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划定方法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城市空间的扩张已成为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大数据时代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探讨
028城市地理大数据时代城市增长边界划定方法探讨高丽娟(湖南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湖南长沙410081)摘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我国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必要性,同时结合国内外研究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内涵进行了阐述,城市增长的影响要素众多,城市增长速度的快慢也会受到时间、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对目前已有的城市增长边界划分方法的分析,总结归纳其中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
大数据兼具时间和空间属性,能够为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控制和优化调整提供决策依据;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更好地利用大数据在城市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科学合理的划定城市增长边界。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城市化;大数据1.前言我国城市化速度之快、规模之大,受到了全世界的广泛关注。
据中国国家统计局数据计算,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我国城镇人口年均增长量接近1600万人。
根据现批准《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新建城市的规划人均城市建设用地指标应在85.1-105.0m2/人内确定。
这意味着城市每年需要为容纳新的城市居民提供1361.6-1680km2的土地。
目前,我国的大部分城市都处于尚未充分发展但亟待发展的状态[1],土地城镇化速度大大超过了人口城镇化的速度。
党的十八大以来,一轮新型城市化建设浪潮在全国各地开始兴起,截至2014年,我国城镇化率达54.77%,可以预见,我国的城市化仍将快速发展。
为城市集中发展和建设划出一条边界线,有利于控制城市无序扩张,优化国土开发空间格局,提升城镇化质量。
2.城市增长边界内涵“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的概念最早被认为是1976年美国俄勒冈州塞勒姆市提出的,规定着城市开发的空间规模、空间模式和城市发展的基本格局与容量,是塑造合理城市内部空间与外部空间的空间基础。
城市增长边界具有一定的灵活性,在必要的时候可以进行调整[2]。
最先将增长边界等城市增长管理工具引入我国的是张进[3]。
牛惠恩(2005)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将城市增长边界定义为一条划分城市与乡村的分界线,是城市空间控制和管理的手段之一”[4];黄慧明(2007)认为UGB是城市的预期扩展边界,其范围内是为了满足当前城市及其未来增长需求而预留的土地[5];黄明华等(2008)将城市增长边界分为针对城市非建设用地的生态安全底线的“刚性”边界和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再开发并随之增长可调整的“弹性”边界[6];龙瀛等(2009)将城市增长边界分为广义的和狭义的边界。
城市开发边界概念和划定方法
变更程序
14
第一部分:背景认识 第二部分:导则解读 第三部分:概念方法
定义内涵 划定方法 成果形式 管控要求
15
(一)定义内涵
1、定义
类似定义——城市增长边界(UGB)
时间 学者或组织
定义及内涵
1976 1991 1998
2000 2004
塞勒姆市政府
2011.03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
十二五规划
纲要
整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2013.12 中央城镇化
工作会议
“城市规划要由扩展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 划”,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
减量规划
7
第一部分 背 景
2014.07 住建部和国土 部联合召开试 点城市启动会
2014.08 四川省启动开 展城市开发边
界划定研究
2014.12 省住建厅召开 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研究专审
2015.01 住建部试点城 市中期成果汇
报
2015.01 省厅下发城市 开发边界划定
导则
首批选择14个试点城市探索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四川省启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工作。 论证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基本方法、定义内涵等重要内容。 各试点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方案汇报,明确城市开发边界的划定的技术思路
城市土地和农村土地之间的分界线
Sybert Richard
DuanyPlater
Kolakowaskik Machemer
在城市外围划定的一条遏制其城市空间无限制进行扩张 的线 大都市区域是应该具有地理界限的有限空间,这些地理 界限的来源是地形、农田、分水岭、河流、海岸线和区 域公园等……发展不应使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或者是消 失 在城市周围划定的一条抑制市区空间无限增长的边界线, 边界之外的土地,应一直保持低密度的状态,与城市范 围内的高密度城市建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一条明确 区分城市和农村的分界线
关于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思考_胡剑双
江苏省城镇化和城乡规划研究中心关于划定城市增长边界的思考规划研究PlanningResearch【摘要】当前,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和用地大规模增长,城市无序蔓延和城乡空间混杂问题日益明显,城乡规划作为城乡空间管理的政策工具,正面临着从增量规划向存量规划转型的趋势,而划定城市增长边界则是适应该趋势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对城市增长边界的内涵及发展历程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划定城市增长边界要与城镇化进程相协调,要与“三规合一”等工作相结合,在我省人口规模超过500万的特大城市优先开展试点工作,并指出苏南各市县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工作,充分运用城市增长边界的理念,开展相关研究工作。
【关键词】城市增长边界;城镇化;三规合一1城市增长边界的划定背景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我国城镇化进程快速推进,城市人口和用地大规模增长。
由于缺乏有效的城市空间增长管理手段,导致城市无序蔓延问题日益凸显,主要表现在:开发区、新区和大学城等城市扩张浪潮使城镇空间不断向外扩展;城市过度扩张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自然景观和基本农田受到吞噬;耕地和生态保护压力大等。
为有效遏制城市的无序扩张和土地低效利用所带来的问题,国家在“十二五”规划、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等政策文件中,多次强调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增长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的重要性。
习总书记在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中已明确提出,要“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把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城市开发边界划定,把城市放在大自然中,把绿水青山保留给城市居民”。
长期以来,国家各有关部门也分别从耕地保护红线、生态红线、规划建设用地范围等不同角度探索城乡空间管理的方法。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在2006年实施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中,第一次正式提出在城市总体规划纲要阶段要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提出建设用地规模和建设用地范围。
但是由于传统的规划建设用地范围所采取的方式是通过城市人口预测,结合城市人均建设用地指标来划定,实际操作中受地方用地需求的影响,往往难以适应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用地增长。
城镇开发边界调整规则
城镇开发边界调整规则1.引言1.1 概述概述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是指对城镇范围内的土地利用边界进行调整和规划的一项重要任务。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城市的空间扩张和土地需求不断增加,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成为了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城镇开发边界调整的背景和原则,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
随着人口的增长和城市功能的不断扩展,城镇对土地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加。
传统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已经不能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因此需要进行边界调整,以适应城市规模和功能的增长。
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旨在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优化城市空间布局,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在进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时,需要考虑一系列原则和指导方针。
首先,调整的原则应该符合城市规划的总体要求和国家政策的导向。
其次,应该尊重土地利用的基本特点和城市发展的实际情况,不能随意扩大边界,而应该根据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能力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此外,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应该注重保护生态环境,避免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开发和破坏。
同时,还应该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对城市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一方面,合理的城镇开发边界调整可以促进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推动城市功能和经济发展的协调发展。
另一方面,调整城镇开发边界还可以改善城市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社会福利水平。
因此,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是一个全面考虑经济、社会、环境等多个因素的复杂过程,需要科学规划和周密决策。
综上所述,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是一个具有重要意义的城市规划和土地利用管理活动。
合理的边界调整可以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提高城市的发展效益和人居环境质量。
在进行城镇开发边界调整时,需要遵循科学合理的原则和指导方针,注重土地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改善,以实现城市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
1.2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包括对整个文章的大体组织和各个部分的主要内容进行描述。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论三个部分。
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探讨与应用_冯科
文章编号:1000-8462(2008)03-0425-05城市增长边界的理论探讨与应用①冯 科,吴次芳,韦仕川,刘 勇(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中国浙江杭州 310029)摘 要:城市增长边界(UGB)是当前美国等西方国家在城市可持续发展及空间扩张管理等方面研究的热点之一。
文章旨在诠释UGB的内涵、特征以及效能的基础上,对国内的相关研究进行了回顾与评价,并对中国设定UGB的必要性进行了阐述。
结果表明:设立城市发展边界(UGB)对于中国的城市空间扩张管理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但UGB管理模式并不能够简单地“复制”到中国,需要从正确定位、划定方法、整合管理及弹性控制等方面进行创新。
关键词:土地管理;城市空间扩展;城市增长边界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识码:A1 研究目的经济发展使得城市增长具有必然性,其在空间上的一个直观表现就是城镇地域的空间扩张,包括城市平面区域的扩延及立体向空中和地下的伸展[1]。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城市增长中的矛盾已经日益凸显,主要体现在:城市用地数量增长过快而耕地资源极其短缺;城市过度扩张而土地利用效率低下;新区开发建设迅猛而浪费严重;外延式增长突出而内部空间结构失衡等[2],故倡导何种管理模式去引导城市空间扩张是摆在当前十分迫切的研究课题。
城市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UGB)无疑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
20世纪中叶以来,以小汽车为导向(Auto-oriented Development,AOD)的土地利用模式致使人们购房置业的地域选择范围越来越大,从而加剧了城市向广大农村地区的空间无序扩展,造成耕地的锐减、城市土地的低效利用以及对环境资源的破坏等等。
进入1980年代以后,面对中心城区的衰落和郊区的无序蔓延,基于可持续发展以及对传统的价值观的认同和回归,精明增长(s mart growth)、增长管理(growth management)、新城市主义(neo-urbanis m)等理论和思想开始出现[3]。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
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三区三线”中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变化与实践问题摘要:如今,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内容以及划定方法都已经基本确定,但它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发展过程。
理论上从《明日的田园城市》到20世纪欧美的城市增长边界,再到如今的城镇开发边界。
实践上从引入相关概念至今,我国就不断开展划定工作的尝试,不断地在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划定方法也是多种多样并有当前一些新进技术的支持。
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和实践都有一个清晰且完整的发展脉络,未来也应当会更加科学与完善。
关键词:城镇开发边界、理论、实践、变化一、城镇开发边界的理论1城镇开发边界的内涵城镇开发边界是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的,在一定时期内因城镇发展需要,可以进行城镇开发和城镇集中建设,重点完善城镇功能的区域边界。
城镇开发边界内可分为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弹性发展区和特别用途区。
城镇开发边界是城镇建设用地最大范围,是规划期内城镇规划建设布局的刚性约束条件。
2.城镇开发边界的缘起城镇开发边界的主要目的是防止城市的无序蔓延,这个理念可以追溯到现代正式规划诞生时期,霍华德的《明日的田园城市》中就提出过类似理念。
20世纪中期,欧美国家工业化和城镇化快速发展,很多城市出现了城市无序蔓延的情况。
到20世纪中后期,这一情况得到重视,美国的一些城市开始以城市增长边界(UGB)为规划控制手段。
城市增长边界的理念在21世纪已得到广泛传播,我国2006年的《城市规划编制办法》首次提出了城市增长边界的概念。
2018年机构改革后,自然资源部正式提出了城镇开发边界在国土空间规划中划定。
2019自然资源部出台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指南(试行)》(以下简称《指南》)基本确定了城镇开发边界的概念与内容。
明确了通过划定城镇开发边界,防止城镇盲目扩张和无序蔓延,促进城镇发展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等总体目标,该目标和城市增长边界基本相似却又有所不同,这体现了城镇开发边界是动态的发展的这一特征。
3.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如今被归纳为反向约束和正向约束两大类。
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
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研究摘要:在当前的国土空间规划中,重点放在城镇开发边界的划上定,可进一步提高城镇发展质量。
根据实际城镇发展水平和规模,实施相关变量因素控制,建立有针对性的控制体系,提高开发边界划定的合理性。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是我国国土空间规划体系下重要的城市空间增长及土地利用管控工具,其目的是协调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避免城镇发展空间与生态农业空间利用间的冲突,引导城镇空间集聚高质量发展。
因此,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是国土空间规划的重中之重。
一、城镇开发边界概念如何合理控制城镇土地开发和各种建设活动,一直是世界各国现代化进程中遇到的问题。
城镇开发边界主要是指允许城镇建设用地实现边界最大化,同时也可指代城镇开发建设与不允许进行城镇开发建设区域之间的空间界限。
设置城镇开发边界旨在促进城市集约化发展,防止其无序蔓延。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一直被视为规划空间的主要技术手段,由此可见,在城市化进程中,全面探索城镇开发边界尤为必要。
二、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新要求城镇开发边界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引导城镇态势、经济产业和城镇设施,避免城镇无序扩张,合理保护生态环境和耕地,确定城镇建设用地范围,规划城镇刚性布局条件。
通过对各地级市的调研,形成空间规划方案。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主要针对发展潜力大、需求大的地区。
对于城镇人口少、发展潜力不足地区,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效果有限,因此更适合控制分散居民点。
城镇开发边界的空间规划反映了城市的空间增长状况,为引导城镇集约化发展,开发边界不适合包括建成区以外围土地。
但由于城镇土地利用格局和城镇空间格局存在一定差异,城镇开发边界管理范围和土地利用比例也不同,例如,在山地城市,开发边界范围外包括较多城镇用地。
大多数城市划定城镇开发边界不是固定的城市形态和模式,而是实现弹性管理范围。
我国已进入新经济常态,城镇开发边界划定与城镇经济发展密切相关,许多发展空间饱和的城市在划定开发边界后,可重新优化发展格局。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
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2鄂尔多斯市专家咨询论证服务中心,内蒙古鄂尔多斯017000摘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指引下,我国着力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最大限度实现对城镇周边的开发,其中包含三条控制线的规划和国土用途的分类管理以及相关方式方法的创新。
本文首先重点讲述“城镇开发边界”概念;而后浅析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国土空间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意义并讨论我国城镇开发边界的思维模式,最后提出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空间与城镇开发边界科学划定具体实践建议。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引言国土空间规划是具有约束性、战略性、基础性的方针规划。
现阶段,我国着力构建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是国土空间开发思路和开发模式的重大转变,其中城镇开发边界成功的取缔了“规划区”的原有概念。
在这种意义上无形的增强了国土空间规划效力,对城镇开发建设的重要指导意义不言而喻。
文章从对国土空间规划中城镇开发边界的新要求和内涵认知出发,指出当前工作存在上下割裂导致划定不合理、划管分离进而影响规划实施落实等问题,并从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所涉及的规模、路径、重点、方式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和初步探讨。
1“城镇开发边界”及“城市空间增长界”的概念城镇化开发边界的概念,主要指的是城镇化的建设用地拓展的最大边界限制。
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是当前我国五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国家相关政策法规要求多规合一、多图合一,并初步提出了划定要求、技术流程等。
“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意义界2我国仍是一个世界农业大国,基本农田的红线对国家体系保障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城市开发边界划定很大意义就是在已有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工作的基础上,将城镇周边发展界限、交通规划设计沿线现有易被占用的涉稳农田以及优质水浇地优先划为永久基本农田,最大限度保障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确保国家口粮田红线,维系国计民生,决不能因为突破红线而威胁国家粮食供应安全。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
市级国土空间规划中的城镇开发边界划定思路摘要:在目前市级国土空间规划过程中要注重对城镇开发边缘的界限划定,这是进行空间规划的基础。
现阶段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也促使城市化进程不断加速,加强城镇开发、扩展城市空间增长能够有效提升土地利用率,促进整体城镇开发工作的提升。
在现阶段国土空间开发与保护中加强对空间开发管理,制定相应的国土空间规划制度,将城镇开发边界进行科学划分,综合各方面的因素进行总体探索和实践,制定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方法以及思路,能够有效促进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效率的提升,加强城镇边界分类,提高整体工程施工效果。
通过对国土空间规划现状进行分析,希望提出能够妥善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策略。
关键词:国土空间规划;城镇;开发边界;策略引言现今城镇开发边界工作的逐渐推进,有效实现城市空间的科学管控和空间发展制度制定,可以有效推动整体工程施工效率的提升,并且保证各项工程施工管理方案的落实。
在目前城镇开发边界管理工作中,加强城市划定工作的探索。
将城市空间规划部门与自然资源相关部门进行融合,可以保证城市资源有效开发利用,推动整体工作效率的提高。
在现阶段市级国土空间规划工作中,要加强城镇开发边界的划定,推动整体工作有效开展,可以不断在实际工作开发过程中进行边界划定,在资源环境承载力范围内进行国土空间规划的评价,统筹布局生态,加强农业以及城镇的各项功能调整,有效推动整体工程施工效果的提升,落实城镇开发边界划定工作。
一、城镇开发边界划定问题(一)边界划定规模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的面积大小一直会成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一大问题,如何进行空间划分,如何加强城镇开发,在整体的作业发展过程中容易受到限制,特别在城镇建设空间的控制规模上,缺乏相应的规模大小划分标准,对于各种新建设的用地规模难以顺利开展实施,这也就会导致整体作业实施效率水平不高,容易限制整体作业的发展和落实。
尤其在现代化的城镇土地开发过程中,要多从行政主体的出发,站在宏观角度开展城市开发边界规模的制定,谨慎进行城镇开发空间的划定,会推动整体开发效率的提升,有效落实和开展各项城镇规模管理工作。
城市增长边界课件1222简化版
首先城乡自然空间本身具有破碎化和多尺度的特 征,而且管理边界很难与既有的行政边界和产权边 界形成严丝合缝的对应关系。
奎独乌地区复杂的行政权属,带来增长管 理难以协调的问题
4 主要问题
增长边界与既有规划管理体系难以协调
这一制度的引进乃至推广客观上需要理顺它与当前各部门、各层次规划的 职能关系,如果概念不清反而会进一步抬高管理成本造成混乱。
经济 建设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制 度 建 设 文化 建设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制度建设
社会 建设 制 度 建 设 生态 建设 全 面 协 调 可 持 续 发 展
新型城镇化
制度建设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新型城镇化与城乡规划转型》,唐子来
1 研究背景
(3) 国家相关规范中明确要求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波特兰的城市增长边界(UGB)解读
城市增长边界一词目前在国内很火,在官方文件上第一次出现城市增长边界应该是在2006年由建设部颁布实施的《城市规划实施编制办法》中,其中明确要求制定城市总体规划过程中,“研究中心城区空间增长边界,确定建设用地规模,划定建设用地范围”。
但对于什么是空间增长边界,如何划定增长边界,官方并没有明确的说法。
时任建设部规划司副司长的孙安军提出“城市空间增长界限,应该可以理解为城市实体空间扩展的范围,实际上是指“规划建设用地的范围”。
”(《城市规划》记者,2006(5))在实际规划操作中,城市增长边界并没有作为强制性的要求,翻阅2006年以后编制的城市总体规划,可以发现很多规划中并没有这方面的内容,或者仅以很小篇幅带过。
不过这段时间对于城市增长边界在学术领域的讨论日趋热烈,对于不同类型的城市增长边界(刚性/弹性,以北京为代表),城市增长边界的不同划定方法等均有讨论,2014年第4期国际城市规划《中外城市增长边界研究进展》(王颖,顾朝林,李晓江,2014)中有较为全面的整理归纳。
后来这一概念被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带入国家政策层面,其中提到合理控制城镇开发边界,严格控制城市边界无序扩张,防止城市边界无序蔓延。
城市规划要由扩张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划(好像以前的城市规划没有限定城市边界似的……),要合理确定城市规模、开发边界、开发强度和保护性空间。
在国家层面发声之后,2014年1月国土部传出消息,说在研究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的相关政策,将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城市发展边界和生态保护红线;2014年3月,国土部召开部长办公会,讨论城市发展边界的划定问题;2014年7月,住建部、国土部联合召开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城市启动会,共同确定了全国14个城市开展划定城市开发边界试点工作。
城市增长边界这一概念终于从学术走向具体操作。
但是,中国各城市各部门,你们真的准备好运用这一政策手段了吗,城市增长边界真的能促进土地集约利用吗,即使能,那么划定一条线,就能像孙悟空的金箍棒一样,保证城市不会外溢?谈到城市增长边界,肯定要说到波特兰,我想以我在波特兰了解到的情况,向大家说明一个道理,一切不是这么简单。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探讨_陈锦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探讨陈锦富 徐小磊摘要:回顾了城市空间管制思想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城市空间增长边界产生的背景、内涵和作用机制,结合国内外城市蔓延的不同特征和控制目标,得出了中国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关注点:关注区域统筹;关注建设用地和非城市建设用地的规划;我国USGB的管理层次划分;土地征用制度的改革;部门间各类空间界线的整合。
关键词: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空间管制 城市蔓延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Space Growth Boundary ,以下简称“USGB”)作为城市空间增长管理的政策工具在控制城市蔓延方面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受到国外学者的广泛关注。
进入新世纪以来,中国城市空间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地扩张,呈现出单个城市圈层扩张与区域建设空间无序蔓延并存的态势,遏制城市乃至区域空间蔓延成为两型社会建设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任务。
新版《城市规划编制办法》要求编制城市总体规划必须明确划定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正式进入学术研究和城市规划实践探索的视野。
但是,USGB 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如何发挥作用等问题,《城市规划编制办法》并没有给出规范答案。
本文试图从城市空间管制思想的演进,分析讨论国外USGB产生的背景、内涵及作用机理;从比较中外城市空间扩张的不同特征,探讨适应中国城市空间管制需要的USGB管理对策。
1城市空间管制思想的演进对城市空间进行管制并不是现代才有的理念,从城市的诞生之初就已存在。
在原始社会和封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落后,城市发展比较缓慢,其政治作用大于经济功能。
此时社会对城市控制问题的关注不是内部空间的扩张,而是抗拒来自城市外部的冲击。
城市的控制措施以保护城市的发展不受外部因素的干扰为主要目的。
早期城市外围的城墙、护城河等可被视作古时的USGB,但它的主要作用是防御,控制发展的作用并不明显。
18世纪工业革命以后,随着自由资本主义经济的迅速发展,工业革命的巨大生产力推动城市进入快速发展时期。
空间结构导向下城市增长边界划定理_省略_与方法探索_基于杭州市的案例研究_张振广
在非稳定的渐进中得到修正 , 这种 生长特性是空间演化的持续 动力 空间形态具有蔓延 、 分散 、 走廊等多种增长可能性 图 , 而它们正是在适应空间和结构生长中发展 , 因此 , 空间结
构的建构与适应性形态的调整在城市发展的任何阶段都是极为
重要的 , 也是判断城市形态合理 的重要标准之一 。
空 间结 构 。此 时的城市如同正快速成长但尚未发育 完全的青少 年 , 一些功能 区尚未完全形 成 , 新的功 能区又不断 产生 , 其空 间结构处 于逐渐 固化的关键时期 , 具有较大调整余地 和多种发
城市无序蔓延的惯用手段 , 不仅是因为它可 以确定大都市区开 发的范围 , 更重要 的是它对城市空间增长控制和管理具有较为
明显的效果 。
增 长到 科 市平均 人口密度从 力
, , 增 长了 ,下降到
倍 、 从而使我 国城 刀 , 尽 管中心
城 区的人 口密 度居高不下 , 但 由于城市开 发迅速 向周边 蔓延 , 年版的 《 城市 规划编 年的 《 北京市 , 规模预测失准的现实
型的区域边 界 , 才能使其连贯且防患于未然 。 这是一 种 “ 生态
导 向 ” 的空间构建思维 , 与我 国的一些学者提 出的观点相似 , 从 城市 的内在特性 的规 定性看 , 空 间结构 含有 种要 素
如俞孔 坚等人提出通过 “ 反规划 ” 途径
量 、 维护土地生态过程的安全景观格局 。
俞孔坚 ,
年 第期 总 第 期 材添加划学刹
受 到政 府干扰 、 市 场绑架等影响 而从非建设用地控制入手的
下 个路径
划 定在选 取可供建设 用地的基础上 , 得 出在很长一段时间 内或 永难达 到的发展边 界 , 进 而得出低效甚至无效的结 果 。 两种角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
新时期对城镇开发边界的思考发布时间:2021-09-26T08:38:00.837Z 来源:《城镇建设》2021年14期作者:陈建[导读] 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陈建桂林市国土资源规划测绘院广西壮族自治区桂林市 541002摘要:随着国家体制改革的实施,国家空间治理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在土地空间综合规划中,应划定生态保护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的“三条控制线”。
城市发展边界是与城乡发展、资源环境保护和土地空间保护密切相关的控制线。
有必要对城市发展边界的相关理论研究进行梳理和思考。
在总结国外城市发展边界经验的基础上,梳理了近年来国内城市发展边界的实践研究及存在的问题,城市发展边界的政策意图,最后总结了新时期城市发展边界划分的思路。
明确城市发展边界在土地和空间治理中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新时期;城镇开发;思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得到了相对稀缺的资源支持,促进了中国的快速发展,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和空间的开发利用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和机遇。
例如,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加上土地金融等因素,很多城市在“ gdp 崇拜”原则的驱动下盲目追求城市规模,建设用地占用耕地现象普遍不鲜见,城市周边耕地数量持续减少,“耕地保护红线”随着虚拟的存在而形成,城市生态遭到破坏,环境质量难以改善。
坚持底线思想,保持自然背景,科学界定生态保护三条控制线,即红线、永久性基本农田和城市发展边界,加强生态保护,已成为各方最基本的共识。
2015年5月,原国土资源部提出大力推进绿色城市化发展,划定城市发展边界,并在14年前将工作范围扩大到全国600个城镇,全国已下发了“永久性基本农田”的定名,经过4年时间的城市发展边界划定地方性技术规定,只有四川省和福建省颁布了相关规定和技术指南,但是国家并没有发布这些规定,学术界对这些规定和指导方针还没有统一的认识,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讨论。
城市开发边界的概念和划定方法
厦门
武汉
杭州
在城市规划区内 在市域范围内
上海
25
(一)定义内涵
2、内涵
(3)城市开发边界与“三区划定”的关系
• 禁建区是城市永久性的、不可逾越的生态底线,不能划入城市开发边 界内;
• 适建区是适宜进行城市开发建设的区域,应纳入城市开发边界;
• 限建区应该进一步深入研究,有条件开发建设的区域可纳入城市开发 边界;而一些自然条件较好的或者对区域生态格局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的地区,应成为永久性不可侵占的生态本底。
7
第一部分 背 景
2014.07 住建部和国土 部联合召开试 点城市启动会 2014.08 四川省启动开 展城市开发边 界划定研究 2014.12 省住建厅召开 城市开发边界 划定研究专审
首批选择14个试点城市探索划定城市开发边界。
四川省启动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研究工作。
论证确定城市开发边界划定的基本方法、定义内涵等重要内容。
2011.03 十二五规划 纲要
“合理确定城市开发边界,规范新城新区建设,提高建成区人口密度,调 整建成区人口密度,调整优化建设用地结构,防止特大城市面积过度扩张”。 “城市规划要由扩展性规划逐步转向限定城市边界、优化空间结构的规
2013.12 中央城镇化 工作会议
划”,根据区域自然条件,科学设置开发强度、尽快划定每个城市特别是特大
要素重新整合和深入研究。
29
(一)定义内涵
2、内涵
区域基础设施
城市开发边界
永久耕地
行政辖区 镇建设用地 生态红线 乡、村庄建 设用地范围 乡、村庄建 设用地范围 限制建设用 地 (农林牧等) 中心城区建 设用地范围 中心城区 规划范围
镇建设用地 范围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名词解释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名词解释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是指城市在城市化进程中,其空间范围扩展的
边界。
它是城市发展的界限或限制,有助于界定城市与非城市地区的
分界线。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形成通常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
1.自然条件:例如山脉、河流等自然地理要素会对城市的空间增
长产生影响。
有些地区由于地理环境的限制,城市无法继续向外扩展,形成自然边界。
2.政策管制:政府对土地使用、规划和建设等方面的管制也会影
响城市的空间增长边界。
政府对城市边界的控制,限制了城市向外扩
张的范围。
3.城市功能的需求变化:城市发展的需求和功能变化也会对空间
增长边界产生影响。
例如,随着城市功能的转变,原有的城市边界可
能需要调整以适应新的发展需求。
除了上述因素,城市空间增长边界还可能受到交通网络、经济发
展和人口增长等因素的影响。
随着交通条件的改善和经济发展的推动,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有可能被推进建设。
人口的增长和迁移也会影响城
市空间增长边界的位置和范围。
总之,城市空间增长边界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有
助于限制城市扩张的范围,并对城市规划和发展提供了一定的指导。
同时,城市空间增长边界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不同城市的
边界特点各异,需要结合具体的地理、政策和经济条件进行分析和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
城市空间增长边界(Urban Growth Boundary,简称”UGB”)的基本功能是控制城市规模的无节制扩张,是城市增长管理最有效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关于UGB,有学者从政府管理角度理解为”被政府所采用并在地图上标示,以区分城市化地区与周边生态开敞空间的重要界限”;也有学者从保留地形、地貌的角度出发,认为”大都市区域是应该具有地理界限的有限空间。
这些地理界限的来源是地形、农田、分水岭、河流、海岸线和区域公园等……发展不应使城市的边界变得模糊或者是消失”;也有学者从城乡关系的角度出发,认为UGB是一条划分城市与乡村的分界线,是一种城市空间控制和管理的手段”,还有学者认为UGB是城市的预期扩展边界,边界之内是当前城市与满足城市未来增长瓣求而预留的土地”。
笔者认为,UGB是城市建设用地与非建设用地的分界线,是控制城市无序蔓延而产生的一种技术手段和政策措施,也是城市在某一时期进行空间拓展的边界线。
它既可以是有意识地保护城市所处区域内的自然资资源和生态环竟作为控制城市发展的”刚性”边界;也可以是合理引导城市土地的开发与再开发成为引导城市增长的”弹性”边界。
UGB的确定基于以下因素:①城市人口增长需要;②满足住房、就业机会和生活质量需要;③通过经济手段提供公共设施和服务;④最高效地利用现有城区以内和边缘区的土地;⑤关注开发活动对环境、能源、经济和社会的影响;⑥根据土地分类标准保留农
业用地;⑦使城市对土地的使用与附近的农业活动相和谐。
因此,其目标可以被概括为:保护基本农田;提供充足的公共设施减少对空气、水和土地的污染;圈定明确的城区边界。
当前我国UGB的提出主要是为了:①限制城市无序蔓延,圈定明确的城市边界;②保护城市外部开放空间;③保护乡村与基本农田;④实现高密度、更加紧凑的发展模式。
UGB确定以后,地方政府就必须尽最大努力,满足规划期末居住、工业、商业、娱乐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需要。
UGB对城市蔓延的控制是通过划定允许城市发展的界限来实现的:划出若干”拟发展区”,根据需要选择不同的开发密度,并赋予边界一定的灵活性,在必要的时候允许调整。
“精明增长”的十大原理是: 1. 土地的混和使用。
2. 设计紧凑的住宅。
3. 能满足各种收入水平人的符合质量标准的住宅。
4. 适合步行的社区。
5. 具有自身特色,极具场所感和吸引力的社区。
6. 保护开敞空间、农田和自然景观以及重要的环境区域。
7. 强化已有社区。
8. 多种选择的交通方式。
9. 城市增长的可预知性、公平性和成本收益。
10. 公众参与。
精明增长的目标和原则
精明增长是一项综合的应对“城市蔓延”的发展策略,目标是通过规划紧凑型社区,充分发挥已有基础设施的效力,提出“城市增长边界”、“TOD”(Transit-oriented Development)发展模式以及城
市内部废弃地的再利用(Brownfield Redevelopment)等,提供更多样化的交通和住房选择来努力控制城市蔓延(见表1)。
它还是一项将交通和土地利用综合考虑的政策,促进更加多样化的交通出行选择,通过公共交通导向的土地开发模式将居住、商业及公共服务设施混合布置在一起,并将开敞空间和环境设施的保护置于同等重要的地位。
“精明增长”的主要原则是: 1. 土地的混合利用。
通过自行车、步行能便捷地到达任何商业、居住、娱乐、教育场所等; 2. 建筑设
计遵循紧凑原理; 3. 各社区应适合于步行; 4. 提供多样化的交通选择。
保证步行、自行车和公共交通间的连通性。
把这些方式融合在一起,形成一种新的交通方式; 5. 保护公共空间、农业用地、自然景观等; 6. 引导和增强现有社区的发展与效用。
提高已开发土地和基础设施的利用率,降低城市边缘地区的发展压力。
公众参与(public participation)城市规划一般是指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调查、构想、决策、实施和评议等。
这种运行机制体现了公共活动领域的民主、公平、规范和权威性。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要适应社会发展的趋势, 保证城市发展的整体、长远利益, 维护公众利益, 亟待进一步完善, 尤其是在评价方面需要建立科学的制度化体系,
它是保证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成功实施的重要环节。
本文在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理论的研究基础之上, 借鉴多学科的相关方法, 对构建公
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原则、基本指标和重要环节等作了初步探讨。
一、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原则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首先要遵循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公正象征着权力制约机制, 使得政府干预在纠补市场失灵的同时避免和克服政府失灵, 被征询或参加评议城市规划项目的对象选择(抽样)应具有代表性, 以保证参加评议的公众来自社会各个阶层, 并能代表一个社会断面。
公平象征着利益协调机制, 公平地分配和协调有限的自然资源和社会资源也是城市规划的基本目标之一,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全过程都必须在协调各社团利益的基础上找出真正体现公共意志的公共利益, 这种公共利益方为政府制定规划和实施规划的政策依据所在, 并成为规划得到公众支持的有效途径之一。
公开象征着信息互动机制, 必须保障公众对城市规划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提高行政权力运用和行政工作运行的透明度, 维护社会公正。
其次,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必须具备针对相关性。
现阶段我国公众参与的技术和方法大多都是从西方借鉴而来, 有着各自不同的模式和具体的目标, 因此一定要根据我国国情和各地实际情况选择评价指标, 确定方法和流程。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评价是一项社会性很强的工作, 要把规划项目可能对环境、经济、社会、资源、人群健康所产生的正负影响相关的内容向参加评议的公众做详略适当的公告或介绍, 使公众能快速清楚了解项目的整体情况, 以便做出正确的评价意见。
再者,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
作性。
向公众征询意见的内容或指标结果处理应该有定量统计, 使评价更具有说服力, 评价结果应易于操作决策, 还要充分照顾到各阶
层公众的认知能力和教育水平, 需要向公众征询意见的评价指标或
因子描述要简单、明了、易懂,不要繁琐或太专业化。
最后,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制定要遵循动态性原则。
各项规划的项目类型、运行阶段、受影响阶层(公众构成)都是在不断调整中的, 因此向公众征询意见的内容或指标与侧重点就不同, 评
价指标应进行动态调整。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各要素的权重, 可依具体项目的主要因子及对不同位置人群影响的大小采取不同赋
值原则, 也可根据参与公众的意识差距来制定不同的权重等级。
二、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评价体系的基本指标
(一)参与对象的代表性
公众参与对象的代表性是影响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有效性的重要
因素之一, 参与对象对项目的熟悉程度以及调查对象的背景情况都
可能影响其代表性。
一般情况下城市居民生活直接受项目影响, 对项目的关注程度较高, 而远离项目选址的群众的关注程度则不够。
此外, 公众的区域发展意识、思想文化素质和法制观念都影响其对城市规划持有不同的心态, 对公众参与的有效性也有一定的影响。
为消除距离远近及背景的外界影响, 整理分析过程中, 采用特尔斐法对不同的
对象赋权重值。
基本上采用距离占70%、背景占30%的比例计算权重
值,具体范围确定依具体项目而定, 背景可通过对象的文化层次或职业等加以体现。
[ 1 ]
(二)公众参与面、参与率和参与度
公众参与面实际上是从公众参与的广度、范围等来考虑的, 主要考察公众参与城市规划项目活动的横向范围的程度, 它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进行考虑。
宏观层面是对一个地区全部规划项目公众参与的广度、范围的描述, 而微观层面是关于某个具体规划项目的公众参与广度、范围的描述。
(三)公众参与城市规划的效率和效果
决定公众参与效率的各个评价要素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对公众参与城市规划进行评价, 最大的困难在于对公众参与的概念定义和作用认识的模糊和不确定, 公众参与城市规划是一个环环相扣的复杂难题, 无论是规范性框架还是实证性框架, 都只是从某个特定角度出发得到的部分认识, 无法涵盖公众参与效率评价所需要的全部内容。
我们不仅需要针对特定的问题和群体进行深入探讨, 为日后更加深入的研究提供工具和方法, 还需要不断加深人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