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弟子规教案之总序
![弟子规教案之总序](https://img.taocdn.com/s3/m/af407e38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8f.png)
弟子规教案之总序第一篇:弟子规教案之总序《弟子规》教案之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1.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1.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
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六、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1、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学国学了,学习国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懂礼貌、更受欢迎的好孩子。
2、小朋友们请看这幅画,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孔子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之一。
我们一起来听听孔子老师的故事吧。
二、了解孔子、学拜师礼1、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
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72人。
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易》、《书》、《诗》、《礼》等为教材,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
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做人的道理、遵守礼仪都是经由孔子才得以保留或是由孔子创制的。
小朋友们来学习孔子留下来的文化,也可以算是孔子老师的弟子,就是孔子老师的学生。
作为弟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嗯,要尊敬老师)首先,弟子应该向老师行礼。
(1)、老师给孩子示范如何给孔子行揖礼。
首先整理衣服和仪容,双脚并拢。
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付托右掌背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双手合抱,拱手为礼,举到额头处,鞠躬90度,以示恭敬,行三揖礼。
第一课《弟子规》总序
![第一课《弟子规》总序](https://img.taocdn.com/s3/m/2b63213d7375a417866f8f63.png)
先介绍原文的出处。原名:训蒙文。故名思义;教训启蒙幼童的文章。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内容采用《论语》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等文字编写而成,后改叫《弟子规》。是启蒙学生、教育子弟,在家、出外接人待物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生活方面的教育。
三:介绍孔子
孔圣人教学:孔子被称为孔圣人,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广收门徙,且收学生不分贵贱。孔子提倡“仁”,用“对父母要孝,对别人要忠,与人交往要信”其中优秀的有72人。
1、把今天学到的知识背给爸爸妈妈听。
2、把你想说的话,画下来,看看谁画的好。
计
《弟子规》总序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组长签字
集体备课教案
教学流程
调整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正确、流利、熟练地朗读课文,注意韵脚。
2、学习总序内容。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读懂《弟子规》的内容。
教学流程
一、谈话导入
你认为怎样的孩子才是好孩子?(指名说)什么样的行为是错误的、不好的?(指名说)你想成为一名具有良好习惯的小学生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古时候圣人孔子的教导的《弟子规》。
主备人
张旋
其他成员
课题
《弟子规》总序
备课日期
2014.8.27
课型
新授
上课日期
教学内容
《弟子规》总序
教
学
目
标
知识与能力
1、整体感知《弟子规》,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韵脚。2、知道“圣人”是谁,简单了解孔子和《论语》。
过程与方法
1、诵读《弟子规》感悟古典诗文中的做人道理。2、领悟《弟子规》总序的内涵。
国学弟子规总叙教案
![国学弟子规总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698e421eff9aef8941e06d3.png)
国学弟子规总叙教案【篇一:《弟子规》教案】12345【篇二:国学_弟子规_教案】第一课时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的文义以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分为五个部分加以演述;具体列举出为人子弟在家、出外、待人接物、求学应有的礼仪与规范,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
总序: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注释悌:弟弟敬爱哥哥。
解读: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礼、乐、射、御、书、术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厚德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注释:承:承担。
解读:父母呼唤,应及时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应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动身去做,不可拖延或推辞偷懒。
父母教导我们,应该恭敬的聆听,父母责备教诫时,应当虚心接受,不可强词夺理。
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解读: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早晨起床之后,先探望父母,下午回家后,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那里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
平时起居作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做事有常规,不要任意改变,以免父母忧虑。
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注释:苟:如果解读:纵然是小事,不要擅自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
如果擅自作主,任性而为,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6530129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aef10c3.png)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教学对象的特点,将教学诸要素有序安排,确定合适的教学方案的设想和计划。
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结合生活实际,复习《弟子规》中的“入则孝出则悌”;2、学习“谨而信”中的四句话,能够诵读,能够明理,能够指导日常行为;3、将课堂延伸到早读,延伸到课外。
过程与方法:训练为主,做到参与面广;加强诵读。
情感与态度: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对汉语言文字的热爱,明白勤学好问、有所作为,人生才有意义的道理。
行为与习惯:提高学生的读书兴趣,多读经典,多加积累。
学习经典中的积极之处,好好做人做事。
教学过程:一、复习闯关教师:同学们,我们学习《弟子规》有一段时间了。
我们打算分成两组,采用竞赛闯关形式复习一下前面学习的内容。
1、第一关:我会背。
2、第二关:接龙轮背。
2、第三关:快速抢答A、做人要有爱心,应该多亲近那些道德高尚的人;精力有余,时间充足,应该多读书学习。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B、古代的时候有个皇帝叫汉文帝,他对待母亲可孝敬了。
母亲生病三年,他常常吃不下饭,睡不好觉。
母亲所服的汤药,他都要亲口尝过后才放心让母亲服用。
这个故事在《弟子规》中是怎么说的呢?C、古人对待父母是如此孝顺,当父母教导我们、责备我们的时候,《弟子规》又告诉我们可以怎么做呢?相应的《弟子规》中的语句是:D、子女要孝敬父母,冬天要让他们暖和,夏天要让他们凉爽;早上要恭恭敬敬地请安,晚上要伺候他们睡下。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E、把财物看轻了,相互之间的怨恨从哪里产生呢?说话互相忍让,愤恨自然就消除了。
相应的《弟子规》的语句:F、对待长辈要懂得礼貌,吃饭时要让长辈先动筷;落座时要让长辈先入座,而走路时也要让长辈在前,晚辈在后。
弟子规 总序范文
![弟子规 总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d8a17b93b9f3f90f76c61be2.png)
弟子规总序范文〈总叙〉原文: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说:一本书,它的开头总是会有提要,提要就是总纲领。
看到总纲领,我们就能清楚地知道,它的内容所讲解的是什么。
所以,“总叙”就是勾勒出《弟子规》这一本书,最主要的纲领有哪几项。
《弟子规》这一本书,可以说完全融入了儒家经典的精华。
从“学而篇”里头所摘录的一章叫“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从这一章所摘录出来,也就是儒家教导所有学生、弟子,应该要如何尽到一个人的本分。
后头展开来看,完完全全都是教我们如何落实。
我们明白《弟子规》的纲领之后,也要深入它的义理所在,能完全明了它的内容义理所在,我们才有办法去落实。
原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入则孝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亲有疾药先尝昼夜侍不离床丧三年常悲咽居处变酒肉绝丧尽礼祭尽诚事死者如事生出则弟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余长者立幼勿坐长者坐命乃坐尊长前声要低低不闻却非宜进必趋退必迟问起对视勿移事诸父如事父事诸兄如事兄谨朝起早夜眠迟老易至惜此时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辄净手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置冠服有定位勿乱顿致污秽衣贵洁不贵华上循分下称家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步从容立端正揖深圆拜恭敬勿践阈勿跛倚勿箕踞勿摇髀缓揭帘勿有声宽转弯勿触棱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事勿忙忙多错勿畏难勿轻略斗闹场绝勿近邪僻事绝勿问将入门问孰存将上堂声必扬人问谁对以名吾与我不分明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后有急借不难信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话说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市井气切戒之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事非宜勿轻诺苟轻诺进退错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彼说长此说短不关己莫闲管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闻过怒闻誉乐损友来益友却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无心非名为错有心非名为恶过能改归于无倘掩饰增一辜泛爱众凡是人皆须爱天同覆地同载行高者名自高人所重非貌高才大者望自大人所服非言大己有能勿自私人所能勿轻訾勿谄富勿骄贫勿厌故勿喜新人不闲勿事搅人不安勿话扰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凡取与贵分晓与宜多取宜少将加人先问己己不欲即速已恩欲报怨欲忘报怨短报恩长待婢仆身贵端虽贵端慈而宽势服人心不然理服人方无言亲仁同是人类不齐流俗众仁者希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余力学文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读书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方读此勿慕彼此未终彼勿起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墨磨偏心不端字不敬心先病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虽有急卷束齐有缺坏就补之非圣书屏勿视蔽聪明坏心志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命自我作福自我求心好命又好富贵直到老命好心不好福变为祸兆心好命不好祸转为福报心命俱不好遭殃且贫夭心可挽乎命最要存仁道命实造於心吉凶惟人召信命不修心阴阳恐虚矫修心一听命天地自相保。
弟子规_总序
![弟子规_总序](https://img.taocdn.com/s3/m/b91f572da5e9856a5612602f.png)
这段经文,最重的是让我们 体会到,要时时看到父母的需 要。了解父母需要什么,《常 回家看看》这首歌也许能给我 们一个正确的回答。归纳一下 ,就是“养父母之身,养父母 之心,养父母之志”。
亲 苟 勿 物子 苟 勿 事 心 私 私 虽道 擅 擅 虽 伤 藏 藏 小亏 为擅自 作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 易出错,就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让父 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公物虽小,也不可 以私自收藏占为己有。如果私藏,品德就有 缺失,父母亲知道了一定很伤心。
这四个“父母”句,讲了四 件事,面对父母的“呼、命、教 、责”,最重要的是对父母有一 分恭敬心。心是根本,所有的行 为都从你的心延伸出来,当一个 人的内心真正恭敬,他会对一切 人都恭敬(仁者无敌)。(比如: 对老师、长辈、领导) 提醒: 中国的孝顺,这个"顺"绝对不是所 有父母的要求我们都去做,要先分辨对 错,要用理智去孝顺。当父母有过失, 我们没有去劝,那是陷父母于不义,就 不是我们为人子应该有的态度。
《弟子规》 总序
• (4)内容及结构: • ①入则孝,②出则悌,③谨,④信,⑤泛爱众, ⑥亲仁,⑦余力学文。 • 全篇共360句,1080字,列举了113件事情。 • 文章用浅显通俗的语言、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的 儿歌形式编纂而成,讲出了弟子在家、出外、待 人接物、求学应具有的礼仪与规范。
《弟子规》 总序
《弟子规》 总序
• • • • • • • • (7)《弟子规》内容归纳: “入则孝”-孝敬父母;→做人的基础(敬) “出则悌”-兄友弟恭;→为人的基础(呾) “谨” -谨言慎行;→修身的基础(为人) “信” -诚实守信;→处事的基础(处事) “泛爱众”-仁慈博爱;→行道的基础(心胸) “亲仁” -亲近圣贤;→成就的基础(选择) “余力学文”-解行并重;→立身的开始(学做并 丼、理论呾实际相结合)
《弟子规教案全集》word版
![《弟子规教案全集》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0fd323d8b8d528ea81c758f5f61fb7360b4c2ba4.png)
《弟子规教案全集》word版教案章节:一、总序【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
2. 使学员能够背诵并理解《弟子规》总序的内容。
3. 培养学员尊敬师长、孝顺父母的美德。
【教学内容】1. 介绍《弟子规》的起源、作者和主要内容。
2. 讲解《弟子规》总序的含义和作用。
3. 分析《弟子规》总序中的关键句子和寓意。
【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激发学员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内容:讲解《弟子规》总序的内容,重点讲解关键句子和寓意。
3.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弟子规》总序的教导。
4. 背诵练习:让学员集体或个人背诵《弟子规》总序,加深记忆。
5. 总结:强调《弟子规》总序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员践行。
教案章节:二、入则孝【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弟子规》中“入则孝”的意义。
2. 使学员能够背诵并理解“入则孝”的内容。
3. 培养学员孝顺父母的美德。
【教学内容】1. 讲解“入则孝”的含义和作用。
2. 分析“入则孝”中的关键句子和寓意。
3. 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入则孝”。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上一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入则孝”的内容,重点讲解关键句子和寓意。
3. 实例分析:结合实际生活中的案例,让学员更好地理解“入则孝”的教导。
4. 背诵练习:让学员集体或个人背诵“入则孝”的内容,加深记忆。
5. 总结:强调“入则孝”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的重要性,鼓励学员践行。
教案章节:三、出则弟【教学目标】1. 让学员了解《弟子规》中“出则弟”的意义。
2. 使学员能够背诵并理解“出则弟”的内容。
3. 培养学员尊敬师长、团结友爱的美德。
【教学内容】1. 讲解“出则弟”的含义和作用。
2. 分析“出则弟”中的关键句子和寓意。
3. 举例说明如何在生活中践行“出则弟”。
【教学过程】1. 导入:回顾前两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弟子规教案优秀5篇
![弟子规教案优秀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9e5cd79bf1e650e52ea551810a6f524cdbfcb70.png)
弟子规教案优秀5篇弟子规教案篇一总序: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一、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二、活动准备: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视频。
三、活动过程1.教师给幼儿讲述“百善孝为先”的故事,引出《弟子规》总序内容。
2.教师出示本段内容的大范例,逐字讲解《弟子规》总序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序含义。
3.通过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朋友相处时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其他有益的知识本领了。
”的道理。
4.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10,感受经典美文的韵律感。
5.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了弟子规的总序,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以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附故事:故事一:明明刚从学校回到家就要出去玩,妈妈提醒明明:“还没有写作业呢?”明明说:“明天是周末,明天再写吧。
”妈妈说:“今天的事情一定要今天完成,不能拖到明天。
”明明开始写作业。
故事二:小慧买了很多书回来,不知道什么时候能看完,开始发愁,哥哥告诉小慧:“先制定一个计划,先看哪一本、再看哪一本。
”小慧听了非常高兴,按照哥哥的方法去做,开始做计划。
故事三:小禾懂得很多事情,每次都是小禾先理解书中的内容,孝孝很佩服,孝孝问小禾:“小禾,你怎么知道那么多事情啊?为什么每次你都能理解书中的内容啊?”小禾说:“我每天都会用半个小时看书,而且每次读书时都会反复去读,慢慢的也就理解书中的内容了。
”孝孝说:“从今天开始,我也像你这样,多读书、反复的读。
”后世影响教育意义此书以通俗的文字、三字韵的形式阐述了学习的重要、做人的道理以及待人接物的礼貌常识等等。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7067b317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a5.png)
《弟子规》完整版教案教案:《弟子规》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总序介绍《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解释“弟子”一词的含义2. 第二章:孝顺父母讲述孝顺父母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孝顺父母的具体行为3. 第三章:尊敬师长阐述尊敬师长的意义和价值介绍尊敬师长的具体表现方式4. 第四章:友爱兄弟讲述友爱兄弟的重要性举例说明友爱兄弟的具体行为5. 第五章:修身齐家阐述修身齐家的意义和途径介绍修身齐家的具体方法6. 第六章:治国平天下讲述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目标探讨治国平天下的方法和策略二、教学目标1. 使学生了解《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理解“弟子”一词的含义。
2. 培养学生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的品质。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弟子规》中的古文理解和应用。
2. 教学重点: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的具体行为和表现。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学生课本、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实践情景,例如孝顺父母的故事,引起学生对《弟子规》的兴趣和关注。
2. 讲解:逐章讲解《弟子规》的内容,包括孝顺父母、尊敬师长、友爱兄弟等章节。
3. 例题讲解:举例说明《弟子规》中的原则和行为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学生通过小组讨论或个人思考,回答与《弟子规》相关的问题。
5. 讨论:引导学生就《弟子规》中的某一原则或行为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体会。
六、板书设计1. 《弟子规》的背景和意义2. 孝顺父母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行为3. 尊敬师长的意义和具体表现方式4. 友爱兄弟的重要性及其具体行为5. 修身齐家的意义和具体方法6. 治国平天下的理想和目标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根据《弟子规》的内容,列举五个你认为重要的原则或行为,并解释其意义和价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回顾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过程,思考是否有需要改进和提高的地方,如对古文的讲解是否清晰易懂,学生的参与度是否高等。
中班语言弟子规总叙教案
![中班语言弟子规总叙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e77085b2f3f5727a5e9856a561252d380eb2009.png)
中班语言弟子规总叙教案篇一:《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子墨国学班杨老师一、教材分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作者李毓秀,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
是依据《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这句话编写而成的。
全文分为七个部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有的礼仪和规范。
特别讲求家庭教育与生活教育。
《弟子规》三字一句,两句一韵编纂而成,节奏感强,非常适合入学初期的儿童学习诵读。
总叙是学习《弟子规》的纲领。
所谓“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孝心,才算具备了做人之“根”。
本课就是引导孩子从对父母的“孝心”入手,联系实际等各种活动,延伸出学生对长辈,对他人的尊敬,感恩之情。
二、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入学不久的小学一年级学生。
孩子们喜新好奇,求知欲强,记忆力非凡。
如果能够先入为主地在他们脑海中播撒爱和善的种子,这必将奠定他们一生为人处世,幸福成功的基石。
针对一年级孩子在联系生活实际运用方面还存在欠缺,本堂课的学习重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故事引路,深化文意;情境创设,体验感悟,从而培养学生能够活学活用,解决现实中一些常见的问题能力。
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弟子规》的常识,通过学习能熟读并理解总叙部分内容。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多媒体演示、讲解及提问,让学生感受到古人对父母的孝心、孝行。
2)、通过故事及图片展示,初步培养孩子们独立思考,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在活动、情景体验中培养学生学习《弟子规》的兴趣。
2)、通过学习培养学生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感恩之情。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熟读理解“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这句话,感受并理解先学做人的重要性。
(2)难点:能够联系实际,独立解决一些问题,以多种形式表达对父母及长辈的尊敬,关心,热爱之情。
五、教学流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今天,老师要带你们去坐时光机,穿越时空,去探望一下古代的小朋友。
弟子规·总序范文
![弟子规·总序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82e2e8190c69ec3d4bb751d.png)
弟子规·总序范文〈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注释:总叙1、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同‘悌’) 次谨信【解释】弟子规,是圣人的教诲。
首先是孝敬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是谨言慎行、信守承诺。
2、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解释】博爱大众,亲近有仁德的人。
如果家庭条件允许,只要有时间和精力,就应该多学多问。
相关扩展:《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
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后经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并改名为《弟子规》。
其中记录了孔子的108项言行,共有360句、1080个字,三字一句,两句或四句连意,合辙押韵,朗朗上口;全篇先为“总叙”,然后分为“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七个部分。
“弟子”的意思比较多,北京市老百姓国学会邓卫东老师指出,“弟子”的意思也应该与时俱进:在家,指孩子;在学校,指学生;在公司,指员工;在单位,指下一级;在社会中,指公民;在中华文化传承中,指后学。
“规”就是规范,就是规矩,就是规则,就是规律。
创作背景康熙年间,统治阶层出于长久统治的目的,主动追求对传统优秀思想文化的认同。
包括崇文尊孔,提倡修读四书五经,尊孔子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大修孔庙,春秋祭孔、宣谕以孔子儒教为立国之本。
1670年,根据儒学核心制定和颁发“圣谕”十六条,作为人们的思想准则和行为规范:敦孝悌以重人伦;笃宗族以昭雍睦;和乡党以息争讼;重农桑以足衣食;尚节俭以惜财用;隆学校以端士习;黜异端以崇正学;讲法律以儆愚顽;明礼让以厚风俗;务本业以定民志;训子弟以禁非为;息诬告以全良善;戒匿匪以免株连;完钱粮以省催科;联保甲以弭盗贼;解仇忿以重生命。
另外,康熙十二年的荐举山林隐逸、十六年开设明史馆、十七年的荐举博学鸿词,网罗名士,弘扬儒学。
弟子规教案:第三期第二课-总序
![弟子规教案:第三期第二课-总序](https://img.taocdn.com/s3/m/898cf04230b765ce0508763231126edb6f1a7689.png)
弟子规教案:第三期第二课-总序弟子规教案:第三期第二课-总序弟子规课程备课模板第二课时日期:3.12 备课人:方钦进度:1.总序2.学习鞠躬课堂纪律:l 上课时由老师喊“上课”,班长喊“起立”(老师上课前可与班长打好招呼),老师90度鞠躬说“各位老师,小朋友,大家好!”,各位家长和小朋友说:“老师好!”;下课时,老师喊“下课”,班长喊“起立”,老师90度鞠躬喊“各位老师,小朋友,再见!”,大家喊“老师再见!” l请老师、家长将手机静音教学内容:第一模块:进步分享(15分钟)自己的两个小故事1、帮助李景根自己帮助流浪汉李景根联络到家人,并把他送上了去温州的客车的真实故事。
2、买绿豆芽自己买绿豆芽被妈妈批评,及时做到父母责应勿缓,态度柔和地和妈妈交流,发现了自己的过失并且改正的小故事。
3、家长分享此次有三位家长上台分享,内容很感人。
第二模块:温故知新(20分钟)复习上周学过的 1、五福是什么:长寿、富贵、康宁、修德、善终 2、百善孝为先 3、一棵树的故事一个家庭就是一棵大树,孩子果实,父母树干,爷奶树根,我们要孝敬长辈,给长辈多加养料。
小朋友今天所有的问题,都是我们以前的榜样没有树立好,都是有原因的。
第三模块:诵读弟子规(15分钟)开始读诵一遍(本次有四位小朋友能够背诵,请他们到台前领背)结束后与他们一一握手!(休息10分钟)第四模块:新课传授(45分钟) 一、游戏:搭房子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搭过积木,在马路旁我们经常可以看到在盖房子,盖房子的时候是不是从下往上盖的,其实学习弟子规也是一样,画图金字塔,说明总序的关系,造房子从下往上,手工做了四个砖块的教学工具,用铁石让孩子搭在白板上首孝悌,次谨信一个人快乐的时候,免疫系统功能会上升,首先要孝顺父母,有爱兄弟姐妹,其次做事要谨慎认真,诚实讲信用。
不讲信用的小朋友连玩都没人愿意跟他玩,更别说以后的生活和学习了。
弟子规总序教学设计
![弟子规总序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460de1fe866fb84ae55c8d64.png)
《弟子规》总叙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从总体上了解《弟子规》。
2、会背《弟子规》总叙。
3、初步体会其中的意境。
重点:会背《弟子规》总叙。
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你们谁会背《弟子规》或《三字经》其中的一部分内容?(学生试背诵)2、简单介绍弟子规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朝时期一个叫李毓秀的秀才所作,共360句,1080字。
这本书,影响之大,读诵之广,仅次于《三字经》。
现在就让我们一同走进这篇古训——《弟子规》。
二、学习《弟子规》总叙1、教师范读弟子规圣人训首孝弟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2、教师领读。
3、学生试读。
4、指名读。
三、引导简单理解1、多媒体课件逐句出示,引导理解。
2、学生自读。
3、跟音乐读。
四、课间休息1、课件出示《董遇三余读书》动画,学生以自己喜欢的姿势或坐或趴听故事。
2、教师简单小结。
五、熟读成诵1、齐读。
分行读。
2、拍手游戏读。
3、轻轻地踏着脚的节拍读。
4、模仿古人摇头晃脑读。
5、同桌练习背诵。
6、小组竞赛背诵。
7、检查背诵。
五、总结同学们,弟子规是一本教我们如何做人的书。
相信诵读它,你一定会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拥有一颗善良、正直的心,受到他人的尊重和喜欢,一生幸福!七、课件出示,名句欣赏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
——南朝王籍《入若耶溪》八、作业给父母背诵《弟子规》总序。
九、板书设计《弟子规》总叙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幼儿园教案
![弟子规幼儿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3a1de340f5335a8102d2205c.png)
弟子规幼儿园教案【篇一:弟子规教案】弟子规《总叙》一、活动内容:弟子规,圣人训。
守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材分析:总叙《弟子规》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学生的生活规范,它规定了学生主修的六门课和辅修的一门课,教导学生弟子的本分。
三、活动目标:1、幼儿初步理解总叙含义。
2、学习诵读弟子规。
四、活动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幼儿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五、活动准备:本段大范例《弟子规》教材,《弟子规》音视频。
六、活动过程(一)教师讲述故事“百孝善为先”,引出《弟子规》总叙内容。
(二)教师出示大范例,讲述《弟子规》总叙内容,让幼儿初步理解总叙含义。
(三)提问引导幼儿说说自己平时是怎样做的,鼓励幼儿大胆发言。
1、教育幼儿懂得:首先在家里,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
2、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中说话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
和朋友相处要有爱心,并且要亲近品德好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以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学习其它有益的知识本领的道理。
(四)幼儿在古典音乐的伴奏下诵读《弟子规》p1,感受经典美好的韵律感。
(五)结束活动:今天我们学习了《弟子规》的总叙,知道了首先在家要孝顺父母,回家之后,每一位小朋友都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好吗?一、活动内容: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二、教材分析:入则孝这节通过圣贤的教诲,启发培养孩子的孝心,让他们懂得感恩之心。
三、活动目标:1、把孝心的观念引入到小朋友的心田。
2、培养小朋友的感恩之心。
四、活动重点:结合生活实际,让小朋友理解孝道的重要性。
五、活动准备:《弟子规》教材,音视频活动过程:(一)复习:弟子规——总叙,齐声背诵。
(二)授新课。
过去古人非常讲究孝道。
晚辈起来第一件事,就是要到长辈的房间向长辈问好。
孝道是我们应有的美德,那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今天我们来学习,(出示:“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弟子规》教案之总叙
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一、教学内容
总叙:弟子规,圣人训。
首孝悌,次谨信。
泛爱众,而亲仁。
有余力,则学文。
二、教学目标
1. 诵读《弟子规》的总叙部分,理解基本意思。
2. 了解《弟子规》包含五个部分以及这五个部分的大意。
3. 使学生懂得《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是根据圣人孔子的教诲编成的。
三、教学重难点
1. 理解句子的基本意思,在诵读的基础上会背诵。
2. 使学生明白做人首先要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其次,要讲信用;对别人有爱心,并且要与有仁德的人做朋友,学习他的优点与长处。
做到了这些,如果我们还有多余的时间和精力,就可以认真学习书本上的文化知识了。
四、教学准备
《弟子规》的图片和小故事。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小朋友们,从今天开始,老师就要带大家一起学国学了,学习国学知识,可以让我们成为一个更懂礼貌、更受欢迎的好孩子。
2、小朋友们请看这幅画,知道他是谁吗?他是孔子老师,是世界上最伟大的老师之一。
我们一起来听听孔子老师的故事吧。
二、了解孔子、学拜师礼
1、孔子是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及学说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
相传,他最早创办私塾,招收学生。
孔子有三千学生,著名的有72人。
孔子教学生,以儒家典籍《易》、《书》、《诗》、《礼》等为教材,培养了许许多多人才。
我们现在所学的很多做人的道理、遵守礼仪都是经由孔子才得以保留或是由孔子创制的。
小朋友们来学习孔子留下来的文化,也可以算是孔子老师的弟子,就是孔子老师的学生。
作为弟子,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嗯,要尊敬老师)首先,弟子应该向老师行礼。
(1)、老师给孩子示范如何给孔子行揖礼。
首先整理衣服和仪容,双脚并拢。
左右手食指中指无名指尾指四指并拢,左掌付托右掌背平叠,掌心朝内,左右拇指相扣,双手合抱,拱手为礼,举到额头处,鞠躬90度,以示恭敬,行三揖礼。
(2)老师带孩子向孔子行揖礼(三拜)
端身正立,整肃衣冠,让我们以至诚恭敬之心,向大成至圣先师,行敬师礼。
拜,兴;再拜,兴;三拜,兴。
(3)孩子们向老师行揖礼(一拜)
(4)老师请孩子们思考问为什么要行礼。
因为当我们庄重地整理好衣装仪容,缓缓的举起手,我们将集中所有的注意力在课堂上,并恭恭敬敬,心怀感激的向老师致敬;俯下身时要把内心的傲慢、懈怠和嘈杂让大地带走;起身,我们做好了准备来上课,盛装智慧。
三. 《弟子规》题解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代李毓秀所作。
(1)“弟子规”是什么意思呢?首先谁知道“弟子”是什么人?(“弟子”指的就是学生。
)
(2)教师补充:除此之外,从大的范围来讲,弟子也可以说是每一个人。
为什么呢?因为我们说“活到老,学到老”,人,可以说一辈子都在学习,既然都在学习,那么理所当然就是学生了。
(3)“规”是什么意思?(“规”就是规范、道理,做人应恪守的道理,做人应遵循的规范。
)
(4)我们从这三个字,就可以了解这本书的用意在哪里了。
《弟子规》这本书是给小孩子讲做人道理的,就是教我们如何做好一个善良的人,做好一个孝顺父母的人,做好一个有礼貌的人。
过渡:了解了《弟子规》是什么意思,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它的总叙部分。
四、理解“总叙”
1、什么叫“总叙”呢?总叙就像是一本书的开头、提要、总纲领,由总叙中可知道内容说什么?而这段总叙是摘自《论语‧学而》:「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2、老师带读经文两遍、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3. 理解经典原文
(1)弟子规圣人训
圣人是谁?(孔子)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教导我们如何从日常生活中落实。
(2)首孝悌次谨信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
我们看看这个“孝”字。
孝,从它的造字法来看,是一个“老”字,再加一个儿子的“子”,也就是指儿子背负年纪大的父母。
它告诉我们:我们要照顾父母,要孝顺父母。
再来看“悌”:我们看到一个“心”,再一个弟弟的“弟”,我们就明白了,做哥哥的他心里有弟弟的存在。
(就是做哥哥的要懂得来照顾他的弟弟,做弟弟的也要友爱、尊敬他的哥哥。
所以“悌”的意思就是友爱、敬爱,就是对兄弟姐妹要友爱。
)
为什幺要孝顺父母呢?孝经:「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我们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所以对父母要知恩感恩、恭敬父母,进而要孝顺父母。
父母就像大树,我们和兄弟姊妹就像是大树上的枝干树叶,要互相爱护和睦相处。
人生最基本的就是行孝、行悌,做到后再说修身养性。
在一切日常生活中的态度、言语、行为要合乎礼节,小心谨慎,讲求信用。
(3)泛爱众而亲仁
与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有能力时不要吝啬自己的才华与财物,因为行善助人最快乐,俗话说:「施比受更有福」。
对所有的人、事、物都要关心爱护,如公交车让座、帮助弱小、爱护动植物。
另外要亲近有仁德、品性的人向他学习,如良师、益友与多读好书(圣贤典籍),以作为我们人生的典范。
(4)有余力则学文
以上都是日常生活起居必须要做的事,做到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利用时间充实自己,好好学习有益的学问,而不是将时间浪费在电视机与电动玩具上。
4、结语
我们现在学习弟子规的五项纲领后,每天都要省思自己是否有做到弟子规,让自己的生活过得更有意义。
五、故事时间
1、故事《鹿乳奉亲》二十四孝之七故事。
2、讲信用故事:《曹操割发代首》《曹操割发代首》是讲述曹操,诚实守信,爱护百姓的故事,内容我给大家讲一下。
一天曹操去打仗,赶往其他的国家,曹操一看,心想:“这麦子成熟了怎么还没有人收呢?”曹操觉得很奇怪,一打听,才知道百姓们都害怕士兵,好多都逃之夭夭了。
于是曹操告诉百姓:“我是来为民除害的。
现在是丰收的季节,军队中只要有踩踏麦子的人斩首示众。
说到做到。
父老乡亲们请不要害怕。
”
经过麦田的官兵下马用手扶着麦秆,没有一个敢践踏麦子的。
老百姓见了,急忙跪在地上拜谢。
忽然一只鸟,惊吓了曹操的马,踩坏了一大片麦子。
曹操拔出宝剑,向要自刎,大臣说:“《春秋》上说身有重任者,可减轻罪行。
”曹操说:“既然《春秋》上说我先免去一死,但要有处罚。
”曹操用剑砍下自己的一段头发,扔在地上。
曹操说:“我就用砍断头发,代替头吧。
”
从这个故事我知道了信任就是权力。
3、仁爱故事《孔子问人不问马》有一天,孔子家的马厩失火,管家急速地跑去向孔子报告,管家暗暗地想:孔子一定会很着急,并且会问马匹怎么样了,伤到没有。
但是孔子却很焦急地问道:“人伤到没有,先赶快抢救人的生命安全,再去抢救马匹。
”于是,管家立即按照孔子的话去救火了,这就是孔子问人不问马的成语故事,充分展现出了孔子心地非常善良,具有仁爱之心。
4、有余力则学文故事,见教参《书读百遍,其义自现》。
六、常礼举要(演练活动)
(一)、练习鞠躬礼.
1、学习向孔子老是敬茶,恭敬地双手端着茶杯,缓缓走到孔子像的几案前,双手将茶杯向前向上托举放在几案上(同时上身前倾微府),然后起身后退两步,向孔子行揖礼,再后退两步,转身退到合适的位置。
2.请学生向家长鞠躬敬茶。
(二)练习坐姿
1.良好的坐姿请学生到前面示范良好的坐姿,良好的坐姿应该上半身保持挺直,头、颈部不要往前倾。
2.勿箕踞勿摇髀
「箕踞」是坐着时两脚张得像畚箕,最为难看,尤其女生更是要特别注意。
「髀」是指大腿骨,因此「摇髀」是翘脚抖腿摇臀,显得轻浮不庄重。
七、巩固背诵。