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圆》绘本教育教学设计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学会分享和关爱。
3. 情感目标: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培养幼儿对家庭的热爱和亲情意识。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感受家庭团圆的喜悦。
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于家庭团圆的认识和感受。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团圆》、多媒体设备、画纸、彩笔等。
2. 经验准备:幼儿已有阅读绘本的经验,对家庭有一定的认识。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与家人团圆的经历,引出今天的绘本故事《团圆》。
2. 主体部分:(1)教师讲述绘本故事,引导幼儿观察故事中的角色和情节,关注角色情感的变化。
(2)分组讨论:让幼儿分成小组,讨论家庭团圆的意义,以及如何表达亲情。
(3)创意活动:邀请幼儿用画笔和彩纸创作属于自己的家庭团圆画作,培养幼儿的想象力。
3. 总结与延伸: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大家互相欣赏,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
带领幼儿进行角色扮演,模拟家庭团圆的场景,让幼儿体验亲情。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讨论和创作环节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团圆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角色扮演中的表现,判断他们对于亲情的理解。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判断教学效果。
六、教学内容1. 回顾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加深对家庭团圆的认识。
2. 学习有关家庭团圆的歌曲,通过歌唱表达团圆的喜悦。
七、教学过程1. 复习环节:教师简要回顾绘本《团圆》的故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家庭的团圆故事。
2. 歌唱活动:教师教唱有关家庭团圆的歌曲,让幼儿跟唱,感受歌曲中的团圆氛围。
八、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歌唱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家庭团圆的认识。
2. 关注幼儿在歌唱过程中的情感表现,判断他们对于亲情的理解。
九、教学内容1. 开展家庭主题的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体验家庭团圆的喜悦。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及想象创造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增进对家人的关爱。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学会分享和倾诉。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绘本《团圆》、多媒体课件、画纸、彩笔等。
2. 环境准备:安静的阅读角,舒适的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坐好,以猜谜语的形式导入本次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2. 故事讲述: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团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细节,感受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3. 讨论交流:故事结束后,教师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鼓励幼儿表达对家人的关爱。
4. 创作环节:教师发放画纸和彩笔,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家庭经历,画出和家人团圆的场景,并分享自己的作品。
五、作业布置:1. 回家后,与家人分享今天学到的故事《团圆》,并表达自己对家人的关爱。
2. 观察家人一天的生活,记录下家人的辛苦和付出,下次活动分享。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过程中的兴趣和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故事内容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估幼儿在创作环节中表达家人关爱和团圆场景的能力。
3. 关注幼儿在讨论交流环节中对家人付出的认识和表达。
七、教学拓展:1. 开展家庭主题班会,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分享幼儿的绘画作品,增进家校沟通。
2. 组织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亲子手工,增进亲子关系。
3. 开展家庭关爱周活动,鼓励幼儿表达对家人的关爱,培养幼儿的家庭责任感。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时刻关注幼儿的反应,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教学节奏和内容。
在讨论交流环节,要尊重每个幼儿的观点和感受,鼓励他们勇敢表达。
注重家庭教育的延伸,让幼儿将所学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幼儿园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激发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3. 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提高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感受故事中的亲情。
2.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难点:1. 帮助幼儿表达自己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2. 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团圆》的图片或实体书籍。
2. 准备与故事相关的玩具或道具,如小鸟玩具、灯笼等。
3. 准备白板或黑板,用于绘画或写字。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邀请幼儿坐好,向他们展示绘本《团圆》的图片或实体书籍,引起幼儿的兴趣。
2. 故事讲述:a. 向幼儿讲述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
b. 在讲述过程中,适时提问,引导幼儿思考和回答问题,如“故事中的小鸟为什么离家出走?”,“元宵节为什么挂灯笼?”等。
3. 活动一:观察与想象a. 邀请幼儿观察绘本中的图片,引导幼儿发现故事中的细节,如小鸟的变化、家庭的变化等。
b. 邀请幼儿用自己的想象力,画出故事中的某个场景或角色,如小鸟回家的场景等。
4. 活动二:亲情交流a.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与家人团圆的经历或感受,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亲情的认识。
b. 引导幼儿互相倾听,尊重他人的感受和经历。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故事讲述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如观察、思考、回答问题等。
2. 评价幼儿在活动一中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如绘画作品的细节和创意。
3. 评价幼儿在活动二中的亲情交流能力,如分享自己的感受和倾听他人的感受。
六、教学延伸:1. 邀请家长参与活动,让家长分享自己与家人团圆的故事,让幼儿感受家庭亲情的温暖。
2. 开展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和幼儿一起制作与团圆主题相关的的手工艺品,如灯笼、家庭树等。
3. 组织幼儿参观社区或家庭,了解不同家庭团圆的方式和传统习俗。
团圆绘本教案

团圆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团圆绘本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2. 能够理解团圆绘本中的情感表达及人物的行为动作;3.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4. 通过绘本教学,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和互助互爱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了解团圆绘本的故事情节及主要人物;理解团圆绘本中的情感表达及人物的行为动作。
难点: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能力和阅读能力。
三、教学准备:团圆绘本、投影仪、PPT等。
四、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5分钟)1. 引入团圆绘本的故事背景,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今天我们要学习一本团圆绘本。
团圆是什么意思呢?为什么团圆很重要呢?2. 师生互动:让学生谈谈自己在团圆节时是如何与家人团聚的。
Step 2: 导读 (10分钟)1. 出示团圆绘本的封面图片,让学生猜猜故事可能讲述的内容。
2. 向学生展示PPT,介绍绘本的作者、绘本名字及绘本中的主要人物。
3. 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故事,理解故事情节。
Step 3: 情感表达 (15分钟)1. 老师引导学生讨论故事中人物的情感表达:学生们在读过故事之后,分享故事中人物的情感变化以及他们表达情感的方式。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感表达小练习:每个小组选择一个情感场景,通过表演、绘画等方式表达人物的情感。
Step 4: 角色扮演 (15分钟)1. 将故事中的各个角色分配给学生,让他们进行小组角色扮演。
2. 学生在角色扮演中表达人物的情感,并尝试理解不同角色的立场和感受。
Step 5: 反思总结 (10分钟)1. 总结学生的学习体会:学生们从这个绘本中学到了什么?为什么团圆是一件重要的事情?2. 与学生一起总结和展示角色扮演的表演成果。
3.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在阅读中的感悟和理解。
五、拓展延伸:1. 学生可结合绘本故事进行绘画创作,表达对团圆的理解和感受。
2. 继续阅读其他团圆故事,扩展学生的阅读和情感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通过亲身经历和实践活动,传递团圆的美好价值观。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团圆》绘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掌握绘本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绘本的内容,掌握绘本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讨论、表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绘本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绘本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绘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表演法:让学生分组表演绘本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阅读法:让学生自主阅读绘本,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阅读兴趣。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关于家庭团圆的视频,让学生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2)提问学生:你们有没有经历过家庭团圆的时刻?你们当时的感受是什么?讲授新课 (1)讲解绘本的内容,引导学生理解绘本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2)让学生自主阅读绘本,思考绘本中的情节和人物。
(3)组织学生讨论绘本中的情节和人物,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让学生分组表演绘本中的情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表演能力。
课堂练习 (1)让学生完成绘本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让学生用自己的话复述绘本的内容,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课堂讨论 (1)组织学生讨论家庭团圆的意义和价值,培养学生的家庭观念和感恩之心。
(2)让学生分享自己的家庭故事,感受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重要性。
课堂总结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家庭团圆的意义和价值。
(2)让学生谈谈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和体会。
1. 2. 3. 1. 2. 1. 2. 3. 4. 1. 2. 3. 4. 5.布置作业 (1)让学生回家后,与家人一起阅读绘本《团圆》,感受家庭的温暖和6.亲情的重要性。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一、教学内容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教材《语文》第五册第五单元的《团圆》一文。文章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母在春节期间的生活片段,通过描述男孩对家庭团圆的渴望以及最终实现的温馨场景,传递了中华民族传统的家庭观念和节日情感。
二、教学目标
1. 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对家庭团圆的渴望和幸福家庭的美好情感。
1. 教具:PPT、黑板、粉笔、课文课件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
1. 情景引入: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它象征着团圆和幸福。你们最喜欢的春节活动是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个小男孩和他的家人在春节期间的团圆故事。
2. 自主学习:让学生自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体会作者的情感。
4. 精讲点拨: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进行讲解和点拨,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课文。如解释文中的一些习俗,说明团圆在中华民族文化中的重要性等。
5. 朗读感悟:学生示范朗读课文,其他学生跟随朗读,体会作者的情感。教师可指导学生注意语气、语调的变化,表达出文章的情感和节日氛围。
6. 课堂练习:教师出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练习题,学生即时练习,巩固所学知识。如填空题、选择题等,检验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提高他们的语文素养。
3.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丰富学生的词汇量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重点: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学习课文中的优美词语和句子,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
3. 课堂提问:巧妙设计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如在讲解课文内容时,提问学生:“小明为什么渴望团圆?”,“你们最喜欢的春节活动是什么?”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故事简介《团圆》是一本适合大班幼儿阅读的绘本故事。
故事讲述了一个小兔子和妈妈因为各种原因长时间分离,最终在春节这个团圆的日子里重聚的故事。
通过这个故事,旨在培养幼儿多情感体验、理解家庭情感以及关注家庭至上的价值。
二、教学目标1.帮助幼儿了解和理解团圆的意义;2.培养幼儿关注家庭的情感;3.培养幼儿体验家庭情感的能力;4.提升幼儿的听、说、读、写能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 1. 帮助幼儿理解家庭情感; 2. 培养幼儿体验家庭情感的能力。
难点: 1. 帮助幼儿理解和感受分离与重聚的情感。
四、教学准备1.绘本《团圆》;2.幻灯片或黑板白板。
五、教学活动安排活动一:导入(10分钟) 1. 引导幼儿回忆自己在假期和春节期间的经历; 2.提问:“你们的家人会去哪里?你们有没有遇到过分离和重聚的情境?”活动二:朗读绘本(15分钟) 1. 教师朗读绘本《团圆》; 2. 引导幼儿聚焦故事情节,提醒他们注意关键词和关键画面; 3. 适时停顿,与幼儿交流理解故事。
活动三:情感探究(20分钟) 1. 教师提问:“小兔子和妈妈因为什么原因分离了很久?”; 2. 引导幼儿思考:“你们觉得小兔子在和妈妈分离时有怎样的情感?”;3. 组织幼儿讨论,并展示他们的想法。
活动四:家庭价值呈现(15分钟) 1. 制作幻灯片或黑板白板展示家庭的价值;2. 教师引导幼儿观看幻灯片或白板上的家庭图片,并介绍家庭的意义。
活动五:绘本赏析(15分钟) 1. 教师引导幼儿聚焦绘本中的关键词和关键画面; 2. 提问:“你们从绘本中看到了哪些家庭情感?”; 3. 鼓励幼儿描述并表达自己对绘本中情感的联想和理解。
活动六:活动延伸(15分钟) 1. 教师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近期的一次家庭聚会或重要事件; 2. 组织幼儿以绘画、写字等方式,表达自己与家人欢聚时的开心与感动。
活动七:教学总结(10分钟) 1. 回顾课堂上的教学内容和活动; 2. 教师总结幼儿在情感体验和理解方面取得的进步; 3. 鼓励幼儿珍惜和关注家庭情感。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并记忆故事中的情节;2.能够准确表达故事内容;3.能够通过实际操作表达对家庭的热爱和感激;4.能够培养学生的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
二、教学内容《团圆》是一本关于家庭的故事绘本,围绕一家四口因为各种原因分别在不同地方生活,最终在春节时聚在一起的故事展开。
故事生动而充满温情,适合小学大班阅读。
三、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问答和游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
•老师问:“你们最喜欢和谁团聚?”•学生回答。
•老师说:“今天我们来读一个绘本故事《团圆》,看看是关于什么的?”2. 阅读绘本先让学生自己看绘本,然后通过教师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并记忆故事的情节。
1.教师简单介绍故事背景和主要人物。
2.教师朗读故事,学生跟读。
3.教师边读边解释和提问,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
3. 故事复述让学生反复朗读故事,然后口头复述故事。
•教师鼓励学生说出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感受。
•学生可以采用不同方式表达自己的理解和感受,比如通过绘画、说故事、模仿角色等方式。
4. 情感认知体验通过一些活动,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家庭的意义,感受家庭的温暖和责任。
1.让学生画出他们想要和谁团聚的场景,然后让他们介绍。
2.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家庭的文章或者写一张贺卡,表达对家人的爱和感激。
3.安排一次家庭主题的课堂活动,鼓励学生与家长一起参与,加强家庭关系。
5. 总结•教师简单复述故事情节和教学内容。
•回答学生提出的问题。
•鼓励学生复习故事情节,并在心理上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和美好。
四、教学反思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培养情感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了解和理解家庭的重要性。
在暖暖的家庭氛围中,他们在欢声笑语中学习,感受到了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绘本故事|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故事梗概《团圆》是一本由和田莉莉所著,董成鹏所绘的绘本故事。
这本绘本的主人公是一只可爱的小兔子,他和他的家人,还有一些朋友们为了庆祝中秋节,一起制作了月饼,忙碌地过着团圆的日子。
但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风雨却让小兔子失去了回家的路,幸好,小猪、小狗和小羊等动物朋友们不离不弃,一起度过了漫长的夜晚。
二、绘本阅读教案1. 教学目标1.了解中秋节的传统文化和食俗,了解中国传统节日的重要意义。
2.通过故事情节和角色的塑造,引导孩子们感受爱和关爱的力量,懂得互相帮助和珍惜友谊。
3.培养孩子们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他们对绘本故事的热爱和阅读兴趣。
2. 教学准备1.《团圆》绘本故事书2.黑板、粉笔和彩色笔等教学用具3.制作中秋月饼的材料和工具3. 教学过程步骤一:引入为了让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中秋节和月饼文化,先通过图片和简单解说,向孩子们介绍中秋节的由来和传统食俗,可以通过以下问题引导:•你知道什么是中秋节吗?为什么说是“团圆节”呢?•你喜欢吃月饼吗?你知道月饼有哪些种类和口味吗?•你们家中秋节有哪些特殊的习俗和活动呢?步骤二:讲故事在引入之后,开始为孩子们讲述《团圆》这个故事。
在讲述故事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情绪生动:让孩子们能够深入地了解故事人物的情感和生活,让他们和故事人物产生共鸣。
•重点强调:重点讲解故事中所蕴含的情感和哲理,让孩子们能够将故事中所传达的思想融入到自己的生活中。
•互动交流:在讲故事的过程中,适当地安排互动环节,让孩子们能够自己参与到故事中来,例如,小组讨论、提问回答等。
步骤三:制作中秋月饼通过绘本故事中的情节,为孩子们带来一个制作月饼的小活动。
此环节可以参照以下步骤:•准备材料:准备好月饼的原料和工具,例如:糯米粉、豆沙馅、植物油、模具等。
•讲解步骤:向孩子们介绍制作月饼的步骤和注意事项,例如:揉面、制馅、榨皮、捏饼等。
•手工制作:在家长和老师的指导下,让孩子们动手制作月饼,增加亲子交流和合作意识。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团圆》绘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绘本。
学生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学生能够学习绘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感受绘本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资料,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让学生深入理解绘本的内容,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增强民族自豪感。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团圆的温暖和幸福,珍惜亲情。
二、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绘本。
学生能够理解绘本的内容,了解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习俗和文化内涵。
2. 教学难点学生能够学习绘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让学生感受到家庭团圆的温暖和幸福,珍惜亲情。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绘本的内容和春节的习俗、文化内涵。
讲解绘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2. 演示法演示春节的习俗,如贴春联、挂灯笼、放鞭炮等。
演示绘本中的情节,如爸爸回家、包汤圆、拜年等。
3. 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绘本的内容和春节的习俗、文化内涵。
组织学生讨论绘本中的语言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排比等修辞手法。
4. 朗读法让学生朗读绘本,感受绘本的语言美和情感美。
让学生分角色朗读绘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能力。
5. 写作法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写一篇关于春节的作文,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
让学生根据绘本的内容,画一幅关于春节的画,提高绘画能力和想象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播放一段春节的视频,让学生感受春节的氛围。
提问学生:春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你们知道春节有哪些习俗吗?2. 讲授新课教师出示绘本《团圆》,让学生观察绘本的封面,猜测绘本的内容。
教师讲解绘本的内容,让学生了解绘本的主要情节和人物。
幼儿园绘本阅读《团圆》教案

幼儿园绘本阅读《团圆》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目标1. 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
2. 认识绘本中的主要角色和情节。
1.2 技能目标1. 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2. 培养幼儿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
1.3 情感目标1. 培养幼儿对家庭和亲情的认知和感受。
2. 培养幼儿的共情能力和情感交流能力。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绘本简介《团圆》是一部描绘家庭亲情和团圆的绘本,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和他的父母在不同城市工作,春节期间他们一起回家团聚的故事。
2.2 教学重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描述主要角色的认识和描述家庭亲情和团圆的重要性第三章:教学方法3.1 直观法通过绘本图片的展示,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故事情节和角色。
3.2 互动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3.3 体验法通过角色扮演和情景模拟,让幼儿体验家庭团聚的情感。
第四章:教学步骤4.1 导入向幼儿问好,介绍绘本《团圆》。
4.2 故事讲述以生动的语言和表情,讲述绘本《团圆》的故事。
4.3 故事理解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表达对故事情节和角色的理解。
4.4 故事讨论通过讨论,引导幼儿表达对家庭亲情和团圆的感受。
第五章:教学评价5.1 观察评价观察幼儿在故事聆听和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
5.2 口语评价评价幼儿在故事理解和讨论中的口语表达和倾听能力。
5.3 情感评价观察幼儿在故事讨论中的情感反应和对家庭亲情的理解。
第六章:教学准备6.1 物质准备-准备《团圆》绘本,确保每组幼儿都有机会观看。
-准备相关家庭亲情和团圆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6.2 环境准备安排一个安静且舒适的阅读区域。
确保教室内有足够的照明和适当的温度。
第七章:教学活动7.1 绘本共读与幼儿一起共读《团圆》绘本,用简单的语言解释故事情节。
鼓励幼儿观察绘本插图,描述故事场景和角色。
7.2 角色扮演邀请幼儿扮演故事中的角色,进行简单的情景表演。
鼓励幼儿用语言和动作来表现角色的情感和行为。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知,增强幼儿的社会情感。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
2. 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 家庭、亲情的认知。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难点: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知。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团圆》及相关图片。
2. 准备画纸、彩笔等绘画材料。
3. 准备音乐、歌曲等相关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看绘本《团圆》的封面,引导幼儿猜测故事内容。
2. 讲述故事:教师以生动的语言、表情和动作,讲述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角色的情感变化。
3. 讨论故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鼓励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体验。
4. 绘画活动:让幼儿根据故事情节,用自己的方式绘制一幅家庭团圆的画作。
5. 音乐活动:邀请幼儿欣赏与家庭团圆相关的音乐、歌曲,让幼儿感受家庭的温暖。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故事的主题,强调亲情的重要性,鼓励幼儿关爱家人。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绘本《团圆》的故事,感受家庭的团圆幸福。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故事情节的理解和情感投入。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以及他们对家庭团圆观念的表达。
3. 通过音乐活动的表现,观察幼儿对家庭温暖氛围的感受和反应。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阅读和讨论,增强家庭亲子关系。
2. 开展家庭主题的摄影比赛,鼓励幼儿记录和分享家庭的团圆时刻。
3. 制作家庭手工艺品,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家庭合作的乐趣。
八、教学注意事项:1.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每个幼儿的情感反应,适时给予安慰和鼓励。
有关幼儿园绘本阅读《团圆》教案(精选8篇)

有关幼儿园绘本阅读《团圆》教案(精选8篇)有关幼儿园绘本阅读《团圆》教案篇1一、阅读目标:1、让学生了解中国春节的习俗。
2、结合故事情境,锻炼说话能力。
3、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绘本的兴趣。
4、感受到节日的快乐。
5、通过参加节日环境创设,感受参与节日庆祝活动的乐趣。
二、阅读重点难点:1、阅读重点:激发学生阅读中国绘本的兴趣。
2、阅读难点:结合故事情境,锻炼说话能力。
三、教学准备:PPT课件、图书《团圆》四、阅读过程:(一)阅读前。
1、回顾本学期看过的绘本。
(这学期,我们几乎每周都上一节绘本课,看看这些图片,还记得它和哪本绘本有关吗?)ppt《我爱你,妈妈》、《带来幸福的酢浆草》、《流浪狗之歌》、《爱心树》、《雪人》、《花婆婆》、《鸭子骑车记》2、引出《团圆》。
(这些都是外国的绘本,今天,我们来读一本中国绘本,中国绘本比外国绘本多了很多我们熟悉的中国味道。
看看老师今天的穿着,你觉得哪些是有中国味道的?待会读的时候请你留意一下这些中国味道。
)(二)阅读中。
1、读封面。
封面就像书的脸,能告诉我们很多信息。
看,你获得了什么信息呢?外国绘本很多都是作者和画者同一人,而中国绘本很多都是分开的。
这本书的作者是余丽琼,而画者是朱成梁。
团圆是什么意思?一般在什么时候,家里人会在一起团圆呢?绘本的封面一般会有主人公,你猜猜是谁?仔细观察她的表情,你有什么发现?2、读前环衬。
看看前环衬,它为什么是碎花花样的呢?(和碎花床单的颜色一样)3、读版权页。
这本书把版权页单列出来了。
而且在版权页中,有一本日历。
上面的时间便是故事发生的时间——除夕,除夕是我们中国的传统节日,人们一般会在除夕干什么呢?(贴春联、贴福字、挂灯笼)我们还可以看到,作者想把这本书送给她的家人。
4、读扉页。
这本书的扉页比较特别,它已经和正文融合在一起了。
5、读正文。
① 预测第1页:图画书的诱惑就在翻页之间。
因为什么?第11页:第二天是谁吃到了好运币呢?第24页:你知道她的好运硬币在哪儿吗?第31页:如果你是毛毛,你觉得好吗?② 提问第4页:“我”为什么吓得大哭起来?如果你的爸爸出差很久回来了,你看到爸爸什么表现?第24页:你知道在哪儿吗?第26页:“我”为什么不要?第31页:如果你是毛毛,你觉得好吗?第33页:爸爸在想什么呢?硬币丢了的时候,毛毛这么着急,为什么她又舍得把它给爸爸呢?③ 练习说话第8、9页:谁给这一页配上文字?天快黑了,我和爸爸……白色的小猫……隔壁的阿姨……树上的彩灯……邻居家的灯笼……绚丽的烟花……第15页:猜猜毛毛会说什么?第17页:爸爸还忙了什么呢?第20、21页:大街上可热闹了!有人在……有人在……有人在……第25页:这一页没有文字,你看到什么了?你还看见什么了?你呢?第28页:我梦见……我梦见……我还梦见……6、读后环衬。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传递。
2. 培养幼儿对家庭和亲情的认知,增强家庭观念。
3. 提高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 培养幼儿的审美情趣,激发他们对绘画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和主题。
2. 培养幼儿对家庭和亲情的认知。
难点:1. 引导幼儿表达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三、教学准备1. 准备绘本《团圆》的相关材料,包括绘本、图片等。
2. 准备画纸、画笔、彩色铅笔等绘画材料。
3. 准备音乐、歌曲等相关教学资源。
四、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歌曲、游戏等方式吸引幼儿的注意力,引出今天的绘本阅读活动。
2. 绘本阅读:教师带领幼儿一起阅读绘本《团圆》,引导幼儿观察图片,理解故事情节。
3. 讨论与表达:教师引导幼儿讨论故事中的家庭亲情,让幼儿表达自己对家庭和亲情的理解。
4. 绘画活动:教师引导幼儿根据故事情节和自己的想象,进行绘画创作,表现家庭团圆的场景。
5. 总结与展示:教师引导幼儿总结今天的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绘画作品,分享自己的感受。
五、作业与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今天的学习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在学校的表现。
2. 延伸活动:教师可以组织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学习和成长,增强家庭亲情。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绘本阅读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2. 评价幼儿在绘画活动中的表现,观察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发展。
3. 收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对家庭和亲情的表达和认识。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引导他们从故事中感受到家庭亲情的温暖。
2. 在绘画活动中,教师要关注每个幼儿的创作过程,给予他们适当的指导和鼓励,培养他们的艺术表达能力。
3. 教师要关注幼儿的情感需求,及时回应他们的疑问和困惑,帮助他们建立健康的家庭观念。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大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了解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感知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
2. 学会分享和关爱,培养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
3. 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4. 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增强幼儿的家庭观念。
二、教学内容1. 绘本《团圆》的故事情节。
2. 家庭团圆的重要性。
3. 分享和关爱的意义。
三、教学准备1. 绘本《团圆》若干册。
2. 画纸、画笔、彩泥等创作材料。
3. 音乐播放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分享他们和家人团圆的故事,引导幼儿感知家庭团圆的温暖。
2. 故事讲解:教师讲述绘本《团圆》的故事,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主人公的情感变化,感受家庭团圆的重要性。
3. 讨论环节:提问幼儿关于故事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幼儿学会分享和关爱。
4. 创作环节:幼儿利用创作材料,表现自己对家庭团圆的理解,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五、作业设计1. 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绘本《团圆》的故事,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
2. 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主动关心和帮助同伴,培养幼儿的爱心。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创作环节的表现,评价幼儿对故事主题的理解和感悟。
2. 关注幼儿在讨论环节的参与程度,评价幼儿的语言表达和人际交往能力。
3. 家长反馈: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分享和关爱的表现,评价幼儿在家庭中的行为变化。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家庭亲子活动,让家长参与幼儿的创作过程,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感情。
2. 开展类似主题的公益活动,让幼儿体验关爱他人带来的快乐。
3. 推荐类似绘本给家长,引导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八、教学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教学过程中的反馈,及时调整教学方法和策略。
2. 在讨论环节,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观点,培养幼儿的自主思考能力。
3. 注重家庭与学校的沟通,共同关注幼儿的成长。
九、安全注意事项1. 确保创作环节的材料安全无毒,避免幼儿误食。
2. 活动过程中,教师要密切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幼儿受伤。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观察绘本中的画面,理解故事内容,感受家庭团圆的温暖和亲情的珍贵。
2、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语言表达能力,能够用自己的话讲述故事。
3、让学生通过阅读绘本,体会到父母对孩子的爱,以及孩子对父母的思念和依赖。
4、引导学生珍惜家庭团圆的时光,增强家庭观念和亲情意识。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绘本故事中蕴含的亲情和团圆的意义。
(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细节,培养观察力和想象力。
2、教学难点(1)让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父母在外工作的辛苦和对家庭的付出。
(2)如何引导学生将绘本中的情感体验迁移到自己的生活中,懂得珍惜家庭和亲情。
三、教学方法1、直观演示法:通过展示绘本中的图片,让学生直观地感受故事的情节和画面。
2、提问引导法:通过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故事中的人物情感和情节发展。
3、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分享自己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
4、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团圆的氛围。
四、教学准备1、《团圆》绘本。
2、多媒体课件。
3、相关的图片、卡片等。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环节1、谈话导入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团圆吗?生:一家人在一起。
师:对,团圆就是一家人相聚在一起,享受温馨的时光。
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一个关于团圆的故事,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绘本《团圆》。
2、展示绘本封面师:看,这就是《团圆》的封面,你们从封面上看到了什么?生:一个小女孩、一个爸爸、一个妈妈。
师:还有呢?生:还有一个大大的红包。
师:观察得真仔细,那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故事吧。
(二)阅读绘本,理解故事内容1、第一部分:爸爸回家了(1)教师讲述绘本的第一页至第四页,引导学生观察画面。
师:新年到了,爸爸回家了,小女孩的心情怎么样?生:很开心。
师:从哪里可以看出来?生:小女孩笑着跑向爸爸。
(2)提问:爸爸给小女孩带了什么礼物?生:帽子和新棉袄。
2、第二部分:包汤圆(1)教师讲述绘本的第五页至第八页。
团圆绘本教案

团圆绘本教案一、教学目标:1.理解和学习绘本《团圆》的故事内容及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操和想象力。
3.通过绘本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对团圆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
二、教学重点、难点:1.理解绘本中的故事情节及情感表达。
2.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
三、教具准备:1.绘本《团圆》;2.教师课件;3.图片、幻灯片等。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教师介绍本节课将要学习的绘本《团圆》,与学生讨论团圆的概念及其对人们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自己曾经的团圆经历,引发学生的兴趣和参与。
2.阅读与理解(20分钟)教师使用图片或幻灯片,呈现绘本《团圆》的主要情节和故事内容。
同时,帮助学生理解故事中的情感表达,如思念、愉快、温馨等。
3.思考与讨论(10分钟)教师提问学生关于团圆的问题,如团圆给人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你最喜欢的团圆瞬间是什么?你曾经的团圆经历是怎样的?通过学生的回答和讨论,加深学生对团圆及亲情的认识。
4.绘画与展示(20分钟)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自己对团圆的理解和想象,用绘画的形式表达出来。
学生可以画自己最喜欢的团圆场景,也可以画自己曾经的团圆经历。
学生完成绘画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展示,分享彼此的作品。
5.总结与拓展(10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重点强调团圆和亲情的重要性。
教师还可以引导学生从其他角度思考团圆,如朋友之间的团圆、小动物的团圆等,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想象力。
五、作业布置:要求学生回家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欢的团圆瞬间的作文,结合自己的经历,详细描述场景、人物以及感受。
可以适当增加自己的想象元素。
六、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团圆和亲情的认识和感受得到了提升。
通过绘画和写作的活动,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想象力也得到了培养。
但是,在一些问题引导和讨论环节,教师可以更有针对性地引导学生思考,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了解绘本故事《团圆》的内容,理解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增强亲子间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理解绘本故事《团圆》的内容,感受家庭亲情。
难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熟悉绘本故事《团圆》的内容,了解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阅读环境。
3. 材料准备:绘本《团圆》、画纸、画笔、彩色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绘本《团圆》的故事背景,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2. 故事讲述:教师有感情地讲述绘本故事《团圆》,引导幼儿关注故事中的情感交流。
3. 故事讨论:教师带领幼儿共同讨论故事情节,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
4. 观察与想象:教师引导幼儿观察绘本插图,让幼儿发挥想象,描述故事场景。
5. 情感体验:教师通过提问,引导幼儿体验故事中家庭亲情的温暖。
五、作业与评价: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分享绘本故事《团圆》,感受家庭亲情。
2. 评价: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以及家长反馈,评价幼儿对绘本故事的理解和情感体验。
六、教学延伸活动:1. 亲子活动:家长陪伴幼儿阅读绘本《团圆》,讨论故事中的家庭亲情,增进亲子感情。
2. 手工制作:教师指导幼儿用纸张和彩笔制作故事中的角色或场景,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
七、教学反思:1.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求?2. 教师在故事讲述和讨论中,是否有效地引导幼儿表达自己的看法?3. 教学活动中,是否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八、教学调整建议:1. 根据幼儿的反馈,适当调整故事讲述方式和讨论问题,以满足幼儿的兴趣。
2. 在教学活动中,多给予幼儿表达自己的机会,鼓励幼儿积极参与。
九、家长沟通与合作:1. 教师通过家长群或家访,与家长沟通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分享教学内容和家庭作业。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

幼儿园绘本阅读教案《团圆》一、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团圆》这本绘本的内容和主题;2.增强幼儿对家庭、亲情的认识和体会;3.提升幼儿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想象力;4.培养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合作意识。
二、教学准备1.《团圆》绘本若干册;2.幼儿园课堂展示用的图片或幻灯片;3.粘土或绘画工具,用于幼儿的手工制作活动;4.讲台或布置幼儿集体活动的空间。
三、教学内容与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封面或简单介绍《团圆》绘本的故事背景,引导幼儿对主题进行猜想和联想,激发幼儿的好奇心。
2. 阅读与讲解教师或者家长逐段阅读绘本内容,注重语音语调的把握和情绪表达,同时带领幼儿理解故事情节,分析人物行为和情感转变。
3. 讨论与互动提出问题引导幼儿回答,鼓励幼儿表达对故事的理解和感受,激发幼儿思考和讨论的积极性。
4. 创作与表现组织幼儿进行手工创作或角色扮演活动,让幼儿通过绘画、粘土等形式表现《团圆》中的场景和情节,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5. 总结与反思梳理故事情节,引导幼儿回顾整个阅读过程,分享自己的体会和感受,并引导幼儿思考团圆的重要性和亲情的意义。
四、教学延伸1.家庭作业: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阅读《团圆》,并写下自己的心得体会;2.课外延伸:组织亲子阅读活动,邀请家长与幼儿一起讨论和分享团圆的主题。
五、教学评估1.观察幼儿在课堂表现和参与互动的积极性;2.收集幼儿的手工作品或书面表达,了解幼儿对故事的理解和表达能力;3.家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反馈,了解家庭阅读的延续情况。
结语通过《团圆》绘本的阅读教案设计,可以引导幼儿感受亲情的暖意,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情感表达能力,同时促进家庭与幼儿园之间的互动和合作。
希望这个教案能够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享受阅读过程,同时拉近家庭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在共同关爱和陪伴中成长茁壮。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通过《团圆》绘本的教学设计,学生能够:
理解家庭团圆的重要性和意义
感受家庭温暖和亲情的力量
培养学生的情感表达和阅读能力
激发学生对绘本和阅读的兴趣和热爱
教学准备
为了有效地进行《团圆》绘本的教学设计,教师需要准备以下材料:
《团圆》绘本和相关阅读材料
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学生的阅读工具和绘画材料
教学步骤
步骤一:绘本导入
教师向学生展示《团圆》绘本的封面和简要介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好奇心。
步骤二:绘本阅读
教师带领学生一起阅读《团圆》绘本,注重语音语调的表达和情感的传递,让学生沉浸在故事情节中。
步骤三:情感表达
教师引导学生表达对《团圆》绘本的情感体验,让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思考。
步骤四:绘本创作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绘本创作,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想象,绘制自己的家庭团圆场景,并写下相关的文字。
教学评价
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方式评价学生的学习成果:
学生对《团圆》绘本的理解和解读情况
学生对绘本情感表达和思考的能力
学生绘本创作的创意和表达情况
学生对家庭团圆的重要性和意义的认识情况
教学延伸
为了进一步拓展学生的学习,教师可以:
组织学生进行绘本分享和欣赏活动,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评价彼此的绘本作品
引导学生进行家庭团圆主题的写作和演讲,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辨能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师停顿:一转眼,从除夕到了大年初二,一晃三天过去了,爸爸回家,发生了好多开心的事啊!
图十、哈,我看见了大春家的屋顶。“咦,那边是什么声音啊?”“噢,大街上在舞龙灯呢!”爸爸直起身子,看了看远处。“在哪儿在哪儿?”我使劲儿踮起脚尖。爸爸让我骑到了他的肩膀上:“这回看到了吧?”“看到了看到了,他们过来啦!”
图十六、图十七、那天夜里,我睡得特别香……早上一起来,我就看见妈妈在为爸爸收拾东西——爸爸今天要走了。
师停顿:大家看日历,这一天是大年初几?爸爸一共在家呆了几天?这样的团圆因为短暂而显得特别珍贵!
学
情
分
析
本班共有13名学生,女生3名,男生10名。都属于多重智力障碍学生。存在一定的生活行为问题,言语能力差,内心感情不丰富。
我把学生分为两个层次进行不同的要求:
A层:较好的要进行语言表达能力与情感体验的教育。知道一些春节常识。
B层:程度差的可以结合故事内容进行爱爸爸妈妈的教育。
教学
目标
1、读绘本故事,感受绘本故事之美。
二、听一听,感受故事的氛围。
1、配乐听故事。
图一、爸爸在外面盖大房子。他每年,猜读:因为什么呢?
图二、爸爸回家了。
师停顿:满满的两页插图,就只有一句话,爸爸回家了。画面都画了什么?
(过年的玩具、零食、街上挂着灯笼喜气洋洋,故事里的“我”开心吗?我怎么躲起来了?为什么没扑上去喊爸爸?)
图十一、没有文字,只有舞龙狮。
师停顿:又没有文字,你看到什么了?街上好热闹,别的小朋友也骑在爸爸的肩上,靠在爸爸的怀里看舞狮表演,大家都沉浸在团圆的快乐里了!
图十二、大年初三,下雪了,下得好大好大!下午,雪终于停了,大春他们来找我玩。我们在院子里堆了一个大雪人,然后开始打雪仗。
师停顿:一转眼,爸爸回来几天了?
图七、第二天一大早,妈妈就端上了热腾腾的汤圆,爸爸用勺子喂给我吃。突然,我的牙被一个硬东西咯了一下。“好运硬币!好运硬币!”我叫起来。“毛毛真棒!快收到兜里,好运就不会跑掉喽!”爸爸比我还开心呢。妈妈给我换上了新棉袄,要去拜年啦!
图八、路上,我遇见大春。“毛毛,你去哪儿啊?”“我跟爸爸去拜年!”“我也是。看,我有大红包!”“这有什么稀奇!”我从兜里掏出那枚硬币,“我有好运硬币!爸爸包在汤圆里,给我吃到了!”
一枚好运硬币是《团圆》的故事的核心。女孩儿吃过年汤圆得到父亲包在汤圆里的好运硬币高兴极了,将其紧紧揣在棉袄口袋里,在随父母拜年的画面中女孩儿遇到了向她炫耀大红包的朋友,女孩儿说:“这有什么稀奇的”他口袋中有更好的东西。看到画面左侧有孩儿跳跃向高处的气球和纸风车可以意会红包代表可以买好多玩具和金钱。那么女孩儿引以为傲的好运硬币又代表什么?年初三孩子们堆雪人打雪仗小女孩儿的那枚硬币找不到了,这也是父亲在家的最后一夜在经历短暂的年节团圆之后他又要到远方打工以谋生计。故事急转而下,原来硬币只是一时在口袋里没摸着,到晚上又出现了。女孩儿于是带着笑容上床安睡。年初四早晨爸爸要走了,临走前父亲安慰女儿说下次回来带洋娃娃给你。女孩儿忙着把好运硬币塞到爸爸手里在最后的特写镜头中爸爸温暖,宽大的身体,包容了小女孩儿,他做工的大手承接了女儿的小手。团圆的故事,至此用一枚好运硬币换下了美好的句号。
①封面。
从封面上,你看到了什么?
②关注扉页的日历:除夕
看到这页日历,我们知道这一家三口是在除夕团聚的。除夕是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咱们学过传统文化就知道,除夕这一天,人们会做什么啊?
③关注全家福
画面上的卷尺、对讲机、安全帽、笔记本,好像瓶子里还有一枚硬币,猜猜这些东西都是谁的?什么人会有这些东西啊?
2、体会简单朴素的文字蕴含的无限情感。
3、读懂插画的文学想象,进一步升华情感。
教学重难点
感受简单朴素的文字蕴含的无限情感
教与学的过程
设计意图
一、回顾导入
1、回顾自己所读过的绘本故事,说说自己最喜欢哪一本,理由是什么。
2、出示绘本故事《团圆》
运用所学方法说说从这本故事的封面、扉页、封底猜出这本故事讲什么。
图十三、天快黑的时候,我才回到家里,一摸口袋——啊,不见了!好运硬币不见了!我冲到院子里,院子里全都是雪,我的好运硬币在哪儿?
图十四、没有文字,你看到什么了?
图十五、“毛毛别哭,我再给你一个。看,跟那个一样!”爸爸摸出一枚硬币。“不要不要,我就要那个!”我一边哭一边叫。晚上,我难过地爬上床,脱棉袄的时候——“叮当”,有个东西掉到了地上。硬币!我的好运硬币!“爸爸快来看,好运没丢,它一直在我的身上!”
《团圆》绘本教学设计
———————————————————————————————— 作者:
———————————————————————————————— 日期:
绘本阅读《团圆》教学设计
正定县特殊教育学校张丽坤
年级
培智四年级
学科
绘本故事
教师
张丽坤
课题
《团圆》
课型
新授课
时间
2016年
教
学
内
容
《团圆》一书的作家是余丽琼和画家朱成梁。《团圆》的故事发展宛如流畅的电影运镜,巧妙地利用角色、场景和道具表现出这部平淡见深情的作品。
图三、我远远地看着他,不肯走近。爸爸走过来,一把抱起我,用胡子扎我的脸。“妈妈……”我吓得大哭起来。“看我给你买了什么!”爸爸赶紧去掏他的大皮箱——哦,好漂亮的帽子!妈妈也换上了爸爸买的新棉袄。
师停顿:同学们猜得对,一年不见,我和爸爸真的有点陌生了。
图四、吃过中饭,爸爸对我说:“走,剪头去。剪了头,明年就会顺顺当当的。”
我坐在椅子上等爸爸。呀,镜子里的爸爸越来越像以前的爸爸了!
图五、没有文字
师停顿:这幅图怎么连文字也没有了?难道是漏把文字印上去了?你们说,应该写什么啊?(我和爸爸贴春联)
图六、包汤圆喽!爸爸把一枚硬币包进汤圆里:“谁吃到它,谁就会交好运喔!”这天夜里,爆竹“噼噼啪啪”地响个不停。我依偎在爸爸妈妈中间睡着了,迷迷糊糊地,我听见爸爸妈妈在轻轻地说着话,他们说啊说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