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卷
福建省 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
![福建省 三明市永安市第三中学2021届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ac0d512d71fe910ef02df810.png)
永安三中 2020-2021 学年上学期 9月月考历史试题一、单项选择题(3 分/题,15 题,共计 45 分。
)1. 周朝的宗法分封制,使得国王与诸侯之间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
据此可知,周代宗法分封制A. 催生了君主专制制度B. 推动了血缘政治形成C. 发展了国家治理模式D. 形成了大一统新局面【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形成一种以嫡庶姻亲为基础、处于统一王国版图之内、由封建权利和义务结合起来的大小封建领主之间的关系”可以看出,西周以宗法分封制为基础,形成了一套国家治理模式,进一步巩固了周王室的统治,故C正确;周代没有君主专制,排除A项;血缘政治已经形成,排除B项;周代没有大一统,排除D项。
2. 下表为春秋战国时期有关农业的一些记述。
据此可知当时A. 铁犁牛耕开始出现B. 耕作理念比较先进C.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D. 小农经济不断发展【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题干中的农业记载认为深耕之后的土地平整、锄草有助于农业发展,这种理念较为先进,故B 正确;A 错在“开始”,排除;题干未体现出人与自然的关系,排除 C;题干记载内容是关于精耕细作的,与小农经济发展无关,排除 D。
【点睛】3. 董仲舒在“五行相胜”中指出,“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君大奢侈,过度失礼,民叛矣,其君穷矣,故曰木胜土。
”这说明董仲舒A. 杂糅儒家和道家相关思想B. 承袭先秦以来的民本思想C. 呼唤周代礼乐制度的回归D. 倡导建立中央集权的政府【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可知,材料体现了重视民意的以民为本思想,故选B;材料没有涉及道家思想,排除A;材料信息与礼乐制度、中央集权无关,排除CD。
【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夫木者农也,农者民也”“土者,君之官也”“木胜土”,进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答案
![陕西省西安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6ad2112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9.png)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2025届高三第一次质量检测历史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B C C B A C A B C D 题号11121314151617181920答案C B B C B D B A C D二、材料解析题(共4题,21题14分,22题12分,23题12分,24题12分,共50分)21.【答案】(14分)(1)原因: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市民阶层文化需求的扩大;文学世俗化、平民化趋势的加强;商人阶层的政治经济地位有所提高;等等。
(5分,任答三点即可)(2)信息:阿寄身为徐家仆人,经商致富后却将财富还给徐家;商人施复和吕玉检到巨额财物后归还给失主,这些行为体现了儒家的“仁”“义”等思想,说明儒家思想的世俗化趋势。
冯少卿作为传统儒士,打破门户之见,将女儿嫁给商人蒋生;程宰、程寀“世代业儒”,但却弃儒从商,最终成为徽州巨商,这些现象体现了社会对商业及商人价值的认同,说明商品经济的繁荣冲击了明代“士农工商”四民社会结构,商人社会地位有所提高。
“三言二拍”中商人追求金钱、酒色的欲望得到充分肯定,说明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物质生活的富足促使人性得到解放,但过度的私欲膨胀也会导致悲惨的结局,如商人阿寄心存善念,最后积累了巨额财富,而商人王禄却纵欲而亡。
(9分)22.【答案】(12分)参考标准要点:(1)分类与价值史料1、5、6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档案与文书,是最原始、可靠、权威性的记录,史料价值最高。
可用于研究李鸿章镇压太平天国运动和汉族地主官僚的崛起;研究李鸿章对义和团运动的态度和作用。
史料2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报刊类,反映当时社会生活各领域的状况,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
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参与洋务运动的情况。
史料3、4属于文献史料中的文集与书信,内容丰富,史料价值较高,可与其他史料相互印证。
可用于研究李鸿章在清朝晚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等诸多方面的活动。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安中学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1a4064d39a89680203d8ce2f0066f5335b81675c.png)
西安中学高2021届高三12月月考历史试题第一部分(选择题140分)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24.1861年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是近代中国人最早创办的具有先进技术设备的企业。
1899年晚清状元张謇在“设厂自救”浪潮推动下,创办的南通大生纱厂开工生产。
两者的共同之处是A. 都是清政府的自救表现B. 都促进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C. 都是中国近代化的体现D. 都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25.1899年,在清政府拒绝其租借浙江三门湾的要求后,意大利向清政府下达最后通牒并派遣军舰来华威胁。
清政府严令沿海各省加强海防并调派北洋水师铁甲巡洋舰南下与之对峙。
最后意大利宣布放弃对中国沿海的任何要求。
这反映了当时A. 清政府政治改革取得一定成效B. 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C. 战争失利并未中断近代化进程D. 中国国际地位得到提高26.清末民初,新名词大量传入,如“团体、革命、主义、阶级、公司、化学、公园、冰期、年代、手表、火车”等。
据统计,仅从日本传来被中国人认同的外来词,就有849个之多,这还不包括从西方直接翻译的外来词。
这些新名词遍及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各个领域。
新名词的大量传入A. 是中国社会转型的反映B. 破坏了民族语言的纯洁性C. 适应了对外交往的需要D. 推动了白话文运动的进行27.有学者认为辛亥革命预示着从“朝代国家”向“共和国家”的转变,从“封建政治制度”向“现代民主政治制度”的转变,这说明辛亥革命A. 打开了中国进步的闸门B. 实现了社会转型的目标C. 促成了社会性质的转变D. 完成了民族革命的任务28.下表列举了孔子不同时期的“遭遇”。
下列观点对此解释合理的是A. “历史就是一家之言”B.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C. “历史都是思想史”D. “历史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29.有史家认为“中国近代经历了三次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一次是对‘华夷之辨’观念的突破,第二次是对‘道’‘器’观念的突破,第三次是对传统文化束缚的突破……第二次思想解放到第三次思想解放花了20年的时间”。
云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
![云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https://img.taocdn.com/s3/m/f234dd217c1cfad6185fa7b1.png)
云南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第二次月考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1. (2分) (2018高二上·南宁期中) 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戈拉提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意味着()A . 否定了神的价值B . 树立了人的尊严C . 哲学成为一门研究人的学问D . 古希腊哲学家放弃了对自然的研究2. (2分) (2016高二上·吉林期中) 彼得•盖伊在《启蒙运动》中写道:“在文艺复兴时期的文人中间,完全世俗的、完全清醒的世界观,相对来说是很少见的……神圣的东西仍是文艺复兴时期雕塑家、建筑师和画家的中心主题。
”这表明文艺复兴()A . 反对世俗的物质享受B . 仍然是强调神和神性C . 利用宗教题材表现人文精神D . 影响局限于艺术创作3. (2分) (2018高二上·德惠月考) 智者运动、文艺复兴、启蒙运动被称为西方思想史上三大思想解放运动,三者的共同点有()①提倡科学,反对迷信②肯定人的价值与尊严③反对封建束缚④促进人性的解放A . ①②B . ①③C . ②④D . ①④4. (2分)下列表述符合16世纪中后期时代特征的是()A . 农耕文明的停滞与工业文明的兴起B . 民族危机的深重与瓜分狂潮的掀起C . 异端思想的微波与人文主义的巨澜D . 巩固旧制的中国与革命狂飙的西方5. (2分)学生:请问什么事善行?苏格拉底:盗窃、欺骗、把人当奴隶贩卖,这几种行为是善行还是恶行?学生:是恶行。
苏格拉底:欺骗敌人是恶行吗?把俘虏来的敌人卖作奴隶是恶行吗?学生:这是善行。
不过,我说的是朋友而不是敌人。
苏格拉底:照你说,盗窃对朋友是恶行。
但是,如果朋友要自杀,你盗窃了他准备用来自杀的工具,这是恶行吗?学生:是善行。
苏格拉底:你说对朋友行骗是恶行,可是,在战争中,军队的统帅为了鼓舞士气,对士兵说,援军就要到了。
2023届初三上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
![2023届初三上册第二次月考历史试卷(陕西省榆林高新完全中学)](https://img.taocdn.com/s3/m/43a98b7e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5da0240.png)
选择题有学者指出:“埃及人是在岩石上砍凿出他们的艺术的。
”以下史实可以证明这一结论的是A. 建造金字塔和狮身人面像B. 发明楔形文字C. 建造巴黎圣母院D. 建造麦加清真寺【答案】A【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埃及历史的准确识记。
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埃及发源于尼罗河流域,国王自称是神的化身,他们的陵墓金字塔是权力的象征,狮身人面像则是古代埃及文明的标志之一,故选A。
选择题有人到罗马旅游,夜间问一老者,“罗马夜间,为什么不能稍稍明亮一点?”那位老者说:“一座城市既然有了历史的光辉,就不必再用灯光来制造明亮。
”以下各项中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的是()A.雅典民主政治B.爱琴文明C.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D.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答案】C【解析】试题本题主要考查罗马的相关史实。
四个选项中,很容易排除A、B、D三具选项,因为雅典民主政治、爱琴文明和雅典被称为“全希腊的学校”都属于希腊历史的光辉,只有C选项共和国时期奴隶制盛行属于罗马历史的光辉。
故答案选C。
选择题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一书中说:“现在人们对希腊这一黑暗时代(指古代希腊遭受蛮族入侵)的了解要比印度遭受蛮族入侵时期的了解详尽得多,这主要应归功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
”他在这里说的宝贵遗产主要是指()A. 《天方夜谭》B. 《荷马史诗》C. 《马可·波罗行纪》D. 《神曲》【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荷马史诗》是古希腊著名的英雄史诗,它再现了古代希腊社会的图景,是研究早期希腊社会的重要史料,属于希腊人自己留下的宝贵遗产。
选项B符合题意;选项A《天方夜谭》是阿拉伯民间故事集,选项C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的旅行家,在元朝时候来到中国,后来他的狱友根据其见闻写了《马可•波罗行纪》,选项D《神曲》是意大利诗人但丁的代表作;都不符合题意;因此只有选项B符合题意,故选B。
选择题“一个拥有九个封臣的封君本人也许就是更高一级封君的封臣,而更高一级封君又是一个更大关系网络中的封君手下的一名封臣。
2021-2022年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b9b7ffb647d27284b7351e6.png)
2021年高三月考试卷(二)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量90分钟,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钱穆在《中国文化史导论》中指出:“游牧、商业起于内不足,内不足则需向外寻求……农耕可以自给,无事外求,并必继续一地,反复不舍……草原与滨海地带,其所凭以为资生之地者不仅感其不足,抑且深苦其内部之有阻害。
”钱穆认为各种文化形成的根源是A.需求差异B.民族差异C.生活方式D.自然环境2.公元前536年,郑国执政子产鉴于当时社会关系的变化和旧礼制的破坏,率先“铸刑书于鼎,以为国之常法”。
下列有关“铸刑书”的观点表述错误的是A.这很可能是中国首次公布成文法B.肯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C.巩固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改革成果D.开创了我国古代法制建设新纪元3.金开诚先生在《漫画清高》中说:在中国特有的历史文化心理中,“清高”是一种与世俗的价值取向相悖离的思想和行为。
据此,下列人物中不属于“清高”的是A.商鞅B.屈原C.贾谊D.郑燮4.“它排除了丞相个人专断,相权过大威胁皇权而出现的政治危机,而且增强了决策施政的程序性、合理性,提高了行政效率。
”材料中的“它”是指A.三公九卿制B.中外朝制度C.三省六部制D.中书省制度5.清代学者储大文曰“元代分省建置,惟务侈阔,尽废《禹贡》分州,唐宋分道之旧。
合河南、河北为一,而黄河之险失;合江南,江北为一,而长江之险失;…故元、明二季流贼之起也,来无所堵,去无所侦,破一县,一府震;破一府,一省震;破一省,各直省皆震。
”在此他认为A.行省制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B.元代行省制导致了国家分裂割据C.元代行省制克服了唐宋之弊D.行省制不利于维持地方治安稳定6.“自古帝王为治之道,莫先于亲亲。
”下列各项不能作为这一观点佐证的是A.汉初行郡国并行制B.东汉桓帝启用宗室C.晚清重用汉族地主D.清末组建皇族内阁——根据《自然科学大事年表》的统计A.清朝初期前,中国科技领先于世界B.鸦片战争使中国科技受到严重打击C.十六世纪前后,四大发明传至欧洲D.新航路开辟后,西方近代科技兴起8.清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黄爵滋曾经指出:“鸦片之害,其终不能禁乎?臣谓非不能禁,实未知其所以禁也。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
![陕西省西咸新区泾河新城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fb57a691370cba1aa8114431b90d6c85ec3a883a.png)
泾河一中高2026届高一第二次月考历史试题(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本大题共40小题,每小题2分,共80分)1.近期在杭州第19届亚运会开幕式上,展现了中国良渚文化和江南人文风貌山水风光,流光溢彩美轮美奂。
开幕式上吉祥物之一的“琮琮”名字和造型源自良渚文化代表文物玉琮;亚运会的奖牌及火炬设计理念也是取自玉琮;良渚玉鸟飞旋,时空流转,神徽浮映。
亚运会上的良渚文化元素数之不尽。
据此推断处于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良渚文化()A.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B.代表器物是黑陶C.有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D.处于母系氏族社会2.诗人杜甫《望岳》中有“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的诗句。
山东被称为齐鲁大地源于()A.中央集权制B.秦朝郡县制C.西周宗法制D.西周分封制3.胡适先生在谈到某一时期的社会状况时说:“政治忠诚的迅速改变(如邦无定交,土无定主)引起了封建等级结构的崩溃,这一时期到处充满了批评精神,以致现存的社会政治态度以及传统的真理和道德标准都受到无情的批评和攻击。
”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社会阶层流动滞慢B.诸子学说精彩纷呈C.中央集权制度崩溃D.官府垄断学校教育4.西周末年至春秋前期,人们认为楚国先祖上古祝融部落曾为华夏民族政治附庸,而在战国成书的《管子》中,祝融成为五方神之一的南方之神,受命于黄帝而为司徒;《礼记》则把祝融视为时令季节之神,且将祝融与炎帝联系起来。
祝融身份的变化()A.是周王室控制力衰弱的表现B.是楚挑战周王权威的衍生品C.反映了华夏认同观念的加强D.顺应了楚地文化扩张的需要5.《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载:“元元黎民得免于战国,逢明天子,人人自以为更生。
”这表明秦朝的统一()A.使人民脱离了诸侯国的统治B.为长期统一奠定了基础C.创立了皇帝制度D.为人民从事生产提供了安定的环境6.学者葛剑雄认为,夏商周时期统治者对自己的行政中心有严格的统治,但对边远地区统治松散,所以先秦时期不存在确定的疆域边界,只有到了秦朝,才有了真正明确的疆界。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高级2021-2022学年高三上学期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https://img.taocdn.com/s3/m/c7181cab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6225e47.png)
高三第二次月考化学试卷(考试时间:100分钟试卷满分:10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C :12O :16Na:23Al:27Fe:56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18题,共计54分)1.下列我国古代技术的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A.火药使用B.粮食酿酒C.转轮排字D.铁的冶炼2.用22H O 溶液处理含NaCN 的废水的反应原理为:222NaCN H O H O++33NaHCO NH +↑,已知:HCN 的酸性比23H CO 弱。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中氮元素被氧化B.该反应中22H O 作还原剂C.0.1mol ·L -NaCN 溶液中含有HCN 和CN -的总数为230.1 6.0210⨯⨯D.实验室配制溶液NaCN 时,需加入适量的NaOH 溶液3.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氯气通入水中:Cl 2+H 2O=2H ++Cl -+ClO-B.浓氨水中通入少量二氧化硫:SO 2+NH 3·H 2O=NH 4++HSO 3-C.铜丝插入稀硝酸中:3Cu+8H ++2NO 3-=3Cu 2++2NO↑+4H 2OD.明矾溶液与足量Ba(OH)2溶液反应:Al 3++4OH -=AlO 2-+2H 2O4.下列各组物质相互混合反应,既有气体生成最终又有沉淀生成的是()①金属钠投入MgCl 2溶液中②过量的NaOH 溶液和FeCl 3溶液③过量的Na 2O 2投入FeCl 2溶液中④过量NaOH 和Ca(HCO 3)2溶液混合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5.用一定方法可除去下列物质所含的少量杂质(括号内为杂质),其中所加物质能达到除杂目的的是()A.Cl 2(HCl)用NaOH 溶液B.Na 2CO 3(NaHCO 3)用HCl 溶液C.NaCl 溶液(I 2)用CCl 4D.FeCl 2(FeCl 3)通入Cl 26.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2CO 和2SiO 都是酸性氧化物,所以两者物理性质相似B.因为3232CaCO +SiO CaSiO +CO ↑高温,所以硅酸的酸性比碳酸强C.2CO 和2SiO 都能与碳反应,且都作氧化剂D.2SiO 既能和NaOH 反应,又能和HF 反应,所以二氧化硅属于两性氧化物7.下列关于实验或说法正确的是()A.SO 2能使品红溶液、酸性KMnO 4溶液褪色,加热后都能复原B.用铂丝蘸取某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颜色为紫色,说明原溶液中不含Na+C.用滴加BaCl 2溶液,观察有无白色沉淀的方法来鉴别K 2CO 3和NaHCO 3D.少量CO 2通过CaCl 2的溶液能生成白色沉淀,过量CO 2时白色沉淀溶解8.300℃时,将100mL 由H 2O、CO 2和N 2组成的混合气体通入盛有足量Na 2O 2的密闭容器中(容器体积保持不变),充分反应后恢复到原温度时容器内的压强变为原来的4/5,则原混合气体中N 2的体积分数为()A.33.3% B.40% C.60% D.75%9.在几个烧杯中分别加入200mL pH 不同的含铬废水(227Cr O -的浓度相同),再加入质量相同的42FeSO 7H O ⋅,测得废水中六价铬(227Cr O -)的含量随pH 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反应原理为2233272Fe Cr O H Fe Cr H O +-+++++→++(未配平)。
陕西省西安市东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东方中学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卷(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b1531083d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2c.png)
2027届高一年级第一次历史月考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本试卷共100分,考试时量75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碳素笔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并认真核准条形码上的准考证号、姓名及科目,在规定位置贴好条形码。
2.回答第I 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时,只交答题卡。
第I 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考古发现,浙江良渚文化、广东石峡文化、山西陶寺文化在挖掘出大量极具地方特色的文物的同时均有作为祭祀礼器的玉琮出土。
这可用于说明中华文明的特点是()A.兼容并蓄B.和谐共存C.多元一体D. 天人合一2.仰韶文化洛阳王湾遗址的小陶罐内壁附着有粟的痕迹,三门峡交口遗址同时发现有水稻籽实与粟。
同时,在郑州大河村、淅川下王岗遗址、郑州西山的古城等发现了大型定居村落,还出现了家畜饲养业。
这表明当时( )A.精耕细作的小农经济已经出现B.农业经济活动较为稳定C.南稻北粟的种植格局基本形成D.农作物种植出现了交流3.有学者认为,黄帝的名称实际反映了原始农业文明时期,人们因崇拜黄土地而表达的一种特殊感情。
以下属于黄帝部落活动区域的是( )A.长江流域B.辽河地区C.黄河流域D. 珠江流域4.孔子曰:“夏尚忠,商尚鬼,周尚文。
”现存于世的商代甲骨文大多是向上天祈祷和祭祀的卜辞。
这表明早期中国社会( )A. 带有浓郁神权色彩B. 以血缘关系为纽带C. 层层分封等级森严D.最高权力尚未集中5. 台湾学者许倬云先生曾回忆道:“在家乡,新年、除夕、元且、清明和冬至,都会祭祀祖先。
我家自从抗战时期离家客居,先父直系祖先名讳先人挂轴,每逢年、节悬挂遥祭。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
![陕西省安康市2024-2025学年高一上学期9月月考化学试题(无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c64788b30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ae.png)
高新中学2024级高一第一次月考化学试题时间:75分钟 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化学促进了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下列叙述中没有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A.《神农本草经》中记载的石胆能化铁为“铜”B.火药的发明与使用C.科学家成功将转化为淀粉或葡萄糖D.吹尽狂沙始到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难溶于水,属于非电解质B.非电解质的水溶液一定不导电C.电解质主要包括:酸、碱、盐和部分氧化物D.电解质在任何情况下均一定导电3.下列关于物质的分类中,正确的是( )选项碱性氧化物酸盐混合物电解质A 纯碱漂白粉B碱石灰蔗糖CD烧碱胶体4.分别将6滴饱和溶液滴加到下列试剂中:①20℃蒸馏水中;②沸水中并加热至红褐色;③20℃蒸馏水中,然后再加入少量的溶液。
下列有关相应分散系的说法正确的是()A.分散质粒子直径:B.分散系稳定性:C.用激光笔照射分散系,仅①中观察到光亮的通路D.向三种分散系中加入酸性溶液后,只有①中会产生白色沉淀5.下列物质中,含有自由移动的的是()2CO 4BaSO 4BaSO CaO 3HNO NaClNO 4NaHSO NaOH22Na O ()3Al OH 3NaHCO 42CuSO 5H O ⋅3NH 2SO HClO()3Fe OH 2H O3FeCl 5mL 5mL 5mL 40.1mol L -⋅NaOH >>③②①>>③②①3AgNO Cl -A.溶液B.固体C.溶液D.液态6.下列物质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C. D.7.酸式盐是盐中的一类,可看作是多元酸中的氢离子未被完全中和所得到的盐,常见的有、、等。
已知(次磷酸)与足量的反应只生成一种盐,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于二元酸B.属于三元酸C.属于酸式盐D.属于正盐8.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直接实现,也可以间接实现,下列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 )A. B.C. D.9.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三氯化铁溶液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氧化钙固体与盐酸反应:C.铁粉与稀硫酸反应:D.氢氧化铜与盐酸反应:10.下列各组的两种物质在溶液中的反应,可用同一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A.氢氧化钠与盐酸:氢氧化钠与醋酸B.与硫酸反应:与盐酸C.溶液与硝酸溶液:与硝酸溶液D.溶液与溶液:溶液与溶液11.下列有关胶体的说法正确的( )A.雾是液溶胶,有色玻璃是固溶胶B.向胶体中滴加,现象是胶体红褐色褪去C.溶液和胶体的根本区别是分散质微粒直径的大小不同D.冰水混合物是一种分散系3KClO 2CaCl KCl HCl23KClO K Cl 3O +--=++()2333Fe NO Fe3NO +-=+244NaHSO Na H SO ++-=++233NaHCO Na H CO ++-=++3NaHCO 4NaHSO 24KH PO 32H PO NaOH 22NaH PO 32H PO 32H PO 22NaH PO 22NaH PO 3C CaCO →()2CuO Cu OH →4CuSO Cu→3CaCO CO →()33FeCl 3OH Fe OH 3Cl --+=↓+22O 2H H O -++=322Fe 6H 2Fe 3H +++=+↑()222Cu OH 2H 2H O Cu+++=+23Al O 23Al O 23Na CO 3CaCO 2BaCl 24Na SO ()2Ba OH 24H SO ()3Fe OH 24H SO12.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的溶液中:、、、B.的溶液中:、、、C.澄清透明的溶液中:、、、D.可使酚酞变红的溶液中:、、、13.下列离子方程式改写成化学方程式正确的是( )A. B.C.D.14.下列各组离子中,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是()A.、、、B.、、、C.、、、D.、、、15.向一定体积的溶液中逐滴加入稀溶液,测得混合溶液的导电能力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
陕西省西安市城六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陕西省西安市城六区2024-2025学年部编版九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3274fb618e8b8f67c1cfad6195f312b3169ebae.png)
九年级教学质量监测(一)历史注意事项:1.全卷满分60分,答题时间为60分钟。
2.请将各题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24分)一、选择题(本部分共12道试题,每题2分,计24分。
每道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古埃及君王的王名通常被赋予“我的主人与太阳神”“太阳神属于我”“我的主人是太阳神”等含义。
这反映了古埃及()A.宣扬神话故事B.法老具有无限权力C.商品经济发达D.用神权来强化王权2.某校九年级历史课堂上提到“美索不达米亚”“古巴比伦”“君主专制制度”等内容。
据此判断这节课主题是()A.古代埃及B.古代两河流域C.古代希腊D.古代罗马3.下表为世界上主要的农业文明类型及其发源地。
这反映了农业起源()发源地农业文明类型西亚、北非小麦文明中国稻米文明等美洲玉米文明A.具有多元性特点B.都发生在大河流域C.由地理环境决定D.齐头并进,相互交融4.种姓制度是一种严格的社会等级制度,建立这种制度的国家是()A.古埃及B.古巴比伦C.古印度D.古希腊5.下列对古代希腊城邦文明的地理环境描述正确的是()①环海②多山③地势平坦④多岛屿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6.苏格拉底曾这样评价雅典民主制度,“用豆子抓阄的办法来选举国家的领导人,是将社会的命运置于缺乏真知灼见的人们手中……”这反映苏格拉底()A.认识到雅典民主制度的弊端B.主张实行元首制度C.认识到雅典民主具有全民性D.主张实行元老院制7.2世纪,版图横跨欧、亚、非三洲,把地中海变成其“内湖”的帝国是()A.波斯帝国B.罗马帝国C.查理曼帝国D.阿拉伯帝国8.某学习小组开展“古代中外文物鉴赏”项目式学习。
以下文物被列入古希腊时期的是()A B C D9.西罗马帝国灭亡前后,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了众多王国,被称为“蛮族王国”。
其中法兰克王国最为强大,它的建立者是()A.耶稣B.凯撒C.克洛维D.屋大维10.11世纪,西欧普遍结成封君封臣关系,在这种关系下()A.封君没有保护封臣的义务B.封君封臣具有一定的契约关系C.封臣要直接承担国家赋税D.封君与封臣以血缘关系为纽带11.“《查士丁尼法典》无疑是罗马法集大成的集中表现,也是罗马法发展到完备、成熟阶段的标志性成就。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榆林市第十二中学2020_2021学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b97f72b7f1922791788e87a.png)
15. 陈独秀曾说:“孔教与共和乃绝对势不相容之物,存其一必废其一……故其提倡孔教必排共和,亦犹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这里“必排孔教”其实质是反对 ( )
A. 儒家传统道德B. 儒家思想文化C. 孔子思想学说D. 封建专制制度
【答案】D
【解析】
“实质”是指某一对象或事物本身所固有的。孔教是维护封建专制制度的工具。故选D。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
4. 下图a、b、c、d是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对四个阶段分析不正确的是
A. a:秦朝时儒学陷入低潮
B. b: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消亡
C. c: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冲击
D. d:明末清初时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
【答案】B
【解析】
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特点
5. 儒家思想经过不断发展,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以下言论最能体现其适应加强中央集权需要的是
A.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拱)之。”
B. “以德兼人者王,以力兼人者弱,以富兼人者贫。”
C. “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
试题分析:本题要求选择否定项,据材料提到,儒家思想发展的四个阶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秦朝焚书坑儒,儒学陷入低潮,故A正确,排除。西汉“独尊儒术”,其他学派被糅合到儒学,故B错误,符合题意。魏晋南北朝隋唐时儒学受到佛、道冲击,故C正确,排除。明末清初时黄宗羲等思想家使儒学正统思想受到冲击,故D正确,排除。
A. ①③B. ②④C. ①②③D. ②③④ຫໍສະໝຸດ 【答案】B【解析】
中国工人阶级找到自己的领袖应该在1921年中共建立后,①项可排除;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是在1917年十月革命之后,③项可排除;从“其以百工领袖著名者,英人马克思也。”这一信息中可见②④是正确的。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65213aef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1665b51.png)
陕西省渭南市临渭区尚德中学2022届高三政治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试题时长:90分钟分值:100分一、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本题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
)1.2022年5月,“猪周期”卷土重来,本轮鸡蛋、猪肉价格上涨的原因可能是:()①此前相当部分种养殖户退出生产②背后存在着炒作行为③种养殖技术取得了重大突破④随着收入水平提高,居民对猪肉的需求急剧增加A.①②B.③④C.①④D.②③2.假定甲商品和乙商品是替代品,甲商品和丙商品是互补品,如果市场上甲商品的价格大幅度下降,那么,在其他条件不变时()①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②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③丙商品的需求量减少④丙商品的需求量增加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 ①④3.中共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出台的《关于创新政府配置资源方式的指导意见》提出,支持各地区在房地产税等方面探索创新,引发市场热议。
在明确“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一定位后,各地调控政策陆续出台,征收房地产税再次成为公众关注的焦点。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情况下,征收房产税给商品房需求带来的影响用图表示正确的是()(注:P为房地产价格,Q为供给或需求数量,S为供给曲线,D需求曲线。
)4.某地政府把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作为工作着力点,积极推进失业保险,城镇低保与再就业联动机制,走出一条由生活保障为主转向就业保障为主的新路子。
从根本上说这是为了()A实现社会互济,根除社会风险 B.保护职工权益,促进同步富裕C.保障群众利益,维护社会稳定D.增加财政收入,减轻人民负担5.高铁领域,中国国企用5年时间走完发达国家40年的路;航天领域,中国国企铺就了38万千米的漫漫奔月路;能源领域,中国国企攻克煤直接液化等一系列储备技术,为国家能源安全未雨绸缪……这表明()A.我国国有经济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 B.国有资产在我国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C.我国经济增长主要依靠生产拉动D.我国基本经济制度得到完善6对非公有制经济的现实地位,用“三个没有变”作了明确表述:非公有制经济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没有变,我们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方针政策没有变,我们致力于为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和提供更多机会的方针政策没有变。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I)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 含答案(II)](https://img.taocdn.com/s3/m/acaa3bdc52ea551811a68783.png)
2021-2022年高三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II)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30小题,共45分)1.“宗”是一个会意字。
在甲骨文中,宗字作“”,“”象宫室屋宇之形,“”可能表示( )A.皇帝宝座 B.祖先牌位 C.青铜兵器 D.铁制农具2.《新全球史》记载,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制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锹、铁锄、铁镰力和铁耙成为农村的常用耕作工具。
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对当时社会的影响包括()①“分地则速,无所匿其力也”②“秋七月,初税田”③“宗庙之牺,变为畎亩之勤”④“庶人食力,工商食官”A.①② B.①②③ C.②③ D.①②③④3. 《尉潦子•治本》载“夫在芸耨,妻在机杼,民无二事,则有储蓄。
……春夏夫出于南亩,秋冬女练(于)布帛。
”上述材料无法体现农业生产()A.以家庭为单位 B. 男耕女织 C. 富足有余 D. 自给自足4.有学者指出:(西汉)首先遇到的第一个大问题是帝国跨地过广,不能全部由中央集体管制,于是采取了一种“斑马式”的省级组织。
体现这种“斑马式”省级组织的制度是()A.行省制 B.分封制 C. 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5. 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
这反映出当时()实用文档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6.“坊的制度就是用墙把坊围起来,除了特定的高官以外,不许向街路开门的制度。
到了□□末年已经完全崩溃,庶人也可以任意面街造屋开门了。
”如果日本学者加藤繁的这一观点符合史实,这里省略的两字最有可能是()A.北宋 B.唐朝 C.西汉 D.清代7.“故吾以明太祖制义取士,与秦焚书无异,特明巧而秦拙耳,其欲愚天下之心则一也。
”这句话反应出的本质问题是()A.明朝通过科举制扩大了统治基础B.明朝的科举制是愚民之术,彻底失败了C.八股取士是明朝唯一的选官制度D.明朝科举制走向僵化,束缚了思想发展8. 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陕西省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
![陕西省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ea732a71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c64635b.png)
陕西省西安理工大学附属中学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9月月考历史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曾国藩对洪秀全采取大包围的战略,同时,英美法三国也给了曾、李、左不少的帮助。
同治三年,湘军在曾国藩领导之下打进南京,洪秀全自杀,太平天国就此亡了。
”材料说明太平天国运动失败的原因是A.领导集团的腐败和内讧B.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C.农民阶级自身的局限性D.革命纲领不切合中国实际2.19世纪60年代派军队进攻台湾,遭到台湾人民坚决抵抗,大败而归的国家是()A.美国B.英国C.法国D.俄国3.下图反映了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掀起瓜分中国狂潮的情形。
该场景最早可能出现于()A.《南京条约》签订后B.《北京条约》签订后C.《马关条约》签订后D.《辛丑条约》签订后4.《辛丑条约》第十款规定:各省官员必须保证外国人的安全,否则立予革职,永不录用。
这一规定标志着清政府A.加强了对老百姓财富的搜刮B.丧失了中国领土主权的独立C.削弱了中国军队整体的实力D.成为了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5.“作为一场政治运动,百日维新短命而败,但作为一场更广阔意义上的社会文化运动,自有其成功之处。
”据此可知,戊戌变法的“成功之处”主要在于()A.沉重打击了西方列强B.削弱了顽固派的势力C.巩固了儒学正统地位D.推动了新思想的传播6.“制敌在乎自强,自强必先练兵”。
体现这一思想的历史事件是A.太平天国运动B.洋务运动C.戊戌变法D.辛亥革命7.“万里出征,抬棺死战,驱外虏于西域,为民族第一功臣,此左宗棠也。
”称赞左宗棠为“民族第一功臣”的依据是()A.查缴鸦片,虎门销烟B.黄海大战,壮烈殉国C.收复新疆,巩固边防D.助越抗法,击退法军8.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写道:“这一文件的空想性质和当时阶级斗争的残酷程度都决定了其用心规划的土地制度只能是一纸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2021版高三上学期历史9月月考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河南安阳将投20亿巨资打造“殷墟大遗址公园”。
下面关于商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 王权具有神秘色彩B . 中央设有相、卿士等,掌管政务C . 地方封侯和伯,主体为王室D . 中央设有负责祭祀占卜的官员2. (2分) (2018高三上·永春模拟) 读东汉时期我国西南地区铁器分布表。
由此可以推知()A . 西南农业已逐步实现精耕细作B . 铁器成为西南主要生产工具C . 铁器在逐步向西南地区推广D . 西南冶铁技术水平大大提高3. (2分) (2019高一上·屯溪期中) 据《旧唐书》记载,唐元和年间,一位给事中(官职名)认为皇帝关于减少内外官俸钱的诏令不妥而封还诏书,最终他的意见被皇帝采纳。
这说明()A . 给事中位中书省属官,有起草诏令的权力B . 给事中位尚书省属官,负责执行皇帝诏令C . 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对皇权有一定的制约D . 给事中为门下省属官,具有行政决策权4. (2分) (2017高二下·福州期中) 北宋东京(今开封)“通晓不绝”的夜市和“终日居此,不觉抵暮”的瓦子(文娱场所)里,随处可见流连忘返的市民身影,这一生活图景表明()A . 商业活动不受限制B . 市已遍布城内各处C . 文娱场所多由官府经营D . 坊与市已没有区别5. (2分)张居正改革失败的根本原因是()A . 用人不当B . 不注重策略C . 张居正暴病而亡D . 触动了豪强权贵的利益6. (2分) (2017高三上·衡阳月考) 清代有女诗人作诗曰:“人生德与才,兼备方为善。
独至评闺才,持论恒相反。
有德才可骇,有才德反损……我意颇不然,此论殊褊浅。
”这反映了在清代女性中()A . 男女平等思想被普遍接受B . 德才兼备成为主要的评价标准C . 出现了对传统伦理思想的反思D . 产生了维护自身权益的诉求7. (2分)唐代陆羽在《茶经》里写道:“邢磁类银,越磁类玉”,“邢磁类雪,越磁类冰”,这是陆羽对邢、越二窑的高度评价,也是对唐代瓷器生产成就的一个简略概括。
下列瓷器中属于邢窑瓷器的是A . 陶罐B . 白瓷C . 青瓷D . 青花瓷8. (2分)光绪二十年,清政府有保留地加入了《国际海关税则出版联盟公约》;光绪二十五年,清政府应邀参加俄国发起的国际和平会议,并加入相关公约。
这一现象表明晚清外交()A . 从根本上突破了传统外交的制度框架B . 放弃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C . 知识结构与认知空间发生重大变化D . 突破了“中体西用”思想的束缚9. (2分) (2018高三上·黑龙江月考) 下面是1937~1945年侵华日军伤亡人员统计图,对其分析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 防御阶段中国阻止了日军的进攻B . 相持阶段日军被迫放弃大规模进攻C . 战争初期中日双方对抗较为激烈D . 敌后抗日根据地是抗战的中流砥柱10. (2分) (2019高二下·通化期中) 下图为一枚外汇券,全称中国银行外汇兑换券,俗称“外汇兑换券”、“外汇券”,为中国银行发行,供来华的外国人及归侨兑换及特定场合使用,面额与人民币等值的一种特定货币。
据此可知当时()A . 我国已开始城市经济体制改革B . 我国的物资供应相对匮乏C . 我国各种商品均需凭票购买D . 外汇券的特权提升了中国人的优越感11. (2分)(2020·德州模拟) 公元前4世纪,德谟斯梯尼曾多次担任雅典重要官职,经常发表演说,在公民大会提出议案。
他曾资助城邦购买粮食、修筑城垣,出资赎回被俘公民,先后承担了5次舰船捐、2次宴会捐、2次合唱捐。
这反映出当时雅典()A . 面临严重财政困难B . 金钱左右城邦民主制度C . 频繁发动对外战争D . 政治人物重视公共利益12. (2分)罗马法经历了从习惯法向成文法的转变,推动这一转变的是()A . 平民争取权利的斗争B . 罗马帝国的分裂C . 法律混杂使用不便D . 境内被征服民族的反抗二、非选择题 (共5题;共60分)13. (10分)(2020·侯马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明清以来,中国商品经济有了较快的发展,特别是在明清之际引进原产于新大陆的作物以后,加快了经济作物的商品过程。
在一经济作物集中产区,如太湖周围的三吴地区,原来虽然是粮食高产地区,但因栽种桑棉,还需要从外处调进粮食,这样促进了粮食的商品化。
其他一些经济作物,像花生、烟草乃至甘蔗等,在其生产发展中也都有类似的情况。
这样,在人口稠密的地方和贫瘠的山区都推广高产的玉米、甘薯等作物,以补救粮食生产的不足。
全国作物的布局有了新的变化,在土地利用上,随着东北、西北的垦殖开发扩大了增产途径。
传统的精耕细作得到了进一步的推广和发扬。
——摘编自王思明《如何看待明清时期的农业》材料二:中国近代,各级政府开始设立管理农业的专门机构,颁发一系列专项经济政策和奖励章程,积极兴办农业学堂,农事试验场,促进了近代农业科技同传统农业技术的结合:同时又饬令开设商埠,发展外贸农业,使沉睡了几千年的自给自足经济开始向以市场为导向的农业经济转化,农业经济领域的资源配置也越来越受到市场机制的影响,并成为资本主义市场经济的一部分。
——摘自任耀飞《中国传统农业的近代转型研究》(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明清农业发展变化和产生变化的原因。
(2)根据材料一、二,分析我国农业发展的趋势以及推动这一趋势的因素。
14. (10分) (2018高一下·中山期末)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汉武帝时期开辟了从雷州半岛的徐闻、合浦经东南亚至南印度的海上丝绸之路。
派译长,与应募者入海,带上黄金和丝绸到这些国家交换明珠、碧琉璃、奇石异物。
到了唐代,从阿拉伯、波斯、印度等地来广州贸易的商船,终年川流不息。
唐玄宗在广州设市舶司,几乎包揽了全部的内海贸易。
当时往来的主要货物为丝绸、瓷器、漆器等输出品及胡椒、香料、珠宝、象牙等输入品。
宋元时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最远可至东非沿岸,另还有许多支线。
政府先后在广州、泉州、明州、密州等地设市舶司,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
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
——据李金明《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与变迁》材料二:1500年到18世纪后半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逐渐发展起来。
而在1500年以前主要是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欧亚大陆的各个地区之间贩运商品,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和香精。
到18世纪末,这种有限的奢侈品贸易由于新的大宗生活必需品交易的扩大而转变为大规模贸易。
美洲的蔗糖、烟草、咖啡、棉花和金银等被运往欧洲,同时又进口大量的谷物、鱼、布匹和金属制品等,非洲的大量奴隶也被运往美洲;欧洲的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往非洲,并从亚洲得到了各种原料。
——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我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发展趋势,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发展的意义。
(2)根据材料二,概括1500年前后世界贸易出现的变化,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500年到18世纪末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
15. (10分)(2019·合肥模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我国古代基层社会在秦汉时期已形成“官、绅、民”三种力量格局。
传统中国社会的乡绅是国家权力体系与社会宗法制度相互联系的中枢,是乡村社会的建设者,自觉塑造乡村风俗和承担维持社会治安的责任。
一方面,“家国同构”式的、“国家渗透社会”的古代社会形态形成了自上而下等级分明的两种力量,即官僚制与乡土秩序。
乡绅之治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延伸,中国古代的读书人通过察举、科举等方式将文化权力转变为政治权力。
乡绅之治所代表的国家权力在很大程度上就是这种文化权力政治化的结果,是附属于专制王权阶层的。
另一方面,乡绅之治也是乡村平衡国家权力无限渗透的天然屏障。
社会中如果没有同国家权力抗衡的自治组织或团体,国家就会通过层层官僚机构将偏离于公共利益的强权意愿直接贯穿到社会底层。
中国古代乡绅,尤其是本籍乡绅,相近的血缘关系与地缘关系使其带有强烈的情感和身份认同,成为中国传统乡村社会公共权力的主导者。
——摘编自秦德君、毛光霞《中国古代“乡绅之治”:治理逻辑与现代意蕴》材料二:英国乡绅的产生得益于为加强王权、巩固中央集权进行的封建制改革。
国王启用乡绅治理地方的目的是强化王权,乡绅与国王、大贵族之间均存在依附关系,但在执行王室政策、法令的同时,自身利益与地方利益使得乡绅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和主动性,形成“乡绅自治”。
这是英国传统地方自治的体现,也是近现代英国地方自治的基础。
乡绅对地方治理的影响主要通过担任治安法官来实现,治安、刑事司法、税收等体制都因治安法官权力的逐渐增大而被纳入其中。
由于乡绅是治安法官的主体,担任治安法官成为乡绅发挥地方影响最佳途径,而治安委员会更是乡绅群体议事、处理地方事务的自治机构。
长期以来,乡绅占据议会下院的主体,下院是乡绅获得国家政治话语权、维护自身与地方利益的主要阵地。
经过英国19世纪的党政改革,乡绅在政治上的影响逐渐衰落,但并非被彻底“消灭”,更多的乡绅在英国工商业资奉主义发展中转变身份。
——摘编自顾荣新《英国乡绅与英国宪政关系简论》(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乡绅之治”的特征,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英国乡绅政治的演变趋势。
综合上述材料简析中英两国乡绅之治的共同作用。
16. (15分) (2020高二下·天台月考) 美国外交兼具“务实”与“理想主义”的双重色彩。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第一次世界大战发生的消息传到美国后,在美国人民中产生了极大的反响。
人民普遍的反应是“我们要和平”。
有些报刊指出:我们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对我们的先辈从欧洲移居此地的先见之明充满自心底的感激。
在人民看来,这只是一场“欧洲人的战争”,美国没有理由卷进去。
美国 1913 年发生的经济危机已经使生活水平受到了一定的影响,现在政府应当迅速恢复经济,发展生产,提高生活水平,而不应将美国和人民拖入战争。
——摘编自李娟《浅析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奉行“中立”政策的原因》材料二:国联确实代表着非常重要的东西:既是对国际关系已经改变的一种承认,也是对未来的一个赌注。
(但)它无论做什么事都很困难,因为它的章程基本上是要求所有决议都必须一致通过才可执行……威尔逊以为美国国会会支持自己,放行关于国联的提案,这种想法同样很危险。
——麦克米伦《缔造和平:1919 巴黎和会及其开启的战后世界》材料三: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军席卷欧洲,法国败降,英国岌岌可危,美国在欧洲的利益受到严重损害,意识到不能再置身战争之外,开始公开支持英法等国的反法西斯斗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