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呐喊》名著导读材料
鲁迅《呐喊》知识点讲解
本文局部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准时联系,本司将马上删除!== 本文为,下载后可便利编辑和修改! ==鲁迅《呐喊》学问点讲解201X 年高考语文考试说明马上公布,但是我从“小道“得知,今年语文将会考出《呐喊》这篇文章。
为了帮助考生能顺当复习,我特意整理出了呐喊学问点,期望考生看过本文之后能够能加轻松复习。
关于《呐喊》:鲁迅 1918—1922 年的短篇小说集,共收集短篇小说 14 篇。
《呐喊》表达了作者彻底的毫不妥协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精神,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
本文是这部小说集的序言,写于 1922 年12 月。
作者在序言中回忆自己从 19 世纪末至“五四”时期的生活经受、思想进展及探究救国之路的过程,说明白写作《呐喊》的缘由和自己的创作态度,表现了鲁迅不断追求真理,探究救国救民道路的革命精神。
写作特点:由于本文既要表达自己过去的某些经受状况,又要表述自己的思想感情的演化,所以实行夹叙夹议的写法。
例如写父亲病亡之后,便抒发了对家境败落的感慨;表达在南京读到生理学著作以后,便发表了对中医的看法;述说看了中国人被日本兵砍头示众的影片之后,便表达了自己弃医从文的见解;介绍完《生》从创始到失败的经过,便抒发自己感到无边孤独的感情;等等。
由于在具体、生动的叙事中,夹入精练、透彻的谈论,使文章的内涵更加丰富深厚,使中心思想更加明确集中,从而有助于读者更好地感受、生疏作者的思想进展进程。
篇章构造:一、(1)概括记述小说集《呐喊》形成的原由。
二、(2─22)记述鲁迅思想变化过程,“梦”的形成与破灭。
(一)(2─4)学医救国救民的“梦”形成及在仙台的破灭。
(二)(5─9)弃医从文,转变国民精神的“梦”,在东京,《生》的流产,从而感到巨大的孤独与哀痛。
(三)(10)在北京抄古碑,麻醉自己的灵魂。
(四)(11─22)金心异的约稿,又启动了他救国救民的“梦”想,在孤独苦闷中奋勉起来写文章了,为唤醒“熟睡的人们”呐喊,为前驱们助威呐喊。
《呐喊》名著导读
革命者
《药》:夏瑜
愚昧无知者
《药》:华老栓.
《狂人日记》:古久先生、赵贵翁、大哥
《阿Q正传》:赵太爷
《孔乙己》:丁举人
《风波》:赵七爷等
《明天》:单四嫂子
《阿Q正传》阿Q等
阿Q特性
自尊(卑微)
自贱(奴性)Biblioteka 自我(虚幻)自虐(自轻)
自欺(欺人)
它的主要特征是以主观意识把真实的失败与痛苦转化为虚幻的胜利和快乐。精神胜利法是人的一种本能,是弱者面对强者的一种心理防御机制。
夏四奶奶痛苦伤心。
鲁迅的《药》中花白胡子等人说夏瑜是“发了疯了”,而夏四奶奶大声说道: “瑜儿,他们都冤枉了......”分析他们对夏瑜态度的异同。
我、车夫、一个老女人
我、赵贵翁、古久先生、大哥、看病的老头子、陈老五等
爱罗先珂、仲密夫人
方玄绰
闰土、宏儿、豆腐西施(杨二嫂) 、水生
孔乙己、“我”、掌柜、丁举人等
华老栓、 小栓、华大妈、康大叔、夏瑜、牢头阿义、 夏四奶奶、红眼阿义、驼霄五少爷、另有一批茶馆里的客人
九斤老太、七斤、七斤嫂子、六斤、赵七爷、
善良的劳动者
《一件小事》里的“车夫”,《故乡》里里的“闰土”社戏的“六一公公”和“双喜”、“阿发”。
旧知识分子形象
《孔乙已》里的“孔乙己”,《白光》里里的“陈士成”,《端午节》 “方玄绰”。
帮闲(庸众)
《药》里的“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阿Q正正传》里“未庄的闲人们”,《明天》里的“红鼻子老拱”和“蓝皮阿五”等。
主讲人:XXX
——鲁迅文学名著导读读后感
一、赏析《呐喊》中的人物形象
二、探究写作《呐喊》的意义
《<呐喊>自序》:鲁迅生活和思想发展经历
(完整版)高中经典名著导读——鲁迅作品导读(导读详细举例)
“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救救孩 子”
——既有批判精神,也有自省精 神的清醒的反封战士
《狂人日记》主题
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 现象;
借狂人之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中 封建制度和封建礼教的揭露和颠覆,表达 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精神。
三 、 作 品 举 例
双线结构
人血馒头
一个秋天 老栓买“药” 刑场 夏瑜就义
的后半夜
当天早上 小栓吃“药” 茶馆 夏瑜血被吃
当天上午 茶客谈“药” 茶馆 茶客谈夏瑜
次年清明 华大妈上坟 坟场 夏四奶奶上坟
“明暗双线” 结构的作用
明线(主线)——
突出描写了群众的愚昧和麻木。
暗线(次线)——
突出表现了革命者的孤寂、悲哀。
“妄想症”+“迫害狂”
现实 生活
狼子村的大恶人的心肝被挖出来用油煎 炒了吃; 街上的女人要咬孩子; 人血馒头治痨病; 徐锡林的心肝被炒吃。
历史 记载
易子而食; 割股疗亲; 易牙蒸子; 《本草》记载:人肉可以煎吃。
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
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
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 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
(孙伏园《鲁迅先生二三事·〈药〉》)
题目“药”立意:
1. 蘸着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 2. 写给麻木不仁的人民群众的一帖
药,意在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 的精神。 3. 提醒革命者的药,指出革命不能 脱离群众。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既然是呐喊,则当然须听将令的了,所以我往往不恤用了曲笔,在《药》 的瑜儿的坟上平空添上一个花环……
“吃人”!
呐喊阅读辅导PPT课件
写作背景
1918年5月,当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在《新青 年》上发表之后,8月,他又在《新青年》上发表了公开自己与 社会决裂态度的杂文《我之节烈观》,紧接着,在这年的10月, 他毅然加入了“《新青年》作家群”,加入了正方兴未艾的 “随感录”创作热潮,发表了自己的第一篇“随感录”《随感 录·二十五》。从此,他一发而不可收, 在1919年的五四运动 前,接连发表了小说《孔乙己》和《药》,到1921年底以前, 又接连发表了《风波》和《阿Q正传》。从此奠定了他在中国 现代文学史上至尊的崇高地位,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一面旗帜。
⑤“熟睡的人们”:
受封建思想毒害、精神麻木的国民。
四、《狂人日记》
《狂人日记》 写于一
九一八年四月。它是 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 话小说,也是现代中 国新文学的第一篇杰 出作品。后收入鲁迅 的第一部小说集《呐 喊》。
写作背景
1909年,鲁迅从日本归国,先后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和绍兴府中学 堂任教员。这个时期,是鲁迅思想极其苦闷的时期。1911年的辛亥革命曾 使他感到一时的振奋,但接着是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等历史丑剧的不断上 演,辛亥革命并没有改变中国沉滞落后的现实状况和被西方帝国主义所欺侮 的历史命运。社会的昏乱,民族的灾难,个人婚姻生活的不幸,都使鲁迅感 到苦闷、压抑。1917年,当俄国十月革命胜利的曙光照到中国,当风行一 时的《新青年》大张旗鼓地发起“文学革命”时,鲁迅仍未能改变自己颓唐 的心情,躲在S会馆抄古碑,以排遣自己内心的寂寞。此时,鲁迅内心的火 焰即使没有完全熄灭,也只是一团“死火”。但是,当他早就渴望的“精神 界之战士”终于将要呼之欲出时,当这些在寂寞中驰骋的猛士向他发出了增 援的呼号时,,他终于将这种"邀请"当作是"前驱者"向自己发出的"将令", 内心的死火终于被重新点燃。在《新青年》同仁的鼓舞和支持下,他将自己 数十年来对中国社会历史的思考和认识凝聚在笔尖,向整个封建传统提出了 挑战。
鲁迅先生《呐喊》的内容讲解
鲁迅先生《呐喊》的内容讲解
《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巨匠鲁迅先生的一部重要杰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一。
该作品由鲁迅于1922年至1923年之间写就,首次发表于1923年5月1日的《新青年》杂志。
《呐喊》是鲁迅文学创作的代表之一,体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观察和对民族命运的关切。
以下是《呐喊》的主要内容概要:
《狂人日记》:
以第一人称的形式,描写了主人公从一个被压迫的小人物,逐渐发展为一个疯狂的、具有强烈反抗意识的人物的心路历程。
通过主人公对社会的冷峻观察,揭示了当时社会的种种弊病。
《白光》:
通过描写一个从乡村来到城市的人物,反映了现代都市生活的残酷和人们在其中的迷茫。
作品中表达了对文明进程带来的精神冲击和道德沦丧的深刻忧虑。
《药》:
讲述了一个卖药的小贩的故事,通过这一小人物的经历,反映了
当时中国社会的贫困和人们对未来的渴望。
小贩为生计不得不变卖药物,表达了对社会矛盾的无奈与愤怒。
《记梦》:
描写了主人公的一场梦境,通过梦的象征性意义,反映了作者对当时社会和民族境遇的思考和担忧。
梦中的情节充满了荒诞和反讽,是对社会现实的一种独特表达。
《野草》:
由多篇短小小说组成,通过对一些普通人物的生活经历的描写,表达了鲁迅对于社会底层人民的同情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
《呐喊》以其深刻的思想、独特的表达方式和对社会现象的敏感洞察力,被认为是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之作。
鲁迅通过小说中的形形色色的人物和故事,直面了当时中国社会的严峻问题,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呐喊》读书报告200字
《呐喊》是鲁迅的代表作之一,这部小说集深刻地揭示了社会的不公和人民的苦难。
通过描绘一系列生动的人物形象和情节,鲁迅表达了对封建社会的批判和对人性的深刻思考。
在阅读《呐喊》的过程中,我深感鲁迅的文字充满了力量和激情。
他的小说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是对社会现实的深刻反映。
每一篇作品都像是一面镜子,反映出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民的生活状态。
此外,鲁迅在小说中还巧妙地运用了象征手法,使得作品更具深度和内涵。
例如,《狂人日记》中的“吃人”象征着封建社会的残忍和冷漠,《孔乙己》中的孔乙己则代表着那些深受封建制度毒害的底层人民。
总的来说,《呐喊》是一部极具思想性和艺术性的小说集。
它不仅让我对鲁迅的文学才华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让我对社会现实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名著导读《呐喊》.ppt
三、作品解读和分析
《<呐喊>自序》:鲁迅的生活和思想发展经历
地点 生活经历 思想发展
绍兴
南京 仙台 东京 北京
侍病父
求新知 攻医学 搞文艺 抄古碑 应索稿
看透世态,想走异路
选择学医,救民报国 领悟要著,弃医从文 悲哀寂寞,深刻反省 苦闷沉默,思索追寻 看到希望,作文呐喊
1、《狂人日记》
1)概况和背景
4)艺术特点
◇写实和象征相结合。作者用写实主义手法 对狂人的多疑、敏感、妄想的描写,都符合 受迫害的狂人的病态特征;用象征主义的手 法对狂人语言含义双关的表述,表达了对封 建家族和礼教的批判。这在新文化运动中产 生了广泛的影响。 ◇语言的性格化。《狂从日记》使用的是现 代文学语言,语言似杂乱而实敏锐,即符合 精神病人的特点,又道出了被压迫者的心声。 性格化的语言成功的塑造了貌似狂人而实具 象征意义的战士形象。
◇用侧面描写来写孔乙己的死,给读者留下了想 象、回味和思考的空间。
4)作品赏析
1.①(孔乙己)便排出九文大钱。②他从破衣袋里摸 出四文大钱。 (一处用“排”,一处用“摸”,意味有什么不同?) “排”字体现出孔乙己想要显示自己付得起两碗酒和 一碗茴香豆价钱的心理。“摸”字体现出孔乙己的吃力。 一“摸”一“排”形成鲜明对比。 2.他们便接着说道,“你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呢?” 孔乙己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脸上笼上了一层灰色,嘴里 说些话;这回可是全是之乎者也之类,一些不懂了。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怎样的口吻?“笼”字又揭示 了孔乙己怎样的心态?) “捞”字显示了问话人轻蔑、嘲笑的口吻,“笼”字体 现了孔乙己的窘迫,他不愿意与别人说这个。
刑 场
夏 瑜 就 义
茶 馆
夏 瑜 血 被 吃
鲁迅呐喊知识名著导读
《呐喊》(名著导读)《呐喊》是鲁迅的第一本短篇小说集,收入了鲁迅先生1918-1922年所作的15部小说。
后来作者抽出去一部历史小说《不周山》(后更名为《铸剑》),遂成现在的14部。
包括《狂人日记》(1918年4月) 《孔乙已》(1919年3月) 《药》(1919年4月) (以上三篇发表于五四运动前) ,《明天》(1920年) 《一件小事》(1920年) 《风波》(1920年) 《故乡》(1921年) 《阿Q正传》(1921年) 《端午节》(1922年) 《白光》(1922年) 《兔和猫》(1922年) 《鸭的喜剧》(1922年) 《社戏》(1922年)共14篇。
《呐喊》开头有一篇《自序》,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了反应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
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
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1.《狂人日记》故事情节:是《呐喊》的第一篇,也是鲁迅创作的第一篇白话小说。
它以第一人称的口吻叙述了一个“狂人”的故事。
他害怕所有人的眼光,总觉得人们想害他,想吃掉他。
医生给他看病,让他“静养”,他便认为是让他养肥可以多吃肉。
他记得大哥曾对他讲过“易子而食”、“寝皮食肉”之事,然后想起“妹子”死时,大哥劝母亲不要哭,便认为妹子是被大哥吃了。
“狂人”越反抗“吃人”,越被认为是是“疯子”,当他完全失望于改造周围环境时,他也“痊愈”了,去某地当候补官了(见序文)。
小说中的“狂人”实际上是觉醒的知识分子形象,他周围都是被封建礼教侵蚀了灵魂的人,他所害怕和反抗的则是封建传统吃人的惯例。
主题思想:作者通过狂人的叙述,揭露了中国社会几千年的文明史,实质上是一部吃人的历史;披着“仁义道德”外衣的封建家庭制度和封建礼教,其本质是吃人,作者同事发出“救救孩子”的呼声,呼吁人民觉悟起来,推翻封建制度。
《呐喊》讲解
《呐喊》讲解《呐喊》是一部由中国现代作家鲁迅创作的短篇小说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
本文对《呐喊》进行全面的讲解,包括作品的背景、主题、结构以及文学价值等方面。
一、作品背景《呐喊》是鲁迅在20世纪初期所创作的,那个时期正是中国历史上的灾难性时期,国家陷入了被列强欺凌和内忧外患的困境。
在这个时期,人民痛苦不堪,社会风气败坏,传统文化危机四伏。
鲁迅以其独特的思想和笔调,对这一时期进行了尖锐的批判和揭露。
二、作品主题《呐喊》主要以反映社会黑暗、尖锐批判封建道德束缚为主要主题,表达了对旧中国现实的绝望和对新文化运动的呼唤。
通过对个体和社会的痛苦的刻画,鲁迅表达了对人性的深刻思考和对社会进步的追求。
三、作品结构《呐喊》由多个独立的短篇小说组成,每个小说都以个体的经历为主线,围绕着对中国社会的不满和对现实的揭露展开。
这种短篇集的结构使得作品可以多角度地展现社会的问题和人物的命运,使读者对社会现实有更全面的认知。
四、文学价值《呐喊》以其激烈的批判精神和鲜明的写作风格,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学的重要里程碑。
作品以现实主义的手法揭示了社会的丑陋和人性的扭曲,对中国社会产生了巨大影响。
鲁迅的笔触犀利而真实,通过对细小事物的描写,直接触及人物内心的痛苦,引起读者的共鸣。
五、作品解读《呐喊》中的每个小说都有其独特的含义和价值,比如《故乡》揭示了作为知识分子的痛苦和迷茫,《狂人日记》探讨了疯狂和正常的边界,《孔乙己》展现了社会的虚伪和对底层人物的嘲讽等等。
通过这些故事,鲁迅以独特的视角解读了中国社会,使读者深刻认识到社会的黑暗和人性的扭曲。
六、作品的影响《呐喊》创作于中国新文化运动的高涨时期,作品的出版引起了巨大的反响。
《呐喊》不仅深刻影响了当时的文化界,也对后来的中国现代文学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鲁迅的写作风格和思想观点为后来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成为了中国现代文化建设的重要里程碑。
总结:《呐喊》是中国现代文学的经典之作,通过对社会现实的描绘和对人性的思考,使读者对当时的中国社会有了更深入的认知。
螺蛳名著导读呐喊
螺蛳名著导读呐喊摘要:1.螺蛳名著导读:《呐喊》的背景和作者介绍2.《呐喊》的主题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3.《呐喊》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4.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正文:一、《呐喊》的背景和作者介绍《呐喊》是我国著名作家鲁迅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集,收录了他在1918 年至1926 年间所写的14 篇小说。
在这个时期,中国社会正面临着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民众生活困苦,封建思想和旧制度严重束缚着人们的思想。
鲁迅作为一位有远见的文学家,通过作品揭示了当时社会的黑暗面,呼吁民众觉醒,为中国社会的进步和改革贡献了力量。
二、《呐喊》的主题及其反映的社会现实《呐喊》的主题多种多样,既有对封建制度的批判,也有对民众愚昧的反思,还有对革命精神的赞美。
通过这些作品,鲁迅展示了当时中国社会的种种弊端,如封建伦理道德的压制、民众的愚昧与麻木、社会的黑暗与腐败等。
他借助小说这种文学形式,呼吁民众觉醒,摆脱封建思想的束缚,为民族的进步和繁荣贡献力量。
三、《呐喊》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鲁迅在《呐喊》中运用了许多独特的艺术手法,如象征、讽刺、拟人等,使得作品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他刻画人物形象时,善于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此外,鲁迅在作品中运用了大量的地方色彩和民俗描写,使得作品更具有真实感和生活气息。
四、对现代社会的启示和影响虽然《呐喊》创作于近百年前,但它对现代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影响。
首先,作品中揭示的封建制度和旧思想的弊端,对于我们反思历史、继承优良传统、推进社会改革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其次,鲁迅在作品中表现的对民众觉醒的呼唤和对民族进步的追求,对于我们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推动国家发展具有积极的激励作用。
最后,《呐喊》的艺术特点和文学价值,对于我们欣赏文学、培养审美能力和提高文学素养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呐喊
目录分析
文前辅文 狂人日记
孔乙己 药
一件小事
明天
头发的故事
01
风波
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的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是不必 以为不幸的。
我当初是不知其所以然的;后来想,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 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 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寂寞。
读书笔记
初中时只在书本上了解鲁迅和他的文章,但也处于看不懂的状态。
凡有一人的主张,得了赞和,是促其前进的,得了反对,是促其奋斗的,独有叫喊于生人中,而生人并无反 应,既非赞同,也无反对,如置身毫无边际的荒原,无可措手的了,这是怎样的悲哀呵,我于是以我所感到者为 寂寞。
重温经典,很亲切。
成人5星儿童5星这部短篇小说集有我们儿时课本里再熟悉不过的《孔乙己》中穷困潦倒爱喝酒的孔乙己,也 有《故乡》里举着叉子刺猹的少年闰土,或许我们早已忘却了儿时学的课文内容,但是那形象依然存于我们脑中, 读这些篇章像是与老朋友们叙了叙旧。
谢谢观看
呐喊
读书笔记模板
01 思维导图
03 读书笔记 05 目录分析
目录
02 内容摘要 04 精彩摘录 06 作者介绍
思维导图
本书关键字分析思维导图
翻译
猫
作品
故乡
孔乙己药
头发
《呐喊》汇总
《呐喊》材料补充编辑(二)一、《药》★1、小说以“药”为标题具有什么作用?(1)揭示主题。
愚昧的群众所享用的革命者的鲜血,不是医治病苦的良药;要医治民众的病苦,疗救中国的社会,必须唤醒民众觉悟,这才是取得革命胜利的一剂“良药”。
(2)概括情节。
整个情节围绕“药”展开,即“买药”—“吃药”—“谈药”—“吃药的结果”。
(3)连接明暗两条线索。
作为“药”的人血馒头,连接了华夏两家的故事,突出了明暗两线的特色。
★2、《药》的含义(1)全文以华老栓买药为儿子治病为故事的开头,题中的“药”即蘸著革命者鲜血的人血馒头。
(2)这篇文章是鲁迅写给麻木不仁的人民群众的一帖药,是在拯救他们的灵魂,医治他们精神的药。
(3)文章同样也是提醒革命者的药,指出革命不能脱离群众。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3、明暗线交织一起写,有何作用?民众——愚昧(明线)革命者——悲哀(暗线)双线连接:交织的事物——人血馒头;交织的人物——康大叔。
作用:(1)突出主题;(2)情节集中,结构严谨。
艺术特色:(精编P114)1、结构特色双线结构。
一条线索写华老栓为儿子治病,华老栓买人血馒头,华小栓吃人血馒头,华大妈上坟;一条线索写夏瑜的革命活动和牺牲。
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一幅悲壮的图景。
明线是描写群众愚昧;暗线歌颂革命者的献身。
2、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1)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
(2)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应,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
(3)坟上花圈的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
★4、鲁迅《药》里的人物可以分为几类?(1)华老栓一家──愚昧而麻木的群众。
当时社会中一部分没有觉悟的劳动群众的代表。
包括死者的家属和茶客(华大妈、华小栓、夏四奶奶、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他们精神麻木、愚昧落后,是封建统治者施行愚民政策的结果。
(2)夏瑜──悲哀的革命者(通过刽子手的谈话侧面描写他)(3)康大叔──封建统治阶级的爪牙。
《呐喊彷徨》名著导读
《呐喊彷徨》名著导读《呐喊彷徨》名著导读作者简介:鲁迅,原名周樟寿,字豫山,后改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
少年时代在家塾学习诗书经传,喜欢野史杂录和民间绘画艺术。
1898年就读于洋务派创办的南京江南水师学堂,数月后重考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路矿学堂,开始接触新学。
1902年到日本留学。
4月入弘文学院,1904年4月结业,6月入仙台医学专门学校。
这一时期开始参加各种民族民主革命活动,广泛涉猎西方近代科学文艺书刊。
最早的一篇译述《斯巴达之魂》前半部分发表于l903年6月在日本出版的《浙江潮》第5期;同年在东京出版了本翻译科幻小说《月界旅行》。
1906年弃医学文,希望以文艺改造国民精神。
内容简介:《呐喊》是鲁迅先生自《狂人日记》后的第二本经典小说集,它是中国的名著。
同样也是世界的名著,这本书中有些是我们非常熟悉的。
例如有《故乡》,《药》,《孔乙己》等等鲁迅先生的名作。
在《藤野先生》中鲁迅先生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日本的首都东京留学时,看到和听到当时中国人民的麻木不仁从而使鲁迅先生强烈的爱国意识苏醒,医学也只是治标不治本。
因此他弃医从文,从此投身文学的知识宝库中。
鲁迅先生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八个字来概括了那时的中国人民,以及对于他们的怜惜和悲伤。
《孔乙己》中那个因为家境贫困好吃懒做,无所事事,社会层次低而又向往社会上流阶级的生活的孔乙己,从孔乙己在澡堂是人们取笑的话题,在生活中他常常以偷为职业,在最后因为偷了有钱人的书后被打折了腿,最后还是默默地离开了人世。
《故乡》中那个见什么人说什么话的豆腐西施,还有和剧中主人公从小玩在一起的那西瓜地上银项圈的小英雄闰土见到老爷时欢喜而又凄凉的神情,从而体现了当时人民的麻木,在受到封建势力压迫和打击下的情形,而《药》则更能够淋漓尽致地表现这一点。
文中凶暴残酷的刽子手康大叔,因为小儿子小栓的痨病而拿出所有家档去买了个人血馒头的华老栓,和那些在茶店里议论纷纷的茶客,但是文中最不幸的就是因为革命而被处死,最后用自己的血作了人血馒头而牺牲的人,这一切的一切都说明了当时社会的状况,康大叔的残酷、卑鄙、仗势欺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鲁迅《呐喊》名著导读材料2015.10.27(一)创作主题《呐喊》是鲁迅1918年至1922年所作的短篇小说的结集,它是作者第一部小说集,起于《狂人日记》,迄于《社戏》。
作品真实地描绘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时期的社会生活,揭示了种种深层次的社会矛盾,对中国旧有制度及陈腐的传统观念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和比较彻底的否定,表现出对民族生存浓重的忧患意识和对社会变革的强烈愿望。
集中有《狂人日记》《药》《明天》《阿Q正传》《孔乙己》《一件小事》《头发的故事》《风波》《故乡》《端午节》《白光》《兔和猫》《鸭的喜剧》《社戏》等十四篇小说。
《呐喊》描绘了辛亥革命前后到五四时期的中国社会现实。
首篇《狂人日记》以彻底的不妥协的批判精神,从整体上“暴露家庭制度和礼教的弊害”,借“狂人”之口,对“吃人的礼教”进行了有力的控诉,产生了惊世骇俗的深远影响,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而《孔乙己》《白光》,则是对封建等级制度“吃人”的具体描绘。
《呐喊》特别注重反映农民的痛苦生活,《故乡》描绘了近代中国农村迅速破产的真实图画,通过少年闰土与中年闰土的强烈对比,揭示出“多子,饥荒,苛税,兵,匪,官,绅”的社会现实对于广大农民从身体到心灵的严重摧残。
《阿Q正传》是鲁迅的杰作,它塑造了一个落后而不觉悟的农民典型阿Q,活画出“一个现代的我们国人的魂灵来”,阿Q的“精神胜利法”正是半封建半殖民地国家所普遍存在的国民性;阿Q的悲剧是辛亥革命不彻底的必然结果,鲁迅揭出这一病苦,是为了“引起疗救的注意”。
《社戏》描写了一群机智勇敢、天真纯朴的农村少年,是鲁迅童年时代一段最美好生活的回忆。
《呐喊》通过艺术形象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充分体现了五四时代精神。
《风波》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反映张勋复辟丑剧的唯一文艺作品,《药》塑造了民主革命先行者夏瑜英勇不屈的形象,暗示出他与民众的隔膜是革命不能成功的重要原因之一。
作品的选材,“多采自病态的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
而当时的鲁迅认为最须急切地疗救的,正如这篇自序所言,是人的“病态”的灵魂(国民的劣根性)。
(二)《<呐喊>自序》在《呐喊》自序中,作者回顾了自己的人生经历,其中反映了作者思想发展的过程和从事文艺活动的目的和态度。
同时也说明了这些小说的由来和起名的原由。
作者从学洋务、学医、走科学救国之路,到推崇文艺,把文艺做为改变国民精神的武器,表现了他爱国主义思想的发展和求索救国救民道路的精神历程。
交代了写作目的:(1)唤醒庸人(民众)。
作者希望自己的作品能唤醒“铁屋子”中“熟睡的人们”,使国人得救。
(2)激励猛士。
“免呐喊几声,聊以慰藉那在寂寞里奔驰的猛士,使他不惮于前驱”。
(三)《狂人日记》(反封建的战斗檄文现实与象征的有机融合)(1)《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白话小说的开山之作,发表于1918年5月《新青年》第4卷第5号上,以这篇小说为开端,鲁迅揭示出了封建制度和封建思想“吃人”的主题,以其内容上和形式上的现代化特征,开辟了我国文学发展的一个新的时代,可以说是五四新文学的一篇总序。
全文由13段狂人的日记组成,实际上是精密安排的一篇心理小说,以一个“迫害狂”患者作为主人公,以狂人的病情和意识的流动作为具体的内容,通过对其精神状态和心理活动的描写,揭露了从社会到家庭的普遍的“吃人”现象,借狂人的口抒发了作者对中国历史的揭露和颠覆。
(2)作品分析: 《狂人日记》对中国现代文学的贡献主要体现在思想和艺术两方面,即“表现的深切和格式的特别”。
①主题在思想上,《狂人日记》表达了彻底的、不妥协的反封建精神。
鲁迅自述,《狂内部着眼,来透视封建礼教所依存的基础——家族制度的罪恶。
“大哥”的意象就是家族制教毒害而成了吃人者。
尤其是狂人所说的“有了四千年吃人履历”的我,显然不仅是狂人自身,而且是代指处在宗法制度和封建礼教控制之下的“中国人”,作品由此完成了对封建礼教吃人本质的最深层次的揭露和批判。
《狂人日记》在表现“礼教吃人”的同时,还表现出了强烈的反叛和变革的精神。
如狂人面对因循数千年之久的传统思想,大胆地提出了“从来如此,便对么?”的质疑,这集中体现了大胆怀疑和否定一切的五四时代精神;狂人还面对面地向吃人者发出了警告:“要晓得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狂人还渴望将来有不再吃人的更高级的“真人”出现,这表现了一种改变旧世界、创造新世界的朦胧理想。
最后,狂人期望未来、瞩目下一代,希望“没有吃过人的孩子,或者还有”,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喊,这更是一种向封建主义抗争的号召,同时也向世人昭示了一条变革社会的途径。
《狂人日记》具有鲜明的现代特征,具体表现为省察历史与现实的理性精神,解剖自我灵魂的自审精神,以及关注生存和发展的忧患意识,远远超出了一般知识分子顾影自怜式的自慰,显示了“五四”时期思想启蒙的高度。
②艺术成就在艺术上,鲁迅是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狂人日记》之所以被称为是第一篇现代白话小说,除了其思想上的贡献外,还体结构模式、表现手法和叙述视角,并成功地塑造了“狂人”的艺术形象其次,在艺术表现上,大胆采用了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的手法,形成了独特的艺术效果,这主要是通过狂人这个特殊的艺术形象来实现的。
实写人物,用的是现实主义;虚写寓意,用的是象征主义。
一方面,从文本叙述的表层来看,狂人的确是一个“迫害狂患者”,作家用现实主义的方法准确入微地写出了狂人的精神病态:思维逻辑混乱,心理变态等,甚至可以经得起精神病理学者的检查。
另一方面,作者巧妙地在狂人的疯话中,创造性地运用了象征、隐喻的手法和汉语的多义性,一语双关地寄寓了读者完全能够领略的战斗的深意;巧妙地在狂人的周围环境、氛围、人物关系中融入了极精彩的象征性描画,这就使读者所感受到的狂人,在内在的精神上,成了一个站在时代前列的先觉者,一个反封建的启蒙斗士。
的骨架和血肉,象征主义方法构成了小说的灵魂,二者相互结合缺一不可视角上,《狂人日记》的“日记本文”部分采用的是白话,叙述者是白话文的第一人称“我”,“序言”部分采用的却是文言,叙述者是文言文的第一人称“余”,这样在文本中就出现了两个对立的叙述者(“我”与“余”),形成了两重叙述和两重视角。
文言部分所表现出来的内容和白话部分所反映出的寓意是对立的,白话部分表现的虽然是“狂人”的非正常的世界,却具有疯狂中的清醒,处处显示了对旧有秩序的反抗,是不正常中的正常;文言小序部分写狂人病好之后,已“赴某地候补去了”,成为了候补官员,表现的虽然是一个传统意义上的“正常人”的世界,实际上却是正常中的不正常,表明反封建的战士已经向黑暗现实屈服,成了封建统治者的一员。
这样,小说文本就具有了一种分裂性,对立的因素相互嘲弄与颠覆、人是一个具有暗示性寄寓意义的形象,他身上同时存在着理性、非理性,启蒙、非启蒙的精神特征,他是被庸人社会宣布为疯子的觉醒者、受迫害者、见证者,和受到长久精神压抑的战士的形象,是在近现代社会,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觉醒了却无路可走”的知识分子的悲剧典型,象征的是近现代社会(晚清至民初)所有的壮志未酬的先觉善斗之士和反封建的先驱。
《狂人日记》的整个情节发展都是建立在这样一个思想基础上的——知识者的觉醒程度和他在中国当时社会上的孤立程度是成正比例发展的,越觉醒就越孤立。
“狂人”越是深刻地感到封建礼教的吃人本质,越是极力反抗这种礼教,周围的人越是把他看作是一个不值得理解和同情的“疯子”。
“狂人”的命运深刻地体现了当时觉醒知识者的悲哀。
鲁迅明写的是狂人的狂态,实际上笔笔触动的都是读者思考时代、社会、人生真谛的心弦。
狂人并不是一般的典型性格,他是象征性的,是整个五四时代先驱者愤激思潮的艺术象征,我们从狂人的日记中,感受到的是充满着批判和追求、深思和战取的一首气魄宏大、热情奔放的时代思潮交响乐。
所以,它一经发表,就在思想界和文学界引起了广泛的反响,《新潮》杂志著文称誉“疯子是我们的老师”,“我们带着孩子,跟着疯子走,――走向光明去”。
(四)《药》(华老栓夫妇的所作所为与其说是对儿子的“爱”,不如说是对华氏祖宗的“孝)(1)《药》是以1907年民主革命英雄秋瑾起义为背景,经过艺术加工和典型创造而写成的。
小说描写了革命者流血牺牲而不被理解,他们的鲜血反被做成人血馒头去医治痨病这样一个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悲剧,本篇。
两个悲剧交织起来,形成了一幅悲壮的图景。
作者精细的构思,突出体现在采用特殊的反射和暗示的写作手法。
用“华”“夏”这两个具有象征意义的姓氏作为流血者和吃血者的代称,其强烈深远的意蕴极为丰富深长。
全篇其实只是写一个革命者牺牲事件的反面,通过一群不觉悟的人的印象及其反映,来反射出革命者的惨烈。
夏瑜被杀没有明写,而是从围观人的动作描写中暗示出来;其被杀地点也分明点出为古轩亭口,这正是秋瑾被害的绍兴古轩亭口的暗示提供;其视死如归的精神是通过牢卒和听客们愚妄的反应反射出来的;其坟上的花圈则暗示:他们的同志们仍在坚持斗争。
小说末尾以坟头比喻阔人祝寿的馒头,其中的暗示意味就更加深远令人警醒了。
小说的全篇笼罩着浓重阴冷的气氛,也是作者为突出人物和主题而成功营造出来的,便吃人血的故事更具有震撼人心的效果。
(2)次要人物刽子手——康大叔(爪牙,凶残、蛮横、贪婪);茶客——驼背五少爷、花白胡子、二十多岁的人(精神麻木、愚昧落后);上坟——华大妈、夏瑜母亲夏四奶奶(麻木不仁);告密者——夏三爷(卑鄙自私);牢头——红眼睛阿义(凶残、贪婪、顽固)。
(五)《阿Q正传》(国民性弱点的集中体现“精神胜利”的悲剧)(1)鲁迅的小说以短篇为主,《阿Q正传》是其唯一的一部中篇,也是公认的鲁迅小说代表作,主人公阿Q已经成为了世界人物画廊里具有独特光彩的人物形象。
小说一共九章,连载于1921年12月到1922年2月的《晨报副刊》上,署名巴人,本是为《晨报副刊》的“开心话”专栏而作,后来由于作品的忧愤深广和影响之大而被移到了“新文艺”专栏,最后收入小说集《呐喊》中结集出版。
(2)作品分析:守等特点,有着不少符合圣经贤传的思想意识:如“不肖有三,无后为大”、“严于男女之大防”、等,也很有排斥异端――如小尼姑和假洋鬼子之类――的正气和守旧的心态。
第三,具有落后的革命观。
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阿Q本来是反对革命的,但是当现实的阶级压迫将他逼到绝境、辛亥革命的浪潮又已经波及未庄时,从阶级本能出发,却也终于产生了“要投降革命党”的愿望,成了未庄第一个起来欢迎革命的人,只是,他对革命的理解仍然是十分的幼稚、糊涂、错误的,这突出体现在他在土谷祠做的那个梦里。
在阿Q 关于革命的幻想中,鲁迅暗示出了中国3000年来社会动荡变迁的本质。
压迫者和被压迫者在长期的“合作”中养成了近乎相同的处世原则和行为规范,所谓的革命不过是改变一下各自的位置,而那一套支撑这个社会的观念是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