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ppt课件
《孙权劝学》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二读
二读:读懂文意,准确翻译。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初,权 谓 吕蒙
曰:“卿今当涂
当初 对……说
现在 当道,当权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管事
推托 用
事务
翻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 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托。
二读:读懂文意,准确翻译。
难道
成为 同“耶”,语气词
当堂检测,注意字字落实。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
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 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幽默风趣,欣赏朋友的进步。
深入探究
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出文中三位人物各自说话时的 语气,揣摩人物心理。
深入探究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
用双重否定的形式,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 对吕蒙要求严格,同时又可见他对吕蒙的关心、厚望。
另,另外
对朋友辈的敬称
蒙曰:“士别三日,即 更 刮目相待,大兄 何 见事
古代指读书人
就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
看待他。刮,擦拭。
知晓事情
之晚乎!”肃 遂
拜蒙母,结友而别。
于是 拜见
表顺承
翻译: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另外用新的眼光看待他 (改早读材料) ,长兄知晓事情怎么这么晚呢!”鲁肃
于是叩拜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然后分别了。
《孙权劝学》PPT优质课件

《资治通鉴》简介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全书上起 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下讫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 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历时19年完成。神宗以 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书名“资 治”,说明本书编撰的目的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侧面写吕蒙学业的长进。 c、情节以人物对话为主。
课堂练习
1 、解释“吴下阿蒙”“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
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 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 都可以用此语。
课堂练习
2、从“不学”到“学”,使吕蒙发生了巨大变化,今天 编者编入《孙权劝学》是为了什么?难道只是为了知道古 人的的言行吗?知道了这个故事,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能 从中得到什么启示呢?请同学们谈谈。
(3)肃遂蒙母,结友而别。 鲁肃于是去拜见吕蒙的母亲,两人结为好友后才离开。遂:于是。
课文讲解
1、吕蒙是怎样从“吴下阿蒙”一变而为让人“刮目相待”的? (听从了孙权的劝告,“就学”。) 2、孙权又是怎样劝学的?体会他的语气、神态和心理。
a、“卿今涂掌事,不可不学!”:语气坚决果断,神态郑重严肃,既严要 求,又充满关心、期望,希望吕蒙能胜大任。 (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研讨探究
3、孙、蒙对话与蒙、肃对话在情调上有区别吗? 明确:孙权的话是认真相劝,显得郑重亲切,表明了君臣的关系;
蒙、肃皆为同僚,对话则有一种调侃的趣味蕴含其中。
研讨探究
4、课文在情节的处理上有什么特点? 明确: a、详写“劝学”“议论”,尤以“议论”为甚;“就学”、
“结友”则一笔带过。 b、正面写“劝学”经过,通过“议论”之后用鲁肃的惊叹,从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木兰诗》练习题及答案电子教案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孙权劝学》《木兰诗》练习题及答案《孙权劝学》练习题【文学文化常识】1.《孙权劝学》选自___________,该书是 _________(朝代)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___________通史,记载了从___________到___________共1362年间的史事。
作者是___________(朝代)的___________,他是著名的___________家、___________家。
2.“四书”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经”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原文填空】《孙权劝学》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劝的语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孙权劝学》的成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点字词】1、卿今当涂掌事()()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5、见往事耳()()6、蒙乃始就学()7、及鲁肃过寻阳()8、卿今者才略()()9、即更刮目相待()()10、大兄何见事之晚乎()()【古今异义词】1、见往事耳古义今义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古义今义【重点句子翻译】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2、蒙辞以军中多务3、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4、但当涉猎,见往事耳5、蒙乃始就学6、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7、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8、肃遂拜孟母,结友而别。
【成语积累】写出下面成语含义:1、吴下阿蒙2、刮目相待《孙权劝学》练习题【文学文化常识】1.13622.“四书”指《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孙权劝学》PPT课件(完美版)

知识备查
吕蒙(178-219年) ,东吴国大将。字
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 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 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倍受孙权、鲁 肃的信赖。鲁肃死后,吕蒙掌管东吴军事, 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 杀死关羽后,吕蒙不久病死。
知识备查 文学常识
编年体:指以年代为线索编排有关历史事件的体例。编年体 是以时间为经,以史事为纬,按年、月、日顺序记述史事, 比较容易反映出同一时期各个历史事件的联系。以编年体记 录历史的方式最早起源于中国,代表作有《春秋》《左传》 《资治通鉴》等。
知识备查
人物资料
孙权(181-252年),字仲谋,三国时
双重否定句,语气坚决,不容推辞,表现了孙权对吕蒙要
整体感知
译: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 以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 想让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 。你说事务多,谁比得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 大有益处。”吕蒙于是开始学习。
整体感知
到,等到。
即“议论”,谈论。
才干和谋略。
整体感知
1.朗读课文,朗读时读准字音,注意节奏和断句。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
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 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 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 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 而别。
第9课《木兰诗》习题课件(共33张PPT)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Copyriɡht © 2021 ɡuanɡ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ɡroup . All riɡhts reserved.
起航加油
随堂演练
21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 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 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 木兰是女郎。
Copyriɡht © 2021 ɡuanɡ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ɡroup . All riɡhts reserved.
起航加油
随堂演练
2
通假字 2.找出下面的句子中的通假字。 对镜帖花黄 “__帖__”同“__贴__”。
Copyriɡht © 2021 ɡuanɡ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ɡroup . All riɡhts reserved.
同步学习(七年级/下册)
语 文配人教版
第二单元
9 木兰诗
Copyriɡht © 2021 ɡuanɡ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ɡroup . All riɡhts reserved.
起航加油
随堂演练
1
词语解释 1.写出下列句子中加颜色的字词的意思。 (1)唯闻女叹息( 只 ) (2)旦辞爷娘去(早晨 ) (3)策勋十二转(记功 ) (4)双兔傍地走( 跑 )
Copyriɡht © 2021 ɡuanɡxi Normal University Press ɡroup . All riɡhts reserved.
第4课《孙权劝学》习题课件-2023-2024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3.下列各项中加点词意义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D )
A.但当.涉猎
门当.户对
B.自以为大有所益. 多多益.善
C.见往.事.耳 往.事.不堪回首
D.卿.今者才略 卿.今当涂掌事
导析:D A项,应当/相当;B项,好处/更加;C项,历史/以前的事情;D项,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以“卿”为爱称。
13.文中吕蒙的好学体现在哪些地方?用自己的话回答。 答案:①博览群书;②梦中诵书。
参考译文:吕蒙进入吴国,吴王(孙权)劝他学习。(吕蒙)于是看了很多 的书籍,把《易经》当作主攻方向。(吕蒙)经常成为孙策的座上宾,醉 酒后就沉沉地睡在座位上,(一次他)忽然在梦中,将《易经》背诵了一 遍,然后突然醒了过来。大家都问他怎么回事。吕蒙说:“(我)刚才梦 见伏羲、周文王、周公和我谈论国运兴衰的事情,日月运行的道理,没 有不精妙绝伦的;(我)没有完全理解深奥的话,只能背诵这篇文章罢 了。”在座的人都知道吕蒙说梦话在背诵《易经》。
险躁则不能治性 ( 修养 )
(4)治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研究
)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成为 )
(5)为
为人谋而不忠乎 ( 替,给 ) 肃遂拜蒙母 ( 于是,就 )
(6)遂
遂成枯落 ( 最终,终于 )
3.古今异义
(1)见往.事.耳 古义: 指历史 (2)见.往事耳 古义: 了解
今义:过去的事情 今义:看见
4.下面加点的词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B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但当涉.猎. C.饭疏食,饮水. D.见往.事.耳
导析:B 都是“粗略地阅读”的意思。
5.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B ) A.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B.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C.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D.尊君在不
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4《孙权劝学》习题课件(23张PPT)

今义:__孤__单__、__孤__儿___
古义:__专__掌__经__学_传__授__的__学__官__ 今义:__学__位__的__最__高__一__级___
(2)但.当涉猎 (3)见往.事.耳
古义:__只__,__只__是_
今义:_转_折__连__词___
古义:_指_历__史____ 今义:_过__去__的__事__情____
5.用现代汉语翻3译.下解列句释子。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么能成为一代名将。
_家_积里学 比修较业清,贫学,(有捡1所木)卿成柴。作今为火当.烛涂照.明掌。事( 当道,当权 )
同5周.大同用惊 大现,吃代以一汉所惊语爱,翻(良把2译弓自)下蒙赠己列之所辞句.。喜子爱以。的军好弓中箭多送给务岳飞( 。 推托
岳飞拉开弓射一箭(就)穿透了靶子,再次发一箭又中。
5家.里用比现较代清汉贫语,翻(捡6译木)下及柴.列作鲁句为子火肃。烛过照明寻。阳( 到,等到 )
天资敏悟,强②记书传,尤好《左氏春秋》及孙吴兵法。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4.写出下列加点字的古今异义。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古义:__古__时__王__侯_的__自__称__
少负①气节,沉厚寡言。 (1)文中孙权劝吕蒙读书的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吕蒙开始却以“___________”为由,拒绝读书,孙权以自
C.择其善者而.从之 己为例,给吕蒙指出“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读书方法。
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我难道想要你研究儒家经典,成为博士吗?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只应当粗略地阅读,了解历史罢了。
最新版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册《孙权劝学》知识梳理及练习(25页)ppt精品课件

返回目录
技法点睛
常见的人物描写方法及其作用 (1)语言描写:表达人物情感,反映人物性格特征,折 射出人物所处时代的特点。 (2)外貌描写:揭示人物身份、境遇,以形传神,表现 人物内心世界和性格特点。 (3)动作描写:展示人物精神面貌,直接体现人物性格。 (4)心理描写:揭示人物内心,刻画人物性格。 (5)侧面描写:衬托人物的性格特点。
蒲留仙①写书
邹弢
蒲留仙居乡里,落拓②无偶,性尤怪僻,为村中童子师,食贫自给, 不求于人。其作《聊斋志异》时,每临晨,携一大瓷罂③,中贮苦茗④, 又具淡巴菰⑤一包,置行人大道旁,下陈芦衬,坐于上,烟茗置身畔。 见行者过必强执与语搜奇说异随人所知。渴则饮以茗,或奉以烟,必令 畅谈乃已。偶闻一事,归而润色之。如是二十余年,此书方告成。故笔 法超绝。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 册第4课 《孙权 劝学》 知识梳 理及练 习(25 页)pp t精品 课件
返回目录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 册第4课 《孙权 劝学》 知识梳 理及练 习(25 页)pp t精品 课件
3.综合分析选择。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吕蒙趣答:⑤___士__别__三___日__,__即__更___刮__目__相__待____ ——自得、自豪
返回目录
名师导练
基础训练
一、字词解释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1)卿今当涂掌事____当__道__,__当__权__ (2)蒙辞以军中多务________推__托____ (3)但当涉猎_____粗__略__地__阅__读_ (4)见往事耳______了__解______
2020—2021学年七年级语文部编版下 册第4课 《孙权 劝学》 知识梳 理及练 习(25 页)pp t精品 课件
木兰诗孙权劝学练习题及答案ppt课件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
跨越。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
而死,有的胜利归来。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 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
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
答: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
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
形象。
7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有哪些动词?
答:通过“开、坐、脱、著、理、帖”等动作描写,表
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
伙伴诧异的表情。
10.画线的第一句(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
以不学习!”
19
⑵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译:(鲁肃)很吃惊地说:“现在你的才干和
谋略,不再是过去的吴县阿蒙了!”
5.孙权指导吕蒙读书的方法和目的是什么?(用原
文回答) 方法: 但当涉猎
目的: 见往事耳
6.本文主要通过 对话 来刻画人物,表现人物
鲜明的性格:
孙权是 睿智、关心下属 ;吕蒙是 直率 。20
年归”,她和将士们一起拼死作战,十年驰骋于疆场,
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可爱。再如“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
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可爱。
13
18.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 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雄兔脚扑朔,雌,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孙权劝学课时练-完整版PPT课件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思考探究
启示(示例): 1、通过孙权劝告吕蒙读书,吕蒙读书后大有长进的故 事,说明"开卷有益"的道理。 2、不要以一成不变的态度看待他人,要以开放的眼光 看待事物。 3、不能因为事情繁忙就放弃学习,坚持读书是有益的。 4、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 5、一个人只要广泛涉猎就会学有所成。
三、诵读下列句子,体会画线词所表示 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思考探究
①邪: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②耳:表示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③乎:表示反问语气,可译为“呢”。
积累拓展
四、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对他人的爱 称、敬称等。说说下列句中画线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 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
综合题
3假如你的妈妈平时反对你阅读课外书籍,请你写几句话 劝说妈妈。要求:用上一句读书名言,不超过100字
示例:妈妈,杜甫说过“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多读书可以增加我的知识,对写作也有很大的帮助。今 后你还是让我多读点课外书吧!
THANS
初中语文匠
解析:“卿”指古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妇间也可以 “卿”为爱称。
选择题
5.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D A.治经为博士邪为:成,当 B.蒙辞以军中多务务:事务 C.见往事耳见:了解 D.但当涉猎但:然而,却
解析:D项中的“但”应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释为“只,只是”。
选择题
6.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C ) A孙权劝学,既指出了吕蒙学习的必要性,因其“当涂掌事”的 重要身份而“不可不学”;又使用了现身说法,指出了“学”的 可能性,从而使吕蒙无可推托,真可谓善劝。 B鲁肃与吕蒙的对话,一唱一和,互相打趣,显示了二人的真实 性情与融洽关系,表明在孙权劝说下吕蒙“就学”的结果,从侧 面表现了吕蒙的学有所成,笔墨十分生动。 C鲁肃赞叹“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变化之大,简 直判若两人,表现吕蒙因“学”而使才略有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惊 人长进。从正面烘托了孙权劝学的显著成效。 D 鲁肃与吕蒙“结友而去”,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 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志趣相投,进一步从侧 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第9课《木兰诗》习题课件(共24张PPT)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 ) A.机杼.(zhù) 朔.气(shuò) 复唧.唧(jī) B.可汗.(hán) 鞍鞯.(jiān) 鸣溅.溅(jiàn) C.燕.山(yàn) 金柝.(tuò) 十二转.(zhuǎn) D.胡骑.(qí) 戎.机(rónɡ) 傍.地走(pànɡ) 导析:A B项,“溅”应读“jiān”;C项,“燕”应读“yān”;D项,
导析:D A项,“东”和“西”是虚位,这两句的意思“开了东阁的门 而不进去,然后转到西阁的床上去坐着”。B项,这四句诗的意思是: 到各处集市备办战马和马具,不是一处地方买一样东西。C项,“理 云鬓”和“帖花黄”都是当窗对镜来做的。前三个选项都运用了互 文手法。D项,没有运用互文手法。
“傍”应读“bàn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D ) A.不闻机.杼声/ 万里赴戎机. B.昨夜见军帖./ 对镜帖.花黄 C.愿为市.鞍马/ 东市.买骏马 D.关山度若.飞/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导析:D A项,织布机/和“戎”连用,表示战事;B项,文书,文告/同
“贴”,粘贴;C项,买/集市;D项,两个都是“好像”的意思。
(5)运用比喻讴歌赞颂木兰谨慎、机敏的诗句是: 雄兔脚扑朔 ,
雌兔眼迷离 ; 双兔傍地走 , 安能辨我是雄雌 ?
6.翻译下列句子。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文: 远行万里,投身战事,像飞一样地越过一道道关塞山岭。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本文 《 木兰诗 》 选自宋代 郭茂倩 编 的《 乐府诗集 》一书。这首诗是南北朝时
期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可汗( Kè hán ) 胡骑( jì )
燕山( yān ) 辔头( pèi )
2
3.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
⑴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 只 )
⑵万里赴戎机(赴:奔赴 )
边塞夜景的诗句: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
(5) 王翰的《凉州词》“醉卧沙场君莫笑,古
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含相似诗句: 。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5
16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
/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
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
3.说说下面加点的词表现了说话者怎样的语气?
(1)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表反问语气,可译为“吗”。
(2)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表限制语气,可译为“罢了”。
(3)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表感叹语气,可译为“啊”。
4.翻译句子。
⑴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持编写的,它是我国第一部 编年体 通史。
2.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B )
当时专掌经学 传授的学官。
A.初(当初) 当涂(当道,当权) 多务(多事务)
B.孤(古代王侯的自称) 博士(知识高深的人) 辞(推托)
C.涉猎(粗略地阅读) 往事(历史)
过(到)
D.见事(认清事物) 及(到了……的时候) 非复(不再是) 18
写得比较详;对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
得比较略。
这是因为诗的中心在于颂扬木兰勇于献身、
不图荣华富贵的高尚情操以及热爱和平生活的
精神。(后一问意近即可)
6
7.木兰代父从军的原因是什么?
答:父亲年老无力从军,家中又无长兄,同时
考虑到天子征兵是保卫国家的大计。(意近即
可)
8. “旦辞爷娘去……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战马的嘶叫声。
⑵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译: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关塞山岭像飞一样地
跨越。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译:将军和战士身经百战,转战数载,有的为国
而死,有的胜利归来。
⑷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5
6.全诗详略得当,哪些是详写,哪些是 略写,为什么这样安排?
答:对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辞官和还乡都
12
(2)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答:赞颂劳动人民出身的妇女英雄,反映人民对和平
生活的向往。 (3)结合具体语句,说说木兰有哪些可敬、可爱之处。
答:木兰有许多可敬、可爱之处。如“阿爷无大儿,
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一个女孩
子看到家里没有兄长,父亲已年老体衰,毅然替父从
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又如“将军百战死,壮士十
(2)《出塞》中,有“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诗
句。《木兰诗》中也含有“胡”字,其意思与
“不教胡马度阴山”中的“胡”字基本相同但的闻
诗燕句山是胡:骑鸣啾啾。
14
(3)《木兰诗》表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
悲壮的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4)《木兰诗》中夸张地描写木兰矫健雄姿的 诗句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描写
表现木兰归来后喜不自禁、恢复女装的激情。
15.结尾一段吟唱附文,以兔为喻,赞颂了什么? 答: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16. 对木兰这一形象的意义,怎样贴切评价? 答:木兰代父从军,表现了古代北方劳动妇女的英雄气
概和爱国主义精神
11
17.回答下列问题: (1)结合全诗,你认为是木兰的形象特点是什 么? 答:木兰是一个少女,又是一金戈铁马的英雄。 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 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 园,重新从事和平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 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了一起。木兰的形 象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勤劳、善良、机智、勇敢、
一句从表现手法上看起了什么作用?
答:借木兰的心理状态勾勒征途中的景物,表
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思念,极大丰富了女英雄的
形象。
7
9.木兰到家后的一系列动作表现了木兰怎样的心情? 有哪些动词?
答:通过“开、坐、脱、著、理、帖”等动作描写,表
现了木兰与家人团聚,重温女孩生活的喜悦心情,以及
伙伴诧异的表情。
10.画线的第一句(①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 ,
⑶出郭相扶将(郭:外城 )
⑷策勋十二转(策:记功 ) 穿
⑸著我旧时裳(著: ) 度过,过
⑹关山度若飞(度:
)
3
4.指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并解释其意思。
⑴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帖 ”通贴“
粘贴 ”,意思是 :
⑵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
火
伙
伙伴
“ ”通“ ”,意思是 :
4
5.翻译下列句子。 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译:听不见父母呼唤女儿的声音,只听见燕山的
答:
。9
13.选出不是对偶句的一项( A ) A.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B.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C.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D.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0
14.画线的第二句(②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 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 是什么描写?表现木兰什么特点? 答:动作描写。
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
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
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
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7
1.《孙权劝学》选自 《资治通鉴》 ,该书
是 北宋 时期的 政治家、史学 家 司十年驰骋于疆场,
这种英雄气概也是可敬、可爱。再如“可汗问所欲,
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这种
高尚行为又是多么可敬、可爱。
13
18.按要求默写:
(1)《木兰诗》篇末四句,用生动而通俗的比 喻,道出全诗的主旨的句子:雄兔脚扑朔,雌,
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
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运用的修辞方法
是 排比 ,写出了 木兰急切操办行装,而且井。然
有序的情景 。
8
11.两组“旦辞……暮宿(至)……”写 出 征途遥远,行军的神速和军情的紧急
了
。
12.两组“不闻……但闻……”写什么景
宿营地空寂荒凉的景象,烘托木 象?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兰离家愈远思亲愈切的细腻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