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学概论复习题分类版.

合集下载

文物保护习题-复习题

文物保护习题-复习题

文物保护一、填空题:1、墓葬的绘图资料包括、,以及必要的结构图、局部图、分解图等。

答案:平面图;剖面图2、考古调查最后也是最关键的工作便是。

答案:实地勘察3、在那种有多层叠压关系的遗址中,的形成时间一定早于上文化层和遗址单位。

答案:下文化层和遗址单位4、西周王朝在山东分封的两个主要诸侯国是、。

答案:齐国;鲁国;5、地层和遗址的相互关系可以归纳为两类:、答案:叠压;打破6、在文化中,大汉口文化早于文化。

答案:史;前7、在考古发掘时遇到上层时代早,下层时代晚,这叫地层。

答案:扰乱8、考古测量中,方向的计算有和方位角两种。

答案:象限角9、彩陶的花纹是在绘上的。

答案:泥胎上10、南宋出现一位以简笔人物画出名的,它的作品便是代表,其画风开创了写意人物画的新局面。

答案:梁楷;《李白行吟图》11、北宋的山水画有两种形式,一种表现雄伟场面的式山水,另一种表现清丽诗意的式山水。

答案:全景;小景12、苏裱的发源地是。

京裱的发源地是。

答案:苏州;北京13、宣纸的主要产地安徽省,因为历史上多在集散,故名宣纸。

答案:泾县;选城14、评定装裱质量的四个标准是、、、。

答案:裱工精细;舒展大方;色彩协调;平整干净15、文物是中华民族的一个象征,他具有很高的艺术精神,研究、欣赏和历史价值。

16、设计中美的形式原理包括和谐、对比、对称、平衡、反复、律动、比例、统一。

17、“设计”一词源于英语design,设计是一种构思和计划,以及将这种构思和计划通过一定手段使之视觉化的形象创作过程。

18、有关“形”的认识中,我们一般将“形”分为两大类,即形态和形态。

答案:现实;理念19、在隋代文字的拓印技术已经很发达,这也说明了在这之前,拓印术就出现了。

20、拓印这种方法,与雕版印刷相比,有很多的相似之处,即它们都需要原版、纸、墨等条件,其目的也是大批量复制文字和图像。

21、地层是地质学中的一个最基本的概念,是指有一定时间和空间涵义的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

文物保护学概论题库

文物保护学概论题库

二章1商周时期已出现以瓷土做原料,烧纸温度达1200℃的原始瓷器2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中,有一部分带有彩绘,称为彩陶。

3 颜料的成分红色--辰砂(Hgs)、铅丹(Pb3o4);褐色—赭石(Fe2o3);白色--铅白(2Pbco3)、高岭土(H4Al2Si2O9);黑色--炭(C) 。

4一般瓷器的烧结温度在1200——1500℃5 陶器的烧制温度比较低,一般在800——1000℃6表面有彩绘的陶器上干硬泥土的清洗处理这类彩绘陶器表面的污垢时,可以脱脂棉球蘸水或酒精等溶剂,局部将干硬泥垢浸润变软后,再用很薄的小竹片小心的剔除,最后用棉签蘸水轻轻粘洗掉绘画膜上少许易软化而不敢再用竹片剔除的泥土。

瓷器和砖瓦类文物上的干硬泥土,可用水将其软化,用毛笔或软毛刷蘸水轻轻刷洗干净。

7陶瓷文物表面沉积物的清洗陶瓷器文物表面的沉积物一般有石灰质(碳酸盐)、石膏质(硫酸盐)及硅质(硅酸盐)。

这些沉积物均难溶于水及有机溶剂,清除沉积物的原理基本分两类。

一种是分离沉积物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硫酸根、硅酸根。

另一种是利用螯合剂夺取沉积物中的阳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钡离子,而形成可溶性的金属螯合物水溶液,而沉积物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硫酸根、硅酸根等则与螯合剂中的钠离子组合成新的可溶性钠盐,用水即可清洗干净。

8陶器表面由炭黑和有机脂形成污垢的清洗清洗由炭黑和有机脂形成的污垢可用强氧化剂氧化处理,使碳氧化成二氧化碳,使有机脂化合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用水冲去即可。

清洗这类污垢常用百分之三的双氧水具体操作如下:用棉球蘸百分之三的双氧水溶液浸污垢数次,待污垢除去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

9有彩绘、彩釉陶瓷的清洗清洗表面有彩绘、彩釉的陶瓷一般采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盐酸清洗,而不能用腐蚀彩绘、彩釉的硝酸、醋酸、硫酸、氢氟酸来清洗。

10 陶瓷文物常用的文物修复剂聚醋酸乙烯酯配成的A·T·K面团修补剂白色石膏修补剂11陶瓷类文物修补的基本要求①必须能保存陶瓷文物的一切特点②修复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原作③修补残缺部分,必须经过周密的调查、分析、研究、修补时不得超过残缺部分④修补者不得把自己的臆测和增添部分加进文物12陶器的种类很多,可按表面情况、质地和颜色来分。

文博考研-文物学概论复习题

文博考研-文物学概论复习题

关于遗产保护的的四大公约:1)1970年11月14日在巴黎通过的《关于禁止和防止非法进出口文化财产和非法转让其所有权公约》1989年9月25日,经国务院批发加入。

2)1972年11月16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的《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1985年我国加入。

3)1995年6月24日在罗马召开的外交会议上通过《关于被盗或者非法出口文物的公约》,1997年5月我国加入能成为缔约国之一。

4)1954年5月14日在海牙通过的《发生武装冲突时保护文化遗产的公约》,1999年10月31日由第九届人大常委会和第十二次会议审议通过。

“三武一宗灭佛案”“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指的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

这些在位者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

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

以上在佛教史中称“三武”之厄。

110年以后,即公元955年,五代时期后周的周世宗又下诏废天下无敕额之寺院,毁铜像,收钟磬钹铎之类铸钱。

合周世宗,称“三武一宗”。

文物的定义:文物是人类在社会活动中所遗留下来的并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和纪念,教育意义的遗产和遗物。

A.具体的文化遗存(物质的,有形的)B.具有两个特征:①由人类所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相关;②已经成为了历史且不可能重新创造。

我国是文物大国的原因:①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积淀。

②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在历史上成就了长江,黄河,巴蜀文明等摇篮。

③民族传统:祭祖,祭天,图腾崇拜,宗教信仰。

④自汉代以来,以儒家为主导所倡导的礼,孝观念影响深远。

文物的两个基本特征:①由人类所创造的或与人类活动相关;②已经成为了历史且不可能重新创造。

文物的内涵:记住四大公约就行。

文物的时限(下限):我国:①乾隆六十年(公元1795年)→②清末(1911年)→③1982年文物法将下限延至当代。

文物学学科特点:1.文物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

文物保护学概论:期末

文物保护学概论:期末

文物保护理念的最小介入或零介入 世界第一部文保法规、第一篇文物检测文章的诞生 文化遗产保护的“两性” 文物的三大价值 文物修复的三种模式 文物保护单位的“四有” 保管文物、装箱的四字要诀 修复文物古迹应遵循的“五个原” 文物保护工作的“五纳入” 文物古迹保护工作的“六步” 中国文物保护必须遵守的“七字真经” 文物的八个特性 “玉在九窍而尸不腐” 中国文物古迹保护的十大原则 文物库房的“十防” 文物工作的十六字基本方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你是一位博物馆管理者,请阐述你的文 保举措。
如果你主持一项发掘工作,请根据所学阐述 你的文保举措。
当前中国文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就你所关注的文物保护课题展开论述,要有 自己的观点。
思考:文物保护与相关领域的关 系
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与考古发掘的关系
与一般防腐保护的关系 与科技考古的关系 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与城市基础建设发展的关系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各类文物具体保护技术
一、成分组成结构 二、劣化现象 三、劣化机理 四、保护一般步骤 五、最佳保存环境 六、检测手段
名词解释(5×8=40) 简答题(10×3=30) 论述题(15×2=30) 例如:文物保护基本原则 对预防性保护的理解 文物按材质分类保存问题,复合性材质文物保护。 “千年古尸”不腐之谜 控制环境温湿度的方法 光辐射的特点及相对应的文保举措 多孔材料类文物共有的保护课题 制定某一(类)文物的保护方案
1、青铜器的修复 2、书画保护
字画装裱技术 文物的传拓技术
第六节 中国文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一、中国文物保护现状 二、我国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进展 三、中国文化遗产保护的发展趋势
1、文化遗产的保护要素 2、文化遗产的保护类型

文物保护学概论题库

文物保护学概论题库

二章1商周时期已出现以瓷土做原料,烧纸温度达1200℃的原始瓷器2考古发掘出土的陶器中,有一部分带有彩绘,称为彩陶。

3 颜料的成分红色--辰砂(Hgs)、铅丹(Pb3o4);褐色—赭石(Fe2o3);白色--铅白(2Pbco3)、高岭土(H4Al2Si2O9);黑色--炭(C) 。

4一般瓷器的烧结温度在1200——1500℃5 陶器的烧制温度比较低,一般在800——1000℃6表面有彩绘的陶器上干硬泥土的清洗处理这类彩绘陶器表面的污垢时,可以脱脂棉球蘸水或酒精等溶剂,局部将干硬泥垢浸润变软后,再用很薄的小竹片小心的剔除,最后用棉签蘸水轻轻粘洗掉绘画膜上少许易软化而不敢再用竹片剔除的泥土。

瓷器和砖瓦类文物上的干硬泥土,可用水将其软化,用毛笔或软毛刷蘸水轻轻刷洗干净。

7陶瓷文物表面沉积物的清洗陶瓷器文物表面的沉积物一般有石灰质(碳酸盐)、石膏质(硫酸盐)及硅质(硅酸盐)。

这些沉积物均难溶于水及有机溶剂,清除沉积物的原理基本分两类。

一种是分离沉积物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硫酸根、硅酸根。

另一种是利用螯合剂夺取沉积物中的阳离子,如钙离子、镁离子、铁离子、钡离子,而形成可溶性的金属螯合物水溶液,而沉积物中的阴离子如碳酸根、硫酸根、硅酸根等则与螯合剂中的钠离子组合成新的可溶性钠盐,用水即可清洗干净。

8陶器表面由炭黑和有机脂形成污垢的清洗清洗由炭黑和有机脂形成的污垢可用强氧化剂氧化处理,使碳氧化成二氧化碳,使有机脂化合物氧化成小分子量的有机物,用水冲去即可。

清洗这类污垢常用百分之三的双氧水具体操作如下:用棉球蘸百分之三的双氧水溶液浸污垢数次,待污垢除去后,用蒸馏水冲洗、晾干。

9有彩绘、彩釉陶瓷的清洗清洗表面有彩绘、彩釉的陶瓷一般采用百分之三至百分之五的盐酸清洗,而不能用腐蚀彩绘、彩釉的硝酸、醋酸、硫酸、氢氟酸来清洗。

10 陶瓷文物常用的文物修复剂聚醋酸乙烯酯配成的A·T·K面团修补剂白色石膏修补剂11陶瓷类文物修补的基本要求①必须能保存陶瓷文物的一切特点②修复必须尊重历史、尊重原作③修补残缺部分,必须经过周密的调查、分析、研究、修补时不得超过残缺部分④修补者不得把自己的臆测和增添部分加进文物12陶器的种类很多,可按表面情况、质地和颜色来分。

文物保护学概论相关问题

文物保护学概论相关问题

1.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不改变文物原状《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十条:必须原址保护保护现存实物原状与历史信息按照保护要求使用保护技术正确把握审美标准必须保护文物环境已不存在的建筑不应重建考古发掘应注意保护实物遗存预防灾害侵袭(少两条)可移动文物保护基本原则:一、原真性原则;整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状”二、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最小介入,全程参予三、文物保护要符合严格的技术要求和保护程序可识别性原则、退让原则、可逆性或可再处理性四、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2.对预防性保护的理解预防性保护(preventive conservation)就是尽量少的对文物本身进行干预,通过创造一个适宜的最佳保存环境,最终达到长期保护的目的。

文物保存环境研究和控制已经成为当前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尽量少的对文物本身进行干预,也就是对文物要“最小介入”(minimum intervention)或“零介入”,这样就避免了新的技术和材料对文物可能产生的消极作用,保持了文物的最真实的状态。

主要是指在文物保护中对于环境温度湿度的控制。

但ICCROM(国际文物保护与修复研究中心)将预防性保护的广义概念概括为,在不危及物品真实性的前提下,延迟任何形式的、可以避免的损害所采取的必要的措施和行动。

广义的预防性保护已经不仅仅是指对环境温湿度的控制,还应该包括相关的政治层面、管理层面的配合以及日常具体工作的内容。

3.文物按材质分类保存问题,复合性材质文物保护4.千年古尸不腐之谜:西汉女尸在地下保存两千余年而不腐,是因为采用了有效的墓室密封措施:绝氧密封、恒温恒湿、无光、无污染、无菌。

无效的保护经验:古人认为“玉在九窍而尸不腐”,所以一度流行葬玉制度,金缕玉衣的出土即为其证,然而事实证明这是一种缺乏科学依据的主观臆测,“玉衣在,尸骨腐”的例子屡见不鲜。

这也是我们认为通过环境控制可以更有效、更安全、更长久地达到保护文物目的的理由。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

近年来,在我国文物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与此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为了加强对文物保护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特编写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供大家参考学习。

一、文物保护的基本概念1. 文物保护的定义是什么?2. 文物保护的意义和价值有哪些?二、文物保护的法律法规1.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是在哪一年颁布的?2. 文物保护法对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有哪些规定?3.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对违法行为的处罚有哪些规定?4.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了哪些机构负责文物保护工作?三、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1. 文物的保护原则有哪些?2. 文物修复的原则是什么?3. 文物展览的原则有哪些?四、文物保护的基本方法和技术1. 文物保护的常见方法有哪些?2. 文物修复的基本技术有哪些?3. 文物保护中常用的科学技术有哪些?五、文物保护的实践经验1.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主要经验有哪些?2. 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典型案例有哪些?3. 文物保护工作中的困难和挑战有哪些?4. 如何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宣传和教育工作?六、未来文物保护的发展方向1. 我国文物保护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是什么?2. 未来文物保护的发展方向和目标是什么?3. 如何进一步加强文物保护工作的法制建设和技术创新?通过学习以上内容,相信大家对文物保护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也对今后的文物保护工作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和规划。

希望大家能够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不断创新技术,为我国的文物保护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七、文物保护的国际合作1. 我国在国际上的文物保护合作经验如何?2. 与国外进行文物保护合作的主要渠道和方式有哪些?3. 国际合作对于我国文物保护工作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在国际上,文物保护合作是一个不可或缺的部分。

通过与国外进行合作交流,我们可以借鉴国外先进的文物保护技术和经验,提升我国的文物保护水平。

也可以将我国的文物保护理念和技术推广到国际上,加强世界范围内对文物保护的关注和认可。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摘要: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二、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1.文物的分类2.文物的价值评估3.文物保护的原理4.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技术三、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法规四、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途径五、案例分享与分析正文: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文物是历史文化的见证,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

文物保护工作对于传承文化、研究历史、展示国家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历史悠久,地下文物丰富,保护好这些文化遗产,对于弘扬民族文化、提高国民素质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1.文物的分类文物可以根据其性质、时代、种类等进行分类。

如古代建筑、石窟寺、陶瓷、书画、玉器等。

2.文物的价值评估文物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评估文物价值是文物保护的重要依据。

3.文物保护的原理文物保护的目的是防止文物受损、褪色、腐朽等,延长其保存时间。

文物保护原理包括防止生物侵害、物理损害、化学腐蚀等。

4.文物保护的方法和技术文物保护方法和技术多种多样,如清洗、加固、修复、复制等。

现代科技在文物保护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我国文物保护政策法规我国制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明确了文物保护的责任主体和违法行为的处理措施。

各级政府、文物部门和单位都要依法履行文物保护职责。

四、公众参与文物保护的途径1.参观博物馆,了解文物知识,提高文物保护意识。

2.关注文物保护项目,参与志愿者活动,为文物保护出一份力。

3.举报文物违法行为,维护国家文化遗产。

五、案例分享与分析案例一:陕西秦始皇陵兵马俑被盗掘。

此案暴露出文物保护工作中的不足,加强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宣传和执法力度,提高全民文物保护意识至关重要。

案例二:河南龙门石窟文物修复。

通过现代科技手段,对受损文物进行修复,恢复其原貌,为研究古代文化艺术提供实物资料。

通过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到文物保护工作在实践中的重要作用。

王蕙贞《文物保护学》核心讲义和考研真题详解-文物保护学概论【圣才出品】

王蕙贞《文物保护学》核心讲义和考研真题详解-文物保护学概论【圣才出品】

第1章文物保护学概论一、文物的基本内容和分类1.概述(1)文物资源的利用价值①文物是历史特定时期所存留下来的遗物和遗迹,可以从不同侧面揭示出一定的历史现象,直观地反映古代社会的真实面貌。

②文物是考古学的传统研究对象,是研究人类历史、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及其发展的可贵实物史料。

(2)文物存在期限的有限性文物的材料结构和性能,会因多种原因而产生变化,遭受到不同程度的损害。

为探索解决文物资源利用期限的长久性与文物材料存在期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需要重视对文物的保护。

(3)文物保护的主要内容①研究各类文物的组成,材质的结构、性质、损害的原因及机理。

②研究文物保存环境对文物的影响。

③研究文物保护和文物修复的技术与工艺。

④研究文物保护的新材料。

2.文物的基本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7年12月29日,第二次修正)明确指出受国家保护的文物有:(1)具有历史、艺术、科学技术的古代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石窟寺和石刻、壁画。

(2)与重大历史事件、革命运动或者著名人物有关的以及具有重要纪念意义、教育意义或者史料价值的近代现代重要史迹、实物、代表性建筑。

(3)历史上各个时代珍贵的艺术品、工艺美术品。

(4)历史上各时代重要的文献资料以及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手稿和图书资料等。

(5)反映历史上各时代、各民族社会制度、社会生产、社会生活的代表性实物。

此外,有些自然物体带有鲜明时代烙印的同时,又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可以称为自然与文化双遗产。

3.文物的分类(1)必要性①保存目的由于文物种类繁多,加之文物材质不同,要求保存的环境也不同。

对于不同质地的文物,必须将其分门别类地保存在最适宜的环境中。

②修复目的由于文物的质地不同,存放的环境要求不同,且进行保护和修复所用的材料和方法亦存在差别,为便于文物的保护修复,需要将文物必须正确分类。

③管理目的庞杂的文物只有科学分类,才便于管理,既确保文物的安全,又方便文物的查找、整理、研究和合理利用。

《文化遗产学概论》期末复习题.doc

《文化遗产学概论》期末复习题.doc

1.遗产2.文化遗产3.5.非物质文化遗产6.遗址9.文化景观 10.文化线路13.价值评估 14.普世价值17.《奈良真实性文件》 1& 20.《中国文物古迹保护准则》 自然遗产 7.建筑群 11.价值学 15.《雅典宪章》 《会安草案》 4.物质文化遗产 &纪念碑/文物古迹 12.遗产价值学 16.《威尼斯宪章》19.《世界遗产公约》 21.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23.文物保护“十六字方针” 26.遗产监测 27.宏观监测 30.五台山南禅寺 35.五岳 2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 24.“修旧如旧” 25.《建筑保护史》 27.微观监测 2&文物保护单位 29.保护区划 31.五台山佛光寺32.永乐宫33.大足石刻34.白鹤梁题刻文化遗产概论复习题一.解释题(每题5分)二.思考题(每题30分)1. 从文化遗产的定义谈谈你对奥运主场馆“鸟巢”申遗的看法。

2. 谈谈你对遗产分类的认识。

3. 评20世纪遗产的概念。

4. 什么是遗产保护学的文化景观,试举例说明之。

5. 从文化线路特点的角度,谈谈你对“海上丝绸之路”申遗的看法。

6. 简论文化遗产保护的真实性要素;7. 简论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要素;8. 法国建筑师维奥•勒•丢克(Viollet-le-Duc )的风格主义文物修复述评; 9•试分析《奈良真实性文件》产生背景及其意义。

10. UNESCO 世界遗产委员会的主要咨询机构有哪些?他们的主要职责是什 么?11. 列举中国遗址类型世界遗产并简述其突出普遍价值。

12. 遗产保护的基本原则和理念有那些?13. 从遗产保护的原则和理念评五台山南禅寺/蓟县独乐寺的修复。

14. 如何保护文化景观类型遗产?15•试述文化遗产管理的主要内容。

16. 试述遗产监测的作用、核心和要点。

17. 中国大型遗址保护存在的问题有那些?你认为应采取何种对策? 18. 管理维护与保护工程的联系与区别?文化遗产概论复习题一、解释(每题5分)1.遗产1、遗产是1地球自然演变和2人类社会演变遗留下来的应当加以维护以保存其价值的期质和籍神财富的总和。

《文物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物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文物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文物学:文物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遗产中物质遗存的科学,主要探讨各类文物的产生、发展、演变规律及其在历史、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内涵与价值,旨在揭示和传承人类文明成果。

2. 鉴定学:鉴定学是文物学的重要分支,主要通过对文物的年代、真伪、材质、工艺、价值等进行科学技术和历史文献相结合的综合分析,以确定其真实性和艺术、历史地位的学科。

3. 田野考古:田野考古是考古学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在野外现场对古代人类活动遗迹和遗物进行科学发掘、记录、整理和研究的过程,为文物学研究提供实物资料。

4. 文物保护修复:文物保护修复是对各类文物采取科学技术手段进行保养、维护、修复或复原,以防止文物因自然环境和人为因素造成的损害,延长其寿命,并保持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工作。

5. 考古类型学:考古类型学是考古学研究的一种基本方法,通过比较器物的形态特征,将同类器物划分为不同的类型,以此推断其年代序列、发展演变过程及文化交流情况。

二、填空题1. 我国文物依据法律可以分为可移动文物和______文物两大类。

答案:不可移动2. 文物的“三性”指的是历史价值、艺术价值和______。

答案:科学价值3. ______是文物学研究的重要基础,它为研究人类历史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实物资料。

答案:考古发掘4. 在我国,负责组织协调全国文物工作的部门是国家文物局,它隶属于______部。

答案:文化和旅游部5. 《世界遗产公约》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于______年通过的一项国际公约。

答案:1972年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文物的分类?A. 古代建筑B. 石窟寺C. 现代雕塑D. 古籍善本答案:C. 现代雕塑2. 下列哪种技术常用于文物年代测定?A. 碳十四测年法B. X射线衍射C. 扫描电镜D. 红外光谱答案:A. 碳十四测年法3. 中国四大名窑中,以白瓷著称的是?A. 汝窑B. 定窑C. 哥窑D. 钧窑答案:B. 定窑4. 关于文物保护的国际原则,以下哪项表述正确?A. “文物保护应以经济效益为主”B. “任何文化财产都不能从其所在的原生地移走”C. “鼓励私人收藏文物并进行公开买卖”D. “文物修缮应尽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无论何时都应尊重原作”答案:D. “文物修缮应尽可能恢复到原始状态,无论何时都应尊重原作”5. 以下哪个遗址被称为“二十世纪最重要的考古发现之一”?A. 秦始皇陵兵马俑B. 敦煌莫高窟C. 三星堆遗址D. 马王堆汉墓答案:A. 秦始皇陵兵马俑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属于文物的特性?A. 历史性B. 艺术性C. 科学性D. 稀有性E. 文化代表性答案:ABCDE2. 以下哪些是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A. 最小干预原则B. 可逆性原则C. 保护与利用相结合原则D. 以经济效益为主的原则E. 原址保护原则答案:ABCE3. 在我国,可移动文物根据其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可以分为哪几级?A. 国家一级文物B. 国家二级文物C. 国家三级文物D. 地方珍贵文物E. 普通文物答案:ABC4. 下列哪些技术手段可用于文物保护和修复工作?A. X射线探伤B. 红外光谱分析C. CT扫描D. DNA分析E. 超声波清洗答案:ABCE5. 关于中国古陶瓷研究,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 宋代五大名窑是指官窑、哥窑、汝窑、定窑、钧窑B. 明代景德镇瓷器以青花瓷和五彩瓷最为著名C. 青铜器上的绿锈(铜绿)对确定其年代具有一定参考价值D. 元代磁州窑开创了白地黑花装饰技法E. 清代粉彩瓷器工艺复杂,色彩丰富艳丽答案:ABDE五、判断题1. 文物鉴定主要是依据文献记载进行确认。

文物保护 考试真题 2024

文物保护 考试真题 2024

一、选择题
1.文物保护的基本原则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
B.最小干预原则
C.可识别性原则
D.完全修复原则(正确答案)
2.下列哪项措施不属于文物保护中的预防性保护?
A.定期检查文物的保存状态
B.对文物进行环境控制,如温湿度调节
C.对文物进行表面清洁和保养
D.对已损坏文物进行修复(正确答案)
3.文物建筑在进行修缮时,应遵循的首要原则是?
A.尽可能使用现代材料和技术以提高效率
B.保持和恢复文物建筑的原有风貌和历史信息(正确答案)
C.以新替旧,使文物建筑焕然一新
D.简化修缮过程,降低修缮成本
4.考古发掘中的“土遗址”保护,关键在于?
A.立即进行大规模修复
B.尽可能保持其出土时的状态和土壤结构(正确答案)
C.将其移至博物馆内进行保护
D.使用化学试剂进行加固
5.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物预防性保护中的环境监测内容?
A.空气温湿度监测
B.光照强度监测
C.文物外观变化监测(正确答案)
D.有害气体浓度监测
6.文物保护法中规定的文物所有权的归属,通常情况下属于?
A.发现者
B.国家(正确答案)
C.地方政府
D.私人收藏家
7.下列哪项技术是现代文物保护中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
A.X射线探伤(正确答案)
B.破坏性取样分析
C.化学试剂浸泡测试
D.高温灼烧测试
8.文物保护工作中,对于不可移动文物的保护,重点不包括以下哪一项?
A.保护文物的历史环境风貌
B.对文物本体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缮
C.将所有不可移动文物迁移至博物馆内进行保护(正确答案)
D.控制文物周围的环境因素以减少损害。

文保期末复习2017

文保期末复习2017

期末考试复习题

BTA B-72 EDTA二钠盐 ( PS)(硅酸乙酯) Plaryone膜加固法 PEG RP保存系统 XRF 、XRD 、无损检测分析 青铜病、玻璃病、红粉病、油画癌 万年红纸、黄纸、椒纸、纸张自毁、书砖 古斑、狐斑、风化、盐析 协同效应、“黑脸”壁画、鸡骨白、玉沁 预防性保护;最小介入;退让原则; 可识别性;可再处理性 缓蚀、封护、脱盐、(饱水漆木器脱水定型、脱酸) 文物保存环境因素、“千年古尸”不腐之谜
一、金属质地文物保护技术 第一节 青铜器 第二节 铁器 第三节 金银铅锡器 二、硅酸盐质地文物保护技术 第一节 陶瓷砖瓦 第二节 石质文物 第三节 壁画与彩绘泥塑 第四节 玉器和玻璃器 第五节 土遗址和墓葬(文物保护单位)
第四章 有机质地文物保护技术 第一节 纸质文物 第二节 纺织品文物 第三节 竹木漆器 第四节 骨角牙器 第五节 皮革与古尸
文物工作的十六字基本方针(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
文物保护与相关领域的关系
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文物保护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关系 与考古发掘的关系 与一般防腐保护的关系 与科技考古的关系 与旅游开发的关系 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与城市基础建设发展的关系 大众传媒在文物保护中的作用
第三章 无机质地文物保护
文物保护概论
期末复习
第一章 文物保护学概论 第二章 文物保护工作概论 第三章 无机质地文物保护
一、金属质地文物保护 二、硅酸盐质地文物保护
第四章 有机质地文物保护 第五章 文物检测分析技术
第一章 第二章的重点内容
※文物按材质分类及保存要求 ※文物的劣变现象及劣变原因 ※文物保护基本原则 ※文物保护修复方案 ※文物保护科研课题及科研机构 ※文物保护史概述 ※中国文物保护现状及发展趋势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

文物学基础复习题

一、名词解释。

(每题3分,共15分)明器、类比法、玉衣制度、遗迹、瓷器、《金石索》、青铜器、文物、复合体文物、列鼎制度、打制石器、考古学文化、俑、磨制石器二、单项选择题。

1、《考古图》是___宋代所著。

A、赵佶B、欧阳修C、吕大临D、王厚之C2、中国文物管理的原则与方式是____A、采取分级管理B、采取多级管理C、采取阶梯性管理D、采取两端管A3、以下属于不可移动文物的是:_____A、石器B、玉器C、古建筑D、铜器C4、以下属于黄河上游的考古学文化是____A、大汶口文化(黄河下游)B、龙山文化(黄河中下游)C、仰韶文化(黄河上游)D、良渚文化(长江上游)C5、原始瓷已知始见于____。

A、周代B、秦C、D、商代 D6、瓷器已知始见于__。

A、西汉B、东汉C、三国D、两晋B7、以下不属于仰韶文化类型的是____。

A、半坡类型B、史家类型C、马家窑D、庙底沟类型C8、以下属于遗物的是_____A、二里头宫殿遗址B、郑州商城C、窑址D、河姆渡文化骨耜D9、以下不属于文物教育的场所的是_____。

A、博物馆B、纪念馆C、动物园D、不可移动的文物单位C10、著名的素纱禅衣和T型帛画是在___墓中出土的。

A、马王堆汉墓B、刘胜墓C、南越王墓D、妇好墓A11、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属于_____。

A、文化市场B、文物管理机构C、稽查大队D、收藏机构B12、以下不属于马家窑文化的类型为:____A、石岭下B、半山C、半坡D、马厂C13、以下不属于文物管理的内容为:_____A、法规管理B、资源管理C、计划管理D、技术管理B14、九鼎七簋反映了列鼎制度中严格的等级关系,它是指_____等级的人的陪葬级别。

A、诸侯B、天子C、大夫D、士B15、下列属于良渚文化遗迹的是_____A、玉琮B、玉璧C、锥形器D、贵族墓地D16、由博物馆、纪念馆、图书馆及文物与考古研究机构收藏的文物是_____。

A、馆藏文物B、流散文物C、复合体文物D、单体文物A17、抢救性考古发掘管理方面,要认真贯彻_____ 的方针。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

文物保护基础知识题库2021摘要: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性二、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1.文物的分类2.文物的价值评估3.文物保护的措施4.文物修复与保养三、我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四、国际文物保护与合作五、公民在文物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正文:一、文物保护的重要性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厚的国家,各类文物见证了我国社会的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文物保护工作对于传承文化、弘扬民族精神具有重要意义。

保护和利用好文物,对于研究人类文明史、提升国民素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文物保护的基本知识1.文物的分类文物分为古代文物和近现代文物。

古代文物主要包括:石器、陶器、瓷器、铜器、金银器、玉器、书画、碑刻等。

近现代文物主要包括:革命文物、历史文物、民俗文物等。

2.文物的价值评估文物价值主要包括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文化价值。

评估文物价值是确定文物保护等级和制定保护措施的重要依据。

3.文物保护的措施文物保护措施包括预防性保护、抢救性保护、修缮保护、加固保护等。

预防性保护是预防文物受损,抢救性保护是对已受损文物进行及时修复,修缮保护和加固保护是对文物本体进行维护和加强。

4.文物修复与保养文物修复是根据文物的材质、病害特点和历史文化背景,采用相应的技术和方法,使文物恢复原状或改善外观。

文物保养是对文物进行定期检查、清洁、去污、防潮、防虫等,以延长文物的使用寿命。

三、我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我国文物保护法律法规体系主要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博物馆条例》等。

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要依法履行职责,加强对文物保护的监督管理。

四、国际文物保护与合作国际文物保护与合作对于全球文物的传承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我国积极参与国际文物保护组织,与世界各国开展文物保护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世界文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五、公民在文物保护中的责任与义务每个公民都有责任关心、参与文物保护工作。

文物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文物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

文物学概论考试复习资料文物学基础知识文物学是一门以研究、整理和保护文物为目的的学科。

这一课程主要培养大家对文物的理性认识,还可以为将来到文物、博物馆等部门从事文物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本课程讲授本学科的学术史、理论与方法、文物基础知识、文物法律法规、文物管理与保护、文物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文物鉴定等方面的知识,使大家通过此课程的学习,掌握对文物的分类、定名、整理和评价文物的历史与艺术价值、利用文物进行最基本的研究。

在讲文物学的性质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什么是文物,我国把文化遗存,称为文物。

这是我国有别于其他国家对文化遗产的独特称呼,也是中国文化传统的特色。

关于文物的定义和内涵后面还要专门叙述,这里不作多讲。

下面言归正传,讲什么是文物学。

什么是文物学呢?文物学是以文物为研究对象的专门学科。

即对人类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遗留下来的文化遗物、遗迹作系统的研究。

大家知道,各类文物蕴含着各个历史时期人类社会活动、社会关系、意识形态以及人们利用自然、改造自然和当时生态环境的信息。

我们通过对文物的研究,从不同的侧面对不同历史时期的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艺术、宗教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探讨,恢复历史,揭示人类社会发展过程和发展规律,从而促进当代和未来社会的发展。

文物学属人文科学,同时又属历史学的组成部分。

它与考古学、博物馆学关系十分密切,又涉及到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医学等领域的多种学科。

文物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是因为它具有自己的学科特点:首先,文物学研究的对象跨越的时间长。

其年代上限与人类在地球上诞生同时,即从人类制作第一把生产工具开始。

其年代下限,各国不尽相同,在国际上起初曾定为1830年,起源于1930年美国的关税条例。

该条例规定凡1830年以前制作的艺术品可以免税。

尔后,在国际上,不少国家把这一年定为文物年代的下限。

后来,美国又在1966年通过了新的关税条例,重新规定“自免税进口报单提出之日起,凡100年以前制作的文物”概予以免税进口,因而目前按国际上一般惯例,文物是指100年以前制作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实物。

文物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文物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

文物学概论真题及答案解析文物学是研究和保护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学科,它涉及到考古学、艺术史、文化人类学等多个学科领域。

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和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演变,从而更好地传承和保护人类的历史遗产。

在文物学的学习中,考试是评估学生掌握程度和学业能力的重要手段。

下面,我们将针对文物学概论的真题,给出答案的解析,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对文物学概论考试。

真题一:什么是文物学?请简要介绍文物学的研究内容和重要意义。

文物学是研究和保护人类创造的历史、文化和艺术遗产的学科。

它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文物的收集、分类、鉴定、鉴赏、保存和传播等方面。

文物学通过对文物的研究和分析,可以让我们了解人类的历史和文化演变,丰富历史记忆,保护人类的历史遗产,促进文化传承和交流,推动社会发展。

答案解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明确文物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并强调其对于人类历史和文化的重要意义。

此外,还可以举例说明文物学在实践中的应用,如考古学发掘出的古代器物和墓葬等。

真题二:什么是文物保护?请简要介绍文物保护的目标和方法。

文物保护是指对文物进行保护、修缮和管理的一系列措施和方法。

其目标是保护可持续发展的人类文化遗产,使之能够延续至今并为后代继承。

文物保护的方法主要包括环境保护、物理保护、科技保护和管理保护等。

答案解析:在回答这个问题时,需要明确文物保护的定义和目标,并介绍文物保护的一些方法。

对于每种方法,可以结合实际案例进行说明,例如环境保护可以通过控制湿度和温度等进行;物理保护可以采取隔离、支撑和防护等措施;科技保护可以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进行文物的数字化保护;管理保护可以通过设立专门的文物保护机构和制定相关法律法规来实现。

真题三:请简要介绍文物的鉴定方法和意义。

文物鉴定是通过对文物的把玩、比对和研究,确定其年代、作者、价值等特征的过程。

鉴定的方法主要包括目测、比对、辨认、考证、科学分析等。

文物鉴定的意义在于帮助我们判断文物的真伪和价值,确保文物交易和保护的正常进行,并为文物研究和展览提供可靠依据。

文物保护复习题

文物保护复习题

文物保护技术复习题一、名称解释1.文物是指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人类创造的、或与人类生活相关的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一切有形的物质遗存。

2. 文物保护是通过研究文物制成材料变化规律,运用各种科学技术方法与管理手段,对文物进行保护、保养和修缮,延长文物的寿命。

由文物保护技术和文物保护管理两大部分组成。

3.文物保护技术是研究文物的制成材料变化规律和保护文物的技术方法的科学。

主要包括改善文物保护条件,即采用一定措施来防止或减缓自然环境中各种有害因素对文物的破坏;二是文物修复技术,即对已经损坏或存在不利于永久保存因素的文物进行处理,恢复其历史原貌,延长其寿命。

4、土遗址是指人类历史上以土为主要材料而建造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文化遗产。

5、土壤强度是土壤对穿透、剪切作用的抵抗能力。

在性质上是土壤能承受作用力而不被破坏的能力,其大小是土体中引发破坏的最大应力。

6、文物害虫是指能够在文物存放环境中完成其生活史或生活史的一个阶段,并对文物制成材料造成一定危害的一类昆虫。

7、石质文物是指历史遗留的以天然石头为材料,具有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包括石刀、石斧、石碗等遗物和石像、石碑、石雕、石牌坊、石窟寺等。

8、石质文物风化是指由于温度、湿度、生物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使石质文物岩体发生物理状态和化学组成成分或结构的变化过程(劣变过程)。

9、青铜器的腐蚀是指青铜本体受到各种污染源的侵蚀,使铜体局部发生化学反应和电化学反应,Cu、Sn、Pb单质变为化合物,还原到矿化物的过程,引起金属的破坏或变质,生成了与原金属的化学成分和性质完全不同的另外一种物质。

10、文物修复:运用化学和物理的修复方法,对已损文物进行技术处理,使文物的病害消除,毁损得以恢复,劣化现象受到控制的工艺过程。

文物保护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保存其原状,在文物保护修复中使用原材料为主的原则.11、土的抗剪强度是指土体抵抗剪切破坏的极限能力。

二、选择1、下列陈述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选择出来。

《文博概论》课程考试试卷

《文博概论》课程考试试卷

1、恩格斯在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化过程中的作用书中首先提出了“劳动创造了人本身”这一真理。

2、陶器和铜器使用的年代,是在新石器时代。

3、目前,我国古代玉器发现最多的是在红山文化、湖北石家河文化、良渚文化文化类型中。

4、二里头文化晚期出现了大面积的夯土台基——宫殿遗址和城墙,标志国家政权已经形成。

5、商代贵民墓为土坑竖穴木椁墓,分亚字形、中字形、甲字形三种。

6、楚国货币有三种:金质者郢爰;银质者殊布当斤;铜质者蚁鼻钱。

7、墓碑出现于东汉,流行于东汉后期,来源于圭的形体。

8、王莽前后流行青龙、白虎、朱雀、玄武四神瓦当。

9、“刀形墓”出现于西晋;流行于唐代。

10、宋代五大名窑是哥窑、汝窑、官窑、定窑、钧窑。

二、名词解释(40分,每题4分)1、青铜红铜加錫的合金,为绿色,因绿色而得名,青铜与红铜比,优点是熔点低、硬度大、青铜不容易出现沙眼。

2、金银错产生于春秋晚期,表现方式是在铜器表面用金片、银片镶嵌图案,使之成为一个纹饰,与器物主体有区别。

3、鎏金在铜器表面用溶解于水银中的黄金液体加以涂抹而成。

这种鎏金方式最早产生于春秋晚期,流行于东晋时期。

4、漆器产生于商代早期,流行于春秋和秦汉之际。

5、族坟墓以士族宗阀为制度的埋葬制度的体现,排列形制与墓葬墓地里面的排列因素是以家族成员分辈份排列。

6、棺埋在土坑墓中和棺室里面。

7、椁古代贵族墓室的主要形制,有木制和石制之分。

8、“冥目”春秋战国时用玉做,上面雕刻有目、鼻、嘴,盖在死者脸部。

9、刑徒墓始建于东汉时期,属犯人墓室,在洛阳广为扩建。

10、墓志铭记载墓主身份,埋葬于墓室和墓道中,有砖和石之分。

最早起源于西晋中晚期流行后来各个朝代。

三、简答题(20分,每题5分)1、我国博物馆的性质与任务?①文物和标本的主要收藏机构②宣传教育机构③科学研究机构④是我国社会主义科学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2、文博学的性质?①研究人类社会进程和发展的科学②属于人类学和社会历史学的范畴③具有较强的社会性、阶级性④不同于自然科学,也不属于纯技术性的科学3、文博学涉及的主要学科?请列举25门有关的学科加以说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漆木竹器1、古漆木竹器类文物保护处理的必要性由于出上的古漆木竹器类文物因在古墓中埋藏了漫长的岁月,多数曾受到地下水的长期浸蚀。

这些漆木竹器的内部分子结构已究全被水饱和,所以称其为饱水漆木竹器。

这样的文物出土后,饱水状态下的环境突然改变,器物的表面很快干缩,而内部则干的较慢,这样内外干缩情况差别很大,就会引起起翘、开裂、脱皮、变形,甚至达到完全不可收拾的地步。

因而出土的饱水漆木竹器,不能让其自然干燥,而必须立即采取保护性处理。

2、蔗搪脱水定形法优点①此法能使高度腐朽的饱水漆木器得到脱水加固。

②此法的适用范围广,对不同树种、不同含水量的器物都能适用。

③处理后木质质感强,能很好地保待漆木器原貌。

虽有一定收缩,但对漆皮没有大的影响。

④脱水定形后,如在水中授泡一定时间。

蔗糖可以全部溶出,恢复到饱水状态,并不改变器物的外形。

这种可逆性,对初次处理失败或今后发现更好的材料或更为先进的技术,需要一再次处理,都是非常有利的。

⑤该法工艺简单,不需专门设备,操作简便,成本低廉,便于推广。

3、古代漆器的现场保护方法①漆器从墓葬出土后,应立即进行拍照、秋像等工作,及时、全面、准确的记录残存及损坏状况。

②在起取漆器时,双手应从靠近漆器底部的位置轻轻托起,放在一个平整、坚固的托板上,做好记录,写好标签。

③用水质较好的井水(即含钙、镁离子少的水)或墓室中的积水,最好用去离子水轻轻洗去器物表面的污物。

④用质软的塑料薄膜将器物小心谨慎地包好,并在器物底部附近垫放一团用离子交换水浸润的棉花,以防水分快速蒸发掉。

⑤再用泡沫塑料包裹,放人大小合适的箱盒内,在器物的四周填充纸屑,碎的泡沫塑料或其他质地柔软的物质(既能保证器物在箱盒内固定不动,不来回碰撞,又不会因包裹而磨损器物)口包装好后小心送往实验室进行保护处理。

4、出土饱水的漆木竹器直接暴露于空气中会出现哪些损坏①.竹简马上会收缩、起翘②漆器表面漆膜会发生起皱现象③出土的彩绘木俑在阳光照射下,十几分钟之内表面彩绘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④木器表面会干裂,由于器物内水分迅速蒸发,而使水中可溶盐在木器表面析出而器物泛白,直接影响文物的外观。

选答三处即可5、饱水漆木竹器为什么特别强调发掘现场的保护6、简述一般古漆器发掘的现场保护方法7、简述出土竹简的现场提取的特殊要求和提取方法8、简述糟朽漆木竹器加固与修复的基本原则陶瓷砖瓦1、陶瓷砖瓦类文物常用的黏合剂和加固剂有哪些?答:环氧树脂黏接剂、硝酸纤维素黏合剂、聚甲基丙烯酸甲脂黏合剂等,聚醋酸乙烯脂陶瓷类文物加固剂、改性硅溶胶加固剂。

2、白色石膏修补陶瓷类文物时的操作步骤有哪些?3、陶瓷砖瓦类文物翻结剂的基本要求①首先必须能保持文物原貌,即黏结前与黏结后从文物外貌来看基本一致。

在陶、瓷碎片黏结完毕之后,载结好的陶瓷砖瓦碎片最好是看不出什么痕迹、完好如初。

②用于陶瓷砖瓦类文物的黏结剂,必须具备易流动性。

因为陶、瓷、砖瓦类文物,特别是陶器和砖瓦类文物结构不致密、多孔隙,在进行黏结时黏结剂必须具备流动性好,才能充分浸润填平被粘陶器、砖瓦文物断面疏松多孔隙,使凹凸不平的部分牢固地黏结起来。

③勃结剂还必须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即黏结好的陶瓷砖瓦类文物能长时间稳定、不氧化、不吸潮、不软化、不变色、黏结角度不改变、不变形④陶瓷砖瓦类文物的黏结剂要黏着力强,对陶瓷砖瓦碎片有很好的黏结力,并能保持黏力长期不变。

⑤黏结剂应具有可逆性,一旦出现新的、更好的材料,可以容易除掉。

⑥陶瓷砖瓦类文物的黏结剂黏度要小,因陶瓷、砖瓦类文物结构不致密、多孔隙、黏接断面粗糙且是带孔表面,黏合剂黏度要小,才能流动好、浸润充分。

⑦黏结剂固化时收缩率低,低蠕变、高韧性。

⑧操作性能良好,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

4、陶瓷砖瓦类文物加固剂的基本要求①陶瓷文物加固剂应能保护文物原貌,加固前后从外观看基本一致,么痕迹。

②加固材料应无色透明,渗透性好。

③加固材料必须具备良好的黏结性、牢固性。

④加固材料必须具备长期性、稳定性,加固处理后之文物应长期稳定⑤操作方便、经济,能达到最佳的保护效果。

5、简述陶瓷砖瓦类文物黏结剂的基本要求1,首先必须能保持文物原貌,即黏结前与黏结后从文物外貌来看基本一致。

2,用于陶瓷砖瓦类文物的黏结剂,必须具备易流动性。

3,黏结剂还必须具备长期性和稳定性,即黏结好的陶瓷砖瓦类文物能长时间稳定、不氧化、不吸潮、不软化、不变色、黏结角度不改变、不变形。

4,陶瓷砖瓦类文物的黏合剂要黏着力强,对陶瓷砖瓦有很好的黏结力,并能保持黏力长期不变。

5,黏结剂应具有可逆性,一旦出现新的、更好的材料,可以容易除掉6,陶瓷砖瓦类文物结构的黏结剂粘度要小7,黏结剂固化时收缩率低,低蠕变、高韧性。

8,操作性能好,可根据需要任意调节。

6、陶瓷类文物修补的基本要求①必须能保存陶瓷文物的一切特点。

②修复必须一尊重历史、尊重原作。

③修补残缺部分,必须经过周密的调查、分析、研究,修补时不得超过残缺部分。

④修补者不得把自己的臆测和增添部分加进文物。

7、简述陶器损坏的主要原因内因:陶瓷文物由于质地疏松、多空隙,吸水性强,因而很容易吸收雨水或地下水。

地下水或雨水在流动和渗透的过程中会溶入各种酸、碱、盐有机物,从而给陶瓷带来损坏。

外因:1.雨水及地下水的影响:(1).雨水及地下水的作用,使疏松、多孔隙、且吸水性强的陶器长期在极潮湿的状态下,对陶器很不利。

(2).地下水中可溶盐对陶器的破坏。

(3).地下水将陶胎中的钙、镁等阳离子溶出在陶器表面形成坚硬沉积层。

2.自然灾害对陶器文物造成的危害 3.人为因素的破坏:(1).考古发掘过程中因对埋藏情况不十分清楚的情况下偶尔失手造成器物损坏或撞破(2).陶器文物在搬运过程中由于强烈震动、碰撞或车祸等人为因素造成陶器文物破裂或损坏。

8、简述砖瓦类文物损坏的主要原因内因:砖瓦类文物损蚀的主要内因是本身质地疏松、多孔隙、吸水性强,对外界有害物质如空气中的有害气体、酸雨、尘埃的吸附能力强,很容易受腐蚀而风化、酥粉而变得更脆弱更易碎。

外因:.大气中有害因素对砖瓦类文物的危害:大气中有害气体对砖瓦类文物的危害:(1).空气中有害氧化物气体对砖瓦类文物的危害(2).空气中有害氢化物气体对砖瓦类文物的危害(3).空气中尘埃对砖瓦类文物的危害(4).空中死神——酸雨对露天砖瓦类文物的侵蚀损害(5).风沙打磨对露天砖瓦文物的破坏9、采取白色石膏修补陶瓷文物的优缺点优点①操作简便。

②取材容易、来源丰富。

③价格便宜。

缺点①强度不够。

②怕水浸。

③怕重压。

10、简述彩塑修复前的准备工作纸质1、造纸后的纸张加工的五个环节是什么?答:施胶、染色(填料、着色)、涂布2、纸张的主要成分水解的产物是什么?答:纸张组成成分为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

纤维素是由葡萄糖脱水聚合而成的,纤维素本身较为稳定,既不溶于水又不溶于一般有机溶剂,但从纤维素结构上是由许多葡萄糖基通过多氧桥连接成长链结构,氧桥链易碎为水解纤维,再进一步水解则成为可溶性的纤维素糊精、纤维素二糖等短链纤维素,最后完全水解为葡萄糖。

纤维素水解后不形成六碳糖,而形成戊碳糖,所以说半纤维素是聚戊糖。

3、纸张加工过程张“施胶”所带入的不利纸张保存的因素是什么?答:造纸工业广泛应用的松香具有憎水性可防止纸张泅化,但松香与纸张纤维之间缺乏黏附力,为了使松香胶粒能均匀沉淀在纸张纤维上,施胶时必须加沉淀剂硫酸铝,而明矾是强酸弱碱盐,会使纸张呈酸性水解产生的六合水铝离子是带正电荷的絮状凝胶物,对松香颗粒、纤维素纤维、填料均有亲和力。

松香胶的沉淀正是靠六合水铝离子的吸附作用,六合水铝离子越多施胶效果越好。

当浆保持pH为4~5时,能获得较多的六合水铝离子,因而此条件下生成的纸张呈酸性,易发黄变脆。

4、纸张漂白过程中的不利纸张保存的因素是什么?答:一般说来。

制成的纸浆因没有除去木质素、灰尘或其他色素杂质,都有一定的颜色。

要得到高质量、洁白纸张,就要去除杂质,进行漂白处理。

纸浆漂白时常用的氧化漂白剂次氯酸钙、氯气、二氧化氯、臭氧以及过氧化氢,对纤维产生有害作用,例如木质素被氧化分解同时产生有机酸、二氧化碳,使漂白液酸度上升,氧化活性增加,导致纤维素、半纤维素受到不同程度的氧化,使纸浆返黄,’而且漂白液残留还会继续氧化纸张纤维索、半纤维素、木质素。

使纸张发黄变脆。

5、光对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影响有哪些(老化作用)?后果是什么?答:(1)纤维素的光降解(2)纤维素的光氧化降解(3)纤维素的光敏降解(4)纸张中木质素、半纤维的光化学作用(5)光对纸质文物上颜料的影响。

后果是纸张变黄、变脆、机械强度减弱、使用寿命缩短。

6、简述纸张文物酸性的产生及危害?答:1.纸质材料本身发酵、水解产生的酸性,纸张中纤维素、木质素氧化而产生的有机酸。

2,纸张加工过程中带进的酸性物质。

如纸张加胶时引进的沉淀剂明矾水解而产生的酸性积累,加工过程加入的漂白粉的残留,也会产生酸性。

3环境中酸性气休的影响。

4.纸质文物保存过程中霉菌、虫害生长繁殖时带来的酸性。

危害:酸性的存在或积累是纸质文物保存的大敌。

纸张本身的主要组成纤维素性质是很稳定的,但在酸的催化下容易发生水解,而使连接葡萄糖单体的1,4一β甙键断裂,纤维素聚合度下降,从而使纸张强度下降,发黄、变脆、变质而韧性减小。

7、简述碳酸环已胺本身呈酸性,为什么还用他来对纸质文物进行气相脱酸?答:碳酸环己胺虽本身呈酸性,但气化过程中能分解成碱性化合物环已胺,从而具有脱酸作用。

8、影响纸质文物变质糟朽的主要外因(1)光对纸质文物的影响(2)温度对纸质文物的影响(3)湿度对纸质文物的影响(4)大气中有害气体对纸质文物的影响(5)大气中尘埃对纸质文物的影响(6)生物对纸质文物的影响。

9、纸质文物上的污斑主要包括?①水斑、泥斑③蜡斑⑤虫屎斑⑦泥斑②油斑④墨水斑⑥锈斑⑧霉斑10、污斑清除应特别注意的问题:①在纸质文物清洗之前,必须作字迹、颜料的点滴实验,如有掉色、溶解现象,则应在清洗前先作固色处理,常用醋酸纤维素内酮溶液或用可溶性聚酞胺树脂加固字迹。

②采用化学药品处理后,必须再用清水清洗,防止留下斑痕或增加纸质酸度。

③甲对于纸质文物采取大面积湿洗法,容易造成变形、损伤,一般多采用局部处理和干洗法,即用柔软的东西蘸上所用的清洗剂,轻轻擦洗被沾污的部分.然后用吸墨纸或滤纸吸去脏液,再用温水清洗后,反复用吸水纸吸除水分、压干、熨平。

④污染来自多方面,污染物成分也比较复杂,有的呈碱性,有的带酸性,有的含有各种无机物或有机物等固体杂质。

不管是哪种杂质造成的污染,日久都会对纸张和字迹起破坏作用,必须重视,而且污染物不同,污染程度不同。

纸质的强度不同,污染清除的方法也不同,应具体情况具体对待。

做到“对症下药”,确保污染清除的效果和纸张的安全。

11、纸质文物湿法脱酸的优缺点?①优点;脱酸彻底:由于湿法脱酸处理时,纸张浸泡在溶液中,因此脱酸反应比较彻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