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https://img.taocdn.com/s3/m/32f1af10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11d544f.png)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XXX放射科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三)讨论时间:2014年6月13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主持人:XXX参与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62岁检查ID:科室:普外烧伤泌尿科床号:30简要病史:全身发现散在肿块渐增大1个月辅助检查资料:无影像诊断:全身多发肿块,转移性病变考虑,建议进一步检查是否能发现原发病灶临床诊断:1、全身多发肿块:脂肪瘤?周、腹盆腔、腹膜、腹膜后及腹壁软组织多2、高血压2级(极高危险组)3、右肾萎缩4、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讨论记录:向飞医师认为全身多发肿块考虑转移性病变,需要进一步检查是否能发现原发病灶XXX医师建议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以帮助诊断其他医师均同意上述意见总结:全身多发转移性病灶考虑,建议进行淋巴结穿刺活检胰腺头部增大,转移灶待排,建议CT增强扫描进一步检查整改意见: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
质控组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
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
由当日值班医师将所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
XXX放射科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四)讨论时间:2014年6月17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主持人:XXX参与人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患者姓名:XXX性别:男年龄:74岁检查ID:科室:内一科床号:22简要病史:进行性吞咽困难9个月,呕血2天辅助检查资料:测随机指尖血糖为5.2mmol/l,心电图未见明显异常影像诊断:1、食道癌考虑2、上纵隔占位临床诊断:1.食道癌伴出血讨论记录:医师们一致认为该患者可能患有食道癌,建议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诊断总结:食道癌可能性大,建议进一步检查以确定诊断整改意见: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9d01c439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1f.png)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为了提高放射科医生的专业水平,加深对疑难病例的理解和分析能力,每周定期组织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将医生们的讨论内容记录在一个专门的本子中。
本册记录本应包含以下内容:1.日期:记录一次讨论的日期,以便回顾或查询。
2.参与医生:记录参与这次讨论的医生的姓名。
这样可以了解到每个医生的参与程度,并且可以查看不同医生在讨论中给出的意见和观点。
3.病例概述:对当天讨论的疑难病例进行简要概述。
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如性别、年龄)、临床症状和体征,以及需要评估的放射学检查。
4.影像评估:描述和分析患者的各种放射学影像。
包括使用的技术(如X光、CT、MRI等)、观察到的异常表现,以及与正常解剖结构的比较。
对每个影像进行详细的解读和讨论,包括可能的诊断和需要进一步确认的病变。
5.诊断和讨论:根据临床和影像所见,医生们对这个疑难病例的诊断和治疗计划进行讨论。
每个医生可以以个人意见的形式书写,也可以与其他医生共同讨论得出结论。
记录每个医生的意见和讨论内容,以便于回顾和对比。
6.结论:根据讨论的结果,给出最终的诊断和治疗计划。
如果需要进一步检查或手术干预,也要在此记录。
这个结果应该是医生们共同的结论,而不是一些个体的意见。
7.教育总结:每次讨论结束后,应该由主持人或相关专家总结这次讨论的重点和改进方向。
医生们可以根据这个总结来进一步学习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的重要性如下:1.保留讨论记录:通过记录每次的讨论内容,有助于医生们回顾和学习以前的经验。
这样可以更好地应用到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诊断能力。
2.交流和合作:通过记录医生们的讨论意见,可以促进医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相互之间可以了解到不同医生的思路和分析方法,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3.问题解决:记录讨论内容可以帮助医生们发现和解决问题。
当有同样类型的病例出现时,可以回顾之前的讨论记录,借鉴已有的经验和思路,更快地解决问题。
职能部门监督检查(放射)
![职能部门监督检查(放射)](https://img.taocdn.com/s3/m/c12512b603d8ce2f01662365.png)
诊断准确、报告规范,与临床诊断符合率大于90%
医疗差错有记录,有讨论
坚守岗位,值班在岗率100%,不拖延检查或推诿病人
服务热情,语言文明
临床满意度>80%
质控重点:医院感染
监督检查存在问题
1.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缺乏,感染淡漠,只重视本科的诊疗业务,参与医院感染管理意识不强,少数工作人员为了自己方便,不注重个人防护和对患者隔离,工作时不戴口罩、帽子,手卫生意识淡漠,接触患者后不洗手
3.加强质量管理力度,注重制度落实检查
督查人员
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反馈改进记录表
检查科室:检查时间:年月日
督查部门
协查部门
督查项目
科室有质控小组,每月科内自查1次,有记录、有评价、有整改措施
每月到临床科室(至少1个科)做满意度调查并征求意见
急诊检查在30min内出具报告,门诊平均2hr出具报告,住院病人在当天内出医护人员对病人及自己的放射防护不遗余力,但因病人对X线知识的欠缺,仍有部分病人无法理解医护人员对其进行必要防护的做法。
督查人员
职能部门监督检查、反馈改进记录表
检查科室:检查时间:年月日
督查部门
协查部门
督查项目
科室有质控小组,每月科内自查1次,有记录、有评价、有整改措施
2.仪器污染;对使用CT、DR等设备进行检查时,未严格区分感染患者和未感染患者,忽略仪器污染,对感染患者使用后的仪器未及时进行消毒处理
3.室内卫生存在缺陷:检查室门窗关闭,空气不流通,床单没有及时更换消毒,做到一人一用,有定期大扫除制度,但没有落到实处
评价处理反馈改进
1.加大培训力度,提高认识水平。强化科内工作人员对消毒隔离知识认识,将医院感染制度落到实处,医院感染归根到底是人的管理,只有人的认识提高,才能保证各项规章制度落实。
放射科工作制度
![放射科工作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2b54b4eecc7931b764ce1529.png)
放射科工作制度一般X线诊断、CT、MR、介入放射均须有值班、交接班、晨会、科务会、各级各类人员职责、医疗差错登记,总结报告以及干部考核等制度,另外须有其本专业特有的管理制度: 一、设备管理:放射影像科大型设备均有严格的操作规程,建立档案和使用故障记录簿,供定期维修参考.一般3个月小检修,半年至一年大检修,除定期检修外,每日工作开始,技术人员应对每台运行的设备巡回检查,以了解可动部件的有无异常,对于设备的非正常耗损或破坏,应组织有关人员查找原因,对于违反操作规程所造成的损害应追究责任,视情节给予处理.二、人员管理:技术人员和诊断人员均应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可行的值班制度,以保证使病人及时的得到检查和诊断。
定期进行劳动纪律和服务态度以及医德医风检查。
三、会诊和评片:每日晨会在主任医师、副主任医师或主治医师主持下,对前日或当日的疑难病例、摄片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诊断或处理意见。
在主任技师或主管技师的主持下,分析讨论照片的质量和技术问题。
同时进行差错、废片登记,为照片的诊断正确率、优质率等统计提供依据。
四、诊断报告和报告签发:一份X线诊断报告至少应有两名医师签字,以其正确的描述和结论签发给临床科室,疑难病例由主管医师以上职称签发.五、资料保管和随访:放射影像学资料应有病案室或放射影像资料室统一保管,重要资料可以由课题负责人管,保管手续应与病案资料相同,便于查阅,严格借还手续。
六、放射防护及保健,应严格遵照国务院签发的有关文件执行。
七、工作质量考核:包括检查项目和件数,检查的阳性率,诊断正确率,优质照片率、随访率、漏诊率、设备投入和利用率等。
诸项考核应在平时严格登记制度,累积资料的基础上,半年到一年考核评定一次。
放射科月、季度工作安排一、每周工作重点:1、每周一、四早晨读片,主要是疑难病例的会诊,典型病例的教学.2、技术组按统一规定时间评片,评比级别做好记录。
3、技术人员每天上班后对所在工作室各种设备进行巡视,发现故障及时解决。
阅片、会诊制度模版(3篇)
![阅片、会诊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f1dc0167ef06eff9aef8941ea76e58fafab0453b.png)
阅片、会诊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服务质量和提高患者就医体验,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各科室医生、专家以及其他相关人员。
第三条本制度的目的是规范阅片、会诊的操作流程、要求和规定,确保医疗技术的准确性、科学性和及时性。
第四条阅片、会诊必须遵循医疗伦理和法律法规的要求,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合法权益。
第五条阅片、会诊应当尊重医疗工作人员的专业判断和决策,不得干扰医疗行为的正常进行。
第二章阅片要求第六条医生在诊断患者病情时必须阅读病历资料、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相关资料。
第七条医生在阅读影像资料时应当准确识别病灶位置、大小、形态、边缘等特征,结合临床表现进行综合分析。
第八条医生在阅读影像资料时应当对正常结构进行了解,以避免误诊或漏诊。
第九条医生在阅读影像资料时应当遵守保密义务,不得将患者的病情信息泄露给未授权的人员。
第十条医生在阅片过程中如遇疑难病例,应当及时请教相关专家或进行会诊。
第三章会诊要求第十一条会诊应当由至少两名医生参与,其中一名为主治医生,另一名为会诊专家。
第十二条会诊前应当准备充分,收集患者的相关病史、检查报告、影像资料等。
第十三条会诊应当严格遵守会诊时间的要求,确保会诊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第十四条会诊过程中应当尊重医生的专业意见,充分交流,共同商讨诊疗方案。
第十五条会诊结果应当及时记录,并及时告知患者或其家属。
第十六条会诊结果应当与患者的主治医生共同商讨,制定后续治疗计划。
第四章管理与监督第十七条医院应当设立阅片、会诊管理机构,负责制定具体操作流程、审核会诊结果。
第十八条医生参与阅片、会诊的资质应当符合相关要求,具备相应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第十九条医院应当定期开展阅片、会诊质量评估和培训活动,提高医生的阅片、会诊水平。
第二十条对违反本制度的行为,医院应当及时进行处理,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第五章附则第二十一条本制度由医院阅片、会诊管理机构负责解释和修订。
第二十二条本制度自实施之日起执行,之前的相关制度或规定与本制度不一致的,以本制度为准。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54fd71fb5a8102d277a22f66.png)
放射科医疗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活动记录Updated by Jack on December 25,2020 at 10:00 am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小组记录2017年 1月回顾分析科室各项工作,总体运行良好,总结分析如下:1 .工作量及收入统计:工作量4308收入2 大型设备阳性率统计:CT、MR检查阳性率分别为 % 和 %,均大于评审要求,从数据中可以看出:①阳性率较高为ICU、普外科、肿瘤科,因此阳性率较低②科室人员漏诊误诊率相对较低。
3 .满意度管理:本月患者满意度为99%,达到标准要求4 .危急值管理:本月共发生危急值 2例,上报率100%,未出现漏报,迟报及错报现象,危急值制度执行良好。
5. 报告质量管理:随机抽取50份报告,1例报告描述中出现错别字,2例诊断不全,1例诊断不准确,分析原因报告医师不认真、细致、审核医师应仔细、认真。
6. 图像质量管理:随机抽取40份影像资料,1份不合格,异物遮挡,分析图像质量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技师工作不细致所致。
整改措施:加强工作责任心,增加图像质量;1.做好检查前沟通工作;上月改进效果:本月图像质量有所改善,但是不少问题还是存在,还需要继续加强。
7. 设备管理:GE机器保养1次。
设备故障:出现死机现象,扫描暂停。
鼠标操作不灵。
臂6日透视时停止,报no-xay tryange重启后继续使用原因分析:1.梯度电源不稳定导致扫描暂停,水泵温度高。
2.鼠标老化3. C臂故障考虑球管问题改进措施:1.水泵加水,上报设备科,通知厂家维修.2.更换鼠标。
3.上报设备科,向西门子公司保修。
8.科室交流与病例随访管理:本月随访病例 3人次,诊断符合率为 100%;9 .阅片及疑难病例管理:本月由白班人员选取需讨论疑难病例例,夜班人员进行整理主持第二天晨阅片及讨论,包含前一天所有增强检查病例。
制度执行良好,取得了预期效果。
疑难病例依靠远程会诊后出具报告。
10 .业务学习管理:本月学习了由常勇制作了垂体瘤的PPT课件讲座,效果良好,均能当堂理解,消化,促进了日常工作。
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三本三年)之欧阳与创编
![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三本三年)之欧阳与创编](https://img.taocdn.com/s3/m/a3c0c430f8c75fbfc67db2be.png)
县人民医院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表科室:放射科年度: 2014年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管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计划及医疗质量控制指标。
4、科室根据医院的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控制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持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根据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效果评价,由科主任审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控制情况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控制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控制情况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管理小组成员名单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职责:1、科主任是科室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
2、质量管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其他成员3—5人组成。
3、结合本专业特点及发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及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4、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5、对科室质量与安全定期(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并有活动记录,提出改进措施,将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6、制定本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工作制度和计划,及姓名职称职务2014年度科室质量控制计划一、内容1、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2、放射技术临床应用管理、促进放射安全与管理。
二、方式1、每天早会由科主任强调放射质量和安全工作要求。
明确个人放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2、每季度组织一次放射质量与安全知识讲座。
3、放射安全小组定期召开组织会议传达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管理的最新信息,通报和讲评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况。
4、每位放射科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间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放射质量和安全。
放射科质量管理记录册
![放射科质量管理记录册](https://img.taocdn.com/s3/m/c8afaeb7ec3a87c24028c4d0.png)
南召县人民医院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记录册科室 ____放射科_____科主任 _____ _____年度 ______2018_____科室管理记录册目录1、科室人员基本情况2、管理小组名单3、科室质量管理目标4、科室安全管理目标5、科研、教学、新业务管理目标6、科室工作管理质量计划6、1-12月份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医疗质量与安全总体评价及改进7、科研及新技术项目开展情况记录8、科室工作质量目标完成情况统计9、科室“三基”培训课程表10、科室“三基”培训季度总结11、科室季度医疗安全教育记录12、论文(杂志及会议)登记13、年终管理工作总结科室人员基本情况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小组名单科室质量小组管理职责:1、在科主任的领导下,负责建立科室质量管理小组活动计划2、负责制定科室质量与安全管理目标3、负责建立科室医疗质量和病案质量管理体系并组织落实科室质量管理目标科室安全管理目标科研、教学、新业务管理目标2018年科室质量管理工作计划一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一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二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二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三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三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四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四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五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五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六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六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七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七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八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八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九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九月份影像科质量自查情况分析评价及整改意见整改和持续改进措施:科主任签名:十月份影像科医疗质量自查评分记录。
阅片、会诊制度模版(3篇)
![阅片、会诊制度模版(3篇)](https://img.taocdn.com/s3/m/87bc79bee109581b6bd97f19227916888586b91e.png)
阅片、会诊制度模版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提高医院的诊断水平,进一步规范阅片、会诊工作流程,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阅片、会诊是医院的重要诊疗活动,是医生之间相互交流、学习和提高的重要方式。
第三条本制度适用于医院内所有科室的阅片、会诊工作。
第四条阅片、会诊必须依法保护患者的隐私和个人信息。
第五条阅片、会诊必须严格遵守医院的保密制度和相关法律法规。
第六条阅片、会诊应确保结果准确、可靠,并及时传达给患者。
第七条医院应建立完善的阅片、会诊质量管理机制,不断提高诊断水平和服务质量。
第二章阅片工作流程第一节阅片申请第八条临床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遇到需要进一步检查和诊断的病例,可以向影像科提出阅片申请。
第九条阅片申请应包括患者的基本信息、病情描述、需要阅片的目的和要求等内容。
第十条影像科在收到阅片申请后,应尽快安排医生进行阅片。
第二节阅片操作第十一条阅片操作应由具备相应资质和经验的医生进行。
第十二条医生在阅片过程中,应认真分析病例的图像表现,并结合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判断。
第十三条医生应将阅片结果书写清晰、准确,并及时记录到电子病历系统中。
第三节结果通知第十四条阅片结果应及时通知申请医生或会诊医生。
第十五条通知内容应包括阅片结果、分析和判断的依据、诊断意见等。
第十六条通知可以通过电话、短信、电子邮件等方式进行。
第十七条阅片结果应妥善保管,并在医疗纠纷处理时提供相关依据。
第四节阅片质量管理第十八条医院应建立健全阅片质量管理机制,包括定期开展医生阅片质量评估,加强医生间的学术交流和经验分享。
第十九条医院应开展阅片质控工作,定期提供阅片技术培训和学术讲座,提高医生的诊断水平。
第二十条医院应制定阅片质控标准,明确阅片操作规范和质量要求。
第二十一条医院可以委托第三方机构进行阅片质量评估,确保阅片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第三章会诊工作流程第一节会诊申请第二十二条医生在诊疗过程中遇到需要专科会诊的疑难病例,可以向专科医生提出会诊申请。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291098c87c1cfad6185fa733.png)
讨论记录:
讨论记录(续页):
讨论结果:
存在问题及改进措施:
记录人:
记录日期: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表
阅片时间
年 月 日
地 点
参加人员
阅片号
自号到 号止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年 月 日—— 年 月 日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影像科 会诊制度》
![《影像科 会诊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d67ec8c70b4e767f5bcfce00.png)
《影像科会诊制度》第一篇:影像科会诊制度影像科会诊制度会诊是指在检查诊断治疗期间申请并接受的协助行为,包括急诊会诊、科内会诊、科间会诊、全院会诊、院外会诊等。
申请会诊的医师必须填写会诊申请单,并陪同一起会诊,介绍病人检查诊断治疗经过与相关资料,记录《疑难病例会诊记录本》。
1、急诊会诊。
值班医师遇到疑难危重病例,不能独立完成检查诊断报告或治疗的,需及时申请会诊,急诊会诊立即请示在岗的本科上级医师,单独在岗时,及时电话邀请上级医师或科主任,会诊后补填申请单及相关记录,急诊会诊应在会诊申请单及会诊记录上注明“急”字。
被邀请的科内或科外人员,必须随请随到。
2、科内非急诊会诊。
值班医生遇到疑难重症病例,需要会诊时,填写会诊申请单,报告给科主任签字后,第二天早会时全科集体组织会诊讨论,以便发挥全科力量,提高质量,总结经验。
会议由科主任主持,科主任不在时由高年资医师主持。
由申请会诊的医师介绍病人检查诊断治疗经过与相关资料,记录《疑难病例会诊记录本》。
会诊过程中,逐个发言,遵守会诊程序和会场纪律。
3、院内科间会诊。
疑难危重病人需要他科协助及时抢救;或因病情复杂,涉及其他专科需要提供咨询或协助;医疗纠纷需要分析判断。
必须与医务处联系,确定会诊时间、人员,经医务处同意后方可实施。
特别紧急或抢救性会诊可通过电话邀请,会诊后补填会诊申请单及相关记录。
4、申请会诊的医师应提出疑问之处和会诊的目的和要求。
以供会诊时参考分析;会诊医师应认真听取申请会诊医师的介绍,综合分析后,给予比较明确的答复。
如一时难以确定,应提出恰当建议和处理意见,切忌华而不实的辞令和不着边际的建议;会诊医生对不能解决的疑难问题应及时请本科上级医师或科主任前往会诊。
5、全院大会诊,由科主任提出,医务科协助安排,必要时请有关院领导参加;会诊时由申请科室的科主任主持,由申请会诊的主管医生做好会诊记录。
6、院外会诊由科主任提出,经医务科同意并联系;会诊时由申请科室负责接待,经治医生及上级医师应陪同。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样表](https://img.taocdn.com/s3/m/ef411546cf84b9d528ea7a63.png)
备注: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质控组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由当日值班医师将所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
赤水市人民医院放射科
6月份疑难病例讨论记录(六)
讨论时间:2014年6月27日地点:放射科阅片室
存在问题:
总结:真菌在某些高发区的粮食中、食管癌病人的上消化道中或切除的食管癌标本上,均能分离出多种真菌,其中某些真菌有致癌作用。有些真菌能促使亚硝胺及其前体的形成,更促进癌肿的发生。1、食道Ca考虑。2、上纵隔占位性病灶,建议作CT增强检查。回访术后病理。
整改意见:
备注:每周五下午14:30开始,作为疑难病例读片时间,影像科人员无特殊情况必须参加。质控组医师准备病例资料、介绍病情、检查经过。参加人员不分资历,各抒己见,主持人作总结分析,提出诊断意见。由当日值班医师将所讨论的病例进行记录。
影像诊断:盆腔畸胎瘤。
临床诊断:1、左侧基底节区腔隙性脑梗塞2.急性支气管炎3.高血压病1级极高危组?
讨论记录
向飞医师意见:畸胎瘤是卵巢生殖细胞肿瘤中常见的一种,来源于生殖细胞,分为成熟畸胎瘤(即良性畸胎瘤)和未成熟性畸胎瘤(恶性畸胎瘤)。良性畸胎瘤里含有很多种成分,包括皮肤、毛发、牙齿、骨骼、油脂、神经组织等;恶性畸胎瘤分化欠佳,没有或少有成形的组织,结构不清。早期畸胎瘤多无明显临床症状,大多是体检时偶然发现。
主持人:曾祥资料准备及讨论记录人:
应参加人员:向飞、刘国容、杨西南、杨奕、黎勤、袁驰、杨炯炯、安坤、杨森林
实到人员:
未到人员:
患者姓名:刘元余性别:(女)年龄:68岁
检查ID:48508科室:内一科床号:44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https://img.taocdn.com/s3/m/65c9c4b985868762caaedd3383c4bb4cf7ecb7b3.png)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日常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
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
![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e9e38ca7294ac850ad02de80d4d8d15abe23007b.png)
放射科医疗质量管理与持续改进记录本医疗质量治理与连续改进记录表•••••••科室:放射科年度: 2021年医疗质量连续改进记录表填写要求1、科室成立以科主任为组长的医疗质量治理小组,并设有专职质控员。
2、本医疗质量连续改进记录表由科主任负责,质控员负责填写。
3、每年度科室要制订医疗质量连续改进打算及医疗质量操纵指标。
4、科室依照医院的医疗质量操纵重点内容制订每月医疗质量操纵重点内容。
5、日常科室医疗质量连续改进记录表要求每月至少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依照存在问题制订整改措施,并对整改措施进行成效评判,由科主任批阅后签字负责。
6、每月底对科室质量操尽情形进行认真总结,填写每月医疗质量操纵总结,科主任签字后交医务科审查。
7、每年底对本年度科室医疗质量操尽情形进行总结。
科室医疗质量治理小组成员名单科室质量治理小组职责:1、科主任是科室医疗安全第一责任人。
2、质量治理小组由科主任、护士长和其他成员3—5人组成。
3、结合本专业特点及进展趋势,制定及修订本科室疾病诊疗常规、及药物使用规范并组织实施,责任落实到个人,与绩效工资挂钩。
4、定期组织各级人员学习医疗、护理常规,强化质量意识。
5、对科室质量与安全定期〔至少每月一次〕检查,并有活动记录,提出改进措施,将医疗质量与安全问题反馈给相关职能部门。
6、制定本科室质量与安全治理工作制度和打算,及时记录质量治理与安全操纵工作。
2021年度科室质量操纵打算一、内容1、宣传教育,强化医务人员和病人的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意识。
2、放射技术临床应用治理、促进放射安全与治理。
二、方式1、每天早会由科主任强调放射质量和安全工作要求。
明确个人放射安全教育培训活动的目的、意义和要求,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
2、每季度组织一次放射质量与安全知识讲座。
3、放射安全小组定期召开组织会议传达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治理的最新信息,通报和讲评放射质量和医疗安全检查情形。
4、每位放射科人员要充分利用业余时刻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确保放射质量和安全。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https://img.taocdn.com/s3/m/7f9226201fb91a37f111f18583d049649a660e4d.png)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第一次讨论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放射科会议室参与人员:放射科医师A、B、C、D、E主持人:放射科医师A讨论内容:1.患者张,男性,50岁,右乳腺肿块病理诊断为浸润性导管癌,术前需要进行骨盆和腹部腔脏器的评估。
放射科医师A展示了相关影像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师也针对该病例展开了讨论,包括骨盆和腹部脏器的评估方法、影像表现及所见,以及需要排除的其他疾病等。
2.患者,25岁,出现右侧腰痛,影像学提示肾上腺占位病变。
放射科医师B分享了影像学所见,其他医师也对该病例进行了诊断和讨论。
大家一致认为需要排除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和其他占位性病变,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诊断。
3.患者,60岁,咳嗽伴胸痛,影像学提示右上肺占位病变。
放射科医师C分享了该患者的影像学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师也对该病例进行了诊断和讨论,包括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可能的诊断和治疗策略等。
讨论结论:1.针对患者张,综合考虑临床病史和影像学所见,建议进行骨盆和腹部腔脏器的全面评估,包括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
需排除骨骼转移、淋巴结转移和其他可能的腹腔器官受累。
2.针对患者右侧腰痛,怀疑肾上腺占位病变,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包括CT或MRI,以明确病变性质和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的可能。
3.针对患者右上肺占位病变,怀疑肺癌,建议进行进一步的影像学检查,包括CT和PET-CT等,以明确病变的性质、分期和进一步的治疗策略。
备注:本次讨论记录供参考,具体诊断和治疗方案需结合临床情况全面评估。
第二次讨论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放射科会议室参与人员:放射科医师A、B、C、D、E主持人:放射科医师B讨论内容:1.患者李,女性,40岁,左侧乳房肿块病理诊断为良性纤维腺瘤,术后需要进行乳房整体评估。
放射科医师C展示了相关影像资料,并提出了自己的初步诊断和建议。
其他医师也针对该病例展开了讨论,包括乳房整体评估的方法、影像表现及所见,以及需要排除的其他病变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射科集体阅片和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
阅片、疑难病例讨论记录本年月日——年月日
目录
1、放射介入科集体阅片制度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3、放射介入科阅片记录
4、放射介入科疑难病例讨论记录
1.放射科集体阅片制度
1、放射科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建立有序的质量控制系统及诊疗常规。
2、由科主任(副主任医师)主持每日早晨读片,每周阅片,对常见病多发病及其他典型病例进行讲解、总结。
3、危重病人、疑难病例或重要的检查由科主任主持召开科内集体阅片,并报医务科备案。
4、对诊断有争议的病例,上报医务科,由医务科组织多科室讨论或请上级专家会诊。
2.疑难和误诊病例讨论制度
所谓疑难病例是指影像特点不清,罕见影像、不能确诊的病例。
以及有医疗事故争议倾向以及其他需要讨论的病例。
误诊病历是指影像诊断与临床最后诊断结果不符的病例。
1、为了提高医疗质量,减少漏诊、误诊,提高医务人员的业务水平,凡遇到疑难病例或发现误诊病例应提交全科进行疑难病例或误诊病例讨论,以其尽早明确诊断,帮临床提供辅助检查支持,不断总结经验,提高诊疗水平。
2、疑难或误诊病例讨论会由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主持,全科人员参加,认真进行讨论,尽早明确诊断以支持临床或及时总结经验,避免类似误诊出现。
3、讨论时由结果报告医师准备影像资料,讨论结果记录于疑难病例和误诊病历讨论本。
4、如疑难病例经本科讨论仍不能解决时,科主任可邀请外院专家会诊。
5、节假日或急诊病历可随时报经主任或副主任医师,进行疑难病例讨论,以尽早明确诊断,避免延迟为宜。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6
精心整理,用心做精品7
疑难病例讨论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