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
共情在精神分析心理治疗中的作用:历史性探索
1.临床文献中关于共情的问题共情是当代心理治疗研究中最一致的结果预测因子之一。
治疗师识别和关联患者经历的能力被认为是成功的心理治疗过程的关键因素。
这对于发展积极的治疗关系也特别重要:当患者感到被理解、安全并且能够向治疗师透露个人信息时,他们会报告积极的治疗经验。
尽管共情在咨询和心理治疗研究中有着明确的意义,但在临床实践中,共情并没有一个单一的、一致的定义。
一方面,共情通常被定义为一种人际特质,它对某个人来说是某种固有的或“既定”的,不一定与治疗师的专业知识或培训有关。
同时,共情也被视为是与心理治疗和咨询培训密切相关的能力。
因此,诸如理解、敏感性、意识、关系、认同、分享等人际行为逐渐成为心理治疗培训的临床工具、技术和要素。
为了阐明当代共情定义的模糊性,本文将对共情作为精神分析心理治疗的临床工具进行历史分析。
作为治疗师能力的一部分,共情作为临床工具的第一个明确定义首先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创始人Carl Rogers正式提出:“治疗师的敏感能力和意愿是从患者的角度理解患者的想法、感受和挣扎……完全透过来访者的眼睛看问题,采用来访者的参照系”。
同样,精神分析师、自体心理学创始人海因斯·科胡特将共情定义为“思考和感受自己融入他人内心生活的能力”。
虽然这两个定义乍一看似乎惊人地相似,但历史和临床分析表明,两位作者在共情及其在心理治疗中的功能和效用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对于罗杰斯来说,共情在临床实践中的作用并不一定不同于普通的人际关系;接受、理解和真诚关注是他以人为中心的治疗的基本原则。
因此,罗杰斯关于共情的思想继续渗透到当今的自助团体、教育机构和政治中。
然而,对于科胡特来说,共情是一个在临床实践中具有特定功能的操作要素:他将其定义为治疗师倾听和同调患者的工具,同时也以超出“常规”理解的方式参与获得的材料(也就是临床诠释)。
科胡特写道,仅仅采用共情而不重视其他临床技术会导致患者的“暂时改善”。
虽然两位作者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发展了他们的理论,但罗杰斯和科胡特之间不可否认的平行之处也被历史争议所掩盖,尤其是精神病学和心理学系之间的分歧。
对于共情的理解
对于共情的理解
共情也称为神入、同理心,共情又译作同感、同理心、投情等。
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所阐述的概念,却越来越出现在现代精神分析学者的著作中。
不管是人性观还是心理失调的理论及治疗方法似乎都极为对立的两个理论流派,却在对共情的理解和应用上,逐步趋于一致。
共情似乎为现代精神分析与人本主义的融合搭起了一所桥梁。
共情是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提出的,是指体验别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包含三个方面的含义:
1、咨询师借助求助者的言行,深入对方内心去体验他的情感、思维;
2、咨询师借助于知识和经验,把握求助者的体验与他的经历和人格之间的联系,更好地理解问题的实质;
3、咨询师运用咨询技巧,把自己的共情传达给对方,以影响对方并取得反馈。
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
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简版评论作者:崔芳南云罗跃嘉时间:2010年9月02日来源: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路径:首页» 心理咨询» 经典精神分析» 共情Empathy标签:共情脑成像神经基础精神障碍认知神经心理科学进展2008,16(2):250~254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250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回顾*崔芳南云罗跃嘉(北京师范大学认知神经科学与学习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0875)摘要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想法的感受及理解,它在人类个体和社会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近年来,脑成像技术为研究共情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发现了共情的关键功能脑区。
基础与临床的实验证据表明,更好地理解共情的神经机制对于孤独症、反社会人格等精神障碍有重要的意义。
该文对相关的研究进行了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关键词共情,神经基础,脑成像,精神障碍。
分类号B8421什么是共情1.1 共情的定义共情(Empathy)指的是对他人情绪和精神状态的理解及对其行为的推测,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感同身受‖。
Singer 提出共情是指这样的能力:1)产生共情的人处于一种情绪状态下;2)这种情绪与另一个人的情绪是同形的;3)这种情绪是通过观察或者模仿另一个人的情绪而产生的;4)产生共情的人能意识到自己当前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自身[1]。
对共情的认识有多种不同的看法。
其中Gladstein于1983年提出的两成分理论影响最大。
这种理论认为共情包括认知共情和情绪共情,其中前者指的是对他人目的、企图、信仰的理解;后者指对他人情绪状态的感受[2]。
对共情的定义及划分存在着很多不同看法。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一方面是共情本身的复杂性;另一方面则是研究者的出发点不同。
相信这种争议在短期内很难结束。
只有随着研究的继续深入去寻求更加贴切,更加本质的理论解释。
情绪与社会互动大脑中的情绪共情机制
情绪与社会互动大脑中的情绪共情机制情绪与社会互动:大脑中的情绪共情机制为了更好地理解情绪与社会互动之间的关系,我们需要深入探索大脑中的情绪共情机制。
情绪共情是指个体在与他人交流和互动时,能够感知、理解和共享对方的情绪体验。
它在人际交往、社会认知和情绪调节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通过分析大脑的神经机制,探讨情绪共情的发生与调控。
1. 情绪共情的神经基础大脑中涉及情绪共情的主要区域包括扣带回、眶额叶、颞叶和顶叶。
这些区域在情感处理和人际互动中起着关键的作用。
1.1 扣带回扣带回是大脑中情绪共情的关键区域之一。
研究表明,扣带回参与自我感知和他人情绪的感知。
当我们与他人进行情绪交流时,扣带回会被激活,并与其他相关区域进行互动,实现情绪信息的共享和理解。
1.2 眶额叶眶额叶是情绪共情的另一重要区域。
它参与情绪的认知与表达,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
研究发现,眶额叶的激活与他人情绪的共鸣和情感体验密切相关。
1.3 颞叶和顶叶颞叶和顶叶也被证实在情绪共情中发挥重要作用。
这些区域与情绪的识别和解读紧密相关,促进我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并为我们的社会互动提供指导。
2. 情绪共情的调控机制除了上述核心区域,大脑中的情绪共情还受到一系列调控机制的影响。
这些机制与个体的情绪调节和社会认知能力密切相关。
2.1 反射性共情机制反射性共情机制指的是个体在观察他人情绪表达时自动激活相应的情绪反应。
这种共情机制是无意识的,不需要认知加工,通过镜像神经元系统实现。
它使得个体能够在观察他人情绪时自动体验到相似的情感体验,从而促进情绪的共享和共鸣。
2.2 认知性共情机制认知性共情机制是指个体通过主观意识和理性思考来理解和推断他人的情绪体验。
这种共情机制需要个体对情绪和认知过程的自我监控和调控,通过推理、模拟和记忆等认知加工完成。
认知性共情机制的发挥依赖于大脑中与认知功能相关的区域,如前额叶皮质和镜像神经元系统。
2.3 调节性共情机制调节性共情机制主要指个体通过情绪调节策略来调整自己的情绪体验。
共情的神经心理机制及其与心理咨询-精选文档
共情的概念
• 共情定义:个体对他人的情绪状态进行辨
识和区分,设身处地去理解他人的感受和 需要,而产生与他人相一致的情感反应和
体验,并准确地反馈给对方的能力。
共情的概念
• 狭义概念:
◆ ◆ ◆
个体处于一种情绪状态;
这种状态是与他人的情感状态同质的;
是通过观察或想象他人情感状态所唤
共情的进化
• 动物行为水平研究:
◆ 其他哺乳类动物也可观察到与共情类似的行
为,如类人猿的“安抚行为”;
◆ 黑猩猩在观看同类被针刺或自已被针刺的录像
时皮肤体温发生变化,但观看同类追逐兽医的
录像则无改变。
Parr LA, et al. Physiol Behav, 2000,71(3-4):363-371
◆
共情的进化
• 有研究发现,一组巨梭状神经元仅见于具 有人类特点的灵长动物的前脑岛和前扣带 回(涉及一般情绪处理和共情的重要脑 区),并且存明显的系统发生相关性。棱 状细胞在老年人中数量最多,而在儿童、 大猩猩、倭黑猩猩、和黑猩猩中数量逐渐 减少,短尾猴则不存在。
Allman JM, et al. Trends Cogn Sci, 2019,9(8):367-373
• 自主神经系统进化:构成与社会影响有关 行为的系统发育起源。 • 基本评价系统(安全、不适或潜在危险感 的内在评价):与行为反应有关,有助于 机体的适应性反应。
共情的进化
• 基本评价系统共同的神经环路:
意愿和厌恶行为反应受脑特别的神经 环路调节,这些环路在哺乳动物中具有共 同的神经结构(如边缘系统),并且在发 生学上被固定联结,从而使得动物能够使 用特别的反应模式对威胁性的或意愿性的 刺激作出非条件反应。
起心动魄启发人类同理心与共情能力的神经机制
起心动魄启发人类同理心与共情能力的神经机制人类是一种具有情感和社会性的生物,我们有能力理解和共情他人的感受和情绪。
这种能力被称为同理心和共情能力,它对于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合作和发展友善和乐观的社会氛围至关重要。
然而,这种能力的神经机制究竟是什么呢?近年来,通过神经科学的研究,我们开始了解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神经基础。
研究表明,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与人的大脑相关联,涉及多个脑区的互动和协同工作。
首先,大脑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在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镜像神经元是一类特殊的神经元,当我们看到别人进行某种动作时,它们能够在我们自己的大脑中“模拟”出同样的动作。
这种模拟过程使得我们能够感同身受,更好地理解他人的行为意图和情感状态。
通过镜像神经元系统,我们能够快速地观察和学习他人的行为,从而启发我们的同理心和共情能力。
其次,情绪调节系统在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中也起着重要的作用。
这个系统由多个脑区组成,包括扣带回、岛叶和前扣带皮层等。
这些脑区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网络,负责处理和调节情绪体验和情感反应。
当我们观察到他人的情绪表达时,情绪调节系统会被激活,使我们能够感受到他们的情绪状态并做出相应的情感反应。
这种情感共鸣的体验促使我们与他人建立更紧密的情感联系,增强了我们的共情能力。
另外,大脑中的前扣带皮层在同理心和共情能力中也扮演着关键的角色。
这个脑区负责认知和情感的调节,能够帮助我们区分自己的情感和他人的情感,并根据不同的情境做出适当的反应。
前扣带皮层还与其他脑区相互连接,形成了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使我们能够在社会交往中更好地理解他人和共情。
研究表明,前扣带皮层的功能和结构差异与个体的共情能力有关,一些人可能更容易感受和理解他人的情感,这可能与前扣带皮层的激活有关。
最后,许多神经调节物质也参与了同理心和共情能力的调节。
例如,催产素是一种神经调节物质,它在社会认知和情感处理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发现,催产素能够增加人们对他人的信任和合作倾向,促进社会互动和共情能力的发展。
共情的影响因素及认知神经机制
1 共情 的影 响 因素
1 .I 面孔 吸引 对 共情 的影 响 。面 孔 吸 引性 对 社 会 交 往 有 着
举足 轻重 的作用 。虽 然 已有研 究 多 关 注 面 孔 吸 引对 决 策 和认 知 的 影 响 ,但 是 当前 有 研 究 者 开 始 关 注 面 孑 L 吸引对疼痛共情的影响。 疼痛 共情 是指 个 体对 他 人 疼 痛 的感 知 、判 断和 情 绪 反应 。 吕杰 好 用三 个不 同 的实验来 研 究面 孑 L 吸 引对 疼痛 共 情 的影 响进 行 了 研究 。 结果 发现 :面孔吸 引 性 越 高 ,被试 对 疼 痛 图 片 的刺 激 的评 定 等级 越低 ,即 “ 越 丑越疼 ” ;实 验还发 现 面孔 吸引 主要 是对 疼 痛共 情 的 自下而上 的加 工过 程起 作 用 的 ,且 E B P的 实验 结 果 表 明面 孑 L 吸引 对早 期 大脑 前部 的 N 1成 分 产 生 了显 著 影 响 ,而 对 晚 期 的 P 2 5 0一 P 3 5 O 成 分没 有产 生显 著 的影 响 ,这表 明面 孔 吸引 对 疼痛 共 情 的影 响主要集 中于疼痛 共情 的 早 期 的 情绪 分 享 阶段 ;另 外 功 能性 核磁 共 振从 大脑 定位 的角度 出 发 ,提 出 面 孔 吸 引对 疼 痛 共 情 的 影 响 可 能是 南疼 痛矩 阵 中 的情 感 成 分 反 映 出来 的” 。综 上 所述 ,面 孔 吸 引性 越低 的共 情对 象越 有可 能使共 情 者获 得 越深 的情 绪 情 感体 验 , 从 而产 生较 深的共 情程 度 。 1 .2 性 别对 共 情 的影 响 。从 共 情 的两 种 成 分 出 发 ,较 多 的 研究 者认 为 女性 的情 绪共 情 显 著 高 于男 性 。至 于 认 知共 情 ,则 有 不 同 的结论 一些研 究 认 为情 绪 共 情 和认 知 共 情 都存 在显 著 的 性别 差 异 ,也有 研究 对此 提 出 了质 疑 。李 丹 等 人 认 为学 前 阶段 的 儿 童 并 不存 在情 绪共情 差异 。进 入学 龄 阶段 以后 就表 现 出 了性 别 差异 , 女性 的情绪 共情 水平 开始 高 于 男 性 。 因为 女 性 的 情 绪 共情 在从 童 年 向青 少 年转 变 的 过 程 中提 高 了 ,然 后 趋 于平 稳 ,但 是 ,男 性 的情 绪共 情 水平 一 直 相对 较 低 ,且 没 有 发生 明显 的 改变 。与情 绪 共情相 同 ,学龄 前 的认 知 共 情 也不 存 在 性 别 差 异 。但 是 ,这 种 差 异在 个体 进入学 龄期 后开 始逐渐 显现 出来 。有研 究者认 为 7 —1 4岁 的青 少年 ,其认 知共 情 的性 别 差异 最 大 ,具 体 表 现 为女 生 的 认 知 共情 水平 高于男 生 ,同 时女 性 的共 情 准 确 性 高 于男 性 ] 。也 研究 者认 为认 知 共情 不存在 性 别 差 异 ,他 们用 动态 和静 态 两 种 方 式 向 被试 呈 现不 同类 型 的 情绪 面孑 L ,要 求 被试 识 别 图片 中的情 绪 ,结 果 发现 男女 在面 孑 L 情绪 识 别 上 不 存 在 显著 差 异 ] 。共 情 的性 别差 异 有两个 原 因 :( 1 ) 与个体 自身 的生 理成 熟 度 有关 ; ( 2 )男 性 和 女性 的社 会性 别 角色倾 向不 同 。 1 .3 社 会情 境 对共 情 的影 响 。共情 对 象 的社 会 身 份 以 及 因 此与 共情 主体形 成 的群际 关 系 是 一 种 常 见 的情 境 因素 。个 体 更 容 易得 到来 自同一 群体 的其 他 成 员 的认 同 和支 持 ,对 不 属 于 自己群 体 的人则 通常更 难 产 生 共 情 ,甚 至会 出现 幸 灾 乐祸 的情 况 。研 究 者发 现归 属于 同一群 体的 成 员 之 间 可 能发 生更 多 、更 强 的共 情 反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机制
共情的心理加工过程机制
共情是人类与人之间最重要的社会互动方式之一,它指的是在认知和情感层面上对他
人情况的理解和感受。
共情是一种心理加工过程,它涉及到多个神经和认知机制,包括感知、记忆、情绪调节、自我反思等。
感知
感知是共情的第一步,它通常始于对他人行为的观察。
感知涉及到多个神经机制,包
括视觉、听觉、触觉等。
那么,当我们看到他人的情况时,我们是如何感知的呢?
神经影像研究表明,当观察到他人的情况时,大脑的视觉区域、听觉区域、感觉运动
区域等都会受到激活。
这种激活可以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行为和情况。
例如,当我们看到
他人在喜悦中跳跃时,我们会感知到他人的身体运动和表情,从而进一步理解他人的情
绪。
记忆
记忆是共情的第二步,它涉及到我们如何从以往的经验中获取信息来理解他人的情境。
记忆涉及到多个神经机制,包括工作记忆、长期记忆等。
神经影像研究表明,在共情过程中,大脑的海马体和额叶皮层等区域会受到激活。
这
些区域对于记忆和情境分析非常重要。
例如,当我们看到他人面临某种痛苦或挑战时,我
们会回忆起自己面临过类似的情境,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况。
情绪调节
情绪调节是共情的第三步,它涉及到我们如何感受和调节自己的情绪来适应他人情况。
情绪调节涉及到多个神经机制,包括前额皮层、杏仁体等。
神经影像研究表明,在共情过程中,大脑的前额皮层可以帮助我们控制情绪,以适应
他人情况。
例如,当我们看到他人的痛苦时,我们会产生共情之情,但我们也会努力控制
自己的情绪,以便提供帮助和支持。
共情的神经科学与道德伦理
与地球上的许多其他动物相比,人类矮小、行动迟缓、身体虚弱。
然而,人类已经不可置疑的赢得了物种之间的竞争。
那么,作为身体上的失败者,是什么让我们能够宣称这场不太可能的胜利?尽管这个问题有很多答案,心理学家越来越相信:是我们的人际交往能力,特别是我们与他人合作和理解他人的能力,即共情(empathy),支持了我们物种的成功。
一、共情的三个因素几十年来,行为研究已经研究了共情的每一个过程,并发展了每一个过程的性质和关系的理论。
神经科学研究中的共情由三个因素结合而成:认知共情,能够明确推理、推断他人心理状态。
即,心智化、心理理论、观点采择;情感共情,接受、共鸣或“分享”他人的情感。
即,经验分享、分享自我-他人表征、情绪感染;共情动机,关心他人的情绪、帮助他人的动机。
即,亲社会关怀、同情、共情关怀。
哈佛大学的Jamil Zaki解释说:“共情不是单一的维度,而是人们对彼此的情绪反应的不同方式的总称。
”虽然上述的每一种共情紧密相关,但是,他们实际上是独立的心理和神经过程。
研究人员探索了共情的神经机制,以了解这三个成分不同的神经生物基础。
神经科学家发现:共情在大脑中刺激了彼此共享的心理表征——参与者在感觉/观察他人痛苦时激活了同一个神经区域。
二、研究方法社会科学家在维也纳大学采用影像学技术(FMRI)研究了大脑共情的潜在机制。
研究方法是经典的疼痛模式:研究人员将参与者放置在FMRI扫描仪中,记录他们在遭受到痛苦刺激时,以及观察到其他人遭受痛苦时的神经活动。
发现,人们可以操纵、激活这些神经反应。
研究显示,参与者在服用了安慰剂止痛药后,与疼痛和共情相关的大脑区域的激活程度也降低了。
此外,他们发现阿片受体阻断剂可以阻断安慰剂可以抑制身体的疼痛反应,也可以阻断一个人对另一个人痛苦的共情反应。
研究还表明,认知共情,情感共情和共情动机都在大脑中激活了特定的神经网络,不仅如此,心理学家还可以根据这些激活的神经网络预测不同的行为结果。
人类共情和社会认知的神经机制
人类共情和社会认知的神经机制人类是一种社会性生物,社会认知和共情是我们生存、交往和合作的重要基石。
随着神经科学的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共情和社会认知不仅是人类复杂行为的关键组成部分,而且有着复杂的神经机制。
共情是指在观察他人的情绪、感受和行为时,产生与之相似的情感和感受。
共情可以在人际交往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帮助我们理解他人的感受、情绪和需求,促进合作和信任的建立。
大量的脑成像研究表明,共情的神经机制是多维度的,涉及多种脑区之间的协同作用。
其中最为重要的脑区是前扣带皮层(anterior cingulate cortex, ACC)和前额部皮层(prefrontal cortex, PFC)。
ACC在共情过程中的作用是评估他人的情感和需求,以及调节自身情感反应的强度和方向。
PFC则参与了共情和情感调节的高级加工和控制过程。
除了ACC和PFC,还有一些神经途径也被证实与共情密切相关。
例如镜像神经元系统,在观察他人的行为时可以产生与之相似的行为表达,使我们更易于理解他人的意图和动机。
大脑中的荷尔蒙系统(如催产素和氧化剂素)也可以影响人们的共情能力,激活人类神经系统中的亲社会行为。
社会认知则是指在理解他人的人格、特质、意图和动机等方面的能力。
社会认知是我们能够准确评估他人行为和情感体验的关键,它对人与人之间的互动以及社会结构的形成和维护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不同于共情,社会认知涉及到更为广泛的神经网络。
其中包括了被称为社会大脑网络(social brain network)的一系列脑区,如颞叶、顶叶、垂体体、预额皮质等。
这些区域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发挥了关键的作用,从感知上、注意力上、情绪评估上、意图猜测和人格推测等诸多方面都有所参与。
另外,神经元体现出的可塑性也对社会认知有着重要影响。
研究发现,社会经验可以引起大脑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变化,导致神经元之间的强度和连接方式发生变化。
这种长期可塑性将促进社会网络的形成和维护,同时也有助于个体通过社会认知过程来更好地适应社会和环境的变化。
积极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
THANKS。
我们自己的情感反应。
前额叶皮层的调控作用
01
前额叶皮层功能
前额叶皮层是大脑中的一个重要区域,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决策、情
绪调节和社会认知等。
02
共情中的作用
前额叶皮层在共情中起到调控作用,它能够整合来自镜像神经元系统和
情感共享网络的信息,并产生适当的认知和情感反应。
03
实证研究
神经影像学研究表明,当个体进行共情任务时,前额叶皮层与其他相关
积极共情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与推广
教育领域
积极共情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同理 心,提高他们的人际交往能力。 在教育实践中,可通过角色扮演 、情感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的 积极共情能力。
心理咨询领域
心理咨询师可利用积极共情的原 理和技术,帮助来访者更好地理 解和表达自己的情感,增强心理 咨询的效果。
社会治理领域
研究目的与问题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积极共情的认知神经机制,揭示其在 大脑中的加工过程与神经基础。
问题
• 积极共情在大脑中是如何加工的?涉及哪些认知神经过程?
• 不同个体在积极共情方面是否存在差异?其认知神经机 制是什么?
• 如何通过干预手段提高个体的积极共情能力?其对应的认 知神经变化是什么?
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探讨,我们可以更深入地理解积极共情 的本质和作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 考。
精细化研究
02
跨文化研究
未来研究可进一步精细化探讨积极共 情的神经机制,如不同脑区之间的相 互作用、神经递质在共情过程中的作 用等。
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
添加目录文本
认知神经研究中 的积极共情机制
认知神经研究中 的积极共情培养 方法
积极共情的定 义和重要性
认知神经研究中 的积极共情影响 因素
认知神经研究中 的积极共情应用 前景
PART ONE
PART TWO
积极共情是一种情感状态,指个体能够体验到他人的积极情绪和情感,并与之产生共鸣。
重要性:积极共情有助于提高人际交往能力,促进社会互动和合作,增强心理健康。
认知神经研究:积极共情与大脑神经网络的联系,探讨其神经机制和影响因素。 应用价值:积极共情在心理咨询、教育、企业管理等领域的应用,提高个体和社会的幸福感。
提升个体心理 健康水平
促进社会文明 进步
增强人际关系 和谐
推动人类情感 智慧发展
积极共情有助于促进个体与他人之间的情感交流和沟通,增强彼此之间的亲密感和信任 感。
在认知神经研究中,积极共情对于理解人类情感和社交行为的神经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积极共情有助于提高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和社会适应能力,减少抑郁、焦虑等心理问题 的发生。
定义:积极共情是指个体在感知他人情绪时,能够产生共鸣并积极应对的能力。
积极共情对认 知功能的影响: 提高情绪调节 能力、增强记 忆力和注意力
认知功能对积 极共情的影响: 促进情绪理解、 增强社会交往
能力
认知神经研究 中积极共情机 制的发现:特 定脑区 知功能相互作 用的机制:神 经生物学基础 和社会认知过
程
积极共情能够促 进个体对积极情 绪的感知和体验, 从而增强情绪调 节能力。
积极共情有助于 个体更好地理解 和应对他人的情 绪,从而在情绪 调节中发挥重要 作用。
积极共情与情绪 调节相互影响, 共同促进个体的 心理健康和社会 适应能力。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人类一直尝试着探索自身本性,并理解自身行为的动机。
有许多理论都提出,共情(empathy)是人类的一种重要的特质,使人们更容易理解他人的感受。
共情在社会中起着重要的作用,比如帮助沟通、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和发展正确的行为规范。
共情似乎是社会智能和社会融合的重要前提,也极大地增强了人际沟通能力和客观性。
因此,研究共情是探究人性的重要环节之一。
本篇文章将探讨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试图揭示共情背后的神经机制。
首先,共情现象正是由大脑中的多重神经系统交互作用所决定的。
共情的发生受到多种神经路径的调节,而且联合作成的安排极为精妙。
根据一些研究,多个大脑区域参与共情,其中最重要的是负责情绪的构想、解释功能的前额叶皮层、执行控制的背外侧皮质以及处理情绪信息的丘脑,其作用机制主要是:首先,前额叶皮层在模仿受试者观察到的行为时发挥作用。
前额叶皮层能够产生模仿行为,是基于归纳总结出的类似行为,而不是观察到该行为本身。
此外,前额叶皮层也负责情绪解释功能,因此,它能够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他人的情绪状态,从而更好地了解他们的想法和感受。
其次,背外侧皮质随着共情的发展,它负责执行控制,即更好地控制自身的情绪反应以及正确的响应,而且能够理解别人的行为,并且产生信任学习适当的行为规范,这对于改善和维护社会关系至关重要。
最后,丘脑是一个重要的大脑区域,用于处理情绪信息。
研究表明,丘脑负责激活和调节自身情绪,并促进共情。
因此,当一个人接触到另一个人的情感信息时,丘脑的激活会使他的自身情绪更加强烈,从而激发共情反应。
总之,探究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是揭示人类本性的重要一步,通过对大脑的多重神经网络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共情在人类内心的发挥作用,从而为友谊、团结、友爱和正义增添更多的力量。
只有当我们深入探讨共情时,我们才能更深刻地理解个体之间的精神联系,从而带来更宽广的人文思维视野。
因此,深入研究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至关重要,它能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人类的内在本质,进而更好地促进社会发展和进步。
2024年儿童阅读教育的新视角: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启示
儿童阅读教育的新视角:来自认知神经科学的启示儿童阅读教育一直是教育领域关注的焦点。
然而,以往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传统的教育学和心理学视角,对大脑活动的深入理解相对不足。
大脑是学生学习的生理基础,全面理解大脑的运作方式对于设计更为有效的教学方案、实现大脑最优学习至关重要。
在解释阅读者的大脑机制以及阅读中的大脑如何适应各种教学方法方面,认知神经科学正逐渐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有研究者指出:“了解孩子的大脑如何进行阅读对每位教师都至关重要。
”因此,探究如何引导大脑学习阅读,阅读又如何改变阅读者的大脑和心理,以及通过理解阅读中的大脑如何激发儿童作为阅读者、思考者和学习者的最大潜能,认知神经科学在揭示大脑阅读内部机制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展,这些新成果为儿童阅读教育的科学化带来了丰富的启示。
1认知神经科学视角的儿童阅读教育新观念(一)阅读:在大脑智能发展中具有优先级作用在近年来的研究中,认知神经科学运用多种技术来探究人类活动时大脑的反应。
例如,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观察人在从事特定活动时,脑区的血氧浓度变化。
脑科学研究显示,当儿童进行阅读时,大脑的多个区域被广泛激活,呈现全方位的活跃状态。
从认知神经科学的角度来看,阅读不仅是听和讲的活动,而且是一项复杂的心智活动,需要多个脑区共同参与和协同工作。
首先,阅读是视觉和听觉信息的接收过程,这使大脑的视觉区和听觉区开始被激活。
其次,大脑需要进一步处理和加工这些信息,包括理解所看到的图像、解码文字以及提取语义,大脑的语言区会被显著激活;同时,阅读还需要提取背景知识,即思考阅读内容与读者已有认知体系之间的关联,阅读者需要进行因果判断和推理联结,从而推动阅读活动的进行,大脑的认知区整体会被全面激活。
最后,在阅读过程中还涉及情绪的参与,刺激到与情绪相关的脑区,如杏仁核和海马回。
汉字作为一种复杂的表意文字,需要视觉区和视觉联合区之外更多神经回路的参与,同时还需要增加枕叶、颞叶和额叶等区域之间更多的神经连接。
儿童时期的情绪共情与情感认知
儿童时期的情绪共情与情感认知儿童时期是个充满惊喜和挑战的时期。
在这个阶段,儿童正在逐步发展情绪共情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这对他们的社交和情感健康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儿童时期情绪共情与情感认知的发展,并讨论它们对儿童发展的重要性。
一、情绪共情的发展情绪共情指的是一个个体能理解和分享他人的情绪状态。
儿童在早期就能通过观察他人的面部表情、肢体语言和声音语调来感知他人的情绪。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逐渐能够猜测他人的内心感受,并更好地回应他人的情绪。
事实上,儿童情绪共情的能力与其大脑的神经发展密切相关。
研究表明,随着儿童大脑中情绪相关区域的逐步发育,他们对他人情绪的理解和共情能力也会逐渐提高。
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他们通过与他人的互动和经验积累来不断调整和改进。
二、情感认知的发展情感认知是指个体对情感状态进行感知、认知和理解的能力。
儿童在情感认知方面的发展经历了从单一理解到更加复杂和抽象的过程。
在早期阶段,儿童能够辨别并理解基本的情感状态,如快乐、悲伤和愤怒。
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情感认知能力也逐渐提高,能够区分不同的情绪以及其引起的原因和影响。
通过情感认知,儿童能够更好地应对和调节自己的情绪反应,并理解他人的情感体验。
这种能力对于儿童的情感发展和社交交往至关重要。
它帮助他们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增强自我意识,提高情绪管理能力,并促进他们在与他人的互动中更好地理解和支持他人。
三、情绪共情和情感认知的重要性儿童时期情绪共情和情感认知的发展对于儿童的整体发展以及社会性和情感智力的培养都具有重要作用。
首先,情绪共情和情感认知能力的发展有助于儿童建立愉快和稳定的人际关系。
当儿童能够理解他人的情感并共享其情感时,他们更容易与他人建立起真诚和信任的关系。
这使得他们能够在困难和挫折面前得到他人的支持和安慰,同时也培养了他们关心和照顾他人的能力。
其次,情绪共情和情感认知的发展有助于儿童提高情绪管理和冲突解决能力。
什么是人类的共情能力?
什么是人类的共情能力?1. 共情是人类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共情是指一个人能够理解和体验他人情感的能力,不同于同情,共情需要更深入的感知和理解。
共情被认为是人类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人际交往中必不可少的。
共情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的连接他人,也可以提供我们更多关于自己和他人的信息,让我们更好地理解世界。
2. 共情是人类大脑的产物科学研究表明,共情是由人类大脑在不同区域之间的交互所产生的。
当我们看到他人经历情感时,我们大脑中的神经元会自主激活,让我们感同身受。
特别是镜像神经元在共情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当我们观察他人行为时,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使我们模仿对方的行为和情感。
3. 儿童期是共情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研究也表明,共情能力是在个体成长的过程中逐渐发展的。
在儿童期,父母和老师的关注和照顾,以及良好的家庭和社会环境,都对共情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作为家长和教育者,可以采取些行动来帮助儿童发展更好的共情能力,如积极倡导尊重和关爱他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塑造合适的人际交往方式等。
4. 人类的共情能力也有局限性虽然共情是人类的本能之一,但我们也应该认识到人类的共情能力也有一定的局限性。
常见的共情局限包括:对某些特定群体的偏见和歧视,容易模仿负面情绪,以及共情疲劳等。
我们需要加强对自身和他人的认知,摆脱偏见、负面情绪和压力,增进共情能力的发展。
5. 学会共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心他人共情不仅可以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还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关心他人。
在人际关系中,我们可以运用共情的技巧,例如倾听,用心看待他人,和他人共有经历等,来加强自己和他人之间的联系。
实践共情技巧需要一定的时间和经验,但只要我们始终保持开放心态和进取的态度,相信我们都可以成为优秀的“共情达人”。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
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共情”是指一种社会性心理行为,它使得人们在真实的或想象的情景中展示出对他人情绪的考虑,并表现出适当的行为礼仪。
文化和社会背景不同,共情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但在许多情景中都非常重要。
人们有时会想知道,共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什么?首先,共情的神经生物学主要涉及到大脑的激活,其中又有几个重要的区域,包括灰质和白质。
灰质是指大脑的细胞,而白质是指负责把信息传递给大脑不同部分的神经路径。
研究表明,当我们观察到他人受到情感上的影响时,大脑中的许多区域会激活,尤其是跟踪社交环境和表达微妙情感的两个特定区域:临床神经心理学和皮层内颞叶。
其次,许多神经机制也可以在通过调节共情的过程中发挥作用,包括多巴胺和皮层前额叶多巴胺受体的功能,以及调节情绪的其他神经机制,例如GABA神经元。
这些神经机制主要涉及到大脑中的各种部位,调节不同的情绪和情感,比如怜悯和谅解,以及解释非言语行为。
此外,共情的神经生物基础还包括一些复杂的生物过程,如大脑的受体分布和激活状态。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当观察到他人的痛苦时,受体位于前额叶的法氏囊贴合物会激活,并诱导共情反应。
另一项研究发现,看见他人受伤时,大脑中的超前皮层阿片受体的激活会导致表现出更高层次的情绪调节和共情反应。
最后,许多受体激活和神经调节机制可以影响一个人对他人情感等人际关系的态度和行为。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受体活性较高的个体更倾向于表现出共情态度,包括提供帮助,表达支持,以及接受他人的意见。
另一项研究指出,神经机制调节方面,来自内侧前额叶的GABA神经元的活性可以影响对他人的情绪的反应,而这可以促进处理社会性情感之间的关系。
综上所述,共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是复杂的,包括大脑的激活状态和神经机制的不同形式。
大脑的激活影响着人们对自己和他人情绪的反应,而神经机制则调节这些反应。
研究表明,这些神经机制可以帮助人们应对复杂的社会情境,并学会如何有效地表达共情。
因此,了解共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情绪,并且能够改善社会交往。
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7), 970-975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8.87116A Review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Studies on EmpathyYiying ZhengEdu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Received: Jun. 27th, 2018; accepted: Jul. 13th, 2018; published: Jul. 20th, 2018AbstractEmpathy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s of other people’s emotions and thought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has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he neural basis of empathy.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empathic nerves has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ERP, fMRI, and PET has enabled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empath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n empathy and highlights its possible future.KeywordsEmpath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al Basis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郑意颖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18年6月27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20日摘要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想法和情绪的感受和理解。
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
心理科学进展 2016, Vol. 24, No. 3, 402–409 Advances in Psychological ScienceDOI: 10.3724/SP.J.1042.2016.00402402认知神经研究中的积极共情*岳 童 黄希庭(西南大学心理学部, 重庆 400715)摘 要 积极共情指个体对他人积极情绪状态的理解和间接分享过程。
虽然它与消极共情在产生过程中都依赖于镜像神经系统和心理理论系统的活动, 但是两者在产生难度上不同。
对于积极共情情感如何在大脑中表征的, 不同的研究者观点各异:一些认为与消极共情一致, 都集中在脑岛及其相关脑区; 而另一些则认为是大脑的愉悦系统。
关于积极共情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集中于共情主体和客体的关系方面。
今后需要进一步了解积极共情在产生机制和情感表征上的特点, 拓展其影响因素的研究并展开对特质积极共情神经基础的探讨。
关键词 共情; 积极共情; 消极共情; 神经基础 分类号R395; B845共情是指个体在认识到自身产生的感受来源于他人的前提下, 通过观察、想象或推断他人的情感而产生的与之同形的情感体验状态(De Vignemont & Singer, 2006)。
这种能力可以使个体快速的与他人情绪状态形成关联, 在人们社会交往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De Waal, 2008)。
学者们对共情问题的关注历时多年, 但迄今为止大都集中于对他人消极情感(如疼痛、厌恶、悲伤等)的共情反应上(Cikara & Fiske, 2011; Perry, Hendler, & Shamay-Tsoory, 2012)。
例如, 在最近的一项元分析中, 作者总结了关于共情反应的40项fMRI 研究, 其中有30个关注的是疼痛共情领域(Fan, Duncan, de Greck, & Northoff, 2011)。
即使在特质层面, 综观目前比较权威的测量特质共情的量表, 大多数所关注的也是个体在面对他人痛苦不幸时的认知及情感分享能力。
共情的机理
共情的机理首先,共情运用了心理学中的“镜像神经元系统”原理。
镜像神经元系统是指在人的大脑中存在一种神经元系统,当我们看到别人做某件事时,我们的大脑会自动地模仿对方的行为,从而产生共鸣感。
这也就是为什么当我们看到别人流泪时,我们也会感到悲伤,当我们看到别人笑时,我们也会感到开心的原因。
因此,共情就是通过模仿他人的情感和行为,来产生共鸣感,从而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
其次,共情还运用了心理学中的“情感转移”原理。
情感转移是指在人的情感体验中,我们往往会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别人身上。
比如说,当我们看到别人感到难过或者害怕时,我们可能会感到同样的情感。
因此,当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转移到对方身上,从而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感受和情感。
此外,共情还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认知失调”原理。
认知失调是指当人们的行为和态度与他们的价值观和信念不符时,会产生一种不舒服的感觉。
因此,当我们在与别人交流时,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想法和行为,从而减少认知失调的产生,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
最后,共情还运用了心理学中的“自我揭示”原理。
自我揭示是指当人们在交流和沟通时,会主动向对方展示自己的情感和经历。
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情感和经历,从而让对方更容易地接受我们的自我揭示,并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综上所述,共情运用了心理学中的多个原理,包括镜像神经元系统、情感转移、认知失调和自我揭示等。
通过共情,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接纳他人,减少认知失调的产生,提高人际关系的质量,并建立更深层次的人际关系。
因此,共情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技能,对于我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Advances in Psychology 心理学进展, 2018, 8(7), 970-975Published Online July 2018 in Hans. /journal/aphttps:///10.12677/ap.2018.87116A Review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Studies on EmpathyYiying ZhengEducational College, Shanghai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Received: Jun. 27th, 2018; accepted: Jul. 13th, 2018; published: Jul. 20th, 2018AbstractEmpathy refers to the individual’s understanding and feelings of other people’s emotions and thoughts. In recent years, the development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has provided a new perspec-tive for the study of the neural basis of empathy. The research on the mechanism of empathic nerves has increased. The development of technologies such as ERP, fMRI, and PET has enabled people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generation mechanism of empathy. This article reviews the re-search of cognitive neuroscience on empathy and highlights its possible future.KeywordsEmpathy, Cognitive Neuroscience, Neural Basis关于共情的认知神经研究郑意颖上海师范大学教育学院,上海收稿日期:2018年6月27日;录用日期:2018年7月13日;发布日期:2018年7月20日摘要共情是指个体对他人的想法和情绪的感受和理解。
近年来,认知神经科学的发展为研究共情的神经基础提供了新的视角,关于共情神经机制的研究日益增多。
ERP,fMRI,PET等技术的发展使人们能够更好地认识到共情的产生机制。
本文是对共情的认知神经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对未来可能的研究方向提出了展望。
郑意颖关键词共情,神经基础,认知神经Copyright © 2018 by author and Hans Publishers Inc.This work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License (CC BY)./licenses/by/4.0/1. 共情的含义及分类共情是人际交往过程中发生的一种心理现象,铁钦纳在“思维过程中的实验心理学”中提到了“共情”,之后共情才出现在心理学大辞典中(Wispé, 1987)。
一些研究者使用内省、共感、移情、同感等概念来表达这种心理现象(史占彪,张建新,陈晶,2007)。
对于共情的含义,不同的学者也有不同的看法。
在早期的研究中,共情的定义主要是基于哲学的思维和现象学的描述,可以分成三类(郑日昌,李占宏,2006):1) 共情是一种能力;2) 共情是一种情绪和情感的反应;3) 共情既可以是认知的状态,也可以是情感的状态。
例如,Hogan认为共情是指站在他人的角度去理解他人的思想,这是一种在认知上理解他人的一种情感状态,并根据这种定义,编制了共情量表来测量共情状态下个体的认知情况(Hogan, 1969)。
尽管学者们对共情有不同的定义,但是也有共识:1) 共情过程中情绪和认知都有参与;2) 是情绪情感反应的共情,它是在区分自我与他人的基础上形成的,并且个体意识到自己情绪产生的原因在于他人而非自身(Decety & Lamm, 2006; Lieberman, 2007;Singer, 2006)。
共情过程包括情绪唤醒和认知推理,同时包含了“冷认知”和“热认知”。
观点采择是自我与他人的观点的区分,基于相关的信息推测他人的观点并做出反应(Decety & Jackson, 2004),一般分为情感观点采择和认知观点采择两种。
情感观点采择是指个体对他人情绪和情感状态的认识,认知观点采择则指个体对他人关于人、情景和事件的思考或知识的推断(贾蕾,李幼穗,2005)。
因共情而发生利他行为的可能性比因认知观点采择而发生利他行为的可能性要大。
这是因为共情能够提供环境信息,共情中的共享情绪网络可以激活相关联的动机和行为系统。
例如:看到他人因某一物体受伤,个体会产生负性情绪,并回避该物体。
共情是个体获得周围世界价值的重要的方式,可以说共情是人类进化过程中的一种智能机制(de Vignemont & Singer, 2006)。
共情到底是情感性还是认知性的,对于这个问题,一些人把共情看作是一种情感现象,它指的是体验另一个人的情感,也有另外一些人把共情看作是一种认知结构,是对另一个人认知上的感知。
Stotland 和他的同事认为共情只是一个情感术语,他把共情定义为“观察者感知到他人正在经历或将要体验经历某种情绪的一种情感反应”,尽管他认为情感上的共情和认知上的共情是相互关联的,但他的关注点主要是情绪反应。
Stotland认为共情也可以是不一致的情绪反应,他称之为差异共情。
他对共情的定义仅仅是指建构他人的心理状态的活动,而建构的结果并不一定是相似的。
Wispé认为共情和同感来源于两个不同的系统,他认为共情是个体在没有判断的情况下,理解他人情感体验的努力,这是区分自我和他人的,而同感是指当看到他人痛苦的状态,个人的这种感受也被唤醒了。
因此,Wispé的定义显然更具有认知意义,他认为共情是指对他人的思想的理解,是在认知上理解他人的情感状态。
Gladstein (1983)则整合了其他研究者的看法,他建议用情感共情来表示跟另一个体验到相同的情感,用认知共情表示采纳赞同另一个人的观点。
他强调,这两种类型是截然不同的,相互区别的。
后来的很多研究都给Gladstein 的两成分区分方法提供了支持。
情绪共情是指跟另一个体验到相同的情绪。
脑成像掩饰的研究结果表明,郑意颖跟他人产生情感共情时,个体自身与这种情绪相关的脑区被会激活,并将他人的情绪情感的表征转化成自身的情绪情感的表征,从而使个人可以感受到他人的情绪。
认知共情,是理解他人的想法和意图,从而推测他们未来的行为,它与高级认知相关的顶额叶脑区有关。
共情作为人与人之间情感连接的纽带,是道德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预测利他行为等亲社会行为的重要因素。
共情是自我与他人之间关系的核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是社会生活的基础。
2. 共情的神经基础共情的神经基础主要由动作知觉和情绪分享系统构成,使产生共情的主体与被观察的客体产生相似的体验,而自我–他人意识系统使个体能清楚地知道自己的情绪产生的缘由在于他人,而自己只是感受到了他人的这种情绪。
共情的重要特征之一是,产生共情的个体知道自己产生的这种跟他人类似的情绪发生的根源是在他人。
另外,以额叶为主的心理调控系统进行整体的调节和意识的控制。
2.1. 知觉–动作模型与情绪分享知觉–动作模型由Preston和de Waal (2002)提出。
他们认为,共情是进化的结果。
在猿、老鼠等哺乳动物中也有发现类似的能力。
共情的基础是个体与他人的“表征共享”。
“表征共享”意味着当一个人感知到他人的情感或者行为的时候,表征相应情感或行为的大脑的相应部位将被激活,从而产生同形的表征(Decety, 2002)。
知觉–动作模型的基本假设是:当个体感知到他人的行为时,他的与该行为有关的个人经验的表征将被自动激活(Preston & de Waal, 2002)。
动作–知觉模型的证据之一是镜像神经元(mirror neuron)的发现,这种神经元在恒河猴的大脑腹侧运动前皮质上被发现了(Rizzolatti et al., 1996)。
在恒河猴进行目的性动作的时候,镜像神经元被激活了,当恒河猴观察到另一个个体做出相同的动作的时候,镜像神经元也被激活。
2.2. 精神适应性与自我调节前额叶在情绪控制的过程中起了基本作用。
研究发现,双侧前额叶损伤的病人在观点采择(perspective- taking)能力测验中表现出了明显的障碍(Rowe, Bullock, Polkey, & Morris, 2001)。
有研究者对额叶损伤病人进行了研究,他们发现右侧额叶对观点采择的能力有很大的影响(Stuss, Gallup, & Alexander, 2001)。
3. 共情的ERP、PET以及fMRI研究共情已成为认知神经科学的研究热点,近年越来越多的研究开始采用ERP,fMRI,PET等技术探索共情的神经基础。
3.1. 共情的ERP研究崔芳等人(2009)对具有不同共情的能力的个体加工情绪面孔时的ERP进行了研究。
她们首先采用共情问卷筛选被试,根据共情问卷得分,将被试分为高共情组和低共情组,之后采用具有高时间分辨率的ERP来分析在加工情绪性面孔时,两组被试在时间进程上的差异。
从图像刺激出现前的100毫秒到图像刺激出现后1000毫秒,每隔2毫秒采集一次数据,她们发现:在性别判断任务中,高共情被试在N1,P2和后部的LPC上表现出了明显的负性偏向,其对消极面孔发生反应的波幅明显大于积极面孔,而低共情被试在两种任务中的ERP没有出现显著差异。
疼痛共情指对他人疼痛的感知、体验和情绪的反应。
疼痛作为情绪的一种特殊的形式,在产生共情时首先表现为情感成分的激活。
郑意颖关于疼痛共情的ERP研究很多。
与疼痛的情感成分有关的脑区主要分布在脑岛和前扣带皮层等区域。
大量的脑成像研究表明,疼痛共情也激活了这些脑区。
许多研究发现,疼痛共情会激活疼痛的情感成分,主要是对前扣带皮层和脑岛的激活。
在相关的ERP研究中,发现多种社会因素或认知因素可能会影响共情诱发的脑电成分。
例如,一项研究发现,遭受疼痛的个体的道德水平会影响N2成分,不道德的被试在疼痛和非疼痛状态下,N2成分没有显著差异,而非不道德的被试在这两种条件下的差异是显著的(Cui, Ma, & Luo, 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