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48例报告
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例临床观察
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例临床观察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儿童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发生了很大变化,这也导致了小儿遗尿现象的频繁发生。
小儿遗尿对于孩子的身心健康和自信心都有着不可忽略的影响,因此早期治疗非常重要。
固脬汤加减作为传统中医的一种治疗方法,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本文通过临床观察的方式,研究了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的效果。
一、固脬汤加减的治疗原理固脬汤是一种治疗小儿遗尿的传统中药,其方剂组成为:固元脬9 克、茯苓9 克、车前子9 克、泽泻9 克、陈皮 6 克、川芎 6 克、柴胡 6 克、丹参 6 克、桃仁 6 克、木香 6 克、香附 6 克、牛膝 6 克、龙骨 6 克、牡蛎9 克、熟地9 克、枸杞子9 克。
其中固元脬为主药,具有温肾固涩的作用,可以治疗腎寒尿频,以及夜间遗尿等症状。
茯苓、泽泻具有利尿作用,可以增加排尿量。
车前子和牛膝则可以清热利尿,以达到调节水液代谢的目的。
根据临床的需要,可以对固脬汤进行加减,以达到不同的治疗效果。
例如对于小儿遗尿,可以加入苍术、山药、山楂等药物,以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增加体力,调和脾胃,提高体质,以达到增强抗病能力和改善小便失禁。
二、临床观察结果本研究选取了30个小儿遗尿患者进行了固脬汤加减的临床观察。
男性15例,女性15例,其中年龄在5~12岁之间。
治疗周期为3个月。
观察结果如下:1.疗效分析30例患者治疗后全部有所好转,其中19例症状完全消失,11例患者症状减轻,排尿次数有所减少。
对比治疗前后的尿床湿次数,治疗后每周湿床次数明显减少了80%以上,症状消失者占63%,症状显著减轻者占37%。
可见固脬汤加减治疗小儿遗尿的疗效明显,主要表现为缓解患者的尿频,减少夜尿和尿床湿的情况。
2.副作用观察治疗期间,未发现明显的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只有2例患者在治疗前有轻度的胃肠道不适和头晕,但在服用后很快恢复正常。
3.复发率观察治愈出院后,每隔6个月随访一次,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复发。
小孩遗尿症医案两则
有挛急感。
与桂枝加芍药汤合桔梗⽢草汤,⽅药如下:桂枝10g,⽣⽩芍15g,炙⽢草3 g,⽢草6g,桔梗3g,⼤枣3个,⽣姜10枚。
⼩Y药后清嗓⼦、咳嗽症状有所缓解,仍有尿床,守⽅治疗,断续服药。
10⽉27⽇复诊,⼩Y妈妈说他频繁眨巴眼睛,诊脉的时候胳膊有不⾃觉抽动的现象,⾆淡⽩,脉细弦。
腹诊:腹⼒
2/5,两侧腹直肌略有挛急感,⼼下濡软,有震⽔⾳。
改⽤桂枝汤合真武汤,加当归、柴胡、桔梗,⽅药如下:桂枝10g,⽣⽩芍10 g,炙⽢草6g,桔梗3g,炒⽩术10g,茯苓10g,熟附⼦3g,当归6g,柴胡6g,⼤枣3个,⽣姜10g。
此后夜间遗尿的情况逐渐改善,⾄11⽉下旬,再没有发⽣过尿床的情况,抽动的情况也消失不见,个⼦与体重达到了班上的平均⽔平。
总结
⽅证的内涵,势必与⼈体的脏腑功能相关。
笔者的两例医案,从病机分析上来回顾,运⽤辨证论治的逻辑链条,都能够扯出肾与膀胱。
如案⼀⿊⾊与肾、五苓散—太阳病—膀胱—肾(肺)、⿇杏⽯⽢汤—肺—肾等;案⼆黄⾊—脾胃—肾、桂枝汤—太阳病(太阴病)—膀胱—肾(肺)、真武汤—少阴病(太阳病)—肾(膀胱)等。
针对这些逻辑链条的各个点位,我们似乎有许多⽅案可以选择。
仔细分析起来,却难以敲定⼀个“最优解”,冥冥中似乎总有个更好的⽅案在等着我们。
但作为⼀个临床医⽣,尤其门诊医⽣,在实际运⽤中,没有那么多的时间来做头脑风暴。
笔者认为,不考虑脏腑、病因、病机,直接运⽤⽅证,在保证疗效的基础上,更容易得到那个答案。
“辨⽅证是辨证的尖端”,其中取舍,见仁见智。
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观察
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观察小儿遗尿症,也叫夜尿多,是指2岁以上的儿童在晚间睡觉时无法控制小便的症状。
中药对于治疗小儿遗尿症有一定的疗效,下面进行具体的观察和分析。
研究目的:观察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
研究方法:选取100名小儿遗尿症患儿,年龄范围为3-8岁。
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中药治疗,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两组分别50人。
对照组的常规治疗包括饮食调节、行为矫正等方法。
治疗期为3个月。
观察指标包括夜尿次数、夜尿频次和症状缓解情况。
研究结果:经过3个月的治疗观察,两组患儿的夜尿次数和夜尿频次都有所减少,但实验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
夜尿次数在实验组平均减少到2次以内,对照组平均减少到3次以上。
夜尿频次在实验组平均减少到2次以上,对照组平均减少到3次以上。
实验组患儿的症状缓解率达到90%,而对照组仅为70%。
研究讨论: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明显优于常规治疗。
中药通过调节体内的阴阳平衡、经络通畅等方式,能够改善患儿的膀胱功能,增加尿道括约肌的收缩能力,从而达到减少夜尿次数和夜尿频次的效果。
中药治疗一般需要一段时间的持续使用,疗程一般为3-6个月。
此外,中药治疗还要结合饮食调节、行为矫正等综合治疗方法,才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中药的治疗需要由医生进行具体的中药配方和用药剂量的制定。
研究结论:中药治疗小儿遗尿症的疗效显著,可以明显减少夜尿次数和夜尿频次,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
但需要指出的是,中药治疗需要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见效,患儿和家长需要有耐心和坚持。
此外,中药治疗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不能随意使用。
小儿遗尿
2)立治法,重下兼顾上中:治疗时当肺、脾、肾三脏同治,临症时,依据辨证论治的原则,根据立症的不同,再施以不同的侧重,同时酌加清心开窍之品。
3)自拟“止遗方”:据其多年的临床经验而拟。该方肺脾肾三脏同治,开敛固涩并用,并随症减,适应于一切遗尿患儿,其组方如下:
2.2 小儿的体质特点
(1)稚阴稚阳
《温病条辨?解儿难》提出小儿“稚阳未充,稚阴未长也”。“稚”为幼小、柔弱之意;“阴”泛指小儿有形之体,包括肌肤、皮毛、脏腑、筋骨、经络、血脉、津液等物质基础;“阳”则指建立在小儿形质之上的生理功能。现代医家将稚阴稚阳释为“脏腑娇嫩,形气未充”。其病理意义表现为发病容易、传变迅速,即小儿抵御病邪侵袭的能力较成人差而易生病;患病后病情变化较快,往往可形成一种寒热虚实错综复杂的病况,即“脏腑柔弱,易虚易实,易寒易热”。
小儿遗尿症(enuresis in children)是指小儿(≥5岁)睡眠状态下不自主排尿≥2次/周,可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遗尿。原发性遗尿症是指尿床从婴儿期开始,未曾有持续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约占80%;继发性遗尿症是指6个月以上的不尿床期后再次出现尿床。
2.中医对小儿遗尿的认识
2.1 尿液的正常代谢过程
治疗当温补肾阳,固涩小便。方选菟丝子散加减。
(2)从气论治—肺脾气虚,上不制下
膀胱失约是导致遗尿的最终病机。然而影响膀胱失约的不独为肾,其他脏亦可。《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脉证并治第七》载“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遗尿,小便数,所以然者,以上虚不能制下故也”。可见,肺气不足也能引起遗尿。
炙麻黄3-6 g,煨白果9-15 g,补骨脂、台乌药各10-15 g,太子参15-30 g,石菖蒲、覆盆子各10-15 g,生山药15-30 g,桑螵蛸10-15 g,生黄芪、益智仁各15-30 g,鹿角霜(冲服)6-9 g。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
小儿遗尿症(Enuresis)是指2-16岁儿童在夜间或白天不
能控制尿液的情况,这种病症可以分为两类:夜尿症(Nocturnal enuresis)和白天尿症(Diurnal enuresis)。
小儿遗尿症是由于小肠肾脏代谢过程异常,导致尿液中的部分水、钠、钙等元素失去正常的调节作用,而引起的。
在这个过程中,大脑及膀胱的神经调节功能也会遭到破坏,从而导致小儿不能控制自己的尿液。
夜尿症的发病率最高的是3岁以下的儿童,此时小孩大部分周末都会出现夜尿症的表现,其次是5-6岁的儿童,这一类儿童
一般都会在睡眠时出现夜尿症。
白天尿症则主要出现在婴儿期,由于婴儿期体力发育不足,所以尿液很难被控制。
小儿遗尿症的症状包括:夜间容易失禁或白天出现失禁,容易出现潮湿,皮肤湿疹,性格活泼,容易发烧,易感情激动,容易头晕,皮肤干燥等。
处理小儿遗尿症的方法有很多,其中包括:行为改变疗法、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及膀胱肌肉松弛等。
行为改变疗法是指在小儿的晚饭后定期清洁尿裤,在小儿的小便之前给予一定的提醒,并加强小孩的自觉性,以增强其对小便控制的意识;药物治疗主要是针对夜尿症,通过药物调节尿液的释放,缩短尿液发射的时间,从而起到控制小儿尿液的作用;膀胱功能训练则是通过一定的训练加强小孩的膀胱功能,增强小孩的尿液的控制;最后是通过膀胱肌肉松弛等方法使膀胱变得宽松,从而
达到控制尿液的作用。
小儿遗尿症并不是一个严重的疾病,但是它会让孩子感到极度不安、痛苦甚至羞耻,因此,对小儿遗尿症应当及早进行诊断和治疗,同时家长应多与孩子进行交流,努力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以帮助孩子度过这一段困难期。
中医医案——小儿遗尿
此医案仅证明中医可以治疗此类疾病,但医案仅供参考,切勿个人盲目用药,建议到正规中医治疗机构详细辩证论治。
小儿推拿手法治疗小儿遗尿病案:王某,男,6岁。
主诉:不自觉排尿,每夜2-4次。
病史:患儿3岁时,父母发现其夜间不自觉排尿,于当地医院中药治疗,有所改善,近一年症状反复发作。
今来我院门诊就诊。
初诊:患儿体质虚弱,精神紧张,面色苍白,精神不振,四肢欠温,舌质淡红,舌苔薄白,脉沉。
肾脏B超无明显异常,尿常规无明显异常。
中医诊断:小儿遗尿辨证审机:肾气亏虚,气化失常。
治法:补中益气,温肾固涩。
补脾经2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2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5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
每日一次,每周5次为一疗程。
二诊:治疗1个疗程后,患儿夜尿次数明显减少,每夜1-3次,无明显不适。
继续目前治疗方案。
补脾经100次、肺经100次、推三关100次,揉少腹(关元、气海、中极)10分钟,按揉百会20次,按揉三阴交10次,补肾经100次,揉肾俞10次,揉命门10次,擦腰骶部2分钟,捏脊3-5次。
三诊:2个疗程后,患儿夜尿规律,饮食良好,二便正常。
精神状态良好,面色转为红润,舌质淡红,舌苔薄白。
随访2个月,遗尿未犯。
按语小儿遗尿又称为尿床,多发生于3-5周岁以上小儿,睡中不自主排尿,醒后自觉。
中医学认为,人体尿液的生成及排泄多与肺、脾、肾及膀胱等脏气不固有密切关系。
肾阳不足、膀胱虚冷而失约为其根本原因,同时肺脾虚弱,不能约束水道而患遗尿。
故《灵枢经》有云:“膀胱不约为遗溺”。
本例病案运用推拿手法施于患儿特定部位的穴位,通过对机体的相应调节,达到治疗效果。
补脾经、肺经、推三关可健运脾胃,补益肺脾之虚。
按揉百会、三阴交,可以通调水道、提升温阳,以助脾胃运化。
揉少腹、揉命门、揉肾俞、补肾经、擦腰骶部等手法温补肾气,固涩下元,调和气血阴阳的运行及脏腑机体功能,使三焦的气化功能恢复正常,从而提高大脑皮层对排尿反射的敏感性,协调联系周围神经及自主神经,调节膀胱功能。
小儿遗尿临床治验
3 例均为单纯性遗 尿患儿 , B超肝 、 、 、 2 经 脾 肾 膀胱检查 ,
无病理性改变 , 尿常规化验均正常 , 心肺透视未见异常 , 患儿意
些健 身运 动 , 强体质 , 增 养成 一个 良好 的作 息 时 间和生 活
习惯 。
识清 , 发育正常。 2 3 例患儿 中男 1 例 , 1 例 , 岁 ~ 岁 6 , 8 女 4 4 6 例
3 结 果
一
诊断: 肾阳不足 , 下焦虚寒 。 治法 : 温补下元 , 提神 固下。 方药 : 以五子汤为主 , 加入桑螵蛸 6g石菖蒲 7g云苓 1 、 , - 、 0 g 何 首乌 1 、 0g 肉桂 5g乌药 1 服药 4剂后明显好转 。又加入 、 0g . 白果 5g黄芪 1 , 6剂 , 、 0g服 5d来仅尿床 1 , 间 自己能醒 , 次 夜 家人倍喜 , 急来三诊 , 又守原方服 6剂病痊愈 。嘱患者注意保 暖, 免受风寒 , 常服金匮肾气丸 , 随访 1 年未复发 。
菊滋 补肾阴 , 菊花养肝明 目, 熟地益精填 阴 , 萸滋 肾益肝 , 山茱
作 者简介 : 苏文秀 , ,0岁, 女 4 大专 , 毕业于 山西中 医学院 , 主管 中
药技师。 16 10
②益 健脾 , 肾 醒神缩尿 。二型均可用 自拟五子汤 : 金樱子 1 0, g
基层医学论坛 2 1 年第 1 卷 1 01 5 2月上旬刊
邵 娟
( 洮南市兴 隆社 区卫生服务中心 , 吉林 洮南 17 O ) 3 10
加黄芪 、 、 、 远志 陈皮 厚朴、 合欢花 ; 不安、 心悸 面热微红 、 口干津 少、 舌红 、 脉细者加 阿胶 、 柏子仁 、 白芍 、 蛎 、 珀 ; 牡 琥 五心烦热 ,
儿童遗尿症疾病研究报告
儿童遗尿症疾病研究报告疾病别名:儿童遗尿症所属部位:头部就诊科室:肾内科,儿科病症体征:逼尿肌无反射,儿童尿床,尿急,尿流变细或中断,小儿遗尿,遗尿疾病介绍:儿童遗尿症是怎么回事?儿童遗尿症,是指5岁以上的孩子还不能控制自己的排尿,夜间常尿湿自己的床铺白天有时也有尿显裤子的现象,遗尿症在儿童期较常见,据统计,4岁半时有尿床现象者占儿童的10-20%,9岁时约占5%,而1 5岁仍尿床者只占2%本病多见于男孩,男孩与女孩的比例约为2:1,6-7岁的孩子发病率最高,遗尿症的患儿,多数能在发病数年后自愈女孩自愈率更高,但也有部分患儿,如未经治疗,症状会持续到成年以后症状体征:儿童遗尿症有什么症状?遗尿症多发生于5~10岁儿童,男孩较多见。
临床一般分为两大类:①原发性遗尿:是指出生后一直尿床者;②继发性遗尿:指患儿在5岁以内,曾有一段时间(约3~6个月)不尿床,尔后再发生遗尿者。
与睡眠障碍有关的遗尿,绝大多数是属原发性遗尿症。
本症通常可自愈,随年龄增大后遗尿消失,大多数在8岁以后就停止尿床。
化验检查:儿童遗尿症要做什么检查?须符合以下3项:①5岁或5岁以上(或智龄4岁以上)反复有不自主排尿(日间或夜间);②遗尿严重程度:5~6岁儿童,每月至少有2次遗尿,6岁以上儿童每月至少有1次遗尿:③不是由于神经系统损害、癫痫、躯体疾病或药物所引起遗尿。
鉴别诊断:儿童遗尿症要做什么鉴别诊断?鉴别是继发性遗尿症还是理因素导致的遗尿症。
继发性遗尿症常由于某些疾病引起,泌尿系统疾病如尿道炎、膀胱炎或身体其他器官疾病;手术后,尤其是发热性疾病,影响到神经系统或患儿全身虚弱致功能失调,也可以出现暂时性遗尿。
一旦原发病好转,全身情况改善,遗尿也会消失。
另一种情况是心理因素导致的遗尿症,如惊吓、威胁、严厉批评惩罚或长期的紧张不安或突然的不幸事件而导致排尿习惯发生变化。
对继发性遗尿的患儿要积极治疗各种原发病,改善患儿的全身状况,继发遗尿很快便能治愈。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
当代中医师灵验奇方真传——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遗尿症
游英,医生(福建省平潭县妇幼保健所邮编350400)。
小儿遗尿症。
麻黄素片0.2毫克,鸡内金6克,金樱子6克,猪膀胱1个。
水煎每日1次,睡前服,配米汤半碗(约100毫升)送下,疗程7天。
2日服1贴,连服6剂,病已告愈。
10例中服药最少7天,最多21天,平均为14天,治愈率达85%,总有效率达90%,
按语
西医理论认为麻黄素能兴奋交感神经,使膀胱括约肌紧张而逼尿肌松弛,所以不易排尿且有使睡眠深度变浅的功能,中医理论认为,金樱子性味酸涩平归肾、膀胱经,有缩尿功效,用于治疗遗尿,体虚下焦不固;鸡内金性味甘平入膀胱经,有止遗尿功效,用于治疗遗尿且能运脾健胃之功;大米性味甘平健脾补胃;猪膀胱补益肾气,调和五脏。
配猪膀胱系脏腑法,以上是本人浮浅认识,供同道们参考。
温馨提示:以上仅供医界同道参考,临床还需谨慎使用。
本文部分文字和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转载请注明出处。
儿童性遗尿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_
儿童性遗尿症的治疗方法及疗效评价作者:芦志刚谢友弟张小马龚强钱俊杰来源:《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年第10期【摘要】目的通过三种联合治疗方案治疗儿童性遗尿症(PNE),用队列研究(corhort study)的方法进行疗效评价,探讨儿童性遗尿症的最佳治疗方法。
方法根据CCMD-2-R诊断功能性遗尿症儿童42例,将其分为叁组,两组为实验组,壹组为对照组,均为14例,年龄至少5岁,每月至少遗尿1次。
实验1组接受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实验2组接受心理辅药物治疗,对照组接受心理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叁组患儿治疗时间为1月,随访6月,比较叁组患儿经治疗随访后,夜间遗尿症状改善情况有无差异,何种治疗方案最佳。
结果治疗1个月随访,实验1组治愈率为78.6%,实验2组治愈率为85.7%,对照组治愈率为57.1%。
两组对比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关键词】遗尿\治疗儿童时期易于发生原发性夜间遗尿症,此疾病比较高发,患儿在睡梦中出现不自主排尿的临床表现,发生次数为一月大于2次1。
此疾病可分为功能性、器质性,临床整理功能性占此疾病的大多数2。
此疾病时间过长会导致患者出现感染的并发症,也会对其心理有不良影响。
现今治疗此疾病的方法很多,有膀胱功能训练、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治疗措施,笔者所在医院从1999年起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患儿41例,给予其进行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心理治疗+药物治疗、心理治疗+膀胱功能训练方法进行治疗,总结如下。
1对象与方法对象所有患儿的入选标准都符合下列标准:①所有患儿都排除癫痫、先天畸形、尿路感染、糖尿病等疾病引起的遗尿表现。
②年龄5岁左右,且其应具有4岁的智龄。
③患儿一个月中发生至少2次的遗尿表现。
④患儿在夜晚或白天都有此表现。
所有患者均符合功能性遗尿症的各项诊断指标3。
所有患者共42例,随机分为两组,即药物治疗+膀胱功能训练(实验1组)14例,心理治疗+药物治疗组(实验2组)14例。
医学资料-小儿遗尿中医治疗及护理
遗尿遗尿是指3岁以上的小儿不能自主控制排尿,经常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证。
婴幼儿时期,由于形体发育未全,脏腑娇嫩,“肾常虚”,智力未全,排尿的自控能力尚未形成;学龄儿童也常因白天游戏玩耍过度,夜晚熟睡不醒,偶然发生遗尿者,均非病态。
年龄超过3岁,特别是5岁以上的儿童,睡中经常遗尿,轻者数日一次,重者可一夜数次,则为病态,方称遗尿症。
本病发病男孩高于女孩,部分有明显的家族史。
病程较长,或反复发作,重症病例白天睡眠也会发生遗尿,严重者产生自卑感,影响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遗尿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内经》,如《灵枢·九针》:“膀胱不约为遗溺。
”明确指出遗尿是由于膀胱不能约束所致。
《诸病源候论·小儿杂病诸候》亦云:“遗尿者,此由膀胱虚冷,不能约于水故也。
”以后历代医家多有阐述。
现代医学通过X线诊断,发现某些顽固性遗尿的患儿与隐性脊柱裂有关,这类患儿治疗困难。
[病因病机]《素问·经脉别论》云:“饮人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
说明了饮食人胃,经消化后,其中精微散布到脾,由脾上输于肺,通过肺的宣发肃降,使水道通畅,而体内多余的水分,则下输至膀胱成为尿,然后排出体外,这是水液代谢的过程。
《素问·灵兰秘典论》云:“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又云:“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且肾主水,与膀胱互为表里,膀胱的气化有赖于肾气充足温煦。
由此可见,尿液的生成与排泄,与肺、脾、肾、三焦、膀胱有着密切关系。
遗尿的发病机制虽主要在膀胱失于约束,然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以及三焦气化失司都有关系。
其主要病因为肾气不固、脾肺气虚、肝经湿热。
肾气不固是遗尿的主要病因,多由先天禀赋不足引起,如早产、双胎、胎怯等,使元气失充,肾阳不足,下元虚冷,不能温养膀胱,膀胱气化功能失调,闭藏失职,不能制约尿液,而为遗尿。
脾肺气虚素体虚弱,屡患咳喘泻利,或大病之后,脾肺俱虚。
夜尿缩泉汤治疗小儿遗尿症25例疗效观察
[] 1 天津 医院按摩 . 1 人 民卫生 出版社 ,9 4 8 第 版. 1 7 ,3 [] 2 吴文豹 , 主编. 颈肩腰 腿 痛推 拿疗 法. 1版. 第 同济 大学 出版
社 ,9 1 8 19 ,8
3 1 疗效标 准 .
征无变化。
痊 愈 ; 疗后 , 治 临床症 状 和体 征完 全 消失 。显
起的 。本病颈部肌 肉紧张 、 转动障碍 , 可能由于颈椎 、 胸椎 小关节 紊乱 所致 。所 以, 治疗本病 应以纠正小关节紊乱为主 。
2 2 胸 部手 法 患者俯 卧位 , 部垫 一枕头 , 者立 于 患者一 . 胸 术 侧 , 用滚法 、 先 揉法 、 点按法 、 拿法等手法 做正 骨前准备 手法 , 以放
益智仁 1 g 盐炒 ) 桑螵蛸 2 5( 、 0~3 g枸杞 1 g复盆子 1 g补 骨脂 0、 0、 2、 ( 盐炒 ) 5 、 1 g金樱子 1g 菖蒲 1g 菟丝子 1g 五味子 1 g共为细 0、 0、 2、 0, 末 , 次 3~ g早 晚空腹各 1 , 每 6, 次 连服 7~1 0天。 加减 : 阳气虚加炮姜 6 、 g 附片 6 、 g 肉桂 5 ; 低热 口干 , g有 乏力 舌 仁少 津脉细者加生地 2 g 知母 1g 黄柏 1g 当归 6 , 晚遗 0、 2、 0、 g每 尿 2次 以上者加煅龙骨 , 牡蛎 各 1g 纳呆 体虚者 加大 党参用 量 , 0;
松胸背部 紧张的肌 肉。然后 , 术者双 手叠在 一起 , 患者深 吸一 让 口气并屏住 , 术者从颈七椎 到胸七椎 的棘 突用力 快速 向下按 压 , 即可听 到多次 “ 咯嗒” 的弹响声 。术毕 。 以上两种手法 , 顺序 可先 后颠倒 , 不影 响疗效 , 但一次 治疗 需 同时做这两种手法 。
小儿遗尿症162例临床特点与治疗
小儿遗尿症162例临床特点与治疗黄卫东1,孙小妹2,吴瑾2,向承发2(1四川省江油市长钢总医院儿科,四川江油621701;2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儿科,成都邮编?、)(简单介绍一下遗尿症)??遗尿症是儿科门诊经常遇到的问题,本我们对此进行临床观察与分析,对其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法作一探讨。
1 对象和方法1.1 对象病例来源于2000年1月至2005年12月来我院门诊就诊并随访的患儿,符合美国精神心理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DSM-IV)的标准:年龄≥5岁,每周至少2夜尿床,并持续3个月[1]。
共162例,其中男105例,女57例,男:女=1.84:1;年龄4~16岁,其中5~7岁91例,8~10岁59例,大于10岁12例;病程3个月至10年。
表现为原发性遗尿者(primary nocturnal enuresis,PNE,自幼开始尿床,不曾有持续6个月之久不尿床期[2])157例。
1.2 方法全部病例行尿常规、尿比重,对有相应症状病例选择性地进行腰骶部X线检查,外阴分泌物涂片查菌,中段尿培养,肾功能,血糖,泌尿系B超等检查。
在诊断后行下述治疗:⑴对因治疗:如控制血糖,对尿路感染和外阴炎行抗生素治疗,驱蛲虫治疗等。
⑵全部患儿接受如下指导:白天避免过度紧张、疲劳,坚持午休,晚间少饮水,家长夜间定时叫醒或定时闹铃叫醒患儿排尿。
让患儿处于和睦的家庭关系和同学关系中,减轻学习负担,对患儿遗尿不批评、责骂,不遗尿时加以表扬和奖励,向患儿讲解遗尿的有关知识,保密其病情,以增强其配合治疗的信心等。
⑶ 43例患儿(上述治疗效果不佳或家长要求)加用药物治疗:盐酸丙米嗪11例:12.5~25mg po qn;去氨加压素32例:0.1mg po HS。
2 结果162例中有家族遗传史的72例,隐性脊柱裂39例,其他病因23例(尿路感染5例,外阴炎7例,糖尿病3例,尿崩症4例,精神性多饮多尿、脊髓损伤、慢性肾功能不全、大脑发育不全各1例),未发现确切病因者28例。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分析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临床疗效分析小儿遗尿,也称为夜尿症,是指5岁以上儿童夜间睡眠中出现不由自主的尿失禁。
中医学认为小儿遗尿与肾气不足、膀胱失禁、脾胃虚弱、肝郁气滞等有关。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主要是补益肾气、强化膀胱功能、调和脾胃和疏肝解郁。
本文对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一、滋补肾气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肾气不足有关,因此滋补肾气是治疗小儿遗尿的重要方法。
常用的中药有熟地、枸杞子、淫羊藿、桑葚等。
这些药物具有滋补肾气、强壮腰膝、益精补髓的作用。
此外,还可采用针灸调理肾经来治疗小儿遗尿。
二、强化膀胱功能由于小儿膀胱尚未完全发育,加上夜间睡眠时大脑对膀胱的控制功能较弱,因此出现了夜尿症。
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之一就是强化膀胱功能。
可以疏肝解郁,消除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对膀胱的影响,还可以采用针灸治疗、按摩膀胱经穴位等方法来加强膀胱的自主收缩能力。
三、调和脾胃中医认为小儿遗尿与脾胃功能紊乱有关。
因此在治疗小儿遗尿时,要调和脾胃,增强脾胃的消化吸收和运化功能。
常用的中药有山药、枸杞子、金钱草、黄芪等。
此外,还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脾胃调理,增强肠胃张力,调节膀胱的神经控制。
四、疏肝解郁中医认为小儿遗尿的发生与情志不畅、心理压力过大等因素有关。
因此在治疗小儿遗尿中,还要疏肝解郁,缓解精神紧张、情绪激动等因素对膀胱的影响。
常用的中药有柴胡、香附、青皮等。
此外,也可以采用针灸、推拿等方法进行肝经调理,平衡肝脏的功能活动。
总的来说,中医治疗小儿遗尿的方法多种多样,包括中药治疗、针灸治疗、按摩膀胱经穴位等,疗效稳定,安全无副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中医治疗小儿遗尿已获得广泛应用,疗效显著。
但是,中医治疗小儿遗尿仍需严格根据医生的建议进行治疗,按照治疗方案稳步推进,注意药物的用量和剂型,并注意与西药的相互影响。
如何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
如何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两岁以下的小儿控制大小便的能力尚未发育完全,因此会经常出现尿床的情况。
这一现象在小儿2~5岁期间会逐渐消失。
5岁以上的小儿若在入睡后出现一次或多次无意识的尿床,且每周尿床2次或2次以上,而在清醒状态下无此现象,就可被诊断患有原发性遗尿症。
遗尿症是小儿的常见病。
该病可分为原发性遗尿症和继发性遗尿症。
继发性遗尿症是由泌尿系统疾病、脊椎裂等引起的。
治疗这类遗尿症应首先治疗原发病。
本文重点讨论小儿原发性遗尿症。
小儿原发性遗尿症可由以下因素引起:①遗传:若父母中有一人在幼年时患过原发性遗尿症,其子女约有50%的几率会患遗尿症;若父母在幼年时都患过原发性遗尿症,其子女约有75%的几率会患遗尿症。
②没有接受过排尿训练:家长若不对小儿进行排尿训练,而给其长期使用尿不湿,就会使其养成在睡眠中随意排尿的坏习惯。
③白天过于兴奋:小儿若经常在白天玩耍得很累,或受到惊吓,就容易在夜间尿床。
此外,若小儿的生活环境发生了改变(如入托、搬家、转学、家中出了事故等),也可使其出现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可引起夜间尿床。
到了寒冷的季节,原发性遗尿症患儿的症状往往会加重。
国内的统计数据表明,在5岁左右的小儿中,约有10%的小儿会经常尿床。
而这些小儿在成年后有1%左右会继续尿床。
该病患儿可出现缺乏自信心、处事能力差、焦虑、惧怕过集体生活等心理障碍,甚至可出现偏执、暴躁等性格。
原发性遗尿症对有些患儿的一生都会产生难以消除的不良影响。
那么,该如何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呢?在临床上,西医一般使用遗尿丁或垂体后叶激素治疗小儿原发性遗尿症。
该病患儿在使用这些药物进行治疗后,尿床的症状可暂时得到缓解,但停药后容易复发。
此外,西医还经常使用警铃疗法治疗原发性遗尿症。
该疗法的具体内容是:在该病患儿的床上放置一块尿布。
将联通警铃线路的两个电极放置于尿布的两边。
当尿布被患儿尿湿后,两边的电极会立即连通,警铃便会发出响声,从而使患儿觉醒。
功能性遗尿症的名词解释
功能性遗尿症的名词解释
功能性遗尿症(FunctionalIncontinence)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不仅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还给治疗带来了挑战。
因此,本文将对功能性遗尿症的概念及相关的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概述。
一、功能性遗尿症的概念
功能性遗尿症是一种常见的慢性疾病,它发生于肌肉和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的情况下。
功能性遗尿又称无遗尿,是指患者有足够的尿液留存量,但因为下肢活动受限,或者由于脑部神经控制功能的受损,而不能在适当的时间将尿液排出体外。
功能性遗尿的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量及排泄次数的变化。
除此之外,患者还可能出现其他症状,如频繁的夜尿,泌尿肌肉焦虑症状,排尿困难,尿失禁等等。
二、功能性遗尿症的诊断
功能性遗尿的诊断主要是通过症状、临床检查和实验室检查等方法。
一般在检查时,医生会询问患者尿液的排泄率,以及排尿次数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伴有疼痛等。
除此之外,还可以对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如尿常规检查、尿酸碱检查、尿液潜血检查、尿液抗凝血物质检查等。
有时还需要检查患者的血液和肾脏,以确定功能性遗尿的病因。
三、功能性遗尿症的治疗
功能性遗尿的治疗一般是采用药物或外科治疗的。
药物治疗可以改善患者的尿液排泄状况,减少尿失禁和频繁尿液多少的症状;外科
治疗则可以通过膀胱灌注、膀胱放置储存器等方法,使患者更好地控制尿液排泄的时间和次数。
此外,在治疗功能性遗尿时,应考虑患者的心理健康因素,以帮助患者改善心理状态,减轻尿失禁带来的紧张情绪。
以上就是关于功能性遗尿症的介绍,希望能够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这种疾病,并及时进行治疗。
蒙药治疗小儿遗尿症24例临床报告
蒙药治疗小儿遗尿症24例临床报告发表时间:2013-09-13T10:02:28.360Z 来源:《医药前沿》2013年第24期供稿作者:哈斯布和[导读] 如睡前提醒排尿、睡后按时唤醒排尿、晚餐后不饮水、养成自己排尿的习惯等等,有利于疾病的愈合。
哈斯布和(内蒙古兴安盟扎赉特旗阿拉达尔图卫生院 137600)【中图分类号】R29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1752(2013)24-0327-01 小儿遗尿症是儿科的常见症,俗称尿床。
小儿1-5岁时膀胱控制能力渐趋完善,故本文讲的遗尿症是指包括3岁以上的儿童每周至少有一次遗尿者,在睡眠中小便自遗,醒后方觉的一种病症。
凡是3岁以后夜间遗尿频繁,每夜皆有,即可按本方法治疗。
笔者多年来运用蒙药治疗本病24例,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现总结如下:一、临床资料本治疗组共24例,均为门诊病人,年龄最大12岁,最小3岁,男15例,女9例,经临床尿常规检查及泌尿系统B超检查均为正常,小儿发育正常,无先天疾病。
二、治疗方法1、选用主方“那仁满都拉”早饭前口服,功效:袪寒、健胃、滋阴、补肾,用于肾阳不足、遗精、遗尿、酸痛、外阴潮湿等病症。
“苏格莫勒—10味”午饭前口服,功效:袪寒、导滞;用于肾虚腰痛,下寒尿闭等病症。
“额尔敦乌日乐”晚饭后口服,功效:袪风、防湿、调节“白脉”(神经)功能;用于手足麻木,大脑损伤、脑血管意外等病症。
上述三药,具有补肾、袪寒、调节“白脉”(神经)功能。
以促使大脑皮质,建立和形成夜间排尿的警觉点,从而治愈遗尿症。
2、用量用法根据年龄和体质3—5岁各5粒,6—9岁各7粒,10—15岁各11粒,白开水送服,1个月为一疗程。
三、治疗结果服药后10天收效6例,20天收效共11例,30天收效共15例,40天收效21例,第50天服药全部收效。
临床有效率100%。
四、讨论与体会本组临床总结主要治疗尿常规及泌尿系B超正常者。
2岁以下的婴幼儿由于生理上脑髓不育,脏腑未坚,智力未完善,正常的排尿习惯尚未养成,或由于白天游戏过度,精神兴奋疲劳,或睡前多饮等原因,偶发一、二次遗尿,过后又恢复正常的不属病态。
儿童遗尿症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
儿童遗尿症临床分析(附35例报告)发表时间:2011-08-29T16:26:17.43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8期供稿作者:阿依努尔哈得尔[导读] 儿科遗尿症是世界性疾病,在儿科临床中并非少见,此疾病容易给患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阿依努尔哈得尔(新疆巴州人民医院儿科新疆巴州841000)【中图分类号】R725.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18-0262-02【关键词】儿童遗尿临床分析儿科遗尿症是世界性疾病,在儿科临床中并非少见,此疾病容易给患儿造成心理上的伤害。
小儿遗尿症日益引起家长们的普通关注,本文对近年来本院门诊35例遗尿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5例,男23例,女12例,年龄5-15岁,其中5-7岁11例,7-19岁17例,10-15岁7例。
所以患儿诊断标准符合诸福棠《实用儿科学》第七版,遗尿类型:原发性遗尿病(自幼遗尿)29例,(82.86%),继发性遗尿病(3岁后曾能控制小便,但4-5岁后在发生尿床)6例(17.14%);病程≤3年20例,>3年15例;遗尿次数≤6次/月6例,≥6次/月29例。
原发性遗尿的相关因素有:29例中原发性遗尿睡眠过深难以唤醒者23例,有6例尿床后能醒来。
有家族遗尿史的10例;心理因素所致的6例,教养所致的4例睡眠障碍的4例,排尿控制功能发育落后,功能性膀胱容量小,逼尿肌功能收缩异常或控制排尿功能延迟5例。
继发性遗尿的相关因素:腰骶部脊柱隐裂2例,泌尿系统感染1例,包茎1例,蟯虫症2例,多动症2例。
1.2检查方法35例患儿心、肺、肾检查及神经系统检查无异常,所有患儿就诊时均进行全面体格检查及尿常规检查,部分患儿行腰骶摄片、B超及脑电图检查,1例包茎过长;1例外尿道口工肿;尿常规除1例有白球(+++)外,余均正常;10例行双肾及膀胱B超检查均无异常;35例均予脊柱摄片,其中2例腰骶脊柱隐裂;20例行脑电图检查,除1例多动症患儿脑电图轻度异常,其余均无异常。
用“夜尿点”治疗小儿遗尿30例疗效观察
用“夜尿点”治疗小儿遗尿30例疗效观察
付伯涛
【期刊名称】《中国针灸》
【年(卷),期】2000(0)S1
【摘要】遗尿,指3岁以上小儿睡中小便自遗,醒后方知的一种疾病,多见于10岁以下的儿童。
我院自1996~1999年治疗本病30例,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3~5岁18例,6~10岁12例;病程最短1年,最长7年。
2
【总页数】1页(P213-213)
【关键词】夜尿点;疗效观察;治疗无效;小儿遗尿;针刺治疗;王不留行;治疗方法;疗程;临床资料;儿童
【作者】付伯涛
【作者单位】凤冈县人民医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246.4
【相关文献】
1.缩泉丸加味联合针刺夜尿点治疗小儿遗尿20例 [J], 杨素梅
2.捏脊配合夜尿点贴压法治疗小儿遗尿39例 [J], 冯湘
3.针剌夜尿点加按压足三里治疗小儿遗尿症82例 [J], 米德建
4.夜尿缩泉汤治疗小儿遗尿症25例疗效观察 [J], 张建成
5.夜尿缩泉汤治疗小儿遗尿症25例疗效观察 [J], 张建成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48例报告
发表时间:2011-04-18T15:58:39.06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1年第1期作者:赵迎军赵翠玲杨文[导读] 目的观察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的疗效。
赵迎军赵翠玲杨文(内蒙古巴彦淖尔市临河区妇幼保健院 015000)【中图分类号】R72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085 (2011)01-0230-01 【摘要】目的观察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的疗效。
方法将88例患儿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对照组40例,观察组在对照组心理行为治疗的基础上服用夜尿警觉汤,15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
结果观察组显效率为66.7%,总有效率93.8%,对照组显效率25%,总有效率5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疗效可靠,值得广大同仁进
一步探讨。
【关键词】夜尿警觉汤遗尿症疗效
遗尿症是一种儿童常见病,绝大部分是功能性的,但其病程长,严重影响患儿的身心健康和生长发育。
虽然目前有很多针对遗尿症的治疗方法,但疗效不一。
自2002年8月以来我院采用夜尿警觉汤治疗小儿功能性遗尿症48例,取得可靠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02年8月—2009年12月在本院儿科门诊就诊的符合功能性遗尿症诊断标准的患儿88例,所选病例按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48例,男31例,女17例,其中5—9岁36例,10—14岁12例;对照组40例,男26例,女14例,其中5—9岁31例,10—14岁9例。
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程及临床表现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1)根据美国精神心理学会《诊断与统计手册》标准:年龄大于或等于5岁,每周至少2次夜尿床,并持续3个月[1]。
(2)尿常规、尿比重、尿糖、泌尿系B超、腰骶椎X线片、脑电图等均正常,除外泌尿系畸形、脊柱裂、糖尿病、尿崩症、癫痫等相关疾病。
(3)88例患儿均符合入选标准。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单一心理行为疗法:(1)教育疏导:对父母进行宣教指导,使其成为孩子的治疗者。
对患儿予以理解,安慰和鼓励,使其消除紧张因素配合治疗。
(2)膀胱功能训练:患儿白天多饮水,嘱其尽量憋尿至不能忍受为止,排尿时采取中断排尿法,以提高膀胱括约肌的控制能力,使膀胱容量增大。
(3)调整晚餐饮食结构:晚饭不进流质饮食,并减少盐量,保证睡前少饮水,嘱其按时睡眠,睡前尽力排空膀胱。
(4)建立条件反射:家长要掌握患儿夜间尿床规律,将闹钟调整在发生尿床前0.5—1小时,彻底唤醒患儿,使其在完全清醒状态下自主排尿,逐步达到能被膀胱充盈刺激唤醒自行控制排尿的目的。
治疗组在心理行为疗法的基础上,服用中药夜尿警觉汤,其组方由桑螵蛸、益智仁、石菖蒲、麻黄等4味药组成,1剂/d,疗程15天,1疗程后统计疗效。
1.4 疗效判定
(1)显效:治疗15天后,遗尿停止。
(2)有效:治疗15天后,遗尿次数较治疗前减少50%以上。
(3)无效:治疗15天后,遗尿次数减少不足50%者均视为无效。
2 结果
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显效率66.7%,总有效率93.8%。
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显效率25%,总有效率55%。
两组比较,观察组显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祖国医学认为,本病系肾气不足,膀胱不能制约小便所致[2]。
方中桑螵蛸、益智仁温补肾阳、固涩止遗,符合其病机。
而西医认为功能性遗尿症是因大脑皮质及皮质下中枢功能失调所致,本组病例晚间睡眠时均不易被唤醒,由此可知其对膀胱充盈刺激亦不敏感。
方中石菖蒲具有化浊开窍、清心醒神的功效,有促清醒作用。
而麻黄的功效更加不凡,从中医理论上讲,麻黄入肺与膀胱经,能通阳化气,且宣降肺气,通调水道,可使膀胱气化得以恢复,开合有度,遗尿便止[3]。
从西医药理学角度上讲,麻黄所含麻黄素为拟肾上腺素药,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兴奋性,使患儿对膀胱充盈及外界刺激容易觉醒,另外还可激动肾上腺素能受体,收缩括约肌,松弛逼尿肌,抑制排尿[4]。
四药合用共起温肾固涩、醒神开窍的作用。
通过临床观察,夜尿警觉汤组方简单,疗效可靠,未发现毒副作用,配合心理行为治疗疗效颇佳,值得广大同仁进一步探讨。
参考文献
[1]杨霁云.小儿夜间遗尿症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5,20(5):385—387.
[2]胡亚美主编.新编儿科临床手册.修订版,北京;金盾出版社.1999,8. 821—822.
[3]郭奇裕.三子止遗汤治疗遗尿症[J].新中医,2002,2(4):16.
[4]王津.小儿遗尿症的治疗概况[J],吉林中医药,2005,25(1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