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形成在肿瘤临床中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管形成在肿瘤临床中的意义
实体肿瘤的生长及存活依赖血管形成,已为广大的肿瘤学家们所公认。新生血管通过灌注形式为肿瘤细胞生长提供营养供给,也是肿瘤细胞代谢产物排泄的有效途径,同时新生的血管也是肿瘤向远处转移的重要途径;而在没有血管形成的情况下,肿瘤的营养供给及代谢物排泄仅能靠简单的物理弥散,这就严重地限制了肿瘤细胞的生长及其向远处扩散的可能性。临床的研究证明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病人的预后有密切的相关性,临床前的研究证明抗血管形成治疗可以有效地控制肿瘤的生长,因此,肿瘤新生血管被认为是一个有价值的治疗靶点,抗肿瘤新生血管研究也是肿瘤学中的一个研究热点。
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依据
1971 年,Folkman 博士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上首先提出了肿瘤生长依赖血管形成的观点(Tumor growth isangiogenesis dependent)。人们经过大量的研究进一步证实了新生血管形成与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并且研究发现了许多抗新生血管形成的技术及制剂,这些制剂及方法在体外及体内实验中取得了喜人的成果。早在1945年,人们在研究创伤及肿瘤对血管的影响时,就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将肿瘤细胞置于一个有半透膜的小室内,然后将此小室埋在小鼠的皮下,结果发现小室内的肿瘤细胞在新生血管形成前生长缓慢,而当小室内有新生血管形成后,肿瘤细胞生长迅速加快;同时也发现在小室的半透膜面,新生血管形成丰富,提示新生血管形成对肿瘤生长有利;而肿瘤细胞本身也有诱导新生血管形成的作用。早期的研究还发现,移植于离体的灌注脏器内肿瘤,因在灌注脏器是没有血管形成的,所以肿瘤在离体灌注的脏器内生长缓慢,肿瘤保
持在1-2mm3 大小;当将离体脏器再移植回宿主体内后,新生血管形成明显,肿瘤则迅速长大至1-2cm3,并且将宿主动物致死。动物实验发现,将肿瘤细胞团混悬于眼前房中,因前房中无血管形成,所以肿瘤体积始终保持在1mm3左右,可以维持很长一段时间,但肿瘤仍然保持存活;然而,一旦将这些肿瘤移植到虹膜后,新生血管迅速形成,肿瘤生长迅速,在2 周内可从增加至原大小的1 600 倍。鸡胚尿囊膜模型研究证明,在无血管期肿瘤生长通常受到明显的限制,肿瘤的直径多在0.93 ±0.29mm,当进入血管期后,肿瘤在血管形成的24小时内迅速增长,通常在7天左右长达直径8.0 ± 2.5mm。尿囊膜通常发生在鸡胚发育的第5 天,其血管内皮细胞3H-TdR 的掺入值,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步降低,在第八天时急速下降。按时间顺序连续在尿囊膜上移植肿瘤发现,随着时间推移,血管内皮细胞的生长速率在下降,血管形成在减少,甚至血管萎缩,肿瘤的生长亦与之相应的降低。1989年Folkman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个转基因小鼠的实验结果,在鼠胰腺β细胞中转入S V 4 0 Toncoprotein基因后,β-细胞在4-6周时,即出现增生现象,39.5 周时约50% 的胰岛出现增生的β细胞;但仅有一小部发生癌变。通过体内外的研究发现,能引起新生血管形成的增生细胞与肿瘤的发生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良性增生往往不伴有诱生新生血管的能力。提示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发生过程中有重要的作用。以上的研究都证明,肿瘤与血管形成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虽然未能直接地证明肿瘤的生长是依赖血管形成的,但是间接地提示了这一现象中的一种必然联系的存在。然而,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尤其是从80年代末开始,人们找到许多肿瘤的生长依赖血管的直接证据。1993年Kim等发表的一个裸鼠体内的研究结果证明,有三株人肿瘤细胞生长是依赖于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对新生血管形成的
促进作用,应用抗VEGF的抗体阻断VEGF 的效应后,肿瘤的生长即受到明显的抑制。Gross 及Hori等分别报告,腹腔内注射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b FGF)后可以刺激原发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而使用抗bFGF 的特异性抗体后,可以抑制70% 依赖bFGF 刺激的血管形成而生长的肿瘤。烟曲霉素的衍生物T NP-470是一个作用明确的血管形成抑制剂,对血管内皮细胞有特异性的抑制作用,动物体内的研究发现,它可以明显抑制原发肿瘤及转移灶的发生。TNP-47 0 抑制肿瘤呈剂量依赖性。使用TNP-470 后,B16BL6 黑色素瘤、M5076 视网膜细胞肉瘤、Lewis 肺癌及walker256肿瘤的大小分别减少到对照相的1 6%、10%、17%及4%。同时,TNP-470 还抑制可以M5076 肉瘤的肝转移。Millauer 等使用逆转录病毒将突变的位点缺陷VEGF受体FLK-1转导至脑胶质瘤中,结果肿瘤的血管形成受到抑制,肿瘤生长亦受到明显抑制。
血管形成的临床意义
以上的研究从直接及间接的方面都证明了血管形成在肿瘤的发生及转移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临床上新生血管形成同样具有重要的意义,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转移及预后密切相关。1992 年,Macchiarini 报道了肺癌中血管形成研究的结果,作者计数手术切除的87 例T1N0M0 的NSCLC 患者的癌组织平均血管密度及数量,发现微血管密度和转移的发生明显相关。在放大200 倍的显微镜下,微血管数为0~9/HP显相关。在放大200 倍的显微镜下,微血管数为0~9/HP时,肿瘤转移发生率为9.2%;10~19/HP时,为62%;20~30/HP 时为100%。如果以0~9/HP者发生转移的相对危险度为1,那么,10~19/ HP 者则为2.42;20~30/HP 者则为20。Giampietro研究了乳腺癌患者肿
瘤组织中血管密度与预后的关系,发现乳腺癌患者的死亡率及复发率与微血管密度呈正比。血管密度超过100/HP 者,有39%复发,其中20.7%的患者死亡;相反,微血管密度低于33/HP 者仅4%复发及死亡。Saclarides 研究大肠癌患者,血管密度与预后的关系发现,血管密度在病变已穿透粘膜及5年内死亡的患者中明显高(P =0.002 及P=0.013).
血管形成的发生机制
迄今人们对血管形成的机制仍不甚明了,血管形成是一个极复杂的病理生理过程,包括许多的环节。通常认为肿瘤血管形成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①血管内皮下基底膜溶解及内皮细胞活化;②内皮细胞向肿瘤组织迁移;③内皮细胞增殖,并形成细胞条索;④形成新生血管。在这一过程中包含了肿瘤细胞与正常内皮细胞间、与细胞外基质的相互作用、相关细胞的参与及大量细胞因子的调节,使得新生血管得以形成。在正常的情况下,血管形成是受到严格地调控的,而在肿瘤组织中这种平衡则完全倾向血管形成一方。胞可以产生大量的细胞因子刺激血管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及血管形成。其中活性较强的因子包括酸性及碱性纤维母细胞生长因子(aFGF及bFGF),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内皮细胞生长因子(EGF)等。在多种肿瘤组织中,VEGF往往大量存在于肿瘤坏死与活跃长生的细胞之间的区域,提VEGF可能是这些肿瘤血管生成中重要的介质。内皮细胞表面存在有大量的VEGF受体(VEGFR、flki/flt-1)许多因子是通过调节VEGFR的表达来调控血管的形成。
抗血管形成在肿瘤治疗中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