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数感培养初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生数感培养初探

开化县北门小学汪金女

【摘要】数感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因此,数感也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着强烈的感悟能力。建立数感可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问题,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便成了新课程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可以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激活情景体验等唤起学生对数的直接经验,通过游戏活动、实践活动等进行数感的训练,特别是估算训练能很好地强化学生的数感。【关键词】数学学习重视培养体验训练强化数感

数感,是认识客观事物与数建立起来的一种意识,是人们对数与运算的一般理解,这种理解可以帮助人们用灵活的方法作出数学判断和为解决复杂问题提出有用的策略,是人的一种基本的数学素养。所以,让学生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建立数感便成了新课程强调和重视的问题。《数学课程标准》提出要使学生“经历运用数学符号和图形描述现实世界的过程,建立数感和符号感,发展抽象思维”。并指出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应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运算的合理性做出解释。可见,具有良好数感的学生对数的意义和运算有着强烈的感悟能力。建立数感可理解为会“数学地”思考问题,会用数学的方法理解和解释现实问题。因此,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重视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培养数感时要注意与学生的关于数的感性认识相联系,脱离

感性认识的抽象训练会使数感的培养成为空中楼阁。下面我结合我的教学实际,谈几点自己的做法:

一、联系生活,获取数感

数学来源于生活,并回归于生活,在现实生活中无处不存在数学。在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其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而且有利于对数的意义的理解。因此,我们教师在平时教学中所提出的问题要尽可能贴近学生实际,结合生活中的具体实例去教学数学知识,让学生感觉数学就在身边,生活中充满了数学,从身边潜移默化地获取数感。例如教学“克和千克”时,让学生寻找并掂量1克与1千克的物体,寻找哪些物体分别用“克”、“千克”作单位。像一分硬币重1克,两袋盐重1千克等,知道如药片、黄金等细小物品用“克”作单位,体重、水果等用“千克”作单位。在教学“长度单位”时,让学生通过到操场上跑跑、测测、量量等方法,让学生感受50米、100米、200米等的距离。

再如:教学“10的认识”时,学生认识了10之后,我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找一找身边数量是10的物品。很快,学生所说的五花八门的句子就出来了。

师:谁能从生活中找出数量是10的物品呢?

生1:一个人有10个手指。

生2:一个人有10个脚趾。

生3:妈妈给我买了10个苹果。

生4:爸爸给买了10本本子。

生5:星期天,妈妈给我买了10枝铅笔。

……

这些数字都来自于学生的生活实际,通过让学生进行有关数的表述,学生很容易理解、接受,并且能体会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并在这个过程中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

二、创设情景,体验数感

数感的培养并非靠教师一味的“讲”便能奏效的,而是要结合具体情景。通过数学活动得到感受和体验。我们要结合具体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数的意义,例如刚入学的一年级学生,在认识10以内数的时候,必须通过实物、图片,使实物与数一一对应,甚至可以将学生带出教室,数一数操场上有几棵树,有几盆花,使学生对10以内的数与身边实物的数量结合起来。在认识万以内数的时候,不可能让学生具体数一数实物,可以用课件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情景,使学生在情境中获得感受和体验。教学时,也可以联系本校实际,“我校有学生2000人”,让学生回忆一下每星期一,2000人在操场集合是什么样的,像10所这样的学校学生集中在一起就是20000人。这样一些具体的、与学生密切联系的活动,可以使学生对数形成一个鲜明的表象,并且在遇到相似情境时,在头脑中出现一个具体的参照物。

在具体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不仅是理解数概念的需要,同时也会加深学生对数的实际意义的理解。如对于70、87、33、8、61等这些数,能用大一些、小一些、大得多、小得多等词语描述它们之间的大小关系,并用“>、<”来表示。从而进一步让学生体验数感。

三、游戏活动,增强数感

小孩子喜欢玩,这本身就是一种天性,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寓数学知识于游戏活动中,让学生在“学中玩”,在“玩中学”。孩子在玩的时候身心会很放松,情感

会很投入,思维也会很自然地跟着感觉走,恰当的游戏加上教师的引导,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在小组活动中产生思维的火花,能更好的建立学生的数感。

如在教学1~5的认识时,组织猜数游戏活动,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猜在1~5中有一个数比2大,可能是几?有一个数比4小,可能是几?有一个数比3大而且比5小可是是几,只有这一种可能吗?学生们都积极参与猜数游戏,在游戏中感知数的顺序,逐步建立良好的数感,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又如在教学数数和数组成的练习中,我出示一张卡片,上面写着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让学生猜,这个数可能是多少,通过这个活动,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同时能对所猜的数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推算。如知道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最小数是16,依次写下去,符合这个条件的数还有27、38、49,同学之间也可以进行这个游戏活动,使学生在游戏活动中,共同建立数感。

四、实践体验,深化数感

数学知识比较抽象,学生大脑中不能较好地建立表象,更不能真正理解知识的内涵。只有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再通过自己的实践体验,才能让学生在具体的生活背景下深化数感。例如,在学习了“克与千克”后,要求学生在节假日跟随爸爸妈妈去菜市场买菜。在买菜过程中了解各种物品的重量,并帮助爸爸妈妈拎菜,感受重量。回家后数一数相应重量的物品个数,如1千克鸡蛋有几个?500克番茄有几个?等等。教学了“元、角、分”后,让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去调查商店某些日用品、学习用品的价格,或随父母到市场调查各种蔬菜的价格等。通过这样的实践体验,能让学生更深刻、更具体地把握数的大小,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深化数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