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合集下载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研究的论文经济学理论论文【摘要】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已席卷全球,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发生巨大变化。

信贷业务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要收益来源,信贷风险也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在当前形势下,商业银行必须强化信贷风险管理,保证信贷资产业务的健康发展。

本文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的成因,并提出在金融危机下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对策。

【关键词】金融危机信贷风险【中图分类号】f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209(2010)06-00-02信贷风险,主要是指银行贷放出去的款项,借款人到期不能偿还而形成逾期、呆滞或呆账,使银行蒙受损失的可能性。

信贷风险管理是当前国有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

如何准确把握和有效防化信贷风险,确保金融安全,是一项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任务。

近年来,国有商业银行在强化信贷风险管理,防范和化解信贷风险上做了大量艰苦卓绝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取得了显著的工作成效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信贷资产质量明显提高。

然而,由于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金融产权制度改革、经营管理的授权操作与内控自律制度建设的严重不协调,国有商业银行存在着较为严重的信贷风险控制理念和行为偏差,以致信贷资产不良率还处于高位运行。

在金融不断对外开放的今天,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的管理便成了银行能否提高竞争力的关键。

作者结合多年工作经验,从分析我国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成因着手,提出了治理信贷风险的相关措施。

1 我国商业银行信贷资产面临的主要风险现况分析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是加强信贷管理的前提和基础。

商业银行信贷业务风险包括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其中内部风险起主导作用,并决定外部风险。

1.1 内部风险1.1.1 素质风险。

是指因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原因导致的信贷风险,信贷人员个人素质包括业务素质和品德素质两个方面。

业务素质偏低的信贷员一般很难对一笔贷款做出正确的判断,从而使贷款的风险增大;品德素质较差的信贷人员则容易导致以权谋私、以贷谋私的道德风险。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与控制论文伴随着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脚步,我国商业银行在不断进步,但同国外的商业银行比照,开展仍不成熟,其中存在一些问题。

在商业银行内部,管理层不注重加强风险管理文化的建造,而且对风险的管理观念不强,使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健全,且银行体系内也缺少专业的风险管理人才。

然而,外部环境对商业银行的开展亦有一定阻碍,我国金融体制的现阶段还不甚健全,监管部门对银行的监管不到位,社会诚信水平低,都不利于我国商业银行更好的开展。

(一)没有建立全面的风险管理组织结构。

如今,由于我国商业银行的治理结构不健全,有许多的商业银行实行股份制改革并且上市进行交易,商业银行有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的形式,但是其中还是存在诸多问题。

大多数的董事会不能最终承当起全部金融风险的职责。

我国商业银行对风险管理十分看重,加上风险管理的承当主体不是很明朗,对于职责划分也不是很全,从而引致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的管理认知相比照拟薄弱,并且缺少了主动性。

从我国的实际经济情况来看,国家的资本成为了银行的资本担当者,最终导致了风险,在财政无力承当的严峻情况时,银行可能会发行货币来应对银行流动性要求,银行体系的运转最后会用货币膨胀来维持。

(二)风险管理文化。

我国同国外商业银行比照,开展速度慢,风险管理的文化底蕴略显缺乏。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观念不是很成熟,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的迅速开展,风险变化的要求。

在银行的内控中,风险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一环,且行为模式和风险观念都是由风险管理的文化所抉择的。

并且,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有一些问题是由于银行在风险管理中缺少文化底蕴,致使有些措施不能很有效的发挥作用。

有些商业银行不能较好地处理业务和风险管理之间的关系,在其开展业务的时候,没有注重对风险的管理。

在开展银行业务时,没有把风险管理同开展业务摆在一个水平线上,不能准确认识风险,而且会误认为风险管理会影响业务,减少业务的开展,从而使商业银行缺少动力。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核心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核心论文

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中图分类号:f832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4202(2012)06-000-02摘要随着国际银行业风险管理模式和内容的发展,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从资产负债管理深化和完善到了经济成本的管理。

经济成本和风险资产的匹配成为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核心问题。

本文分析经济资本的定义和作用,商业银行实施经济资本管理的相关问题。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经济成本一、经济资本的定义经济资本(capital at risk,car)是现代全面风险管理的关键概念之一,是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主要量化测度工具之一。

经济资本也称为风险资本(economic capital),是商业银行需要用来弥补风险造成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量。

经济资本管理涉及到商业银行的各种风险,比如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利率风险等,涉及到商业银行经营管理的单个产品线和业务单位,最终落脚于对商业银行整体风险的动态的全方位测量和管理。

它通过测量每项产品和每个业务单位的风险,并充分考虑单个风险的相关性,得出整个银行需要弥补风险造成的非预期损失的资本量。

二、经济资本的测量经济资本的测量方法是从风险价值(var)的方法体系延伸而来的。

对于var的定义,p.jorion这样描述:“var是在给定的置信水平和目标时段下的最大损失(或者最坏情况下的损失)。

”风险价值(var)最简练的表达式为:var=损失波动值×波动乘数(容忍度乘数)也就是说,var是用来度量在某一容忍度下潜在的最大损失的。

对于某个产品的var测度,代表了这个产品所可能带来的,需要去弥补的风险损失值。

var技术的思路非常简单,但是,在实际运用中,由于var测量是对每项交易、每个产品线、每个业务单位进行,而且准确设定上述要素的损失波动值、波动乘数等指标还需要根据大量的历史数据得出,且运算过程非常复杂,所以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繁冗的工作。

国外已经有成熟的var技术软件包。

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

论文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摘要:长期以来,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主要局限于信用风险和市场风险,随着银行业务品种的快速增加,业务流程的日趋复杂,以及对电脑设施和技术手段越来越多的依赖,大量损失发生在操作风险方面,人们在逐渐认识并越来越多的关注操作风险的管理。

一个完整的操作风险流程包括风险识别、度量、监测和控制,在上一文中,着重介绍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概念、风险识别与风险度量,那么在本文中,就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发生的原因、操作风险的监测和控制,以及操作风险管理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详细论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管理。

关键字: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监测和控制引言操作风险管理是现代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重要内容。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银行竞争国际化、白热化的时代背景下,风险管理正日益成为商业银行增强竞争力的核心手段。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成为近年来银行风险管理领域中的一个前沿和热点问题,国际银行界在理论和实践中对操作风险管理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

本文重点研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流程中的操作风险监测和控制,丰富和补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理论和方法,解决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增强银行的核心竞争力。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发生的原因新巴塞尔协议给操作风险下的定义是:操作风险是指由于不充分的或失败的内部程序、人员和系统,或者由于外部事件所引起损失的风险。

巴塞尔监管委员会从8个业务类别(公司金融、销售和推销、零售银行业务、商业银行业务、结算和支付、代理和保管、资产管理、零售经纪)把操作风险损失划分为7种类型:a.内部欺诈,即内部人员骗取、盗用财产或违反监管规章、法律和银行制度的行为;b.外部欺诈,即外部人员故意骗取、盗用财产或逃避法律责任的行为;c.雇员活动和工作场所安全,即违反就业、健康或安全方面的法律或协议所引起的赔偿要求;d.客户、产品和业务活动,即因疏忽未对特定客户履行份内义务,或者产品性质、设计缺陷导致的损失;e.实物资产的损坏,即由于自然灾害或其他事件导致实物的损坏或丢失;f.业务中断和系统错误,即业务中断或系统失败造成的损失;g.行政、交付和过程管理,即交易失败、过程管理出错及与合作伙伴合作失败。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浅谈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浅谈论文

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浅谈【摘要】长期以来,如何有效管理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利用风险管理为金融机构创造价值和形成核心竞争力,已日益显现出其必要性。

本文就此进行了探讨,并分析了我国操作风险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从制定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战略、建立独立高效的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以提高执行力为目标的制度体系及培育风险管理文化等方面提出了对我国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控制有效性的对策。

【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有效性银行业是一个高风险的行业,对风险的防范、管理和化解是银行业发展的永恒主题。

由操作风险导致银行倒闭的深刻案例之一是巴林银行由于没有将交易与清算业务分开这个制度上的缺陷以及其内部审计的松散与监管不力,直接走向了倒闭的命运。

1995年2月英国中央银行英格兰银行宣布一条消息:巴林银行不得继续从事交易活动并将申请资产清理。

10天后,又以1英镑的象征性价格被荷兰国际集团收购。

巴林银行总损失为13亿美元,资本损失100%,从违规到灾难发生的时间仅为三年。

近些年以来,国内金融业发生了一系列因操作风险导致金融机构陷入危机甚至倒闭破产的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政府、公众和潜在海外投资者对中国商业银行的信心。

我国在与国际金融业接轨的同时,我国的银行业面临的操作风险正在逐渐显现,控制操作风险迫在眉睫。

一、操作风险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对操作风险的界定在对操作风险的定义方面,学术界已有颇多的探讨,他们分别从不同的方面进行界定,使得目前尚没有形成统一的操作风险定义。

目前,最具影响力的操作风险定义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给出的界定:“操作风险是指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二)操作风险影响因素分析1、人员因素。

主要包括员工的思想道德素质、员工的业务能力、内部欺诈、失职违规、知识/技能匮乏、越权和滥用职权行为、核心雇员流失、违反用工法等。

人是操作风险防范的主体,在操作风险的控制过程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一、平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LDC即操作风险事件及损失数据收集。

DCFC即部门控制检查体系,实质是对业务流程中所设计的控制步骤进行独立于日常作业的检查,确保风险控制步骤得到执行并控制有效,能够及时向银行管理层报告未执行内控措施的业务领域,以便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总账核对是以总账科目及相应账户为基础,通过定期将总账科目数据经明细账最终核对到交易凭据或资产实物或与业务系统数据等核对,及时发现数据差异和异常状况,并采取纠正、改进措施,从而确保总账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理性。

新产品包括公司条线、零售条线、资金条线等产品管理部门开发的新产品,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会根据新产品具体情况选定评审人员,组成专项评审小组,由组长组织进行。

同时,平安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和发展战略,搭建了覆盖总、分、支行的全面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及专业队伍,明确各级操作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职责,夯实新资本协议达标基础。

此外,平安银行还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报告程序,银行各报告单位根据监管及银行规定的内容、频率,对操作风险管理整体状况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进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并按照规定的报告路线进行报送。

尽管平安银行做了大量加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工作,但是,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发现该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仍存诸多不足和改进之处。

1.优秀的企业文化尚未形成企业文化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平安银行存在激进的内部文化,这自然会相应地使银行员工形成激进的业务发展观念,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发生矛盾时,就会倾向于发展业务而轻视或者忽视风险。

面对复杂的宏观发展环境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平安银行对规模和发展的追求显得十分迫切,在最新一个五年战略规划中提出“要在三到五年内进入我国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五到八年内进入我国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的激进目标。

⑤为了早日实现战略规划目标、扩大资产总额规模以及提高净利润水平,将银行资源大量投入到营销条线,因而投入到风险控制方面的资源就相应缩减。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

商业银行风险论文六篇商业银行风险论文范文1【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商业银行财务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资金运营过程中由于财务结构不合理、经营状况不佳而引起的财务风险。

为了规避财务风险,需要在风险发生之前进行识别,准时实行措施化解风险。

为了进行商业银行财务风险识别,需要对以往银行所发生的财务危机进行汇总分析,找出应对措施,避开下次发生。

风险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风险的监管,对财务资产负债表等财务资料定期汇总进行讨论分析,了解企业财务经营状况,发觉潜在危机,同时,银行财务风险也需要对往来客户的信用风险与经济市场风险进行识别。

客户的负债清偿力量是需要银行谨慎考核推断的。

面对市场经济需要不断的进行市场监管,把握市场动态,准时发觉可能影响财务风险的缘由,做出对策,规避风险。

一、商业银行风险特征(1)不确定性: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2)双重性和相关性:商业银行风险存在患病损失的可能性与取得收益的机会,这不仅与其自身的经营活动影响,更受其服务对象的经济行为决策和活动效率的影响。

正是由于银行风险的双重性和相关性,所以会使经济主体产生一种约束机制和激励机制,更好地有效配置资源。

(3)可控性:商业银行风险所具有不确定性,并非意味着不行控,从肯定程度上可以把风险掌握到肯定范围内。

(4)加速传染性:银行风险一旦爆发,不同于其他经济风险爆发,它会因信用基础的丢失而提高金融经济危机的发生。

(5)集中累积性:企业融资渠道与方式单一,使银行风险过于集中化;基层银行的经营不善并不会危及其生存,各种风险通过向上级转嫁,逐级汇总到总行,这样风险将逐步累积。

二、商业银行风险分类(一)外部风险外部风险包括在信用风险、市场风险、通货膨胀风险和国家风险的来源于商业银行外部的风险。

1、信用风险:是指交易对象未能履行契约中商定的义务而造成商业银行经济损失的风险。

信用风险是目前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风险。

2、市场风险:是指因市场价格(利率、汇率、股票价格和商品价格)的不利变动而使商业银行内外业务发生损失的风险,它存在于银行的经营活动中。

浅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浅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浅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关键词:商业风险内部控制论文摘要:在WTO过渡时间表临近尾声的新阶段,伴随着利率化的不断推进、创新的显著发展、银行业重组整合对提升内部风险管理的新要求,中国商业银行应采他山之石,建立以内部控制管理为主体的风险管理框架,以解决风险管理中至今尚存的深层次矛盾。

商业银行风险是指商业银行在经营过程中,由于事前无法预料的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商业银行的实际收益与预期收益产生背离,从而导致银行蒙受额外收益的机会和可能眭。

根据不同的标准,商业银行风险可以划分为不同类型,不同类型的商业银行风险各有不同的特征。

如根据商业银行风险本身的性质,可分为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根据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原因划分,可分为自然风险、风险和经营风险,下文就根据风险影响的范围而产生的各类风险进行详细阐述。

1 中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深层次矛盾伴随着外资银行竞争的日趋激烈,全球加强金融风险管理呼声的不断提高,中国商业银行固有和新增风险的进一步加大,银行业管理面临的内外部也更加复杂多变。

中国的商业银行已经开始摆脱风险管理的淡泊意识,思考并探索如何加强风险管理,建立并完善综合风险管理之路。

但“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正值初始阶段,相对薄弱。

时至今日,中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仍然存在着下列深层次的矛盾。

1.1风险管理科学性不足我国大部分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手段都比较落后,风险管理技术极不成熟,风险管理仍处于粗放管理阶段。

比如很少有银行具有专门的风险监测和预警系统,即使有的银行代发了所谓的风险预警系统,但并为建立科学的数量模型,系统数据的真实、运算和更新并不能有效保证;奉献预警信号的界定缺乏专业人士的把关;对于客户和业务的监测仅仅停留在对报表的审查上。

在国内目前的环境下,若是以客户虚假的财务报表来决定贷款发放,银行无疑是等于自己为欺诈行为大开放方便之门。

而各银行总行对下面分支机构的管理主要靠设计简单的报表,就难免存在被管理者的机会主义行为。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摘要: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利率风险的挑战。

本论文旨在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首先,对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定义和特征进行了阐述;其次,分析了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若干建议。

关键词:商业银行、利率风险、风险管理、改进措施1. 引言商业银行作为我国金融体系的核心部分,具有资金中介、信贷和风险管理等重要职能。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金融市场的发展,商业银行面临各种风险,其中利率风险是最为突出和重要的风险之一。

合理有效地管理利率风险对商业银行的稳定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 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定义和特征利率风险是指商业银行由于市场利率的变化而导致的资产负债规模、利润、市值等方面的风险。

利率风险具有以下几个特征:首先,利率变动是不可预测的,存在不确定性;其次,利率变动具有延迟性,其影响不会立即显现;再次,利率风险具有关联性,一种利率的变动可能会影响其他利率的变化。

3.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现状和问题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首先,缺乏全面有效的利率风险管理框架,对利率风险的管理尚未形成统一的理论体系;其次,管理手段和工具相对简单,缺乏科学性和灵活性;再次,内外部环境的变化使得利率风险的管理变得更加复杂和困难。

4. 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的措施为了改进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可以采取以下措施:首先,完善利率风险管理法律法规,明确银行的责任和义务;其次,建立健全利率风险管理的内部控制机制和制度;再次,加强人才培养和技术支持,提高银行员工的风险管理能力;最后,积极开展利率风险的对冲操作,通过市场化手段降低利率风险。

5. 结论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的管理对于保障金融体系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存在一些问题,但通过改进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利率风险的影响。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全面风险管理论文随着中国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商业银行的重要性和地位已成为不可置疑。

它们是市场调节的重要力量,而且对经济的健康和发展有着重要影响。

在这个市场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银行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也是愈加的复杂化和多样化,其个体风险、系统性风险的发生已经威胁到了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稳定。

因此,全面建立健全的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已经成为了商业银行防范风险、保持稳健经营的关键。

一、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概念商业银行的核心业务是吸储、发贷款和进行支付清算,银行业务面临的风险主要来自于三个方面,就是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和操作风险。

其中信用风险是最主要的,而且是银行业务风险的根源。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是以便于银行利益最大化为目标,对银行的风险做出合理和科学的分析、评估和控制,以达到稳健运营的目的。

在保证资产质量,维护客户和股东利益的前提下,商业银行应该尽量控制各项风险,建立起合理、高效、切实可行的风险管理体系。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体系是商业银行风险控制的核心。

它的主要内容应该包括风险审查、风险评估和风险监管三个部分。

(一)风险审查风险审查是风险管理的最基本部分。

它包括预先审查、操作审查和后效审查三个部分。

预先审查是在银行业务发生之前,对银行的客户进行了解、分析客户的偿付意愿、情况以及贷款的有效性等。

操作审查是在银行业务发生时,对客户以及贷款申请者的相关资料、申请情况进行审查,为银行的批准决策提供基础资料。

后效审查是在银行贷款发放后的回收中,对客户还款能力、情况等进行后效审查。

(二)风险评估风险评估的主要目的是对客户的信誉情况和贷款的优劣进行分析,以确定是否批准银行贷款申请。

风险评估主要依据是客户的财务报表和历史贷款记录等,通过评估客户的财务状况和信用记录来判断其还款能力和偿债能力。

(三)风险监管风险监管是获得风险信息、引导风险控制、监督风险防范的过程。

银行需要通过风险监控,查出存在的风险并加以控制。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

银行操作风险管理论文一、平安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现状及存有的问题LDC即操作风险事件及损失数据收集。

DCFC即部门控制检查体系,实质是对业务流程中所设计的控制步骤实行独立于日常作业的检查,确保风险控制步骤得到执行并控制有效,能够即时向银行管理层报告未执行内控措施的业务领域,以便尽快采取补救措施。

总账核对是以总账科目及相对应账户为基础,通过定期将总账科目数据经明细账最终核对到交易凭据或资产实物或与业务系统数据等核对,即时发现数据差异和异常状况,并采取纠正、改进措施,从而确保总账的真实性、准确性及合理性。

新产品包括公司条线、零售条线、资金条线等产品管理部门开发的新产品,操作风险管理职能部门会根据新产品具体情况选定评审人员,组成专项评审小组,由组长组织实行。

同时,平安银行根据监管要求和发展战略,搭建了覆盖总、分、支行的全面操作风险管理架构及专业队伍,明确各级操作风险管理岗位人员职责,夯实新资本协议达标基础。

此外,平安银行还建立了操作风险管理报告程序,银行各报告单位根据监管及银行规定的内容、频率,对操作风险管理整体状况和操作风险(损失)事件实行描述、分析和评价,并按照规定的报告路线实行报送。

即使平安银行做了大量增强操作风险管理的工作,但是,我们通过认真分析发现该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仍存诸多不足和改进之处。

1.优秀的企业文化尚未形成企业文化对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工作至关重要。

平安银行存有激进的内部文化,这自然会相对应地使银行员工形成激进的业务发展观点,在业务发展与风险控制发生矛盾时,就会倾向于发展业务而轻视或者忽视风险。

面对复杂的宏观发展环境以及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平安银行对规模和发展的追求显得十分迫切,在最新一个五年战略规划中提出“要在三到五年内进入我国股份制银行第二梯队,五到八年内进入我国股份制银行第一梯队”的激进目标。

⑤为了早日实现战略规划目标、扩大资产总额规模以及提升净利润水平,将银行资源大量投入到营销条线,因而投入到风险控制方面的资源就相对应缩减。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论文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商业银行在金融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信贷风险则是商业银行面临的主要挑战之一。

信贷风险管理的有效性直接关系到商业银行的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的稳定。

本文将探讨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以及应对策略。

一、信贷风险的概念和类型信贷风险是指由于借款人无法或不愿按期偿还贷款本息而导致银行资产价值受损的风险。

根据风险的性质和来源,信贷风险可分为违约风险、流动性风险、集中风险和市场风险等几种类型。

违约风险是最常见的信贷风险,指借款人无法按时偿还贷款本息的风险。

流动性风险是指银行因无法及时变现资产而导致资金短缺的风险。

集中风险是指银行在某一行业、某一地区或某一客户上集中了大量贷款,一旦出现问题会带来巨大风险。

市场风险是指由于市场环境变化而导致信贷风险的风险。

二、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信贷风险是银行面临的最大风险之一,如果不能有效管理,可能导致银行资产质量下降,甚至出现严重亏损。

其次,信贷风险的暴露程度影响着银行的盈利能力。

通过有效管理信贷风险,银行可以降低不良贷款率,提高还款率,从而提高盈利水平。

再次,信贷风险管理对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和保护金融消费者的利益具有积极意义。

三、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方法和工具为了有效管理信贷风险,商业银行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方法和工具。

首先,建立健全的信贷风险管理体系是关键。

商业银行应该建立完善的信贷政策和流程,明确信贷风险的界定和评估标准。

其次,合理的风险定价和定价策略有助于减少信贷风险。

商业银行应根据借款人的信用状况、担保物品和借款期限等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风险定价,以确保借贷活动的可持续性。

此外,建立有效的风险监测和控制机制也是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重要环节。

银行可以利用风险管理系统和模型来监测贷款组合的质量和风险暴露情况,及时调整风险暴露度,并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

四、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挑战与对策商业银行在信贷风险管理过程中面临着一些挑战。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治理分析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治理分析论文

商业银行信贷风险治理分析论文一、当前信贷风险监控中发现的主要问题银行的不良贷款一般是由于多种原因形成的,除银行自身的原因外,还受企业违约、不适当的行政干预以及法制不健全、执法不严的影响。

虽然近几年来,金融机构加强和改善了信贷管理工作,推行了审贷部门分离,成立了风险评审管理委员会,强化了贷款民主决策,建立了行业技术专家咨询制度和信贷决策责任人制度,实施责任奖惩等等,使得信贷管理水平有所提高,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贷款制度执行不严,信贷政策向所谓的“大户”倾斜当前,由于金融机构之间的无序竞争,造成商业银行对所谓的大户贷款审查不严,未能严格执行贷款制度,这种制度的倾斜加大了贷款风险。

例如,一些商业银行对这些客户不敢去严格管理,严格审查其财务状况,结果一些大企业集团由于经营不善倒闭,导致大量贷款变成呆账,如“蓝田股份”案例,曾有十余家金融机构争相为其贷款。

事实上,集团客户或关联企业的风险事件时有发生,其所造成的较大连锁反应和连带风险已给商业资产质量带来了很多不利影响。

(二)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据巴塞尔银行监管委员会在1998年提出的《银行机构内控指引》,完善的现代银行内部控制体系应该以运作合法、有效和信息畅通为目标,涵盖银行的管理和控制文化、风险的有效识别和评估、控制活动和责任分离、信息和交流以及监控和缺陷修正等五个方面的内容。

到目前为止,我国商业银行普遍内部控制体制不健全、风险管理组织结构不完善,还没有形成现代意义上的管理体系和独立的风险管理部门,也没有专职的风险经理。

无论是内部稽核部门还是信贷管理部门或资金管理部门,都没有能力承担起独立的、权威性的、能够有效管理银行各个方面风险的风险管理职责。

(三)缺乏贷款风险评估机制,对风险缺乏全程监控实施信贷风险的防范管理是个系统工程,涉及基础工作、管理水平、员工素质等诸多方面,其内涵应该包括经营理念风险意识、识别防范风险能力、风险评估技术、风险管理机制、规避化解风险措施等手段。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关于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内容摘要:论文关键词:商业银行风险管理问题对策论文摘要:当前,国内商业银行在信用、市场、流动性和操作性等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相比有很大差距。

随着我国加入WTO以及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出台,这方面的问题更加突出。

国内商业银行只有积极寻求对策,从文化、体系、技术等方面入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

随着世界金融的一体化和我国对外国银行的放开,国内的商业银行也将参与到世界金融的竞争之中。

在此背景下,研究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问题处理上与国外一流银行的差距,寻求一条符合我国国情的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路径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企业改制的不规范影响信贷资产质量,造成信用风险我国商业银行的利润主要依靠对企业贷款的利息收入,但国有企业的经营状况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改善,商业银行贷款成了国有企业维持生存的重要手段,信贷资产质量恶化,风险增加。

同时,我国正对国有企业进行现代企业制度改革,在给其带来生机和活力的同时,也给商业银行带来一定的风险。

一些企业钻政策空子,拖欠甚至逃废银行贷款,给银行带来大量的坏帐、呆帐。

此风险已成为中国银行业最突出的金融风险。

(二)缺乏较为成熟的风险管理技术导致市场风险目前,国际银行界风险管理广泛使用统计方法和模型对风险进行量化管理,与之相比,我国的商业银行比较重视定性分析,而风险分类及量化技术落后。

其中,内部评级和资产组合管理是风险度量的重要技术。

风险管理技术的落后增加了我国风险管理的难度。

(三)由于挤兑导致的流动性风险银行信用一般表现为银行向公众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发行债券和流通银行票据等形式。

银行的自有资本有限,若管理不善,不良贷款率过高,就会出现过挤兑风波和支付危机。

目前由于国有商业银行存在国家信用的保证,其流动性风险没有显现,但潜在支付困难日益增多,如目前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不足60%,低于80%和国际最低标准。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4篇)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4篇)

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精选 4 篇)无论在学习或者是工作中,大家都跟打过交道吧,论文是对某些学术问题进行研究的手段。

写起论文来就毫无头绪?下面是的工商银行信用风险管理论文,,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对于还没有到期的存量贷款资产,应密切监测企业的生产经营情况,应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处理。

如果企业生产的是没有什么市场的产品。

生产,应允许其破产,并进行破产清算以保全银行资产或者减少损失;如果企业很有开展潜力,只是浮现了暂时的资金艰难,银行应允许其提出贷款展期申请,甚至于对其新增贷款以匡助其度过难关,企业救活了,银行的资产也就安全了,这是个双赢的结果;对于一些其它的特殊的企业,银行可采取增加抵押和担保的方式降低信用风险。

对于即将发放的新贷款,银行应严格执行贷款审批条件,加强银行的内控制度和强化外部监管,做好贷前调查和审查,加强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过程及方法的监视、检查和引导,建立完善的银行内部风险评估体系。

应主动积极争取支持国家建立的大型工程贷款融资,对于国家出台的降低贷款条件和支持中小企业开展的政策,银行应在国家的政策的指引下,制定出各自更为具体的措施和细那么,对于数额比拟大的贷款,应组织银团贷款以分散信用风险。

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主要问题是管理本钱过高且效果不明显,主要表达在两个方面:一是信息科技支持,我国商业银行要不断的加大对信息系统的投入。

使得信息管理延伸到商业银行业务管理的各个方面,建立起功能强大的信息数据库,实行信用管理的量化分析和管理,从而降低信用管理的本钱,提高信用管理的时效性和准确性;二是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建立,必须加强制度建立,构建一个全方位、全过程的高效、标准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应该包括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政策体系、决策体系、评价体系等内容,其中特别是要加强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建立,建立起高效并且相互监视的信用风险管理组织体系是提高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效率的关键。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

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论文————————————————————————————————作者:————————————————————————————————日期: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问题与对策姓名:韩伟班级:11金融3班学号:111234318成绩:指导老师:卢海峰完成日期:2014.06.18目录摘要 (III)ABSTRACT (IV)一绪论 (1)1.1研究背景 (1)1.2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2)1.2.1 课题研究的目的 (2)1.2.2 课题研究的意义 (2)1.3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及论文结构 (2)1.3.1 课题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2)1.3.2 论文的内容结构 (3)二商业银行风险概述 (4)2.1商业银行风险的特征 (4)2.2商业银行风险的来源 (4)2.2.1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外部风险 (4)2.2.2商业银行经营活动的内部风险 (5)2.3商业银行风险的种类 (6)2.3.1按商业银行经营外部环境因素划分的风险 (6)2.3.3按商业银行业务范围划分的风险 (7)三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特点及探索 (8)3.1现代西方商业银行业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新特点 (8)3.2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新探索 (9)四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及问题分析 (10)4.1我国商业银行当前所面临的风险及表现 (10)4.1.1 信用风险 (10)4.1.2 操作风险 (10)4.1.3 市场风险 (11)4.2我国商业银行所面临风险特殊性的原因分析 (12)4.2.1 市场转型加剧商业银行风险 (12)4.2.2 经济周期增强商业银行风险 (13)4.2.3 商业银行创新所引起的风险 (13)4.3我国商业银行原有风险管理的不足及其对风险管理造成的结果 (14)五改善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对策 (16)5.1改革现有的风险管理理念,树立风险管理文化 (16)5.2改进企业信用状况 (16)5.3合理设定贷款目标,规范政府行为 (17)5.4完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健全风险管理体制 (17)六结论与展望 (19)谢辞 (20)参考文献 (21)摘要本文简要阐述了商业银行风险及风险管理的概念及类型以及现代西方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通过对现阶段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现状的观察分析,找出我国现阶段商业银行风险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对问题的理解中逐步提出对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相应的改进方法和对策。

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

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论文摘要:本论文旨在探讨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以减少信用风险对银行业务的不利影响。

首先,论文介绍了信用风险的定义和特征。

然后,分析了当前建设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如不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和风险评估方法不准确等。

接下来,提出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包括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加强监督和风险管理能力培养等。

最后,通过案例研究验证了提出的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关键词:信用风险、建设银行、对策、内部控制、风险评估1. 引言信用风险是银行业务中常见的风险类型之一,如果不加以有效管理,将对银行的经营业绩和声誉产生严重影响。

建设银行作为中国最大的商业银行之一,其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本论文旨在探讨建设银行如何适应现代金融市场的需求,提高信用风险管理能力,以保持其在行业中的竞争力。

2. 信用风险的定义和特征信用风险是指借款人或其他交易对手不能按时履约或无法履约的风险。

它是银行业务中最主要的风险之一,具有不确定性、不可预见性和不可控制性的特征。

信用风险的特征包括违约概率、违约损失和违约相关性。

3. 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建设银行在信用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如内部控制体系不完善、风险评估方法不准确、风险管理能力不足等。

这些问题导致了信用风险管理的不稳定和风险的积累。

4. 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为了提高建设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能力,本论文提出了一系列对策。

首先,建设银行应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健全的风险管理体系和流程。

其次,建设银行需要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包括定量和定性评估方法。

最后,建设银行应加强监督,建立有效的风险管理能力培养机制。

5. 案例研究通过对建设银行信用风险管理对策的案例研究,本论文验证了提出的对策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案例研究表明,加强内部控制、建立全面的风险评估体系和加强监督都能有效降低信用风险,并提高建设银行的竞争力和市场份额。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2024年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范文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与实证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金融市场的持续发展和银行体系日趋复杂化,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变得愈发重要。

本篇论文将深入探讨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的理论基础,以及进行相应的实证研究,旨在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在风险管理方面所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为未来风险管理策略的制定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二、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基础1. 风险管理的定义与重要性风险管理是指通过对风险的识别、评估、监控和应对,以最小成本实现最大安全保障的科学管理方法。

对于商业银行而言,风险管理是保障银行稳健经营、防范金融风险的关键环节。

2. 商业银行风险类型商业银行面临的风险主要包括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等。

这些风险在不同程度上影响着银行的经营稳定性和盈利能力。

3. 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理论框架包括风险识别、风险评估、风险控制、风险监控和风险报告等环节。

这一框架为银行提供了全面、系统的风险管理方法,有助于银行有效应对各类风险。

三、实证研究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本研究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以我国商业银行为研究对象,收集相关风险数据和银行经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案例分析等方法进行实证研究。

2. 实证研究结果(1)信用风险管理: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水平逐步提高,但仍需加强信用评级和风险预警机制的建设。

(2)市场风险管理:市场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市场风险管理能力逐步增强,但仍需关注金融市场波动对银行资产和负债的影响。

(3)操作风险管理:操作风险是银行日常运营中常见的风险。

实证研究显示,我国商业银行在操作风险管理方面存在一定差距,需加强内部控制和员工培训,提高员工的风险意识和应对能力。

(4)流动性风险管理:流动性风险是银行面临的重要风险之一。

实证研究表明,我国商业银行在流动性风险管理方面已取得一定成果,但仍需关注资金来源和运用的匹配性,以及应对突发情况的流动性储备。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

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金融银行论文: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研究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下,商业银行作为金融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风险。

经营风险管理对于商业银行的稳健运营和可持续发展至关重要。

有效的风险管理不仅能够帮助银行降低损失,还能提升其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和声誉。

一、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类型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风险之一。

这是指借款人或交易对手未能履行合同约定的义务,导致银行遭受损失的可能性。

例如,企业贷款违约、个人信用卡逾期等都属于信用风险。

市场风险也是不容忽视的。

它包括利率风险、汇率风险、股票价格风险和商品价格风险等。

利率的波动可能影响银行的存贷利差,汇率的变动可能使外汇资产和负债价值发生变化,而股票和商品价格的起伏则会影响相关投资的收益。

操作风险涵盖了银行内部流程、人员、系统等方面的失误或不完善所导致的风险。

例如,内部欺诈、系统故障、交易错误等都属于操作风险的范畴。

流动性风险指的是银行无法及时满足客户提款或合理贷款需求的风险。

如果银行的资金来源不稳定或资金运用不合理,就可能陷入流动性困境。

此外,还有声誉风险、战略风险等其他类型的风险,这些风险也可能对商业银行的经营产生重大影响。

二、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的成因宏观经济环境的变化是导致银行风险的重要外部因素。

经济衰退、通货膨胀、政策调整等都可能影响银行的资产质量和盈利能力。

银行自身的业务结构和经营策略也会引发风险。

过度依赖某一业务领域、盲目扩张规模、风险偏好过高都可能增加银行的风险暴露。

风险管理体系的不完善是风险产生的内部原因之一。

如果风险识别、评估和控制机制不健全,银行就难以有效地应对各种风险。

人员素质也是影响风险管理的关键因素。

员工的专业知识不足、道德风险等都可能导致风险的发生。

三、现代商业银行经营风险管理的方法风险识别是风险管理的第一步。

银行需要通过各种手段,如数据分析、专家判断等,准确识别可能面临的各类风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浅谈商业银行风险管理》
课程名称:风险管理
班级:证券投资1208班
学号:2012161553
姓名:吴勇
日期:2015/6/10
摘要:信用风险是商业银行所面临的基本风险,目前我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最主要的是金融风险。

个人认为,商业银行要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必须变传统的“自上而下”模式为“自下而上”模式,直接向一线人员征集风险信息,主动追踪、处理操作风险事件,打造功能强大的操作风险管理平台,实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动态管理。

我们来探讨下商业银行风险的危害,以及解决方案,及其的重要性。

关键词:银行信用风险风险管理商业银行
一、商业银行操作风险定义及分类
商业银行所面临的风险主要可分为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操作风险。

操作风险是由不完善或有问题的内部程序、人员及系统或外部事件所造成损失的风险。

其中:流程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主要是指业务运管过程中由于管理体制和制度的缺失、以及制度漏洞所造成的操作风险;人员因素引起的操作风险,泛指在商业银行内部所有由于人员方面的原因给业务操作带来的风险。

商业银行是经营货币的金融中介组织,与一般工商企业的最大不同就在于银行利用客户的存款和其它借入款作为主要的营运资金,自有资本占比低这一点决定了商业银行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特性。

【一】、信用风险管理定义
信用风险管理是指对导致银行信用风险的诸多因素及其发生的频率与其可能形成损失的程度进行分析、预测、控制、疏导和防范的风险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以最小的耗费达到分散、降低和转移风险,保障银行经营的安全性。

与世界各国大型商业银行相比,我国商业银行还是很落后的。

1、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结构落后
我国商业银行的现代企业制度还未真正确立,公司治理结构很不健全,尤其是在国内处于垄断地位的国有商业银行这一根本性问题未能解决,风险承担的最终边界并不明确。

2、风险管理体系机制不健全
风险管理是整个银行经营管理中的重要一环,需要建立长效的风险管理机制。

于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起步比较晚,造成目前风险管理的体系不够健全,政策制度不够精细,用人机制僵化,监督制约机制薄弱。

3、对风险管理理念的认识比较片面
我国商业银行中,对风险管理和业务发展的关系认识还有差距,先进的风险管理理念并未建立
4、信用风险管理的独立性相对较差
在我国,一些银行的风险管理体系往往还不健全,风险管理受外界因素干扰
较多,独立性原则体现不够。

5、风险管理分析技术与信息掌握的差距巨大
信用风险管理中,重视贷款投向的政策性、合法性、贷款运行的安全性等,这些分析方法在强化风险管理中是不可缺少的。

二、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
国内商业银行对操作风险的认识和管理还停留在较为肤浅的层次,完整有效的操作风险管理体系框架尚未建立,按照上述思路进行操作风险管理,实际效果却不尽理想,其主要原因在于:
{一}是操作风险识别“以点概面”
操作风险点无所不在、数量庞大、层出不穷,现有的分类其实只是沧海一粟。

理论上说,操作风险点当然是可以动态扩张的,但由于局部私利、信息不对称、操作风险隐蔽性等原因,不可能全部列出。

商业银行要管理好操作风险,应做到“实时报告蚁穴状况,确保有及时足够的沙袋堵住漏洞”。

{二}是操作风险控制“职责不清”、“执行不力”
由于操作风险涉及面广,风险类型复杂,专业能力要求较高,目前国内商业银行操作风险模式实际上多为各职能部门分散管理,有些银行虽声称将操作风险纳入全面风险管理统一管理,实际上全面风险管理部门仅是进行形式上的牵头管理,实际管理职责仍落相关职能部门。

涉及人员的操作风险主要由人力资源部管理,涉及系统的操作风险主要由科技部门管理,涉及外部事件的操作风险主要由安全保卫、后勤服务等部门管理,涉及流程的操作风险由各所有业务及管理部门共同管理。

各职能部门既是制度的制定者,又是制度的执行者,导致政出多门、各自为政。

{三}是操作风险监测“形同虚设”
国内商业银行风险监测工作主要由审计部门或是风险部门负责,风险监测主要依靠各级风险监测人员的经验和直觉,往往是发生案件后,才开始突击检查、查找漏洞、处理有关责任人,风险监测人员主动发现风险的能力不强,被动式、运动式、临时性的监测活动占据主流。

三、商业银行操作风险体系的构建
操作风险实际上是一种全流程风险,只要有业务、有行动,就会存在人员误操作或流程设计不当或系统出错等风险,而且,操作风险还会随着业务的发展而实时变化。

商业银行要做好操作风险管理,必须变传统的“自上而下”管理为“自下而上”管理。

真实的风险信息,最权威、最及时、最有效的来源途径,具体要求如下:
[一]操作风险信息收集
商业银行应打造功能强大的操作风险管理平台,对全行所有人员开放,允许任何与工作相关的不满意见或完善建议,直接在意见建议中心提交。

这些意见建议经过后续的筛选、处理、反馈、固化流程,为商业银行自我完善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

提交信息人员可自由选择实名或匿名两种方式,系统应默认匿名方式,以保护信息提交人员的人身安全,防止打击报复。

提交信息人员应填写基本信息,必填项包括:姓名、银行卡号。

其中:商业银行应确保“姓名”项真实,以防止恶意人身攻击、无中生有的举报等,但是,商业银行应确保操作风险信息系统中的个人资料绝对保密。

[二]操作风险信息有效性判断
操作风险管理系统应内置即时通讯工具,对信息提交者未表述明确的风险信息进行沟通明确。

{三}操作风险事件处理
接受交办的机构提出处理或整改意见,交具体经办处理;具体经办经机构负责人同意后及时填写处理结果。

{四}操作风险成果运用
商业银行意见建议的主办机构对意见建议的处理,不应就事论事、简单整改了事,而应举一反三,根据风险处理结果修正现有流程或制度,达到业务流程不断优化、政策制度适时调整、操作规范简明展现的目的。

因此,操作风险管理平台应设置“操作规范中心”,该中心包括“制度系统”及“操作系统”,根据改进建议形成良性映射,不断循环优化。

操作规范中心应内嵌“制度系统”,提供制度查询、制度制定及制度修订功能,主办机构对建议意见进行处理,形成处理方案后,需要以制度形式对管理要求进行固化的,
可直接在制度系统中申请制度局部更替或是起草新的管理制度,经有权人批准后,系统自动将新旧制度进行替换,确保制度查询人员在系统中查询到的是最新有效的制度及管理要求。

{五}操作风险事件后台分析处理
1. 操作风险事件库管理。

由于操作风险事件繁杂、操作风险分类需要统一标准,分类专业性要求较高,因此,该项分类工作应由总行操作风险管理岗负责。

商业银行进行操作风险分类后,将能够直观展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薄弱环节,为商业银行针对性加强相关领域操作风险管理,提供明确指向。

2. 操作风险评估。

商业银行应定期评估银行操作风险情况,提交总行决策管理层审议,为管理层采取操作风险控制措施、配置操作风险管理资源提供决策依据。

3. 操作风险计量。

操作风险事件进行分析跟踪,一旦发现关键风险指标异动,应立即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追查异动深层次原因,加强相关领域操作风险的关注及防控。

四、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展望
商业银行应该鼓励操作风险问题的暴露和纠正。

实际上,任何个体都不会独立存在,任何行动也都会与他人产生联系。

思维管理操作风险,就一定能够实现操作风险的动态管理,实现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的标本兼治。

参考文献:
其他:
[1]漆蜡应:中国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体系研究 [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12
[2]石峰:我国私营企业内部治理结构的创新研究[D].衡阳:南华大学.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