清洁情况等并做到达标排放,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上级监督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整改。
六、遇到设备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止运行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市卫生局、市疾控中心)汇报备案,并加强对排出污水的监督检测。
七、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医院环境、污水意外事件应急预案》条款执行。
南墅中心卫生院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2)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环境保护要求,制定本制度,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工作,促进医院环境保护和卫生安全。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涉及污水生成和排放的各项活动,包括医院内科室、研究实验室、手术室、洗衣房、洗手间等污水产生点。
第三条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应遵循“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从源头控制污水的产生和排放,并合理利用和处理污水。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1 为了贯彻法律法规,保障医院环境卫生和员工健康,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制定本制度。
1.2 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污水处理的部门和人员。
1.3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工作应遵循科学、环保、安全、合规原则。
二、责任部门2.1 医院设立专门的污水处理管理部门负责制定并执行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负责污水处理设备的运维和监测工作。
2.2医院各部门应配合污水处理管理部门的工作,协助完成污水处理设备的定期维护和保养工作。
2.3污水处理设备的建设和改造项目由医院污水处理管理部门负责计划、申报、审批和监督。
三、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安装3.1医院应根据自身情况和需要,进行规模适合的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和安装。
3.2污水处理设备的选型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技术标准,并具备环境保护要求。
3.3污水处理设备的安装应符合相关的安全和环保要求,设备采购和安装过程应遵循公平、公正的原则。
四、污水处理设备的运行和维护4.1污水处理设备应有专职人员进行日常管理和运维工作,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4.2污水处理设备的日常维护应按照设备使用手册进行,定期进行设备清洗、检修和保养。
4.3污水处理设备的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维修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进行。
五、废水排放和监测5.1医院应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要求,办理废水排放许可证,严格控制废水的排放浓度和流量。
5.2医院应配备废水监测设备和专职人员,定期对废水进行监测,确保排放水质符合标准。
5.3医院应保留废水监测记录,定期向相关部门报送监测数据。
六、违规处理6.1医院污水处理管理部门发现有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应及时进行处理,责令改正并给予相应处罚。
6.2对于严重违反污水处理管理的行为,医院可采取暂停污水排放、关闭相关设备、停工整顿等措施。
6.3对于造成环境污染和健康危害的违规行为,医院将依法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七、附则7.1本制度自颁布之日起正式实施,具体解释权归医院污水处理管理部门所有。
人民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污水处理工作规范、高效、安全地进行,防止医院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等法律法规,结合我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医院污水处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院污水处理工作的组织、协调和监督。
2. 设立污水处理站,负责医院污水的收集、处理和排放工作。
3. 污水处理站设站长一名,负责污水处理站的日常管理工作;设技术员一名,负责污水处理的技术操作;设操作工若干名,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
三、污水处理流程1. 污水收集:医院各科室产生的污水经排水管道汇集至污水处理站。
2. 初级处理:污水进入调节池,调节水质和水量,然后进入格栅,去除较大颗粒物。
3. 深度处理:污水进入生化处理系统,通过生物降解、吸附、沉淀等工艺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
4. 消毒处理:经过生化处理后的污水进入消毒池,采用紫外线或臭氧等方法进行消毒。
5. 排放:消毒后的污水达到排放标准,经排水管道排放至市政污水处理厂。
四、管理制度1. 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等法律法规,确保污水处理工作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2. 污水处理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行,定期检查、维护,确保设备完好。
3. 工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熟练掌握污水处理操作技能。
4. 严格记录污水处理数据,包括污水排放量、设施完好状况、检测数据等,定期上报相关部门。
5. 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2次,并做好登记;每月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2次。
6. 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6.5mg/L。
7. 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
8. 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五、监督与考核1. 医院污水处理工作领导小组定期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2. 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与工作人员绩效挂钩。
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制度(5篇)
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制度一、医院的污水都必须经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经消毒、沉淀,达到外排标准后,方可排放。
二、污水专职处理员每周二次对医院的污水处理的二氧化氯等有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决不将未达标的污水外排。
三、由专职污水处理员对每天的污水处理量及无机盐和盐酸的投放量进行登记,并对PH值进行测试,对污水泵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四、专职污水处理员在发现污水处理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总务科汇报,并要求在____小时之内将设备进行修复,保证正常运行。
五、医院一次性医疗垃圾和医学标本要求存放在指定的密封的容器内,并采用日积晶清,存放容器必须有明显标志。
六、一次性医疗垃圾及医学标本在运输前必须经二层密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不得将垃圾遗漏或失落,并每日送达指定单位进行焚烧处理。
七、合理使用锅炉的除尘设备,控制锅炉所产生的烟尘,定期对锅炉的烟尘进行清除。
医院污水、污物处理管理制度(2)一、总则为加强医院污水、污物处理工作,维护医院环境卫生和医疗秩序,保障医院运行安全,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医院所有科室、部门和人员,包括医院内产生的所有污水和污物。
三、污水处理1.医院应建立集中处理系统,汇集医院内各区域产生的污水,确保医疗废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床边设有规定标志的容器,患者排泄物和洗涤用品等废弃物必须分别放入容器中。
2.医院应定期检测污水的质量,并依据检测结果进行合理处理。
对于超标的污水,必须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整改和处理。
3.医院要设立专门的处理站点和设备,进行污水的处理和净化。
处理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有关的环保法规和标准。
4.医院工作人员要接受相关污水处理的培训,掌握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应急处理措施。
5.医院要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设备的检查和保养,及时处理设备的故障和问题。
四、污物处理1.医院应设立专门的污物处理区域,将产生的污物集中存放。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范本一、总则1. 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运营管理,保证医院污水的安全处理,制定本管理制度。
2. 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污水处理站的所有工作人员。
3. 遵守原则:遵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坚持科学管理、安全运行、环境友好的原则。
二、职责和权限1. 医院污水处理站主任负责污水处理站的日常管理工作,包括技术、安全、环保等方面。
2. 污水处理站工作人员负责站内设备的维护保养和运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效果符合国家标准。
三、设备管理1. 对污水处理站的设备进行定期巡检,发现问题及时修复并记录。
2. 设备维护保养应按照规定时间进行,确保设备处于良好工作状态。
3. 对设备的运行情况进行记录和汇总,定期进行设备运行情况分析,为设备维护提供依据。
四、污水处理操作1. 确保污水处理站运行正常,按照污水种类分别进行处理,并记录处理过程和效果。
2. 遵守污水处理工艺流程,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处理效果达到相应标准。
3. 监测每日进出污水的量和水质,记录监测数据,及时反馈给上级部门。
五、事故应急管理1. 制定污水处理站应急预案,明确各种事故紧急情况的处理措施和责任人。
2. 对设备故障、污水泄露等情况,应及时组织人员进行处理和修复,防止事故扩大。
3. 发生事故后,要按照应急预案进行报告和处理,并及时上报相关部门,保障应急处置工作的顺利进行。
六、人员培训和安全教育1. 对污水处理站的工作人员进行岗位培训,确保工作人员掌握相应的操作技能和安全知识。
2. 定期组织安全教育,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培养,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防护意识。
3. 配备必要的个人防护装备,并确保工作人员正确使用。
七、日常检查和评估1. 每日对污水处理站的运行情况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并记录检查情况。
2. 定期对污水处理站进行评估,确保污水处理站运行符合规范要求。
3. 对污水处理效果进行抽查和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5篇)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____字第一章总则第一条目的和依据为了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运行和管理,保障医院污水处理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制定本管理制度。
本管理制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医院卫生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
第二条适用范围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污水处理站及其相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管理原则1. 安全第一原则,确保医院污水处理站运行安全;2. 环保优先原则,保护环境,降低污水排放对环境的影响;3. 效益优先原则,合理控制运行成本,提高污水处理效率。
第四条职责分工1. 医院污水处理站负责对医院产生的污水进行处理;2. 医院行政部门负责污水处理站的日常管理和监督;3. 监察部门负责对污水处理站的监督和检查。
第五章审批程序第二十五条在医院新建或改扩建污水处理站时,需按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提出申请并经相关部门审核批准。
第二十六条新建或改扩建污水处理站的具体审批程序如下:1. 提出申请:由医院行政部门提出污水处理站新建或改扩建的申请;2. 相关部门审核:经医院行政部门审核后,将申请材料提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3. 批复:相关部门对申请进行审查后,根据实际情况作出批复决定;4. 建设:根据批复决定,医院行政部门组织相关单位进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5. 验收:医院行政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对污水处理站进行验收,并出具验收报告。
第二十七条污水处理站新建或改扩建前,需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第六章管理与监督第三十一条医院行政部门应定期进行污水处理站的检查和巡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整改。
第三十二条医院监察部门负责对污水处理站的监督和检查工作,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理,并报告医院行政部门。
第三十三条污水处理站应建立运行记录和档案,记录有关运行情况、维修记录等,并及时进行备份。
第三十四条医院应定期开展对污水处理站的评估与检测工作,评估运行效果,并进行必要的调整和改进。
...(接下去还有部分内容,总字数不足____字)以上是一份涵盖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的简单草稿,实际制度应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和相关法律法规进行进一步完善和修改。
污水处理医院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保障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防止医院污水对环境造成污染,保障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医院实际情况,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与职责1. 成立医院污水处理管理领导小组,负责污水处理工作的全面领导和管理。
2. 设立医院污水处理站,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
3. 设立医院污水处理专职人员,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监测。
三、污水处理设施的管理1.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按照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进行设计和建设,确保处理效果。
2. 污水处理设施应保持正常运行,不得擅自停用或改动。
3. 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查、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
4. 对污水处理设施产生的噪音、异味等问题,要及时处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四、污水处理流程1. 医院污水经初步处理后,进入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处理。
2. 污水处理设施采用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方法对污水进行处理,达到排放标准。
3. 处理后的污水经检测合格后,方可排放。
五、污水处理监测1. 医院污水处理站应配备专职监测人员,负责污水排放的实时监测。
2. 定期对污水排放进行检测,确保排放达标。
3. 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六、人员培训与防护1. 医院污水处理人员应定期接受专业培训,提高业务水平。
2. 污水处理人员应掌握相关法律法规和操作规程,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
3. 污水处理人员应做好个人防护,避免职业危害。
七、应急处理1. 医院污水处理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2. 发生突发事件时,污水处理人员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有效措施,确保设施正常运行。
3. 对突发事件进行总结,完善应急预案。
八、监督与考核1.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领导小组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确保制度落实。
2. 对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进行考核,考核结果纳入医院年度考核。
3. 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依法进行处理。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规范医院污水处理工作,保护环境,确保医疗废水得到有效处理,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涉及污水处理的相关人员和设备。
第三条医院污水管理制度的主要目标是使医院的污水处理达到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四条医院污水管理部门负责制定本制度的执行和监督。
第五条医院污水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医院的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二章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及管理第六条医院应根据实际情况建立相应的污水处理设施,设施应具有合理设计,先进的技术,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第七条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提供相应的运行和维护管理人员,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和维护。
第八条医院应建立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记录,包括每日运行情况、处理效果等,定期进行检查和评估。
第九条医院应定期进行设备维护,包括设备检查、设备清洁、设备修理等,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寿命。
第十条医院应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废物处理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包括废弃物的分类、储存、转运等环节。
第三章污水处理工作流程第十一条医院污水处理工作应按照污水处理工艺流程进行,包括进水处理、沉淀处理、生化处理、消毒处理等。
第十二条医院污水处理工作应确保每一道工艺环节的运行和管理,进水应经过预处理,沉淀处理应进行固液分离,生化处理应利用生物技术去除有机污染物,消毒处理应杀灭细菌和病毒。
第十三条医院污水处理工作应严格控制污水排放水质,排放水质应满足国家标准和要求,包括COD、BOD、氨氮、总磷、总氮等指标。
第四章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使用管理第十四条医院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的使用应按照相关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人员应经过培训合格。
第十五条医院应保证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的正常运行,做好设备的维护和保养工作。
第十六条医院应对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进行定期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和设施的安全和可靠。
第十七条医院应确保污水处理设备和设施的运行记录和维护记录的完整和准确。
第五章监督与处罚第十八条医院应建立污水处理工作的监督和评估机制,定期进行评估,发现问题及时纠正。
医院污水处理感染管理制度(四篇)
医院污水处理感染管理制度一、前言随着医疗事业的不断发展,医院污水处理和感染管理成为了重要的环节。
正确的污水处理和感染管理制度对于保护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健康以及环境的安全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医院污水处理和感染管理两个方面展开,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
二、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1.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1)医院应当建设专门的污水处理设施,并严格按照国家和地方的相关规定进行建设和监管。
(2)污水处理设施应当具备处理能力和处理效果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达到排放标准。
(3)医院应当委托具备相关资质的单位进行污水处理设施的设计、建设和维护。
2. 污水收集和传输(1)医院应当设置专门的污水收集系统,确保污水可以全面、及时、有效地传输到污水处理设施。
(2)污水传输管道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具备良好的密封性、耐腐蚀性和结构牢固性,避免泄漏和污染。
3. 污水处理过程(1)医院污水处理设施应当采取一体化的处理方式,包括物理、化学和生物处理等环节,确保对污水进行全面、彻底的处理。
(2)污水处理过程中应当进行适当的监测和检测,确保各项处理指标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
(3)医院应当组织专门的人员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定期对设施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4. 污水排放(1)医院的污水排放应当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不得对环境造成污染。
(2)医院污水排放前应当进行适当的处理,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
(3)医院应当定期对污水排放进行检测和监测,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标准。
5. 监管和处罚(1)医院应当加强对污水处理设施的监管,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流程,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2)对于违反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的医院,应当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
三、医院感染管理制度1. 感染控制委员会(1)医院应当成立感染控制委员会,负责制定和监督感染管理制度的实施。
(2)感染控制委员会由医院的专家、管理人员和公共卫生部门的代表组成,应当定期召开会议,讨论和解决感染管理工作中的问题。
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6篇)
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一、医院的污水都必须经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经消毒、沉淀,达到外排标准并经监测合格,方可排放。
二、专职污水操作人员每周二次对医院的污水处理的二氧化氯等有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决不将未达标的污水外排。
三、由专职污水操作人员对每天的污水处理量及无机盐和盐酸的投放量进行登记,并对ph值进行测试,对污水泵进行情况记录。
四、专职污水操作人员在发现污水处理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总务科用书面汇报,并要求医方配合在____小时之内将设备进行修复,保证正常运行。
五、将医疗废物处置和医疗废水排放处理纳入医院科学管理、责任管理、质量管理指标之一,加大监管力度。
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2)是为了保护环境和公众健康,对医疗机构产生的污水进行规范管理和处理的一系列措施和规定。
这种制度通常包括以下内容:1. 法律法规: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应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制定,如《水污染防治法》、《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医疗机构应建立适当的污水处理设施,包括污水收集系统、沉淀池、生化池或曝气池等,确保医疗污水能够得到有效处理。
3. 污水排放标准:医疗机构的污水排放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相关标准,如污水中污染物浓度、pH值等的要求。
4. 污水监测与抽查:医疗机构应定期进行污水的监测和抽查,确保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和排放的符合标准。
5. 医疗废物管理: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妥善处理,避免其对污水产生影响。
6. 污水处理费用的支付:医疗机构应按照相关规定支付污水处理费用,用于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和维护。
7. 管理机构和责任人:医疗机构应指定专门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工作,确保制度的实施和执行。
8. 处罚和监督措施:对于违反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的行为,应予以相应的处罚;同时,相关监管部门应对医疗机构的污水处理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监督。
通过制定和执行医疗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减少医疗机构对环境和公众健康的影响,确保医疗废水得到妥善处理和排放。
2024年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及医院污水的流失、扩散,防止疾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实行专门岗位,由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运行。
2、医院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氯消毒工艺流程。
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水容量,计算氯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抽取水样进行检测,每天不少于两次,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方可排放。
3、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每月抽取一次以上处理后的污水水样送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主要内容为粪大肠菌群的情况。
4、按照卫计局、环保局的规定,自觉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样检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要求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排放。
5、工作人员注重个人卫生,配备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的设施(洗手液、温水),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6、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对污水池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每年一次以上),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7、对自检、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测等过程中发现超标指数的,及时上报主管院领导、同时采取应急措施,严格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投放消毒药物的情况、污水池的清洁情况等做到达标排放,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上级监督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整改。
8、遇到设备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止运行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市卫计局、市卫监所)汇报备案,并加强对排出污水的监督检测。
9、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医院环境、污水意外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执行。
2024年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二)在2024年的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中,可能包括以下内容:1.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医院应建设必要的污水处理设施,如污水处理站、沉淀池、生化池等,并定期进行维护和管理,确保设施运行正常。
2. 污水排放标准:规定医院污水排放的标准,确保排放的水质符合环保要求,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包括对污水中有害物质的浓度、排放量等方面的要求。
3. 污水处理工艺:设定医院污水处理的工艺要求,包括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处理方法的应用。
2024年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三篇)
2024年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一、概述随着医院的不断发展,医院污水的处理成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为了保障医院的环境卫生,保护员工和患者的健康,制定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是必不可少的。
本制度旨在规范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运行和管理,确保污水处理的合理、安全、高效。
二、污水处理站的建设和运行1. 医院应根据规模和日常污水产生量进行污水处理站的规划与建设。
2. 污水处理站应具备合法运营资质,所有设备设施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技术标准。
3. 污水处理站应有专人负责运行与维护,必要时可委托第三方专业单位进行运维。
4. 污水处理站应落实日常巡查制度,定期进行设备检修与维护,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5.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安全警示标识,并制定应急预案,确保突发情况的处置能力。
三、医院污水处理站的操作管理1. 污水处理站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持有相关操作证书。
2. 操作人员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严禁违反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开展培训与考核,提高操作技能和业务水平。
4.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运行记录、操作记录和维护记录,记录详细、准确、完整。
5.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污水处置记录和监测报告,确保出水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四、医院污水处理站的安全管理1. 污水处理站应严格按照相关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保证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
2. 污水处理站应制定消防安全管理制度,配备必要的消防设施和器材。
3.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度,明确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4. 污水处理站应定期开展安全培训和演练活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5. 污水处理站应定期进行排查与维修,确保设施设备的安全可靠。
五、医院污水处理站的环境保护1.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污染物减排目标,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和技术要求。
2. 污水处理站应对污水进行全面处理,确保出水符合国家相关环境标准。
3. 污水处理站应妥善处理生物残渣和污泥等废弃物,符合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
医院污水处理日常管理制度
一、总则为了确保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保障医院环境安全和人民群众健康,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等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制度。
二、组织机构及职责1. 医院污水处理站设站长一名,负责污水处理站的全面管理工作。
2. 污水处理站设技术员一名,负责污水处理设施的日常操作、维护和维修。
3. 医院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污水处理站的工作,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三、污水处理设施管理1. 污水处理设施应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设计、施工和验收。
2. 污水处理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施完好。
3. 污水处理设施运行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处理效果。
4. 污水处理设施出现故障时,应及时上报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
四、污水处理操作规程1. 操作人员应经过专业培训,取得操作资格证书。
2. 操作人员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污水处理设施正常运行。
3. 操作人员应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巡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
4. 操作人员应做好各项记录,包括设备运行参数、维修保养情况等。
五、污水排放管理1. 医院污水处理设施排放的污水应符合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
2. 污水排放前,应进行检测,确保达标排放。
3. 污水排放过程中,应保持排放系统畅通,避免污水溢流。
4. 污水排放记录应完整、准确,包括排放时间、排放量、排放浓度等。
六、污水处理监测与记录1.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监测制度,对污水排放进行实时监测。
2. 污水处理站应定期对污水处理设施进行检测,确保处理效果。
3. 污水处理站应建立记录制度,对监测数据、排放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进行记录。
4. 污水处理站应定期将监测数据、排放数据、设备运行数据等上报相关部门。
七、安全防护与应急管理1. 操作人员应佩戴必要的防护用品,如手套、口罩等。
2. 污水处理站应制定应急预案,应对突发事件。
3. 污水处理站应定期进行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八、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三篇)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为了保护环境、防止环境污染及医院污水的流失、扩散,防止疾病传播,确保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1、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实行专门岗位,由经培训、考试合格的专业人员操作运行。
2、医院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氯消毒工艺流程。
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水容量,计算氯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抽取水样进行检测,每天不少于两次,经化验符合国家规定标准方可排放。
3、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每月抽取一次以上处理后的污水水样送医院检验科进行检测,检测主要内容为粪大肠菌群的情况。
4、按照卫计局、环保局的规定,自觉配合上级主管部门的监督抽样检测,每季度不少于一次,要求所检项目全部合格排放。
5、工作人员注重个人卫生,配备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的设施(洗手液、温水),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6、对消毒设备进行定期检修维护保养,对污水池进行定期清洗、消毒(每年一次以上),确保污水处理设备运行安全可靠。
7、对自检、上级部门的监督检测等过程中发现超标指数的,及时上报主管院领导、同时采取应急措施,严格监督设备的运行情况、投放消毒药物的情况、污水池的清洁情况等做到达标排放,如遇特殊情况及时报告上级监督部门并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及时整改。
8、遇到设备检修或其他原因需停止运行的,要及时向上级部门(市卫计局、市卫监所)汇报备案,并加强对排出污水的监督检测。
9、发生意外事故,按照《医院环境、污水意外事件应急预案》要求执行。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本(二)1、医院污水必须进行有效含氯消毒处理,需要经过滤、沉淀去除水中的悬浮物。
2、经氧化池等进行氧化处理。
3、遇有特殊污染(传染病)应按规定增加含氯制剂,使有效余氯量大于____%。
4、处理后的污水必须符合规定排放标准,才能排放5、保持污水处理站及周围环境的清洁卫生与绿化。
污水处理站工作制度1、当班操作人员要坚守岗位,定时巡查设备运转情况,在任何情况下不得擅自离岗。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模版(五篇)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医院污水处理站的管理,保证医院污水处理站的正常运行,促进医院环境的卫生与健康,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医院污水处理站是医院处理污水的重要设施,其建设和运行必须符合国家环保法律法规的要求,保证医院污水的合理处理和排放。
第三条医院污水处理站的管理应遵循科学、规范、高效的原则,确保医院环境的卫生与健康。
第四条医院污水处理站的管理工作由医院环境卫生部门负责,具体分工由环境卫生部门确定。
第五条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污水处理站的管理工作。
第二章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施第六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法律法规要求,设施应符合规范,并经过环保部门的验收。
第七条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施应包括进水口、沉淀池、生化池、二沉池、消毒池、出水口等,并配备相应的仪表和设备。
第八条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设施应定期进行维护、检修和保养,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三章医院污水处理站的操作人员第九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配备熟悉污水处理工艺和操作规程的操作人员,且操作人员应持有相关的操作证书。
第十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其操作技能和安全意识。
第十一条医院污水处理站的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保证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四章医院污水处理站的运行管理第十二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定期进行污水取样和监测,确保排放的污水符合国家和地方的环保标准。
第十三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定期清理设施中的污泥和异物,确保设施的正常运行。
第十四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建立设施运行记录,记录设施的运行情况、处理效果和维修情况等。
第十五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建立应急预案,确保在突发情况下能够及时采取措施,保障设施的安全运行。
第五章医院污水处理站的安全管理第十六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定期检查设施的安全隐患,及时处理和消除隐患。
第十七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配备相应的安全设备,如防护栏、指示标志等,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第十八条医院污水处理站应严禁在污水处理站内吸烟、运用明火等危险行为。
医院污水管理制度
医院污水管理制度医院污水管理制度(精选15篇)医院污水管理制度篇11、污水处理人员负责全院污水处理和消毒工作,严格遵守《环境保护法》,坚持先处理后排放,排放标准按gb18466-20xx执行。
实行24小时排放。
2、连续三次各取样500毫升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3、粪总大肠菌群数每升不得大于500个。
4、采用二氧化氯消毒时,总余氯量应在2-8毫克每升。
5、污水处理员要严格遵守自己的职责,遇到重大疑难问题及时向科长汇报。
医院污水管理制度篇21、污水处理装置是医院用于处理污水的一项重要设施,医院应安排一名工作责任性强、不怕脏的人担任污水处理管理工作。
2、污水处理工作人员应熟悉污水处理的流程,掌握设备的性能和一般的维修技术,发现故障及时修理。
3、管理人员应经常检查督促污水处理工作人员的工作,发现情况及时处理,保证设备运行正常。
4、工作人员认真做好污水处理设备的各种记录,建立档案,做好漂浮物的'无害化处理。
5、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委托的社会化管理。
医院污水管理制度篇3一、医院的污水都必须经过污水处理站进行处理,经消毒、沉淀,达到外排标准后,方可排放。
二、污水专职处理员每周二次对医院的污水处理的二氧化氯等有关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保证污水处理设备正常运转,决不将未达标的污水外排。
三、由专职污水处理员对每天的污水处理量及无机盐和盐酸的投放量进行登记,并对ph值进行测试,对污水泵运行情况进行记录。
四、专职污水处理员在发现污水处理设备出现异常或故障应立即向总务科汇报,并要求在12小时之内将设备进行修复,保证正常运行。
五、医院一次性医疗垃圾和医学标本要求存放在指定的密封的容器内,并采用日积晶清,存放容器必须有明显标志。
六、一次性医疗垃圾及医学标本在运输前必须经二层密封包装,在运输过程中应小心谨慎,不得将垃圾遗漏或失落,并每日送达指定单位进行焚烧处理。
七、合理使用锅炉的.除尘设备,控制锅炉所产生的烟尘,定期对锅炉的烟尘进行清除。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文(2篇)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文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管理总则》的有关规定。
2、保持污水排放系统顺利通畅,定期对医院排放系统进行维修。
3、工作人员做好自身防护,采集污水时戴手套,操作后洗手。
4、每日监测污水总余氯____次,并做好登记5、每月做好污水粪大肠杆菌检测,有报告并备查。
6、每年做好致病菌(沙门氏菌、志贺菌)检测,不得少于____次。
7、在传染病流行期间,应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放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____mg/l.8、保持室内空气流量,环境清洁。
9、污水处理原料妥善保管,合理配比。
垃圾污物处理消毒隔离制度一、科室每日消除垃圾,将垃圾及时送到指定的垃圾桶内,其中如有污染垃圾,应送到污物桶内。
桶满时,由卫生员分别运送室外垃圾箱内或送焚烧处理,运送时必须将垃圾桶盖盖好,以防掉撒地上。
二、病室内痰盂要盛放1。
200的“84”消毒溶液。
危重病人的痰盂由病房清洁工随时更换倒除。
三、病人用过的废纸及果皮等物,应放置纸篓内,不准扔在地下或走廊内,更不准须窗口扔到外边。
四、院内集中垃圾处理,每日由总务科指派专人进行清理和拉运,夏、秋季必须做到日产日清,并进行一次到二次杀虫、灭菌消毒,防止蚊、蝇孽生。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范文(2)是指医院对污水处理工作进行管理的一套制度,旨在保障医院污水处理的合理性、高效性和环境友好性。
以下是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的一些基本要点:1. 法律法规依据: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应遵循国家关于污水处理的相关法律法规,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等。
2. 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运行:医院应按照各级环境保护部门的要求建设规范的污水处理设施,并确保其正常运行和维护。
3. 污水监测和数据记录:医院应建立污水监测系统,对排放出的污水进行实时监测,并定期记录和保存相关数据,以便对污水处理情况进行评估和分析。
4. 污水处理工艺选择:医院应根据污水排放量和污水的性质,选择合适的污水处理工艺,包括生化处理、物理处理、化学处理等。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模板(四篇)
医院污水处理站管理制度模板总则1.为加强污水处理的设备管理、工艺管理和水质管理,保证污水处理安全正常运行,达到净化水质、处理和处置污泥、保护环境的目的,制定本规程。
2.污水处理的运行、维护及其安全除应符合本规程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的规定。
1一般要求1.1运行管理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必须熟悉本厂处理工艺和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与技术指标。
2.操作人员必须了解本厂处理工艺,熟悉本岗位设施、设备的运行要求和技术指标。
3.各岗位应有工艺系统网络图、安全操作规程等,并应示于明显部位。
4.运行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应按要求巡视检查构筑物、设备、电器和仪表的运行情况。
5.各岗位的操作人员应按时做好运行记录。
数据应准确无误。
6.操作人员发现运行不正常时,应及时处理或上报主管部门。
7.各种机械设备应保持清洁,无漏水、漏气等。
8.水处理构筑物堰口、池壁应保持清洁、完好。
9.根据不同机电设备要求,应定时检查,添加或更换润滑油或润滑脂。
1.2安全操作要求1.各岗位操作人员和维修人员必须经过技术培训和生产实践,并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启动设备应在做好启动准备工作后进行。
3.电源电压大于或小于额定电压____%时,不宜启动电机。
4.操作人员在启闭电器开关时,应按电工操作规程进行。
5.各种设备维修时必须断电,并应在开关处悬挂维修标牌后,方可操作。
6.雨天或冰雪天气,操作人员在构筑物上巡视或操作时,应注意防滑。
7.清理机电设备及周围环境卫生进,严禁擦拭设备运转部位,冲洗水不得溅到电缆头和电机带电部位及润滑部位。
8.各岗位操作人员应穿戴齐全劳保用品,做好安全防范工作。
9.应在构筑物的明显位置配备防护救生设施及用品。
10.严禁非岗位人员启闭本岗位的机电设备。
1.3维护保养要求1.运行管理人员和维修人员应熟悉机电设备的维修规定。
2.应对构筑物的结构及各种闸阀、电机、护栏、管道等定期进行检查、维修及防腐处理,并及时更换被损坏的设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医院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1、污水处理按照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发布的关于《医院污水处理技术指南》的要求执行。
2、医院污水处理设施的操作人员应该培训并健全岗位操作规程及相应的规章制度。
3、医院污水采用二级处理流程,氯消毒工艺流程。
严格按照加氯池内水容量,计算氯
量,保证氯、水充分接触一定时间后方能排放,使处理后的污水经防疫站化验合格,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4、污水处理站应有必要的计量、安全及报警等装置。
5、做好日常监测工作,污水处理的生物监测总余氯应每日监测,粪大肠菌每月一次。
每日测定水质,水量、并做好记录。
6、服从环保、防疫部门管理指导,协助采样检验。
7、工作人员应当注重个人卫生,应配备有方便工作人员进行清洗的设施(洗手液、
温水),而且应对工作人员进行个人卫生方面的知识培训。
附:医院污水的排放标准
为了防止到有病原体的污水污染环境和危害人民健康,根据国家经济委员会,卫生部颁发的《医院污水排放标准》,医院污水经处理与消毒后,应达到下列标准:1、连续3次各取样500ml进行检验,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
总大肠菌群
数不得大于500个/L。
2、当采用氯化法消毒时,接触时间和接触池水中的余氯含量见表:
医院污水类别接触时间(H)总余氯mg/L
综合医院污水不少于1 4—5
含肠道致病菌污水不少于14—5
含结核杆菌污水不少于1.5 6—8
3、污水处理构筑物中污泥,必须经过无害化处理,污泥排入时应达到下列标准:
蛔虫卵死亡率大于95﹪;粪大肠菌值不少于10﹣²;10g污泥(原检样中),不得检出肠道致病菌和结核杆菌;当污泥采用高温堆肥法进行无害处
处理构筑物的医院,对有传染性的粪便,必须进行单独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
理;医院污水经处理和消毒后,其所含的污染物质与有害物质的含量应符合
现行的有关标准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