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铜器研究王晓光
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重建青铜器香薰的三维模型
垂直柱状支架均 由花岗石制成 , 保证 了在设备寿命
周期 内最佳 的定 位精 度 。平 台运动 完全 由计 算机 控 制, 对操 作 过程 中源 与探测 器 的定位 、 移 动及 工作 台
进行操 控 。 4 ) 防护系 统 。“ 钢一 铅一 钢” 夹 板 式 结构 设 计 的 防护 机 柜 重 约 2 5吨 , 最 大 尺寸 : 4 . 2 m ×2 . 6 m× 2 . 7 m, 可 抵御 4 5 0 k V的 X射 线 , 安 全 性能 符 合 国际
标准 。
g r a p h y , 简称 c T ) 两 种方式扫描青 铜器香熏进行研 究 ,
以期为利用高精度计算机断层扫描系统平台对其进 行三维重建 和制造工艺研 究工作提供参 考和依据 。
l 材 料 与 方 法
1 . 1 材料 和 设备
5 )Y X L O N . C T软件 。包括操作 和控制 C T系 统 以及其 外 围设备 的各 种功 能 。 6 )V G S t u d i o MA X 2 . 1图形 图像 处 理 软 件 ( 德 国V o l u m e G r a p h i c s 公 司) 。
循环 油冷 却 , 射 线 管头安 装在 可 双重调 整 的支架 上 , 便 于在 工作维 护 时对管 头作 精密 调整 。 2 ) 探 测 器 系 统 。 高 动 态 范 围 直 线 阵 列 探 测 器, 长度 6 5 1 m m; 节距 2 5 4  ̄ m, 2 6 0 4像 素 ; 性 噪 比
( I n d u s t i r a l C o m p u t e d T o mo g r a p h y , 简称 I C T ) , 其 基本 原理是一束薄的扇形射线束 ( x或 射线 ) 穿过被 检测物体时将要被衰减 , 衰减的射线强度与物体的 材料 组分 、 密度 、 尺 寸 及 入 射前 的 能量 有 关 , 这 样 探 测器从 不 同的角度 采集信 号 , 输入计 算 机 , 用 数学 重 建方 法计 算 出射线 切 割 物 体截 面 吸收 系数 的 点 阵 , 转换 成一 幅截 面 图像 。该 技 术具有 非 接触 、 非破 坏 、
关于后母戊鼎的小故事
关于后母戊鼎的小故事
后母戊鼎是中国古代青铜器中的珍品,被誉为“国宝”。
它出土于河南安阳的武官村,是吴培文等人在野地里探宝时无意中发现的。
当时,他们不知道这个大鼎的真实身份,后来经过专家鉴定,才确认它是震惊后世的青铜器国宝后母戊鼎。
在安阳被日寇占领期间,后母戊鼎的出土引起了日本人的注意。
为了保护大鼎,村民们在吴培文的指挥下,连夜将大鼎挖掘出来,并运到了吴培文的院中。
然而,消息很快被走漏,侵华日军开始对大鼎进行搜索。
为了保护大鼎,吴培文等人决定将大鼎重新埋藏起来。
他们选择了一个隐蔽的地方,将大鼎深埋起来,并做了记号。
后来,日本人连续派兵进村搜宝,但没有找到后母戊鼎。
直到新中国成立后,安阳博物馆的专家们才重新找到大鼎,并进行了挖掘工作。
在挖掘过程中,专家们发现大鼎的一只鼎耳已经损坏,但整体保存得非常完好。
为了保护大鼎,安阳博物馆的专家们决定将大鼎运往北京故宫博物院进行保管和研究。
在运送过程中,大鼎被拆分成多块,以便搬运。
尽管在搬运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困难,但最终大鼎还是被安全地运到了北京故宫博物院。
如今,后母戊鼎已经成为中国国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代青铜工艺的精湛技艺和悠久历史。
东汉岭南地区出土青铜器表面纺织残留物电子显微研究
善1 8 0 0 0
l 6 0 0 0 1 4 0 0 0
导 电胶 和样 品 中的 C和 O) , 不 同 的 是 红 色 部 分 里 面还 检测 出少 量 的 S ( 0 . 6 2 %) 与 H g ( 5 . 6 2 %) 。其 中, s i , A 1 , P , C 1 等 应来 自纺 织 残 留物 表 面 附着 的土
适 合古 墓 葬及 遗址 出土 少量 纺 织 品残 留物 的 分 析 , 更 突 出的优 点是 , 由于 在 低 真 空模 式 下 无 需 对 样 品
进 一 步 了解 红 色物 质 的 物 相 , 对其 进 行 拉 曼 光 谱 分
表 1 样 品不同部位 S E M- E D S半 定 量 分 析 结 果 ( w t . %) T a b l e 1 S E M- E DS s e mi q u a n t i t a t i v e a n a l y s i s r e s u l t s o f d i f f e r e n t a r e a s ( t h e r e d a n d t h e w h i t e a r e a ) ( w t . %)
参 考文献 :
[1] 中 国 纺 织 品 鉴 定 保 护 中 心 .纺 织 品 鉴 定 保 护 概 论 [ M] .北 京 : 文 物 出版 社 , 2 0 0 2 : 1一 1 3 .
[2] 金普 军 , 杨 小刚 , 黄 伟 ,等 .李 家 坝 青 铜 器 上 残 留 织 物纤维的初步研究[ J ] .农 业 考 古 , 2 0 9— 2 1 1 . [3] 南普恒 , 金 普 军 .古 墓 葬 出土 纺 织 纤 维 的 微 观 形 态 结 构分析 [ J ] .电子 显 微 学 报 , 2 0 1 1 , 3 0 ( 1 ) : 5 7— 6 0 . [ 4] 余 序 芬 .纺 织 材 料 实 验 技 术 [ M] .北 京 :中 国纺 织 出
青铜器考古中常用分析方法研究
青铜器考古中常用分析方法研究作者:杨晓虎来源:《旅游纵览·行业版》2016年第02期青铜器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对其进行考古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目前,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学者们在青铜器考古中已经大量运用现代技术。
基于此,本文对青铜器考古常用的分析方法进行解读,从而为其他学者研究青铜器提供参考。
一、青铜器考古的意义青铜器最早出现在古巴比伦两河流域,我国的青铜器距今有四五千年的历史,是用铜和锡混合而成。
青铜器一度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品,其种类繁多,用途多样,包括食器、水器、乐器、兵器、酒器等。
虽然中国青铜器兴盛时期只到秦汉截止,但无论其规模、工艺和造型在世界艺术史上占据了重要的位置。
随着历史的沿革青铜器也随之发生了变化,从最初的奢侈品逐渐变为普通人家使用的器物,其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喜好,也可以反映人们各自的身份地位,对于研究当时的历史情况及社会发展形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因而对青铜器的考古,可以对秦汉时期以前的我国社会的情况,对于朝代的变换、重要历史人物的研究、社会制度等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
二、青铜器考古中常用分析方法目前,我国考古学家对青铜器的研究已经取得了突破性成就,并且已经转移到对青铜器的颞部结构和铸造工艺进行研究。
现代技术的发展,为青铜器考古提供了更多技术方法去研究,为研究青铜器的演变及判断青铜器的真伪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现有的常用青铜器的分析方法如下:(一)扫描电子显微镜方法1965年扫描电子显微镜问世后,经过改进已经成为现代化分析仪器,并且在各个领域得到最为广泛的应用。
其优点有:可以对物品表面的结构、样貌观察;可以将图像放大到别的仪器所做不到的程度且分辨率非常高,通常放大到几十万倍;对所观察物品的污染和损伤程度较小;图像具有立体感,但该技术的缺陷是分辨率不能分辨出表面原子。
该技术对青铜器分析,主要是围绕表面形状、晶粒大小及结合的情况等。
此外,通过该技术可以对分析青铜器腐蚀程度和微观的结构进行分析,可以用以判断青铜器是否真伪。
西南博物馆青铜器研究报告
西南博物馆青铜器研究报告
通过对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进行研究,我们得出了以下的报告:
一、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数量
西南博物馆收藏了大量的青铜器,包括青铜器的雏形、器物等。
其中,东周青铜器的数量最多,占总体的50%以上。
其次是
西周青铜器,约占30%,商代青铜器约占15%,其他时期的
青铜器数量较少。
二、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种类
西南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种类繁多,涵盖了礼器、乐器、兵器等多个方面。
其中,礼器类青铜器最为常见,包括大型的鼎、爵、觚等,以及各种小型的饰品、器皿等。
乐器类青铜器次之,如钟、磬等。
兵器类青铜器较为稀少,主要有剑、戈等。
三、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时代分布
根据研究发现,西南博物馆收藏的青铜器时代跨度较大,主要集中在商、西周和东周时期。
商代青铜器大多数为礼器,形制较为古朴简单;西周青铜器已经出现了一些新的器型和纹饰;东周青铜器数量最多,制作工艺更加精细,纹饰更加繁复。
四、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特点
研究发现,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制作工艺精湛:青铜器的制作工艺精湛,铸造工艺复杂且精细,雕刻纹饰精致。
2. 纹饰繁复:青铜器的纹饰多样,包括动物、植物、人物等,纹饰繁复且富有象征意义。
3. 造型优美:青铜器的造型优美,线条流畅,形制丰满,具有艺术价值。
4. 反映时代特点: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反映了不同时代的社会、经济、文化等特点,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综上所述,通过对西南博物馆的青铜器进行研究,我们对其数量、种类、时代分布和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这对于后续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基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的IP形象设计思路
融合文创作者简介:金阳(1997—),男,汉族,河南信阳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视觉传达设计。
[摘 要]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为基础,进行IP 形象设计研究,通过实地考察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有IP 形象的相关概况,发现其存在产业链不完善、IP 形象设计不合理、衍生品单一、互动性不足等问题。
对此,为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IP 形象设计提供思路,并对IP 形象的相关衍生和文化传播方式进行思考,为以后同类型IP 形象设计提供有利借鉴。
[关键词]IP 形象;博物馆;文化;科技;创新[中图分类号]J5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7556(2022)21-0027-03 本文文献著录格式:金阳.基于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的IP 形象设计思路[J].天工,2022(21):27-29.金 阳 宝鸡文理学院近年来,“IP”成为热词,其带动了诸多产业的发展,也成为当下社会的热点话题。
鉴于IP 形象在文创产业市场中的优秀表现,坐拥众多优秀文化IP 的博物馆,自然也会加大对于IP 形象设计的开发。
经过全新开发的IP 形象不仅可以宣传和传承博物馆文化,同样也可以为博物馆带来新的经济效益。
通过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实地调研,发现其存在缺乏深入研究、衍生品单调、无完整产业链、传播方式单一等不足之处。
以此为契机,笔者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馆藏文物为基础,提出几点IP 形象设计思路。
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文创产业IP 形象设计的现状概述通过对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现状的分析,总结出其现有成果以及不足之处,并立足于此提出初步设计想法以及未来发展畅想。
(一)宝鸡青铜器博物院IP 形象现状1.角色的设计较为局限现阶段在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组织的IP 形象设计比赛中,多数是以青铜器的器物外形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设计,或者以宝鸡青铜器博物院的建筑外观为基础进行简单的设计,并且在色彩方面多采用与青铜器和宝鸡青铜器博物院建筑外观相似的色彩。
青铜器rdm实施和推广方法与计划
实施关键成功因素
团队协作
培训与支持
建立高效的项目团队,确保团队成员之间 的良好沟通和协作,共同推动项目的进展 。
为项目团队成员提供充分的培训和技术支 持,确保他们能够熟练掌握青铜器rdm的相 关知识和技能。
持续改进
风险管理
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收集反馈和优化建议, 持续改进和优化青铜器rdm的性能和功能。
团队执行力
建立一支高效、专业的 团队,确保推广计划的
顺利实施。
04
青铜器rdm实施和推广的挑战与解决
方案
挑战
技术难度高
青铜器rdm技术涉及多个领域,如信 息技术、制造技术等,实施和推广难 度较大。
成本高昂
青铜器rdm技术的研发、实施和推广 需要大量资金、设备和人力资源的投 入,成本较高。
缺乏专业人才
寻求与其他相关企业或机 构的合作,通过资源共享 和市场拓展来扩大青铜器 rdm的影响力。
推广步骤
市场调研
深入了解目标客户的需求、偏 好和购买行为,为推广活动提
供数据支持。
制定推广计划
根据市场调研结果,制定具体 的推广计划,包括推广渠道、 预算、时间表等。
实施推广活动
通过各种渠道(如线上广告、 社交媒体、线下活动等)进行 青铜器rdm的宣传和推广。
经验教训
某零售企业青铜器rdm系统推 广项目
该企业通过制定详细的推广计 划,组织了多次线上线下培训 活动,并利用各种渠道宣传推 广青铜器rdm系统的优势和应 用效果。
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该企业 成功地推广了青铜器rdm系统 ,并得到了广大员工的认可和 应用。系统的应用提高了企业 的销售和库存管理水平,增加 了企业的竞争力。
青铜器rdm实施和推广方 法与计划
高考作文考古素材——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
2022年高考作文最新考古素材---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目录:01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02三星堆考古札记⑬|三星堆片段03千年文物再证巴蜀文化是中华文明的分支04三星堆遗址考古再“上新”正文:01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谈到三星堆遗址,常用“沉睡数千年,一醒惊天下”来描述。
将时钟回拨至上世纪20年代末,广汉太平场(今南兴镇)的燕道诚淘浚溪流,在溪底发现璧形石环数十枚及石圭、玉琮等,就此意外揭开了三星堆考古大发现的序幕。
沿着三星堆遗址考古的时间轴线,1934年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
那一年,由时任华西大学博物馆馆长的美籍学者葛维汉带队,在广汉太平场月亮湾进行了三星堆的首次发掘,出土器物及残件600余件。
虽然此次发掘只有约短短10天,但意义重大。
新中国成立后,四川省文物部门重新启动三星堆遗址考古工作。
上世纪80年代初,三星堆考古发掘者根据历年所获资料,将属于同一遗址群的各地点统一命名为“三星堆遗址”并首次进行了分期研究,使人们对三星堆遗址的认识从无序走向有序。
时间来到了1986年,由于砖厂工人取土,于当年7月和8月先后发现1、2号“祭祀坑”,随后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青铜面具、青铜人像、青铜神树、金面罩、金杖、大玉璋、象牙等珍贵文物千余件,其中以青铜器为大宗。
相关专家认为“多数文物前所未见,揭示了一种全新的青铜文化面貌,也由此掀起了一个国内外探索三星堆的热潮”。
从1986年三星堆遗址1、2号“祭祀坑”的考古发掘吸引世界关注,到2019年11月重启祭祀区的发掘,时隔30多年,引发了不少公众疑问:“为什么要隔这么长?”就此,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孙华告诉记者:“主要是因为没发现相关线索,但在这30多年间,围绕三星堆遗址的考古工作一直在持续进行。
”确实,在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研究馆员万娇在其2020年9月出版的《从三星堆遗址看成都平原文明进程》一书中,详细梳理了三星堆遗址的发现及考古工作,其中,从1987年到2014年共有15个重要时间点,考古工作包括对三星堆王城的初步认定完成、青关山台地发现“宫殿”基址等。
蓬莱出土古代青铜器锈蚀产物的显微喇曼光谱分析
关键词 :显微喇曼光谱 ; 登州博物馆 ; 锈蚀产物 ; 青铜病
中图法分类号 : 67 3 0 5 .7 文献标识码 : A
A m a i r s o c S u y o h tn s o Ra n M c o c pi t d f t e Pa i a n Anc e i nt Br nz s Ex a a e r m n l iCiy o e c v t d f o Pe g a t
202 ; 30 6 来自摘要: 首次运用显微喇曼光 谱( M) R 技术 , 对山东省蓬莱 市登州博 物馆馆藏古代青 铜器 的锈蚀 产物进行
分析 , 发现锈蚀产物的成分 比较复杂 , 主要有蓝铜矿 、 孔雀石 、 氯铜矿 、 副氯铜矿 、 白铅矿 、 黄铅矾及 方解石 。 证实该馆 多数青铜器上 白绿色粉状锈蚀产物为氯铜矿及副氯铜矿的混合物 , 是引发“ 青铜病 ” 的重 要隐患 ,
Ke r s y wo d :Ra n ir s o e ma M co c p ;De g h u M u e m ;P t a ;Br n eDi a e n z o su ai s n o s s z e
引言
量造型优美 的古代青铜器 , 为研究我国古代东方
3 h n zo s m P gL i y egL i h n o g 2 5 0 ) .T e Deg h uMue o e a ,P n a ,S a n 6 6 0 u f n Gt d
Ab ta t o h i tt sr c :F rt ef s i ,a Ra n mirso i iv sia in o h aia rwn o h r me ma co cp c n et t ft e p tn sg o n t e g o b a t ul h p d rn e c l ce i t e e ui l s a e b o zs ol td n h De g h u f y e n z o M u e m , P n li t , S a d n su e ga Ci y hn og Prvn e o ic ,wa o e Th n ls s eut h we h iest f aia ,a dt ep l r e i sd n . ea ay e s l s o dt edv ri o t s n h aeg e ns r s y p n h c lrf u d o l s afo h rn e h u e m s rv ob h x u eo t— oo o n n amo th l fteb o zsi t em su Wa po e t et emit r faa n d c mi n aaa a i ,b t f a t a d p r tcm t e e o ho i r h u h g t ed n eo st h tbl yo h whc we et o g t h mih a g r u t esa it f e b o i t b o z sa d g v iet “ o z s s ” rn e a ers o Br n eDi e .S h i e itn e rf cs au g n l ee st f n a e o t er xse c el t r e t n c i o e y s y tet n d cn ev t n p o es st h eat a t. r me ta sr ai rc se o t e ri cs a n o o s f
历史考古与美学阐释_以郭沫若青铜器研究为例
3历史考古与美学阐释———以郭沫若青铜器研究为例魏红珊( 四川省社会科学院,四川成都,610072 )摘要: 郭沫若在广博深细的历史考证和文字训诂中,接触了大量的古代审美对象,涉及不少与中国美学史、艺术史有关的重要问题。
郭沫若以历史学考据和文献学注释为特点,进行历史研究的同时进行美学阐释,为先秦美学史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关键词: 郭沫若;历史考古;美学阐释中图分类号: K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 - 5973 (2004) 04 - 0091 - 05关于郭沫若的历史考古,长期以来学界重点关注其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运用及其在中国历史学、考古学和古文字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地位。
这无疑还原了郭沫若历史考古的重要价值。
但却在不经意间忽略了郭沫若历史考古的美学价值,尤其是中国美学史的研究价值。
郭沫若在广博深细的历史考证和文字训诂中,接触了大量的古代审美对象, 涉及不少与中国美学史、艺术史有关的重要问题。
郭沫若以历史学考据和文献学注释为特点,进行历史研究的同时进行美学阐释,为理解中国美学史提供一定的文本说明和必要的历史资料,烛幽通隐,钩沉发露,遂使其研究成就别具一格, 自成气象。
最突出的表现,是他用历史考据与科学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中国青铜器时代的起源和发展历程,并在此基础上对中国青铜器铭文作出精辟的美学阐释,不仅观点很新,而且也很有说服力。
郭沫若对中国美学史研究的最突出的成就在先秦。
先秦又集中体现在青铜器研究领域。
他的青铜器的研究不仅为中国古代史研究、断代史研究,而且为中国美学史的研究发掘出若干重要史实,从而为中国先秦美学史研究开辟了一片崭新的天地。
米海里斯的《美术考古学发现史》介绍了19 世纪欧洲考古发现的进程以及研究方法,是对当时流行的田野考古学的最初的综述和概论。
书中针对古代希腊、罗马的雕塑群像不断出现,有的文献记载证据全失,有的很不确切等情况,谈及辨识古器物年代的具体方法,即‚各种陶器的形式与装饰纹样上的发展,在我们辨别文化之时代的相异及其类似时,给我们以最贵重的帮助。
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
从传统金石学走向科学考古学--郭沫若甲骨文、青铜器研究中考古学方法的应用徐明波【摘要】郭沫若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方面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这与他有科学的研究方法——考古学的方法密切相关。
在甲骨文研究中郭沫若提出要重视地层、伴出器物的研究,对甲骨文断代有着重要启发作用。
郭沫若还从考古类型学的角度对甲骨文进行研究,按字体风格不同将甲骨卜辞分为不同的王世。
同时还采用考古类型学的方法对青铜器进行系统的整理,从青铜器的形制、纹饰等方面出发作了开创性的研究。
其所创“标准器断代法”在青铜器研究中建立了殷周青铜器研究的新体系,开创了新局面。
【期刊名称】《郭沫若学刊》【年(卷),期】2013(000)001【总页数】4页(P58-61)【关键词】甲骨文;青铜器;考古学【作者】徐明波【作者单位】绵阳师范学院历史与旅游管理学院,四川绵阳 6210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H121郭沫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古文字学家,在甲骨文、青铜器研究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我们在认识和研究郭沫若甲骨文、金文考释和商周史研究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对他自觉运用考古学方法在甲骨文自身规律的发现和研究方面、青铜器断代研究方面所作的大量工作和取得的一系列突破性成就,却很少有人述及或不甚了了,这无疑对全面认识郭沫若先生的学术成就是不全面的。
19世纪末以来西学东渐,在西方各种观念进入中国以后,中国传统的金石学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近代科学的考古学在中国建立起来。
1928年,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首次派董作宾先生前往安阳,开始对殷墟发掘。
殷墟的发掘是中国考古学建立的标志。
而此时的郭沫若先生在日本也开始了甲骨文、青铜器的研究。
在研读甲骨文、金文的同时,郭沫若先生翻译了德国学者米海里司(A.Michaelis)的《美术考古一世纪》。
在1946年12月16日所写的“译者前言”中郭沫若谈到,该书“最要紧的是它对于历史研究的方法,真是勤勤恳恳地说得非常动人。
让文物“活”起来的“文物修复泰斗”
不管是伟奇庄严的神像、纵目千里的面具、达地通天的神树,或是展翅飞翔的群鸟、跃地腾空的龙蛇、仰天高吭的雄鸡……这些埋在地下上千年的青铜文物经过杨晓邬的匠心妙手无不“起死回生”“鲜亮复活”。
作为四川省乃至全国首屈一指的文物修复专家,杨晓邬一直将修复文物视为历史赋予的文化使命,将锻造文化自信视为时代赋予的神圣职责。
现年75岁的杨晓邬,曾主持并参与了三星堆大型青铜文物的修复工作,经他手修复过的青铜器文物高达数千件之多,参与并见证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四川省几乎所有青铜器文物修复的全过程。
他在长达40多年的文物修复职业生涯中,一直坚持着三个原则:“上,要对得起古人智慧的结晶;下,要对得起后人对历史的探寻;中间,还得经得起世人的推敲。
”返城知青赴上海学习文物修复杨晓邬1947年8月出生于四川省成都市的一个普通家庭,父亲是新华书店的会计,母亲是缝纫店的缝纫工。
初中毕业后,杨晓邬响应“上山下乡”号召,到西昌农村插队当了知青。
8年后,杨晓邬返城回到成都,被分配到四川省博物馆,跟随民间铜匠黄师傅学习青铜器文物修复。
最初,杨晓邬对文物修复的理解就是“把一些锈迹斑斑的破铜烂铁补起来”。
但随着学习的不断深入,杨晓邬渐渐地喜欢上了文物修复的工作,也逐渐明白了文物修复的重要性及其背后的意义。
1976年,国家文物局在上海博物馆举办全国青铜器文物修复培训班,杨晓邬被派到上海博物馆,师从上海博物馆的王荣达(北京“荣宝斋”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和顾友楚(上海博物馆青铜器文物修复专家),学习青铜器文物修复技艺。
由于当时没有教材和教案,王荣达和顾友楚两位师傅采取“手把手教”的教学方式:主要是实际操作,不懂的地方随时问随时讲解。
由于当时上海博物馆文物有限,培训班规定学员必须“自带文物”实践操作,杨晓邬当时带的是一件“全是碎片”的汉代铜釜。
在上海培训班,杨晓邬学到了更为先进的修复技艺——焊接、粘接、做旧、作色等。
比如青铜器着色和做旧,四川的方法就是将青铜碎片粘结在一起,然后用盐酸捂住,这样文物表面慢慢就会腐蚀成绿色。
汉画“捞鼎图”中鼎器象征意义的考古学观察
汉画“捞鼎图”中鼎器象征意义的考古学观察目录一、内容综述 (2)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2.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4)3. 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5)二、汉画“捞鼎图”概述 (6)1. “捞鼎图”的发现与分布 (7)2. “捞鼎图”的内容与形式 (8)3. “捞鼎图”的艺术价值 (9)三、鼎器在汉画中的象征意义 (10)1. 鼎器的历史沿革 (11)2. 鼎器在汉代的象征意义 (12)3. 鼎器在汉画中的表现形式 (13)四、考古学视角下的鼎器研究 (14)1. 考古学对鼎器的研究历程 (15)2. 考古学对鼎器功能、形式的分析 (17)3. 考古学对鼎器象征意义的研究 (18)五、汉画“捞鼎图”中鼎器的象征意义分析 (19)1. “捞鼎图”中的神话传说与象征意义 (20)2. “捞鼎图”中鼎器的功能转变与象征意义的变化 (22)3. “捞鼎图”中鼎器与汉代社会文化的联系 (23)六、考古学观察下的汉画“捞鼎图”研究 (24)1. 考古学视角下“捞鼎图”的研究现状 (25)2. 考古学理论在“捞鼎图”研究中的应用 (26)3. 考古学观察下的“捞鼎图”艺术价值再评价 (28)七、结论 (29)1. 主要研究成果总结 (30)2. 研究不足与展望 (31)3. 对未来研究的建议 (32)一、内容综述“汉画捞鼎图”是一幅描绘捞鼎场景的壁画,出土于中国河南省安阳市殷墟。
这幅壁画以鼎器为主要元素,展示了捞鼎的过程和鼎在古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
通过对这幅壁画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到汉代时期鼎器的象征意义以及鼎在中国古代社会中的文化价值。
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重要礼器,具有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
鼎被赋予了丰富的象征意义,如权威、尊贵、祭祀等。
捞鼎图中的鼎器不仅代表着权力和地位,还象征着财富和繁荣。
通过对这些象征意义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汉代时期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价值观。
捞鼎图还反映了汉代绘画艺术的特点,画面中的人物形象生动传神,线条流畅自然,色彩鲜艳丰富。
《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
广\广\广Bookcase00〇文史书柜《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作者:张合荣,1991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现为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三级研究员、所学术委员主任。
长期致力于贵州夜郎考古的调查与研究工作,参与和主持赫了章可乐2000年和2012年\威宁中水2004年至2005年等夜郎时期重要項目的考古发掘,主持发掘的威宁中水遗址荣获“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发表考古简报和论文数十篇,完成课题“夜郎青铜文明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出版有《夜郎文明的考古学观察—滇东黔西先秦至两汉时期遗存研究》《夜郎寻踪—战国秦汉时期的贵州》《夜郎寻根—六盘水市史前至汉代考古重要发现》等专著和调查报告。
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学术丛书之《夜郎青铜文明 探微—贵州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研究》一书由上海古 籍出版社出版,全书共六章,50余万字。
本书第一次较 为系统地将贵州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作为一个整 体进行比较全面的研究,采用类型学方法对其进行系统 的综合分析,立体呈现贵州古代不同时段青铜器的特征,有力地推动贵州夜郎考古工作,可视为贵州出土战国秦 汉时期青铜器的首个类型学综合研究成果。
本书除了将贵州境内出土的所有青铜器按容器、兵器、生产工具、乐器、装饰器、和杂器等进行类型学排比分析外,作者 同时通过对周邻地区相同或相似青铜器的横向比较,从 文化因素分析的角度对贵州出土的战国秦汉时期青铜器 进行了来源和相互影响方面的考察;对青铜器在墓葬出 土情况进行了整体观察,以了解各区域青铜器的共性和 个性特征;并对贵州古代青铜器的发展历程、夜郎青铜 文化区的形成等进行了分析。
0夜郎青铜文明探微逍州战丨汉軻期研究丨贵阳欲史2019年第4期卜。
西宁陶家寨墓地出土的羽人连枝灯考
西宁陶家寨墓地出土的羽人连枝灯考作者:肖永明来源:《丝绸之路》2014年第10期[摘要]通过与武威雷台汉墓出土的连枝铜灯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西宁陶家寨M9中出土的铜质羽人为连枝灯顶部构件。
在此基础上,文章对河西地区汉晋时期连枝灯的地域特征、文化内涵及其产生的社会背景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陶家寨;羽人;连枝灯;河西地区[中图分类号]K87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3115(2014)10-0033-032002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在西宁市北郊陶家寨汉晋墓地M9的发掘中出土一件铜质羽人。
经对比分析后发现,这件铜羽人与M9出土的铜灯柱、灯枝、灯盘可以拼合成一件不完整的连枝灯。
其结构形制与甘肃河西走廊地区的连枝灯相近,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
一、M 9的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M9为双室砖室墓,曾被盗掘,封土已不存在。
该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前室、过道、后室组成。
斜坡式墓道位于墓室东侧,墓向100°。
照壁上有砖雕斗拱模型,五重拱形券门,用碎砖封门。
前后室平面呈弧边方形,均为穹窿顶。
前室东西宽3.3米、南北长3.6米,四壁墓砖为横平丁立相砌。
墓室四角均有插砖灯台。
前室底部比后室及甬道底部低0.3米,中部略高,四周稍低,“人”字形铺地砖。
前后室间的过道为两重拱形券顶,宽0.96米、高1.3米、长0.95米。
后室平面为长方形,东西长3.2米、南北宽2.9米。
穹隆顶,顶部已坍塌,残高2.7米。
四壁横平错缝与丁立相砌,墓室四角均有插砖灯台,其中东南角插砖上置一泥灯。
铺地砖横排错峰平铺,中部略高,四周稍低。
墓室已被盗扰,人骨凌乱,前后室内共有10具颅骨,至少存在10个人骨个体。
随葬的器物有罐、壶、盆、钵、灯、仓、井、灶、釜、甑、瓶、釉陶壶、砖灯、臼形石器、弩机、马、几、车厢构件、羽人、俑、连枝灯灯柱、灯枝叶残件、灯盘、火焰形饰件、香薰、带钩、耳杯、钗、销钉、五铢钱、银指环、条形金器、绿松石饰、玛瑙饰、骨笄等器物91件。
“拼凑”而成的青铜神坛
到的“滑杆”。
仔细观察他们的神色,这几个佛带我们走进了一场隆重的活动仪式现场。
人抬着的很明显是十分重要的物品。
这些抬杠青铜神坛的基座 背着罍的青铜小人在这里哟!拴着“缰绳”的神兽在离基座不远的地方,考古工作者发现了一件站立在方形平板之上的青铜神兽,它高约四五十厘米,四肢粗壮,尾巴又粗又长,拥有“臣”字形的眼睛,头上的弯角让它看起来像一只犀牛,但是那个卷曲的长鼻子又让你觉得它可能是一头大象。
想象力丰富的古蜀工匠“创造”了这样一件神兽,还给它设计了精美的纹饰,圆圈纹、圆点纹、卷云纹一样不少。
平板下方,藏着残断的圆形杠子。
看来,基座上那四个“大力士”扛着的就是这头神兽了。
造型独特的青铜神兽这就是驭手的下半身哟!仔细观察你会发现,神兽的脖子上套着用铜丝编制成的麻花状的“缰绳”,一头有圆形的带扣,啊,原来这头神兽并不自由呢。
大家看,神兽的头部是不是跪坐着半个人像?他穿着精美的短裙,上面遍布云雷纹,小腿处还刻着菱形的眼睛纹饰,这恐怕就是驾驭这个神兽的驭手了,可惜他的上半身不见了。
神秘的青铜顶坛人像正当考古工作者绞尽脑汁想象这位驭手的样貌时,三号“祭祀坑”中之前出土的一件青铜顶坛人像引起了大家的注意。
这件器物是2021年被发掘出土的,它的残高约半米,宽约20厘米,整体造型呈柱状。
这件青铜器的底部正好是一个只有上半身的人像,人像双手举着一个造型独特的方坛,方坛的中部趴着一个头戴双角形高冠的人。
这个人双臂平抬,双手横握,两条腿弯曲上翘,姿态和动作都颇为古怪。
方坛的上部立着四根长长的圆柱,它们被一个圆环套在一起。
在每根圆柱上,工匠们都铸造了一个牛头,牛头上方还能清晰地看到一条龙。
龙张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头上有长长的犄角,前爪紧紧抓住牛角,身体又细又长,直达圆柱顶部。
可以明显看出,四根圆柱共同顶起了一个圆盘形的器物,但上面是残缺的。
残缺的青铜顶坛人像完整“出炉”的神坛让我们来看看这件青铜神坛接近完整的状态吧!四方形的基座上有13个人,四个身材魁梧的“大力士”抬着一头神兽,神兽身上跪着一个人,这个人双手向上,高高举起一座方坛。
三星堆考古再“上新”
三星堆考古再“上新”
作者:
来源:《作文与考试·初中版》2022年第26期
2022年6月13日上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發布“考古中国”重大项目三星堆遗址考古发掘阶段性成果。
考古人员在7、8号祭祀坑里发现了大量造型前所未见的精美青铜器,这些颠覆现代人想象的文物造型神秘诡谲,再证三星堆青铜文明的独特面貌。
新发掘的青铜器引发了年轻网友的热烈讨论。
比如龟背形网格状器被戏称为“烧烤架”,而铜神坛上的人像也成了网友眼中的“健身教练”,他们惊呼“原来古蜀人就已经开始做臀腿运动了”。
这是三星堆文化的当代表达,不仅激活了上古文物,而且再一次刷新了人们对于中华文明的看法。
20世纪20年代末,三星堆遗址甫一发现,便成为中国考古界新的焦点。
尤其是1986年发现的1、2号“祭祀坑”,出土了青铜神像、青铜神树等珍贵文物千余件,这些文物以百科全书式的文化内涵,形象生动地展现了一个被湮没的辉煌的内陆农业文明,以及古代文献典籍中所涉及的古蜀文明。
(资料来源:《新京报》)
■微言大义:三星堆考古发现所提供的,并不仅仅是珍贵的资料,更将使学术界重新审视东方文明;三星堆考古发现所揭示的,也不仅仅是一个湮没的文明,更展示出一种穿越时空、无与伦比的永恒魅力。
■适用话题:我身边的文化踪迹;新发现;假如国宝会说话……。
读《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随记(一)
读《夏商周青铜器研究(东周篇)》随记(一)
吴毅强
【期刊名称】《古文字研究》
【年(卷),期】2014()1
【摘要】陈佩芬《夏商周青铜器研究》,收录上海博物馆所藏夏商周青铜器六百余件,皆为馆藏之精粹。
全书分夏商、西周、东周三编,每器皆著录时代、器名与尺寸、重量,并对器物形制、纹饰和铭文内容进行说明。
尤其是全书器形之彩照,铭文、纹
饰之墨拓,皆清晰而精美;文字解说要言不烦、准确到位。
【总页数】6页(P267-272)
【作者】吴毅强
【作者单位】不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K87
【相关文献】
1.夏商周青铜器铅同位素示踪研究数据库的构建
2.夏商周时期青铜器纹样数字化交互应用研究
3.东周都城研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力作——读《东周王城研究》
4.装
饰承载观念——夏商周青铜器纹样研究5.上海精英彩色印务有限公司中标承印《夏商周青铜器研究》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试论百花潭嵌错图象铜壶
作者: 杜恒
出版物刊名: 文物
页码: 47-51页
主题词: 图象;战国前期;铜壶;画面;四川地区;青铜器;成都;历史研究;礼制;历史文化
摘要: <正> 四川省博物馆的《成都百花潭中学十号墓发掘记》介绍了该墓出土的一件铜壶。
这件壶高40厘米,通体用金属嵌错出丰富多彩的图象,生动地反映出古代社会生活的若干侧面,是当时劳动人民创造的艺术珍品。
壶上的种种画面,对历史研究很有价值;同时,这种嵌错铜器在成都发现,又对探索四川地区的古代历史文化提供了可贵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商周青铜器模拟实验和铸造程序的综述
******
学号:********
**老师:张*
一、前言
众所周知,我国的青铜时代是一个伟大的时代,因为这个时代有伟大的发明创造,青铜器从商周开始一直延续找战国末期,存在了几千年的历史。
我们的先人显然给我们留下了极其丰富的青铜器,而这些青铜器给我们带来的是无尽的知识和历史。
研究青铜器不仅仅是研究器物本身,更是我们对于过往的历史和先民的追寻,对于民族传统的继承。
那么当前青铜器研究分为很多方向,其中以模拟实验,仿制青铜时代的器物而探寻青铜器本身的模拟实验更是吸引了很多人进行着方面的研究,做出了很多贡献和学术成果。
本篇文章主要是对青铜器模拟实验论文的综述。
模拟实验的程序和董亚巍先生提出的商周青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为主要论述内容。
[1]
关键词:青铜器模拟实验纹饰技术
二、青铜器模拟实验综述
1.概述
华觉民先生在1983年提出陶范并非都是陶质的,制作陶范的泥料其中有含砂粘土或者用粘土和砂配成。
铸造的型在浇筑前要高温烘烤,陶范的烘烤温度要求约700-800℃,他指出这些范仍然为吐蕃,由于后期的火候较高才接近于陶质或半陶。
早期的陶范使用的都是单一的泥料,到西周初期或者殷商晚期已经有了分类,分别是面料和背料。
范的形式就分为多种,有单面范、双面范和复合范即多个范的合成,类似于组芯造型,在分型面开设榫卯,可以固定位置。
最早的铸造型状只有一个形腔,最晚到商代中期就有一型多铸,有的铸范一次可以铸造7-9件。
早期的陶范只能使用一次,但是到春秋时期,山西侯马春秋铸铜作坊出土的镢范就已经能重复使用很多次了。
关于四羊方尊是否是用失蜡法铸造,华觉民先生认为四羊方尊和商周的大多青铜器包括编钟都是用陶范铸造的。
当然1978年湖北随县出土的战国初期青铜尊、盘。
华先生认为是提供先秦时期青铜器铸造失蜡法的先例。
[2] 我们有这样一个共识是商周时期的青铜器基本上是倒铸法,这个是建立在众多的考古发现和大量的模拟实验建立起来的共识,也是商周青铜器铸造的一种工艺。
商中期青铜时代纹饰技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出现了很多的工艺技术。
到了商周晚期青铜器纹饰技术更是达到了顶峰。
佘玲珠等在其文章里提到了这样几种技术“纹饰堆塑技术”、“纹饰压缩技术”兼容并用。
关于范面纹饰的制作,学术界也有很多不同的观点。
一种认为范面纹饰在泥模上制好再翻制到泥范面;[3]一种观点认为范面纹饰在泥范的表面上制作;[4]一种观点认为猪肝花纹在泥模上制作好再翻制到泥范面上,细花纹则在你反面直接制作;[5]此外还有一种观点认为纹饰技术经历了下面的发展历程:范纹-模纹-模范合作纹。
[6]以本文来看青铜器上更多
的纹饰是直接在范面上直接制作而获得的,更多的陶范出土也能证明这一点,且这样做更能省时省力高效。
在佘玲珠的文章还提到,商周青铜器纹饰技术是伴随其范铸分型技术的进步而不断发展的。
研究发现:夏代青铜器制模、制范技术不规范,纹饰技术处于摸索阶段。
商早期青铜器范铸分型技术已具成熟的工艺设计思想,在素范面压塑纹饰的“纹饰压塑技术” 出现;商中期青铜器纹饰技术有了划时代的进步,出现了“纹饰堆塑技术” ,且与“纹饰压塑技术” 兼容并用;商晚期青铜器纹饰技术达到顶峰。
西周青铜器范铸分型技术无明显进步,纹饰制作技术显示退化趋势。
春秋中期以后,青铜器范铸工艺分型增多,纹饰技术发生改革,发明了单元纹饰范拚兑技术。
[7]
夏代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比较落后,只能铸造一些简单的几何纹饰的青铜器,比如鼎、爵表面开始出现了简单的、不规则的凸弦纹、凸网格纹、凸点状纹等简单纹饰,极其符合当时的铸造水平。
商代的铸造技术有了明显的进步,特别到上中期时产生了纹饰堆塑技术,即在范面粘贴泥条形成纹饰的制作技术和在压好的纹饰凹槽内粘贴泥条,一次塑造凸起纹饰上的细凹槽纹饰的技术。
因此也可以解释,商周时期的铭文都是凹进去的而不是突出来的原理。
春秋中期,大量的采用单元纹饰范拚兑技术,泥条的粘贴工艺逐渐退出历史舞台。
董亚巍先生在一篇文章提到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
[8]提出了青铜器表面范铸结构的形成,在正常情况西安有三种方式分别是范与范的对合,范与与芯的对合和芯与芯的对合。
司母戊鼎其实代表了商晚期至西周早期几乎所有三足鼎及四足鼎的铸造工艺,具有普遍性。
司母戊鼎是四范二芯,两个大范和两个小范,及鼎腹和鼎下两个芯。
其组成情况如图。
图中的黑色剪头是披缝位置,在其文章还有关于对司母戊鼎的后铸论述,这里不做赘述。
2、青铜纹饰的分布规律
我们在商周青铜上,特别到商晚期以后能看到,在青铜器上都有大量的雷纹,很多雷纹组成到一起看起来非常舒服而不感到杂乱,很多人探讨过雷纹的发展规律,试图能找到一些分布
的规律,当然有些规律是发现了的。
那么雷纹分布范规律是什么呢?董亚巍先生在研究过众多的青铜器后得出了他的理解。
他认为在商以前的青铜器纹饰都是几何纹如齐家文化时期的铜镜。
如下图。
这些铜器往往没有固定的纹饰,其原因是因为青铜器铸造技术的开始,还没有发展成熟。
唯一的规律是所有范纹饰的纹都是凸起器表的,这是因为采用的是压印纹饰技术,即在范面上压印出痕迹,在铸造时原来在范面上的凹纹,翻到器物上就变成了凸纹。
进入商以后,铸造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纹饰的花样也出现了多彩纷呈特别是雷纹,仔细看也不难得出规律。
如三星堆出土尊的表面,我们可以看到雷纹出现了双头,在陈洋瓿的表面上,不但出现双头雷纹,更是形成了雷纹的规范排列,即两个雷纹为一组进行排列,如果排列不满,就填单个排列,再不会出现三个火多个雷纹排列。
直到西周早期,雷纹的排列始终都严格遵照这一思想。
[9]如下图。
西周早期以后,青铜器的纹饰技术逐渐简化,主要是雷纹的简化,在许多西周青铜器表面上只有高凸出来的主纹,而雷纹则被简化了,后来则就消失了。
3、青铜器模拟实验
在制作商前期铜斝的模拟实验中,[10]还原了当时前期的铸造技术,并在塑制政模与分型支模、陶模制范与分型剂和刮模为芯与制作上进行了讨论。
何薇等认为分型制模是铜斝制模工艺的主流,而塑制整模的方法值得商榷,基本上是不同意整制模的方法。
此外,实验证明,泥模即使涂抹分型剂也不能反复用于制范,而焙烧后的陶模即便不涂抹分型剂也能反复使用。
最后,认为只要是铸造空腔的器物必须要有泥芯,不同意“刮模为芯”的方法制作。
泥芯必须要通过芯盒来制作才能与范配合紧密。
谭德睿等人研究认为,用外范翻制内范是青铜容器类主要的制芯方法。
另外一个实验是对于商晚期的簋进行模拟实验,提到了商周青铜利器制作一般要经历的程序:制模、翻范、制作纹饰、制芯、泥范和泥芯的阴干及焙烧、陶范与陶芯的组装和固定、铜液的浇铸、外范与陶芯的拆除、加工修整等。
青铜器模拟实验的程序步骤也是这样。
下图则是商晚期圆底簋铸造工艺的流程图。
[11]
相同的模拟实验也应用到西周早期圆形尊的铸造,按照上面所说的步骤,进行模、范和芯的制作,由于原理基本相同,在这里不作详细论述。
[12]董亚巍,西周早期圆形尊的范铸模拟实验研究,中原文物,第1期,2010年。
下图是铸造原始模阴模阳模的过程。
下图是在泥芯上制作铭文
下图为成器
商周青铜器的纹饰发展是有一定规律的,董亚巍先生认为是这样三个历程:纹饰压塑技术、纹饰堆塑技术和单元纹饰范拚兑技术。
[12]我想以此来概括商周时期的青铜器铸造技术是最简洁和合适的了。
三、结语
对于青铜器铸造的模拟实验使我们能够更加清晰形象的了解青铜器铸造的原理和过程,
我想这些都将对我们了解商周青铜文化有极大的帮助。
不过我也有几个问题不是很明白,比如在华先生的文章中说道用铜芯铸造青铜器,那么高温度的铜液会不会对铜芯造成损坏呢,那么器物的器形是否会受到影响?在杨耀林先生的文章中提到深圳及邻近地区也出现了先秦时期的铸造范包括香港也发现了,[13]其中说道里面的范具有一定的原始性。
一个疑惑的地方是为什么受到中原的影响后而又有那么多的原始性技术,既然能受影响,那么这种影响是怎样的影响呢?或者说此地和中原地区的关系是怎样的呢?
参考文献
[1]董亚巍,周卫荣,马俊才等,中国历史文物,第1期,2007年。
[2]华觉民,中国古代铸造技术的八大成就,1983年华北地区和河北省铸造年会上的发言,1983。
[3]华觉明等,中国冶铸史论集,文物出版社,1986年。
[4]董亚巍,范铸青铜,北京艺术与科学电子出版社,2006年。
[5]郭宝钧,商周铜器群综合研究,文物出版社,1981年。
[6]万家宝,中央研究院国际汉学会议论文集,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1981年。
[7]佘玲珠,秦颖,董亚巍、张亚炜,南方文物,2010,4。
[8]董亚巍,从范铸结构看司母戊鼎的铸造工艺,稽古。
[9]董亚巍,论商周青铜器纹饰技术的发展脉络,文物鉴定与鉴赏,2011。
[10]何薇,董亚巍,万全文等,商前期青铜斝的制模工艺初步研究,江汉考古,总第107期,2008,2。
[11]佘玲珠,秦颖,董亚巍等,湖南生博物馆馆刊,第9辑,2012年。
[12]董亚巍,周卫荣,马俊才等,商周铜器纹饰技术的三个发展历程,中国历史文物,第1期,2007年。
[13]杨耀林,考古,第6期1997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