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史地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1新民主主义革命崛起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对内、对外) 2、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3、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 4、思想基础: 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十月革命促进马克思主义传播 5、导火线: 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8
(二)、五四运动的经过
9
陆宗舆参与签订 “二十一条”等 卖 国条约和向日本 借款的合同。
12
北洋政府被迫解除三位亲日派分子的职务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大会的决定有辱中国, 本代表拒绝签署!”
中国近代著名 外交家顾维钧
根据北洋政府的指示,中国代表拒绝在 巴黎和会的《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13
1.五四运动的口号 2.经过
时间 中心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主力
斗争形式
第一阶 段
1919年 5月4日起
19
思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
新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
20
21
(一)、中共成立的历史条件
22
(一)内部:
1、经济基础 辛亥革命后民族工业的迅速发展
2、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3、组织基础 干部基础
章宗祥,曾任驻日 公使,多次出卖国 家主权,向日本大 量借款。
曹汝霖,亲日派, 参与同日本谈判 “二十一条”和 多次向日本借款。
10
五四运动
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还 我
拒 绝 在 和
废 除 二
青 岛
约 上 签 字
十 一 条
11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
高一历史教案 4.5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5(人教版必修1)
4.5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教案(人教版必修1)整体设计本课概述1912年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建立起了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北洋军阀政府。
北洋军阀对内独裁,对外卖国,激化了国内的阶级矛盾。
1914-1918年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中国利用欧洲列强忙于战争的机会大力发展资本主义,促进了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
1919年,壮大起来的无产阶级在五四运动中第一次登上了历史舞台,揭开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幕。
之后不久,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也随之诞生。
但是刚刚诞生的共产党力量还不够强大,仅凭他们一己之力是很难战胜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
为了能够完成民主革命的任务,共产党和国民党进行了第一次合作,进行了国民大革命,并且开始了北伐战争。
但是由于共产党缺乏斗争经验,尤其是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国民大革命失败,中国的革命任重而道远。
思路设计首先给同学们介绍1912年辛亥革命之后到1919年五四运动之前中国的状况。
从政治上来看,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从经济上来看,资本主义有了很大的发展,从而促进了无产阶级的壮大;从思想上来看,1917年俄国发生了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这样就把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大背景展现了出来,有助于同学们的理解。
在对具体知识的讲授上,运用一些图片资料给同学们一些感性的认识和组织教学。
知识重点:五四风雷;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红军的长征。
知识难点: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国民革命运动失败的原因。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具准备:设计成PPT课件。
三维目标知识与能力比较全面地了解有关五四运动、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国共第一次合作领导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等重大历史事件的基本史实。
过程与方法通过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革命过程中的曲折的经历,特别是中共一大和中共二大对革命目标的转变,来培养学生根据时代的主要矛盾,迎合时代的潮流,实事求是和判断正确的处事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五四风雷”中学生的先锋作用,培养学生“五四”精神;学习中国共产党走过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历程,尤其是中国革命面临低潮的情况下,中国共产党能够根据自己的能力,力挽狂澜,扭转乾坤等史实。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学案 第四单元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附答案)
第四单元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问题导学一、五四运动活动与探究材料一(1)根据材料中的两个口号,具体分析五四运动的原因、性质和特点。
材料二有些当代学者认为:“五四运动既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也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
”(2)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如何理解五四运动“补课”和“起点”的含义?材料三杜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人的国家情感存在与力量的突出证明,如果还有什么地方的人对中国人爱国主义的力量及普及程度抱怀疑态度,那么这种证明是深切而且令人信服的教训”。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五四精神”的主旋律。
二、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活动与探究材料一我们党的纲领如下:(1)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统治。
必须援助工人阶级,直到社会的阶级区别消除的时候。
(2)直至阶级结束为止,即直至社会的阶级区别消除为止,承认无产阶级专政。
(3)消灭资本所有制,没收和征用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工具……——《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纲领》(1921年7月)(1)概括评价材料一的主要内容。
材料二陈独秀说:“中国的经济现状,军阀阶级与资产阶级显然分开,而资产阶级与无产阶级之分化尚未到截然分离之程度。
……中国最大多数的工人,还没有自己阶级的政治争斗与可能,而且连一般的政治争斗之需要甚至于连自己阶级的经济争斗之需要都不曾感觉的工人(如手工业者),也并不是少数。
……中国国民党目前的使命及进行的正轨应该是:统帅革命的资产阶级,联合革命的无产阶级,实现资产阶级的民主革命。
”——《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一册(2)材料二的观点和材料一相比有哪些变化?有什么严重的缺陷?(3)从材料一到材料二的变化说明了什么?1.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原因(1)从领导阶级看,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人教版历史必修1第四单元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pt课件
目
链 接
互
课
课 堂导 学
导学二 国民党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材料一 此后我们的人力务全用在民众方面,万 勿参加政府工作。
——《中央局给鄂区的信》1926.9.27
材料二 只是注意政治宣传的事,而不可干涉到 军事行政上的事。
——《中央给国民军联军政治部
副主任刘伯坚的信》1926.11.9
课
栏基
目
链 接
材料二 “五四”新文化运动是中国历史上一次空 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正是在这样一种大潮下,马克 思主义也作为西方学说的一种,比较广泛地在中国 传播,并迅速与中国的工人运动相结合,产生了中 国共产党。
——彭明《五四运动与二十世纪的中国》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材料三 五四还可以说成是一场文化大革命,而这 场文化大革命注重观念而没有注重制度建设。
提示:内涵:五四运动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 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民主、科学、自由、独立意 识增强。
问题:(3)依据材料二、材料四分析,五四运动的发生 为中共的成立准备了哪些基础?
提示: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阶级基础:工 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干部基础:具有初步共产主义 思想的知识分子。
课
栏基
——周策纵《五四运动史》
材料四 五四运动是在思想上和干部上准备了1921 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毛泽东
问题:(1)材料一中毛泽东认为五四运动的性质是 什么?新阶段指什么?
提示:性质: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新阶段: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
课
栏基
目
链 接
互
课
问题:(2)依据材料二分析材料三所说的“文化大革命” 的内涵。
人教必修一历史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不同点 【 【:一 六】】革背命景武不同装?方面?辛不亥同革?命?发由生没在有旧自民己主的主军义队革!!发命时 期 展到!!国建民立革黄命埔发军生校在!!新又民改主编主为义国革民命革时命期军????
【【二七】】领群导众阶觉级悟不程同度?不?同辛?亥?革人命民是觉民悟族提资高产!!国阶民级革领命导 的时!期!国“民打革倒命列是强在!!国除共军合阀作”统成一为战全线国的人领民导的下共进同行愿的望?? ?? 【【三八】】革斗命争成方果式不不同同????辛辛亥亥革革命命推是翻直了接封通建过君武主装专起制制 度义!!方国式民进革行命的基!本!主上要打依垮靠了新北军洋和军革阀命的党统人治的?力?量!!国民 【革四命】采群取众工基农础运不动同和?革?命辛战亥争革想命结只合靠的革方命式党进的行力!!量既!! 国依民靠革军命队中力工量农!!运又动依蓬靠勃工发农展力!量!北?伐?胜利进军??
三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
问题探究 中国共产党与以往的政党有何不同?
阶级属性-----新型的无产阶级政党 指导思想-----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 奋斗目标-----以实现共产主义为目标 代表利益-----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根本利
益!!而且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
【一】条件 :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三、作用与影响: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
动相结合的进程!!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 端??
比较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
比较 名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社会性质
半殖半封社会 半殖半封社会
革命性质 革命任务 领导阶级 指导思想 革命前途 革命范畴
为革命的领导者和主力军??五四运动中!!工人阶级 登上历史舞台!!起到了主力军的作用??从此以后!! 工人阶级开始领导中国革命!!它们在中国共产党的领 导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开始了民主革命的新阶 段──新民主主义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课件: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 (共23页)
3.中共二大的内容有哪些?有何意义?
4.中共三大的中心内容是什么?有何意义?
知识拓展一:关于中共成立的外部因素
(1)凡尔赛和会后,知识分子对西方国家失去信任。
(2)苏俄的主动示好:两次宣布愿意放弃旧沙皇在 中国的特权和利益。 (3)苏俄的现实成功。
知识拓展二:中共一大
的领导下,13个月内全国罢工达100多次,参加
人数在30万以上。
中共在大力开展工人运动的时候, 认识到什么问题?
二七惨案 发生地点
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组 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
中共一大时,将党的最高领导人称为“书记”。“书 记”在当时是最小的官职,即“书记官”,用今天的话 说,就是文书、秘书。为什么共产党会选择最小的官职 称谓作为党的各级负责人乃至党中央的最高领导的称 呼呢? 这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为了表示与旧社会决裂、 为人民谋利益的决心,表示决不当官僚,决不做欺压百 姓的老爷。
史料二:五四时期提倡新生活成为当时进步青年的主张, 当时妇女的面貌(服饰、发型等)变化较大。提倡个性解放 主张男女平等和妇女参政。新式知识分子对传统家庭进行 了批判,家庭婚姻观念发生了根本变化 ——“五四”运动研究综述
材料三 五四运动的参加者许德珩回忆说: “同样是爱国的革命运动,然而五四运动却高 于辛亥革命。高在哪里呢?高就高在它从辛亥 革命失败的教训中,进一步明确认识到帝国主 义和封建势力是我们国家民族的死敌,为了救 国救民必须与之作殊死的战斗。”
知识拓展三:中共二大
1.中共能够正确制定民主革命纲领的依据是什么?
2.中共成为共产国际的一个支部对中国革命造成了哪 些影响?
知识拓展四:中共对工人运动的领导 1921年8月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全国工人运动的公 开机构--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并在北京、武 汉、长沙、广州、济南建立了分部。 从1922年1月到1923年2月,在中国共产党
人教版必修1 历史: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课件(共49张PPT)
人口
3.6亿
14600
棉纺织品消费量
人均 0.75便士
人均934.5便士
比例 1
1246
(一)原因
1.根本原因:列强为扩大在华利益,进一步 打开中国市场。 2.直接原因:清政府断然拒绝修约要求。 (二)借口 1.亚罗号事件
2.马神甫事件
天津
战争进程:
1.第一阶段(1856—1858)
1856年10月 英法炮轰广州
2直接原因:朝鲜东学党起义
(二)经过
(1)爆发标志:丰岛海战(1894年) (2)重大战役:平壤战役、黄海战役、 辽东战役、
威海卫战役
左宝贵
邓世昌
(三)结果:《马关条约》的签订
允设厂 —— 允许日本在华设工厂 赔二亿 —— 赔偿日本军费白银二亿两 割三地 —— 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
②反洋教斗争迅速发展,山东最为激烈 (二)特点 农民阶级自发的反帝爱国运动
(三)口号:“扶清灭洋”
(四)评价
进步性与爱国性:
反对帝国主义,挽救民族危亡,反映出民族矛盾的尖锐
局限性:
盲目笼统的排外主义
(五)作用
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气焰,粉碎了列强瓜 分中国的计划,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清王朝 的改革运动。
岛给日本 开四口 —— 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
归
纳
鸦片战争
:
后开放的通商
近
口岸
代
中 国 开
第二次鸦片 战争后开放的通
放
商口岸
的
通 商 口
中日甲午战 争后开放的通商
岸
口岸
(四)甲午中日战争的影响
政治上:
破坏了领土主权 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 极其 严重的危机 大大加深了两半程度
高中历史 人教版 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共30张PPT)
1、国共合作
(1)国共合作的方式:党内合作——中共三大确立 (2)国共合作实现的标志:国民党一大的召开(1924年) (3)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4)国共合作的作用:促进了国民革命运动蓬勃发展
随堂训练:
甲某,1923年8月时说自己既是国民党员,又是共产 乙某,1924年8月时说自己既是国民党员,又是共产 他们谁在说真话?谁在说假话?
2、北伐战争
(1)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2)条件: 国共合作的实现、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国民 政府在广州成立、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 东革命根据地
(3)对象: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2、北伐战争
主要战场: 湖南、湖北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 治,动摇了帝国主义统治中 国的根基。
材料2: 中国现存的个政党,只有国民党是比较革命的民 是真正的民主派,而且在社会上有一定的威信,在南方
根 山据在地 第, 二它 次的 护领 法导 运三人动三、孙失、中败国山以国共也后共真,合合诚深作地深作欢感与与迎到北中国北伐国民伐共党战产内战争党的争同人
应当改组。
1、国共合作
(1)内部条件: ①反帝反封建成为全国人民的共同心愿; ②共产党:开展工人运动的教训:敌强我弱,必须建立革 ③国民党:是比较民主政党,有威信、有实力;孙中山同 (2)外部条件:共产国际的指导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经济: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阶级: 无产阶级的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国
思想: 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条
组织: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国外 条件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共一大的召开
1、时间: 1921年7月23日 2、地点: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3、人物: 毛泽东、董必武等正式代表13人代表全国五十
新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4.14《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ppt课件
要点归纳 1. 对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的理解 (1)从领导阶级看,自五四运动开始,中国工人阶级开始登 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从革命指导思想看,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 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结合在一起。 (3)从革命的前途看,工人阶级不仅是为了砸碎一个旧世 界,而且是为了建立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政权的新社会。
02课堂合作探究
考点一 课堂实录
五四运动
阅读材料,探究分析下列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五四运动要解决的是民族危亡的问题,因此,五
四精神就是对解决这个历史主题的主体能够产生强大推动作用 的精神。爱国主义是五四精神的源泉,民主与科学是五四精神 的核心,勇于探索、敢于创新、解放思想、实行变革是民主与 科学提出和实现的途径,理性精神、个性解放、反帝反封建是 民主与科学的内容。而所有这些,最终目的都是振兴中华民 族。
(2)不同点
考向探究 考向 以新材料、新情境切入,考查五四运动的特点 [2012· 福建高考]学者殷海光在论及五四运动时,认为它以 iconoclasm(打倒偶像)和enlightenment(启蒙)为动力,是一场 “中国知识最光荣的运动”。在他看来,这场运动主要倡导 ( ) A.自强与求富 C.改良与革命 B.进化与革新 D.民主与科学
总之,五四精神代表着诚实的,进步的,积极的,自由 的,平等的,创造的,美的,善的,和平的,相爱互助的,劳 动而愉快的,全社会幸福的统一体。 (1)材料一中图一、图二之间有什么关系?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3)根据材料二,五四精神主要有哪些内涵?
提示:(1)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成为五四运动爆发的 导火线。(意思相近亦可) (2)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 动;在运动中青年学生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一些具有 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开始在工人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五四 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3)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等。
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件 (共17张PPT)
新 民主主义 革命的 崛起
新开端•五四风雷
(新阶级 新觉醒)
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开始进行建党活动。 外部因素: 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新天地•日出东方
2
第一幕
我来当新闻代言人! 编导“中共一大” 新闻发布会:
发布中共成立新闻 1921.7.23 上海→浙江嘉兴南湖 共13人 100多个工 会组织 80多万工 会会员
1.时间: 2.地点: 3.各地代表:
党名:中国共产党
新天地•日出东方
(新政党 新面貌)
新演绎•国共合作
(新高潮 新问题)
高潮
三、新演绎•国共合作
2
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
辽
北京
黑 吉
①在广州成立国民政府; ②整编国民革命军,统一广东根据地; ③北伐进军;打败了吴佩孚、孙传芳; ④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动摇了帝国主义的根基。
直隶
山东
高潮
江 安 南京 安 安 苏 徽 徽 武昌 湖北 武汉 徽 浙江 浙江 江 南昌 长沙 湖南 福 西 福建 建
“五四”运动演变为全国性群众运动,体现了广泛的群众性,促进了民众的新觉醒。 “外争主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 等口号,体现了革命的彻底性。 五四以后,民主与科学的观念开始成为中国人的一种基本价值观念。 ——社科院近代史所研究员 郑大华 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风起云涌。 ——1921年2月 25日《东方杂志》
高中历史人教版必修一第14课 新民主主义的崛起
本课小结: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1919—1927) 一个开端 一个政党
五四运动
中国共产党 (焕然一新)
一次合作
一次高潮
第一次国共合作(革命统一战线)
国民革命 (北伐战争)
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五、国共合作的破裂和大革命的失败
1、标志: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七一五”反革命政 变
2、原因: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主观: 中共处于幼年时期,缺乏经验 陈独秀犯了右倾机会主义错误,放弃 革命领导权 工人阶级应该坚持掌握革命和武 3、教训: 装斗争的领导权。
既要革命,就要有一个革命党,没有一个 革命党,没有一个按照马克思列宁主义的 革命理论和革命风格建立起来的革命党, 就不可能领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战 胜帝国主义及其走狗。 ——毛泽东 毛泽东的这段话,说明了什么? 中国革命迫切需要有一个革命政党
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1、成立的条件:
a 阶级基础 工人阶级队伍壮大并登上历史舞台 b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传播 c组织基础
——人教版《中国近代史》(上册)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
一、第一次国共合作
1 合作原因
(1)形势的需要: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列强、 军阀)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2)国民党是较有实力的革命政党且孙中山愿 意同中共合作; (3)共产国际的帮助;
二、北伐战争
1 北伐目的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统一中国。
口号:“外争国权,内惩国贼”、 “废除二十一条”等。
军阀政府罢免曹、陆、章三人的职务
巴黎和会中国拒绝签字
3、五四运动的结果
A、释放被捕学生 B、罢免了曹、张、陆的职务 C、拒绝在巴黎合约上签字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914年8月23日, 日本对德国宣战, 70多日激战,于 11月7日占领全部 的德国租借地胶 州湾。
1917年8月 14日,北 京政府向 德国宣战, 成为第一 次世界大 战的"参战 国"。
1915年1月,日本向中国提出 “二十一条”,袁世凯在5月9 日,接纳了其中大多数的要 求 ——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
谨以此 纪念
五四爱国运动98周年
PRODUCTION
Tony chan
COME FROM
TCM
DATE 2013/11/21
SCENES 10
TAKE 1
54321
伟大的开端 ——五四爱国运动
五四运动是怎么一回事?
一、五四运动概况
五四运动的历史背景 五四运动的经过 五四运动的结果
相关知识背景——政治方面
材料一:北洋军阀时期扩充军队数目:1914年全国陆军45 万多人;1918年85万多人。
材料二:从1916—1919年,北洋军阀共借外债199次多, 债权国包括日、美、法、英、德、俄、比、荷等国,以中 国的银行、矿山、交通、税收、国库卷、期货为担保 。
材料三:北洋军阀对人民的压榨:1912—1919年 田赋增 加了7倍,盐税、烟税、酒税增加了3倍,印花税增加6倍。
芝之海底电线,及其一切财产,无报酬让与日本。
第158条:德国于和约实行后三个月内,将关于胶州之民政、军政、 财政、司法 等一切薄籍、地券、契据、公文书,一概让渡于日本。 同期间内,德国将关系前两条所记权利、特权之一切条约、协约、
合同等,让渡于日本。
《凡尔赛和约》
欧美列强做出将战败国德国在山东的一切权益转让给日本 的决定。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国人的梦想的破灭,失望与愤怒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精品课件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1-
首页
课程目标
时空观念
1.识记五四运动爆 发的原因、过程、
结果,探究其特点
及意义
2.分析中国共产党 诞生的历史条件, 探究其对中国革命
的重大影响
3.识记国共合作和
北伐战争的史实, 总结国民革命的经
验教训
一
二
三
课前篇 自主预习
一、五四风雷
导火 线 经过
结果
在巴黎和会上,列强无理决定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 日本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课堂篇 探究学习
2.“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唯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改变这一局面, 使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主要因素是( ) A.新文化运动的开展 B.工人阶级的罢工 C.上海商人的罢市 D.学界精英的支持 解析:学生罢课,政府不理,工人罢工才使得五四运动取得初步成果, 故选B项。 答案:B
课堂篇 探究学习
史料实证
历史解释
典例剖析
随堂训练
例题 五四运动之所以成为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主要是因
为它( )
A.改变了近代中国革命的性质
B.改变了中国革命的任务
C.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
D.开始了无产阶级领导革命的新时期
题目立意:革命的任务决定革命的性质。无论是新民主主义革命还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其性质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五四运动前后,
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 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
社会革命运动,是一场传播新思想新文化新知识的伟大思想启 蒙运动。
意 ②它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促 义 进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为中国共产党成立做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课件《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人教)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一
思考:五四运动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新”表现在哪? 新的领导阶级—— 工人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的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一
近代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 1840年
新民主主义革命
1919年
1949年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一
①刚刚登上历史舞台的工人阶级迫切需要有一个坚强的领 导核心,一个自己的政党。 ②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是时代的必然要求。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一
1. 建立的条件
经济基础: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国内
阶级基础: 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舞台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组织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成立
黑 暗 与 光 明 并 存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一
2. 经过
时间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罢课
结果
第一阶段 5月4日至6月4日 北京 学生 6月5日起 第二阶段
外 争 国 权 ︐ 内 惩 国 贼
废 除 二 十 一 条
拒 绝 在 和 约 上 签 字
誓 死 力 争 ︐ 还 我 青 岛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一
2. 经过
时间 第一 5月4日至 阶段 6月4日 中心 北京 主力 斗争形式 学生 罢课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①释放 工人 三罢斗争 ②免职 ③拒签
第二 6月5日起 阶段
上海
中国工人阶级登 上政治舞台
人民教育出版社 高中历史必修一
3. 意义
(1)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 ①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起了领导作用,青年学生 是先锋,工人阶级是主力军; ②广泛的群众基础。 (3)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①促成了中华民族的新觉醒; ②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 ③马克思主义传播与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共成立奠定基础。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1: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同步教学课件+检测试题,2份)第14课 新民主
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课程标准:概述五四运动的史实,认识其对中国社会变革的影响。
一、五四风雷1.背景(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的废除帝国主义在华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德国在山东的特权等正义要求遭到拒绝。
(2)英、美等国操纵会议将德国在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
2.经过取得初步胜利。
(1)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参加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4.性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5.影响(1)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工人中的传播。
(2)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二、中国共产党诞生1.条件(1)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及其同中国工人运动的日益结合。
(2)组织基础:陈独秀、李大钊酝酿成立中国共产党。
(3)国际条件:共产国际的帮助。
2.成立(1)时间、地点:1921年7月23日,上海,后移至浙江嘉兴南湖游船上。
(2)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3人。
(3)内容:①通过了党纲,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
②奋斗目标:用革命军队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产阶级政权,建立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
③中心工作:组织工人阶级,领导工人运动。
④中央机构:成立中央局,选举陈独秀为书记。
3.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1.国共合作(1)条件:①中国共产党认识到要战胜强大的敌人,必须建立革命统一战线。
②1923年召开的中共“三大”决定与中国国民党合作。
③孙中山的伟大转变。
(2)标志:1924年中国国民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2.北伐战争(1)条件:①国共合作的实现;工农运动的蓬勃发展;国民政府的成立。
②国民革命军的整编;广东革命根据地的统一。
(2)目的:消灭帝国主义支持的吴佩孚、孙传芳和张作霖三派势力。
(3)进程:①北伐军很快歼灭吴佩孚、孙传芳部主力,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②1927年初,国民政府由广州迁往武汉。
高一历史人教版必修1课件:第14课_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问题1
问题2
(4)新的群众基础——民族意识觉醒。五四运动中,各阶层广泛参 加,相互支援,形成反帝反封建的强大民族基础。 (5)新的时代特点——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五四运动 发生在俄国十月革命之后,是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组成部分。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问题1
问题2
【例题1】 1923年,陈独秀说:“五四运动虽然未能达到理想的成 功,而在此运动中最努力的革命青年,遂接受世界的革命思潮,由空 想而实际运动,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陈独秀所说的“中国 革命之新的方向”指( ) A.武装革命 B.无产阶级革命 C.民族革命 D.国民革命 解析:“世界的革命思潮”是指以俄国十月革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 革命,在十月革命影响下,中国开始了“中国革命之新的方向”,也就 是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方向,选B项。武装革命、民族革命在辛亥革 命时期就已经出现了,不是新的内容,国民革命是在1924年才兴起 的,故A、C、D三项错误。 答案:B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问题1
问题2
问题 1
如何理解五四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 的开端?
(1)新的领导阶级——工人阶级。五四运动中,中国工人阶级开始 登上政治舞台,在运动中发挥了主力军的作用。 (2)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五四运动后,马克思主义的传 播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并逐渐和工人运动相结合,成为先进中 国人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3)新的斗争面貌——彻底地反帝反封建。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 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目标导航
知识梳理
重难聚焦
问题1
问题2
点拨 辛亥革命主要依靠民族资产阶级和小资产阶级,脱离了广大 的人民群众;而国民革命则是一场前所未有的国民大革命,使广大 人民群众经历了一场普遍的革命洗礼,为中国革命的进一步发展奠 定了基础。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第14课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
共产主义小组分布图
二、经过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新面貌
地点: 上海 中
嘉兴南湖
共
制定党的纲领(确定党的名称和
一
党的奋斗目标)
大 内容 确定中心工作
选举领导机构
意义:中国革命面貌焕然一新
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是一个 “新”型的政党?
政党性质—工人阶级政党
新
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奋斗目标— 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第二阶段: 1919年6月初——6月底 主力:工人 中心:上海
结果: 取得初步胜利
三、五四爱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①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②青年学生起了先锋作用,工人阶级登上政
治舞台,起了主力军作用。
③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开
始
中国近代史:
1840——1919 ——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五四风雷
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
废
拒 绝
除 二 十
在 和 约
一 条
上 签
要求:惩办曹汝霖、章字宗祥、陆宗舆。
1919年 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
上海工人罢工
“放人”
北京高师被捕学生回校
“放人”“拒签”“免职”
拒签和约和曹、陆、章免职令的报道
初步胜利!
五四运动经过:
第一阶段: 1919年5月4日——6月初 主力:学生 中心:北京
结果:北伐取得重大胜利 国民政府北迁武汉(1927年初)
蒋介石发动 “四一二” 反革命政变
汪精卫发动 “七一五” 反革命政变
国民革命运动失败原因:
客观方面: ①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 ②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人教版高一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知识梳理
高中历史必修一:《新民主主义革命》1、五四风雷(1)背景①国际形势:日本加紧对中国的侵略;②思想条件:十月革命的影响;(新文化运动的发展;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③政治根源: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北洋军阀分裂,点明当时的国内背景是军阀的混战)④阶级条件:工人阶级的壮大;(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结论:封建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帝国主义国家对中国人民的压榨奴役是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
⑤导火线:中国在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
(2)五四运动的过程①5月:北京学生②6月:上海工人③结果:初步胜利(3)五四运动的性质和评价①性质: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②历史功绩:A、工人阶级登上历史舞台;B、启导人民的觉悟和准备革命力量的团结C、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③新旧民主主义的区别:A、同:完成反帝反封任务;(1)诞生的条件:①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②组织基础:共产主义小组的建立;(南陈北李)③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壮大。
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成立,使建立统一的政党组织任务成为历史发展的必然。
(2)中共的成立(1921-7-23)①中共一大召开1921年7月23日,会期8天;会址:在上海法租界望志路上海代表李汉俊弟弟李书诚家举行,由于会场受到暗探注意和外国巡捕搜查,最后一天的会议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
参加大会的有各地共产主义小组的正式代表毛泽东、董必武等12人,代表着当时全国50多个党员。
包惠僧受陈独秀派遣与会;由于当时没有大会审查机构,据说只是列席了会议<有争论>。
列席会议的还有共产国际代表马林等。
(有关"一大"原始材料都在前苏联;1957年的苏联和1989年戈尔巴乔夫访华时给了中国一部分。
因此,俄本的文件记载就成为有关这次大会的珍贵史料。
此前由于有关一大的当事人都没有意识到这次会议对中共未来历史的影响,后来的只是根据毛泽东和董必武的回忆)中国共产党刚刚诞生的时候,党员的状况比较复杂。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14课《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精品课件
三、国共合作与北伐战争(国民大革命)
国民大革命兴起:国共合作
P68 学思之窗思考题 中共认识到只有建立革命统一战 (1)原因 线才能战胜敌人 国民党是中国民主革命的同盟军 国 共产国际的促进
共 国民党“一大” 1924年初 (2)标志: 合 政治基础:新三民主义 作 合作方式:
“党内合作”
国民大革命失败
蒋介石:“四一二”反革命 标 政变 志 汪精卫:“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国民政府 (南京)
国民政府
(武汉)
代表大 宁 地主大 汉 合 资产阶 流 级利益
失 客观:敌人力量强大;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败 原 主观: (1)中共处于幼年,缺乏经验;陈独秀坚 因 持右倾错误,限制工农运动,放弃领导 权。(2)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国民党反动派 被关押的共产党 教 工人阶级应该坚持对于革命、尤其是革命武装 屠杀革命志士 员和革命群众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在街头被捕的革命群众 训 的领导权。
思想基础: 马克思主义
的传播 共产党早期 组织基础: 组织的建立
中 国 共 产 党 诞 生
中国 革命 面貌 焕然 一新
外部条件: 共产国际的
帮助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新”在哪里? 领导阶级: 无产阶级 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
新
政党性质: 工人阶级政党 阶级利益: 代表广大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利益 奋斗目标: 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6月5日起 上海 工人阶级
工人罢工;学生罢课; 商人罢市
取得初步胜利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 利
释放 罢免 拒绝
提变山东的状况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一.五四风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经过
时间 第一 1919年 5月 阶段 4日-6月初
第二 阶段
6月5日 起
中心 主力 斗争形式
北京 学生 罢课
上海
工人 阶级
三罢斗争
中国无产 阶级从此 登上政治 的舞台
取得初步胜利:释放被捕学生 罢免卖国贼职务 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1、北洋政府被迫于6月28日释放被捕学生
(3)革命成果不同。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国民革命基本上打垮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4)群众基础不同。辛亥革命只靠革命党的力量,国民 革命中工农运动蓬勃发展,北伐胜利进军。
(2)后果相同。都获得巨大功绩,前者推翻了清朝反动 统治,后者基本上推翻了北洋军阀发动统治,最终都失 败了。
(3)失败原因相同。被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镇压。
不同点:
(1)背景不同。辛亥革命发生在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国民革命发生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
(2)领导阶级不同。辛亥革命是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 国民革命是在国共合作统一战线的领导下进行的。
失败
客观
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 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
中共缺乏经验;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原因 主观
陈独秀在后期放弃领导 权。
共产国际错误指示;
要领导人民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坚持无产阶级对革命的领导权 必须掌握革命的武装,坚持武装斗争
为什么把这次革命称为国民大革命?与辛亥革命相比 有什么异同? 由国共两党领导的各个革命阶层联合进行的反帝反 封建的人民大革命称为国民革命。 相同点: (1)性质相同。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青年学生—先锋 工人阶级—主力军 先进的知识分子—领导 3、作用: 促进了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相结合 的进程 4、 影响: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 命的开端。
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之比较
名称 旧民主主义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
革命性质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革领命 导任阶务级革1、命阶新主资级民要产主阶“③级主新革义”反命革帝在前反命①途封较指建④之导革旧思无命民想产任主阶②级务主领义导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被关押的共产党 员和革命群众
国民党反动派 屠杀革命志士
上海街头的电线杆上,挂着被杀害者的头颅。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在街街头头被被杀捕害的革命群众
蒋介石
南京国民政府
汪精卫
武汉国民政府
宁汉合流
蒋介石 “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开始破裂) 汪精卫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完 全破裂)
大革命为什么会失败?
邓恩铭 包惠僧
李达
李汉俊 张国焘 陈公博 周佛海
中共一大代表
新的领导阶级:无产阶级 新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 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 一新,“新”在哪里?
新型的政党:中国共产党
新的奋斗目标: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新的革命前途: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过渡
国共合作的实现
条件
2、北洋政府被迫解除三位亲日派分子的职务。
曹汝霖
陆宗舆
章宗祥
3、中国代表拒绝在《巴黎和约》上签字。
为什么说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
胜利 初步
释放 罢免 拒绝
提出的口号没有完全实现 没有改变山东的状况 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三、历史意义
1、性质: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运动 2、特点(各阶层作用):
——《北京学界全体宣言》
一、历史条件
工人阶级队伍的壮大 ——阶级基础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思想基础 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 ——组织基础 共产国际的帮助 ——外部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南陈北李
共 产
1920 李大钊
北京
党 组
济南
东京
织
1920
分
陈独秀
布
汉口
上海
示
意
长沙
图
广州
巴黎
二、经过
时间: 1921年7月23日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利
平均地权 节制资本
中共革命纲领
打倒军阀,
推翻国际帝国主 义的压迫,
统一中国为真正 的民主共和国
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开展
(1924—1927)
1、兴起
(1)五卅运动 (2)国民政府的成立 (3)国民革命军的建立 (4)统一广东革命根据地
地点: 上海 嘉兴南湖
“一大”
制定党的纲领(党的名称、奋斗目标)
内容 明确中心工作
选举领导机构
三、意义: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
1921年7月23日晚,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法租界 贝勒路树德里3号(后称望志路106号,今兴业路76号)庄严召开。
毛泽东
董必武 何叔衡 刘仁静 陈潭秋 王尽美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中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
民权
推翻君主专制政 体,建立国民的
主义 政府,国民一律
平等
民权为一般平民所共有, 凡真正反对帝国主义之个 人及团体,均得享有一切 自由及权利
民生 主义
平均地权
平均地权,节制资本
新三民主义
中国民族自求解放,反对 帝国主义侵略 中国境内各民族一律平等
萍乡市福田中学 李玉慈
一、背景
帝国主义加紧侵华
国际 俄国十月革命
反帝情绪高涨 指明方向
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的迅速发展
阶级基础:工人阶级的力量不断壮大;
国内 政治基础:北洋军阀的封建专制统治促使国内
阶级矛盾日益加深 ;
(根本原因)
思想基础: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推
动了人民思想解放.
爆发的导火线
2、高潮北:伐战争
目的
北伐战争
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军阀统治
时间
1926年7月
对象 结果
吴佩孚、孙传芳、张作霖
(1)革命势力发展到长江流域 (2)广州的国民政府迁往武汉
失败
失败过程
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 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
政府 陈独秀放弃革命领导权 汪精卫发动“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宁汉合流
中共认识到统一 战线的重要性
共产国际的帮助
1923年中共“三大” 确定合作方针
孙中山同意与共产党合作 实现标志: 国民党一大 1924年1月 广州 合作基础:新三民主义与中国共产党的革命纲领基本一致
合作方式:“党内合作” 影响:国民革命运动迅速展开
旧三民主义
新三民主义
民族 主义
反对民族压迫,反 对满洲贵族的统治
指导思想 三民A 主①义②③④ B ①马②克③思主义
群众基础 不敢C发动②广③大④群众 D 群①众②基④础广泛
结果
失败
胜利
前途
资本主义
社会主义
革命范畴 属于世界资产阶级革命 属于世界无产阶级革命
一部分
一部分
(核心是伟大的 中国的土地可以征服而不可以断送! 爱国主义精神) 中国的人民可以杀戮而不可以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