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光合作用
O ( )p P t
P---一天中产氧速率的平均值; O---光合作用产氧量。
1.4 水体水温变化过程 1.4.1 水面的热交换
H n ( H si H sr ) ( H a H ar H b ) ( H e H c )
Hn---水面的净热通量; His---太阳短波的净辐射热通量; His = Hsi – Hsr; Hi---大气长波的净辐射热通量; Hi = Ha – Har – Hb; He---水面蒸发而失去的热通量; Hc---从水到空气的对流热通量; Hsi---到水面的太阳短波辐射; Hsr---太阳短波辐射的反射; Ha---大气的长波辐射; Har---大气长波辐射的反射; Hb---由水到大气的长波返回辐射。
dt dt
Ld----河床(底泥)的BOD面积负荷; Kb----河床(底泥)的BOD耗氧速率系数; rc-----底泥耗氧的阻尼系数。
1.3 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 1.3.1 复氧过程
大气复氧
dc K L A (C s C ) dt V
C----河流水中溶解氧的浓度; Cs---河流水中饱和溶解氧的浓度; KL----质量传递系数; A----气体扩散的表面积; V----水的体积。
若在无限大均匀流场中, 坐标原点设在污染物排放点, 污染物浓度的分布呈高斯分布
2 Q y u C exp 4D x uh 4D y x / u y
1.2.2.6 硫化物的反应
1.2.2.7 细菌的衰减作用 1.2.2.8 重金属和有机毒物的衰减作用
1.3 水体的耗氧与复氧过程 1.3.1 耗氧过程
碳化BOD(CBOD)衰减耗氧
OC1 La Lc La (1 e
第四章-水环境影响评价1
cp: 建设项目水污染物的排放浓度,mg/L; cs: 水污染物的评价标准限值, mg/L; ch : 评价河段的水质浓度, mg/L; Q p——建设项目废水排放量,m3/s; Q h——评价河段的流量, m3/s;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水体自净的基本原理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1 基本概念 4.2 相关水环境标准 4.3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 4.4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及范围 4.5 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4.6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 4.7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4.1 基本概念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河流(包括河口)、湖泊、 水库。考虑到地表水与海洋之间的联系, 在进行地表水环境影响 评价时, 还包括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分级表(内陆水体)
[例]一拟建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为5800 m3/d,经类比调查 知污水中含有COD.BOD. Cd、Hg,pH为酸性,受纳水体为一 河流,多年平均流量为90 m3/s,水质要求为IV类,此环评应 按几级进行评价? 方法:污水排放量:为5000~10000m3/d之间 水质复杂程度:含有持久性污染物( Cd、Hg)、非持久性污 染物(COD.BOD)、酸碱(pH为酸性), 污染物类型数=3,复杂程度为“复杂” 水域规模:介于150 m3/s到15 m3/s之间,为中等河流 水质要求:IV类
( *水P污65染)源分类(重点掌握)
污染源按产生和进入环境的方式可分为点源和面源, 按污染性质可分为持久性污染物(如重金属、难降解有机物);
非持久性污染物(如耗氧有机物); 酸碱污染物; 热污染;
4.2 相关水环境标准
第四章地表水预测
2. 河流的混合稀释模型
背景段 河水Q(m3/s),污染 物浓度为C1(mg/L) 混合系数a , 稀释比n 定义 混合段 均匀混合段
污染物浓度为C2 (mg/L) 废水流量为 q(m3/s)
混合过程段的污染物浓度 Ci 及混合段总长度 L
C Q + C 2 q C1 aQ + C 2 q Ci = 1 i = Qi + q aQ + q
y 2u C= exp − 4D x uh 4πD y x / u y Q
式中 Q 是连续点源的源强 (g/s),结果 C 的单位为 , (g/m3= mg/L)。 。
考虑河岸反射时移流扩散方程的解
y 2u Q exp − C ( x, y) = 4D x uh 4πDy x / u y
河宽为 B,只计河岸一次反射时的二维静态河流岸边排 放连续点源水质模型的解为
y 2u − (2 B − y ) 2 u + exp C ( x, y ) = exp − 4D y x 4D y x uh 4πD y x / u 2Q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和影响预测
水体与水体污染 河流水质模型 湖泊水库模型与评价 地面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水体与水体污染
1 水体和水体污染
按水体所处的位置可把它分为三类:地面水水体、地 下水水体、海洋。这三种水体中的水可以相互转化, 它通过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和小循环实现。三种水体 是水在自然界的大循环中的三个环节。 水体污染恶化过程和水体自净过程是同时产生和存在 的。但在某一水体的部分区域或一定的时间内,这两 种过程总有一种过程是相对主要的过程。它决定着水 体污染的总特征。这两种过程的主次地位在一定的条 件下可相互转化。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实例
CODCr
BOD5
SS
浓度 6.65 1225 634
142
工程污染源分析——排水水质分析
糖化车间废水 糖化、糊化锅洗涤水 糖化、糊化锅每出一批麦汁洗涤1次, 洗涤水为间断排放,每次连续5~10min,排水中具有较高旳 有机物,其CODcr含量最高可达10000mg/L以上,排水水温在 26~50℃之间。 过滤槽洗涤水 麦芽、大米经糖化后旳混合物过滤得到麦汁, 滤出物为酒糟,酒糟外排后,过滤槽上粘有残糟,需进行洗 涤,洗涤水外排,这部分水中具有少许旳酒糟颗粒物,水中 COD含量较高,水为间断排放。
生产工艺简介
1. 麦芽过程:选麦-浸麦-发芽-干燥与培焦-除根 2. 糖化过程:原料旳粉碎-糖化(糊化)-麦汁过滤-麦汁煮沸
(加酒花)-冷却 3. 发酵过程:发酵(除酵母)-滤酒 4. 灌装过程:洗瓶-验瓶-灌酒-杀菌-贴标喷码-装箱入库
啤酒厂旳污水起源
麦芽生产过程中旳洗麦水、浸麦水、发芽降温喷雾水、洗涤水、 凝固物洗涤水; 糖化过程旳糖化、过滤洗涤水; 发酵过程旳发酵罐洗涤、过滤洗涤水; 罐装过程洗瓶、灭菌及破瓶啤酒水; 冷却水和成品车间洗涤水。
评价工作旳技术路线
根据生产工艺特征,了解水污染物排放点,排放规律,对各车间排水 量、排水水质及污水总排口旳排水量、排水水质进行连续监测,拟定 其排污负荷。 根据技改工程工艺设计,拟定技改工程完毕后旳排污规律、排污量。 对工程纳污水体旳水环境质量进行现状监测。 选择 S-P模型作为工程旳水环境影响预测模式,拟定参数取值。 经过模型计算预测工程污水排放对地表水水质旳影响,并对比原则进 行评价分析,提出降低对地表水环境影响旳措施和提议。
量约291104m3/a,生产、生活污水部分经处理后排入西排水沟,然后 入月牙河,最终入北运河,但目前旳污水处理能力仅为1500m3/d,且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评价水环境影响所需的基本资料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水域功能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资料 调查内容包括用水情况、供需关系、水质要求及渔业、水产养殖水域面积等,并应注意地面水与地下水之间 的。 (2)水环境影响评价所采用的水质标准应与环境现状评价相同 河道断流时应由环保部门规定功能,并据此选择标准,进行评价。 (3)规划中几个建设项目在一定时期(如5年)内兴建并向同一地面水域排污时,应由政府有关部门规定各建 设项目的排污总量或允许利用水体自净能力的比例。向已超标的水体排污,应结合环境规划酌情处理或由环保部 门事先规定排污要求 。
②按照评价等级确定的评价范围,结合水环境调查情况,制定出水环境质量现状监测方案,由环境监测机构 实施监测。当取得监测数据后,应对数据的有效性及合理性进行检查,如发现数据变化异常或与收集资料差异较 大,应反馈监测机构进行数据核对。
③根据监测数据.对照评价标准进行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工作。
④根据水体水文特点和污染物特征,选取相应的预测模型,进行预测工作.模型中参数的选取,应通过计算 或查阅资料等方法确定。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环境评价名词
01 工作内容
目录
02 所需的基本资料
03 主要任务
04 工作程序
05 评价工作分级
基本信息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在工程分析和影响预测基础上,以法规、标准为依据解释拟建项目引起水环境变化的 重大性,同时辨识敏感对象对污染物排放的反应;对拟建项目的生产工艺、水污染防治与废水排放方案等提出避 免、消除和减少水体影响的措施、对策建议,最后做出评价结论。
工作程序
工作程序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一般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准备阶段。主要工作为研究评价对象相关文件,初步确定评价对象的废水排放量及水质,确定评 价工作级别及评价范围.确定需重点的污染因子。
tA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TJ36-79) 《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另外,查询相关的行业排放标准。
第三节、工程分析、环境调查和 水质现状评价
一、工程分析和影响识别 二、地表水环境现状调查
一、工程分析和影响识别
工程分析就是分析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因素。其主要 任务是通过工程全部组成、一般特征和污染特征的全面分 析,从项目总体上纵观开发建设活动与环境全局的关系, 同时从微观上为环境影响评价工作提供评价所需基础数据。
一般情况,应调查 评价工作期间的大
潮期和小潮期
(三)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的内容
1、原则
应尽量向有关的水文测量和水质监测等部门收集现有资料,当资 料不足时,应进行一定的水文调查(测量)与水质调查(监测),特 别需要进行与水质调查同步的水文测量。
一般情况,水文调查与水文测量在枯水期进行,必要时,其他时 期(丰水期、平水期、冰封期等)可进行补充调查。
水文测量的主要内容(对象)与拟采用的环境影响预测方法密切 相关。在采用数学模式时应根据所选用的预测模式及应输入的水文特 征和环境水力学参数的需要决定其内容。
与水质调查同步进行的水文测量,原则上只在一个时期内进行。 它与水质调查的次数和天数不要求完全相同,在能准确求得所需水文 要素及环境水力学参数的前提下,尽量精简水文测量的次数和天数。
(4)各类地面水域的规模
① 河流与河口 按建设项目排污口附近河段的多年平均
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为: 大河:≥150m3/s; 中河:15~150m3/s; 小河:<15m3/s。
② 湖泊和水库的规模
按枯水期湖泊或水库的平均水深以及水面面积划分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4)
动一同迁移的情况。 (2)扩散(包括离散、弥散等)——横向
主要是说水中污染物由高浓度区向低浓度区的迁移。 它包括分子态扩散、水流紊动扩散和水流不均匀的离散 等。
.
(3)稀释混合
从排污口至水质均匀混合前的水域,称为混合区。排污口 排放的污染物其影响水域的边界(即受排放污水影响水域与没有 受到排放污水影响水域相接的边界线)称为污染带(河流、湖库) 或污染锋面(海洋)。
适用条件:河流充分混合段;非持久性污染物;河流 为恒定流;废水连续稳定排放。
(2)一般公式:
C t C 0ex (k1 p k3 )t
式中: k1 -降解系数; k3 -沉降系数; t -水团传播时间
t x 86400u
由于一般河流的河宽远大于水深,因此污染物进入水体后垂 向(沿水深方向)容易混合均匀,且水体流动对污染物的迁移作 用要大于扩散。因此,如要进行污染带(或超标水域)预测时, 常采用二维模式,在实用水质模型公式中,纵向(沿水流方向) 主要考虑对流作用,横向仅考虑扩散作用,垂向一般认为水质分 布均匀。
.
5.3.2 各类水体简化的有关要求
C.排入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水, 执行三级标准;
D.排入未设置二级污水处理厂的城镇排水系统的污 水,必须根据排水系统出水受纳水域的功能要求,分 别执行A和B的规定;
(2)污染物分类 A.第一类污染物 B.第二类污染物
5.1.3 评价等级的划分
1.划分依据——四项指标: (1)拟建项目污水排放量
社会环境: ①居民生活取水;②工农业用水 水污染源调查: 评价区范围的工厂的生产产品、规模、
工艺流程、水污染防治措施、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在 河道上或湖泊上的地理位置。 水质现状调查:下文详述。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一、引言
地表水是地球上非常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直接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然而,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地表水环境遭受到了严重的破坏和污染。
因此,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评价变得尤为重要。
二、地表水环境影响的主要因素
1.工业废水排放
2.农田化肥、农药的使用
3.城市生活污水排放
4.来自垃圾堆填场的渗滤液
5.自然灾害对地表水环境的冲击
三、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方法
1.采用水质监测技术,对地表水水质进行定期检测
2.利用水文地质模型,对地下水及地表水与污染物的迁移规律进行研究
3.运用GIS技术,对地表水环境的空间分布和变化进行监测和评估
四、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意义
1.为政府制定水资源管理政策提供科学依据
2.为地表水环境治理和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3.为公众提供可靠的水质信息,引导大众正确利用地表水资源
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困难与挑战
1.数据采集难度大,需投入大量资金和人力资源
2.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科学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
3.政府和企业对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六、结论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是保护水资源、维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
应当加强相关研究和监测工作,提高社会各界对地表水环境保护的重视程度,共同为美丽的蓝色地球努力。
以上是关于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文档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面污染源
指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通
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三、水体自净
水体能够在其环境容量的范围内,经过水体的物理、化
学和生物的作用,使排入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随时间的
推移,在向下游流动的过程中自然降低,称之为水体的自 净作用。 物理自净:蒸发、凝聚、吸附、自然沉淀等
化学自净: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等
注:调查面积是指以排污口为圆心,以调查半径为半径的半圆形面积。
海湾环境现状调查范围
污水排放量 m3/d >50000
20000~50000 10000~20000 <5000 调查范围 调查半径/km 调查面积(按半圆计 算)/km2
5~8
3~5 1.5~3 ≤1.5
40~100
15~40 3.5~15 ≤3.5
地表水水质要求
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为依据,划分为五类:I、II、III、IV、V。 水质级别要求越高,相应的评价级别也高。
如受纳水域的实际功能与该标准的水质分类不一致 时,由当地环保部门对其水质提出具体要求。可根据建
设项目及受纳水域的具体情况适当调整评价级别。
一、评级工作等级
例:某污水中含有六价铬、COD、BOD、挥发酚、氨氮、 硫化物,此污水的复杂程度?
受纳水域的规模
河流:按多年平均流量或平水期平均流量划分。
♠大河: ≥ 150m3/s; ♠中河:15~150 m3/s; ♠小河:<15m3/s。 湖泊和水库:以枯水期湖泊、水库的平均水深和水面面积划
分水域规模。
当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25km2 中湖(库):2.5~25km2 小湖(库) :<2.5km2 当平均水深<10m时 大湖(库):≥50km2 中湖(库):5~50km2 小湖(库) :<5km2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城市非点源污染物被暴雨冲刷到接受水体的负 荷的计算:
基本程序:首先估计暴雨事件中暴雨径流的大 小(径流深度和径流面积的乘积),从而确定 暴雨的冲刷率,进而估计径流冲刷到受纳水体 的沉积物负荷,然后根据沉积物中污染物浓度 计算污染物负荷,或者根据固体废物与污染物 的统计相关关系计算污染物负荷。
①暴雨径流深度的估计: R=CR·P-Ds 式中: R —— 总暴雨径流深度,cm;
描述水体中水质组分的浓度不随时间变化 的水质模型称为静态模型。
按水质模型的空间维数分:分为零维、一维、二维、 三维水质模型。
当把所考察的水体看成是一个完全混合反应器时, 即水体中水质组分的浓度是均匀分布的,描述这种情 况的水质模型称为零维的水质模型。
描述水质组分的迁移变化在一个方向上是重要的, 另外两个方向上是均匀分布的,这种水质模型称为一 维水质模型。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第一节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一、地表水资源 地表水是指存在于陆地表面的各种水域,
如河流、湖泊、水库等。考虑到地表水与海 洋之间的联系,在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时, 还包括有关海湾(包括海岸带)的部分内容。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计算式,式中:
QS——居住区生活污水量,L/s; q——每人每日的排水定额, L/(人·d); N——设计人口数,人; Ks——总变化系数(1.5~1.7)。
工业废水量计算式, 式中: m——单位产品废水量,L/t; M——该产品的日产量,t; Ki——总变化系数,根据工艺或经验决定;
t —— 工厂每日工作时数,h。
2. 非点污染源
非点污染源:非点污染源又称面源,是指 分散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 降水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第四章-水环境质量评价
S为监测总项数;Wj为污染级别;C超标项数 (5)综合污染指数
注:用两个最小评 分值之和除以2, 商为奇数则进为偶 数,该数所超级别 评价水质。
注:综合污染指数
n为监测点数,bj为 监测点j所控河段长 度占总长度的比例, wj为污染等级
4、分级评分法
这是国家环保总局标准处曾经推荐的一种方法。 (1)评价标准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水质分
A=BODi/BOD0+CODi/COD0+NH3-Ni/NH3-N0+ (DO饱-DOi)/ (DO饱- DO0)
式中, DO饱-实测水文条件下中饱和溶解氧浓度
在计算时,根据黄浦江的具体情况,各项标准规定如下:
BOD0=4mg/L;COD0=6mg/L;NH3-N0=1mg/L; DO0=4mg/L。定A≥2作为开始
A=BODi/BOD0+CODi/COD0+NH3-Ni/NH3N0-DOi/DO0
式中:A-综合污染评价指数
BODi、BOD0-BOD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CODi、COD0-COD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NH3-Ni、NH3-N0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DOi、DO0的实测值和评价标准
上面的式子也可改写成:
例题
南京某三类水域,通过实测得以下水质指标:
水质指标 总砷 挥发酚 总氰化物 铬(6价) 总汞
实测值 (mg/L)
0.025
0.005
0.1
标准值 (mg/L)
0.05
0.005
0.2
权重
0.2
0.2
0.1
0.01 0.0001
0.05 0.0001
0.2
0.3
试判断该水域的环境质量。
第四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6学时)教学重点:熟悉环境目标、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
教学内容:概述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等级地面水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地面水环境影响预测地面水环境污染的控制与管理第一节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教学重点:掌握水质污染因子的分类;熟悉水环境保护目标及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教学难点:1.掌握水质污染因子的分类;2.熟悉水环境保护目标及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和主要任务。
教学内容:一、地表水环境的基本概念二、环境目标三、水环境标准四、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基本思路五、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的主要任务一、地表水资源1地表水环境的基本概念地表水是河流、河口、湖泊(水库、池塘)、海洋和湿地等各种水体的统称,是地球水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个地表水体的环境质量是由水质、底部沉积物和水生生物等三部分的状况决定的。
人类开发活动常影响地表水体水量和水质并引起水生生态系统的变化,破坏水资源的正常功能。
本节重点介绍由于开发行动排放污染物对地表水体水质的影响。
2 水体污染水和大气一样有一定的组成成分。
一般来说,天然水中含有三大类物质:一是溶解物质,包括钙、镁、锰、铁、硅、铝、磷等的盐类或其它化合物;二是胶体物质,包括硅酸、腐植酸胶体等;三是悬浮物质,包括粘土、微生物等。
未受污染的天然水体所含各种成分(即所谓“本底含量”)也会由于地区、季节的不同有一定的变化。
适于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和工农业生产的水质,对其各种成分的要求都有一定范围,超过一定限度,特别是有毒物质超过一定数量,就会给生物的生存环境带来直接或间接的危害。
※※※小知识※※(1)水体污染的概念人类活动和自然过程的影响可使水的感官性状(色、嗅、味、透明度等)、物理化学性质(温度、氧化还原电位、电导率、放射性、有机和无机物质组分等)、水生物组成(种类、数量、形态和品质等),以及底部沉积物的数量和组分发生恶化,破坏水体原有的功能,这种现象称为水体污染。
第4章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五)
河流水质采样断面、点位的布设
采样断面的布设原则
在调查范围的两端应布设取样断面; 调查范围内重点保护对象附近水域应布设取样断
面; 水文特征突然化(如支流汇入处等)、水质急剧 变化处(如污水排入处等)、重点水工构筑物 (如取水口、桥梁涵洞等)附近; 水文站附近等应布设样断面,并适当考虑水质预 测关心点; 在拟建成排污口上游500m处应设置一个取样断面。
采样点的布设 确定采样断面 确定采样垂线 确定采样点
对于三级评价的小河不论河水深浅,只在一条 垂线上一个点取一个样,一般情况下取样点应在 水面下0.5m处,距河底不应小于0.3m。
水样的对待
一级评价
每个取样点的水样均应分析,不取混合样。 二、三级评价 需要预测混合过程段水质的场合,每次应将 该段内各取样断面中每条垂线上的水样混合成一 个水样。其它情况每个取样断面每次只取一个混 合水样。
现场调查及实测。 点源调查的深度根据评价级别及其与建设项目的 关系而定。 注意与受纳水域相应时期的水文、水质特征调查。
点源调查的基本内容
点源的概况; 污水源强数据; 企业用排水状况: 企业废污水处理设施状况。
非点源调查的原则 非点污染源调查基本上采用间接收集资历料的 方法,一般不进行实测。
河口采样断面、点位的布设 当排污口拟建于河口及感潮段内时,其上游 需设置水质取样断面及点位。 根据感潮段的实际情况,同河流水质采样断 面及点位布设原则。
湖泊、水库采样垂线与采样点的布设 取样位置的布设原则
取样位置以建设项目的排放口为中心,沿放射 线布设。每个取样位置间隔可参考下列数字: (1)大、中型湖泊、水库 ①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小于50000m3/d时取点 间隔:一级评价1~2.5km2;二级评价1.5~3.5km2; 三级评价2~4km2。 ②当建设项目污水排放量大于50000m3/d时取样 点间隔:一级评价3~6km2;二三级评价4~7km2。
第四章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环境影响评价
测定 1
2
3
4
5
次数
COD 14.1 15.2 19.7 17.8 16.5 (mg/l)
n 水质现状评价
4 评价方法
· 单因子指数评价法(标准型指数单元)
单因子指数: Ii= i/Si
(第三章为Pi=Ci/Csi)
对溶解氧:
对pH:
式中:
- 溶解氧的评价标准
评价: Ii值越小水质越好,
Ii > 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本章在介绍水体受污染的形式及其自净过程、水质 模型的基础上, 论述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识别、预测和评价
(重点为地表水体的水质)。
J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J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J 湖泊(水库)水质模型 J 水质模型的标定 J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J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
应能包括建设项目对周围地面水环境影响较显著的区域。
在此区域内进行的调查,能全面说明与地面水环境相联系的环
境基本状况,并能充分满足环境影响预测的要求。
■
在确定某项具体工程的地面水环境调查范围时,应尽量按
照将来污染物排放后可能的达标范围、污水排放量的大小、受
纳水域的特点,以及评价等级的高低后决定。
■
河流环境现状调查的范围,需要考虑污水排放量大小,河
明确包括水质要求和环境效益在内的环境质量目标。
■
2)根据国家污染源排放标准, 对建设项目可能带来的污染性
质和污染赖宁嘎进行预测和评估
■
3)选择合理的水质模型, 建立污染源和环境质量目标之间的
输入响应关系。改变设计情景进行各种条件下的情景计算和分析,
得出建设项目的各种环境影响方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准确计算式:
CR
Fii
Fi
式中:Fi——各种类型地区所占的面积; φi——对应的径流系数。
பைடு நூலகம்
洼地存水Ds的粗略估计:
Ds 0.630.4810I0
②径流中冲刷到接受水体的颗粒物负荷:在总
暴雨径流估算出来后,可估算暴雨冲刷率。一 般认为1 h内总径流为1.27 cm时,可冲走90%的 街道表面颗粒物(沉积物)。
2020/11/7
(2)农田径流污染负荷估算:
第一种方法:避开污染物在农田表面实际迁移
过程的变化,仅通过采集和分析各个集水区的
径流水样计算进入某一水环境中某种污染物总
量,其公式如下:
mn
式中:
M iQi j1 i1
M——某种污染物输出总量,kg;
ρi——第i小时的该种污染物浓度,kg/m3; Qi——第i小时的径流量,m3; n——观测的总时数,h;
2020/11/7
式中:
Ysu LsuLst
Lsu—颗粒物日负荷率,kg/(km.d); Lst—街道边沟长,约等于2倍的街道长,km。
街道表面颗粒物日负荷取决于多种因素,
如交通强度、区域地表覆盖物的形式、径流量
和降雨强度、灰尘沉降量、前期干旱时间、城
市街道清扫频率和清扫质量等。
2020/11/7
③径流中冲刷到受纳水体的有机污染负荷: 用颗粒固体负荷乘上浓度因子计算有机物负荷:
YouYsuCou
式中:You—有机污染物的日负荷量,kg/d; α— 单位转换因子,10-6; Ysu—总颗粒物固体日负荷量,kg/d;
Cou—有机污染物在颗粒物中的浓度,μg/g。
城市降雨径流问题是个十分复杂的问题,与 多种因素相关,如降水过程、大气污染、土地使 用、人类污染特征、自然特点等。由于变化性大、 随机性强、偶然因素多,尚未掌握其规律性。
2020/11/7
①暴雨径流深度的估计: R=CR·P-Ds 式中: R —— 总暴雨径流深度,cm;
CR —— 总径流系数; P —— 降雨量,cm; Ds —— 洼地存水,cm。
总径流系数的估算方法:
粗略估算式:CR0.15110I010I0
式中:I——不透水区百分数; φ——按照不同坡度计算的不透水区(指
t — 污染物在水体中停留时间,d。
2020/11/7
(2) 硝化作用
• 由氨氮氧化为硝酸盐的过程,也呈一级反应
:
d BODn
dt
KNBODn
2020/11/7
三. 水体自净
• 定义:水体在其环境容量范围内,经过自身 的物理、化学和生物作用,使受纳的污染物 浓度不断降低,逐渐恢复原来的水质,这种 过程叫水体自净。包括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和衰减变化。
1. 迁移和转化
(1) 推流迁移:水流平移运动 (2) 分散稀释:分子扩散、湍流和弥散 (3) 转化和运移:吸附或解吸、沉淀和再悬浮
j——第j个农田集水区;
m2—020/11—/7 集水区总数。
3. 水体污染物
(1) 耗氧有机污染物:如糖类、蛋白质 (2) 营养物:如N、P化合物 (3) 有机毒物:如多氯联苯,有机农药 (4) 重金属:如Hg、Cd (5) 非金属无机毒物:如氰化物、氟化物 (6) 病原微生物:如致病菌、病毒 (7) 酸碱污染:如酸性或碱性废水 (8) 石油类 (9) 热污染
2020/11/7
本章内容
• 地表水体的污染和自净 • 河流和河口水质模型 • 湖泊(水库)水质数学模型 • 水质模型的标定 • 开发行动对地表水影响的识别 • 地表水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 • 地表水环境影响的评价
2020/11/7
居住区生活污水量计算式,式中:
Qs
qNK s 86400
QS——居住区生活污水量,L/s; q——每人每日的排水定额, L/(人·d); N——设计人口数,人;
2020/11/7
暴雨径流中冲刷的固体负荷:
式中:
YswteYsuPC
Ysw——暴雨冲刷到受纳水体的颗粒物负荷; te —— 等效的累积天数,d; Ysu——街道表面颗粒物日负荷量,kg/d; PC——冲刷率,%。
式中: tetrts1sts
tr——从最后一次暴雨事件算起的天数,d; ts——从最后一次清扫街道算起的天数,d; εs——街道清扫频率。
主要包括城镇排水、农田排水和农村生活 废水、矿山废水、分散的小型禽畜饲养场废水, 以及大气污染物通过重力沉降和降水过程进入 水体等所造成的污染废水。
非点源污染情况复杂,其污染影响较难定 量,污染日益突出。
2020/11/7
(1)城市非点污染源负荷估计:
• 来源:雨水下水道及合流制下水道的溢流。 污染物自街道经排水系统进入受纳水体。 • 这里仅考虑被暴雨冲刷到接受水体的负荷。 • 基本程序:首先估计暴雨事件中暴雨径流的 大小(径流深度和径流面积的乘积),从而确 定暴雨冲刷率,进而估计径流冲刷到受纳水体 的沉积物负荷,然后根据沉积物中污染物浓度 计算污染物负荷,或者根据固体废物与污染物 的统计相关关系计算污染物负荷。
dt
)
= -K1BODc
积 分 得 :BODc = BODa - BOD1 = BODa e K1t
式中:BODc — t时刻剩余碳化需氧量,mg/L;
BODa — 水中总的碳化需氧量,mg/L;
BOD1 —已降解的BOD值,mg/L;
K1 — 污染物碳化衰减速率常数( 耗氧系数),1 / d;
Ks——总变化系数(1.5~1.7)。
工业废水量计算式,式中:
Qs
mMKi 3600t
m——单位产品废水量,L/t; M——该产品的日产量,t/d; Ki——总变化系数,根据工艺或
经验决定;
t ——工厂每日工作时数,h。
2020/11/7
2. 非点污染源
非点污染源:非点污染源又称面源,是指分散 或均匀地通过岸线进入水体的废水和自然降水 通过沟渠进入水体的废水。
2020/11/7
2. 衰减变化
BOD/mg·L-1
BODc
第二阶段BOD
BODn BOD2 第一阶段BOD
BODN
BOD1
BODa
t/d
图4-2 受污染水样的生化需氧量(BOD)曲线
2020/11/7
(1) 有机污染物的好氧生化降解
• 有机物的生化降解呈一级反应:
d BODc
dt
= d( BODa - BOD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