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合集下载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IAEP方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IAEP方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军事理论与训练
参见《全校性实践教学课程实施计划》。
暑期社会实践
参见《全校性实践教学课程实施计划》。
专业模拟实习
一、模拟实习目的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模拟实习的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 学生从事专业实务工作提供校内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 新精神。
二、组织领导
22
5
高级财务管理
22
5
Excel在审计中的应用
1
15
Auditing Communication(审 计沟通)
2
2
6
United Nations Audit L类 Practice(联合国审计)22源自6政府审计22
6
建设项目审计概论
22
6
经济责任审计
22
6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
22
6
会计信息系统
21 1 6
时间 第 5 学期
第 6 学期
审计综合模拟,包括:模拟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
3
审计综合模拟
终结阶段的主要内容,通过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 第 7 学期
的编制等,熟悉审计业务的操作全过程。
5
四、考核办法
依据实验软件的模拟结果、实习报告(小结)综合评定。
创新实践训练
一、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激 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体育类课程
41
3 1-4
限选4项
体育教学部
艺术类课程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培养计划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培养计划

审计人员职业发展培养计划在当今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审计工作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审计人员作为财务领域的“监督者”和“把关人”,其专业素养和能力水平直接影响着审计质量和企业的发展。

因此,为审计人员制定一套科学合理的职业发展培养计划,对于提升其个人能力、推动审计行业的发展以及保障企业的稳定运营都具有重要意义。

一、培养目标1、短期目标在短期内,帮助审计人员熟悉审计流程和方法,掌握基本的审计技能,能够独立完成简单的审计任务,并具备良好的沟通和团队协作能力。

2、中期目标经过一到两年的培养,使审计人员能够熟练运用审计工具和技术,准确识别和评估审计风险,撰写高质量的审计报告,并在团队中发挥重要作用。

3、长期目标在三到五年内,将审计人员培养成为具备深厚的专业知识、丰富的实践经验和卓越的领导能力的审计专家,能够带领团队完成复杂的审计项目,为企业提供有价值的决策支持。

二、培养内容1、专业知识培训(1)审计基础知识包括审计的定义、目标、原则和方法,财务报表审计的流程和要点,以及内部审计和外部审计的区别等。

(2)会计准则和税法熟悉最新的会计准则和税法法规,掌握财务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方法,能够准确判断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3)审计软件和工具熟练掌握常用的审计软件,如审计之星、ACL 等,以及数据分析工具,如 Excel、SQL 等,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和准确性。

2、实践技能培养(1)项目实践安排审计人员参与实际的审计项目,从简单的项目入手,逐步增加难度和复杂度,让他们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实际的审计案例,让审计人员了解不同类型企业的审计要点和风险点,学习如何应对复杂的审计情况。

(3)模拟审计组织模拟审计活动,让审计人员在模拟环境中锻炼审计流程的执行、证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报告的撰写等能力。

3、综合素质提升(1)沟通能力培养审计人员与被审计单位、上级领导和团队成员的有效沟通能力,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能够清晰准确地传达审计意见和建议。

审计学原理2015南审范围答案版

审计学原理2015南审范围答案版

《审计学原理》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通过审计监察和督促被审计单位的经济活动在规定的范围内、在正常的轨道上进行。

这是审计的(B)职能A.经济管理B.经济监督C.经济评价职能D.经济鉴证职能2.隋、唐两代,独立于财政部门之外,行使司法审计监察权,专管“勾稽天下财赋”的机构是(D)A.大宰B.监御史C. 刑部D.比部3.社会审计最早产生于(A )企业出现后A.合伙制B.股份制C.集体所有制D.全民所有制4.在《公司审计》一书中将审计假设分为审计必要性假设、审计行为假设、审计职能假设三类的美国学者是( B )A.莫茨和夏拉夫B.托马斯·李C.弗林特D.李金华5.审计机构和审计人员对被审计单位的经济资料及经济活动进行审查,并依据一定的标准对查明的事实进行分析判断,肯定成绩、指出问题,寻求改善管理,提高效益的途径。

这是审计的(C)职能A.经济管理B.经济监督C.经济评价职能D.经济评价职能6.构成审计关系的三要素中,第三关系人是(D)A.审计人员B.审计主管单位C.被审计人D.审计授权或委托人二、多项选择题1.现代内部审计发展呈现出以下趋势(ABC )A.从制度导向审计到风险导向审计B.从评价现状到预测未来C.从经营审计到战略审计D.从效益审计到财务审计E.从抽样审计到详细审计2.国内外审计实践经验表明,审计的独立性应当包括以下几方面(ABCD)A.组织上B.人员上C.财政上D.工作上E.生活上三、名词解释1.审计P22.审计假设P213.英国式审计P154.美国式信用审计P15四、简答题1.任何审计都具有三个基本要素,其内容是什么?P22.审计的基本职能和作用有哪些?P17 P183.现代内部审计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P174.什么是独立性?审计应当在哪些方面具有独立性?P35.审计的职能有哪些?P176.审计的作用有哪些?P187.莫茨和夏拉夫的基本假设是什么?P238.托马斯·李的审计假设是什么?P249.弗林特的审计假设是什么?P2510.什么是审计产生的客观基础?受托经济责任11.什么是审计关系?有哪几方面?P212.什么是审计本质?审计主要有哪些方面的特征?P3第二章审计组织与审计人员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审计法的有关规定,我国地方审计机关可以在其审计管辖范围内派出审计特派员,但应当由( A )决定,并报上级审计机关备案A.本级人民政府B.上级人民政府C.审计署D.本级人大常委2.我国国家审计机关的隶属模式是(C )模式A.立法型B.司法型C.行政型D.独立型3.在部门、单位内部从事组织和办理审计业务的专门组织是(D )A.国家审计机关B.政府审计机构C.社会审计组织D.内部审计机构4.下列内部审计机构设置的不同机制中,独立性最弱的内部审计机制是(A )A.主管财务副经理领导B.总经理领导C.监事会领导体制D.董事会领导二、多项选择题1.注册会计师执行审计业务,应当拒绝出具有关报告的情形是(ABC )A.委托人示意做不实或不当证明的B.委托人故意不提供有关会计资料和文件的C.因委托人有不合理要求,使注册会计师出具的报告不能对财务会计的重要事项做出正确表述的D.被审计单位的会计资料存在严重不合法行为,但被审计单位拒绝改正的E.审计范畴受到严重限制,无法取得充分、适当审计证据的2.审计机关依法行使审计监督权,被审计单位有义务接受审计监督,不得拒绝、阻碍。

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基于审计实验教学模式设想

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新思路——基于审计实验教学模式设想

殖后 , 国家教 育 部《 关于 进 一步 加 强 高等
计课 “ 难懂 、 学 、 难 易忘 ” 呢? 剖析 其 主要 的 原 因是 :目前 的 审计 教学 方 式普 遍 采 用 的仍 然 是传 统 的 “ 堂灌 ” 的教 学模 满 式 。在 这 种模 式 下 , 以教 9 为主 导 , i f ; 以教 材 为 中心 , 种 “ 理 论 、 实践 ” 这 重 轻 的教 学 方法, 最终 导 致课 堂 传输 的信 息 量 过 少 , 严 重抑 制 了学 生 的思 维 能 力 ,更谈 不 上 培 养学 生分 析 问题 、解决 实 际 问题 的 能
【 关键词 】 审计; 实验教学; 设想
审计 教育 事 业 的产 品是 审计 人 才 。
培养 什 么样 的人 才 ,应 服 从于 社 会 主义 经济 建设 的需 要 。 2 0 从 0 4年 震惊 全 国的
审计 专 业教 学 中 ,教 师如 何将 抽 象 的 审
计 基 本 理论 与 实务 操作 通 过仿 真 的 实践 性环 节 来实 现理 论 到 实务 的过 渡 是 关键
践性 教 学环 节 , 强化 对 学生 创新 能 力 、 实
践 能力 以及 对 知识 的灵 活应 用 能 力 的培 养 ,对高 校 审计 专业 人 才 的培 养具 有 至
“ 审计 风 暴 ” , 们 深 刻认 识 到 “ 中 人 经济 越 环 节 。 发展 , 计 越 重 要 ” 同 时也 看 到 了审 计 审 , 事 业 的发 展 和 社 会 对 审 计 人 才 的 需要 ,
素质 教 育的要 求 , 又不 失是 高校 审 计专 业人 才培 养 的 一个 新途 径 。 文章 通过 分 析 审计模 拟 实验 教 学 的必要 性 与现 状 , 出 了一 个 提 既 易于学 习又便 于操 作 的审计 模 拟 实验教 学模 式 和 实验 教 学环 节 的设 计构 想 。

南京审计的审计学专业

南京审计的审计学专业

南京审计的审计学专业
南京审计学专业是南京审计学院(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的一个学科专业。

该专业是依托南京审计学院经济学院设立的,旨在培养学生在审计领域具备相关知识和技能的专业人才。

学生在该专业学习期间,将通过理论知识和实践训练来掌握审计学科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巧。

该专业涵盖了审计学的理论基础、审计实务技术、审计风险管理、财务报告分析等内容。

毕业后,学生可以在企事业单位、审计机关、会计师事务所等机构从事审计工作,也有机会参加公务员考试、注册会计师考试等。

南京审计学专业的课程设置较为全面,师资力量强大,是国内审计学科领域非常知名的专业之一。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IAEP方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南京审计大学【审计学专业(IAEP方向)】人才培养方案(2015版)

审计学专业(IAEP方向)人才培养方案IAEP(Internal Auditing Education Partnership Program)项目是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The Institute of Internal Auditors,IIA)在全球高等院校中推广的利用现有会计和信息系统中的课程,建立起支撑内部审计的跨学科教育项目。

我校审计学专业创办于1987年,1993年开始招收本科生。

借助“大审计”学科与专业平台,2007年我校引入国际内部审计师协会(IIA)的IAEP项目,成为其合作院校。

2009年开始招收首届审计学专业(IAEP方向)本科生。

该专业目前拥有教授12人、副教授28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其中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2人、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江苏省高校优秀学科带头人2人、江苏省教学名师1人。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一)培养目标本专业方向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备内部审计方面的理论知识和业务技能,能够熟练运用外语及现代信息技术,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面向大中型企业集团和跨国公司从事内部审计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二)培养要求1.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和科学发展观;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2.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体育锻炼和卫生习惯,受到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3.具备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4.掌握文献检索、经济管理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专业性信息处理方法;熟悉常用的经营管理、会计审计等专业软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相关业务;计算机水平达到江苏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要求;5.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水平达到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级要求;6.具有良好的审计文化底蕴和诚信品格,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意识。

南京高校审计复合型人才本科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南京高校审计复合型人才本科培养模式比较研究

南京高校审计复合型人才本科培养模式比较研究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的出现和逐渐发展,当今社会需要的不再是简单传统的审计人才,目前市场对审计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其能够完成传统的查账审账,更要求审计人员具有计算机、数学、金融等方面的知识,要求其是复合型人才。

本文根据目前时代需要,结合南京高校对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比较研究,深入现实单位采访后并进行总结,然后对南京本科高校的审计复合型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和意见。

一、审计复合型人才的概述复合型人才是指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专业(或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基本能力的人才,这种人才的特点是多才多艺,能够在多个领域大显身手。

审计复合型人才是能够满足审计工作需要的掌握多个专业知识的专业人才。

审计复合型人才通常具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

一是审计能力的综合性。

一般具备扎实的会计、审计专业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多学科知识,知识交融程度高,并能在审计实践中发挥其综合功能。

二是审计思维的创新性。

审计复合型人才可以通过多学科知识和能力的融合而达到对原来的知识、能力的超越和升华,并进行创新。

三是审计成果丰富性。

在审计实务中具有宏观性思维,能发现深层次的体制性问题,并能对审计实践中发现的各种问题进行理论上的总结。

复合型人才在如今的职场中被广泛需要,如今的会计事事务所、政府机关不再仅仅需要传统的审计人员,而是更加倾向于雇佣审计复合型人才,这就对高校本科对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提出了一定要求。

所以对于南京本科高校复合型人才培养方案模式进行研究,有利于帮助即将就业的本科生找到并弥补自身实力的不足,为将来就业打下良好基础,从而保证自己不被时代所抛弃,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优势地位。

二、关于审计复合型人才的历史研究审计复合型人才在近几年是财经方面的研究热点,但是在早期就有很多专家学者对审计复合型人才进行过相关研究或者做过相关的讨论。

例如,卢志云在“审计复合型人才之内涵打造”中曾写到“打造审计‘复合型’人才,应该重点从三个方面着手。

南京审计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审计大学教务委员会

南京审计学院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南京审计大学教务委员会

南京大学软件工程专业教学支持与教学管理数字化平台简介1、数字化教学平台与质量保障体系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和用于实现质量保障体系的教学支持与教学管理信息化支撑平台。

下图给出了教学管理体系的总体结构。

图的上半部分是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包括课程体系质量保障系统、课程质量保障系统、学生学习管理保障系统、实践教学保障系统和学生创新能力保障系统等五个组成部分。

图的下半部分是教学支持与教学管理信息化平台,包括知识体系管理及制定过程控制系统、课程与课程体系设计及相关过程控制系统、教学支持/实践支持与相关过程控制系统;其中后者包括教学支持系统与课程授课过程控制系统、选课管理系统、论文管理系统、实训管理及相关教学过程控制系统、学生创新项目支持系统。

图一软件工程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2、数字化教学平台功能1、知识体系管理系统知识体系管理系统是一个有效管理软件工程知识点,并统计知识点在各课程中分布的信息化工具,也是知识体系制定过程控制的工具,包括知识体系输入管理、知识体系汇总管理、课程知识体分布统计、知识点覆盖率统计等功能。

2、课程与课程体系设计系统课程与课程体系设计系统是一个根据知识体系来设计课程与课程体系的信息化软件,也是课程体系制订过程、课程与关联课程设计过程控制的工具,包括课程体系设计管理、课程教学目标管理、课程知识点输入管理、知识点与课程对应关系管理、先驱与后继课程协同管理等功能。

3、教学支持系统教学支持系统用于向教师学生提供便利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同时对课程授课过程进行动态控制,包括课程信息管理、课程通知、课件管理、作业管理、课程论坛和成绩管理等功能。

教师使用教学支持系统的规则如下:1、教师在课程开始前3个工作日在课程信息管理系统中录入:课程名称、时间、教师姓名、助教信息、课程大纲、参考书目、参考链接。

2、教师使用课程通知系统及时发布课程通知。

3、教师须在每次课前2个工作日上传课件。

4、教师须在每次作业截止日期前5个工作日上传作业要求。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

第7期2024年4月江苏科技信息Jiangsu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formationNo.7April,2024基金项目:2022年度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项目名称:数据资产的审计数字化转型的影响研究;项目编号:2022SJYB0749㊂作者简介:马圆明(1990 ),女,讲师,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审计理论与实务㊂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研究马圆明,毛诺莹(南京审计大学金审学院,江苏南京210033)摘要:新文科背景下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是推动高等教育由外延拓展向内涵式发展的重要内容㊂新时代精神㊁审计工作新使命及科技创新对培养复合创新型审计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㊂但目前审计人才培养还面临着创新意识不强㊁学科融合困难㊁缺乏完善的教育实践机制等问题㊂因此,文章提出创新教学理念和育人理念,通过重塑审计教育目标㊁着力完善课程体系㊁优化教学模式和健全质量评价体系等措施,多层面探索新文科视域下的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以期为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人才培养模式优化提供参考㊂关键词:新文科;审计;人才培养;创新中图分类号:F239;G642㊀㊀文献标志码:A 0㊀引言㊀㊀伴随着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推进,传统的生产模式和组织形式正在发生革命性变化㊂面对愈加复杂㊁系统与综合的审计业务,审计人员专业知识和技能都面临极大的考验㊂此外,新的经济形势与时代精神对审计人才的创新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㊂在新的发展形势下,审计学专业必须着眼未来,推进与其他学科的交叉融合与创新㊂新文科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其跨界融合的思路可以弥补目前审计人才培养与实际审计人才需求之间的差距,高度契合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的理念[1]㊂本文结合新经济形势㊁新技术发展对审计人才的需求,在新文科建设的引领下,重构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框架,创新培养路径,探索培养能够快速适应新技术㊁新业态的创新型审计学专业人才㊂1㊀新时期我国审计人才培养面临新要求1.1㊀审计职能的转变对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㊀㊀随着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传统审计单一的监督职能已不能满足时代的需要㊂2022年正式实施的‘审计法“修正条款中显著拓宽了审计范围和业务类型,同时强调审计关口前移,国家审计的风险防范功能凸显㊂2021年中注协发布的‘注册会计师行业信息化建设规划(2021 2025年)“中亦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应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审计服务需从鉴证服务向增值服务延伸㊂审计职能的不断拓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审计职业的发展方向,亦对高校审计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㊂审计学专业亟须探索与其他学科的跨界融合,打造嵌入新文科精神的审计人才培养模式㊂1.2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迭对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㊀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改变了企业业务流程㊁内部控制及财务报表的编制规则㊂面对审计对象信息技术能力的不断提升,审计行业亦在积极开展信息化建设,以信息技术推动审计行业转型是大势所趋[2]㊂高校审计人才培养必须立足新时代,回应新需求,在数字化转型的关键阶段,找到审计基础与信息技术的结合点,加强与信息技术学科的交叉融合,着力培养具备全面素质和超强适应能力的信息化审计人才㊂1.3㊀ 万众创新 的时代精神对审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㊀㊀2018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推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打造 双创 升级版的意见“提出,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是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支撑㊂‘ 十四五 国家审计工作发展规划“中亦指出审计要坚持改革创新,不断完善审计理念㊁审计手段和审计管理㊂高校作为审计人才培养的摇篮,亦应牢牢把握 创新 这一时代理念,打破传统教育模式,推动审计与其他学科在更高层次实现交叉创新,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高端审计人才㊂2㊀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创新型人才培养面临的问题2.1㊀创新意识不强㊀㊀在高等教育中,创新并非一个新鲜的名词㊂大学生创新创业一直是国家与社会关心的焦点㊂ 挑战杯 等各类创新创业比赛,激发了一部分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思维㊂但目前大部分学生㊁教师和高校依旧存在创新意识薄弱的情形,究其原因可以归纳为3点㊂首先是学生缺乏创新基础㊂有的学生空有创新的抱负,但始终无法寻求到创新的落脚点,这实际是因为没有扎实的创新基础㊂创新深植于知识,基础知识不牢,就无法将自己所学综合㊁灵活地运用,更遑论打破常规㊂长此以往,学生积极创新的热情也会逐渐消退㊂其次是现行的教育模式没有关注学生创新型思维培养㊂我国传统的 灌输式 教育模式固化了学生的思维,学生缺乏独立的思考,已经习惯于被动接受知识㊂遇到问题,潜意识里趋向于等老师给出答案而非主动寻求解决途径㊂最后是高校给予学生的创新实践机会太少㊂实践出真知,但现行的高校教育留给学生创新实践的机会很少,学生往往亦缺乏自己主动实践的勇气㊂尝试与试错这一过程的空缺,导致学生所思所想均是空中楼阁,创新就难以实现㊂2.2㊀学科融合存在难度㊀㊀新文科建设倡导跨界融合教育理念,实质是打破 文㊁理㊁工㊁农 之间的专业壁垒,实现学科之间知识㊁能力㊁技术的深度融合㊂目前,大多数商科高校都在开展新文科建设,探索商科与其他学科尤其是信息技术的交叉融合㊂但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学科间始终存在较大的专业壁垒,交叉融合存在一定的难度㊂这主要是由于长期的高考文理分科制度,导致学生被打上了明显的文理科思维烙印㊂审计学专业通常是文理兼收,但面对新增的信息技术类课程,文理科不同起点的学生学习情况反馈存在明显的差异㊂文科思维较强的学生对信息技术的深度应用存在畏难情绪,而有一定基础的学生又会觉得课程太简单,没有挑战性㊂由于新文科建设还在逐步推进当中,审计与信息技术融合的课程体系还不成熟,现开设的计算机辅助审计㊁信息技术审计等课程大多融合较为生硬,没有真正实现培养学生信息化思维的初衷㊂2.3㊀缺乏完善的教育实践机制㊀㊀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必须构建合理的教育实践机制,才能让学生真正理解知识,运用知识,探索新知识㊂审计学专业具有极强的实践性,单纯的理论讲解根本无法让学生切身体会审计工作究竟在实践中是如何开展的㊂目前,大多数开设审计学专业的院校在教育实践方面还存在一定的欠缺㊂一种情形是理论与实践脱节,如开设了政府审计课程,但困于政府审计的特殊性,很难开展大规模的政府审计实践实习㊂又或者存在时间上的错位,如在第五学期开设注册会计师审计课程,而对应的实训课程开设在第六学期,这导致学生曾经在理论学习上理解不透彻的问题没有能够马上得到解决,等到能够实践实习时,又已经对具体知识点记忆模糊㊂长此以往,学生习惯了单纯的理论灌输,就丧失了主动探究的热情㊂还有一种情形是学校与教师干预过多,实践教育失真㊂学校搭建教育实践平台的目的是提供给学生进行教育实践的机会和空间㊂既然是实践,那就应该尽量真实化,学生在实践过程中可能会遇到诸多问题,应当由学生自主考虑如何去解决㊂这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㊁抗压能力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都有很大的帮助,而这些均是一个具有创新性的未来审计人才所必须具备的素养㊂但在实际的实训实习过程中,学校和教师干预较多,导致学生始终对教师有极强的依赖性,丧失探索与创新的勇气㊂3㊀新文科视域下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策略3.1㊀重塑审计人才培养目标㊀㊀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首先应当更新人才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设定应当基于新文科建设要求,参考审计行业发展实情,顺应数字经济发展趋势,同时结合各地区㊁各高校的实际状况㊂总体来讲,可以把握 德㊁识㊁技 3个要点㊂第一,强调审计职业道德㊂审计署提出 依法㊁求实㊁严格㊁奋进㊁奉献 的审计精神,为审计事业提供了精神支柱和前进方向㊂高校应当将审计精神作为人才培养的核心,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学生坚守底线,奋发图强㊂第二,强调审计基本素养㊂身处知识经济时代,审计人员的基本素养并不再常规地局限于掌握财会㊁经济㊁管理的知识即可㊂新文科建设的理念亦是打破专业壁垒,促成各学科知识的柔性汇聚[3]㊂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应当积极拓展审计基本素养的边界,向跨领域㊁多学科的 复合型 转变㊂第三,强调审计创新之能㊂面对瞬息万变的审计需求㊁快速迭代的信息技术,审计人员必须能够快速适应审计环境变化,采取有利的审计应对策略㊂高校审计人才培养,应当引领学生逐步将 不变 的知识转化为 应万变 的能力再到 主动求变 创新力,为社会提供能够 驭变 的审计人才㊂3.2㊀重构课程体系㊀㊀学科间的跨界融合既是新文科建设的主要形态,也是审计学专业创新发展的主要趋势㊂为进一步凸显审计学专业独立交叉学科特点,实现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必须重新完善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打造通专结合的跨界课程体系㊂通识教育环节,一方面应加强学生思想道德修养的培养,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㊁价值观,培养学生创新人格㊂另一方面应当扩大通识教育课程的范围,提升通识教育课程选择的灵活度㊂借鉴国外高校的完全学分制,减少通识教育必修环节的学分,增大选修环节的学分㊂在通识教育选修环节纳入法学㊁工程㊁信息技术等专业的基础课程,供不同基础㊁不同爱好的学生选择与尝试㊂为弥补一部分商科院校师资不足的问题,可以采取高校间学分互认的方式,既加强了校际间的交流与合作,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能推动审计学向更具开放性的审计大学科群方向发展㊂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之上,继续打造审计专业课程建设,探索多学科柔性汇聚的新课程体系㊂与通识教育环节的革新思路一样,扩大审计专业选修课程的比例,将学习的自主权更多地交给学生㊂由于学生的性格特点不同,前期的教育基础不同,对不同课程的敏感性存在差异㊂如果一味强制要求学生统一学习某一专业课,对于不擅长该领域的学生来讲,会打击其学习的积极性㊂如一些审计信息化的课程,有的学生接受确实存在难度,未来可能不会从事该领域的工作,假如一味强制学生学习,反而可能会打击学生的自信心,起到适得其反的效果㊂因此,在专业课程设置上,也应增加选择的灵活度㊂高校学生应当有更多的学习自主权,基于自己未来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的专业课方向㊂审计学专业课方向的设置上,除了传统的政府审计㊁注会审计㊁内部审计的分类形式,也可以按照财务审计㊁信息技术审计㊁工程审计㊁环境审计等的方式划分专业课方向㊂这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㊁特长优势选择更适合自己的专业发展方向,更好地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㊂志同道合的学生共同学习一系列的课程,也更能够碰撞出思维的火花,产生一定的创造性成果㊂3.3㊀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教学模式㊀㊀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离不开教学模式的创新㊂审计工作的实践性极强,应当采用理实并重的教学模式,更新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关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㊂(1)应当根据课程特点及审计行业发展形势,结合新文科建设的主旨思想,适时优化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㊂(2)探索教学方式的创新,尤其是理论教学环节,倡导启发式㊁参与式教学,加强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主动性㊂高校的课堂应当更加自由,更具探索性㊂可以增设情景式教学活动,选择审计工作流程中的一些关键环节,分角色㊁按团队来体验㊂通过实景交互的教学活动增强学生对审计工作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创新性㊂亦可以在课堂上融入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手段,既可以增加课堂的趣味性,又能让学生切身体会信息化的重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审计信息化㊂(3)着力构建产学协同的人才培养新模式㊂加强与政府审计机关㊁会计师事务所以及企业内部审计的沟通合作㊂聘请校外合作单位的专业人士定期进校与师生进行实务交流,拓宽学生视野,促进学生及时了解行业发展动态,明确审计岗位需求㊂共建实践教学基地,让学生走出课堂,走进实践,将实训课真实地开到事务所㊁开到企业,为学生提供更多㊁更真实的实践实操体验㊂同时,鼓励学生利用产学协同平台,自主开展创新创业,把创新创业教育嵌入实践实习,锻炼学生创新创业实战能力,探索校内外结合的创新创业实践体系[4]㊂(4)结合国家深化研究型审计的理念,着力打造 课研融合 课赛融合 的教学新模式[5]㊂通过学术研究㊁专业竞赛,能够更好地激发学生挑战自我的兴趣,主动将所学转变为所思,所思转变为所用㊂同时对于教师来讲,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亦能更加明晰学生所需所想,重新反思自身教学存在的缺陷并及时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反哺教学㊂3.4㊀健全人才培养质量评价体系㊀㊀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人才培养体系在培养目标㊁教学内容㊁教学形式上均发生了重大变化,与之匹配的人才培养质量管理与评价体系也应当进行动态调整㊂首先,质量评价体系主体应当更加多元化,学生㊁教师㊁高校㊁专家㊁社会㊁政府均可以作为质量评价的主体,尤其是教师在质量评价体系中的作用不容忽略㊂目前,仍处在新文科建设的初期,培养体系仍在构建㊁调整当中㊂教师作为人才培养的直接参与者,假如仅仅被认定为被评价方,并不利于及时发现人才培养转型中所存在的具体问题㊂因此,应当更加注重教师的自我评价以及教师对人才培养建设的评价㊂一方面,能够最大程度驱动教师的内驱力,改进教学质量;另一方面,能促进评价结果更加客观㊁真实㊂其次,质量评价维度应当多元化㊂创新型审计人才培养秉承 理实结合 的培养思路,人才培养质量评价维度也应综合考虑理论基础㊁实践能力㊁创新创业等多个方面,基于不同权重进行评判㊂最后,质量评价衡量标准应当更加多元化㊂当前,大多数质量评价结果均为量化的等级或分数,缺乏详尽的质性评价,这样并不利于及时发觉审计人才培养中的漏洞㊂为了能够更好地了解审计创新人才培养存在的不足,应当重塑质量评价指标体系,融入更多的质性评价环节,增强评价结果的公信力与科学性㊂通过推动教学质量评价向3个多元化方向的发展,最终形成契合新文科建设精神的审计学专业质量保障与评价体系㊂4 结语㊀㊀新文科建设为哲学社会科学同新技术革命形成交叉融合的教育改革提供了契机[6],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㊂目前,国内各大院校纷纷探索新文科背景下的人才培养路径,推动文科教育创新㊂审计学专业原本就是一门实践性和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在信息化浪潮的冲击下,审计学专业应当抓住新文科建设的契机,明确数字化转型对审计复合型人才的需求,继续朝着交叉学科的方向发展㊂同时,鉴于审计职业的特殊性,人才培养过程中需发挥文化育人的价值引领,关注审计人才的职业道德素养培养㊂高校需持续关注交叉创新型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不断完善跨学科审计人才的培养路径,更新培养目标,从课程体系㊁教学模式㊁质量评价体系等方面,探寻实现审计学创新性人才培养的具体方案,持续为社会输送能够适应新时代发展和社会需求的,具备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审计人才㊂参考文献[1]丛秋实,黄作明,柳巧玲.审计学专业学科交叉研究:基于新文科人才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23(21):96-98.[2]郭红建,梅轶群. 四新 建设背景下大数据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J].大学教育,2023(15): 111-113.[3]南永清,陈希晖,童瑞连.新文科背景下审计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优化研究[J].教学研究,2022(6): 59-65.[4]叶小小.产教融合视角下高校审计创新型人才培养机制研究[J].审计与理财,2023(12):50-53. [5]陈卓,陈兮尧,旷子璇.新经济背景下研究型审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广东经济,2023(3):70-75. [6]李程宇,朱聪慧,李蕊蕊.基于新文科跨界融合教育的卓越审计人才培养路径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22(17):172-174.(编辑㊀姚㊀鑫)Research on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talents in auditing major under thebackground of new liberal artsMa Yuanming Mao NuoyingJinshen College of Nanjing Audit University Nanjing210033 ChinaAbstract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uditing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new liberal arts is an important aspect of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higher education from extension to connotation.The spirit of the new era the new mission of auditing work and 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put forward higher requirements for cultivating composite and innovative auditing talents.However the current training of audit talents still faces problems such as weak innovation awareness difficulties in integrating disciplines and a lack of comprehensive educational practice mechanisms. Therefore the article proposes innovative teaching and educational concepts and through measures such as reshaping audit education goals focusing on improving curriculum systems optimizing teaching models and improving quality evaluation systems explores the cultivation of innovative audit talents in the new humanities perspective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in order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optimizing the training mode of audit talents in the context of the new humanities.Key words new liberal arts auditing talent training innovation。

南京审计学院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南京审计学院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

审计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025700)审计硕士(英文名称为Master of Auditing,英文简称为Maud)培养旨在适应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对审计专门人才的迫切需求,完善审计人才培养体系,创新审计人才培养模式,提高审计人才培养质量而设立。

本专业主要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审计学基本理论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审计专门人才。

一、培养目标培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职业道德素养,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具有开阔的国际视野、较强的专业能力,能够创造性地从事审计工作的高层次、应用型、复合型的审计专门人才。

具体目标有:(一)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较强的责任感。

(二)系统掌握现代审计基本理论与实务以及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中国审计实践,熟悉国际运作规则,具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创新潜能;具有应对复杂多变经济环境的战略意识,学习、分析、判断、决策能力,以及审计工作的领导潜质。

(三)熟练掌握一门外语,能够阅读专业文献,具备一定的听说、写作能力,能够跨国交流。

(四)能够熟练地利用数据库检索专业文献,身体和心理健康。

二、研究方向(一)国家治理与政府审计。

(二)公司治理与内部审计。

(三)公共工程审计。

三、学制及学习年限采取全日制或非全日制学习方式;学习年限2~3年,一般不超过3年。

四、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审计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应修满总学分为38学分。

其中:公共必修课8学分,专业必修课14学分,方向课6学分,选修课4学分,实习课程6学分。

云南大学研究生培养方案课程设置(硕士)五、培养方式(一)采取理论学习、实习和学位论文相结合的培养方式。

理论知识教学同时注重应用性知识的渗透;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研讨、模拟训练、案例分析、社会调查和实习等多种形式。

南京审计大学本科生课程替代及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南京审计大学本科生课程替代及学分认定实施细则

南京审计大学本科生课程替代及学分认定实施细则南京审计大学本科生课程替代及学分认定实施细则为进一步完善本科教学运行管理体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体现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管理理念,对学生参加校际交流,发生学籍异动以及参加特色项目培养等原因,在学业识别和毕业专业识别确认时需进行课程替代。

为此,特制定本办法。

一、总则第一条课程替代是指学生修读非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课程,在学业识别和毕业专业识别确认时替换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所规定的相关课程。

第二条替代课程与被替代课程的课程性质、课程内容、教学要求相同或相近方可申请课程替代。

第三条替代课程学分原则上不低于被替代课程学分。

第四条由于新旧人才培养方案调整、校际交流、学籍异动等原因,学生在满足第二条、第三条规定的前提下,可申请课程替代。

第五条任选课、实践类课程不能被其它课程替代。

第六条同一课程体系内,修学难度高的课程可以替代修学难度低的课程。

第七条已修课程原则上不得通过课程替代的方式申请重修。

二、特色办学项目外文课程替代第八条参加特色项目学习的学生因各种原因无法完成本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规定的外文课程,按照确保学生专业知识体系完整性的原则,可以用相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中文课程替代,以满足其毕业学分要求。

第九条申请特色项目课程替代的学生,需同时符合以下条件:1.在我校特色项目学习满三年;2.外文课程已修读但考核未通过,未能获得学分方可申请用相近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中文课程替代(会计学(中澳合作项目)学生申请不出国的除外)。

三、审计学(ACCA方向)课程全球统考成绩转换第十条学生参加ACCA全球课程统考,以下三种情况学生的ACCA 全球统考成绩、经考生申请,可以按一定比例折算成本科学历成绩,并计算学分:1.对于全球统考通过进度快于学校制定的教学计划的课程,学生可以申请免修已通过ACCA全球统考(50分及以上)的课程,该门课程成绩可以用ACCA全球统考成绩经过折算后的成绩记载;2.对于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不及格的课程,学生在重修之前或重修期间通过该门课程的ACCA全球统考(50分及以上),经学生申请后,该门课程可以用ACCA全球统考成绩经过折算后的成绩记载,但已缴纳的重修费用学校不予退还;3.学生通过ACCA全球统考课程的成绩按本转换办法规定的系数折算后的成绩高于学校组织的考试成绩的,该门课程可以用ACCA全球统考课程成绩经过折算后的成绩记载。

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在审计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为了培养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专业人才,需要制定合理的培养方案。

首先,培养方案应针对大数据技术和审计理论进行融合教学。

大数据技术和审计理论是培养审计专业人才所必需的两方面知识。

大数据技术包括数据挖掘、数据分析、机器学习等,而审计理论包括内部控制、风险评估、合规性审计等。

将大数据技术与审计理论进行融合教学,可以让学生在学习中既能够掌握大数据技术的应用,又能够理解审计的基本理念和方法。

其次,培养方案应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

审计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需要通过实际案例进行实习和实践才能真正掌握。

在培养方案中应增加实践环节,例如组织学生参与企业虚拟审计、模拟审计案例的解决等。

通过实践环节的设置,可以让学生在实际运用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培养审计专业人才的实践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此外,培养方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

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信息素养成为审计专业人才应具备的基本能力。

信息素养包括信息检索、信息评估、信息应用等能力,可以通过开设信息素养课程和开展信息素养竞赛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同时,创新能力是培养审计专业人才的重要能力之一、可以通过开设创新实践课程和组织创新项目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最后,培养方案还应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审计工作需要审计人员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包括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领导能力等。

可以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各类社团活动和社会实践,加强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总之,大数据与审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方案需要将大数据技术和审计理论进行融合教学,加强实践环节的设置,注重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以及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只有通过综合培养,才能培养出适应大数据时代的审计专业人才。

2015南京审计学院招生

2015南京审计学院招生

90
79
38.75
27.70
70
64
128
118
45.60
73.30
产业经济学
112875210300160 赵敏
107
79.75
35
29.57
69
68
109
132
45.36
74.93
112875210300159 杨颖
109
71.5
32.5
28.40
64
52
109
110
40.20
68.60
112875210300684 田靖
68
65
131
120
46.08
78.78
数量经济学
100345228011921 程秀英 128
77
33.75
31.83
59
53
124
111
41.15
72.99
会计学
112875210100100 赵婷婷 120
86.5
45
33.53
72
65
122
116
45.00
78.53
112875210100086 司淑娴 105
政治
58 72 67 67 68 62 67 57 70 60 63 69 73 66 66 70 70 68 65 63 65 75
英语
58 71 68 51 52 78 64 61 72 64 60 72 61 58 58 66 66 48 63 79 70 60
初试成绩
业务课 1
98 114 116 125 123 132 130 107 91 104 134 108 125 122 109 110 109 113 139 108 140 103

江苏审计硕士(MAud)院校分析—南京审计大学

江苏审计硕士(MAud)院校分析—南京审计大学

21
240-249
45
230-239
45
229
1
合计
117
最终拟录取人数为 117 人,其中最高分为 271 分,最低分为 229 分
非全日制:
分数线
拟录取人数
240-249
6
230-239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9
227-229
1
合计 26
最终拟录取人数为 26 人,其中最高分为 245 分,最低分为 229 分 复试名单未注明具体专业
三、历年招生人数 年份
全日制
非全日制
2019 年
116 20
2018 年
35 20
四、复试内容 复试主要包括政审、体检、笔试、面试、同等学力加试等环节。复试方案由我校 另行公布,复试时间和地点由我校确定。 以同等学力参加复试的考生,复试时须加试两门专业课。 政府审计学院 复试笔试课程: (01)思想政治理论 (02)审计学 同等学力加试: (01)经济学综合 (02)会计学 工程管理与审计学院 复试笔试课程: (01)思想政治理论 (02)审计学 同等学力加试: (01)项目管理 (02)工程造价 五、参考书 《审计学通论》,尹平、郑石桥,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年。 《财务会计学》(第 9 版),戴德明、林钢、赵西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年 《管理会计学》(第 7 版),孙茂竹、文光伟、杨万贯,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7 年。 同等学力加试参考书目: 《审计学基础》(第 1 版),王会金、许莉,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14 年。《初 级会计学》(第 7 版),朱小平、徐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5 年。
注意: 1.学制: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2 年 2.培养费用:全日制 5 万/2 年;非全日制 7.2 万/2 年

3.审计学(IAEP方向)

3.审计学(IAEP方向)
教学 教学
01190030 高级绩效管理
2 32
5秋
04190430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
2 32
5秋
09190160 英语口语
2 32
5秋
07190130 大型数据库应用
2 32
5秋
02190080 高级财务管理

业 05190410 证券投资学
选 07190210 计算机辅助审计技术 修 02190000 财务报表分析
三、基本要求与成绩评定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参加一项创新实践训练计划,并提交创新实践总结报告,可 取得 1 学分。
创新实践训练成绩评定安排在第 7 学期末进行。国际审计学院成立相应的成绩评定小 组,根据学生的创新实践总结报告或相应成果证明给予相应的成绩评定。
创业就业教育
参见《全校性实践教学课程实施计划》。
生的社会适应和应变能力,为学生真正进入社会提供知识和心理的准备。
二、组织领导
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毕业实习的领导工作。审计系负责毕业实习的具体组织工作,包
括实习方案的拟订、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实习基地的落实等。
三、时间安排
毕业实习安排在第八学期开展。
四、实习方式
学年论文
一、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撰写学年论文,让学生充分地检验自己阶段性的专业学习和理论联系实际的成 果,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年论文的写作,让学生学习资料的搜集与整理 方法,初步掌握学术论文写作的基本要求,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精神和科学素养。
二、组织领导
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学年论文的领导工作。审计系负责学年论文的具体组织工作,包 括论文的选题提供、学年论文的写作要求、指导教师的安排、最后的成绩评定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内容与组织方式
1.创新实践训练内容需与财经类专业相关。 2. 参加审计与会计学院科研项目小组 (1)项目小组研究方向:财经类专业科研发展趋势和热点问题。 (2)项目小组的组成:第四学期初,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参加审计与会计学院科研 项目小组。每小组由 5‐8 人组成,根据审计与会计学院教师的科研方向,由学生主动联系并 确定项目小组指导老师。每个学生一般只参加一个科研项目小组即可。 (3)项目实施:第四学期初,科研项目小组组队完成后,填写《审计与会计学院科研 项目小组立项申请表》进行项目申报,第七学期必须结项,经创新实践训练委员会审核后, 项目成员可取得创新实践训练学分。 3. 参加各级实践创新训练计划 (1)学生在专业教师的指导下,参加“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包括院级、校级和 省级)等实践训练创新项目申请,项目立项申请成功并于第七学期结项,项目组成员可取得 创新实践训练学分。 (2)审计与会计学院“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组织与实施参照《审计与会计学 院科研创新训练项目管理条例》施行。校级及校级以上“大学生实践创新训练计划”的组织 与实施方案以活动主办方当年通知为准。 4.参加创新实践类竞赛 (1)创新实践类竞赛范围: ①经学院或学校推荐选拔参加各类专业技能竞赛、科技竞赛、科技制作、科技创新活动。 包括“挑战杯”创业大赛、“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等。 ②未经院、校选拔即自行参加校级及以上组织举办的创新创业专业技能竞赛,包括 “CIMA 商业精英挑战赛”、“ERP 模拟沙盘大赛”、“模拟炒股大赛” 、“网中网杯大学生财 务决策大赛”“中华会计网校杯校园财会知识大赛”“高校管理决策模拟大赛(商道)”等。 (2)各类竞赛中,获得校级或校级以上奖项者,经书院审核后,可取得创新实践训练 学分。 5.发表学术论文 (1) 在省级及以上期刊上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有 CN 或 ISSN 登记号)者,在书院 认定后,可取得创新实践训练学分。
1
1
6

计量经济学


小计
3
2
1
7
23
16
7
税法
2
2
5
政府与非盈利组织会计
2
2
5
审计史
2
2
6
审计专业英语
2
2
4
绩效审计
2
2
5
财务报表分析
2
2
5
审计理论专题
1
1
7
L类 环境审计
2
2
6
审计准则动态
1
1
7
审计职业判断
2
1
1
5
经济责任审计
2
2
5
审计公文写作
2
2
7
计算机审计
2
2
6
成本与管理会计
2
2
5
小计
12
8
一、培养目标及要求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需要,具备会计学和审计学专业的理论知识 和业务技能,实践能力强,富有创新精神,面向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国内外社会审 计组织从事审计、咨询服务及相关管理工作的复合型应用性人才。 (二)培养要求 本专业毕业生应达到以下要求: 1. 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掌握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愿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有为国家富强、 民族昌盛而奋斗的志向和责任感;具有良好的思想品德、社会公德和职业道德; 2. 具有一定的体育和军事基本知识,掌握科学锻炼身体的基本技能,养成良好的 体育锻炼和生活习惯,受过必要的军事训练,达到国家规定的大学生体育和军事训练合 格标准,具备健全的心理和健康的体魄,能够履行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神圣义务; 3. 具备本专业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业务技能,知识结构、能力 结构和素质结构合理,了解本学科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具有一定的科学研究能力和 实践操作能力; 4. 掌握文献检索、经济管理信息搜集、资料查询等专业性信息处理方法;熟悉常 用的经营管理、会计审计等专业软件,能够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处理相关业务;计算机水 平达到江苏省普通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要求; 5. 具备英语的听、说、读、写、译能力,英语水平达到全国大学英语等级考试四 级要求或学校学位英语要求; 6. 具有良好的审计文化底蕴和诚信品格,有较强的沟通协调能力及团队意识。 二、主干学科 工商管理类
军事理论与训练
参见《全校性实践教学课程实施计划》。
暑期社会实践
参见《全校性实践教学课程实施计划》。
专业模拟实习
一、模拟实习目的
审计学是一门实践性、操作性很强的学科。专业模拟实习的目的在于理论联系实际,为 学生从事专业实务工作提供校内的模拟训练,培养学生的业务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和创 新精神。
二、组织领导
公共经济学院
2
1-7
公共经济学院
3
1-7
至少选3本著作
1
3 1-4 限选4项
体育教学部
1
1 1-7 限选1门
艺术教育部
含尔雅课程
9
1-4
大学外语教学部
分级教学
4
1
必修
理学院
4
2
必修
理学院
4
3
必修
理学院
3
4
必修
理学院
2
1
工学院
分级教学
3
课程 课程 模块 类别
课程名称
总学分
课堂 教学
实践 (验)
教学
开课 学期
6
(2)学术论文发表以收到录用通知书或正式刊物为准。 6. 获得发明专利 (1)科研成果获得国家专利者,在书院认定后,可取得创新实践训练学分。 (2)专利发明以专利发明证书为准。 7. 参加教师科研课题,在研课题主持教师每年可根据学生参与研究工作的数量和质量 在学院规定限额内认定实践创新学分。 8. 学分奖励 奖励学分溢出的部分≥3 学分,可冲抵创新实践训练学分,但本项累计不得超过 2 学分。 9.取得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在第七学期末已经取得了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注册会计师(CPA)(通过 1 门 记 1 学分)、会计从业资格证、商务英语证书等,通过大学英语六级(等级优秀)、或通过 计算机等级考试三级以上的,可冲抵创新实践训练学分 1 分。其他与专业相关的资格证书, 由院实践创新训练指导委员会认定。本项累计不得超过 1 学分,且不得与学分奖励合并使用。
第 5 学期 第 6 学期 第 7 学期
5
四、考核办法
依据实验软件的模拟结果、实习报告(小结)综合评定。
创新实践训练
一、培养目标
通过组织实践创新训练项目,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尽早参与科学研究与实践创新活动,激 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拓宽学生的专业视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不断 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分管教学的副院长负责专业模拟实习的领导工作。审计与会计学院实验室与审计系共同 负责本专业模拟实习的具体组织工作,包括实施方案的拟订、实习指导教师的安排等。
三、实习内容与时间安排
序号
项目
1
会计综合模拟
2
CPA 审计实训
3
审计综合模拟
实习内容
时间
运用广州福思特公司制作的多媒体会计模拟实验室软件开 展计算机模拟实验,同时用其配套教材辅以手工模拟开展教 学内容。具体包括建账、审核原始凭证、填制记账凭证、登 记明细账及总账、编制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错账的更正等内容。 CPA 审计实训,具体包括单项审计实训,CPA 综合审计实训: 风险评估、业务承接、按循环开展的审计、汇总差异,差异 调整,出具报告等 审计综合模拟,包括:模拟审计准备阶段、实施阶段和报告 终结阶段的主要内容,通过审计证据的收集、审计工作底稿 的编制等,熟悉审计业务的操作全过程。
3
教 育
VFP数据库基础与应用
3
VB编程
3
逻辑学
2

伦理学
2
社会学
2
政治学
2
经典著作导读
3
体育类课程
4
艺术类课程
2
小计
44
E类 英语类课程
9
小计
9
微积分一
4
微积分二
4
M类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4
线性代数
3
小计
15
C类 计算机基础
2
小计
2
0.5 0.5 1-7
2
1 1-2
3
3-4
必修 必修 必修
学务委员会及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马克思主义学院
工学院 审计与会计学院
修满4学分
修满4学分, 含2学分实践
课程
修满4学分, 含2学分实践
课程
4
附件 2:
审计学专业实践教学实施计划
本专业实践教学环节包括军事理论与训练、暑期社会实践、专业模拟实习、创新实践训 练、创业就业教育、义工、讲座、素质拓展、学年论文、毕业实习、毕业论文等,具体实施 计划如下:
含尔雅课程1学分 含尔雅课程1学分
5
1 3-4
必修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含尔雅课程2学分
2
1-2
必修
马克思主义学院
含尔雅课程1学分
0.5 1.5 1
必修
保卫部
2
1-7
马克思主义学院 或尔雅课程
2
1-7 至少选1门
马克思主义学院 或尔雅课程
2
1-7
文学院
或尔雅课程
3
1-7
必修
工商管理学院
3
1-7
法学院
3
1-7 至少选1门 经济与贸易学院
实践(验) 教学 9
1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