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国藩题联辑说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 、题莫愁湖胜棋楼 兴废无常 ,一番功业一棋局
湖山有主 ,半属英雄半美人 辑自窦镇《师竹庐联话 》。《师竹庐联话 》卷一记载了
胜棋楼的渊源和此联创作的背景 :“莫愁湖为金陵名胜 ,临 水 ,屋宇宏敞 。其上有胜棋楼可览全湖烟雨 ,祀明徐中山 王及卢莫愁两像 。经癸丑之变 ,楼宇毁坏 ,庚午改建 ,竣工
二 、题焦山寺枯木堂 似闻陶令开三径 来与弥
陀共一龛 辑自窦镇《师竹庐联话 》和吴恭亨《对联话 》。焦山寺
原名普济庵 ,东汉平元年 ( 194)建 。宋代改名普济禅寺 ,元 代因山再改名为焦山寺 。明代宝德间 ( 1426 ─1435 年 )扩 建 ,规模壮丽 ,遂与金山寺齐名 。康熙二十一年 ( 1862 )重 修 ,四十二年 ( 1703 )玄烨驻跸于此 ,赐名定惠寺 。后又毁 于战火 ,道光三十年 ( 1850 ) 又重修 ,基本恢复明代旧观 。 枯木堂在寺东侧 ,众僧在此凝神坐禅 ,堂因此与浴室 、西净 合称为三默堂 。曾国藩一生三督两江 ,曾两度大阅兵 ,都 在镇江停留并游览 。但据他的日记 ,本联似作于同治四年 (1865)春 。三月二十八日载 :“周览寺院寺楼 ”,“登焦山顶 一览 ”,“在山 顶 、山北两寺小憩 良 久 , 酉 刻 归 。”[2 ] (P126) 与 《题峨嵋广福寺 》不同 ,本联应为实地应景而作 。此次有彭 玉麟 、李联 7 、方骏谟 、莫友芝等同僚文友 10余人陪同 ,方 丈芥航大师热情款待 ,并有文墨交往 。但本联没有从焦山 风光着笔 ,而从焦山寺的特殊演变切入 ,抒写自己的另类
① 焦先的简要事迹见皇甫谧《高士传 》、葛洪《神仙 传 》,晋离汉代不远 ,两人传记大致可信 。焦先一般作焦 光 ,似为讹误 。“先 ”与“光 ”字形相似而笔误 ,再导致讹传 。
② 樵山后因焦先隐居在此而更称焦山 ,山洞即今三 诏洞 。
第 2 期 龙建春 :曾国藩题联辑说
曾国藩生前以对联自诩 ,并称一生只有挽联一卷留 世 ,其实 ,他的题联也是相当不错的 。我的《曾国藩佚联辑 说 》在岳麓版《曾国藩全集 ·诗文 》中的题联外 ,另辑得 6 副 , ① 7年来 ,我又辑得 24 联 ,累计达 49 副 ,比最新出版的 《曾国藩对联辑注 》还多 19 联 。限于篇幅 ,现拣 10 联 ,略 作考辨论说 ,以飨同仁 。
87
时 ,曾文正公总督两江 ,撰楹帖 ”。所谓“癸丑之变 ”,指太 平军咸丰三年 (1853)仲春攻占南京并建都 ;庚午是同治九 年 (1870) ,这年七月 ,曾国藩拼却身名才处理了天津教案 , 八月即发生了有清一代奇案 ———“刺马 ”案 。清廷不容商 量地把曾国藩从直隶总督任再次拉回到两江总督任上。 十月十三日回到南京 ,不久即着手莫愁湖及胜棋楼的改 建 ,到次年七月二十九日才全部完工 。当日 ,曾国藩亲临 现场 ,并设宴三席 ,撰书此联后再请状元出身而时任江苏 布政使的梅启照题“胜棋楼 ”匾额 。题胜棋楼联或状景 : “黄叶一枰如冷月 ;绿杨双桨载春多 ”;或咏史 :“国士难逢 , 一代云龙留胜迹 ; 美人已去 ,千秋海燕识芳名 ”; 或抒怀 : “红藕花 开 , 打 桨 人 犹 夸 粉 黛 ; 朱 门 草 没 , 登 楼 我 自 吊 英 雄 ”。[3 ] (P19 - 20)曾国藩联集咏史与抒怀为一体 ,莫愁以善 、以 美使平庸的横塘增色 ,是一棋局 ;朱元璋与徐达君臣以忠 、 以感使名湖再添一段佳话 ,是一棋局 : 因而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论美人还是 英雄 ,都是这湖这楼的主人 。这表明曾国藩没有性别歧 视 ,而且认为功业也不仅仅在江山社稷一隅 ,寄寓了他儿 女情长但英雄气并不短的思想 ;同时 ,在“兴废无常 ”的感 叹中抒发了功业如同棋局 ,是时时变异的 。所以本联是以 识度和气概胜 ,对仗工稳则是余事 。
摘要 :所辑曾国藩 10副题联 ,其名胜联除了形神兼摄以神为主外 ,更以文法入联 ,又注入诗情和胜慨 ,很富特色 ;其题
居室联侧重于点示事物玄秘 ,又能发挥“即事明理 ”的传统 ,形象而感人 ;其店铺联更能别开生面 ,运用暗示手法 ,通过有画 意的境界来传达特定而奇异的意趣 。曾国藩在题联上的这些开创 ,很值得我们进一步探讨和总结 。 关键词 :曾国藩 ;题联 ;辑佚 ;论说 中图分类号 : I269. 6 文献标识码 : E、A 文章编号 : 1672 - 3708 - (2005) 02 - 0085 - 05
喜 ;“沐春风 ”似在表明我曾国藩与曾子都应是“浴乎沂 ,风 乎舞雩 ,咏而归 ”的曾点的后代 ,大有比肩曾参的意味 。本 联将名人祠与宗祠二者合二为一来写 ,名山 、名水 、名祠 、 名人 、名宗 、名理 、名系融为一体 ,有肃穆而轻扬的气象 。
四 、题黄鹤楼 苍天不辱没斯楼 ,全仗那国手神斤 ,
再造千秋名胜 黄鹤依然来此地 ,愿借得仙人玉笛 ,长吹一片承平 辑自刘作忠《湖北名胜楹联 》,又据常江《中华名胜对
联大典 》、李学甫等《古今名联选辑 》校正 。黄鹤楼历 1700 余年的风风雨雨 ,其间屡毁屡建 。武昌自古为兵家必争的 重镇 ,晚清时也不例外 。太平军在咸丰二年至五年 ( 1852 ─1855 )间 ,曾经五占五弃 ,为了消灭对方的水师 ,湘军和 太平军都曾用火攻一次 ,黄鹤楼不幸再度被焚 。大约在咸 丰七 (1857)年 ,当时任湖北巡抚的胡林翼决定重建黄鹤 楼 ,楼成后他题一联于楼上 。联由崔颢《黄鹤楼 》诗的前四 句生发 :“黄鹤飞去且飞去 ;白云可留不可留 ?”一洗崔诗的 惆怅和哀怨 ,认为黄鹤楼不会因黄鹤飞去 、白云飘流而影 响它自身存在的价值 ,这实际上是他苦围一年后终于再次 夺得武昌的豪情奔泻 ,也是他踌躇满志重振湖北的自信宣 言 。曾国藩联略晚 ,可能作于咸丰八年 ( 1858)六月二十四 至七月一日间 。这是在丁父忧 、自我调整一番后复出之 际 ,因此 ,他刚到武昌即拜会胡林翼等 。上联“苍天不辱没 斯楼 ”表面上是赞楼 ,实质上是赞美那“再造千秋名胜 ”的 “国手神斤 ”;下联顺手拈取黄鹤楼的神话传说 ,巧妙地表 达对“国手 ”的美好期待 :“长吹一片承平 ”! 同时 ,也借“黄 鹤 ”、“仙人 ”比喻胡林翼 ,希望他能替自己“再造 ”平定太平 军之“楼 ”。本联紧扣名楼的重建和掌故 ,赞美了重建者 , 寄寓了自己的情感和对完成使命的希冀 ,适时 、适境 、适 情 。在艺术上 ,全联对仗工稳 ,如“苍天 ”与“黄鹤 ”的实对 , “全仗那 ”与“愿借得 ”的虚对 ,虚实相生 ,抑扬有致 ,读来如 行云流水 ,是数以千计的黄鹤楼题联中较为别致的一联 。
生活场景 ,已属不俗 。但这只是本联文本的表层 。因为曾 国藩秉承他祖父星冈公的“三不信 ”之教 , ②不事僧巫 ,却又 能悟 禅 趣 , 故 能 为“彼 教 说 法 ”, 同 时 他 道 光 二 十 一 年 (1841)即向唐鉴请教读书之法 、检身之要 ,次年再向倭仁 学修身之法 ,读书静坐 。因而联语又似他这 3年来服膺程 朱理学 ,狠下“诚意 ”和“慎独 ”功夫的写照 。联语以理学体 悟禅学 ,包蕴二学的真趣 ,又义涉双关 ,并即“玉座 ”等佛家 意象来阐述 ,晦显相生 ,颇为含蓄而生动 。
2005年 4月 台州学院学报 第 27卷 第 2期 Journal of Taizhou University
Vol. 27, No. 2 Ap r. 2005
曾国藩题联辑说
龙建春
(台州学院 中文系 , 浙江 临海 317000)
三 、题南武曾子庙 一贯衍宗传道本尼山沾化雨
三湘绵世泽溪同沂水沐春风 辑自湖南娄底方志办《娄底地区志 》影照真迹 。曾子
庙是祭祀孔子弟子曾参的宗庙 ,坐落曾参故里山东嘉祥县 城南 23公里的南武山麓 。曾参去世 10 周年 (前 426)建 , 初名忠孝祠 。元文宗至顺元年 (1330)七月加封曾参为“宗 圣公 ”,故明英宗正统九年 ( 1444)重建后改称“宗圣庙 ”。 此后 又 几 毁 几 建 。如 今 的 曾 子 庙 主 要 以 明 万 历 七 年 (1579)建筑格局为主体 ,成了古代官式建筑和明代风格的 典范 。庙座北朝南 ,沿中轴线建成正 、左 、右三大进院落 , 主体建筑 30 余座 ,殿 、庑 、亭 、堂等 70 余楹 。庙内碑碣林 立 ,古柏参天 ,肃穆壮观 。本联落款为“同治七年戊辰九月 同宗曾国藩撰并书 ”,撰书对联的时间十分清楚 。但曾国 藩这年七月已受命为直隶总督 ,因棘手的扬州教案九月尚 在江宁忙 ,根本没时间去嘉祥 ,因此本联应是应函请而作 的 。必请他作的原因不外乎三个 : 一是同宗 ; 二是当时同 宗最显赫的人物 ;三是同治五年 ( 1866)三月和六月 ,曾国 藩在“剿捻 ”之余 ,两度到嘉祥拜谒曾子林 、曾子庙 ,走访曾 参嫡裔五经博士曾广莆 、文生曾毓鉴等 ,赠“贫苦特甚 ”的 曾广莆银 40两 ,目睹“规模扁小 ,朽败已甚 ”的曾子庙 ,特 捐银 1000两重修 。现在可能已峻工 ,故函请他题联 。上联 推赞曾参的学术承传 :“一贯衍宗传 ”,是赞曾参首先揭示 了孔子“一以贯之 ”的“忠恕之道 ”,这可能有袭取元代《成 安之曲 》的嫌疑 ,但实际上已简去《大学 》、《孝经 》之义而突 出“忠恕 ”,所以紧接着是 “道本尼山沾化雨 ”,以尼山化雨 形象地赞美孔子 、曾参传道时的互化功德 ; 下联是自豪地 认宗报喜 :“三湘 ”“同沂水 ”,是认宗 ;“三湘绵世泽 ”是报
86
台州学院学报 第 27卷
感受 。联中的“陶令 ”并非指陶渊明 ,而是借指汉代焦先 。① 东汉初平年间 (190─193年 )关中大乱 ,焦先由晋中的河东 南下 ,在黄 河 之 湄 结 一 瓜 牛 庐 隐 居 , 不 料 太 和 与 青 龙 间 (228—233年 )野火烧其庐 ,于是再渡河南下到樵山山洞隐 居 , ②开樵山隐居的先河 ──“开三径 ”。但焦先隐居焦山 的事是“似闻 ”,不可太叫真 。佛教东传后 ,有僧在樵山建 禅院 ,因而“陶令 ”──焦先 与“弥陀 ”──僧人共处一山 , 而且都受世人礼拜 ———“共一龛 ”,这种事理 ,虽极平常 ,但 却无人道破 。此时曾国藩刚从血腥的战场出来 ,现在又因 阅兵而到此 ,面对“无名 ”、“无功 ”的焦先和四大皆空的枯 木堂众僧 ,他发现了僧与隐的殊途同归 ,或许因此顿悟出 这也是自己的归宿 。联语以近似顺叙的笔致构成流水对 。 “来与 ”一语尤其巧妙 ,既表明是“弥陀 ”来与“陶令 ”“共一 龛 ”,又暗寓了自己或许会再“来与 ”焦山的“弥陀 ”和“陶 令 ”“共一龛 ”的 。一“来与 ”突破了时空 ,沟通了隐者 、僧人 和“我 ”,使怀古 、参禅 、自省浑融 。
收稿日期 : 2005 - 01 - 10 作者简介 :龙建春 (1956 - ) ,男 ,湖南双峰人 ,副教授 。 ①文刊登在《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7年第 4期 ,其中“海纳百川 ,有容乃大 ;壁立千仞 ,无欲则刚 ”一联 ,当是曾国藩书写林则徐在
虎门禁烟时所撰写的自勉联 ,既以此表示他对林则徐的敬佩 ,也用来作座右铭 。 ②“三不信 ”是指不信医药 ,不信僧巫 ,不信地仙 。
一 、题峨嵋广福寺 石床润极琴丝静 玉座尘消
砚水清 辑自四川文物管理所编《峨嵋山楹联选集 》。游过峨
嵋的人都知道 ,从报国寺景区向左入清音阁景区 ,首先看 到广福寺 。寺始建于明代 ,原作牛心寺的别院 ,清初重建 , 取佛家“广种福田 ”之意 ,更名广福寺 。但考曾国藩一生行 迹 ,仅在道光二十三年 (1843)充任四川乡试正考官时到过 四川 。七月初八 ,他由北京出发 ,西南横穿河北 、山西 、陕 西 ,因病迟至八月初四才到成都 。考生八月初八便要点领 试卷入场 ,所以曾国藩一到便全力投入紧张的考试事务 : 命题 、督印督发试卷 、督监考 、督评卷 、放榜 、主持庆宴等 等 。忙到九月二十一便打道回京 。期间似乎没有时间再 到西南直线距离约 300公里的峨嵋游览 。或因人请求不得 已悬想作联 。所以联语没有从描绘广福寺的景观入手 ,而 从寺僧 的 生 活 及 其 境 界 着 笔 , 以 意 造 境 。只 有 甘 睡“石 床 ”,甘坐“玉座 ”,专注于“砚水清 ”的抄经 、诵经事业 ,并间 弄“琴丝 ”———佛乐梵音 ,才能实现“润极 ”而“尘消 ”的目 的 ,进入“静 ”的境界 。吴恭亨有云 :“题佛寺联能为彼教说 法 ,每易发人深醒 。”[1 ] (P128) 本联既为“彼教说法 ”,又点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