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科学在我们身边2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1.1科学并不神秘(2)
转基因生物
上图为抗虫棉
蜥蜴断尾的启示
你知道干细胞技术吗?
3、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人们学会了用科学思维方式去解决各种复杂的问题, 并能从表面现象揭示事物的本质特征或内在规律。
科学技术带来的负面影响
科学技术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促进了社会的进步。 但是,如果使用不当,也会给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 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学问。 了很多,但仍有很多问题有待于人们去解决,而且 3、科学技术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 却变红,而松柏却四季常青,植物园显得绚丽多彩。 你能讲一讲关于他的故事吗? 在长期的科学探索中,人们已经探索和找到 邓小平曾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要强盛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将稍微有点凹陷的乒乓球放入一只杯子中。
螳螂捕蝉等都是自然现象。
苹 果
月 亮
为 什 么
为 什 么
落 下 来 了 ?
不 落 下 来 呢 ?
苹果为何会落地?
牛顿发现了 万有引力定律
科学都是从疑问开始的。
壶盖为何会跳动?
瓦特因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 明了蒸汽机。
• 奥斯特整理器材时,偶然发现电流使小磁 针摆动了。最终发现电流的磁效应。
你能解释这个现象吗? 科学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极大地促进了
同学们,你能举出更多的自然现象吗? 全自动家用电器、IP卡、电脑、DVD、自动提款卡、打印机,还有新兴的数字电视、数字影院、CDMA、无线网信息传递等等。 神州八号与天宫一号对接
超人级类计 有算太机多“的乒天问河题一需乓号要”回球答,内科学家的们已空解决气受热膨胀,将瘪进去的部分顶起来, 使球复原。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案
姓名课题基础性目标课时教课目标发展性目标要点教难点学方法手段课时教教案学科科学年级班三年级1-43. 科学在我们身旁时1课一、认知性:学会察看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我们身旁到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二、技术性:学生说出实验中的发现,并猜猜此中的原由。
三、体验性 ; 学会察看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我们身旁到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一、认知性 : 学会察看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我们身旁到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二、技术性 : 学生说出实验中的发现,并猜猜此中的原由。
三、体验性 : 学会察看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我们身旁到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
学会察看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我们身旁到处有科学,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升学科学、用科学的性、主动性。
学会察看生活中的现象,初步认识我们身旁到处有科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察看实验学生着手实验科学在我们身旁板书隔瓶吹蜡烛的实验发了然——流线型汽车、飞机、轮船反省教学活动教课任务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设计企图学生感觉在身体保持直立的状况下很难站立起来。
初步猜想此中的科学道理。
认识大气压力有大小让学生认识身学生猜想,教师记录猜想情况:以为力气大的同学获胜的有36人,以为力气小的同学获胜的有 3 人,以为都不获胜的有 1 人。
(学生频频做几次,感觉起立坐下特别简单。
)学生猜想:选 2—3 名学生猜想,说出猜想的原由。
报告实验结果: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没法站起来。
剖析实验结果:学生自由猜想此中的原由。
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爱做游戏吗今日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游戏,这个游戏需要两个同学来达成,谁是我们班力气最大的谁是我们班力气最小的解说规则:老师这儿有两个漏斗和两个乒乓球。
现在,两位同学每人拿起一个漏斗,将漏斗口向上,把乒乓球在漏斗口内,用力向上吹漏斗口,谁能把边处处有科分组实验:小组合作进行实学。
我们的生验,教师巡视学生的实验情活离不开科况,指导学生控制实验变学。
1.1科学在我们身边
需要去野外进行艰苦的考察
科学研究需要协作和交流
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发现的过程,
要用到很多的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的 发现,只要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 科学的世界。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也常通过简单的实验来检验一些科学理论。
小结:
1、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 各种答案的学科。 2、科学探 究过程: 留心观察——发现问题——提出 问题——合理解释——新问题
3、科学技术的作用(正、负两方面) 4、如何学好科学
练习:
在三只相同的 啤酒瓶里分别加1/4、1/2、 3/4的水,用铅笔分别敲打三只瓶子, 听听声音有什么不同。
牛顿好奇于苹 果落地而发现 了“万有引力”
牛顿
瓦特好奇于水的 沸腾顶起壶盖而 发明了蒸汽机
瓦特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科。
科学家是 如何工作的?
科学家的工作是平凡而又充满创造性的, 需要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
需要去野外进行艰苦的考察
北极探测
科学家是 如何工作的?
需要在实验室里一丝不苟地工作
飞机大大缩短货 运和客运的时间
航天飞机升空
还有如:移动电话提高了信息传递的效率,洗衣机、 吸尘器、微波炉等使人们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植物传粉的方式
亲鸟喂养幼鸟
蒸汽机车的历史
库格雷特的蒸汽机车(1770)
梅多克的蒸汽机车模型(1784)
瑞得的蒸汽动力马车(1790)
特雷维辛克的蒸汽机车(1804)
第一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奇妙的大自然界
种子长成了幼苗
铅笔为什么会 在水中“弯 折”?
七年级科学科学在我们身边(2)
2020/12/15
h
5
2020/12/15
h
6
2020/12/15
h
7
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规律是通过探究获得的。
如何进行探究?
观察---实验---思考
2020/12/15
h
8
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瓦特(1736-1819) 世界公认的蒸汽机发明家。
好奇于沸水顶起壶盖而发 明了蒸汽机。
第一章 科学入门
2020/12/15
h
1
第一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的学问。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2020/12/15
h
2
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含羞草为什么会呈含羞状?
2020/12/15
h
3
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雨后为什么会出现彩虹?
2020/12/15
h
4
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h
11
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实验1. 金鱼为什么会在水中上升和下沉呢?
2020/12/15
h
12
一. 科学在我们身边
实验2. 变色实验
葡萄糖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不断的振荡, 你发现了什么?
实验3. 喷泉实验
2020/12/15
h
13
二.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科学技术带来正面影响。
飞机大大缩短了货运 和客运的时间
机器人代替人们做各 类工作
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2020/12/15
h
18
二.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总之,科学技术给人类的生产带来了极大的好处, 使人类的生活越来越方便和舒适。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在我们身边》方案
六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科学在我们身旁》设计方案六年合践活《科学在我身》方案活意:同学在生活中,身的一些事物会生趣:什么人会得近?眼有很多种,它的原理是什么?互网上大批的信息存在哪里?⋯⋯了学生感觉到科学的魅力,学会从察身的事物开始自己感趣的事物行科学研究,得科学研究的成功体,安排此活。
活目:1、通学生从身感趣的事物察,认识所涵的科学道理下手,培育学生的科学察趣,激学生行科学研究的情。
2、通料、上网收集等方法,追科学明的踪迹,使学生感觉科学明其实不神奇,进而体科学家的研究精神。
3、鼓舞学生通、察等方法感趣的行研究。
进而培育学生的手践能力。
4、通手抄或画科学想象画,促学生知更新、思活、合践能力的提升。
活程:1、感觉身的科学,通学生沟通,把感趣的事物下来,而后整理好,行深入的研究。
研究方法:通上网或许做小一步解决。
表格:12、追科学的踪迹。
1/3经过上网找寻古今中外科学家的故事。
使学生从小建立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信念,学习科学家为科学事业、为祖国和人民的利益,甘于献出一生精力的精神。
表格23、科技小制作或小实验。
选择教授一些拥有一订价值的科技小制作及风趣的科学小实验,培育学生着手、动脑的能力4、画一幅科学想象画或许办一份手抄报。
我们小组的研究报告组长:组员:生活中的问题研究解决的方法所蕴涵的科学道理找寻科学发明的踪迹组长:组员:科学家遇到生活什么启迪研究的过程发明成就我的体验感觉新年作[刘长卿]乡心新岁切,天畔独潸然。
2/3老至居人下,春归在客先。
岭猿同旦暮,江柳共风烟。
已似长沙傅,从今又几年。
3/3。
最新科学: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案2(浙教版七年级上)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1)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2)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3)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树立学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决心。
[教学重点]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讨论式、探究式。
[课前准备]淘米汤、碘酒、白纸、气球、小石块、沙、大烧杯、玻璃棒、筷子、CAI媒体课件[教学过程][板书设计]§1.1 科学在我们身边各种自然现象科学探究科学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科学科技改变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学习科学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资料]1、不明飞行物(UFO):是宇宙中的一种神秘现象,是出现在天空或地面附近会移动的光或物体;有各种形态,如碟子、雪茄,呈球形、环形或椭圆形等。
据统计被目击到的UFO的形态有100多种。
目前世界各地对UFO的描述有:快速地移动或盘旋,移动时悄然无声、飘忽不定或轰鸣异常。
2、壮观的火山岛: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结果,由于地壳以下的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熔化成岩浆,由于地层的强大压力,岩浆便随着裂缝喷出地面。
如我国的澎湖列岛,世界著名的夏威夷火山公园等。
3、珍贵的间蜂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于哺乳纲灵长目懒猴科,生活在热带、亚热带森林,体重250~350克,个体小,俗称“小懒猴”。
4、美丽的含羞草:含羞草又称“知羞草”“怕痒草”和“惧内草”。
科学入门
第一章科学入门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要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他们产生、发展的原因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2、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3、科学技术推动人类文明的进步,科学技术也给人类带来负面影响。
第二节实验和观察1、观察和实验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方法。
2、在很多情况下,单凭我们的感官进行观察还不能对事物作出可靠的判断。
因此我们经常要借助于一些仪器和工具来帮助我们做出准确的判断。
3、在科学研究中我们还常借助各种仪器来扩大观察范围。
4、试管:用作少量物质反应容器;试管夹:夹持试管;试管架:放置试管; 酒精灯:加热;显微镜:观察微小的物体; 停表:时间间隔; 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量电路两端的电压;玻璃棒:搅拌加快溶解、引流;药匙:取少量固体药品;烧杯:用作大量物质反应容器。
托盘天平:测量质量;第三节长度和体积的测量一、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二、长度的测量1、长度的国际主单位:米(m)1米(m)=101 分米(dm)=102 厘米(cm)=103 毫米(mm)10-3 千米(km)=1米(m)=103 毫米(mm)=106 微米(um)=109 纳米(nm)2、单位换算过程 [例]1.8米=1.8×1000毫米=1800毫米3、读数:精确值(最小刻度)+估计值(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单位4、常用测量长度的工具:刻度尺(1)、刻度尺的正确使用(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选择不同的刻度尺): a.使用前:先观察零刻度线、测量范围和最小刻度;测量范围(量程):计量器具所能够测量的最小尺寸与最大尺寸之间的范围被称作该测量器具的测量范围。
最小刻度值(分度值):测量工具上面任意两个最近的刻度线表示的数量差值 b.使用时要做到:①选对:不同的刻度尺分度值不同,精确程度也不同,不同的测量对象选择不同的刻度尺;②放对: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的一端,刻度尺的刻度线紧靠被测物,放正。
第一节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一章科学入门[学习导引]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是对各种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又将怎样变化的回答,而技术是“做什么”“怎么做”的操作体系,前者产生了科学家,后者培养了发明家和工程技术人员。
科学家常用观察、实验、假说、推理、验证、调查等多种方法来研究和寻找答案的。
他们常能对身边的各种事物提出问题,再通过各种实验仪器或科学考察设备进行科学研究,最后发现一些科学道理,同时解决问题。
因此科学研究是一个探索和发现的过程。
观察和实验是二种科学的基本方法。
也是学好科学的二种基本方法。
在观察与实验的同时,更要用脑去积极思考。
要学好科学就必须:仔细观察、积极实验、认真思考。
简单描述进行实验的目的、设计、利用的仪器、现象的观察、记录、结论得出等实验步骤。
初步尝试对某些简单自然现象的实验研究并完成实验报告。
在科学研究中仅用我们的感官去观察是不够的,要用各种仪器扩大观察的范围。
简单学会一些的实验仪器的使用。
如:试管、天平、烧杯、玻璃棒、药匙、酒精灯、量筒、量杯、刻度尺、温度计、秒表等。
测量是一个将待测的量与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
在实验中通过测量可以得到一些具体的数值。
长度的主单位是米(m),其它常用的还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纳米(nm)等单位。
能熟悉进行单位之间的互换。
另外,长度单位还有光年、英尺、英寸、海里等。
用刻度尺能独立正确测量规则物体的长度、面积和体积,尝试对不规则物体(如树叶)的面积测定。
正确学会量简的使用;了解俯视或仰视对读数造成的后果。
能用量简或量杯测定半杯水、不规则小石块的体积。
物体的冷热程度称为温度。
温度单位常用的是:摄氏度(℃)。
凭感觉来判断温度的高低有时是不可靠的。
需要用温度计来准确测定。
温度计是利用液体(如酒精、水银)的热胀冷缩性质制成的。
学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体温表。
质量是物体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主单位:千克(kg)。
还有吨、克等。
科学在我们身边
牛顿因好奇于 苹果落地而发现了 “万有引力”。
瓦特因好奇于水 的沸腾顶起壶盖而发 明了蒸汽机。
科学家的研究从 “对自然现象的好奇” 到“问题的发现和提出”
只要你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你 也就是一个小科学家! 你能对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提出问题吗?
讨论题:
科学技术还给我们带来哪些好处?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种子长成了幼苗
鸟蛋会孵出小鸟
食物长霉
大雁迁徙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睛朗的夜空会出现流星
雨后的彩虹
美丽的极光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筷子在水中的视觉效果
你能举例说出更多的自然现象吗?
小结: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 找它们相应答案的一门学科。
1 、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发现 问 题更重要”。
大 气 污 染
水 污 染
土壤污染
第一节 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就是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 它们相应的答案的一门学科。 二、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学习科学不能只记住书本中的结论,学科学 的中心环节是学会科学研究的方法。
间蜂猴:是地球上珍稀动物 的代表之一,生活在热带、 亚热带森林,因体重小,也 称“小懒猴”。
含羞草, 又称“知羞草”、“怕 痒花”和“惧内草”。含羞草 被触摸后,先是小羽片一片片 闭合起来,四根羽轴接着也合 拢了,然后整个叶柄都下垂。 含羞草常见于路旁、空地等开 阔场所。全株皆可入药。
奇妙的大自然
科
学
并
不
神
秘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进入科学的大门,
探究科学的奥秘,感受科学研究的乐趣。
奇妙的大自然现象
不明飞行物
俄农田惊现怪异圆圈图案, 疑外星人所为
科学在我们身边精品PPT教学课件
国宝熊猫
奇妙的自然现象
4
珍奇的植物
美丽的含羞草 受触的含羞草
2020年10月2日
奇妙的自然现象
5
自然界的魅力不仅在于奇妙的自然现象, 更在于各种事物的千变万化。
种子长成幼苗
鸡蛋会孵出小鸡
2020年10月2日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6
阳光是由7种颜色混成的,下雨时 (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滴它们会 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散成7色,形成 了彩虹。
日期:
演讲者:蒝味的薇笑巨蟹
雨后出现了彩虹
2020年10月2日
潮起潮落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7
棒会在水中“弯折” 水面会波光粼粼
2020年10月2日
不断变化的自然界8
科学——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 相应答案的学问。
每一个小小的疑问都有可能引发科学发
现。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而发现了“万有 引力”;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而 发明了“蒸汽机”。
启示 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
问题入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 学就在我们身边。
2020年10月2日
9
实验
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
2020年10月2日
10
交通工具Biblioteka 2020年10月2日11
扇子
电风扇
空调
2020年10月2日
12
航天器能把人类带进变化莫测的太空,使 人们发 现了许多宇宙的奥秘。
科学在我们身边
2020年10月2日
罗小飞 刘煜华
1
科学在我们周围
我们生活在丰富多彩的大自然中,那里
有无数奇妙的现象。
UFO到底
是什么呢?
2020年10月2日
《科学在我们身边》 讲义
《科学在我们身边》讲义当我们清晨醒来,睁开双眼,迎接新的一天时,科学就已经悄然融入了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从简单的刷牙洗脸,到复杂的交通出行;从日常的饮食起居,到先进的通讯设备,科学无处不在,如同空气一般,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至关重要。
首先,让我们来谈谈饮食方面。
当我们走进厨房,准备为自己和家人做一顿美味的早餐时,科学就开始发挥作用。
比如,我们知道鸡蛋煮熟是蛋白质变性的过程,面包在烤箱中膨胀是因为酵母发酵产生了二氧化碳,牛奶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保存才能防止变质。
我们使用的电饭煲、微波炉、豆浆机等电器,都是基于物理学和工程学的原理设计制造出来的。
而食物的营养成分、烹饪过程中的化学反应,更是涉及到化学和生物学的知识。
再看看我们的穿着。
现代的服装材料,无论是天然纤维如棉、麻、丝,还是合成纤维如聚酯纤维、氨纶等,其研发和生产都离不开科学技术。
例如,防水透气的功能性面料,就是通过特殊的涂层或纤维结构实现的,这涉及到材料科学和化学工艺。
而服装的设计和制作,也需要考虑人体工程学,以确保穿着的舒适和美观。
住房也是科学的一大体现。
从房屋的建筑结构、材料选择,到室内的照明、通风、供暖和制冷系统,都蕴含着丰富的科学知识。
建筑设计师要根据力学原理计算房屋的承重能力,确保其安全稳固;工程师要设计合理的电路和管道系统,满足我们日常生活的需求;而新型的节能材料和环保技术的应用,则有助于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在交通领域,科学的影响更是显而易见。
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和不断改进,让我们的出行变得更加便捷和高效。
汽车的发动机工作原理、制动系统的设计,以及新能源汽车的电池技术,都是物理学和工程学的杰作。
而交通信号灯的控制、导航系统的精准定位,依靠的则是电子信息技术和数学算法。
通讯技术的发展更是彻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方式。
从古老的书信到电话、手机,再到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科学让人与人之间的距离变得越来越近。
我们可以通过视频通话与远方的亲人朋友实时交流,通过网络获取全球各地的信息,这都得益于电磁波理论、半导体技术和计算机科学的进步。
1_科学在我们身边讲解
“吹蜡烛” 注意的事项
1、瓶子、木块、和漏斗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 等; 2、嘴与蜡烛的火焰要在同一个水平线上; 3、这个实验不是比赛吹蜡烛,而是试一试哪 种方法能吹灭蜡烛。 4、用火柴时,要注意安全。
实验记录
实验材料 瓶子 漏斗 木块 书本
能否吹灭蜡烛 理由
“吸饮料”要求
请同学把自备的杯子里倒上矿泉水,再用 两根吸管来吸,一根插到水里,一根放在 杯外,用嘴同时吸两根吸管,看能否吸到 饮料。
哈勃望远镜
宇航员在太空中作业
宇航员在太空行走磁悬浮列车来自 风力发电海上石油开采
克 隆 羊
无土栽培
摄像机
望 远 镜
笔记本电脑
课堂检测
1、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 问题更重要。”对观察过的事物能提出( ), 是我们解决问题、走向创新的起点。 2、牛顿说过:“没有大胆的猜测,就不会有伟大的 发现。”对问题进行( ),能帮助我们明确 探究的目标和方向。 3、科学家为了弄明白一个事物的真相和原理,就要 不断地做实验,直到弄清楚为止。科学就是 ( ),然后想办法( )的过程。
课外拓展
以“身边的科学”为主题进行一次调查活 动
1、科学在我们身边
学习目标
1、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我们 身边处处有科学。 2、我们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 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自学指导
认真学习课本2—4页,思考: 1、隔着瓶子吹蜡烛,蜡烛会不会被吹灭? 2、两根管子喝水(一根在外、一根在内), 会不会喝到水? 3分钟后交流
游戏规则
两位同学每人拿起一个漏斗,力气大的同学将漏 斗口朝上,把乒乓球放在漏斗口内,用力向上吹 漏斗口;力气小的同学将漏斗口朝下,把乒乓球 放在漏斗把上,用力向上吹,看看谁能把乒乓球 球吹走,谁就获胜。 大家猜一猜,谁能把乒乓球吹走?
科学在我们身边PPT何方生
• 显微镜 • 酒精灯
பைடு நூலகம்
观察微小的物体。 用于加热物体。
返回
合作学习
• 实验: • 准备三个盛水的盆子,分别倒入冷水(温
度低于20摄氏度),温水35摄氏度左右和 热水(60摄氏度左右),请你先将两手放 到冷水和热水中约半分钟,然后迅速放到 温水中。你的感觉和你原来想的一样吗?
• 原放在冷水中的手感觉到热,原放在热水 中的手感觉到冷。
实验和观察
• 认识实验室里的几种仪器。
• 仪器名称
主要用途
• 试管
用作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在常温或加热时使用。
• 试管夹 • 试管架
试管加热时夹持试管用。 放置试管或晾干试管用。
• 停表
测量某一段时间。
• 天平和砝码 称量物体的质量。
• 电流表
测量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 电压表
测量电路两端的电流大小。
• 1)原理:利用液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 2)单位和刻度方法:常用的温度单位是摄氏度“ºC“。摄氏温度是怎样规定 的:
• 在标准大气压下,把冰水混和物的温度定为0度,水沸腾时的温度定为100度, 将0和100之间等分为100份,每一份就是1 ºC 。
• 3)温度计的使用:
• A、不能测量超过温度计量程的温度。
• A、10毫升量筒 B、200毫升量筒 C、50毫升量筒 D、100毫升量筒
• 7、一个底面积为60平方厘米的柱形玻璃缸,盛水到7厘米的高度。水的体积是420厘米³, 将一石头全部沉入水中,使水面上升到9厘米高,石块的体积是 120 厘米³。
返回
实验测量物体的长度和体积
• 1、将下列忘写的单位补充完整:
返回
合作学习
科学在我们身边
第1节科学在我们身边2.2实验和观察1.3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1.6.时间的测量(V2.0)〖教材分析〗作为《科学》的第一章“科学入门”,预备性和基础性是本章的特点。
本章列举的现象和问题所涉及的知识较为广泛,实验和观察是学习《科学》的重要环节,通过实验来学习观察和记录的方法。
长度、温度、质量和时间是常用的基本量,前三者学生比较熟悉,所以本节安排在学习了长度、温度及质量的测量之后来学习。
正确使用测量工具是本节最基本的技能训练要求。
〖教学目标〗1、知道时间的单位,会估计一段时间的长短。
2、了解时间的测量工具和初步学会使用停表测量时间。
〖教学重点和难点〗时间的含义,时间的单位与换算。
〖教学方法〗演示法,学生实验及时次,讲授法〖教学准备〗钟、电子表、石英表、停表(每四人一组,每组一套)学生作息时间表、幻灯片。
〖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珍惜时间A、B、C、D、E点时,你们分别在做什么?出示:学生作息时间表。
让学生谈谈学校为什么要安排时间表,让学生感受时间的宝贵。
人的一生最多大概有一百年左右的寿命,除去睡觉、休息、吃饭外,可以自己支配的时间是十分有限的,因此我们必须争取每分每秒,绝不虚度。
过渡:自有人类开始,时间一直被人们所关注,自古以来,人们就发明了许多计时仪器,对时间进行测量。
引出课题第8节时间的测量。
(二)讲授新课问:你认为生活中有哪些东西可以作为计时仪器?学生讨论:燃香、沙漏、日晷、节拍器、太阳东升西落、四季变化等。
进一步提问:这些为什么能用来计时?或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征?学生讨论、归纳:在自然界中,任何周期性的运动都可以作为测量时间的标准。
介绍日晷的工作原理:太阳东升西落,它所照射的物休的影子也会随着移动。
在古代人们通过对这个自然现象的观察,学会了计算时间,发现了日晷。
提问:现代我们常用的计时器有哪些?生:钟、表。
师:摆钟是日常生活用的什么工具,它是根据摆的等时性原理来工作的,现在测量时间的仪器已经十分精确,普通的电子表可以精确到每星期不差1秒。
科学在我们身边
科学在我们身边第一篇:科学在我们身边1、科学就在身边一、教学目标:、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
2、认识到科技是不断发展的,喜欢大胆现象与未来科技有关的内容;关心日常生活中的科技新产品。
3、学会观察生活中的现象,理解我们身边处处有科学、我们的生活离不开科学的道理,提高学科学、用科学的积极性、主动性。
二、重点难点:让学生亲历提出问题、研究问题、解答问题的过程一次性纸杯吸管一杯水一杯酒一杯醋五、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在玻璃杯口上放一个塑料垫板,垫板肯定不会掉下来,如果在盛水的杯子上覆盖垫板,杯口朝下时,垫板会掉下来么?2、教师演示实验。
3、学生实验。
4、教师:这个小实验包含着科学道理,在我们的身边到处都有这样的现象,只要你细心观察,你就会体验到,今天我们这节课就从探究身边的科学开始。
二、探究过程:活动一:我们来做小实验。
1、不借助双手的力量,你能站起来么?(1)学生热身活动:起立、坐下、起立、坐下。
(2)讲解演示实验方法与要求:让一名学生端坐在讲台前的椅子上,双脚着地往前放。
教师把手指放在他的额头前,不让他的身体向前倾,试一试,这位同学能站起来么?(3)学生猜测并说出理由。
(4)分组实验:按照要求,两个同学一组实验。
(5)交流、分析实验结果:自由猜想坐在凳子上的同学无法站起来的原因。
(6)教师小结:这个简单的实验包含着深奥的科学道理。
至于究竟怎么回事,大家的猜想对不对,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会解决这些问题。
课下,同学们可以继续研究,看还能发现那些问题。
2、“吹蜡烛”实验。
(1)教师提出实验要求:在同学们的实验桌子上有蜡烛、火柴、漏斗、瓶子、木块、文具盒、书本等,隔着现状不同的物体吹蜡烛,会把蜡烛吹灭么?思考其中的道理。
(2)学生预测:隔着什么物体能吹灭蜡烛?强调注意事项:瓶子、木块等于蜡烛的距离必须相等;嘴与蜡烛的火焰妖在同一个水平线上;这个实验不是比赛吹蜡烛,而是试一试那种方法能吹灭蜡烛。
1.1科学在我们身边.
假设:也许是气嘴的螺丝松了,也许是气嘴的小橡皮管 坏了,或者是内胎破了 他逐一验证了各个假设.他查看了气嘴的螺丝,没有发现松 动;把镙帽取下,取出气门心,发现小橡皮管也是好的.证明 他的假设不成立.后来通过事实证明他的假设问题出在内 胎上是正确的. 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收集证据—得出结论
收集证据
18
拓展
青霉素的发现
三、发现与发明
请你试一试:说出你所知道的发明家吧!
爱迪生—— 达尔文—— 电灯 贝尔—— 电话 门捷列夫—— 元素周期表 居里夫人—— 镭 生物进化论 爱因斯坦—— 相对论
杨振宁——
牛顿——
2018/11/30
统计力学
万有引力
19
活动1.2
发明 造纸术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及其发展
指南针
制火药
20世纪四大发明: 原子能、半导体、计算机、激光器 2018/11/30
20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2018/11/30
蝙蝠的回声定位与雷达
21
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2018/11/30
乌龟的背甲与薄壳建筑
22
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 考,运用科学方法 和知识,推 动社会的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 关系,为人类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学习科学不能只记 住书本中的结论. 学科学的中心环节 是学会科学研究的 方法.
12
实验
思考
2018/11/30
实验
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
2018/11/30 13
交通工具
1、《科学在我们身边》
1、《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方法:
使学生感受什么是科学,大自然中处处有科学。
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我们将用观察、实验、思考等方法,去探究水、空气、动物、植物、岩石、太阳、月亮等大自然的秘密。
(二)过程与能力:
通过对自己身体的科学探究体验,培养学生探究科学奥秘的兴起及相关的动手、动脑等探究技能。
教与学的过程:
1、什么是科学;科学在哪里?怎样做科学(科学家故事)?
2、探究我们身体上的科学。
3、在科学课上,我们将学习哪些内容?
4、你最感兴趣的科学秘密是什么?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生探究自己身体上的科学及科学课的内容的讲述,启发他们对科学课的兴趣,参与探究活动的积极态度,激发他们自主学习科学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什么是科学
三、教学难点:如何激发学生兴趣
四、教学准备:
1、测量用的白纸、软尺
2、自然界和科学家的图片等
3、岩石、树叶、昆虫标本
4、学生学具
五、教学时间:2课时
1、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猜想、观察、实验、测量、记录、调查、搜集、比较、分类、概括、、、、、、八、课后小结
学生初次接触科学课既新鲜又好奇,要抓住学生的这一心理,充分利用科学的有利武器抓住学生的好奇心,把学生吸引到科学的课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
(1)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
(2)知道通过探究和实验可以了解自然现象并对一些现象作出比较合理的解释;
(3)理解科学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创造过程,科学是不断发展的。
(4)了解科学技术对社会进步的影响,知道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保护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向往;树立学好《科学》的良好习惯和决心。
[教学重点]
知道科学是研究自然现象,并找出相应问题答案的学问;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和形成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教学方法]
讨论式、探究式。
[课前准备]
淘米汤、碘酒、白纸、气球、小石块、沙、大烧杯、玻璃棒、筷子、CAI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板书设计]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各种自然现象科学探究
科学
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寻找各种答案的学问
科学科技改变了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必须要保护
环境,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
学习科学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
[资料]
1、不明飞行物(UFO):是宇宙中的一种神秘现象,是出现在天空或地面附近会移动的光或
物体;有各种形态,如碟子、雪茄,呈球形、环形或椭圆形等。
据统计被目击到的UFO 的形态有100多种。
目前世界各地对UFO的描述有:快速地移动或盘旋,移动时悄然无声、飘忽不定或轰鸣异常。
2、壮观的火山岛:是地壳运动的一种结果,由于地壳以下的温度很高,有些地方的岩石熔
化成岩浆,由于地层的强大压力,岩浆便随着裂缝喷出地面。
如我国的澎湖列岛,世界著名的夏威夷火山公园等。
3、珍贵的间蜂猴:是地球上最珍贵的动物之一,属于哺乳纲灵长目懒猴科,生活在热带、
亚热带森林,体重250~350克,个体小,俗称“小懒猴”。
4、美丽的含羞草:含羞草又称“知羞草”“怕痒草”和“惧内草”。
含羞草被摸后,先是小
羽片一片片闭合起来,四根羽柚接着也合拢了,然后整个叶柄都下垂。
含羞草常见于路边、空地等开阔场所,全株皆可入药。
它的特殊在于它奇异的植物运动现象。
5、雨后出现彩虹:阳光是由7种色光混合而成的,下雨时(或雨后)空中悬浮着很多小水
滴,它们就像三棱镜一样,将阳光分解成7种色光,形成彩虹。
由于夏天常常下雷雨或阵雨,这些雨的范围不大。
往往是这边天空在下雨,那边天空仍闪耀着强烈的阳光。
雨过以后,天空中还悬着许多小水滴。
而冬天天气一般较冷,空气干燥,下雨机会少,阵雨就更少,多数是降雪,而降雪是不会形成虹的,所以冬天很少出现彩虹。
[板书设计]
§1.1 科学在我们身边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研究各种自然现象
寻找相应答案
科学始于小小疑问
细心观察,动手探究
弊:
二、探究学习
1、科学在我们身边
出示CAI课件:不断变化的自然界。
陈述并提问:细心的同学会发现在我们的身边还有很多有趣的自然现象,这其中就包含了很多的科学道理,你们知道这些自然现象为什么会发生吗?又将怎样变化呢?
学生四人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学生随意发挥,教师恰当引导、鼓励)
过度并提出讨论的问题:大自然除了这些还有许多自然现象,谁能说说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如果能解释一下更好。
出示CAI课件,四人小组讨论:你最感兴趣的自然现象是什么?
全班交流:如昆虫蜕皮、青蛙冬眠、刮风下雨、潮起潮落、温室效应、热岛效应、酸雨--- 教师给予恰当评判和鼓励。
总结陈述:人类在不断寻找解释自然现象答案的过程中发现了许多规律,其实科学就是研究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板书:科学就是研究自然现象,并寻找它们相应答案的学问。
提问:很多科学发现是由一个个小小疑问引发的,你们知道的关于这方面的故事有哪些呢?学生举手回答:牛顿好奇于苹果落地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瓦特好奇于水的沸腾顶起壶盖发明了蒸汽机;
阿基米德洗澡时发现了浮力---
陈述小结:科学并不神秘,也不遥远,只要我们留心观察,从探究身边的问题着手,我们都可以进入科学的世界,科学就在我们身边。
过度陈述:下面让我们一起来探究一个大家熟悉的现象,体验一下科学发现的过程。
出示CAI课件:讨论2“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呢?”
提问:同学们养过金鱼吗?你知道金鱼为什么会在水里上升和下沉吗?
四人小组讨论后,做出多种猜想并全班交流。
陈述:科学的发现首先需要作出大胆的猜想,下面我们就一XX同学的猜想来设计一个模拟金鱼上升和下沉的实验,验证他们的猜想是否正确。
给出实验器材,让学生设计实验,然后请同学们阅读课本演示实验。
实验:在气球里装20克细砂,用海棉将吸管塞住,然后将吸管插入气球口,并用橡皮筋扎紧,最后吹足气,并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气球在水中的浮沉过程。
学生观察并陈述现象。
(关注气球浮沉与其体积大小的关系)
观察鱼的内部结构:关注鱼鳔。
陈述并提问:鱼鳔象一个气球,可以充气,也可以放气,现在谁能解释金鱼上升和下沉的原因呢?
学生举手回答。
过度陈述:下面我们再来做一个小实验。
兴趣小实验:在500ml烧杯中倒入适量的冷水,在一只小药瓶中盛满60℃的热水,在热水中滴入几滴红墨水,用塑料纸密封瓶口,再在瓶口系一根细线。
拉者细线将小药瓶放入冷水中,立即用探针戳破瓶口的塑料纸,拿掉探针,你会
观察到什么现象呢?
先让学生讨论、发言,再实验。
(该实验定位为兴趣小实验,原因不必解释)
总结陈述:经过长期的科学探索,人们对自然界的许多问题找到了答案,对许多大自然的奥秘有了比较合理的解释,但是科学的发展是无穷尽的,人们会不
断地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正是这些无尽的问题引导着我们去探索、去创新,推
动科学不断地向前发展。
2、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陈述并提问:我们知道,科学就在我们身边,科学技术给我们带来很多好处。
你的亲身体验是什么?
学生举手回答。
出示CAI课件:科学技术改变了世界。
学生观察,体验科学技术给人们生活、认识利用保护环境等方面所带来的好处。
陈述:科学技术带给我们好处的同时,也给我们造成负面影响。
请大家谈谈。
学生发言:如环境污染---,教师补充。
小结陈述:要想科学技术更好地造福人类,我们必须认真学好科学知识,学会科学探索的本领。
生活中我们要多观察、多实验、多思考,这是学习科学的基础,请学生谈谈
如何做到这三点。
我们要运用科学方法和知识,推动社会进步,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为人类创造
更美好的生活。
[课堂小结]
1、谈谈本节课在知识方面的收获。
2、用比较法寻找自己在方法和态度方面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