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合集下载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案例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案例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案例Non-planned extubation (NPE) is a serious and potentially life-threatening event that occurs when a patient's endotracheal tube is removed accidentally or unintentionally. 非计划拔管(NPE)是一个严重的、可能危及生命的事件,当患者的气管导管意外或无意间被拔除时发生。

NPE can lead to hypoxia, aspiration, or airway trauma, and it is associated with increased morbidity and mortality among critically ill patients. 非计划拔管可能导致缺氧、误吸或气道创伤,并且与重症患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

There are several factor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non-planned extubation, including inadequate sedation, inadequate staffing, and inadequate communication among the healthcare team. 有几个因素可能导致非计划拔管,包括镇静不足、人员不足和医疗团队间沟通不足。

In some cases, the patient may become agitated or combative, leading to accidental extubation, while in other cases, equipment failure or disconnection may result in NPE. 在某些情况下,患者可能会变得焦躁或好斗,导致意外拔管,而在其他情况下,设备故障或脱开可能会导致非计划拔管。

1例非计划拔管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1例非计划拔管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PPT】1例非计划拔管护理不良事件分析
非计划性拔管是临床风险管理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之一,对患者不但可能造成损伤,增加插管机率及院内感染的机率,增加住院费用,延长住院时间,延误治疗甚至造成死亡,还对护理人员自信心及工作的积极性造成打击,增加心理压力,导致医护关系及护患关系紧张。

本PPT就1例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采用鱼骨图分析法,层次清晰、直观的从人、法、环、料四个方面分析原因,对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归纳分析,提出整改措施。

搜索相关文献资料及专利,寻找新型材质胃管及新型固定方法。

在工作中不断寻求方法,利用现有的材料,有效的减少导管护理中的盲目性和被动性。

主动关心体贴患者及家属,让其感到被理解和尊重;与患者及家属建立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有效沟通,将非计划性拔管率降到最低限度,提高管路护理质量,提升服务满意度。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胃管意外拔除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胃管意外拔除

护理不良事件案例分析一胃管意外拔除案例分析I发生胃管意外拔除不良事件怎么办胃管是由鼻腔插入,经由咽部,通过食管到达胃部,从而协助临床诊断治疗的管道。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

胃管的非计划拔管易导致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给患者造成损伤,延长疾病恢复时间,增加费用,甚至导致死亡。

总结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预防对策,对于提高护理工作质量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事件案例一】L患者一般情况:患者,女性,56岁,因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晚期,脑转移,双肺转移,为求进一步治疗收入肿瘤科,入科后观察患者病情重,全身消瘦明显。

医嘱:禁食,静脉营养支持治疗,于入院后第三日遵医嘱给予患者放置胃管并留置,引流通畅,妥善固定。

患者病情进行性加重呈嗜睡状态,呼之可应答,可正确回答问题,责任护士向患者及其家属和陪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告知留置胃管的重要性以及防止管道滑脱的相关措施,床位悬挂警示标识,做好床旁交接班。

2.事件发生经过:夜班护士于01:23进行护理文书记录时,陪护熟睡,而患者突然将胃管拔出。

护士立即至病房查看患者情况,观察脱出的胃管完好,未残留于体内,立即报告医生并上报护士长。

医生给予患者查体,护士遵医嘱给予患者测量生命体征,体温:36.5o C,脉搏:102次/分,呼吸:20次/分,血压:118∕66mmllg,协助患者取舒适卧位。

医嘱:观察,加强巡视,书写护理记录单并做好交接班。

3.本案例原因分析(1)患者因右乳浸润性导管癌晚期脑转移,病情重,生活不能自理,意识模糊,呈嗜睡状态,对留置胃管的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

(2)陪护人员由于疲劳,夜间放松警惕,对妥善保护留置胃管的意识淡薄。

(3)责任护士对患者管道滑脱的风险评估不足,夜间值班人员少,对高危风险的患者措施落实不到位,对患者家属脱管风险教育强调不够。

【事件案例二】1.患者一般情况:患者,男性,73岁,主因肝癌为进一步治疗由平车推入肝病科。

非计划性拔管演练脚本

非计划性拔管演练脚本

非计划性拔管应急演练演练目的:意外拔(脱)管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导管拔除,也包括护理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

意外拔(脱)管在ICU属于严重的不良事件,尤其是气管插管意外拔管,其发生率为0.3%~14%,为增强护理人员防范意识,提高应急处理能力,进行本次演练。

演练背景:重症医学科XXXX年XX月XX日,发生1列非计划性气管插管拔管事件。

值班护士张某红和王某霞在给病人翻身时演练步骤:重医学科病房 ICU 2床 12:30护士张某红和护士王某霞在给病人翻身时,发现呼吸机提示高危报警,查看患者,发现患者气管插管脱出,护士张某红立即将患者头偏向一侧,给于吸痰护理。

护士王某霞呼叫护士李某国:“通知赵医生,科主任、护士长,2床气管插管脱出。

”立即为患者测量血压,准备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责任护士张某红:转到头位,卸掉床头,双“EC”手法开放气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

护士李某国:推急救柜和气管插管箱到2床。

赵医生到达责任护士向医生汇报病情:责任护士张某红:赵医生,我们在为2床患者翻身时,不慎让将气管插管脱出,现患者心率135次/分血氧饱和度为75%。

赵医生:查看患者情况,口唇发绀,呼吸困难,皮肤粘膜青紫、SPO2下降,经过重新评估后需再次插管,下达插管口头医嘱。

护士李某国: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准备用物,协助医生插管。

在赵医生插管过程中,下达血气分析医嘱。

护士王某霞:复诵一遍,确认无误,采集动脉血气分析。

护士王某霞:将患者采集血气分析结果汇报医生PH:7.25.PaO242mmHg,PaCO286mmHg。

固定气管插管,赵医生下达机械通气医嘱,护士王某霞调节呼吸机各项参数,并复诵一遍,确认无误,呼吸机运转正常,连接呼吸机辅助通气。

责任护士张某红:测量气囊压力。

赵医生立即用听诊器再次听患者双肺呼吸音,确定气管插管位置。

30分钟后复查血气分析。

责任护士向护士长汇报事件经过,填写不良时间上报表于XXXX年XX月XX日16:00时,全体人员在医生办公室讨论此次事件的原因,提出整改措施,演练结束。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PDCA)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2019年1月份我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导管滑脱事件有3例,占不良事件的42.86%,而导管重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增加,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导管滑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部针对1月份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见图1)图1 2019年1月份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一)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查看病例,找出引起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见图2)。

图2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2(二)护理部根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质控护士,共70人。

通过问卷收集,结果见表1。

1、调查问卷结果:表1 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通过频数概率统计方法,显示结果如下(见图3):编号对应:1. 患者年龄≥70岁;2. 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3. 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4. 患者翻身时外力拔出;5. 陪人看护不到位;6. 患者、陪人对预防管路滑脱措施依从性差;7. 医护沟通不到位;8. 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9. 护理评估不到位;10. 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差;11. 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12. 导管固定不规范;13. 质控督导不到位;14. 培训落实不到位;图3 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分析3、结论: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高风险原因比例>80%的有1、2、3、8、12,“患者年龄偏大”占81.42%,“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98.57%,“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91.42%,“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导管固定不规范”均占80%,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法”将这五项定为改善重点。

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picc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1. 引言1.1 概述: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使用中心静脉置管(PICC)期间,未经医疗团队的意愿或计划而提前移除导管的情况。

这种情况经常发生,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和并发症。

因此,对于非计划性拔管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及采取相应整改措施显得尤为重要。

1.2 研究背景:中心静脉置管是一种重要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监测和输注药物。

然而,在实际操作中,存在着一系列风险和困难。

尽管有各种预防措施和培训方案,但非计划性拔管现象依然频繁发生,并且往往伴随着不良后果。

因此,需要全面探索其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1.3 目的:本文旨在通过对PICC非计划性拔管现象进行深入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以减少该事件在临床实践中的发生。

首先,我们将整理常见的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并进行详细剖析;其次,通过对影响因素的分析和实际案例的探讨,进一步揭示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深层次原因;接着,我们将介绍患者风险评估工具及相应的管理措施,以提高对此类事件的预防与处理能力;然后,我们将重点讨论PICC 固定方法及培训措施加强,从而增加操作者在置管过程中的专业素养;最后,总结研究成果并指出未来需要改进和深入研究的方向。

通过本文的研究与整合,在临床实践中改善PICC非计划性拔管现象将有助于提高患者的安全性和护理水平,并为相关医疗人员提供有效指导和参考。

2.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2.1 常见原因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没有提前计划和准备的情况下,导管被意外地拔出了病人身体内。

常见的非计划性拔管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1) 患者的主动行为:有些患者可能会不慎触碰到导管,或者尝试自行移除它们。

2) 不适当固定:如果导管在插入后没有得到恰当固定,例如使用不合适或松弛的固定装置,那么导管更容易被拔出。

3) 摩擦力过大:当患者与床单或其他物体摩擦时,可能会对导管造成压力并增加其脱落的风险。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改进措施
根据原因分析,提出针对性的 改进措施,如加强医护人员培 训、改进护理流程、更新设备 等。
效果评估
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评 估,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患 者满意度等指标的改善情况。
02
非计划拔管事件概述
定义与分类
定义
非计划拔管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 意,患者自行将导管拔出或导管 意外脱落,包括各类导管、引流 管、胃管、尿管、气管插管等。
促进护理质量提升
通过对不良事件的深入剖 析,不断完善护理流程和 管理制度,提高护理质量 。
加强医护人员培训
通过对非计划拔管事件的 讨论和学习,提高医护人 员的专业技能和风险防范 意识。
汇报范围
事件发生情况
记录非计划拔管事件发生的时 间、地点、涉及人员及患者情
况等。
原因分析
对事件进行深入剖析,找出根 本原因,如医护人员操作不当 、患者自身因素、设备故障等 。
完善管道固定方法
改进管道固定方法,采用更加 牢固、舒适的固定方式,减少 管道脱落的风险。
加强患者及家属教育
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解管道的 重要性和注意事项,提高其自 我保护意识,减少因患者或家 属误操作导致的非计划拔管事 件。
建立非计划拔管事件报告 制度
建立非计划拔管事件的报告、 登记和分析制度,及时发现和 解决问题,持续改进护理质量 。
06
总结与展望
本次持续改进成果回顾
成功降低非计划拔管率
01
通过本次持续改进,成功将非计划拔管率降低至目标范围内,
有效提高了患者安全。
完善护理流程
02
针对非计划拔管事件,对原有护理流程进行了全面梳理和优化
,提高了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效率。
提升护士技能

骨二科不良事件:非计划拔除尿管

骨二科不良事件:非计划拔除尿管

处理结果
• 患者无不适主诉,于8月8日9AM拔除尿管, 患者小便可自解,尿液澄清呈淡黄色。 • 患者精神状态逐渐好转且 • 意识清醒,指导患者合理 • 饮食及术后功能锻炼。 • 8月17日11AM患者出院。 • 完善出院指导。
• 事件原因分析: • (1):患者突发谵妄性躁狂,未及时 采取有效措施; • (2):护士巡视病房时,未及时排查 患者安全隐患; • (3):气囊内注入盐水较少,管道固 定不牢固。

五、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 A: 充分评估患者的合作意识及状态程度,合理运用约束 措施; B:科学有效固定; C:合理使用镇痛、镇静药物; D:加强管道护理,提高置换患者舒适度; E: 加强患者心理护理和健康宣教 F: 开展护理业务学习,增强安全意识 G:加强技术培训,规范护理操作,调高防范能力 H:加强高位时段的防护,焦点患者,重点交班。 I: 专科技能、理论培训。关注低年资护士的培养,规范 操作(翻身、吸痰、移动、口腔护理等)掌握UEX风险 评估技巧。加强责任心教育增强风险防范意识。
不良事件讨论—非计划拔除尿管
骨二(关节) 2017.10
病例资料
患者郜女士,女,83岁,文盲。患者2017 年8月1日系“摔伤致右髋部疼痛、活动受 限4小时余”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 急诊行右髋部X线示:右股骨粗隆间骨质连 续性中断,移位。患者无头痛头晕,无恶 心呕吐,无腹痛腹胀,未进饮食,大便未 解,小便未见明显异常。 诊断:右股骨粗隆间骨折
B:未采取科学的镇静措施 C: 未满足患者舒适的需要 D:对不合作患者未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 多篇文献报道:因四肢未加约束或约束不当而 自行拔管的占非计划性拔管患者的 16.8%~90.32%。意外拔管的患者多为昏迷躁 动患者。有研究表明,由于身体约束,使患者 身心疲惫,发生气氛、易怒情绪,致使其行为 失去理智,可能会增加重症患者的躁动使非计 划性拔管事件上升。 (建议护理人员在使用约束之前要慎重评估, 根据病情、约束指征、约束效果,及时调整约 束方案。)

非计划拔管PDCA案例分享2019.6.28

非计划拔管PDCA案例分享2019.6.28
PDCA循环是美国质量管理专家休哈 特博士首先提出的,由戴明博士于1950 年采纳、宣传,获得普及,所以又称戴 明环。全面质量管理的思想基础和方法 依据就是PDCA循环。
PDCA循环的含义是将质量管理分为 四个阶段,即计划(plan)、执行 (do)、检查(check)、处理(act)。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科学评估
A
引进重症监护疼痛观察工具 CPOT评分,躁动-镇静评分。
进行全科培训重症监护疼 痛观察工具CPOT 评分, 躁动-镇静评分。
B
学习培训
临床应用
C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以护士主导,以目标为导 向的镇痛镇静,实时评 估,确保合理镇静。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D3 实施过程---完善管理体系
01 护理组长依据患者危重 程度及护士层级分配人 力资源。
累计 百分比 24.39% 46.34% 65.86% 82.93% 92.69% 100%
82.93%
100%
40
92.69% 90%
35
82.93%
80%
30 25
65.86%
70% 60%
20
46.34%
50% 40%
15
30%
10
24.39%
20%
5
10%
0
0%
0%
例数
累计百分比
注:科室质控小组成员采取举手表决法选取主要原因
02 聘任高年资护士为护理 组长,协助护士长管理 护理质量。
尊重生命,敬畏生命
健康所系,性命相托
D3 实施过程---完善管理体系
细化科室护理绩效考核方案,将 Ⅲ级以上不良事件的发生情况纳 入绩效考核并严格执行。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
项目非计划拔除胃管
部门
负责人
启用时间
.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表
一、项目:避免非计划拔管
二、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
三、解析(鱼骨图)
四、改进方案
1.根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度,加强护士责任心、慎独意识,加强病房巡视及安全管理,查找隐患。

2.加强宣教力度及广度,取得患者配合。

3.优化护理工作程序,发挥护士团结协作作用。

4、实施弹性排班,人力资源配备充足,护士工作量减轻,
加强了特殊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病情的观察。

五、改进措施
1.全科进行相关知识及管道安全宣教流程培训。

2.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3.科室质控员实时检查执行情况。

4.护士长定时督查每班执行情况,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

六、改进后效果
1.至2014-7-6未发生过非计划拔管;
2.护理工作流程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

如有侵权请联系告知删除,感谢你们的配合!。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XXX一直致力于降低非计划性拔管(UEX/AE)发生率,采用持续改进(PDCA)方法。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医护人员意外拔管或患者自行拔管,可能导致患者痛苦、住院时间延长、院内感染等问题,甚至危及生命。

为了保证患者安全,护理部对1月份的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了分析,并制定了相应的措施。

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和病例分析,护理部找出了引起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危因素,包括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和环节因素。

为了更好地了解问题,护理部制定了调查问卷,共有70人参与了调查,结果显示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年龄偏大、导管固定不规范、健康宣教不到位、巡视观察不到位、评估不到位、风险防范意识差、医护沟通不到位、患者翻身时外力拔出等因素是高危因素。

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护理部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包括加强患者宣教、规范导管固定、加强巡视观察、提高护士风险防范意识、加强医护沟通等。

同时,护理部还加强了质控督导和培训落实,以确保措施的有效性。

经过持续的PDCA 循环,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得到了有效控制。

护的依从性,及时纠正不规范行为4.加强护士健康宣教的培训,提高其专业水平5.建立完善的护理评估机制,及时发现问题并解决6.加强护士的风险防范意识,提高其责任心和安全意识7.加强对导管的固定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2、D(Do:执行)护理部根据对策表制定的对策,分别在各临床科室进行了宣教、约束带规范使用、导管选择和固定方式改善、护士健康宣教培训、护理评估和风险防范意识提高等措施,并对执行情况进行了监测和评估。

3、C(XXX:检查)护理部定期对各临床科室执行情况进行了检查,发现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并对指标进行监测和评估。

4、A(Act:改进)护理部根据监测结果和评估情况,对执行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并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改进和优化,以达到降低非计划拔管率的目标。

同时,护理部还对PDCA循环进行了总结和反思,不断完善和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非计划拔管)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1】
项目非计划拔除胃管
部门
负责人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表
启用时间
一、 项目:避免非计划拔管 二、
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
三、解析(鱼骨图)
四、改进方案
1.根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度,加强护士责任心、慎独意识,加强病房巡视及安全管理,查找隐患。

2.加强宣教力度及广度,取得患者配合。

3.优化护理工作程序,发挥护士团结协作作用。

4、实施弹性排班,人力资源配备充足,护士工作量减轻,加强了特殊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病情的观察。

五、改进措施
1.全科进行相关知识及管道安全宣教流程培训。

2.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3.科室质控员实时检查执行情况。

4.护士长定时督查每班执行情况,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

六、改进后效果
1.至2014-7-6未发生过非计划拔管;
2.护理工作流程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

意外拔管的预防以及处理

意外拔管的预防以及处理

如何预防意外拔管
评估因素 评估因素 陪护合理 陪护合理 妥善固定 操作前后 必要时候 加强巡视 健教到位 健教到位 预留长度
根据意外拔管评估表对 患者管道进行评分。定 时巡视病房,加强交接 合理安排陪护,做好家 班。尤其是中夜班护理 属及病人的健康教育, 人员较少的时候 告知管道的重要性及拔 所有管道均需妥善固定, 管后的后果。 并预留一定的活动长度, 切不可牵拉过度,以免导 致管道脱落。 进行各种操作处置一 定要妥善保护好管道,
不良事件的管理流程
出现护理差错或事故后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
及时纠正,将危害降到最 小
24小时内及时逐级上报 封存有关物品、送 检 填写护理差错登记表 分析讨论原因 提出整改措施 寻找问题根源 总结分析讨论 防范措施

护士在医学发展和促进疾病康复中起着重 要作用,护士面对的是生命的延续和生存的 质量,因此,保证护理安全、预防护理不良 事件的发生应成为每一个护士自觉行为,护 士应不断增强责任心,加强护理理论学习, 善于观察分析和总结护理经验,消除护理不 良事件的隐患,全面提高护士整体素质,促 进人类健康事业的发展。
行对症处理,必要时重新置管
按医嘱做好相应处理 作好记录 填写《患者意外拔管登记表》 上报护理部
不良事件发生因素
1. 未严格执行护理规章制度和护理技术操作规程观察病情不 仔细,护理措施不到位;
2 .护士不严于职守,责任心不强,年轻护士缺乏护理经验 表 现为对病人不尽职尽责,工作时思想不集中;另外,护士 由于年轻经验不足,对发生的病情变化不能及时判断和反 应,出现一些不应发生的错误。
小结
导致患者意外拔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 医生、护士、患者、家属等多方面的主、 客观原因。在临床工作中,护理人员操作 应认真仔细,加强责任心,采取有效措施, 以预防为主,避免意外拔管等不良事件的 发生。

医院不良事件非计划拔管样表

医院不良事件非计划拔管样表
管理因素:□无 □护士对护理安全隐患缺乏预见性□护士评估宣教不足 □高危脱管宣教欠缺□脱管预防措施落实不够□护士巡视观察不到位 □护士交接班不到位 □沟通宣教不到位□其他
环境因素:□无 □无防管道脱落标识 □转移病人过床不当 □走廊只有公厕不方便 □夜间护士少 □陌生地方 □日夜不熄灯
技术因素:□无 □固定不妥当□护理操作不当□脱管危险因素评估不足 □高危时段重视不足 □观察不到位 □交接班不到位 □知识经验不足,巡视不及时 □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未适度镇痛镇静□缺乏拔管的评估意识 □搬运患者时动作不协调
陪护因素:□文化程度低、知识缺乏 □无陪护 □陪护离开、入睡







评估损伤程度:□无 □轻度 □中度伤害 □重度伤害
生命体征:□是 □否 □不适用
通知医生:□是□否□不适用
按医嘱处理:□按压穿刺口 □吸氧 □观察病情 □需重新置管其他( )
记录:□是 □否 □不适用
改进措施:□重视风险评估 □加强健康宣教力度 □改进导管固定方法 □采取有效的约束 □提高医院环境安全 □加强对陪护人员脱管相关内容的教育指导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加强培训,降低意外拔管发生率 □合理使用有效镇静剂 □掌握合理拔管时间 □加强护理人力资源的配置 □增强陪护人员 □加强巡视,认真做好床旁交接班 □完善相关制度及管道滑脱质控体系
拔管后损害情况:□无明显损害 □生命体征不稳定 □意识变化 □出血
□延误治疗 其他( )






患者因素:□无 □高龄、患儿 □意识障碍、躁动、谵妄 □麻醉未醒 □紧张害怕 □舒适度差 □疼痛 □认识欠缺,自我保护性差 □活动度大 □依从性差 □无法与医护人员沟通,不配合 □睡眠中无其他

病人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病人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处理流程

病人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处理流程病人非计划拔管是一种严重的不良事件,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

医疗机构应该建立一套完善的处理流程,以应对这种事件的发生。

下面是一份处理病人非计划拔管事件的流程,以供参考。

1. 事故现场处理:当发生病人非计划拔管事件时,第一时间应立即组织医护人员前往现场,确保病人的安全。

同时,要迅速评估病人的状况,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呼吸道管理措施。

2. 患者评估:对于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的患者,需立即进行头颈部和呼吸道评估,了解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合情况。

必要时可进行气管插管或其他呼吸支持措施。

3. 通知家属:在进行紧急处理的同时,医护人员应立即通知患者的家属,告知他们发生了非计划拔管事件,并说明目前的处理情况和患者的状况。

保持家属的沟通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减轻家属的焦虑和敌意。

4. 报告上级领导:在处理完紧急情况后,医护人员应立即向医院的负责人员和随访医生报告该事件,说明事件的原因和处理措施。

上级领导将会协助处理该事件,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资源。

5. 记录整理:对于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的患者,医护人员应及时记录事件的详细情况,包括事件发生的时间、原因、处理过程和后果等信息。

这些记录将为事后的复查和审计提供重要的依据。

6. 事后跟踪:处理完非计划拔管事件后,医护人员还需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和临床表现,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保证患者的安全。

7. 事后教育:对于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的患者和家属,医护人员应进行事后的教育和引导,说明事件的原因和危害,引导他们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避免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8. 安全审查:医疗机构应对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找出存在的问题和薄弱环节,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进,提高医疗质量和安全水平。

9. 事件通报:对于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医疗机构,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该事件,接受监管部门的调查和评估,在法律和伦理规范框架下妥善解决事件。

10. 后续处理:对于发生非计划拔管事件的医护人员,医疗机构应根据事故的性质和后果,进行相应的处理和培训,提高其安全意识和操作能力,确保再次发生类似事件。

推荐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推荐PDCA项目-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

青岛西海岸新区中心医院降低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持续改进(PDCA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 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 ),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

其实质是指医护人 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 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 拔管。

2019年1月份我院不良事件上报的导管滑脱事件有3例,占不良事件的42.86%, 而导管重置给患者带来了痛苦,患者住院时间延长、花费增加,增加了院内感染的 机会,降低了患者满意度,导管滑脱严重者甚至可危及生命导致死亡。

为了保证患 者安全,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率,护理部针对1月份非计划性拔管事件进行分析。

(见 图1)管道岩脱 针刺伤 用药错误 药液外遨 职批暴露图1 2019年1月份护理不良事件分类二、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一)通过护理不良事件报告表、查看病例,找出引起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高 危因素(见图2)。

晶装用华制医护沟通不到位培训落实不到位年龄偏大预防管路滑脱 措施依从性差难以耐受、 自行拔管长—— 导管固—彳导管规格选择不合适意识不清评估不到位躁动不安风险防范意识差预防管路滑脱 质控督导不到位措施依从性差环节因素陪护因素患者因素护士因素图2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二)护理部根据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制定调查问卷,调查对象为各科室护士长、临床科室质控护士,共70人。

通过问卷收集,结果见表1。

1、调查问卷结果:表1调查问卷统计结果2、通过频数概率统计方法,显示结果如下(见图3):导管滑脱高JM险原同比例2 5 4 5 & 7 £ 9 1O 11 12 13 14原因编号编号对应: 1.患者年龄三70岁;2.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3.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图3住院患者非计划拔管高风险因素数据统计分析3、结论:高风险原因比例曲线显示:高风险原因比例>80%的有1、2、3、8、12, “患者年龄偏大”占81.42%, “患者意识不清、躁动不安”占98.57%, “患者难以耐受、自行拔管”占91.42%,“护士健康宣教不到位”、“导管固定不规范”均占80%, 根据“频数概率统计法”将这五项定为改善重点。

ICU非计划拔管PDCA最终修改

ICU非计划拔管PDCA最终修改
患者
护士
镇 静 镇 护理操 痛 评 估 作技术 不足 不当
护理 巡视 不到 位
约束不当
患者对宣教 内容理解能 力差
拔管指征掌握不好 或缺乏拔管前评估
医师
镇静镇痛效果 差
透明敷料不透气 ,致患者瘙痒
部分约束 工具老化
约束用具易 致患者不适
管非 计
缺乏部分约束工具使用指引
对高危管道预见性评估 缺乏明确指引
编号
对策二 对策二
对策三 对策三
.1
8
对策拟定
真因 WHAT
目标WHY
对策拟定HOW
非计划拔 管风险评 估不足
有效识别非计 划拔管风险患

拟定非计划拔管风险 评估指引并组织培训
评分
采纳
地点 WHE
RE
完成时 间
WHEN
负责人 WHO
60

ICU病 2017年 房 9月30日
孟黎
对策编 号
对策四
.1
真因 WHAT
约束不当
镇静、镇 痛评估不

目标WHY
约束手套使用 正确
肢体约束方法 正确
约束工具选用 不当
正确使用 RASS评分量 表,评估结果 反应患者真实
状况
试行开展重症
对策拟定HOW
拟定保护性约束手套 使用指引
保护性肢体约束方法 及相关知识培训、微 信自学、实践教学
教学如何选用约束工 具
组织学习危重患者风 险评估量表如RASS镇 静评分、气管插管质
计 划
制度
方法
制表目的:要因分析;制表时间:2017-7-03;制表人:ICU
.1
0
原因分析

picc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picc非计划性拔管事件
范意识和能力。加强巡视,严密观察患者病情变化,在巡视过程中, 认真检查导管情况和各项预防措施落实情况,预防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 做好评估,认真做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掌握好评估时机:入院 时;转入时;搬动时;体位改变时;改变床头高度时都要进行评估, 并根据病人意识、管道固定情况、耐受及不同部位置管对病人的影响 进行评估。 • 加强护理员管道相关知识的培训,配合医护人员做好管道安全措施。 对易拔管、不能配合的无陪护患者,增加护理员看护。
结束语
: 事件出于疏忽 疏忽源自习惯
健康所系 性命相托
气道安全管理还任重而道远
护理安全零缺陷
• 导致患者意外拔管、脱管原因是多方面的 ,发生意外脱管后果严重,也给医疗纠纷 埋下隐患,作为护士对于留置导管患者应 做好评估、严密观察,有效固定、做好心 理护理,加强巡视、和医生做好沟通、加 强交接班,将非计划性拔管(UEX)降到 最低,提高管路护理质量,保证患者及护 理安全。
加强宣教 • 采取有效的沟通方式,比如通过手势,纸笔的交谈,了解患者的心理
,消除患者恐惧、紧张的心理,将呼叫器放置在患者易接触到的地方 ,以增强安全感。做好患者及家属的知识宣教,反复强调意外拔管可 造成的伤害和不良后果,并指导患者及家属配合管道管理的方法。对 于清醒患者或家属告知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保护导管、防止意 外脱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有效配合。
原因分析
方法:宣教未能引起患者重视,缺少宣教材料。 材料:缺乏有效固定材料,缺乏有效的固定方法,敷贴易过敏,患者 不舒适。 制度:约束的使用培训不到位,对管道高危患者未实施护理措施,对 病区重点患者缺乏预见性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防范对策
1、加强人员培训 • 加强业务技术培训,规范操作流程,提高护理人员对非计划拔管的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本
项目非计划拔除胃管
部门
负责人
启用时间
护理不良事件持续改进记录表
一、项目:避免非计划拔管
二、成立改进小组
组长:
成员:
三、解析(鱼骨图)
四、改进方案
1.根据患者安全目标制度,加强护士责任心、慎独意识,加强病房巡视及安全管理,查找隐患。

2.加强宣教力度及广度,取得患者配合。

3.优化护理工作程序,发挥护士团结协作作用。

4、实施弹性排班,人力资源配备充足,护士工作量减轻,
加强了特殊患者的基础护理及病情的观察。

五、改进措施
1.全科进行相关知识及管道安全宣教流程培训。

2.加强医务人员的安全意识。

3.科室质控员实时检查执行情况。

4.护士长定时督查每班执行情况,总结问题所在,全科知晓并整改。

六、改进后效果
1.至2014-7-6未发生过非计划拔管;
2.护理工作流程培训规范化,作为每年新护士培训课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