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污染的防治教学设计讲解
《环境保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b6c4ba9dc88d0d233d4b14e852458fb770b3895.png)
《环境保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环境保护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引言本教案旨在设计一堂优质的环境保护课程,以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学生将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研究如何保护环境并积极参与相关活动。
教学目标- 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现实意义。
- 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后果。
- 研究如何保护环境,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
-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保护环境的行动能力。
教学内容1. 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和意义。
2. 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原因。
3. 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4. 环境保护的行动措施,包括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等。
5. 环保组织和活动的介绍。
教学步骤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环境污染现象和图片引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思考和讨论。
2. 知识讲解:介绍环境保护的基本概念、环境污染的种类和原因,以及环境污染对人类和自然界的影响。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总结各种环境保护行动措施,例如减少污染、节约能源和资源等。
4. 活动实践:安排学生参与环保活动,例如校园清扫、垃圾分类等,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际行动能力。
5. 知识总结:回顾本课程的核心概念和研究内容,并与学生共同总结本课的收获与体会。
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积极参与程度。
2. 口头表达:通过学生的小组讨论和活动实践情况来评估他们对环保知识和行动措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3. 研究成果:根据学生的研究表现和参与活动的情况,评价他们对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动能力的提高程度。
扩展活动1. 参观当地环保组织或环保展览,加深学生对环保知识的了解。
2. 组织学生开展环保项目,例如种植树木、制作环保手工品等。
结束语通过本课程的研究和实践活动,相信学生能够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并转化为积极的行动。
环境保护是每个人的责任,我们应该共同努力保护我们的家园。
综合实践环保教学设计(3篇)
![综合实践环保教学设计(3篇)](https://img.taocdn.com/s3/m/9861c71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6c3f69b.png)
第1篇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环保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 熟悉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
- 掌握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小组合作,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 通过实地考察,增强学生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 通过角色扮演,提升学生的沟通和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的责任感。
- 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树立绿色生活的理念。
-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关爱社会的良好品质。
二、教学对象本教学设计适用于初中二年级学生,学生具有一定的环保意识,但缺乏系统性的环保知识和实践能力。
三、教学环境1. 场地:教室、校园、社区、公园等。
2. 器材:环保宣传册、垃圾分类箱、环保工具、录音笔、相机等。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阶段(10分钟)1. 情景导入:播放环保宣传片,引导学生关注环境问题。
2. 提问:观看后,提问学生关于环保的认识和感受。
3. 总结:引出环保的重要性,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学习阶段(40分钟)1. 环保知识讲解- 讲解环保的基本概念、重要性以及我国环保政策。
- 讲解垃圾分类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包括可回收物、有害垃圾、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的分类。
- 讲解节能减排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节约用水、用电、减少塑料使用等。
2. 小组讨论- 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如何在学校、家庭和社区中实施环保措施。
- 每组选取代表进行分享,教师点评并给予指导。
3. 实地考察- 组织学生到校园、社区或公园进行实地考察,观察环境状况,了解环保现状。
- 学生记录所见所闻,拍摄照片或视频,为后续活动做准备。
(三)实践阶段(30分钟)1. 角色扮演- 将学生分成小组,分别扮演环保宣传员、环保志愿者等角色。
- 每组根据实地考察的结果,设计一场环保宣传活动。
- 活动形式可以包括演讲、小品、海报等。
2. 活动实施- 学生在校园或社区内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环保意识。
- 教师巡回指导,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9dc37ba37d1cfad6195f312b3169a4517723e5d0.png)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这一课旨在让学生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问题,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环保意识,但对环境污染的了解还不够深入。
他们在生活学习中,接触到一些环境污染的现象,但缺乏系统的认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环境污染,提高环保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知道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2.过程与方法: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1.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
2.环境污染的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案例呈现,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问题。
2.讨论法:分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课后实践,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
六. 教学准备1.案例材料:收集相关的环境污染案例。
2.教学课件:制作课件,辅助教学。
3.教学视频:准备相关环境污染的视频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环境污染现象?让学生举例说明,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呈现收集到的环境污染案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环境污染的现象。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案例中的环境污染来源、危害以及防治措施。
3.操练(1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针对案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讨论如何防治污染。
讨论结束后,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
4.巩固(5分钟)提问:请同学们说一说,我们应该如何防止环境污染?让学生回顾所学内容,巩固知识。
5.拓展(5分钟)出示一些环保标语,让学生选择最喜欢的标语,并说明理由。
通过这个环节,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小学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
![小学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f3a725e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15.png)
小学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小学环境保护主题班会教案篇一一、教学目标通过介绍对人类有害污染,使学生能够远离污染,从而养成健康的身体。
使学生懂得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从而在今后的工作中,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为把我们国家建设成为一个到处是绿水青山作出贡献。
二、教学重点(1)什么是环境污染(2)环境污染有哪些,它造成的原因是什么。
三、教学内容(1)环境污染的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致使自然环境发生变化,并超出了其自净能力,从而破坏了生态平衡,影响到人类健康的现象。
(2)环境污染产生的原因:随着世界人口的迅速增加以及工业化的迅速发展、人类对自然资源的毁灭性的开发与利用,环境污染问题愈来愈严重,已经开始威胁人类的生存。
(3)空气污染对内健康的危害:空气污染主要是由工业生产中散发来的尘埃、烟灰等有害气体对空气的污染。
目前,空气中的污染物已达一百多种。
(4)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呼吸道的鼻炎、咽炎、气管炎、肺结核、肺癌;心血管系统的功能下降;内脏器官的肝肿大、肾炎;神经系统的头晕、头痛、失眠、神经衰弱。
另外,对内分泌系统、骨骼系统、少年儿童发育都有负面影响。
(5)对人体的间接危害:导致佝偻病、眼部病症的发生。
(6)水污染对健康的危害:水污染主要是指由工厂排出的未经净化处理的污水、生活污水、垃圾和各种有害物质流入、渗入水中,使江、河、湖、海遭到污染。
(7)对人体的直接危害:人们直接饮用受污染的水,会导致各种肠胃疾病,严重受污染的水会直接导致特异性疾病的发生,甚至危及生命。
(8)对人体的间接危害:通过食物链,有害的水浇灌农用物,污水中的水产类、食用有害物质的动物等最后由人类来食用,会危及人类的健康。
(9)对人体的直接危害:导致人心烦躁、引起头痛和听力障碍。
当噪声达到100分贝时,人就烦躁难受;达到130分贝时耳朵疼痛;达到160分贝时耳膜破裂;达到170分贝时会导致死亡。
(10)对人体的间接危害:长时间生活在噪声达7090分贝时的环境中,会引起神经、心血管、消化系统紊乱,内分泌功能失调,导致寇心病、脑血管疾病和心理疾病发生。
《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fcbabbbdaef5ef7ba0d3c64.png)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此教案被收入2006四年级下《品德与社会》教学参考书)活动目标、1、知识目标、使学生获得生态学知识,初步知道什么是环境和环境问题,认识环境。
即会分析环境质量与生命质量的关系。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利用资料提取信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目标、使学生认识到环境污染的产生与人类活动密切相关,努力规范自己的行为,培养对环境负责的意识。
活动准备、教师准备、录像片,文字资料、图片资料学生准备、图片、表格、文字材料等活动过程、第一课时一、创设情境,导入主题师、请同学们大屏幕,欣赏老师给大家带来的几个片断(播放课文中的图片课件,环境污染带来一系列危害。
)师、同学们,看到刚才播放的几个镜头,你们有哪些感受?想到那些问题?师、近几十年来,由于世界各国工农业迅速发展,城市人口急剧增加,导致世界各国都面临严重的环境污染。
大气、水、土壤等遭受严重的破坏,大面积砍伐树木、滥杀生灵,扰乱了生态平衡……人类生存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环境污染(板书课题)所以,防治环境污染,保护环境,已成为当今世界性的问题。
二、小组讨论、汇报交流师、同学们,中央电视台有一栏节目经常说的一句话就是“挑战无处不在”。
这句话说的非常有道理,在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真是到处充满挑战。
今天上课,咱们就以挑战的方式进行,叫“智者为王”。
全班同学共分成四个小队即、梅队、兰队、竹队、菊队。
(教师介绍挑战的方式)师、挑战无处不在,你们有信心接受挑战吗?下面以小组为单位,联系生活中的现象回答按要求做答、1、请把你们能够想到的与环境有关的5个词语写出来,先独立写,然后小组讨论,每一位学生向小组成员讲解自己认为什么是“环境”?什么是“环境污染”?师、环境污染——指人类在生产与生活时所产生的有害物质(主要是废气、废水、废渣)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而危害人类正常的生活和发展。
2、砍伐森林、水污染、白色污染、空气污染有什么害处?三、分析问题,探究明理师、同学们,请结合书、录像片及生活实际,我们开始“智者为王”第二轮挑战(教师介绍挑战规则、组与组之间是必答,组内是抢答)挑战题如下、1、你还知道哪些污染情况?2、根据学生提出的各种环境问题,对环境污染进行分类(不要求全部说出)师、a、空气污染b、水污染c土壤污染d全球变暧e臭氧层空洞f噪声污染g光化学污染h、大气污染3、各小组分析产生这些环境问题的根本原因4、这些污染对人类有什么影响?5、探究如何查找这些污染源的方法。
教学设计环境污染与防治
![教学设计环境污染与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ced65ea7767f5acfa0c7cdaf.png)
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与防治学习目标1.了解环境污染问题: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2、掌握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3、掌握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学习重点1、掌握环境污染形成的原因、过程及危害。
2、掌握防治环境污染的主要措施学习过程目标一 水体污染导读 读课本相关内容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对外来物质具有一定的 、 能力 水体的自净能力: 净化净化 净化 不同水体的自净能力:河流水> 水>地下水 水污染:污染物的数量>水体的在湖泊等缓流体内积聚到一定程度后, 迅,在海洋上则称为 。
大量石油流失到海洋中。
危害:油污染直接导致海鸟、海兽的毛、皮丧失,并阻碍海藻的数量大:城市垃圾的数量随生活水平的提高而_______ 品种多:城市垃圾是多种废弃物的_______物,由多种物质组成 变化大: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_______推广,城市_______出现了新的类型。
水体污染现象如废旧家具、包装材料、家用电器、废旧汽车、电脑等细微颗粒随风飘动,污染大气_________释放有害气体,地区性大气污染垃圾填埋,逸出__________________处理,二次污染垃圾倾倒于水体,________污染,海洋污染垃圾露天填埋和________,产生渗滤液,造成地表水和________污染 垃圾风化、侵蚀,________渗入土壤,破坏土壤的________能力有害成分在动植物体内________,通过______危及人体健康对土地的影响:露天______和填埋,占用土地,_______短缺加重对卫生环境的影响:堆放于________,影响卫生,传播________转嫁污染:发达国家把垃圾运到________,垃圾污染范围扩大由于 原因,大气中的 被改变,而且 ,致使 ,影响了 ,严重威胁 和 ,并对的现象。
地方性大气污染:全球性环境问题:主要来源: 12能源角度 3防治主要途径 41控制: 2小结。
环境污染预防主题班会教案
![环境污染预防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dcd52c7cd22bcd126fff705cc17552707225e3e.png)
环境污染预防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污染对人类和地球的影响;2. 掌握环境污染的分类和主要来源;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责任感;4. 提供预防环境污染的实际措施。
二、教学内容1. 环境污染概述- 环境污染的定义和影响;- 环境污染的分类和主要来源。
2. 环境污染的影响- 对人类健康的影响;- 对动植物生态系统的影响;- 对地球气候和生态平衡的影响。
3. 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 减少工业排放;- 提倡循环利用;- 推广清洁能源使用;- 加强环保宣传教育。
三、教学方法1. 情境导入:通过图片、视频或案例等方式引发学生对环境污染的思考与讨论。
2. 讲授知识:利用多媒体工具、实物或模型等形式,结合教案内容进行知识传授。
3. 小组讨论:组织学生分小组进行讨论,共同探讨环境污染的预防措施,并就措施的可行性进行交流。
4. 视频观看:选择与环境污染预防相关的视频进行观看,让学生通过观看视频进一步了解环境污染的实际情况和影响。
5. 游戏活动:设计环境保护游戏活动,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和主动性。
6. 总结归纳: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知识,提出对环境污染预防的个人想法和建议。
四、教学评价1. 参与度评价:观察学生在班会中的参与度和表现。
2. 研究态度评价:评价学生对环境污染预防的重视程度和积极性。
3. 合作能力评价: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和游戏活动中的合作能力。
4. 思维能力评价:通过学生的总结归纳,评估他们对环境污染预防措施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五、课后延伸1. 自主研究:布置相关阅读任务,引导学生深入理解和探究环境污染预防的更多知识。
2. 社区行动:鼓励学生在社区中积极参与环保活动,通过实际行动关爱环境。
六、教学资源1. 多媒体设备:投影仪、电视等;2. 视频素材:环境污染相关的教育视频;3. 图片和实物:用于情境导入和讲授知识的辅助材料;4. 游戏活动道具:设计和实施环境保护游戏活动所需材料。
七、教学安排本教案设计为一次班会教学,预计用时40分钟。
污染防治教学设计
![污染防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3568357c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5ce7b1f.png)
污染防治教学设计污染防治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不同类型的污染,包括水污染、空气污染和土壤污染;了解产生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了解常见的污染治理技术。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环境保护活动的态度。
二、教学内容1. 水污染- 水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水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常见的水污染治理技术2. 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常见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3. 土壤污染- 土壤污染的定义和分类- 土壤污染的主要原因和影响- 常见的土壤污染治理技术三、教学方法1. 探究教学法: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提出解决方案。
2. 合作学习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共同完成实验和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案例教学法:通过实际案例,将抽象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具体的实践问题,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步骤第一课时:水污染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水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的兴趣,让他们感受到水污染对生态环境和人类健康的影响。
2. 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种水源进行调查和观察,了解该水源是否有水污染现象,并找出污染的原因。
3. 汇报与讨论让每个小组汇报调查结果,并通过讨论分析,找出不同水源的污染原因和可能的治理措施。
4. 知识总结通过讲解、讨论和总结,对水污染的定义、分类和常见的治理技术进行系统的总结和归纳。
第二课时:空气污染1. 引入通过向学生展示一些空气污染的图片和视频,引起学生对空气污染的关注和思考。
2. 探究活动将学生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地点进行空气质量监测,了解该地点的空气污染状况,并分析污染的原因。
3. 汇报与讨论让每个小组汇报监测结果,并通过讨论分析,找出不同地点的空气污染原因和可能的治理措施。
地球的环境保护教案:探讨地球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应对措施
![地球的环境保护教案:探讨地球环境污染的原因和应对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02aaa4eb0129bd64783e0912a216147917117e90.png)
一、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环境污染的现状和原因。
2、学习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他们的环保行动力。
二、教学内容
1、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种类
2、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3、对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
4、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
三、教学手段
1、PPT演示
2、小组讨论
3、实地考察
四、教学过程
第一节:环境污染的概念
教师出示PPT演示,简要介绍环境污染的概念和种类。
然后向学生提问: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的种类有哪些?
第二节: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要求学生搜集资料,分析环境污染主要原因,并总结出环境污染的主要原因。
学生代表一组向全班汇报讨论结论。
第三节:对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
教师对环境污染的应对措施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注意措施的针对性和实际可行性。
学生自己分组讨论,制定针对某种污染的应对措施方案,并在课堂上向全班汇报。
第四节: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
教师对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进行讲解,要求学生掌握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
学生集体参观附近的环保设施,了解当地的环境保护状况,并体验环保行动。
五、教学设计的特点和创新点
本教学设计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包括PPT演示、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教学内容涵盖了环境污染的概念、原因、应对措施及保护环境的基本方法,全面而深入。
教学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课堂汇报等方式积极参与教学,增加了学生的主动性和参与度。
在实地考察环节,学生不仅提高了环保意识,而且体验了环保行动,增强了实践学习的效果。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0f23523c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cc59130.png)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就难以避免地要准备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
如何把教学设计做到重点突出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保护环境教学设计(精选5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1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的环保意识,增强幼儿的责任感。
2.让幼儿知道保护环境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活动重点、难点重点:保护环境的意义。
难点:如何保护环境。
活动过程一、观看图片,引出课题。
1.教师通过播放图片,让幼儿观察,说说我们的地球以前是怎么样的?幼儿讨论。
(很美丽……)2.现在又是怎么样的?为什么?幼儿讨论。
(有的地方被污染……)二、如何保护我们的环境。
及保护环境对人类的重要性。
1.教师分别播放4组图片,(河水的污染、水土的流失、废气的污染、乱扔垃圾)幼儿观察并说说他们这样做对不对,为什么?(幼儿:不对。
河水变黑,鱼儿死了。
没有树木房子被淹没。
工业废气让空气不新鲜,到处都是一片臭味等等。
)2.教师小结。
这些环境的污染及破坏都给我们人类带来了很大的危害。
我们要爱护我们的环境,保护我们的环境。
3.幼儿讨论怎样才能保护好我们的环境。
教师小结:我们要保护环境,必须做到,(1)节约用纸。
(2)节约用水。
(3)节约用电。
(4)节约一切的能源。
三、结合幼儿实际,谈谈你能为环保做一些什么?1.从我身边的小事做起,不乱扔垃圾。
2.爱护花草树木。
3.做一些环保的标语。
四、活动小结:今天小朋友们懂得了保护环境是我们的责任,我们应该尽我们自己的能力从我们身边的小事做起。
我们不仅要自己做环保的小卫士,还要提醒周围的人,大家一起做环保的小卫士。
保护环境教学设计2活动目标1、培养幼儿爱清洁,保护环境的好习惯。
2、让幼儿学会一些简单的劳动技能。
活动过程1、欣赏儿歌《果皮箱》后提问:儿歌中说了什么内容?果皮箱有什么作用?你在哪里见过它?小结:小朋友在大街上,在公署里,在幼儿园都见到过许多果皮箱,这些箱子的作用可大了,它能保护环境的卫生。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e98ece8c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64.png)
10《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污染的定义、种类和危害,掌握环境污染的基本知识。
2.技能目标:学生能够分析环境污染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形成环境友好的行为习惯。
二、教学准备1.教材:教科书、多媒体课件、学生绘本。
2.素材:图片、视频、实物模型等相关的环境污染素材。
3.工具:投影仪、电脑、绘画、写字工具。
三、教学过程1.活动一:导入环境污染的概念(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讨论):大家知道环境污染是指什么吗?举一个你们觉得常见的环境污染例子。
(学生回答):例如,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教师出示图片、视频等素材):请看这张图片,这是一家工厂正在排放废气,你们觉得这个情景属于哪种环境污染?(学生回答):空气污染。
(教师总结):非常好,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产生的各种有害物质对自然环境造成的破坏。
我们所了解的环境污染有空气污染、水污染、噪音污染等。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这些环境污染的具体内容。
2.活动二:了解不同种类的环境污染(20分钟)(教师使用多媒体课件):请看这几张图片,我们来了解一下空气污染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观看图片,教师解释):首先,我们来了解一下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是指在大气中有毒物质或污染物质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危害。
它可以来自于工厂排放的废气、汽车尾气和燃煤时产生的烟尘等。
空气污染会导致呼吸系统疾病、臭氧层破坏等问题。
(学生听讲,教师引导):那么,你们能说出其他的环境污染种类吗?请举例说明其对我们生活的影响。
(学生回答):例如,水污染会导致水质变差,我们就不能直接饮用;噪音污染会影响我们的休息和学习等等。
(教师总结):非常好,我们通过观察和思考,了解了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噪音污染。
这些环境污染会对我们的健康和生活环境产生很大的影响。
3.活动三:分析环境污染问题和解决方法(40分钟)(教师组织小组活动):现在,我们分成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环境污染问题,分析该问题产生的原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法。
优质课案例综合实践教学(3篇)
![优质课案例综合实践教学(3篇)](https://img.taocdn.com/s3/m/38df2389988fcc22bcd126fff705cc1754275f31.png)
第1篇一、背景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环境保护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
为了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我校开展了以“绿色家园”为主题的综合实践教学活动。
本文将以此为案例,分析其教学设计、实施过程和效果评价。
二、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认识环境问题的严重性,掌握环境保护的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热爱,增强社会责任感。
2. 教学内容(1)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环境、环境问题、可持续发展等。
(2)环境保护的方法:节能减排、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3)环境保护的意义:保护生态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实现可持续发展。
3. 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2)讨论法: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3)实践法: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4)评价法:通过观察、访谈、作品展示等方式,评价学生的实践成果。
三、实施过程1. 课前准备(1)教师收集相关资料,制作课件。
(2)组织学生分组,明确各组成员职责。
(3)联系环保部门,邀请专家进行讲座。
2. 课堂教学(1)导入:通过播放环保宣传片,激发学生兴趣。
(2)讲解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分组讨论:引导学生分析环境问题,探讨解决方案。
(4)实践操作:组织学生参与环保实践活动,如垃圾分类、绿色出行等。
(5)专家讲座:邀请环保专家为学生讲解环保知识,解答学生疑问。
3. 课后拓展(1)组织学生开展环保宣传活动,提高社会环保意识。
(2)鼓励学生参与环保志愿活动,为环保事业贡献力量。
四、效果评价1. 学生评价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学生对本次综合实践教学的满意度。
结果显示,学生对本次教学活动的兴趣较高,认为教学内容丰富,实践活动有趣,有助于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a0af240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f064f7a.png)
《环境污染》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了解环境污染的主要类型,如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
掌握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的危害。
学会识别一些常见的环境污染源和污染物。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分析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对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进行简单的调查和分析。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激发学生对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环境价值观,养成爱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类型、危害及成因。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环保行动能力。
2、教学难点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复杂影响。
如何引导学生将环保意识转化为实际行动。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环境污染的基本概念、类型和危害,让学生对环境污染有初步的了解。
2、案例分析法通过实际的环境污染案例,如雾霾天气、河流污染等,引导学生分析其原因和后果,加深对环境污染的认识。
3、小组讨论法组织学生分组讨论身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及解决措施,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4、实地调查法安排学生进行简单的实地调查,如观察学校周边的环境状况,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环保意识。
四、教学过程1、导入(5 分钟)播放一段关于环境污染的视频,如垃圾堆积如山、工厂排放浓烟等画面,引起学生的关注和兴趣。
提问学生对视频中现象的感受,引导学生思考环境污染对生活的影响,从而引出本节课的主题——环境污染。
2、知识讲解(20 分钟)环境污染的类型大气污染:讲解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如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燃煤等),以及大气污染对气候、人体健康和生态系统的危害(如雾霾、酸雨、呼吸道疾病等)。
水污染:介绍水污染的主要来源(如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农业面源污染等),以及水污染对水生生物、水资源利用和人类健康的影响(如鱼类死亡、水质恶化、疾病传播等)。
土壤污染:解释土壤污染的成因(如农药化肥使用、工业废弃物排放、垃圾填埋等),以及土壤污染对农作物生长、土壤生态和食品安全的危害(如农产品质量下降、土壤板结、重金属超标等)。
环境污染的危害教案(自主式)
![环境污染的危害教案(自主式)](https://img.taocdn.com/s3/m/380bca05a76e58fafbb0030b.png)
教案设计示例(环境污染的危害)
第二课时: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在讲解环境污染是可以通过设问创设情境:
⑴造成水体污染的因素由哪些?
⑵你知道的水污染影响人体健康的案例有哪些?
⑶从水循环的角度考虑,水污染从哪些方面可以影响人体健康。
这节课生活中的实例非常多,可以引导学生去讨论、分析,使学生把环境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各种因素捋清楚,让学生较全面的认识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通过设问和讨论让学生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在此基础上,老师可以和学生一起归纳出图解(如下图)。
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污染的成因以及污染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危害。
最后让学生去思考,自己的生活中是否有污染环境的行为,如何改变污染环境的生活行为,提出可行性的方案。
水污染与人体健康
农业灌溉
农药、化肥
人畜粪便。
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
![3.2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教学设计高二地理(人教版选择性必修3)](https://img.taocdn.com/s3/m/b9b528b66394dd88d0d233d4b14e852458fb3995.png)
为了巩固本章节“环境污染与国家安全”的学习内容,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学生结合课堂上所学的环境污染知识,调查分析自己所在社区或学校周边的环境污染问题,并撰写一份环境污染调查报告。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
-环境污染类型及成因。
-环境污染对周边环境和居民生活的影响。
-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及建议。
2.利用GIS技术,绘制一幅反映我国某地区环境污染空间分布特征的地图,并简要分析其成因和危害。
3.阅读我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结合本章节学习内容,谈谈你对我国环保政策、法规的认识,以及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践行环保理念。
4.分小组进行角色扮演,假设你们是环保部门的执法人员,针对一个环境污染案例进行模拟执法,记录执法过程和结果,并总结经验教训。
4.学生对环保问题具有较为强烈的关注,但可能缺乏主动参与的意识。教学中应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促使他们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
5.学生在团队合作中,可能存在沟通、协作不畅的问题。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培养他们的团队协作精神。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环境污染的类型、成因、危害及与国家安全的关系。
-判断题:环境污染只会影响局部地区,不会对国家安全造成影响。
-选择题:以下哪项措施不属于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填空题:我国《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明确了哪些主要任务?
-分析题:结合GIS技术,分析某地区环境污染的空间分布特征。
2.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五)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课堂小结:
-国家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及其实施效果。
最新环境污染与防治教学设计
![最新环境污染与防治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2f392a9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2a.png)
最新环境污染与防治教学设计环境污染与防治教学设计1本课选自山东省小学试用课本《健康教育》五年级的教材,教材紧密围绕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和噪音污染等对人体健康的危害展开教学,是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教育的重要章节。
1、知识与技能:通过调查等活动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形成初步的生态环境意识,能调整自己的行为,为保护环境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2、过程与方法:尝试用观察、讨论等方法进行探究活动;体验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过程。
3.情感态度价值观:热爱地球,关爱自然,感激大自然对人类的哺育,激发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初步培养保护家园的意识。
让学生知道阳光、空气和水与生命的关系,了解自己生活的家园的环境状况及其变化。
了解美丽的地球环境日益遭到破坏,唤起学生的环保意识。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环保意识。
1、教学课件。
2、课前让学生收集环境污染的资料师:同学们,我们人类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
在大地妈妈的`怀抱中,每天我们沐浴着阳光,呼吸着清新的空气,你们热爱我们美丽的地球妈妈吗?瞧,老师带来了地妈妈的照片。
你们喜不喜欢这个家园呢?(课件:播放美丽的风景照片)师:青山、绿水、蓝天、草原……,这才是我们美丽的家园。
看着这郁郁葱葱的山,看着这碧波荡漾的水,看着这写着白云的蓝天,看着这牧着牛羊的草原,我们都会想出一个字,那就是‘美’师:孩子们,此时此刻你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师:如果大地妈妈看到大家能够这么开心、幸福地生活,她的心情又会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来看……师:刚才我们看到的大地妈妈,她开心吗?快乐吗?师:是呀,“美,应当是永恒的,在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地球的环境却一步步地恶化了。
山不再是郁郁葱葱,水不再是清澈见底,那飘逸的云,那娇艳的花,那绿色的浓荫,那肥美的牧草……,烟消云散,一去而不复返,让漂亮的大地妈妈哭了,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探讨的问题:“环境污染与危害”师:这么多的环境污染一定会造成严重的危害,所以造成了大家看到的那些景象。
环境保护教学设计
![环境保护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2c6b183287c24028915fc3f2.png)
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大气污染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了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大气污染的种类。
2.了解水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水污染的种类。
3.了解土壤污染的定义、危害、防治措施以及土壤污染的种类。
(二)能力目标:通过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及查阅有关保护环境的资料,提高自己的社会实践能力和搜集、处理信息能力。
(三)情感目标:懂得人类与环境、生物与环境科学的关系,领悟环境保护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环境污染的成因及防治污染的措施。
教学过程师生一起讨论。
一、人类生存环境的构成人类生存的环境主要由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生活居住区,风景游览区等诸多要素构成。
二、环境污染的分类1.按环境要素分:大气污染、水体污染、土壤污染2.按人类活动分:工业环境污染、城市环境污染、农业环境污染。
3.按造成污染的性质来源分:化学污染、生物污染、物理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能源污染。
在总体测试目标中指出:“考试还应力图反映出考生能够初步运用化学视角去观察生活和生产中各类有关的化学问题。
”这就要求同学们能利用所学的化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体现学以致用的思想。
我们主要从大气、水、土壤三方面分析我们周围的环境问题。
三、大气污染1.大气污染的含义当大气中某些有毒、在害物质的指标超过正常值或大气的自净能力时,就发生了大气污染。
把大气污染物的种类写在卡片上。
2.大气污染物主要有:①漂浮颗粒物;②硫的化合物;③氮的化合物;④碳的氧化物;⑤碳氢化合物;⑥含卤素的化合物;⑦放射性物质等。
将大气污染的产生原因写在卡片上。
3.大气污染的形成①、工业的快速发展,大量的有害烟尘、气体被排放到大气中;②、交通运输业的迅速发展,使用矿石燃料的动力机械排放的有害气体和烟尘;4.大气污染的危害①、有毒氧化物、烟尘等直接危害人体健康和动物的生长。
②、硫的化合物、氮的氧化物等还直接影响植物的生长,严重时会导致植物的枯萎死亡,这些氧化物还是形成酸雨的主要原因;并且空气中的NO2是造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因素。
实验室环保教学设计方案
![实验室环保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5d6bd422178884868762caaedd3383c4bb4cb49f.png)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实验室环保的重要性,树立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
3.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观察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4. 让学生掌握实验室环保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二、教学内容1. 实验室环保概述2. 实验室污染源及防治措施3.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4. 实验室节能减排5. 实验室环保实践案例分析三、教学过程1. 导入(1)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实验室污染现状,引起学生关注。
(2)提问:实验室环保对我们有什么意义?2. 实验室环保概述(1)介绍实验室环保的定义、目的和意义。
(2)讲解实验室环保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3. 实验室污染源及防治措施(1)分析实验室常见的污染源,如废气、废水、固体废弃物等。
(2)讲解相应的防治措施,如废气净化、废水处理、废弃物分类等。
4. 实验室废弃物处理(1)介绍实验室废弃物的种类及处理方法。
(2)引导学生进行废弃物分类,培养环保习惯。
5. 实验室节能减排(1)讲解实验室节能减排的意义和措施。
(2)引导学生从日常生活、实验操作等方面践行节能减排。
6. 实验室环保实践案例分析(1)分析实验室环保实践案例,如废弃物回收利用、节能减排等。
(2)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实际,提出实验室环保改进措施。
7. 总结与反思(1)总结本次课程内容,强调实验室环保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室环保方面的表现,提出改进措施。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实验室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
2. 学生在实验操作中是否能做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3. 学生是否能提出实验室环保改进措施。
4. 学生对实验室环保的认识和态度。
五、教学资源1. 实验室环保教材、课件。
2. 实验室污染现状图片、视频。
3. 实验室废弃物分类标准。
4. 实验室节能减排措施。
5. 实验室环保实践案例。
六、教学实施1. 教师讲解实验室环保知识,引导学生参与讨论。
2. 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室环保实践,如废弃物分类、节能减排等。
力避污染,净化环境——环保意识主题班会教案
![力避污染,净化环境——环保意识主题班会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b539cf585e0e7cd184254b35eefdc8d376ee1426.png)
力避污染,净化环境——环保意识主题班会教案班会开始前,放一段反映污染环境的视频,引导学生们思考:污染对环境和人们的健康造成了什么影响?如果我们不停止污染,环境将变成什么样子?1. 导入环节污染问题已经成为各国必须面对的问题,污染的问题不是某一个个体的问题,它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参与来解决。
而我们班级同学作为环保的守护者,应该为环境保护做出自己的努力。
传达班委对环保的重视,号召班级全体同学共同参与环保事业。
2. 知识背景2.1 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是指人类活动和自然作用过程中大气、水、土壤等自然环境中发生的对环境产生有害影响并危害人类健康和生态平衡的现象。
2.2 对我们生活的危害环境污染对人类及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影响饮用水质,导致水污染;空气污染会加剧呼吸系统疾病;污染土壤会影响农作物生长等。
3. 活动设计3.1 环保知识竞赛通过问答竞赛的形式,测试同学们对环保知识的掌握程度,加深对环保知识的理解。
可以将答对的同学奖励一些小礼物以鼓励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环保事业。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几个环保知识问题:问题1:什么是环境污染?问题2:环境污染对人们的健康和生态平衡造成的影响都有哪些?问题3:我们该如何保护环境,减少环境污染和危害?3.2 讲解环保知识通过PPT的讲解方式,让同学们了解环保知识,认识污染带来的危害,引导同学们对环保的认识和行动。
例如:环保知识的简要介绍、环境污染对人体的危害、环保意识的培养和实际行动等知识。
3.3 观看纪录片播放环保纪录片,让同学们亲身感受环保对于人们及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且了解到全球的环境问题及其紧迫性,引发同学们热爱环保、参与环保、分享环保等活动的兴趣。
4. 总结通过这次班会活动,我们深入地了解到环保对我们每个人及地球环境来说是有多么的重要。
让我们在日常生活中,保持良好的环保意识,少用一次性塑料制品、不乱扔垃圾等行动,以行动维护自己的家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部分教学设计的基本信息
第三部分教学设计基础分析
第四部分教与学的过程设计
导入新课课程讲解
探索交流,环境优美
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
空气污染的
污染物及其
主要来源
【提问】
对比两幅图片,有什么感悟
【提问】
同学们所知道的环境污染有
哪些?
【总结】
同学们提到的环境污染都可
归为三大类:空气污染、水
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
【讲授】
1、二氧化硫 SO2 由于煤、
石油等燃料的燃烧。
2、一氧化碳 CO由于化石
燃料等不完全燃烧
3、氮的氧化物 NOX 由于
机动车排放的废气
4、可吸入颗粒物包括地
面扬尘、燃煤排放的粉
尘等
【提问】
根据物质的存在形态,我么
观看
【回答】
环境被污染
【回答】
学生1:pm2.5
学生2:白色垃
圾
学生3:酸雨
学生4:水污染
学生记录
学生认真听讲、
记录
【思考、回答】
都是气体
创设情境,导
入新课提高
学生学习的
主动性。
创设问题情
境,使学生在
讨论的同时
了解环境污
染,增强保护
环境意识。
创设问题情
境,提高学生
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探索交流,发现新知识
促进深化酸雨的形成
及酸雨的危
害
水污染的来
源及其危害
试液中观察现象,并与空气
作对比
【总结】
结论:二氧化硫是形成酸雨
的罪魁祸首
播放视频
【提问】
观看视频并回答酸雨的形
成及酸雨的危害
【提问】
观察图片,总结归纳出水污
染的主要来源有哪些
【讲授】
水污染的危害。
PPT展示,请同学阅读
学生记录
【观看回答】
学生1:酸雨是
又二氧化硫与
氧气反应生成
三氧化硫,在
遇到水生成酸
雨
学生2:
酸雨能破坏农
作物和森林的
生长、对建筑
物的腐蚀
【回答】
工业废水
农业废水
生活污水
学生记录
1.水体污染加
剧了水资源的
危机
2.危害人体健
康
3.造成水体富
观看视频,创
设情境,提高
学习乐趣,激
发学习预防,
增强环保意
识。
提高总结归
纳能力,使学
生了解水污
染的来源并
在生活注意
水污染。
促进深化
水体富营养
化—赤潮、水
华的概念学
习
水的净化
固体废弃物
污染的危
处理方法
PPT展示,请同学阅读
大量使用含N 、P元素的肥
料,将含N、 P废水的排放,
使水中的N 、P元素含量升
高,造成水中的浮游植物的
疯狂繁殖,造成“赤潮”“水
华”等现象。
【提问】
结合自来水的净化,活性炭
及明矾的作用
Ppt展示,
分解产生有毒气体污染空气
埋入地下破坏土壤
倾入河流、海洋污染水体,
危害海洋生物
PPT展示
分类回收
高温堆肥
填埋
营养化,
4.造成土壤污
染等
学生阅读并记
录
【回答】
活性炭:吸附
色素、异味
明矾:吸附悬
浮颗粒,形成
较大颗粒而沉
降
学生阅读、记
录
学生阅读
【回答】
加深知识掌
握理解,体会
环境污染带
来的危害的
严重性后果
巩固知识内
容,深化学
习。
学会简单
水净化的方
法及其原理。
了解垃圾的
危害提高环
保意识
学生记忆深
刻并了解垃
圾并不是一
无是处,学会
垃圾的处理
布置作
业,延伸
学习
课堂练习【提问】
生活中有哪些垃圾是可以回
收利用的,有哪些是不能回
收利用的
知识点总结
练习:
人们对空气污染程度的关注
不断加强,下列气体中可能
造成空气污染的有
()
①NO
2
②O
2
③CO
2
④SO
2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①③④
布置作业
可回收:塑料
瓶、电池、报
纸
不可回收:果
皮,剩饭
学生聆听、记
录
学生做题
方法。
提高学
生的环保意
识
总结归纳,梳
理知识点
课堂检验,加
深学生对内
容的吸收。
第五部分板书设计
第六部分教学流程图
第七部分教学反思
第八部分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化学课程标准(实验).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01
[2]王后雄.初中化学完全解读[M].北京:北京教育出版社.2010,2
[3]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M].人民教育出版社.2013,7
[4]上海市中小学课程改革委员会.义务教育教科书九年级化学上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3,7
[5]郑玉国.新教材完全解读九年级化学[M].吉林:吉林人民出版社,2013,6
[6]刘来刚.名师解教材中学化学.[M]沈阳:白山出版社.2010,4
[7]张绍堂.新教材完全解读作[M].山西:山西教育出版社.2010,4
[8]王祖浩.化学教师教学指导书九年级化学上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1
[9]博尔.初中化学基础知识手册[M].重庆出版社.2014,3
[10]朱海峰.课时作业本九年级化学上册[M].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10
[11]义务教育教科书教师教学用书.化学.九年级下册上海教育出版社2012.1
[12]化学课程与教学论,林承志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1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